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8275C - 双层轿厢的电梯 - Google Patents

双层轿厢的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8275C
CN100368275C CNB038065304A CN03806530A CN100368275C CN 100368275 C CN100368275 C CN 100368275C CN B038065304 A CNB038065304 A CN B038065304A CN 03806530 A CN03806530 A CN 03806530A CN 100368275 C CN100368275 C CN 10036827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upside
downside
car
threaded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065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42836A (zh
Inventor
藤田善昭
近藤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42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2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827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827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06C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6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 B66B1/40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and for correct levelling at landings
    • B66B1/42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and for correct levelling at landings separate from the main drive
    • B66B1/425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and for correct levelling at landings separate from the main drive adapted for multi-deck cars in a single car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6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 B66B1/44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and for taking account of disturbance factors, e.g. variation of load w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06Car frames
    • B66B11/0213Car frames for multi-deck cars
    • B66B11/022Car frames for multi-deck cars with changeable inter-deck dist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在调整上下轿厢之间上下方向间隔时不对各个轿厢产生冲击和震动的双层轿厢电梯,通过左右上侧测量装置(50L、50R)分别测量悬吊上侧轿厢(20)的左右上侧支撑臂(22L、22R)施加在上侧支撑梁(41)上的载荷,同样,通过左右下侧测量装置(60L、60R)分别测量悬吊下侧轿厢(30)的左右下侧支撑臂(32L、32R)施加在下侧支撑梁(42)上的载荷,这样,由于能够准确知道左右螺纹轴(17L、17R)上的载荷大小,因此能够准确控制左右驱动电机(18L、18R)输出的驱动力矩,能够防止在调整各个轿厢(20、30)的上下间隔之前对各个轿厢产生冲击和震动。

Description

双层轿厢的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调整上下电梯轿厢之间上下方向间隔的双层轿厢电梯,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改良的能够调整上下方向间隔的不对各个轿厢产生冲击和震动的双层轿厢电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超高层建筑物中使用的电梯上下方向上的输送力增强,具有分别在建筑物的上下两层着地的上下两个轿厢的电梯引起注意。
但是,近来超高层建筑物第一层多数设计有高高的入口大厅或者大堂,其外观设计要求高,所以多数情况是把一层从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设定为比其他层的高度高。
因此,提出了一种两层轿厢电梯,能够根据所着地的楼层之间上下方向间隔变化上下轿厢之间的上下方向间隔。
例如,在图8所示的以前的双层轿厢电梯1中,上下两个轿厢3、4通过主钢缆R悬吊的框2可以上下自由移动地支撑。
而且,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螺纹轴5L、5R分别可以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构成框2的左右纵框2a、2b上。
而且,在正反两个方向上旋转驱动所述左右螺纹轴5L、5R的驱动马达6L、6R分别设置在构成框2的上梁2c上。
而且,支撑上侧轿厢3的支撑框7的螺母7a拧在左右螺纹轴5L、5R的上侧螺纹部5a。
此外,支撑下侧轿厢4的支撑框8的螺母8a拧在左右螺纹轴5L、5R的下侧螺纹部5b。
左右螺纹轴5L、5R的上侧螺纹部5a和下侧螺纹部5b的螺纹方向相反。
这样,如果使用左右驱动马达6L、6R驱动左右螺纹轴5L、5R分别使它们在正方向旋转,则能够使上下轿厢3和4之间的上下方向间隔变小。
与此相反,如果驱动左右螺纹轴5L、5R分别使它们在反方向旋转,则能够使上下轿厢3和4之间的上下方向间隔变大。
可是,在图8所示的以前的双层轿厢电梯1中,在左右螺纹轴5L、5R上分别设置有阻挡部件,在不调整上下两个轿厢3、4之间上下方向间隔时,使左右螺纹轴5L、5R不旋转,从而使上下轿厢3和4之间的上下方向间隔不变。
与此相伴,在调整上下两个轿厢3、4之间上下方向间隔时,必须分别解除设置在左右螺纹轴5L、5R上的阻挡部件,使左右螺纹轴5L、5R能够自由旋转。
此时,如果乘坐上层轿厢3的乘客比乘坐下层轿厢4的乘客多,则上层轿厢3比下层轿厢4重。
这样,由于上层轿厢3的重量而激励螺纹轴5L、5R正方向旋转的力大于由于下层轿厢4的重量而激励螺纹轴5L、5R反方向旋转的力。
可是,为了能够调整上下轿厢之间上下方向上的间隔,解除设置在左右螺纹轴5L、5R上的阻挡部件,由于左右螺纹轴5L、5R在相反方向上旋转,对轿厢3和4产生冲击或者震动,使轿厢3和4内的乘客感觉不舒服。
因此,提出了利用分别测定轿厢3和4的重量,同时控制驱动马达6L、6R预先输出大小和方向与轿厢3和4之间的重量差相应的驱动扭矩,在调整两个轿厢3和4之间的上下方向间隔时解除设置在左右螺纹轴5L、5R上的阻挡部件,不对两个轿厢3和4产生冲击和震动的技术。
可是,在这种现有技术中,在轿厢3和4的下方四个角设置有用于对支撑轿厢3和4的支撑框7、8弹性支撑的防振橡胶,而且为了测定轿厢3和4相对于支撑框7和8在上下方向上的变位,通过各个传感器测定各个轿厢地面中央位置的上下方向变位。
然后,根据从各个传感器获得的各个轿厢地面在上下方向的变位和防振橡胶的弹性系数计算轿厢3和4的重量。
可是,通常轿厢3和4的地面中央位置上下变位正确表示轿厢3和4在上下方向上的变位是有限的。
例如,在轿厢3因承载乘客向左侧偏移时,轿厢3左侧的上下方向变位大,轿厢3的右侧上下方向变位小。
而且,由于构成轿厢地面的加强部件的位置,也使轿厢3、4整体的上下方向变位与轿厢地面中央位置上下方向变位存在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轿厢电梯,能够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根据准确测定的上下轿厢的重量,正确控制螺纹轴驱动装置工作,在调整上下轿厢上下方向间隔时不对轿厢内产生冲击和震动。
技术方案(1):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双层轿厢电梯是能够调整设置在轿厢框上可以上下自由移动的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的双层轿厢电梯,具有:
可以自由旋转地支撑在上述轿厢框上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螺纹轴;
在正反两个方向上旋转驱动所述螺纹轴的螺纹轴驱动装置;
控制上述螺纹轴驱动装置工作的控制装置;
上侧支撑装置,拧在上述螺纹轴的上侧螺纹部,通过上述螺纹轴旋转上下移动,而且通过设置在上述上侧轿厢上部的一个上侧悬吊支撑部悬吊支撑上述上侧轿厢;
下侧支撑装置,拧在与上述螺纹轴的上侧螺纹部螺纹方向相反的下侧螺纹部,通过上述螺纹轴旋转上下移动,而且通过设置在上述下侧轿厢上部的一个下侧悬吊支撑部悬吊支撑上述下侧轿厢;
上侧测量装置,测定上述上侧悬吊支撑部施加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
下侧测量装置,测定上述下侧悬吊支撑部施加在上述下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
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上述螺纹轴驱动装置工作,在调整上述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之前,根据从上述上侧测量装置获得上述载重值和从上述下侧测量装置获得上述载重值,使上述螺纹轴驱动装置输出驱动扭矩,在方向和大小上消除由于上述上侧轿厢和上述下侧轿厢之间的重量差产生的作用在上述螺纹轴上的旋转力。
即,在本发明的双层轿厢电梯中,将上侧支撑装置和下侧支撑装置的基端分别通过螺纹轴支撑而构成悬臂梁。
因此,上侧支撑装置通过设置在上侧轿厢的上部最好是上部中央的一个上侧悬吊支撑部悬吊支撑上侧轿厢,而且,上侧测量装置测定上述上侧悬吊支撑部施加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
而且,下侧支撑装置通过设置在下侧轿厢的上部最好是上部中央的一个下侧悬吊支撑部悬吊支撑下侧轿厢,而且,下侧测量装置测定上述下侧悬吊支撑部施加在上述下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
这样,上侧轿厢的整个重量通过一个上侧悬吊支撑部支撑,而且下侧轿厢的整个重量通过一个下侧悬吊支撑部支撑,能够分别集中测定,因此能够准确测定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的重量。
因此,控制装置能够根据这样准确测定的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重量,在调整上述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之前,使上述螺纹轴驱动装置输出驱动扭矩能在方向和大小上消除由于上述上侧轿厢和上述下侧轿厢之间的重量差产生的作用在上述螺纹轴上的旋转力。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双层轿厢电梯,由于在调整上述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时即使解除阻挡螺纹轴旋转的阻挡部件,也不会由于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之间的重量差使螺纹轴旋转,因此能够在调整上述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时不对各个轿厢产生冲击或者震动。
技术方案(2):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双层轿厢电梯是能够调整设置在轿厢框上可以上下自由移动的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的双层轿厢电梯,具有:
可以自由旋转地支撑在上述轿厢框左右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螺纹轴;
分别在正反两个方向上旋转驱动所述左右螺纹轴的左右螺纹轴驱动装置;
分别控制上述左右螺纹轴驱动装置工作的控制装置;
上侧支撑装置,在上述上侧轿厢的上方左右方向延伸,且分别拧在上述左右螺纹轴的上侧螺纹部,通过上述螺纹轴旋转上下移动;
下侧支撑装置,在上述下侧轿厢的上方左右方向延伸,且分别拧在与上述左右螺纹轴的上侧螺纹部螺纹方向相反的下侧螺纹部,通过上述螺纹轴旋转上下移动;
左右上侧悬吊支撑部,在上述左右螺纹轴的附近,分别设置在上述上侧轿厢的上部左右,而且分别与上述上侧支撑装置配合,悬吊支撑上述上侧轿厢;
左右下侧悬吊支撑部,在上述左右螺纹轴的附近,分别设置在上述下侧轿厢的上部左右,而且分别与上述下侧支撑装置配合,悬吊支撑上述下侧轿厢;
左右上侧测量装置,分别测定上述左右上侧悬吊支撑部分别施加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
左右下侧测量装置,分别测定上述左右下侧悬吊支撑部分别施加在上述下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
而且,上述控制装置控制左侧的上述螺纹轴驱动装置工作,在调整上述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之前,根据从左侧上述上侧测量装置获得上述载重值和从左侧的上述下侧测量装置获得上述载重值,使左侧上述螺纹轴驱动装置输出驱动扭矩能在方向和大小上消除由于左侧的上述上侧悬吊支撑部施加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和左侧的上述下侧悬吊支撑部施加在上述下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之间的差产生的作用在左侧上述螺纹轴上的旋转力。
而且,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从右侧上述上侧测量装置获得上述载重值和从右侧的上述下侧测量装置获得上述载重值,使右侧上述螺纹轴驱动装置输出驱动扭矩能在方向和大小上消除由于右侧的上述上侧悬吊支撑部施加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和右侧的上述下侧悬吊支撑部施加在上述下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之间的差产生的作用在右侧上述螺纹轴上的旋转力。
即,在本发明的双层轿厢电梯中,将上侧支撑装置和下侧支撑装置分别通过左右螺纹轴支撑而构成两个悬臂梁。
因此,上侧支撑装置通过分别设置在上侧轿厢的上部左右的各个上侧悬吊支撑部悬吊支撑上侧轿厢,而且,下侧支撑装置通过分别设置在下侧轿厢的上部左右的各个下侧悬吊支撑部悬吊支撑下侧轿厢。
此时,由于左右上侧悬吊支撑部分别设置在左右螺纹轴的附近,使上侧支撑装置从左侧上侧悬吊支撑部获得的载重值大小和从上侧支撑装置施加在左侧螺纹轴的载重值大小大致相等,而且也使上侧支撑装置从右侧上侧悬吊支撑部获得的载重值大小和从上侧支撑装置施加在右侧螺纹轴的载重值大小大致相等。
同样,由于左右下侧悬吊支撑部分别设置在左右螺纹轴的附近,使下侧支撑装置从左侧下侧悬吊支撑部获得的载重值大小和从下侧支撑装置施加在左侧螺纹轴的载重值大小大致相等,而且也使下侧支撑装置从右侧下侧悬吊支撑部获得的载重值大小和从下侧支撑装置施加在右侧螺纹轴的载重值大小大致相等。
这样,左侧的上侧测量装置和左侧的下侧测量装置分别能够准确测定上侧支撑装置施加在左侧螺纹轴的载重值大小,以及下侧支撑装置施加在左侧螺纹轴的载重值大小。
同样,右侧的上侧测量装置和右侧的下侧测定装置分别能够准确测定上侧支撑装置施加在右侧螺纹轴的载重值大小,以及下侧支撑装置施加在右侧螺纹轴的载重值大小。
控制装置根据这样准确测定的载重值,在调整上述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之前,控制左侧螺纹轴驱动装置工作,输出驱动扭矩能在方向和大小上消除由于上侧支撑装置施加在左侧螺纹轴的载重和下侧支撑装置施加在左侧螺纹轴的载重之间的差产生的作用在左侧螺纹轴上的旋转力。
同样,控制装置根据这样准确测定的载重值,在调整上述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之前,控制右侧螺纹轴驱动装置工作,输出驱动扭矩能在方向和大小上消除由于上侧支撑装置施加在右侧螺纹轴的载重和下侧支撑装置施加在右侧螺纹轴的载重之间的差产生的作用在右侧螺纹轴上的旋转力。
因此,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双层轿厢电梯,例如即使在乘客偏置各个轿厢左侧乘梯情况下,在调整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时解除用于阻止螺纹轴旋转的阻挡部件时,左右螺纹轴中的任何一个不因为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之间的重量差产生旋转,对各个轿厢不产生冲击和震动。
技术方案(3):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双层轿厢电梯中,上述上侧测量装置和上述下侧测量装置具有安装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上侧悬吊支撑部之间及上述下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下侧悬吊支撑部之间的弹性体、测量上述弹性体上下方向变形量的传感器。
因此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弹性体的弹性系数和上述传感器测量的变形量分别计算上述载重值。
即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者(2)记载的双层轿厢电梯中,上下轿厢的整个重量分别由各个支撑装置通过各个悬吊支撑部负荷。
这样,测量安装在各个悬吊支撑部与各个支撑装置之间的弹性体在上下方向的变形量,并根据测量的上下方向变形量与弹性体的弹性系数能够准确计算出由各个悬吊支撑部施加在各个支撑装置上的载荷。
而且,安装在各个悬吊支撑部与各个支撑装置之间的弹性体由防震橡胶构成,弹性悬挂各个轿厢,提高轿厢的乘坐感觉。
另外,测量弹性体上下方向变形量的传感器可以使用测量各个悬吊支撑部各个支撑装置之间距离的差动转换器、线性解码器、使用激光或者红外线的光学测距传感器等。
技术方案(4)
进一步,本发明的双层轿厢电梯中,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从上述传感器获得的上述弹性体上下方向变形量调整上述上侧轿厢和上述下侧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
即,控制螺纹轴驱动装置工作的控制装置通过螺纹轴驱动装置控制螺纹轴的旋转方向和总旋转数控制上侧支撑装置和下侧支撑装置的上下方向间隔。
此时,在本发明的双层轿厢电梯中,由于能够准确知道各个弹性体上下方向的变形量,因此可以知道各个轿厢相对于各个支撑装置的相对位置,因此能够准确调整上侧轿厢与下侧轿厢在上下方向的间隔。
技术方案(5)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双层轿厢电梯中,上述上侧测量装置和上述下侧测量装置可以由分别安装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上侧悬吊支撑部之间及上述下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下侧悬吊支撑部之间的测力传感器构成。
即,在本发明的双层轿厢电梯中,上下轿厢的整个重量分别由各个支撑装置通过各个悬吊支撑部负荷。
这样,如果在各个悬吊支撑部与各个支撑装置之间安装有测力传感器,就能够准确知道由各个悬吊支撑部施加在各个支撑装置上的载荷。
技术方案(6):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双层轿厢电梯中,上述测力传感器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上侧悬吊支撑部之间及上述下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下侧悬吊支撑部之间和弹性体直列设置。
即,如果在各个悬吊支撑部与各个支撑装置之间使测力传感器和弹性体直列安装,就能够准确知道各个支撑装置承受的来自各个悬吊支撑部的载荷,而且弹性支撑各个轿厢,能够提高乘坐平稳感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层轿厢电梯的整体透视图;
图2是示出沿着图1所示A-A线剖开的水平截面图;
图3是从图2中所示箭头B方向看的侧视图(a)和从箭头C方向看的侧视图(b);
图4是示出各个测量装置和控制装置及各个驱动电机的关系的方块图;
图5是与图3相同的示出一个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6是与图3相同的示出其他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其他实施例的双层轿厢电梯的整体侧视图;
图8是示出以前的双层轿厢电梯的整体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3,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双层轿厢电梯的一个实施例。
在下面的说明中,铅直方向是上下方向,各个轿厢的上下门开关方向是左右方向,乘客出入各个轿厢的方向是前后方向。
首先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例的双层轿厢电梯100的整体构造,通过主钢缆R悬吊的轿厢框10具有在上梁11和下梁12之间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左右纵梁13L、13R。
而且,在左右纵梁13L、13R附近,左右球螺杆(螺纹轴)17L、17R在上下方向延伸,通过安装在上梁11上的支撑臂14L、14R及在纵梁13L、13R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中间梁15可以自由旋转地支撑。
左右球螺杆17L、17R通过安装在支撑臂14L、14R上的左右驱动电机(螺纹轴驱动装置)18L、18R分别在正反方向上被驱动。
而且,设计在它的上部的上侧螺纹部17a螺纹旋向与设计在它下侧的下侧螺纹部17b螺纹旋向方向相反。
左右驱动电机18L、18R的操作通过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控制装置19分别控制。
上下轿厢20、30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支撑装置可以上下自由移动地支撑在轿厢框10的内侧。
上侧轿厢20具有在图中左侧前后两端竖向设计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框部件21L、21L和在图中右侧前后两端竖向设计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框部件21R、21R。
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侧上侧支撑臂(上侧悬吊支撑部)22L跨设在左侧的前后一对框部件21L、21L的上端部。
而且,与左侧上侧支撑臂22L平行且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右侧上侧支撑臂(上侧悬吊支撑部)22R跨设在右侧的前后一对框部件21R、21R的上端部。
虽然为了图示方便在图1中省略了,但在左右上侧支撑臂22L、22R的前后两个端部之间,通过如图2所示左右方向延伸的前后一对加强部件23、24连接加强。
同样,下侧轿厢30具有在图中左侧前后两端竖向设计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框部件31L、31L和在图中右侧前后两端竖向设计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框部件31R、31R。
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侧下侧支撑臂(上侧悬吊支撑部)32L跨设在左侧的前后一对框部件31L、31L的上端部。
而且,与左侧上侧支撑臂22L平行且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右侧下侧支撑臂(下侧悬吊支撑部)32R跨设在右侧的前后一对框部件31R、31R的上端部。
虽然为了图示方便在图1中省略了,在左右上侧支撑臂322L、22R的前后两个端部之间,与上述轿厢20同样通过左右方向延伸的前后一对加强部件连接加强。
在上侧轿厢20的上方以及左右上侧支撑臂22L、22R的下方设置有左右方向延伸的上侧支撑梁(上侧支撑装置)41。
在所述上侧支撑装置41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的左右螺母41L、41R,并且分别拧在左右球螺杆17L、17R的上侧螺纹部17a、17a上。
而且,上侧支撑梁41如图3所示通过支撑轴43轴支撑在左右螺母41L、41R上。
同样,在下侧轿厢30的上方以及左右下侧支撑臂32L、32R的下方设置有左右方向延伸的下侧支撑梁(下侧支撑装置)42。
在所述下侧支撑梁42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的左右螺母42L、42R,并且分别拧在左右球螺杆17L、17R的下侧螺纹部17b、17b上。
而且,下侧支撑梁42与上侧支撑梁41同样通过支撑轴43轴支撑在左右螺母42L、42R上。
这样,如果左右球螺杆17L、17R在正方向旋转,则上侧支撑梁41下降,同时下侧支撑梁上升。
与此相反,如果左右球螺杆17L、17R在反方向旋转,则上侧支撑梁41上升,同时下侧支撑梁下降。
在上侧支撑梁41和左侧上侧支撑臂22L之间安装有左上侧测量装置50L,而且在上侧支撑梁41和右侧上侧支撑臂22R之间安装有右上侧测量装置50R。
这样,上侧支撑梁41通过左右上侧测量装置50L、50R和左右上侧支撑臂22L、22R悬吊支撑上侧轿厢20。
同样,在下侧支撑梁42和左侧下侧支撑臂32L之间安装有左下侧测量装置60L,而且在下侧支撑梁42和右侧下侧支撑臂32R之间安装有右下侧测量装置60R。
这样,下侧支撑梁42通过左右下侧测量装置60L、60R和左右下侧支撑臂32L、32R悬吊支撑下侧轿厢30。
下面,参照图3说明左右上侧测量装置50L、50R和左右下侧测量装置60L、60R的结构。由于这些测量装置的构造相同,所以只说明左侧上侧测量装置50L。
如图3所示,左侧上侧测量装置50L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夹在安装板44和安装板51之间的前后一对弹性体52,52,所述安装板44固定在上侧支撑梁41上面,所述安装板51固定在左侧上侧支撑臂22L下面。
这些弹性体52,52起的作用是弹性支撑上侧轿厢20,提高轿厢内乘客的乘坐感觉,起到防震作用。
而且,左侧上侧支撑臂22L一侧的安装板51弯曲成L字形状的前端,在前后一对弹性体52、52的中间位置设计有差动转换器53,作为传感器,测量前后一对弹性体52、52的上下方向变形量即上侧支撑梁41和左侧上侧支撑臂22L的上下方向间隔。
而且,所述差动转换器53的输出信号通过线路54传送到控制装置19。
左侧的上侧测量装置50L传送的信号如图4所示输入到控制装置19的左侧驱动电机控制部19L。
与此相反,右侧的上侧测量装置50R传送的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19的右侧驱动电机控制部19R。
同样,左侧的下侧测量装置60L传送的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19的左侧驱动电机控制部19L,右侧的下侧测量装置60R传送的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19的右侧驱动电机控制部19R。
控制装置19的左侧驱动电机控制部19L根据分别由左侧上侧测量装置50L和左侧下侧测量装置60L输入的弹性体52的上下方向变形量和弹性体52的弹性系数分别计算左侧上侧支撑臂22L施加在上侧支撑梁41上的载荷值和左侧下侧支撑臂32L施加在下侧支撑梁42上的载荷值。
然后,控制装置19的左侧驱动电机控制部19L在计算出各个载荷值的差之后,参照图中未示出的存储器中存储的信息,获得对应于载荷值差的左侧驱动电机18L输出驱动力矩的大小和方向。
此时左侧驱动电机18L输出力矩的大小和方向能够消除上侧支撑梁41的左侧螺母41L施加在左侧球螺杆17L上的载荷值和下侧支撑梁42的左侧螺母42L施加在左侧球螺杆17L上的载荷值之差引起的作用在左侧球螺杆17L上的旋转力矩。
而且,控制装置19的左侧驱动电机控制部19L控制左侧驱动电机18L输出这样的驱动力矩控制其操作。
同样,控制装置19的右侧驱动电机控制部19R根据分别由右侧上侧测量装置50R和右侧下侧测量装置60R输入的弹性体52的上下方向变形量和弹性体52的弹性系数分别计算右侧上侧支撑臂22R施加在上侧支撑梁41上的载荷值和右侧下侧支撑臂32R施加在下侧支撑梁42上的载荷值。
然后,控制装置19的右侧驱动电机控制部19R在计算出各个载荷值的差之后,参照图中未示出的存储器中存储的信息,获得对应于载荷值差的左侧驱动电机18R输出驱动力矩的大小和方向。
此时右侧驱动电机18R输出力矩的大小和方向能够消除上侧支撑梁41的右侧螺母41R施加在右侧球螺杆17R上的载荷值和下侧支撑梁42的右侧螺母42R施加在右侧球螺杆17R上的载荷值之差引起的作用在右侧球螺杆17R上的旋转力矩。
而且,控制装置19的右侧驱动电机控制部19R控制右侧驱动电机18R输出这样的驱动力矩控制其操作。
此时,左右上侧支撑臂22L、22R分别设置在左右球螺杆17L、17R附近。
这样,左侧上侧支撑臂22L施加在上侧支撑梁41上的载荷大小与上侧支撑梁41的左侧螺母41L施加在左侧球螺杆17L上的载荷大小相等。
而且,右侧上侧支撑臂22R施加在上侧支撑梁41上的载荷大小与上侧支撑梁41的右侧螺母41R施加在右侧球螺杆17R上的载荷大小相等。
同样,左右下侧支撑臂32L、32R分别设置在左右球螺杆17L、17R附近。
这样,左侧下支撑臂32L施加在下侧支撑梁42上的载荷大小与下侧支撑梁42的左侧螺母42L施加在左侧球螺杆17L上的载荷大小相等。
而且,右侧下侧支撑臂32R施加在下侧支撑梁42上的载荷大小与下侧支撑梁42的右侧螺母42R施加在右侧球螺杆17R上的载荷大小相等。
这样,左侧上侧测量装置50L和左侧下侧测量装置60L分别能够准确测量上侧支撑梁41施加在左侧球螺杆17L上的载荷大小和下侧支撑梁42施加在左侧侧球螺杆17L上的载荷大小。
同样,右侧上侧测量装置50R和右侧下侧测量装置60R分别能够准确测量上侧支撑梁41施加在右侧球螺杆17R上的载荷大小和下侧支撑梁42施加在右侧侧球螺杆17R上的载荷大小。
控制装置19根据这样准确测量的载荷值,在调整上侧轿厢20和下侧轿厢30之间上下方向间隔之前能够准确控制左侧驱动电机18L操作,使它输出的驱动力矩的大小和方向能够消除由于上侧支撑梁41施加在左侧球螺杆17L上的载荷与下侧支撑梁42施加在左侧球螺杆17L上的载荷之差产生的作用在左侧球螺杆17L上的旋转力。
同样,控制装置19根据这样准确测量的载荷值,在调整上侧轿厢20和下侧轿厢30之间上下方向间隔之前,能够准确控制右侧驱动电机18R操作,使它输出的驱动力矩的大小和方向能够消除由于上侧支撑梁41施加在右侧球螺杆17R上的载荷与下侧支撑梁42施加在右侧球螺杆17R上的载荷之差产生的作用在右侧球螺杆17R上的旋转力。
即,本实施例的双层轿厢电梯100中控制装置19能够以极高精度个别控制左右驱动电机18L、18R的操作。
这样,例如由于乘客偏置各个轿厢20、30左侧使左右球螺杆17L、17R承受的载荷不同情况下,在解除用于阻止左右球螺杆17L、17R旋转的阻挡部件时,左右球螺杆17L、17R中的任何一个不因为各个轿厢20、30之间的重量差产生旋转,对各个轿厢20、30不产生冲击和震动,就能调整各个轿厢20、30的上下方向间隔。
下面,参照图5至图8说明本实施例的双层轿厢电梯100的变形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测量上侧支撑梁41和左侧上侧支撑臂22L之间安装的前后一对弹性体52、52上下方向的变形量,使用测量上侧支撑梁41和左侧上侧支撑臂22L上下方向间隔的差动转换器53。
与此相反,图5所示的变形例中左侧上侧测量装置70L是用利用红外线等光线的非接触变位计71。
而且,所述变位计71的输出信号通过线路72传输到控制装置19。
图6所示的变形例中左侧上侧测量装置80L是在上侧支撑梁41和左侧上侧支撑臂22L之间串联弹性体52和测力传感器81,即在上下组合,前后安装两组。
这样,通过前后一对测力传感器81直接测量左侧上侧支撑臂22L施加在上侧支撑梁41上的载荷大小。
而且,由于在上侧支撑梁41和左侧上侧支撑臂22L之间设置弹性体52,弹性支撑各个轿厢20、30,能够提高乘坐感觉。
而且,与固定在上侧支撑梁41上的螺母83配合而且通过锁紧螺母84锁紧的螺杆85插入安装于左侧上侧支撑臂22L下面的支撑板82的贯通孔82a内,阻挡左侧上侧支撑臂22L相对于上侧支撑梁41在前后左右方向上过大位移。
下面,参照图7说明根据本方面的其他双层轿厢电梯200。
图7所示的双层轿厢电梯200中,悬吊上侧轿厢20的上侧支撑梁45和悬吊下侧轿厢30的下侧支撑梁46分别构成为板状梁。
而且,在上侧轿厢20的四个角上下方向延伸的各个框部件21L、21R的上端部跨设有上侧支撑臂25,从上方看时在上侧轿厢20的中心交叉为X字形延伸。
而且,在上侧支撑梁45的前端与上侧支撑臂25交叉位置之间安装有测量上侧轿厢20的重量的上侧测量装置26。
同样,在下侧轿厢30的四个角上下方向延伸的各个框部件31L、31R的上端部跨设有下侧支撑臂35,从上方看时在下侧轿厢30的中心交叉为X字形延伸。
而且,在下侧支撑梁46的前端与下侧支撑臂35交叉位置之间安装有测量下侧轿厢30的重量的下侧测量装置36。
这样,能够分别通过一个上侧测量装置26集中测量上侧轿厢20的整体重量,或者下侧测量装置36集中测量下侧轿厢30的整体重量,因此能够准确测量上侧轿厢20和下侧轿厢30的重量。
因此,控制装置19根据这样准确测量的上侧轿厢20和下侧轿厢30的重量,在调整上侧轿厢20和下侧轿厢30之间上下方向间隔之前,控制驱动电机18操作,使它输出的驱动力矩的大小和方向能够消除由于上侧轿厢20和下侧轿厢30的重量差产生的作用在球螺杆17上的旋转力。
这样,使用双层轿厢电梯200,在调整各个轿厢20、30的上下方向间隔时,即使解除阻止左右球螺杆17旋转的阻挡部件,由于上侧轿厢20和下侧轿厢30的重量差不使球螺杆17旋转,在调整各个轿厢20、30的上下方向间隔时,对各个轿厢20、30不产生冲击和震动。
虽然上面详细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双层轿厢电梯的一个实施例和变形例,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例子,可以有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各个测量装置中使用的弹性体利用各个轿厢的重量在上下方向上压缩,但是也可以设置成通过各个轿厢的重量在上下方向上伸长的形式。
而且,如上所述,本方面的双层轿厢电梯中,通过悬吊支撑各个轿厢,能够及其真确地分别测量上下轿厢的重量。
因此,由于能够准确知道上下轿厢之间的重量差,因此能够更准确地控制用于调整上下轿厢上下方向间隔的螺纹轴操作。
因此,根据本发明,在调整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上下方向间隔时,能够极其准确地控制螺纹轴驱动装置操作,使它输出的驱动力矩的大小和方向能够消除由于上下轿厢重量差产生的作用在螺纹轴上的旋转力,能够对上下轿厢不产生冲击和震动,调整上下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时。

Claims (10)

1.一种双层轿厢电梯是能够调整设置在轿厢框上可以上下自由移动的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的双层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以自由旋转地支撑在上述轿厢框上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螺纹轴;
在正反两个方向上旋转驱动所述螺纹轴的螺纹轴驱动装置;
控制上述螺纹轴驱动装置工作的控制装置;
上侧支撑装置,拧在上述螺纹轴的上侧螺纹部,通过上述螺纹轴旋转上下移动,而且通过设置在上述上侧轿厢上部的一个上侧悬吊支撑部悬吊支撑上述上侧轿厢;
下侧支撑装置,拧在与上述螺纹轴的上侧螺纹部螺纹方向相反的下侧螺纹部,通过上述螺纹轴旋转上下移动,而且通过设置在上述下侧轿厢上部的一个下侧悬吊支撑部悬吊支撑上述下侧轿厢;
上侧测量装置,测定上述上侧悬吊支撑部施加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
下侧测量装置,测定上述下侧悬吊支撑部施加在上述下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
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上述螺纹轴驱动装置工作,在调整上述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之前,根据从上述上侧测定装置获得上述载重值和从上述下侧测量装置获得上述载重值,使上述螺纹轴驱动装置输出驱动扭矩,在方向和大小上消除由于上述上侧轿厢和上述下侧轿厢之间的重量差产生的作用在上述螺纹轴上的旋转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上侧测量装置和上述下侧测量装置具有安装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上侧悬吊支撑部之间及上述下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下侧悬吊支撑部之间的弹性体、测量上述弹性体上下方向变形量的传感器;
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弹性体的弹性系数和上述传感器测量的变形量分别计算上述载重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层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从上述传感器获得的上述弹性体上下方向变形量调整上述上侧轿厢和上述下侧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上侧测量装置和上述下侧测量装置可以由分别安装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上侧悬吊支撑部之间及上述下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下侧悬吊支撑部之间的测力传感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双层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测力传感器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上侧悬吊支撑部之间及上述下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下侧悬吊支撑部之间和弹性体直列设置。
6.一种双层轿厢电梯是能够调整设置在轿厢框上可以上下自由移动的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的双层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以自由旋转地支撑在上述轿厢框左右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螺纹轴;
分别在正反两个方向上旋转驱动所述左右螺纹轴的左右螺纹轴驱动装置;
分别控制上述左右螺纹轴驱动装置工作的控制装置;
上侧支撑装置,在上述上侧轿厢的上方左右方向延伸,且分别拧在上述左右螺纹轴的上侧螺纹部,通过上述螺纹轴旋转上下移动;
下侧支撑装置,在上述下侧轿厢的上方左右方向延伸,且分别拧在与上述左右螺纹轴的上侧螺纹部螺纹方向相反的下侧螺纹部,通过上述螺纹轴旋转上下移动;
左右上侧悬吊支撑部,在上述左右螺纹轴的附近,分别设置在上述上侧轿厢的上部左右,而且分别与上述上侧支撑装置配合,悬吊支撑上述上侧轿厢;
左右下侧悬吊支撑部,在上述左右螺纹轴的附近,分别设置在上述下侧轿厢的上部左右,而且分别与上述下侧支撑装置配合,悬吊支撑上述下侧轿厢;
左右上侧测量装置,分别测定上述左右上侧悬吊支撑部分别施加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
左右下侧测量装置,分别测定上述下侧悬吊支撑部分别施加在上述下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
在调整上述上侧轿厢和下侧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之前,
上述控制装置控制左侧的上述螺纹轴驱动装置工作,根据从左侧上述上侧测量装置获得上述载重值和从左侧的上述下侧测量装置获得上述载重值,使左侧上述螺纹轴驱动装置输出驱动扭矩能在方向和大小上消除由于左侧的上述上侧悬吊支撑部施加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和左侧的上述下侧悬吊支撑部施加在上述下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之间的差产生的作用在左侧上述螺纹轴上的旋转力;同时,
上述控制装置控制右侧的上述螺纹轴驱动装置工作,根据从右侧上述上侧测量装置获得上述载重值和从右侧的上述下侧测量装置获得上述载重值,使右侧上述螺纹轴驱动装置输出驱动扭矩能在方向和大小上消除由于右侧的上述上侧悬吊支撑部施加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和右侧的上述下侧悬吊支撑部施加在上述下侧支撑装置的载重值之间的差产生的作用在右侧上述螺纹轴上的旋转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双层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上侧测量装置和上述下侧测量装置具有安装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上侧悬吊支撑部之间及上述下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下侧悬吊支撑部之间的弹性体、测量上述弹性体上下方向变形量的传感器;
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弹性体的弹性系数和上述传感器测量的变形量分别计算上述载重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双层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从上述传感器获得的上述弹性体上下方向变形量调整上述上侧轿厢和上述下侧轿厢的上下方向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双层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上侧测量装置和上述下侧测量装置可以由分别安装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上侧悬吊支撑部之间及上述下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下侧悬吊支撑部之间的测力传感器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双层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测力传感器在上述上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上侧悬吊支撑部之间及上述下侧支撑装置和上述下侧悬吊支撑部之间和弹性体直列设置。
CNB038065304A 2002-03-22 2003-03-18 双层轿厢的电梯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6827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80982A JP4107858B2 (ja) 2002-03-22 2002-03-22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JP80982/2002 2002-03-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2836A CN1642836A (zh) 2005-07-20
CN100368275C true CN100368275C (zh) 2008-02-13

Family

ID=28449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065304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68275C (zh) 2002-03-22 2003-03-18 双层轿厢的电梯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017714B2 (zh)
EP (1) EP1498379B1 (zh)
JP (1) JP4107858B2 (zh)
KR (1) KR100619489B1 (zh)
CN (1) CN100368275C (zh)
MY (1) MY132770A (zh)
TW (1) TW590975B (zh)
WO (1) WO20030804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27106A1 (de) * 2004-06-03 2005-12-29 Demag Cranes & Components Gmbh Hebezeug mit Hublastmesseinrichtung
JP2007055799A (ja) * 2005-08-26 2007-03-08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階間調整機能付き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ITVI20050313A1 (it) * 2005-11-29 2007-05-30 Maber Costruzioni Srl Dispositivo di sicurezza per il controllo automatico del peso del carico presente su uno o piu' gruppi sollevatori di un elevatore, di una piattaforma, di un ascensore o di altri apparecchi consimili
EG24538A (en) * 2006-09-08 2009-09-03 Inventio Ag Method of operating a lift installation, a lift installation operable by this method and safety equipment for this lift installation
KR100850319B1 (ko) * 2007-03-30 2008-08-04 정성욱 리프트 무게 감지장치
EP2221269A1 (de) * 2009-02-20 2010-08-25 Inventio AG Aufzugsanlage mit einem Mehrdeckfahrzeug
JP5325753B2 (ja) * 2009-12-10 2013-10-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BR112012014441A2 (pt) * 2009-12-15 2017-04-04 Inventio Ag instalação de elevador de dois andares
EP2468673A1 (de) * 2010-12-21 2012-06-27 Inventio AG Aufzuganlage mit Doppeldecker
KR101470271B1 (ko) * 2011-03-24 2014-12-05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더블-데크 엘리베이터
JP5926924B2 (ja) * 2011-10-25 2016-05-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階間調整式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2556805B (zh) * 2011-11-09 2014-09-17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提高井道使用效率的电梯装置
JP5832306B2 (ja) * 2012-01-06 2015-12-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03193139A (zh) * 2013-04-07 2013-07-10 上海微频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轿厢系统
EP3083470A1 (de) * 2013-12-18 2016-10-26 Inventio AG Aufzugsanlage mit einem absolutpositionierungssystem für eine doppeldeckerkabine
EP2886501A1 (de) * 2013-12-18 2015-06-24 Inventio AG Aufzug mit einem Absolutpositionierungssystem für eine Doppeldeckerkabine
WO2016126933A1 (en) * 2015-02-05 2016-08-11 Otis Elevator Company Vehicle and method for elevator system installation
CN106477431B (zh) * 2015-09-01 2020-01-21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轿厢的轿厢室隔离
JP6174201B1 (ja) * 2016-06-06 2017-08-0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US10144616B2 (en) * 2016-06-10 2018-12-04 Otis Elevator Company Cab for vertical travel with controllable orientation for non-vertical travel
US10329122B1 (en) * 2018-01-15 2019-06-25 Otis Elevator Company H frame for a double deck elevator
US11117786B2 (en) * 2018-01-15 2021-09-14 Otis Elevator Company Double deck elevator with linear actuator adjustment mechanism
US11332344B2 (en) 2018-05-16 2022-05-17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 frame assembly
KR20200046396A (ko) 2018-10-24 2020-05-07 현대엘리베이터주식회사 상호 연동형 엘리베이터 장치
EP4038004B1 (de) * 2019-09-30 2023-08-02 Inventio Ag Fahrkorb für einen doppelstockaufzug
WO2023110352A1 (de) * 2021-12-15 2023-06-22 Inventio Ag Fahrkorb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montieren eines spindelantriebs in einer fahrkorbanordnung für einen doppelstockaufzug
WO2024056436A1 (de) * 2022-09-15 2024-03-21 Inventio Ag Fahrkorbanordnung für einen doppelstockaufz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51A (en) * 1854-07-11 The graphic co
US2319126A (en) * 1942-01-12 1943-05-11 Portland Company Hydraulic elevator construction
JPS50113162U (zh) 1974-02-25 1975-09-16
US5311788A (en) * 1991-09-25 1994-05-17 Nsk Ltd. Linear working unit
US5306879A (en) * 1992-01-30 1994-04-26 Inventio Ag Load measuring apparatus for an elevator car
WO1998009906A1 (en) * 1996-09-06 1998-03-12 Otis Elevator Company Double deck elevator car with adjustable floor
JP3345565B2 (ja) * 1997-04-11 2002-11-18 森ビル株式会社 可変式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
US5960910A (en) * 1997-12-31 1999-10-05 Otis Elevator Company Double deck elevator cab
SG126669A1 (en) 1998-02-02 2006-11-29 Inventio Ag Double-decker or multi-decker elevator
JP2000344448A (ja) 1999-06-07 2000-12-12 Toshiba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US6615952B2 (en) * 2000-03-02 2003-09-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ouble deck elevator
JP4541498B2 (ja) * 2000-05-15 2010-09-0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JP4628518B2 (ja) * 2000-05-18 2011-02-0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
US6450299B1 (en) * 2000-09-14 2002-09-17 C.E. Electronics, Inc. Load measuring for an elevator car
JP4791656B2 (ja) * 2001-07-03 2011-10-12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階高可変式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EP1342690A1 (de) * 2002-03-04 2003-09-10 Inventio Ag Einrichtung zur Feinpositionierung mindestens eines Decks einer Mehrdeckkabine für einen Aufz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32770A (en) 2007-10-31
WO2003080492A1 (fr) 2003-10-02
TW590975B (en) 2004-06-11
JP2003276956A (ja) 2003-10-02
EP1498379A1 (en) 2005-01-19
US7017714B2 (en) 2006-03-28
EP1498379B1 (en) 2020-05-06
CN1642836A (zh) 2005-07-20
KR100619489B1 (ko) 2006-09-08
TW200304896A (en) 2003-10-16
KR20040094839A (ko) 2004-11-10
EP1498379A4 (en) 2011-01-19
US20050167207A1 (en) 2005-08-04
JP4107858B2 (ja) 2008-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8275C (zh) 双层轿厢的电梯
US10675999B2 (en)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CN105966795B (zh) 一种物流集装箱平衡装置
CN105329825B (zh) 一种并联悬吊平台偏载调整机构及方法
JP2014507350A (ja) 傾斜または階段を上昇または下降するための運搬装置
CN206520696U (zh) 两轮车辆平衡系统
CN108515508B (zh) 双轮机器人
CN102310868B (zh) 转向架
JP2001139239A (ja) エレベーター
CN206636276U (zh) 一种翻转机
CN202199128U (zh) 一种立体影院的大型提升座舱装置
US7377153B2 (en) Dynamometer frame
CN108583702A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陆地侦探车
CN108341001A (zh) 两轮车辆平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50884A (zh) 一种agv小车
CN205068176U (zh) 一种闭环分支中具有弹簧阻尼的并联机构
CN111498650A (zh) 一种可检测调整电梯安全状态的无机房电梯
KR102581321B1 (ko) 차량용 모션 체어 시스템
CN116281520B (zh) 一种稳定性良好的电梯轿厢立柱
CN111688835B (zh) 运载机器人
JP4074273B2 (ja) ハンディキャップ調整システム
CN210340223U (zh) 一种固定式架车机承载装置
JPH11240447A (ja) モノレール台車の昇降装置
CN105242691A (zh) 一种闭环分支中具有弹簧阻尼的并联机构
CN116409688A (zh) 用于轿厢非直线运行时的姿态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