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5678B - 測微頭和使用該測微頭的工作台機構 - Google Patents

測微頭和使用該測微頭的工作台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5678B
TWI725678B TW108147054A TW108147054A TWI725678B TW I725678 B TWI725678 B TW I725678B TW 108147054 A TW108147054 A TW 108147054A TW 108147054 A TW108147054 A TW 108147054A TW I725678 B TWI725678 B TW I7256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main shaft
backlash
backlash absorbing
absorb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7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5941A (zh
Inventor
中富芳春
小野寺健
鈴木真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富善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富善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富善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5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5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5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567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5/2003Screw mechanisms with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up backlash
    • GPHYSICS
    • G12INSTRUMENT DETAILS
    • G12B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COMPARABLE DETAILS OF OTHE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2B5/00Adjusting position or attitude, e.g. level, of instruments or other apparatus, or of parts thereof; Compensating for the effects of tilting or acceleration, e.g. for optical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3/00Measuring 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3/18Micro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002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fixing or guiding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or the object to be measur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11/00Component part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11/02Bearings or suspensions for moving part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即使是簡單的構造,齒隙也極少的測微頭。測微頭(10)具備主軸(11)、套筒(13)、套管(15)、齒隙吸收部件(17)、以及套圈(19),主軸(11)具有外螺紋部(11a),套筒(13)具有與外螺紋部(11a)對應的內螺紋部(13a),並且在套筒(13)組裝有主軸(11),套管(15)插入有套筒(13)的一部分,能夠以套筒(13)為旋轉軸旋轉,一部分與主軸(11)的一端連接,圓筒形狀的齒隙吸收部件(17)在套筒(13)內的與主軸(11)的外螺紋部(11a)對置的位置,以插入有主軸(11)的狀態固定於套筒(13),該齒隙吸收部件(17)防止主軸(11)的齒隙。

Description

測微頭和使用該測微頭的工作台機構
本發明涉及測微頭(micro head)和使用該測微頭的工作台機構。
特別涉及即使是簡單的構造、齒隙也極少的測微頭和使用該測微頭的工作台機構。
通常,測微頭是指能夠進行數μm單位的細小的進給的進給機構,是將主軸所具備的外螺紋與套筒所具備的內螺紋旋合而在軸上移動的構造。
以往,各種提出有減輕主軸與套筒(主軸支承筒)之間產生的齒隙、施加於主軸的扭曲等,提高響應性、重複精度的測微頭。
例如,提出有具備具有與主軸的外螺紋部旋合的內螺紋部的增壓環、在增壓環與套筒分離的方向上施力的增壓彈簧、以及以與增壓環之間夾著增壓彈簧的方式設置的調整螺母,從而減少齒隙的測微頭(參照專利文獻1)。
更具體而言,提出有圖7所例示的測微頭。
測微頭100a具備:主軸支承筒120,上述主軸支承筒120在內周面形成有內螺紋部;和主軸110a,上述主軸110a在外周面具有與該主軸支承筒120的內螺紋部121旋合的外螺紋部。
另外,具備:增壓環160,上述增壓環160具有與主軸的外螺紋部旋合的內螺 紋部161;和增壓彈簧170,上述增壓彈簧170在主軸的外周插入至增壓環160與主軸支承筒120之間,並對增壓環160向相對於主軸支承筒120分離的方向施力。
而且,在增壓環160的外周邊緣形成有向主軸110a的軸向貫通的貫通孔,貫通孔相對於與軸向平行地連結於主軸支承筒120的卡合銷180以能夠沿軸向位移的方式卡合。
因此,調整螺母150和增壓環160起到雙螺母的作用,能夠減少齒隙。
另外,提出有在固定套筒的外周面形成有與主軸的外螺紋部相同螺距的外螺紋部,在套管的內周面形成有與固定套筒的外螺紋部旋合的內螺紋部,從而防止主軸的扭曲等的測微頭(參照專利文獻2)。
更具體而言,提出有圖8所例示的測微頭。
圖8的(a)是千分尺200的俯視圖,圖8的(b)是測微頭200a的沿圖8的(a)中的A-A線的剖視圖。
測微頭200a具備主軸210、固定套筒220、套管230以及操作套筒240。固定套筒220具備與主軸210的外螺紋部210a旋合的內螺紋部221和與套管230的內螺紋部231旋合的外螺紋部223。
在該測微頭200a中,若使操作套筒240旋轉,則主軸210沿其軸向移動。
另一方面,在該測微頭200a中,若對操作套筒240施加本來的力以外的力,例如扭曲力、徑向方向的力等,則該力也傳遞到套管230。但是,由於套管230具備與固定套筒220的外螺紋部223旋合的內螺紋部231,因此傳遞到套管230的本來的力以外的力由固定套筒220承受。
因此,扭曲力、徑向方向的力不會施加於主軸210,因此能夠減少測量值的 偏差重要因素,因此,能夠提高重複精度。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21055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226839號公報
然而,在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測微頭的情況下,在調整螺母150與增壓環160之間使用增壓彈簧170的結構上,若施加超過其彈力的力,則存在不能獲得減少齒隙的效果的問題。
另外,除了主軸支承筒120之外,還需要使調整螺母150和增壓環160具有螺紋構造,因此存在測微頭整體的構造變得複雜的問題。
另外,在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測微頭的情況下,記載了通過套管230的內螺紋部231和固定套筒220能夠減輕本來的力以外的力,但對主軸210的齒隙沒有任何考慮。
即,伴隨著操作套筒240的旋轉,主軸210和套管230分別旋轉,在沿著軸向移動的構造上,減少齒隙的效果低,存在對操作套筒240的操作響應性差的問題。
另外,在主軸210與固定套筒220、固定套筒220與套管230之間分別存在齒隙,因此在外螺紋與內螺紋之間作用的應力弱,在沒有鎖定機構的情況下,存在因振動等意外地偏移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的發明人進行了專心研究之後的結果發現,通過具備主軸、套筒、套管、以及固定於套筒的齒隙吸收部件,能夠極度減少齒隙,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即,根據本發明,其目的在於提供即使是簡單的構造,齒隙也極少的測微頭和使用該測微頭的工作台機構。
根據本發明,具備:主軸,上述主軸具有外螺紋部;套筒,上述套筒組裝有主軸;套管,上述套管插入有套筒的一部分,能夠以套筒為旋轉軸旋轉,並且一部分與主軸的一端連接;以及圓筒形狀的齒隙吸收部件,上述圓筒形狀的齒隙吸收部件在套筒內的、與主軸的外螺紋部對置的位置,以插入有主軸的狀態固定於套筒。
通過這樣構成,能夠對主軸的外螺紋部帶來齒隙吸收作用。因此,能夠實現將套管與主軸直接連接的簡單的構造的測微頭、齒隙極少的測微頭。
另外,在構成本發明時,優選將齒隙吸收部件設為具有能夠供主軸貫通的指定直徑的貫通孔的樹脂製的部件。
通過這樣構成,能夠獲得有效地利用了樹脂的特性的齒隙吸收效果。
另外,在構成本發明時,優選通過厭氣性黏合劑將齒隙吸收部件固定於套筒。
通過這樣構成,在將齒隙吸收部件移動到套筒內的指定位置後,能夠將該被黏合物置於空氣阻隔環境進行所希望的黏合。
另外,在製造測微頭時,需要將齒隙吸收部件設置在套筒的內側的指定位置,但能夠防止在將齒隙吸收部件插入套筒的中途,黏合劑硬化。
另外,在構成該發明時,優選在齒隙吸收部件的周圍具有金屬製的保護罩。
通過這樣構成,能夠提高齒隙吸收部件的耐久性等。具有金屬製的保護罩的該優選例在將齒隙吸收部件設為樹脂製的部件的情況下特別有用。樹脂製的 部件與金屬製的部件相比總體來說強度低,因此金屬製的保護罩的有用性變得顯著。
另外,在構成本發明時,優選具備兩個以上的齒隙吸收部件。
通過這樣構成,與將齒隙吸收部件設為一個的情況相比,能夠實現齒隙吸收性的提高。
另外,在構成本發明時,優選使兩個以上的齒隙吸收部件沿主軸連續地配置。通過這樣構成,不需要使每個齒隙吸收部件分離,從而製造變得容易。
另外,在構成本發明時,優選使兩個以上的齒隙吸收部件相互分離地配置。
通過這樣構成,能夠在主軸上的分離的多處具有齒隙吸收性,能夠更有效地減少齒隙。
另外,在構成本發明時,優選在套筒內具備與齒隙吸收部件接觸的套圈。
通過這樣構成,成為將齒隙吸收部件配置於指定位置時的標準,並且利用該套圈將齒隙吸收部件壓入套筒內,從而能夠穩定製造。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式的工作台機構,具備:指定的測微頭;固定工作台;設置於固定工作台上的可動工作台;連接測微頭的套筒與固定工作台的第一連接部;以及連接測微頭的主軸與可動工作台的第二連接部。
通過這樣構成,能夠實現具有極度減少了齒隙的可動工作台的工作台機構。
另外,在構成本發明的另一方式時,優選第二連接部包括:螺紋孔,其設置於主軸的前端部;具有指定直徑的貫通孔並固定於可動工作台的部 件;以及螺紋部件,其是比指定的直徑小指定公差的直徑的螺紋部件,並通過貫通孔擰入螺紋孔。
通過這樣構成,能夠有效地防止主軸在徑向方向上抖動,能夠使其沿軸向順暢的移動。
100a:測微頭
110a:主軸
120:主軸支承筒
121:內螺紋部
150:螺母
160:增壓環
161:內螺紋部
170:增壓彈簧
180:卡合銷
200:千分尺
210:主軸
210a:外螺紋部
220:固定套筒
221:內螺紋部
223:外螺紋部
230:套管
231:內螺紋部
240:操作套筒
10:測微頭
11:主軸
11a:外螺紋部
11b:螺紋孔
11c:螺紋孔
13:套筒
13a:內螺紋部
13b:主刻度
15:套管
15a:開口部
15b:鍃孔部
15c:六角螺釘
15d:副刻度
15e:操作旋鈕
17:齒隙吸收部件
17a:齒隙吸收部件
17b:齒隙吸收部件
17aa:內螺紋部
17x:保護罩
17xa:容納部
17xb:螺紋部
17y:齒隙吸收部件
17ya:貫通孔
17z:空間部
19:套圈
30:工作台機構
31:固定工作台
31a:引導部件
31b:引導部件
33:可動工作台
33a:引導部件
31x:燕尾槽構造
33x:燕尾槽構造
35a:第一連接部
35b:第二連接部
35ba:貫通孔
35bb:螺紋部件
37:固定螺釘
37a:導軌
R、S:方向
圖1的(a)是實施方式的測微頭的立體圖,圖1的(b)是沿著圖1的(a)中的A-A線的測微頭的剖視圖。
圖2的(a)是實施方式的測微頭的分解立體圖。圖2的(b)是主要表示套圈與兩個齒隙吸收部件的配置關係的分解立體圖。圖2的(c)是主要表示套圈與兩個齒隙吸收部件的配置的其他例子的分解立體圖。
圖3的(a)、圖3的(b)是用於說明金屬製的保護罩的剖視圖和立體圖。圖3的(c)是表示齒隙吸收部件的其他例子的剖視圖。
圖4的(a)是用於說明齒隙吸收部件的作用效果的圖,圖4的(b)是將圖4的(a)的一部分放大而表示的部分放大圖,圖4的(c)是表示其它的齒隙吸收部件的結構的放大圖。
圖5的(a)是表示作為實施方式的測微頭的使用例的工作台機構的立體圖,圖5的(b)是該工作台機構的側視圖,圖5的(c)是對第二連接部的主要部分進行說明的一部分剖視圖。
圖6的(a)是著眼於工作台機構的導軌構造的分解立體圖,圖6的(b)是沿著圖6的(a)的A-A線的剖視圖,圖6的(c)是其他的導軌構造的剖視圖。
圖7是以往的測微頭的剖視圖。
圖8的(a)是以往的千分尺的俯視圖,圖8的(b)是以往的測微頭的剖視圖。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的測微頭和使用該測微頭的工作台機構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用於說明的各圖只不過是以能夠理解本發明的程度簡要地表示。
另外,在用於說明的各圖中,對同樣的構成成分標注相同的圖式標記進行表示,也有省略其說明的情況。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記述的形狀、尺寸、材質等,只不過是本發明的範圍內的優選例。因此,本發明並不僅限定於以下的實施方式。
〔第1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第1實施方式的測微頭具備主軸11、套筒13、套管15、齒隙吸收部件17以及套圈19。
圖1的(a)是實施方式的測微頭10的立體圖,圖1的(b)是沿著圖1的(a)中的A-A線的測微頭10的剖視圖。另外,圖2的(a)、(b)是測微頭10的分解立體圖。
以下,對各構成成分的詳細和相互的關係進行說明。
1.主軸
主軸11是大致圓柱狀的部件,是在其外周的所希望部分具有外螺紋部11a的部件。該主軸11可以由任意合適的金屬材料構成。作為這樣的金屬材料,例如,能夠列舉不銹鋼、高碳鉻軸承鋼、合金工具鋼、鑄鐵等。
作為不銹鋼的具體例,能夠列舉以SUS304為首的、例如JISG4303中規定的任意合適的不銹鋼。
作為高碳鉻軸承鋼的具體例,能夠列舉例如JISG4805中規定的SUJ2、SUJ3、SUJ4、SUJ5等。
作為合金工具鋼的具體例,能夠列舉例如JISG4404中規定的SKS鋼材、SK鋼材、SKD鋼材、SKT鋼材等。
作為鑄鐵的具體例,能夠列舉所謂的普通鑄鐵、合金鑄鐵等任意合適的鑄鐵。
在該實施方式中,由高碳鉻軸承鋼構成主軸11。該材料在布氏硬度等物性方面優異,並在熱膨脹率等方面與其他部件的相容性優異,因此更優選。
2.套筒
套筒13是圓筒狀的部件。主軸11組裝於該套筒13。
該套筒13可以由任意合適的金屬材料構成。作為這樣的金屬材料,例如,能夠列舉不銹鋼、碳工具鋼、合金工具鋼、鉻鋼、錳鋼等。在該實施方式中,由合金工具鋼(SKT6)構成套筒13。該材料在布氏硬度等物性方面優異,並在熱膨脹率等方面與其他部件的相容性優異,因此更優選。
另外,內螺紋部13a可以與套筒13一體地形成,也可以獨立地形成固定於套筒內部。根據測微頭的設計決定即可。對於該實施方式的情況來說,對與主軸11的外螺紋部11a對應的內螺紋部13a進行加工,使內螺紋部13a在套筒13的一端一體形成。
另外,為了表示主軸沿軸向的移動量,優選在套筒13的外周面的適當位置設置指定的主刻度13b(參照圖1的(a))。
3.套管
套管15是一端成為開口部15a的圓筒狀的部件。該套管15是供套筒13的一部分以指定的嵌合狀態從開口15a側插入,並且能夠以套筒13為旋轉軸相對於套筒13旋轉的部件。
並且,該套管15是在與開口部15a相反的一側的端面,與主軸11的一端連接的部件。具體而言,在該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在套管15的與開口15a相反的一側的端部,設置有能夠供螺釘通過,並且卡止螺釘頭的鍃孔部15b。另外,在主軸11的一端面沿軸向設置有螺紋孔11b。而且,套管15和主軸11利用這些鍃孔部15b和螺紋孔11b,通過固定螺釘例如六角螺釘15c穩固地連接。因此,在該測微頭10中,成為主軸11與套管15被直接連接的構造。
另外,為了表示從任意位置起的旋轉程度,優選在套管15的開口部15a側的端部沿外周設置有指定的副刻度15d(參照圖1的(a))。
另外,對於該實施方式的套管15的與開口部15a相反的端部來說,比其他的部分直徑粗,並且在直徑大的部分的外周面施加滾花加工,從而成為操作旋鈕15e。這是為了提高該測微頭10的操作性。
該套管15可以由任意合適的金屬材料構成。作為這樣的金屬材料,例如,能夠列舉不銹鋼、鋁、碳工具鋼、合金工具鋼、鉻鋼、錳鋼等。在該實施方式中,由合金工具鋼(SKT6)構成套管15。該材料在布氏硬度等物性方面優異,並在熱膨脹率等方面與其他部件的相容性優異,因此更優選。
4.齒隙吸收部件
(1)基本結構
齒隙吸收部件17是插入有主軸11的圓筒狀的部件。具體而言,例如是具有供 主軸11插入的貫通孔(圖3的(a)中的17ya)的圓筒狀的部件。並且,是在套筒13內的、與主軸11的外螺紋部11a對置的位置,固定於套筒13的部件。因此,該齒隙吸收部件17成為在主軸11的外螺紋部11a部分與主軸11接觸的構造。
另外,也優選是在圓筒狀的內表面具有與主軸11的外螺紋部11a對應的內螺紋部的圓筒狀的部件。
但是,根據設計,也可以存在齒隙吸收部件17不與主軸11接觸的情況。考慮齒隙吸收部件17、主軸11的伸縮等,也可以存在齒隙吸收部件17與主軸11以指定的公差非接觸地接近的情況。
另外,詳細情況在後面敘述,但如圖3的(c)所示,齒隙吸收部件17a本身也可以是具有與主軸11的外螺紋對應的內螺紋部17aa的圓筒部件。
在該實施方式的情況下,使用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作為齒隙吸收部件。對於該點也在後面詳細敘述。
(2)固定方法
接下來,對齒隙吸收部件17(17a、17b)和後述的套圈19向套筒13的固定法的優選例、並且齒隙吸收部件17(17a、17b)的優選例、並且齒隙吸收部件17(17a、17b)的作用依次進行說明。
將齒隙吸收部件17、套圈19固定於套筒13的內表面的方法可以是任意合適的方法,但優選用黏合劑進行,更優選用厭氣性黏合劑進行。
這是因為,如果使用厭氣性黏合劑,則在將齒隙吸收部件17、套圈19設置在套筒13的內表面的指定位置後,不進行加熱、光照射等將被黏合物置於空氣阻隔環境,就能夠進行所希望的黏合。
即,這是因為,能夠將齒隙吸收部件17、套圈19設置於套筒13的內表面的指 定位置,而不用在意黏合材料的硬化時間,抑制對黏合劑以外的部分的影響,能夠進行所希望的黏合。這樣的厭氣性黏合劑的種類沒有特別限定,例如為3M公司制的TL42J(型號名)、Henkel公司制的螺紋膠(商品名)等。
(3)配置
齒隙吸收部件17的個數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兩個以上。對於該實施方式的情況來說,如已經說明的那樣,由第1齒隙吸收部件17a和第2齒隙吸收部件17b這兩個構成齒隙吸收部件17。在兩個以上的情況下,對齒隙的吸收能夠進行有效的配置的研究等,因此優選。
例如,圖2的(b)所示的例子是在套筒13的內部使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連續而配置,並且在套筒13的前段配置了套圈19的例子。
在這樣的結構的情況下,根據齒隙的原因是位於主軸的前端側還是位於末端側,能夠在後部側或近前側集中地吸收主軸的齒隙。
但是,雖省略圖示,但也可以使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不像上述那樣連續,而是使其分離而配置。使兩個以上的齒隙吸收部件分離而配置的結構對於在主軸上的分離的多處需要齒隙吸收性的情況是有效的。
另外,圖2的(c)所示的例子是將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以隔著套圈19的配置分開而配置的例子。如果這樣,則能夠在套筒13的套圈19的兩側吸收主軸的齒隙,因此能夠在主軸的前端側、末端側雙方均勻性良好地進行齒隙的吸收。
此外,在實施該圖2的(c)的例子的情況下,可以使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與套圈19接觸地夾持,也可以與套圈19稍微分離而配置。
第1齒隙吸收部件17a和第2齒隙吸收部件17b可以是相同構造,也 可以是不同構造。對於該實施方式的情況來說,使第1齒隙吸收部件17a和第2齒隙吸收部件17b為相同的構造。
以下,著眼於第1齒隙吸收部件17a,對其構造的詳細情況進行說明。但是,在下述的記述中,也存在統稱為齒隙吸收部件17的情況。
(4)種類
該齒隙吸收部件17是用於確保主軸11的良好的移動性、並且吸收在主軸11等產生的應力、抑制齒隙的產生、並且穩固地保持主軸11的固定狀態的部件。
即,根據該齒隙吸收部件17,在主軸11滑動期間,發揮指定的滑性,不會阻礙主軸11的滑動,能夠防止其橫向搖晃、扭曲等。而且,在固定主軸11時,使其適度地變形,減少主軸11的齒隙,並且吸收在主軸11等產生的應力,穩固地保持主軸11的固定狀態。
因此,對於齒隙吸收部件17來說,詳細情況在後面敘述,作為指定的直徑,優選為具有1~100mm的範圍內的值的貫通孔(圖3中的17ya等)的具有緩衝性的部件。
並且,優選在主軸11表面,在齒隙吸收部件17滑動的範圍塗覆潤滑脂、潤滑油。
其原因在於,通過減少因主軸11的旋轉引起的與齒隙吸收部件17的摩擦力,從而防止螺釘牙、螺釘槽被削掉,進而能夠使齒隙吸收部件17的耐久性提高。
此外,對於向主軸11塗覆潤滑脂、潤滑油來說,可以是用刷子等全面地塗抹的方法,也能夠使用在主軸的一部分塗覆了之後,在使主軸11與齒隙吸收部件17嵌合的狀態下,使主軸11滑動而伸長的方法等、一般公知的任意方法。
圖3的(a)是第1齒隙吸收部件17a的剖視圖。優選第1齒隙吸收部 件17a為具有貫通孔17ya的圓筒狀的樹脂製的部件。其原因在於,如果是圓筒狀的部件,則不需要在意朝向,因此製造容易,能夠獲得有效地利用了樹脂的特性的齒隙吸收效果。
另外,這是因為,在主軸11旋轉、滑動期間,樹脂由於伴隨滑動的摩擦熱而化開,發揮良好的滑性,能夠以更弱的力操作。
而且,這是因為,在停止主軸11的滑動時,樹脂充分固化,能夠將齒隙吸收部件17鎖定在指定的位置。
這裡,貫通孔17ya的直徑如上所述,是在主軸11滑動期間發揮指定的滑性,不會阻礙主軸11的滑動,能夠防止其橫向搖晃、扭曲等的直徑。並且,是在固定主軸11時,進行適度的變形,減少主軸11的齒隙,並且能夠穩固地保持主軸11的固定狀態的直徑。考慮構成齒隙吸收部件的材料的物性來決定該直徑。
另外,齒隙吸收部件17的構成材料沒有特別限制,例如,優選由醯胺樹脂(尼龍樹脂)、聚氨酯樹脂、酯樹脂、碳酸鹽樹脂、丙烯酸樹脂、烯烴樹脂、橡膠系樹脂(天然橡膠、苯乙烯橡膠、丁二烯橡膠、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等)、亞胺樹脂、醯胺亞胺樹脂、苯氧基樹脂、聚醚碸樹脂、聚醚醚酮樹脂、矽酮樹脂、環氧基樹脂、氰酸鹽樹脂、三聚氰二胺樹脂、脲醛樹脂、以及苯樹脂中的至少一個樹脂材料構成。
如果是由這樣的熱塑性樹脂材料、熱硬化性樹脂材料構成的齒隙吸收部件17,則齒隙吸收部件17的成形性、齒隙吸收性等增強,能夠獲得更優異的主軸11的移動性、固定性。
而且,特別地若是醯胺樹脂(尼龍樹脂)、聚氨酯樹脂、以及橡膠系樹脂 中的至少一個,則主軸11的移動性和固定性的平衡更良好,耐久性等也優異,因此是合適的樹脂材料。
另外,優選將齒隙吸收部件17中的緩衝樹脂部件的構成材料(樹脂材料)的玻化溫度(非結晶性樹脂的情況)或熔點(結晶性樹脂的情況)通常設為30~250℃範圍內的值。
其原因在於,若上述的構成材料的玻化溫度或熔點為小於30℃的值,則耐熱性、機械強度不足,存在齒隙吸收性、主軸11的固定性降低的情況。
另一方面,這是因為,若上述的構成材料的玻化溫度或熔點為超過250℃的值,則存在可使用的樹脂材料的種類被過度地限制,齒隙吸收性顯著降低的情況。
因此,更優選將齒隙吸收部件17的構成材料的玻化溫度或熔點設為50~200℃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設為80~180℃的範圍內的值。
此外,以JISK7121為依據,齒隙吸收部件17的構成材料的玻化溫度能夠作為DSC測量中的比熱的變化點進行測量,如果是具有熔點的構成材料,則能夠作為DSC熔化熱峰值溫度進行測量。
另外,如圖3的(a)所示,優選齒隙吸收部件17在其周圍具有後述的指定形態的金屬製的保護罩17x。
即,如圖3的(a)所示,優選使用金屬製的保護罩17x,該保護罩17x一體地包括容納樹脂製的齒隙吸收部件17y的帽狀的容納部17xa、和與主軸11的外螺紋部11a對應的具有螺釘槽的螺紋部17xb。而且,優選向帽狀的容納部17xa插入樹脂製的齒隙吸收部件17y,構成齒隙吸收部件17。
其原因在於,通過這樣設置金屬製的保護罩17x,從而齒隙吸收部件17相對 於套筒13的指定部位的安裝、固定性變得容易,並且該齒隙吸收部件17的耐久性提高,能夠獲得長期優異的主軸11的移動性、固定性。
(5)作用效果
接下來,參照圖4的(a)~(c),對基於齒隙吸收部件17a、17b的應力吸收的作用效果進行說明。圖4的(a)是表示將在樹脂製的齒隙吸收部件17y安裝了金屬製的保護罩17x的結構的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安裝於主軸11的狀態的剖視圖。但是,是省略了套筒等的圖示的圖。
另外,圖4的(b)是著眼於圖4的(a)所示的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的放大圖,表示以每個金屬製的保護罩17x彼此對置,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連續的方式配置的狀態。
並且,圖4的(c)表示以金屬製的保護罩17x相對於主軸11朝向同方向(在圖式上,每個右方向)的方式配置了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的狀態。
因此,在主軸11沿指定方向旋轉移動期間,由樹脂部件構成的齒隙吸收部件17a、17b發揮指定的滑性,並且不會阻礙主軸11的動作,能夠更有效地防止其橫向搖晃、扭曲等。
即,伴隨主軸11的旋轉移動,存在產生發熱現象的情況,但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能夠更高效地吸收因上述發熱現象產生的熱。
因此,也存在齒隙吸收部件17a、17b因吸收的熱而一部分被塑化的情況,但能夠保持原樣發揮指定的滑性等。
進一步說,在構成齒隙吸收部件17a、17b的圓筒狀的樹脂部件的周圍設置有指定的金屬製的保護罩17x,因此也沒有齒隙吸收部件17a、17b過度地變形、從 指定場所流出的擔憂。
另一方面,如圖4的(a)~(c)所示,在設置了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的情況下,在主軸11的旋轉移動停止、主軸11的位置被固定時,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適度地變形,從而能夠減少主軸11的齒隙。
即,即使在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中的任一個產生鬆弛那樣的應力起作用的情況下,也能夠發揮所謂的雙螺母效果。
因此,能夠有效地防止由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引起的鬆弛的產生,並且即使從外部施加使主軸11移動那樣的應力,也能夠有效地吸收該應力,穩固地保持固定狀態。
並且,如圖4的(a)~(c)所示,優選將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連續設置,在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之間形成被樹脂部件17y、金屬罩17x、以及主軸11包圍的空間部17z。
其原因在於,在向主軸11塗覆了用於防止磨損的指定的潤滑脂、指定的潤滑油的情況下,伴隨主軸11旋轉滑動,能夠在該空間內形成潤滑脂存留部,能夠難以引起主軸11的潤滑脂不足。
另外,在上述的說明中,對在樹脂製的齒隙吸收部件17y安裝了金屬製的保護罩17x的結構的齒隙吸收部件17a、17b進行了說明。但是,作為齒隙吸收部件17a、17b,也可以使用如圖3的(c)所示的那樣的、具有與主軸11的外螺紋部11a(參照圖1的(b))對應的內螺紋部17aa的樹脂製的圓筒部件。也可以將具有內螺紋部17aa的樹脂製的圓筒部件的外周面用黏合劑固定於套筒13的內周面而使用。這樣的情況下,也優選與套圈19一起使用。例如,在使用了套圈19和具有內螺紋部17aa的樹脂製的一個圓筒部件的測微頭的情況下,套管15 的徑向轉矩變得比較輕,測微頭的操作容易。
5.套圈
如圖2所示,優選套圈19為具有能夠插入主軸11的孔、並且具有外徑與套筒13的內徑對應的直徑的圓筒狀部件。
其原因在於,若外徑與套筒的內徑對應,則不需要徑向方向的定位,若為圓筒狀的部件,則不需要在意朝向,因此製造變得容易。
該套圈19可以由任意合適的金屬材料構成。作為這樣的金屬材料,例如,能夠列舉不銹鋼、合金工具鋼等。
套圈19和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固定於套筒13內。套圈19具有作為主軸11的軸抖動防止部件的作用,能夠更可靠地進行主軸11的軸向的移動。
另外,套圈19具有作為將兩個齒隙吸收部件17a、17b壓入套筒13內的指定位置的部件的作用。
6.金屬製的保護罩
接下來,參照圖4的(a)和圖4的(b),對樹脂製的齒隙吸收部件17y與金屬製的保護罩17x的合適的連接例、以及齒隙吸收部件17a、17b的功能進行說明。
首先,雖是金屬製的保護罩17x與樹脂製的齒隙吸收部件17y的連接,但優選在將樹脂製的齒隙吸收部件17y插入至金屬製的保護罩17x的帽狀的容納部17xa之後,將帽狀的容納部17xa(參照圖3)的前端部折彎。這是因為,通過這樣折彎,能夠防止樹脂製的齒隙吸收部件17y的脫落,並且齒隙吸收部件17a、17b在主軸11的移動性、齒隙吸收部件17a、17b的應力吸收性變得更良好。
另外,對上述的金屬製的保護罩17x的構成材料也沒有特別限制,但從輕型、廉價,並且能夠獲得指定的變形性和耐久性來看,優選鋁、銅、鎳、鐵等中的 至少一種。
在該實施方式的情況下,樹脂製的齒隙吸收部件17的該樹脂由尼龍樹脂構成,金屬製的保護罩17x由鋁合金構成。這些材料的加工性優異,在熱膨脹率等方面與其他部件的相容性優異,因此更優選。
〔第2實施方式〕
如圖5所示,第2實施方式的工作台機構具備指定的測微頭。
測微頭10能夠組裝在千分尺、工作台機構等需要測微頭的各種機械材料中使用。而且,在這些機械材料中,能夠獲得本發明的主軸的齒隙減少效果。以下,對具備本發明的測微頭10的工作台機構進行說明。
1.基本結構
圖5的(a)是具備測微頭10的工作台機構30的立體圖,圖5的(b)是從圖5的(a)的P方向觀察工作台機構30的側視圖。
該工作台機構30具備測微頭10、固定工作台31、可動工作台33、引導部件31a、33a、第一連接部35a以及第二連接部35b。
固定工作台31是成為工作台機構30的基台的部件。可動工作台33是設置於固定工作台31上的部件,是根據測微頭10的操作,在固定工作台31上沿引導部件31a、33a的引導方向移動的部件。
在該情況下,固定工作台31和可動工作台33分別設為平面形狀為四邊形並且為相互相同的尺寸、且分別為指定的厚度。當然,固定工作台31和可動工作台33各自的形狀、尺寸以及厚度根據工作台機構的規格來決定。
固定工作台31和可動工作台33例如是鋁(包括陽極化處理鋁。)、銅、黃銅、鐵、鎳、鎂、鎢、陶瓷、高分子樹脂材料等。特別是,陽極化處理鋁在輕型性、 耐腐蝕性、耐久性、加工性、熱傳導性、裝飾性、以及經濟性等方面優異,因此作為固定工作台31和可動工作台33的構成材料是合適的。
2.引導部件
接下來,參照圖6的(a)~(c)對引導部件31a、33a進行說明。圖6的(a)是用於理解固定工作台31、可動工作台33、以及引導部件31a、31b的連接關係的立體圖,圖6的(b)是沿圖6的(a)中的A-A線的剖視圖,圖6的(c)是用於說明其他的引導部件的剖視圖。
在該情況下,引導部件31a是固定工作台31的一部分與固定工作台31的一個邊的長度相同,並且向固定工作台31的上方突出的形狀的一個凸部。另一方面,引導部件33a是在固定工作台31的一部分以與引導部件31a的凸部和導軌37a對應的方式設置的凹部。
將這些凸部和凹部嵌合,進而,通過以從可動工作台33的側面到達導軌37a的方式設置於可動工作台33的孔,按壓導軌37a,通過固定螺釘37適度地按壓引導部件31a的側面(參照圖6的(b))。通過這樣的構造,可動工作台33能夠在固定工作台31上沿引導部件31a、33a移動。
此外,引導部件的構造不限於上述的例子,也可以是其他的構造。例如,在圖6的(a)、(b)中,引導部件31a、31b為一組,但優選為兩組並列地設置引導部件31a、31b的引導部件。另外,如圖6的(c)所示,也優選為使用了燕尾槽構造31x、33x的引導部件。
其原因在於,導軌之類的構件數量減少,製造變得容易,並且能夠廉價地製造。
另外,雖未圖示,但代替導軌37a,也優選使用指定的交叉滾子引導件、滾 珠引導等有軌道型的引導件、無限軌道型的引導件。
其原因在於,伴隨可動工作台33的移動的摩擦被減少,進而,能夠進一步減弱使主軸旋轉時的力。
3.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
接下來,參照圖5對第一連接部35a、第二連接部35b進行說明。
對於第一連接部35a來說,其一端固定於固定工作台31的一個側面,並且,其另一端固定於測微頭10的套筒13。
另外,對於第二連接部35b來說,其一端固定於可動工作台33的一個側面,並且,其另一端固定於測微頭10的主軸11。但是,上述的固定工作台31的一個側面和可動工作台33的一個側面是相互位於上下的關係的最近的側面。第一連接部35a、第二連接部35b分別可以是任意合適的構造。
但是,在該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將第二連接部35b設為圖5的(c)所示的構造。另外,圖5的(c)所示的部分是將圖5的(b)中的符號Q所示的部分的一部分作為剖視圖而示出的圖。
具體而言,在主軸11的前端部,沿主軸11的軸向設置螺紋孔11c。另外,在第二連接部35b的沿主軸11的軸的位置設置貫通孔35ba。使用通過該貫通孔35ba的螺紋部件35bb,將螺紋部件35bb旋入至主軸11的螺紋孔11c,而且,用螺紋鎖定劑等黏合劑防止螺釘鬆動。這裡,優選螺紋部35bb的與貫通孔35ba對應的部分的外徑比貫通孔35ba的內徑小0.01~1mm的範圍內的值作為指定公差。
根據該第二連接部35b的結構,能夠將主軸11的動作良好地傳遞到可動工作台33。
4.效果
測微頭10、固定工作台31、以及可動工作台33由第一連接部35a、第二連接部35b連接,因此若將測微頭10的操作旋鈕15e如圖5的(a)中的箭頭R那樣進行左右旋轉操作,則主軸11沿其軸向前後移動,根據該前後移動,可動工作台33在沿著圖5的(a)中的箭頭S的方向前後移動。
而且,本發明中的主軸11的齒隙減少效果在該工作台機構30中表現如下。
即,作為起因於主軸11的旋轉移動的按壓力的反作用,產生工作台機構30的可動工作台33返回的回彈應力,但齒隙吸收部件17a、17b適度地變形,有效地吸收上述的回彈應力,從而能夠減少可動工作台33中的齒隙。
並且,在可動工作台33固定於指定位置之後,齒隙吸收部件17a、17b成為充分固化的狀態。
因此,在圖4的(a)~(c)所示的齒隙吸收部件17a、17b的情況下,對於主軸11的從圖示的左側產生的外部應力,左方的齒隙吸收部件17a能夠有效地吸收,對於主軸11的從圖示的右側產生的外部應力,右方的齒隙吸收部件17b能夠有效地吸收。其結果,在工作台機構30中,也能夠減少可動工作台33的齒隙。
工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以上的說明,根據本發明,通過具備主軸、套筒、套管、固定於套筒的齒隙吸收部件,從而即使是簡單的構造,也能夠極度減少齒隙。
因此,期望在精密測量器、需要使工件精密地微動的功能的光學設備、加工裝置等很多的工業領域中廣泛利用。
例如,在設置於實驗台等頂板的四角,作為平衡調整用而利用的情況下,期望在調整各自的高度後,不需要用於重新確定位置的鎖定作業,在短時間內進行平衡。
另外,在設置於光學透鏡、反射鏡的旋轉齒輪部分,作為角度調整用而利用的情況下,期望人移動旋鈕,進行激光振盪方向、反射鏡的調整後,使手離開時的抖動極度減少。
另外,在設置於電子顯微鏡等的真空腔內,作為三軸工作台的位置調整用而利用的情況下,也期望通過用金屬保護罩包入樹脂部分,從而能夠有效地封閉從樹脂產生的排氣,防止抽真空用的泵的破損。
而且,在作為人工衛星、宇宙線等的傳感器、透鏡構件的定位用而利用的情況下,也期望能夠抑制排氣的擴散,防止向透鏡等的表面的附著。
10:測微頭
11:主軸
13:套筒
13b:主刻度
15:套管
15b:鍃孔部
15c:六角螺釘
15d:副刻度
15e:操作旋鈕

Claims (8)

  1. 一種測微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測微頭具備:一主軸,所述主軸具有一外螺紋部;圓筒形狀的一套筒,所述套筒組裝有所述主軸;一套管,所述套管插入有所述套筒的一部分,能夠以所述套筒為旋轉軸旋轉,並且一部分與所述主軸的一端連接;以及一圓筒形狀的齒隙吸收部件,所述圓筒形狀的齒隙吸收部件在所述套筒內的與所述主軸的所述外螺紋部對置的位置,以插入有所述主軸的狀態固定於所述套筒;其中,在所述套筒內更具備一套圈,在所述套圈與所述齒隙吸收部件接觸的位置處,所述主軸插入所述套圈,在此狀態下,所述套圈固定於所述套筒,而作為主軸的軸抖動防止部件;其中,將所述齒隙吸收部件設為具有能夠供所述主軸貫通的指定直徑的貫通孔的一樹脂製的部件。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測微頭,其中,通過一厭氣性黏合劑將所述齒隙吸收部件固定於所述套筒。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測微頭,其中,在所述齒隙吸收部件的周圍具有一金屬製的保護罩。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測微頭,其中,具備兩個以上的所述齒隙吸收部件。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測微頭,其中,使兩個以上的所述齒隙吸收部件沿所述主軸連續地配置。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測微頭,其中,使所述兩個以上的齒隙吸收部件相互分離地配置。
  7. 一種工作台機構,其中,所述工作台機構具備:請求項1~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測微頭;一固定工作台;設置於所述固定工作台上的一可動工作台;連接所述測微頭的一套筒與所述固定工作台的一第一連接部;以及連接所述測微頭的主軸與所述可動工作台的一第二連接部。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工作台機構,其中,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一螺紋孔,所述螺紋孔設置於所述主軸的一前端部;具有一指定直徑的一貫通孔並固定於所述可動工作台的部件;以及一螺紋部件,所述螺紋部件是具有比所述指定直徑小一指定公差的直徑的螺紋部件,並通過所述貫通孔擰入所述螺紋孔。
TW108147054A 2019-03-15 2019-12-20 測微頭和使用該測微頭的工作台機構 TWI7256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8638 2019-03-15
JP2019048638 2019-03-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5941A TW202035941A (zh) 2020-10-01
TWI725678B true TWI725678B (zh) 2021-04-21

Family

ID=72519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7054A TWI725678B (zh) 2019-03-15 2019-12-20 測微頭和使用該測微頭的工作台機構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493116B2 (zh)
EP (1) EP3739587B1 (zh)
JP (1) JP6768988B1 (zh)
KR (1) KR102397711B1 (zh)
CN (1) CN111954906A (zh)
TW (1) TWI725678B (zh)
WO (1) WO2020188865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2034A (en) * 1981-12-18 1985-01-08 Mitutoyo Mfg. Co., Ltd. Displacement measuring device
JPH05278159A (ja) * 1992-04-01 1993-10-26 Sekisui Chem Co Ltd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00365375C (zh) * 2003-06-09 2008-01-30 三丰株式会社 测量器
US7467480B2 (en) * 2006-06-26 2008-12-23 Mitutoyo Corporation Digital displacement measuring instrument
JP2010210556A (ja) * 2009-03-12 2010-09-24 Mitsutoyo Corp 測定器およびマイクロメータ
CN102261877A (zh) * 2010-04-16 2011-11-30 株式会社三丰 位移测量器
WO2011152109A1 (ja) * 2010-06-02 2011-12-08 Nakatomi Yoshiharu ステージ機構
JP5278159B2 (ja) 2009-05-20 2013-09-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偏波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偏波モード分散補償器
TWM513996U (zh) * 2015-06-23 2015-12-11 Chuan Hong Prec Tool Mfg Co Ltd 螺桿檢測裝置
TWM535621U (zh) * 2016-08-31 2017-01-21 Chroma Ate Inc 位移調整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98090A (en) * 1971-01-13 1972-10-17 Pratt & Whitney Inc Micrometer backlash adjustment device
US3727471A (en) * 1971-09-20 1973-04-17 S Botos Coarse and fine adjustment and positioning mechanisms
JPS6023683Y2 (ja) * 1977-05-31 1985-07-15 株式会社三豊製作所 マイクロメ−タヘツド
JPS5920104U (ja) 1982-07-27 1984-02-07 株式会社三豊製作所 マイクロメ−タヘツド
US4787148A (en) * 1987-04-13 1988-11-29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Nanometric drive apparatus
JPH06194102A (ja) * 1992-12-24 1994-07-15 Mitsutoyo Corp マイクロメータ
JPH0792283A (ja) * 1993-09-22 1995-04-07 Nec Corp 送り装置
JPH0811068A (ja) * 1994-06-29 1996-01-16 Seiken Autom Kk 直動回転ステージ装置
JP3277347B2 (ja) * 1995-09-07 2002-04-22 株式会社ナリシゲ マイクロマニピュレータにおける粗微動一体型スライド機構
US5725341A (en) * 1997-01-08 1998-03-10 Hofmeister; Oskar Self fusing fastener
WO2001072917A1 (en) * 2000-03-29 2001-10-04 Henkel Loctite Corporation Anaerobic compositions with enhanced toughness and crack resistance
WO2002054133A2 (en) * 2000-12-29 2002-07-11 Applied Precision, Llc Z-axis frame for a high accuracy orthogonal motion stage
US20020129503A1 (en) * 2001-03-19 2002-09-19 Aerotech, Inc. Manually adjusted stage with nanometer digital readout
DE112006003352B4 (de) * 2005-12-06 2017-05-11 Thk Co., Ltd. XY-Tisch-Stellglied
JP2010019783A (ja) 2008-07-14 2010-01-28 Mitsutoyo Corp 内径測定器
JP5695503B2 (ja) * 2011-06-02 2015-04-08 株式会社平出精密 板金製のステージ装置
JP6141696B2 (ja) * 2013-06-17 2017-06-07 芳春 中富 ステージ機構
TWM533707U (en) * 2016-08-01 2016-12-11 Ti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Micro linear actuator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2034A (en) * 1981-12-18 1985-01-08 Mitutoyo Mfg. Co., Ltd. Displacement measuring device
JPH05278159A (ja) * 1992-04-01 1993-10-26 Sekisui Chem Co Ltd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00365375C (zh) * 2003-06-09 2008-01-30 三丰株式会社 测量器
US7467480B2 (en) * 2006-06-26 2008-12-23 Mitutoyo Corporation Digital displacement measuring instrument
JP2010210556A (ja) * 2009-03-12 2010-09-24 Mitsutoyo Corp 測定器およびマイクロメータ
JP5278159B2 (ja) 2009-05-20 2013-09-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偏波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偏波モード分散補償器
CN102261877A (zh) * 2010-04-16 2011-11-30 株式会社三丰 位移测量器
WO2011152109A1 (ja) * 2010-06-02 2011-12-08 Nakatomi Yoshiharu ステージ機構
TWM513996U (zh) * 2015-06-23 2015-12-11 Chuan Hong Prec Tool Mfg Co Ltd 螺桿檢測裝置
TWM535621U (zh) * 2016-08-31 2017-01-21 Chroma Ate Inc 位移調整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39587A1 (en) 2020-11-18
CN111954906A (zh) 2020-11-17
EP3739587B1 (en) 2022-09-14
KR102397711B1 (ko) 2022-05-13
US11493116B2 (en) 2022-11-08
KR20200112859A (ko) 2020-10-05
JP6768988B1 (ja) 2020-10-14
TW202035941A (zh) 2020-10-01
JPWO2020188865A1 (ja) 2021-04-01
WO2020188865A1 (ja) 2020-09-24
US20210108708A1 (en) 2021-04-15
EP3739587A4 (en) 2021-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37387B2 (ja) マスダンパデバイス、マスダンパデバイスを備える加工工具、およびマスダンパデバイスを備える加工工具ホルダ
JP4838402B1 (ja) ステージ機構
WO2008053528A1 (fr) Dispositif de maintien de taraud
TW200918219A (en) Tap holder
TWI725678B (zh) 測微頭和使用該測微頭的工作台機構
JP2013103303A (ja) ステージ機構およびステージ機構の製造方法
TWI430866B (zh) 夾持襯套及分度裝置之夾持裝置
JP7403160B2 (ja) マイクロヘッド
TWI693611B (zh) 工作臺機構
KR101536954B1 (ko) 툴홀더의 직진성이 향상된 미소절삭장치
JP6656742B1 (ja) ステージ機構
KR101518413B1 (ko) 백 래시 제거 기어 조립체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호빙 머신의 주축 구동장치
JP4803798B2 (ja) リニアエンコーダ
CN109312835B (zh) 机器人、马达单元及联轴器单元
JP2007155036A (ja) リニアブッシュ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65562B2 (ja) 丸刃工具
RU2349426C2 (ru) Расточная головка
JP4945413B2 (ja) オプション部品付き運動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70035854A1 (en) Adjustable optical assembly
Zhang et al. Flexural mechanism design analysis for a new piezoelectric inchworm actuator
JP3517367B2 (ja) 送りねじ機構及びその予圧調整方法
Pinto Character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a medical XY positioning platform
JP2017009055A (ja) 直動案内装置用キャップ
JPS61265204A (ja) 調節可能な工具インサ−トカ−トリツ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