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2224C - 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2224C
CN100362224C CNB038106337A CN03810633A CN100362224C CN 100362224 C CN100362224 C CN 100362224C CN B038106337 A CNB038106337 A CN B038106337A CN 03810633 A CN03810633 A CN 03810633A CN 100362224 C CN100362224 C CN 10036222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luation
burnup
running condition
vehicle data
posti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106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53255A (zh
Inventor
石黑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uzu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uzu Mo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uzu Motors Ltd filed Critical Isuzu Mo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653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3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222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222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1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 B60R16/0236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for economical dri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5/00Electrical control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D41/00 - F02D43/00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41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 G07C5/085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using electronic data carri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02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the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D2200/06Fuel or fuel supply system parameters
    • F02D2200/0625Fuel consumption, e.g. measured in fuel liters per 100 kms or miles per gall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4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 F02D41/2406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using essentially read only memories
    • F02D41/2425Particular ways of programming the data
    • F02D41/2429Methods of calibrating or learning
    • F02D41/2451Methods of calibrating or learn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learned or calibrat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4Data processing systems or methods,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Abstract

在检测省燃耗运行评价项目的车辆数据(例如,车速、加档时的发动机转数、怠速时间等)并进行记录时,判别当时的行驶状况属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例如,高速行驶、一般道行驶、怠速运行)中的哪一种状况,并按其行驶状况分别进行记录。对于燃料消耗量也同样按行驶状况分别进行记录。然后,对各行驶状况下的车辆数据,按照各自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分后,根据各行驶状况的燃料消耗比率对该评价分进行校正。如此得到的评价分是考虑到行驶状况后校正的评价分,因此可以使省燃耗运行的评价更加恰当。

Description

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及其方法,评价车辆行使时的燃耗的好坏。
背景技术
即使是相同车辆,燃料消耗量也因运行方式而异。也就是说,根据运行方式燃耗不同。因为商业用车辆的燃耗反应在运输成本上,所以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必须要努力做到燃耗良好的运行。
特别是大型卡车等的大型商业用车辆,本来就大量地消耗燃料,再加上经常长途运行,所以根据运行方式的不同就可节省很多燃料,也对降低运输成本做出颇大的贡献。并且,对于每天要运行大量的大型卡车的企业来讲,每个驾驶员进行燃耗好的运行还是燃耗差的运行,是给运输成本带来极大影响的问题。
为此,对驾驶大型商业用车辆的驾驶员,特别要求他们进行燃耗良好的运行。于是,有时把运行时的各种各样的车辆数据记录下来,评价省燃耗运行的程度。
图6表示现有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的一个例子。图6中,1为车辆、2为车辆管理中心、3为车辆数据检测部、4为记录部、5为评价部、6为综合部、10为存储器卡。
运行时,车辆1由车辆数据检测部3按与省燃耗评价有关的项目(例如,车速、加挡时的发动机平均转数、怠速时间、加速踏板的操作等)检测出数据,并记录在记录部4中。该记录例如在插入于记录用车载装置中的存储器卡10中进行。
当运行结束时,存储器卡10就被拔出来,记录在卡中的车辆数据就被输入到车辆管理中心2的评价部5中。在评价部5中预先准备好了有关每个车辆数据的评价标准(阈值等)和处理程序,依照它们对每个车辆数据进行评价和评分。
每一个评价分送到综合部6中,并在此算出综合分。作为计算方法,或采用将各评价分进行合计的方法或采用将各评价分进行平均的方法,可以采用适宜的方法。
而且,对评价部5的车辆数据的输入,也可以不通过存储器卡10,而是由车辆1利用通信电路直接进行。
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因为是没有考虑行驶状况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的评价,所以存在作为省燃耗运行的评价并不恰当的缺点。
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发生这种缺点的原因。
在现有技术中,根据基于每个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而得到的车辆数据所付与的评价分来计算综合分之际,对省燃耗没有多少贡献的评价用项目的分数和对省燃耗贡献大的评价用项目的分数被均等地用来计算综合分(例如,单纯合计)。因此,即使是所进行的运行提高了对省燃耗没有多少贡献的评价用项目的分数的情况下,其综合分也会达到很高,所以没有恰当地评价省燃耗运行。
例如,假设在整个运行时间内,怠速时间占百分之十、一般道行驶时间占百分之三十、高速行驶时间占百分之六十。在现有的方法中,与这些时间比率无关,对怠速时间、车速、加挡时的发动机的平均转数以及加速踏板的操作等的评价用项目付与评价分,没有加上加权系数,而是被均等地用来计算综合分。
也就是说,均等地对待不超过整个运行时间的百分之十、只存在于怠速状况的怠速时间的评价分和,占整个运行时间的百分之六十、高速行驶时对燃耗产生影响的加速踏板的操作的评价分。从而,即使占整个运行时间的怠速时间、一般道行驶时间、高速行驶时间的比率不相同,任一项目都得到相同的评价,并不能说是恰当的评价。
虽说如此,高速行驶、普通道路行驶、怠速运行等的不同的行驶情况以哪一种顺序出现要根据行驶路径、天气、星期等而发生变化,也要根据行驶中的交通堵塞情况而发生变化,所以根据每一行驶发生变化。从而,无法对每一次的行驶预先改变其评价标准和处理程序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及其方法,基于对规定为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的每个车辆数据(例如,车速、加挡时的发动机转数、怠速时间等)的评价分来计算综合分时,考虑行驶状况(例如,高速行驶、一般道行驶、怠速运行)进行校正并计算综合分,以此使省燃耗运行的评价更加恰当。
为进行考虑了行驶状况的校正,进行如下步骤:
第一,当检测所述车辆数据并进行记录时,判别此时的行驶状况属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的哪一个状况,并按照行驶状况分别进行记录。
第二,将用于求出校正系数的校正系数计算用数据(例如,燃料消耗量、行驶时间、行驶距离)按行驶状况分别进行记录。
第三、将各行驶状况的车辆数据对照各自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分之后,根据校正系数(例如,各行驶状况的燃料消耗比率、行驶时间比率、行驶距离比率)对其评价分进行校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具有:检测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的数据的车辆数据检测部,记录该车辆数据的记录部,从省燃耗运行的观点对所记录的车辆数据进行评价并评分的评价部,以及综合该评价分以求得综合分的综合部,此外,所述记录部、评价部、综合部分别由对应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的第1至第N个记录部、评价部、综合部构成;该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还包括:校正系数提供部,根据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的燃料消耗量求出燃料消耗比率,并作为校正系数提供;以及校正综合部,利用所述校正系数对在所述第1至第N综合部求得的各综合分进行校正,求出最终综合分。
而且,在同样的省燃料运行评价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记录部、评价部分别由对应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的第1至第N个记录部、评价部构成,该省燃料运行评价装置还包括:校正系数提供部,根据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的燃料消耗量求出燃料消耗比率,并作为校正系数提供;校正部,设置于所述评价部的下一级,由对应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的第1至第N校正部构成,利用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评价部的评价分进行校正;以及综合部,综合在所述第1至第N校正部得到的评价分,并求出综合分。
还有,在该装置中,可以是,设置对预定的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的时间分别进行计时的计时部,并把该时间记录在记录部中,在校正系数提供部求燃料消耗比率时,可以基于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的时间分别进行求算。
还有,本发明的省燃耗运行评价方法,检测并记录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的数据,并从省燃耗运行的观点对该车辆数据逐一进行评分后,利用综合该评价分而得到的综合分来评价省燃耗运行的程度,执行以下步骤:判别行驶状况属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中的哪一种状况;将检测的车辆数据及燃料消耗量按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分别进行记录;利用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的燃料消耗比率,对按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进行记录的车辆数据的评价分进行校正。
上述的每项发明是把各行驶状况的燃料消耗量比率作为校正系数的,然而也可用各行驶状况的所需时间比率作为校正系数,或者也可用各行驶状况的行驶距离比率作为校正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置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置的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装置的图。
图6是表示现有的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车辆数据和各行驶状况中的评价分和加权系数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装置的图。标记与图6的标记相对应,41为第1记录部,42为第2记录部,4N为第N记录部,51为第1评价部,52为第2评价部,5N为第N评价部,61为第1综合部,62为第2综合部,6N为第N综合部,7为校正综合部,11为校正系数提供部。
标记与图6相同的是同样部分,因此不加以说明。而且,该实施方式的车辆数据检测部3还检测燃料消耗量。其检测可以用燃料计直接检测,也可以根据其他车辆数据进行检测。从车辆1向车辆管理中心2输入车辆数据,可以通过通信电路进行,也可以利用存储器卡等记录煤体进行。
本发明从省燃耗的观点对车辆进行评价时,将行驶状况分类为能够更加恰当地评价省燃耗的几种行驶状况(第1至第N),并且考虑是在哪一种行驶状况下检测出的车辆数据后求综合分。作为行驶状况分类的例子,比如可以考虑“高速行驶”、“一般道行驶”、“怠速运行”等。这些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进行分类。
记录部4由第1记录部41至第N记录部4N构成,第1记录部41是记录在第1行驶状况下(例如,高速行驶)检测的车辆数据的部分,第N记录部4N是记录在第N行驶状况下(例如,怠速运行)检测的车辆数据的部分。
同样地,评价部5由第1评价部51至第N评价部5N构成,第1评价部51是评价第1行驶状况下的车辆数据的部分,第N评价部5N是评价第N行驶状况下的车辆数据的部分。而且,综合部6由第1综合部61至第N综合部6N构成,第1综合部61是综合第1行驶状况下的评价分的部分,第N综合部6N是综合第N行驶状况下的评价分的部分。
校正系数提供部11根据记录在记录部4中的每种行驶状况中的燃料消耗量(G1至GN)求出对该整个行驶的各行驶状况下的燃料消耗量的比率,并作为校正系数提供给校正综合部7。
校正综合部7首先利用由校正系数提供部11提供的校正系数对各行驶状况中的综合分进行校正,接着综合这些综合分求出最终综合分。
例如,假设行驶状况的分类为第1行驶状况至第3行驶状况的3种(例如,高速行驶、一般道行驶、怠速运行),各行驶状况中的燃料消耗量的比率如下:
第1行驶状况∶第2行驶状况∶第3行驶状况=A1∶A2∶A3
如果某一车辆的燃料消耗量的比率为,高速行驶=60%、一般道行驶=30%、怠速运行=10%,则,A1=0.6、A2=0.3、A3=0.1。
另一方面,假设第1综合部至第3综合部的各综合分如下:
第1综合部的综合分=B1
第2综合部的综合分=B2
第3综合部的综合分=B3
这种情况下,把由校正系数提供部11提供的校正系数作为A1、A2、A3,将这些乘到各综合分上进行校正,并对校正后的值进行综合。从而,最终的综合分为:
最终的综合分=A1B1+A2B2+A3B3    …(1)
如此求出的综合分,对燃料消耗量较大的行驶状况中的评价分加重了其比例,而对燃料消耗量较小的行驶状况中的评价分减轻了其比例,所以,与现有的综合分相比更加恰当地反映了省燃耗。
而且,有关第1综合部61至第N综合部6N内的综合方法(B1等的计算方法),除了采用单纯合计的方法求出综合分之外,还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根据车辆数据(例如,怠速时间)的种类对燃料消耗量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相同,所以,对其影响程度加以加权系数进行考虑。具体地说,按各行驶状况和车辆数据的种类预先定好加权系数,并将其乘到各车辆数据的评价分上之后进行合计的方法。
图7是表示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和各行驶状况中的评价分和加权系数的例子的图。图7中,D、E、F为评价分,K为加权系数。加权系数的值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等预先适当地决定,而各行驶状况的加权系数的合计要等于1。即:
高速行驶      …  KH1+KH2=1
一般道行驶    …  KR1+KR2+KR3+KR4+KR5+KR6=1
怠速运行      …  K11=1
于是,在图7所示情况下的所述各综合分B1、B2、B3表示为:
B1=D1KH1+D2KH2
B2=E1KR1+E2KR2+E3KR3+E4KR4+E5KR3+E6KR6
B3=F1KI1
把B1、B2、B3代到上述(1)式中,可求得最终综合分。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步骤1…判别行驶状况。该判别方法可以有很多。例如,将超过规定车速(例如,超过70Km/h)的状态所持续时间超过了规定时间(例如,超过5分)时,把该情况定为高速行驶状况等等,要按各行驶状况预先定好条件,并根据是否满足其条件进行判别。还有,也可根据用车载设备接收来自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或汽车导航系统等的车辆外部的位置信息等信号进行判别。或者,也可以设置发生各行驶状况判别信号的开关装置,驾驶员自己判断行驶状况并按下符合条件的开关(发生判别信号)。
步骤2…预先选定好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例如,车速、加挡时的发动机转数、怠速时间、加速踏板的操作等等),并检测这些数据。同时,也检测燃料消耗量(直接检测或根据其他车辆数据计算)。
步骤3…把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的数据的检测值记录到记录部4中,但是要记录到对应于在步骤1进行判别的行驶状况的记录部中。例如,例如在步骤1判别的行驶状况属于第1行驶状况,那么在步骤2检测的值要记录到对应于第1行驶状况的记录部即第1记录部41中。
步骤4…检查是否接收到指示进行省燃耗运行评价的信号。没有接到信号时返回到步骤1。该指令信号的发出方法可以根据在哪一时刻进行省燃耗评价而决定。例如,如果想要在每次停车时进行省燃耗评价,就可把钥匙开关的关信号做为指令信号,而如果想要定期(例如,周末或月末等)进行省燃耗评价,那么就可以基于时钟信息发出指令信号。
步骤5…在车辆管理中心2的评价部5中,按照各行驶状况对省燃耗运行评价项目的数据进行评分。例如,对于第1行驶状况中的数据,在第1评价部51进行评价和评分。
步骤6…将在各评价部进行评分的评价分输入到所对应的综合部中,并利用适宜的综合方法求出综合分。例如,将在第1评价部51记录的评价分输入到所对应的第1综合部61中,并在此求出综合分。作为综合方法,既有单纯合计方法,又有考虑到预先定好如图7所示的对燃料消耗量的贡献度而进行综合的方法。
步骤7…根据预先按照各行驶状况分别检测出的燃料消耗量,在校正系数提供部11求出各行驶状况的燃料消耗比率。
步骤8…将各燃料消耗比率乘以所对应的各行驶状况的综合分之后,求出对这些进行进一步综合的最终综合分。
(第二实施方式)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装置的图。标记与图2、图6的标记相对应,81为第1校正部、82为第2校正部、8N为第N校正部。
与第一实施方式所不同之处在于,分别对各行驶状况的评价分进行校正之后进行综合(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评价分按各行驶状况分别综合之后进行校正。即,校正和综合的顺序相反)。为此,首先在评价部5的后部设置校正部8,然后设置了综合部6。于是,在校正部8中设置第1校正部81至第N校正部8N,使其对应于评价部5的第1评价部51至第N评价部5N。
在校正部8中利用的校正系数由校正系数提供部11提供。
即使是这种构成,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最终可以求得考虑到行驶状况的综合分。
(第三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装置的图。标记与图3的标记相对应,9为计时部。该第三实施方式在求各行驶状况的燃料消耗比率时,不是通过检测燃料消耗量求出,而是通过测量各行驶状况的时间求出。
计时部9为测量各行驶状况的时间的单元,所测量的各行驶状况的时间分别被记录(T1至TN)到记录部4中。例如,第1行驶状况的时间被记录到对应于第1行驶状况的第1记录部41中。
根据各行驶状况的时间分别求出燃料消耗比率时,首先,预先求好各行驶状况中的平均燃料消耗量(即,每单位时间的燃料消耗量)。例如,假设高速行驶的平均车速为80Km/h、高速行驶的平均燃耗为4Km/L,那么高速行驶时的平均燃料消耗量为20L/h((80Km/h)÷(4Km/L)=20L/h)。按同样的方法,也要对其他的行驶状况预先求出平均燃料消耗量。
假定所分类的行驶状况的种类属于第1至第3的3种行驶状况(例如,高速行驶,一般道行驶,怠速运行),求出的各自的平均燃料消耗量之比如下:
第1行驶状况∶第2行驶状况∶第3行驶状况=C1∶C2∶C3
另一方面,假定记录在第1记录部至第3记录部的各行驶状况的时间如下:
第1行驶状况的时间=T1
第2行驶状况的时间=T2
第3行驶状况的时间=T3
那么,可以如下求出各行驶状况的燃料消耗量的比(即,燃料消耗比率)。
第1行驶状况∶第2行驶状况∶第3行驶状况
=T1C1∶T2C2∶T3C3
把该燃料消耗比率作为由校正系数提供部11提供的校正系数。例如,在第1校正部81中评价分上乘以T1C1,在第2校正部82中评价分上乘以T2C2,以此来进行校正。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步骤1…判别行驶状况。
步骤2…检测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的数据,并且测量该行驶状况(在步骤1认定的行驶状况)的持续时间。
步骤3…将检测值或测量时间,按各行走状况分别记录到记录部4中(T1至TN)。
步骤4…检查是否接收到指示进行省燃耗运行评价的信号。没有接到信号时返回到步骤1。
步骤5…得到指示进行评价的指令时,在车辆管理中心2的评价部5按各行驶状况对已记录的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的数据分别进行评价和评分。
步骤6…在校正系数提供部11根据各行驶状况的时间分别求出燃料消耗比率,并以此作为校正系数。
步骤7…把在步骤5付与的评价分,在各行驶状况的校正部(第1校正部81至第N校正部8N)分别进行校正。即,乘以校正系数。
步骤8…在综合部6对进行校正而求得的评价分进行综合并求出综合分。
而且,上述例子表示了在图3设置有计时部的结构,然而同样地也可以在图2设置计时部,并且通过测量时间使求出燃料消耗比率。
(第四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求得燃料消耗量比率,并且以此作为校正系数进行校正,对燃耗评价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可是,必须要设置求出燃料消耗量的装置(例如,燃料计),所以成本高。于是,虽然精确度稍差,但设法降低了成本的一种实施方式,就是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求出各行驶状况的所需时间比率,并以此作为校正系数进行校正。
假定各行驶状况的所需时间为如下的T1至T3,那么各行驶状况的所需时间的比率分别为下列的G1、G2、G3
第1行驶状况的时间=T1
第2行驶状况的时间=T2
第3行驶状况的时间=T3
第1行驶状况的所需时间比率G1=T1/(T1+T2+T3)
第2行驶状况的所需时间比率G2=T2/(T1+T2+T3)
第3行驶状况的所需时间比率G3=T3/(T1+T2+T3)
即,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是,在图2中设置如图5的计时部9,并把所述的G1、G2、G3作为校正系数由校正系数提供部11提供(替代第一实施方式的校正系数A1、A2、A3)。对于图3也可以同样地适用,其可以称为所谓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而且,怠速运行时的燃料消耗量远比行驶时的消耗量低。可是,该实施形态中用所需时间的比率进行校正,所以比起一般道行驶和高速行驶的情况,用怠速运行的所需时间比率所进行的校正相对地变大,所以存在所谓降低评价精确度的缺点。
可是,与没有做任何校正的情况相比,利用G1、G2、G3进行的校正,其评价精确度还是更高。
(第五实施方式)
第五实施方式也是一种虽然精确度稍有降低、但设法降低了成本的实施方式,求出各行驶状况的行驶距离比率,并以此作为校正系数进行校正。
假定在各行驶状况中的行驶距离为如下的L1至L3,那么各行驶状况中的行驶距离的比率分别为下列的H1、H2、H3
第1行驶状况中的行驶距离=L1
第2行驶状况中的行驶距离=L2
第3行驶状况中的行驶距离=L3
第1行驶状况的行驶距离比率H1=L1/(L1+L2+L3)
第2行驶状况的行驶距离比率H2=L2/(L1+L2+L3)
第3行驶状况的行驶距离比率H3=L3/(L1+L2+L3)
即,第五实施方式,在图2中把上述的H1、H2、H3作为校正系数由校正系数提供部11提供(替代第一实施方式的校正系数A1、A2、A3)。
对于图3也可以同样地适用,其可以称为所谓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而且,假定第3行驶状况为怠速运行状况,由于怠速运行时不行驶,所以L3=0,从而H3=0。于是,实际上不能够进行包括怠速运行时的燃耗评价,所以存在所谓降低评价精确度的缺点。可是,与没有做任何校正的情况相比,用H1、H2、H3进行校正,其评价精确度还是更高。

Claims (10)

1.一种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其具有:检测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的数据的车辆数据检测部,记录该车辆数据的记录部,从省燃耗运行的观点对所记录的车辆数据进行评价并评分的评价部,以及综合该评价分以求得综合分的综合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部、评价部、综合部分别由对应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的第1至第N个记录部、评价部、综合部构成;
该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还包括:
校正系数提供部,根据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的燃料消耗量求出燃料消耗比率,并作为校正系数提供;以及
校正综合部,利用所述校正系数对在所述第1至第N综合部求得的各综合分进行校正,求出最终综合分。
2.一种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其具有:检测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的数据的车辆数据检测部,记录该车辆数据的记录部,从省燃耗运行的观点对所记录的车辆数据进行评价并评分的评价部,以及综合该评价分以求得综合分的综合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部、评价部分别由对应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的第1至第N个记录部、评价部构成;
该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还包括:
校正系数提供部,根据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的燃料消耗量求出燃料消耗比率,并作为校正系数提供;
校正部,设置于所述评价部的下一级,由对应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的第1至第N校正部构成,并利用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评价部的评价分进行校正;以及
综合部,综合在所述第1至第N校正部得到的评价分,求出综合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对预定的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的时间进行计时的计时部,并把该时间记录在记录部中,在校正系数提供部求燃料消耗比率时,基于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的时间分别进行求算。
4.一种省燃耗运行评价方法,检测并记录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的数据,并从省燃耗运行的观点对该车辆数据逐一进行评分后,利用综合该评价分而得到的综合分来评价省燃耗运行的程度,其特征在于:
判别行驶状况属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中的哪一种状况;
将检测的车辆数据及燃料消耗量按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分别记录;
利用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的燃料消耗比率,对按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进行记录的车辆数据的评价分进行校正。
5.一种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其具有:检测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的数据的车辆数据检测部,记录该车辆数据的记录部,从省燃耗运行的观点对所记录的车辆数据进行评价并评分的评价部,以及综合该评价分以求得综合分的综合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部、评价部、综合部分别由对应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的第1至第N个记录部、评价部、综合部构成;
该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还包括:
校正系数提供部,根据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的所需时间求出所需时间比率,并作为校正系数提供;以及
校正综合部,利用所述校正系数对在所述第1至第N综合部求得的各综合分进行校正,求出最终综合分。
6.一种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其具有:检测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的数据的车辆数据检测部,记录该车辆数据的记录部,从省燃耗运行的观点对所记录的车辆数据进行评价并评分的评价部,以及综合该评价分以求得综合分的综合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部、评价部分别由对应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的第1至第N个记录部、评价部构成;
该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还包括:
校正系数提供部,根据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的所需时间求出所需时间比率,并作为校正系数提供;
校正部,设置于所述评价部的下一级,由对应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的第1至第N个校正部构成,利用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评价部的评价分进行校正;以及
综合部,综合在所述第1至第N校正部得到的评价分,求出综合分。
7.一种省燃耗运行评价方法,检测并记录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的数据,并从省燃耗运行的观点对该车辆数据逐一进行评分后,利用综合该评价分而得到的综合分来评价省燃耗运行的程度,其特征在于:
判别行驶状况属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中的哪一种状况;
将检测的车辆数据及所需时间按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分别进行记录;
利用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的所需时间比率,对按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进行记录的车辆数据的评价分进行校正。
8.一种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其具有:检测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的数据的车辆数据检测部,记录该车辆数据的记录部,从省燃耗运行的观点对所记录的车辆数据进行评价并评分的评价部,以及综合该评价分以求得综合分的综合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部、评价部、综合部分别由对应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的第1至第N个记录部、评价部和综合部构成;
该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还包括:
校正系数提供部,根据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的行驶距离求出行驶距离比率,并作为校正系数提供;以及
校正综合部,利用所述校正系数对在所述第1至第N综合部求得的各综合分进行校正,求出最终综合分。
9.一种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其具有:检测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的数据的车辆数据检测部,记录该车辆数据的记录部,从省燃耗运行的观点对所记录的车辆数据进行评价并评分的评价部,以及综合该评价分以求得综合分的综合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部、评价部分别由对应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的第1至第N个记录部、评价部构成;
该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还包括:
校正系数提供部,根据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的行驶距离求出行驶距离比率,并作为校正系数提供;
校正部,设置于所述评价部的下一级,由对应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的第1至第N校正部构成,利用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评价部的评价分进行校正;以及
综合部,综合在所述第1至第N校正部得到的评价分,求出综合分。
10.一种省燃耗运行评价方法,检测并记录省燃耗运行评价用项目的数据,并从省燃耗运行的观点对该车辆数据逐一进行评分后,利用综合该评价分而得到的综合分来评价省燃耗运行的程度,其特征在于:
判别行驶状况属于预定的第1至第N行驶状况中的哪一种状况;
将检测的车辆数据及行驶距离按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分别进行记录;
利用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的行驶距离比率,对按第1至第N的各行驶状况进行记录的车辆数据的评价分进行校正。
CNB038106337A 2002-05-10 2003-04-25 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及其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6222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4859/2002 2002-05-10
JP2002134859A JP3915592B2 (ja) 2002-05-10 2002-05-10 省燃費運転評価装置およ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3255A CN1653255A (zh) 2005-08-10
CN100362224C true CN100362224C (zh) 2008-01-16

Family

ID=29416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10633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62224C (zh) 2002-05-10 2003-04-25 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74987B2 (zh)
EP (1) EP1515034B1 (zh)
JP (1) JP3915592B2 (zh)
CN (1) CN100362224C (zh)
WO (1) WO20030958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80393B1 (en) * 2004-08-18 2011-11-16 UD Trucks Corporation Fuel consumption evaluation system
JP2006118480A (ja) * 2004-10-25 2006-05-11 Mitsubishi Fuso Truck & Bus Corp 車両の燃料消費率予測装置
JP2006118479A (ja) * 2004-10-25 2006-05-11 Mitsubishi Fuso Truck & Bus Corp 車両の燃料消費率予測装置
US7877198B2 (en) * 2006-01-23 2011-01-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fuel savings opportunity in vehicles
JP4262260B2 (ja) 2006-05-12 2009-05-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内燃機関の診断装置
CN101206771B (zh) * 2006-12-20 2010-05-12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存储过程实现汽车怠速统计的方法
JP4859136B2 (ja) * 2007-07-26 2012-01-25 Udトラックス株式会社 車両の省燃費運転評価システム
US8068974B2 (en) * 2007-09-10 2011-11-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river efficiency and operating modes in a hybrid vehicle
US8660784B2 (en) * 2007-09-10 2014-02-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river efficiency in a vehicle
ATE459511T1 (de) * 2007-09-12 2010-03-15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bereitstellung von fahrinformationen für den fahrer eines fahrzeugs
KR100903324B1 (ko) * 2007-10-26 2009-06-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변속기의 유압 보정방법
TWI412661B (zh) * 2007-12-21 2013-10-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汽車節油方法及其裝置
US8694233B2 (en) * 2007-12-26 2014-04-08 Renault Trucks Method for managing fuel consumption of a hybrid vehicle and vehicle adapted to such a method
WO2010001865A1 (ja) * 2008-06-30 2010-01-07 ローム株式会社 車両の走行情報記録装置
JP4689708B2 (ja) * 2008-07-31 2011-05-25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省燃費運転診断装置、原動機の制御装置及び省燃費運転診断方法
JP4495234B2 (ja) * 2008-07-31 2010-06-30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省燃費運転診断装置、省燃費運転診断システム及び省燃費運転診断方法
JP4906808B2 (ja) * 2008-07-31 2012-03-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省燃費運転診断装置、省燃費運転診断システム、車両の走行制御装置及び省燃費運転診断方法
JP4955625B2 (ja) * 2008-08-01 2012-06-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運転アドバイス提供装置、運転診断装置
JP5198969B2 (ja) * 2008-08-01 2013-05-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運転診断情報提供装置、及び運転診断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JP5012719B2 (ja) * 2008-08-01 2012-08-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載装置
DE102008041617A1 (de) * 2008-08-27 2010-03-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earborn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Bereitstellung von Hinweisen für eine optimierte Kraftstoffnutzung bei einem Kraftfahrzeug
JP4519187B2 (ja) * 2008-09-29 2010-08-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費向上のための運転操作技術の向上を促進するための装置
KR101047774B1 (ko) * 2008-09-29 2011-07-07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누적경제운전영역 표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5410125B2 (ja) 2009-03-19 2014-02-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運転操作を診断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4766531B2 (ja) * 2009-06-22 2011-09-07 Udトラックス株式会社 燃料消費量評価システム
JP4748618B2 (ja) * 2009-06-22 2011-08-17 Udトラックス株式会社 燃料消費量評価システム
CA2719025C (en) 2009-10-28 2016-03-22 Intelligent Mechatronic Systems Inc. Web portal system for managing vehicle usage and mobility
US9046379B2 (en) * 2009-12-28 2015-06-02 Honda Motor Co., Ltd.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fuel consumption and searching vehicle routes
US8793067B2 (en) * 2009-12-28 2014-07-29 Honda Motor Co., Ltd. Route searching device
US8296048B2 (en) * 2010-03-12 2012-10-23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information system
JP5573577B2 (ja) * 2010-10-12 2014-08-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運転評価システム及び車載装置
KR20120053429A (ko) * 2010-11-17 2012-05-2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소모품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WO2012094590A2 (en) 2011-01-06 2012-07-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generative braking feedback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JP5635632B2 (ja) * 2011-01-28 2014-12-0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算出装置、算出方法、算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3384814B (zh) * 2011-02-24 2016-11-09 日本先锋公司 搜索装置、搜索系统、搜索方法以及终端
US20120303254A1 (en) * 2011-05-27 2012-11-29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aring vehicle economy based on driving levels
US20130041552A1 (en) * 2011-08-11 2013-02-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Power Usage
TW201339031A (zh) * 2012-03-20 2013-10-0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行車油耗計算方法及行車油耗計算系統
JP2013178532A (ja) * 2013-04-05 2013-09-09 Honda Motor Co Ltd 燃費向上のための運転操作を運転者に指導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4299289B (zh) * 2013-07-17 2016-12-28 焦焱 电动车使用行为评估和激励系统及方法
CN104346842A (zh) * 2013-08-06 2015-02-11 深圳市成为智能交通系统有限公司 驾驶行为评级分数计算系统
US11279357B2 (en) * 2013-12-25 2022-03-22 Denso Corporation Vehicle diagnosis system and method
CN103818384B (zh) * 2014-03-17 2016-02-2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节油提醒方法及系统
ES2621055B2 (es) * 2015-12-31 2018-03-12 Tekia Ingenieros S.A. Sistema y método para estimar la variación en el consumo de combustible de una flota de autobuses debida a un cambio en el estilo de conducción
US10545042B2 (en) 2018-06-25 2020-01-28 Komatsu Ltd. Fuel consumption measurement system of work vehicle and fuel consumption measurement method of work vehicl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5596A (en) * 1979-07-19 1983-05-31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Fuel supply control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4400779A (en) * 1980-04-03 1983-08-23 Toyota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mileage corresponding to remaining fuel for vehicles
EP1018449A2 (en) * 1999-01-07 2000-07-12 Nissan Motor Co., Ltd. Fuel consumption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les
JP2001108503A (ja) * 1999-10-05 2001-04-20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の燃費計測装置
JP2001349764A (ja) * 2000-06-06 2001-12-21 Eko Creatures:Kk 車輌の燃料消費率評価装置及び車輌の燃料消費率評価システム並びにこのシステムが記録された記録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22760A (ja) * 1982-12-29 1984-07-16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用電子制御装置
US5642284A (en) * 1994-08-12 1997-06-24 Caterpillar Inc. Maintenance monitor system
JPH10197272A (ja) * 1997-01-09 1998-07-31 Alpine Electron Inc 車載用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2001164981A (ja) * 1999-12-10 2001-06-19 Isuzu Motors Ltd 燃料消費量表示装置
US6513367B2 (en) * 2001-02-22 2003-02-04 International Truc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Method of monitoring engine lubricant condition
JP4501322B2 (ja) 2001-07-25 2010-07-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3702826B2 (ja) 2001-10-01 2005-10-05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運行燃費評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797179B2 (ja) 2001-10-01 2006-07-12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運行燃費評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780889B2 (ja) * 2001-10-01 2006-05-31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運行燃費評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828394B2 (ja) * 2001-10-05 2006-10-04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運行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5596A (en) * 1979-07-19 1983-05-31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Fuel supply control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4400779A (en) * 1980-04-03 1983-08-23 Toyota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mileage corresponding to remaining fuel for vehicles
EP1018449A2 (en) * 1999-01-07 2000-07-12 Nissan Motor Co., Ltd. Fuel consumption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les
JP2001108503A (ja) * 1999-10-05 2001-04-20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の燃費計測装置
JP2001349764A (ja) * 2000-06-06 2001-12-21 Eko Creatures:Kk 車輌の燃料消費率評価装置及び車輌の燃料消費率評価システム並びにこのシステムが記録された記録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915592B2 (ja) 2007-05-16
EP1515034B1 (en) 2012-07-25
US7274987B2 (en) 2007-09-25
EP1515034A4 (en) 2009-05-06
CN1653255A (zh) 2005-08-10
JP2003328845A (ja) 2003-11-19
US20050209771A1 (en) 2005-09-22
WO2003095821A1 (fr) 2003-11-20
EP1515034A1 (en) 2005-03-16
AU2003235824A1 (en) 2003-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2224C (zh) 省燃耗运行评价装置及其方法
US7454962B2 (en) Fuel consumption evaluation system
CN108765018B (zh) 基于人车关联的自适应广告推送方法及系统
CN101661532A (zh) 从总量数据计算车况指数的系统和方法
CN101795919A (zh) 燃料节省驾驶辅助设备
US2019010874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s
CN105608528A (zh)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出租车驾驶员收入-压力评估方法和系统
JP2002149984A (ja) 自動車保険料算出システム
JP4345093B2 (ja) 車両運行燃費評価装置および方法
Taylor et al. Measuring cost variability in provision of transit service
Li et al. Can a bikesharing system reduce fuel consumption? Case study in Tucson, Arizona
JP5430190B2 (ja) 料金算出装置及び課金システム
Salihu et al. Effect of road slope on driving cycle parameters of urban roads
CN115424448B (zh) 一种基于交通出行数据的交通碳排放量评估方法与系统
JP3702826B2 (ja) 車両運行燃費評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9035036A (zh) 堵车理赔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114628A1 (en) Vehicle fuel efficiency system
CN115593420B (zh) 一种碳减排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ohnson et al. Jamaica Transportation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Plan
US2024016160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and ranking traffic bottlenecks
CN113554770B (zh) 错账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Vavrova et al. A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vehicle miles traveled fee to finance a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system
Smith A profile of HOV lane vehicle characteristics on I-85 prior to HOV-to-HOT conversion
CN113792897A (zh) 一种用于商业区货车临停分时预约管理的方法
Chen et al. Exploration of Parking Guidance based on Vehicle Crowdsourc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