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6383C - 眼科设备 - Google Patents
眼科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96383C CN100496383C CNB2004100910408A CN200410091040A CN100496383C CN 100496383 C CN100496383 C CN 100496383C CN B2004100910408 A CNB2004100910408 A CN B2004100910408A CN 200410091040 A CN200410091040 A CN 200410091040A CN 100496383 C CN100496383 C CN 10049638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eye
- detected eye
- fore
- det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10000000695 crystalline l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3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4087 corne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556 ass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061 fore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furose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S(=O)(=O)N)=CC(C(O)=O)=C1NCC1=CC=CO1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1491 myop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79 myopi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61 pathw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162 simple ey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 A61B3/15—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 A61B3/15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for align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75—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provided with adjusting devices, e.g. operated by control lev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03—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determining refraction, e.g. refractometers, skiascop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操作的眼科设备。在该眼科设备中,在由测定被检测眼的光学特性的检眼部的测定过程中,基于手动输入,使该检眼部相对于被检测眼在上下、左右方向移动。另外,以自动控制,使该检眼部相对于被检测眼在前后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进行被检测眼的光学特性测定的眼科设备的对准。
背景技术
通过对被检测眼投影位置调整用的标识光束,生成位置调整的标识,使用该标识,将装置的检测眼光学部对被检测眼沿上下左右和前后方向以电动进行驱动的所谓自动对准,进行被检测眼和装置的位置调整的眼折射率测定装置,被公开在日本特开2002-186585号公报。
在进行利用这样的自动对准的测定的眼科设备中,总是用被检测眼的相同部位进行测定。例如,在白内障的混浊处于水晶体的中心部的被检测眼的情况下,即使多次尝试测定,也由于自动对准而反复进行在存在混浊的中心部的测定,因此,测定光束由于混浊而被遮挡,无法检测测定光束。其结果,就存在测定错误接连不断,无法结束测定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具有这样的种自动对准功能的眼科设备中,除了利用自动对准的位置调整的测定之外,还具有现有的检眼装置的手动测定功能,该手动测定功能由操作者沿检测眼的上下左右和前后方向进行驱动操作,将检测眼部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在该位置上进行测定。
但是,由于在用手动测定进行测定的情况下,除了对上下左右的位置调整,操作者还必须对前后方向的位置调整即对焦严加注意地进行操作,所以,就破坏了具有自动对准功能的装置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操作的眼科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眼科设备例如包括以下结构。
检眼装置,用于测定被检测眼;
输入装置,用于输入相对于上述被检测眼的、该检眼装置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量;
检测装置,检测上述被检测眼和上述检眼装置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的距离;
驱动装置,基于上述移动量或检测结果,使该检眼装置在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移动;
选择装置,用于选择自动对准模式和手动连续测定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自动对准模式为,基于上述检测结果控制上述驱动装置;所述连续测定模式为,在前后方向的对位中,基于上述检测出的前后方向的距离来控制上述驱动装置,在上下、左右方向的对位中,基于上述所输入的上下、左右方向的距离来控制上述驱动装置;以及
控制装置,按照由上述选择装置选择出的模式,控制上述驱动装置,
其中,在上述自动对准模式完成后,在测定上述被检测眼的折射率的阶段出现错误时,选择上述手动连续测定模式。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参照附图进行的说明而得到明确。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
附图说明
附图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实施例的眼折射率仪的外观图。
图2是操作面板的平面图。
图3是测定部的驱动机构的说明图。
图4是测定部的光学结构图。
图5是6分割光阑、6分割棱镜的斜视图。
图6是对准棱镜光阑的斜视图。
图7是电路结构框图。
图8是设定模式画面的说明图。
图9是前眼部图像的说明图。
图10是前眼部图像的说明图。
图11是前眼部图像的说明图。
图12是前眼部图像的说明图。
图13是前眼部图像的说明图。
图14是前眼部图像的说明图。
图15是手动连续测定时的动作流程图。
图16是监视器画面的错误显示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实施例的测定被检测眼的眼折射率的眼折射率装置、即眼科设备的外观图,前面为操作者进行操作的操作面。该操作面配置有用于显示通过测定得到的测定值或被检测眼图像的由CRT监视器或液晶监视器构成的显示部1和开关面板2。另外,在装置的上部配置有可动的测定部3、在侧面配置有打印输出测定结果等的打印机4,在操作面的对侧,设置有被检测者用的下颚支撑部5。
图2是开关面板2的平面图,在该开关面板2上配置有:用于相对于被检测眼沿上下左右方向移动测定部3的跟踪球6;用于相对被检测眼沿前后方向移动测定部3的连接在回转式编码器的滚柱7;用于开始被检测眼的自动对准或测定的测定开始开关8;用于选择是自动(自动对准模式)进行被检测眼的眼折射率的测定,还是以通过跟踪球6、滚柱7的手动位置调整的手动模式进行的测定模式选择开关9;用于进行眼折射率检测中的角膜顶点距离、散光度数的符号或显示单位等装置的各种设定的设定开关10;以及用于进行检测结果的送至打印机4的打印的打印开关11。另外,还在该开关面板2上配置有用于通过下颚支撑部上下移动电机使下颚支撑部5上升的开关12、用于使下颚支撑部5下降的开关13。
图3是用于将测定部3的测定光轴与被检测眼E进行位置调整,使测定部3相对于被检测眼E沿前后、左右、上下驱动的机构的说明图。测定部3与用于使其沿上下方向移动的上下驱动部21接合,能使测定部3沿上下方向移动约30mm。
测定部3被上下支柱22所支撑,支柱22与内置了直动式滚珠轴承和升降用的进给丝杆的上下驱动支柱23接合,该上下驱动支柱23固定于上下驱动基座24。为了测定部3的上下支柱22的中心轴旋转的旋转限制,止转支柱25从测定部3向下方突出,嵌合在固定于上下驱动基座24的直线轴承26。
在上下驱动支柱23和直线轴承26之间,配置有上下方向驱动用的上下移动电机27,能够在上下驱动基座24的背面,通过传动带(belt)来旋转上下驱动支柱23的进给丝杠,并能够通过上下移动电机27的正反旋转,升降测定部3。
此外,省略图示,上下方向30mm行程的两端,能够通过限位开关检测移动界限位置。另外,在上下移动电机27的输出轴上,以共轴状配置有脉冲计数的编码器,在上下驱动基座24的里面,设置检测它的光电耦合器。
在由前后驱动部28驱动的上下驱动基座的背面,固定着内螺纹螺母29,该内螺纹部螺合着支撑于前后驱动基座30的进给丝杠31,进给丝杠31通过联轴器与前后驱动电机32结合。另外,在上下驱动基座24的左右两个侧面上,配置有直线导轨33a、33b,可动侧接合在上下驱动基座24上,固定侧接合在前后驱动基座30上。
因此,通过前后驱动电机32的正反旋转,能够使包括上下驱动部21的测定部3在前后方向移动。前后方向40mm行程的两端,省略图示,能够与上下驱动部一样,通过限位开关检测移动界限位置。另外,在前后驱动电机32的轴上,以共轴状配置有脉冲计数的编码器,在前后驱动基座30的上面,配置有检测它的光电耦合器。
在使前后驱动基座30在左右方向移动的左右驱动部34中,与前后驱动部28一样,在前后驱动基座30的背面,固定有未图示的内螺纹,该内螺纹部与支撑于左右驱动基座35的进给丝杠36螺合。进给丝杠通过联轴器38,结合在前后驱动电机32上。另外,在前后驱动基座30的前后两个侧面,配置有直线导轨39a、39b,可动侧接合在前后驱动基座30上,固定侧接合在左右驱动基座35上。
因此,通过左右驱动电机37的正反旋转,能够使包括上下驱动部21和前后驱动部28的测定部3在左右方向移动。省略图示,与前后驱动部28一样,左右方向90mm行程的两端,可通过限位开关检测移动界限位置。另外,在左右驱动电机37的轴上,以共轴状配置有可脉冲计数的编码器,在左右驱动基座35的上面,配置有检测它的光电耦合器。
这样,测定部3,能够通过上下驱动部21、前后驱动部28、左右驱动部34,相对于被检测眼E在三维方向移动,可以将从小孩到大人的被检者的下颚放到下颚支撑部5,以电动驱动来调整位置。
图4是测定部3内部的光学系统的配置图。在调整被检测眼E的视轴位置的测定部3的中心轴上,依次排列着从被检测眼E一侧全反射可视光、反射一部分波长为880nm的光束的分色镜41,物镜42,由漫反射板电机驱动的漫反射板44,有孔反射镜45,光阑46,投影透镜47,投影光阑48,发射880nm光的测定光源49。在有孔反射镜45的反射方向,依次配置有6分割光阑50,6分割棱镜51,受光透镜52,二维摄像元件53。6分割光阑50和6分割棱镜51为图5所示的形状,但实际上它们是贴紧的。
上述光学系统用于测定眼折射,从测定光源49发出的光束,用投影光阑48缩小光束,通过投影透镜47在物镜42的前面1次成像,通过物镜42、分色镜41,投射到被检测眼E的瞳孔中心。该光束在眼底成像,其反射光通过瞳孔周边,再次射入物镜42。在入射的光束透过物镜42之后,在有孔反射镜45的周边部反射。
所反射的光束用大体与被检测眼的瞳孔共轭的6分割光阑50进行瞳孔分离,而后作为6点点像,用6分割棱镜51,投影到二维摄像元件53的受光面。如果被检测眼E是正常眼,则连接该6点点像重心的近似曲线成为预定的圆形,近视眼或远视眼的近似曲线的圆形的曲率就会变大或变小。在被检测眼E存在散光时,近似曲线呈椭圆形,水平轴与椭圆的长轴所成的夹角就是散光轴角度。基于该椭圆的近似曲线的系数求出折射值。
另一方面,在分色镜41的反射方向,配置有定视标投影光学系统、被检测眼的前眼部观察和对准检测所共用的对准受光光学系统。对准受光光学系统从分色镜41一侧开始,配置有透镜54、分色镜55、对准棱镜光阑56、成像透镜57、二维摄像元件58。
图6表示对准棱镜光阑56的形状,在圆盘状的光阑板设置有3个开口部56a、56b、56c,在两侧的开口部56a、56b的分色镜55一侧,贴附着只透过波长为880nm附近的光束的对准棱镜59a、59b。
另外,在被检测眼E的斜前方,配置有具有780nm左右波长的前眼部照明光源60a、60b。由该前眼部照明光源60a、60b所照明的被检测眼E的前眼部图像的光束,经过物镜42、分色镜41、透镜54、分色镜55、对准棱镜光阑56的中央开口部56c、成像透镜57,在二维摄像元件58的受光传感器面成像。用于对准检测的光源,与眼折射测定用的测定光源49兼用。在对准时,利用漫反射板电机43,在光路中插入半透明的漫反射板44。
插入漫反射板的位置,是上述测定光源49的成像透镜47的一次成像位置,并且插在物镜42的焦点位置。由此,测定光源49的像暂时成像于漫反射板44上,其成为二次光源,作为粗光束的平行光束,从物镜42向被检测眼E投射。
该平行光束在被检测眼角膜C被反射形成亮点图像,该光束再次透过测定部3的物镜42,用分色镜41反射其一部分,经由透镜54用分色镜55反射,透过对准棱镜光阑56的开口部56c和对准棱镜59a、59b,由成像透镜57会聚,在二维摄像元件58的摄像面上成像。
因为对准棱镜光阑56的中心的开口部56c通过前眼部照明光源60a、60b的波长780nm以上的光束,所以,由前眼部照明光源60a、60b所照明的前眼部像的反射光束,与角膜C的反射光束的经路一样,沿着光学系统,通过对准棱镜光阑56的开口部56c,用成像透镜57成像于二维摄像元件58。另外,透过对准棱镜59a的光束向下折射,透过对准棱镜59b的光束向上折射。
在分色镜55的透过侧,配置有定视标投影光学系统,依次排列着反射镜61、定视诱导透镜62、定视图63、定视投影光源64。在定视诱导时,已点亮的定视投影光源64的投影光束,从背面照亮定视图63,通过定视诱导透镜62、透镜54,投影到被检测眼E的眼底。另外,定视诱导透镜62为了进行被检测眼E的视度诱导并实现云雾(fogging)状态,能够利用定视诱导电机65沿光轴方向移动。
图7是电路结构框图。配置了测定开关、打印机开始开关等的开关面板2、打印机4连接在CPU70的端口。
用二维摄像元件58所拍摄的眼底图像的影像信号通过A/D转换器71被转换为数字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72。CPU70基于存储在图像存储器72的图像,进行眼折射率的计算。另外,用二维摄像元件58所拍摄的前眼部图像的影像信号,通过A/D转换器73被转换为数字数据,并存储在图像存储器74。CPU70基于存储在图像存储器74的图像,检测对准亮点,进行对准状态的检测判断,和进行被检测眼角膜的曲率半径的计算。
另外,用二维摄像元件58所拍摄的前眼部图像的影像信号与来自字符发生装置75的信号合成,在显示部1上显示前眼部图像和测定值等。测定光源49、前眼部照明光源60a、60b,定视投影光源64通过未图示的驱动器连接在D/A转换器,能够根据来自CPU70的指令使光量变化。
上下移动电机27、前后移动电机32、左右移动电机37、漫反射板电机43、以及定视诱导电机65,由各自的电机驱动器77、78、79、80、81,根据来自CPU70的指令进行驱动。另外,驱动下颚支撑部5的驱动电机82经由马达驱动器83连接在CPU70,通过开关面板2的下颚支撑部上下移动开关12、13的输入,根据来自CPU70的指令进行驱动。
图8表示在按下了开关面板2的设定开关10之后,为了进行装置的设定而显示在显示部1的画面上显示的内容的一部分。角膜顶点距离VD可从0、12.0、13.5中选择,散光度数的符号CYL可从-、+、+/-中选择,显示单位INC可从0.12、0.25中选择。
在以自动对准进行测定时,在一次测定中要测定的次数“自动测量”可从1、3、5中选择。在自动对准中连续测定被检测者的左右两眼的“R&L测量”,可以选择是连续进行测定(开),还是以单眼的测定停止(关)。在测定结束后,是否从打印机4自动地打印测定结果的设定“自动打印”可从“开”、“关”中选择。
在图8中,各项目中划了下划线的项目,表示当前的设定。该设定如用最下部的图解所示的那样,能够根据跟踪球6、滚柱7及各开关8~11、下颚支撑部上下移动开关12、13的操作进行指示并执行变更。
在测定被检测眼E时,被检测者通过将下颚放置在下颚支撑部5、将额头抵靠在额垫上,来固定面部。为了对于被检测眼E将测定部3沿光轴O对合,操作者操作跟踪球6和滚柱7。跟踪球6的操作使测定部3相对于被检测眼E沿左右和上下方向移动,滚柱7使测定部3沿前后方向移动,由此进行位置调整。
在该操作中,在装置一侧,能够用CPU70接收来自分别连接于跟踪球6和滚柱7的脉冲计数器或回转式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检查操作量和速度。还能够通过各电机驱动器77、78、79,根据其操作量和速度,驱动上下移动电机27、前后移动电机32、左右移动电机37。
当操作者通过上述操作,能够一边用显示部1确认被检测眼E的前眼部,一边移动测定部3,确认被检测眼E的瞳孔时,就按下开关面板2的测定开始开关8。由此,装置首先开始相对于被检测眼E自动地对测定部3进行位置调整的下一个自动对准。
·自动对准
图9是检测者对上述跟踪球6和滚柱7进行操作后,开始测定的时刻的由二维摄像元件58所摄像的被检测眼E的前眼部图像。CPU70暂时将该图像取入到图像存储器74,计算图像中的较暗部分的面积中心Dc。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将存储器的1像素的分辨率设为8位(256等级)的情况下,将阈值设为80,将比其更暗的部分作为被检测眼E的瞳孔部分检测,计算该较暗部分的面积中心Dc。
如图9所示,在只拍摄被检测眼E的瞳孔的一部分时,面积中心Dc和瞳孔中心不一致,但如后述的那样,通过根据自动对准功能将测定部3移动至中心,被检测眼E的瞳孔全部被拍摄,所以,即使在开始自动对准的时刻瞳孔中心和面积中心Dc不一致也没有问题。
CPU70使上下移动电机27、左右移动电机37工作,使测定部3上下左右移动,使得计算出的瞳孔图像的面积中心Dc与二维摄像元件58的中心58c一致或进入对准容许范围Ma内。在图9的情况下,因为被检测眼E的瞳孔图像的面积中心Dc处于中心58c的左上方位置,所以,CPU驱动电机27、37,使得使测定部3从被检测眼E来看沿上方和右方进行移动。
半径ra是最终对准容许范围Ma,半径rb是粗对准的目标对准容许范围Mb。CPU70进行上述瞳孔的面积中心Dc的计算,与中心58c的位移方向/位移量的计算,进行测定部3的驱动,使位移量小于或等于预定的粗对准容许范围的半径rb为止,继续测定部3的中心轴O和被检测眼E的粗对准动作。
当瞳孔的面积中心Dc进入粗对准的容许范围Mb内、面积中心Dc和中心58c的距离为半径rb以下时,CPU70将漫反射板44插入光路内,并点亮测定光源49。图10是此时的前眼部图像。
如上所述,测定光源49的光束暂时将测定光源40的像成像在漫反射板上,来自该像的漫反射光束将平行光束投影在被检测眼E的角膜C。该平行光束在角膜C被反射,为清楚起见,取角膜C的曲率半径的1/2的位置为亮点,进行成像。
通过设置在测定部3内的对准棱镜光阑56的开口部56a、56b、56c以及棱镜59a、59b,将3个角膜亮点图像,即亮点Ta、Tb、Tc投影在二维摄像元件58上。而且,两侧的亮点Pr、Pl是前眼部照明光源60a、60b的角膜反射的角膜反射点。CPU70将图10的前眼部图像存储在图像存储器74中,进行3个亮点Ta、Tb、Tc的检测。
当能检测出3个亮点Ta、Tb、Tc时,移动测定部3,使得中心亮点Tc与中心58c的方向一致。CPU70直到亮点70进入最终对准容许范围Ma内、亮点Tc和中心58c的距离小于等于半径ra为止,如图11所示对测定部3进行上下/左右的移动之后,使测定部3沿前后方向移动,进行焦点方向的位置调整。
CPU70沿前后方向驱动将测定部3,使得角膜亮点Ta、Tb相对于Tc排列在铅直方向,如图12所示,以3个角膜亮点Ta、Tb、Tc在上下方向排成1列的状态结束对准。
从这3个亮点Ta、Tb、Tc的位置关系求出作动距离的方法,即关于测定部3的前后的移动方向和角膜亮点Ta、Tb的变动的方法,记载在日本特开平9-84760号公报中。
当对准结束时,暂时熄灭测定光源49,以图13所示的状态预先测量并存储前眼部照明光源60a、60b的角膜反射点Pr、Pl的间隔的d0、d1、d2。从二维摄像元件58的中心58c向左扫描,检测出亮点的块,并计算其重心,能够由此求出间隔d1。同样地,从中心58向右扫描,并计算重心,能够由此求出间隔d2。如后述那样,在上下/左右移动了测定部3后,用该间隔d0进行前后方向的调整,因此需要自动对准完成时的间隔d0、d1、d2。接下来,转移到测定折射率的动作。
·折射率测定
为了计算眼折射率,CPU70将为了自动对准而插在光路中的漫反射板44从光路避开。点亮已熄灭的测定光源49,将测定光束投影到被检测眼E的眼底。来自眼底的发射光沿着上述光路,用上述二维摄像元件53接收光。所拍摄的眼底图像根据被检测眼E的折射率,被分离成6块并投影。该6块图像由A/D转换器71进行数字化,存储在图像存储器72中。
计算图像存储器72所存储的6块各自的重心坐标,用众所周知的方法求出通过该6块的椭圆的方程式。计算所求出的椭圆的长轴、短轴与长轴的倾斜率,来计算被检测眼E的眼折射率。相当于所求出的椭圆的长轴、短轴的眼折射率值和在二维摄像元件53的受光面上的椭圆轴的角度与散光轴之间的关系,预先在装置的制造过程中进行校正。
这样,从所求出的眼折射率值到相当于该折射率值的位置,通过电机驱动器81来驱动定视诱导电机65,移动定视诱导透镜62,以相当于被检测眼E的折射度将定视图63呈示给被检测眼E。此后,将定视诱导透镜62以预定量向远处移动,使定视图63产生云雾(fogging),再次点亮测定光源49,测定折射率。这样,反复进行折射率的测定→定视图63的云雾→折射率的测定,就能够得到折射率稳定的最终测定值。
虽然在通常情况下,就这样结束眼折射率的测定,但是,在被检测眼E的水晶体的中心部分具有白内障的混浊的情况下,即使装置进行动作,使得在上述的自动对准中,总是在相同位置,即在被检测眼E的中心对准并进行测定,由于测定光源49的投影光束因混浊而没到达眼底,不能用二维摄像元件58摄像反射光,所以,即使多次测定还是出现错误,就不能够测定出眼折射率。对这样的被检测眼E,在本实施例中,转移到下述的手动连续测定的模式,进行手动对准的眼折射率测定。
·手动连续测定
上述自动对准结束后,在眼折射率测定的阶段为出错的情况下,装置自动地转移到手动连续测定模式。手动连续测定模式是用于操作者使用跟踪球6手动地变化测定部3的测定位置,在无混浊的位置进行测定的模式,连续地反复进行测定光源49的点亮/用二维摄像元件58接收光/分析所拍摄的眼底图像/计算折射率。
在手动连续测定模式中,操作者操作跟踪球6,在被检测眼E的瞳孔区域寻找可以测定的位置并进行测定。在将测定部3的中心轴O移动到没有被检测眼E的混浊的部分时,因为能够用二维摄像元件58接收来自眼底的反射光并算出眼折射率,所以,就将测定值显示在显示部1上。在因白内障的混浊而光束被遮挡,无法接收对于计算测定值来说已足够的光束时,就在显示部1进行错误显示。
在手动连续测定模式中,继续反复进行这样的测定动作,直到能够得到总计10个测定值为止。在得到了10个测定值时,就停止测定。另外,即使在能够得到的测定值不足10个时,在进行了预定次数例如40次,测定光源49的点亮/眼底图像的分析/计算的动作的时刻,也停止测定。
停止的条件,除上述以外,也可以是以下情况:进入手动连续测定模式后的经过时间、例如以45秒为限,在经过了45秒的状态下所得到的测定值不足10个的情况。
在此期间,因为操作者关注于寻找能够测定的被检测眼E的部位,所以,在本实施例的眼折射率仪中,操作者只进行跟踪球6的操作,如下所述,前后方向的位置调整、即对焦,使用上述的角膜反射亮点Pr、Pl的间隔,装置进行监视/位置调整。
众所周知地,存储在CPU70的角膜反射亮点Pr、Pl的间隔d,当被检测眼E与装置的距离远时就比d0短,当被检测眼E与装置的距离近时就比d0长。
操作者操作跟踪球6,在从自动对准结束时刻开始,将测定部向左移动Δx,向上移动Δy时,如图14所示,检测角膜反射亮点Pr、Pl的区域,将从二维摄像元件58的传感器的中心58c向右偏离Δx,向上偏离Δy的位置作为中心,扫描向左右偏离了d1、d2的位置的扫描区域Sr、Sl的范围,求出角膜反射亮点Pr、Pl的间隔d。
因为当d>d0时被检测眼E接近装置,所以,沿着经过测定部3从被检测眼E离开的方向驱动前后移动电机32。另外,因为当d<d0时被检测眼E离开装置,所以,沿着经过测定部3接近被检测眼E的方向驱动前后移动电机32。
CPU70通过驱动控制前后移动电机32,使得角膜反射亮点Pr、Pl的间隔d与d0相等,或者考虑前后方向的容许误差范围,使间隔d与d0大致相等,这样就能保持前后方向的对准状态。
如上所述,从跟踪球6的操作量确定角膜反射亮点Pr、Pl的扫描区域,计算间隔d,前后方向的对准状态的监视/维持动作,在手动连续测定模式中操作者操作跟踪球6,一边探寻测定部位一边进行测定的期间继续进行。
这样,因为能够容易地从跟踪球6的操作量来限定检测角膜反射亮点Pr、Pl的范围,所以,前后方向的位置偏离的检测和位置调整处理的负担较少,即使连续进行测定,在每次测定处理,即测定光源的点亮、眼底图像的取入、测定值的计算的暂停期间,也可以进行前后方向的位置检测和位置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在如上所述进行手动连续测定的期间,装置监视前后方向的对准状态,所以,为了避免操作者无意中碰到滚柱7,前后方向的位置出现较大变动的危险,在转移到手动连续测定模式时,使对滚柱7的操作指令无效,禁止操作者在前后方向移动测定部3。为了可以进行操作者的测定部3的前后方向的驱动操作,只要结束手动连续测定模式后进入通常测定的待机状态,或按下测定模式选择开关9进入到手动测定模式即可。
图15是上述的本实施例的手动连续测定时的动作流程图。当移动到手动连续测定模式时,将所能取得的测定值的数初始化(步骤S1),进行一次折射率测定动作(步骤S2)。该步骤包括以下过程:点亮测定光源49,分析从眼底图像用的二维摄像元件53获得的图像,计算测定值。
进行是获得了测定值,还是出错了的判定(步骤S3),在获得了测定值时(步骤S4),增加一个所能取得的测定值的数N,检验是否能取得合计10个测定值(步骤S5)。当所取得的测定值的数N达到预定的次数为10个时,结束测定(步骤S6),在不到10个时,返回到步骤S2,反复进行测定动作。
在步骤S3未得到测定值而出现错误时,或所得到的测定次数N不到10个时,求出前眼部照明光源60a、60b的亮点Pr、Pl的间隔d(步骤S7),在间隔d比初始值d0还大时(步骤S8),在离被检测眼E远去的方向,对测定部3进行驱动控制(步骤S9),在间隔d比初始值d0还小时(步骤S10),在接近被检测眼E的方向,对测定部3进行驱动控制(步骤S11),进行前后方向的对准动作。
从上述跟踪球6和滚柱7的操作量,求出亮点Pr、Pl的间隔d0的动作包括在步骤S7。一边像上述那样进行前后方向的对准动作,一边反复步骤S2~S5的测定/测定值的检验,进行连续测定。
在实施例中,说明了在完成自动对准后在眼折射率测定中发生了错误时,自动地转移到手动连续测定模式的例子,但在也可以是如图16所示发生了测定错误时,在显示部1进行促使向对操作者的手动连续测定模式的转移的显示,例如通过在几秒钟内连续地按下模式选择开关9,转移到不是普通的手动测定模式的手动连续测定模式那样的系统。
另外,在实施例中,说明了作为上下左右方向的操作装置使用跟踪球6、作为前后方向的操作装置使用滚柱7的情况,但也可适用于例如具有检测操纵杆(joystick)的操作,从该测定值电动地在上下左右和前后方向驱动测定部3那样的结构的眼科设备。即,即使是移动到手动连续模式,在进行连续测定的过程中禁止前后方向的操纵杆的驱动指示,对前后方向进行自动对准,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通过本眼科设备,可以不用注意前后方向的位置偏离,而容易地进行寻找被检测眼的可测定部位的操作。
另外,即使在操作者不小心碰到指示前后方向的驱动的第2驱动指示装置时,也可以防止前后方向的位置偏离。
进一步,若基于通过第2驱动指示装置进行了位置调整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通过对准控制装置进行前后方向的自动对准,则可以实现精度较高的前后的自动对准。
做成通常情况下在自动对准的模式下进行对准和测定,只在发生了错误时切换到手动连续测定的模式,就可以应对任何被检测眼。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容易操作的眼科设备。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有许多明显不同的实施方式,因此,可以理解为,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而是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来限定。
Claims (1)
1.一种眼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眼装置,用于测定被检测眼;
输入装置,用于输入相对于上述被检测眼的、该检眼装置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量;
检测装置,检测上述被检测眼和上述检眼装置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的距离;
驱动装置,基于上述移动量或检测结果,使该检眼装置在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移动;
选择装置,用于选择自动对准模式和手动连续测定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自动对准模式为,基于上述检测结果控制上述驱动装置;所述手动连续模式为,在前后方向的对位中,基于上述检测出的前后方向的距离来控制上述驱动装置,在上下、左右方向的对位中,基于上述所输入的上下、左右方向的距离来控制上述驱动装置;以及
控制装置,按照由上述选择装置选择出的模式,控制上述驱动装置,
其中,在上述自动对准模式完成后,在测定上述被检测眼的折射率的阶段出现错误时,选择上述手动连续测定模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86995/2003 | 2003-11-17 | ||
JP2003386995A JP4428987B2 (ja) | 2003-11-17 | 2003-11-17 | 眼科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18394A CN1618394A (zh) | 2005-05-25 |
CN100496383C true CN100496383C (zh) | 2009-06-10 |
Family
ID=34567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9104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6383C (zh) | 2003-11-17 | 2004-11-15 | 眼科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226165B2 (zh) |
JP (1) | JP4428987B2 (zh) |
KR (1) | KR100622584B1 (zh) |
CN (1) | CN100496383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36995A (zh) * | 2016-10-11 | 2019-06-25 | 奥普托斯股份有限公司 | 眼睛图像捕获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51176B2 (ja) * | 2005-12-05 | 2012-01-11 |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 視標提示光学装置 |
JP5317042B2 (ja) * | 2007-09-03 | 2013-10-16 |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 眼科装置 |
ES2380469B2 (es) * | 2010-10-15 | 2013-04-10 | Universidad De Murcia | Instrumento para la medida rápida de las propiedades ópticas del ojo en todo el campo visual. |
DE102012204259A1 (de) | 2011-03-31 | 2012-10-0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teuervorrichtung, ophthalmologische Vorrichtung, System, Steuerverfahren und Programm |
JP5954982B2 (ja) | 2011-12-21 | 2016-07-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眼科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並びに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5236089B1 (ja) * | 2012-01-26 | 2013-07-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光干渉断層撮像装置、光干渉断層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6116122B2 (ja) * | 2012-02-15 | 2017-04-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眼科装置および眼科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5989523B2 (ja) * | 2012-05-01 | 2016-09-07 |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 眼科装置 |
CN103536272B (zh) * | 2012-07-12 | 2016-03-02 | 荣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获取装置与其自动对焦方法 |
JP5955193B2 (ja) * | 2012-10-18 | 2016-07-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眼科装置および眼科装置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US9295386B2 (en) * | 2013-04-03 | 2016-03-29 | Kabushiki Kaisha Topcon |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
JP6480748B2 (ja) * | 2015-02-16 | 2019-03-13 |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 眼科装置 |
FR3059538B1 (fr) * | 2016-12-07 | 2023-10-27 | Essilor Int | Procede de mesure de la refraction, procede de conception optique d'une lentille ophtalmique, lentille ophtalmique, procede d'aide a la selection d'une monture et paire de lunettes |
EP4076134A1 (en) | 2019-12-20 | 2022-10-26 | AMO Development, LLC | Optical measurement systems and processes with non-telecentric projection of fixation target to eye |
US11219367B2 (en) | 2020-01-30 | 2022-01-11 | Reichert, Inc. | Positioning system for ophthalmic instrumen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02979A (en) | 1989-07-28 | 1994-04-1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Ophthalmic apparatus capable of measuring the shape of a cornea |
US5548354A (en) * | 1993-06-10 | 1996-08-20 | Konan Common Co., Ltd. | Method for observing and photographing a cornea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
JP3376056B2 (ja) | 1993-12-22 | 2003-02-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眼科装置 |
JP3441175B2 (ja) | 1994-06-30 | 2003-08-25 |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 眼科装置 |
US5532769A (en) | 1994-03-31 | 1996-07-02 | Nidek Co., Ltd. | Ophthalmologic alignment device with automatic alignment means |
JP3576656B2 (ja) | 1995-09-21 | 2004-10-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眼科器械用位置合わせ検出装置 |
JP3533292B2 (ja) * | 1996-06-28 | 2004-05-31 |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
JP3523453B2 (ja) * | 1997-06-30 | 2004-04-26 |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 検眼装置 |
JP3795367B2 (ja) | 2000-10-13 | 2006-07-12 |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 検眼装置 |
JP4769365B2 (ja) * | 2001-03-29 | 2011-09-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眼科装置、及びそのオートアライメント方法 |
JP3762285B2 (ja) | 2001-11-19 | 2006-04-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非接触眼圧計 |
-
2003
- 2003-11-17 JP JP2003386995A patent/JP442898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10-21 US US10/968,988 patent/US722616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1-15 CN CNB2004100910408A patent/CN10049638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1-17 KR KR1020040093762A patent/KR10062258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36995A (zh) * | 2016-10-11 | 2019-06-25 | 奥普托斯股份有限公司 | 眼睛图像捕获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428987B2 (ja) | 2010-03-10 |
KR100622584B1 (ko) | 2006-09-19 |
KR20050047492A (ko) | 2005-05-20 |
JP2005143903A (ja) | 2005-06-09 |
US7226165B2 (en) | 2007-06-05 |
US20050105049A1 (en) | 2005-05-19 |
CN1618394A (zh) | 2005-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96383C (zh) | 眼科设备 | |
KR100491306B1 (ko) | 안과장치 및 그 오토얼라인먼트방법 | |
KR100684302B1 (ko) | 안과 장치 | |
US5532769A (en) | Ophthalmologic alignment device with automatic alignment means | |
JP4492847B2 (ja) |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 |
JP5201852B2 (ja) | 眼科装置 | |
US7478909B2 (en) | Opthalmologic apparatus | |
US7524063B2 (en) | Ophthalmic apparatus | |
JP2007282671A (ja) | 眼科装置 | |
CN101467874A (zh) | 眼科装置 | |
JPH10243923A (ja) | 眼科装置 | |
JP4136690B2 (ja) | 眼科装置 | |
JP2007125260A (ja) | 眼科装置 | |
JP4136691B2 (ja) | 眼科装置 | |
EP0189350B1 (en) | Automatic eye refractive power measuring apparatus | |
JP4164411B2 (ja) | 眼科装置 | |
JP4653576B2 (ja) |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 |
JP3504380B2 (ja) | 眼科装置 | |
JP2005095354A (ja) |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 |
JP4521964B2 (ja) | 検眼装置 | |
JP4436914B2 (ja) |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 |
JP2005095355A (ja) | 眼科装置 | |
JP2006122411A (ja) |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 |
JPH08280627A (ja) | 眼科装置 | |
JP2001292966A (ja) | 眼屈折測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5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