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8709C - 含有生物降解性塑料的纤维制品 - Google Patents

含有生物降解性塑料的纤维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98709C
CN100398709C CNB2005100052083A CN200510005208A CN100398709C CN 100398709 C CN100398709 C CN 100398709C CN B2005100052083 A CNB2005100052083 A CN B2005100052083A CN 200510005208 A CN200510005208 A CN 200510005208A CN 100398709 C CN100398709 C CN 10039870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processing
biodegradable plastic
hydrolytic resistance
fib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052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54721A (zh
Inventor
高桥郁夫
饭田浩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hinbo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654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4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87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870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5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01F6/6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esters
    • D01F6/625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8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9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es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30Woven fabric [i.e., woven strand or strip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该纤维制品是对由10~90重量%的纤维(A)和90~10重量%的纤维(B)构成的纤维构造物进行选自精炼加工、漂白加工、液氨加工、丝光加工、生物加工、染色加工或者树脂加工中的至少一种的加工处理的纤维制品,该纤维(A)由生物降解性塑料构成,该生物降解性塑料混合有作为耐水解稳定剂的碳化二亚胺化合物,该纤维(B)选自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或者合成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其特征在于由该纤维制品中的纤维(A)带来的羧基末端的总浓度相对于纤维(A)为不高于30当量/吨。

Description

含有生物降解性塑料的纤维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生物降解性塑料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更详细地涉及通过在使用生物降解性塑料的纤维中加入由碳化二亚胺构成的耐水解稳定剂的耐水解性、耐碱性、耐染色性优良的纤维制品。
背景技术
作为被酶或微生物分解的生物降解性塑料,脂肪族聚酯受到关注,作为这种生物降解性的脂肪族聚酯,已知的有聚乳酸、聚乙醇酸、聚(3-羟基丁酸酯)、聚-(3-羟基丁酸酯/3-羟基戊酸酯)、聚己内酯、或者乙二醇、1,4-丁二醇等多元醇和琥珀酸、己二酸等羧酸构成的聚酯等。
但是,这些脂肪族聚酯具有在室温和高温的水中的水解性非常高,并且,也能被空气中的水分水解的性质。由于这种容易被水解的性质,例如,在作为纤维使用时,如果在染料的水分散溶液产生的高温下进行染色,布匹的撕裂强度大大降低,因此,只能在比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染色,并且不能染成深色,或者在作为渔网等水产材料在水中使用时,其使用期限限制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并且,缺乏经时稳定性,在制造后长时间放置后变差,因此,存在无法发挥最初的性能等各种问题。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已经公开了对一种脂肪族聚酯即聚乳酸的羧基末端通过与脂肪族醇的缩合反应进行封端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但是,这种封端技术是缩合反应,为了除去反应副产物,需要在聚合聚乳酸时共存脂肪族醇,因此,聚合速度变缓,无法在工业上生产,而且,残存的低分子量未反应物多,由于它们在成形时发生气化,因此,成形品的外观变差,或者存在成形品的耐热性低的问题,进而,在再熔融和成形由缩合反应得到的封端聚合物(碎片)时,再次产生羧基末端,由于存留未封端的末端,出现成品耐水解性仍然不足的问题。
而且,除了使用脂肪族醇的羧基封端的技术之外,还公开了通过降低纺丝温度降低聚乳酸纤维的羧基末端浓度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
但是,以聚乳酸为代表的脂肪族聚酯的熔融粘度的温度依存性比较高,为了降低纺丝温度,必须充分降低聚合物的分子量,存在无法获得具有作为通用纤维等的足够强度的聚乳酸纤维的问题。
而且,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耐水解性,还公开了在生物降解性塑料中加入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
但是,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单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中,耐热性不足,即加工时容易热分解,存在由刺激性臭味成分的产生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由气化造成的添加效果减少的问题。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使用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但是,存在加工时变色(黄变)的问题,在重视颜色的用途(例如衣料用纤维的用途)中难以使用。
进而,如果对由生物降解性塑料构成的纤维进行染色加工,存在由生物降解性塑料构成的纤维的强度大大降低的问题。
由于这些情况,已经提出了一些关于生物降解性塑料或者由其构成的纤维的耐水性提高的方案,例如,特征在于用由TG-DTA测定的5%重量减少温度为不低于170℃的单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对脂肪族聚酯的羧基的末端中的局部或者实质上全部进行封端(例如,羧基末端浓度不高于10当量/脂肪族聚酯103kg)的、聚乳酸等脂肪族聚酯树脂或者由其构成的纤维或者膜等成形品(参见专利文献4),和,特征在于用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封端羧基末端的聚乳酸纤维,并且色调指标b*值不高于7的耐水解性优良的聚乳酸纤维(专利文献5)。
但是,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芳香族单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中,太阳光等的耐候性差,不实用,而且,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中羧基末端被封端的聚乳酸纤维中,纤维化时的热稳定性(或者耐热性)的问题用纺丝条件、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添加量来调整,但是,在该方法中,适合的条件范围狭窄,结果品质不稳定,并且,颜色(例如黄变)稳定性、耐水解性水平不足,在上述酸、碱条件下进行的纤维制品的染色加工工序中,存在耐受性差的问题,而且,还存在制品化后的耐久性不足的问题。
在将这种生物降解性塑料和纤维素纤维组合的纤维制品的情况下,可以设想液体氨的加工、浸碱加工(或者丝光加工)、染色加工和漂白加工进行的机会多。但是,在这些加工中,通过碱、酸、盐、热处理等的加工工序多,特别是,由于通过了碱工序,可以设想存在生物降解性塑料构成的纤维强度明显降低的问题。
如上所述,目前尝试了通过降低聚乳酸等脂肪族聚酯的羧基末端的浓度来提高耐水解性,但是,实际使用时,实际上还没有达到兼有足够耐热性和耐水解性的脂肪族聚酯构成的纤维和纤维制品。
专利文献1:特开平7-316273号公报(权利要求的范围等)
专利文献2:特开平9-21017号公报(权利要求的范围等)
专利文献3:特开平11-80522号公报(权利要求的范围等)
专利文献4:特开2001-261797号公报(权利要求的范围等)
专利文献5:特开2003-301327号公报(权利要求的范围等)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由生物降解性塑料构成的纤维或者纤维制品现有的问题,即耐水解性、耐热性、强度降低问题和黄变产生的变色问题,特别是,提供耐水解性、耐碱性、耐染色性优良的纤维制品。
本发明人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进行了锐意的研究,结果,使用生物降解性塑料的纤维的纤维制品通过液氨加工和浸碱加工(或者丝光加工)、染色加工等加工处理,强度明显降低,但是,通过在生物降解性塑料中加入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可以解决加工处理的强度降低问题,如果使用由特定的碳化二亚胺化合物构成的耐水解性稳定剂,颜色稳定性极为优良,即抑制了黄变,并提高了耐水解性,进而发现了能够适用于液氨加工、丝光加工和染色加工等的加工处理。本发明基于这种认识完成的。
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发明,提供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该纤维制品是对由10~90重量%的纤维(A)和90~10重量%的纤维(B)构成的纤维构造物进行选自精炼加工、漂白加工、液氨加工、丝光加工、生物加工、染色加工或者树脂加工中的至少一种的加工处理的纤维制品,该纤维(A)由生物降解性塑料构成,该生物降解性塑料混合有作为耐水解稳定剂的碳化二亚胺化合物,该纤维(B)选自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或者合成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其特征在于由该纤维制品中的纤维(A)带来的羧基末端的总浓度相对于纤维(A)为不高于30当量/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发明,提供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个发明中纤维(A)中的羧基末端总浓度相对于纤维(A)为不高于1当量/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发明,提供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个发明中耐水解稳定剂的黄度指数(YI值)不高于10。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发明,提供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在第三个发明中碳化二亚胺化合物是脂肪族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发明,提供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个发明中耐水解稳定剂进一步含有抗氧化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发明,提供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在第五个发明中,抗氧化剂含有受阻酚类抗氧化剂或者磷类抗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个发明,提供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个发明中耐水解稳定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生物降解性塑料以0.01~5重量份的比例混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个发明,提供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个发明中生物降解性塑料是脂肪族聚酯。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个发明,提供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个发明中生物降解性塑料由生物原料制备。
本发明如上所述,涉及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等,是对由纤维(A)和选自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或者合成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的纤维(B)构成的纤维构造物进行精炼加工等加工处理的纤维制品,该纤维(A)由生物降解性塑料构成,该生物降解性塑料混合有作为耐水解稳定剂的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由该纤维制品中的纤维(A)带来的羧基末端的总浓度相对于纤维(A)为不高于30当量/吨,其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如下的方案。
(1)特征在于在第一个发明中,由纤维制品中的纤维(A)带来的羧基末端的总浓度相对于纤维(A)为不高于1当量/吨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
(2)特征在于在第四个发明中,脂肪族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是聚合度为不低于5的脂肪族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
(3)特征在于在第五个发明中,耐水解稳定剂中的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和抗氧化剂的混合比例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前者,后者为0.01~20重量份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
(4)特征在于在第五个发明中,耐水解稳定剂是在合成碳化二亚胺化合物时混入抗氧化剂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
(5)特征在于在第六个发明中,受阻酚类抗氧化剂是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
(6)特征在于在第六个发明中,磷类抗氧化剂具有季戊四醇的构造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
(7)特征在于在第六个发明中,磷类抗氧化剂除了具有季戊四醇的构造之外,还具有含叔丁基的芳香族烃基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
(8)特征在于在第六个发明或者上述(7)的任意一个发明中,磷类抗氧化剂是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化物或者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化物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
(9)特征在于在第九个发明中,生物降解性塑料是聚乳酸(聚交酯)类脂肪族聚酯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
目前,由生物降解性塑料构成的纤维或者纤维制品存在耐水解性、耐热性、强度降低的问题和由黄变引起的变色问题,但是,使用本发明的生物降解性塑料的纤维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由于在生物降解性塑料中混合了特定的耐水解稳定剂,即使施以液氨加工和丝光加工等加工处理,也具有所谓解决现有的上述问题特别是耐水解性、耐碱性、耐染色性优良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等的各项目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是对由10~90重量%的纤维(A)和90~10重量%的纤维(B)构成的纤维构造物进行选自精炼加工、漂白加工、液氨加工、丝光加工、生物加工、染色加工或者树脂加工中的至少一种的加工处理的纤维制品,该纤维(A)由生物降解性塑料构成,该生物降解性塑料混合有作为耐水解稳定剂的碳化二亚胺化合物,该纤维(B)选自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或者合成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其特征在于由该纤维制品中的纤维(A)带来的羧基末端的总浓度相对于纤维(A)为不高于30当量/吨。
I、纤维(A)
1、耐水解稳定剂
耐水解稳定剂由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优选脂肪族聚碳化二亚胺构成。而且,优选由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和抗氧化剂的碳化二亚胺组合物构成,更优选由特征在于通过在脂肪族类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合成时混合抗氧化剂来分散和存在的碳化二亚胺组合物构成。
1.1碳化二亚胺化合物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碳化二亚胺基的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可以使用用通常已知的方法合成的,例如,可以举出催化剂使用有机磷类化合物或者有机金属化合物,在不低于大约70度的温度下,在无机溶剂或者惰性溶剂中,通过赋予脱碳酸缩合反应合成各种聚异氰酸酯。
作为本发明可以使用的单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N,N’-二苯基碳化二亚胺、N,N’-二-2,6-二异丙基苯基碳化二亚胺等。
在本发明中也适合使用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作为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制造的,但是基本上可以使用通过现有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例如,美国专利2941956号说明书、特公昭47-33279号公报,J.Org.Chem.28,2069-2075(1963),Chemical Review 1981,Vol.81 No.4,第619-621页]制造的。
作为在本发明使用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制造中的合成原料即有机二异氰酸酯,可以使用芳香族二异氰酸酯、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和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芳香族异氰酸酯,例如可以举出1,5-萘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二甲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3-苯撑二异氰酸酯、1,4-苯撑二异氰酸酯、2,4-苄撑二异氰酸酯、2,6-苄撑二异氰酸酯、2,4-苄撑二异氰酸酯和2,6-苄撑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四甲基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2,6-二异丙基苯基异氰酸酯、1,3,5-三异丙基苯-2,4-二异氰酸酯等。
作为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例如可举出己撑二异氰酸酯等。
作为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可以举出例如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等。
而且,上述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情况下,通过使聚合反应冷却等,可以在中途停止并控制到合适的聚合度。这时,末端形成异氰酸酯。并且,要控制到合适的聚合度,也有使用与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末端异氰酸酯(如单异氰酸酯等)反应的化合物,将残留的末端异氰酸酯全部或者一部分封端的方法。通过控制聚合度,可以提高聚合物的相溶性和保存稳定性,在提高质量方面是有利的。
作为用于将这种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末端封端并控制其聚合度的单异氰酸酯,可以举出例如苯基异氰酸酯、甲苯基异氰酸酯、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环己基异氰酸酯、丁基异氰酸酯等。
而且,作为将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末端封端并控制其聚合度的封端剂,并不限于上述单异氰酸酯,可以举出能与异氰酸酯反应的活性氢化合物,例如(i)脂肪族、芳香族或者脂环族化合物,即具有-OH基的甲醇、乙醇、苯酚、环己醇、N-甲基乙醇胺、聚乙二醇一甲基醚、聚丙二醇一甲基醚;(ii)具有=NH基的二乙基胺、二环己基胺;(iii)具有-NH2基的丁基胺、环己基胺;(iv)具有-COOH基的琥珀酸、安息香酸、环己酸;(v)具有-SH基的乙基硫醇、烯丙基硫醇、硫酚;(vi)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vii)酸酐、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等,作为黄变少的构造,希望是具有-OH基的。
上述有机二异氰酸酯的脱碳酸缩合反应在合适的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作为能使用的碳化二亚胺化催化剂,有机磷类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通式M-(OR)4[M表示钛(Ti)、钠(Na)、钾(K)、钒(V)、钨(W)、铪(Hf)、锆(Zr)、铅(Pb)、锰(Mn)、镍(Ni)、钙(Ca)和钡(Ba)等,R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者芳基]表示的化合物),特别是从活性方面考虑,有机磷类化合物优选氧化膦,有机金属化合物优选钛、铪、锆的醇盐类。
作为上述氧化膦类,具体地可举出3-甲基-1-苯基-2-膦-1-氧化物、3-甲基-1-乙基-2-膦-1-氧化物、1,3-二甲基-2-膦-1-氧化物、1-苯基-2-膦-1-氧化物、1-乙基-2-膦-1-氧化物、1-甲基-2-膦-1-氧化物或者它们的双键异构体,其中,工业上容易获得的3-甲基-1-苯基-2-膦-1-氧化物特别优选。
本发明者在将耐水解稳定剂混合到生物降解性塑料中时,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功能是,在添加后的最初阶段,被认为能促进水解的生物降解性塑料内残存的羟基和羧基发生反应,控制水解,然后,加成在被水解反应切断的生物降解性塑料的键上,形成再结合的物质。
因此,作为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从耐候性、颜色、安全性、稳定性方面考虑,优选4,4’-二环己基甲烷碳化二亚胺(聚合度=2~20)等的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碳化二亚胺基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或者它们的混合物作为合成原料的脂肪族类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而且,从耐热性方面考虑,优选聚合度在不低于5的。进而,在脂肪族类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末端上具有异氰酸酯末端的化合物从耐水解性方面考虑特别优选。
1.2抗氧化剂
本发明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优选合成时同时使用的抗氧化剂包括单独的磷类抗氧化剂、单独的受阻酚类抗氧化剂或者包括该磷类抗氧化剂和受阻酚类抗氧化剂的抗氧化剂。
本发明的特征是,优选在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合成时,添加抗氧化剂,并且进一步在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原料中预先混入抗氧化剂,由此,能够使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和抗氧化剂均匀分散存在。
而且,在本发明中,除了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合成添加抗氧化剂之外,通过使用将合成后的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和特别是磷类抗氧化剂充分混合或者混炼得到的碳化二亚胺组合物,可以用作耐水解稳定剂。
可与抗氧化剂混合的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从耐候性、安全性、稳定性特别是颜色方面考虑优选脂肪族类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
磷类抗氧化剂例如可举出三-(2,4-二-叔丁基苯基)膦酸酯(チバスペシヤルテイケミカル公司市售的商品名イルガフオス168、旭电化工业公司市售的商品名アデカスタブ2112等)和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膦酸酯(チバスペシヤルテイケミカル公司市售的商品名イルガブオス126、旭电化工业公司市售的商品名アデカスタブPEP-24G等)、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膦酸酯(旭电化工业公司市售的商品名アデカスタブPEP-36)、二硬脂酰基季戊四醇二膦酸酯(旭电化工业公司市售的商品名アデカスタブPEP-8、城北化学公司市售的商品名JPP-2000等)等,从提高耐水解性方面考虑优选具有季戊四醇结构的,除了季戊四醇结构之外,还特别优选具有含叔丁基的芳香族烃基。
作为磷类抗氧化剂特别优选的例子,下面列出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膦酸酯(旭电化工业公司市售的商品名アデカスタブPEP-36)的化学结构式。
Figure C20051000520800131
而且,优选与上述磷类抗氧化剂同时使用的受阻酚类抗氧化剂从耐热性方面考虑,优选分子量为不低于400的,如果分子量低,发生飞散和挥发,有时会看到被接触的物质吸收的现像。例如,从与食品等接触的塑料中来的抗氧化剂转移到食品中,有可能产生卫生上的问题,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分子量为不低于400的,更优选分子量为不低于500的。而且,通过选择高分子量,还具有能够提高耐热性的效果。
作为这种分子量为不低于400的受阻酚类抗氧化剂,可以举出例如4,4’-亚甲基-二-(2,6-二-叔丁基酚)(MW=420)、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MW=531)(チバスペシヤルテイケミカル公司市售的商品名イルガノツクス1076)、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MW-1178)(チバスペシヤルテイケミカル公司市售的商品名イルガノツクス1010)、3,9-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螺[5.5]十一烷(MW=741)(住友化学公司市售的商品名スミライザ-GA-80)等。
在本发明中,通过如上所述优选在合成碳化二亚胺化合物时加入抗氧化剂,能够抑制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合成时变色,而且,能够抑制加入到生物降解性塑料中时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变色,因此,可以以能够看到耐水解性和耐热性提高的量使用。
因此,抗氧化剂的总加入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优选为0.01~20重量份,特别优选0.1~10重量份。如果抗氧化剂的混合量不足0.01重量份,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合成时的防变色效果和加入到生物降解性塑料中时的防变色效果差。另一方面,如果超过了20重量份,存在降低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合成时的反应速度和与碳化二亚胺化合物难以相溶的问题。
作为抗氧化剂,在受阻酚类和磷类抗氧化剂的混合体系中,优选酚∶磷的重量比为5∶1~1∶5。
而且,作为塑料混合用的抗氧化剂,可以举出上述受阻酚类和磷类以外的抗氧化剂,例如二苯基胺、苯基α萘胺等芳香族胺和硫类抗氧化剂等,它们在不影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例如除了上述受阻酚类和磷类抗氧化剂之外,可以同时使用少量的芳香族胺类抗氧化剂等。但是,如果加入这些芳香族胺类抗氧化剂等,由于颜色变差,需要注意。
1.3碳化二亚胺组合物
本发明的碳化二亚胺组合物如上所述,由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和抗氧化剂组成,从耐热性角度考虑,优选热重量测定(TG法)(热天平分析法)产生的TG5%重量减少温度不低于250℃的,并且从抑制黄变角度考虑,优选JIS K7103的黄度指数(YI值)不高于10,更优选不高于8的。这样,可以用作衣料用途等颜色重要的用途中。在本发明中,黄度指数(YI值)根据JIS K7103的“塑料的黄度指数和黄变度试验方法”进行测定和评价。
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抗氧化剂在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中的混合优选在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合成时,例如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合成的反应中,或者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合成的原料加入阶段,除此之外,也可以混合到合成后的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中。
碳化二亚胺组合物适合用作生物降解性塑料的耐水解稳定剂。
而且,例如,根据需要,在将磷类抗氧化剂在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合成时混合的碳化二亚胺组合物中,可以适当加入磷类抗氧化剂或者进一步的酚类抗氧化剂。
这时,碳化二亚胺组合物和所进一步加入的磷类抗氧化剂等的混合比例如如上所述为相对于碳化二亚胺组合物中的100重量份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优选抗氧化剂的总加入量为0.01~20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1~10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在将磷类抗氧化剂混合到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合成时的碳化二亚胺组合物中进一步加入磷类抗氧化剂等的组合物也称为碳化二亚胺组合物。
根据需要在碳化二亚胺组合物中能够适当加入的磷类抗氧化剂,与上述磷类抗氧化剂同样可举出例如:三-(2,4-二-叔丁基苯基)膦酸酯(チバスペシヤルテイケミカル公司市售的商品名イルガフオス168、旭电化工业公司市售的商品名アデカスタブ2112等)和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膦酸酯(チバスペシヤルテイケミカル公司市售的商品名イルガフオス126、旭电化工业公司市售的商品名アデカスタブPEP-24G等)、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膦酸酯(旭电化工业公司市售的商品名アデカスタブPEP-36)、二硬脂酰基季戊四醇二膦酸酯(旭电化工业公司市售的商品名アデカスタブPEP-8、城北化学公司市售的商品名JPP-2000等)等,从提高耐水解性方面考虑优选具有季戊四醇结构的,除了季戊四醇结构之外,还特别优选具有含叔丁基的芳香族烃基。
这些受阻酚类抗氧化剂和磷类抗氧化剂可以单独或者组合加入到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中。
2、生物降解性塑料
在本发明中,作为纤维(A)所使用的生物降解性塑料,例如可举出被微生物代谢的聚酯类的塑料,其中优选容易被微生物代谢的脂肪族类聚酯。
通常,生物降解性塑料在下面的过程中进行生物降解。
即,在被丢弃到环境中的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性塑料)的分解中,(i)首先,高分子分解酶吸附在该高分子材料的表面上。该酶是一些种类的微生物在菌体外分泌的产物。(ii)接着,该酶通过水解切断高分子链的酯键、糖酐键和肽键等化学键。(iii)结果,高分子材料被处理为低分子量化,并且被分解酶分解至单体单位。(iv)这样,分解生成物被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代谢分解,变成二氧化碳、水、菌体成分等。
作为容易被微生物代谢并且发生水解反应的脂肪族聚酯,可举出(1)聚乳酸(聚交酯)类脂肪族聚酯、(2)多元醇类和多元酸类的缩合反应物即脂肪族聚酯,(3)聚羟基丁酸酯(PHB)等微生物产生的脂肪族聚酯,(4)聚己内酯(PCL)类脂肪族聚酯等,在本发明中,作为生物降解性塑料,可以优选使用上述任意一种,特别优选由生物原料制成的塑料即聚乳酸(聚交酯)类脂肪族聚酯。
在本发明中,作为生物降解性塑料,并不限于上述脂肪族聚酯,只要具有通过水解切断生物降解性塑料中的高分子链的酯键、糖酐键和肽键等化学键就可以使用。其可举出例如在脂肪族聚酯的分子链骨架中无规导入碳酸酯的脂肪族聚酯的碳酸酯共聚物,和在脂肪族聚酯的分子链骨架中导入尼龙的具有酰胺键的脂肪族聚酯和聚酰胺的共聚物等。
下面对脂肪族类聚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1)聚乳酸(聚交酯)类脂肪族聚酯
作为聚乳酸(聚交酯)类脂肪族聚酯,可举出聚交酯类,具体的可举出乳酸、苹果酸、乙醇酸等含氧酸的聚合物或者它们的共聚物,例如,聚乳酸、聚(α-苹果酸)、聚乙醇酸、乙醇酸-乳酸共聚物等,特别是以乳酸为代表的羟基羧酸类脂肪族聚酯。
上述聚乳酸类脂肪族类聚酯通常通过环状二酯即交酯和相对应的内酯类的开环聚合的方法,即交酯法,或者除了交酯法之外,通过乳酸的一般脱水缩合法和甲醛与二氧化碳的缩聚法制备。
而且,作为用于制造上述聚乳酸类脂肪族类的聚酯的催化剂,可以举出锡、锑、锌、钛、铁、铝化合物,其中,优选锡类催化剂、铝类催化剂,辛酸锡、乙酰丙酮铝是特别合适的。
在上述聚乳酸类脂肪族类聚酯中,通过交酯开环聚合得到的聚L-乳酸发生水解形成L乳酸,同时可确定其安全性,因此是优选的,本发明所使用的聚乳酸类脂肪族类聚酯并不限于此,因此,对于其制造所使用的交酯并不限于L体。可以是L体、D体、内消旋体以任意比例的组合物,并无限定,但是,为了具有结晶性并提高熔点,并且提高机械物性和耐热性,各构成单位的比例必须是不低于组合物的90%。
(2)多元醇类和多元酸类的缩合反应物即脂肪族聚酯
多元醇类和多元酸类的缩合反应物即脂肪族聚酯可以举出通过在催化剂存在下使脂肪族类二醇类和脂肪族多元酸(或者其酸酐)反应产生的脂肪族类二醇/多元酸聚酯,或者,通过根据需要使用少量的偶合剂进行反应产生的高分子量的脂肪族类二醇/多元酸聚酯。
作为用于制造本发明所使用的脂肪族类二醇/多元酸聚酯的脂肪族类二醇,可举出例如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癸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等,还可以使用环氧乙烷。而且,这些二醇类可以两种或更多种同时使用。
作为与上述脂肪族类二醇类反应形成脂肪族类二醇/多元酸聚酯的脂肪族多元酸及其酸酐,可以使用琥珀酸、己二酸、辛二酸、癸二酸、月桂酸、琥珀酸酐、己二酸酐等通常市售的那些。这些多元酸及其酸酐可以两种或更多种同时使用。
上述醇类和多元酸都是脂肪族系,但是,也可以同时使用其他少量成分,例如,芳香族二醇类、偏苯三酸酐、苯四酸酐等芳香族多元酸。其中,由于一旦导入这些芳香族类成分,生物降解性变差,因此,芳香族类二醇类和芳香族类多元酸的混合量相对于100重量份脂肪族类二醇必须不高于20重量份,优选不高于10重量份,更优选不高于5重量份。
作为用于上述脂肪酸类二醇/多元酸聚酯的催化剂,可以举出钛、锡、锑、铈、锌、钴、铁、铅、锰、铝、镁、锗等金属的有机酸盐、醇盐和氧化物,其中,锡类和铝类的化合物是合适的。
要制造上述脂肪族类二醇/多元酸聚酯,对当量的脂肪族类二醇类、脂肪族多元酸和催化剂,根据需要再使用根据原料化合物适当选择的溶剂,进行加热反应,通过抑制反应的进行程度,制造聚合度低的预聚物。
在上述脂肪族类二醇/多元酸聚酯的制造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均分子量,可以对特别是聚合度低的预聚物使用偶合剂,这种偶合剂可以举出例如二异氰酸酯、噁唑啉、二环氧化合物、酸酐等,特别是适合使用二异氰酸酯。
作为上述偶合剂的二异氰酸酯,对其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举出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特别是己撑二异氰酸酯从得到的脂肪族类二醇/多元酸聚酯的颜色以及加入到上述预聚物中的反应性等方面考虑是有利的。
上述偶合剂的混合量例如相对于100重量份上述预聚物为0.1~5重量份,优选0.5~3重量份,不到0.1重量份时,偶合反应不足,超过5重量份以上,容易引起凝胶化。
而且,上述脂肪族类二醇/多元酸聚酯可以是通过双键、尿烷键和尿素键等,用其他化合物将末端的羟基封端的和改性的脂肪族类二醇/多元酸聚酯。
对于多元醇类/多元酸类的缩合反应物即脂肪族聚酯,作为具体的市售品,可举出例如聚琥珀酸丁二醇酯(PBS)和聚琥珀酸二乙酯(PES)等。
作为这种聚琥珀酸丁二醇酯(PBS)类脂肪族聚酯,可举出例如丁二醇和琥珀酸形成的聚琥珀酸丁二醇酯(PBS),或者为了加速生物降解性与己二酸共聚的己二酸酯共聚物(PBSA),进一步与对苯二酸共聚的己二酸酯/对苯二酸酯共聚物,作为市售品,例如,有昭和高分子株式会社出售的“ビオノ-レ”(商品名)、イ-レ·ケミカル制的“エンポ-ル”(商品名)、BASF制的“エコフレツクス”(商品名)、デユポン公司制的“バイオマツクス”(商品名)等。
另外,也出售有聚琥珀酸二乙酯(PES),作为市售品,例如,有日本催化剂株式会社出售的“ルナ-レSE”(商品名)。
(3)微生物产生脂肪族类聚酯
一些种类的微生物在菌体内聚集聚酯。微生物产生的聚酯是具有由生物体带来的熔点的热塑性聚合物。而且,这种聚酯可被自然界微生物在菌体外分泌的酶分解,分解产物被微生物消化因此完全消除。
作为这种微生物产生(脂肪族类)的聚酯,可举出聚羟基丁酸酯(PHB)、聚(羟基丁酸-羟基丙酸)共聚物、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物等。
(4)聚己内酯类脂肪族聚酯
脂肪族聚酯的一种即聚己内酯可通过ε-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制备,是水不溶性的高分子,可被许多菌分解。
聚己内酯是由通式-(O(CH2)5CO)n-表示的脂肪族聚酯,作为这种聚己内酯类脂肪族聚酯的市售品,有例如日本ユニカ-株式会社市售的“ト-ン”(商品名)。
作为纤维(A)所使用的生物降解性塑料,可以使用一种上述生物降解性塑料,也可以两种或更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本发明的耐水解稳定剂以能够获得生物降解性塑料的耐水解性改善效果的量使用。在作为耐水解稳定剂使用碳化二亚胺化合物或者碳化二亚胺组合物时,优选以能够获得耐水解性的改善效果的量使用。碳化二亚胺化合物或者碳化二亚胺组合物的混合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生物降解性塑料为0.1~5重量份,优选0.5~3重量份。
对于耐黄变性,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在合成时也变色,但是,在加入到生物降解性塑料中时,也因热和热氧化等发生黄变。
在形成纤维等之后,受到热、NOx、日光等的影响,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发生黄变,因此,纤维等发生黄变。这些黄变是生物降解性塑料中所含的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加入量越多,颜色就越深。
在使用本发明的碳化二亚胺组合物时,优选以能够获得耐黄变性的改善效果的量使用。相对于100重量份生物降解性塑料,优选0.1~5重量份,特别优选0.5~3重量份。
3、其他添加剂等
在本发明的生物降解性塑料中,除了本发明的耐水解稳定剂之外,在不影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可以含有上述耐水解稳定剂之外的、通常合成纤维等中混合的胺类和酚类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以及阻燃剂、防静电剂、颜料、染料、润滑剂、结晶促进剂、无机填料、着色剂等添加剂。而且,也可以同时使用生物降解性塑料以外的聚合物、粒子、淀粉这样的具有分解性的有机物等。
4、纤维(A)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纤维(A)如果纤维(A)中的羧基末端总浓度相对于纤维(A)为不高于5当量/吨,优选不高于1当量/吨,就能够大大地提高本发明的纤维制品的耐水解性,是有利的。这通过在生物降解性塑料中加入上述耐水解稳定剂来达到。
羧基末端总浓度是这样求得出的,即取出给定量的纤维,加入氯仿溶解,适当加入苄醇之后,用0.005规定的KOH乙醇溶液滴定,求出羧基末端浓度。
为了充分提高工序通过性和制品的力学强度,纤维(A)优选强度为不低于2.0cN/dtex。强度更优选为不低于3.5cN/dtex。拉伸度如果在15~70%,形成纤维制品时的工序通过性提高,是有利的。拉伸度更优选为25~50%。
在纤维(A)中,如果沸收为0~20%,纤维和纤维产品的尺寸稳定性有利。沸收优选为3~10%。
对于纤维的截面性质,可以自由选择圆截面、中空截面、三叶截面等多叶截面、其他异型截面。而且,纤维的形状、形态为长纤维、短纤维等,没有特别的限制,在是长纤维时,可以是复丝,也可以是单丝。
接着,本发明的纤维(A)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采用如下的方法。
首先,制造上述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等的耐水解稳定剂。
而且,生物降解性塑料例如,聚乳酸(聚交酯)类脂肪族聚酯等是使用公知的方法合成,以生物降解性塑料是聚乳酸的情况进行说明。聚乳酸本身的颜色良好,并且减少交酯等的残留低聚物和单体是有利的。具体的手段优选使用金属钝化剂和抗氧化剂等,进行聚合温度的低温化和抑制催化剂添加率。而且,通过减压处理聚合物或用氯仿等提取,可以大幅度减少残留低聚物、单体量。
接着,将聚乳酸和耐水解稳定剂混合,第一种混合方法是将干燥的聚乳酸和耐水解稳定剂供给氮封的挤出混合机中,将用挤出混合机混合的聚乳酸和耐水解稳定剂的混合聚合物熔融液导入到纺丝机中,通过设置在纺丝组件内的静止型混合器进一步进行细微的混合,从喷丝头吐出进行熔融纺丝的方法。
第二种混合方法是分别熔融聚乳酸和耐水解稳定剂,将熔融液导入纺丝机中,通过设置在纺丝组件内的静止型混合器进行细微混合,从喷丝头吐出进行熔融纺丝的方法。
但是,混合时,熔融纺丝时,和在纺丝机中耐水解稳定剂在200~250℃下的停留时间如果在30分钟内,优选在20分钟以内,能够抑制耐水解稳定剂的热劣化,是有利的。这里,所谓在200~250℃下的停留时间是用于基本上通过加热到200~250℃的部分的时间,其可以由混合机和熔融部分的温度设定、配管尺寸、纺丝组件内的尺寸等估算。因此,纺丝组件内优选尽量减小空间。而且,混合温度、纺丝温度优选为210~250℃,更优选210~230℃。
因此,耐水性稳定剂的加入方法也应优选考虑好,与制造预先加入耐水解稳定剂的聚乳酸碎片相比,优选在熔融纺丝时直接加入耐水解稳定剂。例如,有在聚乳酸的熔融部分加入耐水解稳定剂,或者在纺丝组件内用静止型混合器等混合分别熔融的耐水解稳定剂和聚乳酸的方法。
另外,在用通风筒将丝条冷却固化之后,用给油导轨和给油辊赋予以脂肪酸酯和矿物油等为主的纤维用油剂。然后,用辊导出丝条。
在长纤维的情况下,将导出的丝条以一次筒形卷装的形式卷缠,然后,将其拉伸和热处理。这时,如果第一导出辊的周速即纺丝速度为2500~7000m/分,那么丝斑减少,是有利的。而且,拉伸温度如果为80~150℃,丝斑减少,也是有利的。拉伸温度更优选为120~150℃。如果使热处理温度为120~160℃,聚乳酸纤维的沸收降低,热的尺寸稳定性提高,因此是优选的。热处理温度更优选为130~150℃。在工业资料用途这样需要高强度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级拉伸。而且,根据需要,可以通过假捻加工、压入加工、机械卷缩等,对聚乳酸纤维施以卷缩。
另一方面,在短纤维的情况下,在将导出的丝条合丝,一旦装入料仓之后,再将它们合丝,形成丝束之后,对其施以拉伸和机械卷缩,赋予适合下面工序的油剂之后,切丝。拉伸时,考虑到丝束粗,热传递差,优选使用蒸汽拉伸和液浴拉伸。这时的温度优选为75~100℃。
在形成无纺布时,可以使用上述短纤维,也就是说可以使用长粘无纺布或融体流(メルトブロ-)等的纺丝和无纺布形成工序连续的方法。
本发明的纤维(A)除了织物、编织物、无纺布之外还可以使用杯等成形这样的各种纤维制品的方式。
II、纤维(B)
本发明的纤维(B)是选自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或者合成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纤维。其纤维材料(原料)根据本发明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产品的用途可适当选择。
1、天然纤维
作为天然纤维可举出棉、麻、洋麻、香蕉纤维、菠萝纤维、羊毛、丝绸、安哥拉纱、开士米等。
2、再生纤维
作为再生纤维可举出人造丝、铜铵丝、波力诺西克、高湿模量粘胶纤维、溶剂纺丝纤维素纤维等。
3、半合成纤维
作为半合成纤维可以举出粘胶纤维、醋酸纤维、普罗米克斯纤维等。
4、合成纤维
作为合成纤维可以举出聚酯类纤维、聚酰胺类纤维、聚丙烯腈类纤维、聚丙烯类纤维、聚氨酯类纤维、聚氯乙烯类纤维、苯甲酸酯纤维等。
III、纤维构造物
本发明的纤维构造物由上述纤维(A)10-90重量%和选自上述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或者合成纤维的至少一种纤维(B)90~10重量%构成。例如,作为布匹混用时,如果纤维(A)的混用比例为不低于30重量%,优选不低于50重量%,则优选呈现纤维(A)的特征。
作为混用的方案,可举出将纤维(A)和纤维(B)例如与丝绸、棉等天然纤维和人造丝或醋酸纤维等再生纤维混织,或者交织、交编和交络的产物,可举出例如混织丝、复合丝、混合假捻丝、混纺丝、长短复合丝、流体加工丝、包芯花线、合捻、交织、交编、毛圈编织物、混棉、填充棉、长纤维和短纤维的混合无纺布、缩绒。而且,复合丝还可以包括采用混织丝、多层构造丝、交捻丝、交络丝中的任意一种方法纺织的纤维。纤维(A)和纤维(B)可以分别是一种纤维,也可以是两种或更多种纤维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而且,纤维构造物对于形态等可以是缝丝、刺绣丝、编带类丝形态,也包括织物、编织物、针织物、无纺布、缩绒等布匹形态或者大衣、毛衣、其它外衣、内衣、连裤袜、袜子、衬布、衬衫衣料、运动衣等衣料用产品、窗帘、地毯、椅垫、布袋、家居垫、壁纸、各种带子和吊链等生活材料用制品、帆布、网、绳、厚织物等工业资料用制品、人造皮革制品等各种纤维制品形态。
IV、纤维制品
本发明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是对上述纤维构造物施以选自精炼加工、漂白加工、液氨加工、丝光加工、生物加工、染色加工或者树脂加工中的一种加工处理的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由该纤维制品中的纤维(A)带来的羧基末端的总浓度相对于纤维(A)为不高于30当量/吨。
通常,如果对保护生物降解性塑料的纤维构造物进行上述任意一种加工处理,纤维构造物则发生水解,强度降低,因此,对纤维制品的耐久性产生影响,但是,本发明的纤维制品,由于由纤维制品中的纤维(A)产生的羧基末端的总浓度相对于纤维(A)为不高于30当量/吨,优选不高于10当量/吨,更优选不高于1当量/吨,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在本发明中,耐水解性可用纤维的强度保持率来评价,在本发明中,用纬抗拉强度和洗涤耐久性(JIS L1042F-2法的转筒干燥),即洗涤50次厚的纬抗拉强度保持率(%)来评价。洗涤50次后的纬抗拉强度保持率优选在不低于60%,更优选在不低于80%。
上述一个加工处理精炼是例如除去棉纤维中所含的棉蜡、油脂类、果胶、蛋白质、纺织油等杂质的工序。退浆后精炼前的棉织物由于在纤维表面存在蜡等,因此,没有吸水性,将其除去的精炼的程度对以后的加工有很大影响。棉的精炼可以使用碱为主剂、以表面活性剂作为助剂。棉耐碱性强,通常可以用热氢氧化钠处理。氢氧化钠将杂质碱化或者水解,但是为了从纤维中充分除去这些碱化物、分解物,需要借助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分散力。
而且,漂白是分解除去丝、编织物中所含的有机物质的工序。精炼过的棉布有生成的颜色,通过漂白,通过提高白度获得白色织物、色彩鲜艳的染、印花物。漂白剂中有氧化剂和还原剂,棉的漂白可使用过氧化氢、亚氯酸钠、次氯酸钠等氧化剂。
丝光加工也称为浸碱加工,是在对棉制本色布(或者丝)施加张力的同时进行氢氧化钠处理的加工。棉如果在比较低的温度下接触碱(这时为氢氧化钠),纤维发生膨胀,纤维的扭曲消失,表面变得光滑。这时,原来扁平形状的纤维一根一根的截面形状在膨胀的同时变形成为接近圆形的形状,因此,如果同时对本色布(或者丝)施加适度的张力,纤维表面的光滑性增加,形成光泽增加的形状。浸碱是用氢氧化钠浓溶液(例如不低于20%)在拉紧状态下处理棉丝布的工序,由于赋予丝绸一样的光泽而得名。采用丝光(浸碱)加工,不仅是光泽,就连纤维的细微构造都发生变化,染料和药品的吸收量增加,提高了染色性,增加了细微强度,具有赋予尺寸稳定性的作用。
液氨加工是除了在上述浸碱加工中的氢氧化钠之外,用液氨进行的处理,大幅度提高了在浸碱加工中没有获得的、有膨胀感的手感和抗皱性。液氨由于比水的粘度和表面张力低,因此,容易浸透到棉纤维内部,在数秒左右反应就结束,并且,反应均匀。如果将棉浸渍在液氨中,扁平的扭曲状态的棉瞬间膨胀,形成圆形,同时扭曲消失。通过液氨加工,棉可获得(i)不易缩小,(ii)不易形成皱褶,(iii)细微一根一根的反应性增加,(iv)变得柔和,(v)强度增大等效果,如果与树脂加工组合,可获得优良的防缩性、防皱性。
通常,通过浸碱加工和液氨加工,如果使棉细微膨胀,则光泽、手感、强度、拉伸度提高。而且,染料和加工剂的反应变好,形态稳定性增加。通常,以布的状态加工,但是即使在丝和原棉阶段也可以进行。
生物加工是采用酶的纤维加工,例如,使用纤维素酶,用天然力(生物能量)将棉、麻、人造丝、テンセル(Tencel、精制纤维素纤维的一种)等天然材料加工得漂亮的纤维改质加工。可在工业上使用的酶几乎都是大量培养细菌和真菌等天然微生物来生产的,可将高温、强碱、强酸、高压下的化学处理换成温和的反应,通过将这些加工替换成酶,可以变成安全的操作环境和对纤维和自然温和的加工。例如,代替精炼用的氢氧化钠采用果胶分解酶,在漂白中利用氧化酶。
染色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其工序,在溶解分散染料的染料液中浸渍纤维材料,使其吸收染料之后,通过加热和化学处理固定,通过洗涤除去附着在纤维表面的过剩的染料,再进行用于提高牢固度的后处理。染色方法大致有非连续法(间歇染法、吸尽法)和连续法(浸染法),在本发明中两种都可以使用。
树脂加工是织物等的最后加工的一个,例如,棉吸水性强。并且手感舒适,但是,具有洗涤容易带折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进行树脂加工,能够赋予防皱性、防缩性。通常,用树脂加工机处理,该设备的构成基本上为(i)赋予加工剂的浸轧机,(ii)将由浸轧机赋予的大约60%的水分干燥至30%左右的预备干燥机,(iii)在横轧的同时进行干燥的拉幅机,(iv)用于热处理的烘干机和(v)用于皂洗的水洗、干燥机。
本发明的耐水解性优良的、耐久性高的纤维制品不仅是衬衫、夹克衫或短裤的衣料用途,还适用于罩和垫子等衣料物资用途,窗帘、地毯、垫子、壁纸、家居等的室内装饰用途和车辆部件用途,带子、网、绳、厚布、袋类、缝丝等工业用途,毡、无纺布、过滤器、人工草皮等。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物性用如下方法测定并进行评价。
[羧基末端浓度]
为了除去附着在纤维制品上的处理剂和污染物,按照JIS L1042F-2方法洗涤加工后的纤维制品,然后进行压制干燥。从该纤维制品定量取出含有生物降解性塑料的纤维,加入氯仿进行溶解,只取出溶解的部分,适量加入苄基醇之后,用0.005规定的KOH乙醇溶液进行滴定,求出羧基末端浓度。混纺丝等是考虑混率而求出羧基末端浓度。
[纬抗拉强度]
按照JIS L1096 A法的拉伸强度,计算纬抗拉强度(测定纬丝方向)。
[洗涤耐久性]
按照JIS L1042 F-2的方法进行转筒干燥,将洗涤耐久性作为下述的洗涤50次后纬抗拉强度保持率(%)进行评价。
纬抗拉强度保持率(%)=100×(50次洗涤干燥后的纬抗拉强度/加工后的纬抗拉强度)
[黄度指数(YI)]
基于JIS K 7103的测定条件,测定黄度指数(YI)。测色色差计采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制的NF333。那么,作为参考,也算出色调的指标b*值和b值。
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之前首先合成含有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碳化二亚胺组合物。
[碳化二亚胺组合物的合成例1]
在带有搅拌器、氮气吹泡管和冷却管的烧瓶中加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00重量份和3-甲基-1-苯基-2-膦-1-氧化物0.5重量份、作为抗氧化剂的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化物1重量份,在进行氮气吹泡的情况下,在185℃进行24个小时的碳化二亚胺化反应。得到的碳化二亚胺的NCO%为2.4。
实施例1
使用加入了1%的经丝为100%棉的40S、纬丝为日清纺(株)制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即“カルボジライトLA-1”的聚乳酸长丝150d,制造密度经131根/时、纬67根/时(经丝密度131根/英寸,纬丝密度67根/英寸)的平织物。
将得到的平织物按照棉/聚酯混织物的常规方法用连续精炼漂白装置在90℃下进行轧蒸处理。之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浸碱加工、液氨加工。然后,用液流染色机按照常规方法在110℃下对聚乳酸纤维进行染色,接着在85℃下对棉进行染色。再然后,按照常规方法用乙二醛类树脂进行树脂加工。
制成的布匹具有作为衣料用的优良手感,同时,呈现鲜艳的颜色。组成和评价结果在表1表示。
实施例2
除了将实施例1的纬丝变成加入3%日清纺(株)制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カルボジライトLA-1”的聚乳酸长丝150d之外,全部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
制成的布匹具有作为衣料用的优良手感,同时,呈现鲜艳的颜色。组成和评价结果在表1表示。
实施例3
除了将实施例1的纬丝替换成加入1%日清纺(株)制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カルボジライトLA-1”的PLA/棉=65/35的40S混纺丝、变成纬71根/时的平织物之外,全部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
制成的布匹具有作为衣料用的优良手感,同时,呈现鲜艳的颜色。组成和评价结果在表1表示。
实施例4
除了将实施例1的经丝、纬丝替换成加入1%日清纺(株)制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カルボジライトLA-1”的PLA/棉=30/70的40S、2层构造丝、变成密度经131根/时、纬71根/时的平织物之外,全部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
制成的布匹具有作为衣料用的优良的手感,同时,呈现鲜艳的颜色。组成和评价结果在表1表示。
比较例1
除了纬丝使用不含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聚乳酸长丝150d之外,全部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
制成的布匹几乎没有抗拉强度,无法作为衣料使用。组成和评价结果在表1表示。
比较例2
除了纬丝使用加入0.5%日清纺(株)制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カルボジライトHMV-8CA”的聚乳酸长丝150d之外,全部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
制成的布匹几乎没有抗拉强度,无法作为衣料使用。组成和评价结果在表1表示。
实施例5
经丝使用棉100%40S,纬丝使用加入了1%的含有上述合成的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碳化二亚胺组合物即“合成例1”的聚琥珀酸丁二醇酯长丝150d,制造密度经131根/时、纬67根/时(经丝密度131根/英寸,纬丝密度67根/英寸)的平织物。
将得到的平织物按照棉/聚酯混织物的常规方法用连续精炼漂白装置在90℃下进行轧蒸处理。之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浸碱加工,液氨加工。然后,用液流染色机按照常规方法在110℃下进行聚琥珀酸丁二醇酯纤维进行染色,并在85℃下对棉进行染色。再然后,按照常规方法用乙二醛类树脂进行树脂加工。
制成的布匹具有作为衣料用的优良的手感,同时呈现鲜艳的颜色。组成和评价结果在表2表示。
实施例6
经丝使用波里诺克西(ポリノジツク)100%30S,纬丝使用加入1%的日清纺(株)制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カルボジライトLA-1”的聚乳酸长丝150d,制造密度经130根/时、纬81根/时(经丝密度130根/英寸,纬丝密度81根/英寸)的平织物。
将得到的绫织物按照波里诺克西/聚酯混织物的常规方法用连续退浆精炼装置在90℃下进行轧蒸处理。之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液氨加工。然后,用液流染色机按照常规方法在55℃下进行生物加工,接着在110℃下对聚乳酸纤维进行染色,并在85℃下对波里诺克西进行染色。再然后,按照常规方法用乙二醛类树脂进行树脂加工。
制成的布匹具有作为衣料用的优良的手感,同时,呈现鲜艳的颜色。组成和评价结果在表2表示。
实施例7
经丝使用棉/聚三甲基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TT)=50/50的混纺丝40S,纬丝使用加入了1%的日清纺(株)制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即“カルボジライトLA-1”的聚乳酸长丝150d,制造经密度131根/时、纬密度67根/时(经丝密度131根/英寸,纬丝密度67根/英寸)的平织物。
将得到的平织物按照棉/聚酯混织物的常规方法用连续精炼漂白装置在90℃下进行轧蒸处理。之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浸碱加工、液氨加工。然后,用液流染色机按照常规方法在110℃下对聚乳酸纤维进行染色,接着在85℃下对棉/聚三甲基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进行染色。再然后,按照常规方法用乙二醛类树脂进行树脂加工。
制成的布匹具有作为衣料用的优良的手感,同时,呈现鲜艳的颜色。组成和评价结果在表2表示。
含有所使用的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的碳化二亚胺组合物的黄度指数(YI)等的评价结果在表3表示。
表1
纬抗拉强度:按照JIS L1096法的拉伸强度。(测定纬丝方向)
洗涤耐久性:JI S L 1042 F-2法转筒干燥
50次后的纬抗拉强度保持率(%)=(50次洗涤干燥后的纬抗拉强度/加工过的纬抗拉强度)×100
表2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生物降解性塑料   聚琥珀酸丁二醇酯  聚乳酸   聚乳酸
  织物组成   经棉100  经波里诺克西100   经棉/PTT=50/50
  纬PBS100  纬PLA100   纬PLA100
  合成例1   1.0  0.0   0.0
  カルボジライトLA-1   0%  1%   1%
  加工内容
  精炼   ○  ○   ○
  漂白   ○  -   ○
  浸碱   ○  -   ○
  液氨   ○  ○   ○
  生物   -  ○   -
  染色   ○  ○   ○
  树脂   ○  ○   ○
  羧基末端浓度   0.7  0.2   0.4
  纬抗拉强度   23kN  39kN   28kN
表3
Figure C20051000520800341
由表1~3表示的实施例、比较例的结果可见,是对由以碳化二亚胺化合物作为耐水解稳定剂混合的生物降解性塑料构成的纤维(A)和选自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或者合成纤维的至少一种纤维(B)构成的纤维构造物进行精炼加工、漂白加工、液氨加工、丝光加工、生物加工、染色加工或者树脂加工中的至少一种加工处理的纤维制品,纤维制品中由纤维(A)带来的羧基末端的总浓度相对于纤维(A)不高于30当量/吨,优选不高于1当量/吨的实施例1~7与纤维制品中纤维(A)带来的羧基末端总浓度相对于纤维(A)超过30当量/吨的比较例1、2相比,其纬抗拉强度和洗涤耐久性明显提高。
通过在本发明的纤维制品,即使用生物降解性塑料的纤维中加入由碳化二亚胺化合物构成的耐水解稳定剂,由此耐水解性、耐碱性、耐染色性优良的纤维制品不仅适用于衣料用途,而且还适合于罩和垫子等衣料物资用途,窗帘、地毯、垫子、壁纸、家居等的室内装饰用途和车辆部件用途,带子、网、绳、厚布、袋类、缝丝等工业用途,毡、无纺布、过滤器、人工草皮等。

Claims (8)

1.一种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该纤维制品是对由10~90重量%的纤维(A)和90~10重量%的纤维(B)构成的纤维构造物进行选自精炼加工、漂白加工、液氨加工、丝光加工、生物加工、染色加工或者树脂加工中的至少一种的加工处理的纤维制品,该纤维(A)由生物降解性塑料构成,该生物降解性塑料混合有作为耐水解稳定剂的碳化二亚胺化合物,该纤维(B)选自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或者合成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其特征在于由该纤维制品中的纤维(A)带来的羧基末端的总浓度相对于纤维(A)为不高于1当量/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耐水解稳定剂的黄度指数(YI值)不高于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碳化二亚胺化合物是脂肪族类的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耐水解稳定剂进一步含有抗氧化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抗氧化剂是受阻酚类抗氧化剂或者磷类抗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耐水解稳定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生物降解性塑料以0.01~5重量份的比例混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生物降解性塑料是脂肪族聚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性优良的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生物降解性塑料由生物原料制备。
CNB2005100052083A 2004-02-12 2005-02-01 含有生物降解性塑料的纤维制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870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4941/04 2004-02-12
JP034941/2004 2004-02-12
JP2004034941A JP4512381B2 (ja) 2004-02-12 2004-02-12 生分解性プラスチックを含む繊維製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4721A CN1654721A (zh) 2005-08-17
CN100398709C true CN100398709C (zh) 2008-07-02

Family

ID=34697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520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8709C (zh) 2004-02-12 2005-02-01 含有生物降解性塑料的纤维制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129190B2 (zh)
EP (1) EP1564316B1 (zh)
JP (1) JP4512381B2 (zh)
KR (1) KR20060042925A (zh)
CN (1) CN100398709C (zh)
DE (1) DE602005013592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45333B2 (ja) * 2002-11-08 2009-03-25 日清紡績株式会社 生分解性プラスチック組成物、その成形品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生分解速度制御方法
JP2005082642A (ja) * 2003-09-05 2005-03-31 Nisshinbo Ind Inc エステル基を有する樹脂用の耐加水分解安定剤及び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US20050250931A1 (en) * 2004-05-05 2005-11-10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Shredder dust for recycling, molding for shredder dust and a method for recovering lactide from the shredder dust as well as molding formed from the lactide
JP4270072B2 (ja) * 2004-08-26 2009-05-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複合組成物及び複合組成物を用いた電子機器筐体
US20060159918A1 (en) * 2004-12-22 2006-07-20 Fiber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c. Biodegradable fibers exhibiting storage-stable tenacity
JP5089133B2 (ja) * 2005-10-31 2012-12-05 株式会社クレハ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US20070129467A1 (en) * 2005-12-02 2007-06-07 Frederic Scheer Bio based biodegradable 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use of same
JP4967578B2 (ja) * 2006-10-06 2012-07-0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バイオマス資源由来ポリエステル製モノフィラメン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80087389A1 (en) * 2006-10-11 2008-04-17 Carol Derby Govan Biodegradable hospital curtain
JP2008190059A (ja) * 2007-02-01 2008-08-21 Unitica Fibers Ltd ユニフォーム用織編物
CN101319427B (zh) * 2007-06-08 2011-09-14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含有聚乳酸纤维的织物
CN101809223B (zh) * 2007-09-26 2013-05-08 东丽株式会社 聚酯类纤维、其制造方法以及采用该聚酯类纤维的纤维构造物
EP2204400A1 (en) * 2007-09-27 2010-07-07 Fujifilm Corporation Injection-molded article of organic-fiber-reinforced polylactic acid resin
US8829112B1 (en) 2008-01-09 2014-09-0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ester composition resistant to hydrolysis
WO2009089398A1 (en) * 2008-01-09 2009-07-1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ester composition resistant to hydrolysis
JP5290587B2 (ja) * 2008-01-24 2013-09-18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5217056B2 (ja) * 2008-05-22 2013-06-19 帝人株式会社 吸水性織編物の製造方法
EP3266909A1 (en) * 2008-06-12 2018-01-1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Melt blown fine fiber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U2009257361A1 (en) 2008-06-12 2009-12-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Biocompatible hydrophilic compositions
CN101317698A (zh) * 2008-07-22 2008-12-10 周婉 一种毛衫及其生产工艺
EP2365881A2 (en) * 2008-11-10 2011-09-21 Biotix, Inc. Degradable fluid handling devices
DE102008060852A1 (de) * 2008-12-06 2010-06-17 Teijin Monofilament Germany Gmbh Bündel aus bioabbaubaren Monofilamenten und deren Verwendung in Wasserbauwerken
US9487893B2 (en) 2009-03-31 2016-11-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imensionally stable nonwoven fibrous web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01550656B (zh) * 2009-05-13 2012-07-04 嵊州盛泰色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柔滑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
USD629119S1 (en) 2009-09-24 2010-12-14 Biotix, Inc. Reagent reservoir
KR101404296B1 (ko) * 2010-06-07 2014-06-09 (주)엘지하우시스 직물 표면을 갖는 pla 바닥재
JP5928333B2 (ja) * 2010-12-16 2016-06-01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構造物の加工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構造物の製造方法
US20120205211A1 (en) * 2011-02-16 2012-08-16 James Aubrey Blount Footer
JP6271121B2 (ja) * 2012-10-26 2018-01-3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高分子圧電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高分子圧電材料用組成物
JP6227873B2 (ja) * 2013-01-21 2017-11-08 日清紡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JP6055319B2 (ja) * 2013-01-21 2016-12-27 日清紡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US8563100B1 (en) * 2013-03-14 2013-10-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all covering
JPWO2014157597A1 (ja) * 2013-03-25 2017-02-16 帝人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US9783650B2 (en) * 2014-03-19 2017-10-10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iodegradable crosslinked polymers
PL231089B1 (pl) * 2015-03-07 2019-01-31 Inst Wlokiennictwa Sposób biofunkcjonalizacji materiałów włókienniczych
WO2017024153A1 (en) * 2015-08-04 2017-02-09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Polymer recycling
US10058502B2 (en) 2015-12-31 2018-08-28 L'oreal Nail polish compositions
CN105951425B (zh) * 2016-07-07 2018-01-16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液氨水溶液在丝光过程后的去碱方法
US20190142075A1 (en) * 2017-11-15 2019-05-16 Annette Marie Lopez-Munoz Biodegradable underwear with mesh component
CN111349982B (zh) * 2020-04-29 2020-12-11 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 异形改性生物基聚合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190104A1 (ja) * 2022-03-29 2023-10-05 帝人株式会社 海洋分解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それからなる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4058076A1 (ja) * 2022-09-14 2024-03-21 株式会社カネカ 染色されたp3hb3hh系繊維、及びそれを含む繊維集合体、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0531A (ja) * 1998-06-25 2000-03-21 Kanebo Ltd ポリ乳酸繊維を含有する混紡糸
JP2001123348A (ja) * 1999-10-20 2001-05-08 Unitika Ltd 生分解性芯鞘構造紡績糸及びこれからなる布帛
JP2002227050A (ja) * 2001-01-29 2002-08-14 Toray Ind Inc 縫 糸
EP1354917A1 (en) * 2002-04-18 2003-10-22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A biodegradable plastic composition, a molded article thereof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iodegradation rate
JP2003301327A (ja) * 2002-04-09 2003-10-24 Toray Ind Inc 耐加水分解性に優れたポリ乳酸繊維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69425D1 (en) * 1979-12-05 1984-11-15 Teijin Lt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terminal carboxyl group content of a saturated polyester, a saturated polyester having a reduced terminal carboxyl group content, and a molded article composed of such a saturated polyester
JPS599239A (ja) * 1982-07-05 1984-01-18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ベルト用織物
US5308697A (en) * 1991-05-14 1994-05-03 Kanebo, Ltd. Potentially elastic conjugate fibe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production of fibrous structure with elasticity in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EP0561379B1 (en) * 1992-03-17 1998-07-08 ASAHI MEDICAL Co., Ltd. Filter medium having a limited surface negative charge for treating a blood material
JP3367577B2 (ja) 1994-05-24 2003-01-14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酸末端封鎖ポリ乳酸
JP3663678B2 (ja) 1995-07-06 2005-06-22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生分解性繊維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不織布
US6007911A (en) * 1997-01-15 1999-12-28 Bowen, Jr.; David Industrial fabrics having filaments characterized by foam segments within their cross section
JP3776578B2 (ja) * 1997-07-09 2006-05-17 日清紡績株式会社 生分解性プラスチック組成物及び生分解性プラスチックの生分解速度調節方法
US5973024A (en) * 1997-07-09 1999-10-26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Method for control of biodegradation rate of biodegradable plastic
BR0108059A (pt) * 2000-02-04 2003-01-21 Asahi Chemical Ind Tecido texturizado estirável e processo para produzir o mesmo
JP3440915B2 (ja) 2000-03-14 2003-08-25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樹脂および成形品
JP3470676B2 (ja) * 2000-03-21 2003-11-25 東レ株式会社 黒発色性に優れた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繊維構造物
JP3731432B2 (ja) * 2000-03-24 2006-01-05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繊維構造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222475B (en) * 2001-07-30 2004-10-21 Toray Industries Polylactic acid fiber
JP4117140B2 (ja) * 2002-03-13 2008-07-16 日清紡績株式会社 カルボジイミド含有硬化型反応性粒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用途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0531A (ja) * 1998-06-25 2000-03-21 Kanebo Ltd ポリ乳酸繊維を含有する混紡糸
JP2001123348A (ja) * 1999-10-20 2001-05-08 Unitika Ltd 生分解性芯鞘構造紡績糸及びこれからなる布帛
JP2002227050A (ja) * 2001-01-29 2002-08-14 Toray Ind Inc 縫 糸
JP2003301327A (ja) * 2002-04-09 2003-10-24 Toray Ind Inc 耐加水分解性に優れたポリ乳酸繊維
EP1354917A1 (en) * 2002-04-18 2003-10-22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A biodegradable plastic composition, a molded article thereof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iodegradation ra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64316A1 (en) 2005-08-17
US20050233142A1 (en) 2005-10-20
JP4512381B2 (ja) 2010-07-28
KR20060042925A (ko) 2006-05-15
EP1564316B1 (en) 2009-04-01
DE602005013592D1 (de) 2009-05-14
US7129190B2 (en) 2006-10-31
CN1654721A (zh) 2005-08-17
JP2005226183A (ja) 2005-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8709C (zh) 含有生物降解性塑料的纤维制品
Lewin Handbook of fiber chemistry
JP4423882B2 (ja) ポリ乳酸繊維
KR20080000514A (ko) 심염가능한 개질된 폴리락트산 섬유
US20110015310A1 (en) Polyester fibers,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textile structure employing the same
JP3982305B2 (ja) 耐加水分解性に優れたポリ乳酸繊維
JP2001271250A (ja) 黒発色性に優れた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繊維構造物
JP2007284846A (ja) 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
JP2009097105A (ja) 遠赤外線放射繊維およびこれからなる布帛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133562A (ja) 消臭性能に優れる布帛
JP5051060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の製造方法
JP6075015B2 (ja)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167585A (ja) 染色された繊維構造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染色された繊維構造体および繊維製品
JP5928333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構造物の加工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構造物の製造方法
US6673119B2 (en)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hydrolizable polymer-containing textile articles
JP2006249616A (ja) 染色織物および鞄
JPH043446B2 (zh)
JP2008190060A (ja) ワイピングクロス
JP4708851B2 (ja) ポリ乳酸繊維編織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212835A (ja) 制電性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
JP2002227050A (ja) 縫 糸
JP2005194633A (ja) 耐湿熱性織編物
JP2008214832A (ja) 複合糸及び織編物
JP3683036B2 (ja) 自然分解性複合糸およびその製品
JP2005281908A (ja) 吸放湿性ポリエーテルエステル弾性繊維を含む繊維製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