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1637U - 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1637U
TWM561637U TW106219306U TW106219306U TWM561637U TW M561637 U TWM561637 U TW M561637U TW 106219306 U TW106219306 U TW 106219306U TW 106219306 U TW106219306 U TW 106219306U TW M561637 U TWM561637 U TW M56163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pressing
heightening
handle
adjus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19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ue-Sen Liao
Original Assignee
Hsin Lung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sin Lung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sin Lung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TW106219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1637U/zh
Publication of TWM561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1637U/zh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之把手調整裝置係聯結於前叉豎桿以及把手之間,其至少包含:加高管、箍座、第一、第二夾固件以及一迫緊組件,利用第一、第二夾固件可分別將加高管以及前叉豎桿夾制定位,而迫緊組件位於該箍座下方,可供迫抵於自行車之車頭碗;其中,箍座之中心設有一套孔可供容置該加高管,而加高管與套孔內設有相對應之環槽及凸垣面,讓加高管可於箍座內調整其高低位置,相對改變把手之高度外,亦可利用凸垣面於環槽內可隨意旋轉之設計,令把手可旋轉並配合車身的狀態進行收納,以縮小了整體車身置放空間。

Description

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適用於自行車,尤指一種調整車把手高度以及讓把手可旋轉收合,縮小了整體車身置放空間之把手調整裝置。
自行車是一種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其以人力的踩踏為其動力來源,無需使用電力或汽油,極具環保概念,非常適合作為一般交通工具或是休閒運動裝置來使用。且由於自行車兼具有免能源及運動的效果,所以現代人愈來愈多人以自行車來作為代步的工具。其中,一般自行車之前輪主要係用以控制自行車之平衡以及轉向,故基本上自行車的前輪與把手之間主要係透過前叉的連接,以期在自行車把手轉向的時後,能夠讓前輪隨著把手擺動,達到順利轉向以及控制平衡之目的;因此,自行車的前叉與把手係主要係在前叉肩座中間以及把手的中間位置構成聯結,讓前輪左、右轉向的反應一致,避免造成操控的因難。
一般自行車習用的前叉與把手聯結構造中,自行車係在其前叉肩座的中間位置直設有一前叉豎管,以及在把手的中間位置直設有一可相對應套入前叉豎管的芯桿,並且透過芯棒迫使上蓋推頂芯桿與前叉豎管內之花片鎖緊,而達到構成把手與前叉肩座之間的聯結作用;惟,習用的聯結構造無法調整把手的高度,亦即相同規格的自行車會因為騎乘者身材的不同覺得把手位置太高或太矮,進而造成適用對象之限制。
為改進上述早期自行車之聯結構造無法調整把手高度所存在的缺失,出現如台灣新型專利公告號第M329601號,專利名稱「調整車把手高度之伸縮結構」、台灣新型專利公告號第M315194號,專利名稱「自行車前管之伸縮結構」或台灣新型專利公告號第M502625號,專利名稱「把手調整高度裝置」等,均揭示了一種可連結於前叉豎管與車頭碗間之伸縮管件,當改變伸縮管件之高低位置時,也相對地改變把手束管之高度,而可方便使用者調整把手之高度;然,上述把手僅具有調整高度之功能,其把手無法旋轉收納。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供一種適用於自行車,尤指一種調整車把手高度以及讓把手可旋轉收合,縮小了整體車身置放空間之把手調整裝置,為其主要目的者。
本創作之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係聯結於前叉豎桿以及把手之間,該把手調整裝置至少包含:加高管,係設置於該前叉豎桿上方,並可供該把手聯結,該加高管預定位置處並設有一環槽,該環槽係凹入且環設於該加高管之外緣面;箍座,其中心設有一套孔可供容置該加高管,且該箍座具有一延伸至套孔之開槽,該開槽並將該箍座區分為上夾持區段及下夾持區段,該套孔內具有一相對於該環槽之凸垣面;第一夾固件,係穿設於該上夾持區段,經由該第一夾固件可將該加高管夾制;第二夾固件,係穿設於該下夾持區段,經由該第二夾固件可將該前叉豎桿夾制;以及一迫緊組件,係位於該箍座下方,可供迫抵於自行車之車頭碗。
本創作利用迫緊組件得以迫緊下方之車頭碗,且不需破壞原本前叉豎桿之結構,即可組裝加高管以達到把手加高之功能,以因應不同騎乘者之身高而調整把手高度,並進一步可利用凸垣面於環槽內可隨意旋轉之設計,令把手可旋轉並配合車身的平行狀態進行收納,俾能更方便之收合把手立管及把手,而能進一步縮小折疊後之車架寬度與體積,有助於減少儲運空間及更方便之攜帶。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加高管與該套孔間進一步設有限制轉動部,該限制轉動部係為非正圓輪廓的結構形式。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限制轉動部係為相對應的平面結構體。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加高管之外緣面異於該環槽處設有至少第一、第二外平面,該第一、第二外平面係沿加高管之延伸方向設置,而該套孔之凸垣面則設有一相對應之內平面。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箍座下方設有一受夾部,該受夾部係形成一圓錐形之受力環垣,而該迫緊組件進一步設有一迫緊環,其頂端對應凹設一圓錐形之施力環垣。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迫緊組件具有一迫緊環與至少一束環,該束環對應接抵於該迫緊環,且受該迫緊環之夾合而可產生徑向之位移。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迫緊組件之束環一端係形成一圓錐形之受力環垣,而該迫緊環之一端亦對應凹設一圓錐形之施力環垣。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迫緊組件之迫緊環更具有一缺口而形成二接耳,並且以一螺栓鎖合迫緊各該接耳。
除非另外說明,否則本申請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下列用語具有下文給予的定義。請注意,本申請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單數形用語「一」意欲涵蓋在一個以及一個以上的所載事項,例如至少一個、至少二個或至少三個,而非意味著僅僅具有單一個所載事項。此外,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的「包含」、「具有」等開放式連接詞是表示請求項中所記載的元件或成分的組合中,不排除請求項未載明的其他組件或成分。亦應注意到用語「或」在意義上一般也包括「及/或」,除非內容另有清楚表明。本申請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用語「約(about)」,是用以修飾任何可些微變化的誤差,但這種些微變化並不會改變其本質。
請參閱第1圖所示為本創作中把手調整裝置的結構立體圖。首先,本創作之把手調整高度裝置可適用於一自行車,其係聯結於前叉豎桿11以及把手12之中間,其主要包含有:加高管20、箍座30、第一、第二夾固件41、42以及一迫緊組件50。
該加高管20係設置於該前叉豎桿11上方,並可供該把手12聯結,請同時參閱第2圖及第3圖所示,該加高管20預定位置處並設有一環槽21,該環槽21係凹入且環設於該加高管20之外緣面。且該環槽21底部進一步設有一扣環25,其具有防止加高管20脫落之功能。
該箍座30其中心設有一套孔31,且該箍座30具有一延伸至套孔31之開槽32,該開槽32並將該箍座30區分為上夾持區段33及下夾持區段34,而該上、下夾持區段33、34相對於該箍座30旁側分別延伸有一對夾耳35,該夾耳35之間具有一延伸至套孔之間隙36,而該套孔31內具有一相對於該環槽21之凸垣面311。其中,該加高管20與該套孔31間進一步設有限制轉動部,該限制轉動部係為非正圓輪廓的結構形式;在一個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該限制轉動部係為相對應的平面結構體;在一個更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該加高管20之外緣面異於該環槽21處設有至少第一、第二外平面22、23,請同時參閱第4圖所示,該第一、第二外平面22、23係沿加高管之延伸方向設置,而該套孔之凸垣面311則設有一相對應之內平面312;在另一個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加高管20之外緣面異於該環槽21處設有第一、第二、第三外平面22、23、24,且第一、第二、第三外平面22、23、24係以夾角90度方式配置於加高管20之外緣面。
該第一夾固件41係穿設於該上夾持區段33之夾耳35之間,經由該第一夾固件41可將該加高管20夾制,如圖所示之實施例中,該第一夾固件41可以為快拆結構;該第二夾固件42係穿設於該下夾持區段34之夾耳35之間,經由該第二夾固件42可將該前叉豎桿11夾制,如圖所示之實施例中,該第二夾固件42可以為鎖固件,可供鎖固於其中一夾耳35。
迫緊組件50係套設於前叉豎管11,且位於車頭碗13與箍座30間,其具有一迫緊環51與一束環52,迫緊環51之上端緣內凹形成一圓錐形之施力環垣511,且迫緊環51設有一缺口512與二接耳513,並以一螺栓53鎖合迫緊各接耳513;束環52係配置於該迫緊環51上方且抵接於迫緊環51之受力環垣511,其下端緣對應形成一圓錐形之受力環垣521。
藉由上述構件,茲說明本創作之組裝與操作如下:首先,將該加高管20由該套孔31放置於該箍座30內,並利用該第一夾固件41將該加高管20夾制固定於該上夾持區段33;再將該迫緊組件50由該套孔31且由該箍座30之下方套入,讓該迫緊組件50位於該箍座30之下方,並利用第二夾固件42之鎖緊作用將前叉豎桿11夾制,則完成本創作之把手調整裝置。
將把手調整裝置聯結於自行車之前叉(圖未示),該前叉上設置有前叉豎桿11,其前叉豎桿11外並設有車架車首管14,該車架車首管14上、下兩端上方分別設有一車頭碗13,而該迫緊組件50則位於該箍座30及車架車首管14上端之車頭碗13間;其中,迫緊環51之施力環垣511則抵接於束環52之受力環垣521,且箍座30之下夾持區段34亦夾合固定於前叉豎管11,則當迫緊環51以螺栓53逐漸縮小缺口512時,迫緊環51也同時壓迫束環52,此時,因箍座30固定於前叉豎管11,則迫緊環51所產生之緊迫力將間接施於車頭碗13,達到固定效果。
最後,再將組裝完成之把手調整裝置與該車架車首管14藉由把手立管15與把手12連結;當使用者與調整把手高度時,可透過放鬆第一夾固件41釋放上夾持區段33對加高管20之夾固作用,並且在適當變換加高管20與箍座30之間的插接深度之後,且利用扣環25之止檔作用,於調整高度的過程中,可防止加高管20自箍座30脫落,再將第一夾固件41夾緊以將加高管20與箍座30之間的插接深度固定,即可輕易達到調整把手高度之目的,俾可讓使用者依照需要即時調整把手之高度,而不致於因為把手高度無法調整而對騎乘對象造成限制。
當使用者欲將把手進行旋轉時,透過放鬆第一夾固件41釋放上夾持區段33對加高管20之夾固作用,調整加高管20與箍座30之間的插接深度,讓環槽21相對位於凸垣面311處,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利用凸垣面311於環槽21內可隨意旋轉之設計,使加高管20旋轉預定角度,進而帶動把手旋轉並配合車身的平行狀態進行收納,俾能更方便之收合把手立管及把手,而能進一步縮小折疊後之車架寬度與體積,有助於減少儲運空間及更方便之攜帶。
在另一個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上述迫緊組件之束環亦可與該箍座一體製成,如第7圖所示,該箍座30下方設有一受夾部37,該受夾部37係形成一圓錐形之受力環垣,而該迫緊組件之迫緊環51其頂端對應凹設一圓錐形之施力環垣511;在又一個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迫緊組件50具有一迫緊環51與二分別配置於迫緊環51上、下端之束環52,如第8圖所示,藉此,迫緊組件50可以兩倍的位移行程使該把手調整裝置緊迫於車頭碗13,且同時加強固定於前叉豎管11。
綜上所述,本創作提供自行車一較佳可行之把手調整裝置,爰依法提呈新型專利之申請;本創作之技術內容及技術特點巳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項技術之人士仍可能基於本創作之揭示而作各種不背離本案創作精神之替換及修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應不限於實施例所揭示者,而應包括各種不背離本創作之替換及修飾,並為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1‧‧‧前叉豎桿
12‧‧‧把手
13‧‧‧車頭碗
14‧‧‧車架車首管
15‧‧‧把手立管
20‧‧‧加高管
21‧‧‧環槽
22‧‧‧第一外平面
23‧‧‧第二外平面
24‧‧‧第三外平面
25‧‧‧扣環
30‧‧‧箍座
31‧‧‧套孔
311‧‧‧凸垣面
312‧‧‧內平面
32‧‧‧開槽
33‧‧‧上夾持區段
34‧‧‧下夾持區段
35‧‧‧夾耳
36‧‧‧間隙
37‧‧‧受夾部
41‧‧‧第一夾固件
42‧‧‧第二夾固件
50‧‧‧迫緊組件
51‧‧‧迫緊環
511‧‧‧施力環垣
512‧‧‧缺口
513‧‧‧接耳
52‧‧‧束環
521‧‧‧受力環垣
53‧‧‧螺栓
第1圖所示為本創作中把手調整裝置的結構立體圖。 第2圖所示為本創作中把手調整裝置的結構分解圖。 第3圖所示為本創作中把手調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第4圖所示為本創作中把手調整裝置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第5圖所示為本創作中把手調整裝置的旋轉示意圖。 第6圖所示為本創作中把手調整裝置的另一旋轉示意圖。 第7圖所示為本創作中迫緊組件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第8圖所示為本創作中迫緊組件的再一實施例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係聯結於前叉豎桿以及把手之間,該把手調整裝置至少包含:加高管,係設置於該前叉豎桿上方,並可供該把手聯結,該加高管預定位置處並設有一環槽,該環槽係凹入且環設於該加高管之外緣面;箍座,其中心設有一套孔可供容置該加高管,且該箍座具有一延伸至套孔之開槽,該開槽並將該箍座區分為上夾持區段及下夾持區段,該套孔內具有一相對於該環槽之凸垣面;第一夾固件,係穿設於該上夾持區段,經由該第一夾固件可將該加高管夾制;第二夾固件,係穿設於該下夾持區段,經由該第二夾固件可將該前叉豎桿夾制;以及一迫緊組件,係位於該箍座下方,可供迫抵於自行車之車頭碗。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其中,該加高管與該套孔間進一步設有限制轉動部,該限制轉動部係為非正圓輪廓的結構形式。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其中,該限制轉動部係為相對應的平面結構體。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其中,該加高管之外緣面異於該環槽處設有至少第一、第二外平面,該第一、第二外平面係沿加高管之延伸方向設置,而該套孔之凸垣面則設有一相對應之內平面。
  5. 如請求項1至4任一項所述之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其中,該箍座下方設有一受夾部,該受夾部係形成一圓錐形之受力環垣,而該迫緊組件進一步設有一迫緊環,其頂端對應凹設一圓錐形之施力環垣。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其中,該迫緊組件之迫緊環更具有一缺口而形成二接耳,並且以一螺栓鎖合迫緊各該接耳。
  7. 如請求項1至4任一項所述之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其中,該迫緊組件具有一迫緊環與至少一束環,該束環對應接抵於該迫緊環,且受該迫緊環之夾合而可產生徑向之位移。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其中,該迫緊組件之束環一端係形成一圓錐形之受力環垣,而該迫緊環之一端亦對應凹設一圓錐形之施力環垣。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其中,該迫緊組件之迫緊環更具有一缺口而形成二接耳,並且以一螺栓鎖合迫緊各該接耳。
  10. 如請求項1至4任一項所述之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其中,該環槽底部進一步設有一扣環。
TW106219306U 2017-12-27 2017-12-27 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 TWM561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9306U TWM561637U (zh) 2017-12-27 2017-12-27 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9306U TWM561637U (zh) 2017-12-27 2017-12-27 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1637U true TWM561637U (zh) 2018-06-11

Family

ID=63256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19306U TWM561637U (zh) 2017-12-27 2017-12-27 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16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18872A1 (de) * 2019-04-05 2020-10-07 ZEG Zweirad-Einkaufs-Genossenschaft eG Fahrzeug, insbesondere zweiradfahrzeug, und lenkervorbau-einhei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18872A1 (de) * 2019-04-05 2020-10-07 ZEG Zweirad-Einkaufs-Genossenschaft eG Fahrzeug, insbesondere zweiradfahrzeug, und lenkervorbau-einhei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55308B2 (en) Convertible riding toy
TW201309536A (zh) 用於自行車之置物結構
US9010780B1 (en) Scooter
US6367829B1 (en) Folding collapsible kick scooter
WO2010127549A1 (zh) 一种车把位置调节机构
JP6417423B2 (ja) ハンドルバーの位置を変更できる自転車用ステム
WO2019052483A1 (zh) 坐杆夹组件和车辆
TWM446744U (zh) 自行車之車架
US20080164675A1 (en) Foldable bicycle
TWM572856U (zh) Bicycle handle riser coupling device
TWM561637U (zh) 自行車把手調整裝置
US6471229B2 (en) Bicycle steering dampening apparatus and an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the same
US8002302B1 (en) Bicycle kickstand having quick release function
CN108657351B (zh) 可调式自行车
TWM490999U (zh) 摺疊式自行車把手收合構造
US579982A (en) Max jakobson
TW201509741A (zh) 自行車之線控旋撥結構
TWM525883U (zh) 可攜式自行車兒童椅結構改良
TWM564539U (zh) Can be combined with bicycle pair handle mirror
TWM502625U (zh) 把手調整高度裝置
TWM562804U (zh) 快拆定位結構改良
TWI623459B (zh) Bicycle rearview mirror structure
WO2017143466A1 (zh) 旋转龙头
US606389A (en) Bicycle attachment
TWI500550B (zh) Adjustable riding mode of the bicycle frame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