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4540B - 導電性膜狀接著劑、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導電性膜狀接著劑、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4540B
TWI714540B TW104138997A TW104138997A TWI714540B TW I714540 B TWI714540 B TW I714540B TW 104138997 A TW104138997 A TW 104138997A TW 104138997 A TW104138997 A TW 104138997A TW I714540 B TWI714540 B TW I7145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film
dicing tape
resin
conductive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8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1674A (zh
Inventor
菅生悠樹
木村雄大
襖田光昭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1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1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4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454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5001Core members of the connector
    • H01L2224/45099Material
    • H01L2224/451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 H01L2224/45138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melting at a temperature of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950°C and less than 1550°C
    • H01L2224/45144Gold (Au) as principal constitu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05Shape
    • H01L2224/4809Loop shape
    • H01L2224/48091Arch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73Means for bonding being of different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of groups H01L2224/10, H01L2224/18, H01L2224/26, H01L2224/34, H01L2224/42, H01L2224/50, H01L2224/63, H01L2224/71
    • H01L2224/732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73251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n different surfaces
    • H01L2224/73265Layer and wire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5Details of package part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81Encapsul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c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Non-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Die Bond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硬化後散熱性高於硬化前散熱性之導電性膜狀接著劑及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導電性膜狀接著劑,其藉由加熱進行硬化而得到之硬化物之第1熱導率相對於加熱前之第2熱導率之比之值(第1熱導率/第2熱導率)為2.0以上。

Description

導電性膜狀接著劑、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導電性膜狀接著劑、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於半導體裝置之製造中,將半導體元件接著於金屬引線框架等被接著體之方法(所謂之晶片接著法)自以往之金-矽共晶開始逐漸過渡至利用焊料、樹脂糊之方法。現在,有時使用導電性之樹脂糊。
然而,於使用樹脂糊之方法中,存在孔隙導致導電性下降、或樹脂糊之厚度不均、或樹脂糊溢出導致焊盤被污染之問題。為了解決該等問題,有時使用含有聚醯亞胺樹脂之膜狀接著劑代替樹脂糊(例如,參見專利文獻1)。
亦已知包含丙烯酸系樹脂之膜狀接著劑。例如,於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藉由使用玻璃轉移溫度-10℃~50℃之丙烯酸共聚物而提高可撓性、降低引線框架等之熱損傷的技術。
近年來,進行電力之控制及供給之功率半導體裝置正明顯普及。功率半導體裝置中始終有電流流通,因此發熱量大。因此,期望於功率半導體裝置中使用之導電性接著劑具有高散熱性及低電阻率。
關於使用膜狀接著劑之晶片接著法,已知包括如圖10所示將具備膜狀接著劑503及半導體晶片505之晶片接著用晶片541壓接至約100℃~約150℃之被接著體506之步驟的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6-14563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4137827號公報
然而,本發明人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若膜狀接著劑503之散熱性高,則有時難以使膜狀接著劑503軟化至能夠接著於被接著體506之程度。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解決上述課題,提供硬化後散熱性高於硬化前散熱性之導電性膜狀接著劑及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
本發明係關於第1熱導率相對於第2熱導率之比之值(第1熱導率/第2熱導率)為2.0以上之導電性膜狀接著劑。第1熱導率為藉由加熱使本發明之導電性膜狀接著劑硬化而得到之硬化物之熱導率。第2熱導率為加熱前之熱導率。
第1熱導率較佳為1.7W/m‧K以上。
本發明之導電性膜狀接著劑較佳為包含導電性粒子。導電性粒子較佳為包含薄片狀金屬粒子及於200℃至少一部分會燒結之燒結性金屬粒子。因此,藉由使本發明之膜狀接著劑硬化,能夠使熱傳導路徑變寬,能夠提高散熱性。導電性粒子100重量%中之燒結性金屬粒子之含量較佳為5重量%~50重量%。
本發明之導電性膜狀接著劑包含樹脂成分。樹脂成分較佳為包含熱塑性樹脂、熱硬化性樹脂。本發明之導電性膜狀接著劑較佳為進而包含硬化劑。
本發明之導電性膜狀接著劑之用途較佳為晶片接著用途。
本發明亦關於具備切晶帶及配置於切晶帶上之導電性膜狀接著劑的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切晶帶具備基材及配置於基材上之黏著劑層。
本發明又關於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具備導電性膜狀接著劑及配置於導電性膜狀接著劑上之半導體晶片的晶片接著用晶片壓接於被接著體。
1:切晶帶
3:膜狀接著劑
4:半導體晶圓
5:半導體晶片
6:被接著體
7:接合線
8:密封樹脂
10: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
11:基材
12:黏著劑層
12a:黏著劑層12之工件貼附部分所對應之部分
12b:黏著劑層12之其他部分
41:晶片接著用晶片
61:附有半導體晶片之被接著體
100:評價基板
101:基板
102a:銅佈線
102b:銅佈線
102c:銅佈線
102d:銅佈線
200:試驗膜
300:試驗基板
503:膜狀接著劑
505:半導體晶片
506:被接著體
541:晶片接著用晶片
圖1係膜狀接著劑之概略剖視圖。
圖2係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之概略剖視圖。
圖3係變化例之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之概略剖視圖。
圖4係概略表示於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上配置有半導體晶圓之狀態之剖視圖。
圖5係晶片接著用晶片等之概略剖視圖。
圖6係附有半導體晶片之被接著體之概略剖視圖。
圖7係半導體裝置之概略剖視圖。
圖8係評價基板之俯視圖。
圖9係試驗基板之俯視圖。
圖10係晶片接著步驟之概略剖視圖。
以下列舉實施形態,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僅限於該等實施形態。
[膜狀接著劑3]
如圖1所示,膜狀接著劑3呈膜狀。膜狀接著劑3具備導電性及熱硬化性。
膜狀接著劑3進而具備如下性質。即,藉由加熱進行硬化而得到之硬化物之第1熱導率相對於加熱前之第2熱導率之比之值(第1熱導率 /第2熱導率)為2.0以上。較佳為2.5以上。第1熱導率相對於第2熱導率之比之值之上限沒有特別限定,例如為5.0等。
第1熱導率較佳為1.7W/m‧K以上,更佳為2.0W/m‧K以上,進而較佳為2.5W/m‧K以上,尤佳為3.0W/m‧K以上。第1熱導率之上限例如為20W/m‧K、30W/m‧K等。
第2熱導率較佳為0.3W/m‧K以上,更佳為0.5W/m‧K以上。另一方面,第2熱導率較佳為15W/m‧K以下,更佳為10W/m‧K以下。
第1熱導率、第2熱導率係使用實施例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
較佳為,膜狀接著劑3進而具備如下性質。即,藉由加熱進行硬化而得到之硬化物之第1電阻率相對於加熱前之第2電阻率之比之值(第1電阻率/第2電阻率)較佳為0.01以上,更佳為0.015以上。第1電阻率相對於第2電阻率之比之值之上限例如為0.95、0.9等。
第1電阻率較佳為5×10-5Ω‧m以下,更佳為3×10-5Ω‧m以下。第1電阻率之下限例如為1×10-7Ω‧m等。
第2電阻率較佳為5×10-5Ω‧m以下,更佳為4×10-5Ω‧m以下。第2電阻率之下限例如為3×10-7Ω‧m等。
第1電阻率、第2電阻率係使用實施例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
較佳為,膜狀接著劑3進而具備如下性質。即,硬化物之175℃之儲存模數較佳為50MPa以上。另一方面,硬化物之175℃之儲存模數較佳為1500MPa以下。
較佳為,膜狀接著劑3進而具備如下性質。於40℃下將膜狀接著劑3貼附於鏡面矽晶圓後,於25℃下測定之密接力較佳為1N/10mm以上,更佳為4N/10mm以上。若為1N/10mm以上,則膜狀接著劑3可於40℃左右之低溫下貼附至半導體晶圓。密接力之上限沒有特別限定,例如為10N/10mm。
本說明書中,密接力係指自鏡面矽晶圓剝離膜狀接著劑3時之剝離力,用如下方法測定。
使用2kg輥將40℃之鏡面矽晶圓貼附至膜狀接著劑3後,於40℃下放置2分鐘。此後,於常溫(25℃)下放置20分鐘,得到具備膜狀接著劑3及貼附於膜狀接著劑3之鏡面矽晶圓之樣品。對於樣品,使用拉伸試驗機(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之AGS-J)於剝離角度180度、剝離溫度25℃、剝離速度300mm/分鐘之條件下測定自鏡面矽晶圓剝離膜狀接著劑3時之剝離力。
膜狀接著劑3包含樹脂成分。作為樹脂成分,可列舉例如熱塑性樹脂、熱硬化性樹脂等。
作為熱塑性樹脂,可列舉:天然橡膠、丁基橡膠、異戊二烯橡膠、氯丁二烯橡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丁二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熱塑性聚醯亞胺樹脂;6-尼龍、6,6-尼龍等聚醯胺樹脂;苯氧基樹脂、丙烯酸系樹脂;PET、PBT等飽和聚酯樹脂;聚醯胺醯亞胺樹脂、或者氟樹脂等。該等熱塑性樹脂之中,尤佳為離子性雜質少、耐熱性高、可確保半導體元件之可靠性之丙烯酸系樹脂。
作為丙烯酸系樹脂,沒有特別限定,可列舉以具備碳數為30以下、特別是碳數為4~18之直鏈或支鏈之烷基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之酯之1種或2種以上作為成分之聚合物(丙烯酸系共聚物)等。作為上述烷基,可列舉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第三丁基、異丁基、戊基、異戊基、己基、庚基、環己基、2-乙基己基、辛基、異辛基、壬基、異壬基、癸基、異癸基、十一烷基、月桂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硬脂基、十八烷基、或十二烷基等。
又,作為形成聚合物(丙烯酸系共聚物)之其他單體,沒有特別限定,可列舉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羧基乙酯、丙烯酸羧 基戊酯、衣康酸、馬來酸、富馬酸或巴豆酸等各種含羧基單體;馬來酸酐或衣康酸酐等各種酸酐單體;(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羥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羥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羥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羥基月桂酯或丙烯酸(4-羥甲基環己基)甲酯等各種含羥基單體;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2-(甲基)丙烯醯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醯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丙酯或(甲基)丙烯醯氧基萘磺酸等各種含磺酸基單體;或者2-羥基乙基丙烯醯基磷酸酯等各種含磷酸基單體。
丙烯酸系樹脂之中,較佳為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萬以上者,更佳為重量平均分子量為30萬~300萬者,進而較佳為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0萬~200萬者。其原因在於:若為上述數值範圍內,則接著性及耐熱性優異。再者,重量平均分子量係藉由GPC(凝膠滲透層析法)測定並根據聚苯乙烯換算而算出之值。
丙烯酸系樹脂較佳為包含可與環氧基反應之官能基。藉此,可使丙烯酸系樹脂與環氧樹脂交聯。
作為可與環氧基反應之官能基,可列舉例如羧基、羥基等。其中,出於與環氧基之反應性高之理由,較佳為羧基。
丙烯酸系樹脂之酸值較佳為1mgKOH/g以上,更佳為3mgKOH/g以上。若為1mgKOH/g以上,可得到良好之凝聚力。另一方面,丙烯酸系樹脂之酸值較佳為20mgKOH/g以下,更佳為10mgKOH/g以下。
再者,酸值可用JIS K 0070-1992中規定之中和滴定法進行測定。
熱塑性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較佳為-40℃以上,更佳為-35℃以上,進而較佳為-25℃以上。若未達-40℃,則膜狀接著劑3有變得發黏而拾取性變差之傾向。又,熱塑性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較佳為-5℃以下,更佳為-10℃以下,進而較佳為-11℃以下。
樹脂成分100重量%中之熱塑性樹脂之含量較佳為5重量%以上,更佳為10重量%以上。又,樹脂成分100重量%中之熱塑性樹脂之含量較佳為70重量%以下,更佳為50重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5重量%以下。
作為熱硬化性樹脂,可列舉:酚樹脂、胺基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環氧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聚矽氧樹脂、或熱硬化性聚醯亞胺樹脂等。尤其,較佳為使半導體元件腐蝕之離子性雜質等之含量少之環氧樹脂。又,作為環氧樹脂之硬化劑,較佳為酚樹脂。
作為環氧樹脂,沒有特別限定,可使用例如:雙酚A型、雙酚F型、雙酚S型、溴化雙酚A型、氫化雙酚A型、雙酚AF型、聯苯型、萘型、芴型、苯酚酚醛清漆型、鄰甲酚酚醛清漆型、三羥苯基甲烷型、四酚基乙烷型等二官能環氧樹脂或多官能環氧樹脂;或者乙內醯脲型、三縮水甘油基異氰脲酸酯型或縮水甘油胺型等環氧樹脂。該等環氧樹脂之中,尤佳為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聯苯型環氧樹脂、三羥苯基甲烷型樹脂或四酚基乙烷型環氧樹脂。其原因在於,該等環氧樹脂富有與作為硬化劑之酚樹脂之反應性,且耐熱性等優異。
作為環氧樹脂,可使用於25℃為固體之環氧樹脂、於25℃為液態之環氧樹脂等。
本說明書中,於25℃為液態係指於25℃時黏度未達5000Pa‧s。另一方面,於25℃為固體係指於25℃時黏度為5000Pa‧s以上。黏度可使用Thermo Scientific公司製之型號HAAKE Roto VISCO1進行測定。
環氧樹脂100重量%中,於25℃為固體之環氧樹脂之含量較佳為10重量%以上,更佳為30重量%以上。若未達10重量%,則膜狀接著劑3有變得發黏而拾取性變差之傾向。環氧樹脂100重量%中,於25℃為固體之環氧樹脂之含量較佳為80重量%以下,更佳為70重量%以 下。
於25℃為固體之環氧樹脂之環氧當量較佳為100g/eq.以上,更佳為110g/eq.以上。另一方面,於25℃為固體之環氧樹脂之環氧當量較佳為2000g/eq.以下,更佳為1500g/eq.以下。
環氧樹脂之環氧當量可用JIS K 7236-2009中規定方法進行測定。
於25℃為液態之環氧樹脂之環氧當量較佳為100g/eq.以上,更佳為110g/eq.以上。另一方面,於25℃為液態之環氧樹脂之環氧當量較佳為2000g/eq.以下,更佳為1500g/eq.以下。
酚樹脂係作為環氧樹脂之硬化劑而發揮作用,可列舉例如:苯酚酚醛清漆樹脂、苯酚芳烷基樹脂、甲酚酚醛清漆樹脂、第三丁基苯酚酚醛清漆樹脂、壬基苯酚酚醛清漆樹脂等酚醛清漆型酚樹脂、可溶酚醛型酚樹脂、聚對羥基苯乙烯等聚羥基苯乙烯等。該等酚樹脂之中,尤佳為苯酚酚醛清漆樹脂、苯酚芳烷基樹脂。其原因在於:可提高半導體裝置之連接可靠性。
酚樹脂之羥基當量較佳為80g/eq.以上,更佳為85g/eq.以上。另一方面,酚樹脂之羥基當量較佳為1000g/eq.以下,更佳為900g/eq.以下。
環氧樹脂與酚樹脂之調配比率例如適合按照相對於環氧樹脂成分中之環氧基每1當量而酚樹脂中之羥基為0.5~2.0當量之方式進行調配。更適合為0.8~1.2當量。即,其原因在於,若兩者之調配比率偏離上述範圍,則無法進行充分之硬化反應,而硬化物之特性容易劣化。
樹脂成分100重量%中,熱硬化性樹脂之含量較佳為30重量%以上,更佳為50重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5重量%以上。樹脂成分100重量%中,熱硬化性樹脂之含量較佳為95重量%以下,更佳為90重量%以下。
膜狀接著劑3包含導電性粒子。
作為導電性粒子,可適當使用燒結性金屬粒子、薄片狀金屬粒子等。
燒結性金屬粒子具有於200℃至少一部分會燒結之性質。因此,於標準之硬化條件下燒結性金屬粒子會發生燒結。因此,藉由使膜狀接著劑3硬化,能夠使熱傳導路徑變寬,可提高散熱性。又,可降低電阻率。
作為燒結性金屬粒子,可適當使用金屬微粒之凝聚體。作為金屬微粒,可列舉包含金屬之微粒、被覆微粒等。被覆微粒具備核微粒及被覆核微粒之被覆膜。作為核微粒之材料,可列舉玻璃等。作為被覆膜之材料,可列舉金屬。作為金屬,可列舉金、銀、銅等。
燒結性金屬粒子之平均粒徑較佳為0.005μm以上,更佳為0.01μm以上。作為平均粒徑之下限,亦可例示0.1μm、0.5μm、1μm。另一方面,燒結性金屬粒子之平均粒徑較佳為30μm以下,更佳為25μm以下。作為平均粒徑之上限,亦可例示20μm、15μm、10μm、5μm。
燒結性金屬粒子之平均粒徑用如下方法測定。即,使用粒度分佈測定裝置(日機裝製之MICROTRAC HRA)以標準模式進行測定,並將藉此所求出之D50資料作為粒徑。
燒結性金屬粒子之形狀沒有特別限定,例如為無定形。
薄片狀金屬粒子之平均長徑較佳為0.5μm以上,更佳為1.0μm以上。若為0.5μm以上,則可有效地降低電阻率。另一方面,薄片狀金屬粒子之平均長徑較佳為50μm以下,更佳為30μm以下。
薄片狀金屬粒子之縱橫比較佳為5以上,較佳為8以上,更佳為10以上。若為5以上,可有效地降低電阻率。另一方面,薄片狀金屬粒子之縱橫比較佳為10000以下,更佳為100以下,進而較佳為70以 下,尤佳為50以下。
薄片狀金屬粒子之縱橫比為平均長徑相對於平均厚度之比之值(平均長徑/平均厚度)。本說明書中,薄片狀粒子之平均長徑係利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觀察膜狀接著劑3之剖面並測定隨機選出之100個薄片狀金屬粒子之長徑而得到的平均值。薄片狀金屬粒子之平均厚度係利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觀察膜狀接著劑3之剖面並測定隨機選出之100個薄片狀金屬粒子之厚度而得到之平均值。
作為薄片狀金屬粒子之材料,可列舉金、銀、銅等。作為薄片狀金屬粒子,可列舉包含金屬之薄片狀之粒子、薄片狀之被覆粒子等。被覆粒子具備核粒子及被覆核粒子之被覆膜。作為核粒子之材料,可列舉玻璃等。作為被覆膜之材料,可列舉金屬。作為金屬,可列舉金、銀、銅等。
導電性粒子100重量%中,燒結性金屬粒子之含量較佳為5重量%以上,更佳為10重量%以上,進而較佳為15重量%以上。導電性粒子100重量%中,燒結性金屬粒子之含量較佳為50重量%以下,更佳為40重量%以下,進而較佳為35重量%以下。若超過50重量%,則有不易膜化之傾向。
膜狀接著劑3中之導電性粒子之含量較佳為50重量%以上,更佳為60重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0重量%以上,尤佳為75重量%以上。膜狀接著劑3中之導電性粒子之含量較佳為95重量%以下,更佳為90重量%以下。若超過95重量%,則有不易膜化之傾向。
膜狀接著劑3於上述成分以外,亦可適當含有通常用於膜製造之調配劑、例如交聯劑等。
膜狀接著劑3可用通常之方法製造。例如,製造含有上述各成分之接著劑組合物溶液,將接著劑組合物溶液以達到特定厚度之方式塗佈於基材隔離膜上而形成塗膜後,使該塗膜乾燥,藉此可製造膜狀接 著劑3。
作為用於接著劑組合物溶液之溶劑,沒有特別限定,較佳為可將上述各成分均勻溶解、混煉或分散之有機溶劑。可列舉例如: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烷酮、丙酮、甲基乙基酮、環己酮等酮系溶劑;甲苯、二甲苯等。塗佈方法沒有特別限定。作為溶劑塗敷之方法,可列舉例如:模嘴塗佈機、凹版塗佈機、輥塗機、反向塗佈機、缺角輪塗佈機、管刀塗佈機、網版印刷等。其中,就塗佈厚度之均勻性高方面而言,較佳為模嘴塗佈機。
作為基材隔離膜,可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乙烯、聚丙烯、或利用氟系剝離劑、丙烯酸長鏈烷基酯系剝離劑等剝離劑進行表面塗佈而得之塑膠膜或紙等。作為接著劑組合物溶液之塗佈方法,可列舉例如:輥塗、網版塗敷、凹版塗敷等。又,塗膜之乾燥條件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乾燥溫度70~160℃、乾燥時間1~5分鐘之條件進行。
作為膜狀接著劑3之製造方法,例如亦較佳為如下方法等:將上述各成分用攪拌機混合,對所得到之混合物進行壓製成形而製造膜狀接著劑3。作為攪拌機,可列舉行星式攪拌機等。
膜狀接著劑3之厚度沒有特別限定,較佳為5μm以上,更佳為15μm以上。若未達5μm,則有與半導體晶圓、半導體晶片接觸之面積不穩定之情形。又,膜狀接著劑3之厚度較佳為100μm以下,更佳為50μm以下。若超過100μm,則有由於晶片黏著之負荷而使膜狀接著劑3過度溢出之虞。
膜狀接著劑3用於製造半導體裝置。其中,可適合地用於製造功率半導體裝置。具體來說,用作將引線框架等被接著體與半導體晶片接著(進行晶片黏著)之晶片黏著膜。作為被接著體,可列舉引線框架、內插器、半導體晶片等。
膜狀接著劑3較佳為以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之形態使用。[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10]
如圖2所示,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10具備切晶帶1、及配置於切晶帶1上之膜狀接著劑3。切晶帶1具備基材11及配置於基材11上之黏著劑層12。膜狀接著劑3被配置於黏著劑層12上。
如圖3所示,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10亦可為僅於工件(半導體晶圓4等)貼附部分形成有膜狀接著劑3之構成。
基材11成為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10之強度母體,較佳為具有紫外線透射性者。作為基材11,可列舉例如:低密度聚乙烯、直鏈狀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超低密度聚乙烯、無規共聚聚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均聚丙烯、聚丁烯、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烴;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離聚物樹脂、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無規、交替)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聚胺基甲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聚碳酸酯、聚醯亞胺、聚醚醚酮、聚醯亞胺、聚醚醯亞胺、聚醯胺、全芳香族聚醯胺、聚苯硫醚、芳族聚醯胺(紙)、玻璃、玻璃布、氟樹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纖維素系樹脂、聚矽氧樹脂、金屬(箔)、紙等。
為了提高與相鄰之層之密接性、保持性等,基材11之表面可實施慣用之表面處理,例如:鉻酸處理、臭氧暴露、火焰暴露、高壓電擊暴露、離子化放射線處理等化學性或物理性處理、利用底塗劑(例如後述之黏著物質)之塗佈處理。
基材11之厚度沒有特別限制,可適當確定,一般為5~200μm左右。
作為用於形成黏著劑層12之黏著劑,沒有特別限制,可使用例如丙烯酸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等通常之感壓性接著劑。就半導體 晶圓或玻璃等忌諱污染之電子零件利用超純水或醇等有機溶劑之清潔清洗性等方面而言,作為感壓性接著劑,較佳為以丙烯酸系聚合物為基礎聚合物之丙烯酸系黏著劑。
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可列舉例如將(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甲酯、乙酯、丙酯、異丙酯、丁酯、異丁酯、第二丁酯、第三丁酯、戊酯、異戊酯、己酯、庚酯、辛酯、2-乙基己酯、異辛酯、壬酯、癸酯、異癸酯、十一烷基酯、十二烷基酯、十三烷基酯、十四烷基酯、十六烷基酯、十八烷基酯、二十烷基酯等烷基之碳數為1~30、特別是碳數為4~18之直鏈狀或支鏈狀之烷基酯等)及(甲基)丙烯酸環烷基酯(例如環戊酯、環己酯等)中之1種或2種以上用作單體成分之丙烯酸系聚合物等。再者,所謂(甲基)丙烯酸酯係指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酯,本發明之所謂(甲基)均為同樣之意思。
以凝聚力、耐熱性等之改善為目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根據需要亦可含有能夠與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環烷基酯共聚之其他單體成分所對應之單元。作為此種單體成分,可列舉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乙酯、(甲基)丙烯酸羧戊酯、衣康酸、馬來酸、富馬酸、巴豆酸等含羧基之單體;馬來酸酐、衣康酸酐等酸酐單體;(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羥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羥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羥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羥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羥甲基環己基)甲酯等含羥基之單體;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2-(甲基)丙烯醯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醯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丙酯、(甲基)丙烯醯氧基萘磺酸等含磺酸基之單體;2-羥基乙基丙烯醯基磷酸酯等含磷酸基之單體;丙烯醯胺、丙烯腈等。該等可共聚之單體成分可使用1種或2種以上。該等可共聚之單體之使用量較佳為全部單體成分之40重量%以下。
進而,為了發生交聯,丙烯酸系聚合物根據需要可含有多官能性單體等作為共聚用單體成分。作為此種多官能性單體,可列舉例如: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環氧(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該等多官能性單體亦可使用1種或2種以上。就黏著特性等方面而言,多官能性單體之使用量較佳為全部單體成分之30重量%以下。
丙烯酸系聚合物係藉由將單一單體或2種以上單體之混合物進行聚合而獲得。聚合可以溶液聚合、乳化聚合、塊狀聚合、懸浮聚合等任一方式進行。就防止對清潔之被接著體之污染等方面而言,較佳為低分子量物質之含量小。就此方面而言,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30萬以上,進而較佳為40萬~300萬左右。
又,為了提高作為基礎聚合物之丙烯酸系聚合物等之數量平均分子量,上述黏著劑亦可適當採用外部交聯劑。作為外部交聯方法之具體手段,可列舉添加聚異氰酸酯化合物、環氧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三聚氰胺系交聯劑等所謂交聯劑進行反應之方法。使用外部交聯劑之情形時,其使用量可根據與要進行交聯之基礎聚合物之平衡、以及根據作為黏著劑之使用用途來適當確定。通常,相對於上述基礎聚合物100重量份,外部交聯劑較佳為調配5重量份左右以下,進而較佳為調配0.1~5重量份。此外,黏著劑中除了上述成分以外,根據需要亦可使用先前公知之各種黏著賦予劑、抗老化劑等添加劑。
黏著劑層12可利用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來形成。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可利用紫外線等放射線之照射來增大交聯度而容易地使其黏著力下降。
藉由僅對圖2所示之黏著劑層12之工件貼附部分所對應之部分12a進行放射線照射,能夠設置與其他部分12b之黏著力差。於該情形時,利用未硬化之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形成之上述部分12b與膜狀接著劑3黏著,能夠確保切割時之保持力。
又,藉由與圖3所示之膜狀接著劑3對應地使放射線硬化型之黏著劑層12發生硬化,能夠形成黏著力顯著下降之上述部分12a。於該情形時,能夠將晶圓環固定於利用未硬化之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形成之上述部分12b。
即,利用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形成黏著劑層12之情形時,較佳為對上述部分12a進行放射線照射以使黏著劑層12中之上述部分12a之黏著力<其他部分12b之黏著力。
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可沒有特別限定地使用具有碳-碳雙鍵等放射線硬化性之官能基且示出黏著性之物質。作為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可示例例如於上述丙烯酸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等通常之感壓性黏著劑中調配有放射線硬化性之單體成分或低聚物成分之添加型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
作為所調配之放射線硬化性之單體成分,可列舉例如:胺基甲酸酯低聚物、(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單羥基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又,放射線硬化性之低聚物成分可列舉胺基甲酸酯系、聚醚系、聚酯系、聚碳酸酯系、聚丁二烯系等各種低聚物,其分子量為100~30000左右之範圍之低聚物較適當。放射線硬化性之單體成分或低聚物成分之調配量可根據上述黏著劑層之種類而適當確定能夠使黏著劑層之黏著力降低之量。通常,相對於構成黏著劑之丙烯酸系聚合物等基礎聚 合物100重量份,為例如5~500重量份,較佳為40~150重量份左右。
又,作為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除上述說明之添加型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之外,可列舉使用於聚合物側鏈或者主鏈中或主鏈末端具有碳-碳雙鍵者作為基礎聚合物之內在型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由於內在型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無需含有作為低分子成分之低聚物成分等、或者不大量含有作為低分子成分之低聚物成分等,故而低聚物成分等不會隨著時間之推移於黏著劑層中發生移動,而能夠形成穩定之層結構之黏著劑層,因此較佳。
上述具有碳-碳雙鍵之基礎聚合物可沒有特別限定地使用具有碳-碳雙鍵且具有黏著性者。作為此種基礎聚合物,較佳為以丙烯酸系聚合物作為基本骨架者。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基本骨架,可列舉上述示例之丙烯酸系聚合物。
對於將碳-碳雙鍵導入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之導入方法沒有特別限制,可採用各種方法,但碳-碳雙鍵導入聚合物側鏈中時容易進行分子設計。例如可列舉如下方法:預先使丙烯酸系聚合物與具有官能基之單體共聚後,於維持碳-碳雙鍵之放射線硬化性之狀態下使具有能夠與該官能基發生反應之官能基及碳-碳雙鍵之化合物進行縮合或加成反應。
作為該等官能基之組合之例子,可列舉:羧酸基與環氧基、羧酸基與氮丙啶基、羥基與異氰酸酯基等。就反應追蹤之容易性而言,該等官能基之組合中,羥基與異氰酸酯基之組合較適宜。又,只要為可利用該等官能基之組合生成上述具有碳-碳雙鍵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組合,則官能基可位於丙烯酸系聚合物及上述化合物中之任一側,但於上述較佳之組合中,較佳為丙烯酸系聚合物具有羥基、上述化合物具有異氰酸酯基之情形。於該情形時,作為具有碳-碳雙鍵之異氰酸酯化合物,可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醯基異氰酸酯、2-甲基丙烯醯氧 基乙基異氰酸酯、間異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異氰酸酯等。又,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可使用共聚有上述示例之含羥基之單體或2-羥基乙基乙烯基醚、4-羥基丁基乙烯基醚、二乙二醇單乙烯基醚之醚系化合物等者。
上述內在型之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可單獨使用上述具有碳-碳雙鍵之基礎聚合物(特別是丙烯酸系聚合物),亦可於不使特性惡化之程度上調配上述放射線硬化性之單體成分或低聚物成分。相對於基礎聚合物100重量份,放射線硬化性之低聚物成分等通常為30重量份之範圍內,較佳為0~10重量份之範圍。
對於上述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利用紫外線等使其發生硬化之情形時,使其含有光聚合起始劑。作為光聚合起始劑,可列舉例如: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丙基)酮、α-羥基-α,α'-二甲基苯乙酮、2-甲基-2-羥基苯丙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等α-酮醇系化合物;甲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基丙烷-1等苯乙酮系化合物;安息香乙醚、安息香異丙醚、大茴香偶姻甲醚等安息香醚系化合物;苯偶醯二甲基縮酮等縮酮系化合物;2-萘磺醯氯等芳香族磺醯氯系化合物;1-苯酮-1,1-丙二酮-2-(O-乙氧基羰基)肟等光活性肟系化合物;二苯甲酮、苯甲醯苯甲酸、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等二苯甲酮系化合物;噻噸酮、2-氯噻噸酮、2-甲基噻噸酮、2,4-二甲基噻噸酮、異丙基噻噸酮、2,4-二氯噻噸酮、2,4-二乙基噻噸酮、2,4-二異丙基噻噸酮等噻噸酮系化合物;樟腦醌;鹵代酮;醯基氧化膦;醯基膦酸酯等。相對於構成黏著劑之丙烯酸系聚合物等基礎聚合物100重量份,光聚合起始劑之調配量為例如0.05~20重量份左右。
又,作為放射線硬化型黏著劑,可列舉例如日本專利特開昭60-196956號公報中揭示之含有具有2個以上不飽和鍵之加成聚合性化合 物、具有環氧基之烷氧基矽烷等光聚合性化合物、及羰基化合物、有機硫化合物、過氧化物、胺、鎓鹽系化合物等光聚合起始劑的橡膠系黏著劑或丙烯酸系黏著劑等。
上述放射線硬化型之黏著劑層12中,根據需要亦可含有利用放射線照射發生著色之化合物。藉由使黏著劑層12中含有利用放射線照射發生著色之化合物,能夠僅對經放射線照射之部分進行著色。利用放射線照射發生著色之化合物為於放射線照射前為無色或淡色、利用放射線照射變為有色之化合物,可列舉例如隱色染料等。利用放射線照射發生著色之化合物之使用比率可適當設定。
黏著劑層12之厚度沒有特別限定,就兼顧晶片切割面缺口之防止及膜狀接著劑3之固定保持等方面而言,較佳為1~50μm之程度。較佳為2~30μm,進而較佳為5~25μm。
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10之膜狀接著劑3較佳為由隔離膜進行保護(未圖示)。隔離膜具有於供於實用之前作為保護膜狀接著劑3之保護材料之功能。隔離膜於向膜狀接著劑3上貼合工件時被剝離。作為隔離膜,亦可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乙烯、聚丙烯、或利用氟系剝離劑、丙烯酸長鏈烷基酯系剝離劑等剝離劑進行過表面塗佈之塑膠膜或紙等。
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10可用通常之方法製造。例如,藉由將切晶帶1之黏著劑層12與膜狀接著劑3貼合,可製造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10。
於剝離溫度25℃、剝離速度300mm/分鐘之條件下將膜狀接著劑3自切晶帶1剝離時之剝離力較佳為0.01~3.00N/20mm。若未達0.01N/20mm,則有於切割時發生晶片飛散之虞。另一方面,若超過3.00N/20mm,則有拾取變得困難之傾向。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對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如圖4所示,將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10壓接於半導體晶圓4。作為半導體晶圓4,可列舉矽晶圓、碳化矽晶圓、化合物半導體晶圓等。作為化合物半導體晶圓,可列舉氮化鎵晶圓等。
作為壓接方法,可列舉例如利用壓接輥等按壓裝置進行按壓之方法等。
壓接溫度(貼附溫度)較佳為35℃以上,更佳為37℃以上。壓接溫度之上限較佳為低,較佳為50℃以下,更佳為45℃以下。藉由於低溫下進行壓接,可抑制半導體晶圓4之翹曲。
又,壓力較佳為1×105Pa~1×107Pa,更佳為2×105Pa~8×106Pa。
如圖5所示,藉由切割半導體晶圓4,而形成晶片接著用晶片41。晶片接著用晶片41具備膜狀接著劑3及配置於膜狀接著劑3上之半導體晶片5。於本步驟中,例如可採用切入至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10之被稱作全切之切割方式等。作為本步驟中使用之切割裝置,沒有特別限定,可使用先前公知之裝置。又,半導體晶圓4係利用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10進行接著固定,因而可抑制晶片缺口或晶片飛散,並且亦可抑制半導體晶圓4之破損。
對晶片接著用晶片41進行拾取。作為拾取之方法,沒有特別限定,可採用先前公知之各種方法。可列舉例如以下方法等:將晶片接著用晶片41自切晶帶1側利用針上頂,並利用拾取裝置對被頂起之晶片接著用晶片41進行拾取。
黏著劑層12為紫外線硬化型之情形時,於對黏著劑層12進行紫外線照射後進行拾取。藉此,黏著劑層12對晶片接著用晶片41之黏著力下降,因而可容易地拾取晶片接著用晶片41。對於紫外線照射時之照射強度、照射時間等條件沒有特別限定,根據需要適當設定即可。
如圖6所示,藉由將晶片接著用晶片41壓接於被接著體6,而得到附有半導體晶片之被接著體61。附有半導體晶片之被接著體61具備被接著體6、配置於被接著體6上之膜狀接著劑3、及配置於膜狀接著劑3上之半導體晶片5。
將晶片接著用晶片41壓接於被接著體6之溫度(以下稱為「晶片黏著溫度」)較佳為80℃以上,更佳為90℃以上。又,晶片黏著溫度較佳為150℃以下,更佳為130℃以下。
藉由將附有半導體晶片之被接著體61於加壓下進行加熱,而使膜狀接著劑3硬化。藉由於加壓下使膜狀接著劑3熱硬化,而可消除於膜狀接著劑3與被接著體6之間存在之孔隙,可確保膜狀接著劑3與被接著體6接觸之面積。
作為於加壓下進行加熱之方法,可列舉例如對配置於填充有惰性氣體之腔室內之附有半導體晶片之被接著體61進行加熱之方法等。加壓氣氛之壓力較佳為0.5kg/cm2(4.9×10-2MPa)以上,更佳為1kg/cm2(9.8×10-2MPa)以上,進而較佳為5kg/cm2(4.9×10-1MPa)以上。若為0.5kg/cm2以上,則可容易地消除於膜狀接著劑3與被接著體6之間存在之孔隙。加壓氣氛之壓力較佳為20kg/cm2(1.96MPa)以下,更佳為18kg/cm2(1.77MPa)以下,進而較佳為15kg/cm2(1.47MPa)以下。若為20kg/cm2以下,則可抑制過度加壓導致之膜狀接著劑3之溢出。
加熱溫度較佳為80℃以上,更佳為100℃以上,進而較佳為120℃以上,尤佳為170℃以上。若為80℃以上,則可使膜狀接著劑3為適度之硬度,可藉由加壓硬化有效地使孔隙消失。加熱溫度較佳為260℃以下,更佳為220℃以下,進而較佳為200℃以下,尤佳為180℃以下。若為260℃以下,則可防止硬化前之膜狀接著劑3之分解。
加熱時間較佳為0.1小時以上,更佳為0.2小時以上,進而較佳為 0.5小時以上。若為0.1小時以上,則可充分地得到加壓之效果。加熱時間較佳為24小時以下,更佳為3小時以下,進而較佳為1小時以下。
如圖7所示,進行利用接合線7將被接著體6之端子部(內部引線)之前端與半導體晶片5上之電極墊(未圖示)進行電性連接之打線接合步驟。作為接合線7,可使用例如金線、鋁線或銅線等。進行打線接合時之溫度較佳為80℃以上,更佳為120℃以上,該溫度較佳為250℃以下,更佳為175℃以下。又,以其加熱時間為數秒~數分鐘(例如1秒~1分鐘)之條件進行。接線係於加熱達到上述溫度範圍內之狀態下藉由併用超音波帶來之振動能量及施加加壓帶來之壓接能量而進行。
繼而,進行利用密封樹脂8將半導體晶片5密封之密封步驟。本步驟係為了保護搭載於被接著體6之半導體晶片5及接合線7而進行。本步驟藉由用模具對密封用樹脂進行成形而進行。作為密封樹脂8,例如使用環氧系樹脂。樹脂密封時之加熱溫度較佳為165℃以上,更佳為170℃以上,加熱溫度較佳為185℃以下,更佳為180℃以下。
根據需要可進一步對密封物進行加熱(後硬化步驟)。藉此,可使於密封步驟中硬化不足之密封樹脂8完全硬化。加熱溫度可適當設定。
如上所述,藉由包括將具備膜狀接著劑3及配置於膜狀接著劑3上之半導體晶片5之晶片接著用晶片41壓接至被接著體6之步驟的方法,可製造半導體裝置。該方法進而包括如下步驟:對藉由將晶片接著用晶片41壓接於被接著體6之步驟而得到之附有半導體晶片之被接著體61進行加熱,藉此使膜狀接著劑3硬化。
更詳細而言,實施形態1之方法包括:準備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10之步驟;將半導體晶圓4壓接於膜狀接著劑3之步驟;藉由對配置於膜狀接著劑3上之半導體晶圓4進行切割而形成晶片接著用晶片41之步驟;將晶片接著用晶片41壓接於被接著體6之步驟;對藉由將晶 片接著用晶片41壓接於被接著體6之步驟而得到之附有半導體晶片之被接著體61進行加熱,藉此使膜狀接著劑3硬化之步驟。
[實施例]
以下,對於本發明,使用實施例詳細進行說明,但本發明只要不超出其主旨,則不限於以下之實施例。
對於實施例中使用之成分進行說明。
熱塑性樹脂:Nagase Chemtex股份有限公司製之Teisan Resin SG-70L(具備羧基及羥基之丙烯酸系共聚物、Mw:90萬、酸值:5mgKOH/g、玻璃轉移溫度:-13℃)
環氧樹脂1: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之EOCN-1020-4(環氧當量198g/eq.、於25℃為固體之環氧樹脂)
環氧樹脂2: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JER828(具有雙酚型骨架之於25℃為液態之環氧樹脂、環氧當量184g/eq.~194g/eq.)
環氧樹脂3:DIC股份有限公司製之EPICLON EXA-4816(環氧當量403g/eq.、於25℃為液態之環氧樹脂)
酚樹脂1:明和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之MEH-8000H(羥基當量139g/eq.~143g/eq.之酚樹脂)
酚樹脂2:明和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之MEH-8005(羥基當量133g/eq.~138g/eq.之酚樹脂)
導電性粒子1:三井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1200YP(薄片狀銅粉、平均粒徑3.5μm、縱橫比:10)
導電性粒子2:三井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1400YP(薄片狀銅粉、平均粒徑7.0μm、縱橫比:25)
導電性粒子3:三井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SPH02J(銀微粒之凝聚體、凝聚體之平均粒徑1.8μm、無定形)
觸媒:北興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之TPP-K(四苯基硼酸四苯基鏻)
[膜狀接著劑之製作]
根據表1中記載之調配比,將表1中記載之各成分及溶劑(甲基乙基酮)加入混合動力攪拌機(KEYENCE製HM-500)之攪拌釜中,以攪拌模式攪拌混合3分鐘。將所得到之清漆用模嘴塗佈機塗佈於脫模處理膜(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製之MRA50)後,進行乾燥,製作厚度30μm之膜狀接著劑。
[硬化物之製作]
使用乾燥機將膜狀接著劑於140℃加熱1小時,繼而於200℃加熱2小時,藉此得到硬化物。
[評價1]
對於所得到之膜狀接著劑、硬化物進行以下之評價。將結果示於表1。
(熱導率)
藉由使用Ai-phase股份有限公司製之Ai-Phase Mobile之溫度波熱分析法(TWA法),測定熱擴散係數α(m2/s)。使用SII Nanotechnology股份有限公司製之DSC6220,於升溫速度10℃/分鐘、溫度20℃~300℃之條件下進行DSC測定,用JIS手冊(比熱容測定方法K-7123 1987)中記載之方法求出比熱容Cp(J/g‧℃)。測定比重。然後,藉由下式求出熱導率。
[數1]
λ=α×ρ×Cρ
λ:熱導率(W/m‧K)
α:熱擴散係數α(m2/s)
ρ:密度(kg/m3)
Cρ:比熱容(kJ/(kg‧K))
(電阻率)
如圖8所示,準備具有基板101及配置於基板101上之佈線寬度2mm、佈線厚度10μm之銅佈線102a、102b、102c、102d的評價基板100。銅佈線102a與銅佈線102b之間隔、銅佈線102b與銅佈線102c之間隔、銅佈線102c與銅佈線102d之間隔為15mm。自膜狀接著劑切取10mm×50mm×30μm之試驗膜200。如圖9所示,於70℃、0.5MPa、10mm/s之條件下將試驗膜200壓接於銅佈線102a、102b、102c、102d,製作試驗基板300。將試驗基板300於氮氣氣氛中於140℃加熱1小時,繼而於200℃加熱2小時,藉此使試驗膜200硬化。使用毫歐計測定銅佈線102a與銅佈線102b間之電阻值、銅佈線102a與銅佈線102c間之電阻值、銅佈線102a與銅佈線102d間之電阻值。根據各電阻值算出銅佈線102a與銅佈線102b間之體電阻值、銅佈線102b與銅佈線102c間之體電阻值、銅佈線102c與銅佈線102d間之體電阻值。進而,算出三個體電阻值之平均值。然後,藉由下式算出電阻率。
[數2]
ρ=R×A/L
ρ:電阻率
R:電阻
A:截面面積
L:導體長度
[評價2]
對導電性粒子1~3進行以下之評價。
(燒結)
將配置於玻璃板上之導電性粒子1~3於140℃加熱1小時,繼而於200℃加熱2小時。於加熱前後,利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導電性粒子1~3。對於導電性粒子3,於加熱前未確認到燒結(熔合現象),但於加熱後確認到燒結。另一方面,對於導電性粒子1~2,於 加熱前後未確認到燒結。
Figure 104138997-A0305-02-0027-1
3‧‧‧膜狀接著劑

Claims (9)

  1. 一種導電性膜狀接著劑,其藉由加熱進行硬化得到之硬化物之第1熱導率相對於上述加熱前之第2熱導率之比之值(上述第1熱導率/上述第2熱導率)為2.0以上,含有導電性粒子,且上述導電性粒子含有薄片狀金屬粒子及於200℃至少一部分會燒結之燒結性金屬粒子。
  2. 如請求項1之導電性膜狀接著劑,其中上述第1熱導率為1.7W/m‧K以上。
  3. 如請求項1之導電性膜狀接著劑,其中上述導電性粒子100重量%中之上述燒結性金屬粒子之含量為5重量%~50重量%。
  4. 如請求項1之導電性膜狀接著劑,其中含有樹脂成分,且上述樹脂成分含有熱塑性樹脂、熱硬化性樹脂。
  5. 如請求項4之導電性膜狀接著劑,其中進而含有硬化劑。
  6. 如請求項1之導電性膜狀接著劑,其係晶片接著用。
  7. 一種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其具備:切晶帶、及配置於上述切晶帶上之如請求項1之導電性膜狀接著劑。
  8. 如請求項7之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其中上述切晶帶具備基材及配置於上述基材上之黏著劑層。
  9. 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將具備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導電性膜狀接著劑、及配置於上述導電性膜狀接著劑上之半導體晶片的晶片接著用晶片壓接於被接著體。
TW104138997A 2014-11-27 2015-11-24 導電性膜狀接著劑、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7145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40028A JP6396189B2 (ja) 2014-11-27 2014-11-27 導電性フィルム状接着剤、フィルム状接着剤付きダイシングテープ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4-240028 2014-1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1674A TW201631674A (zh) 2016-09-01
TWI714540B true TWI714540B (zh) 2021-01-01

Family

ID=56089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8997A TWI714540B (zh) 2014-11-27 2015-11-24 導電性膜狀接著劑、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396189B2 (zh)
KR (1) KR102321864B1 (zh)
CN (1) CN105647405B (zh)
TW (1) TWI7145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15132B2 (ja) * 2016-08-31 2021-01-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加熱接合用シート、及び、ダイシングテープ付き加熱接合用シート
JP6877982B2 (ja) * 2016-12-08 2021-05-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接着フィルム、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ドフィルム、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US11168235B2 (en) * 2017-05-09 2021-11-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dhesive
WO2019092959A1 (ja) * 2017-11-13 2019-05-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焼結接合用組成物、焼結接合用シート、および焼結接合用シート付きダイシングテープ
JP7250468B6 (ja) * 2018-10-12 2023-04-2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粘着性フィルム
JP2020084159A (ja) * 2018-11-30 2020-06-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導電性接着用シート、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KR20200117497A (ko) 2019-04-04 2020-10-14 주식회사 케이씨씨 반도체용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반도체용 접착 필름
JP7137895B2 (ja) * 2019-04-24 2022-09-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導電性接着用シート、導電性接着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WO2021005661A1 (ja) 2019-07-05 2021-01-14 昭和電工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ディング一体型フィルム、ダイボンディングフィルム、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4174067A (zh) * 2019-08-01 2022-03-11 琳得科株式会社 带支撑片的膜状烧成材料、辊体、层叠体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WO2021048986A1 (ja) * 2019-09-12 2021-03-18 昭和電工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接着剤層の選定方法、並びに、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ディング一体型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90418B2 (ja) * 2019-11-08 2022-12-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熱硬化性シート及び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ドフィルム
JP7210421B2 (ja) * 2019-11-08 2023-01-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熱硬化性シート及び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ドフィルム
CN113831865A (zh) * 2020-06-24 2021-12-2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热固性片及切割芯片接合薄膜
JP2022015193A (ja) 2020-07-08 2022-01-21 昭和電工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ディング一体型フィルム、ダイボンディングフィルム、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22015188A (ja) 2020-07-08 2022-01-21 昭和電工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ディング一体型フィルム、ダイボンディングフィルム、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6686071A (zh) 2020-12-25 2023-09-01 株式会社力森诺科 膜状黏合剂及其制造方法、切割晶粒接合一体型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22137551A1 (ja) 2020-12-25 2022-06-30 昭和電工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状接着剤、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ディング一体型フィルム、並びに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6569308A (zh) 2020-12-25 2023-08-08 株式会社力森诺科 膜状黏合剂及其制造方法、切割晶粒接合一体型膜、以及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22264546A1 (ja) * 2021-06-16 2022-12-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導電性シート及び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ドフィルム
WO2023106177A1 (ja) * 2021-12-06 2023-06-15 東レ株式会社 Led実装基板の製造方法
WO2023190950A1 (ja) * 2022-03-31 2023-10-0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01237A1 (en) * 2007-03-26 2010-01-07 Fornes Timothy D Method for producing heterogeneous composites
JP2014216611A (ja) * 2013-04-30 2014-11-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状接着剤、ダイシングテープ一体型フィルム状接着剤、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88146B2 (ja) 1992-09-16 2002-06-04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導電性接着フィルム、接着法、導電性接着フィルム付き支持部材及び半導体装置
JP4137827B2 (ja) 2004-03-23 2008-08-20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導電性接着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半導体装置
CN1737072B (zh) * 2004-08-18 2011-06-08 播磨化成株式会社 导电粘合剂及使用该导电粘合剂制造物件的方法
US7326369B2 (en) * 2005-03-07 2008-02-05 National Starch And Chemical Investment Holding Corporation Low stress conductive adhesive
JP5301385B2 (ja) * 2008-10-29 2013-09-25 ニホンハンダ株式会社 金属製部材用接合剤、金属製部材接合体の製造方法、金属製部材接合体および電気回路接続用バンプの製造方法
JP4810565B2 (ja) * 2008-11-26 2011-11-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ドフィルム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4584140B (zh) * 2012-09-05 2018-01-02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银糊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半导体装置
JP5642147B2 (ja) * 2012-12-27 2014-12-17 学校法人 関西大学 熱伝導性導電性接着剤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01237A1 (en) * 2007-03-26 2010-01-07 Fornes Timothy D Method for producing heterogeneous composites
JP2014216611A (ja) * 2013-04-30 2014-11-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状接着剤、ダイシングテープ一体型フィルム状接着剤、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7405B (zh) 2021-08-24
JP6396189B2 (ja) 2018-09-26
KR102321864B1 (ko) 2021-11-05
KR20160063985A (ko) 2016-06-07
TW201631674A (zh) 2016-09-01
JP2016103524A (ja) 2016-06-02
CN105647405A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4540B (zh) 導電性膜狀接著劑、附有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615452B (zh) 膜狀接著劑、附膜狀接著劑之切晶帶、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裝置
TWI627252B (zh) Film-like adhesive, dicing tape-integrated film-like adhesiv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WO2015105028A1 (ja) フィルム状接着剤、フィルム状接着剤付きダイシングテープ、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CN105623533B (zh) 粘接片、带切割片的粘接片、层叠片以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TWI715586B (zh) 切割晶片接合薄膜、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裝置
JP6289104B2 (ja) フィルム状接着剤、フィルム状接着剤付きダイシングテープ、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KR20140142674A (ko) 접착 시트, 및 다이싱·다이 본딩 필름
TWI656189B (zh) Substrate, subsequent sheet with dicing she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WO2015104988A1 (ja) 導電性フィルム状接着剤及びフィルム状接着剤付きダイシングテープ
JP2015130420A (ja) 導電性フィルム状接着剤、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JP2017092365A (ja) ダイシングテープ一体型接着シート、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5129225A (ja) フィルム状接着剤、フィルム状接着剤付きダイシングテープ、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JP6259665B2 (ja) フィルム状接着剤、及びフィルム状接着剤付きダイシングテープ
WO2015104987A1 (ja) 導電性フィルム状接着剤、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TW201724229A (zh) 切割膠帶一體型接著薄片
WO2015104986A1 (ja) フィルム状接着剤、フィルム状接着剤付きダイシングテープ、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JP2015130418A (ja) 導電性フィルム状接着剤、フィルム状接着剤付きダイシングテープ、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