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5002A - 改良之低溫冷泡茶及其萃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改良之低溫冷泡茶及其萃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5002A
TW202235002A TW110108988A TW110108988A TW202235002A TW 202235002 A TW202235002 A TW 202235002A TW 110108988 A TW110108988 A TW 110108988A TW 110108988 A TW110108988 A TW 110108988A TW 202235002 A TW202235002 A TW 20223500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a
water
micro
clustered water
flav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8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陸鶴加
Original Assignee
陸鶴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陸鶴加 filed Critical 陸鶴加
Priority to TW110108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235002A/zh
Publication of TW202235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5002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改良之低溫冷泡茶及其萃取方法,其係利用小分子團水低溫浸泡茶葉,而能萃取出高濃茶味、低茶鹼及低咖啡因的茶飲。其係先使用振盪器令冷泡水形成小分子團水,該小分子團水活性大,並具有軟滑口感、微甘甜及含氧量高之特性,再將茶包置入小分子團水中浸泡,即能藉由小分子團水的活性將茶包中茶多酚、兒茶素…等大量釋放出來,產生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使茶飲具有香氣濃厚的茶味,其茶飲相當天然,無添加任何抗氧化劑或化學物質,且在低溫脫氧下製作,因而能長時間保存其鮮度、茶味及口感,為一極佳之風味飲品。

Description

改良之低溫冷泡茶及其萃取方法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改良之低溫冷泡茶及其萃取方法,其將茶包放置在小分子團水內,而能將茶葉的礦物質釋放到小分子團水中,以提升茶飲風味及維持茶飲的新鮮度。
按,市售的瓶裝飲料一般都是採用高溫將飲品殺菌,再進行真空充填至容器內,其中,為了延長飲品的保存期限,以及維持茶飲的口感、風味、顏色業者通常會在飲品內添加抗氧化劑、維生素C、碳酸氫鈉、香料...等食品添加物,使飲品在冰箱內可保存約6個月~1年左右的時間。
然而,一般瓶裝飲料都是使用PP材質作為容器,當將飲品高溫滅菌後再充填至容器時,該高溫反而會將容器的塑料釋放出來,導致喝飲品時也吸收到塑化劑,對人體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
發明人發現罐裝飲料雖然方便,但其製作上所添加的抗氧化劑及化學物質對人體不利,且於滅菌過程中,容易產生塑化劑,因此,研發出一種茶飲製作方法,其係採用小分子團水,即負離子水之活性,其含氧量高,能去除有機物、毒素、異色異味、重金屬並保留有機礦物質…等等特性,而能將茶葉浸泡在冷泡水中,經小分子團水的特性將茶葉的茶多酚、兒茶素及濃厚的茶味釋放到冷泡水中,且無需添加任何添加物,就能延長冷飲的保鮮期約15~20天,實為一創新的茶飲製作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改良之低溫冷泡茶及其萃取方法,其顛覆傳統高溫殺菌之方法,改採低溫脫氧的作法來製作茶飲,可避免高溫充填飲品時造成容器的塑化劑釋出。
關於茶飲的製造,係將茶包容置入罐體內,再倒入經振盪後的小分子團水於罐體內,並將該罐體密封且冷藏約4天,即能藉由小分子團水的活性,將茶葉的茶多酚、兒茶素及濃厚的茶味釋放到冷泡水中,且無需添加任何添加物,就能延長冷飲的保鮮期約15~20天。
在一實施例中,本方法揭示一種茶飲的萃取方法,包括下述 步驟:該製作茶飲的冷泡水為一般飲用水;將前述冷泡水經振盪後成為小分子團水,也就是俗稱的負離子水;再將小分子團水倒入放置有茶包的罐體後將其密封;並且,靜置冷藏在15℃以下約4天即完成茶飲的製作。
本發明製作的茶飲無需添加任何抗氧化劑或化學物質,其藉由小分子團水之活性,就能保有茶飲的鮮度、口感及香氣,並釋放出較多茶多酚及兒茶素,且具有高濃度茶味、低茶鹼及低咖啡因之效果,其低溫脫氧萃取之方法可延長茶飲的保存期限約15~20天,而為天然新鮮猶如現泡的茶飲,綜觀茶飲市場,更無利用小分子團水製成的冷飲,故本發明實為茶飲的創新製作方法。
〔本發明〕
1:茶飲
10:茶包
101:冷泡水(飲用水)
102:小分子團水
11:振盪器
2:罐體
第1圖係本發明製作茶飲之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茶飲之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萃取茶飲之流程圖。
首先,本發明為低溫冷泡製成之茶葉飲料,其係以常溫或低溫來製作的新鮮飲品,並藉由小分子團水102的活性(請參閱第1圖所示),將茶葉的礦物質、兒茶素及茶多酚大量地釋放出來,以保留茶飲1的濃厚、香氣、口感及鮮度。
關於茶飲1的製造,請參閱第1圖所示,係將茶包10容置入罐體2內,再倒入經振盪後的小分子團水102於罐體2內,並將該罐體2密封且冷藏約4天(如第2圖所示),即能藉由小分子團水102的活性,將茶包10的茶多酚、兒茶素及濃厚的茶味釋放到小分子團水102中,且無需添加任何添加物,就能延長茶飲1的保鮮期約15~20天。
本發明提供一種茶飲的萃取方法,請繼續參閱第3圖所示,本方法揭示一種茶飲1的萃取方法,包括下述步驟:該製作茶飲1的冷泡水101為一般飲用水;將前述冷泡水101經振盪器11進行振盪後成為小分子團水102,也就是俗稱的負離子水;再將小分子團水102倒入放置有茶包10之罐體2內,再將罐體2密封,使罐體2內為脫氧狀態;並且,靜置冷藏在15℃以下約4天即完成茶飲1的製作。
其次,請仍然參閱第3圖所示,本發明所製造的茶飲1,其 特點在於該小分子團水102具有活性,能防止茶飲1變質,其保鮮期為15~20天,使消費者於打開罐體2時,能喝到茶飲1的礦物質、兒茶素及茶多酚,且茶質為弱鹼性對身體具有益處。反觀,一般市售手搖飲料,通常飲料(綠茶、清茶、烏龍茶)煮好超過3個小時以上,該飲料就會開始變質、走味、口感不佳,甚至產生茶鹼、茶味酸澀,為了維持飲料品質,業者會將其淘汰,而導致茶葉無形的耗損及成本增加;且市售的瓶裝飲料,採用高溫滅菌並添加抗氧化物及化學物再封裝飲料,使飲料能存放4-6個月以上的時間,因此,該瓶裝飲料雖能長時間保存,但其所添加之抗氧化物及化學物對人體健康較為不利。
發明人檢附以下檢測報告,該報告為茶飲1製作後放置第1天之後的數據表(請回顧第3圖所示),該測試結果顯示在1000cc的茶飲1中,含有多酚、兒茶素及其他物質含量的結果:
聯絡人:陸鶴加
聯絡資訊:0918919362
收件日期:2021/02/18
測試日期:2021/02/18~2021/02/25
報告日期:2021/02/26
試驗結果:
Figure 110108988-A0101-12-0003-7
試驗方法:1.總多酚:參考GBT8313-201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
2.Catechchin(C),Catechin gallate(CG),Epicatechin(EC),Epicatechin gallate (ECG),Epigallocatechin(EGC),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Gallocatechin
發明人檢附以下檢測報告,該報告為茶飲1製作後放置第6天之後的數據表(請回顧第3圖所示),該測試結果顯示在1000cc的茶飲1中,含有多酚、兒茶素及其他物質含量的結果:
聯絡人:陸鶴加
聯絡資訊:0918919362
收件日期:2021/02/23
測試日期:2021/02/23~2021/02/25
報告日期:2021/02/26
試驗結果:
Figure 110108988-A0101-12-0004-3
試驗方法:1.總多酚:參考GBT8313-201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
2.Catechchin(C),Catechin gallate(CG),Eplcatechin(EC),Epicatechin gallate(ECG),Eplgallocatechin(EGC),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Gallocatechin
因此,本發明所製成的茶飲,可保持鮮度約15~20天,雖無法將茶飲存放4-6個月以上的時間,但製造過程中,完全無添加任何抗氧化物或化學物,其內含有對人體有幫助的小分子團水,使茶飲具有弱鹼性,於飲用時對人體具有抗氧化及預防保健之效果,故利用小分子團水萃取之茶飲具有如下之優點:
1、該茶飲為常溫或低溫製造,將罐體密封時,不會造成容器材質釋放到茶飲的疑慮。
2、(茶飲保鮮效果極佳,其口感甘甜猶如現泡之風味、茶味重、茶色深、口感甘甜,並減少單寧酸的產生,更能將兒茶素及茶多酚鎖在茶飲內,為一保健茶飲。
3、有效延長飲品保鮮期約15~20天。
4、茶飲為高濃度、低茶鹼、低咖啡因,不會增加身體及腸胃的負擔。
5、茶飲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發炎,對身體保健有幫助。
綜上所述,本發明利用小分子團水的活性將茶葉中的礦物質、兒茶素及茶多酚釋放到茶飲中,確實保留茶飲的濃度、鮮度、香氣、 口感及活性,其茶飲完全無任何食品添加物,對人體保健具有幫助,當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1:茶飲
10:茶包
101:冷泡水(飲用水)
102:小分子團水
11:振盪器
2:罐體

Claims (2)

  1. 一種改良之低溫冷泡茶,其係將茶包容置入罐體內,再倒入經振盪後的小分子團水於該罐體內,並將該罐體密封且冷藏約4天,即能藉由小分子團水的活性,將該茶包的茶多酚、兒茶素及濃厚的茶味釋放到該小分子團水中,且無需添加任何添加物,就能延長茶飲的保鮮期約15~20天。
  2. 一種改良之低溫冷泡茶的萃取方法,其係指製作請求項1之茶飲的萃取方法,包括下述步驟:該製作茶飲的冷泡水為一般飲用水;將前述冷泡水經振盪後成為小分子團水,也就是俗稱的負離子水;再將小分子團水倒入放有茶包的罐體後將其密封;並且,靜置冷藏在15℃以下約4天即完成茶飲的製作。
TW110108988A 2021-03-12 2021-03-12 改良之低溫冷泡茶及其萃取方法 TW2022350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8988A TW202235002A (zh) 2021-03-12 2021-03-12 改良之低溫冷泡茶及其萃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8988A TW202235002A (zh) 2021-03-12 2021-03-12 改良之低溫冷泡茶及其萃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5002A true TW202235002A (zh) 2022-09-16

Family

ID=84957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8988A TW202235002A (zh) 2021-03-12 2021-03-12 改良之低溫冷泡茶及其萃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2350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9636A (zh) * 2021-05-25 2021-10-2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冷泡茶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9636A (zh) * 2021-05-25 2021-10-2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冷泡茶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95381B2 (ja) 飲料
KR20030027755A (ko) 용기음료
TW200529767A (en) Packaged beverages
CN101484026A (zh) 容器装发泡性饮料
JP7053348B2 (ja) ポリフェノール含有飲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65967B (zh) 綠茶飲料
TWI400041B (zh) A container containing a herbal juice containing a black tea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5342874B2 (ja) ポリフェノール高含有紅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005333862A (ja) 緑色度の高い不発酵茶および緑色度の高い不発酵茶の製造方法
TWI574626B (zh) Light tea drink
TW202235002A (zh) 改良之低溫冷泡茶及其萃取方法
JP6713980B2 (ja) ルイボス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084771A (ja) 容器詰め果汁含有飲料、容器詰め果汁含有飲料の製造方法及び異風味抑制剤
JP5366784B2 (ja) 容器詰飲料
JP2012130314A (ja) 香味及び旨味を増強した容器詰め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62394B2 (ja) ポリフェノール含有飲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728723B1 (ko) 송이버섯 음료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14187982A (ja) 発酵茶の製造方法及び発酵茶
JP2006217837A (ja) 容器詰飲料
JP2016154500A (ja) 優れた香味と旨味が持続する容器詰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JP5536381B2 (ja) 碾茶含有茶飲料
JP2007159541A (ja) 高濃度カテキン類含有液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904463B1 (ko) 톡쏘는 맛이 우수한 오미자음료의 제조방법
JPH0213348A (ja) 緑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KR20190012076A (ko) 개복숭아 추출물과 발효액을 포함하는 개복숭아 음료의 제조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