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6804B - 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樹脂成形系統以及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樹脂成形系統以及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6804B
TWI736804B TW107137595A TW107137595A TWI736804B TW I736804 B TWI736804 B TW I736804B TW 107137595 A TW107137595 A TW 107137595A TW 107137595 A TW107137595 A TW 107137595A TW I736804 B TWI736804 B TW I7368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molded
molded product
mold
plate
pressure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7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6997A (zh
Inventor
市橋秀男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Towa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Towa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Towa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6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6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6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680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6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mecha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2Transfer moulding, i.e. transferr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by a plunger from a "shot" cavity into a mould cav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50Assembl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e.g. sealing of a cap to a base of a container
    • H01L21/56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on layers, coatings
    • H01L21/565Mou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126Apparatus for sealing, encapsulating, glassing, decapsulating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93Batch processes
    • H01L2224/95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 H01L2224/97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the devices being connected to a common substrate, e.g. interposer, said common substrate being separable into individual assemblies after connec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關於一種能夠降低樹脂成形品的厚度的偏差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樹脂成形系統以及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包括:第1壓板;第1模具支架,設於第1壓板,以對第1模具進行保持的方式構成;第2壓板;以與第1壓板相向的方式與第1壓板空開間隔而配置;以及第2模具支架,設於第2壓板,以對第2模具進行保持的方式構成。在第1壓板的第2壓板側設置有切口。切口的外側端部處的第1壓板的厚度比切口的內側端部處的第1壓板的厚度薄。

Description

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樹脂成形系統以及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關於一種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樹脂成形系統以及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
例如,在日本專利特開2017-132108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揭示了因使安裝上模具的上壓板的金屬模具安裝部以外的基座部薄壁化,而非藉由增加上壓板的厚度或追加加強構件等來提高上壓板的剛性,而能夠提升合模時的合模面的平坦度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
然而,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中,因將上壓板進行了薄壁化,所以無法提高上壓板的剛性。
在專利文獻1中雖無記載及提示,但存在使用如下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來製造樹脂成形品的情況,所述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將對上模具進行保持的模具支架安裝於上壓板,並且將對下模具進行保持的模具支架安裝於下壓板。在所述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中,上壓板及下壓板因上模具與下模具合模時的加壓而變形,各壓板上所安裝的模具支架追隨所述變形而變形。
在利用安裝在變形了的模具支架上的模具進行樹脂成形的情況下,有時樹脂成形品的厚度的偏差變大而成為劣質品。尤其是在將模具支架安裝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中來製造樹脂成形品的情況下,因上壓板不具有高的剛性,所以認為對上模具進行保持的模具支架的變形量變大而樹脂成形品的厚度的偏差會進一步變大。
根據本文中揭示的實施方式,可提供一種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其包括:第1壓板;第1模具支架,設於第1壓板,以對第1模具進行保持的方式構成;第2壓板,以與第1壓板相向的方式與第1壓板空開間隔而配置;以及第2模具支架,設於第2壓板,以對第2模具進行保持的方式構成,在第1壓板的第2壓板側設置有切口,切口的外側端部處的第1壓板的厚度比切口的內側端部處的第1壓板的厚度薄。
根據本文中揭示的實施方式,可提供一種包括所述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樹脂成形系統。
根據本文中揭示的實施方式,可提供一種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其使用所述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並且包括:對第1模具設置支撐構件的步驟;對第2模具的模腔供給樹脂材料的步驟;以及進行第1模具與第2模具的合模的步驟。
本發明的所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局面及優點將根據與隨附的圖式相關聯來理解的關於本發明的以下的詳細說明而變得明確。
以下,對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在用於實施方式的說明的圖式中,同一個參照符號表示同一部分或相當部分。
圖1表示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正視圖。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包括第1壓板11、第2壓板12、及第3壓板13。第3壓板13的兩端分別固定有從第3壓板13起朝鉛垂上方延伸的型壓框架(pressed frame)17的其中一端,第1壓板11的兩端分別固定有型壓框架17的另一端。另外,第1壓板11與第3壓板13及型壓框架17例如也可以是作為鑄件而一體形成者。
在第1壓板11與第3壓板13之間,以第2壓板12能夠朝鉛垂上方及鉛垂下方移動的方式安裝有型壓框架17。在第3壓板13的型壓框架17之間的區域設置有以使第2壓板12能夠朝鉛垂上方及鉛垂下方移動的方式構成的驅動機構16。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第1壓板11受到了固定,所以第2壓板12能夠相對於第1壓板11進行相對移動。
在第1壓板11的鉛垂下方側安裝有以對第1模具(未圖示)進行保持的方式構成的第1模具支架14。在第2壓板12的鉛垂上方側安裝有以對第2模具(未圖示)進行保持的方式構成的第2模具支架15。
圖2表示圖1中所示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放大正視圖。圖2所示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第1壓板11的特徵在於,在第1壓板11的下表面設置有切口123,並且在第1壓板11的上表面設置有傾斜面121及階差122。
在圖2所示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中,切口123的外側端部124處的第1壓板11的鉛垂方向的厚度a變得比切口123的內側端部125處的第1壓板11的鉛垂方向的厚度b薄。在本實施方式中,切口123的外側端部124處的第1壓板11的厚度a是指從第1壓板11的下表面的切口123的外側端部124起至第1壓板11的上表面為止的厚度a。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切口123的內側端部125處的第1壓板11的厚度b是指從第1壓板11的下表面的切口123的內側端部125起至第1壓板11的上表面為止的厚度b。
在圖2所示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中,切口123例如能夠以圍繞第1模具支架14的方式構成。而且,在圖2所示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中,傾斜面121例如能夠以從階差122起朝外側並朝斜下方延伸的方式構成。
在第1壓板11未設置切口123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中,例如若驅動機構16為直動機構,則如圖3的示意性剖面圖所示,在合模時,第1壓板11及第2壓板12以中央部局部地從第1模具支架14及第2模具支架15承接壓力,由此,有時會變形為朝上凸起的形狀。而且,若驅動機構16為肘桿(toggle link)機構,則如圖4的示意性剖面圖所示,在合模時,第1壓板11以中央部從第1模具支架14承接應力,並且第2壓板以外側承接應力,由此有時第1壓板11會變形為朝上凸起的形狀,而第2壓板12會變形為朝下凸起的形狀。
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對第1壓板11設置切口123,並且使切口123的外側端部124處的第1壓板11的厚度a比切口123的內側端部125處的第1壓板11的厚度b薄。在此情況下,即使在合模時第1壓板11從第1模具支架14承接到了應力,也可利用第1壓板11的相對薄的厚度a的部分來緩和所述應力,並且可藉由第1模具支架14的安裝部20的上方的第1壓板11的相對厚的厚度b的部分來保持第1壓板11的剛性。因此,可使合模時第1壓板11所承接的應力集中至比第1模具支架14的安裝部20更靠外側的位置(例如圖5的圓所圍繞的部位),所以,可抑制合膜時第1壓板11的第1模具支架14的安裝部20的變形。因此,如後所述,能夠製造厚度的偏差更少的樹脂成形品。另外,切口123的內側端部125相當於第1壓板11的第1模具支架14的安裝部20的端部。
並且,藉由對第1壓板11設置傾斜面121,可利用傾斜面121承接在合模時第1壓板11所承接的應力,所以可使在合模時第1壓板11所承接的應力分散至其他部分,從而可進一步抑制第1壓板11的第1模具支架14的安裝部20的變形。
而且,如圖6以及專利文獻1的圖1及圖2等所示,可在第1壓板11的上表面僅設置階差122而非傾斜面121。在此情況下,若切口123的外側端部124處的第1壓板11的厚度a比切口123的內側端部125處的第1壓板11的厚度b薄,則也可獲得與所述內容相同的效果。因此,在第1壓板11的上表面,既可以僅設置傾斜面121,也可以僅設置階差122,還可以設置傾斜面121及階差122這兩者。
如圖7的示意性剖面圖所示,第1模具支架14在第1壓板11側包括第1隔熱構件22,並且在第2壓板12側的第1加熱板23中包括以對第1模具41進行加熱的方式構成的第1模具支架加熱器25。而且,第1模具支架14在比第1隔熱構件22更靠近第1壓板11側包括第1板21,並且包括從第1加熱板23的邊緣朝鉛垂下方延伸的第1側壁24。在本實施方式中,第1加熱板23內置有彼此空開間隔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四根第1模具支架加熱器25。
第2模具支架15在第2壓板12側包括第2隔熱構件32,並且在第1壓板11側的第2加熱板33中包括以對第2模具42進行加熱的方式構成的第2模具支架加熱器35。而且,第2模具支架15在比第2隔熱構件32更靠近第2壓板12側包括第2板31,並且包括從第2加熱板33的邊緣朝鉛垂上方延伸的第2側壁34。在本實施方式中,第2加熱板33內置有彼此空開間隔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四根第2模具支架加熱器35。
以下,參照圖7~圖15對使用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來製造樹脂成形品的方法的一例即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首先,如圖7的示意性的剖面圖所示,將第1模具41固定在第1模具支架14的第1加熱板23上,並且將第2模具42固定在第2模具支架15的第2加熱板33上。在第2模具42的第1模具41側設置有模腔43。
繼而,如圖8的示意性剖面圖所示,以覆蓋第2模具42的模腔43的方式設置脫模膜52。繼而,將由脫模膜52覆蓋的模腔43內的空間抽成真空,由此如圖9的示意性剖面圖所示,使脫模膜52密接在構成模腔43的第2模具42的表面上。
繼而,從圖10的示意性平面圖中所示的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系統1000的供給模塊1001的支撐構件供給裝置201,將成為樹脂成形的成形對象物的支撐構件51供給至搬送機構301的上側。
支撐構件51例如可包含:可支撐半導體芯片、芯片狀電子零件、或膜(包含導電性膜、絕緣性膜、半導體膜等)等的例如引線框架、基底、內插器(interposer)、半導體基板(矽晶片等)、金屬基板、玻璃基板、陶瓷基板、樹脂基板、及配線基板等。而且,支撐構件51的形狀並無特別限定,支撐構件51的表面形狀例如可以是圓形,也可以是四邊形。而且,支撐構件51可以包含配線,也可以不包含配線。而且,支撐構件51包含扇出型晶片級封裝(Fan Out Wafer Level Package,FO-WLP)或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an Out Panel Level Package,FO-PLP)中所使用的支撐構件的載體。
繼而,供給有支撐構件51的搬送機構301沿著設置在供給模塊1001中的縱向移動導軌401進行移動,而到達樹脂材料供給裝置202中。
繼而,樹脂材料供給裝置202將樹脂材料61供給至搬送機構301的下側,以使搬送機構301在搬送機構301的下側保持固體的樹脂材料61。因此,在此階段,搬送機構301在上側保持支撐構件51,並且在下側保持樹脂材料61。
繼而,搬送機構301以在上側保持支撐構件51,並且在下側保持樹脂材料61的狀態,沿著橫向移動導軌402進行橫向移動,而到達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系統1000的樹脂密封模塊1002中。已到達樹脂密封模塊1002中的搬送機構301沿著縱向移動導軌403進行縱向移動,而到達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中。另外,在圖10中記載有四個樹脂密封模塊1002,但並不限定於此,樹脂密封模塊1002的數量可增減。
繼而,如圖11的示意性剖面圖所示,從搬送機構301將支撐構件51設置在第1模具41上,並且從搬送機構301將樹脂材料61供給至密接在第2模具42上的脫模膜52上。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包括半導體基板51a與半導體基板51a上的半導體芯片51b的支撐構件51。
繼而,藉由第1加熱板23的第1模具支架加熱器25來對第1模具41進行加熱,並且藉由第2加熱板33的第2模具支架加熱器35來對第2模具42進行加熱。另外,樹脂材料61因第2模具支架加熱器35對於第2模具42的加熱而熔融,如圖12的示意性剖面圖所示般製作流動性樹脂71。
繼而,如圖13的示意性正視圖所示,使第2壓板12朝鉛垂上方移動,由此進行第1模具41與第2模具42的合模。此時,如圖14的示意性剖面圖所示,流動性樹脂71接觸支撐構件51的表面。
繼而,使流動性樹脂71硬化後使第2壓板12朝鉛垂下方移動。由此,如圖15的示意性剖面圖所示,製造支撐構件51的表面由硬化樹脂81密封的樹脂成形品82。
如所述般製造的樹脂成形品82藉由圖10中所示的搬送機構301而從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中搬出。然後,保持有樹脂成形品82的搬送機構301沿著設置在樹脂密封模塊1002中的縱向移動導軌403朝橫向移動導軌402移動。然後,搬送機構301沿著橫向移動導軌402橫向移動至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系統1000的收納模塊1003為止。已到達收納模塊1003中的搬送機構301沿著設置在收納模塊1003中的縱向移動導軌404朝樹脂成形品收納裝置203移動。其後,樹脂成形品82被從搬送機構301收納至樹脂成形品收納裝置203中。
圖16表示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變形例的示意性的正視圖。圖16所示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的特徵在於包括:第1壓板11與第2壓板12之間的中間板91;第3模具支架93,設於中間板91的第1壓板11側,以對第3模具(未圖示)進行保持的方式構成;以及第4模具支架94,設於中間板91的第2壓板12側,以對第4模具(未圖示)進行保持的方式構成。
圖17表示圖16所示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的示意性的放大剖面圖。第3模具支架93在中間板91側包括第3隔熱構件102,並且在第1壓板11側的第3加熱板103中包括以對具有模腔97的第3模具96進行加熱的方式構成的第3模具支架加熱器105。而且,第3模具支架93在比第3隔熱構件102更靠近中間板91側包括第3板101,並且包括從第3加熱板103的邊緣朝鉛垂上方延伸的第3側壁104。在本實施方式中,第3加熱板103包括彼此空開間隔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四根第3模具支架加熱器105。
第4模具支架94在中間板91側包括第4隔熱構件112,並且在第2壓板12側的第4加熱板113中包括以對第4模具98進行加熱的方式構成的第4模具支架加熱器115。而且,第4模具支架94在比第4隔熱構件112更靠近中間板91側包括第4板111,並且包括從第4加熱板113的邊緣朝鉛垂下方延伸的第4側壁114。在本實施方式中,第4加熱板113包括彼此空開間隔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四根第4模具支架加熱器115。 [實施例]
<比較例> 圖18表示比較例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另一變形例的示意性的立體圖。圖18所示的比較例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與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的不同點在於,第1壓板11的上表面成為平坦,切口123的外側端部124處的第1壓板11的厚度a與切口123的內側端部125處的第1壓板11的厚度變得相等。
<實施例1> 圖19表示實施例1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立體圖。圖19所示的實施例1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與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的不同點在於,在第1壓板11的上表面設置有階差122而未設置傾斜面121。
<實施例2> 圖20表示實施例2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立體圖。圖20所示的實施例2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與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的不同點在於,在第1壓板11的上表面設置有凹進部127而未設置階差122。
<實施例3> 圖21表示實施例3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立體圖。圖21所示的實施例3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與圖20所示的實施例2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的不同點在於,在第1壓板11的上表面設置有階差122來代替傾斜面121。
<實施例4> 圖22表示實施例4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立體圖。圖22所示的實施例4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與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的不同點在於,加厚了第1壓板11的厚度。
<實施例5> 圖23表示實施例5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立體圖。圖23所示的實施例5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與圖20所示的實施例2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的不同點在於,在第1壓板11的上表面未設置凹進部127。
<實施例6> 圖24表示實施例6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立體圖。圖24所示的實施例6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與圖22所示的實施例4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的不同點在於,在第1壓板11的上表面設置有凹進部127。
<實施例7> 圖25表示實施例7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立體圖。圖25所示的實施例7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與圖22所示的實施例4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的不同點在於,在第1壓板11的上表面設置有兩個圓柱狀的突起126。
<評價> 在以下的表1中表示藉由模擬求出的對圖18~圖25所示的比較例及實施例1、實施例4及實施例7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第1壓板11從下方加壓了18噸的力時的、第1模具支架14的安裝部20處第1壓板11的最厚的部分的厚度(最大值)與最薄的部分的厚度(最小值)的差值(厚度偏差)的結果。
另外,表1中的“最大值”的欄中示出了所述加壓時的第1模具支架14的安裝部20處的第1壓板11的最厚的部分的厚度(最大值)[mm]。而且,表1中的“最小值”的欄中示出了所述加壓時的第1模具支架14的安裝部20處的第1壓板11的最薄的部分的厚度(最小值)[mm]。而且,表1中的“差值”的欄中示出了所述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值(厚度偏差)[mm]。進而,在表1的“a與b的關係”的欄中,示出了所述加壓前的切口123的外側端部124處的第1壓板11的厚度a與切口123的內側端部125處的第1壓板11的厚度b的大小關係。
[表1]
Figure 107137595-A0304-0001
如表1所示,確認到:在所述加壓前的切口123的外側端部124處的第1壓板11的厚度a比切口123的內側端部125處的第1壓板11的厚度b薄的實施例1、實施例4及實施例7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中,與比較例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相比,可縮小所述加壓時第1模具支架14的安裝部20處第1壓板11的最厚的部分的厚度(最大值)與最薄的部分的厚度(最小值)的差值(厚度偏差)。
因此,認為:實施例1、實施例4及實施例7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與比較例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相比,可抑制合模時第1模具支架14的安裝部20處的第1壓板11的變形,從而可製造降低了厚度的偏差的樹脂成形品。
而且,根據實施例4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與實施例1及實施例7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比較可明確,確認到:若第1模具支架14的安裝部20處的第1壓板11的厚度厚,則可抑制所述加壓時的第1壓板11的變形。因此,認為:實施例4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與實施例1及實施例7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相比,可製造進一步降低了厚度的偏差的樹脂成形品。
而且,圖26表示將增加了第2模具支架15的安裝部處的第2壓板12的厚度後的第2壓板12安裝於實施例4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而進行了與所述內容相同的加壓時的模擬結果。
如圖26所示,確認到:藉由使實施例4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將第2模具支架15的安裝部處的第2壓板12的厚度從232.5 mm增加至382.7 mm,第2模具支架15的安裝部處的第2壓板12的厚度偏差從0.012 mm成為0.008 mm,從而可抑制所述加壓時的第2壓板12的變形。因此,認為:在此情況下也可製造進一步降低了厚度的偏差的樹脂成形品。
而且,作為圖10中所示的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系統的變形例,可例示不使用收納模塊1003,而將樹脂成形品收納裝置203設置在供給模塊1001內的實施方式。在此情況下,一個搬送機構可將支撐構件51從供給模塊1001供給至樹脂密封模塊1002中,並且將利用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進行製造後的樹脂成形品82再次收納在供給模塊1001內的樹脂成形品收納裝置203中。
而且,作為圖10中所示的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系統的變形例,也可以例示將樹脂材料供給裝置202設置在收納模塊1003內的實施方式。在此情況下,未圖示的搬送機構可將脫模膜52與樹脂材料61從收納模塊1003一併供給至設置在樹脂密封模塊1002中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中,並且在利用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製造樹脂成形品82後,此搬送機構可回收脫模膜52。
如以上般對實施方式及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將所述各實施方式及各實施例的結構適宜組合也從最初進行了預定。
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次所揭示的實施方式應認為在所有方面均為例示而非進行限制者。本發明的範圍由權利要求書表示,且意圖包含與權利要求書均等的含義及範圍內的所有變更。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根據本文中揭示的實施方式,可提供一種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樹脂成形系統以及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
1‧‧‧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11‧‧‧第1壓板12‧‧‧第2壓板13‧‧‧第3壓板14‧‧‧第1模具支架15‧‧‧第2模具支架16‧‧‧驅動機構17‧‧‧型壓框架20‧‧‧安裝部21‧‧‧第1板22‧‧‧第1隔熱構件23‧‧‧第1加熱板24‧‧‧第1側壁25‧‧‧第1模具支架加熱器31‧‧‧第2板32‧‧‧第2隔熱構件33‧‧‧第2加熱板34‧‧‧第2側壁35‧‧‧第2模具支架加熱器41‧‧‧第1模具42‧‧‧第2模具43‧‧‧模腔51‧‧‧支撐構件51a‧‧‧半導體基板51b‧‧‧半導體芯片52‧‧‧脫模膜61‧‧‧樹脂材料71‧‧‧流動性樹脂81‧‧‧硬化樹脂82‧‧‧樹脂成形品91‧‧‧中間板93‧‧‧第3模具支架94‧‧‧第4模具支架96‧‧‧第3模具97‧‧‧模腔98‧‧‧第4模具101‧‧‧第3板102‧‧‧第3隔熱構件103‧‧‧第3加熱板104‧‧‧第3側壁105‧‧‧第3模具支架加熱器111‧‧‧第4板112‧‧‧第4隔熱構件113‧‧‧第4加熱板114‧‧‧第4側壁115‧‧‧第4模具支架加熱器121‧‧‧傾斜面122‧‧‧階差123‧‧‧切口124‧‧‧外側端部125‧‧‧內側端部126‧‧‧突起127‧‧‧凹進部201‧‧‧支撐構件供給裝置202‧‧‧樹脂材料供給裝置203‧‧‧樹脂成形品收納裝置301‧‧‧搬送機構401‧‧‧縱向移動導軌402‧‧‧橫向移動導軌403‧‧‧縱向移動導軌1000‧‧‧樹脂成形系統1001‧‧‧供給模塊1002‧‧‧樹脂密封模塊1003‧‧‧收納模塊a、b‧‧‧厚度
圖1是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正視圖。 圖2是圖1中所示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放大正視圖。 圖3是對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第1壓板及第2壓板的變形進行圖解的圖。 圖4是對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第1壓板及第2壓板的變形進行圖解的圖。 圖5是表示實施方式的第1壓板的合模時的應力的集中部位的圖。 圖6是第1壓板的變形例的示意性的正視圖。 圖7是對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的步驟的一部分進行圖解的示意性的剖面圖。 圖8是對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的步驟的一部分進行圖解的示意性的剖面圖。 圖9是對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的步驟的一部分進行圖解的示意性的剖面圖。 圖10是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系統的示意性的平面圖。 圖11是對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的步驟的一部分進行圖解的示意性的剖面圖。 圖12是對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的步驟的一部分進行圖解的示意性的剖面圖。 圖13是對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的步驟的一部分進行圖解的示意性的正視圖。 圖14是對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的步驟的一部分進行圖解的示意性的剖面圖。 圖15是對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的步驟的一部分進行圖解的示意性的剖面圖。 圖16是實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變形例的示意性的正視圖。 圖17是圖16所示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放大剖面圖。 圖18是比較例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立體圖。 圖19是實施例1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立體圖。 圖20是實施例2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立體圖。 圖21是實施例3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立體圖。 圖22是實施例4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立體圖。 圖23是實施例5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立體圖。 圖24是實施例6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立體圖。 圖25是實施例7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的示意性的立體圖。 圖26是表示將增加了第2模具支架的安裝部的第2壓板的厚度後的第2壓板安裝於實施例4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而進行了加壓時的模擬結果。
1‧‧‧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
11‧‧‧第1壓板
12‧‧‧第2壓板
13‧‧‧第3壓板
14‧‧‧第1模具支架
15‧‧‧第2模具支架
16‧‧‧驅動機構
17‧‧‧型壓框架
121‧‧‧傾斜面
122‧‧‧階差
123‧‧‧切口

Claims (5)

  1. 一種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包括:第1壓板;第1模具支架,設於所述第1壓板,以對第1模具進行保持的方式構成;第2壓板,以與所述第1壓板相向的方式與所述第1壓板空開間隔而配置;以及第2模具支架,設於所述第2壓板,以對第2模具進行保持的方式構成,在所述第1壓板的第2壓板側設置有切口,從所述切口的外側端部起至所述第1壓板的上表面為止的鉛垂方向的厚度比從所述切口的內側端部起至所述第1壓板的上表面為止的鉛垂方向的厚度薄,在所述第1壓板的所述上表面設置有階差以及從所述階差起朝外側並朝斜下方延伸的傾斜,所述切口的內側端部相當於所述第1模具支架的安裝部的端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其中在所述第1壓板的所述上表面設置有凹進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還包括:所述第1壓板與所述第2壓板之間的中間板;第3模具支架,設於所述中間板的第1壓板側,以對第3模具進行保 持的方式構成;以及第4模具支架,設於所述中間板的第2壓板側,以對第4模具進行保持的方式構成。
  4. 一種樹脂成形系統,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
  5. 一種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其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所述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包括:對所述第1模具設置支撐構件的步驟;對所述第2模具的模腔供給樹脂材料的步驟;以及進行所述第1模具與所述第2模具的合模的步驟。
TW107137595A 2017-10-25 2018-10-24 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樹脂成形系統以及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 TWI7368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06004 2017-10-25
JP2017206004A JP6845781B2 (ja) 2017-10-25 2017-10-25 樹脂成形品の製造装置、樹脂成形システム、およ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6997A TW201916997A (zh) 2019-05-01
TWI736804B true TWI736804B (zh) 2021-08-21

Family

ID=66254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7595A TWI736804B (zh) 2017-10-25 2018-10-24 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樹脂成形系統以及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845781B2 (zh)
KR (1) KR102209919B1 (zh)
CN (1) CN109702944B (zh)
SG (1) SG10201808664WA (zh)
TW (1) TWI7368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85896B2 (ja) * 2019-01-28 2020-11-18 Towa株式会社 樹脂成形装置、及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8274A (en) * 2009-01-22 2010-08-01 Yung Shin Entpr Co Ltd Method for making PVC board
TW201524736A (zh) * 2013-11-25 2015-07-01 Towa Corp 壓縮成形裝置及壓縮成形方法
TW201726346A (zh) * 2016-01-27 2017-08-01 Mtex Matsumura Corp 樹脂成形裝置用固定平台、樹脂成形裝置及樹脂成形裝置用固定平台之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6038U (zh) * 1988-09-02 1990-03-08
JPH0631736A (ja) * 1992-07-14 1994-02-08 Apic Yamada Kk 成形装置
JPH0929747A (ja) * 1995-07-19 1997-02-04 Ricoh Co Ltd 金型断熱装置
JP4625488B2 (ja) * 2007-09-10 2011-02-02 三菱重工プラスチック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型盤、型締め装置、射出成形機
CN204011392U (zh) * 2014-07-01 2014-12-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igbt模块及其底板组件
JP6440599B2 (ja) * 2015-08-28 2018-12-19 Towa株式会社 樹脂成形装置及び樹脂成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8274A (en) * 2009-01-22 2010-08-01 Yung Shin Entpr Co Ltd Method for making PVC board
TW201524736A (zh) * 2013-11-25 2015-07-01 Towa Corp 壓縮成形裝置及壓縮成形方法
TW201726346A (zh) * 2016-01-27 2017-08-01 Mtex Matsumura Corp 樹脂成形裝置用固定平台、樹脂成形裝置及樹脂成形裝置用固定平台之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2944B (zh) 2021-05-04
JP2019077106A (ja) 2019-05-23
TW201916997A (zh) 2019-05-01
CN109702944A (zh) 2019-05-03
SG10201808664WA (en) 2019-05-30
KR20190046661A (ko) 2019-05-07
KR102209919B1 (ko) 2021-02-01
JP6845781B2 (ja) 2021-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0404B (zh) 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與製造方法、樹脂成形系統
KR101992005B1 (ko) 위치 조절 기구, 수지 밀봉 장치, 수지 밀봉 방법 및 수지 밀봉 제품의 제조 방법
CN107921679B (zh) 树脂成形装置及树脂成形品制造方法
KR102192241B1 (ko) 반송 기구, 수지 성형 장치, 성형 대상물의 성형 다이로의 전달 방법, 및 수지 성형품의 제조 방법
KR102059738B1 (ko) 성형 다이, 수지 성형 장치, 수지 성형 방법 및 수지 성형품의 제조 방법
US11981059B2 (en)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resin molding apparatus
KR102237166B1 (ko) 수지 성형 장치, 및 수지 성형품의 제조 방법
KR20190049486A (ko) 수지 성형 장치 및 수지 성형품의 제조 방법
TWI736804B (zh) 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樹脂成形系統以及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
JP2006297818A (ja) 樹脂封止金型装置
KR20190085847A (ko) 수지 밀봉 장치 및 수지 밀봉 방법
JP6438794B2 (ja) モールド金型、樹脂モールド装置及び樹脂モールド方法
JP5419070B2 (ja) 樹脂封止装置
JP6625838B2 (ja) 加圧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個片化装置、樹脂成形装置、デバイス製造装置、ならびに加圧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含む樹脂成形方法、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5694486B2 (ja) 樹脂封止装置
JP2018138374A (ja) 樹脂成形装置、樹脂成形方法、及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TWI729318B (zh) 樹脂成形品的製造裝置、樹脂成形系統以及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
TWI725492B (zh) 樹脂成型裝置、成型模及樹脂成型品的製造方法
TW202342267A (zh) 樹脂成形裝置以及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
KR20230048087A (ko) 수지 성형품의 제조 방법
KR20110049517A (ko) 전자 부품 몰딩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