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0936B - 匣、處理匣及電子照相成像設備 - Google Patents
匣、處理匣及電子照相成像設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60936B TWI760936B TW109141170A TW109141170A TWI760936B TW I760936 B TWI760936 B TW I760936B TW 109141170 A TW109141170 A TW 109141170A TW 109141170 A TW109141170 A TW 109141170A TW I760936 B TWI760936 B TW I76093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
- developing device
- release
- release cam
- developing roll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supplying means, e.g. structure of developer supply roll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5—Pivotable subunit conn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處理匣,可拆卸地安裝至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其包括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及主裝配側推進構件,匣包括:可旋轉光敏鼓;可旋轉顯影滾輪,用以顯影形成在鼓上的潛像,顯影滾輪與鼓可接觸及隔開;推進力接收部位,用以從推進構件接收推進力,以將滾輪與鼓隔開;匣側驅動傳動部位,其能夠與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耦合,以接收用以旋轉滾輪的旋轉力;釋放構件,其能夠推進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以藉由推進力接收部位從主裝配側推進構件接收推進力,而將匣側驅動傳動構件與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退耦。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相關於電子照相成像設備(成像設備)及可拆卸地安裝至成像設備的主裝配之匣。
成像設備使用電子照相成像處理將影像形成在記錄材料上。成像設備的例子包括電子照相影印機、電子照相印表機(如、雷射束印表機、LED(發光二極體)或印表機)、傳真機、字元處理器等。
匣為可拆卸地安裝至成像設備的主裝配(主裝配)之單元。例如,處理匣可包含電子照相光敏鼓及與匣成一體之在鼓上可作用的處理機構的至少其中之一(如、顯影劑攜帶構件(顯影滾輪))。
匣可包含鼓及顯影滾輪作為一單元,或者可包含鼓或者可包含顯影滾輪。包含鼓的匣為鼓匣,及包含顯影滾輪的匣為顯影匣。
成像設備的主裝配為除了匣以外之成像設備的部分。
在習知成像設備中,使鼓及在鼓上可作用之處理機構與可拆卸地安裝至設備的主裝配之匣成為一體(匣型)。
利用此種匣型,使用者事實上能夠執行成像設備的維修操作,而不必依賴服務人員,因此,操作性可大幅提升。因此,處理匣型被廣泛用於成像設備的領域中。
已建議有處理匣(如、日本先行公開專利申請案2001-337511)及成像設備(如、日本先行公開專利申請案2003-208024),其中,設置離合器以產生切換,使得在成像操作期間能夠驅動顯影滾輪,而在非成像期間能夠切斷顯影滾輪的驅動。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改良用以切換顯影滾輪的驅動傳動之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態樣,設置有處理匣,其可拆卸地安裝至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的主裝配,主裝配包括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及主裝配側推進構件,該處理匣包含:(i)可旋轉光敏構件;(ii)可旋轉顯影滾輪,係組構成顯影形成在該光敏構件上的潛像,該顯影滾輪能夠與該光敏構件接觸及隔開;(iii)推進力接收部位,係組構成接收來自主裝配側推進構件的推進力,以將該顯影滾輪與該光敏構
件隔開;(iv)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其能夠與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耦合,以接收用以旋轉該顯影滾輪的旋轉力;(v)釋放構件,其能夠推進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以藉由該推進力接收部位接收來自主裝配側推進構件的推進力,而將該匣側驅動傳動構件與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退耦。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設置有處理匣,係用於電子照相成像,包含:(i)可旋轉光敏構件;(ii)可旋轉顯影滾輪,係組構成顯影形成在該光敏構件上的潛像,該顯影滾輪能夠與該光敏構件接觸及隔開;(iii)推進力接收部位,係組構成接收推進力,用以隔開該顯影滾輪與該光敏構件;(iv)旋轉力接收部位,係組構成從該處理匣的外面接收旋轉力,用以旋轉該顯影滾輪;以及(v)可移動構件,至少在該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可相對於旋轉力接收部位移動,藉由該推進力接收部位接收推進力,該可移動構件在縱向方向上可向外移動。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設置有處理匣,可拆卸地安裝至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的主裝配,主裝配包括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該處理匣包含:(i)光敏構件;(ii)光敏構件框,其可旋轉地支撐該光敏構件;(iii)顯影滾輪,係組構成顯影形成在該光敏構件上的潛像;(iv)顯影裝置框,其可旋轉地支撐該顯影滾輪,該顯影裝置框可相對於該光敏構件框移動;(v)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其能夠與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耦合,以接收用以旋轉該顯影滾
輪之旋轉力;以及(vi)釋放構件,其能夠推進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以藉由相對於該光敏構件框移動該顯影裝置框,而將該匣側驅動傳動構件與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退耦。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設置有處理匣,係用於電子照相成像,包含:(i)光敏構件;(ii)光敏構件框,其可旋轉地支撐該光敏構件;(iii)顯影滾輪,係組構成顯影形成在該光敏構件上的潛像;(iv)顯影裝置框,其可旋轉地支撐該顯影滾輪,該顯影裝置框可相對於該光敏構件框移動;(v)旋轉力接收部位,係組構成從該處理匣的外面接收用以旋轉該顯影滾輪之旋轉力;以及(vi)可移動構件,其至少在該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可相對於該旋轉力接收部位移動,藉由該顯影滾輪係遠離該光敏構件框之該顯影裝置框的此種移動,該可移動構件可在縱向方向上向外移動。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設置有匣,可拆卸地安裝至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的主裝配,主裝配包括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及主裝配側推進構件,匣包含:(i)可旋轉顯影滾輪,係組構成顯影形成在該光敏構件上的潛像;(ii)推進力接收部位,係組構成從主裝配側推進構件接收推進力;(iii)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其能夠與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耦合,以接收用以旋轉該顯影滾輪的旋轉力;以及(iv)釋放構件,其能夠推進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以藉由該推進力接收部位從主裝配側推進構件接收推進力,
而將該匣側驅動傳動構件與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退耦。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設置有匣,係用於電子照相成像,包含:(i)可旋轉顯影滾輪,係組構成顯影形成在該光敏構件上的潛像;(ii)旋轉力接收部位,係組構成從該匣的外面接收用以旋轉該顯影滾輪之旋轉力;(iii)推進力接收部位,係組構成從該匣的外面接收推進力;以及(iv)可移動構件,至少在該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可相對於旋轉力接收部位移動,藉由該推進力接收部位接收推進力,該可移動構件在縱向方向上可向外移動。
根據本發明,在匣與成像設備的主裝配之間能夠達成顯影滾輪的驅動之切換。
考慮下面連同附圖之本發明的實施例之說明,將使本發明的這些及其他目的、特徵及有利點變得顯而易見。
A1:區域
A11:區域
A111:區域
A12:區域
A121:部分
A122:剩餘部位
A2:區域
A3:範圍
d:間隙
e:間隙
p:移動距離
q:嚙合量
C:箭頭
D:箭頭
E:箭頭
F1:箭頭
F2:箭頭
G:箭頭
H:箭頭
K:箭頭
M:箭頭
N:箭頭
P:處理匣
D:顯影匣
S:記錄材料
PY:第一處理匣
PM:第二處理匣
PC:第三處理匣
PK:第四處理匣
LB:雷射掃描器單元
Z:雷射束
X:旋轉中心(旋轉軸線)
X1:旋轉軸線
1:成像設備
2:主裝配
3:前門
4:鼓
4z:旋轉軸線
4a:耦合構件
5:充電滾輪
6:顯影滾輪
6z:旋轉軸線
7:清潔葉片
8:光敏鼓單元
9:顯影單元
10:曝光窗
11:居間轉移帶單元
12:轉移帶
13:驅動滾輪
14:張力滾輪
15:張力滾輪
16:主要轉移滾輪
17:第二轉移滾輪
18:饋送單元
19:紙張饋送盤
20:紙張饋送滾輪
21:固定單元
22:排送單元
23:排送盤
24:驅動側匣蓋構件
24a:支撐孔部位
24d:開口
24e:開口
24s:嚙合部位
24t:嚙合部位
25:非驅動側匣蓋構件
25a:支撐孔部位
26:清潔劑容器
27:殘餘顯影劑容納部位
29:顯影裝置框
29b:凸出部位
31:顯影葉片
32:顯影裝置覆蓋構件
32a:外周圍
32b:圓柱部位
32c:開口
32d:開口
32e:開口
32e:支臺表面
32h:引導件
32q:內周圍
45:推進力接收構件、承載構件
45a:推進力接收部位
45b:接觸部位
45p:第一承載部位
45q:第二承載部位
49:顯影劑容納部位
60:可拉抽匣盤
61:鼓驅動力輸出構件
61Y:鼓驅動力輸出構件
61M:鼓驅動力輸出構件
61C:鼓驅動力輸出構件
61K:鼓驅動力輸出構件
62: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
62Y: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
62M: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
62C: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
62K: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
62b:凹處
69:顯影滾輪齒輪
70:彈簧
70a:開口
72:釋放凸輪
72a:接觸部位
72f:開口
72g:碟部位
72h:引導件溝槽
72i:凸出部位
72k:圓柱部位
72k1:推進部位
72k2:凸出
73:釋放槓桿
73a:接觸部位
73b:力接收部位
73d:開口
74:支撐匣側驅動傳動構件
74b:驅動輸入部位
74b1:端部位
74b2:後端
74b3:接收部位
74b3:傾斜部位
74b4:旋轉力接收部位
74g:齒輪部位
74p:待承載部位
74q:圓柱部位
74x:軸部位
80:間隔力推進構件
81:軌道
83:電動機
84:中間齒輪
85:離合器
86:中間齒輪
95:推進彈簧
170:彈簧
170a:開口
172:釋放凸輪
172a:接觸部位
172c:接觸部位
172f:開口
172g:碟部位
172h:引導件溝槽
172k:圓柱部位
173:釋放槓桿
173a:接觸部位
173b:力接收部位
173d:開口
224:驅動側匣蓋
224e:開口
224d:開口
224s:嚙合部位
224t:嚙合部位
232:顯影裝置覆蓋構件
232b:圓柱部位
232c:開口
232d:開口
232f:接觸部位
232g:接觸部位
232q:內周圍
270:彈簧
270a:開口
272:釋放凸輪
272a:接觸部位
272b:力接收部位
272c:接觸部位
272f:開口
272g:碟部位
272k:圓柱部位
324:驅動側匣蓋
324d:開口
324e:開口
324s:嚙合部位
324t:嚙合部位
332:顯影裝置覆蓋構件
332b:圓柱部位
332c:開口
332d:開口
332g:接觸部位
332q:內周圍
370:彈簧
370a:開口
372:釋放凸輪
372a:接觸部位
372b:力接收部位
372f:開口
372g:碟部位
372k:圓柱部位
424:驅動側匣蓋
424d:開口
424e:開口
424s:嚙合部位
424t:嚙合部位
432:顯影裝置覆蓋構件
432b:圓柱部位
432d:開口
432h:引導件
432q:內周圍
472:釋放構件
472b:力接收部位
472f:開口
472g:碟部位
472h:引導件溝槽
472k:圓柱部位
524:驅動側匣蓋
524d:開口
524e:開口
524s:嚙合部位
524t:嚙合部位
525:非驅動側匣蓋構件
532:顯影裝置覆蓋構件
532b:圓柱部位
532d:開口
532q:內周圍
545:承載構件
545a:推進力接收部位
545h:嚙合部位
545p:第一承載部位
545q:圓柱部位
545r:開口
572:釋放構件
572b:力接收部位
572x:軸部位
574:驅動輸入構件
574b:驅動輸入部位
574p:待承載部位
574q:圓柱部位
574r:通孔
574x:軸部位
973:釋放槓桿
973b:力接收部位
6a:軸部位
圖1為從驅動側所見的根據第一實施例之處理匣的結構及鄰接驅動連接部位之放大立體圖。
圖2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成像設備的剖面圖。
圖3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成像設備的立體圖。
圖4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處理匣的剖面圖。
圖5為從驅動側所見的根據第一實施例之處理匣的放大立體圖。
圖6為從非驅動側所見的根據第一實施例之處理匣的放大立體圖。
圖7之部分(a)、(b)及(c)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處理匣的側視圖,其中,部分(a)為顯影滾輪與鼓接觸之狀態圖,部分(b)為推進力接收部位已移動經過距離δ1之狀態圖,及部分(c)為推進力接收部位已移動經過距離δ2之狀態圖。
圖8為從非驅動側所見的根據第一實施例之處理匣的結構及鄰接驅動連接部位之放大立體圖。
圖9之部分(a)及(b)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匣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剖面圖,其中,部分(a)為驅動傳動狀態圖,及部分(b)為驅動斷開狀態圖。
圖10為釋放凸輪、彈簧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之概要放大圖。
圖11為第一實施例中之釋放凸輪及釋放槓桿之概要放大圖。
圖12為第一實施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釋放構件、其周邊部件、及驅動側匣蓋構件的概要圖。
圖13之部分(a)及(b)為第一實施例中之接觸及驅動傳動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14之部分(a)及(b)為第一實施例中之顯影裝置分開及驅動傳動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
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15之部分(a)及(b)為第一實施例中之顯影裝置分開及驅動斷開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16之部分(a)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其中,(a)為驅動傳動圖,及(b)為驅動斷開圖。
圖17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修改例子的驅動連接部位之概要剖面圖。
圖18之部分(a)及(b)為第一實施例之修改例子中的驅動斷開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19之部分(a)及(b)為第一實施例之修改例子中的驅動斷開圖,其中,(a)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20為習知例子中之齒輪配置的方塊圖。
圖21為從驅動側所見的根據第二實施例之處理匣的驅動連接部位及鄰接的放大立體圖。
圖22為從非驅動側所見的根據第二實施例之處理匣的驅動連接部位及鄰接的放大立體圖。
圖23之部分(a)及(b)為根據第二實施例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剖面圖,其中,(a)為驅動
傳動狀態圖,及(b)為驅動斷開狀態圖。
圖24為第二實施例中之釋放凸輪、釋放槓桿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之概要放大圖。
圖25為第二實施例中之釋放凸輪及釋放槓桿之概要放大圖。
圖26為第二實施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釋放構件、其周邊部件、及驅動側匣蓋構件的概要圖。
圖27之部分(a)及(b)為第二實施例中之接觸及驅動傳動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28之部分(a)及(b)為第二實施例中之顯影裝置分開及驅動傳動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29之部分(a)及(b)為第二實施例中之顯影裝置分開及驅動斷開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30為從驅動側所見的根據第三實施例之處理匣的驅動連接部位及鄰接之放大立體圖。
圖31為從非驅動側所見的根據第三實施例之處理匣的驅動連接部位及鄰接之放大立體圖。
圖32之部分(a)及(b)為根據第三實施例之匣側
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剖面圖,其中,(a)為驅動傳動狀態圖,及(b)為驅動斷開狀態圖。
圖33為根據第三實施例之顯影裝置覆蓋構件及釋放凸輪的概要放大圖。
圖34為第三實施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釋放構件、其周邊部件、及驅動側匣蓋構件的概要圖。
圖35之部分(a)及(b)為第三實施例中之接觸及驅動傳動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36之部分(a)及(b)為第三實施例中之顯影裝置分開及驅動傳動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37之部分(a)及(b)為第三實施例中之顯影裝置分開及驅動斷開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38為從驅動側所見的根據第四實施例之處理匣的驅動連接部位及鄰接之放大立體圖。
圖39為從非驅動側所見的根據第四實施例之處理匣的驅動連接部位及鄰接之放大立體圖。
圖40之部分(a)及(b)為根據第四實施例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剖面圖,其中,(a)為驅動
傳動狀態圖,及(b)為驅動斷開狀態圖。
圖41為第四實施例之釋放凸輪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的概要放大圖。
圖42為第四實施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釋放構件、其周邊部件、及驅動側匣蓋構件的概要圖。
圖43之部分(a)及(b)為第四實施例中之接觸及驅動傳動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44之部分(a)及(b)為第四實施例中之顯影裝置分開及驅動傳動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45之部分(a)及(b)為第四實施例中之顯影裝置分開及驅動斷開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46為從驅動側所見的根據第五實施例之處理匣的驅動連接部位及鄰接之放大立體圖。
圖47為從非驅動側所見的根據第五實施例之處理匣的驅動連接部位及鄰接之放大立體圖。
圖48之部分(a)及(b)為根據第五實施例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剖面圖,其中,(a)為驅動傳動狀態圖,及(b)為驅動斷開狀態圖。
圖49為第五實施例之釋放凸輪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的概要放大圖。
圖50為第五實施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釋放構件、其周邊部件、及驅動側匣蓋構件的概要圖。
圖51之部分(a)及(b)為第五實施例中之接觸及驅動傳動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52之部分(a)及(b)為第五實施例中之顯影裝置分開及驅動傳動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53之部分(a)及(b)為第五實施例中之顯影裝置分開及驅動斷開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54為從驅動側所見的根據第六實施例之處理匣的驅動連接部位及鄰接之放大立體圖。
圖55為從非驅動側所見的根據第六實施例之處理匣的驅動連接部位及鄰接之放大立體圖。
圖56之部分(a)及(b)為根據第六實施例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剖面圖,其中,(a)為驅動傳動狀態圖,及(b)為驅動斷開狀態圖。
圖57為第六實施例之軸承構件、釋放構件及驅動輸
入構件的概要放大圖。
圖58為第六實施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釋放構件、其周邊部件、及驅動側匣蓋構件的概要圖。
圖59之部分(a)及(b)為第六實施例中之接觸及驅動傳動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60之部分(a)及(b)為第六實施例中之顯影裝置分開及驅動傳動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61之部分(a)及(b)為第六實施例中之顯影裝置分開及驅動斷開狀態中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及鄰接的概要圖,其中,(a)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立體圖。
圖62為根據第七實施例之處理匣的驅動連接部位之放大立體圖。
圖63為根據第八實施例之顯影匣的立體圖。
將參考附圖說明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
下面實施例之成像設備的例子為可拆卸地安裝四個處
理匣之全彩成像設備。可安裝至成像設備之處理匣的數目並不侷限於此例。可視需要來適當選擇。例如,在單色成像設備的事例中,安裝至成像設備之處理匣的數目為一個。下面實施例之成像設備的例子為印表機。
[成像設備的一般配置]
圖2為此實施例之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的概要剖面圖,其將影像形成在記錄材料上。圖3之(a)為此實施例之成像設備的立體圖。圖4為此實施例之處理匣P的剖面圖。圖5為從驅動側所見之此實施例的處理匣P之立體圖,及圖6為從非驅動側所見之此實施例的處理匣P的立體圖。
如圖2所見,成像設備1為使用電子照相成像處理將彩色影像形成在記錄材料S上之(四)全彩雷射束印表機。成像設備1為處理匣型,其中,處理匣係可拆裝地安裝至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的主裝配2,以將彩色影像形成在記錄材料S上。處理匣為用於電子照相成像的匣。
此處,設置有前門3之成像設備1的側邊為前側,及與前側相對的側邊為後側。此外,從前側所見之成像設備1的右側為驅動側,及左側為非驅動側。圖2為從非驅動側所見之成像設備1的剖面圖,其中,此張圖式的前側為成像設備1的非驅動側,此張圖式的右側為成像設備1的前側,及此張圖式的後側為成像設備1的驅動側。
在成像設備的主裝配2中,設置有排列在水平方向上
之處理匣P(PY、PM、PC、PK),包括第一處理匣PY(黃色)、第二處理匣PM(洋紅色)、第三處理匣PC(青綠色)、及第四處理匣PK(黑色)。
雖然第一至第四處理匣P(PY、PM、PC、PK)包括類似的電子照相成像處理機構,但是包含在其內之顯影劑的顏色不同。就第一至第四處理匣P(PY、PM、PC、PK)而言,旋轉力係從成像設備之主裝配2的驅動輸出部位傳動。下面將詳細說明此點。
此外,第一至第四各個處理匣P(PY、PM、PC、PK)係從成像設備的主裝配2供應有偏壓(充電偏壓、顯影偏壓等等)(未圖示)。
如圖4所示,第一至第四處理匣P(PY、PM、PC、PK)的每一個包括光敏鼓單元8。光敏鼓單元8係設置有鼓(光敏鼓)4、充電機構及清潔機構作為可作用在鼓4上之處理機構。
此外,第一至第四處理匣P(PY、PM、PC、PK)的每一個包括設置有顯影鼓4上之靜電潛像的顯影機構之顯影單元9。
第一處理匣PY容納黃色(Y)顯影劑在其顯影裝置框29中,以在鼓4的表面上形成黃色顯影劑影像。如此,鼓4為影像承載構件,用以攜帶已顯影影像(色粉影像)。
第二處理匣PM容納洋紅色(M)顯影劑在其顯影裝置框29中,以在鼓4的表面上形成洋紅色顯影劑影像。
第三處理匣PC容納青綠色(C)顯影劑在其顯影裝置框29中,以在鼓4的表面上形成青綠色顯影劑影像。
第四處理匣PK容納黑色(K)顯影劑在其顯影裝置框29中,以在鼓4的表面上形成黑色顯影劑影像。
在第一至第四處理匣P(PY、PM、PC、PK)上方,設置有雷射掃描器單元LB作為曝光機構。雷射掃描器單元LB根據成像來輸出雷射束。經由匣P的曝光窗10,雷射束Z掃描地投影至鼓4的表面上。
在第一至第四處理匣P(PY、PM、PC、PK)下方,設置有居間轉移帶單元11作為轉移構件。居間轉移帶單元11包括驅動滾輪13、張力滾輪14及15,具有彈性的轉移帶12在它們四周延展。
第一至第四處理匣P(PY、PM、PC、PK)的每一個之鼓4在底表面部位中接觸轉移帶12的上表面。接觸部位為主要轉移部位。在轉移帶12裡面,設置有與鼓4相對之主要轉移滾輪16。
此外,設置有第二轉移滾輪17在與張力滾輪14相對的部位,具有轉移帶12插入在其間。轉移帶12與第二轉移滾輪17之間的接觸部位為第二轉移部位。
在居間轉移帶單元11下方,設置饋送單元18。饋送單元18包括容納一疊記錄材料S之紙張饋送盤19及紙張饋送滾輪20。
在圖2之設備的主裝配2中之上左部位下方,設置固定單元21及排送單元22。設備之主裝配2的表面充作排
送盤23。
轉移至此的具有顯影劑影像之記錄材料S經過藉由設置在固定單元21中之固定機構的固定操作,之後,排送至排送盤。
經由可拉抽的匣盤60,匣P可拆卸地安裝至設備的主裝配2。圖3之部分(a)為匣盤60及匣P從設備的主裝配2拉出之狀態圖。
[成像操作]
將說明形成全彩影像之操作。
第一至第四處理匣P(PY、PM、PC、PK)的鼓4係以預定速度旋轉(圖2的逆時針方向,在圖4由箭頭D所指示的方向)。與鼓的旋轉同方向(圖2中由箭頭C所指示的方向)轉移帶12亦以對應於鼓4的速度之速度來旋轉。再者,驅動雷射掃描器單元LB。與掃描器單元LB的驅動同步,由充電滾輪5將鼓4的表面均勻地充電至預定極性及電位。根據各別顏色的影像信號,雷射掃描器單元LB以雷射束Z掃描及曝光鼓4的表面。藉此,分別根據對應的彩色影像信號,將靜電潛像形成在鼓4的表面上。以預定速度旋轉之各自顯影滾輪6(在圖2中順時針方向,圖4中由箭頭E所指示的方向)顯影靜電潛像。顯影滾輪6為攜帶顯影劑(色粉)的顯影劑攜帶構件,以將潛像顯影在鼓4上。
經由此種電子照相成像處理操作,對應於全彩影像的
黃色成分之黃色顯影劑影像係形成在第一匣PY的鼓4上。然後,顯影劑影像係轉移(主要轉移)至轉移帶12上。
同樣地,對應於全彩影像的洋紅色成分之洋紅色顯影劑影像係形成在第二匣PM的鼓4上。顯影劑影像係疊印地轉移(主要轉移)至已轉移至轉移帶12上之黃色顯影劑影像上。
同樣地,對應於全彩影像的青綠色成分之青綠色顯影劑影像係形成在第三匣PC的鼓4上。然後,顯影劑影像係疊印地轉移(主要轉移)至已轉移至轉移帶12上之黃色及洋紅色顯影劑影像上。
同樣地,對應於全彩影像的黑色成分之黑色顯影劑影像係形成在第四匣PK的鼓4上。然後,顯影劑影像係疊印地轉移(主要轉移)至已轉移至轉移帶12上之黃色、洋紅色、及青綠色顯影劑影像上。
以此方式,包含黃色、洋紅色、青綠色及黑色之(四)全彩係形成在轉移帶12上(未固定顯影劑影像)。
另一方面,以預定控制時序來挑出及饋送記錄材料S。以預定控制時序引進記錄材料S至第二轉移部位,其為第二轉移滾輪17與轉移帶12之間的接觸部位。藉此,在將記錄材料S饋送到第二轉移部位的同時,四彩疊印式顯影劑影像係轉移帶12全都一起相繼轉移到記錄材料S的表面上。
[處理匣的一般配置]
將說明用於電子照相成像之處理匣的結構。在此實施例中,雖然第一至第四各個處理匣P(PY、PM、PC、PK)具有類似的電子照相成像處理機構,但是容納在其內之顯影劑的顏色及/或裝填量是不同的。
匣P係設置有鼓4作為光敏構件,及可作用在鼓4上之處理機構。處理機構包括:充電滾輪5,係作為用以充電鼓4之充電機構;顯影滾輪6,係作為用以顯影形成在鼓4上之潛像的顯影機構;清潔葉片7,係作為用以移除剩餘在鼓4的表面上之殘餘顯影劑的清潔機構等等。匣P係分成鼓單元8及顯影單元9。
[鼓單元的結構]
如圖4、5及6所示,鼓單元8包含作為光敏構件之鼓4、充電滾輪5、清潔葉片7、作為光敏構件框之清潔劑容器26、殘餘顯影劑容納部位27、匣蓋構件(圖5及6中之驅動側的匣蓋構件24及非驅動側的匣蓋構件25)。廣義的光敏構件框也包含狹義的光敏構件框之清潔劑容器26、及殘餘顯影劑容納部位27、驅動側匣蓋構件24、及非驅動側匣蓋構件25(此適用於下面所說明的實施例)。光敏構件框為用以旋轉地支撐光敏鼓4之框。當匣P係安裝至設備的主裝配2時,光敏構件框係固定至設備的主裝配2。
由設置在匣P的縱向相對端部位中之匣蓋構件24及25可旋轉地支撐鼓4。此處,鼓4的軸方向為縱向方向。
匣蓋構件24及25係在清潔劑容器26的相對端部位中固定至清潔劑容器26。
如圖5所示,用以傳動驅動力到鼓4之耦合構件或驅動輸入部位(光敏構件驅動傳動部位)4a係設置在鼓4的一縱向端部位中。圖3之部分(b)為設備的主裝配2之立體圖,其中,未圖示匣盤60及匣P。匣P(PY、PM、PC、PK)的耦合構件4a係與作為圖示於圖3之部分(b)的設備之主裝配2的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之鼓驅動力輸出構件61(61Y、61M、61C、61K)嚙合,使得設備的主裝配之驅動電動機(未圖示)的驅動力能夠被傳動到鼓4。
充電滾輪5係由清潔劑容器26支撐並且接觸到鼓4以便能夠藉此驅動。
清潔葉片7係由清潔劑容器26支撐,以便能夠以預定壓力接觸到鼓4的周圍表面。
由清潔機構7從鼓4的周邊表面所移除之未被轉移的殘餘顯影劑係容納在清潔劑容器26中之殘餘顯影劑容納部位27中。
此外,驅動側匣蓋構件24及非驅動側匣蓋構件25係設置有支撐部位24a、25a作為可旋轉地支撐顯影單元9(圖6)之滑動部位。
[顯影單元的結構]
如圖1及8所示,顯影單元9包含顯影滾輪6、顯影葉片31、顯影裝置框29、承載構件45、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等等。廣義的顯影裝置框也包含承載構件45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等等與顯影裝置框29(此適用於下面將說明之實施例)。顯影裝置框為可旋轉地支撐顯影滾輪之框。當匣P安裝至設備的主裝配2時,顯影裝置框29可相對於設備的主裝配2移動。
廣義的匣框(匣P的框)包含上述廣義的光敏構件框及上述廣義的顯影裝置框(同樣適用於下面將說明之實施例)。
顯影裝置框29包括:顯影劑容納部位49(圖4),其容納將供應到顯影滾輪6的顯影劑;以及顯影葉片31,用以調整顯影滾輪6的周邊表面上之顯影劑的層厚度。
此外,如圖1所示,承載構件45係固定至顯影裝置框29的一縱向端部位。承載構件45可旋轉地支撐顯影滾輪6。顯影滾輪6係設置有作為顯影滾輪驅動傳動構件之顯影滾輪齒輪69在縱向端部位中。顯影滾輪齒輪69為用以傳動驅動力到顯影滾輪6之構件(齒輪),及其外周邊係形成用以接收驅動力之齒輪部位。
承載構件45亦可旋轉地支撐用以傳動驅動力到顯影滾輪齒輪69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驅動輸入構件)74。匣側驅動傳動構件(驅動輸入構件)74係設置有驅動輸
入部位74b在端部位中。驅動輸入部位74b能夠與作為圖示於圖3之部分(b)的主裝配2之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的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62Y、62M、62C、62K)耦合。也就是說,藉由匣側驅動傳動構件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之間的耦合嚙合,驅動力係從設置在主裝配2中之驅動電動機(未圖示)傳動到匣。下面將詳細說明。
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係相對於匣P的縱向方向固定至承載構件45的外面。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是顯影滾輪齒輪69、匣側驅動傳動構件74等等的一部分。
[鼓單元及顯影單元之組裝]
圖5及6為顯影單元9與鼓單元8之間的連接圖。在匣P的一縱向端部位側中,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之圓柱部位32b的外周圍32a係安裝在驅動側匣蓋構件24之支撐部位24a中。此外,在匣P的另一縱向端部位側中,從顯影裝置框29凸出之凸出部位29b係安裝在非驅動側匣蓋構件25的支撐孔部位25a中。藉由此,顯影單元9係相對於鼓單元8可旋轉地支撐。此處,相對於鼓單元之顯影單元9的旋轉中心(旋轉軸線)被稱作“旋轉中心(旋轉軸線)X”。旋轉軸線X為連接支撐孔部位24a的中心及支撐孔部位25a的中心之軸線。旋轉軸線X與鼓4及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平行。
[顯影滾輪與鼓之間的接觸]
如圖4、5及6所示,顯影單元9係由作為推進構件的彈性構件之推進彈簧95所推進,使得顯影滾輪6係在旋轉軸線X四周接觸到鼓4。也就是說,藉由在旋轉軸線X四周由箭頭H所指示的方向上產生力矩之推進彈簧95的推進力,在圖4中將顯影單元9按壓在由箭頭G所指示的方向上。
推進彈簧95施加用以朝鼓4推進顯影滾輪6之推進力到光敏構件框及顯影裝置框。藉此,顯影滾輪6係以預定壓力接觸到鼓4。此時相對於鼓單元8之顯影單元9的位置為接觸位置。
當顯影單元9靠著推進彈簧95的推進力移動在與箭頭G的方向相反之方向上時,顯影滾輪6與鼓4隔開。此時顯影單元9的位置為隔開位置。以此方式,顯影滾輪6可移動朝向及遠離鼓4。
[顯影滾輪與鼓之間的間隔]
圖7為從驅動側沿著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所見之匣P的概要側視圖。在此圖式中,為了更完善圖解說明省略一些部分。當匣P安裝在主裝配2中時,鼓單元8係適當地定位在設備的主裝配2中。
在此實施例中,推進力接收部位(間隔力接收部位)45a係設置在承載構件45上。推進力接收部位45a可設置在匣P的任何部位上(如、顯影裝置框)來取代承載構件45。推進力接收部位45a係與作為設置在主裝配2中之主
裝配側推進構件的間隔力推進構件(的主裝配側推進構件)嚙合。作為主裝配側推進構件之間隔力推進構件80從電動機(未圖示)接收驅動力,及在箭頭F1及F2所指示的方向上可沿著軌道81移動。
將說明顯影滾輪與光敏構件(鼓)之間的間隔操作。
圖7的部分(a)為鼓4及顯影滾輪6彼此接觸之狀態圖。此時,具有間隙d在推進力接收部位45a與間隔力推進構件80之間。
圖7的部分(b)為間隔力推進構件80從圖7的部分(a)所示之位置在箭頭F1的方向上已移動距離δ1之狀態圖。此時,推進力接收部位45a係與間隔力推進構件80嚙合。如上述,顯影單元9可相對於鼓單元8旋轉,及在圖7的部分(b)中,顯影單元9繞著旋轉軸線X在箭頭K的方向上已旋轉角度θ1。此時,顯影滾輪6與鼓4隔開距離ε1。
圖7的部分(c)為間隔力推進構件80從圖7的部分(a)所示之位置在箭頭F1的方向上已移動距離δ2(>δ1)之狀態圖。顯影單元9繞著旋轉軸線X在箭頭K的方向上已旋轉角度θ2。此時,顯影滾輪6與鼓4隔開距離ε2。
[顯影滾輪、驅動輸入構件與推進力接收部位之間的位置關係]
如圖7的(a)-(c)所示,顯影滾輪6係設置在推
進力接收部位45a與驅動輸入構件74之間,如從驅動側在顯影滾輪的旋轉軸線之方向上所見一般。也就是說,如在顯影滾輪的旋轉軸線之方向上所見一般,推進力接收部位45a實質上相對於顯影滾輪6與驅動輸入構件74相對凸出。
詳而言之,連接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6z及用以從主裝配側推進構件80接收力之推進力接收部位45a的接觸部位45b的線與連接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6z及驅動輸入構件74的旋轉軸線之線以某種角度彼此交叉。接觸部位45b、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6z、及驅動輸入構件74的旋轉軸線彼此未同軸。
另一方面,如在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之方向上所見一般,連接接觸部位45b及驅動輸入構件74的旋轉軸線之線會通過顯影滾輪6。此種配置係由配置顯影滾輪6在驅動輸入構件74與推進力接收部位45a之間的措辭所涵蓋。
在此實施例中,相對於鼓單元之顯影單元9的旋轉軸線X與驅動輸入構件74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同軸。
此外,在光敏構件4的旋轉軸線4z、驅動輸入構件74的旋轉軸線X與推進力接收部位45a的接觸部位45b之間,配置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6z。如從驅動側在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之方向上所見一般,連接光敏構件4的旋轉軸線4z、匣側驅動傳動構件74的旋轉軸線及接觸部位45b之三條線形成三角形。然後,顯影滾輪6的旋轉
軸線6z係配置在三角形中。
因為顯影單元9相對於鼓單元8旋轉,所以相對於光敏構件4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74及推進力接收部位45a的位置關係改變。然而,在任何情況中,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6z係配置在光敏構件4的旋轉軸線4z、匣側驅動傳動構件74的旋轉軸線(X)與接觸部位45b之間。
與顯影滾輪6遠離接觸部位45b與旋轉軸線X之間的結構比較,藉由將顯影滾輪6配置在接觸部位45b與旋轉軸線X之間,可提高顯影滾輪的間隔及接觸之準確性。如從驅動側在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6z之方向上所見一般,旋轉軸線X與接觸部位45b之間的距離長於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6z與旋轉軸線X之間的距離。利用此配置,可以高精確性來控制顯影滾輪的間隔及接觸之時序。
在此實施例及下面將說明之實施例中,鼓4的旋轉軸線與推進力接收部位45a接觸主裝配側推進構件80的部位之間的距離係在13mm至33mm範圍中。在此實施例及下面將說明之實施例中,旋轉軸線X與力接收部位45a接觸主裝配側推進構件80的部位之間的距離係在27mm至32mm範圍中。
在此實施例中,藉由顯影單元9(顯影裝置框)相對於鼓單元8(光敏構件框)的旋轉移動,顯影滾輪6係接觸及間隔遠離光敏構件4。藉由以軸來連接顯影單元9及鼓單元8的簡單結構,可容易地彼此切換光敏構件4與顯影滾輪6之間的接觸狀態及間隔狀態。
然而,在本發明中,顯影單元9(顯影裝置框)的移動並不侷限於旋轉移動。若光敏構件4與顯影滾輪6之間的距離係由相對於鼓單元8(光敏構件框)的顯影單元9(顯影裝置框)之移動來改變,則諸如顯影單元9與鼓單元8之間的轉移等除了旋轉移動以外的其他運動是可用的。
[到光敏鼓的驅動傳動]
將說明到光敏鼓4的驅動傳動。
如上述及圖3的部分(b)所示一般,用於光敏構件之驅動輸入部位(光敏構件驅動傳動部位)4a(其為設置在作為光敏構件之鼓4的端部位中之耦合構件)係與主裝配2的鼓驅動力輸出構件61(61Y、61M、61C、61K)嚙合。光敏構件驅動輸入部位(光敏構件驅動傳動部位)4a從主裝配的驅動電動機(未圖示)接收驅動力。藉此,驅動力係從主裝配傳動到鼓4。
如圖1所示,光敏構件驅動輸入部位(光敏構件驅動傳動部位)4a(其為設置在光敏鼓4的端部位中之耦合構件)係經由驅動側匣蓋構件24(其為設置在匣P的縱向端部位中之框)的開口24d露出。尤其是,光敏構件驅動輸入部位4a係朝外面凸出超過設置驅動側匣蓋構件24的開口24d之開口平面。此處,光敏構件驅動輸入部位4a在光敏構件的旋轉軸線之方向上不可移動。也就是說,光敏構件驅動輸入部位4a係相對於鼓4而固定。
[到顯影滾輪的驅動傳動]
(驅動連接部位及釋放機構的原理)
參考圖1及8,將說明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此處,驅動連接部位運行,以從作為設置在主裝配2中的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之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接收驅動力,以及傳動或不傳動驅動力到顯影滾輪6。
此實施例中之驅動連接部位包含驅動輸入構件74、釋放槓桿73、釋放凸輪72、彈簧70、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及驅動側匣蓋構件24。
如圖1及8所示,驅動輸入構件74貫穿驅動側匣蓋構件24的開口24e、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開口32d、彈簧70的開口70a、釋放凸輪72的開口72f及釋放槓桿73的開口73d。也就是說,驅動輸入構件74係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嚙合。驅動輸入構件74係設置在匣P中,及充作用以從主裝配2接收驅動力之匣側驅動傳動構件。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設置在主裝配2中,及充作用以供應驅動力到匣P之主裝配側驅動力傳動構件。
如圖1所示,驅動側匣蓋構件24(其為設置在匣的縱向端部位中之框)係設置有開口24e及開口24d(它們是通孔)。與驅動側匣蓋構件24連接之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係設置有實質上圓柱部位32b,及圓柱部位32b係設置有開口32d(其為通孔)。
驅動輸入構件74係設置有軸部位74x,及係設置有
驅動輸入部位74b在其端部位中。驅動輸入部位74b係為相對於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從驅動輸入構件74的自由端(端部位、端表面)朝外面凸出之凸出形式。
軸部位74x被組裝,以便能夠貫穿釋放槓桿73的開口73d、釋放凸輪的開口72f、彈簧70的開口70a、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開口32d及驅動側匣蓋構件24的開口24e。
設置在軸部位74的自由端中之驅動輸入部位74b係向匣的外面露出。由於驅動輸入部位74b的露出,所以從匣P的外面看得見驅動輸入部位74b。在此實施例中,如在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中可見一般,看得見驅動輸入部位74b。
驅動輸入部位74b向匣的外面凸出超過驅動側匣蓋構件24的開口24e之開口平面。藉由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凸出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之間的耦合嚙合,驅動力可從主裝配側傳動到驅動輸入部位74b。驅動輸入部位74b為實質上三角稜柱的形式(其稍微扭轉)(圖1)。
設置在驅動輸入構件74的外周邊表面上之齒輪部位74g係與顯影滾輪齒輪69嚙合。顯影滾輪齒輪69係設置有齒輪部位在外周邊表面上,及齒輪部位係與齒輪部位74g嚙合。顯影滾輪齒輪69係固定在顯影滾輪6的軸部位上。
藉此,經由驅動輸入構件74的齒輪部位74g及顯影
滾輪齒輪69,傳動到匣側驅動傳動構件(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之驅動力係傳動到顯影滾輪6。在構成驅動連接部位的元件之中,驅動輸入構件74(驅動輸入部位74b、齒輪部位74g)及顯影滾輪齒輪69提供設置在匣P中之驅動傳動機構。驅動傳動機構運作,以傳動接收自匣P的外面(主裝配2的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驅動力(旋轉力)到顯影滾輪6。
在接收自匣P的外面之驅動力被傳動到匣P中的顯影滾輪6之驅動力傳動路徑中,驅動輸入構件74(驅動輸入部位74b)係配置在相對於力傳動的方向之驅動傳動機構的最上游位置中。也就是說,驅動輸入部位74b從匣P露出,並且首先從主裝配接收驅動力。
換言之,驅動輸入部位74b直接與設置在主裝配2中之主裝配側驅動傳動構件(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旋轉力施加部位、驅動輸出部位)耦合,以從主裝配2直接接收驅動力。尤其是,驅動輸入部位74b包括用以接觸定義凹處62b的部位之旋轉力接收部位74b3(圖17),以從凹處62b接收旋轉力。
(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
參考圖1、8及9,將更詳細說明驅動連接部位。
在此實施例及下面將說明的實施例之說明中,向匣的外面方向即在圖1中由箭頭M所指示的方向上。向匣的內部方向即為圖1中由箭頭N所指示的方向。
由箭頭M及N所指示的方向係沿著旋轉軸線X。然而,即使其相對於旋轉軸線X傾斜,若其為接近由箭頭M所指示的側邊之方向,則仍被視作向匣的外面方向。同樣地,即使其相對於旋轉軸線X傾斜,若其為接近由箭頭N所指示的側邊之方向,則仍被視作向匣的內部方向。箭頭M的方向在顯影滾輪6的縱向方向上是向外的,而箭頭N的方向在顯影滾輪6的縱向方向上是向內的。
在匣P的縱向端部位中,驅動側匣蓋構件24被提供作為匣框(顯影裝置框)的一部分。顯影滾輪的軸係由承載構件45所支撐。在驅動側匣蓋構件24與承載構件45之間,以從承載構件45朝向驅動側匣蓋構件24的順序,設置有驅動輸入構件74、釋放槓桿73、釋放凸輪72、彈簧70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也就是說,以在顯影滾輪6的縱向方向上從內部朝外面的順序設置驅動輸入構件74、釋放槓桿73、釋放凸輪72、彈簧70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
這些構件的旋轉軸線係與驅動輸入構件74的旋轉軸線(旋轉軸線X)同軸。“同軸”並不侷限於嚴格的“同軸”,而是包括部件的尺寸容限內所聲明之偏離,及此適用於下面將說明之實施例。也就是說,“同軸”意指大體上“同軸”。
圖9的部分(a)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
如上述,驅動輸入構件74的待承載部位74p(圓柱
部位的內表面)與承載構件45的第一承載部位45p(圓柱部位的外表面)係彼此嚙合。此外,驅動輸入構件74的圓柱部位74q與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內周圍32q係彼此嚙合。也就是說,驅動輸入構件74係由相對端部位的每一個中之承載構件45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旋轉地支撐。
而且,承載構件45可旋轉地支撐顯影滾輪6。參考圖1及8,承載構件45的第二承載部位45q(圓柱部位的內表面)可旋轉地支撐顯影滾輪6的軸部位。顯影滾輪齒輪69係與顯影滾輪6的軸部位6a嚙合。如上述,驅動輸入構件74的外周邊表面係形成到與顯影滾輪齒輪69嚙合之齒輪部位74g。藉此,可經由顯影滾輪齒輪69將旋轉力從驅動輸入構件74傳動到顯影滾輪6。
此外,承載構件45之第一承載部位45p的中心(圓柱部位的外表面)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內周圍32q係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軸線X同軸。如此,將驅動輸入構件74旋轉地支撐在顯影單元9的旋轉軸線X四周。
在相對於匣P的縱向方向之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外面,設置驅動側匣蓋構件24。
圖9的部分(a)為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與主裝配之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之間的嚙合狀態(耦合狀態)之概要剖面圖。
驅動輸入部位74b係設置在驅動輸入構件74上,並且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直接嚙合,以
從凹處62b接收旋轉力。
驅動輸入構件74經由驅動輸入部位74b接收驅動力(旋轉力)以旋轉。凹處62b為與驅動輸入部位74b直接嚙合以施加驅動輸入部位74b的驅動力(旋轉力)之驅動輸出部位(旋轉力施加部位)。
如圖9的部分(a)所示,驅動輸入部位74b向匣的外面凸出,超過驅動側匣蓋構件24之開口24e的開口平面。
在圖9的部分(a)所示之狀態中,旋轉力能夠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被傳動到驅動輸入部位74b。此狀態中之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位置被稱作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第二位置”。在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與釋放凸輪72之間,設置作為推進構件的彈性構件之彈簧70,以在箭頭N所指示之方向上推進釋放凸輪72。
圖9的部分(b)為驅動輸入部位74b係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退耦之狀態的概要剖面圖。藉由釋放槓桿73(其為推進機構)的推進,釋放凸輪72靠著彈簧70的推進力可移動在由箭頭M所指示的方向上(向匣的外面)。藉由釋放凸輪72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被推進以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來隔開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與驅動輸入部位74b。藉此,驅動輸入部位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耦合被破壞,使得旋轉力不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傳動到驅動輸入部位74b。
如圖9的部分(b)所示,在旋轉力不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傳動到驅動輸入部位74b之狀態中的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位置被稱作“第一位置”。第一位置為相對於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移動方向M(從匣P縮回)之第二位置的下游。
在第一位置中,驅動輸入部位74b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相對於旋轉軸線X彼此不重疊較佳。然而,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端表面與驅動輸入部位74b的端表面實質上可在同一平面上,及驅動輸入部位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端表面可稍微重疊。在任何情況中,若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已在箭頭M的方向上移動到第二位置的下游,及驅動輸入構件74(驅動輸入部位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凹處62b)之間的耦合被破壞,則將其稱作第一位置。
(釋放機構)
將說明驅動斷開機構(釋放機構)。釋放機構破壞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之間的耦合,以停止從主裝配2到顯影滾輪6的驅動傳動。
圖10為釋放凸輪72、彈簧70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之間的關係圖。釋放凸輪(釋放構件)72包含:圓柱部位(釋放構件側圓柱部位)72k,其具有實質上圓柱形狀;碟部位72g,係設置在圓柱部位72k的內端表面中及
向圓柱部位的外面伸展;以及凸出部位72i,係從碟部位72g凸出。在此實施例中,凸出部位72i沿著顯影滾輪的旋轉軸線向匣的內部凸出(箭頭N方向)。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係設置有具有開口32d之支臺表面32e。釋放凸輪72的圓柱部位72k貫穿彈簧70的開口70a,並且被支撐成在沿著旋轉軸線X的方向上相對於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開口32d可滑動。換言之,釋放凸輪72相對於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實質上可平行於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移動。
彈簧70係設置在釋放凸輪72的碟部位72g與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支臺表面32e之間。碟部位72g為將由彈簧70推進之待推進部位(彈力接收部位)。藉由碟部位72g接收來自彈簧70的彈力,在箭頭N所指示的方向上將釋放凸輪72推進匣P內(到圖9的部分(a)之內部位置,下面將說明)。碟部位72g充作力接收部位(第二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向內力接收部位)。
釋放凸輪72之圓柱部位72k的中心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開口32d係在同一軸上。
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係設置有引導件32h作為引導件部位,及釋放凸輪72係設置有引導件溝槽72h作為待引導件部位。引導件32h及引導件溝槽72h係平行於軸方向延伸。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引導件32h係與釋放凸輪72的引導件溝槽72h嚙合。藉由引導件32h與引導件溝槽72h之間的嚙合,釋放凸輪72能夠相對於顯影裝置
覆蓋構件32只在平行於旋轉軸線X的方向上(箭頭M及N)移動(滑動)。
引導件32h及引導件溝槽72二者不需要平行於旋轉軸線X,它們(彼此接觸)之中只有一個會平行於旋轉軸線X,由於此釋放凸輪72可平行於旋轉軸線X移動。
釋放凸輪72不一定絕對要平行於旋轉軸線X移動,及釋放凸輪72可移動在相對於旋轉軸線X傾斜的方向上。
圖11為釋放槓桿73與釋放凸輪72的結構圖。
作為退耦構件之釋放凸輪72係設置有接觸部位(傾斜表面、接觸表面)72a。接觸部位72a充作力接收部位(第一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用以經由釋放槓桿73接收由主裝配2所產生的力。釋放凸輪72能夠藉由由接觸部位72a所接收的力來推進驅動輸出構件62,如下文將詳細說明一般。
釋放槓桿73為實質上環組態可旋轉構件,其可相對於顯影裝置框(承載構件45、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及釋放凸輪72旋轉。釋放槓桿73為用以藉由作用於釋放凸輪72來移動釋放凸輪之操作構件。
釋放槓桿73係設置有作為作用於釋放凸輪72的接觸部位72a上之操作部位(可旋轉構件側推進部位、操作構件側推進部位)的接觸部位(傾斜表面、接觸表面)73a。
釋放槓桿73的接觸部位73a及釋放凸輪72的接觸部
位72a係彼此可接觸。
在圖11中,釋放槓桿73的接觸部位73a及釋放凸輪72的接觸部位72a的數量分別為二,但是數量並不侷限於二。例如,數量分別可以是一、三或更多。
[驅動斷開操作]
參考圖7及圖12至15,將說明當其狀態從顯影滾輪6及鼓4彼此接觸的狀態改變到它們彼此分開的狀態時之驅動連接部位的操作。為了更妥善圖解,圖12至15省略一些部分,及局部概要圖示釋放槓桿及釋放凸輪。在圖式中,沿著旋轉軸線X之箭頭M指示向匣的外面方向,及沿著旋轉軸線X之箭頭N指示向匣的內部方向。
[狀態1]
如圖7的部分(a)所示,間隔力推進構件80及承載構件45的推進力接收部位45a彼此間隔開間隙d。在此事例中,鼓4及顯影滾輪6彼此接觸。此狀態被稱作間隔力推進構件80的“狀態1”。
驅動連接部位的狀態係如圖13所示。在圖13的部分(a)中,一對驅動輸入構件74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與一對釋放凸輪72及釋放槓桿73被分開及概要圖示。圖13的部分(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之立體圖。在釋放凸輪72的接觸部位72a與釋放槓桿73的接觸部位73a之間,具有間隙e。在此時,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
輸入部位74b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彼此嚙合嚙合量q,使得可完成驅動傳動。
如上述,驅動輸入構件74係與顯影滾輪齒輪69嚙合。因此,由驅動輸入構件74從主裝配2所接收的驅動力係傳動到顯影滾輪齒輪69以旋轉顯影滾輪6。此狀態被稱作“顯影接觸及驅動傳動狀態”。此外,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位置係為上述第二位置。在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第二位置中,凹處(旋轉力施加部位)62b係與驅動輸入部位74b耦合嚙合中,使得能夠產生驅動傳動(驅動傳動位置)。此時之驅動輸入構件74(驅動輸入部位74b)的位置被稱作驅動輸入構件74(驅動輸入部位74b)的第二位置。
[狀態2]
圖14的部分(a)及圖14的部分(b)為當間隔力推進構件80的主裝配側推進構件從顯影接觸驅動傳動位置在圖7的部分(b)所示之圖式中由箭頭F1所指示的方向上移動δ1時之驅動連接部位圖。
如圖7的部分(b)所示,當間隔力推進構件80移動δ1時,推進力接收部位45a從間隔力推進構件80接收力,藉此將顯影單元9在旋轉軸線X四周由箭頭K所指示的方向上旋轉θ1。結果,顯影滾輪6與鼓4間隔距離ε1。釋放凸輪72及顯影單元9的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與在箭頭K所指示的方向上旋轉顯影滾輪9角度θ1連動地
旋轉。
另一方面,當匣P係安裝在主裝配2中時,鼓單元8、驅動側匣蓋構件24及非驅動側匣蓋構件25係相對於主裝配2固定在適當位置中。
如圖12所示,顯影單元9的釋放槓桿73係設置有力接收部位(凸出部位、待嚙合部位)73b,其在垂直於旋轉軸線X的線之方向上,從釋放槓桿73的環組態部位凸出。力接收部位73b係與設置在驅動側匣蓋構件24上之嚙合部位24s嚙合。藉此,釋放槓桿73的旋轉被限制。即使釋放槓桿73的旋轉被限制,顯影單元9仍能夠旋轉,因為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係設置有開口32c。
相對於其旋轉受限之釋放槓桿73的接觸部位73a,釋放凸輪72的接觸部位72a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連動地旋轉在由箭頭K所指示的方向上(圖7的部分(b))。結果,釋放凸輪72的接觸部位72a開始接觸釋放槓桿73的接觸部位73a。此時,驅動輸入構件74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彼此保持接觸(圖14的部分(a))。
因此,從主裝配2輸入到驅動輸入構件74之驅動力經由顯影滾輪齒輪69正被傳動到顯影滾輪6。這些部分的狀態為“顯影裝置分開及驅動傳動狀態”。此時之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位置亦為第二位置。
[狀態3]
圖15的部分(a)及圖15的部分(b)圖解當間隔力
推進構件80的主裝配側推進構件從顯影裝置分開驅動傳動位置如圖7的部分(c)所示在圖式中由箭頭F1所指示的方向上移動δ2移動時之驅動連接部位圖。如圖7的部分(c)所示,藉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移動δ2,由推進力接收部位45a從間隔力推進構件80接收力將顯影單元9旋轉角度θ2(>θ1)。
藉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角度θ2一起連動,釋放凸輪72及顯影裝置框(顯影裝置框29、承載構件45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係旋轉在由圖式中箭頭K所指示的方向上。另一方面,釋放槓桿73的狀態維持不變,與上述相同,因為與設置在驅動側匣蓋構件24上之嚙合部位24s的嚙合(圖12)。也就是說,相對於顯影裝置框及釋放凸輪72,釋放槓桿73旋轉在由箭頭H所指示的方向上(圖7的部分(c))。
此時,釋放凸輪72的接觸部位72a從釋放槓桿73的接觸部位73a接收反作用力。也就是說,釋放槓桿73的接觸部位73a(可旋轉構件側推進部位)在由箭頭M所指示的方向上推進釋放凸輪72的接觸部位72a。接觸部位72a為向外力接收部位(第一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用以從接觸部位73a接收向匣P的外面引導件之力。
此處,如上述,藉由釋放凸輪72的引導件溝槽72h與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引導件32h嚙合(圖10),釋放凸輪72能夠滑動移動在軸方向上(箭頭M及N方向)。因此,藉由接觸部位72接收力,釋放凸輪72相對
於釋放槓桿73滑動在由箭頭M所指示的方向上一段移動距離p。
藉此,與在箭頭M所指示的方向上釋放凸輪72的移動連動地,釋放凸輪72的圓柱部位72k與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重疊在軸線X方向上。也就是說,釋放凸輪72的圓柱部位72k之自由端在由箭頭M所指示的方向上進行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滑動移動一段移動距離p。在此實施例中,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平行於旋轉軸線X移動。
總之,經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將主裝配2所提供之推進力傳動到匣P的承載構件45(推進力接收部位45a)。
藉此,顯影單元9(顯影裝置框及釋放凸輪72)在由箭頭K所指示的方向上旋轉θ2(圖7的部分(c))。此時,與驅動側匣蓋構件24嚙合的釋放槓桿73係相對於顯影裝置框及釋放凸輪72旋轉。如此,經由釋放槓桿73的接觸部位73a將推進力接收部位45a所接收的推進力傳動到釋放凸輪72的接觸部位72a(圖11及12)。
使用由接觸部位72a所接收的力,釋放凸輪72藉由圓柱部位72k的自由端(推進部位)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以在箭頭M的方向上移動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圖9、圖15的部分(b))。
此時,如圖14及15所示,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移動距離p係大於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
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量q,因此,破壞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雖然主裝配2的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繼續旋轉,但是驅動輸入構件74停止。結果,顯影滾輪齒輪69的旋轉以及因此的顯影滾輪6停止。
此部分的狀態被稱作“顯影裝置分開及驅動斷開狀態”。此時之驅動輸出構件62的位置為第一位置。
如圖15所示,當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一位置時之釋放凸輪72的位置為釋放凸輪72的第一位置。沿著顯影滾輪的軸在向外方向上,釋放凸輪72的第一位置遠離圖14所示之釋放凸輪72的第二位置,及被稱作“外部位置”。此外,與釋放凸輪72的第二位置比較(圖14),外部位置中之釋放凸輪72向處理匣的外面凸出(凸出位置)。在外部位置中,釋放凸輪72藉由旋轉部位72k的自由端推進(推進位置)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以移動它。外部位置亦為耦合釋放位置(連接釋放位置),係用以釋放(破壞)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之間的耦合;以及亦為阻礙位置及非驅動傳動位置,係用以斷開到驅動輸入部位74b的驅動傳動。
另一方面,如圖14所示,當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時之釋放凸輪72的位置為釋放凸輪72的第二位置。在釋放凸輪72的第二位置中,與圖15所示之外部位置比較,釋放凸輪72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
係在匣的裡面(內部位置)。在內部位置中,釋放凸輪72從外部位置向匣P的內部縮回(縮回位置)。釋放凸輪72的內部位置為允許位置,用以允許驅動輸入部位74b與凹處62b之間的耦合,其中,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中。釋放凸輪72的內部位置為驅動連接位置(驅動傳動位置),其中,驅動傳動路徑係連接到驅動輸入部位74b以允許驅動傳動至此。
總之,如圖7的部分(c)所示,推進力接收部位45a從主裝配2接收推進力(間隔力推進構件80)。使用推進力,顯影單元4(顯影裝置框)被旋轉,及釋放凸輪72從內部位置(圖14)移動到外部位置(圖15)。藉此,釋放凸輪72從第二位置(圖14)到第一位置(圖15)平行於旋轉軸線X縮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74。藉此,釋放凸輪72破壞驅動輸入構件74(驅動輸入部位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凹處62b)之間的耦合以斷開驅動傳動。
藉由將釋放凸輪72從外部位置移動到內部位置,允許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74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藉此,驅動輸入部位74b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74係彼此耦合,以能夠驅動傳動到驅動輸入部位74b。下面將更詳細說明。
釋放凸輪72為藉由在顯影滾輪6的縱向方向上滑動移動而可移動在內部位置與外部位置之間的可移動構件。也就是說,顯影裝置框(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引導件
部位32h,圖10)及驅動輸入構件74的軸部位74x(圖1)可移動地支撐釋放凸輪72。藉由利用軸部位74x在圓柱部位72k中(圖1)之滑動移動,釋放凸輪72在內部位置與外部位置之間可往返。
釋放凸輪72為退耦構件,用以藉由釋放凸輪72移動到外部位置及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而將驅動輸入部位74b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彼此退耦。
圓柱部位72k之自由端的表面72k1(圖15的部分(b))為推進部位(釋放構件側推進部位),其可接觸到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以將其朝向縮回位置推進。也就是說,推進部位72k1為環狀(環形)表面(圖14)。推進部位72k1為實質上垂直於旋轉軸線X之表面。
如上述,藉由釋放凸輪72的滑動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從第二位置移動到第一位置之移動距離p係大於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量q較佳。也就是說,在釋放凸輪72係在外部位置的狀態中(圖15),與顯影滾輪6的縱向方向上之驅動輸入部位74b的自由端比較,釋放凸輪72的推進部位(釋放凸輪72的自由端)在外部較佳。驅動輸入部位74b的自由端係在相對於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之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外端中。
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平行於旋轉軸線X1。
因此,在連同圖9、13至15及16的說明中,顯影滾輪6的縱向方向係平行於旋轉軸線X,及相對於縱向方向的外部為由箭頭M所指示的側邊,及內部為由箭頭N所指示之處。
如圖9的部分(b)所示,當釋放凸輪72移動到外部位置時,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由釋放凸輪72所推進之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縮回到比驅動輸入部位74b的自由端更外面的位置,也就是說到第一位置(耦合釋放位置)。驅動輸入部位74b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彼此未接觸,使得可確實停止到驅動輸入部位74b的驅動傳動。
參考圖16,將詳細說明釋放凸輪72與驅動輸入部位74b之間的位置關係。圖16為投影到與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平行之幻影線X1上之釋放凸輪72與驅動輸入部位74b圖。圖16的部分(a)為釋放凸輪72係在內部位置中之狀態圖。圖16的部分(b)為釋放凸輪72係在外部位置中之狀態圖。
當釋放凸輪72係在外部位置時,至少釋放凸輪72的自由端經由驅動側側蓋構件24的開口24e及經由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開口32d朝匣P的外面露出(圖1)。
如圖16的部分(b)所示,釋放凸輪72係在外部位置時,投影在幻影線X1上之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區域A1係與投影在其上之釋放凸輪72的區域A2重疊。尤其是,區域A1的全部係在區域A2中(區域A2包含所有區域
A1)。區域A1及區域A2在幻影線X1上彼此重疊之範圍A3具有與區域A1寬度相同的寬度。
藉由將釋放凸輪72從內部位置移動到外部位置,也就是說,藉由將圖16的部分(a)所示之狀態變成圖16的部分(b)所示之狀態,範圍A3增加。也就是說,超過驅動側側蓋構件2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圖1)之釋放凸輪72的自由端部位之凸出量增加。
當釋放凸輪72係在內部位置時,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區域A1及釋放凸輪72的區域A2未彼此重疊,如圖16的部分(a)所示。換言之,範圍A3的寬度為0mm。另一方面,當釋放凸輪72移動到外部位置時,範圍A3的寬度變成等於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寬度(高度、凸出),在此實施例中其約為2.0mm,如圖16的部分(b)所示。
當釋放凸輪72係在外部位置時(圖16的部分(b)),釋放凸輪72的自由端(釋放凸輪72的推進部位)不需要總是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之驅動輸入部位74b的自由端之外部的位置中。例如,釋放凸輪72的自由端及驅動輸入部位74b的端表面74b1實質上係在同一平面上的情況。並且此時,驅動輸入部位74b的端表面(自由端)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端表面實質上係在同一平面上,因此,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與驅動輸入部位74b未耦合,及將驅動傳動斷開。
此外,依據結構,即使驅動輸入部位74b的自由端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稍微重疊,從驅動輸入構件74
到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驅動傳動仍可被破壞。下面將說明此種結構作為此實施例的修改例子。
在上文中,已說明有關用以停止與箭頭K的方向上之顯影單元9的旋轉連動地到顯影滾輪6的驅動傳動之釋放機構的操作。藉由利用此種結構,在旋轉的同時顯影滾輪6可與鼓4隔開。結果,依據顯影滾輪6與鼓4之間的間隔距離,可停止到顯影滾輪6的驅動傳動。
釋放凸輪72及可作用於釋放凸輪72上之釋放槓桿73等等構成用以破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與驅動輸入部位74b之間的耦合之釋放機構的一部分。藉由此機構,將耦合斷開,及停止到顯影滾輪6的驅動傳動。
[驅動連接操作]
將說明有關當狀態從顯影滾輪6與鼓4隔開的狀態變成它們彼此接觸的狀態時之驅動連接部位的操作。此操作與上文所說明之從接觸狀態到隔開的顯影裝置狀態之操作相反。
在隔開的顯影裝置狀態中(顯影單元9係在角度θ2位置中,如圖7的部分(c)所示),驅動連接部位係在驅動輸入構件74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彼此斷開之狀態中,如圖15所示。也就是說,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一位置中。
當間隔力推進構件80從此狀態移動在由箭頭F2所指
示的方向上時,由推進力接收部位45a從間隔力推進構件80所接收的力減少。結果,藉由推進彈簧95的推進力,顯影單元9旋轉在圖7的部分(c)所示之箭頭H的方向上(與K方向相反)(圖4)。
當顯影單元9旋轉在由圖7所示之箭頭H所指示的方向上時,釋放槓桿73使力接收部位73b與設置在驅動側匣蓋構件24上之嚙合部位24t嚙合。因此,釋放槓桿73未與顯影單元9一起旋轉。與顯影單元9一起旋轉之釋放凸輪72相對於釋放槓桿73旋轉。換言之,相對於顯影裝置框及釋放凸輪72,釋放槓桿73旋轉在箭頭K的方向上。
利用釋放槓桿73的旋轉,釋放槓桿73的接觸部位73a開始從釋放凸輪72的接觸部位72a縮回。對應於接觸部位73a的縮回量,釋放凸輪72藉由彈簧70的力而移動在箭頭N的方向上。
在顯影單元9被旋轉角度θ1的狀態中(圖7的部分(b)及圖14所示之狀態),藉由彈簧70的推進力將釋放凸輪72移動到內部位置。
利用藉由移動到內部位置將釋放凸輪72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分開,藉由以主裝配2的彈簧(未圖示)推進在箭頭N的方向上,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移動到第二位置。然後,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嚙合,如圖14所示。
藉此,將驅動力從主裝配2傳動到顯影滾輪6,因此
旋轉顯影滾輪6。也就是說,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中。此時,顯影滾輪6及鼓4保持彼此隔開。
另外,從此狀態,間隔力推進構件80移動在箭頭F2的方向上,以將間隔力推進構件80與推進力接收部位45a隔開,藉此顯影單元9藉由推進彈簧的力(圖4)漸漸地旋轉在圖7所示之箭頭H的方向上。結果,最終顯影滾輪6及鼓4可接觸到彼此(圖7的部分(a))。同樣在此狀態中,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中。在此實施例中,在顯影滾輪6及鼓4彼此接觸之狀態中,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從推進力接收部位45a所接收的力為零,因為推進力接收部位45a未被間隔力推進構件80接觸到。然而,若顯影滾輪6及鼓4彼此接觸,則推進力接收部位45a會與間隔力推進構件80接觸。
總之,在由推進力接收部位45a從間隔力推進構件80所接收的力減少(圖7的部分(b))或者為零(圖7的部分(c))之狀態中,藉由推進彈簧95的力將顯影單元9旋轉在箭頭H的方向上(圖4)。藉由顯影單元9的旋轉,顯影滾輪6靠近鼓4,及使用彈簧70的力將釋放凸輪72朝內部位置移動(圖13、14)。利用釋放凸輪72移動到內部位置,建立從匣P的外面到顯影滾輪6的驅動力傳動路徑。
在上文中,已利用上述此結構說明與箭頭H的方向上之顯影單元9的旋轉連動地到顯影滾輪6的驅動傳動操
作,在旋轉的同時使顯影滾輪6接觸到鼓4,及依據顯影滾輪6與鼓4之間的間隔距離,可將驅動力傳動到顯影滾輪6。
匣P係設置有釋放槓桿73作為可作用於釋放凸輪72上之操作構件,及藉由釋放槓桿73相對於釋放凸輪72移動(旋轉),將釋放凸輪72從外部位置(圖15)移動到內部位置(圖14)。
釋放槓桿73充作切換構件,用以藉由改變相對釋放凸輪72的移動方向(旋轉方向)來切換釋放凸輪72的移動方向。如上述,當釋放槓桿73相對於釋放凸輪72移動(旋轉)在圖7的部分(b)所指示的箭頭H之方向上時,也就是說,當釋放凸輪72相對於釋放槓桿73移動在箭頭K的方向上時,釋放槓桿73從內部位置移動釋放凸輪72到外部位置。另一方面,當釋放槓桿73相對於釋放凸輪72移動(旋轉)在箭頭K的方向上(與箭頭H相反)時,也就是說,當釋放凸輪72相對於釋放槓桿73移動在箭頭H的方向上時,釋放槓桿73從外部位置移動釋放凸輪72到內部位置。
釋放凸輪72充作可移動構件,其藉由釋放凸輪72在內部位置與外部位置之間的往返而相對於驅動輸入構件74(驅動輸入部位74b)可移動。
藉由相對於驅動輸入部位74b移動,釋放凸輪72嚙合(耦合)驅動輸入部位74b與凹處(旋轉力施加部位)62b及解開(退耦)它們。尤其是,藉由至少在顯影滾輪
的縱向方向上之位移,釋放凸輪72相對於驅動輸入部位74b(旋轉力接收部位74b3)移動。藉由釋放凸輪72相對於驅動輸入部位74b在縱向方向上朝外部移動,驅動輸入部位74b與凹處62b之間的嚙合(耦合)被破壞。藉由釋放凸輪72相對於驅動輸入部位74b在縱向方向上朝內部移動,允許驅動輸入部位74b與凹處62b之間的嚙合。
在此實施例中,釋放槓桿73(操作構件)為相對於釋放凸輪72可旋轉之可旋轉構件。然而,操作構件並不侷限於可旋轉構件。若其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連動地可相對於釋放凸輪72移動及可作用於釋放凸輪72上,操作構件可以是另一形式。在此實施例中,藉由移動在與旋轉軸線X交叉的方向上,尤其是垂直於旋轉軸線X,作為操作構件之釋放槓桿73移動釋放凸輪72。
當釋放凸輪72係在內部位置時,釋放凸輪72的自由端實質上係在相對於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與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後端74b2相同的位置中,如圖16的部分(a)所示。此時,釋放凸輪72的自由端未接觸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因此,使驅動輸入部位74b能夠在第二位置中,及能夠確實地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耦合。此外,釋放凸輪72未影響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旋轉。
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後端74b2為凸出形式之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底部位。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後端之位置對應於設置有驅動輸入部位74b之驅動輸入構件74的端表
面之位置。
此外,當釋放凸輪72係在內部位置時,釋放凸輪72的自由端可相對於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而被配置在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後端74b2內部。同樣在此事例中,釋放凸輪72的自由端未接觸到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因此可提供相同效果。
另一方面,當釋放凸輪72係在內部位置時,釋放凸輪72的自由端係配置在相對於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之驅動輸入部位74b之後端74b2的些微外部。也就是說,若驅動輸入部位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耦合,則釋放凸輪72的自由端會接觸到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以產生驅動傳動。此時,同樣當釋放凸輪72係在內部位置時,區域A1及區域A2在圖16的部分(a)所示之幻影線X1上彼此局部重疊。
如上述,利用上述結構,可依據顯影單元9的旋轉角度來明確決定到顯影滾輪6的驅動斷開與驅動傳動之間的切換。
在上文中,雖然釋放凸輪72的接觸部位72a及釋放槓桿73的接觸部位73a進行面對面接觸,但是此並不侷限於本發明。例如,接觸可以是面對線接觸、面對點接觸、線對線接觸、或線對點接觸的形式。
此外,雖然已將釋放凸輪72說明成實質上平行於旋轉軸線X可移動,但是其可移動在相對於旋轉軸線X傾斜的方向上。換言之,若能夠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
62,則釋放凸輪72的移動方向並不侷限於特定方向。
在此實施例中,釋放凸輪72被構成,使得即使釋放凸輪72的移動方向係相對於旋轉軸線X傾斜,沿著移動方向的向量仍具有至少平行於旋轉軸線X的成分。也就是說,甚至當釋放凸輪72的移動方向未平行於旋轉軸線X,釋放凸輪72仍至少在旋轉軸線X的方向上移動(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
此外,在此實施例中,可作用於釋放凸輪72上之彈性構件(彈簧70)為推進彈簧,用以向匣P的內部推進釋放凸輪72(朝內部位置)(圖10)。然而,彈性構件可以是張力彈簧,其藉由改變彈性構件的位置而朝內部位置拉拖釋放凸輪72。此外,雖然已將彈簧70說明作線圈彈簧,但是可以是諸如鋼板彈簧等另一彈性構件。
釋放凸輪72係配置成鄰接於驅動輸入構件74(圖1),使得其能夠確實地推進驅動輸出構件62。在此實施例中,驅動輸出構件62的直徑約為15mm。因此,若釋放凸輪72的至少一部分係配置在距驅動輸入構件74(驅動輸入部位74b)的旋轉軸線(旋轉中心X)約7.5mm(半徑)的範圍內,則釋放凸輪72能夠推進驅動輸出構件62。
[修改例子]
圖17為在當釋放凸輪72從內部位置移動到外部位置時的移動距離p不同於上述實施例之修改例子圖。在上面
實施例中,釋放凸輪72的移動距離p大於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凸出量(驅動輸入部位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約2.0mm的嚙合量q)。在此修改例子中,釋放凸輪72的移動距離p係小於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凸出量(嚙合量q)。結果,甚至當釋放凸輪72係在外部位置時,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72的自由端仍配置在相對於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之驅動輸入部位74b的端表面74b1內部。甚至當釋放凸輪72係在外部位置時,驅動輸入部位74b之自由端側的一部分仍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重疊。
利用此種結構,能夠停止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到驅動輸入部位74b之驅動傳動。這是因為在驅動輸入部位74b的自由端側中,設置傾斜部位74b3,及當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只接觸到傾斜部位74b3時,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無益地旋轉。
傾斜部位74b3被設置成鄰接於驅動輸入部位74b的端表面74b1,及為驅動輸入部位74b的角落之斜邊部位的形式。
此外,鄰接於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基座部位(後端,底部位)74b2,設置有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鄰接於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及傾斜部位74b3所配置之處。
驅動輸入部位74的後端74b2對應於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的後端。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與傾斜部位74b3之間的邊界部位對應於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的自由端。
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為當驅動輸入部位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耦合時接觸凹處62b以直接從凹處62b接收驅動力之部位(表面)。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具有約1.7mm的寬度(在縱向方向上被顯影滾輪所佔據的尺寸)。
傾斜部位74b3係相對於驅動輸入部位74b的旋轉軸線及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傾斜,及形成在旋轉軸線X與傾斜部位74b3之間的角度係大於形成在旋轉軸線X與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之間的角度。傾斜部位74b3為連接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的自由端及端表面74b1之光滑彎曲表面(具有約0.3mm的曲率半徑),但是其可以是平坦表面的形式。傾斜表面75b3的寬度(在縱向方向上被顯影滾輪所佔據的寬度)約為0.3mm。
在此實施例中,釋放凸輪72的移動距離p係在1.7mm及2.0mm之間。當釋放凸輪72係在外部位置時,釋放凸輪72的自由端(釋放凸輪72的推進部位)係在與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之自由端相同的位置中或者在其外面的位置中。
另一方面,釋放凸輪72的自由端係在相對於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之驅動輸入部位74b的端表面74b1內部。也就是說,釋放凸輪72的自由端係相對於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與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傾斜表面74b3局部重疊。
在此修改例子中,將驅動輸入部位74b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72投影至幻影線X1(平行於顯影滾輪的軸
線)上。然後,當驅動輸入部位74b係在外部位置時,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區域A1及釋放凸輪的區域A2係在幻影線上彼此局部重疊,但是並非所有區域A1都在區域A2內。也就是說,對應於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之區域A1的所有區域A11與對應於傾斜部位74b3之區域A12的部分A121重疊。然而,對應於傾斜部位74b3之區域A12的剩餘部位A122在縱向方向上係在區域A2的外面。
因此,同樣當釋放凸輪72係在外部位置時,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傾斜部位74b3係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接觸。然而,因為傾斜部位74b3係相對於旋轉軸線X傾斜,所以傾斜部位74b3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所接收之力的一部分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朝內部作用。
驅動輸入構件74係由活動而支撐在顯影滾輪6的縱向方向上。因此,當傾斜部位74b3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接收力時,驅動輸入構件74容易藉由所接收的力在箭頭N的方向上縮回。因為驅動輸入部位74b傾向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分開,所以雖然驅動輸入部位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彼此相接觸,但是能夠制止它們之間的耦合。傾斜部位74b3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未嚙合。限制到驅動輸入部位74b的驅動力傳動。
結果,即使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旋轉,驅動輸入部位74b仍不旋轉。或者,即使驅動輸入部位74b旋轉,旋轉頻率(旋轉速度)仍相當受限。
藉由驅動輸入部位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分開之方向上的移動,將驅動傳動停止(退耦)。總之,驅動輸入部位74b係提供有用以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傳動驅動力之部位(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以及用以不傳動驅動力之部位(傾斜部位74b3)。
在此修改例子中,當釋放凸輪72係在外部位置時,其凸出超過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的自由端,藉此,制止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接觸。因此,即使允許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傾斜部位74b3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接觸,仍能夠停止驅動傳動。
此時,當釋放凸輪72及旋轉力接收部位74b1係投影至幻影線X1上時,釋放凸輪72的區域A2及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的區域A111係在幻影線X1上彼此重疊。藉由釋放凸輪72從內部位置(圖14)移動到外部位置(圖17),幻影線X1上之釋放凸輪72的區域A2及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的區域A111之範圍增加。
若相對於縱向方向釋放凸輪72的自由端係在與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的自由端實質上相同位置中(旋轉力接收部位74b與傾斜部位74b3之間的邊界)或者在其外面的位置就足夠。
在此修改例子中,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具有寬度約1.7mm。因此,釋放凸輪72移動直到釋放凸輪72的自由
端在縱向方向上向外變成超過後端74b2至少1.7mm為止。
然而,可使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的寬度小於1.7mm,及在此種事例中,可進一步降低釋放凸輪72的移動距離。
在此修改例子中,驅動輸入部位74b係設置有無法傳動驅動力之部位(傾斜部位74b3),但是考慮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設置有不傳動驅動力之部位。在此種事例中,若當釋放凸輪72使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能夠縮回(當釋放凸輪係在外部位置時),則能夠停止驅動傳動,驅動輸入部位74b僅接觸到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
已說明此修改例子作為實施例1的修改,但是其也可應用到下文將說明之其他實施例。
圖18為另一修改例子圖。圖18的部分(a)為釋放凸輪72係在外部位置時之剖面圖,及圖18的部分(b)為立體圖。
利用上文所說明的此結構,釋放凸輪72的圓柱部位72k之自由端的表面(端表面)74k1充作用以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推進部位(圖15)。也就是說,用以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推進部位具有環狀(環形)。
在此修改例子中,將三凸出72k2設置在圓柱部位72k的自由端側中作為推進部位。這些凸出72k2能有效
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以使其縮回到第一位置(耦合釋放位置)。換言之,設置用以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複數個推進部位。推進部位的數目並不侷限於三個。可以是兩個、四個或更多。
當利用複數個推進部位時,相對於旋轉軸線以規律間距排列它們較佳,從此,可藉由複數個推進部位穩定地推進及縮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在此實施例中,三個凸出72k2中的兩鄰接凸出都是相同的(以規律間隔)。當凸出72k2的數目是二時,凸出72k2係設置在完全相反的位置上。
此外,凸出72k2的組態及尺寸相同,使得凸出72k2的凸出量(相對於顯影滾輪之縱向方向的凸出72k2之自由端的位置)都相同。藉此,能夠穩定地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
圖19為另一修改例子圖。圖19的部分(a)為釋放凸輪72係在外部位置時之剖面圖,及圖19的部分(b)為立體圖。
在上述例子中,驅動輸入部位74b具有扭轉三角形狀,但是在圖20的修改例子中,設置三個凸出作為驅動輸入部位974b。驅動輸入部位974b的形狀相同,及若能夠接收來自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驅動力,則其形狀及尺寸可隨意。
已說明此修改例子作為實施例1的修改,但是其也可應用到下文將說明之其他實施例。
[與習知例子的差異]
此處,將說明有關此實施例與習知例子之差異。
在日本先行公開專利申請案2001-337511中,顯影滾輪係設置在端部位中,具有用以從成像設備的主裝配接收驅動力之耦合以及切換驅動傳動之彈簧離合器。此外,設置有與處理匣中之顯影單元的旋轉連動之鏈結。當顯影滾輪藉由顯影單元的旋轉與鼓分開時,鏈結在設置於顯影滾輪的端部位中之彈簧離合器上作用,以停止到顯影滾輪的驅動傳動。
彈簧離合器本身包含變化。尤其是,從致動彈簧離合器到實際停止驅動傳動具有時間遲滯。此外,由於鏈結機構的尺寸變化及顯影單元的旋轉角度變化,鏈結機構作用在彈簧離合器上之時序會改變。可作用於彈簧離合器上之鏈結機構未配置在顯影單元及鼓單元的旋轉中心上。
在此實施例中,另一方面,利用用以切換到顯影滾輪的驅動傳動之結構(釋放凸輪72的接觸部位72a,作為作用在其上之釋放槓桿73的操作部位之接觸部位73a),使得能夠降低顯影滾輪的旋轉週期之控制變化。
而且,這些結構元件係與旋轉中心同軸配置,在此旋轉中心中,由鼓單元旋轉地支撐顯影單元。在旋轉軸線的位置中,鼓單元與顯影單元之間的相對位置誤差係最小。因此,藉由將切換到顯影滾輪的驅動傳動之結構位在旋轉軸線或中心,能夠最準確地控制回應於顯影單元的旋轉角
度之驅動傳動的切換時序。結果,以高精確性控制顯影滾輪的旋轉週期,因此,可抑制顯影劑及/或顯影滾輪的劣化。
此外,在一些習知成像設備及處理匣中,用以切換到顯影滾輪的驅動傳動之離合器係設置在成像設備的主裝配中。
例如,當在全彩成像設備中實行單色列印時,使用離合器來制止包含非黑顯影劑之顯影裝置的驅動。此外,同樣在單色成像設備中,當正藉由顯影裝置顯影鼓上之靜電潛像時,將驅動傳動到顯影裝置,但是當未實行顯影操作時,使用離合器制止到顯影裝置的驅動。藉由在非成像操作期間藉由停止到顯影裝置的驅動傳動來控制顯影滾輪的旋轉週期,降低顯影滾輪的旋轉週期,因此,可抑制顯影劑及/或顯影滾輪的劣化。
與切換到顯影滾輪的驅動傳動之離合器係設置在成像操作的主裝配中之事例比較,此實施例的結構能夠有效縮減切換驅動傳動之離合器尺寸(在此實施例中為包括釋放凸輪72等等之釋放機構)。圖20為在驅動力係從設置在成像設備的主裝配中之電動機(驅動源)傳動的事例中成像設備的主裝配中之齒輪配置的例子之方塊圖。當將驅動力從電動機83傳動到處理匣P(PK)時,其係經由中間齒輪(Idler gear)84(K)、離合器85(K)、及中間齒輪86(K)傳動。當將驅動力從電動機83傳動到處理匣P(PY、PM、PC)時,其係經由中間齒輪84(YMC)、
離合器85(YMC)、及中間齒輪86(YMC)傳動。將電動機83的驅動分成到中間齒輪84(K)的驅動力及到中間齒輪84的驅動力,以及將來自離合器85(YMC)的驅動分成到中間齒輪86(Y)、到中間齒輪86(M)、及到中間齒輪86(C)的驅動力。
當例如在全彩成像設備中實行單色列印時,使用離合器85(YMC)停止到包含非黑顯影劑之顯影裝置的驅動傳動。當實行全彩列印時,來自電動機83的驅動係經由離合器85(YMC)傳動到各自的處理匣P。此時,將負載集中在離合器85(YMC)以驅動各自的處理匣P。尤其是,給予離合器(YMC)施加於離合器85的負載3倍之負載。同樣亦施加各自的彩色顯影裝置之負載變化到單一離合器85(YMC)。為了甚至在負載集中及變化的事例中仍能夠在保持顯影滾輪的旋轉準確性的同時完成驅動,必須增強離合器的剛性。因此,增加離合器的尺寸,或者必須使用諸如燒結金屬等高剛性材料。另一方面,當提供離合器給各自的處理匣(在此實施例為包括釋放凸輪72等等之釋放機構)時,負載及負載變化僅為由相關顯影裝置所提供者。因此,不需要增強剛性,因此可縮減離合器的尺寸。
此外,在到黑色處理匣P(PK)的驅動傳動之齒輪配置中,盡可能降低施加到驅動切換離合器85(K)之負載。在到處理匣P的驅動傳動之齒輪配置中,以齒輪的驅動傳動效能來看,當其較靠近處理匣P(被驅動構件)時
施加到齒輪軸的負載較低。因此,與將離合器置放在成像設備的主裝配中之事例比較,藉由將離合器置放在匣與主裝配之間能夠縮減離合器的尺寸。
[實施例2]
參考圖21至圖29,將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2。此實施例的釋放凸輪172、彈簧170及釋放槓桿173係對應於上述實施例1的釋放凸輪72、彈簧70及釋放槓桿73。另一方面,釋放凸輪172、彈簧170及釋放槓桿173的位置、結構及功能局部不同於釋放凸輪72、彈簧70及釋放槓桿73的那些。將說明有關實施例2。在下文中,關於適用實施例1中的說明之部位將省略其說明。
[到顯影滾輪的驅動傳動]
參考圖21及22,將說明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
此實施例的驅動連接部位包括驅動輸入構件74、釋放槓桿173、釋放凸輪(釋放構件、可移動構件)172、彈簧170、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及驅動側匣蓋構件24。
如圖21及22所示,驅動輸入構件74的軸部位74x貫穿彈簧170的開口170a、釋放凸輪的開口172f、釋放槓桿173的開口173d、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開口32d及驅動側匣蓋構件24的開口24e。軸部位74x的自由端中之驅動輸入部位74b係向匣的外面露出。
(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
參考圖21、22及23,將更詳細說明驅動連接部位。
在驅動側匣蓋構件24與承載構件45之間,以從承載構件45朝向驅動側匣蓋構件24的順序,將驅動輸入構件74、彈簧170、釋放凸輪172、釋放槓桿173設置在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中。也就是說,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以從內部朝向外部的順序配置將驅動輸入構件74、彈簧170、釋放凸輪172、釋放槓桿173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這些構件的旋轉軸線與驅動輸入構件74的旋轉軸線(旋轉軸線X)同軸。
圖23的部分(a)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
如上述,驅動輸入構件74的待承載部位74p(圓柱部位的內表面)及承載構件45的第一承載部位45p(圓柱部位的外表面)係彼此嚙合。此外,驅動輸入構件74的圓柱部位74q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內圓周32q係彼此嚙合。也就是說,由相對端部位的每一個中之承載構件45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可旋轉地支撐驅動輸入構件74。
在相對於匣P的縱向方向之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外面,設置驅動側匣蓋構件24。圖23的部分(a)為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與主裝配之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之間的已嚙合狀態(已耦合狀態)之概要剖面圖。以此方式,驅動輸入部位74b向匣的
外面凸出超過驅動側匣蓋構件24的開口24e之開口平面。
在驅動輸入構件74與釋放凸輪172之間,設置作為推進構件的作為彈簧170(彈性構件),以便在箭頭M所指示之方向上推進釋放凸輪172(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向匣的外部)。
在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與釋放凸輪172之間,設置釋放槓桿173作為推進機構,用以靠著彈簧170的推進力,在箭頭N的方向上(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向匣的內部)推進釋放凸輪172。釋放槓桿173為可相對於釋放凸輪172及顯影裝置框旋轉之可旋轉構件,及為用以藉由作用於釋放凸輪172上來移動釋放凸輪172之操作構件。
圖23的部分(b)為驅動輸入部位74b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退耦之狀態的概要剖面圖。釋放凸輪172係藉由彈簧170的推進可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向匣的外面)。藉由在箭頭M的方向上移動釋放凸輪172,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被推進以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來隔開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與驅動輸入部位74b。藉此,驅動輸入構件74(驅動輸入部位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凹處62b)係彼此解開,使得旋轉力未從凹處62b傳動到驅動輸入部位74b。
(釋放機構)
將說明釋放機構(驅動斷開機構)。
圖24為釋放凸輪172、釋放槓桿173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之間的關係圖。釋放凸輪172包括實質上圓柱部位172k、設置在圓柱部位172k的端表面中且向圓柱部位的外面延展之碟部位172g、設置在碟部位172g上之引導件溝槽172h。在此實施例中,引導件溝槽172h為放射狀凹入之碟部位172g的凹處。
釋放凸輪172的圓柱部位172k貫穿釋放槓桿173的開口173d,及可滑動地(沿著旋轉軸線X)支撐在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開口32d中。換言之,釋放凸輪172實質上係相對於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可平行於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移動。
釋放槓桿173係設置在釋放凸輪172的碟部位172g與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之間。碟部位172g為將被彈簧170推進之待推進部位(彈力接收部位)。藉由碟部位172g從彈簧170接收彈力,釋放凸輪172向匣P的外面推進(到下面將連同圖29說明之外部位置)。也就是說,碟部位172g為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向外力接收部位),用以從彈簧170接收移動釋放凸輪172到外部位置之力。如下面將更詳細說明一般,藉由由碟部位172g所接收之力,釋放凸輪172推進驅動輸出構件62。
釋放凸輪72之圓柱部位172k的中心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開口32d係在同一軸線上。
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係設置有引導件32h作為引導件部位,及釋放凸輪172係設置有引導件溝槽172h作為
待引導件部位。引導件32h平行於軸方向延伸。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引導件32h係與設置在釋放凸輪172中作為退耦構件之引導件溝槽172h嚙合。藉由引導件32h與引導件溝槽172h之間的嚙合,釋放凸輪172只在相對於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之軸方向上(箭頭M及N)可滑動。
除了引導件32h以外的引導件溝槽172可平行於旋轉軸線X延伸。也就是說,使碟部位172g的厚度較大,使得引導件溝槽沿著旋轉軸線X具有恆定寬度。
引導件32h為凸出,引導件溝槽172為凹處,但是例如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引導件部位可以是凹處,及釋放凸輪172的待引導件部位可以是凸出。組態並不侷限於本發明。
圖25為釋放槓桿173及釋放凸輪172的結構圖。
退耦構件及作為可移動構件之釋放凸輪172係分別設置有接觸部位(傾斜表面)172a及接觸部位172c。釋放槓桿173係設置有接觸部位(傾斜表面)173a作為可作用在釋放凸輪172的接觸部位172a上之操作部位,及接觸部位173c作為可作用在釋放凸輪172的接觸部位172c上之操作部位。
接觸部位172a及接觸部位173a係相對於旋轉軸線X而傾斜。釋放槓桿173的接觸部位173a及釋放凸輪172的接觸部位172a係彼此可接觸。
接觸部位173c及接觸部位172c為實質上垂直於旋轉
軸線X之表面。釋放槓桿173的接觸部位173a及釋放凸輪172的接觸部位172a係彼此可接觸。
釋放槓桿173為在相對於顯影裝置框(承載構件45、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旋轉軸線X四周可旋轉之可旋轉構件。
圖25圖示設置釋放槓桿173的接觸部位173a其中兩個、釋放槓桿173的接觸部位173c其中兩個、釋放凸輪172的接觸部位172a其中兩個、及釋放凸輪172的接觸部位172c其中兩個之例子,但是這些元件的數量並不侷限於兩個。例如,數量可以是三。
[驅動斷開操作]
參考圖7及圖26至29,將說明當其狀態從顯影滾輪6及鼓4彼此接觸的狀態改變到它們彼此隔開之狀態時的驅動連接部位之操作。為了進行更好的圖解說明,圖26至29省略一些部分,及局部概要圖示釋放槓桿與釋放凸輪。
[狀態1]
如圖7的部分(a)所示,間隔力推進構件80及承載構件45的推進力接收部位45a彼此隔開間隙d。在此事例中,鼓4及顯影滾輪6彼此接觸。此狀態被稱作間隔力推進構件80的“狀態1”。驅動連接部位的狀態係如圖27所示。在圖27的部分(a)中,將一對驅動輸入構件74
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及一對釋放凸輪72及釋放槓桿73分開及概要圖示。圖27的部分(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之立體圖。
釋放凸輪172的接觸部位172a及釋放槓桿173的接觸部位173a未彼此接觸。另一方面,釋放凸輪172的接觸部位172c及釋放槓桿173的接觸部位173c彼此接觸。接觸部位172c在箭頭N的方向上從接觸部位173c接收反作用力。藉此,靠著彈簧170(圖22)在箭頭M的方向上推進釋放凸輪172的力,釋放槓桿173向匣P的內部推進釋放凸輪172(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向內,箭頭N)。因此,釋放槓桿173制止釋放凸輪172向匣P的外面移動(在縱向方向上向外),以將其保持在在匣中縮回之內部位置(在縱向方向上的內部)。
也就是說,釋放槓桿的接觸部位173c充作限制部位,用以藉由與釋放凸輪172的受限部位(接觸部位172c)相接觸來限制釋放凸輪172向外移動。
此時,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中,及驅動輸入部位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彼此嚙合嚙合量q,因此,能夠驅動傳動。
[狀態2]
當間隔力推進構件80在圖中之箭頭F1的方向上從顯影裝置接觸及驅動傳動位置移動δ1時,如圖7的部分
(b)所示,顯影單元9在箭頭K的方向上於旋轉軸線X旋轉角度θ1。結果,顯影滾輪6與鼓4隔開距離ε1。釋放凸輪172及顯影單元9的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係在箭頭K所指示的方向上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連動地旋轉角度θ1。另一方面,當匣P係安裝在主裝配2中時,鼓單元8、驅動側匣蓋構件24及非驅動側匣蓋構件25係相對於主裝配2固定在適當位置中。
如圖26所示,顯影單元9的釋放槓桿173係設置有力接收部位(凸出部位、待嚙合部位)173b,其係在垂直於旋轉軸線X的線之方向上從釋放槓桿173的環組態部位凸出。力接收部位173b係與設置在驅動側匣蓋構件24上之嚙合部位24s嚙合,藉此限制釋放槓桿73的旋轉。即使限制釋放槓桿173的旋轉,顯影單元9仍能夠旋轉,因為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係設置有開口32c。
相對於旋轉被限制之釋放槓桿173,在圖中箭頭K所指示的方向上,釋放凸輪172係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連動地旋轉。然而,釋放凸輪172之接觸部位172c的一部分及釋放槓桿173之接觸部位173c的一部分係彼此接觸,因此藉由釋放槓桿173仍舊限制箭頭M的方向上之釋放凸輪172的移動。也就是說,釋放凸輪172保持在內部位置中。此時,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中,其中,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保持彼此嚙合(圖28的部分(a))。
因此,從主裝配2輸入到驅動輸入構件74之驅動力正經由顯影滾輪齒輪69傳動到顯影滾輪6。
[狀態3]
圖29的部分(a)及圖29的部分(b)為當如圖7的部分(c)所示在圖式中的箭頭F1所指示之方向上間隔力推進構件80的主裝配側推進構件從顯影裝置分開驅動傳動位置移動δ2時之驅動連接部位圖。藉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移動δ2,藉由推進力接收部位45a從間隔力推進構件80接收力將顯影單元9轉動角度θ2(>θ1)。
與藉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將顯影單元9經過角度θ2一起連動,釋放凸輪172及顯影裝置框(顯影裝置框29、承載構件45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係轉動在由圖式中箭頭K所指示之方向上。另一方面,釋放槓桿173未從狀態2位置改變其位置,因為與設置在匣蓋構件24上的嚙合部位24s嚙合,與上述例子相同。也就是說,釋放槓桿173相對於顯影裝置框及釋放凸輪172旋轉。
此時,釋放凸輪172的接觸表面172c及釋放槓桿173的接觸表面(限制部位)173c被破壞。也就是說,釋放凸輪172變成未被釋放槓桿的接觸部位173c限制其移動。
此處,如上述,藉由釋放凸輪172的引導件溝槽172h與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引導件32h嚙合(圖24),釋放凸輪172能夠在軸方向上滑動移動。因此,藉
由彈簧170的力,釋放凸輪172向匣P的外面在箭頭M的方向上移動(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向外),同時其接觸部位172a係滑動在釋放槓桿173的接觸部位173a上。
也就是說,在箭頭M的方向上,釋放凸輪172相對於釋放槓桿173滑動移動距離p。藉此,與在箭頭M所指示的方向上移動釋放凸輪172一起連動,釋放凸輪172的圓柱部位172k與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在軸線X方向上重疊。在箭頭M的方向上,釋放凸輪172的圓柱部位172k滑動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移動距離p。
總之,經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將主裝配2所產生的推進力傳動到匣P的承載構件45(推進力接收部位45a)。藉此,顯影單元9(顯影裝置框、釋放凸輪172)轉動角度θ2(圖7的部分(c))。藉由與驅動側匣蓋構件24嚙合之釋放槓桿173相對於顯影裝置框及釋放凸輪172移動,制止釋放凸輪172的移動。結果,釋放凸輪172係移動到外部位置,及使用由碟部位172g(圖24)從彈簧170(圖21)所接收之彈力(推進力),在圓柱部位172k的自由端上(推進部位)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並且,釋放凸輪172在箭頭M的方向上移動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以將其縮回到第一位置(圖23的部分(b),圖29)。
此時,如圖28及29所示,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
62的移動距離p大於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量q,因此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被破壞。雖然主裝配2的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繼續旋轉,但是驅動輸入構件74停止。結果,顯影滾輪齒輪69的旋轉以及因此的顯影滾輪6的旋轉停止。
因為釋放凸輪172及驅動輸入部位74b係投影到平行於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之幻影線上,所以當釋放凸輪172移動到外部位置時,釋放凸輪172的區域與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區域(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圖17)至少局部彼此重疊。在此實施例中,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區域係在釋放凸輪172的區域內。
如上述,藉由釋放凸輪172的滑動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從第二位置移動到第一位置之移動距離p係大於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量q較佳。也就是說,在釋放凸輪172係在外部位置之狀態中(圖29),與在顯影滾輪6的縱向方向上之驅動輸入部位74b的自由端比較,釋放凸輪172的推進部位(釋放凸輪172的自由端)係在外面較佳。
然而,驅動輸入部位74b的端表面(自由端)及釋放凸輪172的端表面實質上可在同一平面中。此外,若到驅動輸入構件74的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圖17)之驅動傳動未受到影響,則釋放凸輪172之自由端的位置可在驅動輸入部位74b之自由端的位置內。
在上文中,已說明對在箭頭K的方向上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一起連動之顯影滾輪6的驅動斷開之操作。藉由利用此種結構,顯影滾輪6可在旋轉的同時與鼓4隔開。結果,依據顯影滾輪6與鼓4之間的間隔距離可停止到顯影滾輪6的驅動傳動。
[驅動連接操作]
將說明有關當將狀態從顯影滾輪6與鼓4隔開的狀態改變到它們彼此連接的狀態時之驅動連接部位的操作。此操作係與上述之從接觸狀態到隔開顯影裝置狀態的操作相反。
在隔開顯影裝置狀態中(顯影單元9係在角度θ2位置中,如圖7的部分(c)所示),驅動連接位置係在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彼此斷開之狀態中,如圖15所示。也就是說,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一位置中。
當間隔力接收構件45在箭頭F2的方向上慢慢從推進力接收部位45a縮回時,在圖7所示的箭頭H之方向上,由推進彈簧95(圖4)旋轉顯影單元9(與上述K方向比較為反向旋轉)。
此時,如圖26所示,釋放槓桿173未旋轉,因為力接收部位173b係與嚙合部位24t(用於匣蓋構件24的限制部位)嚙合中。結果,與顯影單元9一起旋轉之釋放凸輪172相對於釋放槓桿173旋轉。也就是說,釋放槓桿
173相對於釋放凸輪172旋轉。
藉由釋放槓桿173相對於釋放凸輪172旋轉,釋放槓桿173的接觸部位173a(可旋轉構件側推進部位、操作構件側推進部位)在箭頭N的方向上施加力到釋放凸輪172的接觸部位172a。接觸部位172a充作力接收部位(第二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向內力接收部位),係用以在箭頭N的方向上從釋放凸輪173接收力(向匣P的內部)。
隨著釋放槓桿173的旋轉,釋放凸輪172靠著彈簧170的力移動在箭頭N的方向上,同時接觸部位172a係滑動在接觸部位173a上。
當顯影單元9旋轉角度θ1(到圖7的部分(b)及圖28所示之狀態)時,釋放凸輪172的接觸部位172c接觸釋放槓桿173的接觸部位173c以接收反作用力。藉由靠著彈簧170的推進力將釋放凸輪172在箭頭N的方向上推進,釋放槓桿173的接觸部位173c將釋放凸輪172保持在內部位置中。
藉由此,藉由來自主裝配2的彈簧(未圖示),在箭頭N的方向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也被推進到第二位置。然後,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嚙合,如圖28所示。
藉此,將驅動力從主裝配2傳動到顯影滾輪6,因此旋轉顯影滾輪6。此時,顯影滾輪6及鼓4保持彼此隔開。
從此狀態,間隔力推進構件80更進一步旋轉在箭頭F2的方向上,以在圖7所示之箭頭H的方向上慢慢地旋轉顯影單元9,藉此顯影滾輪6可與鼓4產生接觸(圖7的部分(a))。同樣在此狀態中,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中。
在上文中,已說明到與箭頭H的方向上之顯影單元9的旋轉一起連動之顯影滾輪6的驅動傳動操作。
總之,當由於間隔力推進構件80與推進力接收部位45a分開而減少推進力接收部位45a所接收的力時,顯影單元9藉由推進彈簧95的力旋轉在箭頭H的方向上(圖4)。藉此,釋放槓桿173相對於釋放凸輪172及顯影裝置框旋轉。
使用推進彈簧95的力,在箭頭N的方向上,在接觸部位173a中(可旋轉構件側推進部位、操作構件側推進部位),釋放槓桿173施加力到釋放凸輪172的接觸部位(第二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172a。也就是說,使用推進彈簧95的力,釋放槓桿173在箭頭N的方向上移動釋放凸輪172。
當將釋放凸輪172移動到內部位置時,釋放槓桿173藉由接觸部位(限制部位)173c制止釋放凸輪172的接觸部位172c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藉此,將釋放凸輪172保持在內部位置中。
利用上述此結構,顯影滾輪6在旋轉同時與鼓4產生接觸,及依據顯影滾輪6與鼓4之間的間隔距離,可將驅
動力傳動到顯影滾輪6。
如上述,利用上述結構,依據顯影單元9的旋轉角度可明確地決定到顯影滾輪6的驅動斷開與驅動傳動之間的切換。
[實施例3]
參考圖30至圖37,將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3。釋放凸輪272、彈簧270、驅動側匣蓋22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對應於實施例1之釋放凸輪72、彈簧70、釋放槓桿73、驅動側匣蓋2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
另一方面,釋放凸輪272、彈簧270、驅動側匣蓋22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位置、結構及功能係分別局部不同於實施例1之釋放凸輪72、彈簧70、驅動側匣蓋2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位置、結構及功能。在此實施例中,未設置釋放槓桿73。此外,釋放凸輪(釋放構件、可移動構件)272係可相對於顯影裝置框旋轉。在下面,將特別詳細說明不同於上述實施例之論點。在此實施例的說明中,與實施例1及2相同的參考號碼係指派給此實施例中具有對應功能之元件,及為了簡化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到顯影滾輪的驅動傳動]
參考圖30及31,將說明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
在此實施例中,驅動連接部位包括驅動輸入構件
74、釋放凸輪272、彈簧270、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及驅動側匣蓋構件224。
如圖30及31所示,匣側驅動傳動構件74延伸經過驅動側匣蓋構件224的開口224e、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開口232d、彈簧270的開口270a及釋放凸輪272的開口272f,以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嚙合。尤其是,如圖30所示,驅動側匣蓋構件224(其為設置在匣的縱向端部位中之框)係設置有開口224e及224d(它們為通孔)。與驅動側匣蓋構件224連接的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包括設置有開口232d(其為通孔)之圓柱部位232b。
驅動輸入構件74的軸部位74x延伸經過彈簧270的開口270a、釋放凸輪272的開口272f、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開口232d及驅動側匣蓋構件224的開口224e。軸部位74x的自由端中之驅動輸入部位74b係向匣的外面露出。
(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
參考圖30、31及32,將更詳細說明驅動連接部位。
驅動側匣蓋構件224係為匣P的縱向端部位中之框的一部分。在驅動側匣蓋構件224與承載構件45之間,驅動輸入構件74、彈簧270、釋放凸輪272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係排列在從承載構件45朝驅動側匣蓋構件224的方向上。也就是說,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從內部
朝外部的方向以此順序配置驅動輸入構件74、彈簧270、釋放凸輪272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這些構件的旋轉軸線係與驅動輸入構件74的旋轉軸線(旋轉軸線X)同軸。
圖32的部分(a)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
如上述,驅動輸入構件74的待承載部位74p(圓柱部位的內表面)及承載構件45的第一承載部位45p(圓柱部位的外表面)係彼此嚙合。此外,驅動輸入構件74的圓柱部位74q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內周圍232q係彼此嚙合。也就是說,藉由在相對端部位之每一個中的承載構件45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可旋轉地支撐驅動輸入構件74。
此外,承載構件45的第一承載部位45p(圓柱部位的外表面)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內周圍232q之中心係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軸線X同軸。
在相對於匣P的縱向方向之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外面,設置驅動側匣蓋構件224。
圖32的部分(a)為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與主裝配之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之間的嚙合狀態(耦合狀態)之概要剖面圖。以此方式,驅動輸入部位74b係向匣的外面凸出超過驅動側匣蓋構件224的開口224e之開口平面。
在驅動輸入構件74與釋放凸輪272之間,設置作為
推進構件之彈簧270(彈性構件),以在箭頭M的方向上(向匣P的外面)推進釋放凸輪272。
圖32的部分(b)為驅動輸入部位74b與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退耦之狀態的概要剖面圖。藉由彈簧270的推進,釋放凸輪272可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向匣的外面)。
藉由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釋放凸輪272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以將其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如此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與驅動輸入構件74隔開。藉此,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之間的耦合被破壞,使得旋轉力不從凹處62b傳動到驅動輸入部位74b。
(釋放機構)
將說明釋放機構(驅動斷開機構)。
圖33為釋放凸輪272與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之間的關係圖。釋放凸輪272係設置有實質上圓柱部位272k、在圓柱部位272k的內端表面中向外延伸之碟部位272g、從碟部位272g凸出之力接收部位272b(凸出部位,待嚙合部位)。在此實施例中,力接收部位272b為相對於碟部位272g放射狀凸出之凸出形式。
相對於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開口232d可滑動地支撐釋放凸輪272的圓柱部位272k(沿著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可滑動)。換言之,相對於顯影裝置覆蓋構件
232,釋放凸輪272實質上平行於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可移動。
碟部位272g充作由彈簧270推進之待推進部位(彈力接收部位)(圖30)。藉由碟部位272g從彈簧270接收彈力,釋放凸輪172係向匣p的外面推進(到下面將連同圖37一起說明之外部位置)。
碟部位272g充作力接收部位(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用以接收向匣P的外面之力(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向外)。
釋放凸輪272的圓柱部位272k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開口232d之中心係在同一軸上。
作為退耦構件之釋放凸輪272係設置有接觸部位(傾斜表面、接觸表面)272a及接觸部位272c。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係設置有接觸部位(傾斜表面、接觸表面)232g,其充作可作用在釋放凸輪272的接觸部位272a上之操作部位;及接觸部位(接觸表面)232f,其作為可作用在釋放凸輪272的接觸部位272c上之操作部位。
釋放凸輪272的接觸部位272a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接觸部位232g彼此可接觸。釋放凸輪272的接觸部位272a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接觸部位232g係相對於旋轉軸線X傾斜。
釋放凸輪272的接觸部位272c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接觸部位232f彼此可接觸。釋放凸輪272的接觸部位272c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接觸部位232f實質上
垂直於旋轉軸線X。
釋放凸輪272為可旋轉構件,其在旋轉軸線X四周相對於顯影裝置框(承載構件45、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可旋轉。也就是說,相對於承載構件45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釋放凸輪272能夠在軸線X四周可旋轉及沿著軸線X可滑動。
在圖33的例子中,分別設置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之接觸部位232g的其中兩個、其接觸部位232f的其中兩個、釋放凸輪272之接觸部位272a的其中兩個、及其接觸部位272c的其中兩個,但是數量並不局限於兩個。例如,數量可以是三個。
[驅動斷開操作]
參考圖7及圖34至37,當其狀態從顯影滾輪6與鼓4彼此接觸的狀態改變到它們彼此隔開之狀態時的驅動連接部位的操作。為了圖解的更好,圖34至37省略一些部分,及局部概要圖示釋放槓桿及釋放凸輪。
[狀態1]
如圖7的部分(a)所示,間隔力推進構件80及承載構件45的推進力接收部位(間隔力接收部位)45a係彼此隔開間隙d。在此事例中,鼓4及顯影滾輪6彼此接觸。此狀態被稱作間隔力推進構件80的“狀態1”。驅動連接部位的狀態係如圖35所示。在圖35的部分(a)中,
概要及分開圖示一對驅動輸入構件74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以及一對釋放凸輪272及顯影裝裝置覆蓋構件232。圖35的部分(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之立體圖。
釋放凸輪272的接觸部位272a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接觸部位232g未彼此接觸。
另一方面,釋放凸輪272的接觸部位272c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接觸部位232f彼此接觸。接觸部位272c在箭頭N的方向上從接觸部位273f接收反作用力。也就是說,在與彈簧270的力在箭頭M之方向上推進釋放凸輪272的方向(圖31)相反之箭頭N的方向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施加力到釋放凸輪272。
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接觸部位232f充作限制部位,用以藉由接觸到釋放凸輪272的受限部位(接觸部位272c)來限制由彈簧270的力向匣P的外面移動釋放凸輪272(外部位置)。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制止釋放凸輪272向匣P的外面移動(在縱向方向上),以將釋放凸輪272保持在縮回在匣中之內部位置中(在縱向方向上)。
此時,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中,及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係彼此嚙合嚙合量q,因此能夠驅動傳動。
[狀態2]
當間隔力推進構件80在圖式中箭頭F1的方向上從顯影接觸及驅動傳動位置移動δ1時,如圖7的部分(b)所示,在箭頭K的方向上,顯影單元9在旋轉軸線X四周旋轉角度θ1。結果,顯影滾輪6與鼓4隔開距離ε1。在箭頭K的方向上,顯影單元9中之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一起連動旋轉角度θ1。另一方面,當匣P係安裝在主裝配2中時,鼓單元8、驅動側匣蓋構件224及非驅動側匣蓋構件25係相對於主裝配2固定在適當位置中。
如圖34所示,顯影單元9中之釋放凸輪272係設置有力接收部位(凸出部位,待嚙合部位)272b,其從釋放凸輪272凸出在旋轉軸線X的法線方向上。力接收部位272b係與設置在驅動側匣蓋構件224上之嚙合部位224s嚙合,藉此限制旋轉。因此,即使釋放凸輪272的旋轉受限,顯影單元9仍能夠旋轉,因為設置開口232c在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中。
相對於旋轉受限之釋放凸輪272,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一起連動地旋轉在圖式中箭頭K的方向上。然而,因為釋放凸輪272之接觸部位272c的一部分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之接觸部位232f的一部分係彼此接觸,所以在箭頭M的方向上之移動,釋放凸輪272仍受到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限制。也就是說,釋放凸輪272係保持在內部位置中。此時,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中,其中,驅動輸入構件74的
驅動輸入部位74b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係彼此嚙合(圖36的部分(a))。
因此,經由顯影滾輪齒輪69,正將從主裝配2輸入到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力傳動到顯影滾輪6。
[狀態3]
圖37的部分(a)及圖37的部分(b)圖解間隔力推進構件80的主裝配側推進構件如圖7的部分(c)所示一般在圖式中箭頭F1所指示之方向上從顯影裝置分開驅動傳動位置移動δ2時之驅動連接部位。藉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移動δ2,藉由推進力接收部位45a從間隔力推進構件80接收力將顯影單元9旋轉角度θ2(>θ1)。與藉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將顯影單元9旋轉角度θ2一起連動,顯影裝置框(顯影裝置框29、承載構件45、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旋轉在圖式中箭頭K的方向上。另一方面,與上述相同,藉由與驅動側匣蓋構件224的嚙合部位224s嚙合,釋放凸輪272未從狀態(位置)4移開。也就是說,釋放凸輪272相對於顯影裝置框旋轉。
此時,釋放凸輪272的接觸部位272c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的接觸部位232f變成彼此隔開。也就是說,釋放凸輪272從釋放槓桿的限制部位(接觸部位232f)釋放。
如上述,相對於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釋放凸輪272在旋轉軸線X四周旋轉的同時沿著軸方向(箭頭M及N)可滑動。
因此,釋放凸輪272在其接觸部位272a滑動在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接觸部位232g上的同時由彈簧270之力向匣P的外面移動。
也就是說,在箭頭M的方向上,釋放凸輪272相對於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滑動移動距離p。藉此,與釋放凸輪272移動在箭頭M所指示之方向上一起連動,在軸線X方向上,釋放凸輪272的圓柱部位272k與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重疊。在箭頭M的方向上,釋放凸輪272的圓柱部位272k之自由端滑動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一段移動距離p。
總之,經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將主裝配2所產生的推進力傳動到匣P的承載構件45(推進力接收部位45a)。藉此,顯影單元9(顯影裝置框)旋轉θ2(圖7的部分(c))。顯影裝置框(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相對於與驅動側匣蓋構件224嚙合之釋放凸輪272旋轉。藉此,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釋放顯影凸輪272,制止釋放凸輪272移動。結果,使用碟部位272g(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圖33)從彈簧270所接收的彈力(推進力)(圖30),釋放凸輪272移動到外部位置,及藉由圓柱部位272k的自由端部位中之推進部位來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並且,釋放凸輪272在箭頭M的方向上移動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以將其縮回第一位置(圖32的部分(b)、圖37)。
此實施例中之顯影裝置框(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
為相對於釋放凸輪272可旋轉之可旋轉構件,及充作可作用在釋放凸輪272上之操作構件,以相對於驅動力輸入部位74b移動在釋放凸輪272中。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相對於釋放凸輪272旋轉,以便在箭頭M的方向上移動釋放凸輪272(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向匣的外面)。
當驅動輸入構件74縮回到第一位置時,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移動距離p大於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量q,如圖36及37所示,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被釋放。雖然主裝配2的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繼續旋轉,但是驅動輸入構件74停止。結果,顯影滾輪齒輪69的旋轉以及因此的顯影滾輪6的旋轉停止。
當釋放凸輪272移動到外部位置時,釋放凸輪272及驅動輸入部位74b的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圖17)係投影到平行於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之幻影線上。然後,釋放凸輪272的區域及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的區域係至少局部彼此重疊。在此實施例中,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區域係在釋放凸輪272的區域內。
如上述,藉由釋放凸輪272的滑動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從第二位置移動到第一位置之移動距離p係大於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量q較佳。也就是說,在釋放凸輪272係在外部位置之狀態中(圖37),與在顯影滾輪6的縱向方向上之驅動輸入部位74b的自由端比較,釋放凸輪272的推進部位
(釋放凸輪272的自由端)係在外面較佳。
然而,驅動輸入部位74b的端表面(自由端)及釋放凸輪272的端表面實質上可在同一平面中。此外,即使釋放凸輪272之自由端的位置係在驅動輸入部位74b之自由端的內部位置中,若驅動力未傳動到驅動輸入構件74的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圖17)則其仍足夠。
在上文中,已說明對在箭頭K的方向上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一起連動之顯影滾輪6的驅動斷開之操作。藉由利用此種結構,顯影滾輪6可在旋轉的同時與鼓4隔開。結果,依據顯影滾輪6與鼓4之間的間隔距離可停止到顯影滾輪6的驅動傳動。
[驅動連接操作]
將說明有關當將狀態從顯影滾輪6與鼓4隔開的狀態改變到它們彼此連接的狀態時之驅動連接部位的操作。此操作係與上述之從接觸狀態到隔開顯影裝置狀態的操作相反。
在隔開顯影裝置狀態中(顯影單元9係在角度θ2位置中,如圖7的部分(c)所示),驅動連接位置係在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彼此斷開之狀態中,如圖15所示。也就是說,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一位置中。
當間隔力接收構件45在箭頭F2的方向上慢慢從推進力接收部位45a縮回時,在圖7所示的箭頭H之方向上,
由推進彈簧95(圖4)的力旋轉顯影單元9(與上述K方向比較為反向旋轉)。
此時,如圖34所示,釋放凸輪272的力接收部位272b係與用於驅動側匣蓋構件224的限制部位之嚙合部位224t嚙合且不旋轉。結果,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相對於釋放凸輪272旋轉。
藉由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相對於釋放凸輪272旋轉,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接觸部位(顯影裝置框側推進部位、可旋轉構件側推進部位、操作構件側推進部位)232g在箭頭N的方向上施加力到釋放凸輪272的接觸部位272a。接觸部位272a充作第二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向內力接收部位),係用以接收向匣P的內部之力。
結果,隨著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旋轉,釋放凸輪272靠著彈簧270的力移動在箭頭N的方向上,同時其接觸部位272a係滑動在接觸部位232g上。
在顯影單元9旋轉角度θ1(到圖7的部分(b)及圖36)之此狀態中,釋放凸輪272的接觸部位272c開始接觸到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接觸部位232f,以從接觸部位232f接收力。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的接觸部位232f靠著彈簧270的推進力將釋放凸輪272保持在內部位置中。
利用釋放凸輪272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分開,在箭頭N的方向上,藉由主裝配2的彈簧(未圖示)的推進,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移動到第二位置。
然後,驅動輸入構件74係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嚙合,如圖14所示。
藉此,將驅動力從主裝配2傳動到顯影滾輪6,因此旋轉顯影滾輪6。此時,顯影滾輪6及鼓4係保持彼此隔開。
然後,間隔力推進構件80慢慢地移動在箭頭F2的方向上,及顯影單元9更進一步旋轉在圖7所示之箭頭H的方向上,藉此顯影滾輪6可接觸到鼓4(圖7的部分(a))。同樣在此狀態中,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中。
總之,當由於間隔力推進構件80與推進力接收部位45a分開而減少由推進力接收部位45a所接收的力時,藉由推進彈簧95的力(圖4),顯影單元9的顯影裝置框(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旋轉在箭頭H的方向上。
使用推進彈簧95的力,在箭頭N的方向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在接觸部位232g(可旋轉構件側推進部位)施加力到釋放凸輪272的接觸部位(第二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272a。也就是說,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使用推進彈簧95的力來旋轉,以將釋放凸輪172移動在箭頭N的方向上。
當將釋放凸輪272移動到內部位置時,顯影裝置覆蓋構件232藉由接觸部位(限制部位)232f限制釋放凸輪272的接觸部位(受限部位)272c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藉此,將釋放凸輪272保持在內部位置中。
在上文中,已說明到與箭頭H的方向上之顯影單元9的旋轉一起連動之顯影滾輪6的驅動傳動操作。利用上述此結構,顯影滾輪6在旋轉同時與鼓4產生接觸,及依據顯影滾輪6與鼓4之間的間隔距離,可將驅動力傳動到顯影滾輪6。
如上述,利用上述結構,依據顯影單元9的旋轉角度可明確地決定到顯影滾輪6的驅動斷開與驅動傳動之間的切換。
[實施例4]
參考圖38至圖45,將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4。此實施例之釋放凸輪(釋放構件)372、彈簧370、驅動側匣蓋32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分別對應於釋放凸輪72、彈簧70、釋放槓桿73、驅動側匣蓋2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
另一方面,釋放凸輪372、彈簧370、驅動側匣蓋32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的位置、結構及功能係分別局部不同於釋放凸輪72、彈簧70、驅動側匣蓋2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位置、結構及功能。在此實施例中,未設置釋放凸槓桿73。另一方面,釋放凸輪372係可相對於顯影裝置框旋轉。在下面,將特別詳細說明不同於上述實施例之論點。在此實施例的說明中,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參考號碼係指派給此實施例中具有對應功能之元件,及為了簡化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到顯影滾輪的驅動傳動]
參考圖38及39,將說明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
在此實施例中,驅動連接部位包括驅動輸入構件74、釋放凸輪372、彈簧370、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及驅動側匣蓋構件324。
如圖38及39所示,驅動輸入構件74貫穿驅動側匣蓋構件324的開口324e、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的開口332d、彈簧370的開口370a及釋放凸輪372的開口372f。驅動輸入構件74係在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耦合嚙合中。尤其是,如圖38所示,驅動側匣蓋構件324(其為設置在匣的縱向端部位中之框)係設置有開口324e及324d(它們為通孔)。與驅動側匣蓋構件324連接的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包括設置有開口332d(其為通孔)之圓柱部位332b。
驅動輸入構件74的軸部位74x係貫穿過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的開口332d、釋放凸輪372的開口372f、彈簧370的開口370a及驅動側匣蓋構件324的開口324e。軸部位74x的自由端中之驅動輸入部位74b係向匣的外面露出。
(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
參考圖38、39及40,將更詳細說明驅動連接部位。
匣蓋構件324係為匣P的縱向端部位中之框的一部
分。在驅動側匣蓋構件324與承載構件45之間,驅動輸入構件74、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釋放凸輪372及彈簧370係排列在從承載構件45朝匣蓋構件324的方向上。也就是說,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從內部朝外部以此順序排列驅動輸入構件74、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釋放凸輪372及彈簧370。這些構件的旋轉軸線係與驅動輸入構件74的旋轉軸線(旋轉軸線X)同軸。
圖40的部分(a)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
如上述,驅動輸入構件74的待承載部位74p(圓柱部位的內表面)及承載構件45的第一承載部位45p係彼此嚙合。此外,驅動輸入構件74的圓柱部位74q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的內周圍332q係彼此嚙合。也就是說,藉由在相對端部位之每一個中的承載構件45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可旋轉地支撐驅動輸入構件74。
此外,承載構件45的第一承載部位45p(圓柱部位的外表面)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的內周圍332q之中心係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軸線X同軸。
在相對於匣P的縱向方向之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外面,設置驅動側匣蓋構件324。圖40的部分(a)為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與設置在主裝配中之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之間的耦合狀態之概要剖面圖。以此方式,驅動輸入部位74b係向匣的外面凸出超過驅動側匣蓋構件324的開口324e之開口平面。
在驅動側匣蓋構件324與釋放凸輪372之間,設置作為推進構件之彈簧370(彈性構件),以在箭頭N的方向上(向匣的內部)推進釋放凸輪372。
圖40的部分(b)為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之間的隔開狀態(退耦狀態)之概要剖面圖。釋放凸輪372靠著彈簧370的推進力可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向匣的外面)。藉由在箭頭M的方向上移動釋放凸輪372,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以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來隔開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與驅動輸入部位74b。藉此,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彼此退耦,使得旋轉力不會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傳動到驅動輸入部位74b。
(釋放機構)
將說明釋放機構(驅動斷開機構)。
圖41為釋放凸輪372與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之間的關係圖。釋放凸輪372係設置有實質上圓柱部位372k(圖39)、在圓柱部位372k的內端表面中向圓柱部位的外面擴展之碟部位372g、從碟部位372g凸出之力接收部位372b(凸出部位,待嚙合部位)。在此實施例中,力接收部位372b係為相對於碟部位372g放射狀凸出的凸出形式。
釋放凸輪372的圓柱部位372k(圖39)被支撐,以
便相對於驅動側匣蓋構件324的開口324e可滑動(沿著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可滑動)。換言之,實質上平行於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釋放凸輪372相對於驅動側匣蓋構件324可移動。
碟部位372g充作由彈簧370推進之待推進部位(彈力接收部位)(圖38)。碟部位372g從彈簧370接收彈力以向匣P的內部推進釋放凸輪372(下文將說明之內部位置,圖45)。碟部位372g充作力接收部位(第二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用以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接收向匣P的內部之力。釋放凸輪372的圓柱部位372k之中心及驅動側匣蓋構件324的開口324e之中心係彼此同軸。
作為退耦構件之釋放凸輪372係設置有接觸部位(傾斜表面、接觸表面)372a。此外,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係設置有接觸部位(傾斜表面、接觸表面)332g作為可作用在釋放凸輪372的接觸部位372a上之操作部位。釋放凸輪372的接觸部位372a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的接觸部位332g彼此可接觸。釋放凸輪372的接觸部位372a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的接觸部位332g係相對於旋轉軸線X傾斜。
釋放凸輪372為可旋轉構件,其在旋轉軸線X四周相對於顯影裝置框(承載構件45、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可旋轉。也就是說,相對於承載構件45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釋放凸輪372能夠在軸線X四周可旋轉及沿著
軸線X可滑動。
在圖41的例子中,分別設置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之接觸部位332g的其中兩個以及釋放凸輪372之接觸部位372a的其中兩個,但是數量並不局限於兩個。例如,數量可以是三個。
[驅動斷開操作]
參考圖7及圖42至45,當其狀態從顯影滾輪6與鼓4彼此接觸的狀態改變到它們彼此隔開之狀態時的驅動連接部位的操作。為了圖解的更好,圖42至45省略一些部分,及局部概要圖示釋放槓桿及釋放凸輪。
[狀態1]
如圖7的部分(a)所示,間隔力推進構件80及承載構件45的推進力接收部位(間隔力接收部位)45a係彼此隔開間隙d。在此事例中,鼓4及顯影滾輪6彼此接觸。此狀態被稱作間隔力推進構件80的“狀態1”。驅動連接部位的狀態係如圖43所示。在圖43的部分(a)中,概要及分開圖示一對驅動輸入構件74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以及一對釋放凸輪372及顯影裝裝置覆蓋構件332。圖43的部分(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之立體圖。
在釋放凸輪372的接觸部位372a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的接觸部位332g之間,具有間隙e。
在此事例中,釋放凸輪372係在內部位置中,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中,使得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彼此嚙合嚙合量q,因此能夠驅動傳動。
[狀態2]
當間隔力推進構件(其主裝配側推進構件)80從顯影接觸及驅動傳動狀態在箭頭F1的方向上移動δ1時,如圖7的部分(b)所示,在箭頭K的方向上,顯影單元9在旋轉軸線X四周旋轉角度θ1,如上述。結果,顯影滾輪6與鼓4隔開距離ε1。顯影單元9中之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一起連動地在箭頭K的方向上旋轉角度θ1。另一方面,當匣P係安裝在主裝配2中時,鼓單元8、驅動側匣蓋構件324及非驅動側匣蓋構件25係相對於主裝配2固定在適當位置中。
如圖34所示,顯影單元9中之釋放凸輪372係設置有力接收部位(凸出部位,待嚙合部位)372b,其從釋放凸輪372凸出在旋轉軸線X的法線方向上。力接收部位372b係與設置在驅動側匣蓋構件324上之嚙合部位324s嚙合,藉此限制旋轉。因此,即使釋放凸輪372的旋轉受限,顯影單元9仍能夠旋轉,因為設置開口332c在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中。
相對於旋轉受限之釋放凸輪372,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一起連動地旋轉在圖式中箭頭K
的方向上。釋放凸輪372的接觸部位372a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的接觸部位332g開始彼此接觸。
同樣在此時,釋放凸輪372係在內部位置中,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中,使得能夠保持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圖44的部分(a))。
因此,經由顯影滾輪齒輪69,正將從主裝配2輸入到驅動輸入構件74之驅動力傳動到顯影滾輪6。
[狀態3]
圖45的部分(a)及圖45的部分(b)圖解當間隔力推進構件80的主裝配側推進構件如圖7的部分(c)所示在圖式中箭頭F1所指示的方向上從顯影裝置分開驅動傳動位置移動δ2時之驅動連接部位。藉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移動δ2,藉由推進力接收部位45a從間隔力推進構件80接收力將顯影單元9旋轉角度θ2(>θ1)。與藉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將顯影單元9旋轉角度θ2一起連動,顯影裝置框(顯影裝置框29、承載構件45、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旋轉在圖式中箭頭K的方向上。另一方面,與上述相同,藉由與驅動側匣蓋構件324的嚙合部位324s嚙合,釋放凸輪372未從狀態(位置)4移開。也就是說,釋放凸輪372相對於顯影裝置框旋轉。此時,釋放凸輪372的接觸部位372a(第一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從顯影側蓋332的接觸部位332g接收反作用力。
釋放凸輪372能夠在箭頭M及N的方向上沿著軸線X滑動移動,同時相對於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在軸線X四周旋轉。
因此,釋放凸輪372向匣P的外面移動(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朝外面),同時藉由接觸部位372a從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的接觸部位332g所接收的力,接觸部位372a滑動在接觸部位332g上。也就是說,釋放凸輪372在相對於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旋轉的同時滑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一段移動距離p。與釋放凸輪372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連動地,釋放凸輪372的圓柱部位372k變成在軸線X方向上與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重疊。釋放凸輪372的圓柱部位372k之自由端在箭頭M的方向上滑動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一段移動距離p。
總之,經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將主裝配2所提供之推進力傳動到匣P的承載構件45(推進力接收部位45a)。藉此,顯影單元9(顯影裝置框)旋轉θ2(圖7的部分(c))。因此,顯影裝置框(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相對於與驅動側匣蓋構件324嚙合之釋放凸輪372旋轉。藉此,釋放凸輪372的接觸部位372a從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的接觸部位332g接收力。結果,靠著從第二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碟部位372g,圖41)自彈簧370(圖38)所接收的彈力(推進力),釋放凸輪372移動到外部位置。
此實施例之顯影裝置框(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為相對於釋放凸輪372可旋轉之可旋轉構件,及為可作用在釋放凸輪372上之操作構件以相對於驅動輸入部位74b移動釋放凸輪372。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在箭頭M的方向上(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向匣的外面)移動釋放凸輪372。
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的接觸部位332g充作可旋轉構件側推進部位(顯影裝置框側推進部位、操作構件推進部位),用以藉由顯影蓋332的旋轉將力施加到釋放凸輪372的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接觸部位372a)。接觸部位332g向匣P的外面(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施加力到釋放凸輪372的接觸部位372a。
接觸部位372a為被引導件到匣P的外面之向外力接收部位(第一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
藉由圓柱部位372k的自由端中之推進部位(圖38),釋放凸輪372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一段移動而到外部位置。並且,釋放凸輪372在箭頭M的方向上移動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以將其縮回到第一位置(圖40的部分(b),圖45)。
此時,如圖44及45所示,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移動距離p係大於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量q,因此,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被破壞。雖然主裝配2的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繼續旋轉,但是驅動輸
入構件74停止。結果,顯影滾輪齒輪69的旋轉以及因此的顯影滾輪6的旋轉停止。
當釋放凸輪372移動到外部位置時,釋放凸輪372及驅動輸入部位74b的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圖17)係投影到平行於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之幻影線上。然後,釋放凸輪372的區域與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的區域至少局部彼此重疊。在此實施例中,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區域係在釋放凸輪372的區域內。
如上述,藉由釋放凸輪372的滑動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從第二位置移動到第一位置之移動距離p係大於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量q較佳。也就是說,在釋放凸輪372係在外部位置之狀態中(圖45),與在顯影滾輪6的縱向方向上之驅動輸入部位74b的自由端比較,釋放凸輪372的推進部位(釋放凸輪372的自由端)係在外面較佳。
然而,驅動輸入部位74b的端表面(自由端)及釋放凸輪372的端表面實質上可在同一平面中。在釋放凸輪372係在外部位置之狀態中,即使釋放凸輪372的自由端之位置係在驅動輸入部位74b的自由端之位置內,若驅動力未傳動到驅動輸入構件74的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圖17)則仍足夠。
在上文中,已說明對在箭頭K的方向上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一起連動之顯影滾輪6的驅動斷開之操作。藉由利用此種結構,顯影滾輪6可在旋轉的同時與鼓4隔開。結
果,依據顯影滾輪6與鼓4之間的間隔距離可停止到顯影滾輪6的驅動傳動。
[驅動連接操作]
將說明有關當將狀態從顯影滾輪6與鼓4隔開的狀態改變到它們彼此連接的狀態時之驅動連接部位的操作。此操作係與上述之從接觸狀態到隔開顯影裝置狀態的操作相反。
在隔開顯影裝置狀態中(顯影單元9係在角度θ2位置中,如圖7的部分(c)所示),驅動連接位置係在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彼此斷開之狀態中,如圖45所示。也就是說,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一位置中。
當間隔力接收構件45在箭頭F2的方向上從推進力接收部位45a慢慢縮回時,在圖7所示的箭頭H之方向上,由推進彈簧95(圖4)的力旋轉顯影單元9(與上述K方向比較為反向旋轉)。
此時,如圖42所示,釋放凸輪372的力接收部位372b係與用於驅動側匣蓋構件324的限制部位之嚙合部位324t嚙合且不旋轉。結果,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相對於釋放凸輪372旋轉。
藉由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的旋轉,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32的接觸部位332g開始從釋放凸輪372的接觸部位372a縮回。由彈簧370的力在箭頭N的方向上移動釋放
凸輪372一段對應於接觸部位332g的反作用力之量。
在顯影單元9旋轉角度θ1的狀態中(圖7的部分(b),及圖44),藉由彈簧370的推進力,釋放凸輪372係在內部位置中。
利用移動到外部位置將釋放凸輪372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分開,藉由主裝配2的彈簧(未圖示)在釋放凸輪372的方向上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移動到第二位置。然後,驅動輸入構件74係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嚙合,如圖44所示。
藉此,將驅動力從主裝配2傳動到顯影滾輪6,因此旋轉顯影滾輪6。此時,顯影滾輪6及鼓4係保持彼此隔開。
從此狀態,顯影單元9慢慢地旋轉在圖7中箭頭H的方向上,藉此,顯影滾輪6可接觸到鼓4(圖7的部分(a))。同樣在此狀態中,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中。在上文中,已說明到與箭頭H的方向上之顯影單元9的旋轉一起連動之顯影滾輪6的驅動傳動操作。利用上述此結構,顯影滾輪6在旋轉同時與鼓4產生接觸,及依據顯影滾輪6與鼓4之間的間隔距離,可將驅動力傳動到顯影滾輪6。
如上述,利用上述結構,依據顯影單元9的旋轉角度可明確地決定到顯影滾輪6的驅動斷開與驅動傳動之間的切換。
[實施例5]
參考圖46至圖53,將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5。在此實施例中,釋放構件472、驅動側匣蓋42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分別對應於釋放凸輪72、彈簧70、釋放槓桿73、驅動側匣蓋2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
另一方面,釋放構件472、驅動側匣蓋42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的配置、結構及功能係局部不同於釋放凸輪72、驅動側匣蓋2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的配置、結構及功能。此外,此實施例未設置釋放槓桿73及彈簧70。在下文中,將特別詳細說明不同於上述實施例之論點。在此實施例的說明中,與實施例1及2相同的參考號碼係指派給此實施例中具有對應功能之元件,及為了簡化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到顯影滾輪的驅動傳動]
參考圖46及47,將說明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
此實施例之驅動連接部位包括驅動輸入構件74、釋放構件(退耦構件)472、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及驅動側匣蓋構件424。
如圖46及47所示,匣驅動傳動構件74貫穿驅動側匣蓋構件424的開口424e、釋放構件472的開口472f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的開口432d,並且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嚙合。尤其是,如圖46所示,驅動側匣蓋
構件424(其為設置在匣的縱向端部位中之框)係設置有開口424e及424d(它們為通孔)。與驅動側匣蓋構件424連接的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包括設置有開口432d(其為通孔)之圓柱部位432b。
驅動輸入構件74的軸部位74x係貫穿過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的開口432d、釋放構件472的開口472f及驅動側匣蓋構件424的開口424e。軸部位74x的自由端中之驅動輸入部位74b係向匣的外面露出。
(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
參考圖46、47及48,將更詳細說明驅動連接部位。在匣P的縱向端部位中,設置驅動側匣蓋構件424作為框的一部分。以從承載構件45朝驅動側匣蓋構件424(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從內部朝向外部)的順序配置驅動輸入構件74、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及釋放構件472。這些構件的旋轉軸線係與驅動輸入構件74的旋轉軸線(旋轉軸線X)同軸。
圖48的部分(a)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如上述,驅動輸入構件74的待承載部位74p(圓柱部位的內表面)及承載構件45的第一承載部位45p(圓柱部位的外表面)係彼此嚙合。此外,驅動輸入構件74的圓柱部位74q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的內周圍432q係彼此嚙合。也就是說,藉由在相對端部位之每一個中的承載構件45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可旋轉地支
撐驅動輸入構件74。
此外,承載構件45的第一承載部位45p(圓柱部位的外表面)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的內周圍432q之中心係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軸線X同軸。在相對於匣P的縱向方向之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外面,設置驅動側匣蓋構件424。
圖48的部分(a)為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之間的耦合狀態之概要剖面圖。以此方式,驅動輸入部位74b係向匣的外面凸出超過驅動側匣蓋構件424的開口424e之開口平面。
圖48的部分(b)為驅動輸入部位74b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退耦之概要剖面圖。釋放構件472可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向匣的外面)。藉由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釋放構件472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以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如此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與驅動輸入部位74b隔開。藉此,驅動輸入構件74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彼此退耦,使得旋轉力不會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傳動到驅動輸入部位74b。
(釋放機構)
將說明釋放機構(驅動斷開機構)。
圖49為釋放構件472與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之間
的關係圖。釋放構件472包括實質上圓柱部位472k、在圓柱部位472k的內端表面中向圓柱部位的外面擴展之碟部位472g、從碟部位472g凸出之力接收部位472b(凸出部位,待嚙合部位)。在此實施例中,力接收部位472b係為相對於碟部位472g放射狀凸出的凸出形式。碟部位472g係設置有引導件溝槽472h。引導件溝槽472h為在碟部位472g的放射方向上凹入之凹處。
釋放構件472的圓柱部位472k被支撐,以便相對於驅動側匣蓋構件424的開口424e可滑動(沿著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可滑動)。換言之,實質上平行於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釋放構件472相對於驅動側匣蓋構件424可移動。
釋放構件472的圓柱部位472k之中心及驅動側匣蓋構件424的開口424e之中心係彼此同軸。
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係設置有引導件432h作為引導件部位,及釋放構件472係設置有引導件溝槽472h作為待引導件部位,如上述。引導件432h係平行於軸方向延伸。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的引導件432h係與釋放構件472的引導件溝槽472h嚙合。藉由引導件432h與引導件溝槽472h之間的嚙合,釋放構件472相對於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只在旋轉軸線方向上(箭頭M及N)可滑動。
取代引導件432h的平行配置,可使引導件溝槽472h平行於旋轉軸線X。若碟部位472g的寬度增加,則使釋
放構件472平行於旋轉軸線X可移動,及引導件溝槽472h係平行於旋轉軸線X延伸碟部位472g中。釋放構件472不一定總要平行於旋轉軸線X移動,而是可相對於旋轉軸線X傾斜。
圖50為驅動側匣蓋構件424圖。釋放構件472的力接收部位(待嚙合部位、凸出部位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472b可接觸到驅動側匣蓋構件424的嚙合部位(接觸部位、接觸表面)424t及嚙合部位(接觸部位、接觸表面)424s。嚙合部位424s及嚙合部位424t係相對於旋轉軸線X傾斜(傾斜表面)。
[驅動斷開操作]
參考圖7及圖50至53,將說明當其狀態從顯影滾輪6及鼓4彼此接觸的狀態改變到它們彼此分開的狀態時之驅動連接部位的操作。在圖50至53中,為了更妥善圖解,概要圖解一些部分及釋放構件472的結構。
[狀態1]
如圖7的部分(a)所示,間隔力推進構件80及承載構件45的推進力接收部位(間隔力接收部位)45a彼此間隔開間隙d。在此事例中,鼓4及顯影滾輪6彼此接觸。此狀態被稱作間隔力推進構件80的“狀態1”。驅動連接部位的狀態係如圖51所示。在圖51的部分(a)中,概要圖解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
間的嚙合部位。圖51的部分(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之立體圖。
在釋放構件472的力接收部位472b與驅動側匣蓋構件424的嚙合部位424s之間,提供間隙。釋放構件472係在內部位置中,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中,使得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彼此嚙合嚙合量q,因此,能夠驅動傳動。
[狀態2]
當間隔力推進構件(其主裝配側推進構件)80從顯影接觸及驅動傳動狀態在箭頭F1的方向上移動δ1時,如圖7的部分(b)所示,在箭頭K的方向上,顯影單元9在旋轉軸線X四周旋轉角度θ1,如上述。結果,顯影滾輪6與鼓4隔開距離ε1。顯影單元9中之釋放構件472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與顯影單元9一起連動地在箭頭K的方向上旋轉角度θ1。另一方面,當匣P係安裝在主裝配2中時,鼓單元8、驅動側匣蓋構件424及非驅動側匣蓋構件25係相對於主裝配2固定在適當位置中。因此,釋放構件472係相對於驅動側匣蓋構件424旋轉。換言之,驅動側匣蓋構件424係相對於釋放構件472旋轉。
圖52的部分(a)及圖52的部分(b)圖解驅動連接部位的狀態。藉由釋放構件472的旋轉,釋放構件472的力接收部位472b及驅動側匣蓋構件424的嚙合部位424s
開始彼此接觸。同樣在此狀態中,釋放構件472仍在內部位置中,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仍在第二位置中,因此,使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保持彼此嚙合(圖52的部分(a))。
因此,經由顯影滾輪齒輪69,正將從主裝配2輸入到驅動輸入構件74之驅動力傳動到顯影滾輪6。
[狀態3]
圖53的部分(a)及圖53的部分(b)圖解當間隔力推進構件80的主裝配側推進構件如圖7的部分(c)所示在圖式中箭頭F1所指示的方向上從顯影裝置分開驅動傳動位置移動δ2時之驅動連接部位。
藉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移動δ2,藉由推進力接收部位45a從間隔力推進構件80接收力將顯影單元9旋轉角度θ2(>θ1)。與藉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將顯影單元9旋轉角度θ2一起連動,釋放構件472及顯影裝置框(顯影裝置框29、承載構件45、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旋轉在圖式中箭頭K的方向上。
釋放構件472在力接收部位472b係與驅動側匣蓋構件424的嚙合部位424s相接觸的同時旋轉。因此,釋放構件472係相對於驅動側匣蓋構件424旋轉,及從嚙合部位424s接收反作用力。嚙合部位424s為相對於旋轉軸線X傾斜之傾斜表面。因此,釋放構件472經由力接收部位472b從嚙合部位424s接收向外力(箭頭M方向)。
如上述,藉由釋放構件472的引導件溝槽472h與顯影裝置覆蓋構件432的引導件432h之間的嚙合(圖10),釋放構件472只在軸方向(箭頭M及N)上可滑動。
因此,藉由力接收部位472b從驅動側匣蓋構件424的嚙合部位424s所接收的力,釋放構件472向匣P的外面移動(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朝外面)。當釋放構件472移動時,力接收部位472b相對於驅動側匣蓋構件424的嚙合部位424s滑動。
嚙合部位424s充作推進部位(第一操作構件側推進部位、第一可旋轉構件側推進部位、第一光敏構件框側推進部位),用以施加向外力到力接收部位(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472b。
如此,釋放構件472相對於驅動側匣蓋構件424在箭頭K的方向上(圖7的部分(c))旋轉,及在箭頭M的方向上滑動一段移動距離p。與釋放構件472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一起連動,在軸線X的方向上,釋放構件472的圓柱部位472k係與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重疊。釋放構件472的圓柱部位472k之自由端在箭頭M的方向上滑動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一段移動距離p。
總之,經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將主裝配2所提供的推進力傳動到匣P的承載構件45(推進力接收部位45a)。藉此,顯影單元9(顯影裝置框)旋轉θ2(圖7
的部分(c))。因此,釋放構件472亦相對於驅動側匣蓋構件424旋轉角度θ2。
此時,釋放構件472的力接收部位472b接收藉由嚙合(接觸)到顯影側蓋構件424的嚙合部位424s來接收力。結果,釋放構件472係沿著旋轉軸線X滑動到外部位置。
光敏構件框的一部分之驅動側匣蓋構件424為相對於釋放構件472可旋轉之可旋轉構件,及為可作用在釋放構件472上以移動在釋放構件472中之操作構件。藉由相對於釋放構件472旋轉,驅動側匣蓋構件424在箭頭M的方向上(在顯影滾輪6的縱向方向上向匣P的外面)移動釋放構件472。
驅動側匣蓋構件424的嚙合部位424s充作可旋轉構件側推進部位(光敏構件框側推進部位、操作構件側推進部位),用以施加力到釋放構件472的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力接收部位)472b。利用匣蓋構件424相對於釋放構件472的旋轉,嚙合部位424s施加向外力(相對於顯影滾輪6的縱向方向向外)到力接收部位472b。
結果,釋放構件472移動到外部位置,及藉由圓柱部位472k的自由端中之推進部位來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圖46)。
釋放構件472在箭頭M的方向上移動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以將其縮回到第一位置(圖48的部分(b),圖53)。
此時,如圖52及53所示,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移動距離p係大於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量q,因此,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被破壞。雖然主裝配2的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繼續旋轉,但是驅動輸入構件74停止。結果,顯影滾輪齒輪69的旋轉以及因此的顯影滾輪6停止。
當釋放構件472移動到外部位置時,釋放構件472及驅動輸入部位74b的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圖17)係投影到平行於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之幻影線上。然後,釋放構件472的區域及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的區域至少局部彼此重疊。在此實施例中,驅動輸入部位74b的區域係在釋放構件472的區域內。
如上述,藉由釋放構件472的滑動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從第二位置移動到第一位置之移動距離p係大於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量q較佳。也就是說,在釋放構件472係在外部位置的狀態中(圖53),釋放構件472的推進部位(釋放構件472的自由端)係在相對於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之驅動輸入部位74b的自由端之外面較佳。
然而,驅動輸入部位74b的端表面(自由端)及釋放構件472的端表面實質上係在修改平面上。即使釋放構件472的自由端之位置係在驅動輸入部位74b的自由端之位置內,若驅動力未傳動到驅動輸入構件74的旋轉力接收
部位74b4則仍足夠。
在上文中,已說明對在箭頭K的方向上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一起連動之顯影滾輪6的驅動斷開之操作。藉由利用此種結構,顯影滾輪6可在旋轉的同時與鼓4隔開。結果,依據顯影滾輪6與鼓4之間的間隔距離可停止到顯影滾輪6的驅動傳動。
[驅動連接操作]
將說明有關當將狀態從顯影滾輪6與鼓4隔開的狀態改變到它們彼此連接的狀態時之驅動連接部位的操作。此操作係與上述之從接觸狀態到隔開顯影裝置狀態的操作相反。
在隔開顯影裝置狀態中(顯影單元9係在角度θ2位置中,如圖7的部分(c)所示),驅動連接位置係在驅動輸入構件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彼此斷開之狀態中,如圖15所示。也就是說,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一位置中。
當間隔力接收構件45在箭頭F2的方向上從推進力接收部位45a慢慢縮回時,在圖7所示的箭頭H之方向上,由推進彈簧95(圖4)的力旋轉顯影單元9(與上述K方向比較為反向旋轉)。顯影單元9的釋放構件472相對於光敏構件框(驅動側匣蓋424)旋轉。
藉由釋放構件472相對於驅動側匣蓋構件424的旋轉,釋放構件472的力接收部位472b與匣蓋的嚙合部位
424s分開,及開始接觸到嚙合部位424t。
如圖50所示,嚙合部位424t為相對於旋轉軸線X傾斜之傾斜表面,因此,藉由與嚙合部位424t接觸,力接收部位472b接收包含箭頭N的方向上之成分的反作用力。因此,利用旋轉,藉由從嚙合部位424t所接收的力,在力接收部位472b滑動在嚙合部位424t的同時,釋放構件472移動在箭頭N的方向上。嚙合部位424t充作推進部位(第二旋轉部位、第二操作構件側推進部位、第二光敏構件框側推進部位),用以施加向內力到力接收部位472b。
在顯影單元9旋轉角度θ1(圖7的部分(b),圖52)之狀態中,藉由力接收部位472b從驅動側匣蓋構件424的嚙合部位424t所接收的反作用力,釋放構件472移動到內部位置。
利用釋放構件472移動到內部位置以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分開,在箭頭N的方向上,藉由主裝配2的彈簧(未圖示)的推進,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移動到第二位置。然後,驅動輸入構件74係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嚙合,如圖52所示。
藉此,將驅動力從主裝配2傳動到顯影滾輪6,因此旋轉顯影滾輪6。此時,顯影滾輪6及鼓4係保持彼此隔開。
從此狀態,顯影單元9慢慢旋轉在圖7中箭頭H的方向上,藉此,顯影滾輪6可接觸到鼓4(圖7的部分
(a))。同樣在此狀態中,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中。
在上文中,已說明與箭頭H的方向上之顯影單元9的旋轉一起連動之顯影滾輪6的驅動傳動操作。利用上述此結構,顯影滾輪6在旋轉同時與鼓4產生接觸,及依據顯影滾輪6與鼓4之間的間隔距離,可將驅動力傳動到顯影滾輪6。
驅動側匣蓋構件424的嚙合部位424t(圖50、52、53)充作第二可旋轉構件側推進部位(第二光敏構件框側推進部位、第二操作構件側推進部位),用以施加力到釋放構件472的力接收部位(第二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472b。藉由驅動側匣蓋構件424相對於釋放構件472的旋轉,嚙合部位424t推進力接收部位472b以移動釋放構件472到內部位置。
在此實施例中,力接收部位472b充作用以接收向外力之力接收部位(第一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及用以接收向內力之力接收部位(第二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二者。
如上述,利用上述結構,依據顯影單元9的旋轉角度可明確地決定到顯影滾輪6的驅動斷開與驅動傳動之間的切換。
根據此實施例,可移動退耦構件卻不必使用彈性構件。
[實施例6]
參考圖54至圖61,將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6。此實施例的驅動輸入構件574、承載構件545、釋放構件572、驅動側匣蓋52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532對應於實施例1的驅動輸入構件74、承載構件45、釋放凸輪72、驅動側匣蓋2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
另一方面,驅動輸入構件574、承載構件545、釋放構件572、驅動側匣蓋52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532的配置、結構及功能係局部不同於實施例1的驅動輸入構件74、承載構件45、釋放凸輪72、驅動側匣蓋2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32。
此外,此實施例未設置釋放槓桿73及彈簧70。在下文中,將特別詳細說明不同於上述實施例之論點。在此實施例的說明中,與實施例1及2相同的參考號碼係指派給此實施例中具有對應功能之元件,及為了簡化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到顯影滾輪的驅動傳動]
參考圖54及55,將說明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
此實施例之驅動連接部位包括驅動輸入構件574、釋放構件572、顯影裝置覆蓋構件532及驅動側匣蓋構件524。
如圖54及55所示,驅動傳動構件574貫穿驅動側匣蓋構件524的開口524e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532的開口
532d以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嚙合。尤其是,如圖54所示,驅動側匣蓋構件524(其為設置在匣的縱向端部位中之框)係設置有開口524e及524d(它們為通孔)。與驅動側匣蓋構件524連接的顯影裝置覆蓋構件532包括設置有開口532d(其為通孔)之圓柱部位532b。
驅動輸入構件574的軸部位574x延伸經過顯影裝置覆蓋構件532的開口532d及驅動側匣蓋構件524的開口524e,及自由端部位中之驅動輸入部位574b係暴露至匣的外面。
另一方面,釋放構件572的軸部位572x貫穿設置在驅動輸入構件574內的通孔(開口)574r。通孔574r係同軸設置有驅動輸入構件574並且貫穿驅動輸入部位574b。釋放構件572的軸部位572x被支撐,以便可滑動在通孔574r中,及在釋放構件572係在通孔574r中的同時,釋放構件572在內部位置及外部位置之間可往返。
藉由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耦合,驅動輸入部位574b接收旋轉力。尤其是,驅動輸入部位574b包括旋轉力接收部位,用以接觸凹處62b來接收旋轉力。
(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
參考圖54、55、56,將更詳細說明驅動連接部位。在匣P的縱向端部位中,設置驅動側匣蓋構件524作為匣框(顯影裝置框)的一部分。顯影滾輪的軸係由承載構件
545支撐。
以從承載構件545朝驅動側匣蓋構件524(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從內部朝向外部)的順序設置釋放構件572、驅動輸入構件574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532。這些構件的旋轉軸線係與驅動輸入構件574的旋轉軸線(旋轉軸線X)同軸。
圖56的部分(a)及(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概要剖面圖。
如上述,驅動輸入構件574的待承載部位574p(圓柱部位的內表面)及承載構件545的第一承載部位545p(圓柱部位的外表面)係彼此嚙合。此外,驅動輸入構件574的圓柱部位574q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532的內周圍532q係彼此嚙合。也就是說,藉由在相對端部位之每一個中的承載構件545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532可旋轉地支撐驅動輸入構件574。
此外,承載構件545的第一承載部位545p(圓柱部位的外表面)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532的內周圍532q之中心係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軸線X同軸。在相對於匣P的縱向方向之顯影裝置覆蓋構件532外面,設置驅動側匣蓋構件524。
圖56的部分(a)為驅動輸入構件574的驅動輸入部位5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之間的耦合狀態之概要剖面圖。以此方式,驅動輸入部位574b係向匣的外面凸出超過驅動側匣蓋構件524的開口524e之
開口平面。圖56的部分(b)為驅動輸入部位574b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退耦之狀態的概要剖面圖。
釋放構件572可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向匣的外面)。藉由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釋放構件572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以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如此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與驅動輸入部位574b隔開。藉此,驅動輸入構件574係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退耦,使得旋轉力不會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傳動到驅動輸入部位574b。
(釋放機構)
將說明釋放機構(驅動斷開機構)。圖57為驅動輸入構件574、釋放構件572與顯影裝置覆蓋構件532之間的關係圖。釋放構件572係設置有實質上平行於旋轉軸線X豎立之軸部位572x以及延伸在與軸部位572x交叉的方向上之力接收部位572b。力接收部位572b延伸在實質上垂直於軸部位572x(垂直於旋轉軸線X)的方向上。
軸部位572x貫穿驅動力輸入構件574的通孔574r及承載構件545的開口545r。也就是說,藉由承載構件545及驅動力輸入構件574將釋放構件572支撐在軸部位572x的相對端中。軸部位572x、通孔574r及開口545r係與旋轉軸線X同軸。通孔574r係平行於軸線X,因此,在旋轉軸線X的方向上,釋放構件572相對於通孔
574r可滑動。換言之,實質上沿著平行於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之線,釋放構件572可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向匣的外面)及箭頭N的方向上(向匣的內部)。
承載構件545的圓柱部位545q係設置有溝槽形式的嚙合部位545h。嚙合部位545h係藉由釋放構件572的力接收部位572b來嚙合。溝槽式的嚙合部位545h實質上平行於旋轉軸線X。
圖58為驅動側匣蓋構件424圖。釋放構件572的力接收部位(待嚙合部位、凸出部位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572b可接觸到驅動側匣蓋構件524的嚙合部位(接觸部位、接觸表面)524t及嚙合部位(接觸部位、接觸表面)524s。嚙合部位524t及嚙合部位524s係相對於旋轉軸線X傾斜(傾斜表面)。
[驅動斷開操作]
參考圖7及圖58至61,當其狀態從顯影滾輪6與鼓4彼此接觸的狀態改變到它們彼此隔開之狀態時的驅動連接部位的操作。在圖58至61中,為了更妥善圖解,概要圖解一些部分及釋放構件472的結構。
[狀態1]
如圖7的部分(a)所示,間隔力推進構件80及承載構件545的推進力接收部位(間隔力接收部位)545a係彼此隔開間隙d。在此事例中,鼓4及顯影滾輪6彼此接
觸。此狀態被稱作間隔力推進構件80的“狀態1”。驅動連接部位的狀態係如圖59所示。在圖59的部分(a)中,概要圖示驅動輸入構件574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部位。圖59的部分(b)為驅動連接部位的結構之立體圖。
在釋放構件572的力接收部位572b與驅動側匣蓋構件524的嚙合部位524s之間,提供間隙。釋放凸輪572係在內部位置中,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中,使得驅動輸入構件574的驅動輸入部位574b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彼此嚙合嚙合量q,因此能夠驅動傳動。
[狀態2]
當間隔力推進構件(其主裝配側推進構件)80從顯影接觸及驅動傳動狀態在箭頭F1的方向上移動δ1時,如圖7的部分(b)所示,在箭頭K的方向上,顯影單元9在旋轉軸線X四周旋轉角度θ1,如上述。結果,顯影滾輪6與鼓4隔開距離ε1。顯影單元9中之釋放構件572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532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一起連動地在箭頭K的方向上旋轉角度θ1。
如圖57所示,凸出在旋轉軸線X的法線方向上之釋放構件572的力接收部位572b係與承載構件545的嚙合部位545h嚙合。因此,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連動地,釋放構件572旋轉在箭頭K的方向上(圖7)。
另一方面,當匣P係安裝在主裝配2中時,鼓單元8、驅動側匣蓋構件524及非驅動側匣蓋構件525係相對於主裝配2固定在適當位置中。因此,釋放構件572係相對於驅動側匣蓋構件524旋轉。換言之,驅動側匣蓋524係相對於釋放構件572旋轉。
圖60的部分(a)及圖60的部分(b)為此時之驅動連接部位的狀態圖。如圖60的部分(a)所示,釋放構件572的力接收部位572b開始接觸到驅動側匣蓋構件524的嚙合部位524s。
此時,釋放構件572係在內部位置中,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中,因此,使驅動輸入構件574及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保持彼此嚙合(圖60的部分(a))。
因此,從主裝配2輸入到驅動輸入構件574之驅動力正經由顯影滾輪齒輪69傳動到顯影滾輪6。
[狀態3]
圖61的部分(a)及圖61的部分(b)為當如圖7的部分(c)所示在圖式中的箭頭F1所指示之方向上間隔力推進構件80的主裝配側推進構件從顯影裝置分開驅動傳動位置移動δ2時之驅動連接部位圖。藉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移動δ2,藉由推進力接收部位545a從間隔力推進構件80接收力將顯影單元9轉動角度θ2(>θ1)。
與藉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將顯影單元9旋轉經過角
度θ2一起連動,釋放凸輪572及顯影裝置框(顯影裝置框29、承載構件545及顯影裝置覆蓋構件532)係旋轉在由圖式中箭頭K所指示之方向上。
當力接收部位(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572b係與驅動側匣蓋構件524的嚙合部位524s接觸的同時釋放構件572旋轉。因此,釋放構件572在旋轉的同時從嚙合部位524s接收反作用力。嚙合部位524s為相對於旋轉軸線X傾斜的傾斜表面。因此,釋放構件572係經由力接收部位572b從嚙合部位524s接收向外力(箭頭M方向)。
藉由釋放構件572的力接收部位572b與承載構件545的嚙合部位545h(圖7)之間的嚙合,釋放構件572只在軸方向(箭頭M及N)可滑動,如上述。
因此,藉由力接收部位572a從驅動側匣蓋構件524的嚙合部位524s所接收的力,釋放構件572向匣P的外面移動(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朝外面)。當釋放構件572移動時,力接收部位572b滑動在驅動側匣蓋構件524的嚙合部位524s上。
如此,釋放構件572相對於驅動側匣蓋構件524在箭頭K的方向上旋轉(圖7的部分(c))及在箭頭M的方向上滑動一段移動距離p。藉此,與釋放構件572移動在箭頭M的方向上連動地,在旋轉軸線X方向上,釋放構件572的軸部位572x係與驅動輸入構件574的驅動輸入部位574b重疊。釋放構件572的軸部位572x之自由端部位滑動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在箭頭M的方向上一段
移動距離p。
總之,經由間隔力推進構件80,將主裝配2所提供的推進力傳動到匣P的承載構件545(推進力接收部位545a)。藉此,顯影單元9(顯影裝置框)旋轉θ2(圖7的部分(c))。因此,釋放構件572亦相對於驅動側匣蓋構件524旋轉角度θ2。
此時,釋放構件572的力接收部位572b接收藉由嚙合(接觸)到顯影側蓋構件524的嚙合部位524s來接收力。結果,釋放構件472係沿著旋轉軸線X滑動到外部位置。
光敏構件框的一部分之驅動側匣蓋構件524充作相對於釋放構件572可旋轉之可旋轉構件,及充作藉由作用在釋放構件572上來相對於驅動輸入部位574b移動釋放構件572之操作構件。驅動側匣蓋構件524相對於釋放構件572旋轉,以在箭頭M的方向上移動釋放構件572(在顯影滾輪6的縱向方向上向匣P的外面)。
驅動側匣蓋構件524的嚙合部位524s充作可旋轉構件側推進部位(光敏構件框側推進部位、操作構件推進部位),用以施加力到釋放構件572的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力接收部位)572b。
利用驅動側匣蓋構件524相對於釋放構件572的旋轉,嚙合部位524s施加向外力(相對於顯影滾輪6的縱向方向向外)到力接收部位572b。釋放構件572的力接收部位572b為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向外力接收部
位),用以接收推進驅動輸出構件62之向外力。
結果,釋放構件572移動到外部位置,及在軸部位572x(圖57)的自由端部位(推進部位)中推進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
釋放構件572在箭頭M的方向上移動顯影裝置輸出構件62,以將其縮回到第一位置(圖56的部分(b)及圖61)。
此時,如圖60及61所示,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移動距離p係大於驅動輸入構件5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量q,因此,驅動輸入構件5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被破壞。雖然主裝配2的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繼續旋轉,但是驅動輸入構件574停止。結果,顯影滾輪齒輪69的旋轉以及因此的顯影滾輪6之旋轉停止。
當釋放構件572係在外部位置時,釋放構件572及驅動輸入部位574b的旋轉力接收部位(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圖17)係投影到平行於顯影滾輪6的旋轉軸線之幻影線上。然後,釋放構件572的區域及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的區域至少局部彼此重疊。在此實施例中,驅動輸入部位574b的區域係在釋放構件572的區域內。
藉由釋放構件572的滑動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從第二位置移動到第一位置之移動距離p係大於驅動輸入構件5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之間的嚙合量q較佳。
因此,在釋放構件572係在外部位置之狀態中(圖61),釋放構件572的推進部位(釋放構件572的自由端部位)係在顯影滾輪的縱向方向上之驅動輸入部位574b的自由端部位之外面較佳。也就是說,釋放構件572在顯影滾輪6的縱向方向上向外凸出超過驅動輸入部位574b。
然而,相對於縱向方向,釋放構件572的自由端及驅動輸入部位574b的自由端可實質上在同一平面中。只要驅動輸入部位574b的旋轉力接收部位(旋轉力接收部位74b4,圖17)未從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接收旋轉驅動力,若釋放構件572的自由端係在驅動輸入部位574b的自由端內,則就足夠。
在上文中,已說明對在箭頭K的方向上與顯影單元9的旋轉一起連動之顯影滾輪6的驅動斷開之操作。藉由利用此種結構,顯影滾輪6可在旋轉的同時與鼓4隔開。結果,依據顯影滾輪6與鼓4之間的間隔距離可停止到顯影滾輪6的驅動傳動。
[驅動連接操作]
將說明有關當將狀態從顯影滾輪6與鼓4隔開的狀態改變到它們彼此連接的狀態時之驅動連接部位的操作。此操作係與上述之從接觸狀態到隔開顯影裝置狀態的操作相反。
在隔開顯影裝置狀態中(顯影單元9係在角度θ2位
置中,如圖7的部分(c)所示),驅動連接位置係在驅動輸入構件5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彼此斷開之狀態中,如圖61所示。也就是說,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一位置中。
當間隔力接收構件45在箭頭F2的方向上從推進力接收部位45a慢慢縮回時,在圖7所示的箭頭H之方向上,由推進彈簧95(圖4)的力旋轉顯影單元9(與上述K方向比較為反向旋轉)。顯影單元9的釋放構件572相對於光敏構件框(驅動側匣蓋524)旋轉。
藉由釋放構件572相對於驅動側匣蓋構件524的旋轉,釋放構件572的力接收部位572b與匣蓋的嚙合部位524s分開,及開始接觸到嚙合部位524t。
如圖58所示,嚙合部位524t為相對於旋轉軸線X傾斜之傾斜表面,因此,藉由與嚙合部位524t接觸,力接收部位572b接收包含箭頭N的方向上之成分的反作用力。因此,利用旋轉,藉由從嚙合部位524t所接收的力,在力接收部位572b滑動在嚙合部位524t的同時,釋放構件572移動在箭頭N的方向上。
在顯影單元9旋轉角度θ1(圖7的部分(b),圖)之狀態中,藉由力接收部位572b從驅動側匣蓋構件524的嚙合部位524t所接收的反作用力,釋放構件572移動到內部位置。力接收部位572充作向內力接收部位(第二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用以接收向匣p的內部所引導之力。
在此實施例中,力接收部位572b充作用以接收向外力之力接收部位(第一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及用以接收向內力之力接收部位(第二釋放構件側力接收部位)二者。
利用釋放構件572移動到內部位置以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隔開,在箭頭N的方向上藉由主裝配2的彈簧(未圖示推進,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移動到第二位置。然後,驅動輸入構件574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嚙合,如圖60所示。
藉此,將驅動力從主裝配2傳動到顯影滾輪6,因此旋轉顯影滾輪6。此時,顯影滾輪6及鼓4係保持彼此隔開。
從此狀態,顯影單元9慢慢旋轉在圖7中箭頭H的方向上,藉此,顯影滾輪6可接觸到鼓4(圖7的部分(a))。同樣在此狀態中,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係在第二位置中。
在上文中,已說明與箭頭H的方向上之顯影單元9的旋轉一起連動之顯影滾輪6的驅動傳動操作。利用上述此結構,顯影滾輪6在旋轉同時與鼓4產生接觸,及依據顯影滾輪6與鼓4之間的間隔距離,可將驅動力傳動到顯影滾輪6。
驅動側匣蓋構件524的嚙合部位524t(圖58、56、61)充作第二可旋轉構件側推進部位(第二光敏構件框側推進部位、第二操作構件側推進部位),用以施加力到釋
放構件572的力接收部位572b。藉由驅動側匣蓋構件524相對於釋放構件572的旋轉,嚙合部位524t推進力接收部位572b以移動釋放構件572到內部位置。
如上述,利用上述結構,依據顯影單元9的旋轉角度可明確地決定到顯影滾輪6的驅動斷開與驅動傳動之間的切換。
根據此實施例,可移動退耦構件卻不必使用彈性構件。
在此實施例中,作為退耦構件之釋放構件572貫穿驅動輸入構件574。以此方式,在釋放構件572設置在驅動輸入構件574內之結構中,釋放構件572可說是配置成鄰接驅動輸入構件574。
[實施例7]
參考圖62,將說明實施例7。在實施例的處理匣P中,以釋放槓桿973取代實施例1中之釋放槓桿73。
在實施例1中,藉由釋放槓桿73的力接收部位73b與驅動側匣蓋構件24嚙合,當顯影單元9旋轉時,釋放槓桿73相對於釋放凸輪72旋轉。
在此實施例中,釋放槓桿973的力接收部位973b與間隔力推進構件80(圖7)直接嚙合,以直接移動間隔力推進構件80。力接收部位973b充作推進力接收部位,用以從匣的外面(主裝配2)接收推進力。
當間隔力推進構件80移動在由箭頭F2所指示的方向
上時,釋放槓桿973移動在箭頭F2的方向上,以相對於釋放凸輪72旋轉。藉此,釋放槓桿在箭頭M的方向上移動釋放凸輪72,以將釋放凸輪72移動到外部位置。
另一方面,當間隔力推進構件80移動在箭頭F1的方向上時,釋放槓桿973移動在箭頭F1的方向上,以相對於釋放凸輪72旋轉。藉此,釋放凸輪使用彈簧70的力在箭頭N的方向上移動到內部位置。
在此實施例中,間隔力推進構件80(圖7)與釋放槓桿973嚙合但未與顯影裝置框(承載構件45)嚙合。因此,顯影單元9整個都不旋轉。尤其是,顯影滾輪6與光敏鼓4未隔開。利用此實施例的結構,在此種條件下,可移動釋放凸輪72,以在驅動輸入構件74的驅動輸入部位74b與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62的凹處62b之間耦合或退耦。
可以此實施例的釋放槓桿973取代實施例2中之釋放槓桿173。
[實施例8]
參考圖63,將說明實施例8。圖63為根據此實施例之顯影匣的立體圖。在此實施例的說明中,與實施例1相同的參考號碼係指派給此實施例中具有對應功能之元件,及為了簡化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在實施例1中,包含鼓單元8及顯影單元9之處理匣P可拆卸地安裝至成像設備1的主裝配2(圖3及9)。
在此實施例中,顯影單元9本身構成匣(顯影匣)D,其可拆卸地安裝至主裝配2。
另一方面,鼓單元8(圖4)係固定在主裝配2中(例如、匣盤60、圖3)。或者,鼓單元8可以是另一匣(光敏構件匣),其藉由匣盤60的支撐而安裝至主裝配2。
藉由將顯影匣D安裝在匣盤60上,設置在釋放槓桿73上之力接收部位73b係與鼓單元8嚙合。
實施例2至8的顯影單元9可以是如同此實施例之顯影匣D。
儘管已參考此處所揭示的結構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所陳述的細節,及此申請案欲涵蓋達成改良的目的或者下面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之此種修改或變化。
[工業應用]
根據本發明,可設置匣、處理匣及成像設備,其中,在匣與成像設備的主裝配之間可實現顯影滾輪的驅動之切換。
E:箭頭
H:箭頭
K:箭頭
M:箭頭
N:箭頭
X:旋轉中心(旋轉軸線)
4:鼓
4a:耦合構件
6:顯影滾輪
6a:軸部位
9:顯影單元
24:驅動側匣蓋構件
24d:開口
24e:開口
29:顯影裝置框
31:顯影葉片
32:顯影裝置覆蓋構件
32b:圓柱部位
32d:開口
45:推進力接收構件、承載構件
45p:第一承載部位
45q:第二承載部位
62:顯影裝置驅動輸出構件
69:顯影滾輪齒輪
70:彈簧
70a:開口
72:釋放凸輪
72f:開口
72k:圓柱部位
73:釋放槓桿
73d:開口
74:支撐匣側驅動傳動構件
74b:驅動輸入部位
74g:齒輪部位
74q:圓柱部位
74x:軸部位
Claims (12)
- 一種處理匣,包含:光敏鼓;顯影滾輪,其係組構成顯影形成在該光敏鼓上的潛像;殼體,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該第二端相對於該顯影滾輪的軸向方向與該第一端相反,該殼體可旋轉地支撐該光敏鼓及該顯影滾輪;耦合件,其操作性地連接於該顯影滾輪且包括凸出,該耦合件係配置成鄰接該殼體的該第一端;槓桿,其可相對於該殼體移動;以及推進構件,其係配置成鄰接該殼體的該第一端,該推進構件可隨著該槓桿的移動而相對於該耦合件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其中該推進構件的梢部係配置成在該推進構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比起在該推進構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為相對於該顯影滾輪的該軸向方向更遠離該殼體的該第二端,其中,當該推進構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推進構件的該梢部從該殼體露出,且從該殼體的該第二端沿著該顯影滾輪的該軸向方向量測至該推進構件的該梢部之距離等於或長於從該殼體的該第二端沿著該軸向方向量測至該耦合件的該凸出的梢部之距離,且其中,當該推進構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從該殼體的該第二端沿著該軸向方向量測至該推進構件的該梢部之距 離短於從該殼體的該第二端沿著該軸向方向量測至該耦合件的該凸出的該梢部之距離。
- 如請求項1之處理匣,其中,該耦合件係組構成從該凸出朝向該顯影滾輪傳動旋轉力。
- 如請求項1之處理匣,其中,該推進構件可在該顯影滾輪的該軸向方向上移動。
- 如請求項1之處理匣,其中,該推進構件係配置成鄰接該耦合件。
- 如請求項1之處理匣,其中,該推進構件具有圓柱形狀,且該推進構件在該耦合件位於該推進構件內部之狀態下往返運動。
- 如請求項1之處理匣,其中,該耦合件係設置有通孔,且其中,該推進構件在該耦合件的該通孔中往返運動。
- 一種處理匣,包含:光敏鼓;顯影滾輪,其係組構成顯影形成在該光敏鼓上的潛像;殼體,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該第二端相對於該顯影滾輪的軸向方向與該第一端相反,該殼體可旋轉地支撐該光敏鼓及該顯影滾輪;耦合件,其操作性地連接於該顯影滾輪且包括凸出,該耦合件係配置成鄰接該殼體的該第一端;推進力接收部位,其可藉由接收推進力而移動;以及推進構件,其係配置成鄰接該殼體的該第一端,該推進構件可隨著該推進力接收部位的移動而相對於該耦合件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其中該推進構件的梢部係配置成在該推進構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比起在該推進構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為相對於該顯影滾輪的該軸向方向更遠離該殼體的該第二端,其中,當該推進構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推進構件的該梢部從該殼體露出,且從該殼體的該第二端沿著該顯影滾輪的該軸向方向量測至該推進構件的該梢部之距離等於或長於從該殼體的該第二端沿著該軸向方向量測至該耦合件的該凸出的梢部之距離,且其中,當該推進構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從該殼體的該第二端沿著該軸向方向量測至該推進構件的該梢部之距離短於從該殼體的該第二端沿著該軸向方向量測至該耦合件的該凸出的該梢部之距離。
- 如請求項7之處理匣,其中,該耦合件係組構成從該凸出朝向該顯影滾輪傳動旋轉力。
- 如請求項7之處理匣,其中,該推進構件可在該顯影滾輪的該軸向方向上移動。
- 如請求項7之處理匣,其中,該推進構件係配置成鄰接該耦合件。
- 如請求項7之處理匣,其中,該推進構件具有圓柱形狀,且該推進構件在該耦合件位於該推進構件內部之狀態下往返運動。
- 如請求項7之處理匣,其中,該耦合件係設置有通孔,且其中,該推進構件在該耦合件的該通孔中往返運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15199 | 2015-06-05 | ||
JP2015115199 | 2015-06-05 | ||
JP2016098243A JP6873604B2 (ja) | 2015-06-05 | 2016-05-16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6-098243 | 2016-05-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11452A TW202111452A (zh) | 2021-03-16 |
TWI760936B true TWI760936B (zh) | 2022-04-11 |
Family
ID=57751739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17743A TWI607295B (zh) | 2015-06-05 | 2016-06-04 | 匣、處理匣及電子照相成像設備 |
TW106129550A TWI653517B (zh) | 2015-06-05 | 2016-06-04 | 匣、處理匣及電子照相成像設備 |
TW109141170A TWI760936B (zh) | 2015-06-05 | 2016-06-04 | 匣、處理匣及電子照相成像設備 |
TW107146336A TWI713954B (zh) | 2015-06-05 | 2016-06-04 | 匣、處理匣及電子照相成像設備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17743A TWI607295B (zh) | 2015-06-05 | 2016-06-04 | 匣、處理匣及電子照相成像設備 |
TW106129550A TWI653517B (zh) | 2015-06-05 | 2016-06-04 | 匣、處理匣及電子照相成像設備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46336A TWI713954B (zh) | 2015-06-05 | 2016-06-04 | 匣、處理匣及電子照相成像設備 |
Country Status (19)
Country | Link |
---|---|
US (5) | US10254712B2 (zh) |
EP (2) | EP3979005B1 (zh) |
JP (2) | JP6873604B2 (zh) |
KR (4) | KR102191893B1 (zh) |
CN (1) | CN107710079B (zh) |
AU (3) | AU2016273091B2 (zh) |
CA (5) | CA3207851A1 (zh) |
CL (1) | CL2017003008A1 (zh) |
CO (1) | CO2017012456A2 (zh) |
DE (1) | DE112016002515T5 (zh) |
GB (1) | GB2556482B (zh) |
MA (1) | MA53580A (zh) |
MX (3) | MX2017014869A (zh) |
PH (1) | PH12017502209A1 (zh) |
RU (3) | RU2723114C2 (zh) |
SG (2) | SG11201708834YA (zh) |
TW (4) | TWI607295B (zh) |
WO (1) | WO2016195118A1 (zh) |
ZA (1) | ZA2017066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76749B2 (ja) | 2013-12-06 | 2018-08-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CA2969088A1 (en) | 2014-11-28 | 2016-06-0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member constituting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6873604B2 (ja) | 2015-06-05 | 2021-05-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TWI668533B (zh) | 2016-03-04 | 2019-08-11 |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 處理匣及影像形成裝置 |
JP6855284B2 (ja) | 2017-03-03 | 2021-04-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TWI720790B (zh) * | 2017-06-15 | 2021-03-01 |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 卡匣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
JP7080678B2 (ja) | 2018-03-13 | 2022-06-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7102891B2 (ja) * | 2018-04-16 | 2022-07-20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キット |
KR20200052726A (ko) * | 2018-11-07 | 2020-05-15 |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 커플러 홀더 기반 토너 로킹 시스템 |
JP7259480B2 (ja) * | 2019-03-28 | 2023-04-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CN117908344A (zh) | 2019-08-09 | 2024-04-19 | 佳能株式会社 | 调色剂容器 |
KR20210141219A (ko) | 2020-05-15 | 2021-11-23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충전 심도 설정 장치 및 방법 |
CN115836253A (zh) | 2020-06-08 | 2023-03-21 | 佳能株式会社 | 调色剂容器和成像系统 |
JP2022050266A (ja) * | 2020-09-17 | 2022-03-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136262A1 (en) * | 2002-05-31 | 2009-12-2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TW201308032A (zh) * | 2006-12-11 | 2013-02-16 | Canon Kk | 處理匣及影像形成設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9223383T2 (de) | 1991-11-20 | 1998-04-16 | Canon Kk | Verfahren zum Befestigen eines Rakelblattes, Arbeitseinheit und Bilderzeugungsgerät |
JP3197112B2 (ja) | 1993-04-28 | 2001-08-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A2160649C (en) | 1994-10-17 | 1999-11-23 | Yoshiya Nomura | Toner container, toner container assembling method,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3382399B2 (ja) | 1994-12-26 | 2003-03-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H08314247A (ja) | 1995-05-16 | 1996-11-29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689504B2 (ja) * | 1996-09-26 | 2005-08-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745049B2 (ja) * | 1996-09-26 | 2006-02-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H1173010A (ja) * | 1997-07-03 | 1999-03-16 | Canon Inc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754813B2 (ja) * | 1997-12-02 | 2006-03-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337511A (ja) | 2000-05-26 | 2001-12-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3566697B2 (ja) | 2001-02-09 | 2004-09-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離隔機構 |
US6834173B2 (en) | 2001-11-05 | 2004-12-2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forming-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 locking portion to prevent the cartridge from disengaging from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unting such a cartridge |
JP2003162137A (ja) * | 2001-11-27 | 2003-06-06 | Canon Inc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
US6795671B2 (en) | 2002-01-15 | 2004-09-2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eaturing switchable, contact and spaced, clutch-operated developing units |
JP3884960B2 (ja) * | 2002-01-15 | 2007-02-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駆動装置及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4110128B2 (ja) | 2004-04-26 | 2008-07-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軸受部材 |
JP3950882B2 (ja) | 2004-10-06 | 2007-08-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146102A (ja) | 2004-11-25 | 2006-06-08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986077B2 (ja) | 2005-03-18 | 2007-10-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CN1851282B (zh) | 2005-04-21 | 2012-06-27 | Ntn株式会社 | 等速联轴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
JP4280770B2 (ja) | 2006-01-11 | 2009-06-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444997B2 (ja) | 2006-12-11 | 2010-03-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444999B2 (ja) | 2006-12-11 | 2010-03-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498407B2 (ja) | 2006-12-22 | 2010-07-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
JP4948382B2 (ja) | 2006-12-22 | 2012-06-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感光ドラム取り付け用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
JP4280772B2 (ja) | 2006-12-28 | 2009-06-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458378B2 (ja) | 2007-06-29 | 2010-04-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458377B2 (ja) | 2007-06-29 | 2010-04-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265628A (ja) * | 2008-04-01 | 2009-11-1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219626B2 (ja) | 2008-05-27 | 2013-06-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328230B2 (ja) | 2008-06-10 | 2013-10-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前記カートリッジ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5371627B2 (ja) | 2008-08-27 | 2013-12-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549426B2 (ja) | 2008-09-29 | 2010-09-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204384A (ja) | 2009-03-03 | 2010-09-1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US8270877B2 (en) | 2009-04-28 | 2012-09-18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5471015B2 (ja) | 2009-04-28 | 2014-04-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DE102009050137B3 (de) | 2009-10-20 | 2011-06-01 | Suevia Haiges Gmbh | Tränkvorrichtung für Nutzvieh |
JP2011185293A (ja) * | 2010-03-04 | 2011-09-22 | Fuji Xerox Co Ltd | 間欠駆動装置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紙送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177840A (ja) * | 2011-02-28 | 2012-09-13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312638B2 (ja) | 2011-06-17 | 2013-10-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 |
JP2013054183A (ja) * | 2011-09-02 | 2013-03-21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にカートリッジを装着する方法 |
JP5943716B2 (ja) | 2012-06-04 | 2016-07-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EP3486730B1 (en) | 2012-06-15 | 2020-08-0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6136373B2 (ja) * | 2013-03-04 | 2017-05-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6376749B2 (ja) | 2013-12-06 | 2018-08-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6873604B2 (ja) | 2015-06-05 | 2021-05-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ES2896765T3 (es) | 2016-06-14 | 2022-02-25 | Canon Kk | Cartucho de proceso y dispositivo de formación de imágenes electrofotográficas |
-
2016
- 2016-05-16 JP JP2016098243A patent/JP6873604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6-03 US US15/565,749 patent/US10254712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6-03 KR KR1020207014442A patent/KR10219189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6-03 CN CN201680033199.5A patent/CN107710079B/zh active Active
- 2016-06-03 GB GB1721013.9A patent/GB2556482B/en active Active
- 2016-06-03 SG SG11201708834YA patent/SG11201708834YA/en unknown
- 2016-06-03 AU AU2016273091A patent/AU2016273091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6-03 KR KR1020207035435A patent/KR10230931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6-03 KR KR1020177037644A patent/KR10194794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6-03 MX MX2017014869A patent/MX2017014869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6-03 MA MA053580A patent/MA53580A/fr unknown
- 2016-06-03 CA CA3207851A patent/CA3207851A1/en active Pending
- 2016-06-03 CA CA3081266A patent/CA3081266C/en active Active
- 2016-06-03 DE DE112016002515.7T patent/DE112016002515T5/de active Pending
- 2016-06-03 CA CA2987891A patent/CA2987891A1/en active Pending
- 2016-06-03 CA CA3081660A patent/CA3081660C/en active Active
- 2016-06-03 KR KR1020197003595A patent/KR10211620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6-03 WO PCT/JP2016/067298 patent/WO201619511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6-03 EP EP21204135.4A patent/EP3979005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6-03 RU RU2017135258A patent/RU2723114C2/ru active
- 2016-06-03 CA CA3081270A patent/CA3081270A1/en active Pending
- 2016-06-03 EP EP16732775.8A patent/EP3304213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6-03 SG SG10201913626SA patent/SG10201913626SA/en unknown
- 2016-06-03 RU RU2020116589A patent/RU2738339C2/ru active
- 2016-06-04 TW TW105117743A patent/TWI607295B/zh active
- 2016-06-04 TW TW106129550A patent/TWI653517B/zh active
- 2016-06-04 TW TW109141170A patent/TWI760936B/zh active
- 2016-06-04 TW TW107146336A patent/TWI713954B/zh active
-
2017
- 2017-10-03 ZA ZA2017/06630A patent/ZA201706630B/en unknown
- 2017-11-21 MX MX2020011418A patent/MX2020011418A/es unknown
- 2017-11-21 MX MX2020011417A patent/MX2020011417A/es unknown
- 2017-11-27 CL CL2017003008A patent/CL2017003008A1/es unknown
- 2017-12-01 CO CONC2017/0012456A patent/CO2017012456A2/es unknown
- 2017-12-04 PH PH12017502209A patent/PH12017502209A1/en unknown
-
2018
- 2018-12-21 AU AU2018282485A patent/AU2018282485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3-21 US US16/360,147 patent/US10678185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4-13 US US16/846,530 patent/US11099521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5-15 AU AU2020203200A patent/AU2020203200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9-17 US US17/023,583 patent/US11036181B2/en active Active
- 2020-12-02 RU RU2020139498A patent/RU2752465C1/ru active
-
2021
- 2021-04-21 JP JP2021071578A patent/JP7059421B2/ja active Active
- 2021-06-28 US US17/359,838 patent/US1130753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136262A1 (en) * | 2002-05-31 | 2009-12-2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EP2157486B1 (en) * | 2002-05-31 | 2013-10-0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TW201308032A (zh) * | 2006-12-11 | 2013-02-16 | Canon Kk | 處理匣及影像形成設備 |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60936B (zh) | 匣、處理匣及電子照相成像設備 | |
AU2021221578B2 (en) |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BR112017021391B1 (pt) | Cartucho de revelação, cartucho de processo e aparelho de formação de imagem eletrofotográfi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