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43602C - 图像记录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43602C
CN100543602C CNB2006101724449A CN200610172444A CN100543602C CN 100543602 C CN100543602 C CN 100543602C CN B2006101724449 A CNB2006101724449 A CN B2006101724449A CN 200610172444 A CN200610172444 A CN 200610172444A CN 100543602 C CN100543602 C CN 10054360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recording
transport path
processing
black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724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7672A (zh
Inventor
关谷真
贵志信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87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7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36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360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4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nother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e.g. hybrid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04N1/00896Control thereof using a low-power mode, e.g. standb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31Synchronising different operations or sub-apparatus, e.g. controlling on-times taking into account different warm-up ti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1Image rea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2Image hardcopy reprodu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33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2201/33307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of a particular mode
    • H04N2201/33378Type or format of data, e.g. colour or B/W, halftone or binary, computer image file or facsimile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图像记录系统具有可各自独立地进行图像的记录的两个图像记录装置。彩色图像记录装置中设置有旁路输送路径装置,黑白图像记录装置的前部与彩色图像记录装置的后部之间设置有输送路径连接装置,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的前部设置有对于彩色图像记录装置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来说是公共的最终处理装置。该系统中具有处理切换部,该处理切换部在彩色及黑白图像记录装置之中实施图像记录处理的那一个图像记录装置其记录物到达记录物收容部比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慢时,能够切换成以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进行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记录系统以及记录介质,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可各自独立地进行图像的记录的两个图像记录装置的图像记录系统、以及记录有用来可被执行地安装在该系统中的程序的、能够被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当今,复印机、传真机和印刷装置等是办公室中进行事务处理所必不可少的设备,这些复印机、传真机和印刷装置是在图像记录装置的基础上构成的。最近,作为具有这些复印机、传真机和印刷装置等设备的所有功能的复合机的图像记录装置引人瞩目。作为基本功能,该图像记录装置具有将文字和图形等图像记录在片状记录用纸等记录介质上的功能,作为图像的记录,分为黑白图像的记录和彩色图像的记录。
对于上述图像记录装置,最近,随着事务处理量的增多,人们希望图像记录装置的处理速度得到提高。图像记录装置是进行图像的记录的装置,因此,处理速度的提高,就是要求在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用纸上进行记录并将其排出的速度的提高,要求单位时间内完成记录和排出的记录用纸的张数的增加。
面对这样的要求,除了提高图像记录装置本身的处理速度的方法之外,还可以考虑采取使用多台图像记录装置从而提高总体处理速度的方法。从这种观点出发,人们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例如可参照特开平1-112275号公报,特开平8-305221号公报等)。
特开平1-112275号公报所记载的是具有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和黑白电子照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而特开平8-305221号公报记载了这样一种技术,即,彩色打印装置由多台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构成,并且能够对各个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打印的过程进行控制,连续进行大量的打印并输出,向共用的分选器的各收容仓按照页码顺序高速排出,从而谋求处理速度的提高。在特开平8-305221号公报所记载的彩色打印装置中,为了实现处理的高速化,使两台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同时工作。
然而,作为图像记录装置,对于一次进行一系列图像记录处理的一个图像记录任务,也就是将以页为单位的独立的图像按照页码顺序连续地记录在多个记录用纸上的一个图像记录任务,一般是一次处理一个。这一点,在为了谋求处理速度的提高而由多个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构成的特开平8-305221号公报所记载的彩色打印装置中也是一样的。即,在特开平8-305221号公报记载的彩色打印装置中,一次处理一个图像记录任务。对于该一个图像记录任务,采用多个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分散进行处理,以谋求处理速度的提高。因此,构成这种彩色打印装置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必须是同一种装置,即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但是,在以特开平1-112275号公报、特开平8-305221号公报为首的由多个图像记录装置构成的现有的图像记录系统中,并未考虑到从放置好原稿、按下操作按钮(复印按钮或起动按钮)到完成最初的印刷将印刷物输出到收容部中为止的时间(初始复制时间:FCOT)、以及图像记录处理一时或者修理完了之前不能够继续进行等情形。因此,现有的图像记录系统令人感到处理速度慢,不是很流畅。
例如,特开平1-112275号公报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虽然具有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和黑白电子照相装置,能够在从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获得的彩色图像上以黑白电子照相装置进行重叠记录,而且它们也能够各自单独工作,但是,终归属于旨在改进画质的发明,不能够针对每一个图像记录任务进行装置之间的切换。因此,特开平1-112275号公报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不能够进行旨在提高FCOT的控制,而且在图像记录处理一时或者修理完了之前不能够继续进行时不能够实施代行印刷及其复归处理。
而特开平8-305221号公报记载的彩色打印装置中,只是如上所述具有相同种类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从而对于一个图像记录任务以多个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分散进行处理,因而只能够谋求处理速度的提高而无法谋求FCOT的提高,而且在图像记录处理一时或者修理完了之前不能够继续进行时不能够实施代行印刷及其复归处理。
此外,特开平10-86455号公报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即,在两个图像形成装置排列着设置的图像形成系统中,当以某一装置(第1装置)进行印刷工作的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可进行切换而以另一装置(第2装置)进行印刷工作,使图像形成处理得以继续进行。但是,该公报所记载的图像形成系统也同样,无法在所有的情况下谋求FCOT的提高,而且在发生故障而以第2装置进行的代行印刷正在进行的过程中即使比如说发生故障的第1装置变得能够进行印刷时,也只能够继续以第2装置将印刷进行到最后。如上所述,该公报所记载的图像形成系统不能够进行使处于代行印刷处理中的装置返回到原来状态的复归处理,因此,当与第2装置相比第1装置的性能更好时,会出现处理速度变慢的问题。
此外,尽管存在着这样一种技术,即,当在个人计算机(PC)等发出图像记录处理请求时无法以图像记录系统进行处理时,能够以与网络相连的其它图像记录装置等替代进行处理的技术,但进行图像记录的结果,记录物将存在于另一个地方,存在着需要将记录物取回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各自独立地进行图像的记录的两个图像记录装置,能够谋求FCOT的提高,在图像记录处理一时或者修理完了之前不能够连续进行时能够实施代行印刷及其复归处理的图像记录系统,以及记录有用来可被执行地安装在该系统中的程序的、能够被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各自独立地进行图像的记录的第1和第2图像记录装置排列着设置而成的图像记录系统,其特征是,收容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输出的记录物和所述第2图像记录装置输出的记录物的公共的记录物收容部相邻于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并排设置,具有处理切换部和处理复归部,该处理切换部在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和所述第2图像记录装置之中实施图像记录处理的那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输出的记录物到达所述记录物收容部比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慢时,切换成以该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进行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该处理复归部在该处理切换部实施切换后实施所述图像记录处理的那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输出的记录物到达所述记录物收容部变得比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快时,从以该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进行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复归到所述图像记录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图像记录系统,即,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和所述第2图像记录装置之中,一个图像记录装置是具有黑白图像记录功能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是黑白图像记录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图像记录系统,即,所述处理切换部是依据实施所述图像记录处理时两个图像记录装置到完成预热为止的时间实施切换的。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图像记录系统,即,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和所述第2图像记录装置之中,一个图像记录装置的预热优先进行。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图像记录系统,即,所述处理切换部是依据两个图像记录装置的输送到所述记录物收容部的输送时间之差实施切换的。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图像记录系统,即,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和所述第2图像记录装置二者的图像记录速度不同,所述处理切换部是依据两个图像记录装置的图像记录速度之差实施切换的。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图像记录系统,即,所述处理切换部是依据一个图像记录装置中记录能否继续进行来实施切换的。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图像记录系统,即,所述能否继续进行是依据图像记录装置中进行记录物的输出所必需的消耗品是否不足进行判断的。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图像记录系统,即,所述能否继续进行是依据用来使调色剂定影在记录物上的热源的定影能力是否降低进行判断的。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图像记录系统,即,所述能否继续进行是依据将图像记录在记录物上使之得以再现的油墨或调色剂能否稳定地供给进行判断的。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图像记录系统,即,具有对实施所述图像记录处理的张数进行检测的张数检测部,所述处理复归部依据所述张数检测部所检测到的张数求取剩下的处理张数,并依据该剩下的处理张数判断是否实施从所述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向所述图像记录处理的复归。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图像记录系统,即,作为所述处理切换部和所述处理复归部,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部对所述第2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部进行控制。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图像记录系统,即,在两个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部中,具有经由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部对该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进行监视的监视部、以及所述处理切换部和所述处理复归部。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图像记录系统,即,在设置在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与所述第2图像记录装置之间的箱体中,作为所述处理切换部和所述处理复归部,安装有对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部和所述第2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部二者进行控制的公共控制部。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记录有用来安装在所述图像记录系统中的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部中的程序、即使计算机发挥所述处理切换部和所述处理复归部的功能的程序。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记录有用来安装在所述图像记录系统中的两个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部中的程序、即使计算机发挥所述处理切换部和所述处理复归部的功能的程序。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记录有用来安装在所述图像记录系统中的所述公共控制部中的程序、即使计算机发挥所述处理切换部和所述处理复归部的功能的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记录系统的装配布局及构成进行展示的外观图。
图2是对图1的图像记录系统中图像数据的提供和取用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3是对图1的图像记录系统的一个构成例进行展示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彩色图像形成部的放大图。
图5是对图1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实施图像记录控制的主要部分的例子进行展示的框图。
图6是对结合图1至图5所述明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切换·复归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7是图6的后续的流程图。
图8是对结合图1至图7所述明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旨在提高FCOT的彩色引擎代行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9是对结合图1至图7所述明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定影器温度低下时的彩色引擎代行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10是对结合图1至图7所述明的图像记录系统中旨在提高预热时的生产率的彩色引擎代行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11是对结合图1至图7所述明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预热优先引擎选择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12是对结合图1至图7所述明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每一引擎的节能模式进入·复归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13是对结合图1至图7所述明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每一引擎的故障停止·复归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14是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记录系统的一个构成例进行展示的概略剖视图。
图15是对图14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实施图像记录控制的主要部分的例子进行展示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记录系统(以下称作本系统)由能够各自独立地进行图像的记录的第1和第2图像记录装置排列着设置而成,并且,用来收容第1图像记录装置输出的记录物和第2图像记录装置输出的记录物的公共的记录物收容部相邻于第1图像记录装置(在存在有第2图像记录装置的相反一侧与之相邻)并排设置。即,本系统是按照记录物收容部、第1图像记录装置、第2图像记录装置的顺序排列设置而成的。在第1图像记录装置与第2图像记录装置之间也可以设置用来将它们连接起来的箱体。此外,第1图像记录装置和第2图像记录装置与通常被称作复合机的设备同样,具有复印功能、打印功能、网络打印功能等功能,以这些功能实施图像记录,但不需要具有所有这些功能。
本系统具有处理切换部和处理复归部。该处理切换部是在第1图像记录装置和第2图像记录装置之中实施图像记录处理的那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输出的记录物到达记录物收容部比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慢时,切换成以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进行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的部分。处理复归部是使这一切换返回到原来状态的部分,将在后面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通过以该处理切换部适当地进行实施图像记录处理的装置的切换,可谋求FCOT的提高,在图像记录处理一时或者修理完了之前不能够继续进行时还能够实施代行印刷。此外,本发明中所实施的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与通过网络委托其它图像记录装置进行替代处理不同,进行图像记录的结果,能够将记录物全部收容到本系统的记录物收容部中,不存在到另一个地方去取记录物的麻烦。
下面,结合图1至图13列举第1图像记录装置为具有黑白图像记录功能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且第2图像记录装置为黑白图像记录装置的例子就本系统进行说明。但除此之外,只要第1图像记录装置和第2图像记录装置二者具有不同的输出速度等性能,或者具有能够/不能够进行彩色/黑白或在硬盘(HDD)上进行记录、传真功能的有无等不同的功能,便可采用本发明。此外,还将结合图14和图15举例进行说明,即便是以该例进行替换而构成的系统,即第2图像记录装置为具有黑白图像记录功能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且第1图像记录装置为黑白图像记录装置的系统,也能够采用本发明,在这种场合,具有可使黑白图像记录装置中的FCOT变快的优点。此外,显然,即使第1图像记录装置和第2图像记录装置的机种完全相同,也能够采用本发明。
图1是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记录系统的装配布局及构成进行展示的外观图,图2是对图1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图像数据的提供和取用进行说明的概略图,图3是对图1的图像记录系统的一个构成例进行展示的概略剖视图,图4是图3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彩色图像形成部的放大图。
图1至图4所列举的本系统的例子,由布置在中间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布置在该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前方一侧(图中的左侧)的最终处理装置3、布置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后方一侧(图中的右侧)的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以及安放在该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上部的彩色图像读取装置(彩色扫描器)4构成。
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处理速度的例子约为70张/分钟左右,相对于此,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处理速度的例子约为110张/分钟左右。即,作为前后布置的两台图像记录装置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处理速度慢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布置在前而处理速度快的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布置在后。
此外,从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前部到上部,设置有将该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覆盖的、侧视时呈倒L形形状的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在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前部与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后部之间设置有箱形的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此外,在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的上方具有上部收容托盘77。而且,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前部经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与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后部相连,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前部经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与最终处理装置3的后部相连。
即,这里所列举的本系统如图3所示,从前向后由最终处理装置3、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以及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串联联接而构成。并且,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上部被具有上部收容托盘77的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所占据,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上部不是被旁路输送路径装置而是被彩色图像读取装置4占据。
此外,如图2所列举的例子所示,随着放置在原稿放置托盘40上的原稿的自动送进而由彩色扫描器4读取的图像数据或从外部PC输入的图像数据,被暂时存放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内或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内的数据存放区域中,以便实施图像记录处理或根据情况实施本发明所涉及的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此外,在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上部的靠操作者一侧布置有黑白处理操作盘202,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上部的靠操作者一侧布置有彩色处理操作盘201。
在本实施方式中,就彩色图像读取装置4采用一般彩色扫描器进行说明,将关于彩色图像读取装置4的构成的说明省略。此外,也可以采用将彩色图像读取装置4设置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上、黑白图像读取装置设置在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上等其它结构。
此外,作为本系统,也可以这样构成,即,上述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排列着设置,具有相对于各图像记录装置将记录完毕的记录介质(记录物)共同收容的记录物收容部(也称作公共收容部),并具有相对于上述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专用于收容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记录物的专用收容部(以设置在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的上方的上部收容托盘77为例),该专用收容部和上述公共收容部能够有选择地加以使用。
通过如上构成,在并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分散进行处理时,能够将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记录物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记录物均收容到公共收容部中。在进行单独使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彩色机单独处理时,能够将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记录物收容到公共收容部中。而在进行单独使用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黑白机单独处理时,能够将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记录物收容到专用收容部中。由此,能够使两个图像记录任务的并行处理流畅地进行。
下面,就这些装置的构成进行简单的说明。
如图3所示,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由4组图像形成单元10BK、10C、10M、10Y、中间转印单元20、转印定影单元30、第1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1、第2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2、第3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3、第4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4、水平供给输送路径51、水平排出输送路径52、第1垂直输送路径53、第2垂直输送路径54、第3垂直输送路径55、水平回送输送路径56以及排出收容托盘77构成。该排出收容托盘77成为收容经过后部的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进行图像处理后的黑白图像记录用纸的托盘(但通常收容到公共收容部中)。
然而,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中,作为将彩色图像记录到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用纸P上的方法,采用的是纵列方式。该纵列方式是设置半导电性的可自由旋转的环形皮带,将可各自形成色相彼此不同的可视化像的多个图像形成部沿着环形皮带的外周面的移动方向成一列设置,在环形皮带至少旋转一周期间形成一张彩色图像的方式。
作为上述纵列方式,过去有使在各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各色相的可视化像在环形皮带的外周面上重合之后转印到记录用纸P上的中间转印方式、以及使在各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各色相的可视化像依次转印到被吸附在环形皮带的外周面上进行输送的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转印输送方式。
然而,上述纵列方式最近采用着不同于上述中间转印方式和转印输送方式的新的方式,上述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中采用的也是该新的方式。该新式纵列方式由构成上述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构成要素之中的4组图像形成单元10BK、10C、10M、10Y、中间转印单元20以及转印定影单元30构成。图4列举了该新式纵列方式的构成例。
在图4中,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BK各自在感光鼓11的周围设置有带电滚筒12、激光照射部13、显影器14以及清洁器16,在这些单元的显影器中容纳有黄(Y)、品红(M)、青(C)、黑(Bk)等颜色的调色剂T。
中间转印单元20由中间转印皮带21、中间转印皮带驱动滚筒22、中间转印皮带张紧滚筒23、在感光鼓11与中间转印皮带21之间产生电场通过电场使调色剂T从感光鼓11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21上去的一次转印滚筒24、对中间转印皮带21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T进行清洁的中间转印皮带清洁单元25、使调色剂T从中间转印皮带21转印到转印定影滚筒31上去的二次转印后背滚筒26等构成。其中,中间转印皮带21绕挂在中间转印皮带驱动滚筒22和中间转印皮带张紧滚筒23上,可在未图示的驱动部以及中间转印皮带驱动滚筒22的驱动下向箭头方向转动。
转印定影单元30由转印定影滚筒31、作为对该转印定影滚筒31进行加热的内部热源的加热灯36、加压滚筒32以及温度检测部件34等构成。除此之外,还设置有将转印定影滚筒31上被加热熔融的调色剂T热压在转印定影滚筒31上的热压滚筒33、作为从内部对该热压滚筒33进行加热的热源的加热灯37、以及对热压滚筒33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部件35等。此外,记录用纸P在未图示的纸张输送部件的驱动下被输送到作为转印定影滚筒31与加压滚筒(加压部件)32相接触的部分的转印定影接触部处。
上述转印定影单元30中所使用的转印定影滚筒31在其内部具有作为加热源的加热灯36,旨在进行加热而使调色剂T在转印定影滚筒上熔融,转印定影滚筒31的表面温度被控制在120℃~180℃这一范围内的一定温度上。要根据调色剂材料和作业速度、作为转印定影滚筒31与加压滚筒32之间的接触部分的转印定影接触部的接触宽度及其载荷条件等将该温度设定在最佳值上。
在如上构成的上述新式纵列方式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中,首先,利用一次转印滚筒24从感光鼓11将可视化像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21上。并且,是以将转印到该中间转印皮带21上的可视化像再转印到转写定影滚筒31上之后,将转印在该转写定影滚筒31上的可视化像转印并定影在记录用纸P上作为其特征的。即,按照上述新式的纵列方式,是在将可视化像转印到记录用纸P上的同时进行定影的,因而不需要设置以往所使用的定影部。因此,具有能够省却定影部安装空间的优点。
但是,在上述新式纵列方式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中,转印定影单元30的转印定影滚筒31要如上所述在转印定影滚筒上对调色剂T进行加热使之熔融,因此,是对加热进行控制而将其表面温度控制在120℃~180℃这一范围内的一定温度上的。为此,有可能产生如下不良影响,即,该被加热的中间转印皮带21向图像形成单元10Y的位置移动时,该中间转印皮带21的热量有可能使附着在图像形成单元10Y的感光鼓11上的调色剂T熔融等。
为了避免中间转印皮带21的热量对图像形成单元10Y产生不良影响,有必要在从转印定影滚筒31上经过后的中间转印皮带21向图像形成单元10Y的位置移动之前,对中间转印皮带21进行散热。为此,采用上述新式的纵列方式时,如图4所示将转印定影单元30的转印定影滚筒31布置在这样的位置上,即,使得中间转印皮带21从转印定影单元30的转印定影滚筒31到位于最前的图像形成单元10Y之间的移动距离尽可能长。
即,在呈张紧状态绕挂在设置在前方的中间转印皮带张紧滚筒23和设置在后方的中间转印皮带驱动滚筒22上的中间转印皮带21的上方,从前到后设置有图像形成单元10Y、图像形成单元10M、图像形成单元10C、以及图像形成单元10BK,相对于这些图像形成单元的布局方式,在中间转印皮带21的下方的靠前方一侧设置转印定影单元30,以此从机构上使得中间转印皮带21从转印定影滚筒31到位于最前的图像形成单元10Y之间的移动距离在可能的范围内达到最长。
在上述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中,存放记录用纸P的记录用纸存放托盘如下构成和布置。中间转印单元20如上所述呈张紧状态绕挂在设置在前方的中间转印皮带张紧滚筒23和设置在后方的中间转印皮带驱动滚筒22上,而第1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1和第2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2二者在该中间转印单元20的下方在前后方向上水平设置。
此外,在第1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1和第2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2与中间转印单元20之间,相当于前述图像转印部的转印定影单元30靠前方一侧设置,即设置在第1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1的上方。而且,在第1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1和第2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2的下方设置有第3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3,在该第3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3的下方设置有第4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4。
其中,第1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1和第2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2的构造和大小相同,第3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3和第4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4的构造和大小相同。此外,第3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3和第4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4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从第1记录介质存放部的前端部到第2记录介质存放部的后端部的长度大致相等。另外,上述各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1、42、43、44的宽度均相同。而且,上述各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1、42、43、44均能够从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侧面(图4中的靠读者一侧)装入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内部或从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内部拆下。
上述第1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1和第2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2是存放尺寸A4和小于A4的记录用纸P的记录用纸存放托盘,第3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3和第4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4是最大尺寸可存放A3的记录用纸P的记录用纸存放托盘。此外,上述各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1、42、43、44中分别设置有用来检测有无存放的记录用纸P的记录用纸检测传感器。
此外,在上述第1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1、第2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2、第3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3以及第4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4的后部的上端,作为用来将记录用纸P从托盘的内部向外送出的送出口路径,分别设置有第1送出口路径、第2送出口路径、第3送出口路径以及第4送出口路径。在这些送出口路径中设置有记录用纸送出用滚筒,在将记录用纸P从各纸张存放托盘中送出时,是靠未图示的驱动部驱动这些记录用纸送出用滚筒将记录用纸P送出的。
在上述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中,用来输送记录用纸P的输送路径如下构成。即,由于文字和图形在记录用纸P上的记录,是靠转印定影单元30的转印定影滚筒31和加压滚筒32二者相接触而形成的转印定影接触部进行的,因此,必须将记录用纸P输送到该转印定影接触部处。为此,用来将记录用纸P向该转印定影接触部输送供给的水平供给输送路径51是从转印定影单元30的转印定影接触部朝向后方水平延伸地形成。此外,用来从转印定影接触部送出记录用纸P将其排出的水平排出输送路径52是从转印定影单元30的转印定影接触部朝向前方水平延伸地形成。该水平排出输送路径52与后述的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的前部相连,并通过该部分同样地与后述的最终处理装置3相连。
此外,第1垂直输送路径53是从第1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1和第2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2之间向上形成,该第1垂直输送路径53的上端部与水平供给输送路径51的中间部分相连。而第2垂直输送路径54从第2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2的后方向上形成,该第2垂直输送路径54的上端部与水平供给输送路径51的后端部相连。这些输送路径如后所述,用来将记录用纸P从各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1、42、43、44向转印定影单元30供给或将被供给的记录用纸P排出。
为此,上述第1垂直输送路径53上有第1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1的第1送出口路径与之相连,第2垂直输送路径54上有第2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2的第2送出口路径、第3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3的第3送出口路径、以及第4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4的第4送出口路径与之相连。
此外,第3垂直输送路径55是从水平供给输送路径51分支后朝向下方而在第1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1和第3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3的前方形成。在该第3垂直输送路径55从水平供给输送路径51分支的部分上,设置有输送路径切换杆58。而水平回送输送路径56是在第1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1和转印定影单元30之间,从上述第3垂直输送路径55的上部分支后朝向后方水平形成,该水平回送输送路径56的后端与第1垂直输送路径53的中间部分相连。在该水平回送输送路径56从第3垂直输送路径55分支的部分上,设置有输送路径切换杆59。上述第3垂直输送路径55和水平回送输送路径56是为了能够在记录用纸P的两面进行文字和图形等的记录而设置的。
上述水平供给输送路径51、水平排出输送路径52、第1垂直输送路径53、第2垂直输送路径54、第3垂直输送路径55以及水平回送输送路径56中具有可被未图示的驱动部驱动的滚筒和导向器(未图示),利用这些滚筒和导向器实现记录用纸P的输送。
下面,对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进行说明。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是用来将黑白的文字和图形等记录在记录用纸P上的。在图3中,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由黑白图像形成单元60、定影单元63、第1记录用纸存放托盘141、第2记录用纸存放托盘142、第3记录用纸存放托盘143、第4记录用纸存放托盘144、水平供给输送路径151、水平排出输送路径152、第1垂直输送路径153、第2垂直输送路径154、第3垂直输送路径155、水平回送输送路径156、以及收容经过图像处理的黑白图像记录用纸的排出收容托盘157构成。
上述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与上述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不同,黑白图像形成单元60不包括定影功能,而另外独立地存在有由定影滚筒64和加压滚筒65构成的定影单元63。此外,在上述黑白图像形成单元60中,具有由相当于前述图像转印部的感光鼓61和加压滚筒62构成的部分,感光鼓61的表面上所形成的黑白图像转印到记录用纸P上。
上述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可通过将上述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中的转印定影单元30更换成感光鼓61和加压滚筒62而构成。即,上述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中的存放记录用纸P的记录用纸存放托盘和输送记录用纸P的输送路径与上述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记录用纸存放托盘和输送路径的构成和布局完全相同。因此,将它们的说明省略。但是,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水平排出输送路径152与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不同,是与后述的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的后端部相连,并通过该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与后述的最终处理装置3相连的。在图3中,与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中的存放记录用纸P的记录用纸存放托盘和输送记录用纸P的输送路径有关的部分用百位数的附图标记表示,这些附图标记中的最低两位数与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中该部分的附图标记相同。
下面,对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进行说明。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是安装在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前部使用的,具有将以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水平排出输送路径152进行输送的记录用纸P输送到安装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的后端部的功能。
为此,该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中具有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该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的后端部与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水平排出输送路径152的前端部相连。此外,该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的后端部形成了水平的输送路径,从该后端部向中间部分朝上呈圆弧形弯曲,中间部分形成了垂直的输送路径,从该中间部分到前端部向前方呈圆弧形弯曲,前端部形成了水平的输送路径。上述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中具有可由未图示的驱动部进行驱动的滚筒和导向器(未图示)。
在上述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中,将接受自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水平排出输送路径152的记录用纸P在以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的后端部向前方进行短距离水平输送之后,以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的中间部分从下向上进行输送,进而以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的前端部向前方进行短距离水平输送。
下面,对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进行说明。该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是以从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前部到上部将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覆盖的状态进行安装的。该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将接受自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的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的记录用纸P向最终处理装置3进行输送。此外,将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水平排出输送路径52所排出而接受的记录用纸P向最终处理装置3进行输送。
为此,该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中具有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旁路下降输送路径73、后主输送路径74以及前主输送路径75。在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的后端部上,有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的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的前端部与之相连,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的前端部与旁路下降输送路径73的上端部相连,旁路下降输送路径73的下端部与作为后主输送路径74和前主输送路径75的连接部分的主输送路径中间汇合部76相连而实现汇合。此外,在前主输送路径75的后端部上,有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水平排出输送路径52的前端部与之相连。在上述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旁路下降输送路径73、后主输送路径74以及前主输送路径75中,设置有可由未图示的驱动部进行驱动的滚筒和导向器(未图示)。
此外,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的箱体的上表面部分、以及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的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的一部分和旁路下降输送路径73的一部分成一体构成而形成了旁路输送路径开启部5a。该旁路输送路径开启部5a能够以设置在该旁路输送路径开启部5a的前端部的下端的支点5b为轴向上方开启。因此,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和旁路下降输送路径73中发生记录用纸P卡纸和其它故障时很容易进行处置。
在上述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中,将以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的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传送到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中的记录用纸P以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向前方进行水平输送,并以旁路下降输送路径73向下方进行垂直输送,在主输送路径中间汇合部76中传送到前主输送路径75中,再通过前主输送路径75向前方水平输送而送入最终处理装置3中。另一方面,将从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水平排出输送路径52传送到后主输送路径74中的记录用纸P同样以前主输送路径75水平地向前方进行输送而送入最终处理装置3中。
这样一来,来自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的记录用纸P和来自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记录用纸P有可能在主输送路径中间汇合部76中发生冲突。为了避免这种冲突的发生,只要能够对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中的记录用纸P进行控制而使之相对于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暂时滞留即可。
此外,在上述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的上方,具有上部收容输送路径78和上部收容托盘77。上部收容输送路径78是从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分支而成,通过输送路径切换杆79的切换可将正在以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进行输送的记录用纸P接收进来进行输送并收容到上部收容托盘77中。作为上部收容托盘77,为了不将通过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进行记录后的记录用纸P输送到最终处理装置3中而能够在中途进行收容,是作为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专用的记录用纸收容托盘设置的。
下面,对最终处理装置3进行说明。最终处理装置3是收容通过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进行图像记录后的记录用纸P的装置。进行收容时,具有将多个记录用纸P按照输送过夹的顺序进行收容或将所收容的多个记录用纸P订成册的功能。
为此,该最终处理装置3中具有第1收容水平输送路径81、第2收容水平输送路径82、第3收容输送路径83、输送路径切换杆84、终结部85、第1收容托盘86以及第2收容托盘87。其中,第1收容水平输送路径81、第2收容水平输送路径82以及第3收容输送路径83用来将接受自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的前主输送路径75的记录用纸P送往终结部85或第2收容托盘87。
在第1收容水平输送路径81的后端部上,有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的前主输送路径75的前端部与之相连,第1收容水平输送路径81的前端部与第2收容水平输送路径82的后端部以及第3收容输送路径83的上端部相连。该连接部分中设置有输送路径切换杆84,通过该输送路径切换杆84进行切换而将由输送距离很短的第1收容水平输送路径81输送来的记录用纸P向第2收容水平输送路径82和第3收容输送路径83之中的某一方进行输送。第3收容输送路径83形成了从上端部朝下的垂直的输送路径,在中间部位形成了大致朝向前方呈圆弧形弯曲后变成水平的输送路径。在上述第1收容水平输送路径81、第2收容水平输送路径82以及第3收容输送路径83中,具有可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进行驱动的滚筒和导向器(未图示)。
在第2收容水平输送路径82的前端部的下方,设置有终结部85。该终结部85对通过第2收容水平输送路径82输送过来的记录用纸P按照顺序接收,订成册后送往第1收容托盘86。此外,通过第3收容输送路径83进行输送的记录用纸P,按照进行输送的顺序收容到第2收容托盘87中。如上所述,最终处理装置3相当于前述公共的记录物收容部,因而作为前述记录物收容部,存在有能够订成册的第1收容托盘86和仅按照输送过来的顺序收容的第2收容托盘87。
以上结合图1至图4对本系统的一个构成例进行了说明,而下面将结合图5就本系统中的控制进行说明。图5是对图1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实施图像记录控制的主要部分的例子进行展示的框图。图5中未示出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而它是如图1至图4所示设置在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和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之间的。
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以及最终处理装置3分别具有彩色侧控制部、黑白侧控制部以及最终处理侧控制部。其中,彩色侧控制部中包括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控制功能,黑白侧控制部中包括彩色图像读取装置4以及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控制功能。
除此之外,在彩色侧控制部的主控制部1a中包括作为本系统所必备的切换和复归等控制功能(后述)。但是,如后所述,作为本系统所必备的这些控制功能,既可以设置在黑白侧控制部中,也可以设置在黑白侧控制部以及彩色侧控制部二者之中,还可以在作为它们的中间的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或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内设置控制部。
在彩色侧控制部中,作为彩色侧主控制部1a设置有彩色侧ICU(图像控制单元)1b以及彩色侧PCU(打印控制单元)1c,由该彩色侧主控制部1a、具有彩色侧操作盘(参照图1和图2)201的彩色侧OCU(操作控制单元)5a、彩色侧HDD1d、彩色侧管理部1e构成。
彩色侧ICU1b进行与由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进行处理的彩色图像数据有关的处理。该彩色侧ICU1b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作为独立单体使用且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上部也安放有彩色扫描器的场合,还进行与这些扫描器有关的控制。彩色侧HDD1d用来暂时储存从彩色图像读取装置4中读取的图像数据。彩色侧PCU1c进行上述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控制。彩色侧OCU5a是由对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进行操作的用户(操作者)对其进行操作的部分,具有液晶显示器上设置有触摸屏的彩色侧操作盘201(参照图1和图2)。彩色侧管理部1e是储存用来对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所进行的处理进行管理的管理信息的存储器。彩色侧PCU1c可参照彩色侧管理部1e所储存的管理信息并根据所参照的管理信息进行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控制。
在黑白侧控制部中,作为黑白侧主控制部2a设置有黑白侧ICU2b以及黑白侧PCU2c,由该黑白侧主控制部2a、具有黑白侧操作盘202(参照图1和图2)的黑白侧OCU4b、黑白侧HDD2d、黑白侧管理部2e构成。
黑白侧ICU2b基本上进行与由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进行处理的黑白图像数据有关的处理,但如本系统所示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上部安放有彩色图像读取装置4时,还进行与包括由该彩色图像读取装置4中的彩色扫描器4a所读取的彩色图像数据的处理在内的彩色扫描器4a有关的控制。黑白侧HDD2d用来暂时储存上述图像数据。黑白侧PCU2c进行上述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控制。黑白侧OCU4b是由对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对其进行操作的部分,具有液晶显示器上设置有触摸屏的黑白侧操作盘202(参照图1和图2)。黑白侧管理部2e储存用来对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所进行的处理进行管理的管理信息的存储器。黑白侧PCU2c可参照黑白侧管理部2e所储存的管理信息并根据所参照的管理信息进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控制。
最终处理侧控制部3a由子CPU(子中央处理单元)3a构成。该子CPU3a进行最终处理装置3的控制。最终处理侧控制部中也可以不设置OCU,至于与向最终处理装置3发出的操作指示有关的信息,只要使用来自彩色侧控制部的彩色侧OCU5a或黑白侧控制部的黑白侧OCU4b的信息即可。
在本系统中,作为与其控制有关的部分,除了上面说明的之外,还具有打印机板90和HDD91。打印机板90与彩色侧ICU1b以及黑白侧ICU2b相连。打印机板90与设置在本系统的外部的LAN相连,通过该LAN与连接在LAN上的其它图像记录装置的ICU92和PC相连。该打印机板90接受由PC等通过LAN向本系统发送的图像数据送往彩色侧ICU1b或黑白侧ICU2b。HDD91将这些图像数据暂时储存起来。
此外,在本系统的控制中,进行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控制的彩色侧PCU1c和进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控制的黑白侧PCU2c二者彼此相连,能够对必要的信息彼此进行交换。此外,彩色图像读取装置4与黑白侧ICU2b和彩色侧ICU1b二者相连,彩色扫描器4a所读取的全图像数据储存到彩色侧HDD1d中。此外,在本系统中,彩色侧PCU1c具有统领整个本系统的功能。因此,彩色侧PCU1c可对黑白侧PCU2c以及最终处理侧控制部3a的子CPU3a下达指示,以使得本系统能够以最高效率进行处理。
上述彩色侧OCU5a原本仅对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发出指示,同样地,上述黑白侧OCU4b原本仅对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发出指示,二者是各自独立的。例如,存放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中的记录用纸P的种类以及存放有该记录用纸P的记录用纸存放托盘等的信息,是从彩色侧OCU5a和黑白侧OCU4b分别输入的。
但是,在本系统的控制中,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彩色侧OCU5a和黑白侧OCU4b二者是彼此分担各自的作用的。即,安放有彩色图像读取装置4的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黑白侧操作盘202(参照图1和图2),发出与彩色图像读取装置4、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以及最终处理装置3有关的图像数据的输入和处理的指示。相对于此,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和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动作状态和已输入的图像数据的确认和处理的指示等可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一方的彩色侧操作盘201上显示。由于这种作用的分担,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中所设置的彩色侧操作盘201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中所设置的黑白侧操作盘202二者的构成有所不同(参照图1和图2)。
下面,对上述彩色侧控制部的主控制部1a所具有的、作为本发明中的图像记录系统所必备的切换和复归等控制功能进行说明。即,这里所述明的,是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彩色侧主控制部1a作为上述处理切换部(和后述的切换决定部)以及后述的处理复归部(和后述的复归决定部)对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黑白侧主控制部2a进行控制。
在这种彩色侧主控制部1a中,通过将旨在使由主控制部1a内的CPU、作为作业区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ROM(ReadOnly Memory)等构成的计算机作为处理切换部(和切换决定部)以及处理复归部(和复归决定部)发挥功能的程序,使之可被执行地进行安装,从而能够实现各部的功能。这里所述的可被执行地进行安装是指将程序按照能够被CPU读出到RAM中加以执行的要求安装在ROM(也可以是可改写ROM)中。
处理切换部的判定基准和切换决定部的预设条件、处理复归部的判定基准和复归决定部的预设条件,例如也可以存放在彩色侧管理部1e以及/或者黑白侧管理部2e中,由彩色侧PCU1c以及/或者黑白侧PCU2c读出。
下面,对作为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的、各部中的切换控制和复归控制等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系统中,作为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具有如上所述的处理切换部。图1至图4所示例子中的该处理切换部,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之中实施图像记录处理的那一个图像记录装置其记录物到达记录物收容部(列举了最终处理装置3的第1收容托盘86或第2收容托盘87的例子)比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慢时,切换成由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进行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这里所述的直到记录物到达为止的时间,是指直到达到记录物输出完了状态为止的时间(在实际当中,有必要在进行记录处理之前加以把握,因而是根据说明书等进行预测的时间)。此外,这里所述的记录物到达时间,当然是到达记录物收容部为止的汇合部为止的记录物到达时间的同义词。
因此,在本系统中进行这样的控制,即,若一个图像记录装置向记录物收容部输出记录物之前(直到开始输出之前)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快,则以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输出同样的记录物。
此外,处理切换部是否进行切换,是依据记录物到达时间来决定的,但并不限于此,在本系统中,最好是还具有切换决定部,该切换决定部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来决定是否由处理切换部进行切换。
在该切换决定部中,作为依据上述记录物到达时间进行决定的处理,可以通过使得预设条件中包括这样一条来实现,即,实施图像记录处理的那一个图像记录装置其记录物到达记录物收容部比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慢。预设条件的其它例子将在后面进行说明,至于变成包括一个图像记录装置中图像的记录不能够继续进行等状况在内的上述记录物的到达较慢的状况时,是否切换到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以使得之后的图像记录得以继续进行,例如只要根据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是否运行而加以决定即可。
另一方面,本系统中具有处理复归部,该处理复归部在以处理切换部实施切换后,可使得从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复归到原来的图像记录处理。该处理复归部,当以处理切换部实施切换后,实施图像记录处理的那一个图像记录装置的记录物到达记录物收容部比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快时,可使得从以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进行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复归到进行图像记录处理。
此外,处理复归部是否实施复归,是依据记录物到达时间来决定的,但并不限于此,在本系统中,最好是还具有复归决定部,该复归决定部根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来决定是否由处理复归部实施复归。
在该复归决定部中,作为依据上述记录物到达时间进行决定的处理,可以通过使得预设条件中包括这样一条来实现,即,实施图像记录处理的那一个图像记录装置其记录物到达记录物收容部比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快。预设条件的其它例子将在后面进行说明,至于变成包括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中图像的记录不能够继续进行等状况在内的上述记录物的到达较快的状况时,是否通过切换而复归到原来的图像记录装置以使得之后的图像记录得以继续,例如只要根据原来的图像记录装置是否在运行而加以决定即可。
图6和图7是对结合图1至图5所述明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切换·复归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就上述处理切换部以及处理复归部中的切换·复归处理结合图5和图6进行说明。在这里也同样,以彩色侧主控制部1a具备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记录系统所必备的切换和复归等控制功能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本系统判定彩色侧主控制部1a是否接受到印刷任务(步骤S1),从接受印刷任务时起实施以下的处理。印刷任务的接受是通过经LAN相连的外部PC等外部设备经由打印机板90向彩色侧主控制部1a传送印刷命令,或者通过从扫描器4a读入或用户的操作将印刷命令经由黑白侧主控制部2a进行传送而实现的。此外,图5中虽未图示该路径,但也可以这样构成,即,从扫描器4a读取的数据不是传送到ICU2b而是直接传送到彩色侧主控制部1a(或者其内部的彩色侧ICU1b)中之后进行处理。在这种场合,印刷任务的接受,是指通过从扫描器4a读入或用户的操作彩色侧主控制部1a接收到印刷命令那个时刻。
其次,彩色侧主控制部1a就在步骤S1所接受的印刷任务是应当以记录部A(例如设想是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PCU1c中进行记录)进行处理还是以记录部B(例如设想是在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PCU2c中进行记录)进行处理这个问题,例如根据所接受的印刷任务是否是包括彩色图像记录在内的任务来进行判定。以记录部B进行处理时,进行以记录部B进行的处理(步骤S3)。而以记录部A进行处理时,进行步骤S4之后的处理。步骤S3中以记录部B进行的处理也同样只要进行与步骤S4之后的处理同样的处理即可,关于其说明,只是将记录部A和记录部B二者置换,故将其说明省略。
在步骤S4中,彩色侧主控制部1a依据记录部A的各部所具有的各种传感器的输出等对记录部A进行可否进行处理的“动作确认”。若能够进行处理,则彩色侧主控制部1a向彩色侧PCU1c发出开始命令,以记录部A开始进行打印处理(步骤S5),即便开始之后也随时监视消耗品(纸张和调色剂等)是否用尽来判定记录处理能否继续进行(步骤S6)。若在步骤S6判定能够继续进行,则判定印刷任务是否终了(步骤S7)。若结束,则进行记录部A的终了处理(步骤S8)。当在步骤S7判定印刷任务未终了时,边原样进行步骤S6中的动作确认边继续进行记录部A中的处理直到任务终了。
当在步骤S4判定记录部A不能够进行处理时,彩色侧主控制部1a判定作为被执行对象的印刷任务可否以记录部B进行,若印刷任务能够进行处理,则对黑白侧主控制部2a进行动作确认即根据记录部B的各部所具有的各种传感器的输出等确认记录部B能否动作,获取该结果后,判定记录部B能否对印刷任务进行处理且能否现在进行动作(步骤S9)。若在步骤S9判定不能够进行处理则返回步骤S4,对记录部A进行动作确认并在步骤S9对记录部B进行动作确认,直到某一方能够进行动作为止。
当在步骤S9判定记录部B能够进行处理时,彩色侧主控制部1a实施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向黑白侧主控制部2a发出开始以记录部B进行打印处理的命令(步骤S10)。在步骤S10中,接收到上述命令的黑白侧主控制部2a向黑白侧PCU2c发出开始进行打印处理的命令。在黑白侧PCU2c持续进行打印处理的过程中,彩色侧主控制部1a也继续对记录部A进行监视以判定记录部A能否进行动作(步骤S11)。若在步骤S11判定记录部A还不能够进行动作,则判定印刷任务是否终了(步骤S12),若未终了则返回步骤S11,若终了则对记录部B实施与步骤S8同样的终了处理。
当在步骤S11判定记录部A能够进行动作时,彩色侧主控制部1a实施复归处理(向记录部A切换的处理),向彩色侧PCU1c发出开始进行打印处理的命令(步骤S13)并向黑白侧主控制部2a发出中断记录部B打印的命令(步骤S14)。在步骤S14中,接收到命令的黑白侧主控制部2a向黑白侧PCU2c发出中断打印的命令。继步骤S14之后,判定印刷任务是否终了(步骤S15),若终了则实施与步骤S8同样的终了处理。
此外,当在步骤S6判定记录部A不能够进行动作时,彩色侧主控制部1a进行图7的步骤S21~S30的处理。
首先,彩色侧主控制部1a向彩色侧PCU1c发出中断命令,使记录部A的记录中断(步骤S21),使黑白侧主控制部2a对记录部B进行可否进行动作的动作确认,获取其结果以判定记录部B现在能否进行动作(步骤S22)。
当在步骤S22判定记录部B能够动作时,向黑白侧主控制部2a发出以记录部B进行记录的命令(步骤S23)。在步骤S23,接收到该命令的黑白侧主控制部2a向黑白侧PCU2c发出开始进行打印处理的命令。继步骤S23之后,彩色侧主控制部1a判定记录部A是否已复归(步骤S24),若已复归,则彩色侧主控制部1a向黑白侧主控制部2a发出中断命令(步骤S25)并向彩色侧PCU1c发出开始进行记录的命令以记录部A开始进行记录(步骤S26)。在步骤S25,接收到中断命令的黑白侧主控制部2a向黑白侧PCU2c发出中断命令而使记录部B的记录中断。继步骤S26之后,返回步骤S6进行之后的处理。
当步骤S24的判定结果为记录部A未复归时,判定印刷任务是否终了(步骤S27),若未终了则返回步骤S24。当在步骤S27判定为终了时,彩色侧主控制部1a向黑白侧主控制部2a发出使记录部B实施终了处理的命令(步骤S28)。在步骤S28,接受到命令的黑白侧主控制部2a向黑白侧PCU2c发出实施终了处理的命令,从而使记录部B中的记录处理终了。
此外,当在步骤S22判定记录部B不能够动作时,与步骤S24同样判定记录部A是否复归(步骤S29),若未复归则返回步骤S22。当在步骤S29判定记录部A已复归时,与步骤S26同样使记录部A中的记录开始(步骤S30),返回步骤S6。
下面,就上述切换·复归处理,结合图8至图13设想更为具体的情形进行说明。在图8至图13所列举的本系统中,如结合图1至图7所述明的那样,具有黑白引擎的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和具有彩色引擎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以分别位于上游和下游的状态相连。
图8是对结合图1至图7所述明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旨在提高FCOT的彩色引擎代行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通常,仅进行黑白印刷任务时是以黑白印刷速度快的位于上游的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进行印刷的。但是,通过处理切换部,可根据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和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二者至记录物收容部(最终处理装置3)的输送距离等,使任务中的最初的数张以下游的彩色引擎进行黑白印刷以提高FCOT。与过去排出纸张iii时的FCOT相比,在本发明中是排出纸张i排纸因而FCOT提高。
图8中列举的是将记录物按照纸张i~iv的顺序收容在记录物收容部中的例子,但在例如彩色侧第4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4送出的纸张ii比黑白方的第4记录用纸存放托盘144送出的纸张iii到达记录物收容部的时间慢时,将变成诸如i、iii、ii、iv等的顺序。此外,虽然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一侧的纸张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一侧的纸张会在最终处理装置3的前面汇合,但只要根据需要进行时序控制而使得纸张不会在汇合处重叠即可。
在本系统中,从布局上来说,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距公共的记录物收容部的距离要比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距记录物收容部的距离远。因此,最好是,像图8所列举的例子那样,处理切换部根据两个图像记录装置的输送至记录物收容部的输送时间的差异实施切换,此外,最好是,不单单根据输送时间的差异还考虑图像记录的速度本身来实施切换。即,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二者的图像记录速度不同,因此,处理切换部最好是根据两个图像记录装置的图像记录速度的差异实施切换。当然,最好是根据双方的情况最终依据记录物到达时间实施切换,但也可以只考虑输送时间的差异或者只考虑图像记录速度的差异实施切换,在这种场合,只要按照避免纸张在汇合处发生重叠的要求进行时序控制即可。另外,使切换决定部中的预设条件包括能否满足相对于输送时间之差以及/或者图像记录速度之差而言的阈值这样一条,也能够进行处理。
图9是对结合图1至图7所述明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定影器温度低下时的彩色引擎代行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通常,仅进行黑白印刷的任务是以黑白印刷速度快的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黑白引擎进行印刷并按照i~iv的顺序排出的,但当处理切换部判定黑白引擎的定影器(图9中以虚线圆表示的部分)的温度低于一定值而有必要进行休止以使温度得到恢复时,直到温度恢复之前,要使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彩色引擎进行黑白印刷来替代进行一部分任务。而且,以处理复归部监视温度是否恢复,恢复后要返回到以黑白引擎进行处理。
即,处于休止状态时,从彩色侧第4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4中送出纸张v、vi,以彩色引擎进行印刷,并向最终处理装置3排出。而重新工作后,从黑白方第4记录用纸存放托盘144中以ix、x的顺序送出纸张,以黑白引擎进行印刷,并向最终处理装置3排出。此外,重新工作后,只要根据需要进行时序控制以避免纸张在汇合处发生重叠即可。当在进行纸张iii的印刷(图像形成)的过程中判定需要休止时,既可以将该纸张iii从其它托盘中排出,也可以将温度的阈值(一定值)设定成被印刷的部分不会出现问题而能够实现定影的程度,从而将纸张iii像通常一样排出。
如上所述,最好是,处理切换部根据一个图像记录装置中的记录能否继续进行来实施切换。这样一来,在将记录物从一个图像记录装置送往记录物收容部的过程中图像记录中断时,能够从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输出同样的记录物。此外,对于具有切换决定部的方案来说,使切换决定部中的预设条件包括一个图像记录装置中的记录可继续进行这样一条,便可实现同样的切换处理。
关于记录是否能够继续进行,也可以根据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中是否也能够保证输出同样的记录物(图像的记录、高画质的记录)来加以判定。在这种场合,就切换决定部中的预设条件而言,也应当包括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中也能够保证输出同样的记录物这样一条。
此外,在图9的例子中,具有旨在使调色剂(显影剂)在作为记录物的记录材料上定影的热源,随着该热源的定影能力降低能够使图像的记录暂时中断,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不能够输出同样的记录物以及记录不能够继续进行等情况。
例如,如图6和图7的步骤S6、S22等所列举的例子,对于能否继续进行,也可以根据图像记录装置中输出记录物所必需的消耗品(调色剂和纸张)是否不足进行判断。在这种场合,切换决定部中的预设条件,应当包括一个图像记录装置(准备进行处理的那一个)中所必需的消耗品不存在不足这样一条。这里所述的消耗品不足,包括达不到稳定供给的要求的情况。即,对于能否继续进行,只要根据能否稳定地供给用来在记录物上记录再现图像的油墨或调色剂加以判断即可,例如随着显影剂的再现能力降低(能够降低调色剂)使图像的记录暂时中断即可。
此外,在需要使用有色纸等场合,有时会出现纸张不能够从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送出、图像记录所必需的记录材料不能够同样进行供给、同样的记录物的输出无法得到保证等情况。为了应对这些情况,只要将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中也能够同样地供给进行记录所必需的记录材料这样一条也包括在预设条件中即可。此外,对于同样的记录物的输出无法得到保证、包括无法保证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稳定地工作的情况,只要将能够保证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稳定地工作这样一条也包括在预设条件中而加以应对即可。
此外,在根据记录物到达时间判定是否实施切换时,最好还考虑到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中任务混合存在的状况。为此,最好是,处理切换部能够根据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中其它打印任务的停滞状况,向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实施切换。在这种场合,意味着切换决定部中的预设条件包括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中其它打印任务未处于停滞状况这样一条。即,在该方案中,是在对其它打印任务的停滞状况(图像的记录可流畅地进行的状态)加以确认的基础上决定实施/不实施切换的。
此外,图9中的复归处理由处理复归部实施。处理复归部是在如上所述处理切换部实施切换后,实施图像记录处理的那一个图像记录装置的记录物到达记录物收容部比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快时,从以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进行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复归到图像记录处理的部分,此外,也可以根据预设条件由复归决定部决定处理复归部是否实施复归。
作为处理复归部中的判定基准和复归决定部中的预设条件,只要基本上与处理切换部中的判定基准和切换决定部中的预设条件相同(但判定·决定的对象是与进行切换所不同的图像记录装置)即可,故将其详细说明省略。例如,为了使复归决定部能够保证同样的记录物的输出,只要包括实施图像记录处理的那一个图像记录装置也能够同样供给进行图像记录所必需的记录材料这样一条,或者,包括能够保证实施图像记录处理的那一个图像记录装置稳定地进行动作这样一条即可。
此外,在处理复归部中,也可以根据任务的剩下的张数决定是否进行复归。即,在本系统中的诸如彩色图像读取装置4的送出托盘(图1等附图中的原稿放置托盘40)等上,设置对实施图像记录处理的张数(即便是大致的张数也没关系)进行检测的张数检测部。这里所述的张数检测部也可以是对接受的任务进行分析的部分。
而且,作为处理复归部,只要将其设计成能够根据张数检测部所检测到的张数求取剩下的处理张数,再根据该剩下的处理张数判断是否从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复归到图像记录处理即可。此外,在具有复归决定部的方案中,只要首先将复归决定部设计成能够根据张数检测部所检测到的张数求取剩下的处理张数,使预设条件包括剩下的处理张数在既定张数以上这样一条即可。在实际当中,有时会出现剩下的张数少却复归到图像记录处理反而导致变慢的情况,但通过采用上述构成,能够做到仅在剩下张数在既定张数以上时从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向图像记录处理复归。
图10是对结合图1至图7所述明的图像记录系统中旨在提高预热时的生产率的彩色引擎代行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首先,仅进行黑白印刷的任务通常是以黑白印刷速度快的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黑白引擎进行印刷的,但作为处理切换部,在接通电源或从节能模式返回时彩色引擎先预热完了时,一直到黑白引擎完成预热之前,以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彩色引擎进行黑白印刷,并按照i~iv的顺序向最终处理装置3排出。此外,作为处理复归部,若在诸如纸张iv进行记录的过程中黑白引擎准备就绪便切换回速度较快的黑白引擎,以黑白引擎对纸张v~viii进行印刷,向最终处理装置3排出。
如上所述,最好是,处理切换部能够根据实施图像记录处理时两个图像记录装置到完成预热为止的时间实施切换。当然,在一个图像记录装置正在进行起动时,只要将其到完成预热为止的时间作为零进行计算即可。至于与该方案相对应的预设条件,只要将其设定为实施图像记录处理时的两个图像记录装置的到完成预热为止的时间的差在既定时间以上即可。实际上,只要根据前面所述的图像记录速度或输送时间确定既定时间即可。通过这样构成,在一个图像记录装置处于记录准备过程中(预热过程中)时,处于待机中(记录准备完毕)的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能够输出同样的记录物。
图11是对结合图1至图7所述明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预热优先引擎选择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此外,在本系统中,最好是使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之中的某一个图像记录装置的预热优先进行。实际上,在由黑白引擎和彩色引擎连结而成的图像记录系统中,通过使某一方的引擎优先进行预热,也能够进行与结合图10所述明的同样的处理。这是为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电源容量,只要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优先使某一方引擎先进行预热即可,在采用自动方式时,还能够对使用频度高的引擎进行选择。
图11是设计成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中的彩色引擎先进行预热的例子。首先,使彩色引擎预热(图11的上图),在彩色引擎准备就绪后使黑白引擎预热(图11的中图)。若此时为彩色任务则能够以彩色引擎执行任务。最后在黑白引擎的预热完了后可执行黑白任务(图11的下图)。此外,当处于图11上图的状态时接受黑白任务时,将进行与图10同样的处理。
首先,一旦本系统的电源投入,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最先起动,在该起动完了后,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起动。之所以这样设计,是由于如下理由。即,本系统具有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若电源投入时二者同时起动,则起动时将有过大的冲击电流流入。为此,使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最先起动,在该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起动完了后使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起动,使二者错开时间起动,从而防止起动时有过大的冲击电流流入。在防止产生该过大的冲击电流的同时,使既能够进行彩色图像的记录也能够进行黑白图像的记录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先于只能够进行黑白图像的记录的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起动,以提高本系统的性能。
图12是对结合图1至图7所述明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每一引擎的节能模式进入·复归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在本系统中,最好是,每一引擎即每一图像记录装置能够进入节能模式,而且每一引擎能够从节能模式返回。引擎的使用有时会出现偏重于某一方的情况,因而通过独立控制节能模式可提高能量消耗效率。此外,在本系统中,对于这种向节能模式的转移或向一般模式的返回,本发明所涉及的切换处理和复归处理能够有效起作用。
首先,如图12的上图所示,在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黑白引擎的任务不是固定的时间的场合进入节能模式。此时,对于彩色任务,以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彩色引擎对纸张i~iii实施彩色印刷,向最终处理装置3排出。在这里,当如图12的中图所示黑白引擎接受到任务时,黑白引擎从节能模式返回,以黑白引擎对纸张iv~vii实施黑白印刷,向最终处理装置3排出。反之,若彩色引擎的任务不是固定的时间,则如图12的下图所示,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彩色引擎进入节能模式,但由于要进行经过黑白打印的记录物的输送,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等是处于工作状态的。
如上所述,在本系统中,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以及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在一定的条件下转移到停止向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以及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一部分供给电力的节能模式。以此谋求本系统中的节电效果。此外,在谋求节电效果的同时,不是使既可以进行彩色图像的记录也可以进行黑白图像的记录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转移到节电模式,而是使只能够进行黑白图像的记录的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首先进入节电模式,从而使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能够应对彩色/黑白两种任务,使本系统的性能得到提高的。
图13是对结合图1至图7所述明的图像记录系统中每一引擎的故障停止·复归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在本系统中,最好是每一引擎即每一图像记录装置能够因故障而停止或从故障状态返回。过去,一旦发生故障,整个系统将停止工作,而本发明则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引擎使生产率得到提高。此外,在本系统中,这种发生故障时的停止和返回对于每一装置来说是独立的,因而本发明所涉及的切换处理和复归处理能够有效地起作用。
首先,如图13的上图所示,在由于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黑白引擎的原因而发生故障时,黑白引擎停止工作,但彩色引擎不受影响而不停止。因而此时,任务可由彩色引擎执行,在纸张i~iii上进行彩色印刷或黑白印刷并向最终处理装置3排出。其次,当如图13的中图和下图所示黑白引擎从故障状态返回时黑白引擎接受到任务时,以黑白引擎在纸张iv~vii上进行黑白印刷,向最终处理装置3排出。此外,虽然图13的上图所示的纸张x是造成故障的纸张,但只要不将其向最终处理装置3排出而排出到其它排出托盘中或者在所有任务完了后向最终处理装置3排出即可。
以上就彩色侧控制部的主控制部1a也具有作为本系统所必备的切换和复归等控制功能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作为本系统所必备的这些控制功能,也可以设置在黑白侧主控制部2a中,对于此时的主控制部2a的处理,可以引用对彩色侧主控制部1a进行的说明,因而将其说明省略。
此外,作为本系统所必备的切换和复归等控制功能,也可以设置在黑白侧控制部(诸如黑白侧主控制部2a等)以及彩色侧控制部(诸如彩色侧主控制部1a等)二者中。
即,只要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控制部中设置通过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控制部对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进行监视的监视部、处理切换部(和切换决定部)以及处理复归部(和复归决定部)即可。另一方面,只要在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控制部中设置通过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控制部对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进行监视的监视部、处理切换部(和切换决定部)以及处理复归部(和复归决定部)即可。
在彩色侧主控制部1a中可被执行地安装旨在使由主控制部1a内的CPU、作为作业区域的RAM、ROM等构成的计算机作为监视部和处理切换部(和切换决定部)以及处理复归部(和复归决定部)发挥功能的程序,并且,在黑白侧主控制部2a中可被执行地安装旨在使由主控制部2a内的CPU、作为作业区域的RAM、ROM等构成的计算机作为监视部和处理切换部(和切换决定部)以及处理复归部(和复归决定部)发挥功能的程序,便能够实现以各部进行的监视·切换·复归等处理。
再有,作为本系统所必备的切换和复归等控制功能,也可以设置在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和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内的控制部中而不是设置在黑白侧控制部及彩色侧控制部中。
即,作为安装在位于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之间的箱体等的箱体中的处理切换部(和切换决定部)和处理复归部(和复归决定部),只要具有对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控制部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控制部二者进行控制的公共控制部即可。
在该公共控制部中可被执行地安装旨在使由公共控制部内的CPU、作为作业区域的RAM、ROM等构成的计算机作为处理切换部(和切换决定部)和处理复归部(和复归决定部)发挥功能的程序,便能够实现以各部进行的监视·切换·复归等处理。
图14是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记录系统的一个构成例进行展示的概略剖视图,图15是对图14的图像记录系统中的实施图像记录控制的主要部分的例子进行展示的框图。下面,结合图14和图15,对作为替代图3和图5的图像记录系统的系统构成例而将图3和图5的图像记录系统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二者的布置加以变换的例子进行说明。为此,凡与图3和图5的说明相重复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将其详细说明基本省略。
图14所列举的本系统的例子,由布置在中间的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布置在该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前方一侧(图中的左侧)的最终处理装置3、布置在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后方一侧(图中的右侧)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以及、安放在该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上部的彩色图像读取装置(彩色扫描器)4构成。
此外,从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前部到上部,设置有将该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覆盖的、侧视时呈倒L形形状的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前部与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后部之间,设置有箱形的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此外,在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的上方,具有上部收容托盘77。并且,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前部经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与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后部相连,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前部经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与最终处理装置3的后部相连。
即,图14所列举的本系统从前向后看过去,由最终处理装置3、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以及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串联联接而构成。并且,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上部被具有上部收容托盘77的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所占有,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上部不是被旁路输送路径装置而是被彩色图像读取装置4占有。
此外,作为本系统,其构成也可以这样设计,即,上述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和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排列着设置,具有相对于各图像记录装置将记录完毕的记录介质(记录物)共同收容的记录物收容部(也称作公共收容部),并具有相对于上述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专用于收容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记录物的专用收容部(以设置在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的上方的上部收容托盘77为例),该专用收容部和上述公共收容部能够有选择地加以使用。
通过如上构成,在并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分散进行处理时,能够将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记录物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记录物均收容到公共收容部中。而在进行单独使用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黑白机单独处理时,能够将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记录物收容到公共收容部中。而在进行单独使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彩色机单独处理时,能够将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记录物收容到专用收容部中。由此,能够使两个图像记录任务的并行处理流畅地进行。
下面,就这些装置的构成进行简单的说明。
如图14所示,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由4组图像形成单元10BK、10C、10M、10Y、中间转印单元20、转印定影单元30、第1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1、第2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2、第3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3、第4记录用纸存放托盘44、水平供给输送路径51、水平排出输送路径52、第1垂直输送路径53、第2垂直输送路径54、第3垂直输送路径55、水平回送输送路径56以及收容经过图像处理的彩色图像记录用纸的排出收容托盘157构成。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中,作为将彩色图像记录到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用纸P上的方法,只要采用前面结合图4所述明的某一种纵列方式即可。
在上述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中,用来输送记录用纸P的输送路径如下构成。即,由于文字和图形在记录用纸P上的记录,是靠转印定影单元30的转印定影滚筒31和加压滚筒32二者相接触而形成的转印定影接触部进行的,因此,必须将记录用纸P输送到该转印定影接触部处。为此,用来将记录用纸P向该转印定影接触部输送供给的水平供给输送路径51,是从转印定影单元30的转印定影接触部朝向后方水平延伸而形成。此外,用来从转印定影接触部送出记录用纸P将其排出的水平排出输送路径52,是从转印定影单元30的转印定影接触部朝向前方水平延伸而形成。该水平排出输送路径52与后述的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的后端部相连,再通过该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与后述的最终处理装置3相连。
下面,对图14中的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进行说明。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是用来将黑白的文字和图形等记录在记录用纸P上的。在图14中,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由黑白图像形成单元60、定影单元63、第1记录用纸存放托盘141、第2记录用纸存放托盘142、第3记录用纸存放托盘143、第4记录用纸存放托盘144、水平供给输送路径151、水平排出输送路径152、第1垂直输送路径153、第2垂直输送路径154、第3垂直输送路径155、水平回送输送路径156以及排出收容托盘157构成。该排出收容托盘157成为收容经过后部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进行图像处理后的彩色图像记录用纸的托盘(但通常是收容到公共收容部中的)。
上述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可以通过将上述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中的转印定影单元30置换成感光鼓61和加压滚筒62而构成。即,上述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中的存放记录用纸P的记录用纸存放托盘以及输送记录用纸P的输送路径,其构成和布局与上述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记录用纸存放托盘以及输送路径完全相同。因此,将与此有关的说明省略。但是,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水平排出输送路径152与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不同,是与后述的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的前部相连,再通过该部分同样与后述的最终处理装置3相连的。在图14中,与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中的存放记录用纸P的记录用纸存放托盘和用来输送记录用纸P的输送路径有关的部分用百位数的附图标记表示,这些附图标记中的最低两位数与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中该部分的附图标记相同。
下面,对图14中的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进行说明。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是安装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前部使用的,具有将以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水平排出输送路径52进行输送的记录用纸P输送到安装在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的后端部的功能。
为此,该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中具有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该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的后端部与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水平排出输送路径52的前端部相连。此外,该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的后端部形成了水平的输送路径,从该后端部向中间部分向上呈圆弧形弯曲,中间部分形成了垂直的输送路径,从该中间部分到前端部向前方呈圆弧形弯曲,前端部形成了水平的输送路径。上述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中具有可由未图示的驱动部进行驱动的滚筒和导向器(未图示)。
在上述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中,将接受自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的水平排出输送路径52的记录用纸P,在以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的后端部向前方进行短距离水平输送之后,以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的中间部分从下方向上方进行输送,进而以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的前端部向前方进行短距离水平输送。
下面,对图14中的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进行说明。该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是以从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前部到上部将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覆盖的状态进行安装的。该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将接受自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的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的记录用纸P向最终处理装置3进行输送。此外,将由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水平排出输送路径152排出而接受的记录用纸P向最终处理装置3进行输送。
为此,该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中具有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旁路下降输送路径73、后主输送路径74以及前主输送路径75。在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的后端部上,有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的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的前端部与之相连,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的前端部与旁路下降输送路径73的上端部相连,旁路下降输送路径73的下端部与作为后主输送路径74和前主输送路径75的连接部分的主输送路径中间汇合部76相连而实现汇合。此外,在前主输送路径75的后端部上,有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水平排出输送路径152的前端部与之相连。在上述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旁路下降输送路径73、后主输送路径74以及前主输送路径75中,设置有可由未图示的驱动部进行驱动的滚筒和导向器(未图示)。
在上述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中,将以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的旁路上升输送路径71传送到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中的记录用纸P,以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向前方进行水平输送,并以旁路下降输送路径73向下方进行垂直输送,在主输送路径中间汇合部76中传送到前主输送路径75中,以前主输送路径75向前方进行水平输送而送入最终处理装置3中。另一方面,将从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水平排出输送路径152传送到后主输送路径74中的记录用纸P,同样以前主输送路径75向前方进行水平输送而送入最终处理装置3中。
此外,在上述旁路输送路径装置5的上方,具有上部收容输送路径78和上部收容托盘77。上部收容输送路径78是从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分支而成,通过输送路径切换杆79的切换可将正在以旁路水平输送路径72进行输送的记录用纸P接收进来进行输送并收容到上部收容托盘77中。作为上部收容托盘77,为了不将在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中进行记录后的记录用纸P输送到最终处理装置3中而能够在其中途进行收容,是作为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专用的记录用纸收容托盘设置的。图14中的最终处理装置3与图3中的相同。
以上,结合图14对本系统的其它构成例进行了说明,而关于本系统中的控制,如图15所示,基本上与结合图5至图13进行的说明相同,故将其详细说明省略。但由于图3和图14二者不同,因而在图15的例子中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和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布局是相反的。
例如,图15的彩色侧控制部,作为其彩色侧主控制部1a设置有彩色侧ICU1b以及彩色侧PCU1c,由该彩色侧主控制部1a、具有彩色侧操作盘的彩色侧OCU4b、彩色侧HDD1d、彩色侧管理部1e构成。而黑白侧控制部,作为其黑白侧主控制部2a设置有黑白侧ICU2b以及黑白侧PCU2c,由该黑白侧主控制部2a、具有黑白侧操作盘的黑白侧OCU5a、黑白侧HDD2d、黑白侧管理部2e构成。
在以彩色侧ICU1b进行与由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进行处理的彩色图像数据有关的处理这一点上、以及在以黑白侧ICU2b进行与由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进行处理的黑白图像数据有关的处理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是,与也包括以彩色图像读取装置4中的彩色扫描器4a进行读取的彩色图像数据的处理在内的彩色扫描器4a有关的控制,只要仅以彩色侧ICU1b进行而不以黑白侧ICU2b进行即可。
此外,最终处理侧控制部中的子CPU3a对最终处理装置3进行控制。最终处理侧控制部中也可以不设置OCU,至于与向最终处理装置3发出的操作指示有关的信息,只要使用来自彩色侧控制部的彩色侧OCU4b或黑白侧控制部的黑白侧OCU5a的信息即可。
其次,关于上述彩色侧主控制部1a以及/或者黑白侧主控制部2a、或者、输送路径连接装置6等其它箱体内的控制部中所具有的、作为本发明中的图像记录系统所必备的切换和复归等的控制功能,与结合图5至图13进行的说明相同,故将其说明省略。但是,随着黑白图像记录装置2的输送路径的长度与彩色图像记录装置1进行置换,记录物到达时间将变得不同,处理切换部以及处理复归部中的判定基准、切换决定部以及复归决定部中的预设条件将随之变得不同。
此外,本发明也可以采用记录有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述明的各种程序的、能够被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这样一种形式。作为记录有旨在实现本发明的功能的程序或数据的记录介质,具体地说,可以想到各种CD、MO(光磁盘)、DVD、FD、闪存以及其它各种ROM和RAM等。首先,或者将如上所述的记录介质装入图像记录系统中后将程序传送到内部储存起来,或者将如上所述的记录介质装入通用的计算机中后将程序传送到图像记录系统内部储存起来。而且,当图像记录系统根据需要将该程序读出时,便能够实现本发明所涉及的功能。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具有可各自独立地进行图像的记录的两个图像记录装置,通过适当对它们进行切换,可谋求FCOT的提高,在图像记录处理一时或者修理完了之前不能够继续进行时还能够实施代行印刷及其复归处理。

Claims (14)

1.一种图像记录系统,可各自独立地进行图像的记录的第1和第2图像记录装置排列设置而成,其特征是,收容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输出的记录物和所述第2图像记录装置输出的记录物的公共的记录物收容部相邻于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并排设置,具有处理切换部和处理复归部,该处理切换部在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和所述第2图像记录装置之中实施图像记录处理的那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输出的记录物到达所述记录物收容部比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慢时,切换成以该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进行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该处理复归部在该处理切换部实施切换后实施所述图像记录处理的那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输出的记录物到达所述记录物收容部变得比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快时,从以该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进行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复归到所述图像记录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和所述第2图像记录装置之中,一个图像记录装置是具有黑白图像记录功能的彩色图像记录装置,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是黑白图像记录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处理切换部是依据实施所述图像记录处理时两个图像记录装置到完成预热为止的时间实施切换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和所述第2图像记录装置之中,一个图像记录装置的预热优先进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处理切换部是依据两个图像记录装置的输送到所述记录物收容部的输送时间之差实施切换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和所述第2图像记录装置二者的图像记录速度不同,所述处理切换部是依据两个图像记录装置的图像记录速度之差实施切换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处理切换部是依据一个图像记录装置中记录能否继续进行来实施切换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能否继续进行是依据图像记录装置中进行记录物的输出所必需的消耗品是否不足进行判断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能否继续进行是依据用来使调色剂定影在记录物上的热源的定影能力是否降低进行判断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能否继续进行是依据将图像记录在记录物上使之得以再现的油墨或调色剂能否稳定地供给进行判断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其特征是,具有对实施所述图像记录处理的张数进行检测的张数检测部,所述处理复归部依据所述张数检测部所检测到的张数求取剩下的处理张数,并依据该剩下的处理张数判断是否实施从所述替代性图像记录处理向所述图像记录处理的复归。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其特征是,作为所述处理切换部和所述处理复归部,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部对所述第2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部进行控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其特征是,在两个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部中,具有经由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部对该另一个图像记录装置进行监视的监视部、以及所述处理切换部和所述处理复归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系统,其特征是,在设置在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与所述第2图像记录装置之间的箱体中,作为所述处理切换部和所述处理复归部,安装有对所述第1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部和所述第2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部二者进行控制的公共控制部。
CNB2006101724449A 2005-12-21 2006-12-21 图像记录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36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67943A JP2007168227A (ja) 2005-12-21 2005-12-21 画像記録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367943 2005-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7672A CN1987672A (zh) 2007-06-27
CN100543602C true CN100543602C (zh) 2009-09-23

Family

ID=38173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7244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3602C (zh) 2005-12-21 2006-12-21 图像记录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39700A1 (zh)
JP (1) JP2007168227A (zh)
CN (1) CN100543602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371027A1 (en) * 2020-05-28 2021-12-02 Acton, Inc. Electric vehicle with one or more camera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23728B2 (ja) * 2011-05-31 2014-02-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制御方法
JP7468151B2 (ja) 2020-05-27 2024-04-1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6883A (en) * 1987-07-29 1993-03-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2215623A (ja) * 1989-02-13 1990-08-28 Minolta Camera Co Ltd 画像作成装置
JPH04119866A (ja) * 1990-09-10 1992-04-21 Minolta Camera Co Ltd 画像作成装置
JPH07237336A (ja) * 1994-01-10 1995-09-12 Fujitsu Ltd 連続紙の両面印刷システム
US5596416A (en) * 1994-01-13 1997-01-21 T/R Systems Multiple printer module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device
DE69927755T2 (de) * 1998-07-29 2006-07-06 Seiko Epson Corp. Druckvorrichtung, sein Rücksetzverfahren und Speichermedium
US6970261B1 (en) * 2000-07-11 2005-11-2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print job distribution among a number of printers
US7116434B2 (en) * 2000-08-10 2006-10-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ling a cluster operation
JP2002103750A (ja) * 2000-10-02 2002-04-09 Ricoh Co Ltd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JP2004078267A (ja) * 2002-08-09 2004-03-11 Ricoh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4193464B2 (ja) * 2002-10-29 2008-12-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優先順位決定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4373747B2 (ja) * 2003-09-16 2009-1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7777773B2 (en) * 2004-01-28 2010-08-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Image quality attributes tracking and preventive maintenance prediction
JP2005242990A (ja) * 2004-01-30 2005-09-08 Seiko Epson Corp 分散印刷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分散印刷処理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分散印刷処理方法、印刷要求端末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371027A1 (en) * 2020-05-28 2021-12-02 Acton, Inc. Electric vehicle with one or more cameras
US11745816B2 (en) * 2020-05-28 2023-09-05 Acton, Inc. Electric vehicle with one or more camera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7672A (zh) 2007-06-27
US20070139700A1 (en) 2007-06-21
JP2007168227A (ja) 2007-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0107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31989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80873C (zh) 图像记录系统
CN101581907B (zh) 设备和控制设备中的组成部件之间的互换的方法
CN100474152C (zh) 图像记录系统
CN100543602C (zh) 图像记录系统
JP5295151B2 (ja) 印刷制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0507735C (zh) 图像记录系统和记录介质
JP2007259030A (ja) 画像記録装置、携帯端末、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957667B2 (en) Intermediate coupling unit between tw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e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daptable thereto
US11958709B2 (en) Recording material processing apparatus or image forming system each of which executes stapling process
JP200628529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74120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リントサーバ
JP2007168959A (ja) 画像記録システム
US20070014609A1 (en) Image recording system
JP2007058439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361781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59028A (ja) 画像記録装置、携帯端末、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017165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8565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76614C (zh) 图像记录系统
CN101030055B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排纸装置
JP2004074473A (ja) プリント制御装置及びプリンタ
JP2023078548A (ja) 無線操作ユニット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340071B2 (ja) 電子写真式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23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