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5000B - 光學積層體 - Google Patents

光學積層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5000B
TWI705000B TW104139476A TW104139476A TWI705000B TW I705000 B TWI705000 B TW I705000B TW 104139476 A TW104139476 A TW 104139476A TW 104139476 A TW104139476 A TW 104139476A TW I705000 B TWI705000 B TW I7050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h
acrylate
film
acrylate polymer
optical lamin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9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7149A (zh
Inventor
淺津悠司
韓銀九
佐瀨光敬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7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7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5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5000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黏著劑層與透明電極之間之耐久性良好的光學積層體。
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係依序積層有光學膜、黏著劑層及透明電極者,且黏著劑層由黏著劑組合物所形成,該黏著劑組合物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交聯劑、及式(I):
Figure 104139476-A0202-11-0001-1
(式中,A表示碳數1~20之烷二基等,R1表示碳數1~5之烷基,R2、R3、R4、R5及R6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5之烷基或碳數1~5之烷氧基)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中源自具有羧基之單體之結構單元之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之總結構單元100質量份未達2質量份。

Description

光學積層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光學積層體。
偏光板所代表之光學積層體廣泛用作構成液晶顯示裝置之構件。光學積層體通常於其一面形成有黏著劑層,以於黏著劑層上貼合有剝離膜之狀態而流通,將剝離膜剝離後,經由露出之黏著劑層而貼合於液晶單元。
液晶顯示裝置於高溫或高濕熱條件下或反覆進行加熱及冷卻之條件下其構成構件即光學積層體之尺寸發生變化,有時產生黏著劑層之發泡、或於光學積層體與黏著劑層之間及/或黏著劑層與液晶單元之間產生隆起或剝離等。
作為形成與玻璃基板之密接性、耐熱性及耐濕性良好之黏著劑層的黏著劑組合物,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僅調配有3-縮水甘油氧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具有環氧基之矽烷化合物作為矽烷偶合劑的黏著劑組合物。
另一方面,尤其近年來,將液晶顯示裝置擴展至以智慧型手機或平板、車載用汽車導航系統為代表之具有觸控面板功能之行動機器用途,此種液晶顯示裝置在大多情況下為以黏著劑層直接接觸透明電極之方式配置之構成,一般認為透明電極與黏著劑層之間之密接性或耐久性尤其重要。然而,由僅調配有具有環氧基之矽烷化合物作為矽烷偶合劑之黏著劑組合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與透明電極之間耐久性不 可謂充分,期待改善。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4-223403號公報
本發明提供一種黏著劑層與透明電極之間之耐久性良好的光學積層體。
本發明包括以下。
[1]一種光學積層體,其係依序積層有光學膜、黏著劑層及透明電極者,且該黏著劑層由如下黏著劑組合物所形成:該黏著劑組合物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交聯劑、及式(I):
Figure 104139476-A0202-12-0002-2
(式中,A表示碳數1~20之烷二基或碳數3~20之二價脂環式烴基,構成該烷二基及該脂環式烴基之-CH2-亦可經-O-或-CO-取代,R1表示碳數1~5之烷基,R2、R3、R4、R5及R6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5之烷基或碳數1~5之烷氧基)
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中源自具有羧基之單體之結構單元之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之總結構單元100質量份而未達2質量份。
[2]如上述[1]之光學積層體,其中式(I)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為式(II):
Figure 104139476-A0202-12-0003-3
(式中,R1、R3、R4、R5及R6分別表示與上述相同之意義,R7表示碳數1~5之烷基,m表示1~20之整數)
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
[3]如上述[2]之光學積層體,其中式(II)中,m為4~20之整數。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光學積層體,其中黏著劑組合物中之式(I)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之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100重量份而為0.01質量份~10質量份。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光學積層體,其中(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包含源自具有羥基之單體之結構單元。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光學積層體,其中(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包含源自具有芳香族基之單體之結構單元。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光學積層體,其中(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包含源自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為0℃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之結構單元、及源自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為0℃以下之(甲基)丙烯酸酯之結構單元。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之光學積層體,其中(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0萬~250萬。
[9]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之光學積層體,其中交聯劑為異氰酸酯化合物。
[10]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之光學積層體,其中黏著劑組合物進而含有抗靜電劑。
[11]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包含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之光學 積層體。
[12]一種透明電極用黏著劑組合物,其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交聯劑、及式(I):
Figure 104139476-A0202-12-0004-4
(式中,A表示碳數1~20之烷二基或碳數3~20之二價脂環式烴基,構成該烷二基及該脂環式烴基之-CH2-亦可經-O-或-CO-取代,R1表示碳數1~5之烷基,R2、R3、R4、R5及R6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5之烷基或碳數1~5之烷氧基)
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中源自具有羧基之單體之結構單元之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之總結構單元100質量份而未達2質量份。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耐久性良好之光學積層體。
1A‧‧‧光學積層體
1B‧‧‧光學積層體
1C‧‧‧光學積層體
2‧‧‧偏光膜
3‧‧‧保護膜
4‧‧‧表面處理層
5‧‧‧偏光板
6‧‧‧相位差膜
6'‧‧‧第2相位差膜
7‧‧‧複合偏光板
8‧‧‧層間黏著劑
9‧‧‧複合偏光板
10‧‧‧黏著劑層
20‧‧‧透明電極
50‧‧‧液晶單元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之層構成之一例的剖面模式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之另一層構成之一例的剖面模式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之另一層構成之一例的剖面模式圖。
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係依序積層有光學膜、黏著劑層及透明電極者。
[光學膜]
光學膜係指偏光板、相位差板等具備光學特性之膜,該膜可為單層,亦可具有二以上之層。
<偏光板>
偏光板包含偏光膜,較佳為於偏光膜之單面或雙面積層有保護膜。
所謂偏光膜,係指具有自入射之自然光提取直線偏光之功能之膜,例如可列舉使碘或二色性有機染料等二色性色素吸附配向於聚乙烯醇系樹脂膜而成之偏光膜。聚乙烯醇系樹脂可藉由使聚乙酸乙烯酯系樹脂皂化而獲得。作為聚乙酸乙烯酯系樹脂,除作為乙酸乙烯酯之均聚物之聚乙酸乙烯酯以外,亦可列舉可與乙酸乙烯酯共聚合之單體與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等。作為可與乙酸乙烯酯共聚合之單體,可列舉:不飽和羧酸、烯烴、乙烯醚、不飽和磺酸、具有銨基之丙烯醯胺等。
聚乙烯醇系樹脂之皂化度通常為85莫耳%~100莫耳%,較佳為98莫耳%以上。聚乙烯醇系樹脂亦可經改性,例如亦可為經醛改性之聚乙烯醇縮甲醛或聚乙烯醇縮乙醛等。聚乙烯醇系樹脂之聚合度通常為1,000~10,000,較佳為1,500~5,000。
作為偏光膜之坯膜,通常使用對聚乙烯醇系樹脂進行製膜而成者。聚乙烯醇系樹脂可藉由公知之方法而進行製膜。上述坯膜之膜厚通常為1~150μm,若考慮延伸之容易度等,則該膜厚較佳為10μm以上。
偏光膜例如係實施對坯膜進行單軸延伸之步驟、以二色性色素對膜進行染色而使該二色性色素吸附之步驟、以硼酸水溶液對膜進行處理之步驟、及對膜進行水洗之步驟,最後進行乾燥而製造。偏光膜之膜厚通常為1~30μm。
作為積層於偏光膜之單面或雙面之保護膜,可列舉透明之樹脂 膜。作為透明樹脂,可列舉纖維素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酯樹脂、聚烯烴系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醚醚酮樹脂、聚碸樹脂等,較佳為纖維素系樹脂及丙烯酸系樹脂。保護膜亦可包含本發明之技術領域中之通常之添加劑(例如,紫外線吸收劑、紅外線吸收劑、有機系染料、顏料、無機系色素、抗氧化劑、抗靜電劑、界面活性劑、潤滑劑、分散劑、熱穩定劑等),其中,就提高偏光板之耐候性方面而言,較佳為水楊酸酯化合物、二苯甲酮化合物、苯并三唑化合物、三
Figure 104139476-A0202-12-0006-19
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化合物、鎳錯合鹽等紫外線吸收劑。
作為纖維素系樹脂,可列舉:纖維素之乙酸酯、丙酸酯、酪酸酯、該等之混合酯等。其中,較佳為三乙醯纖維素、二乙醯纖維素、纖維素乙酸丙酸酯及纖維素乙酸丁酸酯。作為市售之纖維素系樹脂膜,可列舉:“Fujitac TD”(商品名、Fuji Film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及“Konica Minolta TAC FILM KC”(商品名、Konica Minolta Opto股份有限公司銷售)。
丙烯酸系樹脂膜係由丙烯酸系樹脂所形成之膜,該丙烯酸系樹脂係將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及視需要添加之添加劑等混合並進行熔融混練而獲得。所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係以甲基丙烯酸酯作為主體之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可為1種甲基丙烯酸酯之均聚物,亦可為2種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之共聚物,亦可為甲基丙烯酸酯與丙烯酸酯之共聚物。作為甲基丙烯酸酯,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及甲基丙烯酸丁酯等甲基丙烯酸之碳數1~4之烷基酯。作為可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合之丙烯酸酯,較佳為丙烯酸之碳數1~8之烷基酯,具體而言,可列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進而,亦可為與於分子內具有至少1個聚合性碳-碳雙鍵之化合物(例如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或丙烯腈等乙烯氰化合物等)之共聚物。
就能夠提高膜之耐久性方面而言,丙烯酸系樹脂亦可於高分子主鏈具有環結構。作為環結構,較佳為環狀酸酐結構、環狀醯亞胺結構及內酯環結構等雜環結構。作為環狀酸酐結構之具體例,可列舉戊二酸酐結構及琥珀酸酐結構,作為環狀醯亞胺結構之具體例,可列舉戊二醯亞胺結構及琥珀醯亞胺結構,作為內酯環結構之具體例,可列舉丁內酯環結構及戊內酯環結構。
就膜之耐衝擊性或製膜性之觀點而言,丙烯酸系樹脂膜較佳為含有丙烯酸系橡膠粒子。丙烯酸系橡膠粒子之含量相對於丙烯酸系樹脂100質量%而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若丙烯酸系橡膠粒子之含量過多,則膜之表面硬度下降,又,於對膜實施表面處理之情形時膜對於表面處理劑中之有機溶劑之耐溶劑性下降,故而於實用上丙烯酸系橡膠粒子之含量為80質量%以下,較佳為60質量%以下。
對於保護膜,亦可於其與偏光膜接觸之面之相反側視需要設置一層以上之表面處理層,作為表面處理層,可列舉:硬塗層、防眩層、抗反射層及抗靜電層。
對於保護膜,亦可於其與偏光膜接觸之面之相反側設置增亮膜、聚光膜、擴散膜等具備光學特性之膜。
<相位差板>
相位差板包含相位差膜,並視需要積層上述保護膜。所謂相位差膜,係指顯示光學各向異性之光學膜,例如可列舉:藉由將包含聚乙烯醇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芳酯系樹脂、聚醯亞胺系樹脂、烯烴系樹脂、環烯烴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聚碸及聚醚碸等碸系樹脂、聚偏二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液晶聚酯樹脂、含三乙醯纖維素之纖維素系樹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物、聚氯乙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等的樹脂膜延伸至1.01~6倍左 右而獲得之延伸膜。其中,較佳為對環烯烴系樹脂膜、纖維素系樹脂膜、聚酯系樹脂膜及聚碳酸酯膜進行單軸延伸或雙軸延伸而得之樹脂膜。再者,本說明書中,相位差膜包括零延遲膜,亦包括稱為單軸性相位差膜、低光彈性率相位差膜、廣視角相位差膜等之膜。
作為環烯烴系樹脂,可列舉具有降
Figure 104139476-A0202-12-0008-20
烯、四環十二烯或該等之衍生物等環烯烴單體單元之熱塑性樹脂,亦可為環烯烴之開環聚合物或兩種以上之環烯烴之開環共聚物之氫化物,亦可為環烯烴與鏈狀烯烴或具有乙烯基之芳香族化合物之加成共聚物,又,亦可導入極性基。
作為市售之熱塑性環烯烴系樹脂,例如可列舉:由德國之TOPAS ADVANCED POLYMERS GmbH生產由日本Polyplastics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之“TOPAS”、由JSR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之“ARTON(註冊商標)”、由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之“ZEONEX(註冊商標)”及“ZEONOR(註冊商標)”、由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之“APEL(註冊商標)”等。
作為對環烯烴系樹脂進行製膜而獲得膜之方法,可列舉溶劑澆鑄法或熔融擠出法等公知之製膜方法,亦市售有環烯烴系樹脂膜、或予以進一步延伸而賦予相位差之環烯烴系樹脂膜。具體而言,可列舉:JSR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之“ARTON(註冊商標)膜”、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之“ZEONOR(註冊商標)膜”、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之“S-SINA(註冊商標)”及“SCA40”(商品名)等。
所謂纖維素系樹脂膜,係指包含纖維素之部分或完全酯化物之膜。例如,可列舉包含纖維素之乙酸酯、丙酸酯、酪酸酯、該等之混合酯等之膜。其中,較佳為三乙醯纖維素膜、二乙醯纖維素膜、纖維素乙酸丙酸酯膜及纖維素乙酸丁酸酯膜。作為市售之纖維素系樹脂膜,可列舉:Fuji Film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之“Fujitac TD”、Konica Minolta Opto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之“Konica Minolta TAC FILM KC” 等。
聚酯系樹脂係藉由二元酸與二元醇之縮合聚合而獲得之聚合物,可列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碳酸酯系樹脂係於主鏈具有碳酸酯鍵(-O-CO-O-)之聚合物,可列舉藉由雙酚A與碳醯氯之縮合聚合而獲得者。
所謂零延遲膜,係指正面延遲Re與厚度方向之延遲Rth均為-15~15nm而於光學上各向同性之膜。作為零延遲膜,可列舉包含纖維素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鏈狀聚烯烴系樹脂、聚環烯烴系樹脂等)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樹脂之樹脂膜,就延遲值之控制較容易且獲得亦較容易方面而言,較佳為纖維素系樹脂或聚烯烴系樹脂。零延遲膜亦可用作保護膜。作為零延遲膜,可列舉:Fuji Film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之“Z-TAC”(商品名)、Konica Minolta Opto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之“ZeroTAC(註冊商標)”、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之“ZF-14”(商品名)等。
作為對纖維素系樹脂或聚烯烴系樹脂進行製膜而獲得膜之方法,可列舉:將溶解於溶劑中之樹脂流延至金屬製帶或筒上並對溶劑進行乾燥去除而獲得膜之溶劑澆鑄法;將樹脂加熱至其熔融溫度以上,進行混練並自膜頭擠出,利用冷卻筒進行冷卻,藉此而獲得膜之熔融擠出法等。其中,對於聚烯烴系樹脂,就生產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熔融擠出法,對於纖維素系樹脂,較佳為溶劑澆鑄法。
作為相位差膜,亦可列舉:藉由液晶性化合物之塗佈.配向而表現光學各向異性之膜、或藉由無機層狀化合物之塗佈而表現光學各向異性之膜。作為上述膜,可列舉:稱為溫度補償型相位差膜之膜、JX日礦日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之“NH FILM”(商品名;棒狀液晶進行傾斜配向而成之膜)、Fuji Film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之“WV FILM”(商品名;圓盤狀液晶進行傾斜配向而成之膜)、住友化學股份 有限公司銷售之“VAC FILM”(商品名;完全雙軸配向型膜)、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之“new VAC FILM”(商品名;雙軸配向型膜)等。
[黏著劑層]
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中之黏著劑層係由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交聯劑及式(I):
Figure 104139476-A0202-12-0010-25
(式中,A表示碳數1~20之烷二基或碳數3~20之二價脂環式烴基,構成該烷二基及該脂環式烴基之-CH2-亦可經-O-或-CO-取代,R1表示碳數1~5之烷基,R2、R3、R4、R5及R6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5之烷基或碳數1~5之烷氧基)
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的黏著劑組合物所形成,該黏著劑組合物所含之(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中源自具有羧基之單體之結構單元之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之總結構單元100質量份而未達2質量份。
該黏著劑組合物作為用於將透明電極與光學膜等其他構件貼合之透明電極用黏著劑組合物而較為有用。
黏著劑層之厚度通常為10μm以上且30μm以下,較佳為10μm以上且20μm以下。若黏著劑層之厚度為30μm以下,則濕熱環境下之接著性進一步提高,有於透明電極與黏著劑層之間產生隆起或剝離之可能性降低之傾向,且有二次加工性提高之傾向。若厚度為10μm以上,則即便光學膜之尺寸變化,黏著劑層亦容易追隨於該尺寸變化而變動,故而有對於包含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的液晶顯示裝置抑制空心 或色不均之傾向。例如,貼合於液晶單元上之黏著劑層之厚度通常以25μm作為標準,但於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中,黏著劑層之厚度即便為20μm以下,亦作為黏著劑層而發揮充分之性能。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係指以源自(甲基)丙烯酸酯之結構單元作為主成分之聚合物。(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亦可包含一種以上源自(甲基)丙烯酸酯以外之單體之結構單元(例如,源自具有極性官能基之單體之結構單元)。
作為(甲基)丙烯酸酯,可列舉下式(III)
Figure 104139476-A0202-12-0011-6
(式中,R10表示氫原子或甲基,R20表示碳數1~14之烷基或碳數7~20之芳烷基,該烷基或該芳烷基之氫原子亦可經碳數1~10之烷氧基取代)
所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
再者,本說明書中,所謂「(甲基)丙烯酸」,係指可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之任一者,(甲基)丙烯酸酯等之「(甲基)」亦為相同之意義。
式(III)中,R20較佳為碳數1~14之烷基,更佳為碳數1~8之烷基。
作為(甲基)丙烯酸酯,可列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月桂酯等丙烯酸之直鏈狀烷基酯;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異辛酯等丙烯酸之分枝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 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等甲基丙烯酸之直鏈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等甲基丙烯酸之分枝狀烷基酯;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丙烯酸乙氧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甲酯等(甲基)丙烯酸之烷氧基烷基酯;及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甲基)丙烯酸芳烷基酯。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亦可包含源自兩種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之結構單元,較佳為包含源自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Tg)為0℃以下之(甲基)丙烯酸酯的結構單元及源自均聚物之Tg為0℃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的結構單元。
作為Tg為0℃以下之(甲基)丙烯酸酯,較佳為丙烯酸正丁酯。作為Tg為0℃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較佳為丙烯酸甲酯。
作為源自(甲基)丙烯酸酯以外之單體之結構單元,較佳為源自具有極性官能基之單體之結構單元,更佳為源自具有極性官能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之結構單元。作為極性官能基,可列舉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環氧基等雜環基等。
作為(甲基)丙烯酸酯以外之單體,可列舉:(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2-羥基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氯-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羥基丙酯、二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羥基之單體;丙烯醯
Figure 104139476-A0202-12-0012-21
啉、乙烯基己內醯胺、N-乙烯基-2-吡咯啶酮、乙烯基吡啶、(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己內酯改性丙烯酸四氫糠酯、(甲基)丙烯酸3,4-環氧環己基甲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2,5-二氫呋喃等具有雜環基之單體; (甲基)丙烯酸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丙酯等具有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胺基之單體。其中,較佳為具有羥基之單體,就(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與交聯劑之反應性方面而言,更佳為具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中源自具有極性官能基之單體的結構單元之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之總結構單元100質量份,較佳為10質量份以下,更佳為0.5質量份以上且10質量份以下,進而較佳為0.5質量份以上且5質量份以下,尤佳為1質量份以上且5質量份以下。
作為(甲基)丙烯酸酯以外之單體,亦可列舉具有羧基作為極性官能基之單體(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中源自具有羧基之單體的結構單元之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之總結構單元100質量份而未達2質量份,藉此能夠抑制濕熱條件下之透明電極之腐蝕。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亦可包含源自具有芳香族基之單體之結構單元。作為具有芳香族基之單體,較佳為於分子內具有1個烯烴性雙鍵及1個以上芳香環(例如苯環、萘環等)而不具有極性官能基之單體,更佳為具有苯氧乙基之(甲基)丙烯酸酯。
作為具有苯氧乙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可列舉:(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2-苯氧基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之環氧乙烷改性壬基苯酚酯、(甲基)丙烯酸2-(鄰苯基苯氧基)乙酯等。其中,較佳為(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及(甲基)丙烯酸2-(2-苯氧基乙氧基)乙酯。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中源自具有芳香族基之單體之結構單元的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之總結構單元100質量份,較佳為20質量份以下,更佳為4質量份以上且20質量份以下,進而較佳為4質 量份以上且16質量份以下。
作為源自(甲基)丙烯酸酯以外之單體之結構單元,可列舉:源自具有脂環式結構之(甲基)丙烯酸酯之結構單元、源自苯乙烯系單體之結構單元、源自乙烯系單體之結構單元、源自於分子內具有複數個(甲基)丙烯醯基之單體的結構單元、源自(甲基)丙烯醯胺系單體之結構單元等。
作為脂環式結構,可列舉碳數5以上、較佳為5~7之環烷烴結構。作為具有脂環式結構之(甲基)丙烯酸酯,可列舉:丙烯酸異
Figure 104139476-A0202-12-0014-22
酯、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二環戊酯、丙烯酸環十二烷基酯、丙烯酸甲基環己酯、丙烯酸三甲基環己酯、丙烯酸第三丁基環己酯、α-乙氧基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環己基苯酯、甲基丙烯酸異
Figure 104139476-A0202-12-0014-23
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甲基丙烯酸環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環己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基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環己基苯酯等。
作為苯乙烯系單體,可列舉: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三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二乙基苯乙烯、三乙基苯乙烯、丙基苯乙烯、丁基苯乙烯、己基苯乙烯、庚基苯乙烯、辛基苯乙烯等烷基苯乙烯;氟苯乙烯、氯苯乙烯、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碘苯乙烯等鹵化苯乙烯;硝基苯乙烯;乙醯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及二乙烯苯。
作為乙烯系單體,可列舉: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酪酸乙烯酯、2-乙基己烷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等脂肪酸乙烯酯;氯化乙烯、溴化乙烯等鹵化乙烯;偏二氯乙烯等偏二鹵乙烯;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啶酮、乙烯基咔唑等含氮雜芳香族乙烯基;丁二烯、異戊二烯、氯丁二烯等共軛二烯;及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不飽和腈。
作為於分子內具有複數個(甲基)丙烯醯基之單體,可列舉:1,4- 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於分子內具有2個(甲基)丙烯醯基之單體;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於分子內具有3個(甲基)丙烯醯基之單體。
作為(甲基)丙烯醯胺系單體,可列舉: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3-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4-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5-羥基戊基)(甲基)丙烯醯胺、N-(6-羥基己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3-二甲基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1,1-二甲基-3-酮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2-(2-側氧基-1-咪唑啶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2-丙烯醯基胺基-2-甲基-1-丙磺酸、N-(甲氧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1-甲基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1-甲基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2-甲基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1,1-二甲基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2-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2-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2-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2-(1-甲基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2-(1-甲基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2-(2-甲基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2-丁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2-(1,1-二甲基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其中,較佳為N-(甲氧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氧基甲基)丙烯醯胺、N-(丙氧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丙烯醯胺及N-(2-甲基丙氧基甲基)丙烯醯胺。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較佳為除源自(甲基)丙烯酸酯之結構單元以外,亦包含選自由源自具有羥基之單體(較佳為具有羥基之(甲基)丙 烯酸酯)之結構單元及源自源自具有芳香族基之單體之結構單元(較佳為於分子內具有1個烯烴性雙鍵及1個以上芳香環(例如苯環、萘環等)而不具有極性官能基之單體)之單體所構成之群中之至少一個結構單元。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較佳為50萬~250萬。若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0萬以上,則高濕熱之環境下之黏著劑層之接著性提高,有於透明電極與黏著劑層之間產生隆起或剝離之可能性降低之傾向,且有二次加工性亦提高之傾向。若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50萬以下,則即便光學膜之尺寸變化,黏著劑層亦容易追隨於該尺寸變化而變動,故而有對於包含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的液晶顯示裝置抑制空心或色不均之傾向。重量平均分子量(Mw)與數量平均分子量(Mn)之比所表示之分子量分佈(Mw/Mn)通常為2~10。重量平均分子量可藉由凝膠滲透層析而進行分析,為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
黏著劑組合物亦可包含兩種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例如可列舉以源自上述式(III)所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的結構單元作為主成分且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萬~30萬之聚合物。
於使(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溶解於乙酸乙酯中而製備濃度20重量%之聚合物溶液時,較佳為25℃下之該聚合物溶液之黏度成為20Pa.s以下之(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更佳為成為0.1~7Pa.s之(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由包含此時之黏度成為20Pa.s以下之(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黏著劑組合物所形成之黏著劑層於高濕熱環境下之接著性提高,有於透明電極與黏著劑層之間產生隆起或剝離之可能性降低之傾向,且有二次加工性亦提高之傾向。再者,黏度可藉由布氏黏度計而進行測定。
就黏著性表現之觀點而言,(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之玻璃轉移溫度較佳為-10℃~-60℃。玻璃轉移溫度可藉由示差掃描熱量計(DSC) 而進行測定。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通常可藉由溶液聚合法、塊狀聚合法、懸濁聚合法、乳化聚合法等公知之聚合方法而進行製造。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之製造中,通常於聚合起始劑之存在下進行聚合。聚合起始劑之使用量相對於構成(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之總單體之合計100質量份而通常為0.001~5質量份。(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亦可藉由利用紫外線等活性能量線進行聚合之方法而製造。
作為聚合起始劑,可列舉熱聚合起始劑及光聚合起始劑。作為光聚合起始劑,可列舉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丙基)酮。作為熱聚合起始劑,可列舉:2,2'-偶氮雙異丁腈、2,2'-偶氮雙(2-甲基丁腈)、1,1'-偶氮雙(環己-1-甲腈)、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雙(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二甲基2,2'-偶氮雙(2-甲基丙酸酯)、2,2'-偶氮雙(2-羥基甲基丙腈)等偶氮化合物;過氧化月桂基、氫過氧化第三丁基、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苯甲酸第三丁酯、氫過氧化異丙苯、過氧化二碳酸二異丙酯、過氧化二碳酸二丙酯、過氧化新癸酸第三丁酯、過氧化特戊酸第三丁酯、(3,5,5-三甲基己醯基)過氧化物等有機過氧化物;過硫酸鉀、過硫酸銨、過氧化氫等無機過氧化物。又,併用過氧化物與還原劑之氧化還原系起始劑亦能夠用作聚合起始劑。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較佳為藉由溶液聚合法而製造。具體而言,將所需之單體與有機溶劑混合,於氮氣環境下向所獲得之溶液中添加熱聚合起始劑。藉由於40℃~90℃左右、較佳為60℃~80℃左右對所獲得之混合物進行3~10小時左右攪拌,能夠獲得(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為了控制聚合反應,亦可於聚合反應過程中向反應系內連續或間歇地添加單體、熱聚合起始劑或其兩者,或者在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之狀態下添加。作為有機溶劑,可列舉: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 烴溶劑;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溶劑;丙醇、異丙醇等脂肪族醇溶劑;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等酮溶劑。
<交聯劑>
黏著劑組合物含有交聯劑。作為交聯劑,可列舉:異氰酸酯化合物、環氧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金屬螯合物化合物等。
異氰酸酯化合物係於分子內具有至少2個異氰酸酯基(-NCO)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甲苯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氫化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氫化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萘二異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異氰酸酯等。又,亦可列舉使該等異氰酸酯化合物與甘油或三羥甲基丙烷等多元醇反應而獲得之加成物、或者該等異氰酸酯化合物之二聚物或三聚物。亦可組合2種以上之異氰酸酯化合物。
環氧化合物係於分子內具有至少2個環氧基之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雙酚A型環氧樹脂、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甘油二縮水甘油醚、甘油三縮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N,N-二縮水甘油基苯胺、N,N,N',N'-四縮水甘油基-間苯二甲胺、1,3-雙(N,N'-二縮水甘油基胺基甲基)環己烷等。亦可組合2種以上之環氧化合物。
氮丙啶化合物係於分子內具有至少2個伸乙基亞胺骨架、即包含1個氮原子及2個碳原子之3員環骨架的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二苯基甲烷-4,4'-雙(1-氮丙啶甲醯胺)、甲苯-2,4-雙(1-氮丙啶甲醯胺)、三伸乙基三聚氰胺、異酞醯基雙-1-(2-甲基氮丙啶)、三-1-氮丙啶基氧化膦、六亞甲基-1,6-雙(1-氮丙啶甲醯胺)、三羥甲基丙烷-三-β-氮丙啶基丙酸酯、四羥甲基甲烷-三-β-氮丙啶基丙酸酯等。
作為金屬螯合物化合物,可列舉:乙醯丙酮或乙醯乙酸乙酯配 位於鋁、鐵、銅、鋅、錫、鈦、鎳、銻、鎂、釩、鉻、鋯等多價金屬而得之化合物。
其中,較佳為異氰酸酯化合物,更佳為甲苯二異氰酸酯、使甲苯二異氰酸酯與多元醇反應而獲得之加成物、甲苯二異氰酸酯之二聚物、甲苯二異氰酸酯之三聚物、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使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與多元醇反應而獲得之加成物、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之二聚物、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之三聚物、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使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與多元醇反應而獲得之加成物、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之二聚物、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之三聚物、及該等之混合物。
黏著劑組合物中之交聯劑之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100質量份而通常為0.1~1質量份。若交聯劑之調配量為0.1質量份以上,則有黏著劑層之耐久性提高之傾向,若為1質量份以下,則將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用於液晶顯示裝置時之脫色變得不明顯。
<矽烷化合物>
黏著劑組合物含有式(I):
Figure 104139476-A0202-12-0019-7
(式中,A表示碳數1~20之烷二基或碳數3~20之二價脂環式烴基,構成該烷二基及該脂環式烴基之-CH2-亦可經-O-或-CO-取代,R1表示碳數1~5之烷基,R2、R3、R4、R5及R6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5之烷基或碳數1~5之烷氧基)
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藉此,於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中,黏著劑層與透明電極之密接性提高。
作為碳數1~20之烷二基,可列舉:亞甲基、1,2-乙烷二基、1,3- 丙烷二基、1,4-丁烷二基、1,5-戊烷二基、1,6-己烷二基、1,7-庚烷二基、1,8-辛烷二基、1,9-壬烷二基、1,10-癸烷二基、1,12-十二烷二基、1,14-十四烷二基、1,16-十六烷二基、1,18-十八烷二基、及1,20-二十烷二基。作為碳數3~20之二價脂環式烴基,可列舉1,3-環戊烷二基及1,4-環己烷二基。作為構成該烷二基及該脂環式烴基之-CH2-經-O-或-CO-取代之基,可列舉:-CH2CH2-O-CH2CH2-、-CH2CH2-O-CH2CH2-O-CH2CH2-、-CH2CH2-O-CH2CH2-O-CH2CH2-O-CH2CH2-、-CH2CH2-CO-O-CH2CH2-、-CH2CH2-O-CH2CH2-CO-O-CH2CH2-、-CH2CH2CH2CH2-O-CH2CH2-及-CH2CH2CH2CH2-O-CH2CH2CH2CH2-。
作為碳數1~5之烷基,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及戊基;作為碳數1~5之烷氧基,可列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三丁氧基及戊氧基。
作為式(I)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可列舉:雙(三甲氧基矽烷基)甲烷、雙(三乙氧基矽烷基)甲烷、雙(三丙氧基矽烷基)甲烷、雙(三丁氧基矽烷基)甲烷、雙(三戊氧基矽烷基)甲烷、雙(二甲氧基甲基矽烷基)甲烷、雙(二甲氧基乙基矽烷基)甲烷、雙(二甲氧基丙基矽烷基)甲烷、雙(二甲氧基乙基矽烷基)甲烷、雙(二甲氧基丙基矽烷基)甲烷、雙(二乙氧基甲基矽烷基)甲烷、雙(二丙氧基甲基矽烷基)甲烷、 雙(甲氧基二甲基矽烷基)甲烷、1-(三甲基矽烷基)-1-(甲氧基二甲基矽烷基)甲烷、1-(三甲基矽烷基)-1-(二甲氧基甲基矽烷基)甲烷、1-(三甲氧基矽烷基)-1-(三乙氧基矽烷基)甲烷、雙(二甲氧基乙氧基矽烷基)甲烷1,2-雙(三甲氧基矽烷基)乙烷、1,2-雙(三乙氧基矽烷基)乙烷、1,2-雙(三丙氧基矽烷基)乙烷、1,2-雙(三丁氧基矽烷基)乙烷、1,2-雙(三戊氧基矽烷基)乙烷、1,2-雙(二甲氧基甲基矽烷基)乙烷、1,2-雙(二甲氧基乙基矽烷基)乙烷、1,2-雙(二甲氧基丙基矽烷基)乙烷、1,2-雙(二甲氧基乙基矽烷基)乙烷、1,2-雙(二甲氧基丙基矽烷基)乙烷、1,2-雙(二乙氧基甲基矽烷基)乙烷、1,2-雙(二丙氧基甲基矽烷基)乙烷、1,2-雙(甲氧基二甲基矽烷基)乙烷、1-(三甲基矽烷基)-2-(甲氧基二甲基矽烷基)乙烷、1-(三甲基矽烷基)-2-(二甲氧基甲基矽烷基)乙烷、1-(三甲氧基矽烷基)-2-(三乙氧基矽烷基)乙烷、1,2-雙(二甲氧基乙氧基矽烷基)乙烷、1,3-雙(三甲氧基矽烷基)丙烷、1,3-雙(三乙氧基矽烷基)丙烷、1,3-雙(三丙氧基矽烷基)丙烷、1,4-雙(三甲氧基矽烷基)丁烷、 1,4-雙(三乙氧基矽烷基)丁烷、1,4-雙(三丙氧基矽烷基)丁烷、1,4-雙(三丁氧基矽烷基)丁烷、1,4-雙(三戊氧基矽烷基)丁烷、1,4-雙(二甲氧基甲基矽烷基)丁烷、1,4-雙(二甲氧基乙基矽烷基)丁烷、1,4-雙(二甲氧基丙基矽烷基)丁烷、1,4-雙(二甲氧基乙基矽烷基)丁烷、1,4-雙(二甲氧基丙基矽烷基)丁烷、1,4-雙(二乙氧基甲基矽烷基)丁烷、1,4-雙(二丙氧基甲基矽烷基)丁烷、1,4-雙(甲氧基二甲基矽烷基)丁烷、1-(三甲基矽烷基)-4-(甲氧基二甲基矽烷基)丁烷、1-(三甲基矽烷基)-4-(二甲氧基甲基矽烷基)丁烷、1-(三甲氧基矽烷基)-4-(三乙氧基矽烷基)丁烷、1,4-雙(二甲氧基乙氧基矽烷基)丁烷、1,5-雙(三甲氧基矽烷基)戊烷、1,5-雙(三乙氧基矽烷基)戊烷、1,5-雙(三丙氧基矽烷基)戊烷、1,6-雙(三甲氧基矽烷基)己烷、1,6-雙(三乙氧基矽烷基)己烷、1,6-雙(三丙氧基矽烷基)己烷、1,6-雙(三丁氧基矽烷基)己烷、1,6-雙(三戊氧基矽烷基)己烷、1,6-雙(二甲氧基甲基矽烷基)己烷、1,6-雙(二甲氧基乙基矽烷基)己烷、 1,6-雙(二甲氧基丙基矽烷基)己烷、1,6-雙(二甲氧基乙基矽烷基)己烷、1,6-雙(二甲氧基丙基矽烷基)己烷、1,6-雙(二乙氧基甲基矽烷基)己烷、1,6-雙(二丙氧基甲基矽烷基)己烷、1,6-雙(甲氧基二甲基矽烷基)己烷、1-(三甲基矽烷基)-6-(甲氧基二甲基矽烷基)己烷、1-(三甲基矽烷基)-6-(二甲氧基甲基矽烷基)己烷、1-(三甲氧基矽烷基)-6-(三乙氧基矽烷基)己烷、1,6-雙(二甲氧基乙氧基矽烷基)己烷、1,8-雙(三甲氧基矽烷基)辛烷、1,8-雙(三乙氧基矽烷基)辛烷、1,8-雙(三丙氧基矽烷基)辛烷、1,8-雙(三丁氧基矽烷基)辛烷、1,8-雙(三戊氧基矽烷基)辛烷、1,8-雙(二甲氧基甲基矽烷基)辛烷、1,8-雙(二甲氧基乙基矽烷基)辛烷、1,8-雙(二甲氧基丙基矽烷基)辛烷、1,8-雙(二甲氧基乙基矽烷基)辛烷、1,8-雙(二甲氧基丙基矽烷基)辛烷、1,8-雙(二乙氧基甲基矽烷基)辛烷、1,8-雙(二丙氧基甲基矽烷基)辛烷、1,8-雙(甲氧基二甲基矽烷基)辛烷、1-(三甲基矽烷基)-8-(甲氧基二甲基矽烷基)辛烷、1-(三甲基矽烷基)-8-(二甲氧基甲基矽烷基)辛烷、1-(三甲氧基矽烷基)-8-(三乙氧基矽烷基)辛烷、 1,8-雙(二甲氧基乙氧基矽烷基)辛烷、1,10-雙(三甲氧基矽烷基)癸烷、1,12-雙(三甲氧基矽烷基)十二烷、1,14-雙(三甲氧基矽烷基)十四烷、1,16-雙(三甲氧基矽烷基)十六烷、1,18-雙(三甲氧基矽烷基)十八烷、及1,20-雙(三甲氧基矽烷基)二十烷。
其中,較佳為式(II):
Figure 104139476-A0202-12-0024-26
(式中,R1、R3、R4、R5及R6分別表示與上述相同之意義,R7表示碳數1~5之烷基,m表示1~20之整數)
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更佳為m為4~20之整數之式(II)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
關於黏著劑組合物,於不損害其性能之範圍內,除式(I)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以外,亦可包含其他公知之矽烷偶合劑或聚矽氧低聚物。作為其他矽烷偶合劑,可列舉: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丙基乙氧基二甲基矽烷、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3-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
將聚矽氧低聚物之具體例示於以下。再者,於以下之具體例 中,以單體彼此之組合之形式表示聚矽氧低聚物。
3-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低聚物、3-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低聚物、3-巰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低聚物、3-巰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低聚物等含巰基丙基之低聚物; 巰基甲基三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低聚物、巰基甲基三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低聚物、巰基甲基三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低聚物、巰基甲基三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低聚物等含巰基甲基之低聚物; 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低聚物、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低聚物、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低聚物、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低聚物、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低聚物、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低聚物、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低聚物、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低聚物等含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之低聚物; 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低聚物、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低聚物、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低聚物、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低聚物、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低聚物、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低聚物、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低聚物、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低聚物等含丙烯醯氧基丙基之低聚物; 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低聚物、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低聚物、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低聚物、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低聚物、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低聚物、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低聚物、乙烯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四甲氧基矽烷低聚物、乙烯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低聚物等含乙烯基之低聚物。
黏著劑組合物中之式(I)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之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100質量份而通常為0.01質量份~10質量份,較佳為0.01質量份~2質量份,更佳為0.03質量份~2質量份,尤佳為0.03質量份~1質量份。若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100質量份而式(I)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之含量為0.01質量份以上,則有黏著劑層與透明電極之密接性提高之傾向,若含量為10質量份以下,則有抑制式(I)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自黏著劑層滲出之傾向。
<抗靜電劑>
黏著劑組合物亦可進而包含抗靜電劑。作為抗靜電劑,可列舉公知者,較佳為離子性抗靜電劑。作為構成離子性抗靜電劑之陽離子成分,可列舉有機陽離子及無機陽離子。作為有機陽離子,可列舉:吡啶鎓陽離子、咪唑鎓陽離子、銨陽離子、鋶陽離子、鏻陽離子等。作為無機陽離子,可列舉:鋰陽離子、鉀陽離子、鈉陽離子、銫陽離子等鹼金屬陽離子、鎂陽離子、鈣陽離子等鹼土金屬陽離子等。作為構成離子性抗靜電劑之陰離子成分,可為無機陰離子及有機陰離子之任一者,就抗靜電性能優異方面而言,較佳為包含氟原子之陰離子成分。作為包含氟原子之陰離子成分,可列舉:六氟磷酸根陰離子(PF6 -)、雙(三氟甲磺醯基)醯亞胺陰離子[(CF3SO2)2N-]、雙(氟磺醯基)醯亞胺陰離子[(FSO2)2N-]陰離子等。
就黏著劑組合物之抗靜電性能之經時穩定性優異方面而言,較 佳為於室溫下為固體之離子性抗靜電劑。
<其他成分>
黏著劑組合物亦可進而包含交聯觸媒、耐候穩定劑、增黏劑、塑化劑、軟化劑、染料、顏料、無機填料等。
<透明電極>
作為透明電極,可列舉包含氧化錫、氧化銦、氧化鋅、氧化鎵、氧化鋁及該等之混合物者。就導電性及可見光透過率方面而言,較佳為添加有氧化錫之氧化銦(ITO)。
於液晶單元之玻璃基板表面配置有透明電極之情形時,透明電極可配置於玻璃基板之整面,亦可配置於其一部分。於玻璃基板之一部分配置透明電極之情形時,黏著劑層之一部分與玻璃基板直接接觸,但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中之黏著劑層與玻璃之密接性亦優異,具備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之液晶顯示裝置的耐久性亦優異。
<光學積層體>
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例如可藉由在光學膜上形成黏著劑層後將該黏著劑層與透明電極貼合而製備。
作為於光學膜上形成黏著劑層之方法,例如可列舉:將黏著劑組合物塗佈於適當之基材上並進行乾燥而形成黏著劑片,於所形成之黏著劑片之黏著劑層面積層光學膜後,將基材剝離之方法;於光學膜上塗佈黏著劑組合物之方法等。
作為基材,較佳為塑膠膜,具體而言,可列舉經實施脫模處理之剝離膜。作為剝離膜,可列舉對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酯、聚芳酯等樹脂之膜之一面實施聚矽氧處理等脫模處理者。為了暫時保護黏著劑片之黏著劑層面,亦可於黏著劑層面貼合剝離膜。
於將形成有黏著劑層之光學膜與透明電極貼合而製備光學積層 體後存在某些缺陷之情形時,有時需要將光學膜自透明電極剝離並將另一形成有黏著劑層之光學膜重新貼合於透明電極之所謂二次加工作業,但於二次加工作業中,將黏著劑層與光學膜一起自透明電極剝離,於透明電極之表面幾乎不產生污點或糊劑殘留等。因此,能夠於剝離後之透明電極較為容易地再次重新貼合形成有黏著劑層之光學膜,就二次加工性方面而言,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亦較為優異。
將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之層構成之一例之剖面模式圖示於圖1~圖3。
圖1中所示之光學積層體1A具備依序積層有作為光學膜之一的偏光板5、黏著劑層10及透明電極20之構成,於光學積層體1A之透明電極20進而積層有液晶單元50。偏光板5係具有表面處理層4之保護膜3以保護膜3之與表面處理層4相反側之面貼合於偏光膜2之單面。
圖2中所示之光學積層體1B具備依序積層有作為光學膜之一的複合偏光板7、黏著劑層10及透明電極20之構成,於光學積層體1B之透明電極20進而積層有液晶單元50。複合偏光板7係具有表面處理層4之保護膜3以保護膜3之與表面處理層4相反側之面貼合於偏光膜2之單面,於偏光膜2之另一面貼合有相位差膜6。
作為相位差膜6之較佳例,可列舉1/4波長板,通常按照偏光膜2之吸收軸與作為1/4波長板之相位差膜6之遲相軸以大致45°交差的方式配置,但亦可根據液晶單元50之特性而使該交差角度自45°偏移一定程度。
又,為了液晶單元50之相位差補償或視角補償,亦可使用配合該液晶單元50之特性而具有適當相位差的相位差膜作為相位差膜6。於該情形時,通常以偏光膜2之吸收軸與相位差膜6之遲相軸變得大致正交或大致平行之方式配置。
圖3中所示之光學積層體1C具備依序積層有作為光學膜之一的複 合偏光板9、黏著劑層10及透明電極20之構成,於光學積層體1C之透明電極20進而積層有液晶單元50。複合偏光板9係具有表面處理層4之保護膜3以保護膜3之與表面處理層4相反側之面貼合於偏光膜2之單面,於偏光膜2之另一面貼合有相位差膜6,且於相位差膜6之其他面經有層間黏著劑層8而積層有第2相位差膜6'。層間黏著劑層8通常由普通丙烯酸系黏著劑所形成。
該等例中,保護膜3與偏光膜2之貼合及偏光膜2與相位差膜6之貼合例如藉由水系接著劑或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等而進行。
圖1~圖3中所示之光學積層體係設想配置於液晶單元50之視認側之情形之例,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亦可配置於液晶單元之背面側(背光裝置側)。於將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配置於液晶單元50之背面側之情形時,例如代替具有表面處理層4之保護膜3而將不具有表面處理層之保護膜貼合於偏光膜2,除此以外,設為與圖1~圖3相同之構成即可,又,亦可於不具有表面處理層之保護膜之外側設置增亮膜、聚光膜、擴散膜等公知之配置於液晶單元背面側之膜。
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可較佳地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作為該液晶顯示裝置,較佳為智慧型手機、平板型端末等各種行動機器;包括筆記型、桌上型、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位助理)等之個人電腦;電視;車載用顯示器;電子詞典;數位相機;數位攝錄影機;電子桌上計算機;鐘錶用等之液晶顯示裝置。
[實施例]
以下,根據實施例而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例中,表示使用量或含量之份及%只要無特別限定則為質量基準。
重量平均分子量係藉由凝膠滲透層析裝置而於下述條件下測得之值(標準聚苯乙烯換算)。
管柱:將“TSKgel XL”(東梭股份有限公司製)4條與“Shodex GPC KF-802”(昭和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1條串聯連接
溶離液:四氫呋喃
試樣濃度:5mg/mL
試樣導入量:100μL
溫度:40℃
流速:1mL/分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之合成]
使用以下之單體合成(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
M1:丙烯酸丁酯
M2:丙烯酸甲酯
M3: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
M4:丙烯酸2-羥基乙酯
M5:丙烯酸
[聚合例1]
於具備冷卻管、氮氣導入管、溫度計及攪拌機之反應容器中,添加將表1之”聚合例1”所示之組成之單體與乙酸乙酯81.8份混合而獲得之溶液。以氮氣置換反應容器內之空氣後,將內部溫度設為60℃。其後,添加使偶氮雙異丁腈0.14份溶解於乙酸乙酯10份中而得之溶液。於該溫度下保持1小時後,使內部溫度保持於54℃~56℃,並且以添加速度17.3份/Hr按照聚合物之濃度成為大致35%之方式向反應容器內連續添加乙酸乙酯。自乙酸乙酯之添加開始至歷經12小時為止,將內部溫度保持於54℃~56℃後,添加乙酸乙酯,以聚合物之濃度成為20%之方式進行調整,獲得聚合物之乙酸乙酯溶液。所獲得之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139萬,Mw/Mn為5.32。將其設為聚合物A。
[聚合例2]
聚合例1中,將所使用之單體之組成設為表1之”聚合例2”中所記載的組成,除此以外,以與聚合例1相同之方式實施而獲得聚合物。所獲得之聚合物之Mw為148萬,Mw/Mn為5.20。將其設為聚合物B。
[聚合例3]
聚合例1中,將所使用之單體之組成設為表1之”聚合例3”中所記載的組成,除此以外,以與聚合例1相同之方式實施而獲得聚合物。所獲得之聚合物之Mw為141萬,Mw/Mn為4.71。將其設為聚合物C。
Figure 104139476-A0202-12-0031-9
[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
所使用之交聯劑、矽烷化合物及抗靜電劑如下所述。
〈交聯劑〉
D1:Takenate(註冊商標)D-110N[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之三羥甲基丙烷加成物之乙酸乙酯溶液(固形分濃度75%)]自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獲得。
〈矽烷化合物〉
S1:雙(三乙氧基矽烷基)乙烷
S2:雙(三甲氧基矽烷基)己烷
S3:雙(三乙氧基矽烷基)辛烷
S4:縮水甘油氧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S5:縮水甘油氧丙基三乙氧基矽烷
S6:縮水甘油氧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矽烷
S7:縮水甘油氧丙基二乙氧基甲基矽烷
S8:縮水甘油氧辛基三甲氧基矽烷
S9:X-12-981[含環氧基之聚矽氧低聚物]
S10:X-12-987[含硫酯基之矽烷偶合劑]
S11:X-12-989[含脲基之矽烷偶合劑]
S12:X-12-1016M[含硫脲基之矽烷偶合劑]
S13:三(三甲氧基矽烷基)異氰脲酸酯
S14:三(三乙氧基矽烷基)異氰脲酸酯
S15:雙(三甲氧基矽烷基丙基)胺
S16:X-41-1818[含巰基之聚矽氧低聚物]
S17:X-41-1810[含巰基之聚矽氧低聚物]
S18:X-41-1059A[含環氧基之聚矽氧低聚物]
S19:X-41-1056[含環氧基之聚矽氧低聚物]
S20:X-24-9451[含有三
Figure 104139476-A0202-12-0032-24
硫醇基之聚矽氧低聚物]
上述矽烷化合物均自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獲得。
〈抗靜電劑〉
AS1:N-辛基-4-甲基吡啶鎓六氟磷酸鹽(熔點44℃)
Figure 104139476-A0202-12-0032-10
[實施例1~6及比較例1~20]
(a)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
於聚合例1、2及3中所獲得之聚合物之乙酸乙酯溶液(聚合物濃度:20%)中,相對於該溶液之固形分100份,如表2所示般調配交聯劑、矽烷化合物及抗靜電劑後,以固形分濃度成為14%之方式添加乙酸乙酯,而獲得黏著劑組合物。
(b)黏著劑片之製作
利用敷料器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20μm之方式將上述(a)中所製備之黏著劑組合物塗佈於經實施脫模處理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自Lintec股份有限公司獲得之商品名“PLR-382051”;以下,稱為隔片]之脫模處理面後,於100℃下乾燥1分鐘,而獲得黏著劑片。
(c)形成有黏著劑層之偏光板之製作
將平均聚合度約2400、皂化度99.9莫耳%、厚度60μm之聚乙烯醇膜[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Kuraray vinylon VF-PE#6000”]浸漬於37℃之純水中後,於30℃下浸漬於包含碘及碘化鉀之水溶液(碘/碘化鉀/水(重量比)=0.04/1.5/100)中。其後,於56.5℃下浸漬於包含碘化鉀及硼酸之水溶液(碘化鉀/硼酸/水(重量比)=12/3.6/100)中。利用10℃之純水對膜進行洗浄後,於85℃下乾燥,而獲得於聚乙烯醇吸附配向有碘之厚度約23μm之偏光膜。延伸主要於碘染色及硼酸處理之步驟中進行,合計之延伸倍率為5.3倍。
經由包含聚乙烯醇系樹脂之水溶液之接著劑將厚度25μm之包含三乙醯纖維素膜之透明保護膜[Konica Minolta Opto股份有限公司之商品名“KC2UA”]貼合於所獲得之偏光膜之雙面,而製作偏光板。其次,利用貼合機將上述(b)中所製作之黏著劑片之與隔片相反側之面(黏著劑層面)貼合於偏光板之單面後,於溫度23℃、相對濕度65%之條件下硬化7日,而獲得形成有黏著劑層之偏光板。
(d)光學積層體之製作
將上述(c)中所獲得之形成有黏著劑層之偏光板自隔片剝離,將其黏著劑面貼合於單面具有ITO層之液晶單元用玻璃基板之ITO面,而獲得光學積層體。作為具有ITO層之玻璃基板,使用於Corning公司製無鹼玻璃[商品名“Eagle XG”]上利用ITO蒸鍍而形成有30nm之ITO層者。
[光學積層體之耐久性評價]
將所製作之光學積層體於溫度85℃之乾燥條件下保管750小時。以目視觀察保管後之光學積層體之黏著劑層之隆起、剝離、發泡等外觀變化之有無,並根據下述評價基準而進行評價。將結果示於表3。
〈耐久性之評價基準〉
◎:完全未發現隆起、剝離、發泡等外觀變化,具有非常良好之耐久性之光學積層體。
○:幾乎未發現隆起、剝離、發泡等外觀變化,具有良好之耐久性之光學積層體。
△:隆起、剝離、發泡等外觀變化稍微明顯,光學積層體之耐久性不良。
×:發現明顯之隆起、剝離、發泡等外觀變化,光學積層體之耐久性極其不良。
[光學積層體之二次加工性評價]
將上述(c)中所製作之形成有黏著劑層之偏光板剪切成25mm×150mm大小之試片。將隔片自試片剝離,利用貼附裝置[Fujipla股份有限公司製之商品名“Lamipacer”]將其黏著劑面貼附於附ITO層之玻璃基板。於高壓釜中在溫度50℃、壓力5kg/cm2(490.3kPa)下將貼附有所獲得之附ITO層之玻璃基板的試片(貼附有玻璃基板之光學積層體)加壓20分鐘。其次,於70℃下進行2小時加熱處理後,在50℃之烘箱中保管48小時,進而於溫度23℃、相對濕度50%之環境下以300mm/分之速度,將偏光板與黏著劑層一起自試片向180°方向剝離。觀察ITO層之表面之狀態,根據以下之基準而進行評價。將結果示於表3。
〈二次加工性之評價基準〉
◎:於ITO層之表面完全未發現污點等,具有非常良好之二次加 工性之光學積層體。
○:於ITO層之表面幾乎未發現污點等,具有良好之二次加工性之光學積層體。
△:於ITO層之表面發現污點等,光學積層體之二次加工性不良。
×:於ITO層之表面發現黏著劑層之殘餘,光學積層體之二次加工性極其不良。
[光學積層體之ITO腐蝕性評價]
利用低電阻率計[三菱化學Analytech股份有限公司製之商品名“Loresta-AX”]對附ITO層之玻璃基板的ITO層之表面之表面電阻(試驗前表面電阻值)進行測定。其次,將上述(c)中所製作之形成有黏著劑層之偏光板切割成20mm×40mm大小之試片,經由黏著劑層而貼合於玻璃基板之ITO層側。將所獲得之光學積層體於溫度60℃、相對濕度90%之烘箱中保管72小時後,於溫度23℃、相對濕度50%之環境下在ITO層與黏著劑層之間剝離。對剝離後之ITO層之表面電阻(試驗後表面電阻值)進行測定。根據下述式而算出試驗前後之電阻變化率,按照以下之基準進行評價。電阻變化率越小,則ITO腐蝕性越低。將結果示於表3。
電阻變化率(%)=[(試驗後表面電阻值)-(試驗前表面電阻值)]/[試驗前表面電阻值]×100
〈ITO腐蝕性之評價基準〉
○:電阻變化率未達30%,ITO腐蝕性良好之光學積層體。
△:電阻變化率為30%以上且未達100%,光學積層體之ITO腐蝕性不良。
×:電阻變化率為100%以上,光學積層體之ITO腐蝕性極其不良。
Figure 104139476-A0202-12-0036-11
Figure 104139476-A0202-12-0037-12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由於在耐久試驗中不產生黏著劑層之隆起或剝離等,耐久性優異,亦無透明電極之腐蝕,故而適合於液晶顯示裝置。
1A‧‧‧光學積層體
2‧‧‧偏光膜
3‧‧‧保護膜
4‧‧‧表面處理層
5‧‧‧偏光板
10‧‧‧黏著劑層
20‧‧‧透明電極
50‧‧‧液晶單元

Claims (9)

  1. 一種光學積層體,其係依序積層有光學膜、黏著劑層及透明電極者,且黏著劑層由如下黏著劑組合物所形成,該黏著劑組合物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交聯劑及式(II):
    Figure 104139476-A0305-02-0041-1
    (式中,R1表示碳數1~5之烷基,R2、R3、R4、R5及R6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5之烷基或碳數1~5之烷氧基,R7表示碳數1~5之烷基,m表示4~20之整數)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中源自具有羧基之單體的結構單元之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之總結構單元100質量份未達2質量份,交聯劑之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100質量份為0.1~1質量份,式(II)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之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100重量份為0.01~10質量份。
  2. 如請求項1之光學積層體,其中(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包含源自具有羥基之單體之結構單元。
  3. 如請求項1或2之光學積層體,其中(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包含源自具有芳香族基之單體之結構單元。
  4. 如請求項1或2之光學積層體,其中(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包含源自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為0℃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之結構單元、及源自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為0℃以下之(甲基)丙烯酸酯之結構單元。
  5. 如請求項1或2之光學積層體,其中(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之重量 平均分子量為50萬~250萬。
  6. 如請求項1或2之光學積層體,其中交聯劑為異氰酸酯化合物。
  7. 如請求項1或2之光學積層體,其中黏著劑組合物進而含有抗靜電劑。
  8.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光學積層體。
  9. 一種透明電極用黏著劑組合物,其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交聯劑及式(II):
    Figure 104139476-A0305-02-0042-2
    (式中,R1表示碳數1~5之烷基,R2、R3、R4、R5及R6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5之烷基或碳數1~5之烷氧基,R7表示碳數1~5之烷基,m表示4~20之整數)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中源自具有羧基之單體的結構單元之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之總結構單元100質量份未達2質量份,交聯劑之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100質量份為0.1~1質量份,式(II)所表示之矽烷化合物之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100重量份為0.01~10質量份。
TW104139476A 2014-11-28 2015-11-26 光學積層體 TWI7050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41456A JP6428202B2 (ja) 2014-11-28 2014-11-28 光学積層体
JP2014-241456 2014-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7149A TW201627149A (zh) 2016-08-01
TWI705000B true TWI705000B (zh) 2020-09-21

Family

ID=56088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9476A TWI705000B (zh) 2014-11-28 2015-11-26 光學積層體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428202B2 (zh)
KR (1) KR102510742B1 (zh)
CN (1) CN105647439B (zh)
TW (1) TWI7050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80540B2 (ja) * 2016-09-28 2019-09-25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フィルム
JP7030436B2 (ja) * 2016-09-29 2022-03-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層付偏光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920825B2 (ja) * 2017-02-02 2021-08-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
JP6900213B2 (ja) * 2017-03-21 2021-07-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層および映り込み防止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71049B2 (ja) * 2017-04-12 2021-05-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7229655B2 (ja) * 2017-05-24 2023-02-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
JP2019155907A (ja) 2018-03-12 2019-09-1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体、複合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8943108B (zh) * 2018-05-11 2021-02-02 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裁切设备及应用其的裁切方法
CN110471134A (zh) * 2018-05-11 2019-11-19 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表面处理液及光学膜
CN110465978A (zh) * 2018-05-11 2019-11-19 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裁切刀具、裁切设备及应用其的裁切方法
JP7286324B2 (ja) * 2019-01-17 2023-06-0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表示体
TW202200695A (zh) * 2020-03-09 2022-01-01 美商羅門哈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光學透明的剪切增稠流體以及包含其的光學顯示裝置
CN117143545B (zh) * 2023-10-31 2024-03-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电池和用电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31033A (ja) * 1997-08-28 1999-05-18 Lintec Corp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粘着シート
TW201321805A (zh) * 2011-10-12 2013-06-01 Sumitomo Chemical Co 偏光膜、圓偏光板及其等之製造方法
WO2013100115A1 (ja) * 2011-12-27 2013-07-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及び円偏光板を有する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WO2014030666A1 (ja) * 2012-08-24 2014-02-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透明電極、電子デバイス、および透明電極の製造方法
JP2014152317A (ja) * 2013-02-13 2014-08-25 Lintec Corp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2014162835A (ja) * 2013-02-25 2014-09-08 Lintec Corp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22993B2 (ja) 1990-12-25 2000-03-21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層を有する偏光板
JP2004115817A (ja) * 2003-12-04 2004-04-15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粘着剤組成物
JP2009058859A (ja) * 2007-09-03 2009-03-1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積層体
JP5591477B2 (ja) * 2008-03-13 2014-09-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用粘着剤組成物、光学部材用粘着剤層、粘着型光学部材、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31033A (ja) * 1997-08-28 1999-05-18 Lintec Corp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粘着シート
TW201321805A (zh) * 2011-10-12 2013-06-01 Sumitomo Chemical Co 偏光膜、圓偏光板及其等之製造方法
WO2013100115A1 (ja) * 2011-12-27 2013-07-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及び円偏光板を有する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WO2014030666A1 (ja) * 2012-08-24 2014-02-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透明電極、電子デバイス、および透明電極の製造方法
JP2014152317A (ja) * 2013-02-13 2014-08-25 Lintec Corp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2014162835A (ja) * 2013-02-25 2014-09-08 Lintec Corp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01716A (ja) 2016-06-02
KR102510742B1 (ko) 2023-03-15
TW201627149A (zh) 2016-08-01
CN105647439A (zh) 2016-06-08
KR20160064997A (ko) 2016-06-08
CN105647439B (zh) 2019-05-03
JP6428202B2 (ja) 2018-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5000B (zh) 光學積層體
TWI553085B (zh) 黏著劑片材、附有黏著劑之光學膜及光學積層體
TWI449766B (zh) An optical film with an adhesive and an optical laminate using the same
KR101900982B1 (ko) 점착제 부착 광학 필름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광학 적층체
TWI545165B (zh) 液晶面板
CN104927691B (zh) 带粘合剂的树脂膜及使用其的光学层叠体
TWI729036B (zh) 黏著劑組成物、黏著劑片及附黏著劑的光學膜
TWI400312B (zh) 黏著劑
JP6206070B2 (ja) 粘着剤付き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積層体
KR102473610B1 (ko) 점착제 조성물, 점착제층, 및 점착제층 부착 광학 부재
TWI675081B (zh) 附有黏著劑之光學薄膜及光學積層體
TWI416177B (zh) Adhesive-containing polarizing film, optical laminates and polarized film sets
TWI597340B (zh) 光學積層體及液晶顯示裝置
TWI701306B (zh) 黏著劑組成物、黏著劑片、附黏著劑之光學膜及光學積層體
TWI781113B (zh) 黏著劑組成物
KR20140120937A (ko) 점착제 시트, 점착제 부착 광학 필름, 광학 적층체, 및 점착제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JP632465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721064B (zh) 附黏著劑層的光學膜及光學積層體
TWI784005B (zh) 附黏著劑層偏光板
CN106010382B (zh) 光学层叠体及液晶显示装置
TWI727008B (zh) 附黏著劑層之光學構件
TW201313857A (zh) 黏著劑組合物、黏著劑片材、附黏著劑之光學膜及光學積層體
JP6008027B2 (ja) 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積層体
TWI816637B (zh) 附有黏著劑之樹脂膜及含有該樹脂膜之光學積層體
JP2019174814A (ja) 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積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