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3395U - 高壓冷泡茶飲裝置 - Google Patents

高壓冷泡茶飲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3395U
TWM523395U TW105202904U TW105202904U TWM523395U TW M523395 U TWM523395 U TW M523395U TW 105202904 U TW105202904 U TW 105202904U TW 105202904 U TW105202904 U TW 105202904U TW M523395 U TWM523395 U TW M52339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a
high pressure
pressure cold
container
cold t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2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n-Yuan Lai
Xiu-Ren Ye
Xing-Fang Jiang
Original Assignee
Reheng Interna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heng Internat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heng Internat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2029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3395U/zh
Publication of TWM523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3395U/zh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Description

高壓冷泡茶飲裝置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茶飲裝置,特別是指一種高壓冷泡茶飲裝置。
近年來品茗人士大力推廣冷泡茶,主因茶湯風味較佳、飲用方便而廣受大眾喜愛,已逐漸取代長久以來泡茶多以滾燙熱水沖泡形式。
目前市面販售的冷泡茶可分為商家少量自製販售的含茶葉瓶裝水,及廠商大量生產之瓶裝茶飲。
然而,商家自製的含茶葉瓶裝水因未經過殺菌,微生物菌數較高,導致安全保存期限僅約三天左右,無法大量生產製造;而廠商生產之瓶裝茶飲,為求方便保存,是先將茶葉以冷水或溫水萃取後,將去除茶葉之茶湯以適當比例混合,再進行稀釋、調味、調香與高溫殺菌,如此,雖符合衛生規範而有較長之保存期限,但卻失去冷泡茶可保存較多天然營養素的優點,且消費者無法由產品中看出原料茶葉之狀態及品質。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解決上述問題的高壓冷泡茶飲裝置。
於是,本新型高壓冷泡茶飲裝置,包含一個茶葉材料,及一個可加壓變形的容器。
該容器包括一個本體及一個設置於該本體的封口部,該本體形成一個可被該封口部可開啟地密封的容室,該容室供水及該茶葉材料放置,並可被密封而以一個低於40℃的操作溫度及一個大於100MPa的操作壓力加壓一段大於5秒的操作時間。
其中,該瓶身為可透光材質。
其中,該瓶身之材質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與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其中之一。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藉由使用低溫加壓處理並將該茶葉材料留置於該容器中,不僅可降低細菌存活數,使產品安全性高、保質期長,而可大量製造,並保存較多天然營養素,且可供消費者在選購或飲用時直接觀看到內置之該茶葉材料,故能明確得知原料茶葉之實際品質以安心飲用。
2‧‧‧水
3‧‧‧茶葉材料
51‧‧‧本體
52‧‧‧封口部
4‧‧‧食品添加物
5‧‧‧容器
53‧‧‧容室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本新型高壓冷泡茶飲裝置的一實施例的一示意圖;圖2是該實施例的一分解示意圖;及圖3是該實施例的另一樣態。
參閱圖1及圖2,本新型高壓冷泡茶飲裝置之一實施例,包含水2、一個茶葉材料3、一個食品添加物4,及一個可加壓變形的容器5。
該容器5包括一個本體51及一個設置於該本體51的封口部52,該本體51形成一個可被該封口部52可開啟地密封的容室53,該容室53供水2、該茶葉材料3及該食品添加物4放置,並可被密封而以一個低於40℃的操作溫度及一個大於100MPa的操作壓力加壓一段大於5秒的操作時間。
其中,該操作溫度介於-1~40℃,該操作壓力介於100~700MPa,該操作時間介於5~86400秒,可視茶葉種類及訴求產品風味而進行調整。
該茶葉材料3與水2的比例介於1:4~1:999,且該茶葉材料3可以是紅茶、綠茶、黑茶(例如普洱茶)、烏龍茶、黃茶、白茶、花茶或其他任何種類之茶葉。
該食品添加物4可視實際需求而添加或不添加,或可依實際需求而添加一種或一種以上之食品添加物4,該食品添加物4可為抗氧化劑、品質改良劑、營養添加劑、香料、調味劑、或甜味劑等,用以增加產品風味或提升產品品質。
該容器5可如圖1所示為瓶狀,且其材質可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作為主材料、或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與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聚丙烯(PP),且該容器5亦可如圖3所示為袋狀;該容器5亦可選用可透光材質,以供消費者可直接觀看到內置之該茶葉材料3。
參閱圖1及圖2,製備本實施例之步驟如下所述:
一、將預定數量之該茶葉材料3置入該容器5。
二、依上述比例(1:4~1:999)將水2添加入該容器5。
三、依實際需求添加或不添加該食品添加物4入該容器5。
四、將已填充完畢之該容器5密封。
五、以該操作溫度(-1~40℃)及該操作壓力(100~700MPa)對該容器5加壓該操作時間(5~86400秒)後,即完成本實施例之製備過程。
其中,藉由高壓加工技術(High Pressure Processing,縮寫為HPP),可在不損傷食品材料本質情況下,對食品進行調和、改性和殺菌,具有下列優點:
一、在不須加熱的情況下,可達到將微生物殺死之效用。
二、可維持食品之新鮮度、品質和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限。
三、由於高壓對小分子物質作用很小,可減少因加工過程(如:熱加工)而造成風味物質、色素、維生素等成份、營養物質的損失。
四、時間短,能耗低,其能耗僅為加熱法的十分之一。
五、保質期長,操作簡化。
六、比傳統加工更為新鮮且外觀、質地、口感、營養價值性也較好,基於上述優點也較受消費者接受。
將習知商家自製的含茶葉之瓶裝水與本實施例內含之茶水進行實驗,本實施例所使用之條件為操作溫度10℃、操作壓力300MPa、操作時間15分鐘,結果如表1~6及附件1~6所示,其中, 表1~3及附件1~3分別為以青茶、烏龍茶、紅茶等不同茶葉進行習知商家自製的含茶葉之瓶裝水與本實施例內含之茶水的生菌數變化實驗結果,附件1~3中之淺色長條表示習知商家自製的含茶葉之瓶裝水,深色長條表示本實施例,粗橫線為該實驗的限定標準值(生菌數標準為200cfu/mL);表4~6及附件4~6分別為以青茶、烏龍茶、紅茶等不同茶葉進行習知商家自製的含茶葉之瓶裝水與本實施例內含之茶水的品評綜合分數變化實驗結果,附件4~6中之深色方形線條表示習知商家自製的含茶葉之瓶裝水,淺色三角形線條表示本實施例,粗橫線為該實驗的限定標準值(品評標準分數為3分)。
由表1~3及附件1~3中可看出,以青茶、烏龍茶、紅茶等不同茶葉進行實驗結果,習知商家自製的含茶葉之瓶裝水的生菌數分別在第三周、第三周及第二周就超過所限定之標準(生菌數標準為200cfu/mL),而本實施例之生菌數則一直遠低於此標準,故可證明本實施例確實可以降低茶水中之細菌存活數,使產品安全性高、保質期長。
參閱表4~6及附件4~6,其中,品評綜合分數是以香味、色澤、風味、澀味、甘味等五種品評項目之分數總和的平均值作為評斷,每一項目得分為1~7分,分數愈高愈佳,其中,香味定義為未飲用前用鼻子聞到的氣味、色澤定義為茶湯所呈現的顏色、 風味定義為飲用後品嘗到的味道、澀味定義為落喉後所感受的味道、甘味定義為口腔內是否有回甘的感覺。
由表4~6及附件4~6中可看出,以青茶、烏龍茶、紅茶等不同茶葉進行實驗結果,習知商家自製的含茶葉之瓶裝水的品評綜合分數分別在第四周、第四週及第三周就低於所限定之標準分數(品評標準分數為3分),而本實施例之品評綜合分數則分別維持到第14周、第12周、第8周才低於此標準分數,故可證明本實施例確實可以避免茶水之營養成分或風味流失,因此口感佳、色澤天然,易為消費者接受。
經由以上的說明,可將本實施例的優點歸納如下: 藉由將水2及該茶葉材料3置入該容器5,並將其密封而以低溫高壓處理,可以以較短的時間即將茶葉細胞壁中富含多種抗氧化的物質及成分萃取出來,且不會因習知技術的加工步驟(例如:過濾、熱殺菌等等)而使茶水之天然營養成分或風味流失,因此產品口感佳、色澤天然,易為消費者接受,且高壓處理亦可降低細菌存活數,使產品安全性高、保質期長,而可大量製造,解決現況技術製得之含茶葉冷泡茶保存期限較短及微生物規範偏高之問題。
再者,藉由使用高壓處理,可將該茶葉材料3留置於該容器5中,而仍可符合微生物規範及延長保存期限之目的,解決習知技術製得之冷泡茶無法含茶葉充填之問題,可供消費者在選購或飲用時直接觀看到內置之該茶葉材料3,故能明確得知原料茶葉之實際品質以安心飲用。
此特點亦與「Packaged Facts」於2015年所提出美國食品飲料包裝趨勢中「透明化產品資訊的包裝標示」之趨勢相符合,並兼顧目前消費者要求產品潔淨標示的風潮。
綜上所述,本新型高壓冷泡茶飲裝置,藉由使用低溫加壓處理並將該茶葉材料3留置於該容器5中,具有維持新鮮度、最少加工處理及吸引消費目光的優點,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水
3‧‧‧茶葉材料
5‧‧‧容器
51‧‧‧本體
52‧‧‧封口部
53‧‧‧容室

Claims (7)

  1. 一種高壓冷泡茶飲裝置,包含:一個茶葉材料;及一個可加壓變形的容器,包括一個本體及一個設置於該本體的封口部,該本體形成一個可被該封口部可開啟地密封的容室,該容室供水及該茶葉材料放置,並可被密封而以一個低於40℃的操作溫度及一個大於100MPa的操作壓力加壓一段大於5秒的操作時間,其中,該瓶身為可透光材質,其中,該瓶身之材質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與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其中之一。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壓冷泡茶飲裝置,其中,該操作壓力介於100~700MPa。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高壓冷泡茶飲裝置,其中,該操作溫度介於-1~40℃。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高壓冷泡茶飲裝置,其中,該操作時間介於5~86400秒。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高壓冷泡茶飲裝置,其中,該茶葉材料與水的比例介於1:4~1:999。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高壓冷泡茶飲裝置,還包含至少一個置入該容器的食品添加物。
  7. 如請求項4所述的高壓冷泡茶飲裝置,還包含抗氧化劑、品質改良劑、營養添加劑、香料、調味劑、甜味劑其中至少之一,並置入於該容器。
TW105202904U 2016-03-03 2016-03-03 高壓冷泡茶飲裝置 TWM523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2904U TWM523395U (zh) 2016-03-03 2016-03-03 高壓冷泡茶飲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2904U TWM523395U (zh) 2016-03-03 2016-03-03 高壓冷泡茶飲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3395U true TWM523395U (zh) 2016-06-11

Family

ID=56756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2904U TWM523395U (zh) 2016-03-03 2016-03-03 高壓冷泡茶飲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339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3024A (zh) * 2019-03-29 2020-10-09 陆鹤加 饮品制品以及用以制造饮品的方法
CN113519636A (zh) * 2021-05-25 2021-10-2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冷泡茶的制备方法
CN114391585A (zh) * 2021-12-30 2022-04-26 浮梁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压制备冷泡茶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3024A (zh) * 2019-03-29 2020-10-09 陆鹤加 饮品制品以及用以制造饮品的方法
CN113519636A (zh) * 2021-05-25 2021-10-2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冷泡茶的制备方法
CN114391585A (zh) * 2021-12-30 2022-04-26 浮梁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压制备冷泡茶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57308B2 (ja) 容器詰青汁飲料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9170638A (zh) 长保质期的带汁溏心蛋
TWM523395U (zh) 高壓冷泡茶飲裝置
CN102283273B (zh) 一种鲜红枣整果的加工方法
TWM582809U (zh) 冷萃咖啡飲品
JP3223720U (ja) 外気によるワイン酸化防止と悪性菌侵入防止容器構造
JP2014187982A (ja) 発酵茶の製造方法及び発酵茶
TW202235002A (zh) 改良之低溫冷泡茶及其萃取方法
CN104115916A (zh) 一种发酵香菇罐头及其制备方法
TW202005873A (zh) 包裝飲品及其製作方法
JP2020092701A (ja) 飲料用水素含有水製品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飲料用水素含有水製品
TW202010416A (zh) 咖啡飲品及其製造方法
CN105197426B (zh) 用于微波蒸煮的包装生鲜玉米及微波方法
KR100249281B1 (ko) 구기자차의 제조방법
TWI621400B (zh) Tea manufacturing method
JPS60262585A (ja) そば茶の製造方法
TWI736771B (zh) 包裝食品、其製作方法及用途
JP4355222B2 (ja) 茶飲料
KR100488304B1 (ko) 플라스틱 통을 이용한 포도즙의 장기 보존 방법
JPH03130045A (ja) つゆ製造装置
TWM525702U (zh) 可觀賞植物食材之飲品
TWM589023U (zh) 飲品製品結構
TWM584776U (zh) 甘蔗汁的容器
TWM535208U (zh) 一種冷泡產品
BR102022000704A2 (pt) Disposição introduzida em embalagem para bebida ferment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