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7595C - 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7595C
CN100487595C CNB031579353A CN03157935A CN100487595C CN 100487595 C CN100487595 C CN 100487595C CN B031579353 A CNB031579353 A CN B031579353A CN 03157935 A CN03157935 A CN 03157935A CN 100487595 C CN100487595 C CN 10048759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oner
toner replenishing
imaging device
receiv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579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5558A (zh
Inventor
松田健司
小岛久义
藤田明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95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5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75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759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03G15/0853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being measured by 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3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an electronic memor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03G15/0893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in a closed loop within the sump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95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identification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 G03G2215/0697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identification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being an electronically readable memor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容调色剂的第1显影剂收容部、用于将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内的上述调色剂补给到第2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补给构件、及根据关于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使用量的信息和关于上述调色剂的流动性的信息控制上述调色剂补给构件的动作的控制部。这样,通过使调色剂补给容器的调色剂排出量更高精度化,并高精度地进行调色剂残余量检测,从而可时常均匀地保持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浓度,满足对高品位图像的要求,使显影剂补给容器的更换时期推迟,实现长寿命化,同时,形成为廉价、紧凑的构成。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方式的成像装置。更为详细地说,涉及在成像装置中用于高精度地检测从调色剂补给容器的调色剂排出量和调色剂残余量的成像装置的构成、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成像装置的显影剂补给容器、搭载于显影剂补给容器的存储机构、控制程序及存储该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电子照相式的成像装置中,采用处理盒方式,该处理盒方式将感光体、起电机构、显影机构、清洁机构、调色剂收容部等一体地集中而盒化,使该盒可相对成像装置本体装拆。
由该盒方式进一步提高操作性,使用者自身可容易地进行上述处理机构的维护。因此,该盒方式在成像装置本体中广泛得到应用。
另外,也可实现这样的盒构成,该盒构成将处理机构分成寿命长的部分和短的部分,将各处理机构盒化,实现可根据主要处理机构的寿命使用的盒的构成。
例如,采用一体地构成调色剂收容部和显影机构的显影盒或一体地构成电子照相感光体、起电机构、清洁机构的滚筒盒等。
近年来,可进行彩色图像形成的彩色电子照相式的成像装置的需求增大,期待投入可实现以下7个项目的彩色成像装置。
(a)低运行费用
(b)小空间
(c)低能耗
(d)高画质
(e)高速
(f)使用性能提高
(g)生态保护性良好
对于过去的处理盒和显影盒,当盒中收容的调色剂用完时,必须更换成新品。首先,虽然上述盒大多由盒生产商的回收利用系统和一般的回收利用企业再生后使用,但终究作为废弃物处理。
因此,从环境保护和节省资源的观点出发,盒最好形成为寿命尽可能长的盒,减少废弃物的总量。决定上述盒的寿命的、处理机构(电子照相感光鼓和显影辊等)和调色剂需要尽可能地对应长寿命化。
在考虑处理机构的寿命变长、可收容与该寿命相当的调色剂的场合,调色剂的总重量为与上述寿命成比例的重量。例如,处理机构的寿命为50,000张图像的场合,所需要的调色剂的重量为1.25kg~1.5kg。当将该大量的调色剂一体地收容于盒中时,盒整体的重量和容积显著增大,存在操作性下降的可能。
另外,成像装置本体需要高精度地支承大重量的盒的框架构成,装置整体构成的成本增大。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调色剂补给2成分显影系统具有在成像装置本体内贮藏调色剂的斗部,按调色剂补给容器、斗部、显影装置的顺序供给调色剂。因此,即使调色剂补给容器变空,也可使用斗内的调色剂,所以,在调色剂补给容器的更换时期具有某种程度的余量。
然而,具有斗部的机构使部件数量增加,盒构成大型化,导致上述那样的操作性的下降和成本增大。而且,调色剂补给容器的更换时期具有某种程度的余量,反过来说,使得不能正确地把握调色剂的更换时期和该调色剂补给容器内的调色剂残量,所以,在调色剂变少的寿命末期的图像形成过程中导致故障,在彩色图像的形成中其差明显出现。
这样,如不能正确地把握调色剂补给容器内的调色剂残量,则即使在调色剂补给容器内还残留有未使用的调色剂,也不能形成鲜明的彩色图像,由于这一原因,盒的更换时期提前,为此,与上述那样的长寿命化相反,不能进行资源的有效利用。
另外,彩色成像装置对更高质量的图像的要求提高,特别是调色剂补给2成分显影系统为了使显影装置的调色剂与载体的比例(调色剂浓度)为一定,需要使调色剂补给量更高精度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调色剂补给容器正确地将调色剂补给到显影装置,使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浓度稳定化,可形成高品位的图像。
另外,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成像装置的显影剂补给容器、搭载于显影剂补给容器的存储机构,其中,通过使调色剂补给容器的调色剂排出量更高精度化,并高精度地进行调色剂残余量检测,从而可时常均匀地保持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浓度,满足对高品位图像的要求,使显影剂补给容器的更换时期推迟,实现长寿命化,同时,形成为廉价、紧凑的构成。
更为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成像装置的显影剂补给容器、搭载于显影剂补给容器的存储机构,其中,通过使从调色剂补给容器的调色剂排出量更高精度化,均匀地保持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浓度,获得高品位图像,同时,高精度地进行调色剂残余量检测,从而使显影剂补给容器的更换时期推迟,实现长寿命化,同时,形成为廉价、紧凑的构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当然在用于运行上述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程序及存储该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中也可实现。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通过参照附图和以下记载而明确。在该附图中,对同一或类似的部分在所有图中采用相同参照符号。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地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色剂补给容器内的非接触IC存储单元与彩色激光打印机的通信控制部的电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色剂补给处理的流程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色剂补给处理的图像形成的流程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遮光罩回转数的决定的流程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回转数修正表的表。
图6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单位排出量的决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7为示出本发明单位排出量表的表。
图8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色剂补给处理的流程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遮光罩传感器的计数处理的流程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色剂总使用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色剂补给容器的寿命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12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色剂总使用量变化与单位排出量变化的关系的图。
图13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色剂总使用量变化与单位排出量变化的关系的受环境影响的图。
图14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回转数的不同对单位排出量的倍率变化的影响的图。
图15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驱动量检测部构成的侧面图。
图16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回转数的计数处理的说明图。
图17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色剂补给容器内的调色剂残余量的变化的说明图。
图18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色剂补给动作的说明图。
图19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构成的断面图。
图20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处理盒的构成的断面图。
图21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色剂补给容器和处理盒的安装状态的断面图。
图22为从较长方向观看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色剂补给容器和处理盒的断面图。
图23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色剂补给容器的较长方向内侧的构成的断面图。
图24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色剂补给容器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图25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中,可相对图像形成本体部分别独立地安装用于收容调色剂的独立的调色剂补给容器和可与该调色剂补给容器连接的盒(处理盒或显影盒)。
即,构成一种调色剂补给2成分显影系统,该调色剂补给2成分显影系统将作为消耗品的盒的构成长寿命化,从调色剂补给容器将必要的调色剂补给到该盒。
在本实施方式的调色剂补给2成分显影系统的场合,不在图像形成本体部设置过去那样的斗部,所以,需要正确地检测调色剂补给容器的更换时期。
在本例中,以电子照相式的彩色成像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以下,较长方向为与记录介质2的输送方向直交的方向,指与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称感光鼓7)的轴线方向相同的方向。另外,左右指从记录介质2输送方向观看时的左右。另外,上、下指盒安装状态下的上、下。
(系统构成)
首先,根据图19~图25说明电子照相式的彩色成像装置的系统构成的大体内容。图19示出作为彩色成像装置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整体构成。
该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成像部分别配置具有作为图像承载体的感光鼓7的4个处理盒90Y、90M、90C、90K(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和在该处理盒90Y、90M、90C、90K上方对应于各色的曝光部1Y、1M、1C、1K(由激光光学扫描系构成)。
在成像部的下方配置送出记录介质2的进给部3、转印形成于感光鼓7上的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皮带4a、及将中间转印皮带4a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2的2次转印辊4d。另外,配置对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2进行定影的定影部5和将记录介质2排出到装置外堆放的排出部。作为记录介质2,包含例如用纸、投影仪胶片或布等。
本例的成像装置为无清洁器系统装置,残存于感光鼓7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被取入到显影部。回收储存转印残留调色剂的专用的清洁器不配置到处理盒内。
在这里,电子照相式的成像装置为使用电子照相成像处理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装置。例如,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LED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电子照相传真装置、及电子照相文字处理器等。
处理盒一体地将起电部、显影部、清洁部的至少1个和作为图像承载体的感光鼓7盒化,形成可相对该图像形成本体部装拆该盒的结构。另外,显影盒意味着将调色剂收容部和显影部一体盒化,可相对图像形成本体部装拆该盒。
下面,依次详细说明彩色成像装置的各部的构成。
(进给部)
进给部3将记录介质2进给到成像部,主要由堆放收容多张记录介质2的进给盘3a、进给辊3b、防止重送的阻滞辊3c、进给导向构件3d、校准辊3g构成。
进给辊3b相应于图像形成动作进行回转驱动,1张1张地对进给盘3a内的记录介质2进行分离进给。记录介质2由进给导向构件3d引导,经由输送辊3e、3f输送到校准辊3g。
刚输送记录介质2后,校准辊3g停止回转,接触于该辊隙部,从而对记录介质2进行斜行矫正。
在图像形成动作过程中,校准辊3g按规定的顺序进行使记录介质2静止等候的非回转的动作和朝中间转印皮带4a输送记录介质2的回转动作,进行作为在下一工序的转印工序时的调色剂图像与记录介质2的位置对齐。
(处理盒)
处理盒90Y、90M、90C、90K在作为图像承载体的感光鼓7的周围配置起电部和显影部,一体地构成。该处理盒可由使用者相对装置本体容易地拆下,在感光鼓7达到寿命或更换时期的场合进行更换。
在本例中,例如当对感光鼓7的回转次数进行计数、超过规定计数值时,通报处理盒已达到寿命或更换时期这一状态。
本例的感光鼓7为带负电的有机感光体,在直径约30mm的铝制鼓基体上具有感光体层,在最表层设置电荷注入层。按规定的处理速度(在本例中约为117mm/sec)驱动回转。电荷注入层在绝缘性树脂的粘结剂上使用分散了作为导电性微粒子的例如SnO2超微粒子的材料的涂覆层。
如图20所示那样,在感光鼓7的里侧端部固定鼓凸缘7b,在前面端部固定非驱动凸缘7d。在鼓凸缘7b与非驱动凸缘7d的中心贯通鼓轴7a,鼓轴7a与鼓凸缘7b及非驱动凸缘7d一体地回转。即,感光鼓7以鼓轴7a的轴为中心回转。
在轴承7e可自由回转地支承鼓轴7a的前面侧端部,轴承7e相对轴承箱7c固定。轴承箱7c相对处理盒的框架固定。
(起电部)
在图21中,起电部由作为起电构件使用磁性粒子的磁刷起电装置8构成。在本例中,使用接触起电方法。
具体地说,作为起电构件,具有对导电性磁性粒子进行磁约束地构成的磁刷部,使该磁刷部接触于感光鼓7,对其施加电压,从而进行感光体表面的起电。
这样的起电方法(由电荷的直接注入进行的被起电体的起电)被称为“注入起电”。通过使用该注入起电方式,不需要机械地刮去感光鼓7上的残留调色剂将其除去的清洁机构(清洁板、清洁辊等)。关于该无清洁器系统将在后面说明。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注入起电方法中的在被起电体的起电不利用由电晕起电器进行的那样的放电现象,所以,需要起电的施加起电偏压仅为所期望的被起电体表面电位量,为没有臭氧发生的完全的无臭氧、低耗电量型起电。
(磁刷起电装置)
下面,详细说明磁刷起电装置8。在图21中,磁刷起电装置8在内包磁辊8b的起电套筒8a上形成磁性粒子的磁刷层,由刷的与感光鼓7的接触部使感光鼓7带有所期望的电位。
起电套筒8a在收容磁性粒子的起电容器的开口部沿较长方向配置,使其左侧大体半周面突入,使右侧大体半周面露出到外部。在起电套筒8a的表面为了良好地进行磁性粒子的输送而使表面具有适度的粗糙度,形成凹凸。
设于起电套筒8a内部的磁辊8b沿周向磁化4极。附着于感光鼓7上的磁性粒子为了防止因感光鼓7的回转而脱离,以使1个磁极具体地说使S1极与感光鼓7的中心方向相向的方式固定磁辊8b。
与起电套筒8a的表面具有规定间隙地配置非磁性的板形的限制板8c。磁性粒子由磁辊8b保持,由起电套筒8a的回转朝箭头方向输送。磁性粒子由限制板8c按规定的厚度在起电套筒8a上形成磁刷部。
起电套筒8a相对感光鼓7保持规定间隙地相向配置,磁刷与感光鼓7表面接触形成起电辊隙部。起电辊隙部的宽度对在感光鼓7的起电性具有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调整间隙使该辊隙部的宽度约成为6mm。
起电套筒8a相对作为被起电体的感光鼓7,通过图中未示出的马达、朝计数方向的图中箭头B方向驱动回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感光鼓7的回转速度V1,起电套筒8a按V2≈1.5×V1的速度比回转。
由于感光鼓7与磁刷部的相对回转速度越大接触机会越多,所以,起电均匀性良好,另外,转印残留调色剂的相对磁刷的取入性具有提高的倾向。磁刷部通过起电套筒8a从起电偏压电源(图中未示出)施加规定的起电偏压,感光鼓7在起电辊隙部接触起电处理成规定的极性和电位。
作为构成磁刷部的导电磁性粒子,也可使用铁氧体、磁铁矿等磁性金属粒子、由树脂粘结这些导电磁性粒子获得的粒子。搅拌构件8f与起电套筒8a大体平行,配置到起电套筒8a上方并可回转地支承于起电容器的较长方向两端部的壁面间。
起电刷8g相对感光鼓面按约1mm的侵入量接触,施加规定的电压。由起电刷8g的接触,均匀地分散感光鼓7面上的残留调色剂,进一步除电,从而均匀地进行下一工序的起电。
(无清洁器系统)
下面,说明使感光鼓7带负电、使带负电的调色剂在曝光部的低电位部显影的转印显影系的无清洁器系统。
在图21中,首先,转印后在感光鼓7上残留了一些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中的特别是带正电荷的调色剂一度被静电地取入到磁刷起电装置8,并由刷的强制刮取将除此之外的部分也回收。然后,在磁刷起电装置8内由与磁性粒子的摩擦起电成负极性后,排出到感光鼓7上。
另一方面,转印残留调色剂中的带负电的调色剂基本上不取入到磁刷起电装置8,与前面从磁刷起电装置8排出的调色剂一起回收到显影装置10(显影同时清洁)。
在该显影同时清洁过程中的调色剂往显影装置10的取入在显影时由灰雾消除偏压进行。在这里,灰雾消除偏压表示作为施加到显影装置的直流电压与感光鼓7的表面电位间的电位差的灰雾消除电位差。
按照该方法,转印残留调色剂一部分经由磁刷起电装置,余下部分直接回收到显影装置以在下一行程中使用,所以,没有废弃调色剂,同时可减少维护的麻烦。另外,由于为无清洁器类型,所以在增大空间面方面的优点大,可大幅度使成像装置小型化。
(曝光部)
在本例中,感光鼓7的曝光使用激光曝光机构进行。即,当从装置本体传送图像信号时,相应于该信号调制的激光L相对感光鼓7的均匀起电面进行扫描曝光。然后,在感光鼓7面选择性地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像。
如图21所示,激光曝光机构由固体激光元件(图中未示出)、多面反射镜1a、成像透镜1b、反射镜1c等构成。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由发光信号发生器(图中未示出)按规定时刻对固定激光元件进行接通/断开发光控制。
从固定激光元件发射的激光L由视准透镜系(图中未示出)变换成大体平行的光束,由高速回转的多面反射镜1a进行扫描。然后,通过成像透镜1b、反射镜1c以点状成像到感光鼓7。
这样在感光鼓7面上进行由激光扫描进行的主扫描方向的曝光和通过使感光鼓7回转进行的副扫描方向的曝光,可获得与图像信号对应的曝光分布。
另外,由激光L的照射和非照射形成表面电位下降的明部电位和不是这样的暗部电位。然后,由明部电位与暗部电位之间的反差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像。
(显影部)
下面,根据图21说明显影部的构成。作为显影部的显影装置10为2成分接触显影装置(2成分磁刷显影装置),在内包磁辊10b的作为显影剂承载体的显影套筒10a上保持由载体和调色剂构成的显影剂。
在显影套筒10a具有规定间隙地设置限制板10c,随着显影套筒10a朝箭头C方向回转,在显影套筒10a上形成薄层的显影剂。显影套筒10a与感光鼓7具有规定间隙地配置,在显影时,形成于显影套筒10a上的显影剂可在相对感光鼓7接触的状态下显影地设定。显影套筒10a在显影部相对感光鼓7的回转方向朝作为相反方向的箭头所示顺时针方向按规定的周速驱动回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调色剂使用平均粒径6μm的负起电调色剂,作为磁性载体使用饱和磁化为205emu/cm3的平均粒径35μm的磁性载体。另外,显影剂使用按重量比8:92混合调色剂和载体后获得的显影剂。显影剂循环的显影剂收容部10h除两端部外由较长方向的分隔壁10d分隔成2部位。搅拌螺旋片10eA、10eB夹着该分隔壁10d配置。
从调色剂补给容器补给的调色剂落到作为调色剂补给构件的搅拌螺旋片10eB前面侧,一边朝较长方向里侧输送一边受到搅拌,通过里侧端的没有分隔壁10d的部分。由搅拌螺旋片12a、10eA进一步朝较长方向前面侧输送,通过前面侧的没有分隔壁10d的部分,一边由搅拌螺旋片12a、10eB输送一边受到搅拌,反复循环。
在这里,说明使用显影装置由2成分磁刷法使形成于感光鼓7的静电潜像显影化的显影工序和显影剂的循环系。随着显影套筒10a的回转,显影容器内的显影剂由磁辊10b的N3极吸引输送出到显影套筒10a表面。在该输送过程中,显影剂由相对显影套筒10a垂直配置的限制板10c限制层厚,在显影套筒10a上形成薄层显影剂。
当薄层显影剂被输送到与显影部对应的显影极N1极时,由磁力形成立起尖端。感光鼓7表面的静电潜像由形成为该尖端状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作为调色剂像显影。在本例中,静电潜像被进行转印显影。
通过显影部的显影套筒10a上的薄层显影剂继续随着显影套筒10a的回转进入到显影容器内,由N2极·N3极的排斥磁场从显影套筒10a上脱离而返回到显影容器内的显影剂储槽。在显影套筒10a上从电源(图中未示出)施加直流(DC)电压和交流(AC)电压。在本例中,施加-500V直流电压和频率2000Hz、峰间电压1500V的交流电压,仅在感光鼓7的曝光部选择性地显影。
一般在2成分显影法中,当施加交流电压时,显影效率增大,图像成为高品质,但相反也存在易于发生灰雾的危险。为此,通常在施加于显影套筒10a的直流电压与感光鼓7的表面电位间设置电位差,从而防止灰雾。更为具体地说,施加感光鼓7的曝光部的电位与非曝光部的电位间的电位的偏压。
虽然将该用于防止灰雾的电位差称为灰雾消除电位(Vback),但当由该电位差显影时在防止感光鼓7表面的非图像区域(非曝光部)附着调色剂的同时,在无清洁器系统的装置中也进行感光鼓7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回收。即,为同时进行显影和清洁的显影同时清洁的构成。
在由显影消耗调色剂时,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浓度下降。在本例中,在接近搅拌螺旋片10eB的外周面的位置配置用于检测调色剂浓度的电感传感器10g。显影剂内的调色剂浓度下降得比规定浓度水平低这一状态由电感传感器10g检测到时,发出从调色剂补给容器将调色剂补给到显影装置内的命令。由该调色剂补给动作总是将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维持管理到规定的水平。
(调色剂补给容器)
下面,根据图19、图20、图21、图22说明调色剂补给容器的构成。在图19中,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M、120C、120K并列地配置到处理盒90Y、90M、90C、90K的上方,从装置本体100的正面安装。
在图21、图22中,在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M、120C、120K)内部配置固定于搅拌轴12b的搅拌板12c和作为调色剂补给构件的输送螺旋片12a,在容器底面形成用于排出调色剂的排出开口部12f。
在图23中,输送螺旋片12a和搅拌轴12b由轴承12d可回转地支承其两端,在单侧的最端部配置驱动联轴器(凹)12e。驱动联轴器(凹)12e从装置本体的驱动联轴器(凸)24接受驱动传递,受到回转驱动。
输送螺旋片12a的外形部成为螺旋肋片形状,以排出开口部12f为中心使螺旋的螺纹方向反转。
由驱动联轴器(凸)24的回转使输送螺旋片12a朝规定的回转方向回转。然后,朝排出开口部12f输送调色剂,从排出开口部12f的开口使调色剂自由落下,将调色剂补给到处理盒。
搅拌板的回转径向的前端部倾斜,当与调色剂补给容器的壁面滑动接触时,上述前端部按某一角度接触。具体地说,搅拌板的前端侧螺旋扭转,成为螺旋状态。这样,通过使搅拌板的前端侧螺旋倾斜,发生朝轴向的输送力,朝较长方向输送调色剂。
本例的调色剂补给容器不限于2成分显影法,在使用1成分显影法的处理盒或显影盒中也可补给,另外,收容于调色剂补给容器内的粉体不仅限于调色剂,当然也可为混合了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的所谓的显影剂。
(转印部)
下面说明转印部的构成。在图19中,作为转印部的中间转印机构4将从感光鼓7依次进行1次转印后重叠的多个调色剂像一起2次转印到记录介质2。
中间转印机构4具有朝箭头方向行走的中间转印皮带4a,在箭头所示顺时针方向按与感光鼓7的外周速度大体相同的周速行走。该中间转印皮带4a为周长约940mm的环状皮带,由驱动辊、2次转印相向辊4g、从动辊这3个辊架设。
另外,在中间转印皮带4a内可回转到各感光鼓7的相向位置地配置转印起电辊4fY、4fM、4fC、4fK,朝感光鼓7的中心方向加压。
转印起电辊4fY、4fM、4fC、4fK从高压电源(图中未示出)供电,从中间转印皮带4a的里侧进行与调色剂相反极性的起电,将感光鼓7上的调色剂像依次1次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4a的上面。
在这里,作为中间转印皮带4a,可使用由聚酰亚胺树脂构成的皮带。作为其它材质,不限于聚酰亚胺树脂,也可很好地使用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偏二氟乙烯、聚萘甲酸乙二脂、聚醚醚酮树脂、聚醚砜树脂、聚氨酯树脂等塑料、含氟类、硅酮类橡胶。
在2次转印部,将作为转印构件的2次转印辊4d在与2次转印相向辊4g相向的位置压接到中间转印皮带4a。2次转印辊4d可朝图示上下摆动地固定,在发生中间转印皮带4a的更换、或在2次转印部发生堵塞的场合,可退避到规定的位置,上述作业成为可能。
在这里,中间转印皮带4a和2次转印辊4d分别受到驱动,当记录介质2突入到2次转印部时,将规定的偏压施加到2次转印辊4d,中间转印皮带4a上的调色剂像2次转印到记录介质2。此时,夹于两者间的状态的记录介质2在进行转印工序的同时按规定的速度朝图示左方向输送,朝作为下一工序的定影器5输送。在作为转印工序的最下游侧的中间转印皮带4a的规定位置设置可接离中间转印皮带4a的表面的清洁机构,除去残留于上述中间转印皮带4a的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在清洁机构11内配置用于除去转印残留调色剂的清洁板11a。清洁机构可绕回转中心(图中未示出)摆动地安装,清洁板11a朝咬入到中间转印皮带4a的方向压接。取入到清洁机构11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由输送螺旋片11b输送到废调色剂槽(图中未示出)进行储藏。
(定影部)
下面,说明定影部的构成。在图19中,由上述显影部形成于感光鼓7的调色剂像通过中间转印皮带4a转印到记录介质2上。定影器5使用热将转印到记录介质2的调色剂像定影到记录介质2。
定影器5具有用于对记录介质2加热的定影辊5a和用于使记录介质2压接于定影辊的加压辊5b,各辊为空心辊。在其内部分别具有加热器(图中未示出)。然后,通过驱动回转,同时地输送记录介质2。
即,保持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2由定影辊5a和加压辊5b输送,同时,通过加热和压力,将调色剂像定影于记录介质2。定影后的记录介质2由排出辊3h、3j排出,堆放于装置本体100上的托盘6。
(处理盒、调色剂补给容器的安装)
下面,根据图21~图25说明处理盒90Y~90K和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的安装顺序。在图25中,在装置本体100的正面配置可自由开闭的前门27,当朝前面打开该前门27时,露出插入处理盒90Y~90K和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的开口部。
在插入处理盒90Y~90K的开口部配置可自由回转地支承的定心板25,在取出处理盒90Y~90K的场合,在开闭该定心板25后进行。在图21中,在装置本体100内固定用于引导处理盒90Y~90K的安装的导轨21和引导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的安装的导轨20。
处理盒90Y~90K和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的安装方向为与感光鼓7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导轨21、20也配置到同样的方向。处理盒90Y~90K和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一度沿上述导轨21、20滑动,从装置本体100内的前面插入到里侧。
当处理盒90Y~90K插入到最里部时,鼓轴7a的里侧端部插入到装置本体100的定心轴26,感光鼓7的里侧的回转中心位置相对装置本体100决定。另外,与此同时,连接鼓凸缘7b与驱动联轴器(凸)24,可进行感光鼓7的回转驱动。
另外,在后侧板23配置对处理盒90Y~90K进行定位的支承销22,该支承销22插入到处理盒90Y~90K的框架,固定处理盒的框架的位置。
在装置本体100的前面侧配置可回转的定心板25,相对该定心板25支承固定处理盒90Y~90K的轴承箱7c。由这些一连串的插入动作使感光鼓7和处理盒90Y~90K相对装置本体100定位。
另一方面,在图22、图23中,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插入到最里部时,相对从后侧板23凸出的支承销22固定。另外,与此同时,连接驱动联轴器(凹)12e与驱动联轴器(凸)24,可进行输送螺旋片12a和搅拌轴12b的回转驱动。
另外,在前侧板29设置定位板19,配置到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的前面侧的支架15的孔15a相对上述定位板19的轴19a配合。由该配合确定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前面侧的位置。
(存储介质)
下面,说明存储介质。作为存储介质,如为用于可改写地存储和保持信号信息的存储介质,则不特别限制。例如,RAM、可改写的R0M等电存储介质、磁记录介质、磁泡存储器、磁光存储器等磁存储介质可以适用。
(系统的电气构成)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系统的电气构成。图1为示出作为存储介质的非接触IC存储单元400和通信控制部410的框图。作为非接触IC存储器,使用强感应电体非易失性存储器(FeRAM403)。
(调色剂补给容器)
非接触IC存储单元400由IC404和用于产生电磁感应的天线线圈401构成。非接触IC存储单元400由从通信控制基板410发送的电磁波生成IC404的电源,而且,收发装置本体100的通信数据。为此,不在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M、120C、120K侧设置另外的电源(例如电池等)地供给电源或为了通信设置电触点部即可进行通信。
在IC404内将包含调制解调电路402和存储规定数据的FeRAM403(以下称RAM403),该调制解调电路402在数据接收时将调制的数据解调,在发送数据时对解调的数据进行调制。
(第1存储部/第2存储部)
RAM403为可改写的存储器,大体分成2个存储区域403a、403b。在图1中,由制造商或销售商写入到第1存储区域403a,存储未由成像装置的装置本体100侧改写的数据。作为该信息,例如存在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的寿命或更换时期的阈值数据、用于计算出使用量或调色剂补给量的修正表等。
作为寿命或更换时期的阈值数据,存在无调色剂的阈值、调色剂补给容器的寿命或更换时期警告的阈值、寿命或更换时期预告的阈值等。作为修正表,例如为用于输送螺旋片12a的每一单位回转数的调色剂排出量的表,虽然可列举出基于调色剂补给容器的调色剂的总使用量的总使用量修正表、基于装置本体的温度湿度变化的温度湿度修正表、基于输送螺旋片12a的回转数的驱动量修正表等,但除此之外也可使用基于调色剂种类的调色剂修正表、基于构成显影剂补给容器的部件的部件履历修正表等。
在第2存储区域403b的由装置本体100侧改写的区域例如存储调色剂的总使用量的数据、发生异常的场合的错码数据、调色剂补给容器的使用开始日、使用结束日等。
(成像装置本体)
如图1所示,在装置本体100侧设置通信控制基板410、机械控制器420、调色剂补给驱动部430、通信控制基板440。在通信控制基板410、440设置天线线圈411、461、调制解调电路部412、462、通信控制电路部413、463、共振用电路部414、464。
上述通信控制电路部413连接到机械控制器442的CPU421,进行与机械控制器442的信号收发。在调色剂补给驱动部430设置用于检测调色剂补给用的驱动马达的回转数的回转数检测部431、调色剂补给驱动马达432。
温度湿度检测部500连接到机械控制器442的CPU421,检测装置本体100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处理盒)
在处理盒90Y~90K设置包含与上述IC404同样的构成的非接触IC存储单元450和调色剂浓度检测部10g。
在处理盒的存储单元450与调色剂收容容器同样地由IC454和用于产生电磁感应的天线线圈451构成。非接触IC存储单元450由从通信控制基板440发送的电磁波生成IC454的电源,而且,进行装置本体100的通信数据的收发。为此,不需要在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M、120C、120K侧设置别的电源(例如电池等)供给电源和设置电触点即可进行通信。
在IC454内包含调制解调电路452和存储规定数据的FeRAM453,该调制解调电路452在数据接收时将调制的数据解调,在发送数据时对解调的数据进行调制,发送到天线。
(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机构)
下面,说明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机构。本例的调色剂残留量检测利用调色剂补给机构的回转数。回转数的显示分成直接和间接两种。
作为回转数的直接显示内容例如有驱动轴的回转时间、回转次数、回转行走距离。作为检测上述回转数的方法,具有在驱动轴配置包含多个切口的回转遮光罩并检测通过回转遮光罩的切口的透过光的通、断的时刻和次数的方法。另外,也可使用公知的各种编码器。在检测回转行走距离的场合,例如也可使用激光多普勒速度检测装置。
作为回转数的间接显示内容,可考虑控制调色剂补给机构的驱动马达的参数。例如,如驱动马达为脉冲马达,则可按输入的脉冲数决定回转数。另外,如为直流伺服马达,则可根据输入电压和输入时间控制回转数。
在本例中,使用了廉价的直流马达,但上述直流马达随发生的负荷改变回转数。换言之,即使在一定的驱动时间,由于负荷变动使回转数产生偏差,所以,不能由使用驱动时间的控制决定正确的回转数。为了防止上述变动,虽然可设置直流马达的等速控制电路,但成本提高。
因此,在本例中,如图23所示那样,在调色剂补给驱动部的回转轴配置回转遮光罩32,由遮光罩传感器33对狭槽的凹凸进行计数,将该计数作为回转数。回转遮光罩32当然也可配置到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侧或装置本体100的调色剂补给驱动部中的任一方。
随着上述输送螺旋片12a的回转,排出调色剂补给容器内的调色剂,最终调色剂的残留量基本上为0。本实施方式的回转遮光罩轴的回转数与输送螺旋片12a的回转数为3:1的整数比,狭槽由凹凸分成8份。因此,在将狭槽的通、断各作1次计数时,按24次计数使输送螺旋片12a转1周。此时,使用计算上述使用量所用的修正表将上述回转数换算成调色剂的总使用量,比较上述寿命或更换时期的阈值数据,从而进行调色剂残留量的检测。
(系统动作)
下面,根据图1~图18说明本系统的动作。
(调色剂补给/调色剂残留量检测顺序)
下面参照图2~图18说明本发明的调色剂补给/调色剂补给顺序和调色剂残留量检测顺序。在这里,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调色剂补给处理初期顺序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检测在装置本体100内的调色剂补给容器(记载为“T-CRG”。在附图中也同样。)120Y、120M、120C、120K的安装的有无。该安装的有无通过由非接触IC存储单元400相对图1所示那样的从通信控制基板410发送的规定的共振频率响应而进行。
在非接触IC存储单元400中,当作为存储于RAM403的第1存储区域403a的识别信息的规定ID数据由调制解调电路402发送时,判断存在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前进到步骤S2。
另一方面,在没有任何响应的场合,判断未安装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前进到步骤S5,通报没有调色剂补给容器。此后,前进到步骤S7,停止装置本体100。具体地说,由安装于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的非接触IC存储单元400和与安装于成像装置的通信控制基板410的通信进行确认。
然后,在步骤S2确认非接触IC存储单元400的寿命或更换时期达到数据(数据Le),如未达到寿命或更换时期,则判断可使用该调色剂补给容器,前进到步骤S3、步骤S4。另一方面,在达到寿命或更换时间的场合,在步骤S6通报达到寿命或更换时期这一状态。
(图像形成处理)
图3为示出调色剂补给处理的成像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如图1所示,安装于处理盒90Y~90K的电感传感器10g的输出信号Vi被送到装置本体100的CPU421。CPU421确认该输出信号Vi,前进到步骤S8,确认调色剂浓度从基准值的偏离。具体地说,由步骤S9进行输出信号Vi与预先设定的Vi0的比较。Vi0为不按示出调色剂浓度的下限值的阈值进行调色剂补给的状态下持续进行图像形成的场合发生的数值,此时,可判断调色剂补给容器达到寿命或更换时间。因此,当在步骤S9达到Vi<Vi0时,前进到步骤S12,对T-CRG寿命或更换时期到达数据Le设位等,在步骤S13停止本体。
此时,在步骤S12对T-CRG寿命或更换时期到达数据Le设位是用于单个地留下该T-CRG已经达到寿命或达到更换时期的履历,例如,即使使用者将其误当作新品再次安装到装置本体,也由步骤S2进行寿命或更换时期判断,所以不会发生误动作。
如履历信息不对T-CRG的单个保留,则可能在再次由步骤S9进行Vi与Vi0的比较之前进行图像形成动作,在调色剂浓度成为比Vi0明显地小的值的场合,可能破坏显影装置。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9判断否时,前进到步骤S10,判断Vi是否为适当的调色剂浓度。Vi1为示出调色剂浓度的适当的阈值,如Vi在Vi1以上,则判断调色剂浓度适当,前进到步骤S11,开始打印。另一方面,在输出值Vi<Vi1的场合,判断调色剂浓度低、需要调色剂补给,前进到步骤S14,决定用于调色剂补给动作的遮光罩回转数。
(调色剂补给动作-遮光罩计数值决定)
图4为表示调色剂补给处理的调色剂补给动作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当判断需要调色剂补给时,首先,在步骤S15,计算出输出值Vi与基准值Vi1的差ΔVi。此时,也可根据打印张数或打印率修正ΔVi。然后,在步骤S16,根据ΔVi决定调色剂补给量D。
接着,决定与调色剂补给量D相当的遮光罩计数值N。首先,在步骤S17,根据作为用于计算出存储于上述第1存储区域403a的调色剂补给量的修正表的一个的温度湿度修正表和基于调色剂的总使用量的总使用量修正表,决定该T-CRG的现状的回转遮光罩每1次计数的单位排出量A。
在步骤S18,根据调色剂补给量D、单位排出量A计算出遮光罩计数值N1(N1=D/A)。在步骤S19,选择与遮光罩计数值N1相当的回转数修正值B,在步骤S20计算出遮光罩计数值N。
然后,前进到下一步骤S21。回转数修正数据为用于计算出存储于上述第1存储区域403a的调色剂补给量的修正表的一个,为如图5所示那样随着1项任务(1次的调色剂补给动作)的遮光罩计数值变化的、示出用于修正调色剂补给量的修正倍率的常数,在本实施方式中,分成5个级(Na~Ne)。Na~Ne将假定的最低打印率图像到最高打印图像的遮光罩回转数分成5级,当然通过增加该分割数可进行更细致的修正,但存储区域的占有率增大。因此,最好根据与需要的补给精度、存储区域全体的大小的平衡选择适当的分割数。
下面根据图14说明为什么需要上述那样的控制。图14的纵轴表示排出量相对基准排出量的倍率,横轴表示1项任务的遮光罩计数值。
在该图中,当设回转数Nc规定为基准回转数、该回转数的遮光罩1次计数的调色剂排出量(单位排出量)为1时,绘出使回转数从Na朝Ne变化时的单位排出量的倍率变化。例如,在设Nc时的单位排出量为Ax的场合,
Nc×α=Ax×α
这样的关系如对假定的所有范围的遮光罩计数值成立,则不需要这样的修正,但实际上存在输送螺旋片12a的调色剂输送效率的损失等,所以,如不进行
Nc×α=Ax×α/Bx
这样的修正,则不能进行正确的调色剂补给。因此,需要修正。在这里,通过将该修正表存储到上述第1存储区域403a,可进行与各T-CRG相应的修正。
(调色剂补给动作-单位排出量的决定)
步骤S17为从单位排出量表选定此时的状态的单位排出量A的流程图。
在这里,根据装置本体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和T-CRG的调色剂总使用量(T-CRG内的调色剂残留量)说明选定每1次回转遮光罩计数的单位排出量A的控制。
根据装置本体内的温度湿度和T-CRG的调色剂总使用量选定每1次回转遮光罩计数的单位排出量A的理由如下。
调色剂的流动性和环境(温度/湿度)存在紧密关系。例如,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流动性变低,在低温低湿环境下流动性增大。
另一方面,调色剂的流动性与T-CRG的调色剂排出(输送)性能的关系也较紧密。
例如,如调色剂的流动性太高,则T-CRG的单位排出量可能变低。这是因为,(调色剂的流动性达到某一程度以上时包含于单位空间的空气的量增加)螺旋片输送的调色剂的容积密度变低。
另外,如调色剂的流动性太低,则T-CRG的单位排出量可能变低。这是因为,(螺旋片取入部的调色剂的流动状况恶化)螺旋片取入部取入的调色剂的量减少。
即,调色剂的流动性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变低,在低温低湿环境下变高,但并不是调色剂的流动性高则单位排出量增加,如调色剂的流动性变得过高,则单位排出量可能减少,相反,流动变得过低时单位排出量也减少。
如以上那样,装置的环境(温度湿度)使调色剂的流动性变化,与此相应,调色剂的输送性也变化。
另外,调色剂补给容器内的调色剂残留量不同使单位排出量也不同。如调色剂补给容器内的调色剂残留量多(=调色剂总排出量较少),则单位排出量变多,另外,如调色剂残留量少,则单位排出量少。
调色剂残留量的状态示于图17和图18,图17示出调色剂收容容器(120Y、120M、120C、120K)的调色剂200的残留量多的状态。在调色剂收容容器内配置固定于搅拌轴12b的搅拌板12c和输送螺旋片12a,在容器底面形成用于排出调色剂的排出开口部12f。如图17所示,当调色剂200的残留量多时,单位排出量增大。
图18示出调色剂收容容器的调色剂200的残留量少的状态,在该状态,单位排出量变少。关于调色剂收容容器内的构成,与图17同样。
首先,在步骤S22,检测该时刻的装置本体的温度湿度P(在这里,这样的温度湿度示出从装置本体内的温度湿度导出的绝对水分量(g/m3))。温度湿度的由图1的温度湿度检测部500检测到的值使用送到CPU的值进行与以下说明的阈值的比较和判断。
然后,在步骤S23中,判断检测到的温度湿度是否比阈值PL低。如检测到的温度湿度比PL低,则选择P1(步骤S32)。另一方面,在检测到的温度湿度比PL高时,在步骤S24进行与阈值PH的比较,在温度湿度比PH高的场合,选择P3(步骤S33),在温度湿度比PH低时,选择P2(步骤S25)。该P1~P3在图7所示单位排出量表中为用于决定单位排出量的要素。例如,在分别将阈值PL、PH设定到低温低湿度(约8g/m3)、高温高湿(约15g/m3)的场合,此时的绝对水分量如为10g/m3,则选择P2。
然后,在步骤S26检测T-CRG的总使用量M。根据该总使用量M选定用于决定单位排出量的要素M1~M4。首先,在步骤S27中,判定总使用量M是否比阈值Ma小,如小,则选择M1(步骤S34)。另一方面,在总使用量M比Ma大的场合,在步骤S28,判定总使用量M是否属于Ma以上不到Mb的范围。结果,在总使用量M属于该范围的场合,在步骤S35选择M2。另一方面,当不属于该范围时,在步骤S29,判定总使用量M是否属于Mb以上不到Mc的范围。结果,在总使用量M属于该范围的场合,在步骤S36选择M3。另一方面,在不属于该范围的场合,在步骤S30,选择M4。在这里,也可例如相对调色剂的总量将Ma、Mb、Mc设定为与25%、50%、75%相当的量。
以上在单位排出量表选定用于决定单位排出量的要素,所以,在步骤S31中,从P1~P3、M1~M4的组合将单位排出量A决定成A1-1~A4-3中的任一个。
单位排出量表为用于计算出存储于上述第1存储区域403a的调色剂补给量的修正表的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温度湿度分成3级,将T-CRG的调色剂总使用量M分割成4级。该表当然可根据调色剂的补给精度和存储区域的占有率使级数适当。
下面根据图12和图13说明需要这样的控制的原因。图12的横轴表示T-CRG的调色剂的总使用量,纵轴表示每1次回转遮光罩计数的调色剂的排出量(单位排出量)。另外,在图12中,粗线为实测值,细线表示总排出量M1~M4的各区间的单位排出量的平均值。
按照图12,显示出单位排出量随着调色剂的消耗朝右侧下降的倾向。图13与图12同样,横轴表示T-CRG的调色剂的总使用量,纵轴表示每1次回转遮光罩计数的调色剂的排出量(单位排出量)。另外,图13为在高温高湿、常温常湿、低温低湿下检测图12的总排出量M1~M4的各区间的单位排出量的平均值的结果,分别由实线、虚线、1点划线示出。由该图可知,单位排出量存在高湿度时多、低湿度时少的倾向。
如这些测定值全部成为与横轴平行的直线状,则不需要这样的控制,但实际上单位排出量随着T-CRG的调色剂总使用量、温度湿度变化。
因此,通过从表选择此时的最佳的单位排出量,可预见到调色剂补给精度的提高。另外,通过将该修正表存储到上述第1存储区域403a,从而可进行与各T-CRG相应的修正。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决定回转数和调色剂使用量的修正值为存储于第1存储区域403a的表。另外,利用示出各调色剂补给容器的单位排出量等直接的数据的表。作为其它方法,例如通过根据调色剂的种类和部件履历等从预先存储于装置本体的表内选择适当的数据,也可获得同样的效果。
然而,按照本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优点在于由于调色剂补给容器具有表自身而可对应所有情况。即,在装置本体具有表的场合,需要对调色剂的种类和部件履历等的所有变化存储假定的表,假定之外的修正值不能对应所需要的场合。然而,通过调色剂补给容器具有表,从而在调色剂补给容器生产时如存储各种修正值,则不必有这种担心。
对于调色剂流动性,说明了装置对环境的影响,但可以得知,该环境引起的调色剂的流动性对调色剂的不同种类例如颜色不同的各种调色剂不同。对于各色的调色剂,各环境的调色剂的流动性可能不同,在该场合,可在设于各色的T-CRG的存储器存储对于各色调色剂的单位排出量的表。
(调色剂补给动作·调色剂补给)
图8为示出图4的步骤S21的调色剂补给动作的处理的流程图。即,在图4的步骤S20中,决定遮光罩计数值N后,从步骤S37开始补给。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计数检测机构。如图15所示,在调色剂补给驱动部30的驱动轴安装回转遮光罩32,由狭缝形成8个部位的凹凸。遮光罩传感器33相对回转遮光罩32的回转方向垂直地配置传感器面。
遮光罩传感器33组合高光输出的红外LED和光敏晶体管而构成。来自红外LED的发光随着回转遮光罩32的回转由回转遮光罩32的狭缝的凹凸反复进行与来自红外LED的光的受光和隔断。
如图16所示,当来自红外LED的受光被隔断时,来自光敏晶体管的输出信号成为HIGH,受光时,发送LOW的信号。CPU421接受来自该光敏晶体管的输出信号,对调色剂补给驱动部30的驱动量进行计数。
下面返回步骤S37的说明。当开始补给动作时,根据前面决定的回转数N,调色剂补给驱动部30(参照图19、图23)进行输送螺旋片12a的驱动。
在步骤S38,接通输送螺旋片12a的驱动马达34(参照图23),接通遮光罩传感器33,将遮光罩传感器33的计数值Nr初始化(Nr=0)。然后,在步骤S39,进行遮光罩传感器33的计数。
(遮光罩传感器的计数)
图9为示出步骤S39的遮光罩传感器33的计数的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在这里,对通过回转遮光罩32的切口的通过光的通、断的次数进行计数,使该计数值为回转数。
首先,在步骤S37,检测遮光罩传感器33现在的信号电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信号电平,检测到高电平(HIGH)或低电平(LOW)中的任一个后,使计数值增加。因此,在高电平时,前进到步骤S48,在低电平时,前进到步骤S49。
在步骤S48、步骤S49,分别检查遮光罩传感器33的1个前的信号电平。当在步骤S48为低电平、在步骤S49为高电平时,前进到步骤S50,进行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的输送螺旋片12a的驱动量Nr的计数增加。在该场合,Nr=Nr+1。
在步骤S48为高电平、在步骤S49为低电平时,返回到图8的流程,前进到步骤S40的处理。
下面再次返回到图8,在步骤S40,判断遮光罩传感器33的计数值Nr是否达到回转数的计数值N。如计数值Nr达到N,则前进到步骤S41,使驱动马达34停止。在计数值未达到N时,继续步骤S39的遮光罩传感器的计数处理。
在步骤S41停止驱动马达34后,前进到步骤S42,再次进行图9的计数处理。然后,在步骤S43,停止马达后,判定是否经过规定的时间(T2ms)。如经过规定的时间,则前进到步骤S45,使实际的计数值为Nr=N′后,前进到步骤S44,关闭遮光罩传感器33的信号。在步骤S46,停止补给动作。
由驱动马达34的通、断使输送螺旋片12a进行回转、停止,但严密地说,在驱动马达34停止的同时输送螺旋片12a不停止。调色剂补给驱动部30具有一定的惯性,该惯性力使停止时刻偏移。特别是当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具有的负荷变少时,换言之,在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的寿命末期,由于来自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的制动力变少,所以,瞬时的停止变难。
当停止位置产生偏差时,提供的回转数与实际的回转数产生差别,当该差累积时,不能预测正确的调色剂的总排出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停止驱动马达34后,也确认由回转遮光罩32获得的计数值,检测实际的回转数N′。
(调色剂总使用量的写入)
下面再次返回到图2。当在步骤S3结束调色剂补给、结束图像形成处理时,转移到步骤S4,使用实际的回转数N′,留下关于该T-CRG使用了多少量的履历。图10示出在该步骤S4的调色剂总使用量M的写入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51中,从A1-1~A4-3中选择单位排出量A。然后,在步骤S52从上述图8的步骤S45确认作为实际的回转数的遮光罩计数值N′。在步骤53选择遮光罩计数值N′的回转数修正值B。然后,前进到步骤S54,进行该1项任务的调色剂使用量ΔM的计算。ΔM利用单位排出量A、遮光罩计数值N′回转数修正值B,计算
ΔM=A×N′×B(步骤S55)
然后,前进到步骤S56,在此前使用的T-CRG的调色剂总使用量M加上ΔM,调色剂总使用量M计算为
M=ΔM+M
然后,前进到步骤S57,由步骤S56计算的调色剂总使用量M被写入到第2存储区域403b。这样进行细微的修正是因为如上述那样单位排出量随调色剂的总使用量改变,因此,总使用量需要在各调色剂补给容器确实地残留履历。
(调色剂残留量检测)
下面,根据图11的流程图说明利用上述调色剂补给系统的调色剂残留量检测处理。
首先,步骤S59确认调色剂总使用量M。然后,在步骤S60确认作为用于判定存储于上述第1存储区域403a的调色剂的寿命或更换时期的阈值数据的L1、L2、L0。在这时,L1为寿命(更换时期)预告阈值,L2为寿命(更换时期)警告阈值,L0为无调色剂的阈值。
在步骤S61中,进行调色剂总使用量M与作为寿命阈值的第1电平的L1的比较。在这里,如M<L1,则判断调色剂充分,前进到步骤S64。另外,如不符合该条件,则前进到步骤S62。
在步骤S62,进行与作为寿命阈值的第2电平的L2的比较。此时的M的值如符合L1≤M<L2的条件,则判断T-CRG的寿命或更换时期接近,前进到步骤S67,在装置本体的显示部121进行寿命或更换时期预告显示,前进到步骤S64。显示部121最好由LED或液晶板构成。
此时,如不符合步骤S62的条件,则判断超过T-CRG的寿命或更换时期,在步骤S63进行寿命或更换时期警告显示,前进到步骤S64。
另外,虽然未在图11中示出,但在进行L0与M的比较、M超过L0的场合,也可判断达到寿命或更换时期,前进到图3的步骤S11,对更换时期达到数据Le设位等,在步骤S12停止本体。
步骤S64用于计算T-CRG的使用率。在步骤S65计算作为无调色剂电平的L0与M的比例,通过在步骤S66显示,使用者逐次得知该T-CRG的使用率,所以,可用于更换时期的预测等。
本例的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由上述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机构可正确地预测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的调色剂残留量。因此,依原样使用接近寿命或更换时期的调色剂补给容器,在进行大量的打印任务的场合,可能在任务途中耗尽调色剂而中断任务。
在这样的场合,一度取出调色剂残留量少的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换成新品,实施上述任务。然后,在其结束后,再一次与接近寿命或更换时间的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更换,可使尽该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的调色剂。
由于各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K的寿命或更换时间存储于分别设置的存储器,所以,在更换作业等中,寿命信息不会消失,不需要在装置本体100进行多余的设定作业。因此,对于使用者,可提供更有益的调色剂补给容器和成像装置。
如上述那样,作为电子照相式的成像装置,以彩色激光打印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用于电子照相复印机、LED打印机、传真机、或文字处理器等其它电子照相式的成像装置,可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电子照相式的成像装置,作为记录剂,也可适用于例如使用油墨那样的喷墨打印机等其它机种的装置。
如以上那样,按照本发明,可进行比过去更正确的调色剂补给,可实现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浓度的稳定化,提供高品质的图像。另外,可正确地通报显影剂补给容器的更换时期,另外,在显影剂补给容器空的场合通过停止电子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从而可防止盒和中间转印皮带的故障。另外,可使显影剂补给容器内的残留调色剂量更少,另外,在使用末期也可进行稳定的调色剂补给。可比过去更正确地预测使用量,可正确地向使用者通报显影剂补给容器的更换时期。
这样,按照本发明,可进行比过去更正确的调色剂补给,实现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浓度的稳定化,提供高品质的图像。
另外,由于可正确地检测调色剂的总使用量,所以,可正确地通报显影剂补给容器的更换时期,另外,通过在显影剂补给容器空的场合停止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可防止盒和中间转印皮带的故障。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适用于由多个设备(例如主计算机、接口设备、阅读器、打印机等)构成的系统,也可适用于由1个设备构成的装置(例如复印机、传真机等)。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当然也可这样来实现,即,将记录了用于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码的存储介质(或记录介质)供给系统或装置,由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CPU、MPU)读出存储于存储介质的程序码并执行。
在该场合,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码自身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存储该程序码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
另外,为了提供该程序码,也可利用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类或非易失性类的存储器插件和ROM那样的存储介质。
另外,当然也包含这样的场合,即,通过由计算机执行读出的程序码,从而不仅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而且根据该程序码的指示由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OS)等进行实际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由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
另外,当然也包含这样的场合,即,在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码写入到插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卡和连接于计算机的功能扩展机构具有的存储器后,根据该程序码的指示,由该功能扩展卡或功能扩展机构具有的CPU等进行实际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由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
在本发明适用于上述存储介质的场合,最好该存储介质存储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流程图对应的程序码。另一方面,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正。此外,为了公开发明的范围,形成了以下的权利要求。
可以相信,本发明的动作和构成可这样根据上述记载得到明确。公开和记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最佳地具有特征的另一方面,应该容易明白,在不脱离由以下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正。

Claims (22)

1.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容调色剂的第1显影剂收容部(120Y、120M、120C、120K);用于将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内的上述调色剂补给到第2显影剂收容部(90Y、90M、90C、90K)的调色剂补给构件(12a);检测上述第2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浓度的浓度检测器;检测关系到上述调色剂的流动性的环境信息的检测部;计算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总使用量的调色剂使用量计算部;存储与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到的关系到调色剂的流动性的环境信息和由上述调色剂使用量计算部计算出的调色剂总使用量对应的、关于调色剂补给量的信息的存储部;以及根据来自上述浓度检测器的关于调色剂浓度的信息和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的上述关于调色剂补给量的信息,控制上述调色剂补给构件的补给动作的控制部(4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关于调色剂补给量的信息,是与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总使用量和上述关系到调色剂的流动性的环境信息对应的、关于上述调色剂补给构件的单位回转的调色剂补给量的信息,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关于单位回转的调色剂补给量的信息,计算出上述调色剂补给构件的动作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调色剂补给构件的动作次数,计算出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的总使用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比较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的总使用量和预定的阈值,判定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量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用于将上述控制部的判定结果通知给上述成像装置的使用者的通知机构(1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控制部中,当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的总使用量达到预定的阈值时,停止上述成像装置的图像形成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部检测装置本体内的环境,上述关系到调色剂的流动性的环境信息是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到的关于装置本体内的环境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和上述调色剂补给构件,为一体地构成的可相对上述成像装置本体装拆的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M、120C、120K)。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上述调色剂补给构件、以及上述存储部,为一体地构成的可相对上述成像装置本体装拆的调色剂补给容器(120Y、120M、120C、120K)。
10.一种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成像装置包括收容调色剂的第1显影剂收容部(120Y、120M、120C、120K)、用于将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内的上述调色剂补给到第2显影剂收容部(90Y、90M、90C、90K)的调色剂补给构件(12a)、检测上述第2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浓度的浓度检测器、以及存储修正表的存储部,上述修正表包括多个关于上述调色剂补给构件的每单位回转从上述显影剂收容部补给的调色剂补给量的信息;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使用量计算步骤(S26),计算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总使用量;检测步骤,检测关系到调色剂的流动性的环境信息;决定步骤,根据上述关系到调色剂的流动性的环境信息和上述调色剂总使用量基于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的修正表决定调色剂补给量;以及动作控制步骤,根据来自上述浓度检测器的关于调色剂浓度的信息和所决定的上述调色剂补给量来控制上述调色剂补给构件的补给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检测步骤中检测装置内的环境,上述关系到调色剂的流动性的环境信息为在上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关于环境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与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总使用量和上述关系到调色剂的流动性的环境信息对应的、上述调色剂补给构件的单位回转的调色剂补给量的调色剂补给量确定步骤(S3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在上述调色剂补给量确定步骤中决定的单位回转的调色剂补给量,计算出上述调色剂补给构件的动作次数的回转数计算步骤(S18)。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在上述回转数计算步骤中计算出的动作次数,计算出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的总使用量的调色剂总使用量计算步骤(S56)。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上述总使用量和预定的阈值判定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量的状态的判定步骤(S58)。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上述成像装置的使用者通知上述判定步骤的判定结果的通知步骤(S63、S66)。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判定步骤中,当判定为上述总使用量达到预定的阈值时,停止上述成像装置的图像形成动作。
18.一种显影剂补给容器,可相对成像装置装拆,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容调色剂的显影剂收容部(120Y、120M、120C、120K)、用于将上述调色剂补给到上述成像装置本体的具有螺旋片的调色剂补给构件(12a)、以及存储关于调色剂的信息的存储部(400);上述存储部,具有存储修正表的存储区域,上述修正表用于计算根据关于上述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总使用量的信息和关系到上述调色剂的流动性的环境信息得到的调色剂补给量,上述修正表包括多个关于上述调色剂补给构件的每单位回转从上述显影剂收容部补给的调色剂补给量的信息。
19.一种可装拆盒的成像装置,该盒包括收容调色剂的第1显影剂收容部(120Y、120M、120C、120K)、用于将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内的上述调色剂补给到成像部(90Y、90M、90C、90K)的调色剂补给构件(12a)、以及存储关于上述调色剂的信息的存储部(400);所述成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成像部;以及根据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的、与由调色剂使用量计算部计算出的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总使用量和由环境检测部检测到的关于上述装置本体的环境的信息对应的、关于调色剂补给量的信息,控制上述调色剂补给构件的补给动作的控制部(421)。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关于调色剂补给量的信息,包含与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总使用量和关系到调色剂的流动性的环境信息对应的、关于上述调色剂补给构件的单位回转的调色剂补给量的信息,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关于单位回转的调色剂补给量的信息,计算出上述调色剂补给构件的动作次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调色剂补给构件的动作次数,计算出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的显影剂的总使用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比较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的总使用量和预定的阈值,判定上述第1显影剂收容部的调色剂量的状态。
CNB031579353A 2002-08-30 2003-09-01 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75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54982 2002-08-30
JP254982/2002 2002-08-30
JP2003297503A JP2004109998A (ja) 2002-08-30 2003-08-21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剤補給容器、現像剤補給容器に搭載されるメモリユニット、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97503/2003 2003-08-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5558A CN1495558A (zh) 2004-05-12
CN100487595C true CN100487595C (zh) 2009-05-13

Family

ID=31497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793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7595C (zh) 2002-08-30 2003-09-01 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003233B2 (zh)
EP (1) EP1394628B1 (zh)
JP (1) JP2004109998A (zh)
KR (1) KR100549481B1 (zh)
CN (1) CN10048759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89959B2 (ja) * 2003-09-22 2009-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15916B2 (ja) 2004-07-12 2011-01-19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US7103291B2 (en) * 2004-08-23 2006-09-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rin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program
KR100666692B1 (ko) 2004-09-21 2007-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제 카트리지와 이를 가지는 습식 화상형성장치 및현상제 카트리지 처리방법
KR100628568B1 (ko) 2004-11-08 2006-09-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토너 잔량 측정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토너잔량 측정방법
JP4647385B2 (ja) * 2005-04-28 2011-03-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724464B2 (ja) * 2005-05-19 2011-07-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21321B2 (ja) * 2005-06-21 2010-08-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トナー補給方法
JP4640972B2 (ja) * 2005-09-12 2011-03-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残量検出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7409170B2 (en) * 2006-03-23 2008-08-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velop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nsity detection method
US7941199B2 (en) * 2006-05-15 2011-05-10 Masimo Laboratories, Inc. Sepsis monitor
US7792438B2 (en) 2006-05-18 2010-09-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oner cartridge
JP2007310146A (ja) 2006-05-18 2007-11-29 Toshiba Corp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US7650100B2 (en) * 2006-07-12 2010-01-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velopment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transfer method
JP4948101B2 (ja) * 2006-09-19 2012-06-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394269B1 (ko) * 2007-05-14 2014-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제 공급장치 및 현상제 공급방법
US7881623B2 (en) * 2007-08-29 2011-02-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developer supply control
JP4855430B2 (ja) * 2008-03-03 2012-01-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734431B2 (ja) * 2009-02-06 2011-07-27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5278065B2 (ja) * 2009-03-16 2013-09-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1085898A (ja) * 2009-09-15 2011-04-28 Ricoh Co Ltd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34425B2 (ja) * 2009-09-18 2014-03-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605694B2 (ja) * 2010-08-03 2014-10-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方法、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30042B2 (ja) * 2010-09-29 2011-12-07 株式会社東芝 トナー容器
JP5778933B2 (ja) * 2011-01-28 2015-09-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20207489A1 (en) * 2011-02-11 2012-08-16 Eric Carl Stelter Replenishing toner used from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JP2012198358A (ja) * 2011-03-22 2012-10-18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トナー搬送装置、トナー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62208B2 (ja) * 2011-11-02 2016-0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911394B2 (ja) * 2012-07-24 2016-04-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64681B2 (ja) * 2013-03-01 2017-0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収納容器から現像剤を補給する現像剤補給装置、それが搭載される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収納容器から粉体もしくは流体を搬送する搬送装置
JP6232719B2 (ja) * 2013-03-15 2017-11-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32720B2 (ja) * 2013-03-15 2017-11-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91220B2 (ja) * 2013-08-19 2018-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91224B2 (ja) 2013-08-30 2018-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02952B2 (ja) * 2013-09-06 2017-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715206B1 (en) * 2016-04-27 2017-07-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nd-of life determination for a print cartridge
JP6727924B2 (ja) * 2016-05-27 2020-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816533B2 (ja) * 2017-01-27 2021-01-2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20190125106A (ko) * 2018-04-27 2019-11-06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장착된 토너 카트리지에 리필 토너 공급
US11752773B2 (en) 2019-07-08 2023-09-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agent transfer for 2D and 3D printers
JP7439471B2 (ja) * 2019-11-21 2024-02-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1681478B1 (en) 2022-03-09 2023-06-2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9249U (zh) * 1986-08-29 1988-03-14
JPH0272381A (ja) * 1988-09-07 1990-03-12 Minolta Camera Co Ltd トナー補給装置
JPH0310272A (ja) 1989-06-07 1991-01-1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248677A (ja) * 1994-03-11 1995-09-26 Hitachi Koki Co Ltd トナー補給制御方法
TW517179B (en) * 1999-03-29 2003-01-11 Canon Kk Developer replenishing contain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289182B1 (en) * 2000-02-18 2001-09-1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riminating toner bottle types, stirring toner, and detecting the amount of remaining toner
JP2002006695A (ja) * 2000-06-26 2002-01-1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2268295A (ja) * 2001-03-13 2002-09-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2296884A (ja) * 2001-03-30 2002-10-09 Canon Inc 現像剤搬送部材、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31735B2 (ja) * 2001-06-11 2011-07-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76131A (ja) * 2001-09-05 2003-03-14 Konica Corp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859634B2 (en) * 2002-01-31 2005-02-22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refilling device and develop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5558A (zh) 2004-05-12
US7003233B2 (en) 2006-02-21
KR20040021540A (ko) 2004-03-10
EP1394628B1 (en) 2015-05-27
KR100549481B1 (ko) 2006-02-08
EP1394628A3 (en) 2010-09-08
EP1394628A2 (en) 2004-03-03
US20040091275A1 (en) 2004-05-13
JP2004109998A (ja) 2004-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7595C (zh) 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670452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6754454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discriminating a service life of detachably mounted process unit
US6577823B2 (en) Method of detecting life of image bearing memb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artridge
US763065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remaining amount detecting method
EP1220051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eplacement assembly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therefor
US7917046B2 (en) Developmen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therewith
US842847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25734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25A (zh) 成像设备
US7266313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system that use consumable items and method of changing consumable items
US6564024B2 (e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US646322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when a quantity of toner in a region decreases to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quantity
JP2001255724A (ja) 使用履歴解析方法、カートリッジ、現像剤供給ユニッ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7136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292899B2 (ja)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512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99593A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96923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567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9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