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9394B - 擦拭片材 - Google Patents

擦拭片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9394B
TWI839394B TW108135683A TW108135683A TWI839394B TW I839394 B TWI839394 B TW I839394B TW 108135683 A TW108135683 A TW 108135683A TW 108135683 A TW108135683 A TW 108135683A TW I839394 B TWI839394 B TW I8393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wiping sheet
less
wiping
fib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5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0250A (zh
Inventor
百合野翔太郎
成田行人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0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0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9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9394B/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之擦拭片材(1)具備纖維集合體(1A),該纖維集合體(1A)至少包含第1纖維(11)及較該纖維直徑更細之第2纖維(12),且係由該等纖維交絡而成,且該擦拭片材(1)具有第1面(1F)、及位於該第1面(1F)之相反側之第2面(1R)。第2纖維(12)之存在比例於第1面(1F)較第2面(1R)高。至少第1纖維(11)係其橫截面為非圓形之異形纖維。亦適宜將洗淨液擔載於纖維集合體(1A)。亦適宜第1纖維(11)係包含熱塑性樹脂之纖維。亦適宜拉伸彈性模數為1.3×10-3 N/mm2 以上。

Description

擦拭片材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擦拭片材。
以熱塑性樹脂為原料之纖維以使該纖維交絡成之不織布之形態用於各種用途。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一種洗淨加工布,其具備以平均纖維直徑0.3~3.0μm且具有異形截面之極細纖維為主體之纖維交纏體。該文獻中記載該洗淨加工布係用於洗淨磁性記錄媒體用基板表面。
又,於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一種不織布,其包含多葉扁平截面聚酯系纖維20~80質量%與纖維素系纖維20~80質量%。該文獻中記載,該不織布具有對於水或藥液等液體之較高之吸液力、保液力及釋出性,並兼具適度之蓬鬆性與柔軟性,故可用作人體擦拭用或美容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3-124422號公報
專利文獻2:US 2015/359400 A1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擦拭片材,其具備纖維集合體,該纖維集合體至少包含第1纖維及較該纖維直徑更細之第2纖維,且係由該等纖維 交絡而成。擦拭片材具有第1面、及位於該第1面之相反側之第2面。擦拭片材中,第2纖維之存在比例於第1面較第2面高。擦拭片材中,至少第1纖維係其橫截面為非圓形之異形纖維。
1:擦拭片材
1A:纖維集合體
1F:第1面
1R:第2面
3:圖案凹部
4:圖案凸部
5:積層體
10:製造裝置
11:第1纖維
12:第2纖維
12A:交絡體
15:稀洋紗網
20:織物形成部
21:梳棉機
22:導輥
25:稀洋紗輥
30:第1水流交絡部
31:第1水流噴嘴
32:第1支持帶
40:第2水流交絡部
41:原料片捲筒
43:第2水流噴嘴
50:凹凸部形成構件
P:凸部
R:凹部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之一實施形態之剖視模式圖。
圖2(a)至(e)係本發明之擦拭片材所使用之異形纖維之橫截面形狀之立體模式圖。
圖3(a)至(c)係圖2(b)、(d)及(e)之異形纖維之橫截面形狀之俯視放大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之第1面之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之一實施形態的模式圖。
圖5係較佳地用於製造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之之製造裝置之模式圖。
圖6係用以形成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之凹凸部形成構件之模式圖。
專利文獻1及2所記載之洗淨加工布及不織布係以基板表面之洗淨、或人體擦拭用或美容用為目的,關於清掃地板面等時之污垢之捕獲性並無任何揭示。又,包含極細纖維之不織布等之強度並不充分,其結果,使用時易產生片材之斷裂。
因此,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解決先前技術之缺點之擦拭片材。
以下,基於較佳之實施形態對本發明之擦拭片材進行說明。本發明中,所謂「擦拭」包含清掃及擦拭之兩種含意,例如包含地板 面、壁面、天花板及柱等建築物之清掃、配件或備品之清掃、物品之抹除、身體及與身體相關之器具之擦拭等。再者,本說明書中,於簡稱為「擦拭片材」之情形時,根據上下文不同,指擔載洗淨液者、及未擔載洗淨液者。
擦拭片材具備至少包含第1纖維及較第1纖維直徑更細之第2纖維之纖維集合體。第1纖維及第2纖維中,由第1纖維彼此、第2纖維彼此、及第1纖維與第2纖維交絡而形成上述纖維集合體。亦即,用於擦拭片材之纖維集合體係以第1及第2纖維之交絡為主體複合化而成之纖維集合體。擦拭片材可僅由纖維集合體構成,或亦可除具備纖維集合體外,還具備其他片材材料或其他構件、或其兩者。本發明之擦拭片材可為未擔載洗淨液之纖維集合體(以下,將該態樣亦稱為「乾式」),亦可為擔載有洗淨液之纖維集合體(以下,將該態樣稱為「濕式」)。
圖1中,表示本發明之擦拭片材所具備之纖維集合體之剖視圖。如該圖所示,擦拭片材1之纖維集合體1A包含第1纖維11及較第1纖維直徑更細之第2纖維12構成。又,擦拭片材1具有第1面1F、及位於第1面1F之相反側之第2面1R。如圖1所示,擦拭片材1中,於該圖之第1面1F主要存在纖維直徑較細之纖維即第2纖維12,於第2面1R主要存在第1纖維11。第1面1F於使用擦拭片材時用作擦拭面。再者,所謂「主要存在」係指對擦拭片材1沿著厚度方向Z進行縱截面觀察時,上述面中之哪一纖維之存在比例最高。
第2纖維12於第1面1F所佔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時,較佳為40%以上,更佳為50%以上,進而佳為60%以上,又,較佳為100%以下,更佳為90%以下,進而佳為85%以下。第2纖維12於第1面1F 所佔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時,較佳為40%以上100%以下,更佳為50%以上90%以下,進而佳為60%以上85%以下。藉由成為此種存在比例,可藉由細徑纖維所形成之緻密且低空隙率之構造提高微粒子污垢之捕獲性能,且可提高使用時之片材強度。又,可提高濕式態樣下之洗淨液之緩釋性。
第1纖維11於第1面1F所佔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時,較佳為0%以上,更佳為1%以上,進而佳為5%以上,又,較佳為60%以下,更佳為40%以下,進而佳為35%以下。第1纖維11於第1面1F所佔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時,較佳為0%以上60%以下,更佳為1%以上40%以下,進而佳為5%以上35%以下。藉由成為此種存在比例,可藉由粗徑纖維所形成之高空隙率之構造提高毛髮等纖維污垢之捕獲性能,且可提高使用時之片材強度。又,可提高濕式態樣下之洗淨液之緩釋性。
同樣地,第2纖維12於第2面1R所佔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時,較佳為1%以上,更佳為3%以上,進而佳為5%以上,又,較佳為60%以下,更佳為40%以下,進而佳為35%以下。第2纖維12於第2面1R所佔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時,較佳為1%以上60%以下,更佳為3%以上40%以下,進而佳為5%以上35%以下。
又,同樣地,第1纖維11於第2面1R所佔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時,較佳為50%以上,更佳為65%以上,進而佳為70%以上,又,較佳為100%以下,更佳為90%以下,進而佳為87%以下。第1纖維11於第2面1R所佔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時,較佳為50%以上100%以下,更佳為65%以上90%以下,進而佳為70%以上87%以下。
關於各面中之第1纖維11及第2纖維12之存在比例,例如可 使用共聚焦雷射顯微鏡作為面積比率測定。詳細而言,將第1面1F或第2面1R作為觀察對象,分別獲取圖像資料。對於所獲得之各圖像,使用ImageJ等圖像處理軟體,對第1纖維與第2纖維之亮度邊界設定閾值,將亮度二值化。其後,計算具有各種顏色之面積,算出各纖維之面積比率。
假設擦拭片材具有與第1面1F平行之假想面時,較佳為於該假想面,第2纖維12所占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時,朝第1面1F之相反側之厚度方向Z階梯狀地、連續地、或以其等之組合之形式減少。尤其對於以第2面1R作為基準(零面),沿著擦拭片材之厚度方向Z跨及擦拭片材之厚度之50%以上100%以下之部位,與第1面1F平行之假想面中第2纖維12所占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時,設為50%以上100%以下之範圍,藉此可使片材強度與污垢之捕獲性較高。又,可提高濕式態樣下之洗淨液之緩釋性。
第2纖維所占之存在比例成為50%以上100%以下之範圍之片材厚度之比率較佳為1%以上90%以下,更佳為5%以上70%以下,進而佳為7%以上50%以下。關於該存在比例,例如可藉由使用共聚焦雷射顯微鏡於片材厚度方向進行拉曼成像,作為上述之面積比率算出。
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中,至少粗徑之第1纖維11為異形纖維。所謂異形纖維係其橫截面為非圓形者。所謂纖維之橫截面為非圓形係指纖維之橫截面具有真圓形以外之形狀。根據有效地體現片材強度與污垢之捕獲性能之觀點,較佳為至少粗徑之第1纖維11為異形纖維,更佳為第1纖維及第2纖維均為異形纖維。
作為具有此種纖維之橫截面形狀之異形纖維,例如可列舉具有圖2(a)所示之三角形、及四邊形、五邊形及六邊形等凸多邊形或正多 邊形、圖2(b)所示之星形多邊形、圖2(c)所示之橢圓形、圖2(d)所示之W字形、及圖2(e)所示之多葉形等橫截面形狀者,只要可發揮本發明之效果,則並不特別限定。
第1纖維11係於其橫截面形狀中,較佳為具有至少1個、更佳為具有2個以上、進而佳為具有3個以上具有尖銳頂部之凸部的異形纖維。所謂尖銳頂部,可列舉異形纖維之橫截面形狀之凸部之輪廓例如(i)由不平行之2條直線相交形成之情形;(ii)由1條直線與1條曲線相交形成之情形;及(iii)由2條曲線相交形成之情形。例如圖2(a)所示之異形纖維具有3個尖銳頂部,圖2(b)所示之異形纖維具有6個尖銳頂部,圖2(e)所示之異形纖維具有8個尖銳頂部。本發明中,可單獨使用1種異形纖維,或亦可組合使用橫截面形狀不同之2種以上之異形纖維。
本發明之擦拭片材因其構成纖維中包含異形纖維,成為拉伸彈性模數較高者。根據將擦拭片材之強度設為較高之觀點,擦拭片材之拉伸彈性模數較佳為1.3×10-3N/mm2以上,更佳為1.4×10-3N/mm2以上,進而佳為1.5×10-3N/mm2以上。又,拉伸彈性模數之上限並未特別限制,5.0×10-3N/mm2以下比較現實。拉伸彈性模數例如可根據兩點之拉伸強度(N/mm)之差、與該等拉伸強度之位移(mm)之差求出。測定方法將於下述實施例中詳細敍述。
根據以較高之水準同時實現片材強度與污垢之捕獲效率之觀點,較佳為第1纖維之纖度(dtex)高於第2纖維之纖度(dtex)。詳細而言,第1纖維之纖度(dtex)相對於第2纖維之纖度(dtex)之比較佳為10以上,更佳為15以上,進而佳為25以上,又,較佳為2000以下,更佳為1500以下,進而佳為1000以下。
根據相同之觀點,擦拭片材中包含之第1纖維之纖度較佳為0.5dtex以上,更佳為1dtex以上,進而佳為1.2dtex以上,又,其上限較佳為3dtex以下,更佳為2.5dtex以下,進而佳為2dtex以下。
根據相同之觀點,擦拭片材中包含之第2纖維之纖度較佳為1.5×10-3dtex以上,更佳為2.5×10-3dtex以上,進而佳為4.5×10-3dtex以上。又,第2纖維之纖度較佳為3.0×10-1dtex以下,更佳為1.0×10-1dtex以下,進而佳為5.0×10-2dtex以下。
構成擦拭片材1之第1纖維11及第2纖維12可為合成纖維及天然纖維之任一者,但根據纖維之成形容易性及製造效率之觀點,較佳為至少第1纖維係包含熱塑性樹脂之合成纖維,更佳為兩纖維11、12均為包含熱塑性樹脂之合成纖維。
作為熱塑性樹脂,例如可列舉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等聚烯烴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聚酯樹脂、聚醯胺樹脂、聚氯乙烯或聚苯乙烯等乙烯系樹脂、聚丙烯酸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樹脂、及聚全氟乙烯等氟樹脂等。又,作為天然纖維,可列舉各種纖維素纖維,例如紙漿、棉、嫘縈、萊賽爾及天絲等親水性纖維。該等纖維可單獨使用一種,或可組合使用二種以上。
根據提高構成纖維之自由度,提高污垢之捕獲性能之觀點,較佳為構成擦拭片材之各纖維以均不相互熔合之方式交絡。藉由具有此種構成,可維持片材之強度並提高污垢之捕獲性能,又,於將擦拭片材用作濕式態樣之情形時,亦可發揮增加每單位面積之洗淨液之擔載量之優點。
第1纖維之纖維長取決於纖維之製造方法,但較佳為1mm 以上100mm以下,更佳為10mm以上90mm以下,進而佳為20mm以上60mm以下。又,第2纖維之纖維長取決於纖維之製造方法,但較佳為1mm以上。作為第1纖維11及第2纖維12之製造方法,例如可列舉紡黏法、熔噴法、靜電紡絲法(電紡法)等方法。根據進一步提高細徑纖維之製造效率之觀點,較佳為至少第2纖維係包含熱塑性樹脂之合成纖維,且係由靜電紡絲法而製造者。
將橫穿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線段中最長線段之長度設為A,將與該線段正交且橫穿該橫截面之線段中之最長線段之長度設為B時(參照圖3(a)至(c)),長度A相對於長度B之比(A/B)較佳為1.2以上,更佳為1.5以上,進而佳為2以上,又,其上限較佳為5以下,更佳為4以下,進而佳為3以下。具體而言,A/B之值較佳為1.2以上5以下,更佳為1.5以上4以下,進而佳為2以上3以下。藉由具有此種構成,可使構成擦拭片材之纖維容易纏繞於毛髮等纖維污垢,且可使該纖維鉤住該等污垢而將其自擦拭對象面去除。
對於上述長度A及長度B,針對圖3(a)至(c)所示之形狀以外之橫截面形狀舉例,纖維之橫截面形狀為正三角形之異形纖維(參照圖2(a))中,長度A為正三角形一邊之長度,長度B成為自某頂點下降至一邊之垂線之長度。又,纖維之橫截面形狀為橢圓之異形纖維(參照圖2(c))中,長度A為橢圓之長徑,長度B為橢圓之短徑。
於擦拭片材包含橫截面形狀不同之2種以上之異形纖維之情形時,上述長度A及B係對所有種類之異形纖維測定之A之平均值及B之平均值。
根據兼具擦拭時之操作性與污垢之捕獲性之觀點,長度A 以滿足上述A/B之範圍為條件,較佳為1μm以上,更佳為5μm以上,進而佳為10μm以上,又,其上限較佳為80μm以下,較佳為50μm以下,較佳為25μm以下。根據相同之觀點,長度B以滿足上述A/B之範圍為條件,較佳為0.2μm以上,更佳為1μm以上,進而佳為2μm以上,又,其上限較佳為40μm以下,較佳為20μm以下,較佳為15μm以下。
如圖3(a)至(c)所示,沿圓周方向觀察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輪廓線時,於具有複數個凸部P、及位於相鄰凸部P間之凹部R之形狀之情形時,將連結相鄰凸部P之頂點間之線段之長度設為C,且將自該線段下降至凹部R之最底位置之垂線之長度設為D時(參照圖3(a)至(c)),C/D之值較佳為0.1以上,更佳為1以上,進而佳為2以上,又,其上限較佳為5以下,更佳為4以下,進而佳為3以下。藉由具有此種構成,使纖維單體之表面積增加且與污垢之接觸面積增加,故可進一步提高污垢之捕獲性。
觀察異形纖維之橫截面時,於連結任意選擇之相鄰凸部P之頂點間之線段之長度C不同的情形時,將用於計算C/D之值之C值設為所有C值之平均值。同樣地,於任意選擇之凹部R之垂線之長度D不同之情形時,將用於計算C/D之值之D值設為所有D值之平均值。以下說明中,於提及C及D之值之情形時,該值為C及D之平均值。
根據提高擦拭時之操作性及污垢之捕獲效率之觀點,長度C以滿足上述C/D之範圍為條件,較佳為0.1μm以上,更佳為0.5μm以上,進而佳為1μm以上,又,其上限較佳為20μm以下,更佳為10μm以下,進而佳為5μm以下。根據相同之觀點,長度D以滿足上述C/D之範圍為條件,較佳為0.1μm以上,更佳為0.5μm以上,進而佳為1μm以上,又,其上限較佳為20μm以下,較佳為10μm以下,較佳為5μm以下。
上述長度A至D可由以下測定方法測定。即,使用剃刀等將所製作之纖維集合體於維持纖維之截面形狀之狀態下切斷後,以Pt對於該截面進行真空蒸鍍。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日本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JSM-IT100),以倍率500~1000倍觀察Pt蒸鍍後之纖維集合體之截面,使用附屬軟體之長度測量工具分別測定纖維截面之上述長度A至D。
本發明之擦拭片材可僅由第1纖維11及第2纖維12構成,亦可除包含該等纖維外,進而包含其他纖維。其他纖維可使用上述合成纖維或天然纖維。該等可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兩種以上。其他纖維之橫截面可為圓形(非異形),亦可為非圓形(異形)。其他纖維於纖維集合體中較佳為以50質量%以下之比例含有,更佳為以40質量%以下、進而佳為以30質量%以下之比例含有。
於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中包含其他纖維之情形時,根據擦拭時之操作性及污垢之捕獲效率之觀點,該纖維之纖度較佳為0.6dtex以上,更佳為1.0dtex以上,進而佳為1.2dtex以上。又,較佳為4.0dtex以下,更佳為3.5dtex以下,進而佳為3.0dtex以下。
根據使擦拭片材之強度適度之觀點,構成擦拭片材之纖維集合體之基重較佳為40g/m2以上,更佳為45g/m2以上,進而佳為50g/m2以上,又,其上限較佳為140g/m2以下,更佳為100g/m2以下,進而佳為80g/m2以下。具體而言,構成擦拭片材之纖維集合體之基重較佳為40g/m2以上140g/m2以下,更佳為45g/m2以上100g/m2以下,進而佳為50g/m2以上80g/m2以下。
又,根據相同之觀點,擦拭片材之厚度於40N/m2負載下較佳為0.5mm以上,更佳為1.0mm以上,又,其上限於該負載下較佳為 2.5mm以下,更佳為3mm以下。
擦拭片材於擦拭時,可直接(以所謂乾式態樣)使用纖維集合體,亦可以對纖維集合體塗佈、噴霧、擔載或含浸洗淨液之態樣(以所謂濕式態樣)使用。該等態樣可根據附著於擦拭對象面之污垢之種類、或擦拭對象物之物性選擇。根據提高清掃對象面之清掃效率之觀點,較佳為使構成擦拭片材之纖維集合體擔載洗淨液。亦即,本發明之擦拭片材較佳為濕式態樣。由於纖維集合體中包含異形纖維,故可加大纖維間之空隙,其結果,亦可發揮提高污垢之捕獲性,並且提高擦拭片材中之洗淨液之保液性之優點。
於擦拭時,以濕式態樣使用擦拭片材之情形時,作為擔載於該片材之洗淨液,可單獨使用水,或可使用包含添加劑之水溶液等用於濕式擦拭片材之一般組成者。作為用於洗淨液之添加劑,可列舉選自由界面活性劑、殺菌劑、香料、芳香劑、除臭劑、pH值調整劑、醇、研磨粒子、光澤賦予劑及增黏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如圖4所示,包含含有上述異形纖維之纖維集合體之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係具有長度方向X及與該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Y之大致矩形狀之片材。根據有效地捕獲微粒子污垢及毛髮等纖維污垢之觀點,如該圖所示,擦拭片材1較佳為於其至少一面具有含有曲線部之宏觀圖案之凹凸部,更佳為於用作擦拭面之面(圖1中為第1面1F)側具有含有曲線部之宏觀圖案之凹凸部。
如該圖所示,於擦拭片材1之一面形成有構成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之圖案凹部3與圖案凸部4。圖案凹部3與圖案凸部4之邊界線於宏觀觀察時具有曲線狀之部分。於一面形成有宏觀圖案之凹凸部時,另一面 並未形成來自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之互補凹凸,而為平坦面。
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並不限於該圖所示之宏觀圖案,例如亦可為日本專利特開2017-113282號公報所揭示之宏觀圖案、或將直線、曲線、圓及多邊形等圖形適當組合而成之宏觀圖案。再者,宏觀觀察時之曲線狀係指除構成微觀尺度之微細之孔之曲線、或構成直徑1.5~2mm左右之排水用孔之曲線外,可由目視確認構成圖案凹凸部之圖形之邊之一部分為曲線,根據此種觀點,較佳為以使由圖案凹部3所包圍之各個圖案凸部4之面積成為300mm2以上之方式,形成圖案凹部3及圖案凸部4。藉由具有此種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亦可發揮提高擦拭片材本身之設計性之優點。
本發明之擦拭片材於著眼於1個纖維集合體時,可由片材厚度方向之第1纖維與第2纖維之存在區域之邊界並不明確之纖維集合體構成,或亦可由包含含有第1纖維之層、與含有第2纖維之層之雙層構造之纖維集合體構成。又,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亦可由具備含有第1纖維之層、含有第2纖維之層、及含有其他纖維之層之三層以上之多層構造之纖維集合體構成。
本發明之擦拭片材可僅由含有異形纖維之1個纖維集合體(無論單層及多層)構成,或亦可具有將含有第1及第2纖維之第1纖維集合體、與無論有無異形纖維之第2纖維集合體或除纖維集合體外之其他片材材料重疊而成之多層化之積層構造。作為片材材料,例如可列舉不織布、或織布、紙等。
根據進一步提高擦拭片材強度之觀點,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亦可進而具備用以支持構成該片材之纖維集合體之稀洋紗網。於具備稀洋紗網之情形時,較佳為將稀洋紗網配置於纖維集合體之厚度方向之中央區 域。稀洋紗網係能夠與構成纖維集合體之異形纖維一體交纏者,可列舉網狀、格子狀及線狀等形態。
作為構成稀洋紗網之原料,可使用樹脂。作為樹脂,可使用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烴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樹脂、尼龍6或尼龍66等聚醯胺樹脂、聚丙烯腈等丙烯腈系樹脂、聚氯乙烯或聚苯乙烯等乙烯系樹脂、聚偏二氯乙烯等亞乙烯系樹脂等。
根據同時實現構成纖維及稀洋紗網之交纏性、與擦拭片材之強度之觀點,稀洋紗網之線徑(橫截面之直徑)可根據纖維之交纏程度適當調整,較佳為10μm以上,更佳為500μm以上,且較佳為2000μm以下,更佳為1000μm以下。稀洋紗網之線徑可局部不同,亦可相同,於線徑局部不同之情形時,稀洋紗之線徑設為其平均值。又,稀洋紗網之基重較佳為1g/m2以上,更佳為3g/m2以上,且較佳為20g/m2以下,更佳為10g/m2以下。
以上為關於本發明之擦拭片材之一實施形態之說明,以下,參照圖5說明擦拭片材之較佳之製造方法。圖5中表示適合用於製造擦拭片材之製造裝置10。製造裝置10沿著搬送方向(MD(Machine Direction,縱向)方向)依序具備織物形成部20、第1水流交絡部30及第2水流交絡部40。本製造方法具備藉由水流交絡形成包含異形纖維之纖維集合體之步驟,視需要亦可具備於纖維集合體之一面形成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之步驟。再者,於以下說明中,搬送方向(MD方向)與片材之寬度方向Y一致,與搬送方向正交之方向與片材之長度方向X一致。
首先,自織物形成部20之梳棉機21將第1纖維11之織物經由導輥22卷出。於設為擦拭片材具備稀洋紗網之態樣之情形時,將稀洋紗 網15與第1纖維11之織物一起自稀洋紗輥25卷出。藉由將該等卷出,積層第1纖維11之織物及稀洋紗網。
其次,於第1水流交絡部30,藉由水能透過之第1支持帶32沿著MD方向搬送第1纖維11之織物(或第1纖維11之織物及稀洋紗網15之積層體),並且藉由自第1水流噴嘴31噴出之高壓水流對其進行水流交絡處理(第1交絡步驟)。經該步驟,第1纖維11彼此交絡而形成第1纖維11之交絡體。於具備稀洋紗網之態樣之情形時,藉由該步驟使第1纖維11彼此交絡,並且第1纖維11及稀洋紗網15成為一體之交纏狀態,形成配置有稀洋紗網之第1纖維11之交絡體。於本步驟中,可藉由將自第1水流噴嘴31吹送之水壓設為較佳為30kg/cm2以上80kg/cm2以下、更佳為40kg/cm2以上60kg/cm2以下,且將第1纖維11之織物之MD方向之搬送速度設為較佳為2m/min以上10m/min以下、更佳為4m/min以上8m/min以下來進行製造。
形成第1纖維11之交絡體後,於其上表面積層第2纖維12之交絡體12A,藉由水流交絡形成纖維集合體1A(第2交絡步驟)。詳細而言,將第1纖維11之交絡體沿著MD方向搬送,並且於該交絡體之上表面積層自原料片捲筒41卷出之片材狀之第2纖維12之交絡體12A,製成積層體5。藉由自第2水流噴嘴43對該積層體5吹送高壓水流,使各交絡體之構成纖維彼此三維交絡,形成纖維集合體1A。自第2水流噴嘴43吹送之水壓及積層體5之搬送速度可設為與上述第1交絡步驟相同之範圍。藉由本步驟形成之纖維集合體1A中,於其上表面主要存在第2纖維12,於其下表面主要存在第1纖維11(或第1纖維11及稀洋紗網15之交纏體)。
纖維集合體1A於第2水流交絡步驟後,可將其直接製成乾 式或濕式態樣之擦拭片材1,亦可視需要,如圖4所示,於纖維集合體1A之一面形成宏觀圖案之凹凸部後將其製成乾式或濕式態樣之擦拭片材1。
例如,於纖維集合體1A之第2纖維12主要存在之面(圖1中為第1面1F)側形成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之情形時,將圖6所示之凹凸部形成構件50配置於纖維集合體1A之第2纖維12主要存在之面側,且自與其相反側之面(圖1中為第2面1R)側吹送高壓水流,藉此可於纖維集合體1A之第1面1F形成與凹凸部形成構件50所具有之凹凸形狀互補之圖案凹部3與圖案凸部4。對纖維集合體1A吹送之水壓及纖維集合體之搬送速度可設為與上述交絡步驟相同之範圍。
以上述方式製造之纖維集合體1A成形為例如圖4所示之矩形狀後,可直接用作乾式擦拭片材,亦可使纖維集合體1A擔載洗淨液(擔載步驟)用作濕式擦拭片材。於洗淨液之擔載步驟中,關於擔載於纖維集合體1A之洗淨液之擔載量,使擦拭片材1之尺寸例如下述實施例所記載設為285mm×205mm時,較佳為1g/片以上,更佳為10g/片以上,且較佳為40g/片以下,更佳為25g/片以下。換言之,較佳為17g/m2以上,更佳為117g/m2以上,且較佳為690g/m2以下,更佳為430g/m2以下。
關於以此方式製造之擦拭片材,可單獨使用該擦拭片材,或亦可將其安裝於刮擦器等清掃用具而用於地板面、壁面等建築物、櫥櫃、窗玻璃、鏡、門、門把手等配件、地墊、地毯、書桌餐桌等傢俱、廚房、浴廁、身體之擦拭、或衛生用品、包裝等。
以上,基於較佳之實施形態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制於上述實施形態。為形成包含第1及第2纖維以外之其他纖維之纖維集合體,例如亦可於織物形成部20配置第2梳棉機,自該梳棉機將其 他纖維之織物卷出並積層。其後,藉由執行交絡步驟可形成除第1纖維外還包含其他纖維之纖維集合體。
關於上述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而揭示有以下擦拭片材
<1>
一種擦拭片材,其具備纖維集合體,該纖維集合體係至少包含第1纖維與較該纖維直徑更細之第2纖維,且由該等纖維交絡而成,且該擦拭片材具有第1面、及位於該第1面之相反側之第2面,且第2纖維之存在比例於第1面較第2面高,至少第1纖維係其橫截面為非圓形之異形纖維。
<2>
如上述<1>之擦拭片材,其中第1纖維及第2纖維均為上述異形纖維。
<3>
如上述<1>或<2>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形狀為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及六邊形等凸多邊形或正多邊形。
<4>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形狀為多葉形。
<5>
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僅由上述纖維集合體構成。
<6>
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除上述纖維集合體 外,還具備其他片材材料或其他構件。
<7>
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中第2纖維於第1面所佔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較佳為40%以上,更佳為50%以上,進而佳為60%以上,又,較佳為100%以下,更佳為90%以下,進而佳為85%以下。
<8>
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中第2纖維於第2面所佔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較佳為1%以上,更佳為3%以上,進而佳為5%以上,又,較佳為60%以下,更佳為40%以下,進而佳為35%以下。
<9>
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中第1纖維於第1面所佔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較佳為0%以上,更佳為1%以上,進而佳為5%以上,又,較佳為60%以下,更佳為40%以下,進而佳為35%以下。
<10>
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中第1纖維於第2面所佔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較佳為50%以上,更佳為65%以上,進而佳為70%以上,又,較佳為100%以下,更佳為90%以下,進而佳為87%以下。
<11>
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纖維集合體之構成纖維並未相互熔合。
<12>
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中洗淨液擔載於上述纖維集合體。
<13>
如上述<12>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洗淨液係包含添加劑之水溶液。
<14>
如上述<13>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添加劑為選自由界面活性劑、殺菌劑、香料、芳香劑、除臭劑、pH值調整劑、醇、研磨粒子、光澤賦予劑及增黏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15>
如上述<1>至<14>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中第1纖維係包含熱塑性樹脂之纖維。
<16>
如上述<1>至<15>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拉伸彈性模數為1.3×10-3N/mm2以上。
<17>
如上述<1>至<16>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拉伸彈性模數較佳為1.3×10-3N/mm2以上,更佳為1.4×10-3N/mm2以上,進而佳為1.5×10-3N/mm2以上,又,較佳為5.0×10-3N/mm2以下。
<18>
如上述<1>至<17>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中第1纖維之纖度相對於第2纖維之纖度之比為10以上2000以下。
<19>
如上述<1>至<18>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中第1纖維之纖度相對於第2纖維之纖度之比較佳為10以上,更佳為15以上,進而佳為25以上,又,較佳為2000以下,更佳為1500以下,進而佳為1000以下。
<20>
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中第1纖維之纖度較佳為0.5dtex以上,更佳為1dtex以上,進而佳為1.2dtex以上,又,其上限較佳為3dtex以下,更佳為2.5dtex以下,進而佳為2dtex以下。
<21>
如上述<1>至<20>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中第1纖維及第2纖維均為合成纖維。
<22>
如上述<1>至<21>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為大致矩形狀。
<23>
如上述<1>至<22>中任一項之擦拭片材,其中於上述擦拭片材之一面形成有構成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之圖案凹部與圖案凸部,該圖案凹部與該圖案凸部之邊界線於宏觀觀察時具有曲線狀之部分。
<24>
如上述<23>之擦拭片材,其中於一面形成有上述凹凸部時之另一面平坦。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然而,本發明之範圍並不限制於該實施例。
[實施例1]
使用包含熱塑性樹脂之纖維之橫截面形狀為多葉形之異形纖維(參照圖2(e))作為第1纖維進行水流交絡,製造纖維集合體。纖維集合體之構成纖維中,使用多葉形纖維(PET製,纖度1.7dtex,平均纖維直徑13.5μm)作為第1纖維,使用真圓形纖維(PP製,纖度7.0×10-3dtex,平均纖維直徑1μm)作為第2纖維。纖維集合體之纖維組成中,含有第1纖維:第2纖維=90:10之質量比例。成形尺寸為285mm×205mm之纖維集合體之後,使其以290g/m2含浸洗淨液,製成目標濕式擦拭片材。洗淨液使用界面活性劑(Emulgen(註冊商標)108,花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0.1質量%水溶液。擦拭片材之基重為67g/m2
[實施例2]
將與實施例1中使用之真圓形纖維不同之真圓系纖維(PP製,纖度1.7×10-1dtex,平均纖維直徑5.0μm)作為第2纖維,除此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濕式之擦拭片材。亦即,本實施例之擦拭片材包含多葉形纖維作為第1纖維,且包含真圓形纖維作為第2纖維。
[比較例1]
僅使用包含熱塑性樹脂之纖維之橫截面之形狀為真圓形之纖維作為第1纖維進行水流交絡,製造纖維集合體。作為第1纖維之真圓形纖維為PET製,纖度為1.45dtex,其平均纖維直徑為11.5μm。其他條件與實施例1相同,製造濕式擦拭片材。本比較例之擦拭片材不包含第2纖維。
[比較例2]
僅使用包含熱塑性樹脂之纖維之橫截面之形狀為多葉形之異形纖維作為第1纖維進行水流交絡,製造纖維集合體。作為第1纖維之多葉形纖維為PET製,纖度為1.7dtex,平均纖維直徑為13.5μm。其他條件與實施例 1相同,製造濕式擦拭片材。本比較例之擦拭片材不包含第2纖維。
[比較例3]
僅使用包含熱塑性樹脂之纖維之橫截面之形狀為真圓形之細徑纖維作為第2纖維進行水流交絡,製造纖維集合體。作為第2纖維之真圓形纖維為PP製,纖度為7.0×10-3dtex,其平均纖維直徑為1μm。其他條件與實施例1相同,製造濕式擦拭片材。本比較例之擦拭片材不包含第1纖維。
[比較例4]
本比較例中,使用纖維之橫截面之形狀均為真圓形之第1及第2纖維進行水流交絡,製造第2纖維之存在比例於第1面較第2面高之纖維集合體。纖維集合體之構成纖維中,使用真圓形纖維(PET製,纖度1.45dtex,平均纖維直徑11.5μm)作為第1纖維,使用真圓形纖維(PP製,纖度7.0×10-3dtex,平均纖維直徑約1μm)作為第2纖維。纖維集合體之纖維組成中,含有第1纖維:第2纖維=90:10之質量比例。其他條件與實施例1相同,製造濕式擦拭片材。亦即,本比較例之擦拭片材中,第1面主要存在第2纖維,第2面主要存在第1纖維。第2纖維於第1面所佔之存在比例(面積比率)為73%,第2纖維於第2面所佔之存在比例(面積比率)為10%。
[拉伸彈性模數之評價]
對實施例及比較例之擦拭片材進行拉伸彈性模數之測定。詳細而言,使用拉伸強度試驗機(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AG-IS 100 N),將長度150mm×寬度30mm之乾式試樣以跨距100mm、速度300mm/分鐘將試樣於長度方向拉伸,測定此時之拉伸強度(N/mm)與位移(mm)。拉伸彈性模數(N/mm2)係藉由使0N/mm與0.17N/mm之拉伸強度之差除以該等拉伸強度下之位移之差而算出。拉伸彈性模數越高,則片材 強度越高。將結果示於表1。
[微粒子捕獲性能之評價]
本評價中,於長度(擦拭方向)90cm×寬度90cm之地板材(DAG floor,北惠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將由JISZ 8901規定之7種試驗用粉體(粒徑:5~75μm)或11種試驗用粉體(粒徑:1~8μm)作為微粒子污垢之模型,於自擦拭方向近前起15cm~30cm之範圍內以長度15cm×寬度90cm之面積散佈0.1g。對該地板,將實施例或比較例之擦拭片材於擦拭方向上以30cm寬度為單位往返進行2次擦拭。將該操作進行6組。關於擦拭時之片材之方向,使圖4中之寬度方向Y與擦拭方向為相同之方向。測定擦拭前後片材質量之變化,按以下之基準評價微粒子捕獲性能。將結果示於表1。
<計算式>
微粒子灰塵捕獲率(%)=100×((擦拭後之擦拭片材質量[g])-(擦拭前之擦拭片材質量[g]))/0.1[g])
<捕獲性能>
◎:微粒子灰塵捕獲率為90%以上,微粒子灰塵之捕獲性能非常高。
○:微粒子灰塵捕獲率為70%以上且未達90%,微粒子灰塵之捕獲性能較高。
Δ:微粒子灰塵捕獲率為50%以上且未達70%,微粒子灰塵之捕獲性能稍低。
×:微粒子灰塵捕獲率未達50%,微粒子灰塵之捕獲性能較低。
[毛髮捕獲性能之評價]
本評價中,對每1榻榻米(1820mm×910mm)散佈有20根10cm之毛髮之6榻榻米地板材(DAG floor,北惠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進行擦拭。關於擦拭時之片材之方向,將圖4中之寬度方向Y設為與擦拭方向相同之方向。於擦拭後分別測定由擦拭片材捕獲之毛髮之根數,並按以下基準評價毛髮捕獲性能。將結果示於表1。
<計算式>
毛髮捕獲率(%)=100×(由擦拭片材捕獲之毛髮之根數[根])/(散佈之毛 髮之根數[根])
<捕獲性能>
◎:毛髮捕獲率為80%以上,毛髮之捕獲性能非常高。
○:毛髮捕獲率為60%以上且未達80%,毛髮之捕獲性能較高。
Δ:毛髮捕獲率為40%以上且未達60%,毛髮之捕獲性能稍低。
×:毛髮捕獲率未達40%,毛髮之捕獲性能較低。
[洗淨液之緩釋性之評價]
對實施例及比較例之濕式擦拭片材施加0.16kN/m2之負載,以地板材(Konbitto New Advance,WOODONE公司製造)作為擦拭對象面,以擦拭速度1m/s對20榻榻米(相當於32.4m2)連續進行擦拭。根據每1榻榻米之液體釋出量(g),測定於各擦拭面積時間點相對於洗淨液之初始含浸量釋出多少,按以下基準評價洗淨液之緩釋性。將結果示於表1。洗淨液釋出率越高,表示緩釋性越佳。
<評價>
◎:於擦拭面積為20榻榻米之時間點之洗淨液釋出率為70%以上。
○:於擦拭面積為20榻榻米之時間點之洗淨液釋出率為50%以上且未 達70%。
Δ:於擦拭面積為20榻榻米之時間點之洗淨液釋出率為30%以上且未達50%。
×:於擦拭面積為20榻榻米之時間點之洗淨液釋出率為未達30%。
Figure 108135683-A0305-02-0025-1
如表1所示,可知本發明之擦拭片材藉由含有異形纖維、及較該纖維直徑更細之纖維作為其構成纖維,而片材強度較高,且兼具對微粒子污垢及毛髮等纖維污垢之較高之捕獲性能。又,亦可知本發明之擦拭片材於作為濕式態樣時,洗淨液之緩釋性較高,能進行大範圍擦拭。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同時實現較高之強度與污垢之較高捕獲性能之擦拭片材。

Claims (21)

  1. 一種擦拭片材,其具備纖維集合體,該纖維集合體至少包含第1纖維及較該纖維直徑更細之第2纖維,且係由該等纖維交絡而成,且該擦拭片材具有第1面、及位於該第1面之相反側之第2面,且第2纖維之存在比例於第1面較第2面高,至少第1纖維係其橫截面為非圓形之異形纖維,將橫穿上述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線段中最長線段之長度設為A,將與該線段正交且橫穿該橫截面之線段中之最長線段之長度設為B時,A/B之值為1.2以上5以下,沿圓周方向觀察上述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輪廓線時,於具有複數個凸部P、及位於相鄰凸部P間之凹部R之形狀之情形時,將連結相鄰凸部P之頂點間之線段之長度設為C,且將自該線段下降至凹部R之最底位置之垂線之長度設為D時,C/D之值為0.1以上5以下,第1纖維之纖度為1.2dtex以上2.5dtex以下,第2纖維之纖度為1.5×10-3dtex以上3.0×10-1dtex以下,第1纖維之纖度相對於第2纖維之纖度之比為10以上1000以下。
  2.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第1纖維及第2纖維均為上述異形纖維。
  3.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形狀為凸多邊形或正多邊形。
  4.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異形纖維之橫截面之形狀為多葉形。
  5.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僅由上述纖維集合體而構成。
  6.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除具備上述纖維集合體外,還具備其他片材材料或其他構件。
  7.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第2纖維於第1面所佔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為40%以上100%以下。
  8.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第2纖維於第2面所佔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為1%以上60%以下。
  9.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第1纖維於第1面所佔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為0%以上60%以下。
  10.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第1纖維於第2面所佔之存在比例以面積比率表示為50%以上100%以下。
  11.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纖維集合體之構成纖維並未相互熔合。
  12.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洗淨液擔載於上述纖維集合體。
  13. 如請求項12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洗淨液係包含添加劑之水溶液。
  14. 如請求項13之擦拭片材,其中上述添加劑為選自由界面活性劑、殺菌劑、香料、芳香劑、除臭劑、pH值調整劑、醇、研磨粒子、光澤賦予劑及增黏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15.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第1纖維係包含熱塑性樹脂之纖維。
  16.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拉伸彈性模數為1.3×10-3N/mm2以上。
  17.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拉伸彈性模數為1.3×10-3N/mm2以上5.0×10-3N/mm2以下。
  18.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第1纖維之纖度相對於第2纖維之纖度之比為15以上1000以下。
  19.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第1纖維及第2纖維均為合成纖維。
  20. 如請求項1之擦拭片材,其中於上述擦拭片材之一面形成有構成宏觀圖案之凹凸部之圖案凹部與圖案凸部,該圖案凹部與該圖案凸部之邊界線於宏觀觀察時具有曲線狀之部分。
  21. 如請求項20之擦拭片材,其中於一面形成有上述凹凸部時另一面平坦。
TW108135683A 2018-10-02 2019-10-02 擦拭片材 TWI8393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7761 2018-10-02
JP2018-187761 2018-10-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0250A TW202020250A (zh) 2020-06-01
TWI839394B true TWI839394B (zh) 2024-04-2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5340A1 (ja) 2016-12-05 2018-06-14 花王株式会社 湿式ワイピング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5340A1 (ja) 2016-12-05 2018-06-14 花王株式会社 湿式ワイピングシー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80319B2 (ja) 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拭き取り材
JP3559533B2 (ja) 絡合不織布とこれを用いた清拭シートおよび湿潤性シート
TWI473591B (zh) Nonwoven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wiping material
JP4474216B2 (ja) キッチン用タオ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137279A (ja) 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拭き取り材
JP4648724B2 (ja) 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U2014356113B2 (en) Multi-purpose tough stain removal articles
JP4307426B2 (ja) 積層不織布
TWI839394B (zh) 擦拭片材
JP2011038223A (ja) 凹凸模様のある不織布
JP7030542B2 (ja) ワイピングシート
JP2002069826A (ja) 複合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28564B2 (ja) 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拭き取り材
JP7055009B2 (ja) ワイピングシート及び清掃具
TW202020250A (zh) 擦拭片材
TWI816811B (zh) 擦拭片材
JP6276921B2 (ja) 不織布ワイパー
JP2019208949A (ja) ワイピングシート
JP2019097589A (ja) ワイピングシート
JP2017008424A (ja) 塗剤塗付用クロスの製造方法
JP2016125158A (ja) 絡合不織布、これを用いた清拭シートおよび湿潤性シート
JP2023143236A (ja) 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028115A (ja) ワイパ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