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6404B - 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以及電動牙刷 - Google Patents

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以及電動牙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6404B
TWI826404B TW107142748A TW107142748A TWI826404B TW I826404 B TWI826404 B TW I826404B TW 107142748 A TW107142748 A TW 107142748A TW 107142748 A TW107142748 A TW 107142748A TW I826404 B TWI826404 B TW I8264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neck
hair
electric toothbrush
replacement brus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2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4622A (zh
Inventor
畠田智史
阿部徹弥
衣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獅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獅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獅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4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4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6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640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7/00Devices for cleaning, polishing, rinsing or drying teeth, teeth cavities or prostheses; Saliva removers; Dental applian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C17/16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 A61C17/22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with brushes, cushions, cups, or the like
    • A61C17/32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with brushes, cushions, cups, or the like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ing
    • A61C17/34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with brushes, cushions, cups, or the like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ing driven by electric mot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rushe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以及電動牙刷,所述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藉由使頭部的厚度變薄而能夠獲得高的臼齒清掃實感,並且減輕在口腔內的振動所引起的不適感。本發明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為拆裝自如地安裝於電動牙刷的包含柄部的牙刷本體且包含頸部(3)及頭部(4)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1B),頭部(4)最大厚度(T)為2mm~4mm,頸部(3)最小厚度(D)為3mm~5mm,且滿足D≧T的關係,於設置有植毛面(4a)前表面側的相反側的頭部(4)及頸部(3)的背面側,頭部(4)相較於頸部(3)設置為自背面側朝前表面側的方向偏移。

Description

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以及電動牙刷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以及電動牙刷。
本申請案主張基於2017年11月30日於日本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特願2017-231177號的優先權,並將其內容引用至本申請案。
電動牙刷可獲得通常的手動牙刷所無法獲得的高清掃實感(例如參照下述專利文獻1)。因此,刷牙時使用電動牙刷為有效。
電動牙刷大致分為反轉振動式與音波振動式。其中,音波振動式為將藉由與馬達直接連接的偏心鎚高速旋轉而產生的振動傳遞至頭部而使毛束振動的結構(例如參照下述專利文獻2)。另外,於一般的電動牙刷中為相對於收容電池或馬達的柄部而拆裝自如地安裝有包含頸部及頭部的替換刷頭的替換結構。
於此種音波振動式的電動牙刷中,毛束的前端(刷毛的毛尖)高速且微小地振動,藉此可期待對於齒面、齒間及齒頸部的清掃實感的提升。另一方面,於通常的手動牙刷中,為了提 高口腔內的操作性,並且確保對臼齒等狹窄部位的清掃實感,而使頭部的厚度變薄(例如參照下述專利文獻3)。
然而,於音波振動式的電動牙刷中,於使頭部的厚度變薄的情況下,有時與頭部的植毛面垂直的方向的振動幅度增大,使用者在口腔內感覺到不適的振動。具體而言,成為在口腔內感到不適的主要部位,可列舉頭部的背面所接觸的口腔組織(臉頰的內側等)。特別是於臼齒等狹窄的部位,頭部的背面容易接觸口腔組織,因此有更感到不適的傾向。
另外,由使頭部的厚度變薄所引起的振動幅度的增大不僅影響頭部的背面與口腔組織(齒齦等)的接觸,亦影響植設於頭部的前表面(植毛面)的毛束與口腔組織(齒齦等)的接觸。即,若毛束的一部分接觸齒齦,則根據使用者的與毛束的接觸方式,有時因傳至齒齦的振動而感到不適。
因而,於使頭部的厚度變薄的電動牙刷中,要求兼顧所述「臼齒的清掃實感」與「伴隨振動的不適感的減輕」。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用新型登記第314833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8-25704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1-4852號公報
本發明是鑒於此種現有狀況而提出,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藉由使頭部的厚度變薄而能夠獲得高的臼齒清掃實感並且減輕在口腔內的振動所引起的不適感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以及具備此種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的電動牙刷。
為了達成所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手段。
即,第1發明為一種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所述電動牙刷包括柄部、自所述柄部的前端延長的頸部、以及設置於所述頸部的前端的頭部,且一面藉由電驅動而產生振動,一面藉由植設於所述頭部的植毛面的多個毛束對口腔內進行清掃,所述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拆裝自如地安裝於所述電動牙刷的包含所述柄部的牙刷本體且包含所述頸部及所述頭部,所述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的特徵在於所述頭部的最大厚度T為2mm~4mm,所述頸部的最小厚度D為3mm~5mm,且滿足D≧T的關係,於設置有所述植毛面的前表面側的相反側的所述頭部及所述頸部的背面側,所述頭部相較於所述頸部設置為自背面側朝前表面側的方向偏移。
另外,第2發明為如第1發明所述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其特徵在於,於所述頭部的背面與所述頸部的背面之間設有階差H,且所述階差H為0.5mm~3mm。
另外,第3發明為如第1發明或第2發明所述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頭部相對於所述頸部設置為自背面側朝前表面側的方向傾斜,且相對於所述植毛面平行的所 述頭部的軸線與跟相對於所述柄部的拆裝方向平行的所述頸部的軸線所成的角度為1°~5°。
另外,第4發明為如第1發明至第3發明中任一發明所述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其特徵在於,於安裝於自所述柄部的前端朝軸線方向突出設置的支軸的前端的狀態下,所述頭部的前端與所述支軸的前端的距離為40mm~60mm。
另外,第5發明為如第1發明至第4發明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其特徵在於,於設置有所述植毛面的一側的所述頭部及所述頸部的前表面側,所述頭部相較於所述頸部設置為自背面側朝前表面側的方向偏移。
另外,第6發明為如第1發明至第5發明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其特徵在於,於所述頭部及所述頸部的背面側具有自所述頸部的前端至所述頭部的背面而一部分相連的振動抑制部。
另外,第7發明為一種電動牙刷,包括柄部、自所述柄部的前端延長的頸部、以及設置於所述頸部的前端的頭部,且一面藉由電驅動而產生振動,一面藉由植設於所述頭部的植毛面的多個毛束對口腔內進行清掃,所述電動牙刷的特徵在於具有相對於包含所述柄部的牙刷本體而拆裝自如地安裝有包含所述頸部及所述頭部的替換刷頭的結構,且作為所述替換刷頭,包括如第1發明至第6發明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藉由使頭部的厚度變薄而能夠獲得高的臼齒清掃實感、並且減輕在口腔內的振動所引起的不適感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以及具備此種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的電動牙刷。
1:電動牙刷
1A:牙刷本體
1B:(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
2:柄部
3:頸部
3a:頸部的前表面
3b:頸部的背面
4:頭部
4a:植毛面
4b:頭部的背面
5:毛束
5a、5c、5e:第1毛束
5b、5d、5f:第2毛束
6:支軸
7、7a、7b:植毛孔
8:振動抑制部
A:頭部的前端與支軸的前端的距離
D:頸部的最小厚度
H:階差
L1、L2、L3、L4:延長線
P、Q:前端
R:邊界
S1:中央植毛區域
S2:外側植毛區域
S3:外周植毛區域
S4:中央無毛區域
T:頭部的最大厚度
T1、T2:軸線
t1:第1毛束5a的最大高度
t2:第2毛束5b的最大高度
t2-t1:中央植毛區域S1中的第1毛束5a與外側植毛區域S2中的第2毛束5b的毛長差
V:頭長
W:頭寬
α:頭部的斜度
圖1是表示具備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的電動牙刷的構成的側面圖。
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的構成的側面圖。
圖3是表示圖1所示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的構成的正面圖。
圖4是表示圖1所示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的構成的後視圖。
圖5是自植毛面側觀察圖1所示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的頭部的正面圖。
圖6是圖5中示出的線段X-X處的頭部的剖面圖。
圖7是表示植毛面中的毛束的另一配置例的正面圖。
圖8是表示於圖7所示的頭部的植毛面植設有毛束的狀態的側面圖。
圖9是表示植毛面中的毛束的另一配置例的正面圖。
以下,參照圖式對應用了本發明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以及電動牙刷進行詳細說明。
再者,為了便於理解特徵,以下說明中所使用的圖式方便起見有時示意性地表示成為特徵的部分,各構成要素的尺寸比率等不限於與實際相同。另外,視情況省略毛束的圖示,而僅示出植設毛束的植毛孔。
另外,以下說明中,將後述頭部4的設置有植毛面4a的一側作為替換刷頭1B(電動牙刷1)的前表面(正面)側,並將頭部4的設置有植毛面4a的一側的相反側作為替換刷頭1B(電動牙刷1)的背面(後面)側來進行說明。
作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例如圖1所示的電動牙刷1包括柄部2、自柄部2的一端(前端)朝軸線方向延長的頸部3、以及設置於頸部3的前端的頭部4,且一面藉由電驅動而產生振動,一面藉由植設於頭部4的植毛面4a的多個毛束5對口腔內進行清掃。
另外,本實施形態的電動牙刷1為相對於包含柄部2的牙刷本體1A拆裝自如地安裝有包含頸部3及頭部4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以下,稱作替換刷頭)1B的替換結構。
構成牙刷本體1A的柄部2是使用者所握持的部分,關於其形狀,雖無特別限定,但例如形成為大致圓柱狀。於柄部2的內部,雖省略圖示,但配置有收容成為內部電源的電池(例如單3或單4的乾電池)的電池收容部、藉由自電池供給的電而被 旋轉驅動的馬達、以及與馬達直接連接的偏心鎚。
牙刷本體1A採用藉由馬達的驅動以偏心鎚高速旋轉的方式使產生振動的音波振動式,並成為將振動自柄部2的前端傳遞至朝軸線方向突出設置的支軸6的結構。
關於馬達的轉速,較佳為6000rpm~16000rpm,進而更佳為7000rpm~15000rpm。若馬達的轉速未滿6000rpm,則電動牙刷1的清掃實感變得不足。另一方面,若馬達的轉速超過16000rpm,則會助長由振動所引起的不適感。
牙刷本體1A中,雖省略圖示,但藉由將拆裝自如地安裝於柄部2的底部的蓋(cap)拆下,能夠對電池收容部更換電池。另外,牙刷本體1A中,由使用者操作設置於柄部2的前表面的電源按鈕,藉此能夠切換自電池朝馬達的電力的供給/阻斷(電源導通(ON)/電源斷開(OFF))。
再者,關於牙刷本體1A,不限於將所述電池(一次電池)用作內部電源的構成,例如亦可設為將鎳鎘電池或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等蓄電池(battery)(二次電池)用作內部電源的構成。於搭載蓄電池作為內部電源的情況下,只要能夠自外部電源(商用電源)經由充電器而對內部電源充電即可。該情況下,就使用性高且安全性的方面而言,理想的是使用無接點充電方式。
另外,於牙刷本體1A中,除了藉由所述電源按鈕的操作來切換電源的ON/OFF的構成以外,亦可設為例如藉由操作按 鈕的操作來切換振動的強/弱的構成。
如圖1~圖4所示般,替換刷頭1B是藉由熱塑性樹脂將頸部3與頭部4一體形成者,藉由將頸部3的基端部連接於牙刷本體1A的支軸6而一體安裝於牙刷本體1A的前端。於頸部3的基端部,跨越軸線方向而設置有供牙刷本體1A的支軸6插入的軸孔(未圖示)。再者,關於對牙刷本體1A拆裝自如地安裝替換刷頭1B的替換結構,並無特別限定,可採用一直以來公知的結構。
電動牙刷1中,於牙刷本體1A安裝有替換刷頭1B的狀態下,能夠使自支軸6傳遞的振動經由頸部3傳達至頭部4而使毛束5振動。
此處,替換刷頭1B(頸部3及頭部4)中較佳為使用機械強度高的樹脂(例如,聚縮醛(聚甲醛(polyoxymethylene,POM)或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等)。藉此,支軸6相對於所述軸孔的插入強度變得牢固,即便於使頭部4的厚度變薄的情況下,亦能夠抑制與頭部4的植毛面4a垂直的方向的振動幅度增加。
另外,形成所述頸部3及頭部4的樹脂的彎曲彈性係數(日本工業標準(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JIS)K7171)較佳為1000MPa~3000MPa,更佳為1500MPa~3000MPa,進而佳為2000MPa~3000MPa。
頸部3具有自基端側朝向前端側而逐漸縮徑的尖細形 狀。藉此,頸部3的前端成為直徑最小的部分。另外,關於頸部3的形狀,為了容易刷臼齒,亦可將該頸部3的至少前表面3a側設為平緩的曲面(曲線(curve))形狀。
頸部3的最小厚度D較佳為3mm~5mm,進而更佳為3.5mm~4.5mm。再者,所謂頸部3的厚度,是指頸部3的前表面3a與背面3b之間的厚度。因而,頸部3的最小厚度D採用直徑最小的頸部3的前端的厚度(以圖2中的形成該部位的背面3b側的點P為基準,與頸部3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剖面的厚度)。
若頸部3的最小厚度D未滿3mm,則相對於頭部4的植毛面4a垂直的方向的振動幅度變大,自頸部3傳遞至頭部4的振動亦變大,因此,伴隨振動的不適感會增加。另一方面,若頸部3的最小厚度D超過5mm,則刷牙時嘴唇的開度變大,無法確保口腔內的操作性,從而對臼齒的清掃實感降低。
如圖5及圖6所示般,頭部4是藉由多個毛束5對口腔內進行刷掃的部分,藉由在刷掃時使多個毛束5振動,能夠提高於齒面或齒頸部、齒間部等微細部中,的齒垢去除效果。
頭部4只要為容易對口腔內進行刷掃的形狀或大小即可,其形狀雖無特別限定,但一般具有形成為大致長方體狀、並且角部帶有圓形的形狀。另外,頭部4亦可設為自基端側朝向前端側寬度逐漸變窄的形狀。頭部4的植毛面4a及其背面4b彼此形成為平坦的面。
再者,頭部4的背面4b可為自基端側朝向前端側厚度逐漸變薄的錐(taper)形狀,亦可為頭部4的背面4b側的中央具有隆起的圓形的形狀。
本實施形態的頭部4於正視時具有的形狀為:隨著自前端朝向頸部3而於寬度方向上擴大,繼而以同等的寬度延伸,繼而於寬度方向縮小,並到達與頸部3的邊界R。
邊界R為頭部4的正視形狀中的形成靠近頸部3的切角的曲線的終點,即為形成切角的曲線的彎曲方向發生變化的位置。更具體而言,邊界R為自正視時的頭部4中的形成靠近頸部3的切角部分的寬度變小的兩邊緣的曲線或直線,變化成寬度擴大的曲線或直線,或者寬度相同的直線的位置。另外,於正視時頸部3隨著朝向柄部2而寬度變大的電動牙刷1的情況下,邊界R與正視時頭部4與頸部3中的寬度最小的位置一致。頸部3的正視時的最小寬度較佳為3mm~5mm,更佳為3.5mm~4.5mm。
於頭部4的植毛面4a上,同一直徑的植毛孔7呈交錯狀排列配置有多個。毛束5藉由以下方式植設於各植毛孔7:將多根刷毛(filament)捆紮並對折,於其中間夾持被稱為平線的金屬製的防脫用具(未圖示)並打入至植毛孔7。再者,圖5中省略毛束5的圖示,僅圖示植毛孔7。
植毛孔7不限於呈交錯狀排列配置多個的構成,亦能夠設為呈格子狀排列配置多個的構成。另外,植毛孔7的內徑與 所植入的毛束5的根數相關,因此對毛束5的硬度或使用感產生影響,雖然能夠根據植毛時所使用的毛束5的粗度或毛長而以某種程度調整使用感,但植毛孔7的內徑一般較佳為1.0mm~3.0mm的範圍。
關於毛束5的刷毛的材質,雖無特別限定,但例如可列舉:聚醯胺(例如:6-12尼龍、6-10尼龍)、聚酯(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聚烯烴(例如:聚丙烯)、彈性體(例如:烯烴系、苯乙烯系)等合成樹脂材料。另外,該些樹脂材料可組合多種來使用,例如,亦能夠如芯鞘結構等般於芯部與鞘部使用不同的樹脂材料。
刷毛的橫剖面形狀通常為圓形,但並不限定於此種形狀,例如可設為橢圓形、三角形、四邊形、六邊形、星形、三片葉的三葉草形、四片葉的三葉草形等任意的形狀。
毛束5的毛長較佳為自頭部4的植毛面4a起,在成人用設為8mm~13mm,在兒童用設為6mm~9mm。就口腔內的使用性或使用感的方面而言,刷毛的粗度(最大直徑)較佳為0.12mm~0.26mm。另外,考慮到使用感、或刷掃感、清掃效果、耐久性等,亦可將粗度不同的多根刷毛任意組合來使用。
作為毛束5的植毛方法,除了將所述刷毛的毛束5對折,於其中間夾持平線並植設於植毛孔7的平線植毛法以外,亦可使用如下方法:將毛束5的下端壓入至成為頭部4的熔融樹脂 中並加以固定的熱熔接法、或者將毛束5的下端加熱並形成熔融塊之後,將熔融樹脂填充於模具的腔內而與頭部4一體地成形的模內(in-mold)法等。
如圖3所示,頭部4的寬度W較佳為6mm~16mm,更佳為8mm~15mm,進而更佳為10mm~12mm。若為上限值以下,則亦能夠插入至臼齒等狹窄的部位而不會伴隨由振動引起的不適感。再者,頭部4的寬度W越小,越減輕伴隨頭部4的振動的不協調感。另外,若為下限值以上,則能夠植設足夠量的毛束5,因此可確保對臼齒等的清掃實感。進而,即便頭部4振動,亦能夠牢牢地使刷頭抵接於清掃部位,從而可進行穩定的口腔清掃。
如圖3所示般,頭部4的長度V較佳為20mm~35mm,更佳為20mm~30mm。若為上限值以下,則由頭部4的振動引起的頭前端的位移變大,並關係到不協調感的減輕。另外,若為下限值以上,則能夠植設足夠量的毛束5,因此可確保對臼齒等的清掃實感。
於頭部4的寬度W為12mm~16mm的情況下,藉由將頭部4的長度V設為28mm~33mm,可減輕伴隨頭部4的振動的不協調感。例如,於寬度大的寬頭(wide head)的情況下,藉由縮短頭部4的長度V而平衡變得良好。
然而,本實施形態的替換刷頭1B中,藉由使頭部4的厚度變薄,頭部4的最大厚度T成為與頸部3的最小厚度D 相同(D=T)或者小於頸部3的最小厚度D(D>T)。
頭部4的最大厚度T較佳為2mm~4mm,更佳為2.5mm~3.5mm。再者,所謂頭部4的厚度,是指頭部4的前表面(植毛面)4a與背面4b之間的厚度。藉由使頭部4的厚度變薄,而能夠提高口腔內的操作性,並確保對臼齒等狹窄部位的清掃實感。
於頭部4及頸部3的背面側,頭部4相較於頸部3設置為自背面側朝前表面側的方向偏移(shift)。即,本實施形態的替換刷頭1B中,如圖2所示般,沿著頭部4的背面4b的軸線方向的延長線(line)L1相較於穿過頸部3的背面3b的前端P且與延長線L1平行的延長線L2而位於前表面側。
再者,頸部3的前端P表示頸部3的背面3b自背面側向朝向前表面側的方向偏移時的起始點(拐點)。即,頸部3的前端P處於其斜度自形成頸部3的背面3b的直線或曲線朝向形成頭部4的背面4b的直線或曲線而發生變化的位置。另外,於頭部4的背面4b形成曲線的情況下,延長線L1只要採用穿過形成頭部4的最大厚度T的背面4b側的點且與植毛面4a平行的延長線即可。
另外,於頭部4的背面4b與頸部3的背面3b之間設置有階差H。再者,階差H相當於延長線L1相對於延長線L2的偏移(shift)量。
階差H較佳為0.5mm~3.0mm,更佳為0.5mm~2.0 mm。藉此,可於頭部4的背面4b與口腔組織(臉頰的內側等)之間確保空間,頭部4的背面4b與口腔組織的接觸得以抑制,且能夠減輕由振動引起的不適感。
相對於此,若階差H未滿0.5mm,則使所述頭部4的背面4b側相較於頸部3的背面3b側而變薄的效果變得不充分。另一方面,若階差H超過2.0mm,則相對於柄部2的軸線而頭部4過度地位於前表面側,口腔內的操作性降低,且對臼齒的清掃實感降低。
另外,頭部4的前端與支軸6的前端的距離A較佳為40mm~60mm,更佳為45mm~55mm。再者,所謂距離A,是指將頭部4的前端與支軸6的前端連接的線段的長度。若距離A未滿40mm,則振動強烈地傳至頭部4,因此導致由過度振動引起的不適感。另一方面,若距離A超過60mm,則傳至頭部4的振動變弱,因此清掃實感變得不充分。
本實施形態的替換刷頭1B中,藉由使頭部4的背面4b側的厚度變薄,可於刷掃時的頭部4的背面4b與口腔組織(臉頰的內側等)之間確保空間。
藉此,頭部4的背面4b與口腔組織的接觸得以抑制,從而能夠減輕由振動引起的不適感。
另外,於頭部4及頸部3的前表面側,頭部4相較於頸部3設置為自背面側朝向前表面側的方向偏移(shift)。即,本實施形態的替換刷頭1B中,如圖2所示般,沿著頭部4的植 毛面4a的軸線方向的延長線L3,相較於穿過頸部3的前表面3a的前端Q且與延長線L3平行的延長線L4而位於前表面側。再者,前端Q表示頸部3的前表面3a自背面側朝前表面側的方向偏移時的起始點(拐點)。
另外,延長線L3相對於延長線L4的偏移(shift)量較佳為超過0mm且為1mm以下,更佳為超過0mm且為0.5mm以下。本實施形態的替換刷頭1B中,藉由使頭部4的植毛面4a向前表面側偏移,與不使其偏移的情況相比,可抑制自頸部3向頭部4的振動的傳遞。
藉此,即便於使頭部4的厚度變薄的情況下,亦能夠減小相對於頭部4的植毛面4a垂直的方向的振動幅度,從而能夠減輕在口腔內的振動所引起的不適感。另一方面,若偏移(shift)量超出必要地變大,則頭部4相對於柄部2的軸線而過度離開,因此,在口腔內的操作性降低,且對臼齒的清掃實感降低。
再者,本實施形態的替換刷頭1B中,將所述頭部4的植毛面4a相較於頸部3的前表面3a設置為自背面側朝前表面側的方向偏移(shift)的構成,但未必限定於此種構成。視情況亦能夠將頭部4的植毛面4a與頸部3的前表面3a設為連續地(筆直地)連接的構成。
另外,頭部4相對於頸部3設置為自背面側朝前表面側的方向傾斜。即,本實施形態的替換刷頭1B中,如圖2所示 般,頭部4的軸線T1(延長線L3的延長線)相對於頸部3的軸線T2(沿著軸孔的中心軸的延長線)向前表面側傾斜,所述軸線T1相對於植毛面4a平行,所述軸線T2相對於柄部2的拆裝方向平行。
該情況下,頭部4的軸線T1與頸部3的軸線T2所成的角度(以下,稱作頭部4的斜度)α較佳為1°~5°,更佳為2°~4°。藉此,不僅可抑制頭部4的背面4b與口腔組織(臉頰的內側等)的接觸,亦可提高對臼齒或牙齒內側的清掃實感。
相對於此,若頭部4的斜度α未滿1°,則不僅所述效果變得不充分,來自牙刷本體1A的振動亦容易傳至頭部4,因此,與植毛面4a垂直的方向的振動幅度變大,從而助長使用時的伴隨振動的不協調感。另一方面,若頭部4的斜度α超過5°,則不僅頭部4朝臼齒的到達性降低,頭部4的位置亦自柄部2的軸線過度離開,因此,與植毛面4a垂直的方向的振動幅度變大,從而助長使用時的伴隨振動的不協調感。
再者,本實施形態的替換刷頭1B中,所述頭部4相對於頸部3設置為自背面側朝前表面側的方向傾斜的構成,但未必限定於此種構成。視情況亦能夠設為頭部4的軸線T1與頸部3的軸線T2變得平行(α=0°)的構成。
本實施形態的替換刷頭1B如圖2及圖4所示般,於頭部4及頸部3的背面側具有自頸部3的前端至頭部4的背面4b而一部分相連的振動抑制部8。
振動抑制部8將頭部4及頸部3一體地形成,並且具有自頸部3的背面3b的前端P朝向頭部4的背面4b而寬度逐漸變窄且高度逐漸變低的形狀。另外,振動抑制部8形成將所述頭部4的背面4b與頸部3的背面3b之間平滑地連接的傾斜面。另外,振動抑制部8的前端位於穿過位於後述外側植毛區域S2的最後端(基端)側的第2毛束5b的後端的寬度方向的線上。
振動抑制部8抑制相對於頭部4的植毛面4a垂直的方向的過度振動。
另外,於使所述頭部4的背面4b側的厚度變薄的狀態下,藉由該振動抑制部8能夠提高頭部4與頸部3的連結部分的強度。藉此,能夠一面抑制頭部4的背面4b與口腔組織(臉頰的內側等)的接觸,一面減輕由振動引起的不適感。
於頭部4的植毛面4a上,如圖5所示,於其中央部分設置有藉由多個植毛孔7沿頭部4的長度方向排列而構成的中央植毛區域S1,且於隔著該中央植毛區域S1的兩側設置有藉由多個植毛孔7沿頭部4的長度方向排列而構成的外側植毛區域S2。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例如,於頭部4的植毛面4a呈交錯狀排列的多個植毛孔7中,於植毛面4a的中央部分,由沿頭部4的長度方向排列的3行植毛孔7構成中央植毛區域S1。另一方面,於隔著該中央植毛區域S1的兩側,分別由沿著頭部4的長度方向排列的2行植毛孔7構成一對外側植毛區域S2。
如圖6所示,於中央植毛區域S1的各植毛孔7中植設 有包含隨著朝向毛尖而直徑變細的錐狀的刷毛(以下,稱作第1錐形牙刷毛)的毛束5(以下,稱作第1毛束5a)。另一方面,於外側植毛區域S2的各植毛孔7中植設有包含前端直徑較第1錐形牙刷毛細的錐狀的刷毛(以下,稱作第2錐形牙刷毛)的毛束5(以下,稱作第2毛束5b)。
另外,於位於中央植毛區域S1的前端側及後端側的植毛孔7a、植毛孔7b中分別植設有第2毛束5b。藉此,於頭部4的植毛面4a上,該些植設於中央植毛區域S1的前端側及後端側的第2毛束5b與植設於外側植毛區域S2的第2毛束5b以包圍植設於中央植毛區域S1的第1毛束5a的周圍的方式配置。即,於頭部4的植毛面4a上設置有與植設於外側植毛區域S2的多個第2毛束5b,並且於中央植毛區域S1的周圍沿頭部4的圓周方向並排植設有多個第2毛束5b的外周植毛區域S3。
進而,植設於中央植毛區域S1的第1毛束5a的植毛密度較植設於外側植毛區域S2的第2毛束5b的植毛密度設定得高。再者,此處提及的所謂「植毛密度」為由[植毛孔的面積的總和]÷[植毛面積]所提供的值,所謂「植毛孔的面積的總和」為將構成各植毛區域S1、植毛區域S2的植毛孔7的面積相加所得的值,所謂「植毛面積」,是依據「JIS S 3016-1995」,並利用直線將位於各植毛區域S1、植毛區域S2的外周的各植毛孔7的外側連接,以其連接而成的包圍區域的面積來表示。
本實施形態中,藉由植毛密度較外側植毛區域S2高且 包含前端直徑較第2錐形牙刷毛粗的第1錐形牙刷毛的中央植毛區域S1的第1毛束5a,而效率良好地對齒面進行刷掃,並且,相對於比較容易接觸齒齦的外側植毛區域S2而植設植毛密度較中央植毛區域S1低且包含前端直徑較第1錐形牙刷毛細的第2錐形牙刷毛的第2毛束5b,藉此可緩和在刷掃時傳至齒齦的振動的強度,可減輕在口腔內的振動所引起的不適感。
另外,植毛密度高的中央植毛區域S1的第1毛束5a包括前端直徑較第2錐形牙刷毛粗的第1錐形牙刷毛,因此,能夠產生該第1毛束5a的毛硬強度良好的振動傳遞,從而提高由振動帶來的清掃實感。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在包圍植設於中央植毛區域S1的第1毛束5a的周圍的外周植毛區域S3植設有第2毛束5b。藉此,當刷臼齒時,第2毛束5b容易由全方位接觸齒齦,從而能夠可毛尖接觸齒齦時的接觸感更加良好。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植設於外側植毛區域S2的第2毛束5b的毛長高於植設於中央植毛區域S1的第1毛束5a的毛長。具體而言,當將第1毛束5a的最大高度設為t1[mm],並將第2毛束5b的最大高度設為t2[mm]時,較佳為滿足0.5mm≦t2-t1≦3.0mm的關係。
即,藉由使第2毛束5b的最大高度t2高於第1毛束5a的最大高度t1,能夠提高第2毛束5b對齒頸部及齒間部的毛尖進入性。另外,當毛尖接觸齒面時,毛長長的第2毛束5b自 然地打開,且毛尖適合(fit)於齒頸部,因此,能夠以簡單的操作提高對齒頸部的刷掃效果而不在意毛尖接觸齒頸部的角度。進而,當使毛長長的第2毛束5b接觸齒齦時,該第2毛束5b起到緩衝(cushion)的作用,藉此可緩衝振動,並減輕在口腔內的振動所引起的不適感。
因而,藉由將所述中央植毛區域S1中的第1毛束5a與外側植毛區域S2中的第2毛束5b的毛長差t2-t1設為0.5mm~3.0mm的範圍、更佳為0.5mm~2.0mm的範圍、進而更佳為0.5mm~1.0mm的範圍,能夠使對齒面的清掃性和與齒齦的接觸感變得良好。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將第1錐形牙刷毛的前端直徑設為40μm~80μm,並將第2錐形牙刷毛的前端直徑設為5μm~30μm,從而能夠平衡佳地兼顧對齒面的清掃性與對牙齒縫隙的清掃性。進而,能夠兼顧對齒面的清掃與伴隨振動的不適感的減輕。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較佳為於中央植毛區域S1,多個植毛孔7沿頭部4的長度方向並排設置至少2行以上。藉此,於中央植毛區域S1,第1毛束5a沿頭部4的長度方向並排植設2行以上,藉由該些第1毛束5a可獲得對齒面的充分的齒垢去除力,以及由振動帶來的充分的清掃實感。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當將植設於中央植毛區域S1的第1毛束5a的植毛密度設為ρ1,並將植設於外側植毛區域S2的 第2毛束5b的植毛密度設為ρ2時,較佳為滿足0.40≦ρ1≦0.70、0.20≦ρ2≦0.40、1.2≦ρ12≦2.4的關係。
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將中央植毛區域S1的植毛密度ρ1設為0.40≦ρ1≦0.70的範圍、更佳為0.50≦ρ1≦0.60的範圍,能夠適度地增強中央植毛區域S1中的第1毛束5a的毛腰,另一方面,藉由將外側植毛區域S2的植毛密度ρ2設為0.20≦ρ2≦0.40的範圍、更佳為0.30≦ρ2≦0.40的範圍,能夠使外側植毛區域S2中的第2毛束5b適度地彎曲。
另外,於將相對於該些植設於中央植毛區域S1的第1毛束5a的植毛密度ρ1而言的植設於外側植毛區域S2的第2毛束5b的植毛密度ρ2之比(以下,稱作植毛密度比)ρ12設為1.2~2.4的範圍的情況下,藉由植毛密度較外側植毛區域S2高的中央植毛區域S1的第1毛束5a效率良好地對齒面進行刷掃,並且藉由植毛密度較該中央植毛區域S1低的外側植毛區域S2的第2毛束5b效率良好地對齒頸部及齒間部進行刷掃,因此可提高齒面或齒頸部、齒間部等微細部的齒垢去除力。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為在位於中央植毛區域S1的前端側及後端側的植毛孔7a、植毛孔7b中分別植設有第2毛束5b的構成,但亦可設為代替第2毛束5b而植設有第1毛束5a的構成。另外,關於第1毛束5a及第2毛束5b,不限於所述使用錐形牙刷毛的構成,能夠使用直徑朝向毛尖成為固定的直牙刷毛等任意的刷毛。
如上所述,具備本實施形態的替換刷頭1B的電動牙刷1中,藉由使頭部4的厚度變薄,可獲得高的臼齒清掃實感,並且抑制由使頭部4的厚度變薄所引起的過度振動,因此能夠減輕在口腔內的振動所引起的不適感。
再者,本發明未必限定於所述實施形態者,於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能夠施加各種變更。
例如,關於所述植毛面4a中的毛束5的配置,未必限定於所述圖5及圖6所示的構成者,能夠適當施加變更。
例如,於圖7所示的另一配置例中,於頭部4的植毛面4a呈交錯狀排列的多個植毛孔7中,於植毛面4a的中央部分,由沿頭部4的長度方向排列的3行植毛孔7構成中央植毛區域S1。另一方面,於隔著該中央植毛區域S1的兩側,分別由沿頭部4的長度方向排列的1行植毛孔7構成一對外側植毛區域S2。
另外,外側植毛區域S2的各植毛孔7的直徑大於中央植毛區域S1的各植毛孔7的直徑。藉此,如圖8所示般,相較於植設於中央植毛區域S1的各植毛孔7中的第1毛束5c的毛束直徑,植設於外側植毛區域S2的各植毛孔7中的第2毛束5d的毛束直徑變大。
另外,第1毛束5c的毛長高於第2毛束5d的毛長。第1毛束5c及第2毛束5d中可使用錐形牙刷毛。再者,關於第1毛束5c及第2毛束5d,不限於所述使用錐形牙刷毛的構成,能夠使用直徑朝向毛尖成為固定的直牙刷毛等任意的刷毛。
另外,於頭部4的植毛面4a上,雖省略圖示,但亦可設為如下構成:設置有與所述植設於外側植毛區域S2的多個第2毛束5d,並且以包圍植設於中央植毛區域S1的第1毛束5c的周圍的方式沿頭部4的圓周方向並排植設有多個第2毛束5d的外周植毛區域S3。
於設為此種構成的情況下,藉由使第2毛束5d的毛束直徑大於第1毛束5c的毛束直徑,從而第2毛束5d變得容易接觸齒齦,因此能夠緩和該第2毛束5d對齒齦的壓力,並獲得與齒齦的輕柔接觸感。另外,能夠減輕刷掃時傳至齒齦的振動的不適感。進而,藉由使第1毛束5c的毛長高於第2毛束5d的毛長,能夠兼顧與齒齦的輕柔接觸感和對齒頸部的清掃性。
另外,例如於圖9所示的另一配置例中,於植毛面4a的中央部分的前端側設置有多個第1毛束5e沿頭部4的長度方向並排植設的中央植毛區域S1,於植毛面4a的中央部分的基端側設置有無毛束的中央無毛區域S4,且於隔著中央植毛區域S1及中央無毛區域S4的兩側設置有多個第2毛束5f沿頭部4的長度方向並排植設的外側植毛區域S2。
第1毛束5e及第2毛束5f中可使用錐形牙刷毛。再者,關於第1毛束5e及第2毛束5f,不限於所述使用錐形牙刷毛的構成,能夠使用直徑朝向毛尖成為固定的直牙刷毛等任意的刷毛。
於設為此種構成的情況下,隔著中央無毛區域S4的兩 側的第2毛束5f變得容易彎曲,毛尖朝齒頸部的進入性提高。另一方面,由於可抑制第1毛束5e及第2毛束5f的硬度的降低或疏毛感,因此能夠充分確保齒垢的刮取性。進而,隔著中央無毛區域S4的兩側的第2毛束5f彎曲,藉此可緩和振動,並減輕在口腔內的振動所引起的不適感。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來進一步明確本發明的效果。再者,本發明不限定於以下的實施例,可於不變更其主旨的範圍內適當變更來實施。
(實施例1~實施例12及比較例1~比較例4)
本實施例中,如下述表1所示般,製作使「頭部的最大厚度T[mm]」、「頸部的最小厚度D[mm]」、「階差H[mm]」、「頭部的前端與支軸的前端的距離A[mm]」、「頭部的斜度α[°]」、「L3相對於L4的偏移量[mm]」、「頭部及頸部的材質」、「頭寬W[mm]」、「頭長V[mm]」不同的實施例1~實施例9及比較例1~比較例4的替換刷頭。再者,關於馬達的轉速,均設為9000rpm。另外,實施例1~實施例12及比較例1~比較例4中,均使用「平線植毛法」。
另外,以頭部的植毛孔中的「直徑」為1.6mm、「列間距」為2.5mm、「行間距」為2.2mm(均為孔中心間距離)進行配置。以所述間距為基礎,根據各頭寬、頭長來設定行數.列數,於寬度方向上設為4行~6行,於長度方向上設為7列~9列。
牙刷毛為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樹脂的ST毛,將基部直徑為7.5mil的牙刷毛於每一個植毛孔中植入23根。由於為平線植毛,因此實際上為46根。另外,毛長設為12mm。
然後,對於使用了所述實施例1~實施例12及比較例1~比較例4的替換刷頭的電動牙刷,進行關於「對臼齒的清掃實感」及「伴隨振動的不適感」的評價試驗。將其評價結果示於下述表1。
再者,關於「對臼齒的清掃實感」的評價試驗,由10名專業評估員進行官能評價,按照以下基準來評價對臼齒(第二大臼齒)的清掃實感。
5分:非常容易刷。
4分:稍微容易刷。
3分:中等。
2分:稍微難刷。
1分:非常難刷。
然後,求出10名專業評估員的評分的平均值,進行以下4級評價。
◎:4.5以上且5.0分以下
○:3.5以上且未滿4.5分
△:2.5以上且未滿3.5分
×:未滿2.5分
另外,關於「伴隨振動的不適感」的評價試驗,由10名專業評估員進行官能評價,按照以下基準來評價刷掃時的伴隨振動的不適感。
5分:完全不在意振動。
4分:幾乎不在意振動。
3分:中等。
2分:稍微在意振動。
1分:非常在意振動。
然後,求出10名專業評估員的評分的平均值,進行以下4級評價。
◎:4.5分以上且5.0分以下
○:3.5分以上且未滿4.5分
△:2.5分以上且未滿3.5分
×:未滿2.5分
Figure 107142748-A0305-02-0030-1
根據表1所示的評價結果,實施例1~實施例12的電動牙刷與比較例1~比較例4的電動牙刷相比較,「對臼齒的清掃實感」及「伴隨振動的不適感」的任一評價均顯示出良好的結果,因此,關於綜合評價獲得了良好的結果。
再者,頭部中的植毛孔的排列圖案根據頭寬及頭長而設定,但於任一排列圖案中均獲得了同樣的評價。
1:電動牙刷
1A:牙刷本體
1B:(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
2:柄部
3:頸部
3a:頸部的前表面
3b:頸部的背面
4:頭部
4a:植毛面
4b:頭部的背面
5:毛束
6:支軸
8:振動抑制部
A:頭部的前端與支軸的前端的距離

Claims (7)

  1. 一種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所述電動牙刷包括柄部、自所述柄部的前端延長的頸部、以及設置於所述頸部的前端的頭部,且一面藉由電驅動而產生振動,一面藉由植設於所述頭部的植毛面的多個毛束對口腔內進行清掃,所述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拆裝自如地安裝於所述電動牙刷的包含所述柄部的牙刷本體且包含所述頸部及所述頭部,所述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的特徵在於,所述頸部與所述頭部為略直線狀的關係,所述頭部的最大厚度T為2mm~4mm,所述頸部的最小厚度D為3mm~5mm,且滿足D≧T的關係,所述植毛面上設置有沿所述頭部的長度方向排列的多個植毛孔,所述毛束植設於所述多個植毛孔,於安裝於自所述柄部的前端朝軸線方向突出設置的支軸的前端的狀態下,沿所述軸線方向延伸並穿過所述支軸的延長線的假想直線,從所述頭部的後端經過所述頭部的前端穿過所述頭部的內部,於設置有所述植毛面的前表面側的相反側的所述頭部及所述頸部的背面側,所述頭部相較於所述頸部設置為自所述背面側朝所述前表面側的方向偏移,相對所述頸部的所述頭部的偏移,為自所述頸部的前端開始,且在相較於多個所述植毛孔中位於所述頸部側長度方向的第2列所述植毛孔的所述頸部側結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其中,於所述頭部的背面與所述頸部的背面之間設有階差H,且所述階差H為0.5mm~3m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其中,所述頭部相對於所述頸部設置為自所述背面側朝所述前表面側的方向傾斜,且相對於所述植毛面平行的所述頭部的軸線,與相對於所述柄部的拆裝方向平行的所述頸部的軸線所成的角度為1°~5°。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其中,所述頭部的前端與所述支軸的前端的距離為40mm~60m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其中,於設置有所述植毛面的一側的所述頭部及所述頸部的所述前表面側,所述頭部相較於所述頸部設置為自所述所述背面側朝所述前表面側的方向偏移。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其中,於所述頭部及所述頸部的所述背面側具有自所述頸部的前端 至所述頭部的背面而一部分相連的振動抑制部。
  7. 一種電動牙刷,包括柄部、自所述柄部的前端延長的頸部、以及設置於所述頸部的前端的頭部,且一面藉由電驅動而產生振動,一面藉由植設於所述頭部的植毛面的多個毛束對口腔內進行清掃,所述電動牙刷的特徵在於,具有相對於包含所述柄部的牙刷本體而拆裝自如地安裝有包含所述頸部及所述頭部的替換刷頭的結構,且作為所述替換刷頭,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
TW107142748A 2017-11-30 2018-11-29 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以及電動牙刷 TWI8264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1177 2017-11-30
JP2017231177 2017-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4622A TW201924622A (zh) 2019-07-01
TWI826404B true TWI826404B (zh) 2023-12-21

Family

ID=66665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2748A TWI826404B (zh) 2017-11-30 2018-11-29 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以及電動牙刷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7270551B2 (zh)
KR (1) KR20200088274A (zh)
CN (1) CN111343944A (zh)
SG (1) SG11202004600XA (zh)
TW (1) TWI826404B (zh)
WO (1) WO2019107489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5080A (en) * 1969-08-28 1972-08-22 Huebner Otto Mechanically powered toothbrush
JPH0654717A (ja) * 1992-08-11 1994-03-01 Lion Corp 歯刷子
JP2005312617A (ja) * 2004-04-28 2005-11-10 Izumi Products Co 電動歯ブラシ器具
TW201238569A (en) * 2010-12-23 2012-10-01 Colgate Palmolive Co Oral care implement
WO2016177580A1 (de) * 2015-05-04 2016-11-10 Trisa Holding Ag Elektrogerät für die körperpfle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87623U (ja) * 1984-05-24 1985-12-12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刷子
US5628082A (en) * 1995-03-22 1997-05-13 Colgate-Palmolive Company Toothbrush with improved efficacy
JPH08257043A (ja) 1995-03-24 1996-10-08 Nidai Seiko:Kk 電動歯ブラシ
WO2005060788A1 (ja) * 2003-12-24 2005-07-07 Lion Corporation 歯ブラシ
CN101686750A (zh) * 2007-06-14 2010-03-31 狮王株式会社 牙刷
CN101467813A (zh) * 2007-12-30 2009-07-01 彭呈睿涛 一种能够换刷头的牙刷
JP3148337U (ja) 2008-11-26 2009-02-12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電動歯ブラシ
JP5427486B2 (ja) 2009-06-24 2014-02-26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歯ブラシ
JP5530776B2 (ja) * 2010-03-24 2014-06-25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歯ブラシ
MY166679A (en) * 2010-10-29 2018-07-18 Lion Corp Toothbrush
WO2013164986A1 (ja) * 2012-05-01 2013-11-07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歯ブラシ
CN103405283B (zh) * 2013-05-29 2015-04-15 宁波赛嘉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摆振驱动结构的电动牙刷
JP2016010511A (ja) * 2014-06-27 2016-01-21 小林製薬株式会社 歯ブラシ
JP6598352B2 (ja) * 2015-03-31 2019-10-30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歯ブラシ
TWI753888B (zh) * 2016-03-09 2022-02-01 日商獅子股份有限公司 牙刷
KR102384895B1 (ko) * 2016-03-09 2022-04-11 라이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칫솔
JP6706103B2 (ja) * 2016-03-15 2020-06-03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グリップ部分とブラシ部分のとの間を強固に接続した電動歯ブラ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5080A (en) * 1969-08-28 1972-08-22 Huebner Otto Mechanically powered toothbrush
JPH0654717A (ja) * 1992-08-11 1994-03-01 Lion Corp 歯刷子
JP2005312617A (ja) * 2004-04-28 2005-11-10 Izumi Products Co 電動歯ブラシ器具
TW201238569A (en) * 2010-12-23 2012-10-01 Colgate Palmolive Co Oral care implement
US20130269128A1 (en) * 2010-12-23 2013-10-17 Colgate-Palmolive Company Oral care implement
WO2016177580A1 (de) * 2015-05-04 2016-11-10 Trisa Holding Ag Elektrogerät für die körperpfle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88274A (ko) 2020-07-22
CN111343944A (zh) 2020-06-26
JPWO2019107489A1 (ja) 2020-11-26
JP7270551B2 (ja) 2023-05-10
TW201924622A (zh) 2019-07-01
WO2019107489A1 (ja) 2019-06-06
SG11202004600XA (en) 2020-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47480B2 (ja) 歯ブラシ
JP6170835B2 (ja) 歯ブラシおよび電動歯ブラシ
JP3148337U (ja) 電動歯ブラシ
WO2020095867A1 (ja) 歯ブラシ
JP6117463B2 (ja) 歯ブラシ
JP3192545U (ja) ワンタフト付歯ブラシ
TWI826404B (zh) 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以及電動牙刷
TWI734760B (zh) 牙刷
WO2018198772A1 (ja) 歯ブラシ
JP3146526U (ja) 舌クリーナー
JP2005185399A (ja) 歯ブラシ
JP6598383B2 (ja) 歯ブラシ
JP2013198672A (ja) 口腔内清掃具
JP2021104237A (ja) 歯ブラシ
JP2015036042A (ja) 歯ブラシ
CN112203559B (zh) 牙刷
WO2021131553A1 (ja) 歯ブラシ
JP7349324B2 (ja) 液状歯磨き剤塗布ブラシ
JP2024021493A (ja) 歯ブラシ
JP3138318U (ja) 歯ブラシ
JP6452220B2 (ja) 歯ブラシ
JP6429359B2 (ja) 歯ブラシ
TW202128056A (zh) 牙刷
JP2014050587A (ja) 歯間清掃用具
JP2015167821A (ja) 歯ブラ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