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7387C - 加热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7387C
CN100437387C CNB2005101255437A CN200510125543A CN100437387C CN 100437387 C CN100437387 C CN 100437387C CN B2005101255437 A CNB2005101255437 A CN B2005101255437A CN 200510125543 A CN200510125543 A CN 200510125543A CN 100437387 C CN100437387 C CN 10043738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well heater
stand
thermal value
fi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255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79578A (zh
Inventor
西山隆治
河合信太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Precis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Prec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Prec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Precisi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779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9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73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738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4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axial heat part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加热定影装置,其中加热器纵向两端部的加热器(1)相对加热器架(2)的接触率比中央部大。或者,增大加热器纵向两端部的加热器架(2)的纵向单位长度的体积。这样,在加热器两端部,加热器产生的热变得容易向加热器架一侧逃逸,在中央部,变得难以向加热器架一侧逃逸。加热器(1)纵向的单位长度的发热量分布为均匀也可以;设定发热量分布,以使两端部的发热量高于中央部的发热量也可以。根据本发明,可以防止记录材料特定位置由于温度不足产生的定影不理想,并且,抑制记录材料宽度窄时引起的非过纸部的升温。

Description

加热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热被加热体的加热体,尤其涉及一种在电子照相装置中,用于使墨粉影像熔融固定在记录材料(转印材料)上的加热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打印机、复印机、记录装置、传真机等图像记录装置使用了加热定影装置。该加热定影装置用于通过采用电子照相等方式的记录部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载附对应于目标图像信息的未定影图像,并使该未定影图像加热定影。作为用于加热定影的方式,多使用热辊方式,通过维持规定温度的加热辊、和压接于上述加热辊的具有弹性层的加压辊在夹持输送记录材料的同时进行加热。但是,热辊方式存在热辊表面达到定影温度所需的升温时间很长等问题。
因此,提出过膜加热方式的加热装置(参照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2-157878号、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4-44075号、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4-204980号等),代替上述热辊方式的加热定影方式,其作为热传输效率高、装置升温也快的方式,使用了被固定支承的低热容的热加热器和相对于该加热器滑动的薄膜的膜。
图6(A)表示了膜加热方式的图像加热装置(加热定影装置)其中一例的主要部分的横截面模型图。图6(B)为加热器的局部剖切平面图,图6(C)为加热器架的加热器嵌入槽部分的平面图。
陶瓷加热器1为加热体,嵌入加热器嵌入槽2a内并得到固定支承,其中在具有刚性以及隔热性的加热器架2中,在该加热器架下面沿纵向形成该加热器嵌入槽2a。
膜3为耐热性定影膜。为了减小热容、提高快速启动性,通常,该膜3由复合膜构成,该复合膜是在膜厚100μm或100μm以下、并同时具有耐热性、分型性、耐用性的聚酰亚胺等的膜表面覆盖了作为分型层的PTFE、PFA、FEP的复合膜。
加压辊4为作为加压部件的由耐热橡胶形成的弹性辊。该弹性辊与加热器1的向下面形成辊隙部N(加热辊隙部、定影辊隙部)。辊隙部N处夹有膜3。
通过该加压辊4使膜3贴紧陶瓷加热器1的向下面并沿着箭头方向a滑动输送,向辊隙部N的膜3和加压辊4之间导入作为被加热材料的记录材料P,使记录材料P和膜3一起夹持输送,其中,记录材料P为用于图像定影的纸张等。这样,陶瓷加热器1的热通过膜3施加于记录材料,使记录材料P上的未定影图像(墨粉图像)t加热定影在记录材料表面。通过了辊隙部N的记录材料部分从膜3的表面顺次曲率分离而输送。
作为加热体的陶瓷加热器1,是由以下元件等构成的整体为低热容的大体平板状部件。
a.平板状的加热器基板1a,该加热器基板横向长且壁薄,具有耐热性、低热容、良好的导热性、电绝缘性,其中将与膜3或记录材料P在辊隙部N处的移动方向a相垂直的方向(垂直于图6(A)面的方向)作为纵向;
b.通电发热电阻1b,在加热器基板1a的一面(表面)一侧,沿基板纵向形成细带状,通电发热;
c.表面保护层1c,具有耐热性、绝缘性,对形成具备了通电发热电阻1b的加热器基板1a的一面(表面)一侧进行了外层敷涂;
d.温度探测元件1d,设在加热器基板1a的另外一面(里面)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基板1a为例如长240mm、宽10mm、厚1mm的由氧化铝(Al2O3)形成的陶瓷材料基板。
通电发热电阻1b的形成方式如下:例如,通过丝网印刷等,在加热器基板表面沿基板纵向,对银钯合金(Ag/Pd)、Ta2N等的电阻材料涂料(电阻涂料)进行图形涂刷,并烧成例如厚10μm、宽1~3mm的细带状。通电电极1e及1e连通于该通电发热电阻1b的两端部,形成在加热器基板表面上。该通电电极1e、1e是通过丝网印刷等涂刷Ag涂料并烧固而形成的。
表面保护层1c为例如厚10μm左右的耐热性玻璃层。温度探测元件1d为例如薄片型或印刷薄膜型的热敏电阻。
在加热器架2中,在该加热器架的下面沿纵向形成的加热器嵌入槽2a内嵌入该加热器1并固定支承,使形成了通电发热电阻1b以及表面保护层1c的加热器基板1a的表面一侧向下露出。嵌入了加热器嵌入槽2a内的加热器1成为由槽2a内的加热器接触面2b直接接触支承的结构。通过在槽2a的底面中央部设置由所谓锪孔形成的空隙2c,从而抑制热从加热器里面向加热器架2一侧逃逸,使辊隙部一侧的加热效率提高。
通过未图示的供电电路向通电发热电阻1b供电,该通电发热电阻沿纵向全长发热,从而,加热器1迅速升温。该升温由温度探测元件1d探测。将该探测的温度信息输入未图示的温度控制电路,控制向通电发热电阻1b的通电,以使加热器1的温度维持(温度调节)在规定的温度。另外,加热器1在加热器架2的纵向上是由具有凸起形状的连续面来支承的,以使得在该加热器的纵向上施加均等的压力。
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虽然如上所述那样为了使定影一侧的加热效率提高,在加热器架2的接触支承底部设有由锪孔形成的空隙2c,但是,存在下述问题:热由加热器1向加热器架2逃逸的比例局部不同,在实际使用时,加热器1纵向的温度分布不一定均匀。
另外,如图2所示,加热器1自身的发热量是均匀的。使加热器1接触支承于加热器架2时的加热器1纵向的温度分布如图7所示,与中央部分相比,端部温度更低。其原因在于:端部的热仅仅只是由单方向移动,热会向端部的通电发热电阻以外的电极部等逃逸。因此,存在下述问题:端部的温度不足,不能定影,产生所谓的墨粉剥落。另外,在宽度窄的A5尺寸的纸张连续过纸50张后,如图8所示,非过纸部的升温达到242℃,与中央部的差增大为大约60℃。
若为了防止如上所述的墨粉剥落的发生,而增大加热器架2的加热器接触支承部的空隙2c,则热从加热器1向加热器架2逃逸的比例减小,因此,在宽度窄的记录材料过纸后,没有通过记录材料的部分的非过纸部会快速升温。另外,也可能会由于加热器1内部产生的热应力而导致发生破损。而且,存在下述问题:作为加热器架2的加热器安装支承面的强度降低,加压时,变得无法支承加热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缓和小尺寸纸张过纸时的中央部和端部的温差,确保小尺寸纸张的定影性,并抑制非过纸部的升温。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记录材料特定位置由于温度不足引起的定影不理想,并且可以抑制记录材料宽度窄时引起的非过纸部升温的加热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加热定影装置,用于使记录材料上形成载有的未定影图像加热定影,具备含有发热体的加热器和以与记录材料分开的状态支承该加热器的加热器架,其特征在于:加热器相对加热器架的接触率在加热器纵向两端部比中央部大。
更加具体地说,为了改变接触率,在加热器的至少一面,加热器和加热器架在加热器纵向两端部接触,在中央部的加热器和加热器架之间形成空隙。
也可以使加热器纵向两端部的加热器架厚度比中央部大,用以代替改变接触率。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可以使转移到加热器架的热量局部增减,可以高效地向定影辊隙部一侧传递加热器自身的热,从而,可以防止由于例如明信片和信封等记录材料宽度窄且定影性比较差的小尺寸纸张过纸时的温度不足,导致不能定影而引起的墨粉剥落。
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加热定影装置是用于使记录材料上形成载有的未定影图像加热定影的加热定影装置,具备含有发热体的加热器和支承该加热器的支架,不均匀地设定上述加热器纵向的单位长度的发热量分布,在单位长度的发热量少的位置,加热器相对支架的接触率比发热量多的位置更小。
在该构成中,积极地使加热器单体的发热分布不均匀。尤其是,设定上述发热体的发热量分布,以使加热器纵向的两端部的发热量高于中央部的发热量。根据发热量的分布改变加热器相对支架的接触率。也就是说,在单位长度发热量少的位置处的加热器相对支架的接触率比发热量多的位置更小。具体地说,在加热器的至少一面,加热器和支架在上述单位长度的发热量多的位置处接触,上述发热量少的位置处的加热器和支架之间形成空隙。
通过上述构成,可以升高由于象墨粉剥落那样的温度不足而产生定影不理想的位置的温度,防止定影不理想的发生。同时,即使如上所述的发热量多的位置变成宽度窄的记录材料连续过纸时的非过纸位置,通过增大该位置的加热器和支架的接触率,热向支架的扩散也变为良好,因此,可防止非过纸位置的过度升温。
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加热定影装置是用于使记录材料上形成载有的未定影图像加热定影的加热定影装置,具备含有发热体的加热器和支承该加热器的支架,不均匀地设定上述加热器纵向的单位长度的发热量分布,在单位长度的发热量多的位置,上述支架的纵向单位长度的体积比发热量少的位置更大。
具体地说,例如,可以使上述单位长度的发热量少的位置处的支架厚度比上述发热量多的位置小。通过该构成,也可以得到与上述同样的作用。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加热定影装置是用于使记录材料上形成载有的未定影图像加热定影的加热定影装置,具备含有发热体的加热器和支承该加热器的支架,设定上述发热体的发热量分布,从而使加热器纵向两端部的发热量与中央部的发热量相比变高,加热器产生的热在两端部容易向支架一侧逃逸,在中央部难以向支架一侧逃逸。
本发明适用于采用了膜加热方式的装置,该膜加热方式使用了相对上述加热器滑动的薄膜的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加热定影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器及加热器架的构成的图。
图2为表示现有技术以及本发明第1、第2实施方式中加热定影装置的加热器单体纵向的发热量分布的图。
图3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中使加热定影装置的加热器接触支承于加热器架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和端部的横截面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中加热定影装置的加热器单体纵向的发热量分布的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中,加热定影装置的小尺寸纸张连续过纸时的加热器纵向的温度分布的图。
图6为表示现有的加热定影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7为表示现有的加热定影装置的加热器纵向的温度分布的图。
图8为表示现有加热定影装置中,小尺寸纸张连续过纸时的加热器纵向的温度分布的图。
图9为表示加热器的温度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的示意构成的框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器及加热器架的构成的图。
图11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中,使加热定影装置的加热器接触支承于加热器架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和端部的横截面图。
图12为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中加热定影装置的加热器及加热器架的构成的图。
图13为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中加热定影装置的加热器单体纵向的发热量分布的图。
图14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中加热定影装置的中央部及端部的横截面图。
图15为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中加热定影装置的加热器纵向的温度分布的图。
图16为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定影装置中,小尺寸纸张连续过纸时的加热器纵向的温度分布的图。
图17为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中加热定影装置的加热器及加热器架的构成的图。
图18为表示本发明的加热定影装置的第4实施方式中,加热定影装置的加热器及加热器架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图9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加热定影装置中,加热器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示意构成。该构成自身与现有技术相同。也就是说,设在加热器1上的温度探测元件(在这里为热敏电阻)1d的输出通过A/D转换器12进行A/D转换,输入到CPU10。CPU10以该信息为基础,通过三端双向开关11,对向加热器1通电的AC电压进行相位控制、波数控制等,从而控制加热体通电电力。上述构成在下述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相同。
图1(b)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中,具有通电发热的发热体的加热器1的平面图。图1(a)表示加热器架2的加热器嵌入槽部分的平面图。另外,图1(c)表示加热器架2的正面图。上述加热定影装置的构造与图6所示的现有技术相同。加热器基板为1.0mm厚的基板,但不限于此。
该图中,加热器1的通电发热电阻1b全长为220mm、轴向长度X为6.5mm。位置的单位长度的电阻值定为RO。如图2所示,加热器1自身的发热量分布均匀。
加热器架2通过PPS、液晶聚合物、酚树脂等耐热树脂成形制作。为了嵌入加热器1,加热器架2中形成有加热器安装支承面,安装支承面的形状为:在加热器纵向的端部位置如β一样向加热器一侧突出,在中央部的加热器架2和加热器1之间存在空隙α。从图1(c)可以看出,在加热器架纵向的多个部位形成肋片部2f,限制被输送的膜3。
图3(a)及(b)分别表示了使加热器1接触支承于加热器架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和端部的横截面图。图3(a)中,在长度方向中央部,加热器架2和加热器1之间存在空隙α部;图3(b)中,在长度方向端部,加热器架2与加热器1的侧面贴紧接触。在该状态下,使加热器1的通电加热电阻1b通电时的温度分布如图4所示。对于各个长度方向位置的温度,中央部为195℃、端部变为193℃。对于支承加热器1的支架2的单位体积的接触率,在加热器基体材料长度方向,端部处的接触率比中央部大,从而,可以抑制中央部的热向加热器架2的散热效果,相反地提高端部的散热效果。
图5表示在上述构成中,宽度窄的A5尺寸的纸张(记录材料)连续过纸50张后的温度分布。在图5的例子中,没有通过纸张的部位的非过纸部升温达到的最高温度为215℃,与图8中现有构成的最高到达温度242℃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27℃的温差。也就是说,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可以将非过纸部的升温控制在低温。可以相对于该非过纸部的升温使加热器1的热积极地向加热器架2逃逸的散热效果更加有效,从而热应力变小,加热器1难以破损。另外,可以缓和中央部和端部的温差,确保小尺寸纸张的定影性,并抑制非过纸部的升温。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0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与图1对应的图。由于加热器1是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加热器1,因此省略说明。加热器基板为1.0mm厚的基板,但不限于此。
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加热器架2和加热器1的接触率进行改变,与此相对,在第2实施方式中,由图10(a)可以得知,加热器架2的加热器接触面部在加热器1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上的形状是相同的。这样,加热器架2与加热器1在长度方向上的接触面积是均匀的。但是,从图10(c)以及垂直于加热器架2纵向的截面图,即图11(a)(b)可以得知,使加热器架2的截面形状在加热器1的端部和中央部不同。也就是说,加热器架2的加热器1支承部的壁厚为:中央部为Z1(例如3.5mm),与此相对,温度变高的端部为比Z1大的Z2(例如6.0mm)。因此,加热器架2的长度方向上的单位体积为,在加热器1的温度变高的端部大,在中央部小。因而,对于中央部的热,由于加热器架2的体积得到极力减小,所以,可以使热逃逸到加热器架2一侧的比例减小,加热器1自身的发热量可以高效地向辊隙部N一侧传递。另一方面,由于端部的加热器架2的体积大,因而,可以增强散热效果,加热器1自身的发热量向辊隙部N一侧和加热器架2一侧双方分散。因而,可以抑制端部附近的辊隙部N一侧的温度。
通过上述构成,在宽度窄的A5尺寸的纸张连续过纸50张后的温度分布中,对于非过纸部的升温,也可以使加热器1的热积极地向加热器架2逃逸的散热效果更加有效,从而热应力变小,加热器1难以破损。另外,可以缓和中央部和端部的温差,确保小尺寸纸张的定影性,抑制非过纸部的升温。
(第3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加热定影装置中,加热器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示意构成,与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如图9所示。
图12(b)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有通电发热的发热体的加热器1的平面图,图12(a)表示加热器架2的加热器嵌入槽部分的平面图。另外,图12(c)表示加热器架2的正面图。上述以外的加热定影装置的构造与如图6所示的现有技术相同。加热器基板为1.0mm厚的基板,但不限于此。
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的加热器1单体的温度分布在纵向是均匀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不均匀的。也就是说,如图13所示,与中央部相比,该加热器1自身的发热量在两端部侧大。为此,图12(b)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1的通电发热电阻(发热体)1b全长为220mm,在纵向的中央附近和端部,使宽度方向的通电发热电阻1b的宽度改变。使通电发热电阻1b的宽度在纵向的中央部和端部不同。也就是说,从纵向的中心到左右两边91mm的位置(B5大小宽度),宽度方向的长X1为6.5mm,该范围的单位长度的电阻值为RO(100%)。另外,从纵向的中心起91mm的位置开始,到110mm的位置比,宽度方向的长X2为5.0mm,与中央部的单位长度的电阻值RO相比,该范围的单位长度的电阻值为112%的电阻值。
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加热器架2由PPS、液晶聚合物、酚树脂等耐热树脂成形制作。为了嵌入加热器1,加热器架2中形成有加热器安装支承面,安装支承面的形状为:在加热器的纵向端部位置如β一样向加热器一侧突出,在中央部的加热器架2和加热器1之间存在空隙α。如图12(c)所示,加热器架纵向的多个部位形成有肋片部2f,限制被输送的膜3。
图14(a)(b)表示了使加热器1接触支承于加热器架2的纵向的中央和端部的横截面图。图14(a)中,在纵向中央部,加热器架2和加热器1之间存在空隙α部;图14(b)中,在纵向端部,加热器架2与加热器1的侧面贴紧接触。
图15表示该状态中使加热器1的通电加热电阻1b通电时的温度分布。在该例中,各个纵向位置的温度为,中央部195℃、端部变为198℃。由于加热器1相对加热器架2的接触率(加热器1单位面积的接触面积)得到极力减少,因此,与加热器架2的隔热性增强,中央部的热向加热器架2一侧逃逸的比例减小,加热器1自身的发热量可以高效地向辊隙部N一侧传递。端部处的加热器1自身的发热量相对中央部多,并且,与加热器架2的接触面积大,从而,可以增强散热效果。另外,加热器1自身的发热量向辊隙部N一侧和加热器架2一侧的两方分散。从而,端部附近的辊隙部N一侧的温度得到抑制。
这样,对于加热器1的发热量在纵向不同的装置,加热器1的发热量多的位置处的支架接触率比发热量小的位置更大,从而,端部的温度与中央部相比不会变得更低,另外,也不会变得过高,可以使纵向的温度分布均匀化。
另外,第3实施方式的构成中,宽度较窄的A5尺寸的纸张连续过纸50张后的温度分布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没有通过纸张的部位的非过纸部升温达到的最高温度为224℃,与图8的现有构成中的242℃相比存在不到20℃的温差。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即使在A5尺寸的纸张连续过纸50张后,也可以将非过纸部位控制在低温。对于该非过纸部的升温,通过使加热器1的热积极地向加热器架2逃逸的散热效果更加有效,从而热应力变小,加热器1难以破损。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空隙α用于使加热器中央部分的加热器和加热器架之间相互接触率相对加热器端部减少,设有空隙α的位置不限于如图所示的膜输送的上游一侧,也可以是下游一侧。或者,也可以在上游及下游的两侧设置空隙。
(第4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加热定影装置中,加热器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示意构成,与上述的其他实施方式相同,如图9所示。由于加热器1的构成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17(a)、(b)、(c)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1及加热器架2的构成。第3实施方式中,使加热器架2和加热器1的接触面积改变。与此相对,在第4实施方式中,如图17(a)所示,加热器架2的加热器接触面在加热器1的纵向整体上没有变化。图17(b)所示的加热器1的构造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架2和加热器1在纵向的接触面积均匀,如图17(c)或者图18(a)(b)表示的加热器架2的截面图所示,使加热器1发热量多的端部位置和发热量少的中央位置在纵向的形状不同。也就是说,加热器架2的加热器1支承部的壁厚在发热量少的位置为Z1(在这里为3.5mm),在发热量多的位置为比Z1厚的Z2(在这里为6.0mm)。由图17(c)所示的正面图可以判断,在加热器架2的端部和中央部,背面2g和2h的突出高度不同。
因此,加热器架2纵向的单位长度的体积(图18的截面面积)为,在加热器1的发热量少的中央位置小,在发热量多的端部位置大。其结果是,对于中央部的热,由于加热器架2的体积得到极力减小,因此,可以减小热向加热器架2一侧逃逸的比例,加热器1自身的发热量可以高效地向辊隙部N一侧传递。另一方面,由于端部的加热器1自身的发热量相对中央部多,且加热器架2的体积大,从而,可以在实际使用时增强散热效果,发热器1自身的发热量向辊隙部N一侧和加热器架2一侧的两方分散。因而,端部附近的辊隙部N一侧的温度可以得到抑制。
这样,加热器1的发热量在纵向不同时,加热器1发热量多的位置处的支架体积比发热量少的位置处的体积更大,从而,端部的温度与中央部相比也不会变得更低,另外,也不会变的过高,可以使纵向的温度分布均匀化。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即使在宽度窄的A5尺寸的纸张连续过纸50张后的温度分布中,对于非过纸部的升温,也可以使加热器1的热积极地向加热器架2逃逸的散热效果更加有效,从而热应力变小,加热器1难以破损。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加热定影装置,在用于使记录材料上形成载有的未定影图像加热定影的该加热定影装置中,通过使从加热器转移到加热器架的热量局部减少,中央部分的加热器自身的热可以高效地向辊隙部N一侧传递,防止由于记录材料宽度窄且纸厚等时的温度不足导致无法定影而引起的墨粉剥落。
另外,通过积极地不均匀设定加热器纵向的单位长度的发热量分布,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现有的温度不足的位置的定影不理想的问题。
与此同时,在单位长度的发热量多的位置(例如两端部),加热器产生的热容易向支架一侧逃逸,而且,在单位长度的发热量少的位置(例如中央部),热难以向支架一侧逃逸,从而,可以控制宽度窄的记录材料过纸时引起的非过纸部的过度升温。
以上对本发明理想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在上述提到的范围以外,也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变动。例如,上述说明中例举的形状和材质、尺寸大小、温度等数值不过是用于说明的示例,本发明不限于此。第1和第2实施方式可以分别独立实施,也可以并用。即使对第3和第4实施方式也一样。

Claims (6)

1.一种加热定影装置,用于使记录材料上形成载有的未定影图像加热定影,具备含有发热体的加热器和以与记录材料分开的状态支承该加热器的加热器架,其特征在于:加热器相对加热器架的接触率在加热器纵向两端部比中央部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加热器的至少一面,加热器和加热器架在加热器的纵向两端部接触,在中央部的加热器和加热器架之间形成空隙。
3.一种加热定影装置,用于使记录材料上形成载有的未定影图像加热定影,具备含有发热体的加热器和支承该加热器的加热器架,其特征在于:不均匀地设定上述加热器纵向的单位长度的发热量分布,以使加热器纵向两端部的发热量比中央部的发热量多,单位长度发热量少的位置处的加热器相对加热器架的接触率比发热量多的位置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加热器的至少一面,加热器和加热器架在上述单位长度的发热量多的位置处接触,在上述发热量少的位置处的加热器和加热器架之间形成空隙。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定影装置为隔着薄膜通过所述加热器加热记录材料的膜加热方式的加热定影装置。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定影装置。
CNB2005101255437A 2004-11-25 2005-11-25 加热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738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41227 2004-11-25
JP2004341227A JP4640775B2 (ja) 2004-11-25 2004-11-25 加熱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921364A Division CN101299138A (zh) 2004-11-25 2005-11-25 加热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9578A CN1779578A (zh) 2006-05-31
CN100437387C true CN100437387C (zh) 2008-11-26

Family

ID=3663242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554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7387C (zh) 2004-11-25 2005-11-25 加热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A2008100921364A Pending CN101299138A (zh) 2004-11-25 2005-11-25 加热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921364A Pending CN101299138A (zh) 2004-11-25 2005-11-25 加热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424260B2 (zh)
JP (1) JP4640775B2 (zh)
KR (1) KR100730418B1 (zh)
CN (2) CN100437387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7050A (zh) * 2010-11-17 2012-05-23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使用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4051B2 (ja) * 2006-11-01 2011-11-09 株式会社シスウェーブ 半導体試験装置
JP2008233886A (ja) * 2007-02-19 2008-10-02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385539B1 (ko) * 2007-03-27 2014-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착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4834749B2 (ja) 2009-03-17 2011-12-14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5812963B2 (ja) * 2012-10-01 2015-11-17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709932B2 (en) * 2012-10-17 2017-07-1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Fuse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user operations based upon fuser component attributes
JP5991756B2 (ja) * 2012-12-21 2016-09-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GB2511184B (en) 2012-12-28 2016-03-30 Canon Kk Fixing device
JP6478545B2 (ja) * 2013-11-18 2019-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及びこの像加熱装置を搭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6198580B2 (ja) * 2013-11-18 2017-09-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及びこの像加熱装置を搭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6289188B2 (ja) * 2014-03-17 2018-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6333622B2 (ja) 2014-05-19 2018-05-30 株式会社東芝 定着装置および定着装置の定着温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5219417A (ja) 2014-05-19 2015-12-07 株式会社東芝 定着装置および定着装置の定着温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416502B2 (ja) 2014-05-19 2018-10-31 株式会社東芝 定着装置および定着装置の定着温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849128B2 (ja) 2014-06-20 2016-01-27 昭和電線デバイス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熱定着用ゴムローラの製造方法
JP6289344B2 (ja) * 2014-11-06 2018-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2016115512A (ja) * 2014-12-15 2016-06-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ヒータモジュール、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52486B2 (ja) * 2015-02-20 2019-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42292B2 (ja) * 2016-06-15 2020-0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95508B2 (ja) * 2017-06-29 2022-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7090502B2 (ja) 2018-08-07 2022-06-24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14408B2 (ja) * 2018-09-04 2023-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及び回転体
JP7143710B2 (ja) 2018-09-28 2022-09-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加熱装置、ベルト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7781A (ja) * 1985-07-29 1987-02-05 Nec Corp 加熱ロ−ラ定着装置
JPH10125450A (ja) * 1996-10-15 1998-05-15 Canon Inc 加熱体、加熱体支持体、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45616A (ja) * 2001-07-27 2003-02-14 Canon Inc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402093A (zh) * 2001-08-10 2003-03-12 佳能株式会社 抵接加热器的金属回转体、其制法、有回转体的图像加热装置
JP2004252301A (ja) * 2003-02-21 2004-09-0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13683A (ja) * 1988-02-22 1989-08-28 Canon Inc 定着装置
JP2900604B2 (ja) * 1990-11-30 1999-06-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H05127550A (ja) * 1991-10-31 1993-05-25 Canon Inc 加熱装置
JPH07191561A (ja) * 1993-12-24 1995-07-28 Canon Inc 定着装置
JP3524708B2 (ja) 1997-01-10 2004-05-1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高温強度に優れた炭素鋼
JP2000029339A (ja) 1998-07-10 2000-01-28 Konica Corp 熱線定着用回転部材
JP2002268412A (ja) * 2001-03-07 2002-09-18 Canon Inc 加熱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29339A (ja) 2001-07-13 2003-01-29 Minolta Co Ltd リアプロジェクション光学系
JP2004077993A (ja) * 2002-08-21 2004-03-11 Canon Inc 加熱装置
US7257361B2 (en) * 2003-07-10 2007-08-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Fix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7781A (ja) * 1985-07-29 1987-02-05 Nec Corp 加熱ロ−ラ定着装置
JPH10125450A (ja) * 1996-10-15 1998-05-15 Canon Inc 加熱体、加熱体支持体、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45616A (ja) * 2001-07-27 2003-02-14 Canon Inc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402093A (zh) * 2001-08-10 2003-03-12 佳能株式会社 抵接加热器的金属回转体、其制法、有回转体的图像加热装置
JP2004252301A (ja) * 2003-02-21 2004-09-0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7050A (zh) * 2010-11-17 2012-05-23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使用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2467050B (zh) * 2010-11-17 2014-11-26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使用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9578A (zh) 2006-05-31
US20060153605A1 (en) 2006-07-13
JP4640775B2 (ja) 2011-03-02
US20080292376A1 (en) 2008-11-27
KR100730418B1 (ko) 2007-06-19
US7778584B2 (en) 2010-08-17
US7424260B2 (en) 2008-09-09
KR20060058650A (ko) 2006-05-30
CN101299138A (zh) 2008-11-05
JP2006154005A (ja) 200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7387C (zh) 加热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415188B2 (ja) 定着装置
US5499087A (en) Heat fixing devic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having a PTC heating element received in a recess of a holder
EP1557726B1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and heater for use therein
US7869753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958645B2 (en) Belt type fixing device
CN105319920B (zh) 定影装置
CN102004424B (zh) 定影装置和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4281123A (ja) 発熱ベルト及びその発熱ベルトを使用した定着装置
US6614004B2 (en) Heater including heat dissipation resistor on substrate and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heater
US6730878B2 (en) Heater hav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substrate and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with heater
US10754280B2 (en) Heat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0223244A (ja) 加熱体及び定着装置
JP5381255B2 (ja) セラミックスヒータ、加熱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84592A (ja) 加熱定着装置
JPH10270149A (ja) 加熱体及び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36193B2 (ja) 加熱定着装置
JPH0736303A (ja) 定着装置
JP2003332026A (ja) 加熱体、加熱定着装置
JP2009042417A (ja) 板状ヒータ、加熱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82290A (ja) 定着ヒータ、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12191A (ja) 発熱体、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57472A (ja) ヒータ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69688A (ja) 定着ヒータ,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323261A (ja) 加熱体、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