CN100562809C - 显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62809C CN100562809C CNB2006101421592A CN200610142159A CN100562809C CN 100562809 C CN100562809 C CN 100562809C CN B2006101421592 A CNB2006101421592 A CN B2006101421592A CN 200610142159 A CN200610142159 A CN 200610142159A CN 100562809 C CN100562809 C CN 10056280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veloper roll
- containment member
- developer
- adjustment means
- containe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03G15/0898—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for preventing toner scattering during operation, e.g. seal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regulating means, e.g. structure of doctor blad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lateral sealing at both sides of the donor member with respect to the developer carrying direc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34—Developing devic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3—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4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using seals, e.g. to prevent scattering of ton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显影装置,设置有:容器主体,能够旋转和支撑收容在容器主体内的显影剂的显影辊,沿着显影辊的转轴方向延伸的调节构件,和侧密封构件。所述侧密封构件包括安装在容器主体上的第一密封构件,和安装在调节构件上的第二密封构件。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是单独构成的,并相互接触。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上表面重叠,并且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所述一部分位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外周面和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所述上表面之间。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互参考
本申请要求以2005年9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5-282635为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整个内容通过参考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容色粉等显影剂的显影装置。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盒和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显影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激光打印机,利用显影剂在记录介质(例如打印纸)上打印。激光打印机具有收容显影剂的容器。显影装置具有形成有开口的容器主体。显影辊在面对开口的位置以可以旋转的方式连接到容器主体上。显影辊支撑收容在容器主体内的显影剂。激光打印机包括和显影辊接触的感光器。在感光器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由显影辊支撑的显影剂粘附在感光器的具有静电潜像的部分上。那么感光器上的静电潜像就可见了。把感光器的显影剂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结果,就可在记录介质上打印出文字或图像。
用来调节由显影辊支撑的显影剂厚度的调节构件固定在显影装置的容器主体上。调节构件在显影辊的轴向上延伸,在显影辊转轴方向的大致整个范围上调节显影剂的厚度。通过调节在显影辊上支撑的显影剂的厚度,可以恒定的厚度把显影剂从显影辊供应到感光器。因此从显影辊转印到感光器的显影剂的密度也是不变的。
如果收容在显影装置内的显影剂泄漏到外部,将会弄脏设置在显影装置外部的装置。有必要设计一种不会泄漏显影剂的显影装置。美国专利No.6336014利用侧密封构件使得显影剂不能从显影辊的转轴方向的末端部分泄漏。容器主体具有一区域,该区域面向显影辊的转轴方向的端部上的旋转外周面(以下,称这个区域为“容器主体的面向区域”)。调节构件在显影辊的转轴方向上延伸。结果,调节构件也具有一区域,该区域面向显影辊的转轴方向的端部上的旋转外周面(以下,称这个区域为“调节构件的面向区域”)。容器主体的面向区域和调节构件的面向区域沿显影辊的旋转方向排列。在美国专利No.6336014中,侧密封构件具有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第一弹性构件附接于容器主体的面向区域,第二弹性构件附接于调节构件的面向区域。而且,侧密封构件具有横跨过第一弹性构件的上表面(显影辊侧的表面)和第二弹性构件的上表面的毡制构件。毡制构件从第一弹性构件的上表面到第二弹性构件的上表面以一体的方式延伸。毡制构件和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接触。因此,可以密封显影辊的转轴方向上的末端。在上述技术中,侧密封构件由第一弹性构件,第二弹性构件和附接于第一、第二弹性构件的上表面的毡制构件组成。由于必须横跨两个弹性构件来附接毡制构件,因此,毡制构件变的很长。而且,第一弹性构件的上表面的高度可能和第二弹性构件的上表面的高度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在两个弹性构件之间会形成一个阶梯。当在两个弹性构件之间有阶梯时,很难满意地附接这种横跨两个弹性构件的长毡制构件。
两个表面之间即使有一个小的阶梯,要想满意地附接这个横跨两个表面的长构件也是很难的。结果,用传统的方法不能够以预期的位置和形状附接该侧密封构件。如果没有以预期的位置或形状附接该侧密封构件,密封就会无效。显影剂从显影装置泄漏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综合考虑上述情况,旨在提供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内的密封比传统技术中的密封更有效。
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包括:容器主体,显影辊,调节构件和侧密封构件。所述容器主体包括开口。所述显影辊在面对开口的位置附接于容器主体。显影辊能够旋转,能够支撑收容在容器主体内的显影剂。调节构件和容器主体连接,并沿着显影辊的转轴的方向延伸。调节构件调节由显影辊支撑的显影剂的厚度。
容器主体包括面向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的第一区域。调节构件包括面向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沿着显影辊的转动方向排列。侧密封构件包括安装在第一区域上的、与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接触的第一密封构件和安装在第二区域上的、与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接触的第二密封构件。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单独构成并相互接触。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上表面重叠,并且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所述一部分位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外周面和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所述上表面之间。
由于容器主体和调节构件是单独构成的,所以就极有可能在容器主体的第一区域和显影辊的第二区域之间形成阶梯。在本发明中,不需要附接以整体的方式构成的、横跨具有阶梯的两个区域的长侧密封构件。单独构成的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分别被安装在容器主体的第一区域和调节构件的第二区域。因此,以预期的位置和形状安装这两个密封构件是可能的。尽管两个密封构件是单独构成的,但两个密封构件接触在一起使得它们之间在显影辊的转动方向上没有间隙。因此可以取得极佳的密封效果。在本发明的显影装置中,能够实现效果极好的密封。
第一密封构件可构造为一层,或可构造为多层。在后一种构造的情况下,第一密封构件可以包括:安装在第一区域上的第一弹性构件,和安装在第一弹性构件上表面上的第一接触构件。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接触构件与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接触。
而且,第二密封构件可构造为一层,或可构造为多层。在后一种构造的情况下,第二密封构件可以包括:安装在第二区域上的第二弹性构件,和安装在第二弹性构件上表面上的第二接触构件。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接触构件与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接触。
在采用具有两层构造的第一密封构件的情况下,较佳的,先把第一接触构件安装在第一弹性构件上,然后把第一密封构件安装在容器主体的第一区域上。
在两层处于一体状态的同时,第一密封构件安装在容器主体上。因此,与先把第一弹性构件安装到容器主体,然后再安装第一接触构件的情况相比,更容易把第一密封件安装在预期的位置上。从而,可以提高密封的效果。
而且,在利用两层构造的第二密封构件的情况下,较佳的,先把第二接触构件安装到第二弹性构件上,再把第二密封构件安装到调节构件的第二区域上。
在两层处于一体状态的同时,把第二密封构件安装在调节构件上。因此,更容易把第二密封构件安装到预期的位置。从而,可以提高密封的效果。
通过他们的研究,本发明通过利用一种构造实现了更可靠的密封,在前述构造中第二密封构件的一部分与第一密封构件的上表面交迭。
当这样制作时,就可以在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之间获得稳定的密封。
对于这种构造,较佳的,在两个密封构件交迭的部分把两个密封构件结合在一起。这样做后,第二密封构件就可以被稳定地附接上。
第一密封构件可以位于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第二密封构件可以位于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
在这种情况下,自第二密封构件的下游没有布置密封。如果显影剂进入第二密封构件和调节构件之间,显影辊的旋转力被施加到显影剂上,然后显影剂往下游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进入第二密封构件和调节构件之间的显影剂有可能从第二密封构件的下游侧离开。从第二密封构件离开的显影剂有可能从显影装置泄漏。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显影剂不进入第二密封构件和调节构件之间的构造更佳。
显影剂可以进入第一密封构件和容器主体之间。显影剂受到显影辊的旋转力,在显影辊上显影剂往下游移动。往下游移动的显影剂可能从第一密封构件的下游端进入第二密封构件和调节构件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已进入第二密封构件和调节构件之间的显影剂可能从显影装置泄漏。因此,较佳地,在显影辊的转轴方向上,第一密封构件的内侧面相对于第二密封构件的内侧面向内定位。当这样做时,即使显影剂进入第一密封构件和和容器主体之间并往下游移动,显影剂将从第一密封构件下游端离开,进入容器主体。显影剂不容易进入第二密封构件和调节构件之间。
调节构件可包括第一调节构件和第二调节构件。第一调节构件与显影辊支撑的显影剂接触,第二调节构件支撑第一调节构件并与容器主体相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调节构件可包括用来支撑第一调节构件的板构件和用来支撑该板构件并与容器主体相连接的构件。
所述板构件也可包括第二区域。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密封构件安装在板构件上。
第一调节构件可以由硅橡胶制成。
显影装置还可能包括位于容器主体和调节构件之间的中间密封构件,中间密封构件沿显影辊的转轴方向延伸,并在容器主体和调节构件之间密封。在这种情况下,较佳的,第二密封构件的一部分与中间密封构件相连接。这样做之后,能够稳定地安装第二密封构件。
板构件可能包括位于第二区域的通孔。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密封构件可经由该通孔与中间密封构件相连接。
较佳的,显影装置包括一对第一密封构件和一对第二密封构件。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第一密封构件和一个第二密封构件安装在显影辊的一个末端侧。而且,另一个第一密封构件和另一个第二密封构件安装在显影辊的另一个末端侧。
由于具有这种构造,显影辊的两个末端都能够被密封。
显影辊可能是大致为圆柱形状的显影辊。在这种情况下,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是一个圆柱面(圆柱的外周面(曲面))。
众所周知,非磁性的单组分聚合色粉(non-magnetic mono-component polymerizationtoner)容易泄漏。用上述显影装置收容这种类型的色粉,可以起到很好效果。
而且,在使用无磁性的单聚合色粉的情况下,较佳的,用硅橡胶制成第一调节构件。当使用硅橡胶时,无磁性的单聚合色粉的充电是很出色的。
显影装置可以是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能够可移动地附接于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多功能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利用显影剂成像。
能够实现具有极佳密封效果的显影剂盒。
也可以使用包括显影装置的处理盒。处理盒能够可移动地附接于利用显影剂成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处理盒包括感光器和显影装置。由显影装置的显影辊支撑的显影剂被供应到感光器的表面。
这种处理盒能够实现极佳的密封效果。
也可以使用包括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感光器和显影装置。由显影装置的显影辊支撑的显影剂被供应到感光器的表面。供应到感光器表面的显影剂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因为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显影装置的密封效果极佳,所以可以防止显影剂从显影装置泄漏和弄脏其它装置。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原理。显影装置包括容器主体,显影辊和密封构件。容器主体包括面对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的上游区域,和面对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的下游区域。上游区域位于显影辊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下游区域位于显影辊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密封构件包括安装在上游区域并与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相接触的上游密封构件,和安装在下游区域并与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相接触的下游密封构件。上游密封构件和下游密封构件是独自构成的,并相互接触。所述下游密封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上游密封构件的上表面重叠,并且所述下游密封构件的所述一部分位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外周面和所述上游密封构件的所述上表面之间
在显影装置内,密封构件包括上游密封构件和下游密封构件。两个密封构件可以独自安装,因而没有必要在容器主体上安装一个长密封构件。结果,两个密封构件可以以预期的形状安装在预期的位置上。尽管两个密封构件是独自构成的,但是两个密封构件相互接触使得两者之间在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上没有间隙。因此可以实现非常有效的密封。故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具有非常有效的密封。
一种制造显影装置的方法,包括有如下的步骤:
(1)准备容器主体,显影辊,调节构件,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
容器主体具有开口。而且,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是单独构成的。
(2)把调节构件与容器主体相连接。
调节构件用来调节显影辊支撑的显影剂的厚度。
(3)把第一密封构件结合到容器主体的第一区域。
(4)把第二密封构件结合到容器主体的第二区域,以使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相互接触,并且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上表面重叠。
(5)在面对开口的位置把显影辊和容器主体相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所述一部分位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外周面和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所述上表面之间。
在上述的方法中,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能够独自安装,因而不必安装一个长密封构件。结果,两个密封构件能够以预期的形状安装在预期的位置上。因此能够实现非常有效的密封。用上述的方法,可以制造出密封非常有效的显影装置。
第一密封构件可以包括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一接触构件。第二密封构件可以包括第二弹性构件和第二接触构件。在这种情况下,准备步骤可以包括把第一接触构件结合到第一弹性构件的上表面的步骤,和把第二接触构件结合到第二弹性构件的上表面的步骤。第一弹性构件的底表面被结合到容器主体的第一区域。第二弹性构件的底表面被结合到容器主体的第二区域。
在这种方法中,在两层处于一体状态的同时,第一密封构件被结合到容器主体。而且,在两层处于一体状态的同时,第二密封构件被结合到调节构件。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很容易地在预期的位置连接。因此能够提高密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的剖视图。
图2是处理盒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感光盒的剖视图。
图4是从图2中的IV方向观看的显影剂盒的前视图。
图5是显影剂盒端部的立体图。
图6是侧密封构件的立体图。
图7是沿图5中线VII-VII的剖视图。
图8是容器侧的侧密封构件和调节构件侧的侧密封构件的简化视图。
图9(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影剂盒的变型例的简化视图。图9(b)是图9(a)所示实施例的一个变型。图9(c)是图9(a)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型。图9(d)是图9(a)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型。图9(e)是9(a)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型。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型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本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10的剖视图。以下,激光打印机10简称为打印机10。在本实施例中,图1的右边是打印机10的前侧。
打印机10具有外壳12。外壳12包括多个板状构件。在图1中,在外壳12中包括有后盖构件14,前盖构件16等等。前盖构件16能够以轴18为中心在箭头R1或R2的方向上枢轴转动。当前盖构件16在箭头R1的方向上枢轴转动时,外壳12被打开。在这种状态下,可以更换处理盒40(下面将要描述)。当前该构件16在箭头R2的方向上枢轴转动时,外壳12被关闭。
打印机10包括纸张供应装置20,处理盒40,曝光装置70,色粉定影装置90等等。这些装置20,40,70和90设置在外壳12内部。下面将要依次描述装置20,40,70和90。
纸张供给装置20具有纸张供应盘22,四个辊28,30,32和34等。打印纸(未显示)堆叠在纸张供应盘22中。纸张供应盘22包括基板24,在基板24上放有堆叠的打印纸。堆叠在基板24上的打印纸的最上面的纸张与纸张供应辊28接触。当纸张供应装置20被收容在外壳12内时,基板24的前端部分(图1右侧端部)被一个机械装置(未显示)向上施力。结果,当打印纸的张数变少时,仅有基板24的前端部分被抬起。因为这种构造,打印纸的最上面的纸张总能够与纸张供应辊28保持接触。
纸张供应辊28和驱动源(未显示)连接。纸张供应辊28能够逆时针方向旋转。当纸张供应辊28转动时,收容在纸张供应盘22的打印纸的最上面的纸张被传送到右侧(沿箭头D1的方向)。被传送到右侧的打印纸和分离辊30接触。分离辊30没有和驱动源连接。通过与打印纸接触,沿逆时针方向驱动分离辊30。当已传送了数张打印纸时,分离辊30把这些纸张分开,以便只有一张纸被传送到下游。已经经过分离辊30的打印纸被送到夹紧辊32和纸屑清除辊34之间。
夹紧辊32和纸屑清除辊34没有和驱动源连接。夹紧辊32被一个施力装置(未显示)向着纸屑清除辊34施力。位于夹紧辊32和纸屑清除辊34之间的打印纸被夹紧辊32压紧到纸屑清除辊34上。纸屑清除辊34能够除掉与纸屑清除辊34接触的打印纸上粘附的纸张灰尘。打印纸沿着轨道36传送并进入两个校准辊38之间。
下校准辊38和驱动源(未显示)相连。通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下校准辊38能够在箭头D2的方向上传送打印纸。上校准辊38通过与下校准辊38传送来的打印纸接触而被驱动,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当校准辊38沿箭头D2的方向传送打印纸时,文字或图像就被打印到打印纸上。具体的,通过处理盒40,曝光装置70和定影装置90来进行打印。
处理盒40可移除地附接于外壳12。当前盖构件16被打开(沿箭头R1的方向),能够从外壳12中移除处理盒40。可以用新的处理盒换掉旧的处理盒40。
以后将详细地描述处理盒40的构造。这里,将简单地描述这个构造。处理盒40包括外壳42。在外壳42的上表面上形成有通孔42a。色粉腔45形成在外壳42内的右侧。在色粉腔45内收容有色粉。在外壳42的左侧设置有三个辊48、50、52和感光鼓54。辊48、50、52和感光鼓54中的每个都和驱动源相连接(未显示)。最右侧的辊48,被称为供应辊。显影辊50设置在供应辊48的左侧。感光鼓54设置在显影辊50的左侧。转印辊52设置在感光鼓54的下方。校准辊38沿箭头D2方向传送的打印纸进入到感光鼓54和转印辊52之间。感光鼓5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转印辊5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感光鼓54和转印辊52的旋转,打印纸被进一步向左侧传送(沿箭头D2的方向)。在打印纸被传送到左侧的同时,粘附在感光鼓54上的色粉被转印到打印纸上。
曝光装置70设置在处理盒40的上方。曝光装置70固定在外壳12上。曝光装置70包括外壳72。在外壳72的底表面形成有通孔72a。在外壳72内设置有多角镜74,反射镜76,透镜78,反射镜80等。曝光装置70具有光源(未显示)。光源基于打印数据的内容发射出激光束。光源发出的激光束被多角镜74偏振并朝向反射镜76。激光束被反射镜76反射,穿过透镜78。穿过透镜78的激光束被反射镜80反射。被反射镜80反射的激光束从通孔72a向下到外壳72之外。离开外壳72的激光束穿过处理盒40的外壳42的通孔42a,到达感光鼓54。这样,感光鼓54以相应的图案被曝光。图1的箭头L显示了上述的激光束的路线。
接下来,将描述色粉定影装置90的构造。色粉定影装置90设置在处理盒40(图1的左侧)的后面。色粉定影装置90设置有框架92,加热辊94和压力辊96。框架92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加热辊94和压力辊96。
加热辊94具有金属管94a和设置在金属管94a内的卤素灯94b。卤素灯94b加热金属管94a。加热辊94和驱动源相连(未显示)。当驱动源在运转时,加热辊94顺时针旋转。压力辊96被机械装置(未显示)向着加热辊94施力。压力辊96没有和驱动源相连。当加热辊94顺时针旋转时,压力辊96随着加热辊94的旋转而逆时针旋转。
已经通过处理盒40的打印纸进入到加热辊94和压力辊96之间。当加热辊94顺时针旋转时,朝向加热辊94和压力辊96之间的左侧传送打印纸。被加热到很高的温度的加热辊94加热打印纸。这些热量定影已经转印到打印纸上的色粉。然后向左上方向(在箭头D3的方向上)传送经过色粉定影装置90的打印纸。
转印辊97直接设置在框架92的左端的下方。转印辊97由外壳12可旋转地支撑。转印辊97和驱动源相连(未显示)。转印辊97逆时针旋转。转印辊97进一步向左上方向传送已经经过色粉定影装置90的打印纸。已经被转印辊97向左上方向传送的打印纸沿轨道98向右传送。
在轨道98的右边设置两个纸张排出辊100。下纸张排出辊100和驱动源(未显示)相连。下纸张排出辊100顺时针旋转。上纸张排出辊100不和驱动源相连。当下纸张排出辊100顺时针旋转时,上纸张排出辊100随着下纸张排出辊100的旋转而逆时针旋转。
由转印辊97所传送的打印纸进入到两个纸张排出辊100之间。当下纸张排出辊100顺时针转动时,两个纸张排出辊100之间的打印纸向右传送。打印纸被传送到外壳12的外部。在外壳12的上表面形成有纸张排出盘110。传送到外壳12的外部的打印纸被排出到纸张排出盘110上。
以上简单描述打印机10的构造,并描述打印纸在外壳12内部的传送。接下来,将参考图2详细描述处理盒40的构造。图2是处理盒40的放大剖视图。
处理盒40包括两个盒43和44。设置在右边的盒43,称为显影剂盒。设置在左边的盒44,称为感光盒(photoreceptor cartridge)。显影剂盒43和感光盒44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图3是在拆掉显影剂盒43后,感光盒44的剖视图。因为处理盒40的这种构造,仅更换显影剂盒43或仅更换感光盒44是可能的。也可更换整个处理盒40。
下面将描述两个盒43和44的构造。首先,将描述感光盒44的构造。感光盒44包括外壳44a。在外壳44a的上表面形成有通孔42a,激光束可以从中穿过。在外壳44a的底面形成有转印入孔(transfer entry hole)44b,打印纸可以通过转印入孔44b进入。而且,在外壳44a的左侧表面形成有转印出孔44c,打印纸可以通过转印出孔44c出去。打印纸从转印入孔44b进入感光盒44,在感光鼓54和转印辊52之间经过,从转印出孔44c出去。
在感光盒44的外壳44a的内部布置有感光鼓54,转印辊52和充电器66。
感光鼓54在显影辊50的左侧与显影辊50接触。感光鼓54包括感光鼓主体54a和感光鼓轴54b。感光鼓主体54a具有圆柱形形状。感光鼓主体54a是可以被正向充电(被施加正电压)的感光器。感光鼓主体54a的表面由聚碳酸酯等材料做成。感光鼓轴54b由金属制成。感光鼓轴54b固定在感光盒44的外壳44a上。感光鼓主体54a以可旋转的方式附接于感光鼓轴54b。感光鼓主体54a和驱动源(未显示)相连。感光鼓主体54a顺时针旋转。
转印辊52在感光鼓54的下侧和感光鼓54相接触。转印辊52设置有转印辊主体52a和转印辊轴52b。转印辊主体52a由导电橡胶材料做成。转印辊轴52b由金属做成。转印辊轴52b以可旋转的方式附接于感光盒44的外壳44a。转印辊轴52b和驱动源(未显示)相连。转印辊52逆时针旋转。转印辊轴52b和电压供应回路(未显示)相连。当转印发生时(当粘附于感光鼓54的色粉被转印到打印纸上),偏压从电压供应回路施加到转印辊52。
充电器66设置在感光鼓54的上方。在充电器66和感光鼓54之间形成间隔。充电器66是栅控式。充电器66包括电线66a和栅格66b,电线66a是沿垂直于图2的纸平面的方向延伸的电线。在电线66a上施加高压。栅格66b设置在电线66a和感光鼓54之间。在栅格66b上施加偏压。因此可以调节由电线66a放出的电压量。在电线66a上施加高压,引起电晕放电,并在栅格66b上施加偏压。这样感光鼓54的表面(感光鼓主体54a)被正向充电。
接下来,将描述显影剂盒43的构造。显影剂盒43包括容器主体43a。在容器主体43a的内部形成有色粉腔45。在色粉腔45内收容有色粉。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正向充电的非磁性单元色粉(non-magnetic mono-component toner)。例如,可以使用通过悬浮聚合法共聚合苯乙烯单体和丙烯酸单体得到的聚合色粉。丙烯酸单体可以是丙烯酸、丙烯酸(C1~C4)烷基,甲基丙烯酸(C1~C4)烷基等。这种聚合色粉具有大致球形形状,并具有出众的流动性。把着色剂和蜡混合进聚合色粉。而且,在聚合色粉中还加入硅等添加剂,以提高流动性。
在色粉腔45内设置有搅拌器46。搅拌器46以轴46a为旋转中心以可旋转的方式附接于容器主体43a。当搅拌器46顺时针旋转时,色粉腔45内的色粉被搅拌。这样就把色粉供应到供应辊48。
在容器主体43a的左表面上形成有开口43b。开口43b在垂直于图2的页面平面的方向上延伸。供应辊48设置在开口43b的右侧。显影辊50设置在开口43b的左侧。
供应辊48设置有供应辊主体48a和供应辊轴48b。供应辊主体48a由导电泡沫材料做成。供应辊轴48b由金属做成。供应辊48由显影剂盒43的容器主体43a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供应辊48和驱动源(未显示)相连。供应辊48顺时针方向旋转。
显影辊50在供应辊48的左侧和供应辊48紧紧接触。显影辊50设置有显影辊主体50a和显影辊轴50b。显影辊主体50a由导电橡胶材料做成。橡胶材料可以是导电的含有碳粒子的聚氨酯橡胶或者含有碳粒子等的硅橡胶之类的材料。聚氨酯橡胶或硅橡胶的表面被含氟的聚氨酯橡胶或含氟的硅橡胶覆盖。显影辊轴50b由金属做成。电压供应电路(未显示)和显影辊轴50b相连时。在显影的过程中(当把色粉粘附于感光鼓54),在显影辊50上施加由电压供应电路供应的偏压。显影辊50由容器主体43a在面对开口43b的位置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显影辊50和驱动源(未显示)相连。显影辊50逆时针方向旋转。
在容器主体43a上固定有调节构件47。调节构件47设置在开口43b的左侧。调节构件47在垂直于图2的页面平面的方向上延伸,并和显影辊50接触。这样就可以调节形成在显影辊50表面的显影剂的厚度。
图4是从图2的IV方向观看的显影剂盒43的前视图。在图4中,显影辊50由虚线显示。显影辊50在面对容器主体43a的开口43b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调节构件47固定在容器主体43a的上部。调节构件47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在容器主体43a的左右两端部都有与显影辊50的旋转外周面(外周面(曲面))相面对的区域140。容器侧的侧密封构件150附接于容器主体43a的每个面向区域140。而且,在调节构件47的左右两端部也有与显影辊50相面对的区域142。调节构件侧的侧密封构件152附接于调节构件47的每个面向区域142。
容器主体43a的面向区域140和调节构件47的面向区域142上、下排列。容器主体43a的面向区域140形成在显影辊50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调节构件47的面向区域142形成在显影辊50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
图5是显影剂盒43的右端部分(图4的右端部分)的四周立体图。下面将详细地描述显影剂盒43的右端部分的构造。显影剂盒43的左端部分和显影剂盒43的右端部分是镜像对称的,因此,略去显影剂盒43的左端部分的描述。而且,在图5中框架构件160a(后面将要描述)的一部分被切掉以便更清楚地显示调节构件47的构造。
在图5中没有显示显影辊50。在容器主体43a的右端部分形成有用来支撑显影辊50的孔部件143a。显影辊轴50b(见图2)通过孔部件143a延伸到外部(朝向图5的右边)。
在容器主体43a的底部部分形成有前侧框架143b。轴向的密封构件156和前侧框架143b相接合。轴向密封构件156包括轴向密封部156a和旋转方向密封部156b。轴向密封部156a很薄,是薄膜状的,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做成。轴向密封部156a在显影辊50的转轴方向上延伸。可以在图4中清楚地看到轴向密封部156a是怎样在转轴方向(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而且,轴向密封部156a具有图5中箭头S所示范围内的垂直宽度。向左上方超出图5的标号143c所示部分的前侧框架143b的一部分向下弯曲。轴向密封部156a越过前侧框架143b的标号143c所示部分之后,向后面延伸。就是说,轴向密封部156a具有与前侧框架143b不接触的浮动部。旋转方向密封部156b在显影辊50的转轴方向上短,在显影辊50的旋转方向上长。旋转方向密封部156b设置在轴向密封部156a和前侧框架143b之间。旋转方向密封部156b和前侧框架143b相接合。旋转方向密封部156b的外侧面(图5的右侧面)向外突出(向图5的右边)超过轴向密封部156a的外侧面。旋转方向密封部156b的外侧面和容器侧的侧密封构件150的内侧面相接触。显影辊50的旋转外周面和轴向方向的密封零件156a相接触。而且,显影辊50的旋转外周面还与旋转方向密封部156b的从轴向密封部156a突出的部分相接触。通过使显影辊50接触轴向密封部156a和旋转方向密封部156b,在显影辊50的下部和容器主体43a之间形成密封。
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和调节构件侧密封构件152各有弧形的形状。在图6中清楚地显示出这种形状。
图6是立体图,仅显示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和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具有两层的构造。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的底层150a和容器主体43a的面对区域140(见图4)相接合。底层150a是海绵构造。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的顶层150b和底层150a相接合。顶层150b是毡制构造。顶层150b和显影辊50的旋转外周面相接触。
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也具有两层的构造。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的底层152a和调节构件47的面向区域142(见图4)相接合。底层152a是海绵构造。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的顶层152b和底层152a相接合。顶层152b是毡制构造。顶层152b和显影辊50的旋转外周面相接触。
因为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的底层150a和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的底层152a由柔性弯曲的海绵做成,所以顶层150b和152b能够被紧紧地推靠在显影辊50上。这样就可以取得非常有效的密封。
如图6所示,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的一部分和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的上表面相交迭。而且,在显影辊50的转轴方向(在图6的左右方向)上,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的内侧表面150c(图6的左侧表面)比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的内侧表面152c更向内地定位。
图7是沿着图5的VII-VII线观看的剖视图。参照图7,将详细地描述调节构件47的构造。在图7中,由虚线表示显影辊50。虚线的箭头表示显影辊50的旋转方向。
调节构件47包括支撑构件160。支撑构件160支撑与显影辊50相接触的接触构件162。在图7的剖视图中无法看到接触构件162,但在图5中可以看到。接触构件162在显影辊50的转轴方向延伸,并且接触构件162在显影辊50的转轴方向的大致整个范围上与显影辊50相接触。接触构件162由硅橡胶做成。
支撑构件160包括两个框架构件160a和160b,和不锈钢板160c。前侧(在图7的左侧)框架构件160a为大致L形。不锈钢板160c被夹持在前侧框架构件160a和后侧框架构件160b之间。两个框架构件160a,160b和不锈钢板160c在显影辊50的转轴方向上(在垂直于图7的页面平面的方向上)延伸。如图5所示,接触构件162和不锈钢板160c相接合。接触构件162不与不锈钢板160c的左、右端部分(图4中的左、右端部分)接合。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和这两个端部相接合。
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向下延伸超过不锈钢板160c。向下延伸的部分与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相交迭。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和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在这个交迭的部分连接合,并且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的这个交迭的部分位于显影辊50的旋转外周面和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的上表面之间。
海绵构件164设置在容器主体43a和后侧框架构件160b之间。海绵构件164在显影辊50的转轴方向上延伸。海绵构件164在容器主体43a和框架构件160b之间形成密封。在海绵构件164和不锈钢板160c之间设置有海绵构件166。这个海绵构件166也在显影辊50的转轴方向上延伸,也具有密封的功能。以下,海绵构件164和海绵构件166将一起被称为中间密封构件164和166。
弹性构件168(例如,海绵)设置在容器主体43a的下部并围绕供应辊轴48b的外围设置。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也和海绵构件168相接合。
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处理盒40的构造。接下来,将参考图2描述处理盒40的操作。
色粉腔45的色粉粘附于供应辊48。粘附于供应辊48的色粉因为供应辊48和显影辊50之间的摩擦被正向充电。正向充电的色粉覆盖在显影辊50的表面。调节构件47的接触构件162(见图5)和显影辊50的表面上的色粉层相接触。这样就可以调节色粉层,使之具有固定的厚度。而且,因为接触构件162由硅橡胶做成,本实施例的非磁性单组分粉能够被满意地充电。
感光鼓主体54a的表面被充电器66正向充电。被正向充电的感光鼓主体54a的表面接收到来自曝光装置70(见图1)发射出的激光束。这样,感光鼓主体54a表面的预定部分被曝光。感光鼓主体54a的被曝光部分的电压降低。被曝光的部分根据要打印的内容而变化。根据要打印的内容,在感光鼓主体54a上形成静电潜像。
覆盖显影辊50的色粉粘附于感光鼓主体54a的被曝光部分。色粉不粘附于感光鼓主体54a的没有被曝光的部分。这样形成在感光鼓主体54a上的静电潜像就变成可见的。因为在显影辊50上的色粉层被调节构件47保持在一个固定的厚度,所以在感光鼓主体54a上可以显影具有相同厚度的可见的图像。
支撑在感光鼓主体54a上的可见图像被转印到位于感光鼓54和转印辊52之间的打印纸上。在转印辊52上加偏压。在感光鼓54和转印辊52之间的电压差把色粉转印到打印纸上。因为感光鼓主体54a上显影的可见图像具有相同的厚度,所以可以以相同的密度把色粉转印到打印纸上。这样打印密度可以保持恒定。
通过上面的处理,可以在打印纸上打印出期望的图像(文字或图片)。
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0。在打印机10中,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和调节侧侧密封构件152是单独构成的。单独构成的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和调节侧侧密封构件152能够被分别安装在容器主体43a的面向区域140和调节构件47的面向区域142。结果,可以有效防止密封构件150和152以非预期的形状或非预期的位置附接。尽管两个侧密封构件150和152是单独构成的,但是它们能够在显影辊50的旋转方向上没有间隙的相互接触。结果,能够取得非常好的密封效果。显影剂盒43具有极为有效的密封。
较佳的,先把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的底层150a和顶层150b相接合在一起,再把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接合到容器主体43a。当先把底层150a和顶层150b相接合时,与仅仅先把底层150a接合到容器主体43a再接合顶层150b的情况相比,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能够更好地接合到容器主体43a上。相似地,较佳的,先把调节构件侧的侧密封构件152的底层152a和顶层152b相结合,再把调节构件侧的侧密封构件152结合到调节构件47。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调节构件侧的侧密封构件152的一部分和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相交迭。根据本发明者的研究,这种类型的交迭能够提高密封的效果。就是说,在两个侧密封构件150和152之间具有紧密的密封,因此能够防止色粉从这两个双面密封构件150和152之间泄漏。而且,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的交迭部分和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是结合在一起的。结果,调节构件侧的侧密封构件152就可以被牢固地固定。
此外,如图6所示,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的内侧面150c比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的内侧面152c更向内定位。参考图8来描述利用这种类型的构造得到的密封效果。图8是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和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的简化的俯视图。图中的虚线是显影辊50。如果色粉进入到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和容器主体43a之间(在箭头L1的方向),当显影辊50旋转(在箭头L2的方向)时,色粉往下游运动。因为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的内侧面150c比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的内侧面更向内,色粉从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的下游端(图8的顶端)出去,进入到容器主体43a,如图示的箭头L2所示。如果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的内侧面150c不是更向内定位的,已经在箭头L2方向上移动的色粉将进入到调节构件47和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色粉将会经常从下游端或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的右端泄漏到容器主体43a的外部。在本实施例中,对色粉来说,很难进入到调节构件47和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之间,因此色粉不容易泄漏。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0中,能够取得非常好的密封效果。因为密封效果非常好,在打印机中可以使用那些比较容易泄漏的非磁性单组分色粉。
上面介绍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的例子,但这仅仅是一个例子,并没有限定它的权利要求。在权利要求中提出的技术包括对上面提出的例子的不同的变化和修改。
例如,在上面的实施例中的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也可以和调节构件47的不锈钢板160c相结合,在图9(a)中以简化的方式显示该方案。在图9(a)中,不锈钢板160c的底端160d(在显影辊50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端的端部)在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的底端的稍上面。该方案可如图9(b)至9(e)所示地变化。
在图9(b)中,不锈钢板160c的底端160d已被向上移动。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越过不锈钢板160c的底端160d延伸,并向下延伸一段相当的距离。这段向下延伸部分的一部分和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相接合。向下延伸部分的其余部分与中间密封构件164和166(见图7)相接合。当如此做时,可以牢固地接合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
在图9(c)中,不锈钢板160c的底端160d被倾斜地切口。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与中间密封构件164和166在不锈钢板160c的这个切口部分相接合。
在图9(d)中,在不锈钢板160c上形成孔160e。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经由不锈钢板160c的孔160e与中间密封构件164和166相接合。
在图9(e)中,整个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已经被向下移动。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的大部分与容器侧侧密封构件150相接合。甚至如此做时,也可以牢固地接合调节构件侧侧密封构件152。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可以由上游侧侧密封构件250和下游侧侧密封构件252形成容器侧侧密封构件240。上游侧侧密封构件250和下游侧侧密封构件252是单独构成的,但互相接触。
当利用这种构造时,容器侧侧密封构件240能够有效地和容器主体42a相接合。当容器侧侧密封构件240在显影辊50的旋转方向上是长的时,利用这种构造更好一些。
在这些变化中,下游侧侧密封构件252可以与上游侧侧密封构件250相交迭。而且,上游侧侧密封构件250的内侧面250c比下游侧侧密封构件252的内侧面252c更向内(图10中的左方向),这样更好一些。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取得非常好的密封效果。
而且,在本说明书或附图中公开的技术特征可以单独地发挥技术效果,也可以组合地发挥技术效果,并不限于提交权利要求时提到的组合。此外,在本说明书或附图中公开的技术可以同时实现多个目的或实现这些目的中的一个。
Claims (20)
1.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括开口的容器主体;
显影辊,该显影辊在面对所述开口的位置与所述容器主体相结合,且该显影辊能够转动并支撑收容在所述容器主体内的显影剂;
调节构件,该调节构件与所述容器主体相结合并沿所述显影辊的转轴方向延伸,所述调节构件调节由所述显影辊支撑的显影剂的厚度,和
侧密封构件,
其中,所述容器主体包括面对所述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的第一区域,
所述调节构件包括面对所述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的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沿着所述显影辊的旋转方向排列,
所述侧密封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区域上并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接触的第一密封构件,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区域上并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接触的第二密封构件,且
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和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独立构成且彼此相互接触;
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上表面重叠,并且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所述一部分位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外周面和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所述上表面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弹性构件,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上表面上的第一接触构件,该第一接触构件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接触,以及
所述第二密封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弹性构件,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上表面上的第二接触构件,该第二接触构件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位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且
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位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所述显影辊的转轴方向上,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内侧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内侧表面位于向内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调节构件包括与由所述显影辊支撑的显影剂接触的第一调节构件,和支撑所述第一调节构件并与所述容器主体相结合的第二调节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二调节构件包括支撑所述第一调节构件的板构件,和支撑所述板构件并与所述容器主体相结合的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板构件包括所述第二区域,且
所述第二密封构件安装在所述板构件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调节构件由硅橡胶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位于所述容器主体和所述调节构件之间的中间密封构件,该中间密封构件沿着所述显影辊的转轴方向延伸,并密封在所述容器主体和所述调节构件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中间密封构件相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调节构件包括与由所述显影辊支撑的显影剂接触的第一调节构件,和支撑所述第一调节构件并与所述容器主体相结合的第二调节构件,
所述第二调节构件包括支撑所述第一调节构件的板构件,和支撑所述板构件并与所述容器主体相结合的构件,
所述板构件包括所述第二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通孔,
所述第二密封构件安装在所述板构件的第二区域,
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一部分经由所述通孔与所述中间密封构件相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和
一对所述第二密封构件,
其中,所述容器主体包括一对所述第一区域,该对第一区域中的一个位于所述显影辊的转轴方向上的一端侧,且该对第一区域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显影辊的转轴方向上的另一端侧,
所述调节构件包括一对第二区域,该对第二区域中的一个位于所述显影辊的转轴方向上的一端侧,且该对第二区域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显影辊的转轴方向上的另一端侧,
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中的一个安装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一个上,
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中的另一个安装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另一个上,
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中的一个安装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上,
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中的另一个安装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另一个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显影辊是大致为圆柱形的显影辊,且
所述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大致是圆柱面。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显影剂是非磁性的单组分聚合色粉。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显影装置是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能够可拆卸地附接到利用显影剂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上。
16.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能够可拆卸地附接到利用显影剂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上,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盒包括:
感光器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
其中,由所述显影装置的显影辊支撑的显影剂被供应到所述感光器的表面。
1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利用显影剂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感光器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
其中,由所述显影装置的显影辊支撑的显影剂被供应到所述感光器的表面,且被供应到所述感光器表面的显影剂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18.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括开口的容器主体;
显影辊,该显影辊露出所述开口而与所述容器主体相结合,且该显影辊能够转动并支撑收容在所述容器主体内的显影剂;和
密封构件,
其中所述容器主体包括面对所述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的上游区域,和面对所述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的下游区域,所述上游区域位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且所述下游区域位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
所述密封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游区域并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接触的上游密封构件,和安装在所述下游区域并与所述显影辊的旋转外周面接触的下游密封构件,且
所述上游密封构件和所述下游密封构件独立构成且彼此相互接触;
所述下游密封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上游密封构件的上表面重叠,并且所述下游密封构件的所述一部分位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外周面和所述上游密封构件的所述上表面之间。
19.一种制造显影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包括开口的容器主体、用于支撑收容在所述容器主体内的显影剂的显影辊、用于调节由所述显影辊支撑的显影剂的厚度的调节构件、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的准备步骤,其中,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是独立构成的;
结合所述调节构件和所述容器主体的步骤:
把第一密封构件接合到所述容器主体的第一区域的步骤;
把第二密封构件接合到所述调节构件的第二区域,以使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彼此相互接触、并且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上表面重叠的步骤;和
使所述显影辊露出所述开口而与所述容器主体结合、以使所述第二密封构件的所述一部分位于所述显影辊的所述旋转外周面和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所述上表面之间的步骤。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造显影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包括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一接触构件,
所述第二密封构件包括第二弹性构件和第二接触构件,
所述准备步骤包括接合所述第一接触构件和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上表面的步骤,以及接合所述第二接触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上表面的步骤,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底面被接合到所述容器主体的第一区域,且
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底面被接合到所述调节构件的第二区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82635 | 2005-09-28 | ||
JP2005282635A JP4736675B2 (ja) | 2005-09-28 | 2005-09-28 | 現像剤収容ケースとそれ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と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40761A CN1940761A (zh) | 2007-04-04 |
CN100562809C true CN100562809C (zh) | 2009-11-25 |
Family
ID=37546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1421592A Active CN100562809C (zh) | 2005-09-28 | 2006-09-28 | 显影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30666B2 (zh) |
EP (2) | EP2846196B1 (zh) |
JP (1) | JP4736675B2 (zh) |
CN (1) | CN100562809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93831A (ja) * | 2005-09-28 | 2007-04-12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現像ユニット |
JP4410814B2 (ja) * | 2007-07-25 | 2010-02-03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265573A (ja) | 2008-04-30 | 2009-11-12 | Brother Ind Ltd | 現像装置 |
JP5304015B2 (ja) * | 2008-04-30 | 2013-10-0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 |
US8045882B2 (en) * | 2008-10-08 | 2011-10-25 | Jesse Delcamp | Self-sealing process roller |
EP2175325B1 (en) | 2008-10-10 | 2016-08-1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device comprising a sealing arrangement |
US7899357B2 (en) * | 2008-12-29 | 2011-03-01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Reinforced doctor blade assembly seal and printer cartridge employing the reinforced seal |
JP2011064782A (ja) * | 2009-09-15 | 2011-03-31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現像装置 |
JP5903805B2 (ja) | 2011-08-31 | 2016-04-1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20130084098A1 (en) * | 2011-10-03 | 2013-04-0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device and cleaning device |
JP6090010B2 (ja) * | 2013-06-28 | 2017-03-0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 |
JP6226661B2 (ja) * | 2013-09-18 | 2017-11-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6541332B2 (ja) * | 2014-10-27 | 2019-07-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 |
US9835978B2 (en) * | 2015-09-22 | 2017-12-05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Notched end seal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
US10365586B1 (en) | 2018-03-13 | 2019-07-30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End seal assembly for an undercut developer roll |
US10831131B1 (en) | 2019-10-01 | 2020-11-10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Developer unit assembly for restricting movement of a developer roll end seal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
US10962905B1 (en) | 2019-10-21 | 2021-03-30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Seal for an electrophotogra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309586B1 (en) * | 1987-03-24 | 1994-06-0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Developing device |
JP3064436B2 (ja) * | 1991-02-06 | 2000-07-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現像装置 |
JP3085545B2 (ja) * | 1991-04-17 | 2000-09-11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粉体担持回転体まわりのシール構造 |
KR0137120B1 (ko) * | 1992-08-31 | 1998-06-01 | 사포 후미오 | 전자 사진 장치 및 전자 사진 장치용 프로세스 유니트, 현상 장치, 클리닝 장치 |
JPH07134494A (ja) * | 1993-11-12 | 1995-05-23 | Nec Corp | 現像装置 |
JPH0836306A (ja) * | 1994-07-21 | 1996-02-06 | Toshiba Corp | 現像装置 |
JPH09288422A (ja) * | 1996-04-23 | 1997-11-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現像装置 |
JP2001060041A (ja) * | 1999-06-18 | 2001-03-06 | Brother Ind Ltd |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6336014B1 (en) | 1999-06-18 | 2002-01-0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developing device with sealing members for preventing toner leakage |
JP3936582B2 (ja) * | 2001-12-25 | 2007-06-2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661644B2 (ja) * | 2001-12-28 | 2005-06-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020778A (ja) | 2002-06-14 | 2004-01-22 | Sharp Corp | 1成分現像装置 |
JP3997116B2 (ja) * | 2002-06-20 | 2007-10-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109802A (ja) | 2002-09-20 | 2004-04-08 | Sharp Corp | 1成分現像装置 |
-
2005
- 2005-09-28 JP JP2005282635A patent/JP4736675B2/ja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09-27 US US11/527,726 patent/US7630666B2/en active Active
- 2006-09-27 EP EP14196057.5A patent/EP2846196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6-09-27 EP EP06020312.2A patent/EP1770450B1/en active Active
- 2006-09-28 CN CNB2006101421592A patent/CN100562809C/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736675B2 (ja) | 2011-07-27 |
CN1940761A (zh) | 2007-04-04 |
EP2846196A3 (en) | 2015-12-16 |
JP2007093951A (ja) | 2007-04-12 |
EP1770450B1 (en) | 2015-02-25 |
EP2846196A2 (en) | 2015-03-11 |
US7630666B2 (en) | 2009-12-08 |
EP2846196B1 (en) | 2019-07-17 |
EP1770450A3 (en) | 2008-08-27 |
US20070071489A1 (en) | 2007-03-29 |
EP1770450A2 (en) | 2007-04-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62809C (zh) | 显影装置 | |
US7002608B2 (en) | Tandem type color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process cartridges arrayed in running direction of intermediate image transfer member | |
JP3566697B2 (ja)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離隔機構 | |
US6442359B1 (en) | Process cartridge detachably mountable to a main assembly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means for rotating a charging unit if first and second rotational directions and the apparatus mounting such a process cartridge | |
US6181897B1 (en) | Developing apparatus | |
US20070009284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804552B2 (ja) |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JP200003570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28861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EP3392718A1 (en) | Replaceable unit, developing unit, 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625124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451205B2 (ja) | 両面転写方法、両面転写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443333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116138A (ja) | トナー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315787A (ja) | 記録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21965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085648A (ja)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3173084A (ja) |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21091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3226658B2 (ja) |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435804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34052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3173081A (ja) |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184856A (ja) | 現像装置 | |
JP4545817B2 (ja) | 電子写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