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0917C - 离合器致动器和跨乘式车辆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致动器和跨乘式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0917C
CN100400917C CNB2005101302141A CN200510130214A CN100400917C CN 100400917 C CN100400917 C CN 100400917C CN B2005101302141 A CNB2005101302141 A CN B2005101302141A CN 200510130214 A CN200510130214 A CN 200510130214A CN 100400917 C CN100400917 C CN 10040091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rotating member
actuator
running shaft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302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86502A (zh
Inventor
小杉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86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6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091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091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8/00Electrically-actuated clu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稳定离合器连接状态的离合器致动器。设有:在旋转轴(48)上由电动机(44)旋转驱动的旋转构件(32);离合器操作构件(34),其一端由离合器弹簧的推力推动而另一端由轴(30)枢转支撑在旋转构件(32)上,且其克服离合器弹簧的推力将离合器(10)置于断开状态中;和弹性伸展构件(22),其一端支撑在车辆侧上而另一端由轴(28)枢转支撑在旋转构件(32)上,其包括螺旋弹簧(20)且自动延伸或收缩。旋转构件(32)在第一方向上旋转以在离合器连接方向上移动离合器操作构件,并且在离合器(10)被置于连接状态时弹性伸展构件(22)和离合器操作构件(34)在第一方向上偏置旋转构件(32)。

Description

离合器致动器和跨乘式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致动器和跨乘式车辆,更具体而言涉及使离合器机械地执行连接和断开动作的离合器致动器的小型化。
背景技术
离合器致动器使用诸如电动机等的致动器来使得安装在车辆上的离合器执行连接和断开动作。通常,在离合器连接方向上的力作用在离合器上,并且为了使用电动机等来致动离合器,需要增大其输出。某些这样的离合器致动器包括弹性辅助装置,并且通过由该弹性辅助装置的弹性力抵消在离合器连接方向上的力的一部分而能够减小诸如电动机等的致动器的输出(参见专利文献1的图2)。
[专利文献1]JP-T-2000-501826
发明内容
但是对于现有技术,使得离合器连接方向上的力和弹性辅助装置的弹性力在离合器连接的状态下彼此平衡,因此离合器连接方向上的力在离合器连接的状态下不作用在离合器上。结果,现有技术具有离合器连接状态稳定性不够的问题。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稳定离合器连接状态的离合器致动器、以及设置有该离合器致动器的跨乘式车辆。
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合器致动器,包括:被可旋转地轴颈支撑并由致动器旋转驱动的旋转构件;离合器操作构件,其一端由设置在离合器上的离合器弹簧的推力推动,而其另一端由与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在偏移所述旋转轴的位置上枢转支撑在所述旋转构件上,并且所述离合器操作构件克服所述离合器弹簧的推力将所述离合器置于断开状态中;和弹性伸展构件,其一端支撑在车辆侧上,而其另一端由与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旋转轴平行的轴在偏移所述旋转轴的位置上枢转支撑在所述旋转构件上,并且所述弹性伸展机构包括弹性构件且自动地延伸或收缩,并且其中所述旋转构件在第一方向上旋转以在离合器连接方向上移动所述离合器操作构件,并且在所述离合器被置于连接状态中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伸展构件和所述离合器操作构件偏置所述旋转构件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旋转构件。
根据本发明,所述旋转构件由诸如电动机等的致动器旋转驱动。支撑在旋转构件上的有离合器操作构件(其由离合器弹簧的推力推动并且与离合器互锁)和弹性伸展构件(其包括弹性构件并且自动地延伸或者收缩)。在包括主缸和离合器松开油缸的液压缸驱动离合器的情况下,离合器操作构件可以包括杆,此杆连接到主缸的活塞并与活塞互锁。弹性伸展构件可以包括例如螺旋弹簧作为弹性构件。
当旋转构件在第一方向上旋转时,离合器操作构件在离合器连接方向上移动,由此实现离合器的连接。在离合器被置于连接状态中的情况下,弹性伸展构件和离合器操作构件偏置旋转构件以在第一方向上旋转此旋转构件,因此可以将离合器稳定在连接状态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旋转构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旋转以在离合器断开方向上移动所述离合器操作构件,并且在所述离合器被置于断开状态中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伸展构件和所述离合器操作构件偏置所述旋转构件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所述旋转构件。根据此实施例,当旋转构件在第二方向上旋转时,离合器操作构件在离合器断开方向上移动,由此实现离合器的断开。在离合器被置于断开状态中的情况下,弹性伸展构件和离合器操作构件偏置旋转构件以使其在第二方向上旋转,因此甚至可以将离合器稳定在断开状态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所述离合器被置于半离合状态中的情况下所述离合器操作构件偏置所述旋转构件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旋转构件;在所述离合器被置于半离合状态中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伸展构件偏置所述旋转构件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所述旋转构件;并且在所述离合器被置于半离合状态中的情况下,所述离合器操作构件用来偏置所述旋转构件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旋转构件的转矩与所述弹性伸展构件用来偏置所述旋转构件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所述旋转构件的转矩彼此平衡。离合器操作构件由离合器弹簧偏置并且弹性伸展构件也包括弹性构件,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将离合器稳定在半离合状态中。就是说,在离合器的状态脱离半离合状态的情况下,离合器操作构件和弹性伸展构件起作用以恢复初始的半离合状态。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旋转构件与其一体地包括在所述旋转轴上旋转的蜗轮,并且所述致动器包括与所述蜗轮啮合并由电动机旋转的蜗杆。利用这样的布置,电动机旋转以旋转该旋转构件,由此可以使得离合器执行连接和断开动作。此外,变得难以从外部强制旋转该旋转构件,因此当电动机停止时可以维持离合器的状态(离合器分开程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设置有手动地旋转所述旋转构件的手动旋转部分。利用这样的布置,可以在需要时手动地执行离合器的连接和断开。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设置有固定到所述跨乘式车辆的基底构件,并且所述基底构件在其上安装所述致动器和所述旋转构件。因为离合器操作构件和弹性伸展构件枢转支撑在旋转构件上,所以根据本发明可以使得离合器致动器成为一体,由此能够有助于安装在跨乘式车辆上。此外,致动器、离合器操作构件和弹性伸展构件可以分别形成为一个单元。这样可以有助于离合器致动器的组装和调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跨乘式车辆包括上述离合器致动器中的任一个。跨乘式车辆例如包括摩托车(包括轻型摩托车和小型摩托车)、四轮轻型车(越野车)和雪地摩托车等。根据本发明,旋转构件由诸如电动机等的致动器旋转驱动。支撑在旋转构件上的有离合器操作构件(其由离合器弹簧的推力推动并且与离合器互锁)和弹性伸展构件(其包括弹性构件并且自动地延伸或者收缩)。所以,可以利用相对较小的转矩旋转驱动该旋转构件,由此使得诸如电动机等的致动器尺寸较小。结果,总而言之可以使得跨乘式车辆轻型化并且优化其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乘式车辆的外观的侧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系统整体结构的视图。
图3是示出离合器致动器的主要部分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在离合器连接时的离合器致动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示出在离合器断开时的离合器致动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示出操纵臂的动作的视图。
图7是示出操纵臂的动作的视图。
图8是图示从离合器侧施加到旋转构件的转矩、由辅助弹簧施加到旋转构件的转矩及其合成转矩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是示出离合器致动器的修改机构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摩托车的外观的侧视图。图中所示的摩托车100是根据本发明的跨乘式车辆的一个实施例,其包括前轮110和后轮112,并且横向于车辆行进方向而延伸的车把116安装到前叉114的顶部,前叉114安装到前轮110。车把116在其一端处安装有把手102和离合器手柄104,而在其另一端处安装有加速器把手和制动器手柄(未示出)。此外,在摩托车100的上部设置有车座118,并且驾驶员可以跨乘车座118而骑上摩托车100。摩托车100的结构基本上与已知摩托车的结构相同,并具有离合器致动器11安装在发动机106上方(即燃油箱108下方)的特征,离合器致动器11利用电动机来操作设置在发动机106的曲轴箱中的离合器。离合器致动器11在操作中由控制设备(未示出)所控制,并且离合器致动器11不通过人力而通过诸如电力等的驱动力来执行离合器的连接和断开动作。此外,离合器手柄104通过一段拉线连接到离合器致动器11,因此也可以通过离合器手柄104执行离合器的连接和断开。
图2是示意性示出安装到摩托车100上的离合器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的视图。对于图中所示的离合器控制系统,例如湿式多片离合器10被容纳在发动机106的曲轴箱中。离合器10通过推杆102可以将离合器置于断开状态或者连接状态。离合器10包括离合器弹簧,该离合器弹簧的偏置力将结合到曲轴(驱动侧上)的离合器盘推动靠向结合到变速器主轴(从动侧上)的摩擦盘。所以,离合器10在正常时间下被置于连接状态中。离合器10通过克服离合器弹簧的推力向着离合器10推动推杆12可以被置于半离合状态,并且通过进一步推动推杆被置于断开状态。
对于根据此实施例的离合器控制系统,离合器10的推杆12被液压机构推动。液压机构包括用于油液流通的油管18、连接到油管一端的离合器松开油缸14、和通过连接器43连接到油管另一端的主缸40。置入离合器松开油缸14中的有被从油管18流入的油液所推动的活塞15、以及将活塞15向着离合器10偏置的离合器松开弹簧16。当油液从油管18流入时,活塞15向着离合器10移动以由此推动推杆12。结果,离合器10被置于半离合状态或者断开状态。此外,当从主缸40的油液的流入消失时,推杆12被离合器弹簧向回推动,活塞15也返回到初始位置,并且离合器10返回到连接状态。
储液箱42通过连接器41连接到主缸40,并且由储油箱42实现液压校正功能。就是说,储油箱42中蓄积的油液根据液压机构中油液的容积变化(其由离合器10的磨损、温度等导致)而流入主缸40中,或者主缸40中的油液由储油箱42补偿。活塞36容纳在主缸40中,并且活塞36从外侧被推动以由此将主缸40中的油液推出,从而使得油液通过油管18流入离合器松开油缸14中。
根据此实施例的离合器致动器11包括主缸40以及推动主缸40的活塞36并解除此推动的机构。具体而言,主缸40的活塞36由第一活塞推杆35(离合器操作构件、第一活塞推动机构)推动,并且操纵臂58和第二活塞推杆34以能够独立靠接第一活塞推杆35的方式设置。操纵臂58通过一段拉线63连接到离合器手柄104,并且当跨乘式车辆的驾驶员操纵离合器手柄104时,操纵臂58被拉线63移动。由此,操纵臂58推动第一活塞推杆35并且活塞36被推向主缸40的内部。此外,当驾驶员将离合器手柄104返回其初始位置时,操纵臂58被返回其初始位置,由此活塞36也返回其初始位置。
第二活塞推杆34被电动机44(致动器)驱动以独立于操纵臂58推动第一活塞推杆35,由此活塞36被推向主缸40的内部。此外,当电动机44反向旋转时,第二活塞推杆34返回其初始位置(离合器连接位置)并且离合器10相应地返回到连接状态。
更具体而言,第二活塞推杆34使其一端靠接第一活塞推杆35的头部,并且使其另一端通过旋转轴30可旋转地轴颈支撑在旋转构件32上。旋转构件32由电动机44旋转驱动并且由致动器壳体70可旋转地轴颈支撑,离合器致动器11的各个元件容纳在致动器壳体70中。第二活塞推杆34的旋转轴30被设置成平行于旋转构件32的旋转轴48并且从其偏移。旋转轴48将蜗轮50安装在其上,并且蜗轮50和旋转构件32在旋转轴48上一起旋转。蜗杆52与蜗轮50啮合。蜗杆52通过由电动机44转动的电动机44旋转轴46而结合到电动机44。因此离合器致动器11将电动机44的旋转驱动转换成旋转构件32的旋转驱动。
如上所述,在连接方向上操作离合器10的力由离合器10中设置的离合器弹簧施加到推杆12。所以,为了使得第二活塞推杆34推动活塞36,电动机44必须克服此力来旋转该旋转构件32。因此,对于离合器致动器11,辅助弹簧22被进一步安装到旋转构件32以能够减小电动机44的输出。就是说,除了用于安装第二活塞推杆34的旋转轴30外,旋转构件32还包括用于安装辅助弹簧22的旋转轴28。旋转轴28也设置成平行于旋转构件32的旋转轴48并从其偏移。辅助弹簧22包括第一辅助弹簧轴26,并且第一辅助弹簧轴26的一端可旋转地支撑在旋转轴28上。此外,辅助弹簧22的另一端靠接在致动器壳体70的内壁上,离合器致动器11的各个元件容纳在致动器壳体70中。置入辅助弹簧22中的有螺旋弹簧20,其收缩在比自然长度短的状态下并且独立地起作用以伸展。辅助弹簧22的一端由固定在车辆侧上的致动器壳体70的内壁支撑,并且其另一端向着旋转构件32推动第一辅助弹簧轴26。就是说,螺旋弹簧20的弹性力使得第一辅助弹簧轴26在伸展方向上推动旋转轴28,由此对旋转轴28施加辅助转矩。
此外,蜗轮50在其上安装由电阻等构成的离合器电位计54,因此可以输出与旋转构件32的转角相对应的电压值。电压值被输入到控制设备(其未示出并包括微计算机等)中以用于控制电动机44等的操作。就是说,控制设备从离合器电位计54的输出电压确定旋转构件32的转角,以能够将旋转构件32设定在与离合器10的连接位置相对应的转角(连接转角)和与离合器10的断开位置相对应的转角(断开转角)之间的可选转角处。此外,可以检测电动机44的旋转轴46的旋转以用于控制。
将对离合器致动器11进行进一步解释。图3是示出离合器致动器11的主要部分的外观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离合器连接时的离合器致动器11的纵向剖视图。此外,图5是示出离合器断开时的离合器致动器11的纵向剖视图。在图3中,省略了致动器壳体70和螺旋弹簧20的图示,并且在图4和图5中,电动机44、旋转限制构件51、蜗轮50和蜗杆52隐藏在致动器壳体70之后并因此没有示出。
致动器壳体70成形为使得围绕平坦底板的周边直立地设置隔板,并且在其中容纳以旋转构件32为中心的各个元件。就是说,轴承59装配到设置有开口并形成在致动器壳体70底部上的凹入中,并且旋转构件32的旋转轴48通过此轴承插入。辅助弹簧22包括第一辅助弹簧轴26和第二辅助弹簧轴21。第一辅助弹簧轴26在其一端处为圆筒形并且允许第二辅助弹簧轴21的一端插入其中,因此两者可以相对于彼此滑动。螺旋弹簧20布置在第一辅助弹簧轴26和第二辅助弹簧轴21之间,螺旋弹簧20偏置第一辅助弹簧轴26和第二辅助弹簧轴21以使这两者在彼此远离的方向上滑动。轴孔形成在第一辅助弹簧轴26的另一端上并且安装到旋转构件32的旋转轴28。此外,第二辅助弹簧轴21的另一端形成为山形,该山形部分被装配到致动器壳体70的侧壁上形成的凹入中。辅助弹簧22在螺旋弹簧20被压缩的情况下容纳在致动器壳体70中,由此向旋转构件32施加转矩。
主缸40从横向装配到致动器壳体70中并且第一活塞推杆35进入致动器壳体70内部。第一活塞推杆35的一端形成为大致球形,这一端被连接到活塞36的杯口件74保持。杯口件74和大致球形的端部使得第一活塞推杆35能够在一定限度的姿态范围内推动活塞36。离合器弹簧的偏置和设置在主缸40中的主缸弹簧39的偏置使得杯口件74恒定地与第一活塞推杆35的大致球形端部接触。如图6和7所示,在第一活塞推杆35的中部形成略大直径的致动器支座65,并且向着主缸40与致动器支座64的侧面相邻地形成环形臂支座61。第二活塞推杆34形成为有底的以允许第一活塞推杆35的顶端37从其插入。因此第一活塞推杆35可以相对于第二活塞推杆34滑动,第二活塞推杆34通过旋转轴30枢转支撑在旋转构件32上。如上所述,第一活塞推杆35在活塞36被推出的方向上(即在第一活塞推杆35进入致动器壳体70内部的方向上)被恒定地施加偏置力,因此第一活塞推杆35通常置于被推入到第二活塞推杆34中至最大程度的状态(被推状态)中。所以,第二活塞推杆34的顶端表面通常靠接在致动器支座65上。在第一活塞推杆35被操纵臂58推入主缸40中的状态下,第一活塞推杆35从第二活塞推杆34出来。在此情况下,第二活塞推杆34的顶端表面与致动器支座65的啮合被解除。
操纵臂58的一端枢转支撑在旋转轴62上,旋转轴62固定到致动器壳体70的底部。此外,操纵臂的另一端在其上经由销60安装连接到离合器手柄64的一段拉线63。就是说,操纵臂58从旋转轴62的位置延伸到拉线63一端的位置。在操纵臂58的中部形成开口56并且第二活塞推杆34通过开口56插入。如上所述,第一活塞推杆35插入第二活塞推杆34的顶端中并且臂支座61定位在开口56向着主缸40的这一侧上。所以,当离合器手柄104被操纵以向着主缸40移动操纵臂的顶端(向着销60)时,开口56的周边靠接在臂支座61上,由此第一活塞推杆35被推入主缸40中。
旋转构件32形成有旋转构件操纵部分33,并且旋转构件操纵部分33的头部形成有工具孔,诸如六角扳手等的工具可以插入该工具孔中。工具孔形成为与旋转轴48同心,因此旋转构件32可以通过插入工具到工具孔中而从外部手动强制旋转。此外,电动机44的旋转轴46可以从外部手动旋转,以由此强制地旋转该旋转构件32。
此外,旋转构件32的旋转轴48插入穿过轴承59并且其顶端定位在致动器壳体70的底板的背侧上。蜗轮50安装到旋转轴48的顶端。蜗轮50形成有齿,这些齿对于将旋转构件32从连接转角旋转到断开转角是必要和足够的,并且蜗轮的其余部分未形成有齿。在致动器壳体70的底部的背表面侧上形成与蜗轮50上所形成齿可移动的区域相邻的一对旋转限制构件51(图3中仅示出了其中之一)。当旋转构件32到达连接转角时,蜗轮50的齿的一侧靠接在旋转限制构件51之一上以限制进一步旋转。此外,当旋转构件32到达断开转角时,蜗轮50的齿的另一侧靠接在旋转限制构件51中的另一个上以限制进一步旋转。
对作用在旋转构件32上的转矩进行解释。图8是图示由第二活塞推杆34施加到旋转构件32的转矩(图中的曲线A)、由辅助弹簧22施加到旋转构件32的转矩(图中的曲线B)及其合成转矩(图中的曲线C)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中纵轴表示转矩值,并且具有负值的转矩起作用以在图4和图5中向右旋转该旋转构件32来将第二活塞推杆34推向主缸40,由此实现离合器10的断开。此外,具有正值的转矩起作用以在图4和图5中向左旋转该旋转构件32来将第二活塞推杆34从主缸40侧返回其初始位置,由此实现离合器10的连接。图中横轴表示旋转构件32的转角,其中连接转角为40度而断开转角为180度。
如图中曲线A所示,离合器弹簧在离合器10的连接状态中具有自然长度,并且在连接转角处由第二活塞推杆34施加到旋转构件32的转矩为零。此后,当旋转构件32在离合器断开方向上旋转时,转矩逐渐增大并且产生在离合器连接方向上的转矩。此后,随着旋转构件32被旋转,旋转构件32的旋转轴48在第二活塞推杆34延伸的方向上接近,并且由第二活塞推杆34施加到旋转构件32的转矩开始减小。在离合器10的断开状态中,离合器弹簧被置于收缩至最大程度的状态中,但旋转构件32的旋转轴48定位在第二活塞推杆34的延长线上并且由第二活塞推杆34施加到旋转构件32的转矩变成零。
此外,如图中曲线B所示,在离合器10的连接状态中由辅助弹簧22向旋转构件32施加沿连接方向的转矩。当旋转构件32在离合器断开方向上旋转时,转矩变成零,并且当旋转构件进一步旋转时,转矩变成负值。就是说,辅助弹簧22的位置和旋转轴28的位置被调节,使得在旋转构件32的连接转角处向旋转构件32施加沿离合器连接方向的转矩,并且在离合器10被置于半离合状态中的转角处向旋转构件32施加沿离合器断开方向的转矩。此后,当旋转构件32在离合器断开方向上旋转时,随着辅助弹簧22延伸的方向从旋转构件32的旋转轴48分开,在离合器断开方向上的转矩增大。当旋转构件32进一步旋转时,辅助弹簧22此时接近自然长度并且在离合器断开方向上的转矩恢复成小的值。
如图中曲线C所示,在旋转构件32的大部分角度范围中,由第二活塞推杆34施加的转矩和由辅助弹簧22施加的转矩在相反的方向上起作用以互相减小。所以,施加到旋转构件32的转矩的绝对值变成小的值,因此旋转构件32可以容易地由电动机44旋转驱动。此外,在连接转角处,合成转矩在离合器连接方向上起作用。所以,可以使得离合器10稳定在连接状态中。此外,在断开转角处,合成转矩在离合器断开方向上起作用。所以,可以使得离合器10稳定在断开状态中。此外,在对应于离合器10半离合状态的转角处,当旋转构件32在离合器断开方向上旋转时,产生在离合器连接方向上的转矩,并且另一方面,当旋转构件32在离合器连接方向上旋转时,产生在离合器断开方向上的转矩。所以,可以使得离合器10稳定在半离合状态中。
就是说,利用根据此实施例的离合器致动器11,即使电动机44不施加驱动力在旋转构件32上,也使得旋转构件32在三个转角处稳定,即连接转角、对应于半离合状态的转角和断开转角。
此外,实际上使得旋转构件32在所有转角处稳定。就是说,在离合器控制系统中产生各种摩擦。此外,在蜗轮50和蜗杆52中产生一定程度的自锁效果,因此即使转矩施加到旋转构件32,蜗杆52也起作用使得旋转构件32难以旋转。如上所述,对于离合器致动器11,作用在旋转构件32上的合成转矩甚至在任一旋转方向上都变成小的值,因此即使在旋转构件32的任何转角下电动机44停止,离合器致动器11也可以维持离合器10所处的状态。
此外,利用根据此实施例的离合器控制系统,液压机构进行离合器10的连接和断开动作,并且液压机构中所包括的主缸40的活塞36可以由第二活塞推杆34(其由电动机44驱动)或操纵臂58推动,即使在离合器10磨损且液压机构中油液容积改变时也可以通过操纵或电动机44来稳定地进行离合器10的连接和断开。此外,连接到主缸40的储油箱42就足够了,因此不必使设备构造复杂。
特别地,在离合器手柄104未被操纵的状态中,操纵臂58处于第一活塞推杆35不被推动的位置(初始位置)。在离合器手柄104被操纵的状态下,操纵臂58将第一活塞推杆35推动到主缸40中,由此第一活塞推杆35从第二活塞推杆34中拉出并且致动器支座65从第二活塞推杆34的顶端表面分开。此外,当旋转构件32在离合器断开方向上旋转时,第一活塞推杆35被推动到主缸40中并且致动器支座65从操纵臂58的开口56分开。所以,不管其中一个状态如何,第二活塞推杆34和操纵臂58总是可以在另一个状态中推动第一活塞推杆35。由此,即使在例如车辆发动机停机并且驱动轮锁止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利用操纵臂58将离合器10置于断开状态中。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容易有各种修改。例如,虽然说明的是旋转构件32将蜗轮50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第二活塞推杆34的直线运动以由此推动主缸40的活塞36,但电动机82可以如图9所示使小齿轮80旋转,由此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活塞推动部分88的旋转构件84可以在旋转轴86上旋转。这样,无需使用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机构,就可以使活塞推动部分88靠接第一活塞推杆35的头部以推动活塞36。在此情况下,优选的是活塞推动部分88在其顶端处安装一段拉线90,拉线90在其另一端处连接到离合器手柄104以使得能够手动旋转该旋转构件84。

Claims (7)

1.一种离合器致动器,包括:
被可旋转地轴颈支撑并由致动器旋转驱动的旋转构件;
离合器操作构件,其一端由设置在离合器上的离合器弹簧的推力推动,而其另一端由与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在偏移所述旋转轴的位置上枢转支撑在所述旋转构件上,并且所述离合器操作构件克服所述离合器弹簧的推力将所述离合器置于断开状态中;和
弹性伸展构件,其一端支撑在车辆侧上,而其另一端由与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旋转轴平行的轴在偏移所述旋转轴的位置上枢转支撑在所述旋转构件上,并且所述弹性伸展机构包括弹性构件且自动地延伸或收缩,并且
其中所述旋转构件在第一方向上旋转以在离合器连接方向上移动所述离合器操作构件,并且在所述离合器被置于连接状态中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伸展构件和所述离合器操作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旋转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致动器,其中所述旋转构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旋转以在离合器断开方向上移动所述离合器操作构件,并且
在所述离合器被置于断开状态中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伸展构件和所述离合器操作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所述旋转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致动器,其中在所述离合器被置于半离合状态中的情况下所述离合器操作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旋转构件,
在所述离合器被置于半离合状态中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伸展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所述旋转构件,并且
在所述离合器被置于半离合状态中的情况下,所述离合器操作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旋转所述旋转构件的转矩与所述弹性伸展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旋转所述旋转构件的转矩彼此平衡。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致动器,其中所述旋转构件与其一体地包括在所述旋转轴上旋转的蜗轮,并且
所述致动器包括与所述蜗轮啮合并由电动机旋转的蜗杆。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致动器,还包括手动地旋转所述旋转构件的手动旋转部分。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致动器,还包括固定到跨乘式车辆的基底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基底构件在其上安装所述致动器和所述旋转构件。
7.一种跨乘式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致动器。
CNB2005101302141A 2004-12-10 2005-12-09 离合器致动器和跨乘式车辆 Active CN10040091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59227A JP2006170227A (ja) 2004-12-10 2004-12-10 クラッチ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鞍乗型車両
JP2004359227 2004-1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6502A CN1786502A (zh) 2006-06-14
CN100400917C true CN100400917C (zh) 2008-07-09

Family

ID=35781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302141A Active CN100400917C (zh) 2004-12-10 2005-12-09 离合器致动器和跨乘式车辆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451864B2 (zh)
EP (2) EP1669623B1 (zh)
JP (1) JP2006170227A (zh)
CN (1) CN100400917C (zh)
AT (2) ATE430884T1 (zh)
DE (1) DE602005014325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90546B1 (en) * 2004-07-01 2014-09-2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addle riding-type vehicle
WO2006003878A1 (ja) * 2004-07-01 2006-01-1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鞍乗型車両のシフト制御装置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EP2502821B1 (en) 2004-07-26 2015-09-0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hift controller of saddle-riding type vehicle
JP4608298B2 (ja) * 2004-12-10 2011-01-1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変速制御装置、変速制御方法及び鞍乗型車両
JP2007177899A (ja) * 2005-12-28 2007-07-12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4873543B2 (ja) * 2006-04-18 2012-02-0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制御装置および車両
JP4789688B2 (ja) * 2006-04-18 2011-10-1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用アクチュエータ、エンジンユニット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JP4863755B2 (ja) * 2006-04-18 2012-01-2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用アクチュエータ、エンジンユニット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JP5089056B2 (ja) * 2006-02-24 2012-12-0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異常検出装置、自動クラッチ装置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JP4972334B2 (ja) * 2006-04-18 2012-07-1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用アクチュエータ、エンジンユニット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JP4873542B2 (ja) * 2006-04-18 2012-02-0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制御装置および車両
JP4931464B2 (ja) * 2006-04-18 2012-05-1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制御装置および車両
JP5164337B2 (ja) * 2006-04-18 2013-03-2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制御装置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JP5121159B2 (ja) * 2006-04-18 2013-01-1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制御装置および車両
TWI293603B (en) * 2006-04-18 2008-02-21 Yamaha Motor Co Ltd Shift actuator, vehicle, and method of integrating vehicle
DE102006022786B4 (de) * 2006-05-16 2018-05-24 Zf Friedrichshafen Ag Betätigungsmechanismus für eine Kupplung
JP2008039018A (ja) * 2006-08-03 2008-02-21 Yamaha Motor Co Ltd オートクラッチ機構、鞍乗型車両用オートクラッチ機構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JP5047574B2 (ja) * 2006-09-28 2012-10-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装置
DE102006049283B4 (de) 2006-10-19 2019-03-14 Zf Friedrichshafen Ag Vorrichtung zum drehfesten Verbinden einer Welle mit wenigstens einem drehbar auf der Welle gelagerten Losrad
JP4849542B2 (ja) * 2006-10-27 2012-01-1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変速制御装置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JP4989296B2 (ja) * 2007-04-27 2012-08-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操作機構
JP4934547B2 (ja) * 2007-08-27 2012-05-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クラッチ油圧システム
JP4934548B2 (ja) * 2007-08-27 2012-05-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油圧機構
JP2009121595A (ja) * 2007-11-15 2009-06-04 Yamaha Motor Co Ltd クラッチ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JP5007252B2 (ja) * 2008-02-21 2012-08-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
WO2010010581A1 (en) * 2008-07-24 2010-01-28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Clutch actuation assembly for two-wheeled vehicles
JP5612876B2 (ja) * 2010-03-11 2014-10-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120241261A1 (en) * 2011-03-24 2012-09-27 Tektr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emi-hydraulic bake for bicycle
ITMI20120812A1 (it) * 2012-05-11 2013-11-12 Freni Brembo Spa Attuatore elettroidraulico per freno
US8745867B1 (en) * 2013-01-14 2014-06-10 Kit Masters Modular viscous fan clutch system
DE112013006505T5 (de) * 2013-01-25 2015-11-1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Einrück-/Ausrück-Mechanismus
CN103335031B (zh) * 2013-06-20 2016-05-25 吴崇铭 计算机控制的汽车电子离合器执行机构
JP6666604B2 (ja) * 2015-08-06 2020-03-18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クラッチ駆動ユニットおよび鞍乗り型車両
IT201600122091A1 (it) * 2016-12-01 2018-06-01 Piaggio & C Spa Trasmissione sincrona a elevato rendimento
JP6812458B2 (ja) 2016-12-29 2021-01-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駆動装置及び車両
EP3536999B1 (en) 2016-12-29 2022-04-27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Clutch unit and vehicle
WO2018124271A1 (ja) 2016-12-29 2018-07-05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駆動装置及び車両
JP6853691B2 (ja) * 2017-02-28 2021-03-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WO2019032674A1 (en) 2017-08-08 2019-02-14 Alivel Infinity Llc APPARATUS FOR ASSISTING ELECTRONIC CLUTCH
DE102020128466A1 (de) 2020-10-29 2022-05-05 Fte Automotive Gmbh Aktor zum An- oder Abkoppeln eines Antriebsmoduls an einem bzw. von einem Antriebsstrang eines Kraftfahrzeug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14211A1 (de) * 1987-04-29 1988-11-17 Sachs Systemtechnik Gmbh Stelleinrichtung mit zwei federspeichern
JPH0260896B2 (zh) * 1982-03-18 1990-12-18 Valeo
GB2313885A (en) * 1996-06-05 1997-12-10 Luk Getriebe Systeme Gmbh Powered actuator with variable spring bias
CN2307150Y (zh) * 1996-11-22 1999-02-10 刘锦升 自动离合器控制装置
DE19939378A1 (de) * 1999-08-19 2001-02-22 Mannesmann Sachs Ag Stelleinrichtung
CN1515805A (zh) * 2003-08-28 2004-07-28 上海交通大学 自动离合器助力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06849A1 (de) * 1987-03-03 1988-09-15 Sachs Systemtechnik Gmbh Stell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fuer eine kraftfahrzeugreibungskupplung
US4899858A (en) 1989-03-02 1990-02-13 Eat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control system for updating of control parameter value indicative of master clutch point of incipient engagement
JP3405550B2 (ja) 1992-06-25 2003-05-12 大和製罐株式会社 缶蓋の袋詰め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袋詰め用トレー
JP2874481B2 (ja) * 1992-09-30 1999-03-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クラッチのパワーアシスト装置
JP3003540B2 (ja) 1995-05-12 2000-01-31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3817297B2 (ja) * 1996-04-17 2006-09-06 ヴァレオユニシア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株式会社 自動クラッチ
FR2753660B1 (fr) 1996-09-25 1999-03-05 Embrayage a friction a actionneur electromecanique,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DE19815260B4 (de) * 1997-04-26 2006-03-02 Luk Gs Verwaltungs Kg Kraftfahrzeug
CA2250978A1 (en) * 1997-10-25 1999-04-25 Bombardier Inc.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a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H11201188A (ja) * 1998-01-12 1999-07-27 Aichi Mach Ind Co Ltd 摩擦クラッチの自動断続装置
GB2348932A (en) * 1999-04-14 2000-10-18 Luk Getriebe Systeme Gmbh Transmission system control which disengages a clutch at power-up
JP2004529302A (ja) * 2001-06-13 2004-09-24 ルーク ラメレン ウント クツプルングスバウ ベタイリグングス コマンディー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クラッチ作動装置およびクラッチパラメータを求めるための方法
WO2003035422A1 (en) * 2001-10-23 2003-05-01 The Timken Company Output power split hybrid electric drive system
JP2003194101A (ja) * 2001-12-27 2003-07-09 Exedy Corp クラッチ断接装置
US6910987B2 (en) * 2002-10-22 2005-06-28 Victor Richards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light vehicles employing V-Twin engin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60896B2 (zh) * 1982-03-18 1990-12-18 Valeo
DE3714211A1 (de) * 1987-04-29 1988-11-17 Sachs Systemtechnik Gmbh Stelleinrichtung mit zwei federspeichern
GB2313885A (en) * 1996-06-05 1997-12-10 Luk Getriebe Systeme Gmbh Powered actuator with variable spring bias
CN2307150Y (zh) * 1996-11-22 1999-02-10 刘锦升 自动离合器控制装置
DE19939378A1 (de) * 1999-08-19 2001-02-22 Mannesmann Sachs Ag Stelleinrichtung
CN1515805A (zh) * 2003-08-28 2004-07-28 上海交通大学 自动离合器助力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451864B2 (en) 2008-11-18
EP1669623B1 (en) 2009-05-06
ATE430884T1 (de) 2009-05-15
ATE530790T1 (de) 2011-11-15
DE602005014325D1 (de) 2009-06-18
EP2060819B1 (en) 2011-10-26
EP1669623A1 (en) 2006-06-14
CN1786502A (zh) 2006-06-14
JP2006170227A (ja) 2006-06-29
EP2060819A1 (en) 2009-05-20
US20060169562A1 (en) 200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0917C (zh) 离合器致动器和跨乘式车辆
US6082514A (en) Actuator for clutch ring
CN100427787C (zh) 离合器控制装置、离合器控制方法以及骑乘型车辆
US8596436B2 (en) Idle-able auxiliary drive system
CN102143854B (zh) 带有断开输入轴的动力传递单元
CN102414481B (zh) 用于动力传输单元的小角度花键联轴器
CN101680500A (zh) 用于机动车的基于力矩差/速度差的离合器操纵机构
EP2852770B1 (en) Dual piston disconnect for power transfer unit
CN101198487A (zh) 拖拉机的传动系统
US8087504B2 (en) Friction clutch and vehicl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CN2906215Y (zh) 皮带传动轮式拖拉机差速锁定装置
CN103241333A (zh) 混合动力载具离合式驱动装置
EP2899420B1 (en) Clutch device and straddle-type vehicle
KR101060036B1 (ko) 트랜스퍼 케이스
JP2010164161A (ja) 差動装置のデフロック機構
JP2006170228A (ja) クラッチ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鞍乗型車両
US9303749B2 (en) Vehicle power switching device
CN201230453Y (zh) 分体式中央传动齿轮转向制动机构
CN203046888U (zh) 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
CN2623594Y (zh) 四轮摩托车传动输入端驱动转换装置
CN201400088Y (zh) 三轮汽车的液压离合操纵装置
CN201116151Y (zh) 摩托车离合器操纵装置
CN201027833Y (zh) 汽车传动分离器
CN117841653A (zh) 全地形车
CN2685226Y (zh) 摩托车倒档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