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4202B - 抗菌性纖維和抗菌性纖維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抗菌性纖維和抗菌性纖維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4202B
TWI734202B TW108134880A TW108134880A TWI734202B TW I734202 B TWI734202 B TW I734202B TW 108134880 A TW108134880 A TW 108134880A TW 108134880 A TW108134880 A TW 108134880A TW I734202 B TWI734202 B TW I7342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acterial
fiber
glass
glass particles
ran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4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4429A (zh
Inventor
小林義直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興亞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興亞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興亞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4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4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4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420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01F1/103Agents inhibiting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2/00Powdered glass; Bead compos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3/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12Silica-free oxide 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16Silica-free oxide 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hosphorus
    • C03C3/17Silica-free oxide 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hosphorus containing aluminium or beryll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3/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12Silica-free oxide 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16Silica-free oxide 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hosphorus
    • C03C3/19Silica-free oxide 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hosphorus containing bor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4/00Compositions for glass with special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8Melt spinning methods
    • D01D5/098Melt spinning methods with simultaneous stretching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00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a particular structure; Modifying, retaining, or restoring the physical form or cross-sectional shape, e.g. by use of dies or squeeze rollers
    • D02J1/22Stretching or tensioning, shrinking or relaxing, e.g. by use of overfeed and underfeed apparatus, or preventing stretch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00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a particular structure; Modifying, retaining, or restoring the physical form or cross-sectional shape, e.g. by use of dies or squeeze rollers
    • D02J1/22Stretching or tensioning, shrinking or relaxing, e.g. by use of overfeed and underfeed apparatus, or preventing stretch
    • D02J1/224Selection or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 during stretch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04/00Glasses, glazes or enamels with special properties
    • C03C2204/02Antibacterial glass, glaze or enamel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2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10B2321/02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polyolefins
    • D10B2321/022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polyolefins polypropylene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2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amid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13Physical properties anti-allergenic or anti-bacterial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即便反復洗滌50次以上還發揮規定的抗菌性的抗菌性纖維以及抗菌性纖維的製造方法。一種抗菌性纖維及其製造方法,包含熱塑性樹脂和抗菌性玻璃粒子,其特徵在於:在抗菌性纖維的表面具有沿著該抗菌性纖維的長度方向的裂紋,該裂紋為夾持有至少一個上述抗菌性玻璃粒子的狀態。

Description

抗菌性纖維和抗菌性纖維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抗菌性纖維和抗菌性纖維的製造方法,特別涉及即便反復洗滌幾十次還發揮規定的抗菌性的抗菌性纖維和抗菌性纖維的製造方法。
以往,為了對纖維製品賦予抗菌效果,一直使用在纖維中含有抗菌性粒子的抗菌性纖維。
作為製造這樣的抗菌性纖維的方法,有使抗菌性粒子附著於紡絲後的纖維的方法、以及預先將抗菌性粒子混入到紡絲前的樹脂材料中的方法。
作為通過使抗菌性粒子附著於紡絲後的纖維的方法而得到的抗菌性纖維,公開了一種通過使棉布浸漬於含有銀的沸石粒子和聚醚樹脂的分散液後進行乾燥的方法而得到的抗菌性纖維(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另外,作為通過預先將抗菌性粒子混入到紡絲前的樹脂材料的方法而得到的抗菌性纖維,公開了一種通過將氧化鈦母顆粒和氧化鋅母顆粒混煉後紡絲、進而進行拉伸處理而得到的抗菌性纖維(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185292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等)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9-84758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等)
然而,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抗菌性纖維雖然使用了黏結劑來將抗菌性粒子固定於纖維表面,但存在纖維彼此摩擦時抗菌性粒子容易脫離的問題。
另外,由於表面處理部分的耐水性低於母體的纖維,因此洗滌後的抗菌性能明顯降低,存在因幾次左右的洗滌而不產生抗菌效果的問題。
另外,在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抗菌性纖維中存在如下特徵:配合的氧化鈦、氧化鋅的比重相對於樹脂成分較重,而且,平均粒徑為幾十nm,非常小。因此,容易凝聚,難以均勻地混合分散到樹脂中,進而,難以穩定地得到具有均勻的抗菌性、機械性能的抗菌性纖維。
而且,樹脂表面的抗菌性粒子大都內含於樹脂,存在難以從初期開始得到充分的抗菌性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的發明人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了一種包含熱塑性樹脂和抗菌性玻璃粒子的抗菌性纖維,通過製成在該抗菌性纖維的表面具有規定的裂紋並且使抗菌性玻璃粒子夾持於該裂紋而成的抗菌性纖維,從而在抗菌性玻璃粒子不脫落的情況下長期發揮優異的抗菌性,進而完成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抗菌性纖維和這樣的抗菌性纖維的高效的製造方法,所述抗菌性纖維通過由暴露於表面的抗菌性玻璃粒子發揮優異的抗菌性,且使形成於纖維表面的裂紋為夾持有該抗菌性玻璃粒子的狀態,從 而將抗菌性玻璃粒子牢固地固定,不僅在初期,即便反復洗滌幾十次後,也能夠維持良好的抗菌性。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抗菌性纖維來解決上述問題,該抗菌性纖維的特徵在於:包含熱塑性樹脂和抗菌性玻璃粒子,在抗菌性纖維的表面具有沿著該抗菌性纖維的長度方向的裂紋,該裂紋為夾持有至少一個抗菌性玻璃粒子的狀態。
更具體而言,通過沿著抗菌性纖維的長度方向在抗菌性纖維的表面具有的裂紋夾持至少一個抗菌性玻璃粒子,從而使抗菌性玻璃粒子成為暴露於抗菌性纖維表面的狀態,且抗菌性玻璃粒子被牢固地固定,能夠抑制洗滌時的抗菌性玻璃粒子的脫離。其結果,不僅在初期,就連例如依據JIS L 1902反復洗滌50次以上的情況下也能夠發揮優異的抗菌性。
當構成本發明的抗菌性纖維時,優選使裂紋的平均長度為1~30μm的範圍內的值。
通過這樣地調整裂紋的平均長度,從而能夠在不損害抗菌性纖維的機械強度的範圍,以暴露出抗菌性玻璃粒子的狀態穩定地固定於裂紋。
當構成本發明的抗菌性纖維時,優選使夾持於裂紋的狀態的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體積平均粒徑為0.2~5μm的範圍內的值。
通過這樣地控制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體積平均粒徑,能夠不損害抗菌性纖維的機械強度的範圍,以暴露出抗菌性玻璃粒子的狀態進行固定。
另外,如果是具有這樣的體積平均粒徑的抗菌性玻璃粒子,則還具有如下效果:在紡絲後進行拉伸時,容易以抗菌性玻璃粒子為起點而穩定地形成規定裂紋。
當構成本發明的抗菌性纖維時,優選使抗菌性玻璃粒子的形狀為多面體。
通過這樣控制抗菌性玻璃粒子的形狀,從在紡絲後進行拉伸時,容易以多面體的抗菌性玻璃粒子為起點而穩定地形成規定裂紋。
當構成本發明的抗菌性纖維時,優選使抗菌性玻璃為磷酸系抗菌性玻璃和硼矽酸系玻璃或者兩者中的任一者。
通過這樣調整抗菌性玻璃的玻璃組成,能夠容易地將抗菌性纖維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銀離子等)的溶出量調節到適當範圍。
當構成本發明的抗菌性纖維時,優選在將熱塑性樹脂設為100重量份時使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配合量為0.1~1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當這樣構成抗菌性纖維時,能夠容易地將抗菌性纖維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銀離子等)的溶出量調節到適當範圍。
另外,能夠有效地抑制熱塑性樹脂的水解,而且使抗菌性玻璃粒子均勻地分散在樹脂成分中,因此能夠穩定地得到優異的抗菌效果。
當構成本發明的抗菌性纖維時,優選抗菌性纖維在表面具有保護層。
通過這樣構成,能夠以抗菌性玻璃粒子暴露於抗菌性纖維的表面的狀態牢固地固定,進而,能夠抑制洗滌時的抗菌性玻璃粒子的脫離。
另外,還能夠有效地防止由於作為抗菌活性成分的銀離子等與氯化物離子的反應生成氯化銀而導致的抗菌性纖維的變色。
本發明的另一方式是一種抗菌性纖維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是包含熱塑性樹脂和抗菌性玻璃粒子的抗菌性纖維的製造方法,在該抗菌性纖 維的表面具有沿著該抗菌性纖維的長度方向的裂紋,該裂紋為夾持有至少一個抗菌性玻璃粒子的狀態,且所述製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a)~(d)。
工序(a):準備含有抗菌活性成分的玻璃熔液,得到抗菌性玻璃粒子;工序(b):製造混合有抗菌性玻璃粒子和熱塑性樹脂的抗菌性樹脂組合物;工序(c):由抗菌性樹脂成分直接或間接地製造拉伸前的抗菌性纖維;工序(d):通過將拉伸前的抗菌性纖維拉伸來製造具有裂紋的抗菌性纖維。
更具體而言,能夠簡易且穩定地製造沿著抗菌性纖維的長度方向在抗菌性纖維的表面所具有的裂紋夾持有至少一個抗菌性玻璃粒子的抗菌性纖維。
因此,成為抗菌性玻璃粒子暴露於抗菌性纖維的表面的狀態且抗菌性玻璃粒子被牢固地固定,能夠抑制洗滌時的抗菌性玻璃粒子的脫離,其結果,不僅在初期,就連在例如依據JIS L 1902反復洗滌50次以上的情況下也能夠發揮優異的抗菌性。
1:抗菌性纖維
10:抗菌性玻璃粒子
20:裂紋
30:聚酯樹脂
L1:裂紋的平均長度
W1: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體積平均粒徑
W2:裂紋的平均寬度
第1圖是本發明的抗菌性纖維的電子顯微鏡照片(SEM圖像,倍率1500)。
第2圖是本發明的表面具有裂紋的抗菌性纖維的示意圖。
第3(a)~(b)圖相當於實施例1的一項,是培養大腸桿菌後緊接著接種於1次洗滌都沒有進行過的抗菌性纖維的無紡布之後和自接種開始18小時後的稀釋平板培養法用瓊脂培養基的照片。
第4(a)~(b)圖相當於實施例1的一項,是培養肺炎桿菌後緊接著接種於1次洗滌都沒有進行的抗菌性纖維的無紡布之後和自接種開始18小時後的稀釋平板培養法用瓊脂培養基的照片。
第5(a)~(b)圖相當於實施例1的一項,是培養肺炎桿菌後緊接著接種於進行了50次洗滌的抗菌性纖維的無紡布之後和自接種開始18小時後的稀釋平板培養法用瓊脂培養基的照片。
第6(a)~(b)圖相當於實施例1的一項,是培養金黃色葡萄球菌後緊接著接種於進行了50次洗滌的抗菌性纖維的無紡布之後和自接種開始18小時後的稀釋平板培養法用瓊脂培養基的照片。
第7(a)~(b)圖相當於比較例2的一項,是培養肺炎桿菌後緊接著接種於標準棉布之後和自接種開始18小時後的稀釋平板培養法用瓊脂培養基的照片。
第8圖是用於說明本發明的抗菌性纖維的伸長率(%)與斷裂時強度(cN)的關係的圖。
〔第1實施方式〕
第1實施方式是一種抗菌性纖維,包含熱塑性樹脂和抗菌性玻璃粒子,在該抗菌性纖維的表面具有沿著抗菌性纖維的長度方向的裂紋,該裂紋為夾持有至少一個抗菌性玻璃粒子的狀態。
以下,適當地參照圖式對第1實施方式進行具體說明。
1.抗菌性纖維
(1)形態
如第1圖的電子顯微鏡照片(SEM圖像)和第2圖的示意圖所示,第1實施方式的抗菌性纖維1的特徵在於:在其表面具有沿著抗菌性纖維1的長度方向的裂紋20。
第1實施方式的裂紋20是指沿著纖維表面的長度方向產生的裂口,裂紋20為使至少一個抗菌性玻璃粒子10暴露於表面、而且牢固地夾持的狀態。
即,從與纖維表面垂直的方向目視辨認時,由於以暴露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狀態夾持,因此通常會具有在中央部分附近具有最大寬度的裂口作為裂紋。
另外,裂紋20是在抗菌性纖維1的製作過程中的拉伸工序時以抗菌性纖維1中含有的抗菌性玻璃粒子10為起點(邊界)而產生的樹脂斷裂,由拉伸所致的應變可以從抗菌性纖維1的內部產生,或者也可以在來自外部的作用下產生。
而且,對這樣的裂紋20的平面形狀、即、形成了裂紋20的抗菌性纖維1的表面在法線方向(垂直方向)進行目視辨認時,通常優選為橢圓形、菱形、長方形或異形。
另外,具備多個裂紋時,優選分別為相同或類似的平面形狀,但也優選分別為不同的平面形狀。
而且,對於裂紋而言,可以根據所夾持的抗菌性玻璃粒子的大小,進而根據拉伸的程度等而將裂紋的平均長度、平均寬度和平均深度分別調整為規定範圍內的值。
另一方面,在抗菌性纖維的表面等形成有裂紋時,有可能導致纖維本身的機械強度降低,但可知通過使裂紋的長度、寬度、深度為規定範圍內的值,會 成為與未形成裂紋的纖維相比機械強度沒有明顯差異的纖維(參照後述的第8圖)。
另外,在第1實施方式的抗菌性纖維1中,通常至少一個抗菌性玻璃粒子10以暴露於樹脂表面並夾持於裂紋20的狀態存在。
即,與在抗菌性纖維1中埋設抗菌性玻璃而成的以往的抗菌性纖維相比,抗菌性玻璃粒子10暴露的部分變多,提高作為介質的水分與抗菌性玻璃的接觸,即便配合較少量的抗菌成分,也能夠從初期開始就加快抗菌活性成分的溶出。
因此,即便提高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耐水性,也能夠保持適當的抗菌性,與以往的抗菌性纖維進行比較時,在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平均粒徑等同的情況下,能夠更長期地保持抗菌性。
另外,第1實施方式的抗菌性玻璃粒子10優選構成為具有多個角(例如,6~20)、面(例如,6~20)的多面體。
即,原因是如果是多面體的抗菌性玻璃粒子,則在紡絲後進行拉伸時,容易以多面體的抗菌性玻璃粒子為起點而穩定地形成規定裂紋。
另外,由於抗菌性玻璃粒子具有多個角、面,因此會牢固地固定於裂紋,成為即便外力作用、抗菌性玻璃粒子也不易脫離的狀態,因此在反復洗滌時等,也能夠發揮更優異的抗菌性。
應予說明,第1實施方式中的反復洗滌的情況是指依據JIS L 1902,以往的抗菌性纖維大多將洗滌10次作為規定次數來評價抗菌性,因此優選實施洗滌10次以上也發揮規定的抗菌效果。
另外,依據同樣的JIS L 1902,更優選實施30次以上洗滌也發揮規定的抗菌效果,進一步優選實施50次以上也發揮規定的抗菌效果。
但是,還取決於抗菌性纖維的種類、用途,但通常如果洗滌次數變多,則有時抗菌性纖維的機械性劣化、抗菌劑的脫落比例也明顯變多。
因此,洗滌次數的上限優選為3000次以下,更優選為1000次以下,進一步優選為500次以下。
另外,優選使配合於抗菌性纖維1的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體積平均粒徑(W1)為0.2~5μm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體積平均粒徑(W1)小於0.2μm時,存在紡絲後進行拉伸時難以以抗菌性玻璃粒子10為起點在抗菌性纖維1的表面形成期望的裂紋20。
另一方面,理由在於: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體積平均粒徑(W1)超過5μm時存在因裂紋過大而使形成的抗菌性纖維的機械強度降低的情況。
因此,更具體而言,作為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體積平均粒徑(W1),更優選為0.5~4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3μm的範圍內的值。
(2)裂紋的平均長度(L1)
本實施方式的抗菌性纖維1中的裂紋20的平均長度(L1)可以根據抗菌性纖維的種類、用途等而適當地變更,但通常優選為1~30μm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裂紋20的平均長度(L1)小於1μm時,存在無法牢固地夾持抗菌性玻璃粒子的情況,裂紋20的平均長度(L1)超過30.0μm時,存在抗菌性纖維的機械強度降低的情況。
因此,作為裂紋20的平均長度(L1),更優選為3.0~25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5~20μm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對於裂紋20的平均長度(L1),可以使用電子顯微鏡或測徑尺實際測量例如5點,並採用其平均值。
另外,優選使裂紋20的平均長度(L1)相對於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體積平均粒徑(W1)的比率(L1/W1)為1.1~6.0的範圍內的值。
原因是:L1/W1的比率小於1.1時,抗菌性玻璃粒子10暴露的部分變少,存在無法使抗菌活性成分充分溶出的情況。
另外,原因是:L1/W1的比率為超過6.0的值時,存在無法牢固地夾持抗菌性玻璃粒子的情況,無法抑制抗菌性玻璃粒子的脫離,存在無法維持反復洗滌時的抗菌性的情況。
因此,更優選使L1/W1的比率為1.5~5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2~4的範圍內的值。
(3)裂紋的平均寬度(W2)
抗菌性纖維中的裂紋的平均寬度(W2)與裂紋的平均長度的調整同樣可以根據抗菌性纖維的種類、用途等而適當地變更,但通常優選為0.05~2μm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裂紋的平均寬度(W2)小於0.05μm時,抗菌性玻璃粒子暴露的部分變少,存在無法使抗菌活性成分充分溶出的情況。
另一方面,理由在於:裂紋的平均寬度(W2)超過2μm時,存在明顯損害抗菌性纖維的機械強度的情況、抗菌性玻璃粒子變得容易脫離的情況。
因此,更優選使裂紋的平均寬度(W2)為0.1~1.5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0.2~1μm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對於裂紋的平均寬度(W2),可以使用電子顯微鏡、測徑尺實際測量例如5點,並採用其平均值。
另外,優選使抗菌性玻璃粒子的平均粒徑(W1)相對於裂紋的平均寬度(W2)的比率(W2/W1)為5~200的範圍內的值。
原因是:W2/W1的比率小於5時,抗菌性玻璃粒子暴露的部分變少,存在無法使抗菌活性成分充分溶出的情況。
另一方面,原因是:W2/W1的比率超過200時,存在無法牢固地夾持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情況,無法抑制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脫離,存在無法維持反復洗滌時的抗菌性的情況。
因此,優選使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體積平均粒徑(W1)相對於裂紋20的平均寬度(W2)的比率(W2/W1)為10~100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20~50的範圍內的值。
(4)裂紋的平均深度
本實施方式中的裂紋20的平均深度與裂紋的平均長度(L1)、平均寬度(W2)同樣可以根據抗菌性纖維的種類、用途等而適當地變更,但通常優選為0.6~3.5μm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裂紋的平均深度為0.6μm以下時,無法牢固地夾持抗菌性玻璃粒子,脫離的可能性變高,裂紋的深度為3.5μm以上時,存在纖維的機械強度降低的情況。
因此,更優選使裂紋的平均深度為1.0~3.0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5~2.5μm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對於裂紋的平均深度,可以使用表面粗糙度儀或者對切割樣品使用電子顯微鏡等實際測量例如5點,並採用其平均值。
(5)保護層
本實施方式中的抗菌性纖維1優選在纖維表面具有保護層。
其理由在於:通過具有保護層,能夠防止夾持於裂紋的狀態的抗菌性玻璃粒子從裂紋脫離。
另外,理由在於:通過具有保護層,能夠防止因作為抗菌活性成分的銀離子、鋅離子、銅離子等金屬離子與清洗劑或漂白劑中含有的氯反應而生成黑色的氯化銀等,由此能夠防止抗菌性纖維變色。
這裡,作為構成保護層的成分,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優選丙烯酸乳液、聚氨酯乳液、乙酸乙烯酯乳液、環氧乳液等中的至少一者。
另外,在抗菌性纖維的表面形成保護層時,優選使其厚度為0.05~3.0μm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保護層超過3.0μm時,妨礙抗菌活性成分的溶出,存在損害抗菌性的情況。
另一方面,理由在於:保護層小於0.05μm時,存在無法充分保護抗菌性玻璃粒子免於氯化物離子等的影響。
因此,更優選使保護層的厚度為0.1~2.0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0.5~1.5μm的範圍內的值。
進而,還優選在形成於抗菌性纖維1表面的保護層中含有規定量的紫外線吸收劑。
其理由在於:如果為含有紫外線吸收劑的保護層,就能夠防止銀離子因紫外線而還原為黑色的銀粒子,能夠防止因銀粒子而使抗菌性纖維1變為黑色。
這裡,可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使用的成分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使用規定量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水楊酸系紫外線吸收劑、苯並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丙烯酸酯系紫外線吸收劑、金屬絡鹽系紫外線吸收劑等以往公知的紫外線吸收劑。
(6)拉伸強度
另外,作為本實施方式中的抗菌性纖維1,從加工成無紡布等時對產品賦予足夠的強度的觀點考慮,優選使依據JIS L 1015測量的拉伸強度(cN/dtex)為3~50cN/dtex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抗菌性纖維的拉伸強度(cN/dtex)小於3cN/dtex時,存在拉伸時產生纖維斷裂的情況,或者使用了抗菌性纖維的產品在洗滌等時存在產品撕裂的情況。
另一方面,理由在於:抗菌性纖維的拉伸強度(cN/dtex)超過50cN/dtex時,作為抗菌性纖維的柔軟性不充分,存在使用用途過度受到限定的情況。
因此,更優選使抗菌性纖維的拉伸強度(cN/dtex)為3.5~30cN/dtex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4.5~20cN/dtex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在第8圖中,針對第1圖中示出的使用聚酯樹脂30的抗菌性纖維1,標明使橫軸為抗菌性纖維1的伸長率(%)、使縱軸為抗菌性的強度(cN/dtex)的特性曲線。
在上述第8圖的特性曲線中,強度(cN/dtex)分別開始降低的點是因拉伸而發生纖維斷裂的點。
而且,本實施方式中,由於在抗菌性纖維1的表面形成了規定裂紋20,因此是否保持足夠的纖維強度是重要的,但將沒有裂紋20的纖維與具有裂紋20的纖維相比也沒看出強度存在較大差異。
(7)尺寸變化率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抗菌性纖維1可以根據用途來調整依據JIS L 1909所測定的尺寸變化率。
例如,在用於衣物時,從防止因乾燥機或熨斗的熱而收縮的觀點考慮,乾熱尺寸變化率優選為3%以下,更優選為1%以下。
另外,出於同樣的理由,熱水尺寸變化率優選為3%以下,更優選為1%以下。
(8)其它
抗菌性纖維的平均直徑、表觀纖度(見掛纖度)、捲曲數等沒有特別限定,可以根據抗菌性纖維的用途等而適當地調整。
例如,優選使抗菌性纖維的平均直徑為3~50μm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抗菌性纖維的平均直徑為小於3μm的值時,無法確保抗菌性纖維的機械強度,存在無法穩定地製造的情況。
另一方面,理由在於:上述抗菌性纖維的平均直徑為超過50μm的值時,無法確保抗菌性纖維的柔軟性,存在用途受到限定的情況。
因此,更優選使抗菌性纖維的平均直徑為8~30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0~20μm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對於抗菌性纖維的平均直徑,可以使用電子顯微鏡、千分尺或測徑尺實際測量幾點直徑(例如,5點),並取其平均值。
另外,抗菌性纖維的表觀纖度可以根據用途而適當地調整,例如優選為0.1~50dtex的範圍內的值,更優選為0.5~30dtex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10dtex的範圍內的值。
此外,從彈性的賦予、手感等觀點考慮,抗菌性纖維的捲曲數可以根據用途而進行調整,捲曲數越多越富有彈性。
抗菌性纖維的捲曲數通常每25mm纖維為5~90個即可,如果為需要彈性的用途,就優選為50~90個。
2.熱塑性樹脂
(1)主成分
(1)-1種類
在第1實施方式的抗菌性纖維1中,作為構成的樹脂的主成分,使用熱塑性樹脂。
作為這樣的熱塑性樹脂的種類,沒有特別限定,優選為聚酯樹脂、聚醯胺樹脂、聚氨酯樹脂、聚烯烴樹脂(包括聚丙烯酸樹脂)、人造絲樹脂、聚乙酸乙烯酯系樹脂、聚氯乙烯系樹脂、纖維素系樹脂、聚縮醛樹脂中的至少一種。
原因在於:例如,如果為聚酯樹脂,則能夠比較便宜地得到機械強度、耐久性、以及耐熱性高,另一方面具有優異的柔軟性、加工性的抗菌性纖維。
另外,原因在於:如果為聚醯胺樹脂,則能夠比較便宜地得到機械強度、耐久性、以及耐熱性高,另一方面具有吸濕性的抗菌性纖維。
另外,原因在於:如果為聚氨酯樹脂,則能夠得到耐久性高,另一方面具有優異的伸縮性的抗菌性纖維。
此外,原因在於:如果為聚烯烴樹脂(包括聚丙烯酸樹脂),則能夠便宜地得到透明性、加工性良好的抗菌性纖維。
在這些熱塑性樹脂中,更優選為聚酯樹脂或聚醯胺樹脂。
即,作為優選的聚酯樹脂,可舉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環己烷二甲醇酯樹脂等中的至少一者,其中,優選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
另外,作為優選的聚醯胺樹脂,可舉出聚ε己醯胺(尼龍6)、聚己二醯丁二胺(尼龍46)、聚己二醯己二胺(尼龍66)、聚癸二醯己二胺(尼龍610)、聚十二烷二醯己二胺(尼龍612)、聚己二醯十一烷二胺(尼龍116)、聚十一醯胺(尼龍11)、聚十二醯胺(尼龍12)、聚間苯二甲醯己二胺(尼龍6I)、聚對苯二甲醯己二胺(尼龍6T)、聚對苯二甲醯壬二胺(尼龍9T)和聚己二醯間苯二甲胺(尼龍MXD6)中的至少一種,其中,優選為聚ε己醯胺(尼龍6)或聚己二醯己二胺(尼龍66)。
優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的理由在於:與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等相比,結晶性較低,因此能夠將熱塑性樹脂組合物穩定地加工成要求優異的柔軟性的抗菌性纖維、抗菌性膜等。
更具體而言,理由在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與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相比,結晶速度較小,且具有只要不為高溫就不進行結晶的特徵,通過熱處理和拉伸處理而使強度提高。
另外,如果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則不僅透明性高,耐熱性、實用強度都優異,而且可回收性也優異,因此在經濟上也有利。
更具體而言,例如,像PET瓶這樣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構成的塑膠製品目前已經大量流通,與其它樹脂材料相比,非常便宜。
此外,如果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則會積極地進行循環利用,根據如上現狀表明:與其它樹脂材料相比容易進行再利用,因此這使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成為更便宜的樹脂材料。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可以為含有其它共聚成分的共聚聚酯。
另外,如果是作為聚醯胺樹脂的聚ε己醯胺(尼龍6)或聚己二醯己二胺(尼龍66),則物理性質根據結晶度而變化,因此可以根據用途來調整拉伸強度、彎曲強度、壓縮強度等。
此外,耐磨損性、耐化學試劑性優異,而且由於含有醯胺基,因此吸水性較大,能夠更適當地使水分與抗菌性玻璃粒子接觸,能夠使抗菌性玻璃溶解,有效地釋放出抗菌成分。
因此,通過使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或聚醯胺樹脂為主成分,能夠有效地抑制在抗菌性纖維的製造和成型過程中的熱塑性樹脂組合物的結晶化,穩定地加工成適於織物、無紡布的抗菌性纖維1等。
(1)-2數均分子量
如果作為主成分的熱塑性樹脂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聚醯胺樹脂等縮合系樹脂,則優選使它們的數均分子量(Mn)為10000~80000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通過使縮合系樹脂的數均分子量為上述範圍內的值,能夠提高與後述的作為熱塑性樹脂的混合樹脂使用的樹脂的相容性,能夠有效地抑制樹脂的水解,使抗菌性玻璃更均勻地分散。
因此,更優選使縮合系樹脂的數均分子量為20000~60000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30000~50000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如果作為主成分的熱塑性樹脂為聚丙烯樹脂等非縮合系樹脂,則優選使其數均分子量為10萬~100萬的範圍內的值,更優選為20萬~80萬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30萬~60萬的範圍內的值。
(1)-3熔點
另外,優選使作為主成分的結晶性樹脂的熔點為150~350℃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如果熔點為150℃以上,則能夠充分確保熱塑性樹脂組合物的拉伸強度、撕裂強度等機械性能,在加熱熔融時成為適當的黏度,因而得到適度的加工性。
另一方面,理由在於:如果熔點為350℃以下,則熱塑性樹脂組合物的成型性良好,容易與後述的熱塑性樹脂以外的樹脂成分混合。
因此,更優選使作為主成分的結晶性樹脂的熔點為200~300℃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230~270℃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樹脂的熔點可以依據ISO 3146進行測定。
(1)-4配合量
另外,如後所述將熱塑性樹脂製成混合樹脂的情況下,將熱塑性樹脂組合物的總量設為100重量份時,優選使作為主成分的樹脂的配合量為80~99.4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通過使作為主成分的樹脂的配合量為上述範圍內的值,能夠有效地抑制樹脂的水解,另一方面,容易將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加工成抗菌性纖維1、抗菌性膜。
因此,將抗菌性樹脂組合物的總量設為100重量份時,更優選使作為主成分的樹脂的配合量為85~99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90~98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2)混合樹脂
(2)-1種類
第1實施方式中的熱塑性樹脂,優選為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作為主成分時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作為其它樹脂成分的混合樹脂。
其理由在於:通過含有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相比耐水解性優異的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從而在抗菌性纖維的製造和成型過程中的熱塑性樹脂的加熱熔融時能夠有效地抑制由抗菌性玻璃中含有的水分所致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的水解。
更具體而言,認為:由於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相比親油性高,每單位重量中含有的酯鍵的數量少,因此不易發生水解。
因此,通過含有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能夠有效地抑制作為主成分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的水解,能夠得到抗菌性玻璃的分散性優異且便宜的熱塑性樹脂。
即,通過預先將規定量的抗菌性玻璃粒子與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混合,製成包含濃度較高的抗菌性玻璃粒子的母料後,混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能夠抑制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的水解,而且最終能夠得到規定配合比率的抗菌性樹脂組合物。
另外,第1實施方式中的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是指基本上通過作為酸成分的對苯二甲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與作為二元醇成分的1,4-丁二醇或其酯形成衍生物的縮聚反應而得到的聚合物。
其中,將酸成分的總量設為100摩爾%時,如果是20摩爾%以下的範圍內的值,則也可以含有其它酸成分。
(2)-2配合量
另外,優選使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的配合量相對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100重量份為0.5~25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通過使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的配合量為上述範圍內的值,能夠得到使也可加工成抗菌性纖維、抗菌性膜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為主成分而且具有耐水解性、進而抗菌性玻璃的分散性優異的熱塑性樹脂。
因此,更具體而言,相對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100重量份,更優選使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的配合量為2~15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3~1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3.抗菌性玻璃
第1實施方式中的抗菌性纖維1包含抗菌性玻璃粒子10,抗菌性玻璃粒子10優選含有銀離子作為抗菌活性成分。
其理由在於:如果是這樣的抗菌性玻璃粒子10,則安全性高,抗菌作用持續時間長,且耐熱性也高,因此作為抗菌性纖維1中含有的抗菌劑的適應性優異。
(1)組成
另外,優選使第1實施方式中的抗菌性玻璃粒子10為磷酸系抗菌性玻璃和硼矽酸系玻璃或兩者中的任一者。
其理由在於:如果為磷酸系抗菌性玻璃、硼矽酸系玻璃,就能夠防止熱塑性樹脂的變色,而且能夠將抗菌性纖維1中的銀離子等抗菌活性成分的溶出量調節到適當範圍。
(1)-1玻璃組成1
另外,作為磷酸系抗菌性玻璃的玻璃組成,含有Ag2O、ZnO、CaO、B2O3和P2O5,且將總量設為100重量%時,優選使Ag2O的配合量為0.2~5重量%的範圍內的值、使ZnO的配合量為2~60重量%的範圍內的值、使CaO的配合量為0.1~15重量%的範圍內的值、使B2O3的配合量為0.1~15重量%的範圍內的值、以及使P2O5的配合量為30~80重量%的範圍內的值,同時使ZnO/CaO的重量比率為1.1~15的範圍內的值。
這裡,Ag2O作為玻璃組成1中的抗菌性離子釋放物質為必需構成成分,通過含有上述Ag2O,玻璃成分溶解時能夠使銀離子以規定速度緩慢地溶出,能夠長期發揮優異的抗菌性。
另外,優選使Ag2O的配合量為0.2~6重量%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如果Ag2O的配合量為0.2重量%以上的值,就能夠發揮充分的抗菌性。
另一方面,理由在於:如果Ag2O的配合量為6重量%以下,抗菌性玻璃不易變色,而且能夠抑制成本,因而在經濟上有利。
因此,Ag2O的配合量更優選為0.5~4重量%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在0.8~3.5重量%的範圍內。
另外,P2O5為玻璃組成1中的必需構成成分,基本上發揮作為網路形成氧化物的功能,此外,在本發明中還與抗菌性玻璃的透明性改善功能、銀離子的均勻釋放性有關。
作為P2O5的配合量,優選為30~80重量%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如果上述P2O5的配合量為30重量%以上,則抗菌性玻璃的透明性就不易降低,且容易確保銀離子的均勻釋放性、物理強度。
另一方面,理由在於:如果使上述P2O5的配合量為80重量%以下,則抗菌性玻璃就不易黃變,而且,硬化性良好,因而容易確保物理強度。
因此,P2O5的配合量更優選為35~75重量%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在40~70重量%的範圍內。
另外,ZnO為玻璃組成1中的必需構成成分,具有抗菌性玻璃中作為網路修飾氧化物的功能,還具有防止黃變和提高抗菌性的功能。
作為ZnO的配合量,相對於總量,優選為2~60重量%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如果上述ZnO的配合量為2重量%以上的值,則容易發揮黃變防止效果、抗菌性的提高效果,另一方面,理由在於:如果上述ZnO的配合量為60重量%以下的值,則抗菌性玻璃的透明性就不易降低,容易確保機械強度。
因此,更優選使ZnO的配合量為5~50重量%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0~40重量%的範圍內的值。
另外,優選考慮後述的CaO的配合量來決定ZnO的配合量。
具體而言,優選使ZnO/CaO表示的重量比率為1.1~15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如果上述重量比率為1.1以上的值,則能夠有效地防止抗菌性玻璃的黃變,另一方面,理由在於:如果上述重量比率為15以下,則抗菌性玻璃就不易白濁或黃變。
因此,更優選使ZnO/CaO表示的重量比率為2.0~12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3.0~10的範圍內的值。
CaO為玻璃組成1中的必需構成成分,基本上發揮作為網路修飾氧化物的功能,同時具有使製成抗菌性玻璃時的加熱溫度降低、並與ZnO一起防止黃變的功能。
CaO的配合量優選相對於總量為0.1~15重量%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如果上述CaO的配合量為0.1重量%以上,則容易發揮黃變防止功能、熔融溫度降低效果,另一方面,理由在於:如果上述CaO的配合量為15重量%以下,則容易抑制抗菌性玻璃的透明性的降低。
因此,優選使CaO的配合量為1.0~12重量%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3.0~10重量%的範圍內的值。
另外,B2O3為玻璃組成1中的必需構成成分,基本上發揮作為網路形成氧化物的功能,另外,在本發明中是還與抗菌性玻璃的透明性改善功能、銀離子的均勻釋放性有關的成分。
作為B2O3的配合量,優選相對於總量為0.1~15重量%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如果上述B2O3的配合量為0.1重量%以上,就能夠充分確保抗菌性玻璃的透明性,且容易確保銀離子的均勻釋放性、機械強度。
另一方面,理由在於:如果上述B2O3的配合量為15重量%以下,則容易抑制抗菌性玻璃的黃變,而且硬化性變得良好,容易確保機械強度。
因此,作為B2O3的配合量,優選為1.0~12重量%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3.0~10重量%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作為玻璃組成1的任意構成成分,還優選在本發明的目標範圍內添加規定量的CeO2、MgO、Na2O、Al2O3、K2O、SiO2、BaO等。
(1)-2玻璃組成2
另外,作為磷酸系抗菌性玻璃的玻璃組成,含有Ag2O、CaO、B2O3和P2O5代替實質上不含有ZnO,且將總量設為100重量%時,優選使Ag2O的配合量為0.2~5重量%的範圍內的值、使CaO的配合量為15~50重量%的範圍內的值、使B2O3的配合量為0.1~15重量%的範圍內的值、以及使P2O5的配合量為30~80重量%的範圍內的值,而且使CaO/Ag2O的重量比率為5~15的範圍內的值。
這裡,關於Ag2O,可以為與玻璃組成1相同的內容。
因此,優選使Ag2O的配合量相對於總量為0.2~6重量%的範圍內的值,更優選為0.5~4.0重量%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0.8~3.5重量%的範圍內。
另外,通過在抗菌性玻璃中使用CaO,從而基本上發揮作為網路修飾氧化物的功能,而且能夠使製成抗菌性玻璃時的加熱溫度降低並發揮黃變防止功能。
即,優選使CaO的配合量相對於總量為15~50重量%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如果上述CaO的配合量為15重量%以上,則即便實質上不含有ZnO,也發揮黃變防止功能、熔融溫度降低效果,另一方面,理由在於:如果上述CaO的配合量為50重量%以下,則能夠充分確保抗菌性玻璃的透明性。
因此,更優選使CaO的配合量為20~45重量%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25~40重量%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作為CaO的配合量,優選考慮Ag2O的配合量而確定,具體而言,優選使CaO/Ag2O表示的重量比率為5~15的範圍內的值。
更具體而言,更優選使CaO/Ag2O表示的重量比率為6~13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8~11的範圍內的值。
另外,關於B2O3和P2O5,可以是與玻璃組成1相同的內容。
此外,與玻璃組成1同樣地作為任意構成成分,也優選在本發明的目的範圍內添加規定量的CeO2、MgO、Na2O、Al2O3、K2O、SiO2、BaO等成分。
(1)-3玻璃組成3
另外,作為硼矽酸玻璃的玻璃組成,含有B2O3、SiO2、Ag2O、鹼金屬氧化物,且將總量設為100重量%時,優選使B2O3的配合量為30~60重量%的範圍內的值、使SiO2的配合量為30~60重量%的範圍內的值、使Ag2O的配合量為0.2~5重量%的範圍內的值、使鹼金屬氧化物的配合量為5~20重量%的範圍內的值、使Al2O3的配合量為0.1~2重量%的範圍內的值、以及在總量不足100重量%時作為剩餘成分以0.1~33重量%的範圍內的值含有其它玻璃成分(鹼土金屬氧化物、CeO2、CoO等)。
這裡,在鹼性抗菌性玻璃的配合組成中,B2O3基本上發揮作為網路形成氧化物的功能,另外,還與透明性改善功能、銀離子的均勻釋放性有關。
另外,SiO2發揮抗菌性玻璃中的作為網路形成氧化物的功能,而且具有防止黃變的功能。
此外,Ag2O為抗菌性玻璃中的必需構成成分,通過玻璃成分溶解,使銀離子溶出,能夠長期發揮優異的抗菌性。
鹼金屬氧化物、例如Na2O或K2O基本上發揮作為網路修飾氧化物的功能,另一方面,能夠發揮抗菌性玻璃的溶解特性的調整功能,降低抗菌性玻璃的耐水性,調整來自抗菌性玻璃的銀離子溶出量。
作為鹼土金屬氧化物,通過添加例如MgO、CaO而發揮作為網路修飾氧化物的功能,另一方面,與鹼金屬氧化物同樣能夠發揮抗菌性玻璃的透明性改善功能、熔融溫度的調整功能。
此外,通過另外添加CeO2、Al2O3等,還能夠提高對電子束的變色性、透明性、或者機械強度。
(2)體積平均粒徑
另外,優選使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體積平均粒徑(體積平均一次粒徑,D50)為0.05~5.0μm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通過使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體積平均粒徑為上述範圍內的值,能夠使抗菌性玻璃粒子更均勻地分散,能夠使含有抗菌性玻璃粒子的熱塑性樹脂更穩定地加工成抗菌性纖維、抗菌性膜。
即,原因在於:如果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體積平均粒徑為0.05μm以上,則在紡絲後進行拉伸時變得容易形成裂紋,而且容易混合並分散到樹脂成分中,抑制光散射,或者容易確保透明性。
另一方面,原因在於:如果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體積平均粒徑為5.0μm以下,則拉伸時成型的裂紋就不會變得過大,因此容易確保抗菌性纖維1的機械強度。
因此,更具體而言,更優選使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體積平均粒徑為1~4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5~3.0μm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體積平均粒徑(D50)可以根據使用鐳射方式的顆粒計數器(依據JIS Z 8852-1)或沉降式細微性分佈儀而得到的細微性分佈、或者基於抗菌性玻璃的電子顯微鏡照片實施影像處理而得到的細微性分佈進行計算。
(3)比表面積
另外,優選使抗菌性玻璃粒子的比表面積為10000~300000cm2/cm3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如果上述比表面積為10000cm2/cm3以上的值,則容易進行向樹脂成分中的混合分散或處理,且在製造抗菌性纖維時,容易確保表面平滑性、機械強度。
另一方面,理由在於:如果上述比表面積為300000cm2/cm3以下,則容易進行向樹脂成分中的混合和分散,不易產生光散射,能夠抑制透明性降低。
更具體而言,更優選使抗菌性玻璃粒子的比表面積為15000~200000cm2/cm3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8000~150000cm2/cm3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抗菌性玻璃粒子的比表面積(cm2/cm3)可以根據細微性分佈測定結果而求出,可以將抗菌性玻璃假設為球形,根據細微性分佈的實際測量資料而算出每單位體積(cm3)的表面積(cm2)。
(4)形狀
另外,抗菌性玻璃粒子的形狀優選為多面體,即,由多個角或多個面構成、例如由6~20面體構成的多面體。
其理由在於:通過使抗菌性玻璃粒子的形狀為如上所述的多面體,從而與球形等的抗菌性玻璃不同,容易使光在面內沿一定方向行進,能夠有效地防止由抗菌性玻璃引起的光散射,因此能夠提高抗菌性玻璃的透明性。
另外,通過這樣使抗菌性玻璃粒子成為多面體,從而不僅容易進行向樹脂成分中的混合和分散,還特別具有如下特徵:在使用紡絲裝置等來製造抗菌性纖維時,抗菌性玻璃粒子易於在一定方向取向,容易在纖維表面形成裂紋。
因此,容易使抗菌性玻璃均勻地分散到樹脂成分中,而且能夠有效地防止因樹脂成分中的抗菌性玻璃所致的光的散射,發揮優異的透明性。
此外,如果這樣抗菌性玻璃的形狀為多面體,則後述的外添劑會變得容易附著,在製造時、使用時等不易發生再凝聚,因此抗菌性玻璃的製造時的平均粒徑、偏差的控制變得容易。
另外,由於與球形等的抗菌性玻璃相比摩擦阻力變大,因此夾持於裂紋20時被更牢固地固定,因此能夠抑制因洗滌等外力施加所致的脫離,即便反復洗滌時等,也能夠對抗菌性纖維賦予適當的抗菌性。
(5)表面處理
抗菌性玻璃粒子優選用聚有機矽氧烷‧有機矽樹脂、矽烷偶聯劑、鈦酸酯偶聯劑、鋁酸酯偶聯劑等對其表面進行處理。
由此,能夠調整抗菌性玻璃粒子與熱塑性樹脂的黏接力。
(6)外添劑
另外,還優選對抗菌性玻璃粒子外添凝聚二氧化矽粒子(乾式二氧化矽、濕式二氧化矽)。
如果以凝聚二氧化矽粒子為主成分,則還優選氧化鈦、氧化鋅、氧化鋁、氧化鋯、碳酸鈣、白砂微球、石英粒子、玻璃微球等中的單獨一種或二種以上的組合。
特別是,其中的凝聚二氧化矽粒子(乾式二氧化矽、濕式二氧化矽)或作為其水分散體的膠體二氧化矽由於數均一次粒徑小,在抗菌性玻璃中的分散性極其優異,因而為優選的外添劑。
即,原因在於:這樣的凝聚二氧化矽粒子一邊鬆開凝聚狀態一邊進行分散,因此附著於抗菌性玻璃的周圍,即便在樹脂成分中也能夠使該抗菌性玻璃均勻分散。
另外,優選使作為外添劑的凝聚二氧化矽的數均二次粒徑為0.8~15μm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如果上述外添劑的數均二次粒徑為0.8μm以上的值,則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分散性就變得良好,能夠抑制光散射,確保透明性。
另一方面,理由在於:如果上述外添劑的數均二次粒徑為15μm以下,則容易進行在樹脂成分中的混合和分散或處理,且在製造抗菌性纖維、抗菌性膜時,容易確保表面平滑性、透明性、以及機械強度。
因此,更優選使外添劑的數均二次粒徑為5~12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6~10μm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外添劑的數均二次粒徑可以使用鐳射方式的顆粒計數器(依據JIS Z8852-1)、沉降式細微性分佈儀進行測定。
另外,也可以通過對它們的電子顯微鏡照片進行影像處理而算出外添劑的數均二次粒徑。
而且,在外添劑基本上凝聚時,優選使其鬆散的狀態下的數均一次粒徑為0.005~0.5μm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如果外添劑的數均一次粒徑為0.005μm以上的值,則容易得到使抗菌性玻璃的分散性提高的效果,能夠抑制光散射,並能夠抑制透明性降低。
另一方面,理由在於:如果外添劑的數均一次粒徑為0.5μm以下,則同樣容易得到使抗菌性玻璃的分散性提高的效果,在製造抗菌性纖維、抗菌性膜時,同樣容易進行在樹脂成分中的混合和分散或處理,能夠充分確保表面平滑性、透明性以及機械強度。
因此,更優選使外添劑的數均一次粒徑為0.01~0.2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0.02~0.1μm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外添劑的數均一次粒徑可以用與數均二次粒徑相同的方法進行測定。
另外,優選使作為外添劑的凝聚二氧化矽的添加量相對於抗菌性玻璃100重量份為0.1~5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如果上述外添劑的添加量為0.1重量份以上的值,則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分散性就會變得良好。
另一方面,理由在於:如果上述外添劑的添加量為50重量份以下的值,則容易與抗菌性玻璃均勻混合,且得到的抗菌性樹脂組合物的透明性不易降低。
因此,更優選使外添劑的添加量相對於抗菌性玻璃100重量份為0.5~3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1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7)水分含量
另外,抗菌性玻璃粒子含有水分時,還優選使該水分的含量相對於抗菌性玻璃粒子的固體成分100重量份為1×10-4~5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通過使水分含量為上述範圍內的值,從而在製造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時,即便在省略乾燥抗菌性玻璃的工序的情況下,也能夠有效地抑制熱塑性樹脂的水解,使抗菌性玻璃粒子均勻地分散。
即,原因在於:如果上述水分含量為1×10-4重量份以上的值,則作為抗菌性玻璃粒子的乾燥設備,無需使用過於大型的設備,乾燥工序所需時間不易變得過長,不會明顯損害經濟性。
另一方面,原因在於:如果上述水分含量為5重量份以下的值,則能夠穩定地抑制上述的熱塑性樹脂的水解。
因此,更優選使抗菌性玻璃的水分含量相對於抗菌性玻璃的固體成分100重量份為1×10-3~1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10-2~1×10-1重量%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抗菌性玻璃中的水分含量的測定例如可以用電子水分測定儀通過105℃下的加熱減量法進行,或者也可以利用卡爾費休法進行。
(8)配合量
另外,優選使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配合量相對於上述的熱塑性樹脂100重量份為0.1~1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通過使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配合量為上述範圍內的值,能夠有效地抑制熱塑性樹脂的水解,使抗菌性玻璃均勻地分散到樹脂成分中,得到優異的抗菌效果。
即,原因在於:如果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配合量為0.1重量份以上的值,則抗菌性玻璃的絕對量就是足夠的,因此能夠對抗菌性纖維賦予充分的抗菌性。
另一方面,原因在於:如果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配合量為10重量份以下的值,則伴隨著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配合量的增加而抗菌性玻璃中含有的水分量也增加,但能夠充分抑制熱塑性樹脂的水解。另外,原因在於:容易加工成抗菌性纖維1、抗菌性膜。
因此,更優選使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配合量相對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100重量份為0.15~1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0.2~0.5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配合量是指在抗菌性玻璃粒子含有水分時包含該水分含量的配合量。
4.分散助劑
另外,第1實施方式中的抗菌性纖維1優選含有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分散助劑。
其理由在於:通過含有分散助劑,能夠使抗菌性玻璃粒子10更均勻分散。
(1)種類
作為分散助劑的種類,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使用脂肪族醯胺系分散助劑、烴系分散助劑、脂肪酸系分散助劑、高級醇系分散助劑、金屬皂系分散助劑、酯系分散助劑等,其中,特別優選脂肪族醯胺系分散助劑。
另外,脂肪族醯胺系分散助劑可大致分為硬脂酸醯胺、油酸醯胺、芥酸醯胺等脂肪酸醯胺以及亞甲基雙硬脂酸醯胺、亞乙基雙硬脂酸醯胺等亞烷基脂肪酸醯胺,更優選使用亞烷基脂肪酸醯胺。
其理由在於:如果是亞烷基脂肪酸醯胺,則與脂肪酸醯胺相比能夠在不使抗菌性樹脂組合物的熱穩定性降低的情況下提高抗菌性玻璃的分散性。
另外,由於熔點為141.5~146.5℃,抗菌性纖維的成型時的穩定性優異,因此在亞烷基脂肪酸醯胺中特別優選使用亞乙基雙硬脂酸醯胺。
(2)配合量
作為分散助劑的配合量,將抗菌性玻璃粒子設為100重量份時,優選為1~2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如果分散助劑的配合量為1重量份以上的值,則能夠使抗菌性纖維1中的抗菌性玻璃的分散性充分提高。
另一方面,理由在於:如果分散助劑的配合量為20重量份以下,則能夠充分確保抗菌性樹脂組合物的拉伸強度、撕裂強度等機械性能,並使分散助劑不易從抗菌性樹脂組合物中滲出。
因此,更優選使分散助劑的配合量相對於抗菌性玻璃100重量份為3~12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5~8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5.其它成分
優選在不損害本來的目的的範圍內根據需要向第1實施方式中的抗菌性纖維1中添加穩定劑、脫模劑、成核劑、填充劑、染料、顏料、抗靜電劑、油劑、潤滑劑、增塑劑、集束劑、紫外線吸收劑、抗黴劑、抗病毒劑、阻燃劑、阻燃助劑等添加劑、其它樹脂、彈性體等作為任意成分。
作為將這些任意成分添加到抗菌性纖維中的方法,沒有特別限定,例如,也優選通過與抗菌性玻璃粒子一起熔融混煉到熱塑性樹脂中而進行。
6.形態
第1實施方式中的抗菌性纖維1優選加工成棉狀或者無紡布、編織品、紡織品、毛氈和網等片狀成型品。
另外,將第1實施方式中的抗菌性纖維1加工成棉、無紡布、紡織品、編織品、毛氈、網等時,可以僅使用本實施方式的抗菌性纖維1進行加工,也可以將其它種類的纖維和本實施方式的抗菌性纖維1混織、混紡而加工成合撚紗、包覆紗、線繩。
作為其它種類的纖維,可舉出尼龍、聚酯、聚氨酯等合成纖維、棉花、絲線、羊毛等天然纖維、碳纖維、玻璃纖維等。
即便與其它種類的纖維混織、混紡而加工成合撚紗、包覆紗、線繩,也具有與本實施方式的抗菌性纖維1同等的抗菌性,具有在規定條件下即便反復洗滌也維持抗菌性這樣優異的特徵。
另外,在第1實施方式的抗菌性纖維1或將該抗菌性纖維1根據用途進行加工而得到的棉、紡織品、編織品等加工品中,優選進一步進行染色、各種精加工(防皺、防汙、阻燃、防蟲、防黴、防臭、吸濕、防水、上光、抗起球等)。
由此,能夠賦予抗菌性以外的功能。
7.用途
作為上述形態中的片狀成型品的用途,沒有特別限定,可舉出衣物、寢具、室內裝飾品、吸收布、包裝材料、雜貨、過濾介質等。
作為衣物的例子,可舉出內衣、襯衫、運動服、圍裙、襪子、鞋墊、長筒襪、緊身衣、日本式短布襪、和服、領帶、手帕、披肩、圍巾、帽子、手套、家用或醫用口罩等。
作為寢具的例子,可舉出被褥罩、被褥芯、枕套、枕芯、毛巾、床單、床笠等。特別適用於羽絨被褥、羽絨枕頭等難以洗滌的寢具。
作為室內裝飾品的例子,可舉出窗簾、墊子、地毯、小毯子、坐墊、靠墊、壁掛、牆布、桌布、短毛絨織品等。
作為吸收布的例子,可舉出毛巾、抹布、手帕、拖布、尿布、衛生棉條、衛生巾、成人失禁用品等。
作為包裝材料的例子,可舉出包袱、包裝紙、食品包裝袋等。
作為雜貨的例子,可舉出牙刷、炊帚、板刷等各種刷子、手提包、午餐墊、筆袋、錢包、眼鏡盒、眼鏡擦拭巾、門簾、杯墊、滑鼠墊、玩偶的填充棉絮、寵物床等。
作為過濾介質的例子,可舉出空調、通風扇、通風口和空氣淨化器用濾器,以及淨水用濾器等,可以用於家庭用、工業用、汽車用等的濾器。
作為其它用途,可舉出人造毛發、帳篷、草坪保護片等遮光片、隔音材料、吸音材料、緩衝材料等。
特別優選第1實施方式的抗菌性纖維1以抗菌性無紡布的形式用於家庭用、汽車用等的濾器。
這樣的濾器也具有與本實施方式的抗菌性纖維1同等的抗菌性,具有即便反復洗滌也維持抗菌性這樣優異的特徵。
〔第2實施方式〕
第2實施方式是第1實施方式記載的抗菌性纖維1的製造方法,是包含熱塑性樹脂和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抗菌性纖維1的製造方法。
而且,所述抗菌性纖維1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在抗菌性纖維1的表面具有沿著該抗菌性纖維1的長度方向的裂紋20,該裂紋20為夾持有至少一個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狀態,且包含下述工序(a)~(d)。
工序(a):準備含有抗菌活性成分的玻璃熔液,得到抗菌性玻璃粒子10;工序(b):製造混合有抗菌性玻璃粒子10和熱塑性樹脂的抗菌性樹脂組合物;工序(c):由抗菌性樹脂成分直接或間接地製造拉伸前的抗菌性纖維1;工序(d):通過對拉伸前的抗菌性纖維1進行拉伸來製造具有裂紋20的抗菌性纖維1。
以下,對作為第2實施方式的抗菌性纖維1的製造方法進行具體說明。
本實施方式的抗菌性纖維1可以通過至少具有上述的工序(a)~(d)的製造方法來製造,可以根據需要而追加下述工序(e)~(h)。
應予說明,由第2實施方式的抗菌性纖維1構成的抗菌性無紡布的製造方法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優選使用乾式法、濕式法、紡黏法、熔噴法等以往公知的方法。
此時,優選通過使纖維彼此充分結合或絡合來抑制纖維的脫落。
作為這樣的方法,可舉出化學黏合法、熱黏合法、針刺法、水刺法(水流絡合法)、縫編法、蒸汽噴射法等,其中,由於熱黏合法能夠實現充分的結合,因而優選。
1.工序(a):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製造工序
工序(a)是由含有抗菌活性成分的玻璃原材料製造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工序。
即,抗菌性玻璃粒子10可以通過以往公知的方法進行製造,例如,優選利用由下述(a)-1~3構成的方法進行製造。
(a)-1熔融工序
熔融工序中,優選準確地稱量玻璃原材料後,進行均勻的混合,然後使用例如玻璃熔融爐進行熔融,製成玻璃熔液。
進行玻璃原材料的混合時,優選使用萬能攪拌機(行星式攪拌機)、氧化鋁瓷器擂潰機、球磨機、螺旋槳攪拌機等混合機械(攪拌機),例如當使用萬能攪拌機時,優選使公轉數為100rpm,使自轉數為250rpm,以10分鐘~3小時的條件攪拌混合玻璃原材料。
作為玻璃熔融條件,例如優選使熔融溫度為1100~1500℃,使熔融時間為1~8小時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如果為這樣的熔融條件,則能夠提高玻璃熔液的生產效率,而且能夠盡可能減少製造時的抗菌性玻璃的黃變性。
應予說明,優選在得到這樣的玻璃熔液後,將其注入到流動水中進行冷卻,兼帶進行水粉碎而製成玻璃體。
(a)-2粉碎工序
接下來,優選作為粉碎工序將得到的玻璃體粉碎,製成為多面體且具有規定的體積平均粒徑的抗菌性玻璃粒子。
具體而言,優選進行如下述所示的粗粉碎、中粉碎和微粉碎。
通過這樣實施,能夠有效地得到具有均勻的體積平均粒徑的抗菌性玻璃粒子。
其中,為了根據用途而更精細地控制體積平均粒徑,還優選在粉碎後,進一步實施分級,實施篩分處理等。
在粗粉碎中,優選對玻璃體進行粉碎以使體積平均粒徑為10mm左右。
更具體而言,優選在將熔融狀態的玻璃熔液製成玻璃體時進行水粉碎,或者用徒手或錘子等將無定形的玻璃體粉碎而成為規定的體積平均粒徑。
應予說明,從電子顯微鏡照片中確認了粗粉碎後的抗菌性玻璃通常為無角的塊狀。
在中粉碎中,優選對粗粉碎後的抗菌性玻璃進行粉碎以使體積平均粒徑為1mm左右。
更具體而言,例如優選使用球磨機,將體積平均粒徑為10mm左右的抗菌性玻璃製成體積平均粒徑為5mm左右的抗菌性玻璃,接著,使用旋轉磨或旋轉輥(輥破碎機)製成體積平均粒徑為1mm左右的抗菌性玻璃。
其理由在於:通過這樣以多階段進行中粉碎,能夠在不產生粒徑過小的抗菌性玻璃的情況下有效地得到具有規定粒徑的抗菌性玻璃。
應予說明,從電子顯微鏡照片中確認了中粉碎後的抗菌性玻璃為具有角的多面體。
在微粉碎中,優選在添加了體積平均粒徑為1~15μm的作為外添劑的凝聚二氧化矽粒子的狀態下將中粉碎後的抗菌性玻璃粉碎以使體積平均粒徑為1.0~5.0μm。
更具體而言,例如優選使用旋轉磨、旋轉輥(輥破碎機)、振動碾磨機、縱型碾磨機、乾式球磨機、行星式碾磨機、砂磨機、或噴射磨來粉碎抗菌性玻璃。
在這些乾式粉碎機中,特別更優選使用縱型碾磨機、乾式球磨機、行星式碾磨機和噴射磨。
其理由在於:通過使用縱型碾磨機或行星式碾磨機等,能夠賦予適當的剪切力,在不產生粒徑過小的抗菌性玻璃的情況下有效地得到具有規定粒徑的多面體的抗菌性玻璃。
使用縱型碾磨機、乾式球磨機、行星式碾磨機等進行微粉碎時,優選將氧化鋯球或氧化鋁球作為粉碎介質4,使容器以30~100rpm旋轉,對中粉碎後的抗菌性玻璃進行5~50小時的粉碎處理。
另外,使用噴射磨時,優選在容器內使其加速,以0.61~1.22MPa(6~12Kgf/cm2)的壓力使中粉碎後的抗菌性玻璃彼此碰撞。
應予說明,根據電子顯微鏡照片和細微性分佈測定可確認使用乾式球磨機或噴射磨等進行微粉碎後的抗菌性玻璃為具有比中粉碎後的抗菌性玻璃多的角的多面體,容易將體積平均粒徑(D50)、比表面積調整到規定範圍。
另外,使用行星式碾磨機等進行微粉碎時,優選實質上在乾燥狀態(例如,相對濕度為20%Rh以下)進行。
其理由在於:可以在將旋風分離器等的分級裝置安裝於行星式碾磨機等不使抗菌性玻璃凝聚的情況下進行循環。
因此,能夠通過控制循環次數而容易地將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體積平均粒徑、細微性分佈調整到期望範圍,而且能夠省略微粉碎後的乾燥工序。
另一方面,對於規定範圍以下的抗菌性玻璃,如果為乾燥狀態,則能夠使用袋濾器而容易地除去。
因此,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體積平均粒徑、細微性分佈的調整變得更加容易。
(a)-3乾燥工序
接下來,優選在乾燥工序中使由粉碎工序得到的抗菌性玻璃粒子乾燥。
其理由在於:通過乾燥抗菌性玻璃粒子,能夠在下述工序中將抗菌性玻璃粒子和熱塑性樹脂混合時減少熱塑性樹脂發生水解的可能性。
應予說明,作為乾燥工序,優選在進行固液分離處理後也進行乾燥處理,作為在這些處理中使用的設備,沒有特別限定,可以在固液分離中使用離心分離機等,可以在乾燥中使用乾燥機、烘箱等。
另外,在抗菌性玻璃粒子的乾燥工序後,由於抗菌性玻璃的一部分成塊,因此優選利用解碎機將成塊後抗菌性玻璃解碎。
2.工序(b):抗菌性樹脂組合物的製造
工序(b)是使用由工序(a)得到的抗菌性玻璃粒子來製造抗菌性樹脂組合物的工序。
在工序(b)中,優選通過將抗菌性玻璃粒子或使抗菌性玻璃粒子分散於熱塑性樹脂而得的母料與樹脂顆粒或再生樹脂碎片熔融混煉來製造抗菌性樹脂組合物。
此外,還優選在工序(b)中進一步添加著色母料、抗氧化劑、內部潤滑劑、結晶劑等添加劑等。
而且,在工序(b)中,優選相對於熱塑性樹脂100重量份混合並分散所得到的抗菌性玻璃粒子0.1~10重量份來製備抗菌性樹脂組合物。
另外,作為熱塑性樹脂,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作為主成分時,優選混合並分散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
這是由於:能夠有效地抑制作為主成分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的水解,得到使最終濃度的抗菌性玻璃粒子均勻分散的抗菌性樹脂組合物。
更具體而言,含有水分的高濃度的抗菌性玻璃粒子以被分散在耐水解性較優異的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中的狀態,被混合並分散到耐水解性較差的作為主成分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中。
因此,例如通過利用雙軸混練機等進行熔融混練,從而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最易發生水解的階段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與抗菌性玻璃粒子很好地分離。
其結果,能夠有效地抑制作為主成分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的水解,得到使最終濃度的抗菌性玻璃均勻分散的抗菌性樹脂組合物。
3.工序(c):抗菌性纖維(拉伸前)的製造工序
工序(c)是將由工序(b)得到的抗菌性樹脂組合物紡絲而形成纖維的工序。
在工序(c)中,優選通過使熔融後的抗菌性樹脂組合物從模頭噴出,在紡絲模頭下冷卻而形成纖維。
冷卻方法沒有特別限定,可以優選例示對紡出的紗線吹冷風的方法、使紗線通過裝有冷卻水的冷卻槽進行冷卻的方法。
紡絲還優選根據需要暫時捲繞後進行拉伸處理。
作為在紡絲時使用的成型裝置,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成型裝置。
例如優選使用BMC(團狀模塑膠,Bulk Molding Compound)注塑成型裝置、SMC(片狀模塑膠,Sheet Molding Compound)壓縮成型裝置、BMC(團狀模塑膠)壓縮成型裝置或加壓裝置。
其理由在於:通過使用這樣的成型裝置,能夠有效地得到具有優異的表面平滑性的抗菌性纖維。
紡絲的形狀沒有特別限定,可以製成圓形、扁平形狀,也可以製成六邊形、星形等多邊形,優選製成中空狀。
紡絲溫度優選為280℃~320℃,捲繞速度優選為100m/min~6000m/min。
4.工序(d):抗菌性纖維(拉伸後)的製造工序
工序(d)是對在工序(c)中紡絲而得到的纖維進行拉伸的工序。
在由工序(d)拉伸紡絲時,由纖維內的具有角的抗菌性玻璃粒子對纖維本身施加力,由此在暴露於纖維表面的抗菌性玻璃粒子的前後形成沿著纖維長度方向的裂紋。
這裡,拉伸工序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方法、裝置而進行,例如,優選採用直接紡絲拉伸法、輥式拉伸法。
直接紡絲拉伸法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在紡絲後將纖維暫時冷卻到玻璃化轉變溫度以下後,使其在玻璃化轉變溫度以上熔點以下的溫度範圍的管型加熱裝置內行走並捲繞。
輥式拉伸法通過以下方法進行:將紡絲紗用以規定速度旋轉的牽引輥進行捲繞和牽引,利用設定為熱塑性樹脂的玻璃化轉變溫度~熔點的溫度的輥組將牽引後的紗以一段或二段以上的多階段進行拉伸。
應予說明,作為拉伸倍率,從形成足夠數量的足夠大小的裂紋20的觀點考慮,優選為1.2倍以上。
拉伸倍率的上限沒有特別限定,從防止過度拉伸而斷紗的觀點考慮,優選為7倍以下。
5.工序(e):捲曲工序
工序(e)的捲曲工序為任意工序,是將工序(d)中得到的拉伸紗導入到捲曲賦予裝置、對紗實施假撚加工而賦予蓬鬆性和伸縮性的工序。
捲曲工序中,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方法、裝置,例如優選使用通過使加熱流體與紗接觸而對紗實施假撚加工的加熱流體捲曲賦予裝置。
加熱流體捲曲賦予裝置是對紗線噴射例如蒸氣等加熱流體將紗線和加熱流體一起壓入壓縮調整部而賦予捲曲的裝置。
這裡,作為加熱流體的溫度,優選為100~150℃的範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於:如果為上述的範圍內的溫度,則能夠得到充分的捲曲,而且能夠避免纖維彼此融合。
因此,更具體而言,更優選使加熱流體的溫度為110~145℃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15~140℃的範圍內的值。
6.工序(f):熱固工序
工序(f)的熱固工序也為任意工序,是將工序(e)中得到的捲曲紗導入熱固輥來調整伸長率的工序。
7.工序(g):染色工序
作為工序(g)的染色工序也為任意工序,是將拉伸後根據需要進行捲曲和/或熱固後的抗菌性纖維在鹼性條件或酸性條件下進行染色的工序。
上述染色工序中,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方法、裝置,例如優選使用手工染色、推積式染色、噴射式染色、循環式絞紗染色、奧氏染色、筒紗染色等。
而且,在染色液中,優選與染料一起根據需要包含勻染劑、促染助劑、金屬封閉劑等染色助劑、染色牢度增進劑、螢光增白劑。
以鹼性條件進行染色時,pH可以調整為7.5~10.5,在pH的調整中優選使用碳酸鈣等碳酸鹽、氫氧化鈉等。
以酸性條件進行染色時,pH可以調整為3.5~6.5,在pH的調整中優選使用乙酸、檸檬酸、蘋果酸、富馬酸、琥珀酸等有機酸及其鹽。
染色後,優選進行分批式清洗,還優選進一步進行還原清洗或皂洗。
清洗條件可以採用在以往的聚酯纖維中進行的條件,為還原清洗時,可以使用各自為0.5~3g/L的還原劑、堿、連二亞硫酸鈉,優選以60~80℃進行10~30分鐘處理。
8.工序(h):保護層的形成工序
作為工序(h),優選設置在抗菌性纖維的表面形成保護層的工序。
上述保護層優選通過用丙烯酸樹脂、聚氨酯樹脂、乙酸乙烯酯樹脂、環氧樹脂等與環氧化合物或脂肪族胺系化合物中的任一者的混合物進行表面處理而形成。
實施例
以下,使用實施例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但是,本發明在沒有特別理由的情況下並不限定於下述的實施例的記載。
[實施例1]
1.抗菌性玻璃的製作
(1)熔融工序
以將抗菌性玻璃的配合成分的總量設為100重量%時P2O5的組成比為50重量%、CaO的組成比為5重量%、Na2O的組成比為1.5重量%、B2O3的組成比為10重量%、Ag2O的組成比為3重量%、CeO2的組成比為0.5重量%、ZnO的組成比為30重量%的方式,使用萬能混合機以轉速250rpm、30分鐘的條件將各玻璃原料攪拌至均勻混合。
接下來,使用熔融爐,以1280℃、3個半小時的條件加熱玻璃原料,製成玻璃熔液。
(2)粗粉碎工序
將從玻璃熔融爐中取出的玻璃熔液流入到25℃的靜水中,由此進行水粉碎,製成體積平均粒徑約10mm的粗粉碎玻璃。
應予說明,用光學顯微鏡對該階段的粗粉碎玻璃進行觀察,結果確認為塊狀,沒有角、面。
(3)中粉碎工序
接下來,使用氧化鋁製的一對旋轉輥(TOKYO ATOMIZER株式會社製,Roll Crusher),以間隙1mm,轉速150rpm的條件,一邊從料斗利用自重供給粗粉碎玻璃,一邊對其實施一次中粉碎(體積平均粒徑約1000μm)。
進一步,使用氧化鋁製的旋轉磨(中央化工機株式會社製,PremaX),以間隙400μm、轉速700rpm的條件,對一次中粉碎後的粗粉碎玻璃進行二次中粉碎,製成體積平均粒徑約400μm的中粉碎玻璃。
用電子顯微鏡對該中粉碎玻璃進行觀察,結果確認了至少50重量%以上為具有角、面的多面體。
(4)微粉碎工序
接下來,分別將作為介質的直徑10mm的氧化鋁球210kg、二次中粉碎後的中粉碎玻璃20kg、異丙醇14kg、矽烷偶聯劑A-1230(日本NUC株式會社製)0.2kg收容到內容積105升的振動球磨機(中央化工機商事株式會社製)內之後,以轉速1000rpm、振動幅度9mm的條件進行7小時微粉碎處理,得到微粉碎玻璃。
應予說明,用電子顯微鏡對該微粉碎玻璃進行觀察,結果確認了至少70重量%以上為具有角、面的多面體。
(5)固液分離和乾燥工序
使用離心分離機(株式會社kokusan製)將上一工序中得到的微粉碎玻璃和異丙醇以轉速3000rpm、3分鐘的條件進行固液分離。
接下來,使用烘箱,以105℃、3小時的條件對微粉碎玻璃進行乾燥。
(6)解碎工序
使用齒輪型解碎機(中央化工機商事株式會社製)對經乾燥而一部分成塊後的微粉碎玻璃進行解碎,製成體積平均粒徑2.0μm的抗菌性玻璃(多面體玻璃)。
應予說明,用電子顯微鏡對該階段的抗菌性玻璃進行觀察,結果確認了至少90重量%以上為具有角、面的多面體。
2.抗菌性纖維的製造
(1)紡絲工序
使用BMC(團狀模塑膠)注塑成型裝置,以料筒溫度250℃、螺杆轉速30rpm將抗菌性玻璃粒子1重量份、數均分子量為34000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95 重量份、數均分子量為26000的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5重量份混合並分散而製成抗菌性樹脂組合物。
應予說明,將規定量的抗菌性玻璃粒子混合到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樹脂中,製成母料後,混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由此抑制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的水解,而且最終得到上述配合比率的抗菌性樹脂組合物。
然後,將得到的抗菌性樹脂組合物以紡絲溫度90℃、捲繞速度3000m/min從模頭紡出抗菌性纖維。
(2)拉伸工序
接下來,使其在管型加熱裝置內通過而加熱到90℃,同時進行拉伸而拉伸為3倍,由此製成平均直徑10μm的抗菌性纖維。
利用SEM對得到的抗菌性纖維進行觀察,結果可以在抗菌性纖維的表面看到裂紋和夾持於裂紋的抗菌性玻璃粒子。
作為裂紋的平均長度,根據被夾持的抗菌性玻璃粒子的粒徑而各不相同,夾持粒徑2μm的抗菌性玻璃粒子的裂紋的平均長度平均為4μm。
3.抗菌性纖維的評價
(1)化纖短纖維試驗
依據JIS L 1015對由實施例1得到的抗菌性纖維1測定平均纖維長(直接法)、表觀纖度、拉伸強度和伸長率、捲曲數和捲曲率、乾熱尺寸變化率(%)、熱水尺寸變化率(%)、以及油脂分(%)。
拉伸強度測定時的初始載荷為5.88mN/1tex,拉伸速度為20mm/min,夾鉗間隔為10mm。
乾熱尺寸變化率測定時的乾燥機的溫度為180℃。
熱水尺寸變化率測定時的熱水溫度為100℃。
油脂分測定通過使用索氏提取器,用石油醚提取3小時而進行。將得到的結果記於表1。
另外,將得到的纖維的伸長率與斷裂時強度的關係示於第8圖。
(2)抗菌性的評價
(2)-1試驗方法
將由實施例1得到的抗菌性纖維1加工成無紡布,針對大腸桿菌、莫拉克斯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桿菌,測定剛接種後和培養後經過18小時後的活菌數,依據JIS L 1902,利用菌液吸收法來評價抗菌性。
即,活菌數的測定通過在試驗菌液中添加作為表面活性劑的Tween80(東京化成工業株式會社製)利用稀釋平板培養法而進行。
對於白癬菌而言,依據JIS L 1921:2015利用吸收法來測定ATP量。
應予說明,在利用菌液吸收法而進行的抗菌性試驗中,通過抗菌活性值為2.0以上而判定為具有理想的抗菌性。
抗菌性無紡布的抗菌性評價所需的增殖值和抗菌活性值可以通過以下等式進行計算。
G(抗菌性無紡布的增殖值)=log Tt-log T0
A(抗菌活性值)=(log Ct-log C0)-(log Tt-log T0)=F-G
F(抗菌試驗用標準棉布的增殖值)=log Ct-log C0
log Tt:培養18小時後的抗菌性無紡布的活菌數的算術平均值的常用對數
log T0:剛接種後的抗菌性無紡布的活菌數的算術平均值的常用對數
log Ct:培養18小時後的抗菌試驗用標準棉布的活菌數的算術平均值的常用對數
log C0:剛接種後的抗菌試驗用標準棉布的活菌數的算術平均值的常用對數
(log C0>log T0時,將log T0置換為log C0而進行計算。)
(關於白癬菌,將活菌數置換為ATP量而進行計算。)
然後,依據JIS L 1902:2015,在抗菌性纖維1的洗滌實施前和50次洗滌後分別評價抗菌性。將得到的結果記於表2。
〔實施例2〕
在實施例2中,以將抗菌性玻璃的配合成分的總量設為100重量%時P2O5的組成比為76重量%、Al2O3的組成比為0.3重量%、CaO的組成比為20重量%、NaO的組成比為0.7重量%、Ag2O的組成比為3重量%的方式進行混合,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成抗菌性纖維1,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纖維評價和抗菌性評價。將得到的結果記於表1、表2。
應予說明,利用SEM對由實施例2得到的抗菌性纖維進行觀察,結果與實施例1同樣可以在抗菌性纖維的表面看到裂紋和夾持於裂紋的抗菌性玻璃粒子。
〔實施例3〕
在實施例3中,以夾持粒徑3.5μm的抗菌性玻璃粒子10的裂紋20的平均長度為6μm的方式進行拉伸,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成抗菌性纖維1,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纖維評價和抗菌性評價。將得到的結果記於表1、表2。
〔實施例4〕
在實施例4中,將數均分子量(Mn)約50萬的聚丙烯樹脂(株式會社Prime Polymer製)作為主成分,不使用混合樹脂,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成抗菌性纖維1,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纖維評價和抗菌性評價。
其結果,確認在實施例4中也得到了與實施例1幾乎同樣的纖維評價結果和同樣的抗菌性評價。
應予說明,利用SEM對由實施例4得到的抗菌性纖維1進行觀察,結果與實施例1同樣地可以在抗菌性纖維的表面看到裂紋和夾持於裂紋的抗菌性玻璃粒子。
〔實施例5〕
在實施例5中,將數均分子量(Mn)為40000的聚醯胺樹脂(TORAY株式會社製,尼龍66)作為主成分,不使用混合樹脂,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成抗菌性纖維1,進行與實施例1幾乎同樣的纖維評價和抗菌性評價。
其結果,確認在實施例5中也得到了與實施例1相比幾乎同樣的纖維評價和抗菌性評價。
應予說明,利用SEM對得到的抗菌性纖維1進行觀察,結果與實施例1同樣可以在抗菌性纖維的表面看到裂紋和夾持於裂紋的抗菌性玻璃粒子。
〔比較例1〕
在比較例1中,在熔融紡出後,未進行拉伸熱處理,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成抗菌性纖維1,進行纖維評價和抗菌性評價。將得到的結果記於表1、表2。
應予說明,利用SEM對由比較例1得到的抗菌性纖維1進行觀察,結果無法在抗菌性纖維的表面看到裂紋。
〔比較例2〕
在比較例2中,對依據JIS L 1902的抗菌試驗用標準棉布的抗菌性進行評價。將得到的結果記於表2。
Figure 108134880-A0305-02-0053-4
Figure 108134880-A0305-02-0053-5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所說明的那樣,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在維持規定的機械強度的情況下例如以規定條件洗滌50次以上時也發揮優異的抗菌性的抗菌性纖維和這樣的抗菌性纖維的有效的製造方法。
因此,不僅在初期而且經過長期使用(包括洗滌)也能夠發揮優異的抗菌性、消臭性,進而可期待提供清潔感、安全性以及經濟性等優異的各種纖維製品。
而且,根據本發明的抗菌性纖維1,由於在表面形成了規定裂紋20,因此還可期待通過適當地調整其大小、形狀等而提供易於調節表面的手感(質感)、染色性的各種纖維製品。
1:抗菌性纖維
10:抗菌性玻璃粒子
20:裂紋
30:聚酯樹脂

Claims (6)

  1. 一種抗菌性纖維,其特徵在於,包含熱塑性樹脂和抗菌性玻璃粒子,該抗菌性玻璃粒子為磷酸系抗菌性玻璃,在所述抗菌性纖維的表面具有沿著該抗菌性纖維的長度方向的裂紋,使該裂紋的平均長度為1~30μm範圍內的值,該裂紋為夾持有至少一個所述抗菌性玻璃粒子的狀態。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抗菌性纖維,其中,使所述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體積平均粒徑為0.2~5μm範圍內的值。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抗菌性纖維,其中,使所述抗菌性玻璃粒子的形狀為多面體。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抗菌性纖維,其中,使所述抗菌性玻璃粒子的配合量相對於所述熱塑性樹脂100重量份為0.1~1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抗菌性纖維,其中,所述抗菌性纖維在表面具有保護層。
  6. 一種抗菌性纖維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抗菌性纖維包含熱塑性樹脂和抗菌性玻璃粒子,該抗菌性玻璃粒子為磷酸系抗菌性玻璃,在該抗菌性纖維的表面具有沿著該抗菌性纖維的長度方向的裂紋,使該裂紋的平均長度為1~30μm範圍內的值,該裂紋為夾持有至少一個所述抗菌性玻璃粒子的狀態,且所述製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a)~(d),工序(a):準備含有抗菌活性成分的玻璃熔液,得到抗菌性玻璃粒子;工序(b):製造混合有抗菌性玻璃粒子和熱塑性樹脂的抗菌性樹脂組合物; 工序(c):由抗菌性樹脂成分直接或間接地製造拉伸前的抗菌性纖維;工序(d):通過將拉伸前的抗菌性纖維拉伸來製造具有裂紋的抗菌性纖維。
TW108134880A 2018-09-28 2019-09-26 抗菌性纖維和抗菌性纖維的製造方法 TWI7342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4740 2018-09-28
JP2018-184740 2018-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4429A TW202024429A (zh) 2020-07-01
TWI734202B true TWI734202B (zh) 2021-07-21

Family

ID=69952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4880A TWI734202B (zh) 2018-09-28 2019-09-26 抗菌性纖維和抗菌性纖維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32501A1 (zh)
EP (1) EP3650588B1 (zh)
JP (1) JP6852219B2 (zh)
KR (1) KR102243795B1 (zh)
CN (1) CN111279025B (zh)
TW (1) TWI734202B (zh)
WO (1) WO20200661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7623A (zh) * 2020-04-24 2022-12-02 东洋纺株式会社 三维网状结构体
JP7099738B2 (ja) * 2020-07-07 2022-07-12 株式会社 維研 繊維構造物、およびその繊維構造物を用いた繊維製品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47333A (ja) * 1999-12-28 2001-09-11 Ishizuka Glass Co Ltd 抗菌性付与用ガラス組成物、抗菌性繊維、抗菌性撚糸及び抗菌性布状物
WO2012098742A1 (ja) * 2011-01-17 2012-07-26 興亜硝子株式会社 マスターバッチに由来してなる抗菌性樹脂組成物、抗菌性繊維、抗菌性フィルムおよびマスターバッチに由来してなる抗菌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16069771A (ja) * 2014-09-30 2016-05-09 Kb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合成繊維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29490B1 (zh) * 1970-12-30 1973-09-11
JPS5050977U (zh) * 1973-09-07 1975-05-17
JPH0765245B2 (ja) * 1991-08-13 1995-07-12 グンゼ株式会社 抗菌性ポリアミド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212619A (ja) * 1997-01-23 1998-08-11 Kuraray Co Ltd 繊維及び該繊維を用いてなる成型物
WO2002013701A1 (en) * 2000-08-17 2002-02-21 Tyco Healthcare Group Lp Sutures and coatings made from therapeutic absorbable glass
JP3914888B2 (ja) * 2002-07-04 2007-05-16 カネボウ・トリニティ・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繊維製品の制菌効果向上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た制菌繊維製品
WO2006120772A1 (ja) * 2005-05-10 2006-11-16 Koa Glass Co., Ltd 抗菌性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063697A (ja) * 2006-09-07 2008-03-21 Kureha Gosen Kk 高抗菌性を有するポリ乳酸樹脂基材、繊維、衣類、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84758A (ja) 2007-10-02 2009-04-23 Imt:Kk 消臭抗菌性繊維用樹脂及び消臭抗菌性繊維
JP5204149B2 (ja) * 2010-04-20 2013-06-05 住江織物株式会社 抗菌性及び抗カビ性を有するポリエステル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808371B1 (ko) 2011-04-07 2017-12-14 켄지 나카무라 화장용 필라멘트, 그 필라멘트를 사용한 화장용 브러시 모재, 그 모재를 사용한 화장용 브러시
JP2013185292A (ja) 2012-03-12 2013-09-19 Matsumoto Yushi Seiyaku Co Ltd 繊維用抗菌加工薬剤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抗菌性繊維の製造方法
JP6514604B2 (ja) * 2015-08-17 2019-05-15 石塚硝子株式会社 消臭性繊維及び消臭布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47333A (ja) * 1999-12-28 2001-09-11 Ishizuka Glass Co Ltd 抗菌性付与用ガラス組成物、抗菌性繊維、抗菌性撚糸及び抗菌性布状物
US6838171B2 (en) * 1999-12-28 2005-01-04 Makio Nomura Antibacterial fiber and antibacterial twisted yarn
WO2012098742A1 (ja) * 2011-01-17 2012-07-26 興亜硝子株式会社 マスターバッチに由来してなる抗菌性樹脂組成物、抗菌性繊維、抗菌性フィルムおよびマスターバッチに由来してなる抗菌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16069771A (ja) * 2014-09-30 2016-05-09 Kb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合成繊維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9025A (zh) 2020-06-12
TW202024429A (zh) 2020-07-01
WO2020066130A1 (ja) 2020-04-02
CN111279025B (zh) 2022-11-08
EP3650588B1 (en) 2021-10-06
JPWO2020066130A1 (ja) 2021-01-07
KR102243795B1 (ko) 2021-04-23
US20210332501A1 (en) 2021-10-28
EP3650588A4 (en) 2020-07-08
EP3650588A1 (en) 2020-05-13
KR20200037126A (ko) 2020-04-08
JP6852219B2 (ja) 2021-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8750B (zh) 抗菌性纖維和抗菌性纖維的製造方法
US10202502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timicrobial polyester fiber yarn containing volcanic ash
JP6556974B1 (ja) 紡績糸、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含む布帛
JP2001247333A (ja) 抗菌性付与用ガラス組成物、抗菌性繊維、抗菌性撚糸及び抗菌性布状物
TWI734202B (zh) 抗菌性纖維和抗菌性纖維的製造方法
JP6106487B2 (ja) 機能性繊維
JP6360319B2 (ja) 長短複合紡績糸及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布帛
CN105887279B (zh) 一种免烫衬衫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0864802B1 (ko) 폴리사카라이드 항균소취성 혼방사의 제조방법 및 그혼방사 및 그로 제조된 원단 및 섬유제품
CN101564255A (zh) 一种菠萝叶纤维防螨凉席的制造方法
KR102298553B1 (ko) 흑운모 입자를 포함하는 원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0622684B1 (ko) 기능성 폴리염화비닐 세사의 제조방법
JP6388471B2 (ja) 保温性布帛
JP2010138497A (ja) 織編物
CN109112697A (zh) 保健型新型内衣服饰纺织面料
JPH06134150A (ja) 詰物用玉状綿
KR20220139584A (ko) 자성광물체 입자를 포함하는 원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WO2022004710A1 (ja) 紡績糸、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含む布帛
JP2018104833A (ja) 抗菌性複合繊維及び繊維集合体
JP2023157431A (ja) 詰め綿および衣料
JP2007169799A (ja) 抗菌・難燃性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構造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125293A (ja) 機能性繊維
JP2016027212A (ja) 機能性繊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