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46888U - 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 - Google Patents
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046888U CN203046888U CN 201320019132 CN201320019132U CN203046888U CN 203046888 U CN203046888 U CN 203046888U CN 201320019132 CN201320019132 CN 201320019132 CN 201320019132 U CN201320019132 U CN 201320019132U CN 203046888 U CN203046888 U CN 2030468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eed change
- axle
- gear
- locking
- reta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包括后桥变速箱箱体和设于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上端的后桥变速箱箱盖,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内设有变速装置,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上设有离合控制装置,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上侧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变速装置的换挡装置,所述离合控制装置与所述换挡装置之间设有锁止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三轮汽车的通过性和改善后桥换挡装置的润滑,降低外界环境因素对后桥换挡装置操纵性的影响、提高三轮汽车后桥换挡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维修保养周期,使三轮汽车后桥换挡更加平顺,减少疲劳驾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汽车的后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三轮汽车上新的十挡变速后桥。
背景技术
目前,平原地区对三轮汽车的通过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提高三轮汽车输入轴离合器的位置,以增加三轮汽车后桥的离地间隙;而在部分山区三轮汽车长时间上坡陡,极容易造成润滑不足,这就要求降低三轮汽车输入轴离合器的位置。在三轮汽车上使用的后桥换挡机构多在变速箱侧面且裸露在外,导致三轮汽车在沙土较多的恶劣环境下工作时,换挡机构影响较大,换挡不平顺,容易造成换挡零部件早期磨损,维修周期短且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且锁止机构与离合机构之间的间距较大,传动部件较多,造成行程损耗大,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各传动部件有磨损,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以保证锁止机构在预定的位置打开,来维持换挡的平顺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三轮汽车的通过性和改善后桥换挡装置的润滑,降低外界环境因素对后桥换挡装置操纵性的影响、提高三轮汽车后桥换挡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维修保养周期,使三轮汽车后桥换挡更加平顺,减少疲劳驾驶的隐患的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包括后桥变速箱箱体和设于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上端的后桥变速箱箱盖,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内设有变速装置,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上设有离合控制装置,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上侧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变速装置的换挡装置,所述离合控制装置与所述换挡装置之间设有锁止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变速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内的输入轴、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输入轴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上方,且所述输入轴与第二传动轴的中心距和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的中心距相等。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离合控制装置包括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上方设有的离合摇臂,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的一侧转动设有离合摇杆,所述离合摇臂一端与所述离合摇杆上端固定连接,而另一端连接所述锁止装置;所述离合摇杆上安装有离合分离拨叉。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锁止装置包括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内设有的锁定滑道,所述锁定滑道内滑动设有的锁定轴,所述锁定轴一端位于所述锁定滑道内并设有内挡圈,所述锁定轴另一端伸出所述锁定滑道并设有外挡圈,所述锁定滑道内设有与所述内挡圈配合的台肩,所述外挡圈外径大于所述锁定滑道内径;所述锁定轴周侧表面沿轴向设有四道锁止环槽,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和后桥变速箱箱体连通设有与所述锁止环槽对应的四道锁止滑道,所述锁止滑道内滑动设有自锁销轴,所述自锁销轴一端设有球状表面,所述自锁销轴另一端设有自锁弹簧,所述自锁弹簧另一端设有自锁钢球,所述自锁钢球与所述换挡装置顶紧接触。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上设有摆臂,所述摆臂一端通过枢轴安装在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上,而另一端与所述锁定轴铰接;所述离合摇臂上设有拉杆接头,穿过所述拉杆接头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摆臂铰接,所述拉杆位于所述拉杆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拉杆弹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换挡装置包括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上换挡安装口处设有的变速顶盖,穿过所述变速顶盖转动设有平行的高低挡轴和变速换位轴,所述变速顶盖内侧转动设有与所述高低挡轴和变速换位轴垂直设置的变速换挡轴;所述高低挡轴位于所述变速顶盖外侧部分安装有用于连接操纵手柄的高低挡摇臂,所述高低挡轴位于所述变速顶盖外侧一端端部摆动套装有换挡摇臂,所述高低挡轴位于所述变速顶盖内侧一端安装有高低挡拨头;所述变速换位轴位于所述变速顶盖外侧的一端安装有用于连接操纵手柄的换位摇臂,所述变速换位轴位于所述变速顶盖内侧的一端安装有变速换位拨头;所述变速换挡轴的一端安装有变速摇臂,所述变速摇臂铰接有变速导杆,所述变速导杆与所述换挡摇臂铰接,所述变速换挡轴通过花键滑动的安装有变速拨头,所述变速拨头上设有变速拨头凹槽,所述变速换位拨头的头端伸入变速拨头凹槽内,所述变速换挡轴上位于所述变速拨头的两侧分别套装有回位弹簧;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内滑动安装有高低挡拨叉轴、倒挡拨叉轴、一二挡拨叉轴和三四挡拨叉轴,所述倒挡拨叉轴与一二挡拨叉轴之间和所述一二挡拨叉轴与三四挡拨叉轴之间分别设有互锁凹槽,所述倒挡拨叉轴与一二挡拨叉轴的互锁凹槽之间以及所述一二挡拨叉轴与三四挡拨叉轴的互锁凹槽之间分别设有互锁销轴;所述高低挡拨叉轴上设有高低挡拨叉,所述倒挡拨叉轴上设有倒挡拨叉,所述一二挡拨叉轴上设有一二挡拨叉,所述三四挡拨叉轴上设有三四挡拨叉,所述三四挡拨叉轴上还设有三四挡拨叉接头,所述倒挡拨叉、一二挡拨叉、三四挡拨叉接头上分别设有连通构成变速槽的凹槽,所述变速拨头的头端伸入所述变速槽内;所述高低挡拨叉上设有高低挡凹槽,所述高低挡拨头的头端伸入所述高低挡凹槽内;所述高低挡拨叉轴、倒挡拨叉轴、一二挡拨叉轴、三四挡拨叉轴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自锁钢球对应的自锁凹槽。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高低挡轴位于所述变速顶盖外侧一端端部罩扣有防水帽。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高低挡轴和所述变速换位轴与所述变速顶盖内侧配合处设有油槽。
上述技术方案的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包括后桥变速箱箱体和设于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上端的后桥变速箱箱盖,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内设有变速装置,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上设有离合控制装置,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上侧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变速装置的换挡装置,所述离合控制装置与所述换挡装置之间设有锁止装置。这提高了三轮汽车的通过性和改善了后桥换挡装置的润滑,降低了外界环境因素对后桥换挡装置操纵性的影响、提高了三轮汽车后桥换挡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了维修保养周期,使三轮汽车后桥换挡更加平顺,减少了疲劳驾驶的隐患。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的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锁止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离合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换挡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拨叉轴布置示意图;
图6是本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的输入轴与传动轴布置示意图。
图中:1-离合摇臂;11-自锁销轴;12-防水帽;13-高低挡轴;14-变速换位轴;15-变速摇臂;16-变速导杆;17-换位摇臂;18-变速换位拨头;19-变速拨头;2-拉杆接头;21-变速顶盖;22-高低挡拨叉轴;23-倒挡拨叉轴;24-一二挡拨叉轴;25-三四挡拨叉轴;26-互锁销轴;27-高低挡拨叉;28-三四挡拨叉;29-倒挡拨叉;3-拉杆;31-三四挡拨叉接头;32-离合分离拨叉;33-离合摇杆;34-高低挡凹槽;35-变速槽;36-自锁凹槽;37-互锁凹槽;4-摆臂;5-锁定轴;51-后桥变速箱箱盖;52-后桥变速箱箱体;53-输入轴;54-第一传动轴;55-第二传动轴;56-锁定滑道;57-内挡圈;58-外挡圈;59-锁止环槽;6-高低挡摇臂;7-换挡摇臂;8-高低挡拨头;9-自锁钢球;10-自锁弹簧;20-变速换挡轴;30-一二挡拨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结构以及功能基本相同的组成部分,并且为了使说明书更加简明,省略了关于基本上相同的组成部分的冗余描述。
如图1和图6所示,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包括后桥变速箱箱体52和设于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52上端的后桥变速箱箱盖51,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52内设有变速装置,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52上设有离合控制装置,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51上侧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变速装置的换挡装置,所述离合控制装置与所述换挡装置之间设有锁止装置。所述变速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52内的输入轴53、第一传动轴54和第二传动轴55,以及输出轴等轴,各轴上分别安装有用于传动的齿轮系,所述输入轴53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54的上方,且所述输入轴53与第二传动轴55的中心距和所述第一传动轴54与第二传动轴55的中心距相等。这样提高了三轮汽车的通过性和改善了后桥的换挡装置的润滑,降低了外界环境因素对后桥换挡装置操纵性的影响、提高了三轮汽车后桥换挡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了维修保养周期,使三轮汽车后桥换挡更加平顺,减少了疲劳驾驶的隐患。而所述输入轴53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54的上方,且所述输入轴53与第二传动轴55的中心距和所述第一传动轴54与第二传动轴55的中心距相等,这样输入轴53和第一传动轴54与第二传动轴55三轴中心连线组成等腰三角形,故在同一后桥变速箱箱体52情况下,输入轴53和第一传动轴54的装配位置及齿轮可互换,离合器位于输入轴53上时装配位置高,增加了三轮汽车后桥的离地间隙,提高了三轮汽车的通过性;输入轴53和第一传动轴54的装配位置互换后装配位置低时,改善了后桥的换挡装置的润滑条件,可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用户的需求来提高或降低离合器的位置,增加了适用范围。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离合控制装置包括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51上方设有的离合摇臂1,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52的一侧转动设有离合摇杆33,所述离合摇臂1一端与所述离合摇杆33上端固定连接,而另一端连接所述锁止装置;所述离合摇杆33上安装有离合分离拨叉32。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锁止装置包括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51内设有的锁定滑道56,所述锁定滑道56内滑动设有的锁定轴5,所述锁定轴5一端位于所述锁定滑道56内并设有内挡圈57,所述锁定轴5另一端伸出所述锁定滑道56并设有外挡圈58,所述锁定滑道56内设有与所述内挡圈57配合的台肩,所述外挡圈58外径大于所述锁定滑道56内径;所述锁定轴5周侧表面沿轴向设有四道锁止环槽59,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51和后桥变速箱箱体52连通设有与所述锁止环槽59对应的四道锁止滑道,所述锁止滑道内滑动设有自锁销轴11,所述自锁销轴11一端设有球状表面,自锁销轴11的球状表面与锁止环槽59表面对应,所述自锁销轴11另一端设有自锁弹簧10,所述自锁弹簧10另一端设有自锁钢球9,所述自锁钢球9与所述换挡装置顶紧接触。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51上设有摆臂4,所述摆臂4一端通过枢轴安装在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51上,而另一端与所述锁定轴5铰接;所述离合摇臂1上设有拉杆接头2,穿过所述拉杆接头2设有拉杆3,所述拉杆3的一端与所述摆臂4铰接,所述拉杆3位于所述拉杆接头2的两侧分别设有拉杆弹簧。锁止装置的上述结构,缩短了与离合控制装置之间的间距,减少了传动部件,降低了行程损耗,保证了长时间的工作可靠性。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换挡装置包括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51换挡安装口处设有的变速顶盖21,穿过所述变速顶盖21转动设有平行的高低挡轴13和变速换位轴14,所述变速顶盖21内侧转动设有与所述高低挡轴13和变速换位轴14垂直设置的变速换挡轴20;所述高低挡轴13位于所述变速顶盖21外侧部分安装有用于连接操纵手柄的高低挡摇臂6,高低挡摇臂6与高低挡轴1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高低挡轴13位于所述变速顶盖21外侧一端的端部摆动套装有换挡摇臂7,可以采用高低挡轴13端部设有螺母的挡止和定位将换挡摇臂7摆动套装在高低挡轴13上;所述高低挡轴13位于所述变速顶盖21内侧一端安装有高低挡拨头8,高低挡轴13可以采用圆柱铣扁的方式与所述高低挡拨头8配合并用六角开槽螺母固定;所述变速换位轴14位于所述变速顶盖21外侧的一端安装有用于连接操纵手柄的换位摇臂17,换位摇臂17与变速换位轴14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变速换位轴14位于所述变速顶盖21内侧的一端安装有变速换位拨头18,变速换位轴14与变速换位拨头18可以采用圆柱铣扁的方式配合并用六角开槽螺母固定;所述变速换挡轴20的一端安装有变速摇臂15,所述变速摇臂15铰接有变速导杆16,所述变速导杆16与所述换挡摇臂7铰接,所述变速换挡轴20通过花键滑动的安装有变速拨头19,所述变速拨头19上设有变速拨头凹槽,所述变速换位拨头18的头端伸入变速拨头凹槽内,所述变速换挡轴20上位于所述变速拨头19的两侧分别套装有回位弹簧,变速换挡轴20上可设有弧形环槽用来限位和定位;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52内滑动安装有高低挡拨叉轴22、倒挡拨叉轴23、一二挡拨叉轴24和三四挡拨叉轴25,所述倒挡拨叉轴23与一二挡拨叉轴24之间和所述一二挡拨叉轴24与三四挡拨叉轴25之间分别设有互锁凹槽37,所述倒挡拨叉轴23与一二挡拨叉轴24的互锁凹槽37之间以及所述一二挡拨叉轴24与三四挡拨叉轴25的互锁凹槽之间分别设有互锁销轴26;所述高低挡拨叉轴22上设有高低挡拨叉27,高低挡拨叉27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高低挡拨叉轴22上,所述倒挡拨叉轴23设有倒挡拨叉29,倒挡拨叉29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倒挡拨叉轴23上,所述一二挡拨叉轴24设有一二挡拨叉30,一二挡拨叉30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一二挡拨叉轴24上,所述三四挡拨叉轴25设有三四挡拨叉28,所述三四挡拨叉轴25还设有三四挡拨叉接头31,三四挡拨叉28和三四挡拨叉接头31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三四挡拨叉轴25上,所述倒挡拨叉29、一二挡拨叉30、三四挡拨叉接头31上分别设有连通构成变速槽35的凹槽,所述变速拨头19的头端伸入所述变速槽35内;所述高低挡拨叉27上设有高低挡凹槽34,所述高低挡拨头8的头端伸入所述高低挡凹槽34内;所述高低挡拨叉轴22、倒挡拨叉轴23、一二挡拨叉轴24、三四挡拨叉轴25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自锁钢球9对应的自锁凹槽36。所述高低挡轴13位于所述变速顶盖21外侧一端端部罩扣有防水帽12,用于防尘防水,降低了恶劣环境对换挡装置的影响。所述高低挡轴13和变速换位轴14与所述变速顶盖21内侧的配合处设有油槽,装配前涂抹润滑脂达到换挡轻便的目的。上述换挡装置由于设于后桥变速箱箱体52内部,并通过飞溅的齿轮油来润滑,大幅度改善了换挡装置的润滑条件,提高了三轮汽车的换挡平顺性,增加了换挡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恶劣环境对换挡装置的影响,消除了疲劳驾驶的隐患,延长了三轮汽车的维修保养周期。
本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工作时锁止装置的打开和锁止:
驾驶员在驾驶室内操纵离合踏板,使离合摇臂1围绕离合摇杆33摆动,通过拉杆接头2压缩拉杆弹簧从而使拉杆3移动,进一步推动摆臂4绕枢轴摆动,从而推动锁定轴5移动,使锁定轴5上的锁止环槽59移动到与自锁销轴11对正的位置上,自锁销轴11对自锁钢球9的压力消失,自锁钢球9只受到自锁弹簧10的弹力,此时锁止装置处于打开的状态,锁止装置只有在处于打开的状态时才能实现换挡的操作。当锁止装置打开后,离合摇臂1在驾驶员操纵下继续向前摆动,通过拉杆接头2继续压缩拉杆弹簧,此时,锁定轴5在外挡圈58的作用下静止不动,锁止装置始终处在打开的位置,通过拉杆弹簧的压缩量来消耗离合摇臂1的行程,同时通过离合摇臂1推动离合摇杆33转动从而带动离合分离拨叉32围绕离合摇杆33转动,实现对离合控制;当驾驶员撤消踏板力之后,通过离合器弹簧推动离合分离拨叉32围绕离合摇杆33转动,带动离合摇臂1回位,带动摆臂4围绕枢轴回位摆动,从而带动锁定轴5回位,使锁定轴5上的锁止环槽59与自锁销轴11分开,并通过内挡圈57定位,自锁钢球9受到自锁弹簧10的弹力和自锁销轴11的压力,处于锁止状态。
本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工作时高速挡和低速挡之间的转换:
驾驶员踩下离合踏板后,锁止装置打开时,通过操作操纵手柄使高低挡摇臂6围绕高低挡轴13向低速挡方向摆动,同时带动高低挡轴13转动,进一步带动高低挡拨头8围绕高低挡轴13摆动,通过高低挡拨头8带动高低挡拨叉27和高低挡拨叉轴22滑动一定距离,拨动变速装置的低速挡齿轮正确啮合,完成从高速挡向低速挡的转换;在驾驶员踩下离合踏板后,锁止装置打开时,驾驶员操作动作反方向进行,则完成从低速挡向高速挡的转换。
本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工作时换位和换挡的操作:
驾驶员踩下离合踏板后,锁止装置打开,通过操作操纵手柄使换位摇臂17围绕变速换位轴14摆动,并带动变速换位轴14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进一步带动变速换位拨头18向前或向后摆动,从而带动变速拨头19向前或向后移动,使变速拨头19的头端在变速槽35内向前或向后移动,按要求到达相应的位置,完成换位操作;换位完成后,通过操作操纵手柄使换挡摇臂7围绕高低挡轴13摆动,同时通过换挡摇臂7进一步带动变速导杆16移动,从而带动变速摇臂15围绕变速换挡轴20摆动,使变速换挡轴20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变速换挡轴20带动变速拨头19摆动,从而带动相应的倒挡拨叉轴23、一二挡拨叉轴24或三四挡拨叉轴25移动,通过倒挡拨叉29、一二挡拨叉30或三四挡拨叉28拨动相应挡位的齿轮正确啮合,完成换挡的操作。这样,通过高挡时的一个倒挡和四个前进挡以及低挡时的一个倒挡和四个前进挡,实现本新型三轮汽车后桥的十挡变速。
如上所述,已经在上面具体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或其他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或者替换,而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Claims (8)
1.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包括后桥变速箱箱体和设于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上端的后桥变速箱箱盖,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内设有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上设有离合控制装置,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上侧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变速装置的换挡装置,所述离合控制装置与所述换挡装置之间设有锁止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内的输入轴、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输入轴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上方,且所述输入轴与第二传动轴的中心距和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的中心距相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控制装置包括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上方设有的离合摇臂,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的一侧转动设有离合摇杆,所述离合摇臂一端与所述离合摇杆上端固定连接,而另一端连接所述锁止装置;所述离合摇杆上安装有离合分离拨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包括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内设有的锁定滑道,所述锁定滑道内滑动设有的锁定轴,所述锁定轴一端位于所述锁定滑道内并设有内挡圈,所述锁定轴另一端伸出所述锁定滑道并设有外挡圈,所述锁定滑道内设有与所述内挡圈配合的台肩,所述外挡圈外径大于所述锁定滑道内径;所述锁定轴周侧表面沿轴向设有四道锁止环槽,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和后桥变速箱箱体内连通设有与所述锁止环槽对应的四道锁止滑道,所述锁止滑道内滑动设有自锁销轴,所述自锁销轴一端设有球状表面,所述自锁销轴另一端设有自锁弹簧,所述自锁弹簧另一端设有自锁钢球,所述自锁钢球与所述换挡装置顶紧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上设有摆臂,所述摆臂一端通过枢轴安装在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上,而另一端与所述锁定轴铰接;所述离合摇臂上设有拉杆接头,穿过所述拉杆接头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摆臂铰接,所述拉杆位于所述拉杆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拉杆弹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装置包括所述后桥变速箱箱盖上换挡安装口处设有的变速顶盖,穿过所述变速顶盖转动设有平行的高低挡轴和变速换位轴,所述变速顶盖内侧转动设有与所述高低挡轴和变速换位轴垂直设置的变速换挡轴;所述高低挡轴位于所述变速顶盖外侧部分安装有用于连接操纵手柄的高低挡摇臂,所述高低挡轴位于所述变速顶盖外侧一端端部摆动套装有换挡摇臂,所述高低挡轴位于所述变速顶盖内侧一端安装有高低挡拨头;所述变速换位轴位于所述变速顶盖外侧的一端安装有用于连接操纵手柄的换位摇臂,所述变速换位轴位于所述变速顶盖内侧的一端安装有变速换位拨头;所述变速换挡轴一端安装有变速摇臂,所述变速摇臂铰接有变速导杆,所述变速导杆与所述换挡摇臂铰接,所述变速换挡轴通过花键滑动安装有变速拨头,所述变速拨头上设有变速拨头凹槽,所述变速换位拨头的头端伸入变速拨头凹槽内,所述变速换挡轴上位于所述变速拨头的两侧分别套装有回位弹簧;所述后桥变速箱箱体内滑动安装有高低挡拨叉轴、倒挡拨叉轴、一二挡拨叉轴和三四挡拨叉轴,所述倒挡拨叉轴与一二挡拨叉轴之间和所述一二挡拨叉轴与三四挡拨叉轴之间分别设有互锁凹槽,所述倒挡拨叉轴与一二挡拨叉轴的互锁凹槽之间以及所述一二挡拨叉轴与三四挡拨叉轴的互锁凹槽之间分别设有互锁销轴;所述高低挡拨叉轴上设有高低挡拨叉,所述倒挡拨叉轴上设有倒挡拨叉,所述一二挡拨叉轴上设有一二挡拨叉,所述三四挡拨叉轴上设有三四挡拨叉,所述三四挡拨叉轴还设有三四挡拨叉接头,所述倒挡拨叉、一二挡拨叉和三四挡拨叉接头上分别设有连通构成变速槽的凹槽,所述变速拨头的头端伸入所述变速槽内;所述高低挡拨叉上设有高低挡凹槽,所述高低挡拨头的头端伸入所述高低挡凹槽内;所述高低挡拨叉轴、倒挡拨叉轴、一二挡拨叉轴和三四挡拨叉轴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自锁钢球对应的自锁凹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挡轴位于所述变速顶盖外侧一端端部罩扣有防水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挡轴和所述变速换位轴与所述变速顶盖内侧配合处设有油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19132 CN203046888U (zh) | 2013-01-14 | 2013-01-14 | 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19132 CN203046888U (zh) | 2013-01-14 | 2013-01-14 | 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046888U true CN203046888U (zh) | 2013-07-10 |
Family
ID=48729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01913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46888U (zh) | 2013-01-14 | 2013-01-14 | 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04688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17371A (zh) * | 2019-01-30 | 2019-07-16 | 新疆钵施然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变速箱档位锁紧机构及采棉机 |
-
2013
- 2013-01-14 CN CN 201320019132 patent/CN20304688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17371A (zh) * | 2019-01-30 | 2019-07-16 | 新疆钵施然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变速箱档位锁紧机构及采棉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82602A (zh) | 一种含有限扭离合器的自动变速装置及变速轴 | |
US9669711B2 (en) | Power take-off unit | |
CN203892476U (zh) | 含有限扭离合器的自动变速装置及变速轴 | |
CN105236308A (zh) | 可双向行驶的叉车 | |
CN201314374Y (zh) | 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机构 | |
CN102649448B (zh) | 全液压方向盘行星转向履带拖拉机 | |
CN203046888U (zh) | 新型三轮汽车十挡变速后桥 | |
CN203023428U (zh) | 驱动桥贯通传动机构 | |
CN201246464Y (zh) | 拖拉机换档操纵机构 | |
CN106195149B (zh) | 一种可实现正反换向和异向转动的传动操纵机构 | |
CN2913743Y (zh) | 变速器顶盖总成 | |
PL71099Y1 (pl) | Mechanizm napędowy do pojazdu mechanicznego | |
CN102745019A (zh) | 一种越野车的转向驱动前桥 | |
CN107228171A (zh) | 一种履带式拖拉机的传动机构总成 | |
CN201129448Y (zh) | 全地形车自锁式驻车机构 | |
CN201941525U (zh) | 越野四轮驱动车前桥自动啮合装置 | |
CN102943860B (zh) | 一种滑动齿轮式差速器 | |
CN201971124U (zh) | 一种自行车中轴行星齿轮变速装置 | |
CN202108948U (zh) | 手扶拖拉机驱动拖斗变速箱 | |
CN204762244U (zh) | 农作物联合收割机二档变速箱总成 | |
CN107120422A (zh) | 一种拖拉机传动箱总成 | |
CN104354590B (zh) | 电动汽车用电驱动传动系统 | |
CN202608869U (zh) | 一种全液压方向盘行星转向履带拖拉机 | |
CN203570986U (zh) | 带18等分内环凸轮的变速箱二轴总成 | |
CN202228657U (zh) | 前后驱动方向盘式拖拉机挂档操作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