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4893B - 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和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和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64893B TWI764893B TW106110880A TW106110880A TWI764893B TW I764893 B TWI764893 B TW I764893B TW 106110880 A TW106110880 A TW 106110880A TW 106110880 A TW106110880 A TW 106110880A TW I764893 B TWI764893 B TW I76489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device
- data packet
- remote terminal
- logical channel
- access lay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和裝置,該方法包括:中繼終端設備接收遠端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中繼終端設備根據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繼終端設備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繼終端設備接收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RRC連接建立消息;中繼終端設備根據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繼終端設備向遠端終端設備發送第四接入層數據包,從而,能夠為處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以外的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
Description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領域,並且更具體地,涉及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和裝置。
目前,已知一種通信方法,當終端設備處於網絡設備的覆蓋範圍內時,該終端設備可以與網絡設備建立無線資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連接,從而,可以基於RRC連接,對數據傳輸進行控制。
但是,當終端設備在網絡設備的覆蓋範圍外時,無法與網絡設備進行信令傳輸,從而無法建立RRC連接。
因此,希望提供一種方案,能夠為處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以外的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和裝置,能夠為處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以外的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在包括遠端終端設備、中繼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的通信系統中執行,該遠端終端設備和該中繼終端設備之間基於第一通信協議進行通信,該中繼終端設備和該網絡設備之間基於第二通信協議進行通信,該方法包括: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接收遠端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接入層數據包,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接收該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三接入層數據包,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是該網絡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遠端終端設備的RRC連接建立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該RRC連接建立消息是該網絡設備根據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生成的,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第四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向該遠端終端設備發送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實現方式中,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L2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L2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以及該方法還包括:該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從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該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從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實現方式中,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L2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L2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以及該方法還包括:該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從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該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從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實現方式中,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L2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以及該方法還包括:該中繼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從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該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從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中繼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實現方式中,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RRC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RRC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種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該中繼終端設備從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第一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第一承載確定的;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網絡設備能夠根據該第二邏輯信道標識確定該第一承載;該中繼終端設備將該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種實現方式中,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包括:如果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則該中繼終端設備將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該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如果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中的第一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其中,在第一預設規則下,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對應該第一承載,則該中繼終端設備將在第二預設規則下與該第一承載相對應的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該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第二預設規則信息存儲在該網絡設備中。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種實現方式中,在該網絡設備和該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適配層,在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第三邏輯信道標識,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或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和該網絡設備中的第三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該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該方法還包括:該中繼終端設備將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其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以便於該網絡設備根據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該適配層獲取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種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該中繼終端設備從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第四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根據第二承載確定的;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遠端終端設備能夠根據該第五邏輯信道標識確定該第二承載;該中繼終端設備將該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種實現方式中,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包括:如果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則該中繼終端設備將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該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如果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基於存儲在該網絡設備中的第四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其中,在第四預設規則下,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對應該第二承載,則該中繼終端設備將在第五預設規則下與該第二承載相對應的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該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第五預設規則信息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中。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種實現方式中,在該網絡設備和該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適配層,在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第六邏輯信道標識,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或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和該網絡設備中的第六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該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該方法還包括:該中繼終端設備將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其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以便於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該適配層獲取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種實現方式中,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之前,該方法還包括,該中繼終端設備確定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特定邏輯信道標識或特定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RNTI),該特定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該特定RNTI用於指示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種實現方式中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包括:該中繼終端設備獲取第一映射關係信息,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上行信道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和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第一上行信道,其中,該第一上行信道與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該中繼終端設備通過該第一上行信道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資源請求消息;該中繼終端設備接收該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調度信息,該第一調度信息用於指示第一傳輸資源,該第一傳輸資源的大小是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一上行信道和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的;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通過該第一傳輸資源,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種實現方式中,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包括:該中繼終端設備獲取第二映射關係信息,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前導碼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和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第一前導碼,其中,該第一前導碼與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該中繼終端設備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一前導碼;該中繼終端設備接收該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二調度信息,該第二調度信息用於指示第二傳輸資源,該第二傳輸資源的大小是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一前導碼和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的;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通過該第二傳輸資源,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種實現方式中,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數據包,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數據包。
結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種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接收該遠端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五接入層數據包,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是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該RRC連接建立消息生成的;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第六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在包括遠端終端設備、中繼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的通信系統中執行,該遠端終端設備和該中繼終端設備之間基於第一通信協議進行通信,該中繼終端設備和該網絡設備之間基於第二通信協議進行通信,該方法包括: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進行封裝處理,以生成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該遠端終端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結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該遠端終端設備在L2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該遠端終端設備在L2層從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結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種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該遠端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該遠端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從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結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種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該遠端終端設備在RRC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該遠端終端設備在RRC層從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結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種實現方式中,在該網絡設備和該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適配層,在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第六邏輯信道標識,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或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和該網絡設備中的第六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該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該方法還包括: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攜帶的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該適配層獲取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中繼終端設備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
結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種實現方式中,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數據包。
結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種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該RRC連接建立消息,生成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該遠端終端設備對該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進行封裝處理,以生成第五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在包括遠端終端設備、中繼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的通信系統中執行,該遠端終端設備和該中繼終端設備之間基於第一通信協議進行通信,該中繼終端設備和該網絡設備之間基於第二通信協議進行通信,該方法包括: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是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的,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該網絡設備根據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生成需要發送至該遠端設備的RRC連接建立消息;該網絡設備對該RRC連接建立消息進行封裝處理,以生成第三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
結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種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該網絡設備在L2層從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網絡設備在L2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
結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種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該網絡設備在適配層從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網絡設備在適配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
結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種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該網絡設備在RRC層從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網絡設備在RRC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
結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種實現方式中,在該網絡設備和該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適配層,在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第三邏輯信道標識,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或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和該網絡設備中的第三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該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該方法還包括: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的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該適配層獲取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中繼終端設備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的,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
結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種實現方式中,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包括:該網絡設備獲取第一映射關係信息,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上行信道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該網絡設備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通過第一上行信道發送的資源請求消息,其中,第一上行信道與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一上行信道和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第一傳輸資源;該網絡設備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一調度信息,該第一調度信息用於指示該第一傳輸資源;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通過該第一傳輸資源,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結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種實現方式中,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包括:該網絡設備獲取第二映射關係信息,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前導碼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該網絡設備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前導碼,其中,該第一前導碼與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一前導碼和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第二傳輸資源;該網絡設備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二調度信息,該第二調度信息用於指示該第二傳輸資源;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通過該第二傳輸資源,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結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種實現方式中,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數據包,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數據包。
結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種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六接入層數據包,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是根據第五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的,所述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結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實現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種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該網絡設備在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封裝特定邏輯信道標識或特定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NTI,該特定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該特定RNTI用於指示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各實現方式中的各步驟的單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各實現方式中的各步驟的單元。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三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各實現方式中的各步驟的單元。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包括存儲器和處理器,該存儲器用於存儲計算機程式,該處理器用於從存儲器中調用並運行該計算機程式,使得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執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種實現方式中的任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包括存儲器和處理器,該存儲器用於存儲計算機程式,該處理器用於從存儲器中調用並運行該計算機程式,使得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執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種實現方式中的任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包括存儲器和處理器,該存儲器用於存儲計算機程式,該處理器用於從存儲器中調用並運行該計算機程式,使得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執行上述第三方面,及其各種實現方式中的任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程式產品,所述計算機程式產品包括:計算機程式代碼,當所述計算機程式代碼被網絡設備的接收單元、處理單元、發送單元或接收器、處理器、發送器運行時,使得中繼終端設備執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種實現方式中的任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程式產品,所述計算機程式產品包括:計算機程式代碼,當所述計算機程式代碼被網絡設備的接收單元、處理單元、發送單元或接收器、處理器、發送器運行時,使得遠端終端設備執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種實現方式中的任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程式產品,所述計算機程式產品包括:計算機程式代碼,當所述計算機程式代碼被網絡設備的接收單元、處理單元、發送單元或接收器、處理器、發送器運行時,使得網絡設備執行上述第三方面,及其各種實現方式中的任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中繼網絡設備執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種實現方式中的任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遠端網絡設備執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種實現方式中的任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中繼網絡設備執行上述第三方面,及其各種實現方式中的任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和裝置,通過使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向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內的遠端終端設備發送承載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一MAC(Media Access Control) PDU (Protocol Data Unit),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對該第一MAC PDU進行解析以獲取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並向網絡設備發送承載有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二MAC PDU,從而,網絡設備能夠根據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並將用於承載該RRC連接的相關信息的RRC連接建立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於第三MAC PDU,並將該第三MAC PDU發送給中繼終端設備,從而,能夠為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圖式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所描述的圖式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圖式獲得其他的圖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圖式,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應理解,本文中術語“系統”和“網絡”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換使用。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係,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係,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後關聯對象是一種“或”的關係。
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案可以應用於現有的蜂窩通信系統,如全球移動通訊(英文全稱可以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英文簡稱可以為:GSM), 寬帶碼分多址(英文全稱可以為: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英文簡稱可以為:WCDMA),長期演進(英文全稱可以為:Long Term Evolution,英文簡稱可以為:LTE)等系統中,所支持的通信主要是針對語音和數據通信的。通常來說,一個傳統基站支持的連接數有限,也易於實現。
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將不僅支持傳統的通信,還將支持機器到機器(英文全稱可以為:Machine to Machine,英文簡稱可以為:M2M)通信,或者叫做機器類型通信(英文全稱可以為: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英文簡稱可以為:MTC)通信。根據預測,到2020年,連接在網絡上的MTC設備將會達到500到1000億,這將遠超現在的連接數。對M2M類業務,由於其業務種類千差萬別,對網絡需求存在很大差異。大致來說,會存在如下幾種需求:
可靠傳輸,但對時延不敏感;
低延遲,高可靠傳輸。
對可靠傳輸,但對時延不敏感業務,較容易處理。但是,對低延遲、高可靠傳輸類的業務,不僅要求傳輸時延短,而且要求可靠,比如設備到設備(英文全稱為:Device to Device,英文簡稱可以為:D2D)業務。如果傳輸不可靠,會導致重傳而造成傳輸時延過大,不能滿足要求。由於大量連接的存在,使得未來的無線通信系統和現有的通信系統存在很大差異。大量連接需要消耗更多的資源接入終端設備以及需要消耗更多的資源用於終端設備的數據傳輸相關的調度信令的傳輸。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案能夠有效解決上述資源消耗問題。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應用的無線通信系統100的示意圖,該無線通信系統100包括可以包括至少一個網絡設備110。網絡設備可以是網絡設備等用於與移動設備通信的設備,網絡設備可以是無線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接入點(英文全稱為:Access Point,英文簡稱可以為:AP),GSM或碼分多址CDMA(英文全稱為: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英文簡稱可以為:CDMA)中的基站(英文全稱為:Base Transceiver Station,英文簡稱可以為: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英文全稱為:NodeB,英文簡稱可以為:NB),還可以是LTE中的或演進型基站(英文全稱為:Evolutional Node B,英文簡稱可以為:eNB或eNodeB),或者中繼站或接入點,或者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以及未來5G網絡中的終端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PLMN網絡中的網絡設備等。
該無線通信系統100還包括位於網絡設備110覆蓋範圍內的多個終端設備120。該終端設備120可以是移動的或固定的。該終端設備120也可以稱為用戶設備(英文全稱為:User Equipment,英文簡稱可以為:UE)、接入終端、用戶單元、用戶站、移動站、移動台、遠方站、遠程終端、移動設備、用戶終端、終端、無線通信設備、用戶代理或用戶裝置。終端設備可以是無線局域網(英文全稱為: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英文簡稱可以為:WLAN)中的站點(英文全稱為:STATION,英文簡稱可以為:ST),可以是蜂窩電話、無繩電話、會話啟動協議(英文全稱為: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英文簡稱可以為:SIP)電話、無線本地環路(英文全稱為:Wireless Local Loop,英文簡稱可以為:WLL)站、個人數字處理(英文全稱為: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英文簡稱可以為:PDA)、具有無線通信功能的手持設備、計算設備或連接到無線調制解調器的其它處理設備、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以及未來5G網絡中的終端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公共陸地移動網絡(英文全稱為: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英文簡稱可以為:PLMN)網絡中的終端設備等。
圖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個網絡設備和六個終端設備,可選地,該無線通信系統100可以包括多個網絡設備並且每個網絡設備的覆蓋範圍內可以包括其它數量的終端設備,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此外,該無線通信系統100還可以包括移動管理實體(Mobile Management Entity,MME)、服務網關(Serving Gateway,S-GW)、分組數據網絡網關(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GW)等其他網絡實體,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
具體地,終端設備120可以以蜂窩通信模式或D2D通信模式進行通信,其中,在蜂窩通信模式中,終端設備可以通過網絡設備與其它終端設備通信;在D2D通信模式中,終端設備可以通過D2D鏈路直接與其它終端設備通信。
在圖1示出的多個終端設備120 中,包括蜂窩終端設備、D2D終端設備和中繼終端設備,其中,蜂窩終端設備採用蜂窩通信技術(即,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通信技術的一例)與網絡設備110進行通信。D2D終端設備通過中繼終端設備實現與網絡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其中,中繼終端設備與D2D終端設備之間具有例如,PC5接口,採用D2D通信技術(即,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通信技術的一例)進行通信,其中,該D2D通信技術可以具體為LTE中的旁路(SL,SideLink)技術,也可以為WLAN中的WIFI或藍牙等技術,或者為其它D2D通信技術,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中繼終端設備與網絡設備之間具有例如,Uu接口,採用蜂窩通信技術進行通信。
可選地,該遠端設備處於該網絡設備的覆蓋範圍外,該中繼終端設備處於該網絡設備的覆蓋範圍內。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無線通信系統100中的各設備中設置有用於實現無線通信的協議棧(Protocol Stack),並且,各設備中的協議棧可以相同也可以相異本發明並未特別限定。
作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協議棧可以是LTE等4G網絡中使用的協議棧,也可以是未來的5G網絡使用的協議棧,也可以是用於D2D通信的協議棧(例如,WLAN中的WIFI或藍牙等技術所使用的協議棧),本發明並未特別限定。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區分,以LTE中規定的協議棧為例,進行說明。
協議棧是指網絡中各層協議的總和,其形象的反映了一個網絡中文件傳輸的過程:由上層協議到底層協議,再由底層協議到上層協議。作為實例而非限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無線通信所使用的協議棧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個協議層或多個協議層的組合,每層協議都可以存在多種協議實體,作為示例而非限定,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協議棧可以包括以下一種或多種協議層:
1.無線資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層
作為示例而非限定,RRC層主要包含以下功能:
廣播核心網非接入層提供的信息;建立、重新建立、維持和釋放在UE和UTRAN之間的RRC連接;RRC連接無線資源的分配、重新配置和釋放。;RRC連接的移動性管理;尋呼/通知功能;高層PDU路由功能;要求的質量控制;UE測量報告和報告的控制;開環功率控制;RRC控制閉環功率控制的設定;初始化小區選擇和空閒模式的小區重新選擇;時間校對控制等。
2.分組數據彙聚協議(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層
作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PDCP層主要用於對信息進行壓縮和解壓縮/加密和解密。
3.無線鏈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層
作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RLC層主要用於實現自動重傳請求(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相關功能,對信息進行分段和級聯或對分段和級聯的信息進行重組。
4.媒體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層
作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MAC層主要用於對傳輸格式組合的選擇,實現調度和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相關功能。
5.物理(Physical)層
作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PHY層主要用於為MAC層和高層提供信息傳輸的服務,根據選擇的傳輸格式組合進行編碼調製處理或解調解碼處理。
6.適配(ADP,ADPtive)層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適配層可以用於用戶標識的識別,或者說,用戶標識可以在適配層被識別。並且,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適配層可以配置在屬於不同通信協議的兩個協議層之間,從而,可以將其中一個協議層處理後的數據轉換為另一協議層能夠識別並處理的數據。
作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遠端終端設備、中繼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中的協議棧配置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方式。
方式1
如圖2所示,在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協議棧(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協議棧#A1)。
其中,該協議棧#A1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協議層: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R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RC層#A1);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DCP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DCP層#A1);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L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LC層#A1);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MA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MAC層#A1);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HY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HY層#A1)。
並且,如圖2所示,在中繼終端設備中配置有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協議棧(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協議棧#B1)。
其中,該協議棧#B1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協議層: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DCP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DCP層#B1);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L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LC層#B1);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MA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MAC層#B1);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HY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HY層#B1)。
從而,遠端終端設備能夠通過協議棧#A1處理經由中繼終端設備的協議棧#B1處理後的數據,相應地,中繼終端設備能夠通過協議棧#B1處理經由遠端終端設備的協議棧#A1處理後的數據。
應理解,以上列舉的配置在各設備中的協議棧所包括的協議層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其他能夠實現通信的協議層配置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例如,該協議棧#B1也可以不配置PDCP層,或者,該協議棧#B1也可以不配置PDCP層和RLC層。
如圖2所示,在網絡設備中配置有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協議棧(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協議棧#C1)。
其中,該協議棧#C1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協議層: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R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RC層#C1);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DCP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DCP層#C1);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L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LC層#C1);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MA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MAC層#C1);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HY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HY層#C1)。
並且,如圖2所示,在中繼終端設備中配置有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協議棧(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協議棧#D1)。
其中,該協議棧#D1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協議層: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DCP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DCP層#D1);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L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LC層#D1);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MA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MAC層#D1);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HY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HY層#D1)。
從而,網絡設備能夠通過協議棧#C1處理經由中繼終端設備的協議棧#D1處理後的數據,相應地,中繼終端設備能夠通過協議棧#D1處理經由網絡設備的協議棧#C1處理後的數據。
應理解,以上列舉的配置在各設備中的協議棧所包括的協議層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其他能夠實現通信的協議層配置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例如,該協議棧#D1也可以不配置PDCP層,或者,該協議棧#D1也可以不配置PDCP層和RLC層。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經由PDCP層#B1處理後的數據能夠被PDCP層#D1識別,並且,經由PDCP層#D1處理後的數據能夠被PDCP層#B1識別。
或者,經由RLC層#B1處理後的數據能夠被RLC層#D1,並且,經由RLC層# D1處理後的數據能夠被RLC層#B1。
從而,在中繼終端設備能夠將來自遠端終端設備的數據轉化為網絡設備能夠識別的數據,並且,在中繼終端設備能夠將來自網絡設備的數據轉化為遠端終端設備能夠識別的數據。
可選地,在方式1中,在中繼終端設備的PDCP層#B1和PDCP層#D1之間還可以配置有用於進行格式轉換處理的適配層;或者,在中繼終端設備的RLC層#B1和RLC層# D1之間還可以配置有用於進行格式轉換處理的適配層。
另外,作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RRC層#A1能夠識別來自RRC層#C1的信息,並且,RRC層#C1能夠識別來自RRC層#A1的信息。
在方式1中,針對來自遠端終端設備的數據包(例如,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繼終端設備能夠解析至的L2層(即,MAC層、RLC層或PDCP層)。並且,針對來自網絡設備的數據包(例如,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繼終端設備能夠解析至的L2層(即,MAC層、RLC層或PDCP層)。
方式2
如圖3所示,在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協議棧(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協議棧#A2)。
其中,該協議棧#A2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協議層: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R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RC層#A2);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DCP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DCP層#A2);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L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LC層#A2);
APD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APD層#A2),該APD層#A2可以用於進行RLC層#A2與LTE/WLAN層#A2之間的格式轉換處理,並且,該APD層#A2可以用於識別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下層協議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LTE/WLAN層#A2)。其中如果該D2D通信技術(即,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通信技術)具體為LTE的旁路技術,則該LTE/WLAN層#A2可以具體為MAC層和PHY層,而如果該D2D通信技術為其它通信技術,例如,藍牙或WIFI技術等等,則該LTE/WLAN層#A2可以為該其他通信技術中與MAC層和物理層相對應的層。
並且,如圖3所示,在中繼終端設備中配置有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協議棧(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協議棧#B2)。
其中,該協議棧#B2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協議層: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下層協議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LTE/WLAN層#B2)。其中如果該D2D通信技術(即,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通信技術)具體為LTE的旁路技術,則該LTE/WLAN層# B 2可以具體為MAC層和PHY層,而如果該D2D通信技術為其它通信技術,例如,藍牙或WIFI技術等等,則該LTE/WLAN層#B2可以為該其他通信技術中與MAC層和物理層相對應的層。
從而,遠端終端設備能夠通過LTE/WLAN層#A2處理經由中繼終端設備的LTE/WLAN層#B2處理後的數據,相應地,中繼終端設備能夠通過LTE/WLAN層#B2處理經由遠端終端設備的LTE/WLAN層#A2處理後的數據。
應理解,以上列舉的配置在各設備中的協議棧所包括的協議層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其他能夠實現通信的協議層配置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例如,該協議棧#B2也可以配置PDCP層,或者,該協議棧#B2也可以配置PDCP層和RLC層。
如圖3所示,在網絡設備中配置有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協議棧(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協議棧#C2)。
其中,該協議棧#C2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協議層: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R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RC層#C2);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DCP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DCP層#C2);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L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LC層#C2);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APD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APD層#C2),其中,該APD層#C2可以用於識別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MA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MAC層#C2);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HY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HY層#C2)。
並且,如圖3所示,在中繼終端設備中配置有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協議棧(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協議棧#D2)。
其中,該協議棧#D2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協議層: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MA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MAC層#D2);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HY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HY層#D2)。
從而,網絡設備能夠通過協議棧#C2處理經由中繼終端設備的協議棧#D2處理後的數據,相應地,中繼終端設備能夠通過協議棧#D2處理經由網絡設備的協議棧#C2處理後的數據。
應理解,以上列舉的配置在各設備中的協議棧所包括的協議層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其他能夠實現通信的協議層配置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例如,該協議棧#D2也可以配置PDCP層,或者,該協議棧#D2也可以配置PDCP層和RLC層。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經由LTE/WLAN層#B2處理後的數據能夠被MAC層#D2識別,並且,經由MAC層#D2處理後的數據能夠被LTE/WLAN層#B2識別。
從而,在中繼終端設備能夠將來自遠端終端設備的數據轉化為網絡設備能夠識別的數據,並且,在中繼終端設備能夠將來自網絡設備的數據轉化為遠端終端設備能夠識別的數據。
另外,作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RRC層#A2能夠識別來自RRC層#C2的信息,並且,RRC層#C2能夠識別來自RRC層#A2的信息。PDCP層#A2能夠識別來自PDCP層#C2的信息,並且,PDCP層#C2能夠識別來自PDCP層#A2的信息。RLC層#A2能夠識別來自RLC層#C2的信息,並且,RLC層#C2能夠識別來自RLC層#A2的信息。APD層#A2能夠識別來自APD層#C2的信息,並且,APD層#C2能夠識別來自APD層#A2的信息。
在方式2中,針對來自遠端終端設備的數據包(例如,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繼終端設備能夠解析至的L2層(例如,MAC層)。並且,針對來自網絡設備的數據包(例如,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繼終端設備能夠解析至的L2層(例如,MAC層)。
方式3
如圖4所示,在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協議棧(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協議棧#A3)。
其中,該協議棧#A3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協議層: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R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RC層#A2);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DCP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DCP層#A3);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L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LC層#A3);
APD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APD層#A2),該APD層#A3可以用於進行RLC層#A3與LTE/WLAN層#A3之間的格式轉換處理,並且,該APD層#A3可以用於識別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下層協議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LTE/WLAN層#A3)。其中如果該D2D通信技術(即,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通信技術)具體為LTE的旁路技術,則該LTE/WLAN層#A3可以具體為MAC層和PHY層,而如果該D2D通信技術為其它通信技術,例如,藍牙或WIFI技術等等,則該LTE/WLAN層#A3可以為該其他通信技術中與MAC層和物理層相對應的層。
並且,如圖4所示,在中繼終端設備中配置有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協議棧(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協議棧#B3)。
其中,該協議棧#B3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協議層: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下層協議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LTE/WLAN層#B3)。其中如果該D2D通信技術(即,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通信技術)具體為LTE的旁路技術,則該LTE/WLAN層# B3可以具體為MAC層和PHY層,而如果該D2D通信技術為其它通信技術,例如,藍牙或WIFI技術等等,則該LTE/WLAN層#B3可以為該其他通信技術中與MAC層和物理層相對應的層。
從而,遠端終端設備能夠通過LTE/WLAN層#A3處理經由中繼終端設備的LTE/WLAN層#B3處理後的數據,相應地,中繼終端設備能夠通過LTE/WLAN層#B3處理經由遠端終端設備的LTE/WLAN層#A3處理後的數據。
應理解,以上列舉的配置在各設備中的協議棧所包括的協議層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其他能夠實現通信的協議層配置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例如,該協議棧#B3也可以配置PDCP層,或者,該協議棧#B3也可以配置PDCP層和RLC層。
如圖4所示,在網絡設備中配置有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協議棧(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協議棧#C3)。
其中,該協議棧#C3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協議層: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R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RC層#C3);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DCP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DCP層#C3);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L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LC層#C3);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MA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MAC層#C3);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HY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HY層#C3)。
並且,如圖4所示,在中繼終端設備中配置有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協議棧(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協議棧#D3)。
其中,該協議棧#D3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協議層: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MA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MAC層#D3);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HY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HY層#D3)。
從而,網絡設備能夠通過協議棧#C3處理經由中繼終端設備的協議棧#D3處理後的數據,相應地,中繼終端設備能夠通過協議棧#D3處理經由網絡設備的協議棧#C3處理後的數據。
應理解,以上列舉的配置在各設備中的協議棧所包括的協議層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其他能夠實現通信的協議層配置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例如,該協議棧#D3也可以配置PDCP層,或者,該協議棧#D3也可以配置PDCP層和RLC層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在LTE/WLAN層#B3與MAC層#D3之間還可以配置APD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APD層#B3),該APD層#B3可以用於進行LTE/WLAN層#B3與MAC層#D3之間的格式轉換處理,並且,該APD層# B3可以用於識別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從而,經由LTE/WLAN層#B3處理後的數據能夠被MAC層#D3識別,並且,經由MAC層#D2處理後的數據能夠被LTE/WLAN層#B3識別。
從而,在中繼終端設備能夠將來自遠端終端設備的數據轉化為網絡設備能夠識別的數據,並且,在中繼終端設備能夠將來自網絡設備的數據轉化為遠端終端設備能夠識別的數據。
另外,作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RRC層#A3能夠識別來自RRC層#C3的信息,並且,RRC層#C3能夠識別來自RRC層#A3的信息。PDCP層#A3能夠識別來自PDCP層#C3的信息,並且,PDCP層#C3能夠識別來自PDCP層#A3的信息。RLC層#A3能夠識別來自RLC層#C3的信息,並且,RLC層#C3能夠識別來自RLC層#A3的信息。
在方式3中,針對來自遠端終端設備的數據包(例如,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繼終端設備能夠解析至的L2層(例如,MAC層)。並且,針對來自網絡設備的數據包(例如,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繼終端設備能夠解析至的L2層(例如,MAC層)
方式4
如圖5所示,在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協議棧(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協議棧#A4)。
其中,該協議棧#A4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協議層: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R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RC層#A4);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DCP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DCP層#A4);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L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LC層#A4);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MA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MAC層#A4);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HY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HY層#A4)。
並且,如圖5所示,在中繼終端設備中配置有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協議棧(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協議棧#B1)。
其中,該協議棧#B4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協議層:
第一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HY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HY層#B4)。
從而,遠端終端設備能夠通過協議棧#A4處理經由中繼終端設備的協議棧#B4處理後的數據,相應地,中繼終端設備能夠通過協議棧#B4處理經由遠端終端設備的協議棧#A4處理後的數據。
應理解,以上列舉的配置在各設備中的協議棧所包括的協議層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
如圖5所示,在網絡設備中配置有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協議棧(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協議棧#C4)。
其中,該協議棧#C4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協議層: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R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RC層#C4);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DCP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DCP層#C4);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RL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RLC層#C4);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MAC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MAC層#C4);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HY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HY層#C4)。
並且,如圖5所示,在中繼終端設備中配置有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協議棧(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協議棧#D4)。
其中,該協議棧#D4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協議層:
第二通信協議所對應的PHY層(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PHY層#D4)。
從而,網絡設備能夠通過協議棧#C4處理經由中繼終端設備的協議棧#D1處理後的數據,相應地,中繼終端設備能夠通過協議棧#D4處理經由網絡設備的協議棧#C4處理後的數據。
應理解,以上列舉的配置在各設備中的協議棧所包括的協議層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經由PHY層#B4處理後的數據能夠被PHY層#D4識別,並且,經由PHY層#D4處理後的數據能夠被PHY層#B4識別。
從而,在中繼終端設備能夠將來自遠端終端設備的數據轉化為網絡設備能夠識別的數據,並且,在中繼終端設備能夠將來自網絡設備的數據轉化為遠端終端設備能夠識別的數據。
需要說明的是,在方式4中,第一通信協議和第二通信協議可以相同,或者,第一通信協議和第二通信協議也可以相異,本發明並未特別限定。並且,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例如,在第一通信方式與第二通信協議相異的情況下,在中繼終端設備的PHY層#B4和PHY層#D4之間還可以配置有用於進行格式轉換出來的適配層。
另外,作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RRC層#A4能夠識別來自RRC層#C4的信息,並且,RRC層#C3能夠識別來自RRC層#A4的信息。PDCP層#A4能夠識別來自PDCP層#C4的信息,並且,PDCP層#C4能夠識別來自PDCP層#A4的信息。RLC層#A4能夠識別來自RLC層#C4的信息,並且,RLC層#C4能夠識別來自RLC層#A4的信息。MAC層#A4能夠識別來自MAC層#C4的信息,並且,MAC層#C4能夠識別來自MAC層#A4的信息。
在方式4中,針對來自遠端終端設備的數據包(例如,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繼終端設備能夠解析至的L1層(例如,PHY層)。並且,針對來自網絡設備的數據包(例如,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繼終端設備能夠解析至的L1層(例如,PHY層)。
可選地,該適配層可以位於MAC層和RLC層之間,也可以位於RLC層和PDCP之間,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適配層可以用於識別D2D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或者,可選地,適配層還可以用於識別用於指示中繼傳輸的中繼特定邏輯信道標識(LCID,Logical Channel Identifier);此外,可選地,該適配層可以用於將從下層接收到的採用各種D2D通信技術傳輸的數據轉換成通信技術無關的形式,並且可選地將處理後的數據傳輸至上層進行進一步處理。可選地,該中繼特定邏輯信道標識可以用於識別中繼數據。即,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通過中繼特定邏輯信道標識來標識中繼數據,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
作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遠端終端設備中的協議棧以及網絡設備中的協議棧中至少有一個協議層(例如,圖2至圖5中遠端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之間由直線連接的協議層)是相對應的,即,遠端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能夠通過該相應的協議層識別來自對方的數據或信息。
圖6示出了從中繼終端設備角度描述的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圖,如圖2所示,該方法200包括:
步驟S210,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接收遠端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接入層數據包,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步驟S220,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步驟S230,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步驟S240,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接收該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三接入層數據包,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是該網絡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遠端終端設備的RRC連接建立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該RRC連接建立消息是該網絡設備根據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生成的,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步驟S250,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第四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步驟S260,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向該遠端終端設備發送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
具體地說,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當遠端終端設備需要建立RRC連接時,可以生成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RRC connection setup request message),這裡,生成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的方法和過程可以與現有技術相似,這裡,為了避免贅述,省略其詳細說明。
其後,遠端終端設備可以通過配置在遠端終端設備中的協議棧(或者說,協議層)對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進行封裝處理,以生成數據包#1(即,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一例)。
可選地,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1層數據包,或
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2層數據包。
具體地說,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例如,該數據包#1可以為MAC層PUD,其中,MAC層PUD可以指數據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在設備的MAC層進行封裝的。
或者,該數據包#1可以為PHY層數據包,其中,PHY層數據包可以指數據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在設備的PHY層進行封裝的。
應理解,以上列舉的數據包#1的形式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例如,該數據包#1還可以為RLC PDU或PDCP PDU,即,該數據包#1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RLC層或PDCP層。
可選地,如果遠端終端設備和中繼終端設備的協議棧還包括適配層,則數據包#1的具體形式可以與PC5接口採用的D2D通信技術相對應。例如,如果該D2D通信技術為LTE的旁路技術,則該PC5接口傳輸的數據包#1可以具體為媒體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協議數據單元 (Protocol Data Unit,PDU)(後稱MAC PDU),而如果該D2D通信技術為藍牙或WIFI技術,則該PC5接口傳輸的數據包#1可以具體為藍牙或WIFI技術中的與MAC PDU相對應的數據包,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並且,該數據包#1可以攜帶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或者說,標識信息),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用於唯一地指示該遠端終端設備,並且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可以被該中繼終端設備識別,例如,該中繼終端設備能夠通過MAC層識別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其中,設備標識可以是該終端設備的設備信息,例如電話號碼等。
可選地,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可以包括該遠端終端設備的特定標識,該遠端終端設備的特定標識用於在中繼傳輸中唯一地標識該遠端終端設備。該特定標識可以是預定義的,也可以是網絡設備配置的。該特定標識的長度可以小於終端設備標識的長度,以降低信令開銷。例如,該特定標識可以是L2層標識,即在設備的L2層進行封裝和解析的標識,其中,該L2層標識可以是預定義的,或者是網絡設備為遠端終端設備分配的,例如該L2層標識是網絡設備在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建立承載的過程中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分配的,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可選地,該L2層標識可以設置在PDCP層、RLC層或MAC層,即由PDCP層、RLC層或MAC層封裝和解析。
可選地,如果該遠端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的L2層還包括獨立的適配層,則該L2層標識可以設置在適配層或D2D通信技術的相應層,例如,如果中繼終端設備與遠端終端設備之間的PC5接口採用旁路技術,則該L2層標識可以設置在MAC層,但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如果遠端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具有單獨的適配層,並且由該適配層進行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封裝和解析,則當遠端終端設備或網絡設備有數據需要發送時,可以將數據依次進行PDCP層、RLC層和適配層封裝。其中,可以在適配層中攜帶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例如L2層標識),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可選地,如果遠端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不具有單獨的適配層,並且由MAC層進行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解析和封裝,則當遠端終端設備或網絡設備有數據需要發送時,例如網絡設備接收到來自網絡側的遠端終端設備的數據,可以依次對數據進行PDCP層、RLC層和MAC層封裝,其中,可以在MAC層攜帶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例如L2層標識),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
其後,遠端終端設備能夠通過例如,PC5接口向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數據包#1。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數據包#1是符合該遠端終端設備與該中繼終端設備之間的通信規則(即,第一通信協議規則)的數據包。從而,中繼終端設備能夠接收到該數據包#1,並且,可以基於該中繼終端設備與網絡設備之間的通信規則(即,第二通信協議規則)對該數據包#1進行封裝處理,生成符合該第二通信協議規則的數據包(即,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一例,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數據包#2)。
可選地,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1層數據包;或者
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2層數據包。
具體地說,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例如,該數據包#2可以為MAC層PUD,其中,MAC層PUD可以指數據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在設備的MAC層進行封裝的。
或者,該數據包#2可以為PHY層數據包,其中,PHY層數據包可以指數據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在設備的PHY層進行封裝的。
應理解,以上列舉的數據包#2的形式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例如,該數據包#2還可以為RLC PDU或PDCP PDU,即,該數據包#1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RLC層或PDCP層。
並且,該數據包#2可以攜帶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或者說,標識信息)。
其後,中繼終端設備可以通過例如,uu接口向網絡設備發送該數據包#2,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數據包#2是符合該中繼終端設備與該網絡設備之間的通信規則(即,第二通信協議規則)的數據包。因此,網絡設備能夠接收到該數據包#2,並且,可以基於該中繼終端設備與網絡設備之間的通信規則(即,第二通信協議規則)對該數據包#2進行解封裝處理,從而,能夠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以及RRC連接建立請求。
進而,網絡設備可以基於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確定該遠端終端設備,並基於該RRC連接建立請求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並且,網絡設備可以生成用於承載該RRC連接的相關信息的RRC連接建立消息。
這裡,網絡設備建立RRC連接和生成RRC連接建立消息的過程可以與現有技術相似,為了避免贅述,省略其詳細說明。
其後,網絡設備可以通過配置在網絡設備中的協議棧(或者說,協議層)對RRC連接建立消息進行封裝處理,以生成數據包#3(即,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一例)。
可選地,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1層數據包,或
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2層數據包。
具體地說,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例如,該數據包#3可以為MAC層PUD,其中,MAC層PUD可以指數據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在設備的MAC層進行封裝的。
或者,該數據包#3可以為PHY層數據包,其中,PHY層數據包可以指數據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在設備的PHY層進行封裝的。
應理解,以上列舉的數據包#3的形式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例如,該數據包#3還可以為RLC PDU或PDCP PDU,即,該數據包#1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RLC層或PDCP層。
並且,該數據包#3可以攜帶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或者說,標識信息)。
其後,網絡設備能夠通過例如,uu接口向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數據包#3。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數據包#3是符合該網絡設備與該中繼終端設備之間的通信規則(即,第二通信協議規則)的數據包。從而,中繼終端設備能夠接收到該數據包#3,並且,可以基於該中繼終端設備與遠端終端設備之間的通信規則(即,第一通信協議規則)對該數據包#3進行封裝處理,生成符合該第一通信協議規則的數據包(即,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的一例,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數據包#4)。
可選地,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1層數據包;或者
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2層數據包。
具體地說,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例如,該數據包#4可以為MAC層PUD,其中,MAC層PUD可以指數據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在設備的MAC層進行封裝的。
或者,該數據包#4可以為PHY層數據包,其中,PHY層數據包可以指數據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在設備的PHY層進行封裝的。
應理解,以上列舉的數據包#4的形式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例如,該數據包#4還可以為RLC PDU或PDCP PDU,即,該數據包#1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RLC層或PDCP層。
可選地,如果遠端終端設備和中繼終端設備的協議棧還包括適配層,則數據包#1的具體形式可以與PC5接口採用的D2D通信技術相對應。例如,如果該D2D通信技術為LTE的旁路技術,則該PC5接口傳輸的數據包#4可以具體為MAC PDU,而如果該D2D通信技術為藍牙或WIFI技術,則該PC5接口傳輸的數據包#4可以具體為藍牙或WIFI技術中的與MAC PDU相對應的數據包,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並且,該數據包#4可以攜帶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或者說,標識信息)。
其後,中繼終端設備可以通過例如,PC5接口,將該數據包#4發送給遠端終端設備。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數據包#4是符合該中繼終端設備與該遠端終端設備之間的通信規則(即,第一通信協議規則)的數據包。從而,遠端終端設備能夠接收到該數據包#4,並且,可以基於該遠端終端設備中的協議棧對該數據包#4進行解封裝處理,從而,能夠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以及RRC連接建立消息。
進而,遠端終端設備能夠根據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RRC連接建立消息,確定網絡設備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建立了RRC連接。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
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接收該遠端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五接入層數據包,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是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該RRC連接建立消息生成的;
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第六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
具體地說,在遠端終端設備能夠根據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RRC連接建立消息,確定網絡設備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建立了RRC連接之後,遠端終端設備可以生成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這裡,遠端終端設備生成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的過程可以與現有技術相似,為了避免贅述,省略其詳細說明。
其後,遠端終端設備可以通過配置在遠端終端設備中的協議棧(或者說,協議層)對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進行封裝處理,以生成數據包#5(即,第五接入層數據包的一例)。
可選地,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1層數據包,或
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2層數據包。
具體地說,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例如,該數據包#5可以為MAC層PUD,其中,MAC層PUD可以指數據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在設備的MAC層進行封裝的。
或者,該數據包#5可以為PHY層數據包,其中,PHY層數據包可以指數據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在設備的PHY層進行封裝的。
應理解,以上列舉的數據包#5的形式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例如,該數據包#1還可以為RLC PDU或PDCP PDU,即,該數據包#1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RLC層或PDCP層。
可選地,如果遠端終端設備和中繼終端設備的協議棧還包括適配層,則數據包#5的具體形式可以與PC5接口採用的D2D通信技術相對應。例如,如果該D2D通信技術為LTE的旁路技術,則該PC5接口傳輸的數據包#1可以具體為MAC PDU,而如果該D2D通信技術為藍牙或WIFI技術,則該PC5接口傳輸的數據包#5可以具體為藍牙或WIFI技術中的與MAC PDU相對應的數據包,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並且,該數據包#5可以攜帶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或者說,標識信息)。
其後,遠端終端設備能夠通過例如,PC5接口向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數據包#5。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數據包#5是符合該遠端終端設備與該中繼終端設備之間的通信規則(即,第一通信協議規則)的數據包。從而,中繼終端設備能夠接收到該數據包#5,並且,可以基於該中繼終端設備與網絡設備之間的通信規則(即,第二通信協議規則)對該數據包#5進行封裝處理,生成符合該第二通信協議規則的數據包(即,第六接入層數據包的一例,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數據包#6)。
可選地,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1層數據包;或者
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2層數據包。
具體地說,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例如,該數據包#6可以為MAC層PUD,其中,MAC層PUD可以指數據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在設備的MAC層進行封裝的。
或者,該數據包#6可以為PHY層數據包,其中,PHY層數據包可以指數據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在設備的PHY層進行封裝的。
應理解,以上列舉的數據包#6的形式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例如,該數據包#6還可以為RLC PDU或PDCP PDU,即,該數據包#1的最外層或最高層是RLC層或PDCP層。
並且,該數據包#6可以攜帶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或者說,標識信息)。
其後,中繼終端設備可以通過例如,uu接口向網絡設備發送該數據包#6,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數據包#6是符合該中繼終端設備與該網絡設備之間的通信規則(即,第二通信協議規則)的數據包。因此,網絡設備能夠接收到該數據包#6,並且,可以基於該中繼終端設備與網絡設備之間的通信規則(即,第二通信協議規則)對該數據包#6進行解封裝處理,從而,能夠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以及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
進而,網絡設備可以基於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確定該遠端終端設備,並基於該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確定RRC連接建立完成。
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中,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傳輸方式進行說明。
作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傳輸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方式a
可選地,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L2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L2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以及
該方法還包括:
該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從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該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從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
具體地說,例如,在遠端終端設備、中繼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中的協議棧配置為如圖2所示方式時,中繼終端設備配置有L2層(例如,MAC層、RLC層或PDCP層),即,中繼終端設備能夠對所接收到的數據包進行L2層解析。
從而,該遠端設備可以在L2層(例如,MAC層、RLC層或PDCP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添加在該數據包#1。
中繼終端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1進行L2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可以在L2層(例如,MAC層、RLC層或PDCP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在數據包#2。
網絡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2進行L2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類似地,網絡設備可以在L2層(例如,MAC層、RLC層或PDCP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添加在該數據包#3。
中繼終端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3進行L2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可以在L2層(例如,MAC層、RLC層或PDCP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在數據包#4。
遠端終端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4進行L2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進一步,該遠端設備可以在L2層(例如,MAC層、RLC層或PDCP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添加在該數據包#5。
中繼終端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5進行L2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可以在L2層(例如,MAC層、RLC層或PDCP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在數據包#6。
網絡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6進行L2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方式b
可選地,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
具體地說,具體地說,例如,在遠端終端設備、中繼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中的協議棧配置為如圖3所示方式時,遠端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配置有適配層。
從而,該遠端設備可以在適配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添加在該數據包#1。
此時,中繼終端設備未配置適配層,例如,可以直接對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數據包#1進行封裝,以生成數據包#2。
網絡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2進行適配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類似地,網絡設備可以在適配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添加在該數據包#3。
此時,中繼終端設備未配置適配層,例如,可以直接對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數據包#3進行封裝,以生成數據包#4。
遠端終端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4進行適配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進一步,該遠端設備可以在適配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添加在該數據包#5。
此時,中繼終端設備未配置適配層,例如,可以直接對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數據包#5進行封裝,以生成數據包#6。
網絡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6進行適配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方式c
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L2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以及
該方法還包括:
該中繼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從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該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從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中繼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
具體地說,例如,在遠端終端設備、中繼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中的協議棧配置為如圖4所示方式時,遠端終端設備和中繼終端設備配置有適配層,即,中繼終端設備能夠對所接收到的數據包進行適配層解析。
從而,該遠端設備可以在適配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添加在該數據包#1。
中繼終端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1進行適配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可以在L2層(例如,MAC層、RLC層或PDCP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在數據包#2。
網絡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2進行L2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類似地,網絡設備可以在L2層(例如,MAC層、RLC層或PDCP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添加在該數據包#3。
中繼終端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3進行L2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可以在適配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在數據包#4。
遠端終端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4進行適配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進一步,該遠端設備可以在適配層(例如,MAC層、RLC層或PDCP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添加在該數據包#5。
中繼終端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5進行適配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可以在L2層(例如,MAC層、RLC層或PDCP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在數據包#6。
網絡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6進行L2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方式d
可選地,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RRC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RRC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
具體地說,具體地說,例如,在遠端終端設備、中繼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中的協議棧配置為如圖5所示方式時,遠端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配置有RRC層。中繼設備未配置RRC層,不能對所接收到的數據包進行RRC層解析。
從而,該遠端設備可以在RRC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添加在該數據包#1。
此時,中繼終端設備未配置RRC層,例如,可以直接對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數據包#1進行封裝,以生成數據包#2。
網絡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2進行RRC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類似地,網絡設備可以在RRC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添加在該數據包#3。
此時,中繼終端設備未配置RRC層,例如,可以直接對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數據包#3進行封裝,以生成數據包#4。
遠端終端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4進行RRC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進一步,該遠端設備可以在RRC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添加在該數據包#5。
此時,中繼終端設備未配置RRC層,例如,可以直接對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數據包#5進行封裝,以生成數據包#6。
網絡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6進行RRC層探測,從而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在遠端終端設備、中繼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之間傳輸的數據包中還可以攜帶邏輯信道標識(Logical Channel Identifier,LCID)字段(或者說,承載標識字段)。
作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採用以下方式添加LCID。
方式X
在該方式X中,中繼終端設備能夠獲取遠端終端設備添加在該數據包#1中的LCID。
從而,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
該中繼終端設備從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第一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第一承載確定的;
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網絡設備能夠根據該第二邏輯信道標識確定該第一承載;
該中繼終端設備將該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
具體地說,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遠端終端設備可以基於預設規則(即,第一預設規則或第三預設規則的一例,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區分,記做,預設規則#1)或網絡設備的指示,確定需要添加至在該數據包#1中的LCID(即,第一邏輯信道標識的一例,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區分,記做,LCID#1)。
應理解,以上列舉的表1中的承載與LCID之間的映射關係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
並且,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LCID#1可以表示該遠端終端設備在L2層(具體地說,是MAC層)處理該數據包#1所使用的邏輯信道,並且,該LCID#1可以指示該遠端終端設備處理(或者說,傳輸)該數據包#1所使用的承載(即,第一承載的一例,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區分,記做,承載#1)。
可選地,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包括:
如果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則該中繼終端設備將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該第二邏輯信道標識;
具體地說,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在該LCID#1為網絡設備(例如,可以通過由中繼終端設備轉發的RRC信令)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情況下,該中繼終端設備可以直接將LCID#1(即,第二邏輯信道標識的一例)封裝入數據包#2,從而,網絡設備能夠在接收到該數據包#2之後,能夠根據該LCID#1確定該數據包#2所對應的承載。
或者,可選地,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包括:
如果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中的第一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其中,在第一預設規則下,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對應該第一承載,則該中繼終端設備將在第二預設規則下與該第一承載相對應的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該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第二預設規則信息存儲在該網絡設備中
具體地說,在該LCID#1為遠端終端設備根據預設規則#1確定的情況下,該中繼終端設備可以根據預設規則#1,確定LCID#1所對應的承載(即,承載#1),並且,可以確定該承載#1在預設規則#2(即,第二預設規則的一例)中所對應的LCID(即,第二邏輯信道標識的另一例,以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說明,記做LCID#2)。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預設規則#2是存儲在網絡設備中的預設規則,並且,網絡設備根據預設規則#2確定各承載與各LCID之間的對應關係。
應理解,以上列舉的表2中的承載與LCID之間的映射關係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
此情況下,該中繼終端設備可以將LCID#2封裝入數據包#2,從而,網絡設備能夠在接收到該數據包#2之後,能夠根據該LCID#2從該表2中,查找與該LCID#2相對應的承載(即,承載#1)。
通過類似的方式,中繼終端設備可以確定添加在數據包#4中的邏輯信道標識,即:
該方法還包括:
該中繼終端設備從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第四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根據第二承載確定的;
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遠端終端設備能夠根據該第五邏輯信道標識確定該第二承載;
該中繼終端設備將該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
可選地,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包括:
如果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則該中繼終端設備將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該第五邏輯信道標識;
如果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基於存儲在該網絡設備中的第四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其中,在第四預設規則下,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對應該第二承載,則該中繼終端設備將在第五預設規則下與該第二承載相對應的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該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第五預設規則信息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中。
方式Y
可選地,在該網絡設備和該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適配層,在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第三邏輯信道標識,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或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和該網絡設備中的第三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該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
該方法還包括:
該中繼終端設備將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其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以便於該網絡設備根據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該適配層獲取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
具體地說,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在遠端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中設置有適配層,且中繼終端設備未配置適配層,並且,數據包#1的邏輯信道標識(LCID#1)是遠端終端設備在適配層添加至數據包#1時,由於中繼終端設備未配置適配層,因此,中繼終端設備無法獲取LCID#1。
並且,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預設置或協商等方式,規定用於指示中繼數據的預設邏輯信道標識(記做,LCID#0),並且,可以規定網絡設備和遠端終端設備在檢測到該LCID#0時,需要將該數據傳輸至適配層,並在適配層獲取該數據的LCID。
從而,此情況下,中繼終端設備可以將該LCID#0作為添加至數據包#2的LCID。
進而,網絡設備在接收到該數據包#2後,並檢測到數據包#2攜帶有LCID#0,則網絡設備可以確定該數據包#2為中繼數據,並且,在適配層對該數據包#2進行處理,從而,能夠獲得LCID#1。
通過類似的方式,中繼終端設備可以確定添加在數據包#4中的邏輯信道標識,即:
在該網絡設備和該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適配層,在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第六邏輯信道標識,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或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和該網絡設備中的第六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該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
該方法還包括:
該中繼終端設備將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其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以便於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該適配層獲取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RRC連接的方法,通過如上方式在數據包中添加LCID,能夠是網絡設備和遠端終端設備使用相同的承載處理數據包,從而,能夠確保數據處理的準確性,提高傳輸的可靠性。
可選地,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之前,該方法還包括:
該中繼終端設備確定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特定邏輯信道標識或特定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NTI,該特定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該特定RNTI用於指示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
具體地說,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通過通信協議規定或協商等方式約定特定邏輯信道標識,當一個數據包攜帶有該特定邏輯信道標識時,其接收端設備能夠識別該數據包為中繼數據,即,需要發送給其他設備。
從而,網絡設備可以將特定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作為示例而非限定,網絡設備可以在L2層(例如,MAC層)將該特定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從而當中繼終端設備配置有L2層協議層時,能夠從在該L2層從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特定邏輯信道標識,進而確定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的數據需要發送至遠端終端設備。
或者,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通過通信協議規定或協商等方式約定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NTI,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例如,特定小區無線網絡臨時標識(C-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當一個數據包攜帶有該特定RNTI(例如,特定C-RNTI)時,其接收端設備能夠識別該數據包為中繼數據,即,需要發送給其他設備。
從而,網絡設備可以將特定RNTI封裝入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作為示例而非限定,網絡設備可以在L1層(例如,PHY層)將該特定RNTI封裝入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從而中繼終端設備能夠從在該L1層(例如,PHY層)從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特定RNTI,進而確定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的數據需要發送至遠端終端設備。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建立RRC連接的方法,通過使網絡設備將特定邏輯信道標識或特定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NTI封裝入第三接入層數據包,能夠使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特定邏輯信道標識或特定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NTI,確定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承載有需要發送至遠端終端設備的中繼數據,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
該中繼終端設備將特定邏輯信道標識或特定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NTI封裝入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具體地說,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通過通信協議規定或協商等方式約定特定邏輯信道標識,當一個數據包攜帶有該特定邏輯信道標識時,其接收端設備能夠識別該數據包為中繼數據,即,需要發送給其他設備。
從而,中繼終端設備可以將特定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作為示例而非限定,中繼終端設備可以在L2層(例如,MAC層)將該特定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從而,網絡設備在接收到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後,能夠在L2層獲取該特定邏輯信道標識,進而確定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的數據為中繼數據(即,遠端終端設備發送的數據)。
或者,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通過通信協議規定或協商等方式約定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NTI,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例如,特定小區無線網絡臨時標識(C-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當一個數據包攜帶有該特定RNTI(例如,特定C-RNTI)時,其接收端設備能夠識別該數據包為中繼數據,即,需要發送給其他設備。
從而,中繼終端設備可以將特定RNTI封裝入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作為示例而非限定,網絡設備可以在L1層(例如,PHY層)將該特定RNTI封裝入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從而網絡設備能夠從在該L1層(例如,PHY層)從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特定RNTI,進而確定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的數據為中繼數據(即,遠端終端設備發送的數據)。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建立RRC連接的方法,通過使中繼終端設備將特定邏輯信道標識或特定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NTI封裝入第二接入層數據包,能夠使網絡設備容易地確定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從而能夠提高處理效率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作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中繼終端設備可以採用以下方式向網絡設備發送數據包#2,即:
可選地,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包括:
該中繼終端設備獲取第一映射關係信息,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上行信道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
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和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第一上行信道,其中,該第一上行信道與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
該中繼終端設備通過該第一上行信道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資源請求消息;
該中繼終端設備接收該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調度信息,該第一調度信息用於指示第一傳輸資源,該第一傳輸資源的大小是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一上行信道和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的;
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通過該第一傳輸資源,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具體地說,中繼終端設備可以根據PC5接口上特定的調製等級解碼出相應的數據(即,數據包#1),並且,可以根據該數據包#1生成數據包#2。
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可以根據數據包#1或數據包#2的數據量大小,選擇特定的(例如,根據第一映射關係確定的)PUCCH資源(即,第一上行信道的一例)上發送資源請求消息(即,第一調度信息的一例)。其中,特定的PUCCH與數據量大小或者數據量區間存在一定的映射關係(例如,由第一映射關係指示的)。當網絡設備接收到該PUCCH上的資源請求消息後,根據映射關係(即,第一映射關係信息所述指示的映射關係),確定數據包#2的數據量大小,並在PDCCH中攜帶上行授權。其中特定的PUCCH資源包含時頻資源,時域資源可以包含週期、偏移值等,頻域資源可以包含不同的物理資源塊PRB位置等。
或者,可選地,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包括:
該中繼終端設備獲取第二映射關係信息,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前導碼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
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和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第一前導碼,其中,該第一前導碼與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
該中繼終端設備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一前導碼;
該中繼終端設備接收該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二調度信息,該第二調度信息用於指示第二傳輸資源,該第二傳輸資源的大小是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一前導碼和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的;
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通過該第二傳輸資源,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具體地說,中繼終端設備可以根據PC5接口上特定的調製等級解碼出相應的數據(即,數據包#1),並且,可以根據該數據包#1生成數據包#2。
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可以根據中繼終端設備的數據量大小選擇相應的(例如,根據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的)preamble(即,第一前導碼的一例)在Uu接口上進行發送。該preamble與一定大小的數據量或數據量區間存在映射關係(即,第二映射關係信息所指示的映射關係),當網絡設備接收到此preamble之後,根據映射關係確定數據包#2的數據量大小,分配相應的上行授權。上行授權和UE選擇的Preamble可以在下行PDCCH的DCI中攜帶,同時攜帶網絡設備分配的臨時C-RNTI。中繼終端設備採用臨時分配的C-RNTI將數據包#2發送到網絡設備。
圖7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的交互圖。
如圖7所示,在步驟S310,遠端終端設備可以執行發現處理,從而發現能夠為其服務的中繼終端設備。
在步驟S315,遠端終端設備生成封裝有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的數據包#1,並且,該數據包#1攜帶有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在步驟S320,遠端終端設備可以通過例如,PC5接口,並使用例如,中繼公共控制信道(Relay CCCH),向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數據包#1
在步驟S325,中繼終端設備可以根據該數據包#1生成攜帶有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數據包#2;
在步驟S330,中繼終端設備可以通過例如,Uu接口,並使用例如,中繼公共控制信道(Relay CCCH),向網絡設備發送該數據包#2;
在步驟S335,網絡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2進行解封裝,以獲取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並根據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確定遠端終端設備,基於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並且,可以生成RRC連接建立消息。可選地,該網絡設備還可以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分配特定索引(specific index)。其後,網絡設備可以將該RRC連接建立消息、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specific index封裝入數據包#3。
在步驟S340,網絡設備可以通過例如,Uu接口,並使用例如,中繼公共控制信道(Relay CCCH),向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數據包#3。
在步驟S345,中繼終端設備可以根據該數據包#3生成攜帶有RRC連接建立消息、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specific index的數據包#4;
在步驟S350,中繼終端設備可以通過例如,PC5接口,並使用例如,中繼公共控制信道(Relay CCCH),向網絡設備發送該數據包#4;
在步驟S355,遠端終端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4進行解封裝,以獲取RRC連接建立消息、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specific index,並根據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RRC連接建立消息,確定網絡設備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建立了RRC連接,並且,可以生成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遠端終端設備生成封裝有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的數據包#5,並且,該數據包#5攜帶有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或specific index。
在步驟S360,遠端終端設備可以通過例如,PC5接口向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數據包#5。
在步驟S365,中繼終端設備可以根據該數據包#5生成攜帶有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或specific index)的數據包#6;
在步驟S370,中繼終端設備可以通過例如,Uu接口,向網絡設備發送該數據包#6;
在步驟S380,網絡設備可以對該數據包#6進行解封裝,以獲取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或specific index),並根據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或specific index),確定遠端終端設備,基於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確定建立RRC連接建立完成。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通過使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向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內的遠端終端設備發送承載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一MAC PDU,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對該第一MAC PDU進行解析以獲取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並向網絡設備發送承載有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二MAC PDU,從而,網絡設備能夠根據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並將用於承載該RRC連接的相關信息的RRC連接建立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於第三MAC PDU,並將該第三MAC PDU發送給中繼終端設備,從而,能夠為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
圖8示出了從遠端終端角度描述的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圖。如圖4所示,該方法400包括:
步驟S410,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進行封裝處理,以生成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步驟S420,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
步驟S430,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
該遠端終端設備在L2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
該遠端終端設備在L2層從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
該遠端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
該遠端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從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
該遠端終端設備在RRC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
該遠端終端設備在RRC層從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可選地,在該網絡設備和該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適配層,在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第六邏輯信道標識,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或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和該網絡設備中的第六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該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
該方法還包括:
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攜帶的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該適配層獲取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中繼終端設備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
可選地,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1層數據包,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1層數據包;或
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2層數據包,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2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
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該RRC連接建立消息,生成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
該遠端終端設備對該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進行封裝處理,以生成第五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
該方法400中的中繼終端設備的動作與上述方法200中的中繼終端設備的動作相似,該方法400中遠端終端設備的動作與上述方法200中的遠端終端設備的動作相似並且,該方法400中網絡設備的動作與上述方法200中網絡設備的動作相似,這裡,為了避免贅述,省略其詳細說明。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通過使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向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內的遠端終端設備發送承載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一MAC PDU,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對該第一MAC PDU進行解析以獲取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並向網絡設備發送承載有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二MAC PDU,從而,網絡設備能夠根據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並將用於承載該RRC連接的相關信息的RRC連接建立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於第三MAC PDU,並將該第三MAC PDU發送給中繼終端設備,從而,能夠為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
圖9示出了從網絡設備角度描述的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圖。如圖5所示,該方法500包括:
步驟S510,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是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的,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
步驟S520,該網絡設備根據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生成需要發送至該遠端設備的RRC連接建立消息;
步驟S530,該網絡設備對該RRC連接建立消息進行封裝處理,以生成第三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步驟S540,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
該網絡設備在L2層從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網絡設備在L2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
該網絡設備在適配層從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網絡設備在適配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
該網絡設備在RRC層從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網絡設備在RRC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在該網絡設備和該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適配層,在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第三邏輯信道標識,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或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和該網絡設備中的第三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該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
該方法還包括:
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的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該適配層獲取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中繼終端設備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的,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
可選地,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包括:
該網絡設備獲取第一映射關係信息,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上行信道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
該網絡設備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通過第一上行信道發送的資源請求消息,其中,第一上行信道與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
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一上行信道和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第一傳輸資源;
該網絡設備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一調度信息,該第一調度信息用於指示該第一傳輸資源;
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通過該第一傳輸資源,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包括:
該網絡設備獲取第二映射關係信息,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前導碼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
該網絡設備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前導碼,其中,該第一前導碼與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
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一前導碼和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第二傳輸資源;
該網絡設備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二調度信息,該第二調度信息用於指示該第二傳輸資源;
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通過該第二傳輸資源,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
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六接入層數據包,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是根據第五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的,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該網絡設備在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封裝特定邏輯信道標識或特定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NTI,該特定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該特定RNTI用於指示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
該方法500中的中繼終端設備的動作與上述方法200中的中繼終端設備的動作相似,該方法500中遠端終端設備的動作與上述方法200中的遠端終端設備的動作相似並且,該方法500中網絡設備的動作與上述方法200中網絡設備的動作相似,這裡,為了避免贅述,省略其詳細說明。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通過使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向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內的遠端終端設備發送承載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一MAC PDU,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對該第一MAC PDU進行解析以獲取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並向網絡設備發送承載有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二MAC PDU,從而,網絡設備能夠根據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並將用於承載該RRC連接的相關信息的RRC連接建立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於第三MAC PDU,並將該第三MAC PDU發送給中繼終端設備,從而,能夠為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
以上,結合圖1至圖9詳細說明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下面,結合圖10至圖12詳細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
圖10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600的示意性框圖。如圖10所示,該裝置600包括:
接收單元610,用於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接收遠端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接入層數據包,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處理單元620,用於根據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發送單元630,用於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該接收單元610還用於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接收該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三接入層數據包,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是該網絡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遠端終端設備的RRC連接建立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該RRC連接建立消息是該網絡設備根據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生成的,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單元620還用於根據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第四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發送單元630還用於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向該遠端終端設備發送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L2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L2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以及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L2層從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L2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L2層從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L2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
可選地,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L2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以及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適配層從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L2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L2層從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適配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RRC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RRC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從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第一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第一承載確定的;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網絡設備能夠根據該第二邏輯信道標識確定該第一承載;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將該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如果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則該裝置將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該第二邏輯信道標識;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如果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中的第一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其中,在第一預設規則下,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對應該第一承載,則該裝置將在第二預設規則下與該第一承載相對應的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該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第二預設規則信息存儲在該網絡設備中。
可選地,在該網絡設備和該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適配層,在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第三邏輯信道標識,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或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和該網絡設備中的第三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該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將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其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以便於該網絡設備根據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該適配層獲取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從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第四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根據第二承載確定的;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遠端終端設備能夠根據該第五邏輯信道標識確定該第二承載;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將該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如果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則該裝置將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該第五邏輯信道標識;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如果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基於存儲在該網絡設備中的第四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其中,在第四預設規則下,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對應該第二承載,則該裝置將在第五預設規則下與該第二承載相對應的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該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第五預設規則信息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中。
可選地,在該網絡設備和該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適配層,在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第六邏輯信道標識,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或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和該網絡設備中的第六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該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將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其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以便於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該適配層獲取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還用於獲取第一映射關係信息,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上行信道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和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第一上行信道,其中,該第一上行信道與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
該發送單元還用於通過該第一上行信道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資源請求消息;
該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該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調度信息,該第一調度信息用於指示第一傳輸資源,該第一傳輸資源的大小是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一上行信道和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的;
該發送單元還用於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通過該第一傳輸資源,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還用於獲取第二映射關係信息,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前導碼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和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第一前導碼,其中,該第一前導碼與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
該發送單元還用於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一前導碼;
該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該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二調度信息,該第二調度信息用於指示第二傳輸資源,該第二傳輸資源的大小是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一前導碼和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的;
該發送單元還用於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通過該第二傳輸資源,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1層數據包,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1層數據包;或
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2層數據包,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2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接收單元還用於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接收該遠端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五接入層數據包,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是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該RRC連接建立消息生成的;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第六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發送單元還用於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600可對應於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中的中繼終端設備,並且,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600中的各單元即模塊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圖6中的方法200的相應流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通過使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向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內的遠端終端設備發送承載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一MAC PDU,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對該第一MAC PDU進行解析以獲取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並向網絡設備發送承載有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二MAC PDU,從而,網絡設備能夠根據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並將用於承載該RRC連接的相關信息的RRC連接建立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於第三MAC PDU,並將該第三MAC PDU發送給中繼終端設備,從而,能夠為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
圖11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700的示意性框圖。如圖11所示,該裝置700包括:
處理單元710,用於對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進行封裝處理,以生成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裝置的設備標識;
發送單元720,用於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
接收單元730,用於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裝置的設備標識。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將該裝置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L2層從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裝置的設備標識。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適配層將該裝置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適配層從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裝置的設備標識。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RRC層將該裝置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RRC層從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裝置的設備標識。
可選地,在該網絡設備和該裝置中配置有適配層,在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第六邏輯信道標識,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裝置的,或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裝置基於存儲在該裝置和該網絡設備中的第六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該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攜帶的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該適配層獲取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中繼終端設備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
可選地,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1層數據包,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1層數據包;或
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2層數據包,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2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該裝置的設備標識和該RRC連接建立消息,生成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對該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進行封裝處理,以生成第五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裝置的設備標識;
該發送單元還用於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700可對應於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中的遠端終端設備,並且,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700中的各單元即模塊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圖8中的方法400的相應流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通過使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向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內的遠端終端設備發送承載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一MAC PDU,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對該第一MAC PDU進行解析以獲取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並向網絡設備發送承載有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二MAC PDU,從而,網絡設備能夠根據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並將用於承載該RRC連接的相關信息的RRC連接建立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於第三MAC PDU,並將該第三MAC PDU發送給中繼終端設備,從而,能夠為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
圖12是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800的示意性框圖。如圖12所示,該裝置800包括:
接收單元810,用於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是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的,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裝置的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
處理單元820,用於根據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生成需要發送至該遠端設備的RRC連接建立消息;
該處理單元820還用於對該RRC連接建立消息進行封裝處理,以生成第三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發送單元830,用於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L2層從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L2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適配層從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適配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RRC層從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在RRC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在該裝置和該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適配層,在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第三邏輯信道標識,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裝置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或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和該裝置中的第三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該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的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該適配層獲取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中繼終端設備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的,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還用於獲取第一映射關係信息,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上行信道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
該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通過第一上行信道發送的資源請求消息,其中,第一上行信道與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該第一上行信道和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第一傳輸資源;
該發送單元還用於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一調度信息,該第一調度信息用於指示該第一傳輸資源;
該接收單元還用於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通過該第一傳輸資源,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還用於獲取第二映射關係信息,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前導碼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
該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前導碼,其中,該第一前導碼與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
該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該第一前導碼和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第二傳輸資源;
該發送單元還用於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二調度信息,該第二調度信息用於指示該第二傳輸資源;
該接收單元還用於置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通過該第二傳輸資源,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接收單元還用於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六接入層數據包,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是根據第五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的,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裝置的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800可對應於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中的網絡設備,並且,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800中的各單元即模塊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圖9中的方法500的相應流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通過使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向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內的遠端終端設備發送承載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一MAC PDU,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對該第一MAC PDU進行解析以獲取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並向網絡設備發送承載有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二MAC PDU,從而,網絡設備能夠根據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並將用於承載該RRC連接的相關信息的RRC連接建立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於第三MAC PDU,並將該第三MAC PDU發送給中繼終端設備,從而,能夠為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
以上,結合圖1至圖9詳細說明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下面,結合圖13至圖15詳細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
圖13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900的示意性結構圖。如圖13所示,該設備900包括:處理器910和收發器920,處理器910和收發器920相連,可選地,該設備900還包括存儲器930,存儲器930與處理器910相連,進一步可選地,該設備900包括總線系統940。其中,處理器910、存儲器930和收發器920可以通過總線系統940相連,該存儲器930可以用於存儲指令,該處理器910用於執行該存儲器930存儲的指令,以控制收發器920發送信息或信號,
該處理器910用於控制控制收發器920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接收遠端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接入層數據包,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器910用於根據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器910用於控制控制收發器920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該處理器910用於控制控制收發器920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接收該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三接入層數據包,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是該網絡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遠端終端設備的RRC連接建立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該RRC連接建立消息是該網絡設備根據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生成的,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器910用於根據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第四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器910用於控制控制收發器920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向該遠端終端設備發送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L2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L2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以及
該處理器910用於在L2層從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器910用於在L2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該處理器910用於在L2層從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器910用於在L2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
可選地,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L2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以及
該處理器910用於在適配層從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器910用於在L2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該處理器910用於在L2層從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器910用於在適配層將以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RRC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RRC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
可選地,該處理器910從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第一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第一承載確定的;
該處理器910用於根據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網絡設備能夠根據該第二邏輯信道標識確定該第一承載;
該處理器910用於將該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
可選地,如果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則該處理器910用於將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該第二邏輯信道標識;
如果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中的第一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其中,在第一預設規則下,該第一邏輯信道標識對應該第一承載,則該處理器910用於將在第二預設規則下與該第一承載相對應的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該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第二預設規則信息存儲在該網絡設備中。
可選地,在該網絡設備和該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適配層,在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第三邏輯信道標識,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或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和該網絡設備中的第三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該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
該處理器910用於將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其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以便於該網絡設備根據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該適配層獲取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
可選地,該處理器910用於從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第四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根據第二承載確定的;
該處理器910用於根據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遠端終端設備能夠根據該第五邏輯信道標識確定該第二承載;
該處理器910用於將該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
可選地,如果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則該處理器910用於將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該第五邏輯信道標識;
如果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基於存儲在該網絡設備中的第四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其中,在第四預設規則下,該第四邏輯信道標識對應該第二承載,則該處理器910用於將在第五預設規則下與該第二承載相對應的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該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第五預設規則信息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中。
可選地,在該網絡設備和該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適配層,在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第六邏輯信道標識,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或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和該網絡設備中的第六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該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
該處理器910用於將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其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以便於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該適配層獲取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
可選地,該處理器910用於獲取第一映射關係信息,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上行信道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
該處理器910用於根據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和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第一上行信道,其中,該第一上行信道與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
該處理器910用於控制控制收發器920通過該第一上行信道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資源請求消息;
該處理器910用於控制控制收發器920接收該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調度信息,該第一調度信息用於指示第一傳輸資源,該第一傳輸資源的大小是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一上行信道和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的;
該處理器910用於控制控制收發器920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通過該第一傳輸資源,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處理器910用於獲取第二映射關係信息,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前導碼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
該處理器910用於根據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和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第一前導碼,其中,該第一前導碼與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
該處理器910用於控制控制收發器920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一前導碼;
該處理器910用於控制控制收發器920接收該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二調度信息,該第二調度信息用於指示第二傳輸資源,該第二傳輸資源的大小是該網絡設備根據該第一前導碼和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的;
該處理器910用於控制控制收發器920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通過該第二傳輸資源,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1層數據包,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1層數據包;或
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2層數據包,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2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處理器910用於控制控制收發器920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接收該遠端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五接入層數據包,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是該遠端終端設備根據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該RRC連接建立消息生成的;
該處理器910用於根據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第六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器910用於控制控制收發器920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向該網絡設備發送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900可對應於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中的中繼終端設備,並且,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900中的各單元即模塊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圖6中的方法200的相應流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通過使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向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內的遠端終端設備發送承載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一MAC PDU,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對該第一MAC PDU進行解析以獲取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並向網絡設備發送承載有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二MAC PDU,從而,網絡設備能夠根據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並將用於承載該RRC連接的相關信息的RRC連接建立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於第三MAC PDU,並將該第三MAC PDU發送給中繼終端設備,從而,能夠為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
圖1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1000的示意性框圖。如圖14所示,該設備1000包括:處理器1010和收發器1020,處理器1010和收發器1020相連,可選地,該設備1000還包括存儲器1030,存儲器1030與處理器1010相連,進一步可選地,該設備1000包括總線系統1040。其中,處理器1010、存儲器1030和收發器1020可以通過總線系統1040相連,該存儲器1030可以用於存儲指令,該處理器1010用於執行該存儲器1030存儲的指令,以控制收發器1020發送信息或信號,
該處理器1010用於對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進行封裝處理,以生成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設備1000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器1010用於控制收發器1020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
該處理器1010用於控制收發器1020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設備1000的設備標識。
可選地,該處理器1010用於在L2層將該設備1000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
該處理器1010用於在L2層從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設備1000的設備標識。
可選地,該處理器1010用於在適配層將該設備1000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
該處理器1010用於在適配層從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設備1000的設備標識。
可選地,該處理器1010用於在RRC層將該設備1000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
該處理器1010用於在RRC層從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設備1000的設備標識。
可選地,在該網絡設備和設備1000用於中配置有適配層,在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第六邏輯信道標識,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分配給該設備1000的,或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處理器1010用於基於存儲在該設備1000和該網絡設備中的第六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網絡設備在該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
該處理器1010用於根據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攜帶的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該適配層獲取該第六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中繼終端設備封裝入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
可選地,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1層數據包,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1層數據包;或
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2層數據包,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和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該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L2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處理器1010用於根據該設備1000的設備標識和該RRC連接建立消息,生成需要發送至該網絡設備的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
該處理器1010用於對該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進行封裝處理,以生成第五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設備1000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器1010用於控制收發器1020根據該第一通信協議,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1000可對應於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中的遠端終端設備,並且,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1000中的各單元即模塊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圖8中的方法400的相應流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通過使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向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內的遠端終端設備發送承載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一MAC PDU,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對該第一MAC PDU進行解析以獲取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並向網絡設備發送承載有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二MAC PDU,從而,網絡設備能夠根據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並將用於承載該RRC連接的相關信息的RRC連接建立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於第三MAC PDU,並將該第三MAC PDU發送給中繼終端設備,從而,能夠為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
圖15是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1100的示意性框圖。如圖15所示,該設備1100包括:處理器1110和收發器1120,處理器1110和收發器1120相連,可選地,該設備1100還包括存儲器1130,存儲器1130與處理器1110相連,進一步可選地,該設備1100包括總線系統1140。其中,處理器1110、存儲器1130和收發器1120可以通過總線系統1140相連,該存儲器1130可以用於存儲指令,該處理器1110用於執行該存儲器1130存儲的指令,以控制收發器1120發送信息或信號,
該處理器1110用於控制收發器1120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是該中繼終端設備根據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的,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處理器1110用於的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
該處理器1110用於根據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的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生成需要發送至該遠端設備的RRC連接建立消息;
該處理器1110用於對該RRC連接建立消息進行封裝處理,以生成第三接入層數據包,其中,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器1110用於控制收發器1120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處理器1110用於在L2層從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器1110用於在L2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處理器1110用於在適配層從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器1110用於在適配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處理器1110用於在RRC層從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該處理器1110用於在RRC層將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該第三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在該設備1100和該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適配層,在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第三邏輯信道標識,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設備1100分配給該遠端終端設備的,或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該遠端終端設備和該設備1100中的第三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在該適配層封裝入該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
該處理器1110用於根據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的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該適配層獲取該第三邏輯信道標識,其中,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是該中繼終端設備封裝入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的,該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
可選地,該處理器1110用於獲取第一映射關係信息,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上行信道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
該處理器1110用於控制收發器1120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通過第一上行信道發送的資源請求消息,其中,第一上行信道與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
該處理器1110用於根據該第一上行信道和該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第一傳輸資源;
該處理器1110用於控制收發器1120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一調度信息,該第一調度信息用於指示該第一傳輸資源;
該處理器1110用於控制收發器1120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通過該第一傳輸資源,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處理器1110用於獲取第二映射關係信息,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前導碼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
該處理器1110用於控制收發器1120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前導碼,其中,該第一前導碼與該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
該處理器1110用於根據該第一前導碼和該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第二傳輸資源;
該處理器1110用於控制收發器1120向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該第二調度信息,該第二調度信息用於指示該第二傳輸資源;
該處理器1110用於控制收發器1120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通過該第二傳輸資源,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可選地,該處理器1110用於控制收發器1120根據該第二通信協議,接收該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第六接入層數據包,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是根據第五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的,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是該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該處理器1110用於的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該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該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1100可對應於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中的網絡設備,並且,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1100中的各單元即模塊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為了實現圖9中的方法500的相應流程,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通過使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向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內的遠端終端設備發送承載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一MAC PDU,並且,中繼終端設備對該第一MAC PDU進行解析以獲取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並向網絡設備發送承載有該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的第二MAC PDU,從而,網絡設備能夠根據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為該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並將用於承載該RRC連接的相關信息的RRC連接建立消息和該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於第三MAC PDU,並將該第三MAC PDU發送給中繼終端設備,從而,能夠為位於網絡設備覆蓋範圍外的遠端終端設備建立RRC連接。
應注意,本發明上述方法實施例可以應用於處理器中,或者由處理器實現。處理器可能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具有信號的處理能力。在實現過程中,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各步驟可以通過處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處理器可以是通用處理器、數字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成可編程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編程邏輯器件、分立門或者晶體管邏輯器件、分立硬件組件。可以實現或者執行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公開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框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結合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件譯碼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譯碼處理器中的硬件及軟件模塊組合執行完成。軟件模塊可以位於隨機存儲器,閃存、唯讀存儲器,可編程唯讀存儲器或者電子抹除式可編程存儲器、寄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存儲介質中。該存儲介質位於存儲器,處理器讀取存儲器中的信息,結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
可以理解,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存儲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儲器或非易失性存儲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儲器兩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儲器可以是唯讀存儲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編程唯讀存儲器(Programmable ROM,PROM)、抹除式可編程唯讀存儲器(Erasable PROM,EPROM)、電子抹除式可編程唯讀存儲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閃存。易失性存儲器可以是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緩存。通過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說明,許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tatic RAM,S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ynchronous DRAM,SDRAM)、雙倍數據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強型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連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內存總線隨機存取存儲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應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統和方法的存儲器旨在包括但不限於這些和任意其它適合類型的存儲器。
應理解,以上列舉的協議層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特別限定,可以根據具體應用的網絡或系統對例如名稱或功能進行任意變更,例如,也可以將某些協議層的功能進行整合作為新的協議層,並且,上述各協議層的功能僅為示例性說明,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上述各協議層在現有技術中能夠執行的各功能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應理解,在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中,上述各過程的序號的大小並不意味著執行順序的先後,各過程的執行順序應以其功能和內在邏輯確定,而不應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實施過程構成任何限定。
本領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件、或者計算機軟件和電子硬件的結合來實現。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還是軟件方式來執行,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發明的範圍。
所屬領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接口,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件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USB硬碟、移動硬碟、唯讀存儲器(ROM,Read-Only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所述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為准。
100‧‧‧無線通信系統
110‧‧‧網絡設備
120‧‧‧終端設備
200‧‧‧方法
S210、S220、S230、S240、S250、S260‧‧‧步驟
S310、S315、S320、S325、S330、S335、S340、S345、S350、S360、S365、S370、S380‧‧‧步驟
400‧‧‧方法
S410、S420、S430‧‧‧步驟
500‧‧‧方法
S510、S520、S530、S540‧‧‧步驟
600‧‧‧裝置
610‧‧‧接收單元
620‧‧‧處理單元
630‧‧‧發送單元
700‧‧‧裝置
710‧‧‧處理單元
720‧‧‧發送單元
730‧‧‧接收單元
800‧‧‧裝置
810‧‧‧接收單元
820‧‧‧處理單元
830‧‧‧發送單元
900‧‧‧設備
910‧‧‧處理器
920‧‧‧收發器
930‧‧‧存儲器
940‧‧‧總線系統
1000‧‧‧設備
1010‧‧‧處理器
1020‧‧‧收發器
1030‧‧‧存儲器
1040‧‧‧總線系統
1100‧‧‧設備
1110‧‧‧處理器
1120‧‧‧收發器
1130‧‧‧存儲器
1140‧‧‧總線系統
圖1是適用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和裝置的通信系統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各設備中的協議棧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各設備中的協議棧配置的另一例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各設備中的協議棧配置的再一例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各設備中的協議棧配置的再一例的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7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的交互圖。
圖8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9是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10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
圖11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
圖12是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
圖13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圖1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圖15是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200‧‧‧方法
S210、S220、S230、S240、S250、S260‧‧‧步驟
Claims (26)
- 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其中,在包括一遠端終端設備、一中繼終端設備以及一網絡設備的通信系統中執行,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和所述中繼終端設備之間基於一第一通信協議進行通信,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和所述網絡設備之間基於一第二通信協議進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一通信協議,接收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發送的一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所述網絡設備的一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封裝入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在適配層或L2層封裝入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或者,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在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層封裝入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在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層封裝入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生成一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其中,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一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是所述網絡設備對需要發送至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消息是所述網絡設備根 據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生成的,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生成一第四接入層數據包,其中,所述第四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一通信協議,向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發送所述第四接入層數據包;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包括: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獲取一第一映射關係信息,所述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上行信道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和所述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一第一上行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與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所述中繼終端設備通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資源請求消息;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一第一調度信息,所述第一調度信息用於指示一第一傳輸資源,所述第一傳輸資源的大小是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的;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通過所述第一傳輸資源,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或者,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獲取一第二映射關係信息,所述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前導碼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和所述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一第一前導碼,其中,所述第一前導碼與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 數據量區間相對應;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第一前導碼;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一第二調度信息,所述第二調度信息用於指示一第二傳輸資源,所述第二傳輸資源的大小是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第一前導碼和所述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的;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通過所述第二傳輸資源,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從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將以將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在L2層從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將以將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所述第四接入層數據包。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從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一第一邏輯信道標識,其中,所述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根據一第一承載確定的;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一邏輯信道標識,確定一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其中,所述網絡設備能夠根據所述第二邏輯信道標識確定所述第一承載; 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將所述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一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包括:如果所述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分配給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則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將所述第一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所述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如果所述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所述遠端終端設備中的一第一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其中,在所述第一預設規則下,所述第一邏輯信道標識對應所述第一承載,則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將在一第二預設規則下與所述第一承載相對應的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所述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其中,所述第二預設規則信息存儲在所述網絡設備中。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網絡設備和所述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一適配層,在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一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所述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分配給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或所述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和所述網絡設備中的一第三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所述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在所述適配層封裝入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將一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其中,所述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以便於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所述適配層獲取所述第三邏輯信道標識。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從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一第四邏輯信道標識,其中,所述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根據一第二承載確定的;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四邏輯信道標識,確定一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其中,所述遠端終端設備能夠根據所述第五邏輯信道標識確定所述第二承載;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將所述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所述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四邏輯信道標識,確定所述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包括:如果所述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分配給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則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將所述第四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所述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如果所述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基於存儲在所述網絡設備中的一第四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其中,在所述第四預設規則下,所述第四邏輯信道標識對應所述第二承載,則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將在一第五預設規則下與所述第二承載相對應的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所述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其中,所述第五預設規則信息存儲在所述遠端終端設備中。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網絡設備和所述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一適配層,在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一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所述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分配給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或所述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和所述網絡設備中的一第六預設規則信息確定 的,所述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在所述適配層封裝入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將一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所述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其中,所述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所述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以便於所述遠端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所述適配層獲取所述第六邏輯信道標識。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和所述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所述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數據包,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和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所述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數據包。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一通信協議,接收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發送的一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所述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所述網絡設備的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消息生成的;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五接入層數據包,生成一第六接入層數據包,其中,所述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第六接入層數據包。
- 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其中,在包括一遠端終端設備、一中繼終端設備以及一網絡設備的通信系統中執行,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和所述中繼終端設備之間基於一第一通信協議進行通信,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和所述網絡設備之間基於一第二通信協議進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接收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一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是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一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的,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所述網絡設備的一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的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生成需要發送至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消息;所述網絡設備對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消息進行封裝處理,以生成一第三接入層數據包,其中,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向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發送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網絡設備在適配層從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網絡設備在適配層將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或者,所述網絡設備在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層從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網 絡設備在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層將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接收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包括:所述網絡設備獲取一第一映射關係信息,所述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上行信道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所述網絡設備接收所述中繼終端設備通過一第一上行信道發送的資源請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與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一第一傳輸資源;所述網絡設備向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發送一第一調度信息,所述第一調度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傳輸資源;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通過所述第一傳輸資源,接收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或者,所述網絡設備獲取一第二映射關係信息,所述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前導碼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所述網絡設備接收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一第一前導碼,其中,所述第一前導碼與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第一前導碼和所述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一第二傳輸資源;所述網絡設備向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發送一第二調度信息,所述第二調度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傳輸資源;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通過所述第二傳輸資源,接收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網絡設備和所述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一適配層,在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 攜帶有一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所述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分配給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或所述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和所述網絡設備中的一第三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所述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在所述適配層封裝入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的一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所述適配層獲取所述第三邏輯信道標識,其中,所述預設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封裝入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的,所述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接收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一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所述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是根據一第五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的,所述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所述網絡設備的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 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其中,在包括一遠端終端設備、所述裝置和一網絡設備的通信系統中執行,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和所述裝置之間基於一第一通信協議進行通信,所述裝置和所述網絡設備之間基於一第二通信協議進行通信,所述裝置包括:一接收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第一通信協議,接收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發送的一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對 需要發送至所述網絡設備的一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在適配層封裝入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在適配層或L2層封裝入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或者,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在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層封裝入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的,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在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層封裝入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的;一處理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生成一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其中,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一發送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一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是所述網絡設備對需要發送至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消息是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生成的,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生成一第四接入層數據包,其中,所述第四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第一通信協議,向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發送所述第四接入層數據包; 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獲取一第一映射關係信息,所述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上行信道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和所述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一第一上行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與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通過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資源請求消息;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一第一調度信息,所述第一調度信息用於指示一第一傳輸資源,所述第一傳輸資源的大小是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的;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通過所述第一傳輸資源,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或者,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獲取一第二映射關係信息,所述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前導碼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和所述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一第一前導碼,其中,所述第一前導碼與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第一前導碼;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一第二調度信息,所述第二調度信息用於指示一第二傳輸資源,所述第二傳輸資源的大小是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第一前導碼和所述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的;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通過所述第二傳輸資源,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裝置,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在適配層從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在L2層將以將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在L2層從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在適配層將以將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所述第四接入層數據包。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從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一第一邏輯信道標識,其中,所述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根據一第一承載確定的;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第一邏輯信道標識,確定一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其中,所述網絡設備能夠根據所述第二邏輯信道標識確定所述第一承載;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將所述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如果所述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分配給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則所述裝置將所述第一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所述第二邏輯信道標識;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如果所述第一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所述遠端終端設備中的一第一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其中,在所述第一預設規則下,所述第一邏輯信道標識對應所述第一承載,則所述 裝置將在一第二預設規則下與所述第一承載相對應的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所述第二邏輯信道標識,其中,所述第二預設規則信息存儲在所述網絡設備中。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所述的裝置,其中,在所述網絡設備和所述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一適配層,在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一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所述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分配給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或所述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和所述網絡設備中的一第三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所述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在所述適配層封裝入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將一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其中,所述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以便於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所述適配層獲取所述第三邏輯信道標識。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從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一第四邏輯信道標識,其中,所述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根據一第二承載確定的;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第四邏輯信道標識,確定一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其中,所述遠端終端設備能夠根據所述第五邏輯信道標識確定所述第二承載;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將所述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所述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如果所述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分配給所述遠端終端 設備的,則所述裝置將所述第四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所述第五邏輯信道標識;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如果所述第四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基於存儲在所述網絡設備中的一第四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其中,在所述第四預設規則下,所述第四邏輯信道標識對應所述第二承載,則所述裝置將在一第五預設規則下與所述第二承載相對應的邏輯信道標識確定為所述第五邏輯信道標識,其中,所述第五預設規則信息存儲在所述遠端終端設備中。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所述的裝置,其中,在所述網絡設備和所述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一適配層,在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一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所述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分配給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或所述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和所述網絡設備中的一第六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所述第六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網絡設備在所述適配層封裝入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將一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封裝入所述第四接入層數據包中,其中,所述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所述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以便於所述遠端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所述適配層獲取所述第六邏輯信道標識。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和所述第四接入層數據包為所述第一通信協議所規定的數據包,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和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為所述第二通信協議所規定的數據包。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第一通信協議,接收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發送的一第 五接入層數據包,所述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所述網絡設備的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消息生成的;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第五接入層數據包,生成一第六接入層數據包,其中,所述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第六接入層數據包。
- 一種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裝置,其中,在包括一遠端終端設備、一中繼終端設備以及所述裝置的通信系統中執行,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和所述中繼終端設備之間基於一第一通信協議進行通信,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和所述裝置之間基於一第二通信協議進行通信,所述裝置包括:一接收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接收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一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是所述中繼終端設備根據一第一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的,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所述裝置的一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 一處理單元,用於根據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的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和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請求消息,生成需要發送至所述遠端設備的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消息;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對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消息進行封裝處理,以生成一第三接入層數據包,其中,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一發送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向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發送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在適配層從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在適配層將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或者,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在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層從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獲取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在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層將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封裝入所述第三接入層數據包;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獲取一第一映射關係信息,所述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上行信道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中繼終端設備通過一第一上行信道發送的資源請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上行信道與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第一上行信道和所述第一映射關係信息,確定一第一傳輸資源;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向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發送一第一調度信息,所述第一調度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一傳輸資源;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根據 所述第二通信協議,通過所述第一傳輸資源,接收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或者,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獲取一第二映射關係信息,所述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用於指示多個數據量區間與多個前導碼的一一映射關係,其中,每個數據量區間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量;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一第一前導碼,其中,所述第一前導碼與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的數據量所屬於的數據量區間相對應;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第一前導碼和所述第二映射關係信息,確定一第二傳輸資源;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向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發送一第二調度信息,所述第二調度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傳輸資源;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置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通過所述第二傳輸資源,接收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裝置,其中,在所述裝置和所述遠端終端設備中配置有一適配層,在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攜帶有一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所述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裝置分配給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或所述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基於存儲在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和所述裝置中的一第三預設規則信息確定的,所述第三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在所述適配層封裝入所述第一接入層數據包中的,以及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攜帶的一預設邏輯信道標識,在所述適配層獲取所述第三邏輯信道標識,其中,所述預設邏輯信道標識是所述中繼終端設備封裝入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中的,所述預設邏輯信道標識用於指示所述第二接入層數據包為中繼數據。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第二通信協議,接收所述中繼終端設備發送的一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所述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是根據一第五接入層數據包生成的,所述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是所述遠端終端設備對需要發送至所述裝置的所述無線資源控制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進行封裝處理後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五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所述第六接入層數據包攜帶有所述遠端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6/077915 WO2017166140A1 (zh) | 2016-03-30 | 2016-03-30 | 用于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
WOPCT/CN2016/077915 | 2016-03-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35703A TW201735703A (zh) | 2017-10-01 |
TWI764893B true TWI764893B (zh) | 2022-05-21 |
Family
ID=59963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10880A TWI764893B (zh) | 2016-03-30 | 2017-03-30 | 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和裝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64557B2 (zh) |
EP (1) | EP3399819B1 (zh) |
JP (1) | JP6772281B2 (zh) |
KR (1) | KR20180127967A (zh) |
CN (1) | CN108605320B (zh) |
TW (1) | TWI764893B (zh) |
WO (1) | WO201716614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138730B1 (ko) * | 2016-03-31 | 2020-07-28 |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수신 단말 결정 방법, 관련 디바이스 및 통신 시스템 |
CN107517489A (zh) * | 2016-06-17 | 2017-12-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实现业务连续性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06538037B (zh) * | 2016-09-26 | 2019-10-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无线承载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DE112018001272T5 (de) * | 2017-03-10 | 2019-11-28 | Intel IP Corporation | BENUTZERGERÄT (UE), ENB (EVOLVED NODE-B) UND VERFAHREN ZUM PAGEN GEMÄß EINER RELAIS-ANORDNUNG |
WO2018186552A1 (ko) * | 2017-04-02 | 2018-10-11 | 엘지전자(주)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통신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11356850B2 (en) * | 2017-07-24 | 2022-06-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on (Publ) | Methods providing NAS connection identifications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and network nodes |
CA3088463C (en) * | 2018-02-20 | 2023-01-03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infrequent small data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0891324B (zh) | 2018-09-07 | 2023-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rrc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
US11218981B2 (en) * | 2018-09-20 | 2022-01-04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Wireless mesh network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
WO2020197302A1 (en) * | 2019-03-28 | 2020-10-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sidelink configuration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1800756B (zh) * | 2019-04-08 | 2021-1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867146B (zh) * | 2019-04-30 | 2022-07-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标识信息发送、接收方法、设备及装置 |
CN112702800B (zh) * | 2019-10-22 | 2023-03-28 |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WO2021134161A1 (zh) * | 2019-12-30 | 2021-07-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rrc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
WO2021134704A1 (zh) * | 2019-12-31 | 2021-07-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US11700654B2 (en) * | 2020-01-31 | 2023-07-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equipment to network relay |
CN113543267A (zh) * | 2020-04-20 | 2021-10-2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边链路sl中继节点的确定方法、sl中继节点及终端 |
WO2022016559A1 (en) | 2020-07-24 | 2022-01-27 | Apple Inc. | Data forwarding procedures for relay wireless devices |
CN114080055B (zh) * | 2020-08-13 | 2024-04-1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US11991715B2 (en) * | 2020-09-22 | 2024-05-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to support user equipment based relaying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 |
WO2022183362A1 (zh) * | 2021-03-02 | 2022-09-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315022A (zh) * | 2021-05-06 | 2022-11-08 | 夏普株式会社 | 远端用户设备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13783769B (zh) * | 2021-09-14 | 2023-07-25 | 阿波罗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自动驾驶中传输消息的方法、装置及中继设备 |
CN114679202B (zh) * | 2022-03-07 | 2023-12-01 | 深圳华瑞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通信中继系统、方法、中继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515421A (ja) * | 2009-12-22 | 2013-05-0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リレーノードを使用した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伝送方法 |
WO2015125479A1 (en) * | 2014-02-19 | 2015-08-27 | Nec Corporation | Relaying user communication device enabling rrc, nas connections, user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system,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a progra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48344B1 (ko) * | 2003-05-13 | 2006-02-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rrc연결방법 |
CN101232433A (zh) * | 2007-01-25 | 2008-07-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令承载建立方法和建立信令承载的系统及装置 |
EP2351456B1 (en) * | 2008-09-26 | 2014-03-12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Control signaling in system supporting relayed connections |
CN102238542A (zh) * | 2010-04-20 | 2011-11-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中继节点下用户设备的rrc重建方法和系统 |
CN102638900B (zh) * | 2011-02-15 | 2014-11-1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
JP5648555B2 (ja) * | 2011-03-28 | 2015-01-0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移動端末、データ通信方法 |
CN102724666B (zh) * | 2011-03-31 | 2015-07-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终端数据中继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2811497A (zh) | 2011-06-03 | 2012-12-0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
US10924915B2 (en) * | 2011-08-09 | 2021-02-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Exchange of mobility information in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s |
CN103139930B (zh) * | 2011-11-22 | 2015-07-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连接建立方法和用户设备 |
WO2013086316A1 (en) * | 2011-12-08 | 2013-06-1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oss link establishment |
EP2887705B1 (en) * | 2012-08-17 | 2017-11-1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s for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of multi-use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
GB2507490B (en) * | 2012-10-30 | 2015-02-25 | Broadcom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routing |
CN103813454B (zh) | 2012-11-15 | 2017-08-29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进行设备至设备通信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 |
WO2014088659A1 (en) * | 2012-12-06 | 2014-06-12 | Intel Corporation | New carrier type (nct) information embedded i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
CN103906266A (zh) | 2012-12-31 | 2014-07-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系统 |
CN104429156B (zh) | 2013-06-28 | 2019-03-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的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 |
US9584553B2 (en) * | 2013-06-28 | 2017-02-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experience of a voice call associated with a device |
KR102083322B1 (ko) * | 2013-08-22 | 2020-03-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립 사용자 단말기에 대한 디바이스-투-디바이스 통신 기반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
CN105474737B (zh) * | 2014-07-31 | 2019-1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中继实现方法和设备 |
WO2016153295A1 (ko) * | 2015-03-24 | 2016-09-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통신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
CN105657838B (zh) | 2015-04-30 | 2019-12-1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中转传输方法、系统和具备中继功能的ue |
CN105050152B (zh) * | 2015-07-14 | 2017-06-2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d2d中继通信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5246027A (zh) * | 2015-09-25 | 2016-01-1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D2d中继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EP3386251B1 (en) * | 2015-12-29 | 2019-11-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
WO2017132954A1 (zh) * | 2016-02-04 | 2017-08-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JP2019511154A (ja) * | 2016-02-04 | 2019-04-18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セキュリティパラメータ伝送方法及び関係するデバイス |
-
2016
- 2016-03-30 CN CN201680081308.0A patent/CN108605320B/zh active Active
- 2016-03-30 WO PCT/CN2016/077915 patent/WO201716614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3-30 JP JP2018543727A patent/JP6772281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3-30 EP EP16895921.1A patent/EP3399819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3-30 US US16/069,385 patent/US11064557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3-30 KR KR1020187023674A patent/KR20180127967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7
- 2017-03-30 TW TW106110880A patent/TWI764893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515421A (ja) * | 2009-12-22 | 2013-05-0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リレーノードを使用した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伝送方法 |
WO2015125479A1 (en) * | 2014-02-19 | 2015-08-27 | Nec Corporation | Relaying user communication device enabling rrc, nas connections, user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system,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a progra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772281B2 (ja) | 2020-10-21 |
CN108605320B (zh) | 2023-03-14 |
WO2017166140A1 (zh) | 2017-10-05 |
US11064557B2 (en) | 2021-07-13 |
KR20180127967A (ko) | 2018-11-30 |
CN108605320A (zh) | 2018-09-28 |
EP3399819B1 (en) | 2021-08-11 |
US20190045574A1 (en) | 2019-02-07 |
JP2019515517A (ja) | 2019-06-06 |
EP3399819A4 (en) | 2019-01-23 |
TW201735703A (zh) | 2017-10-01 |
EP3399819A1 (en) | 2018-1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64893B (zh) | 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和裝置 | |
TWI729106B (zh) | 中繼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 |
TWI753914B (zh) | 中繼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 |
TWI725156B (zh) | 數據傳輸的方法、終端及基站 | |
EP3032871B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WO2020224472A1 (zh) | 分配、获取ip地址的方法及设备 | |
WO2019214729A1 (zh) |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 |
TWI717490B (zh) | 中繼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 |
WO2013097586A1 (zh) | 通信切换方法、用户设备与基站 | |
WO2018202093A1 (zh) | 发送和接收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US20180343701A1 (en) | Communication Link Establishment Method, Protocol Stack,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
WO2018053692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WO2015081553A1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EP4175356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WO2014121606A1 (zh) | 业务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 |
WO2021000701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
US9125186B2 (en) | Wi-Fi access point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data transmission channel | |
WO2018145292A1 (zh) |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
WO2017177438A1 (zh) |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WO2012110004A1 (zh) | 基于lte-lan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
JP2021002873A (ja) | 無線リソース制御接続を確立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WO2024012299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
WO2024207234A1 (zh) |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
WO2022061829A1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 |
WO2023279296A1 (zh) |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终端和通信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