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6811B - 擦拭片材 - Google Patents

擦拭片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6811B
TWI816811B TW108120041A TW108120041A TWI816811B TW I816811 B TWI816811 B TW I816811B TW 108120041 A TW108120041 A TW 108120041A TW 108120041 A TW108120041 A TW 108120041A TW I816811 B TWI816811 B TW I8168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ping sheet
special
fiber
fibers
shap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0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0113A (zh
Inventor
百合野翔太郎
成田行人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0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0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6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68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91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fibres
    • D04H1/4391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fibres fibres with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16Cloths; Pads; Spon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16Cloths; Pads; Sponges
    • A47L13/17Cloths; Pads; Sponges containing cleaning ag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擦拭片材(1)於至少一面具有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且具有包含橫截面為扁平形之異形纖維(2)之纖維集合體(1A)。於構成凹凸部之凹部(3)及凸部(4)中,存在於凹部(3)之異形纖維(2)係其橫截面之長徑大致朝向沿擦拭片材(1)之面之方向,存在於凸部(4)之異形纖維(2)之橫截面之長徑大致朝向沿與擦拭片材(1)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

Description

擦拭片材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擦拭片材。
以熱塑性樹脂為原料之纖維以將該纖維交絡而得之不織布之形態用於各種用途。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一種包含20~80質量%之多葉扁平截面聚酯系纖維及20~80質量%之纖維素系纖維之不織布。該不織布具有水或藥液等液體之較高之吸液保液力及釋出性,兼具適度之蓬鬆性及柔軟性,因此,該文獻中記載可用作對人擦拭用或美容用。
於專利文獻2中,揭示一種具有纖維集合體及網狀片材纏繞而得之基材片材及洗淨液的濕式清潔用片材。該文獻中記載該濕式清潔用片材於其清潔面形成有宏觀凹凸圖案,且頭髮之捕捉性能優異。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4/132690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7-113282號公報
本發明係於至少一面具有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且具有包含橫截面為扁平形之異形纖維之纖維集合體之擦拭片材。於構成上述凹凸部之凹部及凸部中,存在於該凹部之上述異形纖維係其橫截面之長徑大致朝向沿上述擦拭片材之面之方向,存在於該凸部之上述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 長徑大致朝向沿與上述擦拭片材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
1:擦拭片材
1A:纖維集合體
2:異形纖維
3:凹部
4:凸部
5:線狀凹部
5A:對稱軸
5L:線狀凹部之行
5S:對稱軸
7:第1區域
8:第2區域
10:製造裝置
15:稀洋紗
20:棉網形成部
21:梳棉機
22:導輥
25:稀洋紗輥
30:水刺部
31:第1水流噴嘴
32:第1支持帶
40:圖案形成部
41:第2水流噴嘴
42:第2支持帶
50:凹凸部形成構件
50a:凹部形成用凸部
50b:凸部形成用凹部
50c:排水孔
60:線狀凹部形成構件
60a:第1線狀材
60b:第2線狀材
60R:空間
A:長度
Ap:間隔(間距)
B:長度
Bd:寬度
Bh:捲曲直徑
Bp:間隔(間距)
C:長度
D:長度
L1:長度
L2:間隔
L3:間隔
MD:搬送方向
P:凸部
R:凹部
W:高壓水流
W1:寬度
X:長度方向
Y:寬度方向
圖1(a)及(b)係用於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之異形纖維之橫截面形狀之俯視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之一實施形態之模式圖。
圖3(a)係使用具有圖1(b)所示之橫截面形狀之異形纖維之擦拭片材之凹部之掃描型電子顯微鏡下之觀察圖像,圖3(b)係使用具有圖1(b)所示之橫截面形狀之異形纖維之擦拭片材之凸部之掃描型電子顯微鏡下之觀察圖像。
圖4(a)至(e)係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中之線狀凹部之要部放大圖。
圖5係可較佳地用於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之製造之製造裝置之模式圖。
圖6係圖5所示之製造裝置中之凹凸部形成構件之模式圖。
圖7係表示擦拭片材之製造時之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配向之模式圖。
圖8(a)係圖5所示之製造裝置中之線狀凹部形成構件之模式圖,圖8(b)係圖8(a)之A-A線下之剖視圖。
專利文獻1之不織布係以對人擦拭用或美容用為目的者,關於清潔地面等之情形時之垃圾之捕集性未有任何揭示。又,專利文獻2之清潔用片材其微粒子(灰塵)污垢之捕集性能有改善之餘地。
因此,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解決先前技術之缺點之擦拭片材。
以下,對本發明之擦拭片材基於其較佳之實施形態進行說 明。於本發明中,「擦拭」係包含清潔及擦拭之兩方面之意思者,例如,包含地面、牆面、天花板及柱等建築物之清潔、建具或備品之清潔、物品之擦拭、身體及身體相關之器具之擦拭等。
本發明之擦拭片材包含異形纖維,較佳為具備以異形纖維為主體之纖維集合體。異形纖維係其纖維彼此堆積、交絡或結合而形成纖維集合體。構成纖維集合體之纖維係其纖維彼此可融合,亦可不融合。自提高纖維之自由度、提高污垢之捕集效率之觀點而言,構成纖維集合體之纖維較佳為其纖維彼此不融合。「作為主體」係指構成擦拭片材之纖維集合體中含有異形纖維50質量%以上。
本發明之擦拭片材於著眼於1個纖維集合體時,可包含含異形纖維之單層之纖維集合體,或者亦可包含多層結構之纖維集合體,該多層結構之纖維集合體具備包含異形纖維之層、及不包含異形纖維之層。又,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亦可包含如下之多層結構之纖維集合體,該多層結構之纖維集合體具備包含第1異形纖維之層、及包含與第1異形纖維不同之第2異形纖維之層。
本發明之擦拭片材可僅由包含異形纖維之1個纖維集合體(不論單層及多層)構成,或者亦可具有多層之積層結構,該多層之積層結構重疊包含異形纖維之第1纖維集合體、及不包含異形纖維之第2纖維集合體或除纖維集合體以外之其他片材材料而得。作為纖維集合體,例如,可列舉不織布或織布、紙等。
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中之異形纖維所占之比率於該擦拭片材包含單層結構之纖維集合體之情形時,自兼顧微粒子污垢之捕集性及毛髮等纖維污垢之捕集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5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60質 量%以上,更佳為70質量%以上。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中除異形纖維以外亦可含有之纖維係其橫截面為真圓之纖維(於本說明書中,將橫截面為真圓之纖維亦稱為「非異形之纖維」)。此種非異形之纖維於該擦拭片材包含單層結構之纖維集合體之情形時,至多較佳為以50質量%以下之比率含有,進而較佳為以40質量%以下之比率含有,更佳為以30質量%以下之比率含有。
本發明之擦拭片材所含之異形纖維係指纖維之橫截面(與纖維之長度方向正交之截面)之形狀為扁平形之纖維。纖維之橫截面為扁平形係指纖維之橫截面於將橫切橫截面之線段之中最長之線段之長度設為A、與該線段正交且與該橫截面橫切之線段之中最長之線段之長度設為B時,長度A較長度B長者。即,異形纖維係於其橫截面具有長徑及短徑者。異形纖維較佳為以長度A之線段為對稱線而線對稱。
作為具有此種纖維之橫截面之形狀之異形纖維,例如,可列舉具有圖1(a)所示之橢圓形、圖1(b)所示之多葉形等橫截面形狀者。於圖1(a)所示之纖維之橫截面形狀為橢圓之異形纖維中,長度A係橢圓之長徑,長度B係橢圓之短徑(以下,於本說明書中,不論異形纖維之橫截面形狀如何,均將長度A亦稱為「長徑」,將長度B亦稱為「短徑」)。異形纖維藉由具有此種橫截面,可使構成纖維之撓曲剛性具有各向異性,其結果,可易於纏繞毛髮等纖維污垢。
詳細而言,異形纖維於其橫截面中的沿長徑之方向(以下,將其亦稱為長徑方向)及沿短徑之方向(以下,將其亦稱為短徑方向)撓曲剛性(EI)產生差異。撓曲剛性(EI)係由該構成材料之楊氏模數(E)、與由纖維之截面形狀及大小決定之截面二次矩(I)之積所表示者。異形纖維包含 同一材料,楊氏模數一定,因此,異形纖維之撓曲剛性藉由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截面二次矩之大小所決定。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截面二次矩於橫截面之長徑方向變大,於短徑方向變小。因此,異形纖維以其橫截面之長徑方向與清潔對象面之角度為大致直角之方式與清潔對象面抵接,藉此,呈現較高之撓曲剛性。由此,可進行存在於清潔對象面之纖維污垢之刮取及鉤取。又,異形纖維以橫截面之短徑方向與清潔對象面之角度為大致直角之方式與清潔對象面抵接,藉此,與長徑方向上之抵接相比,撓曲剛性較低。由此,可進行纖維污垢之纏繞。如此,擦拭片材藉由包含異形纖維,可有效提高纖維污垢之捕集性能。
如上述,擦拭片材所含之異形纖維係其橫截面之長徑與擦拭片材之面所成之角度之關係自纖維污垢之捕集性能之觀點而言較重要。於著眼於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配向時(以下,將該配向亦稱為「纖維截面配向」),將橫截面之長徑與擦拭片材之面所成之角度未達45度之異形纖維之存在比率以根數基準計為50%以上者定義為「橫截面之長徑大致朝向沿上述擦拭片材之面之方向」,將橫截面之長徑與擦拭片材之面所成之角度為45度以上之異形纖維之存在比率以根數比率計為50%以上者定義為「橫截面之長徑大致朝向沿與上述擦拭片材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
除毛髮等纖維污垢之有效捕集以外,亦自實現微粒子污垢之有效捕集之觀點而言,用於本發明之異形纖維於其橫截面形狀較佳為具有至少1個凸部,進而較佳為具有2個以上,更佳為具有3個以上,該凸部具有尖銳之頂部。作為尖銳之頂部,異形纖維之橫截面形狀之凸部之輪廓例如可列舉(A)藉由非平行之2根直線相交而劃分形成之情形、(B)藉由1根直線與1根曲線相交而劃分形成之情形、及(C)藉由2根曲線相交而劃分形 成之情形等。例如,圖1(b)所示之異形纖維具有8個尖銳之頂部。尖銳之頂部較佳為於與長徑交叉之方向延伸,較佳為於與長徑正交之方向延伸。於本發明中,可單獨使用1種異形纖維,或者亦可組合使用橫截面形狀不同之2種以上之異形纖維。作為具有尖銳之頂部之其他異形纖維,以具有後述之長徑及短徑之比為條件,其橫截面形狀可為例如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及六邊形等凸多邊形、星形多邊形、W狀形等。
特別是,於單獨使用1種異形纖維之情形時,除毛髮等纖維污垢之捕集性以外,亦自增大構成纖維之比表面積、提高微粒子之捕集性之觀點而言,如圖1(b)所示,於沿周向觀察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輪廓線時,較佳為具有複數個凸部P、及位於相鄰之凸部P間之凹部R之形狀。
包含含上述異形纖維之纖維集合體的本發明之擦拭片材如圖2所示,係具有長度方向X及與該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Y之大致矩形狀之片材。如該圖所示,擦拭片材1於其至少一面具有宏觀圖案之凹凸部,該凹凸部具有曲線部。自有效捕集毛髮等纖維污垢及微粒子污垢之觀點而言,更佳為於用作擦拭面(與擦拭對象面接觸之面)之面側具有宏觀圖案之凹凸部,該凹凸部具有曲線部。
如該圖所示,於擦拭片材1之一面形成有構成凹凸部之凹部3及凸部4。凹部3與凸部4之交界線宏觀上具有曲線狀之部分。將宏觀圖案之凹凸部形成於一面時之另一面平坦,未形成有來自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之凹凸。
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並未限定於該圖所示之宏觀圖案,例如,可為日本專利特開2017-113282號公報所示之宏觀圖案、或直線、曲線、圓及多邊形等圖形適當組合而得之宏觀圖案。再者,宏觀上之曲線狀 意味著構成微尺度之微細之孔之曲線、構成直徑1.5~2mm左右之排水用孔之曲線除外的可藉由目視確認構成凹凸部之圖形之邊之一部分為曲線,自此種觀點而言,較佳為以由凹部3所圍繞之各個凸部4之面積為300mm2以上之方式形成凹部3及凸部4。藉由具有此種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亦可實現提高擦拭片材本身之設計性之優點。
本發明之擦拭片材由於作為其構成纖維之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係具有長徑及短徑之扁平形狀,於構成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之凹部3及凸部4中,纖維配向不同。具體而言,存在於凹部3之異形纖維以其扁平面朝向擦拭片材之面(圖2中紙面方向)之方式配向,存在於凸部4之異形纖維以其扁平面朝向與擦拭片材之面正交之面(圖2中與紙面正交之面)之方式配向。
換言之,存在於凹部3之異形纖維係其橫截面之長徑大致朝向沿擦拭片材之面之方向,又,存在於凸部4之異形纖維係其橫截面之短徑大致朝向沿擦拭片材之面之方向。如此,藉由使異形纖維之扁平面之配向不同之區域於擦拭片材之擦拭面存在複數個,本發明可兼顧因纖維之較高之自由度而得之微粒子污垢之捕集性、及因纖維之剛性而得之毛髮等纖維污垢之捕集性。
「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長徑大致朝向沿擦拭片材之面之方向」係指於將10根以上之異形纖維作為觀察對象時,該異形纖維之50%(根數基準)以上的異形纖維之長徑與擦拭片材之面所成之角度未達45度(以下,將其亦稱為「長徑配向」)。又,「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長徑大致朝向沿與擦拭片材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係指於將10根以上之異形纖維作為觀察對象時,異形纖維之50%(根數基準)以上的異形纖維之長徑與擦 拭片材之面所成之角度為45度以上(以下,將其亦稱為「短徑配向」)。
自提高微粒子污垢之捕集性之觀點而言,於存在於宏觀圖案中之凹部之異形纖維中,其橫截面之長徑朝向沿擦拭片材之面之方向配向之比率以異形纖維之根數基準計,較佳為50%以上,進而較佳為60%以上,又,較佳為100%以下,進而較佳為80%以下,具體而言,較佳為50%以上且100%以下,進而較佳為60%以上且80%以下。
自提高毛髮等纖維污垢之捕集性之觀點而言,於存在於宏觀圖案中之凸部之異形纖維中,其橫截面之長徑朝向沿與擦拭片材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配向之比率以異形纖維之根數基準計,較佳為50%以上,進而較佳為60%以上,又,較佳為100%以下,進而較佳為80%以下,具體而言,較佳為50%以上且100%以下,進而較佳為60%以上且80%以下。配向比率可藉由使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之觀察並根據滿足上述之配向之基準之異形纖維之根數而算出。
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配向(纖維截面配向)可於對構成纖維集合體之異形纖維測定其橫截面之長徑及短徑後,對擦拭片材之測定對象面上所觀察之異形纖維之纖維直徑進行測定而算出。該等長徑、短徑及纖維直徑可藉由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觀察,且例如藉由以下之方法進行測定。
圖3(a)及(b)中表示對於使用具有圖1(b)所示之橫截面形狀之異形纖維(長徑20.0μm、短徑9.0μm)時之擦拭片材藉由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其擦拭面而得之圖像。於以於異形纖維之長徑與擦拭片材之面所成之角度為45度時所觀察之纖維寬度(長徑20.0μm×cos45°=14.1μm)為纖維截面配向之基準時,存在於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中之凹部3之異 形纖維以其根數基準計60%以上超過纖維截面配向之基準,為長徑配向之纖維變多(參照圖3(a))。另一方面,存在於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中之凸部4之異形纖維2以其根數基準計其70%以上低於纖維截面配向之基準,為短徑配向之纖維變多(參照圖3(b))。
自使微粒子污垢之捕集性、及濕潤之清潔對象面上之毛髮等纖維污垢之捕集性優異之觀點而言,本發明之擦拭片材較佳為除圖2所示之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以外,亦形成有自擦拭片材1之一面向另一面凹陷之線狀凹部5。線狀凹部5直線狀延伸,又,以朝向一方向之方式形成有複數個。於該圖及圖4(a)中,線狀凹部5以其延伸之方向沿擦拭片材1之長度方向X之方式形成有複數個,作為「一方向」,作為基準之方向(例如,該圖中長度方向X)與線狀凹部5所成之角度較佳為45度以下,更佳為未達30度,進而較佳為未達20度,如此,可實現本發明之效果。
作為線狀凹部5之除圖2及圖4(a)所示以外之形成態樣,如圖4所示,例如,可列舉以下態樣,即,於觀察沿作為基準之方向(圖4中長度方向X)之1個線狀凹部5之行5L時,(i)相鄰之線狀凹部5以與作為基準之方向正交之方向(該圖中寬度方向Y)為對稱軸5S而線對稱(參照圖4(a)、(b)及(c)),(ii)以各線狀凹部5所延伸之方向均為大致同一方向之方式形成有複數個(參照圖4(d)),又,(iii)沿作為基準之方向(例如該圖中長度方向X)延伸、且於與作為基準之方向正交之方向(該圖中寬度方向Y)相鄰之2個線狀凹部5之行5L、5L以作為基準之方向(長度方向X)為對稱軸5A而線對稱(參照圖4(c))。該等態樣只要可實現本發明之效果,便可組合。
於圖2所示之擦拭片材1中,線狀凹部5於其延伸之方向(該圖中長度方向X)隔開間隔串聯配置有複數根,形成線狀凹部5之行。線狀 凹部5之行於擦拭片材1之寬度方向Y上隔開間隔配置有複數行。線狀凹部5可為相同長度,或者亦可為不同之長度。又,線狀凹部5之行間之距離可相同,或者亦可不同。圖2中表示包含相同長度之複數個線狀凹部5之複數個線狀凹部5之行按大致等間隔配置之狀態,於與線狀凹部5所延伸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上相鄰之線狀凹部5之2個端部之位置於X方向上一致。
線狀凹部5可形成於擦拭片材之雙面,亦可僅形成於該片材之一面。又,於將線狀凹部5形成於擦拭片材之具有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之側之面時,可形成於該片材整個面,可僅形成於該片材之宏觀圖案之凹部3,亦可僅形成於該片材之宏觀圖案之凸部4。於線狀凹部5形成於擦拭片材之一面之情形時,其另一面可形成有與線狀凹部5互補之線狀凸部,亦可平坦而未形成有線狀凸部。
除毛髮等纖維污垢之捕集性以外,亦自使微粒子污垢之捕集性優異之觀點而言,線狀凹部5較佳為以自形成有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之面側向另一面凹陷之方式形成,又,線狀凹部更佳為僅形成於擦拭片材之宏觀圖案之凸部。
形成有線狀凹部5之擦拭片材藉由存在於線狀凹部5之周邊之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配向方向不同,可兼顧微粒子污垢之捕集性及毛髮等纖維污垢之捕集性,較優異。特別是,於浴室附近之更衣室、盥洗室及廚房等濕潤之清潔對象面使用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之情形時,毛髮等纖維污垢之捕集性進一步提高。如圖4(e)所示,於線狀凹部5中,當將位於在與線狀凹部5所延伸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上相鄰之2個線狀凹部5、5間的區域設為第1區域7時,存在於第1區域7之異形纖維係其纖維之橫截面之長徑朝向沿與擦拭片材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配向。即,存在於第1區域7之異形 纖維為短徑配向。
存在於第1區域7之異形纖維除具有上述之橫截面之配向以外,且第1區域7中之異形纖維之該纖維之橫截面之長徑朝向沿與擦拭片材1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配向之比率高於存在於宏觀圖案中之凸部4之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長徑朝向沿與擦拭片材1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配向之比率。即,存在於第1區域7之異形纖維係短徑配向之比率較存在於宏觀圖案中之凸部4之異形纖維高。
詳細而言,存在於第1區域7之異形纖維之該纖維之橫截面之長徑朝向沿與擦拭片材1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配向之比率以異形纖維之根數基準計,較佳為50%以上,進而較佳為60%以上,又,較佳為100%以下,進而較佳為80%以下,具體而言,較佳為50%以上且100%以下,進而較佳為60%以上且80%以下。該等配向比率可藉由上述之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掃描型電子顯微鏡)觀察而算出。
線狀凹部5之長度L1(參照圖4(e))於將擦拭片材之尺寸如實施例所記載設為285mm×205mm之大致矩形時,較佳為1mm以上,進而較佳為3mm以上,又,較佳為50mm以下,進而較佳為20mm以下。同樣,線狀凹部5之寬度W1(參照圖4(e))較佳為0.1mm以上,進而較佳為0.5mm以上,又,較佳為10mm以下,進而較佳為5mm以下。又,同樣,線狀凹部5之片材厚度方向之深度較佳為0.01mm以上,進而較佳為0.1mm以上,又,較佳為5mm以下,進而較佳為2mm以下。
於與線狀凹部5所延伸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上相鄰之2個線狀凹部5、5間之間隔L2(參照圖4(e))於將擦拭片材之尺寸如實施例所記載設為285mm×205mm之大致矩形時,較佳為0.1mm以上,進而較佳為0.5 mm以上,又,較佳為30mm以下,進而較佳為10mm以下。同樣,在線狀凹部5所延伸之方向上相鄰之2個線狀凹部5、5間之間隔L3(參照圖4(e))較佳為0.1mm以上,進而較佳為0.5mm以上,又,較佳為30mm以下,進而較佳為10mm以下。
若著眼於構成擦拭片材1之異形纖維所延伸之方向,則如圖4(e)所示,於將位於在線狀凹部5所延伸之方向上相鄰之2個該線狀凹部間的區域設為第2區域8時,存在於第1區域7之異形纖維較佳為其纖維長度方向較存在於第2區域8之異形纖維沿線狀凹部5所延伸之方向配向。於該圖中,存在於第1區域7之異形纖維沿線狀凹部5所延伸之方向即長度方向X配向之比率高於存在於第2區域8之異形纖維。藉由異形纖維如此配向,於沿寬度方向Y之方向移動本發明之擦拭片材進行擦拭時,異形纖維之纖維表面與擦拭對象面之接觸面積變大,因此,可更易於纏繞存在於擦拭對象面之微粒子污垢及毛髮等纖維污垢,其結果,微粒子污垢及毛髮等纖維污垢之捕集性更高。
存在於第1區域7之異形纖維之纖維長度方向沿線狀凹部5所延伸之方向配向之比率以異形纖維之根數基準計,較佳為50%以上,進而較佳為60%以上,又,較佳為100%以下,進而較佳為90%以下,具體而言,較佳為50%以上且100%以下,進而較佳為60%以上且90%以下。
存在於第2區域8之異形纖維之纖維長度方向沿線狀凹部5所延伸之方向配向之比率以存在於第1區域7及第2區域8之異形纖維沿線狀凹部5所延伸之方向配向之比率滿足上述關係為條件,以異形纖維之根數基準計,較佳為0%以上,進而較佳為10%以上,又,較佳為50%以下,進而較佳為40%以下,具體而言,較佳為0%以上且50%以下,進而 較佳為10%以上且40%以下。異形纖維沿線狀凹部5所延伸之方向配向之比率例如可藉由SEM觀察方向明確之樣本之對象部位,對線狀凹部5所延伸之方向與纖維所成之角度為45度以上之纖維之根數進行測定。
異形纖維較佳為以纖維形成性之樹脂為原料所構成。作為此種樹脂,例如,可列舉各種熱塑性樹脂。作為熱塑性樹脂,例如,可列舉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烴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樹脂、聚醯胺樹脂、聚氯乙烯或聚苯乙烯等乙烯基系樹脂、聚丙烯酸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樹脂、聚全氟乙烯等氟樹脂等,可單獨使用該等之中一種,或亦可組合二種以上而使用。
擦拭片材所含之異形纖維之纖度自擦拭時之操作性及污垢之捕集效率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5dtex以上,更佳為1dtex以上,進而較佳為1.2dtex以上,又,其上限較佳為4dtex以下,更佳為3.5dtex以下,進而較佳為3dtex以下。
異形纖維之纖維長取決於纖維之製造方法,一般而言,較佳為1mm以上且100mm以下,更佳為10mm以上且90mm以下,進而較佳為20mm以上且60mm以下。
上述之長度A相對於長度B之比(A/B)較佳為1.2以上,更佳為1.5以上,進而較佳為2以上,又,其上限較佳為5以下,更佳為4以下,進而較佳為3以下。具體而言,A/B之值較佳為1.2以上且5以下,更佳為1.5以上且4以下,進而較佳為2以上且3以下。藉由具有此種構成,構成擦拭片材之纖維易於纏繞毛髮等纖維污垢,且可將該等污垢鉤取於該纖維而自擦拭對象面去除。
自兼具擦拭時之操作性及污垢之捕集性之觀點而言,長度 A以滿足上述之A/B之範圍為條件,較佳為1μm以上,更佳為5μm以上,進而較佳為10μm以上,又,其上限較佳為80μm以下,較佳為50μm以下,較佳為25μm以下。自相同之觀點而言,長度B以滿足上述之A/B之範圍為條件,較佳為0.2μm以上,更佳為1μm以上,進而較佳為2μm以上,又,其上限較佳為40μm以下,較佳為20μm以下,較佳為15μm以下。
如圖1(b)所示,於沿周向觀察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輪廓線時,為具有複數個凸部P、及位於相鄰之凸部P間之凹部R之形狀之情形時,將連接相鄰之凸部P之頂點間之線段之長度設為C,將自該線段降至凹部R之最底位置之垂線之長度設為D(參照圖1(b)),此時,C/D之值較佳為0.1以上,更佳為1以上,進而較佳為2以上,又,其上限較佳為5以下,更佳為4以下,進而較佳為3以下。藉由具有此種構成,單根纖維之表面積增加,與污垢之接觸面積增加,因此,可進一步提高污垢之捕集性。
於觀察異形纖維之橫截面時,於連接任意選擇之相鄰之凸部P之頂點間之線段之長度C不同之情形時,用於算出C/D之值之C之值設為所有C之值之平均值。同樣,於任意選擇之凹部R之垂線之長度即D不同之情形時,用於算出C/D之值之D之值設為所有D之值之平均值。於以下之說明中,於提及C及D之值之情形時,該值係指C及D之平均值。
自提高擦拭時之操作性及污垢之捕集效率之觀點而言,長度C以滿足上述之C/D之範圍為條件,較佳為0.1μm以上,更佳為0.5μm以上,進而較佳為1μm以上,又,其上限較佳為20μm以下,較佳為10μm以下,較佳為5μm以下。自相同之觀點而言,長度D以滿足上述之C/D之範圍為條件,較佳為0.1μm以上,更佳為0.5μm以上,進而較佳為1μm 以上,又,其上限較佳為20μm以下,較佳為10μm以下,較佳為5μm以下。
上述之長度A至D可藉由以下之測定方法測定。即,於使用剃刀等於維持纖維之截面形狀之狀態下切割所製作之纖維集合體後,對該截面藉由Pt進行真空蒸鍍。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日本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製、JSM-IT100)按倍率500~1000倍觀察經Pt蒸鍍之纖維集合體之截面,使用附屬軟體之長度測量工具分別測定纖維截面之上述長度A至D。
於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中包含橫截面為真圓(非異形)之纖維之情形時,該纖維之纖度自擦拭時之操作性及污垢之捕集效率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6dtex以上,進而較佳為1.0dtex以上,更佳為1.2dtex以上。又,較佳為4.0dtex以下,進而較佳為3.5dtex以下,更佳為3.0dtex以下。
本發明之擦拭片材可僅由異形纖維構成,亦可進而包含其他纖維。其他纖維可使用例如木漿、棉、絲綢等天然纖維、嫘縈、銅氨纖維等再生纖維、萊賽爾等精製纖維等親水性纖維、或上述熱塑性樹脂作為其原料。該等原料可單獨使用,或亦可組合二種以上而使用。其他纖維之橫截面可為真圓(非異形),亦可為扁平形(異形)。其他纖維於該擦拭片材包含單層結構之纖維集合體之情形時,較佳為以50質量%以下之比率含有,進而較佳為以40質量%以下之比率含有,更佳為以30質量%以下之比率含有。
自使擦拭片材之強度適當之觀點而言,構成擦拭片材之纖維集合體之基重較佳為40g/m2以上,更佳為45g/m2以上,進而較佳為50g/m2以上,又,其上限較佳為140g/m2以下,更佳為100g/m2以下,進而 較佳為80g/m2以下。具體而言,構成擦拭片材之纖維集合體之基重較佳為40g/m2以上且140g/m2以下,更佳為45g/m2以上且100g/m2以下,進而較佳為50g/m2以上且80g/m2以下。
又,自相同之觀點而言,擦拭片材之厚度於40N/m2負載下較佳為0.5mm以上,進而較佳為1.0mm以上,又,其上限於該負載下較佳為2.5mm以下,進而較佳為3mm以下。
擦拭片材於擦拭時可將纖維集合體直接(所謂乾式之態樣)使用,亦可以纖維集合體塗佈、噴霧、擔載或含浸有洗淨液之態樣(所謂濕式之態樣)使用。該等態樣可根據附著於擦拭對象面之污垢之種類、擦拭對象物之物性而選擇。自提高擦拭對象面之洗淨效率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構成擦拭片材之纖維集合體上擔載有洗淨液。由於纖維集合體中包含異形纖維,故可增大纖維間之空隙,其結果,亦可實現擦拭片材中之洗淨液之保液性提高之優點。特別是,即便於將擦拭片材以濕式之態樣用於浴室附近之更衣室、盥洗室及廚房等濕潤之清潔對象面之情形時,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亦可更易於纏繞毛髮等纖維污垢。
於擦拭時,於以濕式之態樣使用擦拭片材之情形時,作為擔載於該片材之洗淨液,可使用單獨水、包含添加劑之水溶液等、用於濕式之擦拭片材之一般之組成者。作為用於洗淨液之添加劑,可列舉界面活性劑、殺菌劑、香料、芳香劑、除臭劑、pH值調整劑、醇、研磨粒子等。
於使擦拭片材於實用性上具有充分之強度之觀點而言,本發明之擦拭片材較佳為進而具備用於支持構成該片材之纖維集合體之稀洋紗網。又,自相同之觀點而言,稀洋紗網配置於纖維集合體之厚度方向之 中央區域亦較佳。稀洋紗網係可與構成纖維集合體之異形纖維一體纏繞者,可列舉網狀、格子狀及繩狀等形態。
作為構成稀洋紗網之原料,可使用樹脂。作為樹脂,例如,可使用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烴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樹脂、尼龍6或尼龍66等聚醯胺樹脂、聚丙烯腈等丙烯腈系樹脂、聚氯乙烯或聚苯乙烯等乙烯基系樹脂、聚偏二氯乙烯等亞乙烯基系樹脂等。
自兼顧異形纖維及稀洋紗之纏繞性、擦拭片材之強度之觀點而言,稀洋紗之線徑(橫截面之直徑)可根據纖維之纏繞程度而適當調整,較佳為10μm以上,進而較佳為500μm以上,較佳為2000μm以下,進而較佳為1000μm以下。稀洋紗之線徑可部分不同,亦可相同,於線徑部分不同之情形時,稀洋紗之線徑設為其平均值。又,稀洋紗之基重較佳為1g/m2以上,進而較佳為3g/m2以上,較佳為20g/m2以下,進而較佳為10g/m2以下。
以上係關於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之一實施形態之說明,以下,將參照圖5對擦拭片材之較佳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圖5中表示可較佳地用於擦拭片材之製造之製造裝置10。製造裝置10沿搬送方向(MD方向)依序具備棉網形成部20、水刺部30及圖案形成部40。本製造方法大致區分為藉由水刺形成包含異形纖維之纖維集合體之步驟、及於纖維集合體之一面形成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之步驟之2個步驟。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搬送方向(MD方向)與長度方向X一致,與搬送方向正交之方向與寬度方向Y一致。
首先,異形纖維2之棉網經由導輥22自棉網形成部20之梳棉機21捲出。於設為擦拭片材中具備稀洋紗之態樣之情形時,稀洋紗15 與異形纖維2之棉網一起自稀洋紗輥25捲出。藉由該等捲出,異形纖維之棉網及稀洋紗積層。
其次,於水刺部30中,異形纖維2之棉網(或者異形纖維2之棉網及稀洋紗15之積層體)一面藉由水可透過之第1支持帶32於MD方向搬送,一面藉由自第1水流噴嘴31噴出之高壓水流受到交絡處理(交絡步驟)。藉由經歷該步驟,異形纖維2彼此交絡,形成包含異形纖維之纖維集合體1A。於為具備稀洋紗之態樣之情形時,藉由該步驟,異形纖維2彼此交絡,並且,異形纖維2及稀洋紗15為一體纏繞之狀態,形成配置有稀洋紗之異形纖維之纖維集合體1A。於本步驟中,可將自第1水流噴嘴31噴附之水壓設為較佳為30kg/cm2以上且80kg/cm2以下,進而較佳為40kg/cm2以上且60kg/cm2以下,且將異形纖維2之棉網之MD方向之搬送速度設為較佳為2m/min以上且10m/min以下,進而較佳為4m/min以上且8m/min以下,藉此製造。
繼而,於圖案形成部40中,對包含異形纖維之纖維集合體1A噴附高壓水流,於纖維集合體之一面形成宏觀圖案之凹凸部(圖案形成步驟)。自第2水流噴嘴41噴附之水壓及纖維集合體之搬送速度可設為與交絡步驟相同之範圍。
於本步驟中,如圖5所示,對自水刺部30搬送之纖維集合體1A之一面自第2水流噴嘴41噴附高壓水流。此時,於纖維集合體1A與第2支持帶42之間配置例如具有如圖6所示之構造之凹凸部形成構件50,藉此,可於與纖維集合體1A之噴附有高壓水流之面相反側之面形成與凹凸部形成構件50具有之凹凸形狀互補之凹部3及凸部4。凹凸部形成構件50包含金屬、合成樹脂。
詳細而言,自第2水流噴嘴41向纖維集合體1A之上表面側噴附之水流將其下表面以與凹凸部形成構件50中之凹部形成用凸部50a之上表面密接之方式壓抵。並且,使位於凹凸部形成構件50之凸部形成用凹部50b之纖維集合體1A之構成纖維即異形纖維2自該凸部形成用凹部50b內突出,又,使位於凹凸部形成構件50之凹部形成用凸部50a之異形纖維2陷沒於該集合體之厚度方向。於水刺中所噴附之水經由設置於凹凸部形成構件50中之凸部形成用凹部50b、凹部形成用凸部50a之複數個排水孔50c於下方透過。藉此,可於擦拭片材之一面形成具有曲線部之宏觀圖案之凹凸部。
本發明之擦拭片材因包含橫截面為扁平形之異形纖維作為其構成纖維,故於圖案形成步驟中所形成之凹部3及凸部4之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配向分別不同。如圖7所示,於凹部形成用凸部50a存在於異形纖維2之下表面之部位(即擦拭片材上形成有凹部3之部位),表面積比較大之異形纖維之扁平面藉由高壓水流W之水壓而緊緊壓抵於凹部形成用凸部50a之一面。其結果,存在於凹部3之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長徑為朝向沿擦拭片材之面之方向之配向(長徑配向)。另一方面,如該圖所示,於凸部形成用凹部50b存在於異形纖維2之下表面之部位(即擦拭片材上形成有凸部4之部位),存在於該部位之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配向可變化,因此,不易受到由高壓水流W所導致之阻力,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長徑為朝向沿與擦拭片材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之配向(即短徑配向)。如此,於凹部3及凸部4中,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配向分別不同。
於擦拭片材上,除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以外,為了形成複數個線狀凹部5,如圖5所示,亦於凹凸部形成構件50與第2支持帶42之間配置例如具有如圖8(a)及(b)所示之構造之線狀凹部形成構件60,藉此,可於 擦拭片材之一面形成線狀凹部5。
圖8(a)所示之線狀凹部形成構件60包含直線狀之第1線狀材60a及螺旋狀之第2線狀材60b。於兩線狀材間所劃分形成之區域可流通水。兩線狀材60a、60b包含金屬、合成樹脂。
第1線狀材60a係其橫截面為例如圓形或橢圓形者,其複數根於與MD方向交叉之方向上以相互平行之方式大致等間隔排列。又,第1線狀材60a較佳為以位於同一平面上之方式排列。而且,於相鄰之2根直線狀之線狀材60a捲繞有1根螺旋狀之第2線狀材60b。於該圖中,相鄰之第2線狀材60b之捲曲之方向及間距均相同,然而,亦可不同。第2線狀材60b具有使具有相同直徑之圓形截面之一根或複數根線狀材並列而成的橫截面形狀。第2線狀材60b以於其橫截面連接該線狀材60b之中心之線於該第2線狀材60b之任意位置均與第1線狀材60a平行之方式捲曲。第2線狀材60b之橫截面可為圓形,亦可為橢圓形。第2線狀材60b自其捲曲之軸方向而言,可如圖8(b)所示以繪製橢圓形之方式捲曲,亦可以繪製真圓形或三角形之方式捲曲。
線狀凹部形成構件60之相鄰之第1線狀材60a間之間隔Ap(間距Ap;參照圖8(a))係決定線狀凹部5之長度L1(參照圖4(e))者,可根據所需之線狀凹部5之長度L1而適當調整,較佳為1mm以上且50mm以下,進而較佳為3mm以上且20mm以下。又,線狀凹部形成構件60之第2線狀材60b間之捲曲間隔Bp(間距Bp;參照圖8(a))係決定線狀凹部5之間隔L2(參照圖4(e))者,可根據所需之間隔L2而適當調整,較佳為0.1mm以上且30mm以下,進而較佳為0.5mm以上且10mm以下。
同樣,第2線狀材60b之寬度Bd(參照圖8(b))係決定線狀凹 部5之寬度W1(參照圖4(e))者,可根據所需之線狀凹部5之寬度W1而適當調整,較佳為0.1mm以上且10mm以下,進而較佳為0.5mm以上且5mm以下。又,第2線狀材60b之捲曲直徑Bh係決定線狀凹部5之片材厚度方向之深度者,可藉由高壓水流之水壓及搬送速度之關係而適當調整。
回到線狀凹部5之形成方法,自第2水流噴嘴41向纖維集合體1A之上表面側噴附之水流將其下表面以與凹凸部形成構件50中之凹部形成用凸部50a之上表面密接之方式壓抵。並且,使位於凹凸部形成構件50之凸部形成用凹部50b之異形纖維2自該凸部形成用凹部50b內突出。並且,自凸部形成用凹部50b內突出之異形纖維2藉由高壓水流壓抵於線狀凹部形成構件60之第2線狀材60b。壓抵於第2線狀材60b之纖維集合體1A陷沒於該集合體1A之厚度方向,形成與第2線狀材60b之形狀互補之複數個線狀凹部5。
第2線狀材60b之寬度Bd較凹部形成用凸部50a之寬度細,因此,位於第2線狀材60b上之異形纖維藉由高壓水流壓抵於第2線狀材60b,並且,於相鄰之第2線狀材60b間所劃分形成之空間60R側纖維經由該線狀材60b而分開。空間60R以小於凹凸部形成構件50中之凸部形成用凹部50b之面積之方式而構成,因此,通過該空間60R之高壓水流之壓力高於噴附之水之壓力。藉此,存在於空間60R之異形纖維更不易受到由高壓水流W所導致之壓力(外力),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長徑為朝向沿與擦拭片材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之配向之比率較存在於凸部4之異形纖維之比率進一步變高(即短徑配向之比率進一步變高)。又,異形纖維經由第2線狀材60b進一步分開,藉此,異形纖維之長度方向沿第2線狀材60b所延伸之方向配向。即,存在於位於所形成之線狀凹部5間之第1區域7的異形纖維 2沿線狀凹部5所延伸之方向配向。如此,可於擦拭片材之一面形成具有曲線部之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並形成線狀凹部,又,存在於相鄰之線狀凹部之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長徑之配向不同。
如以上所製造之纖維集合體1A成形為例如如圖2所示之矩形狀後,可直接用作乾式之擦拭片材,亦可使擦拭片材1之纖維集合體1A擔載洗淨液(擔載步驟)而用作濕式之擦拭片材。於洗淨液之擔載步驟中,擔載於纖維集合體1A之洗淨液之擔載量於將擦拭片材1之尺寸例如如後述之實施例所記載般設為285mm×205mm時,較佳為1g/片以上,進而較佳為10g/片以上,較佳為40g/片以下,進而較佳為25g/片以下。換言之,較佳為17g/m2以上,進而較佳為117g/m2以上,較佳為690g/m2以下,進而較佳為430g/m2以下。
如此製造之擦拭片材亦能夠以該單獨的擦拭片材、或安裝於刮擦器等清潔用具,而用於地面、牆面等建築物、櫥櫃、窗玻璃、鏡子、門、門把手等建具、毯、地毯、書桌餐桌等傢俱、廚房、浴廁、身體之擦拭、或衛生用品、包裝等。
以上,對本發明基於其較佳之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然而,本發明並未限制於上述實施形態。例如,圖3所示之宏觀圖案之凹凸部可僅形成於一面,然而,除一面以外,亦可進而形成於另一面。於該情形時,於藉由圖案形成步驟於纖維集合體之一面形成宏觀圖案之凹凸部後,翻轉該纖維集合體,進而進行圖案形成步驟,藉此,亦可於另一面形成宏觀圖案之凹凸部。
為了形成包含除異形纖維以外之纖維之纖維集合體,例如可於棉網形成部20中,配置第2梳棉機,自該梳棉機捲出除異形纖維以外 之纖維棉網,積層於異形纖維之棉網。其後,藉由進行交絡步驟,可形成除異形纖維以外亦包含除異形纖維以外之纖維之纖維集合體。
又,作為擦拭片材之製造方法,將交絡步驟及圖案形成步驟於不同步驟中進行,然而,該等亦可於同一步驟中進行。例如,於交絡步驟中,可於異形纖維之棉網與第1支持帶32之間配置凹凸部形成構件50(根據必要進而配置線狀凹部形成構件60),將該纖維交絡,形成宏觀圖案之凹凸部、線狀凹部。
又,於圖案形成步驟中,將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之形成及線狀凹部之形成於同一步驟中進行,然而,該等之形成亦可於不同步驟中進行。例如,於圖案形成步驟中,於僅配置凹凸部形成構件50而於纖維集合體之一面形成宏觀圖案之凹凸部後,進而僅配置線狀凹部形成構件60並噴附水流,藉此,可於擦拭片材之整個面形成線狀凹部5。
關於上述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而揭示以下之擦拭片材。
<1>
一種擦拭片材,其係於至少一面具有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且具有包含橫截面為扁平形之異形纖維之纖維集合體者, 於構成上述凹凸部之凹部及凸部中,存在於該凹部之上述異形纖維係其橫截面之長徑大致朝向沿上述擦拭片材之面之方向,存在於該凸部之上述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長徑大致朝向沿與上述擦拭片材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
<2>
如上述<1>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異形纖維於其橫截面具有長徑及短徑。
<3>
如上述<1>或<2>之擦拭片材,其中存在於上述凹部之上述異形纖維於將10根以上之異形纖維作為觀察對象時,以根數基準計該異形纖維之50%以上的異形纖維之長徑與擦拭片材之面所成之角度未達45度,且,存在於上述凸部之上述異形纖維於將10根以上之異形纖維作為觀察對象時,以根數基準計該異形纖維之50%以上的異形纖維之長徑與擦拭片材之面所成之角度為45度以上。
<4>
如上述<1>至<3>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中除宏觀圖案之上述凹凸部以外,自上述擦拭片材之一面向另一面凹陷且直線狀延伸之線狀凹部以朝向一方向之方式形成有複數個,存在於第1區域之上述異形纖維係其橫截面之長徑大致朝向沿與上述擦拭片材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該第1區域位於在與上述線狀凹部所延伸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上相鄰之2個該線狀凹部間,上述第1區域中之上述異形纖維之將該纖維之橫截面之長徑朝向沿與上述擦拭片材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配向之比率高於上述凸部中之上述異形纖維之將該纖維之橫截面之長徑朝向沿與上述擦拭片材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配向之比率。
<5>
如上述<4>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線狀凹部以其延伸之方向沿上述 一方向之方式形成有複數個。
<6>
如上述<4>或<5>之擦拭片材,其中於觀察沿上述一方向之1個上述線狀凹部之行時,相鄰之上述線狀凹部以與該一方向正交之方向為對稱軸而線對稱。
<7>
如上述<4>至<6>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中於觀察沿上述一方向之1個上述線狀凹部之行時,線狀凹部以各線狀凹部所延伸之方向均為大致同一方向之方式形成有複數個。
<8>
如上述<4>至<7>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中沿上述一方向延伸且在與該一方向正交之方向上相鄰之2個線狀凹部之行以上述一方向為對稱軸而線對稱。
<9>
如上述<4>至<8>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中存在於上述第1區域之上述異形纖維較存在於第2區域之上述異形纖維沿上述線狀凹部所延伸之方向配向,該第2區域位於在上述線狀凹部所延伸之方向上相鄰之2個該線狀凹部間。
<10>
如上述<1>至<9>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中稀洋紗網配置於上述纖維集合體之厚度方向之中央區域。
<11>
如上述<1>至<10>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含浸有洗淨液。
<12>
如上述<1>至<11>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異形纖維係包含熱塑性樹脂之纖維。
<13>
如上述<1>至<12>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纖維集合體將上述異形纖維作為主體。
<14>
如上述<1>至<13>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纖維集合體係含有上述異形纖維50質量%以上。
<15>
如上述<1>至<14>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中構成上述纖維集合體之纖維係其纖維彼此未融合。
<16>
如上述<1>至<15>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僅由包含上述異形纖維之纖維集合體構成。
<17>
如上述<1>至<16>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包含單層之纖維集合體。
<18>
如上述<1>至<16>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包含多層結構之纖維集合體,該多層結構之纖維集合體具備包含第1上述異形纖維之層、及包含 與第1異形纖維不同之第2上述異形纖維之層。
<19>
如上述<1>至<15>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包含多層結構之纖維集合體,該多層結構之纖維集合體具備包含上述異形纖維之層、及不包含上述異形纖維之層。
<20>
如上述<1>至<15>及<19>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係重疊包含上述異形纖維之第1纖維集合體、及不包含上述異形纖維之第2纖維集合體而得之多層之積層結構。
<21>
如上述<1>至<15>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係重疊包含上述異形纖維之纖維集合體、及除該纖維集合體以外之其他片材材料而得之多層之積層結構。
<22>
如上述<1>至<17>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異形纖維所占之比率較佳為5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60質量%以上,更佳為70質量%以上。
<23>
如上述<1>至<22>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包含橫截面為真圓之纖維。
<24>
如上述<23>之擦拭片材,其中橫截面為真圓之上述纖維較佳為以 50質量%以下之比率含有,進而較佳為以40質量%以下之比率含有,更佳為以30質量%以下之比率含有。
<25>
如上述<1>至<24>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異形纖維於其橫截面形狀較佳為具有至少1個凸部,進而較佳為具有2個以上,更佳為具有3個以上,該凸部具有尖銳之頂部。
<26>
如上述<25>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異形纖維具有8個尖銳之頂部。
<27>
如上述<1>至<26>中任一之擦拭片材,其於沿周向觀察上述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輪廓線時,係具有複數個凸部、及位於相鄰之該凸部間之凹部之形狀。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地進行說明。然而,本發明之範圍並未限制於該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b)所示,使用包含熱塑性樹脂之纖維之橫截面之形狀為多葉形之異形纖維進行水刺,製造出於厚度方向中央區域具有稀洋紗網(PP(polypropylene,聚丙烯)製、線徑約200μm、基重5g/m2)之纖維集合體。纖維集合體之纖維組成係按質量比率包含異形纖維(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製、纖度1.7dtex):真圓形纖維(壓克力製、纖度1.0dtex):扁平形纖維(嫘縈製、纖度 1.7dtex)=70:15:15者,其平均纖維直徑為約12μm。於將纖維集合體之尺寸成形為285mm×205mm後,以290g/m2含浸洗淨液,製成目標之濕式之擦拭片材。擦拭片材之基重為70g/m2
[比較例1]
使用包含熱塑性樹脂之纖維之橫截面之形狀為真圓形之纖維進行水刺,製造纖維集合體。纖維集合體之纖維組成係按質量比率包含真圓形纖維(PET製、纖度1.45dtex):真圓形纖維(壓克力製、纖度1.0dtex):扁平形纖維(嫘縈製、纖度1.7dtex)=70:15:15者,其平均纖維直徑為約11μm。其他條件設為與實施例1相同,製造濕式之擦拭片材。
[毛髮捕集性之評價]
於本評價中,將每1疊(1820mm×910mm)散佈有20根10cm之毛髮之木地板(DAG地板、北惠股份有限公司製)以6疊份擦拭。擦拭時之片材之方向係將圖2中之寬度方向Y設為與擦拭方向相同之方向。分別測定擦拭後擦拭片材上所捕集之毛髮之根數,對毛髮捕集性進行評價。將結果表示於表1。
[微粒子捕集性之評價]
於本評價中,於長度(擦拭方向)90cm×寬度90cm之木地板(DAG地板、北惠股份有限公司製)上,距擦拭方向近前15cm~30cm之範圍內以長度15cm×寬度90cm之面積散佈0.1g之JIS Z 8901所規定之試驗用粉體7種(粒徑:5~75μm)或試驗用粉體11種(粒徑:1~8μm)。對該木地板每 隔寬度30cm於擦拭方向往復2次擦拭實施例或比較例之擦拭片材。進行6組該操作。擦拭時之片材之方向將圖2中之寬度方向Y設為與擦拭方向相同之方向。對擦拭前後之片材質量之變化進行測定,對微粒子捕集性進行評價。將結果表示於表1。
Figure 108120041-A0305-02-0031-1
表1中,符號「◎」表示「捕集性非常良好」,符號「○」表示「捕集性良好」,符號「△」表示「捕集性稍差」。如表1所示,可判定本發明之擦拭片材為藉由含有異形纖維作為其構成纖維、且兼具較高之微粒子污垢之捕集性及較高之毛髮等纖維污垢之捕集性者。特別是,根據毛髮捕集性之評價可知,可判定實施例1之擦拭片材即便於製成濕式之擦拭片材之情形時毛髮污垢之捕集性亦較高者。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兼具較高之微粒子污垢之捕集性及較高之毛髮等纖維污垢之捕集性的擦拭片材。
1‧‧‧擦拭片材
1A‧‧‧纖維集合體
3‧‧‧凹部
4‧‧‧凸部
5‧‧‧線狀凹部
X‧‧‧長度方向
Y‧‧‧寬度方向

Claims (27)

  1. 一種擦拭片材,其係於至少一面具有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且具有包含橫截面為扁平形之異形纖維之纖維集合體者, 於構成上述凹凸部之凹部及凸部中,存在於該凹部之上述異形纖維係其橫截面之長徑大致朝向沿上述擦拭片材之面之方向,存在於該凸部之上述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長徑大致朝向沿與上述擦拭片材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
  2.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異形纖維於其橫截面具有長徑及短徑。
  3.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存在於上述凹部之上述異形纖維於將10根以上之異形纖維作為觀察對象時,以根數基準計該異形纖維之50%以上的異形纖維之長徑與擦拭片材之面所成之角度未達45度,且, 存在於上述凸部之上述異形纖維於將10根以上之異形纖維作為觀察對象時,以根數基準計該異形纖維之50%以上的異形纖維之長徑與擦拭片材之面所成之角度為45度以上。
  4.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除宏觀圖案之上述凹凸部以外,自上述擦拭片材之一面向另一面凹陷且直線狀延伸之線狀凹部以朝向一方向之方式形成有複數個, 存在於第1區域之上述異形纖維係其橫截面之長徑大致朝向沿與上述擦拭片材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該第1區域位於在與上述線狀凹部所延伸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上相鄰之2個該線狀凹部間, 上述第1區域中之上述異形纖維之將該纖維之橫截面之長徑朝向沿與上述擦拭片材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配向之比率高於上述凸部中之上述異形纖維之將該纖維之橫截面之長徑朝向沿與上述擦拭片材之面正交之面之方向配向之比率。
  5. 如請求項4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線狀凹部以其延伸之方向沿上述一方向之方式形成有複數個。
  6. 如請求項4之擦拭片材,其中於觀察沿上述一方向之1個上述線狀凹部之行時,相鄰之上述線狀凹部以與該一方向正交之方向為對稱軸而線對稱。
  7. 如請求項4之擦拭片材,其中於觀察沿上述一方向之1個上述線狀凹部之行時,線狀凹部以各線狀凹部所延伸之方向均為大致同一方向之方式形成有複數個。
  8. 如請求項4之擦拭片材,其中沿上述一方向延伸且在與該一方向正交之方向上相鄰之2個線狀凹部之行以該一方向為對稱軸而線對稱。
  9. 如請求項4之擦拭片材,其中存在於上述第1區域之上述異形纖維較存在於第2區域之上述異形纖維沿上述線狀凹部所延伸之方向配向,該第2區域位於在上述線狀凹部所延伸之方向上相鄰之2個該線狀凹部間。
  10.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稀洋紗網配置於上述纖維集合體之厚度方向之中央區域。
  11.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含浸有洗淨液。
  12.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異形纖維係包含熱塑性樹脂之纖維。
  13.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纖維集合體係以上述異形纖維作為主體。
  14.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纖維集合體係含有上述異形纖維50質量%以上。
  15.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構成上述纖維集合體之纖維係其纖維彼此未融合。
  16.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僅由包含上述異形纖維之纖維集合體構成。
  17.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包含單層之纖維集合體。
  18.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包含多層結構之纖維集合體,該多層結構之纖維集合體具備包含第1上述異形纖維之層、及包含與第1異形纖維不同之第2上述異形纖維之層。
  19.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包含多層結構之纖維集合體,該多層結構之纖維集合體具備包含上述異形纖維之層、及不包含上述異形纖維之層。
  20.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係重疊包含上述異形纖維之第1纖維集合體、及不包含上述異形纖維之第2纖維集合體而得之多層之積層結構。
  21.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係重疊包含上述異形纖維之纖維集合體、及除該纖維集合體以外之其他片材材料而得之多層之積層結構。
  22.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異形纖維所占之比率為50質量%以上。
  23.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包含橫截面為真圓之纖維。
  24. 如請求項23之擦拭片材,其中橫截面為真圓之上述纖維以50質量%以下之比率含有。
  25.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異形纖維於其橫截面形狀具有至少1個凸部,該凸部具有尖銳之頂部。
  26. 如請求項25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異形纖維具有8個尖銳之頂部。
  27.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於沿周向觀察上述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輪廓線時,係具有複數個凸部、及位於相鄰之該凸部間之凹部之形狀。
TW108120041A 2018-06-12 2019-06-11 擦拭片材 TWI8168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2366 2018-06-12
JP2018112366A JP7055068B2 (ja) 2018-06-12 2018-06-12 ワイピング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0113A TW202000113A (zh) 2020-01-01
TWI816811B true TWI816811B (zh) 2023-10-01

Family

ID=68843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0041A TWI816811B (zh) 2018-06-12 2019-06-11 擦拭片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055068B2 (zh)
CN (1) CN112261897B (zh)
SG (1) SG11202011813QA (zh)
TW (1) TWI816811B (zh)
WO (1) WO2019239921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979A (zh) * 2002-12-20 2006-02-01 宝洁公司 布状个人护理制品
CN105074074A (zh) * 2013-02-26 2015-11-18 东丽株式会社 无纺布
JP2017113282A (ja) * 2015-12-24 2017-06-29 花王株式会社 湿式清掃用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68647A (ja) * 1996-12-12 1998-06-23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異形断面繊維、並びに異形断面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01674793B (zh) * 2007-05-24 2013-10-02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材、其制造方法以及吸收性物品
US20120177996A1 (en) * 2010-10-21 2012-07-12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Nonwoven article with ribbon fibers
JP5752775B2 (ja) * 2013-03-04 2015-07-22 株式会社finetrack 長繊維不織布およびその長繊維不織布を有する積層生地
WO2016027493A1 (ja) * 2014-08-20 2016-02-25 東レ株式会社 衛生材料用不織布および衛生材料製品
JP6404089B2 (ja) * 2014-11-10 2018-10-10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2層構造不織布
JP6000412B1 (ja) * 2015-06-30 2016-09-2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用の賦形された不織布、当該賦形された不織布を含む吸収性物品、及び上記賦形された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979A (zh) * 2002-12-20 2006-02-01 宝洁公司 布状个人护理制品
CN105074074A (zh) * 2013-02-26 2015-11-18 东丽株式会社 无纺布
JP2017113282A (ja) * 2015-12-24 2017-06-29 花王株式会社 湿式清掃用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39921A1 (ja) 2019-12-19
TW202000113A (zh) 2020-01-01
JP7055068B2 (ja) 2022-04-15
SG11202011813QA (en) 2021-01-28
JP2019213686A (ja) 2019-12-19
CN112261897B (zh) 2022-07-01
CN112261897A (zh) 2021-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23830B2 (ja) 嵩高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558431B (en) Particle entrapment system
JP3537775B2 (ja) 嵩高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559533B2 (ja) 絡合不織布とこれを用いた清拭シートおよび湿潤性シート
JP5007219B2 (ja) 清掃用シート
TWI535409B (zh) Composite shee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4474216B2 (ja) キッチン用タオ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48724B2 (ja) 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22736B2 (ja) 床用清掃シート
US20060169301A1 (en) Cleaning wipe with variable loft working surface
JP2007151821A (ja) 清掃用ウエットシート
JP2005245913A (ja) 清掃用ワイパー
JP5421765B2 (ja) 清掃シート
TWI816811B (zh) 擦拭片材
JP2011117095A (ja) 不織布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拭き取り材
JP3912177B2 (ja) 起毛様不織布、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繊維製品
JP5937306B2 (ja) 清掃用シート
TWI839394B (zh) 擦拭片材
JP7055009B2 (ja) ワイピングシート及び清掃具
JP4451117B2 (ja) 起毛状突起を有するワイパー
WO2020071250A1 (ja) ワイピングシート
JP6986940B2 (ja) ワイピングシート
JP3961343B2 (ja) 清掃用不織布
JP2019208949A (ja) ワイピングシート
JP7359677B2 (ja) 湿式ワイピング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