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34285C - 缝制嵌条机的面线切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制嵌条机的面线切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34285C
CN100334285C CNB011019719A CN01101971A CN100334285C CN 100334285 C CN100334285 C CN 100334285C CN B011019719 A CNB011019719 A CN B011019719A CN 01101971 A CN01101971 A CN 01101971A CN 100334285 C CN100334285 C CN 10033428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thread
cutting knife
sewing
cut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019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6111A (zh
Inventor
沟渕顺也
平泽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06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6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3428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3428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0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 D05B3/1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ornamental pattern seams, for sewing buttonholes, for reinforcing openings, or for fastening articles, e.g. buttons, by sewing for making piped opening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6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and for disposing of the severed thread end ; Catching or wiping devices for the severed thr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缝制嵌条装置的面线切断装置,能够使留在缝料上的面线和机针上的面线很短。该装置设有缝料形成口袋口的中心切刀,和可进退的固定切刀,和可进退的并能够在捕捉机针与缝料之间的面线的捕捉位置进出的同时在后退时通过与进出状态的固定切刀协调动作而切断捕捉到的面线的可动切刀;在所设的2个固定切刀间设有空间,同时对应于固定切刀,在所设的2个可动切刀间设有空间,中心切刀能够进入可进出的固定切刀和可动切刀的空间内。

Description

缝制嵌条机的面线切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缝料上切断缝料与机针之间的面线的面线切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缝制嵌条机的面线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女西服裤、西装上衣、工作服等的口袋上进行嵌条缝制缝制嵌条装置,例如图12至图14所示的装置广为人知。
在图12至图14中主缝制缝纫机4有2根机针2、2,设置在缝制位置P2处;垂直截面为倒T字形的嵌条直尺8可上下动地设置在操作台6上的初始位置P1处。压布装置14能够从所述初始位置P1到缝制位置P2,再向角切刀位置P3往复移动,并且设置为能够上下移动。在初始位置P1处,通过图中未出示的兜盖布料供给装置将放置在兜盖布料放置台(图中未出示)上的兜盖布料18供给压布装置14。压兜盖布机构20为能够将压布装置14上的兜盖布料18以压住的状态向缝制方向移动而设置。面线切断装置21以及中心切刀22设置在缝纫机4的机头部,2个角切刀24在送布方向上并拉开间隔设置在角切刀位置P3处。
该缝制嵌条装置中,将在初始位置P1的操作台6上定位的衣料26在初始位置P1,由正在待机的压布装置14下降压住。嵌条布28在衣料26上放好之后,嵌条直尺8下降压住嵌条布28。使左右压板12、12的各折叠板10、10向嵌条直尺8一侧突出,如图14(A)所示,将嵌条布28沿嵌条直尺8折叠并夹持住。然后,由兜盖布料供给装置将放置在兜盖布料放置台上的兜盖布料18供给压布装置14,再使压兜盖布机构20下降,压住兜盖布料18。以在衣料26上保持住嵌条布28和兜盖布料18的状态,将嵌条直尺8留在原位,由压布装置14和压兜盖布机构20共同将衣料26、嵌条布28和兜盖布料18运送到缝纫机4的机针2、2下面,然后随着压布装置14和压兜盖布机构20的移动,驱动缝纫机4形成缝纫线迹30。
与该缝制过程同时,如图14(B)所示,将由各机针2、2缝制的2行线迹之间的衣料26和嵌条布28由中心切刀22切断形成兜口32。然后,夹持住衣料26和嵌条布28与兜盖布料18,由压布装置14向角切刀位置P3输送,在操作台6的中央形成的长孔34内待机的角切刀24、24上升切断兜口32的角。然后,由将兜盖布料18,如图14(C)所示,穿过兜口32折向衣料26的反面一侧,得到衣料26和嵌条布28与兜盖布料18重合的缝料31。
面线切断装置21的分解立体图出示在图15中。在固定在缝纫机4架中的支撑部件38上,形成有通孔38a。在该支撑部件38上,用螺钉40、40固定着驱动缸42,驱动缸42的缸杆42a穿过支撑部件38的通孔38a,在其前端固定着定位块48。在该定位块48上由销钉52支撑着可动切刀50。在支撑部件38的下端由螺钉46、46固定着固定切刀44。另外还在支撑部件38上由螺钉58、58固定着弹簧固定部件56。在该弹簧固定部件56上形成的通孔56a上由穿通的定位螺钉62固定着弹簧部件60。弹簧部件60,其前端穿通在线夹持部件64上形成的孔64a中,使线夹持部件64向可动切刀50的方向靠拢。如图16所示,固定切刀44、可动切刀50和线夹持部件64按顺序重合设置。
缝制结束后,当缝料31向角切刀位置P3方向输送时,如图16所示,使机针2和缝料31连上的面线36位于可动切刀50的动作路径上使压布装置14一次停止。这时一旦驱动缸42动作,可动切刀50在实线位置和一点划线所示的位置之间往复动作,这样用可动切刀50的前端捕捉面线36,并拉到固定切刀44处。然后,如图17所示,由固定切刀44的协调动作切断面线36,同时由线夹持部件64的协调动作夹住面线36。
在上述的面线切断装置21中从图16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在机针的面线切断装置21之间设置了中心切刀22,所以固定切刀44、可动切刀50和线夹持部件64必须位于距机针2、2和缝料31较远的位置。因此,为了用面线切断装置21可靠地捕捉到面线并将其切断,在切断面线之前必须将缝料31充分向机针2、2的前方输送,使连接机针2、2和缝料31的面线36面向可动切刀的动作路径,为此,连接机针2、2和缝料31的面线36就会被拉长。而且,由于将由可动切刀50捕捉到的面线36拉到离开缝料的固定切刀44,就要进一步将连接机针2、2和缝料31的面线36拉长。因此,在切断之后连接机针2、2上或缝料31上的面线36A、36B至切断端的长度很长。如果连接在机针2、2上的面线很长,在进行下面缝制开始时,残留在线迹中的线就会缝入而影响外观,而且,如果连接在缝料上的面线很长,就会从缝料上露出余线,从而就会显著地影响缝制品的商品价值。所以,线切断之后,对连接在机针或缝料上的线头必须在此之后由操作者剪掉。
而且,从可动切刀50捕捉面线的捕捉动作,由可动切刀50和固定切刀44的协调动作,到面线切断动作期间,由于线夹持部件64对面线不起作用,所以就造成用可动切刀50对面线36的捕捉不稳定,不能可靠地进行面线的切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剩余在缝料上的面线36A和剩余在机针2、2上的面线36B短的缝制嵌条装置上的面线切断装置。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从面线切断动作之前通过夹持部件能够夹持住面线36的缝制嵌条装置上的面线切断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之1所述的缝制嵌条机的面线切断装置,所述缝制嵌条机至少具有:以规定的长度间隔设置在与形成线迹方向的交叉方向上,为形成2行线迹线可上下动的2根机针;相对于所述2根机针,设置在接近线迹形成方向并在形成的线迹线之间上下动,切断缝料形成口袋口的中心切刀;具有分别捕捉连接所述2根机针和缝料的2根面线并通过与固定切刀协调动作切断面线而以规定间隔设置,并共同作往复动作的一对可动切刀的面线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可动切刀通过切刀安装台与切刀驱动台相连,所述切刀安装台安装在移动基座上,所述移动基座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可相对于装置基座往复移动,从而带动切刀安装台相对于装置基座往复移动,切刀驱动台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可相对于切刀安装台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所述一对可动切刀相对于切刀安装台往复移动,由此所述一对可动切刀能通过夹持所述中心切刀两边的路径,并为捕捉连接2根机针和缝料之间的面线而作往复动作。
根据以上结构,由于可动切刀能够在接近机针的位置捕捉到连接机针和缝料之间的面线,连接机针和缝料之间的面线在很短的状态由能够可动切刀捕捉到并切断,所以留在缝料和机针上的线就会很短。
而且,根据本发明之2,是按照本发明之1所述的缝制嵌条机的面线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切刀安装到所述切刀安装台上且按规定间隔成对设置,从而所述固定切刀能够通过夹持所述中心切刀两边的路径随切刀安装台的往复移动与可动切刀一起共同作往复动作直到所述可动切刀的面线捕捉位置。
根据这一结构,由于固定切刀能与移动到接近机针的位置的可动切刀一起切断面线,所以就能够进一步使连接机针和缝料之间的面线在很短的状态被捕捉和切断。
而且,根据本发明之3,是按照本发明之1所述的缝制嵌条机的面线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与各可动切刀接触的弹性力,在各可动切刀之间能够夹持面线的一对面线夹持部,并具有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切刀同时动作并能够往复动作的夹持面线部件。
根据这一结构,即使连接机针和缝料的面线的切断端很短,通过该面线夹持部件也能可靠地夹持住。
而且,根据本发明之4,是按照本发明之3所述的缝制嵌条机的面线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线夹持部件的面线夹持部具有凹形状,同时可进出的面线夹持部位于所述固定切刀下端部的下方,在该面线夹持部的凹部与面线接触后将面线切断。
根据这一结构,由于从面线切断动作的稍微靠前的状态,通过面线夹持部件能夹持住面线,所以能够可靠地捕捉面线。
而且,根据本发明之5,是按照本发明之3所述的缝制嵌条机的面线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机针和挑线杆之间面线接触的取线机构,在缝制开始时由使固定切刀和面线夹持部件的进出,通过取线机构将松弛的面线拉出的结构。
根据这一结构,可防止面线缠在挑线杆与机针间的面线经过路径附近的部件和机针上。
附图说明
下面,对附图和符号进行简单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面线切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图1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1装置的后视图。
图4为与缝纫机共同出示的图1装置的切刀安装台上升状态的主视图。
图5为与缝纫机共同出示的图1装置的切刀安装台下降状态的主视图。
图6为图4中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图4中作为取线机构的驱动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示出本实施例的面线切断装置的时间图表。
图9为示出本实施例的面线切断装置的流程图。
图10为面线夹持解除的动作说明图。
图11为面线夹持和切断的动作说明图。
图12为表示自动缝制嵌条装置图。
图13为表示嵌条折叠状态的压布装置和嵌条直尺的立体图。
图14为说明嵌条缝制动作的剖视图。
图15为以往面线切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6为图15的面线切断装置的侧视图。
图17为由图15的面线切断装置面线的切断和夹持动作的说明图。
在上述附图中,S-空间,2、2-机针,4-主缝纫机,22-中心切刀,31-缝料,32-口袋口,36-面线,36A-面线,36B-面线,102-装置基座,104-驱动缸,108-移动缸安装台,112-杆安装部件,114-移动基座,118-移动轴,122-切刀安装台,126-驱动缸,130-切刀驱动台,132-固定切刀,134-可动切刀,136-可动切刀导向板,140-夹持板(面线夹持部件),140a-面线夹持部,144-装置安装台,146-取线机构,148-驱动缸,158-取线部件,158b-面线接触部,164-切线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缝制嵌条装置的面线切断装置进行说明。
在图1中,装置基座102,其端面形成コ字形,在面对上下方向上形成有孔102a、102b,在面朝水平方向形成有长孔102c。驱动缸104穿通在孔102a中,该驱动缸104的主机部104a固定在移动缸安装台108上。移动缸安装台108用螺钉110固定在装置基座102上。驱动缸104的缸杆104b穿通在移动缸安装台108上的孔108a中,它的前端由螺钉111固定在杆安装部件112上,杆安装部件112的下端用螺钉113固定在移动基座114上。在装置基座102的孔102b中通过金属件116、116可上下动地穿入移动轴118、118。移动轴118、118的下端穿通在移动基座114的孔114c中,用紧定螺钉120固定在该移动基座114上。根据以上结构,驱动缸104动作,其缸杆104b向下方伸出时,移动基座114与移动轴118、118一同向下方移动。
切刀安装台122用螺钉124固定在移动基座114上。切刀安装台122,其截面形成为コ字形,面对上下方向上形成有孔102a、102b。驱动缸126穿通在孔122a中,该驱动缸126的主机部126a固定在安装台122上,杆126b穿通在切刀安装台122的孔122a中,在其前端用螺母129固定在切刀驱动台130上。在切刀驱动台130上形成有在水平方向上的细长孔130b。而且,在切刀安装台122上对应于该长孔130b的位置形成有在纵方向上的细长孔122c。
在切刀安装台122的下端,用螺钉131、131固定着2个固定切刀132、132。而且,形成有突起部134a的2个可动切刀134、134,设置为使突起部134a穿过切刀安装台122上的长孔122c和切刀驱动台130上的长孔130b。在可动切刀134、134的下端部附近,形成面线捕捉部134b、134b。为盖住可动切刀134、134,用螺钉138、138将可动切刀导向板136、136固定在切刀安装台122上。在可动切刀导向板136、136上形成有能使可动切刀134、134浮游嵌合的导向槽136a、136a。所以,当驱动缸126动作,其杆126b向下方伸出时,切刀驱动台130向下方移动,同时可动切刀134、134在可动切刀导向板136、136上的导向槽136a、136a内被导向向下方移动。在可动切刀导向板136、136上用螺钉142、142固定着2个夹持板140、140。该夹持板140、140的下方作成向可动切刀134、134的方向弯曲的形状,在该下端部形成有作成凹状的面线夹持部140a、140a。夹持板140、140由具有板簧等弹性力的材质构成,在该面线夹持部140a、140a与可动切刀导向板136、136之间能够夹持住面线。如图2和图3所示,在2个固定切刀132、132之间、2个可动切刀134、134之间和2个夹持板140、140之间,设置有空间S。
如图4和图5所示,装置基座102通过装置安装台144固定在主缝纫机4上。在主缝纫机4的图中未出示的挑线杆和机针2、2间的面线路径上设置有取线机构146。
在上述结构中,若将在移动基座114下方的各机构总称为切线机构164,在驱动缸104不动作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包括切刀安装台122的切线机构164上升,在驱动缸104动作的状态下,切线机构164下降。另外,在图4和图5中,为清楚出示移动轴118、118、移动基座114等的状态,用假想线表示驱动缸126。
图6为图4的面线切断装置下端部附近的放大图。该图出示了夹持板140、140的面线夹持部140a、140a的下端位于固定切刀132、132下端的下方的结构。
在图7中,取线机构146具有:驱动缸148;固定在该驱动缸148的缸杆148a上的叉形部件150;在该叉形部件150的叉口部150a内,用E定位环152、152可旋转地固定在销钉154的外圈上的取线部件拱座156;取线部件158。取线部件158,其上端部的附近形成有固定轴158a,该固定轴158a固定在取线部件拱座156上。162是用螺钉160、160固定在主缝纫机4上的固定块。取线部件158的固定轴158a的前端穿通在固定块162的通孔162a内。驱动缸148动作,缸杆148a伸出时,由于取线部件拱座156以取线部件158的固定轴158a为中心转动,所以取线部件158也转动,其下端的面线接触部158b与主缝纫机4上的图中未出示的挑线杆和机针2、2之间的面线接触。
下面,用图4、图5、图8、图9、图10、图11等对本实施例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开缝纫机的启动电源之前,如图4所示,切线机构164,包括切刀安装台122处于上升位置,如图4和图10(A)所示,在夹持板140的面线夹持部140a和可动切刀134夹持住从机针2、2引出的面线36。而且,取线机构146在同一张图的实线所示位置待机,没有与图中未出示的挑线杆和机针2、2之间的面线接触。
在图9的S1中,当开缝纫机的启动电源时,在S2驱动缸104启动使切线机构164下降。在本实施例中,可动切刀134、134、夹持板140、140、固定切刀132、132等的下端具有叉形结构,当切线机构164下降时,由于这些叉形部的空间S内是为中心切刀22进入的结构,如图5所示,所以可使固定切刀132、132和可动切刀134、134能够移动至很接近缝料的(未图示)位置,同时也能够移动至很接近机针2、2的位置。
下面在S3,启动驱动缸148,使取线机构146从图5的实线所示位置向假想线所示位置移动之后,当启动驱动缸148时回复至原位置。在S2中,通过使固定切刀132和夹持板140等的进出面线36会松弛,根据该对面线取线的动作,由取线机构将松弛的面线36拉出。所以,能够防止机针2、2与挑线杆之间的面线路径附近的部件和机针2、2上的面线36缠住。以上的动作结束后,在S4启动缝纫机使机针2、2上下动。
缝2~3针后,在S5启动驱动缸126,如图10(B)所示,可动切刀134下降。在夹持板140的面线夹持部140a和可动切刀134之间夹持的面线36由于该下降动作而被释放。这样在解除了对面线36的夹持后,在S6关闭驱动缸126,使可动切刀134、134上升,同时在S7关闭驱动缸104,使切线机构164上升回到图4的位置。
在S8缝纫机的缝制结束时,在S9再启动驱动缸104,使切线机构164下降。在S10由启动驱动缸126,使可动切刀134、134下降后,在S11关闭驱动缸126,使可动切刀134、134上升。根据这些动作,夹持住面线36后切断。该夹持住面线36和切断动作若用图11(A)~(C)进行说明的话,则(A)是可动切刀134的上升初期阶段,由可动切刀134的面线捕捉部134b夹持住面线36。然后可动切刀134继续上升,如(B)所示,夹持住夹持板140的面线夹持部140a和可动切刀134之间的面线36。然后可动切刀134继续上升,如(C)所示,将可动切刀134和固定切刀132之间的面线切断。可动切刀134、134、夹持板140、140、固定切刀132、132等的下端具有叉形结构,当切线机构164移动时,由于上述叉形部的空间内是为中心切刀22进入的结构,所以可使固定切刀132、132和可动切刀134、134能够移动至很接近缝料的位置,同时也能够移动至很接近机针2、2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留在布一侧的面线36A很短,同时也能够使留在机针一侧的面线36B很短。
这样将面线36的切断结束后,在S12起动驱动缸104使切线机构164上升回复至如图4所示的状态。从上记的说明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为了进行用图11(A)~(C)说明对面线36的夹持和切断动作,只以必要的行程就能得到充分的通过驱动缸126对可动切刀134、134的驱动量,所以与通过驱动缸104切刀安装台122的驱动量相比,可以是非常小的量。
以上,虽然根据图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缝制嵌条装置的面线切断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例如,为了驱动2个固定切刀132、132而使用1个驱动源(驱动缸104),但也可以使用2个驱动源,分别用各自的驱动源驱动各固定切刀132。同样,可使用2个为驱动2个可动切刀134、134的驱动源(驱动缸126),分别用各自的驱动源驱动各可动切刀134。
而且,出示了使用2个相互分离独立的固定切刀132、132,分别在固定切刀132、132之间形成空间S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形成S空间即可,例如,可以在一体作成的2个固定切刀之间设置形成空间S的凹部。同样,对于2个可动切刀134、134,同样可在一体作成的可动切刀2个可动切刀之间设置形成空间S的凹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具有中心切刀可进入做进出动作的可动切刀的叉形部的空间内的结构,当切断面线时能够使可动切刀位于接近缝料的位置上,所以,能够使留在缝料上的面线很短。这样该面线的切断就可以在缝制结束位置进行,这时,就没有必要象以往的方法那样,当向角切刀的位置移动时,缝料要在面线切断位置作暂时停止,从而能够缩短生产周期。
而且,由于使固定切刀和可动切刀移动至接近机针的位置,所以能够在切断面线时留在机针上的面线很短。因此,操作者没有必要以后再剪去留在缝料上的面线和留在机针上的面线,从而提高了操作效率。
而且,由于面线夹持部件与固定切刀一起移动,所以即使连在机针上的面线切断头很短,由该面线夹持部件能够可靠地夹住面线。
而且,可进出的面线夹持部位于所述固定切刀下方的位置,在该面线夹持部的凹部与面线接触后切断面线,由于能够在面线切断动作的稍微之前,由面线夹持部件夹持住面线,所以能够可靠地捕捉到面线。
而且,由于在机针与挑线杆之间设置了取线机构,在缝制开始时能使固定切刀和面线夹持部件进出,通过取线机构拉出松弛的面线,所以能够防止面线缠在机针与挑线杆之间面线的路径附近的部件和机针上。

Claims (5)

1、一种缝制嵌条机的面线切断装置,其中,
具有所述面线切断装置的所述缝制嵌条机还至少具有:以规定的长度间隔设置在与形成线迹方向的交叉方向上,为形成2行线迹线可上下动的2根机针;相对于所述2根机针,设置在接近线迹形成方向并在形成的线迹线之间上下动,切断缝料形成口袋口的中心切刀,
所述面线切断装置具有分别捕捉连接所述2根机针和缝料的2根面线并通过与固定切刀协调动作切断面线而以规定间隔设置,并共同作往复动作的一对可动切刀,
所述面线切断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可动切刀通过切刀安装台与切刀驱动台相连,所述切刀安装台安装在移动基座上,所述移动基座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可相对于装置基座往复移动,从而带动切刀安装台相对于装置基座往复移动,切刀驱动台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可相对于切刀安装台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所述一对可动切刀相对于切刀安装台往复移动,由此所述一对可动切刀能通过夹持所述中心切刀两边的路径,并为捕捉连接2根机针和缝料之间的面线而作往复动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嵌条机的面线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切刀安装到所述切刀安装台上且按规定间隔成对设置,从而所述固定切刀能够通过夹持所述中心切刀两边的路径随切刀安装台的往复移动与可动切刀一起共同作往复动作直到所述可动切刀的面线捕捉位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嵌条机的面线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与各可动切刀接触的弹性力,能够夹持在各可动切刀之间的面线的一对面线夹持部,并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切刀同时动作并能够往复动作的夹持面线部件。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制嵌条机的面线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线夹持部件的面线夹持部具有凹形状,同时,可进出的面线夹持部位于所述固定切刀下端部的下方,在该面线夹持部的凹部与面线接触后将面线切断。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制嵌条机的面线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机针和挑线杆之间面线接触的取线机构,在缝制开始时由使固定切刀和面线夹持部件的进出,通过取线机构将松弛的面线拉出。
CNB011019719A 2000-01-19 2001-01-19 缝制嵌条机的面线切断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3428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010423A JP4441034B2 (ja) 2000-01-19 2000-01-19 玉縁縫い装置の上糸切断装置。
JP10423/2000 2000-0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6111A CN1306111A (zh) 2001-08-01
CN100334285C true CN100334285C (zh) 2007-08-29

Family

ID=18538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019719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34285C (zh) 2000-01-19 2001-01-19 缝制嵌条机的面线切断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441034B2 (zh)
CN (1) CN100334285C (zh)
DE (1) DE10102036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69534B2 (ja) * 2005-10-03 2011-09-07 Juki株式会社 玉縁縫いミシンの大押さえ装置
JP2009219595A (ja) * 2008-03-14 2009-10-01 Juki Corp 布端切断装置
CN103668816B (zh) * 2013-12-06 2015-09-23 湖州冠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绳绣机机头
DE102016222427A1 (de) * 2016-11-15 2018-05-17 Dürkopp Adler AG Fadenmesser-Baugruppe für eine Zwei-Nadel-Nähmaschine, Zwei-Nadel-Nähmaschine mit einer derartigen Fadenmesser-Baugruppe sowie Paspeltaschen-Nähanlage mit einer derartigen Zwei-Nadel-Nähmaschine
CN106350949A (zh) * 2016-11-29 2017-01-25 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面线的剪线机构
CN106436073B (zh) * 2016-11-29 2023-02-03 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底面线的剪线结构
CN111979652A (zh) * 2019-05-24 2020-11-24 Juki株式会社 装饰缝制缝纫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66097A (ja) * 1986-05-12 1987-11-18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閂止め縫製及び補強テ−プ自動切断方法並びにその装置
JPH0880393A (ja) * 1994-09-14 1996-03-26 Juki Corp 2本針ミシ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7271B2 (ja) * 1987-05-05 1995-06-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縫糸切断装置
DE4224034C2 (de) * 1991-07-25 2001-10-04 Brother Ind Ltd Nähmaschine
JP3006636B2 (ja) * 1991-10-08 2000-02-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玉縁縫製機の大押え駆動制御装置
JP4008591B2 (ja) * 1998-09-10 2007-11-14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布地自動供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66097A (ja) * 1986-05-12 1987-11-18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閂止め縫製及び補強テ−プ自動切断方法並びにその装置
JPH0880393A (ja) * 1994-09-14 1996-03-26 Juki Corp 2本針ミシ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41034B2 (ja) 2010-03-31
CN1306111A (zh) 2001-08-01
DE10102036A1 (de) 2001-10-31
JP2001198380A (ja) 2001-07-24
DE10102036B4 (de) 2007-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46716B2 (ja) 剣ボロ折込み縫着方法
JPH07108353B2 (ja) 種々の製品,特に皮革製品を縫製するための改良された自動機械
CN100334285C (zh) 缝制嵌条机的面线切断装置
US4034689A (en)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braided openings in cuts of articles of clothing
CN101245532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01424012B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JPS5944072B2 (ja) ミシン用加工片トリミング装置
US5931108A (en) Process and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 for sewing a flap with a rough closing edge and a pocket on a fabric part in one operation
US4079681A (en) Device for the insertion of the pocket strip applied to sewing machines for making welted pockets
CN105506867B (zh) 缝纫机
US3128730A (en) Sewing machine for feeding, sewing and cutting sections of tape
US3871307A (en) Placket forming machine
JP3864110B2 (ja) ミシンの生地案内装置
CN205242040U (zh) 平缝机用的开袋口装置
CN101387049A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US2176643A (en) Method of making french seams
CN204753088U (zh) 一种能够开袋缝和折边缝的多功能缝纫机
KR20020090143A (ko) 재봉틀의 실절단 장치
EP0494052A1 (en)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 for simultaneously making different seaming patterns
CN110892104B (zh) 用于产生缝褶的缝纫设备和缝纫方法
CN216972863U (zh) 一种防止线迹缠绕的缝纫机剪线装置
JPH11235488A (ja) ポケットセッターにおける折込み装置
KR102508901B1 (ko) 총합송 재봉기용 속 노루발
JPS63279874A (ja) ミシン
JPH06190163A (ja) 布地の縁に縫い目を形成する方法、その装置、及び縫合により得られる縫い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