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9168B - 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9168B
TWI699168B TW106123376A TW106123376A TWI699168B TW I699168 B TWI699168 B TW I699168B TW 106123376 A TW106123376 A TW 106123376A TW 106123376 A TW106123376 A TW 106123376A TW I699168 B TWI699168 B TW I6991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s
tube
manufacturing
nozzle
fo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3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1616A (zh
Inventor
古田勇貴
関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雷恩自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雷恩自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雷恩自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1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1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9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9168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 Products (AREA)
  • Confectionery (AREA)
  • Genera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s (AREA)
  •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s For Dough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是有關將固體物供應至食品材料的內部製造包餡食品的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其解決手段為具備:具有聚合管嘴(9)的包餡機(2);將固體物(S)供應至上述聚合管嘴(9)的固體物供應裝置(41);及控制上述包餡機(2)及上述固體物供應裝置(41)的動作的控制裝置(17),上述聚合管嘴(9)在內筒(55)的內側具備中心筒(36),上述中心筒(36)是在中心筒(36)的外圍具備複數螺旋狀的百葉部(37c),在上述內筒(55)與上述中心筒(36)之間具備以上述百葉部(37c)所區隔的第一食品材料(6)的螺旋狀的流路(Q2)為特徵。

Description

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將莓或栗子等的水果,或水煮蛋等的固體物供應至餡包等的點心或漢堡等調理食品的內部來製造包餡食品的方法及其裝置。更詳細而言,有關在固體物與包覆固體物的食品材料之間不形成空隙地製造內包固體物的包餡食品。
以往,內包固體物的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具有:外筒與內筒,在該內筒的內側,形成以中心筒為同心圓狀,外筒與內筒在側壁具有食品材料的供應口,以外筒與內筒的間隙作為外皮材的通路,並以內筒與中心筒的間隙作為內餡材的通路,中心筒為固體物的通路,將該等筒構件的下端位準以外筒為下位,內筒的下端是比外筒設置在更上位,並構成使中心筒的下端位準與固體物的投入時機同步設置成可上下移動的固體物供應裝置。在該固體物供應裝置具備將固體物壓入內餡材之中可在中心筒的內部上下移動的壓桿(與活塞同樣)。此外,該成形裝置是構成從內包固體物之棒形食品生麵糰包覆裁斷包餡食品的 一對轉盤的包餡裁斷裝置(例如參閱專利文獻1)。
又,其他的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構成與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固體物供應裝置相同的裝置,並且,具備可使得3個以上的角形片彼此滑動,被該等的角形片所包圍,藉著使形成在該等中央的圍體開合構成從棒形的食品生麵糰裁斷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裁斷裝置(例如參閱專利文獻2)。
並且,其他的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為內包複數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具備有複數固體物個別下降的通路的管構件,及可在該管構件之中上下移動的活塞,在該活塞的下面具備將上述複數固體物朝該等的中心推壓的推壓面(例如參閱專利文獻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2-27314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實開平4-113589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0-148493號公報
專利文獻1記載的製造裝置雖是從食品材料的供應口通過內筒的內側送出內餡材,此時,使中心筒下降在內餡材的出口的內側部可藉中心筒的外圍,形成空間 (袋體)。在此從上方落下固體物,投入袋體。接著使中心筒上升,將從固體物的周圍送入內餡材的固體物埋設於內餡材內。但是,使形成袋體的中心筒上升時,內餡材從外圍一起向內側移動,在與固體物分離的上方內餡材封閉有底的袋體的固體物與內餡材之間有形成間隙的場合,將內含如以上形成之空隙的包餡食品加熱處理時會使得形成空隙的空氣膨脹而有包餡食品破裂的問題。該問題即使使用專利文獻2記載的裁斷裝置的場合也是同樣。
又,專利文獻3記載的製造裝置雖是製造內包兩個固體物的包餡食品,但是在製造大小等的規格不同的包餡食品時,會有不能調整固體物的間隔以適合各規格的問題。並且,在固體物間或固體物與內餡材之間形成有空隙,會有包餡食品內存有空隙的問題。
本發明是為解決如以上的問題所研創而成,以在包餡食品所內包之固體物與內餡材(食品材料)之間不形成空隙的方式,提供穩定包餡食品進行製造的方法及其裝置為課題。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具有以下的構成。亦即,使用具備有聚合管嘴的包餡機,及朝上述聚合管嘴供應固體物的固體物供應裝置的製造裝置內包上述固體物的包餡食品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在上述聚合管嘴的中心筒與內筒之間將第一食品材料流下至複數的百葉部所形 成之複數的流路,一邊使通過上述中心筒的下端的複數條上述第一食品材料沿著上述內筒的軸向的中心移動並接合,在上述內筒的下端部的內部向上述中心集合以形成上述第一食品材料所成之有底狀的空間,通過上述中心筒的內部朝上述空間的底部從上述固體物供應裝置供應固體物,以在上述內筒的內部流下的上述第一食品材料包覆上述固體物,從上述內筒的吐出口吐出內包著上述固體物的棒形食品。
並且,上述百葉部是以形成螺旋狀,將上述第一食品材料流下至上述百葉部所形成之複數螺旋狀的流路在上述內筒下端部的內部以漩渦狀接合複數條的上述第一食品材料為特徵。
又,以在上述內筒的下端部具備內管嘴,藉上述內管嘴的旋轉對上述內管嘴內的上述第一食品材料賦予旋轉為特徵。
並且,以藉上述中心筒的旋轉對上述內筒內的上述第一食品材料賦予旋轉為特徵。
又,在上述聚合管嘴中使第二食品材料從上述內筒與上述內筒的外側所具備的外筒之間流下,從上述外筒的吐出口吐出以上述第二食品材料包覆內包著上述固體物之上述第一食品材料的棒形食品為特徵。
又,藉上述包餡機所具備的裁斷裝置從上述棒形食品裁斷內包著固體物的包餡食品為特徵。
並且,內包有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具有聚合管嘴的包餡機;將固體物 供應至上述聚合管嘴的固體物供應裝置;及控制上述包餡機及上述固體物供應裝置的動作的控制裝置,上述聚合管嘴在內筒的內側具備中心筒,上述中心筒是在中心筒的外圍具備複數的百葉部,在上述內筒與上述中心筒之間具備以上述百葉部所區隔的第一食品材料的複數的流路。
又,上述中心筒是以具備螺旋狀的上述百葉部,具備螺旋狀的上述流路為特徵。
並且,在上述內筒的下端部具備內管嘴,上述內管嘴為可自由旋轉的特徵。
又,上述中心筒是以可自由旋轉為特徵。
並且,上述聚合管嘴在上述內筒的外側具備外筒,具備上述內筒與上述外筒之間所形成的第二食品材料的流路為特徵。
又,上述控制裝置是控制相對於上述包餡機所具備裁斷裝置的1次裁斷動作進行1次或複數次上述固體物供應裝置之固體物的供應動作為特徵。
又,上述固體物供應裝置具備將供應上述聚合管嘴的固體物壓入至上述聚合管嘴內之下方位置為止的壓入裝置,上述壓入裝置,具備:在上述聚合管嘴內移動的桿,及栓鎖於上述桿的下端部的活塞,上述桿及上述活塞是形成中空狀,在上述桿的上端部具備吸引裝置及/或壓縮空氣供應裝置為特徵。
又,上述固體物供應裝置具備將供應上述聚合管嘴的固體物壓入至上述聚合管嘴內之下方位置為止的壓入裝置,上述壓入裝置,具備:在上述聚合管嘴內移動 的桿,及栓鎖於上述桿的下端部的活塞,可控制上述活塞壓入上述固體物的下降端位置為特徵。
又,上述固體物供應裝置是可控制在供應一固體物之後至供應下一固體物為止的時間為特徵。
根據本發明,朝有底狀的食品材料的底部(袋體)供應固體物,在筒體內可以使固體物與食品材料一邊流下並將食品材料從固體物的底部朝頭部依序包覆而可穩定製造固體物與食品材料密接的包餡食品。
並且,在包餡食品內包複數固體物的場合,各固體物的間隔是可藉著從控制裝置設定的固體物供應裝置供應各固體物之時間的增減,或使壓入固體物之活塞的下降端位置上下來調整,可以適合各規格的方式在包餡食品的內部配置固體物。
1: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
2:包餡機
5:內包材供應裝置
6:第一食品材料、內包材
7:外皮材供應裝置
8:第二食品材料、外皮材
9:聚合管嘴
10:棒形食品
11:裁斷裝置
13:輸送機裝置
17:控制裝置
21:上部盒
22:上部外筒
23:下部盒
25:上部內筒
29:內管嘴
31:外管嘴
36:中心筒
37:筒構件
37a:筒部
37c:百葉部
37d:下端
41:固體物供應裝置
49d:活塞
51:(有底狀的)空間
51a:底部
55:內筒
57:外筒
61:包入裝置
65:封閉裝置
88:生麵糰(外皮材)
101: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
102:包餡機
109:聚合管嘴
S、S1~S4:固體物
P、P1、P2:(內包著固體物)包餡食品
P3:(內包著包餡食品P)包餡食品
第1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的整體構成的前面說明圖。
第2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的構成的側面說明圖。
第3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的構成的上面說明圖。
第4圖是使用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所具備聚合管嘴的構成的部份剖面的前面說明圖。
第5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第4圖表示的A-A箭頭的聚合管嘴之構成的剖視圖的上面說明圖。
第6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食品材料在第4圖表示之A-A箭頭,及第5圖表示之B-B箭頭的聚合管嘴內之食品材料移動的剖面透視圖的說明圖。
第7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食品材料及固體物在第4圖表示之A-A箭頭,及第5圖表示之B-B箭頭的聚合管嘴內移動的剖面透視圖的說明圖。
第8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食品材料及固體物在第4圖表示之A-A箭頭,及第5圖表示之B-B箭頭的聚合管嘴內移動的剖面透視圖的說明圖。
第9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食品材料及固體物在第4圖表示之A-A箭頭,及第5圖表示之B-B箭頭的聚合管嘴內移動的剖面透視圖的說明圖。
第10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食品材料及固體物在第4圖表示之A-A箭頭,及第5圖表示之B-B箭頭的聚合管嘴內移動的剖面透視圖的說明圖。
第11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的製造步驟的說明圖。
第12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的製造步驟的說明圖。
第13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的製造步驟的說明圖。
第14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的製造步驟的說明圖。
第15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的製造步驟的說明圖。
第16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的製造步驟的說明圖。
第17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的製造步驟的說明圖。
第18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的製造步驟的說明圖。
第19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的製造步驟的說明圖。
第20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三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的製造步驟的說明圖。
第21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三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的製造步驟的說明圖。
第22圖是使用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四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所具備聚合管嘴之構成的部份剖面的前面說明圖。
第23圖是使用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四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所具備聚合管嘴之構成的部份剖面的前面說明圖。
第24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的整體構成的前面說明圖。
第25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所具備封閉裝置的說明圖,(A)圖為裁斷裝置的上視圖,(B)圖是以剖面表示製造步驟的前視圖。
第26圖是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所具備封閉裝置的說明圖,(A)圖為裁斷裝置的上視圖,(B)圖是以剖面表示製造步驟的前視圖。
以下,使用圖示針對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內包固體物的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1的構成說明。
如第1圖至第5圖概念性概略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之內包固體物的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1是例如製造以1粒鹹蛋黃(鹽漬後之鴨蛋的蛋黃)為固體物S、以蓮子的實餡為內包材(第一食品材料)6、並以小麥粉為主原料的生麵糰為外皮材(第二食品材料)8所構成之三層構造的月餅的包餡食品P1進行說明。
製造裝置1具備包餡機2。該包餡機2具備架台3,在架台3的上部具備內包材供應裝置5與外皮材供應裝置7。內包材供應裝置5,具備:收容作為第一食品材料之內包材6的內包材用料斗5a;內置於內包材用料 斗5a底部的螺桿5b;及在螺桿5b前端側的葉片泵5c。外皮材供應裝置7,具備:收容作為第二食品材料之外皮材8的外皮材用料斗7a;內置於外皮用料斗7a底部的螺桿7b;及在螺桿7b前端側的葉片泵7c。
包餡機2的架台3的前面且在內包材供應裝置5與外皮材供應裝置7之間具備聚合管嘴9。聚合管嘴9是以內包材6包覆固體物S的外側。另外,將外皮材8重疊於內包材6的外側之三重構造的棒形食品10吐出。
裁斷裝置11位在聚合管嘴9的下方。裁斷裝置11具備複數百葉片11a。複數百葉片11a形成可以使該等所圍繞的百葉開口11b擴縮。裁斷裝置11藉著百葉開口11b的縮小從棒形生麵糰10裁斷內包有固體物S的包餡食品P1。
輸送機裝置13是位在上述裁斷裝置11的下方。該輸送機裝置13具備捲繞在以驅動馬達(省略圖示)所驅動的驅動滑輪13a之環狀的輸送帶13b,間歇地搬運包餡食品P1。並且,上下移動板15是在聚合管嘴9的下方位置,可在輸送帶13b的內側上下移動。伴隨該上下移動板15的上下移動使輸送帶15b的搬運面的一部份上下移動。在此,也有說明輸送機裝置13上下移動的場合。
製造裝置1具備控制上述各裝置之驅動的控制裝置17。並且,由於上述內包材供應裝置5、外皮材供應裝置7、裁斷裝置11及輸送機裝置13也可以是習知的 構成,因此省略針對其構成的詳細說明。
聚合管嘴9具備上部盒21與下部盒23。上部盒21具備上述外筒22與上部內筒25。該上部外筒22在各個側部具備連接口22a及連接口22b。該連接口22a與內包材供應裝置5連通。並且,該連接口22b與外皮材供應裝置7連通。在上述外筒22的內側具備有與該上部外筒22的筒部22c成同心圓狀的上述內筒25。該上部內筒25為中空,具備與連接口22a連通的筒部的側面開口。該上部內筒25形成可以使內包材6自由通過。又,在上部外筒22的筒部22c的內周圍面與上述上部內筒25的外圍面之間形成有環狀的流路R1。該環狀的流路R1是與連接口22b連通。因此,上部外筒22形成使外皮材8可自由通過其內部。
在上述內筒25的下端部具備透過旋轉構件27可自由旋轉的內包材用的內管嘴29。旋轉構件27具備外側凸緣27a與內側凸緣27b,外側凸緣27a與內側凸緣27b是透過3條的肋27c形成為一體。內側凸緣27b的上端部是可自由旋轉地嵌合於上部內筒25的下端部,內側凸緣27b的下端部是與內管嘴29栓鎖成一體。旋轉構件27的外側凸緣27a是可在上部盒21與下部盒23之間自由旋轉。在外側凸緣27a的外圍形成有齒輪,與內置於架台3的馬達等的驅動機構(省略圖示)連動連結而可藉著控制裝置17控制變速。
下部盒23具備外皮用的外管嘴31、殼體 33。該外管嘴31是從殼體33的下方嵌合,以螺帽構件35固定。將此殼體33安裝在上部外筒22的下面,藉此配置使外管嘴31在內管嘴29的外側圍繞著內管嘴29。在此,以上部內筒25、內側凸緣27b及內管嘴29構成內筒55。並以上部外筒22、外側凸緣27a及外管嘴31構成外筒57。
內管嘴29的外圍面與外管嘴31的內周圍面之間形成有環狀的流路R2,環狀的流路R2與形成在上述上部盒21的環狀的流路R1連通形成有第二食品材料的外皮材8通過聚合管嘴9的內部的環狀的流路R。亦即,在內筒55與外筒57之間形成有第二食品材料的流路R。
在上部內筒25的內側具備有中心筒36。該中心筒36是將固體物S引導至聚合管嘴9內的下方位置為止的管狀構件。該中心筒36具備:筒構件37、凸緣構件38及螺帽構件39。筒構件37具備:筒狀的筒部37a;筒部37a上端的螺紋部37b;及從筒部37a的外圍面突出至筒部37a的下端部外圍的3支螺旋狀的百葉部37c。中心筒36是栓鎖筒構件37與中空的凸緣構件38,以螺帽構件39固定藉此形成一體。中心筒36是從上部內筒25的上方插入,以將凸緣構件38的凸緣部38a載放於上部內筒25上面的狀態藉螺帽構件40固定於上部內筒25。中心筒36是藉調節筒構件37相對於凸緣構件38的安裝位置而可調節整體的長度。
筒構件37的3個百葉部37c為相同形狀,以 等間隔配置在筒部37a的外圍。百葉部37c的上端是配置在比筒構件37的下端37d的更上方,百葉部37c的下端是配置在比筒構件37的下端37d更向下方突出。百葉部37c是配置在內管嘴29的內側,配置與內管嘴29的內周圍成稍微分離。百葉部37c是相對於筒構件37的軸向(第4圖的上下方向)形成螺旋狀。百葉部37c是平面顯示為大致扭轉120度形成。
在筒構件37的筒部37a與上部內筒25之間形成有環狀的流路Q1,其下方(下游側)在內管嘴29的內周圍面與中心筒36之間形成有以3個百葉部37c所區劃的3條螺旋狀的流路Q2,並且,在其下方藉內管嘴29形成有流路Q3,藉流路Q1、Q2及Q3形成第一食品材料的內包材6通過的流路Q。亦即,在中心筒36與內筒55之間形成有第一食品材料的流路Q。
固體物供應裝置41是可自由拆裝地載放於聚合管嘴9的上部。固體物供應裝置41具備底板43、托盤45、轉盤47及壓入裝置49。托盤45是安裝在底板43的上面,內置轉盤47。轉盤47是藉著底板43的下面所具備的驅動裝置(省略圖示)間歇旋轉驅動。
轉盤47是在圓周上等間隔具備24個收容孔47a。轉盤47藉著驅動裝置以每15度間歇地朝一方向(第3圖的左旋轉)旋轉。將固體物S收容於收容孔47a,使轉盤47間歇性旋轉,藉此將固體物S間歇地供應至聚合管嘴9內。
固體物供應裝置41在轉盤47及聚合管嘴9的上方具備壓入裝置49。該壓入裝置49是將供應聚合管嘴9內的固體物S壓入至聚合管嘴9內的下方位置用的裝置。壓入裝置49具備作為直接連動之致動器的無桿汽缸49a。無桿汽缸49a是配置使其滑塊49b的移動方向沿著垂直方向。滑塊49b具備桿49c。桿49c是配置使其長方向沿著垂直方向。桿49c的下端部栓鎖有活塞49d。活塞49d是配置成可插穿於旋轉停止後的轉盤47的收容孔47a。
使用第6圖針對從上部內筒25朝內管嘴29推出之內包材6的流動說明。從內包材供應裝置5供應的內包材6是在上部內筒25與筒構件37之間的環狀流路Q1內沿著筒構件37的軸向流下(參閱第4圖)。並且,內包材6流下至上部內筒25與3個百葉部37c所區隔之螺旋狀的流路Q2內。使得分成3條的內包材6沿百葉部37c的形狀朝著相對於筒構件37的軸向傾斜的下方流下。3條的內包材6通過筒構件37的下端37d時,沿著百葉部37的形狀流下,並朝向內側,即內管嘴29的軸向的中心移動,在內管嘴29內接合。
通過3個百葉部37c的下端的3條的內包材6是藉著與朝百葉部37c的扭轉方向(第6圖的左旋轉)旋轉之內管嘴29的摩擦賦予周圍方向(第6圖的箭頭C)的旋轉。內包材6是以藉著百葉部37朝斜向下方的移動與藉著內管嘴29朝周圍方向之移動的合力一邊旋轉並於 流路Q3內流下。
在管構件37的下端37d的下方接合的內包材6形成有具備底部51a的有底狀的空間51。該底部51a形成為以3條螺旋狀的板狀的內包材6向中心集合並扭轉的錘形。從平面顯示該底部51a時,將3條的內包材6捲繞成漩渦所形成。並且,在此雖說明使內管嘴29旋轉,但具備不旋轉內管嘴29的場合,亦即,即使內筒55的下端部不旋轉的場合,仍可形成扭轉的錘形的底部51a。
接著,使用第7圖至第14圖針對將固體物S內包於第一食品材料的內包材6的步驟說明。在此,在棒形食品10的內部以預定的間隔D配置有3個固體物S(參閱第11圖)。
控制裝置17是相對於裁斷裝置11的1次裁斷動作控制進行1次固體物供應裝置41之固體物S的供應動作。並且,設固體物供應裝置41供應固體物S之期間的時間為T。時間T是與裁斷裝置11的裁斷動作同步。
在此,針對已在棒形的內包材6供應2個固體物S成上下配置的狀態之後說明。下一個固體物S是藉著固體物供應裝置41落下至中心筒36的內部,供應於內包材6的空間51。此時,底部51a形成向下方凹陷的錘形,藉此將固體物S配置在底部51a的中心。並且,固體物S是藉活塞49d輕度地朝空間51的底部51a壓入(參閱第11圖)。
固體物S是一邊集合3條的板狀內包材6伴隨流下於內管嘴29內而從固體物S的底部Sa朝側部Sb,並朝向頭部Sc的順序為內包材6所包覆而埋沒於棒形的內包材6(參閱第7圖至第10圖與第11圖至第13圖)。此時,藉內管嘴29的旋轉對棒形的內包材6賦予周圍方向的旋轉,將3條的板狀內包材6扭轉促進到中心的移動。將上述流下的內包材6接合地捲繞於固體物S的外圍,防止在與固體物S之間產生空隙。
藉活塞19進行固體物S之壓入來決定先供應的固體物S與接著供應之固體物S的間隔D。下一個固體物S是與首先的固體物S同樣為內包材6所包覆,在棒形的內包材6的內部等間隔配置3個固體物S。
外皮材8被從內管嘴29與外管嘴31之間吐出。將以外皮材8包覆棒形內包材6之後的棒形食品10從外管嘴31的吐出口31a吐出。棒形食品10是在上下等間隔內包3個固體物S。
裁斷裝置11的複數百葉片11a是從進入百葉開口11b內的棒形食品10的下端部裁斷包餡食品P1。此時,百葉片11a裁斷在棒形食品10的內部成上下配置的固體物S之間(參閱第14圖)。
包餡食品P1被上下移動的輸送機裝置13承接而朝下游側搬運。該包餡食品P1是以習知的衝壓裝置衝壓,成形為月餅。並且,月餅是在其上面塗抹蛋黃,不爆開地進行烘焙。
上述說明中,雖已說明百葉部37c是相對於筒構件37的軸向形成螺旋狀,但百葉部37c也可相對於筒構件37的軸向形成直線形。此時,內包材6流下至百葉部37c所區隔之直線形的流路Q2內。被分成3條的內包材6通過筒構件37的下端37d時,沿著百葉部37的形狀流下並向內側移動,在內管嘴29內接合而流下至流路Q3內。並且,形成有錘形的有底狀的空間51。此外,伴隨著內管嘴29旋轉的錘形空間51在周圍方向被扭轉。
接著,以第15圖至第19圖針對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之內包固體物的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1說明。並且,對與第一實施形態的製造裝置1相同的構成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詳細說明。本發明第二實施形態的製造裝置1是針對將內包有2個固體物S的包餡食品P2包餡裁斷的場合說明。
第一實施形態雖是在棒形食品10的內部以等間隔配置複數個固體物S,但第二實施形態是在棒形食品10的內部以預定的間隔配置4個固體物S(參閱第17圖)。為方便說明起見,從下方設固體物S1、S2、S3、S4。並且,設固體物S1與固體物S2的間隔及固體物S3與固體物S4的間隔為D1,設固體物S2與固體物S3的間隔為D2,設固體物S1與固體物S3的間隔及固體物S2與固體物S4的間隔為D3。設定間隔D2大於間隔D1。
製造裝置1的控制裝置17是控制裁斷裝置11在進行每一次裁斷動作使固體物供應裝置41進行2次固 體物S的供應動作。另外,設固體物供應裝置41供應固體物S1與固體物S2期間的時間,及供應固體物S3與固體物S4期間的時間為T1,設供應固體物S2與固體物S3期間的時間為T2,設供應固體物S1與固體物S3期間的時間,及供應固體物S2與固體物S4期間的時間為T3。設定時間T2比時間T1長並輸入至控制裝置17。
接著,針對將固體物S內包於內包材6的步驟說明。在此,針對已將固體物S1及S2供應至棒形的內包材6並成上下配置的狀態之後說明。固體物S3是藉固體物供應裝置41的轉盤47的旋轉落下至中心筒36的內部,供應至內包材6的空間51。
藉活塞49d將固體物S3輕度壓入空間51的底部51a(參閱第15圖)。活塞49d在推壓先供應的固體物S1之後經過時間T3後,並且推壓先供應的固體物S2之後經過時間T2後壓入固體物S3,隨後上升。
固體物S3與內包材6一起邊旋轉並流下。從百葉部37c之間流下的3條螺旋狀且為板狀內包材6是與固體物S3的外圍捲繞地接合,從固體物S3的底部Sa朝側部Sb,並朝向頭部Sc的順序包覆(參閱第16圖)。
接著,將固體物S4供應至新的內包材6的空間51,藉活塞49d朝著空間51的底部51a輕度地壓入(參閱第17圖)。活塞49d在推壓先供應的固體物S2之後經過時間T3後,並且推壓先供應的固體物S3之後經過時間T1後壓入固體物S4,隨後上升。藉活塞49d使固體 物S3與固體物S4的間隔成為D1。固體物S4是與固體物S3被包覆於內包材6(參閱第18圖)。
裁斷裝置11從棒形食品10的下端部裁斷包餡食品P2。此時,裁斷裝置11的百葉片11a裁斷在棒形食品10的內部成上下配置的固體物S2與固體物S3之間,包餡食品P2內包2個固體物S(S1、S2)(參閱第19圖)。
如上述,2個固體物S的間隔D1是可藉著增減從設定於控制裝置17之固體物供應裝置41供應固體物S的時間T1來調整。同樣地,在棒形的內包材6內彼此相鄰的固體物S2與固體物S3的間隔D2也可以藉時間T2的增減來調整。
包餡食品P2是藉著上下移動的輸送機裝置13承接,並向下游側搬運。使該包餡食品P2傾倒,以習知的衝壓裝置衝壓。將衝壓後的包餡食品P2成形為2個固體物橫向配置的狀態。
接著,針對本發明第三實施形態之內包固體物的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1以第20圖及第21圖說明。並且,對與第一實施形態,或第二實施形態的製造裝置1相同的構成賦予相同符號並省略詳細說明。第三實施形態的製造裝置1中,針對藉著控制固體物供應裝置41的活塞49d的下降端位置包覆裁斷內包有2個固體物S之包餡食品P2的場合說明。
第二實施形態的製造裝置1是藉控制各固體 物S的供應時間T1及T2使得相鄰彼此的固體物S1及固體物S2的間隔D1與固體物S2及固體物S3的間隔D2不同。但是,第三實施形態的製造裝置1中,即使設供應各固體物S的時間T的間隔為一定,仍可藉控制活塞49d的下降端位置來控制各固體物S的間隔。
製造裝置1的控制裝置17是將固體物供應裝置41之轉盤47的間歇性動作間隔控制為一定。並且,壓入裝置49的無桿汽缸49a為可檢測滑塊49b的動作位置的機構,透過桿49c與滑塊49b連結的活塞49d的下降端位置是可藉控制裝置17進行控制。在此,壓入裝置49雖具備無桿汽缸49a已作說明,但只要是可檢測活塞49d的動作位置的機構,則不限於此,例如也可以伺服馬達等驅動以線性軸承自由滑動支撐之滑塊的機構。
在此,設固體物S3壓入中心筒36的下端面與活塞49d的下端面的距離時為L1,壓入固體物S4時為L2,使距離L1比距離L2短的方式設定於控制裝置17。亦即,控制使得壓入後續的固體物S4時之活塞49d的下降端位置低於壓入先行的固體物S3時之活塞49d的下降位置。該控制在先行的固體物S1與後續的固體物S2也同樣進行控制。
裁斷裝置11是從內包有4個固體物S的棒形食品10的下端部裁斷內包著固體物S1及S2的包餡食品P2。如上述,控制活塞49d的下降端位置,可藉此自由地變更間隔D1、間隔D2。
接著,針對內包本發明第四實施形態之固體物的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1以第22圖及第23圖說明。並且,對與上述實施形態的製造裝置1相同的構成賦予相同符號並省略詳細說明。第四實施形態的製造裝置1是針對使中心筒136旋轉的場合說明。
聚合管嘴119是在上部內筒25的內側具備中心筒136。中心筒136具備固定筒137及在固定筒137的內側呈同心狀的旋轉筒150。
固定筒137具備筒構件138、突緣構件139及螺帽構件140。筒構件138具備筒狀的筒部138a,在筒部138a的上端具備螺紋部138b,筒部138a的下端部的內周圍具備軸承部138c。突緣部139具備上突緣構件139a與下突緣構件139b。突緣構件139為中空形狀,下突緣構件139b是在內周圍下端部具備螺紋部。固定筒137是栓鎖筒構件138與下突緣構件139b,並以螺帽構件140固定藉此形成一體。
旋轉筒150具備:筒構件152、作為動力傳達構件的齒輪構件154及螺帽構件156。筒構件152具備筒狀的筒部152a,在筒部152a的上端具備螺紋部152b,筒部152a的下端部的外圍具備從筒部152a的外圍面突出的3條螺旋形的百葉部152c。旋轉筒150是栓鎖筒構件152的螺紋部152b與齒輪構件154的螺紋部,並以螺帽構件156固定藉此形成一體。旋轉筒150是可自由旋轉被支撐在內置於固定筒137之突緣構件139的軸承構件158與上 述軸承部138c。旋轉筒150是透過齒輪構件154與馬達等的驅動機構(省略圖示)連動連結而旋轉,藉控制裝置17起動及停止,可進行轉速等的控制。
第22圖中,聚合管嘴119具備沿著中心筒136之百葉部152c的扭轉方向而左旋轉的內管嘴29。並且,中心筒136的筒構件152是與內管嘴29相反進行右旋轉。本實施形態中,除內管嘴29的旋轉也使得筒構件152旋轉,對通過百葉部152c的內包材6賦予朝著周圍方向較大的旋轉,在形成於內管嘴29的內周圍面與中心筒136之間的流路Q2內促進內包材6的流下。因此,內包材6在通過筒構件152的下端152d之後,更劇烈地朝向內側移動,因此增加內包材6對固體物S的密接度。
如第23圖的圖示,也可以使中心筒136旋轉,固定內管嘴161。此時,內管嘴161是栓鎖於上述內筒25下端的螺紋部。取代旋轉構件27將環狀構件163嵌合於上部盒21與下部盒23之間。此時,僅藉著筒構件152的旋轉,對內包材6賦予周圍方向的旋轉。
如從上述說明可理解,使內管嘴及/或中心筒相對地旋轉,控制該等的轉速可藉此調節流下至流路Q2之內包材6的流下速度,可使內包材6之底部51a的形狀變化。因此,製造裝置1可對應內包材6的硬度或延展性等的性狀或固體物S的形狀等適當控制,可穩定製造包餡食品。
以上,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已作說明,但 本發明不限於以上的實施形態,在申請專利範圍記載的發明的範圍內可進行種種的變更,該等當然也為本發明的所包含。
安裝於中心筒16的筒構件17的百葉部37c的數量,只要是2個以上的複數個即可。複數個百葉部37c是以在筒部37的外圍等間隔配置於中心筒36為佳。並且,相對於筒部37a之百葉部37c的傾斜(螺旋的前導)可相對於上述實施例緩急地變更。並可變更沿著筒部37a的長方向的百葉部37c的長度。另外,也可變更從筒部37a的下端37d向下方突出的百葉部37c的長度。如上述藉百葉部37c的數量或形狀的變更,可調節內包材6的流下的狀態。
並且,對應固體物S的大小、內包材6的性狀變更百葉部37c的形狀與片數,藉此可在固體物S的外圍穩定地捲繞內包材6,防止在與固體物S之間產生空隙。
另外,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已說明包餡食品P2是以第二食品材料的外皮材8包覆內包著固體物S的第一食品材料的內包材6的3層構造,但也可以單一的食品材料包覆固體物S的包餡食品P。例如,在上述聚合管嘴9中,不使用外管嘴31,從內包材供應裝置5朝聚合管嘴9供應食品材料藉此將內包著固體物S的食品材料所構成的棒形食品從內管嘴29吐出,可製造內包有固體物S的2層構造的包餡食品P。
例如,也可衝壓內包有栗子等固體物S的2層構造的包餡食品P,製造包入栗子的豆餡糕。並且,也可在圓盤狀的生麵糰的中央載放包餡食品P,以此生麵糰包入包餡食品P製造3層構造的包餡食品。
針對進行如上述之包入成形的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使用第24圖至第26圖說明。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101具備:包餡機102、固體物供應裝置41、包入裝置61及控制裝置17。控制裝置17是控制各裝置的驅動。
包餡機102是在架台103具備內包材供應裝置5、聚合管嘴109、裁斷裝置11及輸送機裝置113。聚合管嘴109是在包餡機2的聚合管嘴9中卸下外管嘴31的構成。並且,輸送機裝置113為帶式輸送機整體可上下移動的構成。固體物供應裝置41可自由拆裝地載放於聚合管嘴109的上部。
包入裝置61是與包餡機102連設,在架台62具備滑動輸送機63、封閉裝置65及搬出輸送帶91。滑動輸送機63為帶式輸送機,可使其下游端部沿著搬運方向往返移動。
封閉裝置65具備:載放構件67、百葉裝置69、壓入裝置71及支撐輸送機81。載放構件67在其中央具備圓形的孔67a。百葉裝置69具備6個百葉片69a,可使得被複數百葉片69a所圍繞的百葉開口69b自由開合。壓入裝置71具備可自由上下移動的生麵糰緊壓構件71a與活塞71b。生麵糰緊壓構件71a是呈杯形,活塞71b 是可相對於生麵糰緊壓構件71a上下自由移動。
針對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101之包餡食品P3的製造步驟說明。從生麵糰供應輸送機83朝輸送機裝置113搬運成為外皮材的生麵糰片88,在聚合管嘴9的下方暫時地停止。使輸送裝置113上升,包餡機102從棒形食品10裁斷內包著固體物S的2層構造的包餡食品P。將包餡食品P配置在生麵糰片88的中央,將輸送機裝置113下降至初期位置。並且,將載放包餡食品P的生麵糰片88搬運至滑動輸送機63。
將生麵糰片88搬運至滑動輸送機63的前端部,藉著該前端部朝上游側的移動而落下,載放於載放構件67的上面。此時,生麵糰片88圍繞於開啟狀態的百葉裝置69的6個百葉片69a。生麵糰緊壓構件71a下降在與載放構件67之間緊壓生麵糰片88的周緣部88a。並且,從空氣壓縮機(省略圖示)朝生麵糰緊壓構件71a的內部供應壓縮空氣,並且,活塞71b下降將包餡食品P向下方壓入,使得外皮材88的中央部從載放構件67的開口67a向下方成形為碗狀。支撐輸送機81上升,支撐著成形為碗狀的生麵糰片88的底部。
在生麵糰緊壓構件71a及活塞71b上升之後,進行百葉片69a的關閉動作以縮小百葉開口69b使得百葉片69a將生麵糰片88的周緣部88a集中並封閉於包餡食品P的上方中央製造3層構造的包餡食品P3。支撐輸送機81在載放著包餡食品P3的狀態下降,朝搬出輸送 機91搬運包餡食品P3。搬出輸送機91朝下游側搬出包餡食品P3。
並且,作為變更例,也可以控制裝置17相對於裁斷裝置11的1次裁斷動作控制固體物供應裝置41進行2次以上的複數次固體物S的供應動作,藉此製造在內部內包著2個以上的複數個固體物S的包餡食品P。
並且,也可於聚合管嘴9中,在外皮材8的流路R的外側進一步呈同心狀形成1條或複數條的食品材料的流路,具備對應該等流路的食品材料的供應裝置吐出複數層第二食品材料。此時,包餡食品是由固體物、內包材及複數層的外皮材所形成。
又,也可以將桿49c及活塞49d形成為中空狀,將未圖示的吸引裝置與桿49c的上端部連通,藉此從內包材6的袋狀空間51吸引空氣。藉著吸引存在於固體物S周圍的空氣來提升固體物S與內包材6密接的效果。
並且,也可以將桿49c及活塞49d形成為中空狀,將未圖示的壓縮空氣供應裝置與桿49c的上端部連通,藉此在活塞49d位於下降端位置時,或從下降端位置上升時,從活塞49d的前端噴出壓縮空氣,並可防止具黏著性的固體物黏著於活塞49d,或可防止強力壓入固體物時固體物附著於活塞49d。此外,也可以在噴出壓縮空氣之後,藉吸引裝置從內包材6的袋狀空間51吸引空氣。藉此可同時獲得將固體物S從活塞49d分離的效果,及吸引固體物S周圍的空氣,提升固體物S與內包材6密接的 效果。
9:聚合管嘴
21:上部盒
22:上部外筒
22a:連接口
22b:連接口
22c:筒部
23:下部盒
25:上部內筒
27:旋轉構件
27a:外側凸緣
27b:內側凸緣
27c:肋
29:內管嘴
31:外管嘴
31a:吐出口
33:殼體
35:螺帽構件
36:中心筒
37:筒構件
37a:筒部
37b:螺紋部
37c:百葉部
37d:下端
38:凸緣構件
38a:凸緣部
39:螺帽構件
40:螺帽構件
55:內筒
57:外筒
Q:流路
Q1:流路
Q2:流路
Q3:流路
R:流路
R1:流路
R2:流路

Claims (15)

  1. 一種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方法,使用具備有聚合管嘴的包餡機,及朝上述聚合管嘴供應固體物的固體物供應裝置的製造裝置內包上述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在上述聚合管嘴的中心筒與內筒之間將第一食品材料流下至複數的百葉部所形成之複數的流路,一邊使通過上述中心筒的下端的複數條上述第一食品材料沿著上述內筒的軸向的中心移動並接合,在上述內筒的下端部的內部向上述中心集合以形成上述第一食品材料所成之有底狀的空間,通過上述中心筒的內部朝上述空間的底部從上述固體物供應裝置供應固體物,以在上述內筒的內部流下的上述第一食品材料包覆上述固體物,從上述內筒的吐出口吐出內包著上述固體物的棒形食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百葉部是形成螺旋狀,將上述第一食品材料流下至上述百葉部所形成之複數螺旋狀的流路,複數條上述第一食品材料是在上述內筒的下端部的內部以漩渦狀接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方法,其中,在上述內筒的下端部具備內管嘴,藉上述內管嘴的旋轉對上述內管嘴內的上述第一食品材料賦予旋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方法,其中,藉上述中心筒的旋轉對上述內筒 內的上述第一食品材料賦予旋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方法,其中,在上述聚合管嘴中使第二食品材料從上述內筒與上述內筒的外側所具備的外筒之間流下,從上述外筒的吐出口吐出以上述第二食品材料包覆內包著上述固體物之上述第一食品材料的棒形食品。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方法,其中,藉上述包餡機所具備的裁斷裝置從上述棒形食品裁斷內包著固體物的包餡食品。
  7. 一種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具有聚合管嘴的包餡機;將固體物供應至上述聚合管嘴的固體物供應裝置;及控制上述包餡機及上述固體物供應裝置的動作的控制裝置,上述聚合管嘴在內筒的內側具備中心筒,上述中心筒是在中心筒的外圍具備複數的百葉部,在上述內筒與上述中心筒之間具備以上述百葉部所區隔的第一食品材料的複數的流路。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的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其中,上述中心筒具備螺旋狀的上述百葉部,具備螺旋狀的上述流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的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其中,在上述內筒的下端部具備內管嘴,上述內管嘴為可自由旋轉。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的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其中,上述中心筒為可自由旋轉。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的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其中,上述聚合管嘴在上述內筒的外側具備外筒,具備上述內筒與上述外筒之間所形成的第二食品材料的流路。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的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其中,上述控制裝置是控制相對於上述包餡機所具備裁斷裝置的1次裁斷動作進行1次或複數次上述固體物供應裝置之固體物的供應動作。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的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固體物供應裝置具備將供應上述聚合管嘴的固體物壓入至上述聚合管嘴內之下方位置為止的壓入裝置,上述壓入裝置,具備:在上述聚合管嘴內移動的桿,及栓鎖於上述桿的下端部的活塞,上述桿及上述活塞是形成中空狀,在上述桿的上端部具備吸引裝置及/或壓縮空氣供應裝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的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固體物供應裝置具備將供應上述聚合管嘴的固體物壓入至上述聚合管嘴內之下方位置為止的壓入裝置,上述壓入裝置,具備:在上述聚合管嘴內移動的桿,及栓鎖於上述桿的下端部的活塞,可控制上述活塞壓入上述固體物的下降端位置。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的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固體物供應裝置是可控制在供應一固體物之後至供應下一固體物為止的時間。
TW106123376A 2016-07-14 2017-07-12 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TWI6991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9529 2016-07-14
JP2016-139529 2016-07-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1616A TW201801616A (zh) 2018-01-16
TWI699168B true TWI699168B (zh) 2020-07-21

Family

ID=61075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3376A TWI699168B (zh) 2016-07-14 2017-07-12 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499726B2 (zh)
CN (1) CN107616200B (zh)
HK (1) HK1244630A1 (zh)
MY (1) MY188740A (zh)
TW (1) TWI6991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4059B (zh) * 2020-08-20 2023-09-01 日商雷恩自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粒狀物的組合食品之成形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60692U (zh) * 1987-10-14 1989-04-18
JPH0453478A (ja) * 1990-06-19 1992-02-21 Morinaga & Co Ltd 粉末、顆粒又は粒状センターを有する筒状食品の製造法及び製造装置
TW201021713A (en) * 2008-11-18 2010-06-16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food including covered soli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64467A2 (en) * 2000-04-13 2004-10-06 Ole-Bendt Rasmussen Extruder with circular die for coextrusion
TW200838443A (en) * 2006-12-27 2008-10-01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wrapped food
JP5140492B2 (ja) * 2008-05-23 2013-02-06 レオン自動機株式会社 包被食品製造装置
JP5461891B2 (ja) * 2009-06-02 2014-04-02 レオン自動機株式会社 包あん機
CN204634915U (zh) * 2015-04-03 2015-09-1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出面快速的面条机
CN106720002B (zh) * 2016-12-15 2018-10-26 重庆念记食品有限公司 多功能分馅系统
CN106622518B (zh) * 2016-12-15 2018-12-28 重庆念记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装馅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60692U (zh) * 1987-10-14 1989-04-18
JPH0453478A (ja) * 1990-06-19 1992-02-21 Morinaga & Co Ltd 粉末、顆粒又は粒状センターを有する筒状食品の製造法及び製造装置
TW201021713A (en) * 2008-11-18 2010-06-16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food including covered soli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6200A (zh) 2018-01-23
HK1244630A1 (zh) 2018-08-17
MY188740A (en) 2021-12-28
JP6499726B2 (ja) 2019-04-10
JP2018014997A (ja) 2018-02-01
CN107616200B (zh) 2020-09-22
TW201801616A (zh) 201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74569B2 (ja) 食品素材の押し出し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5309535B (zh) 一种小型包子机
KR930009396B1 (ko) 고체 형상 식품재료를 가소성 식품재료로 피복한 덩어리모양 피복식품의 제조법 및 그의 장치
KR101235392B1 (ko) 도넛 형상 식품 성형 장치 및 방법
TWI650239B (zh) 多層產品製造裝置和多層產品製造方法
TWI699168B (zh) 內包固體物之包餡食品的製造方法及其裝置
JP5473394B2 (ja) 固形物包被食品の製造装置
JP5095874B1 (ja) 包被食品成形装置及び方法
WO2020063487A1 (zh) 食品加工机和包子机
JP6786556B2 (ja) 固形物供給装置および当該固形物供給装置を備えた食品の製造装置
JP5661904B1 (ja) 包被食品成形装置及び方法
JP2641028B2 (ja) 固形食品材料を可塑性食品材料で被層状態に被覆した団塊状被覆食品の製造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に用いる装置
JP6915081B2 (ja) 食品材料吐出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包被食品製造装置
JP4294725B1 (ja) 食材供給装置
JP2007055640A (ja) 定量ソフト充填装置及び定量ソフト充填装置を用いた定量ソフト充填方法
JP2008295428A (ja) 食品生地の分割装置
JP5806860B2 (ja) リング状食品の製造装置
JP4009673B2 (ja) 可食性容器の成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6158282A (ja) 食品の押出成形方法及び押出成形装置
TWI814082B (zh) 固形物供給裝置以及具備固形物供給裝置之食品製造裝置
CN115884681B (zh) 含有粒状物的组合食品的成形方法
JP2663236B2 (ja) 小麦粉混練食品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23142493A (ja) 食材充填装置、食材吐出ノズル、食品製造装置、食材充填方法及び食品製造方法
JP2017123799A (ja) 包被食品成形装置及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