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7705B - 可偏移式聯軸器 - Google Patents

可偏移式聯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7705B
TWI717705B TW108108101A TW108108101A TWI717705B TW I717705 B TWI717705 B TW I717705B TW 108108101 A TW108108101 A TW 108108101A TW 108108101 A TW108108101 A TW 108108101A TW I717705 B TWI717705 B TW I7177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axis
pivotal portion
pivot
coupling
r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8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3895A (zh
Inventor
李馥雄
Original Assignee
李馥雄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馥雄 filed Critical 李馥雄
Priority to TW108108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7705B/zh
Priority to CN201910497506.0A priority patent/CN111677777A/zh
Priority to US16/503,864 priority patent/US11060564B2/en
Priority to JP2019190118A priority patent/JP6833222B2/ja
Publication of TW202033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3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7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770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7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with axially-spaced attachments to the coupling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0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 F16D3/04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allow radial displacement, e.g. Oldham coupl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6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comprising pushing or pulling links attached to both parts

Abstract

一種可偏移式聯軸器,包括第一聯軸盤、第二聯軸盤及多連桿結構。第一聯軸盤包括第一中心軸、第一樞接部、第二樞接部及第三樞接部,第一樞接部、第二樞接部及第三樞接部環繞第一中心軸設置。第二聯軸盤包括第二中心軸、第四樞接部、第五樞接部及第六樞接部,第四樞接部、第五樞接部及第六樞接部環繞第二中心軸設置。多連桿結構位於第一聯軸盤與第二聯軸盤之間且包括第一連桿組、第二連桿組及第三連桿組,第一連桿組之二第一曲柄分別樞接於第一樞接部與第四樞接部,第二連桿組之二第二曲柄分別樞接於第二樞接部與第五樞接部,第三連桿組之二第三曲柄分別樞接於第三樞接部與第六樞接部。

Description

可偏移式聯軸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聯軸器,特別是指一種可偏移式聯軸器。
聯軸器為十分常見的動力傳遞元件,其主要用以連結二個機械裝置(如馬達或螺桿)的轉軸,且在需要更換或維修時可以隨時拆卸。聯軸器的發展歷史悠久,為了因應各種不同使用上的需求,目前市面上發展出各種不同類型或性能之聯軸器。
以最常見的剛性聯軸器與撓性聯軸器來說,剛性聯軸器能使被連接的二轉軸固定成為一體並且精確的傳遞扭矩,但被連接的二轉軸不允許產生偏心、偏角的情形,因此,在使用上同心度的要求非常高。撓性聯軸器雖具有緩和衝擊、吸收平行、偏角、軸向偏差的功能,但也僅能容許少量的偏差。
鑒於上述,於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可偏移式聯軸器,包括第一聯軸盤、第二聯軸盤及多連桿結構。第一聯軸盤包括第一中心軸、第一樞接部、第二樞接部及第三樞接部,第一樞接部、第二樞接部及第三樞接部環繞第一中心軸設置。第二聯軸盤與第一聯軸盤彼此平行設置,第二聯軸盤包括第二中心軸、第四樞接部、第五樞接部及第六樞接部,第四樞接部、第五樞接部及第六樞接部環繞第二中心軸設置,且第一樞接部與第 四樞接部分別位於第一中心軸的相對二側,第二樞接部與第五樞接部分別位於第一中心軸的相對二側,第三樞接部與第六樞接部分別位於第一中心軸的相對二側。多連桿結構位於第一聯軸盤與第二聯軸盤之間,多連桿結構包括第一連桿組、第二連桿組及第三連桿組,第一連桿組包括第一徑向桿與分別樞接於第一徑向桿二端的二第一曲柄,第二連桿組包括第二徑向桿與分別樞接於第二徑向桿二端的二第二曲柄,第三連桿組包括第三徑向桿與分別樞接於第三徑向桿二端的二第三曲柄,第一徑向桿、第二徑向桿及第三徑向桿彼此同軸樞設而形成一樞接軸,且第一連桿組之二第一曲柄分別樞接於第一樞接部與第四樞接部,第二連桿組之二第二曲柄分別樞接於第二樞接部與第五樞接部,第三連桿組之二第三曲柄分別樞接於第三樞接部與第六樞接部。
綜上,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可偏移式聯軸器,第一聯軸盤與第二聯軸盤可分別連結於二個機械裝置(例如馬達或螺桿)的轉軸,透過第一聯軸盤與第二聯軸盤之間的多連桿結構設計,可使機械裝置的二個轉軸能夠容許較大的偏移量並且在偏移過程中仍可保持同步運轉。
1:可偏移式聯軸器
2、3:旋轉軸
10:第一聯軸盤
101:軸孔
A1:第一中心軸
11:第一樞接部
θ 1:第一相位角
12:第二樞接部
13:第三樞接部
20:第二聯軸盤
201:軸孔
A2:第二中心軸
21:第四樞接部
θ 2:第二相位角
22:第五樞接部
23:第六樞接部
30:多連桿結構
31:第一連桿組
311:第一徑向桿
3111:第一桿段
3112:第二桿段
312:第一曲柄
313、314:軸承
32:第二連桿組
321:第二徑向桿
322:第二曲柄
323、324:軸承
325、326:軸桿
33:第三連桿組
331:第三徑向桿
332:第三曲柄
333、334:軸承
M:樞接軸
L:箭號
[圖1]係本發明可偏移式聯軸器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係本發明可偏移式聯軸器一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
[圖3]係本發明可偏移式聯軸器一實施例之配置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可偏移式聯軸器一實施例之俯視圖。
[圖5]係圖4之偏移示意圖。
[圖6]係本發明可偏移式聯軸器一實施例之側視圖。
[圖7]係圖6之偏移示意圖。
圖1為本發明可偏移式聯軸器一實施例之立體圖,圖2為本發明可偏移式聯軸器一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之可偏移式聯軸器1包括第一聯軸盤10、第二聯軸盤20及多連桿結構30,多連桿結構30連接於第一聯軸盤10與第二聯軸盤20之間。可偏移式聯軸器1為動力傳遞元件,用以連結二機械裝置(例如馬達或螺桿)的轉軸,使二機械裝置能夠透過可偏移式聯軸器1傳動並可容許一定程度之偏移量。
如圖1與圖2所示,本實施例之第一聯軸盤10為一圓形盤體,第一聯軸盤10包括第一中心軸A1與三個以上的樞接部(在此為第一樞接部11、第二樞接部12及第三樞接部13)。第一聯軸盤10的中心設有一軸孔101以供其中一個機械裝置的旋轉軸2組接,使第一聯軸盤10與旋轉軸2能夠同步旋轉。但本實施例並不限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聯軸盤10亦可為其他形狀(例如方形、橢圓形、長方形或其他不規則形)之盤體。或者,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聯軸盤10也可與機械裝置的旋轉軸2呈一體成型之結構。
再如圖1與圖2所示,第一聯軸盤10的第一樞接部11、第二樞接部12及第三樞接部13環繞第一中心軸A1設置,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樞接部11、第二樞接部12及第三樞接部13是沿著第一聯軸盤10的外環周排列設置。此外,本實施例之第一樞接部11、第二樞接部12及第三樞接部13是以第一中心軸A1為基準呈等角度(在此為120度)排列配置,但此並 不侷限。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樞接部11、第二樞接部12及第三樞接部13可為軸桿或軸孔以供其他構件樞接,例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之第一樞接部11、第二樞接部12及第三樞接部13為凸設於第一聯軸盤10表面之軸桿,且各軸桿的軸向平行於第一中心軸A1。
如圖1與圖2所示,本實施例之第二聯軸盤20也為一圓形盤體,其中第二聯軸盤20的尺寸可與第一聯軸盤10相同或不同。第二聯軸盤20包括第二中心軸A2與三個以上的樞接部(在此為第四樞接部21、第五樞接部22及第六樞接部23)。第二聯軸盤20與第一聯軸盤10彼此平行設置,也就是說,第一聯軸盤10與第二聯軸盤20彼此保持間距而互不接觸,且第一聯軸盤10的第一中心軸A1與第二聯軸盤20的第二中心軸A2彼此平行或重合。在本實施例中,第二聯軸盤20的中心設有一軸孔201以供另一個機械裝置的旋轉軸3組接,使第二聯軸盤20與旋轉軸3能夠同步旋轉,但本實施例並不限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聯軸盤20亦可為其他形狀(例如方形、橢圓形、長方形或其他不規則形)之盤體。或者,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聯軸盤20也可與機械裝置的旋轉軸3呈一體成型之結構。
再如圖1與圖2所示,第二聯軸盤20的第四樞接部21、第五樞接部22及第六樞接部23環繞第二中心軸A2設置,在本實施例中,第四樞接部21、第五樞接部22及第六樞接部23是沿著第二聯軸盤20的外環周排列設置。此外,本實施例之第四樞接部21、第五樞接部22及第六樞接部23是以第二中心軸A2為基準呈等角度(在此為120度)排列配置,但此並不侷限。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四樞接部21、第五樞接部22及第六樞接部23可為軸桿或軸孔以供其他構件樞接,例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之第四樞接 部21、第五樞接部22及第六樞接部23為凸設於第二聯軸盤20表面之軸桿,且各軸桿的軸向平行於第二中心軸A2。
如圖2所示,第一聯軸盤10的第一樞接部11與第二聯軸盤20的第四樞接部21分別位於第一中心軸A1與第二中心軸A2的相對二側,第一聯軸盤10的第二樞接部12與第二聯軸盤20的第五樞接部22分別位於第一中心軸A1與第二中心軸A2的相對二側,第一聯軸盤10的第三樞接部13與第二聯軸盤20的第六樞接部23分別位於第一中心軸A1與第二中心軸A2的相對二側。
舉例來說,如圖3所示,以第一聯軸盤10之第一中心軸A1與第二聯軸盤20之第二中心軸A2彼此重合的狀態來說,第一樞接部11相對於第一中心軸A1與第二中心軸A2具有第一相位角θ 1,第四樞接部21相對於第一中心軸A1與第二中心軸A2具有第二相位角θ 2,且第一相位角θ 1與第二相位角θ 2相差180°,也就是說,第二相位角θ 2=π+第一相位角θ 1,構成第一樞接部11、第四樞接部21及第一聯軸盤10的中心投影到同一平面時,三者是位於同一直線上,使第一聯軸盤10的第一樞接部11與第二聯軸盤20的第四樞接部21分別位於第一中心軸A1與第二中心軸A2的相對二側。第二樞接部12與第五樞接部22相對於第一中心軸A1與第二中心軸A2的相位角亦可相差180°,第三樞接部13與第六樞接部23相對於第一中心軸A1與第二中心軸A2的相位角亦可相差180°,在此則不多加贅述。然而,上述第一相位角θ 1與第二相位角θ 2相差的角度僅為舉例,實際上,第一相位角θ 1與第二相位角θ 2相差的角度可能因可偏移式聯軸器1的製造公差或其他需求而有所不同。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一聯軸盤10之樞接部的數量與第二聯軸盤20之樞接部的數量是彼此對應,例如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聯軸盤10之樞接部的數量為三個(第一樞接部11、第二樞接部12及第三樞接部13),第二聯軸盤20之樞接部的數量則對應為三個(第四樞接部21、第五樞接部22及第六樞接部23),但此並不侷限。
如圖1與圖2所示,多連桿結構30位於第一聯軸盤10與第二聯軸盤20之間,多連桿結構30包括三個以上的連桿組(在此為第一連桿組31、第二連桿組32及第三連桿組33),以對應第一聯軸盤10之樞接部的數量與第二聯軸盤20之樞接部的數量。第一連桿組31、第二連桿組32及第三連桿組33分別為Z字型連桿件,第一連桿組31包括第一徑向桿311與分別樞接於第一徑向桿311二端的二第一曲柄312。第二連桿組32包括第二徑向桿321與分別樞接於第二徑向桿321二端的二第二曲柄322。第三連桿組33包括第三徑向桿331與分別樞接於第三徑向桿331二端的二第三曲柄332。其中第一徑向桿311、第二徑向桿321及第三徑向桿331皆朝第一聯軸盤10與第二聯軸盤20的徑向延伸,且第一徑向桿311、第二徑向桿321及第三徑向桿331彼此同軸樞設而形成一樞接軸M(如圖5所示),且樞接軸M平行於第一聯軸盤10的第一中心軸A1與第二聯軸盤20的第二中心軸A2,使第一徑向桿311、第二徑向桿321及第三徑向桿331都能分別以樞接軸M為轉軸相對於彼此旋轉。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第二徑向桿321可軸向凸設有二軸桿325、326,第一徑向桿311與第三徑向桿331分別樞設於二軸桿325、326,但此並不侷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徑向桿311、第二徑向 桿321及第三徑向桿331也可皆設軸孔,並另外透過樞軸穿設於各軸孔而達到樞接作用。
再如圖2所示,第一連桿組31之二第一曲柄312分別樞接於第一樞接部11與第四樞接部21,在本實施例中,其中一個第一曲柄312的二端分別樞接於第一徑向桿311與第一聯軸盤10的第一樞接部11,另一個第一曲柄312的二端分別樞接於第一徑向桿311與第二聯軸盤20的第四樞接部21,使各第一曲柄312能相對於第一聯軸盤10、第二聯軸盤20及第一徑向桿311旋擺。第二連桿組32之二第二曲柄322則分別樞接於第二樞接部12與第五樞接部22,在本實施例中,其中一個第二曲柄322的二端分別樞接於第二徑向桿321與第一聯軸盤10的第二樞接部12,另一個第二曲柄322的二端分別樞接於第二徑向桿321與第二聯軸盤20的第五樞接部22,使各第二曲柄322能相對於第一聯軸盤10、第二聯軸盤20及第二徑向桿321旋擺。第三連桿組33之二第三曲柄332分別樞接於第三樞接部13與第六樞接部23,在本實施例中,其中一個第三曲柄332的二端分別樞接於第三徑向桿331與第一聯軸盤10的第三樞接部13,另一個第三曲柄332的二端分別樞接於第三徑向桿331與第二聯軸盤20的第六樞接部23,使各第三曲柄332能相對於第一聯軸盤10、第二聯軸盤20及第三徑向桿331旋擺。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連桿組31之第一徑向桿311與各第一曲柄312的長度設計可取決於第一樞接部11及第四樞接部21位置,第二連桿組32之第二徑向桿321與各第二曲柄322的長度設計可取決於第二樞接部12與第五樞接部22的位置,第三連桿組33之第三徑向桿331與各第三曲柄332的長度設計可取決於第三樞接部13與第六樞接部23的位置。如圖2 與圖3所示,以第一連桿組31為例,第一樞接部11至第一中心軸A1的距離與第四樞接部21至第二中心軸A2的距離具有一距離比(例如1:1、1:2或2:1),第一連桿組31樞接於第一樞接部11之第一曲柄312與樞接於第四樞接部21之第一曲柄312的長度比等於上述距離比。第一連桿組31之第一徑向桿311更以樞接軸M區分為一第一桿段3111與一第二桿段3112(如圖2所示),第一桿段3111相對於第二桿段3112鄰近於第一樞接部11,且第一桿段3111與第二桿段3112的長度比也等於上述距離比。
承上,進一步舉例來說,如圖2與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樞接部11至第一中心軸A1的距離等於第四樞接部21至第二中心軸A2的距離(也就是距離比為1:1),第一連桿組31之二第一曲柄312的長度比即為1:1(也就是二第一曲柄312的長度相同),且第一徑向桿311之第一桿段3111與第二桿段3112的長度比也為1:1(也就是第一桿段3111的長度與第二桿段3112的長度相同)。以此類推,假設第一樞接部11至第一中心軸A1的距離與第四樞接部21至第二中心軸A2的距離之距離比為1:2,樞接於第一樞接部11之第一曲柄312與樞接於第四樞接部21之第一曲柄312的長度比即為1:2,第一徑向桿311之第一桿段3111與第二桿段3112的長度比也為1:2。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樞接部11至第一中心軸A1的距離與第四樞接部21至第二中心軸A2的距離具有一第一距離比,第二樞接部12至第一中心軸A1的距離與第五樞接部22至第二中心軸A2的距離具有一第二距離比,第三樞接部13至第一中心軸A1的距離與第六樞接部23至第二中心軸A2的距離具有一第三距離比,上述第一距離比、第二距離比與第 三距離比相同。舉例來說,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樞接部11至第一中心軸A1的距離等於第四樞接部21至第二中心軸A2的距離(也就是第一距離比為1:1),第二樞接部12至第一中心軸A1的距離等於第五樞接部22至第二中心軸A2的距離(也就是第二距離比為1:1),第三樞接部13至第一中心軸A1的距離等於第六樞接部23至第二中心軸A2的距離(也就是第三距離比為1:1)。但此不侷限,在其他實施例中,上述第一距離比、第二距離比與第三距離比也可為1:2、2:1、1:3或3:1等。
藉此,如圖4與圖6所示,當其中一個聯軸盤(如第一聯軸盤10)受到旋轉軸2帶動而旋轉時,由於多連桿結構30的各連桿組(第一連桿組31、第二連桿組32及第三連桿組33)分別連接於第一聯軸盤10與第二聯軸盤20之間,因此,第一聯軸盤10可經由多連桿結構30帶動第二聯軸盤20與旋轉軸3同步轉動而達到動力傳遞的作用。
如圖5與圖7所示,當第一聯軸盤10與第二聯軸盤20彼此產生偏移時,例如第一聯軸盤10與第二聯軸盤20受到碰撞或工作環境上的震動而造成偏移時,由於第一徑向桿311、第二徑向桿321及第三徑向桿331能自由地相對於彼此旋轉,且各第一曲柄312、各第二曲柄322及各第三曲柄332也能自由地旋擺,使第一聯軸盤10與第二聯軸盤20偏移的方向不受限制。此外,相較於習知聯軸器來說,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聯軸盤10與第二聯軸盤20能夠容許較大的偏移量並且在偏移過程中仍可保持同步等速運轉,再者,透過多個連桿組(第一連桿組31、第二連桿組32及第三連桿組33)的機構配置方式進行傳動,可分散各連桿組的受力而達到提高使用壽命。此進一步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請對照圖4與圖5所示,當第一聯軸盤10與第二聯軸盤20彼此產生偏移時,例如第一聯軸盤10朝箭號L的方向偏移,第一徑向桿311、第二徑向桿321及第三徑向桿331彼此同軸樞設形成的樞接軸M會隨著第一聯軸盤10的第一中心軸A1與第二聯軸盤20的第二中心軸A2同步偏移,也就是說,本實施例之樞接軸M也會朝箭號L的方向偏移。再請對照圖6與圖7所示,在第一聯軸盤10與第二聯軸盤20的偏移過程,第一徑向桿311、第二徑向桿321及第三徑向桿331可相對彼此轉動,且各連桿組的二曲柄的旋擺角度相同。舉例來說,如圖6與圖7所示,為清楚說明第一連桿組31、第二連桿組32及第三連桿組33的作動情況,在此第一連桿組31、第二連桿組32及第三連桿組33分別以不同線型表示,例如第一連桿組31以實線表示,第二連桿組32以點鏈線表示,第三連桿組33以虛線表示,先此敘明。從圖6與圖7的觀視方向而言,在第一聯軸盤10與第二聯軸盤20的偏移過程(例如第一聯軸盤10朝箭號L的方向偏移),第一連桿組31的第一徑向桿311會略朝順時針方向旋轉,二第一曲柄312則朝同一方向旋擺相同角度。第二連桿組32的第二徑向桿321則朝逆時針方向旋轉,二第二曲柄322亦朝同一方向旋擺相同角度。第三連桿組33的第三徑向桿331會朝順時針方向旋轉,二第三曲柄332朝同一方向旋擺相同角度。藉此,透過第一連桿組31、第二連桿組32及第三連桿組33的作動方式,能夠使第一聯軸盤10與第二聯軸盤20偏移的方向不受限制、容許較大的偏移量並且在偏移過程中仍可保持同步等速運轉。
再如圖2所示,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連桿組31之各第一曲柄312的二端分別設有軸承313、314,第二連桿組32之各第二曲柄322的二 端分別設有軸承323、324,各第三連桿組33之各第三曲柄332的二端亦設有軸承333、334。第一徑向桿311、第一聯軸盤10的第一樞接部11及第二聯軸盤20的第四樞接部21分別樞接於上述軸承313、314。第二徑向桿321、第一聯軸盤10的第二樞接部12及第二聯軸盤20的第五樞接部22分別樞接於上述軸承323、324。第三徑向桿331、第一聯軸盤10的第三樞接部13及第二聯軸盤20的第六樞接部23分別樞接於上述軸承333、334。藉此,使第一聯軸盤10與第二聯軸盤20彼此產生偏移時,能夠大幅降低多連桿結構30運作的摩擦力而增加使用壽命。
雖然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已經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的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                可偏移式聯軸器 10              第一聯軸盤 101            軸孔 A1             第一中心軸 11              第一樞接部 12              第二樞接部 13              第三樞接部 20              第二聯軸盤 201            軸孔 A2             第二中心軸 21              第四樞接部 22              第五樞接部 23              第六樞接部 30              多連桿結構 31              第一連桿組 311            第一徑向桿 3111           第一桿段 3112           第二桿段 312            第一曲柄 313、314         軸承 32              第二連桿組 321            第二徑向桿 322            第二曲柄 323、324         軸承 325、326         軸桿 33              第三連桿組 331            第三徑向桿 332            第三曲柄 333、334         軸承 M               樞接軸

Claims (10)

  1. 一種可偏移式聯軸器,包括: 一第一聯軸盤,包括一第一中心軸、一第一樞接部、一第二樞接部及一第三樞接部,該第一樞接部、該第二樞接部及該第三樞接部環繞該第一中心軸設置; 一第二聯軸盤,與該第一聯軸盤彼此平行設置,該第二聯軸盤包括一第二中心軸、一第四樞接部、一第五樞接部及一第六樞接部,該第四樞接部、該第五樞接部及該第六樞接部環繞該第二中心軸設置,且該第一樞接部與該第四樞接部分別位於該第一中心軸的相對二側,該第二樞接部與該第五樞接部分別位於該第一中心軸的相對二側,該第三樞接部與該第六樞接部分別位於該第一中心軸的相對二側;以及 一多連桿結構,位於該第一聯軸盤與該第二聯軸盤之間,該多連桿結構包括一第一連桿組、一第二連桿組及一第三連桿組,該第一連桿組包括一第一徑向桿與分別樞接於該第一徑向桿二端的二第一曲柄,該第二連桿組包括一第二徑向桿與分別樞接於該第二徑向桿二端的二第二曲柄,該第三連桿組包括一第三徑向桿與分別樞接於該第三徑向桿二端的二第三曲柄,該第一徑向桿、該第二徑向桿及該第三徑向桿彼此同軸樞設而形成一樞接軸,且該第一連桿組之該二第一曲柄分別樞接於該第一樞接部與該第四樞接部,該第二連桿組之該二第二曲柄分別樞接於該第二樞接部與該第五樞接部,該第三連桿組之該二第三曲柄分別樞接於該第三樞接部與該第六樞接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偏移式聯軸器,其中該第一樞接部、該第二樞接部及該第三樞接部沿該第一聯軸盤的外環周排列設置。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偏移式聯軸器,其中該第一樞接部、該第二樞接部及該第三樞接部係以該第一中心軸等角度配置。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偏移式聯軸器,其中該第一樞接部至該第一中心軸的距離與該第四樞接部至該第二中心軸的距離具有一第一距離比,該第二樞接部至該第一中心軸的距離與該第五樞接部至該第二中心軸的距離具有一第二距離比,該第一距離比等於該第二距離比。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偏移式聯軸器,其中該第一樞接部至該第一中心軸的距離與該第四樞接部至該第二中心軸的距離具有一距離比,樞接於該第一樞接部之該第一曲柄與樞接於該第四樞接部之該第一曲柄的一第一長度比等於該距離比,該第一徑向桿以該樞接軸區分為一第一桿段與一第二桿段,該第一桿段相對於該第二桿段鄰近於該第一樞接部,且該第一桿段與該第二桿段的一第二長度比等於該距離比。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可偏移式聯軸器,其中該第一樞接部至該第一中心軸的距離等於該第四樞接部至該第二中心軸的距離,該第一連桿組之該二第一曲柄的長度相同,該第一徑向桿之該第一桿段的長度與該第二桿段的長度相同。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偏移式聯軸器,其中該第一樞接部相對於該第一中心軸具有一第一相位角,該第四樞接部相對於該第二中心軸具有一第二相位角,該第一相位角與該第二相位角相差180°。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偏移式聯軸器,其中該第二徑向桿軸向凸設有二軸桿,該第一徑向桿與該第三徑向桿係分別樞設於該二軸桿。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偏移式聯軸器,其中各該第一曲柄的一端設有一軸承,該第一徑向桿的二端分別樞接於該些軸承。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偏移式聯軸器,其中各該第一曲柄的一端設有一軸承以分別樞接於該第一樞接部與該第四樞接部。
TW108108101A 2019-03-11 2019-03-11 可偏移式聯軸器 TWI717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8101A TWI717705B (zh) 2019-03-11 2019-03-11 可偏移式聯軸器
CN201910497506.0A CN111677777A (zh) 2019-03-11 2019-06-10 可偏移式联轴器
US16/503,864 US11060564B2 (en) 2019-03-11 2019-07-05 Offset coupling
JP2019190118A JP6833222B2 (ja) 2019-03-11 2019-10-17 シュミットカップリン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8101A TWI717705B (zh) 2019-03-11 2019-03-11 可偏移式聯軸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3895A TW202033895A (zh) 2020-09-16
TWI717705B true TWI717705B (zh) 2021-02-01

Family

ID=72425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8101A TWI717705B (zh) 2019-03-11 2019-03-11 可偏移式聯軸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0564B2 (zh)
JP (1) JP6833222B2 (zh)
CN (1) CN111677777A (zh)
TW (1) TWI7177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100029303A1 (it) * 2021-11-19 2023-05-19 Automha S P A Dispositivo di movimentazione carico per magazzini automatici migliorato
CN115076245B (zh) * 2022-07-19 2022-12-02 清华大学 柔性偏心联轴器、电动轮及电动汽车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04368A (en) * 1964-10-27 1968-02-28 Schmidt Richard Torque transmitting device
GB1505908A (en) * 1976-09-24 1978-04-05 Twiflex Couplings Flexible couplings and clutches for power transmission
CN100510449C (zh) * 2004-09-14 2009-07-0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挠性联轴节及轮内马达系统
CN102927147A (zh) * 2011-08-08 2013-02-13 基尔谢中央传动有限公司 用来连接驱动单元和从动单元的联轴器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91170A (en) * 1972-11-07 1974-02-12 Tool Steep Gear & Pinion Co Coupling
US4084411A (en) * 1976-10-19 1978-04-18 Mayfield Alfred B Radial misalignment coupling
DE4237327C2 (de) * 1992-11-05 1996-02-15 Hackforth Gmbh & Co Kg Gelenkkupplung
CA2128982A1 (en) * 1993-07-28 1995-01-29 Sadatomo Kuribayashi Shaft coupling
US6213883B1 (en) * 1995-04-03 2001-04-10 David W. Giere Flexible coupling for steerable drive shaft
US5951400A (en) * 1995-04-03 1999-09-14 Giere; David W. Flexible coupling for use between two shafts
CN2369029Y (zh) * 1998-01-20 2000-03-15 浙江大学 可移式刚性联轴器
CN2736600Y (zh) * 2004-08-13 2005-10-26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径向联轴器
TWI264629B (en) * 2005-08-29 2006-10-21 Univ Nat Formosa Motion adjustable standard cam system
US9206892B2 (en) * 2014-04-08 2015-12-08 Gates Corporation Isolating decoupl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04368A (en) * 1964-10-27 1968-02-28 Schmidt Richard Torque transmitting device
GB1505908A (en) * 1976-09-24 1978-04-05 Twiflex Couplings Flexible couplings and clutches for power transmission
CN100510449C (zh) * 2004-09-14 2009-07-0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挠性联轴节及轮内马达系统
CN102927147A (zh) * 2011-08-08 2013-02-13 基尔谢中央传动有限公司 用来连接驱动单元和从动单元的联轴器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33222B2 (ja) 2021-02-24
US20200292004A1 (en) 2020-09-17
TW202033895A (zh) 2020-09-16
US11060564B2 (en) 2021-07-13
JP2020148341A (ja) 2020-09-17
CN111677777A (zh) 2020-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89973B2 (ja) パラレルリンク機構およびリンク作動装置
TWI717705B (zh) 可偏移式聯軸器
JP6297622B2 (ja) リンク作動装置
TW201402973A (zh) 差速兩級高減速比擺線減速機
JP5822594B2 (ja) 四節リンク機構型無段変速機
WO2017213034A1 (ja) リンク作動装置
JP7199795B2 (ja) 小型の回転シャフト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装置、及び関連の方法
JP7089852B2 (ja) リンク作動装置
CN111365378A (zh) 一种柔性虎克铰链
JP5825916B2 (ja) 四節リンク機構型無段変速機
JPS60222641A (ja) 同軸回転部材間の運動伝達装置
JP6699955B2 (ja) 回転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直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216410B2 (ja) シャフトカップリングアセンブリ並びにシャフトカップリングアセンブリによって二つのシャフトを連結する方法及び保守方法
CN105736645A (zh) 锥摆式少齿差减速装置
JP5882478B2 (ja) 無段変速機
US8763490B2 (en) Spherical transmission joint
KR101761987B1 (ko) 모터의 구동 샤프트와 피동 장치의 피동 샤프트 사이의 연결부
TWI767671B (zh) 擺線型減速機
KR101852678B1 (ko) 하모닉 기어
KR101568409B1 (ko) 저항을 이용한 구동 에너지 전달 유닛
RU2531854C2 (ru) Механизм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я движения
KR100444082B1 (ko) 광각 유니버셜 조인트
JPS58200818A (ja) 偏心軸用接手
JPH05346124A (ja) フレキシブル軸継手
JP5807040B2 (ja) 無段変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