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0407U - 伸縮座墊桿的限位裝置 - Google Patents

伸縮座墊桿的限位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0407U
TWM630407U TW111203873U TW111203873U TWM630407U TW M630407 U TWM630407 U TW M630407U TW 111203873 U TW111203873 U TW 111203873U TW 111203873 U TW111203873 U TW 111203873U TW M630407 U TWM630407 U TW M63040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addle
limiting
seat
limiting device
seat cush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3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木村
Original Assignee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3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0407U/zh
Priority to CN202221499075.5U priority patent/CN217477441U/zh
Priority to JP2022002081U priority patent/JP3238792U/ja
Publication of TWM630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0407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種伸縮座墊桿的限位裝置,為安裝於一座管,用以固定被設置於一座管內管的一座墊基座,本創作包含一鞍座、一鎖固元件與至少一限位部,鞍座具有供座管穿過的一穿設孔與橫向貫穿至穿設孔的一鎖固孔,鞍座透過穿設孔套入座管而被設置,鎖固元件鎖入鎖固孔且穿入穿設孔並朝座管抵壓而固定鞍座,至少一限位部形成於鞍座的一上表面,且至少一限位部分別具有匹配座墊基座外形的一限位凹槽,當座管內管伸入座管且座墊基座被卡合於至少一限位凹槽內時,可明顯達成提升伸縮座墊桿穩定性的目的。

Description

伸縮座墊桿的限位裝置
本新型為有關一種伸縮座墊桿的限位裝置,尤指一種可用以提升伸縮座墊桿穩固性的限位裝置。
自行車為一種環保綠能的代步工具,於城市裡設置分散各處的公共自行車,可以補足大眾交通運輪需求的最後一哩路的不足。為了滿足不同身材使用者的騎乘需求,公共自行車需要能簡單且快速調整座墊的設置高度,一般座墊為透過可升降調整的伸縮座墊桿裝設於車架上,伸縮座墊桿可以調整長度,進而改變座墊的設置高度。
習知關於伸縮座墊桿的結構,如台灣第201615476號專利公開案,其揭露一種「防轉桿體及其製造方法及其所應用之自行車座椅限制轉動構造」,其結構主要是在一個芯桿的既定部位設有至少一個穿孔,再於芯桿上構成具有非正圓外圍輪廓的防轉體,而獲致一種可利用此防轉體限制轉動的防轉桿體構造,其可限制自行車座椅轉動。
如台灣第M443553號專利公告案,其揭露一種「運動器材之座椅調整機構」,其結構主要是包含座管、座桿、彈性件及定位件,其中座管為方形且座桿穿設於座管內而限制轉動,並定位件受彈性件之頂抵而穿過座桿與座管之其中一個定位孔內;又藉由控制件透過撓性件的牽引,使定位件脫離所插設之定位孔,即可達到將座墊單元調整到適當高度的目的。
如台灣第M342324號專利公告案,其揭露一種「可調式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其結構主要是利用氣油壓控制的調整方式,改變座墊的高度,以符合不同騎乘者之身材,其可導引相對構件進行穩固地線徑位移,減少升降調整時因偏擺產生的構件磨耗。
如上所述的技術,揭露了多種調整座墊高度的結構,然其技術著重於調整座墊高度時,防止座墊反轉、晃動等等,其沒有考量到使用者有將座墊反轉的特殊需求。
因此如台灣第M565154號專利公告案,其揭露一種「可反轉式伸縮座墊桿」,其作為伸縮套管的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在不同的相對位置具有無法相對自行車車架轉動的侷限滑移行程與可相對自行車車架轉動的自由移動行程,配合拉柄連桿的設計,使用者不需鬆開快拆座墊束子,只要拉起拉柄連桿,並讓第一管體移動至自由移動行程時,即可反轉座墊,如此即可方便單手操作,滿足使用上的需求。
然而此種設計,由於座墊只能在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處於相對的特定位置下才能反轉座墊,在長久使用之下,容易造成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接觸的局部區域會快速磨損,而導致座墊會有晃動或不穩定的問題,其會產生不適感與乘坐安全的問題。
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伸縮座墊桿的限位裝置,可用以輔助固定一座墊基座於正確的位置且增加穩定性。
為達上述目的,本新型為一種伸縮座墊桿限位裝置,被安裝於一座管,並用以固定一座墊基座,座墊基座被設置於一座管內管上,其包含有一鞍座、一鎖固元件與至少一限位部,其中鞍座具有一穿設孔與一鎖固孔,穿設孔供座管穿過,鎖固孔橫向貫穿至穿設孔,且鞍座係透過穿設孔套入座管而被設置。鎖固元件鎖入鎖固孔且穿入穿設孔並朝座管抵壓而固定鞍座。至少一限位部形成於鞍座的一上表面,且至少一限位部分別具有一限位凹槽,限位凹槽匹配座墊基座的外形,當座管內管伸入座管的內部空間且抵達一預定位置時,能夠使座墊基座被卡合於至少一限位凹槽。
綜上所述,本新型的特點在於,透過至少一限位凹槽的設置,可以讓座墊基座被容置於至少一限位凹槽內,進而增加穩定性,因鞍座為獨立構件可以單獨更換,故可降低伸縮座墊桿整體的維護成本。
有關本新型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現就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圖2」、「圖3」、「圖4」與「圖5」及各實施例的說明。如圖1至圖4所示,本新型為一種伸縮座墊桿的限位裝置(例如應用於自行車),其可單獨地被安裝於一座管10的一預定位置,用以固定包括一座管內管40及承載於座管內管40頂部的一座墊基座30。
承上,如圖5所示,本新型的限位裝置也可與一座管束子20緊鄰設置,例如被設置於座管束子20之上,兩者可相互搭配且分別被固定於座管10的預定位置,其中座管束子20可避免座管內管40及座墊基座30被抽離而與座管10分開,兼具安全性及防盜功能。前述的座管10可為一自行車車架(圖未示)的一部分,而座墊基座30係用以設置及承載一座墊(圖未示)以供使用者於騎行時乘坐。
請參閱「圖1」及「圖4」所示,本新型的限位裝置包含有一鞍座50、一鎖固元件60與至少一限位部70,其中鞍座50具有一穿設孔51與一鎖固孔52,穿設孔51供座管10穿過,鎖固孔52橫向貫穿至穿設孔51,使得鞍座50透過穿設孔51套入座管10而被設置,一實施例中,鞍座50被設置於座管10的預定位置,再利用鎖固元件60鎖入鎖固孔52且穿入穿設孔51並朝座管10抵壓而固定鞍座50。請參閱「圖5」所示,另一實施例中,鞍座50與座管束子20彼此緊鄰設置,且較佳的為鞍座50位於座管束子20之上的位置,且被固定於座管束子20之上。
如圖4所示(以圖2之拉柄連桿31處對剖),座管10可於表面特定位置預留的局部凹陷(如形成一定位槽),藉由將鎖固元件60透過鎖固孔52朝座管10鎖固時,因鎖固元件60持續朝定位槽抵壓而使鞍座50與座管10之間彼此迫緊,即可將鞍座50固定於座管10的表面。
請參閱「圖1」所示,鞍座50更可以具有一剖溝53,剖溝53使鞍座50之一側呈現一缺口且與穿設孔51之內緣側連通,鞍座50於剖溝53之處具有面對面的二端面部54,且二端面部54被一扣鎖元件80鎖固而彼此靠攏,使鞍座50於座管10之管部表面彼此接觸且呈現緊固狀態,在此設計之下,使得穿設孔51存在較大的容錯公差,適用於可具有些微變形的座管10。
請參閱「圖3」所示,鞍座50包括至少一限位部70,較佳的係一體地形成於鞍座50的一上表面55,且至少一限位部70分別具有一限位凹槽71,又限位凹槽71係用以匹配座墊基座30的外形,其中座管內管40被插設於座管10的內部空間,而當座管內管40持續地被縮短(即伸入座管10)使得座墊基座30呈現緊鄰於鞍座50的狀態時,藉由座墊基座30適配地被卡合於至少一限位凹槽71的任一者,以達成座管內管40保持於卡合狀態而不能產生旋擺或轉動的限位目的,藉此機制可整體地提升伸縮座墊桿的騎乘穩定性。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至少一限位部70可以為一個,且被設置於相對地遠離剖溝53的合適位置。
為了方便騎乘者調整座墊高度,座墊基座30可以具有一拉柄連桿31,而至少一限位凹槽71的外形則與拉柄連桿31相互匹配,如圖2所示,拉柄連桿31可被卡合設置於限位凹槽71內,使其被限制旋擺而不能轉動。在一可行的實施方式中,如圖1所示,每一限位凹槽71更具有二凸部711與一凹部712,二凸部711係並列排置,且凹部712相對地位於二凸部711之間。如圖2所示,拉柄連桿31可以進一步地被卡合置入於凹部712而被固定。
另外,為了增加操作上的便利性,如圖1所示,二凸部711相對遠離凹部712的一側(如外側)各別具有一斜面713,且二凸部711相對靠近凹部712的一側(如內側)各別具有一懸崖面714。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斜面713的傾斜角約介於30~60度之間,而懸崖面714的傾斜角則是約90度(如垂直面),透過斜面713的設置,當拉柄連桿31於上表面55上滑移,且滑移在凸部711具有斜面713的一側時,可以讓拉柄連桿31順著斜面713的導引、滑行而相應地上升,讓拉柄連桿31漸漸地越過凸部711的頂端,而在通過懸崖面714後即會落入凹部712,透過懸崖面714為垂直面的設計,將使拉柄連桿31無法越過懸崖面714而維持被卡固於凹部712的狀態,使得座墊基座30之拉柄連桿31被容置於至少一限位凹槽71的凹部712,增進座墊桿的穩定性,亦可妥善地卡制拉柄連桿31,以避免旋擺晃動的問題。
請參閱「圖5」所示,鞍座50更可具有一腹環面56,腹環面56的外形呈圓滑狀,當鞍座50搭配座管束子20使用時,座管束子20的一外環面21可以設計成相同或相似於鞍座50的腹環面56,透過兩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外形,使得整體形成具有流線的外觀。
請參閱「圖6」所示,為本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之結構示意圖,於本實施方式中,至少一限位部70可設置為多個,且彼此被設置於鞍座50的上表面55合適之處。如圖6所示,二個限位部70被設置於鞍座50的上表面55上,且其位置可以依據需求而彈性地設置,例如以彼此相對的兩側上相應地設置,以滿足各種使用上的需要。
又一實施方式(未繪製圖式)中,至少一限位部70為一個且被設置於剖溝53(可配合參閱圖3)所在位置,限位部70係由剖溝53一分為二而沿著二端面部54設置於鞍座50的上表面55,並沿著二端面部54附近的上表面55朝外側延伸形成二凸部711,搭配剖溝53之缺口使限位部70之二凸部711於二端面部54經扣鎖元件80的鎖固而彼此靠攏,可以形成凹部712而用以容置拉柄連桿31(例如圖6中,由扣鎖元件80這一側的剖溝(圖6未示)之二凸部711形成之凹部712(圖6未示))。另一實施方式,亦可同時於剖溝53及相對地遠離剖溝53的一側各別設置二凸部711以形成凹部712。如此,不論座墊基座30是否處於反轉狀態,亦即不論拉柄連桿31處於朝前或朝後等不同操作狀態,座墊基座30皆可被卡合於相應的多個限位部70(如圖6所示)其中任一者而被穩定地固定著。
綜上所述,本新型具有以下特點:
一、透過至少一限位凹槽的設置,可以讓座墊基座容置於至少一限位凹槽中,進而增加穩定性,避免設置在座墊基座頂部的座墊有晃動的問題。
二、鞍座可以作為緩衝且單獨地更換,可降低維修時的成本。
三、鞍座具有剖溝的設計,適用於可些微變形的座管表面,減少更換或維修時公差過大的困擾。
四、提供具有多個限位部的設計,使座墊基座在沒有反轉與反轉狀態時,皆可被卡合於不同的限位部內,讓設置在座墊基座上的座墊不會有晃動的問題。
以上已將本新型做一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爲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限定本新型實施的範圍。即凡依本新型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應仍屬本新型專利所涵蓋的範圍。
10:座管
20:座管束子
21:外環面
30:座墊基座
31:拉柄連桿
40:座管內管
50:鞍座
51:穿設孔
52:鎖固孔
53:剖溝
54:端面部
55:上表面
56:腹環面
60:鎖固元件
70:限位部
71:限位凹槽
711:凸部
712:凹部
713:斜面
714:懸崖面
80:扣鎖元件
圖1,為本新型提出的限位裝置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新型安裝使用示意圖。 圖3,為本新型安裝使用之局部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新型安裝使用之剖視示意圖。 圖5,為本新型另一實施方式之安裝使用示意圖。 圖6,為本新型另一實施方式之結構示意圖。
50:鞍座
51:穿設孔
52:鎖固孔
53:剖溝
54:端面部
55:上表面
56:腹環面
60:鎖固元件
70:限位部
71:限位凹槽
711:凸部
712:凹部
713:斜面
714:懸崖面
80:扣鎖元件

Claims (16)

  1. 一種伸縮座墊桿的限位裝置,被安裝於一座管,並用以固定被設置於一座管內管的一座墊基座,其包含有:一鞍座,該鞍座具有供該座管穿過的一穿設孔與橫向貫穿至該穿設孔的一鎖固孔,且該鞍座係透過該穿設孔套入該座管而被設置;一鎖固元件,該鎖固元件鎖入該鎖固孔且穿入該穿設孔並朝該座管抵壓而固定該鞍座;以及至少一限位部,該至少一限位部形成於該鞍座的一上表面,且該至少一限位部具有匹配該座墊基座的外形的一限位凹槽,當該座管內管伸入該座管時,能夠使該座墊基座被卡合於該至少一限位凹槽的任一者。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限位裝置,其中該鞍座係被設置於該座管的一預定位置且與一座管束子緊鄰設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限位裝置,其中該鞍座位於該座管束子之上。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限位裝置,其中當該座墊基座緊鄰於該鞍座時,該座墊基座被卡合於該至少一限位凹槽的任一者。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限位裝置,其中該座墊基座具有一拉柄連桿,而該至少一限位凹槽的外形為匹配該拉柄連桿,以供該拉柄連桿被卡入該至少一限位凹槽的任一者。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限位裝置,其中每一該限位凹槽具有並列排置的二凸部與位於該二凸部之間的一凹部。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限位裝置,其中該二凸部相對遠離該凹部的一側各別具有一斜面,且該二凸部相對靠近該凹部的一側各別具有一懸崖面。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限位裝置,其中該鞍座具有連通該穿設孔之內緣側的一剖溝,且該鞍座於該剖溝的一側具有面對面的二端面部,該二端面部被一扣鎖元件鎖固而彼此靠攏。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限位裝置,其中該至少一限位部為一個且遠離該剖溝而設置。
  10. 如請求項1至9其中任一項所述的限位裝置,其中該至少一限位部係一體形成於該鞍座的該上表面。
  11. 如請求項8所述的限位裝置,其中該至少一限位部為一個且位於該剖溝所在位置而設置。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限位裝置,其中該限位部係由該剖溝一分為二而沿該二端面部設置於該鞍座的該上表面,並沿著該二端面部附近的該上表面朝外側延伸形成二凸部,該二凸部於該二端面部經該扣鎖元件的鎖固而彼此靠攏而形成一凹部。
  13. 如請求項1至8其中任一項所述的限位裝置,其中該至少一限位部為多個且被設置於該鞍座的該上表面。
  14. 如請求項8所述的限位裝置,其中該至少一限位部為二個,且該二限位部被設置於該鞍座的該上表面的相對兩側上。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限位裝置,其中一個該限位部設置於該剖溝所在位置,該限位部係由該剖溝一分為二而沿該二端面部設置於該鞍座的該上表面,並沿著該二端面部附近的該上表面朝外側延伸形成二凸部,該二凸部於該二端面部經該扣鎖元件的鎖固而彼此靠攏而形成一凹部。
  16. 如請求項2至3其中任一項所述的限位裝置,其中該鞍座具有相鄰該座管束子的一腹環面,該腹環面的外形相似於該座管束子的一外環面。
TW111203873U 2022-04-15 2022-04-15 伸縮座墊桿的限位裝置 TWM630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3873U TWM630407U (zh) 2022-04-15 2022-04-15 伸縮座墊桿的限位裝置
CN202221499075.5U CN217477441U (zh) 2022-04-15 2022-06-15 伸缩座垫杆的限位装置
JP2022002081U JP3238792U (ja) 2022-04-15 2022-06-22 伸縮式シートピラーの制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3873U TWM630407U (zh) 2022-04-15 2022-04-15 伸縮座墊桿的限位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0407U true TWM630407U (zh) 2022-08-01

Family

ID=82839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3873U TWM630407U (zh) 2022-04-15 2022-04-15 伸縮座墊桿的限位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38792U (zh)
CN (1) CN217477441U (zh)
TW (1) TWM630407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77441U (zh) 2022-09-23
JP3238792U (ja)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61400B2 (en) Bicycle seat
US8752893B2 (en) Adjusting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seat post of bicycle
EP2325073A1 (en) Angle adjusting device for bicycle saddle
US20150321718A1 (en) Bicycle saddle structure
TW201904799A (zh) 高度可調整式座墊支柱
WO2019052483A1 (zh) 坐杆夹组件和车辆
TWM630407U (zh) 伸縮座墊桿的限位裝置
WO2004071857A2 (en) Adjustable vehicle
TWM509155U (zh) 可快速調整座墊高度之座管
US9616953B2 (en) Adjustable seat post for bicycles
CN209336883U (zh) 可反转式伸缩座垫杆
KR20100009147U (ko) 자전거용 안장의 높이 조절장치
TWM561637U (zh) 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
TWM532421U (zh) 座管之控制裝置
CN220281578U (zh) 两阶快拆锁紧折叠机构
JP2020044971A (ja) シートクランプ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自転車
IT202100007997A1 (it) Reggisella telescopico
TWI500550B (zh) Adjustable riding mode of the bicycle frame structure
TWM652148U (zh) 自行車之座管結構
CN220809633U (zh) 一种自行车可调节座椅
US11059535B1 (en) Mechanism for adjusting backrest of a motorcycle
CN201240450Y (zh) 自行车的座垫立管结构
CN206086988U (zh) 座管改良
TWM510270U (zh) 自行車之可調式座管總成
JPH0650301Y2 (ja) 自転車サドル移動支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