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2073C - 风扇组件 - Google Patents

风扇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2073C
CN100472073C CN200610106275.9A CN200610106275A CN100472073C CN 100472073 C CN100472073 C CN 100472073C CN 200610106275 A CN200610106275 A CN 200610106275A CN 100472073 C CN100472073 C CN 10047207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ke
annulus
fan assembly
central shaft
im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062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96548A (zh
Inventor
永松秀规
山崎章基
森谷茂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96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6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20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207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25/06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 F04D25/0613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of the inside-out type, i.e. the rotor is arranged radially outside a central stator

Abstract

基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风扇装置,具有:通过旋转产生空气流的叶轮;和使叶轮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电动机。叶轮安装在电动机的转子部的轭铁上,并与轭铁一起旋转。另外,在基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风扇装置中,叶轮的环状部通过插入成形安装在有盖圆筒状的轭铁的开口部上。因此,可以牢固地紧固叶轮和轭铁。另外,由于轭铁的外侧面露出,所以可以增大叶轮的多个叶片的内侧的空间。从而,可以提高风扇装置的送风效率。

Description

风扇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送风的电动式风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轴向进气径向排气的离心风扇式风扇装置的结构如下。即,设有这样的叶轮:具有沿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周向排列的多个叶片。在设于该叶轮的中央部的杯状部位,压入安装有金属制的轭铁,该轭铁呈圆筒状,在该轭铁的内侧面具有励磁用磁铁,并且该轭铁具有磁性。根据这种结构,叶轮可以绕旋转轴旋转。在这种叶轮中,在杯状部位的外侧面通过连接部配置有多个叶片,该杯状部位和多个叶片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在多个叶片的内侧,在多个叶片与杯状部位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有环状空间。
在离心风扇式风扇装置中,通过使多个叶片的内侧空间形成得较大(即,增大各个叶片的旋转轴侧的端部与压入有轭铁的杯状部位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能够吸入大量的空气,从而能够提高送风效率。但是,如果为了提高送风效率而增大叶片内侧的空间并减小轭铁的直径,则磁路变小。结果,电动机效率降低。并且,如果使多个叶片的外径固定而增大内径,则叶片面积变小,导致送风量降低。另外,如果使多个叶片的叶片面积固定并增大内径,则叶轮变得大型化。
因此,提出了这样的技术:通过研究轭铁与叶轮的安装,省略覆盖轭铁的外侧面的叶轮的杯状部位,增大叶片的内侧空间,以提高风扇装置的送风效率。
例如,在现有的风扇装置中,通过压入、粘接或捻缝,将有盖圆筒状的永久磁铁转子的外侧面中开口附近的一部分、与设于叶轮的中央部的圆筒部的内侧面固定。并且,在永久磁铁转子的开口的整个外周设置凸缘,通过设于离心风扇(叶轮)的底板的切口(切り起こし),捻缝固定凸缘。
但是,在压入、粘接永久磁铁转子与叶轮的中央部的圆筒部的情况下,永久磁铁转子的外侧面中与叶轮的抵接区域在轴向上的长度变短。因此,在采用压入或粘接的固定的情况下,不能把叶轮牢靠地安装在永久磁铁转子上。在采用捻缝固定的情况下,需要形成卡合部及捻缝作业,导致作业效率降低。
并且,叶轮的杯状部位由合成树脂形成,当在其内侧面压入永久磁铁转子(即,在圆筒状的具有磁性的金属制轭铁的内侧面安装有励磁用磁铁的装置)时,由于因压入力而形成的应力,有时叶轮会破裂。特别是在比较大型的送风机中,叶轮破损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如果减小压入力,则不能把永久磁铁转子牢固地安装在叶轮上,因而永久磁铁转子有可能从叶轮脱落。
另一方面,当在低温环境下使用这种送风机时,由于树脂制的叶轮比金属制轭铁收缩大,因此叶轮的安装部附近有可能破裂。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提高风扇装置的送风效率,并且能够将叶轮部牢固地安装在轭铁上。另外,还可以防止因热变形而导致叶轮部破损。
基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风扇装置,具有:外侧面露出的有盖圆筒状的轭铁;通过插入成形安装在轭铁的开口部或外侧面上的叶轮。通过利用插入成形来接合叶轮部与轭铁,可以在使轭铁的外侧面露出的状态下更加牢固地接合两个部件。这样,可以提高风扇装置的送风效率,并且能够牢固地接合叶轮部与轭铁。
基于本发明的其他优选实施例的风扇装置,叶轮部也可以具有间断地抵接在轭铁的开口部的外周上或外侧面上的多个抵接部。并且,所述叶轮部也可以按这样方式形成:叶轮部的一部分在插入成形时形成,多个熔接线(weld line)以中心轴为中心呈放射状扩展,多个熔接线分别通过相邻的两个抵接部之间。根据这种结构,可以防止因热变形而导致叶轮部破损。
另外,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中,使用上方、下方、右方、左方这种表示位置关系的用语。这些用语表示图中的各个部件的位置关系,不表示实际设备中的部件的位置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风扇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轭铁和环状部的仰视图。
图3是表示轭铁和环状部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轭铁和环状部的局部截面图。
图5是表示轭铁和环状部的局部截面图。
图6是表示轭铁和环状部的仰视图。
图7是表示轭铁和环状部的其他示例的仰视图。
图8是表示轭铁和环状部的其他示例的局部截面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风扇装置的轭铁和叶轮部的局部截面图。
图10是表示轭铁和叶轮部的其他示例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心风扇式风扇装置1的结构的图,表示沿包含中心轴J1的平面切断的纵截面。如图1所示,风扇装置1具有:通过旋转来产生空气流的叶轮部2;以及电动机3,其与叶轮部2连接,并使叶轮部2绕中心轴J1旋转。风扇装置1收纳壳体(省略图示)中,该壳体包围叶轮部2,并用于形成空气流道(即,控制通过叶轮部2的旋转而产生的空气流,并送出空气),风扇装置1例如用作风冷电气部件或电子设备的电动风扇装置。
电动机3是外转子式电动机,具有作为固定组装体的定子部31和作为旋转组装体的转子部32,转子部32由后述的轴承机构支承,并能够以中心轴J1为中心相对定子部31旋转。在以下说明中,为了方便起见,沿着中心轴J1将转子部32侧称为上侧,将定子部31侧称为下侧,但中心轴J1未必一定与重力方向一致。
定子部31具有基座部311,基座部311固定在壳体上,用于保持定子部31的各部分,基座部311具有轴承保持部312,该轴承保持部312呈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并且从基座部311向上侧(即转子部32侧)突出。在轴承保持部312的内侧,作为轴承机构的一部分的球轴承313、314设于中心轴J1方向上的上部和下部,在球轴承314的上侧设有预压用的弹簧317。
定子部31还具有:电枢315,其安装于轴承保持部312的外周(即,在轴承保持部312的周围安装于基座部311);和电路基板316,其在电枢315的下侧安装在基座部311上,并且与电枢315电连接。
转子部32具有:金属制的轭铁321,其大致呈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有盖圆筒状,并且其开口3211朝向下侧(即定子部31侧),该轭铁321具有磁性;大致圆筒状的磁场用磁铁322,其安装在轭铁321的内侧面3212上,与电枢315相对;以及轴323,其从轭铁321的上部(即,轭铁321上端的大致圆板状部位)3213向下侧突出。
在轭铁321中,开口3211附近的部位(即,轭铁321的朝向电枢315侧的下端部,以下称为“开口部”)3214,具有相对于中心轴J1大致垂直地向外侧扩展的大致圆环状的凸缘部3215,在凸缘部3215上安装有叶轮部2。
如图1所示,在风扇装置1中,轭铁321的外侧面3216未被叶轮部2的一部分覆盖,处于从叶轮部2露出的状态。另外,当在轭铁321的外侧面3216上例如形成有用于表面保护等的树脂等的薄膜的情况下,轭铁321的外侧面3216从叶轮部2露出的状态,也包括该薄膜的表面从叶轮部2露出的状态。即,在风扇装置1中,通常被归纳为轭铁321的部分的外侧面处于未被叶轮部2覆盖的露出状态。
轴323通过压入固定在衬套324上而安装在轭铁321上,其中上述衬套324捻缝固定于轭铁321的上部3213,并且,轴323插入在轴承保持部312中并由球轴承313、314可旋转地支承。在风扇装置1中,轴323和球轴承313、314发挥轴承机构的作用:支承轭铁321并使其能够以中心轴J1为中心相对于基座部311旋转,控制经电路基板316提供给电枢315的驱动电流,以便在电枢315与励磁用磁铁322之间产生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转矩(即旋转力),由此轴323和安装在轭铁321上的叶轮部2与轭铁321一起以中心轴J1为中心旋转。另外,轴323也可以不通过衬套而直接安装在轭铁321上。
叶轮部2具有:从轭铁321的开口部3214朝向外侧(即,离开中心轴J1的方向)扩展的板状的环状部21;以及多片(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1片)叶片22,它们从轭铁321向外侧离开,并沿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隔开相等间隔排列,环状部21通过插入成形安装在开口部3214的凸缘部3215上。
环状部21在与凸缘部3215大致相同的平面上向外侧扩展,在基座部311的外周附近向下倾斜,然后从叶片22的中心轴J1侧的端部附近朝向外侧、在与电路基板316大致相同的平面上扩展。如图3所示,在环状部21的上表面的外周侧,形成有排列成旋涡状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1个)圆弧状的浅槽219a。并且,如图2所示,在环状部21的下表面的外周侧,对应于槽219a设有排列成旋涡状的多个圆弧状的突出部219b。
多个叶片22分别从环状部21的上表面(即,轭铁321侧的主表面)与中心轴J1大致平行地延伸。多个叶片22一体成形为:通过具有圆锥台状的外侧面的环状的连接部将上端部连接在一起。一体化的叶片22定位于环状部21的各个槽219a,并通过超声波熔覆固定在环状部21上。在风扇装置1中,叶轮部2与轭铁321一起旋转,由此空气从叶轮部2的上侧(即,轭铁321的上部3213侧)取入,并向离开中心轴J1的方向排出。
图2和图3是表示转子部32的轭铁321和安装于轭铁321上的叶轮部2的环状部21的仰视图和俯视图。图4和图5是表示在沿着图2中所示的A—A和B—B的位置切断轭铁321和环状部21后的局部截面图。
如图2~图5所示,环状部21的内缘侧的圆环状的部位211,沿着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整个周向与轭铁321的凸缘部3215的上侧的主表面抵接。以下,把环状部21的与凸缘部3215的上表面抵接的部位211称为“上部抵接部211”。如图2和图4所示,环状部21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1个)下部抵接部212,所述下部抵接部212在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上,间断地与凸缘部3215的下侧的主表面抵接,凸缘部3215夹持在环状部21的上部抵接部211与下部抵接部212之间。
环状部21还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1个)侧部抵接部213,所述侧部抵接部213将多个下部抵接部212分别连接到上部抵接部211上,并且沿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间断地抵接在轭铁321的开口部3214的外周上(即凸缘部3215的外周面上)。在环状部21中,下部抵接部212和侧部抵接部213都是在周向上隔开相等间隔配置。
如图2和图5所示,在轭铁321的凸缘部3215中,在与环状部21的上部抵接部211相对的部位,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8个)孔部3217,这些孔部3217沿着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隔开相等间隔配置,并且沿上下方向(即,中心轴J1的方向)贯穿凸缘部3215。另外,环状部21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8个)突起部214,这些突起部214分别插入在凸缘部3215的多个孔部3217中,以防止叶轮部2沿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相对于轭铁321旋转。
如上所述,叶轮部2的环状部21通过插入成形安装在轭铁321的凸缘部3215上。在环状部21通过插入成形而形成时,将轭铁321收容在具有规定形状的内部空间的金属模具中,从设于金属模具的多个浇口注入加热熔融了的树脂材料。从浇口注入的树脂材料在多个浇口之间合流,并填充到金属模具的内部空间中,通过冷却金属模具、使树脂材料固化,环状部21以紧固在轭铁321的凸缘部3215上的状态注射成形。
在环状部21中,在从多个浇口注入的树脂材料的合流部形成有熔接线。熔接线由在金属模具内流动的树脂材料中、温度低于其他部位的树脂材料的端部彼此合流等而形成。这样,由于成形材料的状态不同,所以熔接线处的强度通常低于其他部位。
图6是表示轭铁321和环状部21的仰视图,用虚线表示形成于环状部21的多个熔接线215。并且,也一并示出形成在与金属模具的浇口对应的位置上的浇口痕迹216。在用于形成环状部21的金属模具中,各个浇口形成在与环状部21的各个侧部抵接部213和下部抵接部212对应的部位的外侧(即,与位于突出部219b之间的浇口痕迹216对应的位置,在俯视时,在通过中心轴J1和与各个侧部抵接部213对应的部位的直线上,并且是与各个侧部抵接部213对应的部位的中心轴J1的相反侧)。从各个浇口以实质上相同的射出压力射出树脂材料,所以所有熔接线215都形成于相邻的浇口的中间附近。因此,多个熔接线215在环状部21中以中心轴J1为中心呈放射状扩展,并且多个熔接线215分别通过多个侧部抵接部213中的相邻的两个侧部抵接部213之间。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风扇装置1中,叶轮部2的环状部21通过插入成形紧固在轭铁321的开口部3214上,所以即使在叶轮部2与轭铁321的抵接区域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把叶轮部2牢固地安装在轭铁321上。并且,可以在成形叶轮部2的同时进行叶轮部2与轭铁321的安装。
在风扇装置1中,轭铁321的外侧面3216从叶轮部2露出(即,轭铁321的外侧面3216与叶片22直接相对),所以与轭铁的外侧面被叶轮部覆盖的风扇装置相比,在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径向上,可以增大叶轮部2的多个叶片22的内侧的空间(即,增大叶片22的中心轴J1侧的端部、和与该端部相对的绕中心轴J1的部位(在本实施风扇中指轭铁321的外侧面3216)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提高风扇装置1的送风效率。
并且,通过使轭铁321的外侧面3216露出,可以使在轭铁321内部从电枢315等产生的热容易地放出到轭铁321外部,可以有效抑制风扇装置1的温度上升。
在风扇装置1中,叶轮部2的环状部21安装在凸缘部3215上,该凸缘部3215在开口部3214处与中心轴J1大致垂直地向外侧扩展,由此可以简化叶轮部2在轭铁321上的安装部的结构。并且,凸缘部3215由环状部21的上部抵接部211和下部抵接部212从上下方向夹持,由此可以简化叶轮部2的安装部的结构,并且能够将叶轮部2牢固地安装在轭铁321上。另外,由于环状部21的突起部214插入在凸缘部3215的孔部3217中,因此在转子部32和叶轮部2旋转时,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叶轮部2相对于轭铁321沿周向偏移。并且,通过突起部214,环状部21与轭铁321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大环状部21与轭铁321的紧固力。
在叶轮部2中,环状部21的多个侧部抵接部213在轭铁321的开口部3214的外周上、沿周向间断地紧固在凸缘部3215的外周面上。因此,即使在风扇装置1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等的、树脂制的环状部21比金属制轭铁321收缩更大的情况下,由于各个侧部抵接部213在周向上具有游隙(即,可以变形的空间),所以能够减小环状部21上产生的周向上的应力,可以防止由于热变形(特别是热收缩)导致的叶轮部2的破损。
另外,通过使环状部21插入成形为:多个熔接线215分别通过相邻的两个侧部抵接部213之间(即,各个熔接线215的中心轴J1侧的端部与侧部抵接部213不重合),可以避免热收缩时的应力较大地作用于强度低于其他部位的熔接线215处,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由于热变形(特别是热收缩)导致的叶轮部2的破损。
图7是表示安装在轭铁321上的环状部21的其他优选示例的仰视图,图8是在沿着图7中示出的C—C的位置切断轭铁321和环状部21后的局部截面图。另外,环状部21也可以形成为相对于中心轴J1垂直地向外侧扩展的板状。
在图7和图8的示例中,环状部21的内周侧间断地在多处形成有切口,切口部213b之间的部位213a的内周面与凸缘部3215的外周面相抵接。即,环状部21的内周侧的多个部位213a成为沿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间断地抵接在轭铁321的开口部3214的外周上的多个抵接部。以下,把环状部21的内周侧的部位213a称为抵接部213a。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抵接部213a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有上部抵接部211a和下部抵接部212a,上部抵接部211a和下部抵接部212a与环状部21的凸缘部3215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抵接,并且夹持凸缘部3215。环状部21通过插入成形安装在轭铁321的开口部3214上,多个抵接部213a之间的切口部213b通过使突起在金属模具内突出等,在插入成形环状部21时同时形成。并且,熔接线(省略图示)呈放射状形成于与切口部213b对应的部位。
在图7和图8的示例中,沿多个抵接部213a的周向在侧方具有游隙(即,可以变形的空间,相当于切口部213b),因此即使在低温环境下环状部21比轭铁321收缩更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小环状部21上产生的周向的应力,可以防止由于热变形(特别是热收缩)导致的叶轮部2的破损。另外,在环状部21和轭铁321的热收缩率大致相同的情况等、因热变形导致的叶轮部2产生破损的可能性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在环状部21上设置与凸缘部3215的整个周部抵接的抵接部。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风扇装置。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风扇装置的轭铁321a和叶轮部2的局部截面图。在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风扇装置中,与图1所示的风扇装置1不同,在轭铁321a的开口部3214上没有设置凸缘部。
如图9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风扇装置中,叶轮部2的环状部21a通过插入成形安装在轭铁321a下端(即开口部3214)附近的外侧面3216上。在环状部21a的内周侧,与轭铁321a抵接的部位(以下称为“抵接部”)213b,通过把轭铁321a的外侧面3216的一部分覆盖成圆筒状而形成,外侧面3216的没有被抵接部213b覆盖的区域处于从叶轮部2露出的状态。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可以把叶轮部2牢固地安装在轭铁321a上,并且可以提高风扇装置的送风效率。
在轭铁321a的下端附近,在轭铁321a的侧面形成有沿周向间断地排列的孔部3217a,在环状部21a的抵接部213b,通过插入成形而形成有用于插入到孔部3217a中的突起部214a。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在叶轮部2旋转时,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叶轮部2相对于轭铁321a沿周向偏移。
在环状部21a中,抵接部213b也可以在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上间断地与轭铁321a的外侧面3216抵接。换言之,环状部21a具有沿周向间断地抵接在轭铁321a的外侧面3216上的多个抵接部。由此,即使在风扇装置在低温环境下时使用等的、树脂制的环状部21a比金属制的轭铁321a收缩更大的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也可以防止由于热变形(特别是热收缩)导致的叶轮部2的破损。在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风扇装置中,环状部21a与多个叶片22成形为一体。并且,在环状部21a上,在抵接部213b与叶片22之间形成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通孔217,通过叶轮部2的旋转,空气从环状部21a的下侧通过通孔217被取入,并提供给叶片22。并且,根据需要,也可以形成为这样的结构:使环状部21a的上侧空气通过通孔217提供给环状部21a的下侧。
在风扇装置中,也可以形成为这样的结构:通过叶轮部2的旋转,从叶轮部2的上下两侧取入空气。图10是表示安装在轭铁321a上的环状部21a的其他优选示例的局部截面图。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环状部21a通过插入成形牢固地安装在轭铁321a的外侧面3216的沿中心轴J1方向的中间附近。该情况下,从叶轮部2的上下两侧取入的空气由环状部21a引导着顺畅地提供给叶片22。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轭铁321a的外侧面3216的大部分处于从叶轮部2露出的状态,所以可以提高风扇装置的送风效率。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在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风扇装置1中,从防止叶轮部2相对于轭铁321沿周向偏移的方面考虑,也可以在凸缘部3215的上侧的主表面上形成与环状部21的突起214卡合的凹部,以取代凸缘部3215的孔部3217。并且,也可以对凸缘部3215的外周切口以形成凹部、使该凹部与形成于环状部21的突起卡合。或者,通过使环状部21的侧部抵接部213与形成于凸缘部3215的外周上的凹部卡合,来将环状部21安装到轭铁321上,并且防止叶轮部2相对于轭铁321沿周向偏移。在风扇装置1中,也可以在凸缘部3215上形成突起部,在环状部21形成用于插入该突起部的孔部(或者与该突起部卡合的凹部)。
在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风扇装置中,同样也可以在轭铁321a的外侧面3216上形成凹部(切口部)来取代孔部3217a,另外还可以在环状部21a的抵接部213b上设置孔部(或凹部),在轭铁321a的外侧面3216上设置用于插入到该孔部中的突起部。

Claims (9)

1.一种风扇装置,具有:基座部;安装在所述基座部上的电枢;和磁场用磁铁,其用于在与所述电枢之间产生以风扇装置的中心轴为中心的转矩,所述风扇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轭铁,其呈现为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的有盖圆筒状,其开口部朝向所述电枢侧,外侧面露出,并且在内侧面固定有所述磁场用磁铁;
轴承机构,其支承所述轭铁使其能够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基座部旋转;
叶轮部,其具有:从所述开口部或所述外侧面朝向外侧扩展的板状的环状部;和多个叶片,所述叶片从所述轭铁向外侧离开,沿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排列,并且分别从所述环状部的所述轭铁侧的主表面与所述中心轴平行地延伸,
所述叶轮部通过插入成形安装在所述轭铁的所述开口部或所述外侧面上,并通过与所述轭铁一起旋转,来从所述轭铁的上部侧和所述开口部侧中的至少一方取入空气,并将所述空气向离开所述中心轴的方向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部的所述环状部具有多个抵接部,这些抵接部沿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间断地抵接在所述轭铁的所述开口部的外周上、或者所述轭铁的所述外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部在所述插入成形时形成,在所述环状部中,多个熔接线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呈放射状扩展,所述多个熔接线分别通过所述多个抵接中的相邻的两个抵接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轭铁的所述开口部具有环状的凸缘部,该凸缘部相对于所述中心轴垂直地向外侧扩展,并且在该凸缘部上安装有所述叶轮部的所述环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部的所述环状部包括:
与所述凸缘部的一个主表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
第二抵接部,与所述凸缘部的另一个主表面抵接,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夹持所述凸缘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叶轮部的所述环状部和所述轭铁的一方中,在与另一方相对的部位形成有孔部或凹部,
所述另一方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插入在所述孔部中,或者与所述凹部卡合,以防止所述叶轮部沿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相对于所述轭铁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轭铁的所述开口部具有环状的凸缘部,该凸缘部相对于所述中心轴垂直地向外侧扩展,并且在该凸缘部上安装有所述叶轮部的所述环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部的所述环状部包括:
与所述凸缘部的一个主表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部;
和第二抵接部,与所述凸缘部的另一个主表面抵接,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夹持所述凸缘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叶轮部的所述环状部和所述轭铁的一方中,在与另一方相对的部位形成有孔部或凹部,
所述另一方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插入在所述孔部中,或者与所述凹部卡合,以防止所述叶轮部沿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相对于所述轭铁旋转。
CN200610106275.9A 2005-07-15 2006-07-17 风扇组件 Active CN1004720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06455A JP4857631B2 (ja) 2005-07-15 2005-07-15 ファンモータ
JP2005206455 2005-07-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6548A CN1896548A (zh) 2007-01-17
CN100472073C true CN100472073C (zh) 2009-03-25

Family

ID=37609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6275.9A Active CN100472073C (zh) 2005-07-15 2006-07-17 风扇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070014675A1 (zh)
JP (1) JP4857631B2 (zh)
CN (1) CN100472073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5903A (zh) * 2010-11-12 2012-05-2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送风风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57631B2 (ja) * 2005-07-15 2012-01-1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ファンモータ
TW200907181A (en) * 2007-08-15 2009-02-16 Delta Electronics Inc Fan and its bearing bracket
DE102007044176A1 (de) * 2007-09-15 2009-03-19 Gea Air Treatment Gmbh Trommellüfter mit Direktantrieb
US20100200201A1 (en) * 2009-02-06 2010-08-12 Yu-Cheng Chen Fan structure
JP2010216280A (ja) * 2009-03-13 2010-09-30 Nippon Densan Corp 遠心ファン
JP2011174385A (ja) * 2010-02-23 2011-09-08 Nippon Densan Corp インペラ及び遠心ファン
JP2012215099A (ja) * 2011-03-31 2012-11-08 Minebea Motor Manufacturing Corp インペラ及び遠心ファン
US8998588B2 (en) 2011-08-18 2015-04-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egmented fan assembly
JP6228728B2 (ja) * 2012-05-29 2017-11-08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遠心送風ファン
DE102012209199A1 (de) * 2012-05-31 2013-12-05 Robert Bosch Gmbh Lüftersystem für ein Kühlsystem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JP5505465B2 (ja) * 2012-06-20 2014-05-28 東芝ホームテクノ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JP5665802B2 (ja) 2012-07-05 2015-02-04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遠心式ファン
WO2014036613A1 (en) * 2012-09-07 2014-03-13 Csr Building Products Limited Rotor ventilator
US9200637B2 (en) * 2012-10-31 2015-12-01 Apple Inc. Method for correction of impeller unbalance of a cooling fan
CN103122865B (zh) * 2013-02-01 2015-11-18 福建农林大学 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风扇
JP5705945B1 (ja) * 2013-10-28 2015-04-22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遠心式ファン
CN104728133B (zh) * 2013-12-20 2019-12-10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风扇
JP6299503B2 (ja) * 2014-07-18 2018-03-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ES2792034T3 (es) * 2015-12-28 2020-11-06 Daikin Ind Ltd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de fabricación de un impulsor de un ventilador centrífugo
JP6312338B2 (ja) * 2016-02-26 2018-04-18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
US20190186495A1 (en) * 2016-06-24 2019-06-20 Nidec Servo Corporation Blower
WO2018020854A1 (ja) * 2016-07-27 2018-02-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遠心送風機
JP6560655B2 (ja) * 2016-11-07 2019-08-14 シナノケンシ株式会社 送風機
JP2017044210A (ja) * 2016-12-05 2017-03-02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遠心送風ファン
JP6894250B2 (ja) * 2017-02-14 2021-06-3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US11161310B2 (en) * 2017-03-31 2021-11-02 Honda Motor Co., Ltd. Heat-caulking device
CN107355392A (zh) * 2017-07-25 2017-11-17 滁州富达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送风的电动式离心风机
JP6950422B2 (ja) * 2017-09-29 2021-10-13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
JP2019116848A (ja) * 2017-12-26 2019-07-1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
WO2020039774A1 (ja) * 2018-08-24 2020-02-27 日本電産コパル電子株式会社 送風機
EP4037149A1 (en) * 2021-02-01 2022-08-03 BSH Hausgeräte GmbH Ec motor, fan with ec motor, and household applia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21218A (en) * 1932-02-29 1933-08-08 Clyde W Colby Fan
US3354529A (en) * 1963-07-29 1967-11-28 Ford Motor Co Impeller making
DE2257509C2 (de) * 1972-11-23 1982-09-02 Papst-Motoren GmbH & Co KG, 7742 St Georgen Radialgebläse
CH612736A5 (zh) * 1976-04-27 1979-08-15 Papst Motoren Kg
JPS58109594A (ja) * 1981-12-24 1983-06-29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低炭化度炭の脱水、造粒方法
JPS58109594U (ja) 1982-01-20 1983-07-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動送風機
US5267842A (en) * 1982-11-09 1993-12-07 Papst Licensing Gmbh Miniaturized direct current fan
JP2711718B2 (ja) 1989-05-17 1998-02-10 株式会社ゼクセル ブロワ
DE4042127A1 (de) * 1990-12-30 1992-07-02 Funken & Co Gmbh Laufrad
US5399070A (en) * 1992-07-22 1995-03-21 Valeo Thermique Moteur Fan hub
JP3289414B2 (ja) 1993-07-27 2002-06-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ファン
JPH0775288A (ja) 1993-09-02 1995-03-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モータファン
US6262510B1 (en) * 1994-09-22 2001-07-17 Iancu Lungu Electronically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US5663604A (en) * 1994-12-28 1997-09-02 Nidec Corporation Brushless motor
JP3426151B2 (ja) * 1998-03-16 2003-07-14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DE19821833A1 (de) * 1998-05-15 1999-11-18 Bosch Gmbh Robert Lüfter
JP3255133B2 (ja) * 1999-01-07 2002-02-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Dcブラシレスファン
KR100369919B1 (ko) * 1999-03-03 2003-01-29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팬, 팬의 용융금속 성형방법 및 팬의 용융금속 성형장치
JP4144972B2 (ja) * 1999-05-31 2008-09-03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一軸受型永久磁石電動機及び一軸受型ファンモータ
ATE293304T1 (de) * 1999-07-17 2005-04-15 Ebm Papst St Georgen Gmbh & Co Elektrischer kleinmotor mit axiallager
JP2001186713A (ja) * 1999-12-24 2001-07-06 Minebea Co Ltd 送風機
JP3449330B2 (ja) 2000-01-31 2003-09-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2002039096A (ja) * 2000-07-27 2002-02-06 Minebea Co Ltd 送風機
JP2002054594A (ja) * 2000-08-08 2002-02-20 Daikin Ind Ltd 遠心ファン
JP3694224B2 (ja) * 2000-08-22 2005-09-14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防水構造を備えた遠心ファン
JP4461311B2 (ja) * 2000-11-22 2010-05-12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軸流ファンモータ
DE60234612D1 (de) * 2001-03-05 2010-01-14 Robert Bosch Llc Kompaktes zentrifugalgebläse mit ringförmigem stator
TW566751U (en) * 2002-12-30 2003-12-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Rotor assembly
TW566837U (en) * 2003-04-23 2003-12-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Fan motor structure
JP4467041B2 (ja) * 2003-11-10 2010-05-2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
US6844641B1 (en) * 2004-03-15 2005-01-18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Casing for heat-dissipating fan
US7207774B2 (en) * 2004-03-17 2007-04-24 Japan Servo Co., Ltd. Centrifugal fan and casing thereof
JP2005315249A (ja) * 2004-03-31 2005-11-10 Nippon Densan Corp インペ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遠心ファン
US7168922B2 (en) * 2004-04-26 2007-01-30 Borgwarner Inc. Plastic fans having improved fan ring weld line strength
JP4606110B2 (ja) 2004-10-05 2011-01-05 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 モータファン
JP5005181B2 (ja) * 2005-04-01 2012-08-22 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
JP4857631B2 (ja) 2005-07-15 2012-01-1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ファンモータ
JP4935048B2 (ja) 2005-10-27 2012-05-23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5903A (zh) * 2010-11-12 2012-05-2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送风风扇
CN102465903B (zh) * 2010-11-12 2014-10-08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送风风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90547B2 (en) 2014-04-08
US20070014675A1 (en) 2007-01-18
CN1896548A (zh) 2007-01-17
JP2007023877A (ja) 2007-02-01
JP4857631B2 (ja) 2012-01-18
US20080112810A1 (en) 2008-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2073C (zh) 风扇组件
CN102414962B (zh) 驱动电机
CN101025168B (zh) 风扇组件
JP4935051B2 (ja) 遠心ファン
CN203321860U (zh) 离心式送风机
US20050058543A1 (en) Centrifugal Fan
US20070098571A1 (en) Centrifugal fan
US8568110B2 (en) Blower fa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113775B2 (en) Axial flow fan
CZ329696A3 (en) System of a through-flow engine with formed parts
US10047755B2 (en) Fan
CN101457762A (zh) 轴流风扇单元
CN101270758B (zh) 送风机以及空调机
CN210053260U (zh) 马达
KR101666774B1 (ko) 전동모터용 가변블레이드 냉각팬
CN109578300B (zh) 离心风扇
US8485781B2 (en) Axial flow fan
JP2009250158A (ja) 送風ファン
KR101800260B1 (ko) 팬모터 조립체
KR102027834B1 (ko) 전자식 워터펌프
KR20140087180A (ko) 전동식 워터 펌프의 모터 접속 구조
CN210074905U (zh) 马达
CN216016679U (zh) 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KR100369920B1 (ko) 전동송풍기
CN220291828U (zh) 电机和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