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8466B - 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預處理裝置、射出成形機及射出成形方法 - Google Patents

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預處理裝置、射出成形機及射出成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8466B
TWI688466B TW104121155A TW104121155A TWI688466B TW I688466 B TWI688466 B TW I688466B TW 104121155 A TW104121155 A TW 104121155A TW 104121155 A TW104121155 A TW 104121155A TW I688466 B TWI688466 B TW I6884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ing material
temperature
container
molding
cool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1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1893A (zh
Inventor
張春暁
野龍平
帆山克明
平野秀臣
後藤大輔
中村徹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川田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住友重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川田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住友重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川田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01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1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84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8466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藉由增加成形材料中的惰性氣體的含量而能夠進一步抑制在成形時成形材料之氧化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預處理裝置、射出成形機及射出成形方法。在藉由加熱成形材料而使其乾燥之後,在填充有惰性氣體之容器(40)內,使成形材料的溫度降低。此時,將容器(40)內的壓力維持大致恆定,且使成形材料的溫度降低。並且,在容器(40)內,使成形材料的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其後,將溫度降低的成形材料供給到成形機(2)。由此,能夠增加成形材料中的惰性氣體的含量。從而,能夠抑制成形時成形材料的氧化。

Description

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預處理裝置、射出成形機及射出成形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被供給到成形機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及預處理裝置,和在使經過預處理的成形材料熔融之後將其射出到模具內的射出成形機及射出成形方法。
以往,在樹脂產品的製程中,對於被供給到射出成形機的樹脂顆粒等成形材料進行乾燥等預處理。關於成形材料的預處理,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有記載。在專利文獻1的裝置中,芯片或顆粒狀的樹脂材料經過除濕乾燥機、惰性氣體滲透裝置以及料斗之後被供給到射出成形機的可塑化裝置(參閱第1圖)。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35375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10-87752號公報
然而,若被供給到射出成形機的成形材料氧化,則成形後的樹脂產品中會產生黃變等變色。因此,習知之預處理裝置中,藉由對積存成形材料的料斗的內部供給作為惰性氣體之氮氣等而抑制成形材料的氧化。
並且,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藉由在惰性氣體環境下保管樹脂顆粒而降低在樹脂顆粒中所含有之氧量。若如此降低成形材料中的氧的含量,另外,使成形材料中含有惰性氣體,則在將該成形材料供給到射出成形機之後,即使在射出成形機內熔融及射出的過程中亦能夠抑制成形材料的氧化。
然而,近幾年,對於使用於光學組件的樹脂產品等,要求品質進一步提高,且要求能夠進一步抑制因氧化而產生之變色的技術。
本發明是鑑於這種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藉由增加成形材料中的惰性氣體的含量而能夠進一步抑制成形時成形材料之氧化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預處理裝置、射出成形機及射出成形方法。
本申請案的第1發明係一種被供給到成形機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前述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具有:a)藉由加熱成形材料而使其乾燥的製程;b)在前述製程a)之後,在填充有惰性氣體之容器內,使成形材料的溫 度降低的製程;及c)在前述製程b)之後,對前述成形機供給成形材料的製程,在前述製程b)中,將前述容器內之壓力維持大致恆定,並使成形材料的溫度降低。
本申請案的第2發明係第1發明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在前述製程b)中,使成形材料的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
本申請案的第3發明係被供給到成形機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特徵為具有:a)藉由加熱成形材料而使其乾燥的製程;b)在前述製程a)之後,在填充有惰性氣體之容器內,使成形材料的溫度降低的製程;及c)在前述製程b)之後,對前述成形機供給成形材料的製程,在前述製程b)中,使成形材料的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
本申請案的第4發明係第2發明或第3發明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在前述製程b)中,隨著時間的經過,成形材料的每單位時間的溫度降低幅度增大。
本申請案的第5發明係第2發明或第3發明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在前述製程b)中,使成形材料的溫度逐步降低。
本申請案的第6發明係第1發明至第5發明中任一發明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在前述製程b)中,使成形材料的溫度降低至60℃以下。
本申請案的第7發明係第1發明至第6發明中任一發明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前述製程b)中的前 述容器內之壓力比前述容器外的環境壓力高。
本申請案的第8發明係第7發明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前述製程b)中的前述容器內之壓力比前述成形機中的成形材料的射出壓力低。
本申請案的第9發明係第8發明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前述製程b)中的前述容器內之壓力小於1MPa。
本申請案的第10發明係第1發明至第9發明中任一發明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在前述製程b)之後,且在前述製程c)之前,還具有將成形材料的溫度維持恆定的製程。
本申請案的第11發明係第1發明至第10發明中任一發明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還具有d)測量前述成形機的供給口附近的溫度,並依據所測量之溫度來控制前述成形機內的射出噴嘴前方的成形材料的溫度的製程。
本申請案的第12發明係第1發明至第11發明中任一發明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將光學組件用成形材料作為處理對象。
本申請案的第13發明係被供給到成形機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冷卻容器,將藉由加熱而被乾燥的成形材料收容於內部;氣體供給部,將惰性氣體填充於前述冷卻容器的內部;及冷卻機構,使收容於前述冷卻容器內之成形材料的溫度降低,藉由從前述氣體供給 部供給惰性氣體,將前述冷卻容器內之壓力維持大致恆定,並且,前述冷卻機構使成形材料的溫度降低。
本申請案的第14發明係第13發明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冷卻機構使成形材料的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
本申請案的第15發明係被供給到成形機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冷卻容器,將藉由加熱而被乾燥的成形材料積存於內部;氣體供給部,將惰性氣體填充於前述冷卻容器的內部;及冷卻機構,使積存於前述冷卻容器內之成形材料的溫度降低,前述冷卻機構使成形材料的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
本申請案的第16發明係第13發明至第15發明中任一發明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裝置,其中,還具備:加熱容器,在比前述冷卻容器更靠近搬送路徑的上游側,將成形材料積存於內部;加熱乾燥機構,藉由加熱積存於前述加熱容器內之成形材料而使其乾燥;及搬送管,從前述加熱容器向前述冷卻容器搬送成形材料。
本申請案的第17發明係第13發明至第16發明中任一發明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裝置,其中,還具有排出口,該排出口位於前述冷卻容器或位於前述冷卻容器的下游側的其他容器與前述成形機之間,並與外部連通,前述冷卻容器或位於前述冷卻容器的下游側的前述其他容器內之壓力比外部的環境壓力高。
本申請案的第18發明係第13發明至第17發明中任 一發明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裝置,其中,還具有調溫機構,該調溫機構將由前述冷卻機構冷卻後的成形材料的溫度維持恆定。
本申請案的第19發明係第13發明至第18發明中任一發明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裝置,其中,將光學組件用成形材料作為處理對象。
本申請案的第20發明係一種在使成形材料熔融之後,將其射出到模具內的射出成形機,其特徵為具有:缸體;供給口,對前述缸體供給經過預處理的成形材料;加熱器,在前述缸體內使成形材料熔融;射出噴嘴,從前述缸體射出熔融之成形材料;及螺桿,在前述缸體內,向前述射出噴嘴側搬送成形材料,在收容有藉由加熱而乾燥的成形材料的容器內,藉由惰性氣體的供給而將前述容器內之壓力維持大致恆定,且使溫度降低的成形材料被供給到前述供給口。
本申請案的第21發明係第20發明的射出成形機,其中,在前述容器內使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的成形材料被供給到前述供給口。
本申請案的第22發明係一種在使成形材料熔融之後,將其射出到模具內的射出成形機,其特徵為具有:缸體;供給口,對前述缸體供給經過預處理的成形材料;加熱器,在前述缸體內使成形材料熔融;射出噴嘴,從前述缸體射出熔融之成形材料;及螺桿,在前述缸體內,向前述射出噴嘴側搬送成形材料,在收容有藉由加熱而乾燥的 成形材料且填充有惰性氣體之容器內,使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的成形材料被供給到前述供給口。
本申請案的第23發明係第20發明至第22發明中任一發明的射出成形機,其中,在前述容器內降低溫度之後維持恆定的溫度的成形材料被供給到前述供給口。
本申請案的第24發明係第20發明至第23發明中任一發明的射出成形機,其中,依據前述供給口附近的溫度,控制前述缸體內的前述射出噴嘴前方的成形材料的溫度。
本申請案的第25發明係在使成形材料熔融之後,將其射出到模具內的射出成形方法,其特徵為具有:x)經由供給口,對缸體供給經過預處理的成形材料的製程;y)在前述缸體內使成形材料熔融的製程;及z)從前述缸體的射出噴嘴射出被熔融之成形材料的製程,在前述製程x)中,在收容有藉由加熱而乾燥的成形材料的容器內,藉由惰性氣體的供給將前述容器內之壓力維持大致恆定,並且,將降低溫度的成形材料經由前述供給口供給到前述缸體。
本申請案的第26發明係第25發明的射出成形方法,其中,在前述製程x)中,在前述容器內,經由前述供給口,向前述缸體供給使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的成形材料。
本申請案的第27發明係使成形材料熔融之後將其射出到模具內的射出成形方法,其特徵為具有:x)經由供 給口,對缸體供給經過預處理的成形材料的製程;y)在前述缸體內使成形材料熔融的製程;及z)從前述缸體的射出噴嘴射出被熔融之成形材料的製程,在前述製程x)中,在收容有藉由加熱而乾燥的成形材料且填充有惰性氣體之容器內,經由前述供給口,向前述缸體供給使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的成形材料。
本申請案的第28發明係第25發明至第27發明中任一發明的射出成形方法,其中,在前述製程x)中,經由前述供給口,向前述缸體供給在前述容器內降低溫度之後維持恆定溫度的成形材料。
本申請案的第29發明係第25發明至第28發明中任一發明的射出成形方法,其中,在前述製程y)中,依據前述供給口附近的溫度,控制前述缸體內的前述射出噴嘴前方的成形材料的溫度。
依本申請案的第1發明~第29發明,能夠增加成形材料中的惰性氣體的含量。其結果,能夠抑制成形時成形材料的氧化。
尤其,依本申請案的第4發明及第5發明,在製程b)中,能夠延長高溫期間。由此,能夠使成形材料中含有足夠的惰性氣體,同時能夠使成形材料的溫度降低。
尤其,依本申請案的第6發明及第7發明,能夠進一步增加成形材料中的惰性氣體的含量。
尤其,依本申請案的第10發明、第18發明、第23發明及第28發明,能夠使被供給到成形機的成形材料的溫度更穩定。其結果,能夠穩定地使樹脂產品成形。
尤其,依本申請案的第11發明、第24發明及第29發明,能夠調整成形材料在射出噴嘴前方熔融之位置。由此,例如使成形材料在射出噴嘴的正前方熔融,從而能夠縮短高溫期間。其結果,能夠進一步抑制成形材料的氧化。
尤其,依本申請案的第17發明,能夠抑制氣體從成形機逆流到冷卻容器或位於冷卻容器的下游側的其他容器內。由此,能夠抑制在供給到成形機之前成形材料的溫度上升。
1‧‧‧預處理裝置
2‧‧‧射出成形機
10‧‧‧前頭料斗
20‧‧‧加熱料斗
24‧‧‧第1搬送料斗
30‧‧‧加熱乾燥機構
31‧‧‧氣體加熱管
32‧‧‧送風機
33‧‧‧熱交換器
40‧‧‧冷卻料斗
44‧‧‧第2搬送料斗
50‧‧‧冷卻機構
51‧‧‧氣體冷卻管
52‧‧‧送風機
53‧‧‧熱交換器
60‧‧‧機載料斗
61‧‧‧供給管
62‧‧‧開閉閥
63‧‧‧排出口
64‧‧‧溫度感測器
65‧‧‧帶式加熱器
70‧‧‧控制部
81‧‧‧第1搬送管
82‧‧‧第2搬送管
83‧‧‧第3搬送管
84‧‧‧第1吸入管
85‧‧‧第2吸入管
86‧‧‧第3吸入管
87‧‧‧合流管
88‧‧‧送風機
89‧‧‧氮氣供給部
100‧‧‧樹脂產品製造系統
210‧‧‧射出裝置
211‧‧‧缸體
212‧‧‧螺桿
213‧‧‧供給口
214‧‧‧射出噴嘴
215‧‧‧加熱器
216、217、225、226、227‧‧‧馬達
220‧‧‧合模裝置
230‧‧‧控制部
290‧‧‧模具裝置
291‧‧‧固定模
292‧‧‧可動模
293‧‧‧模穴空間
第1圖係表示預處理裝置及射出成形機的結構之圖。
第2圖係表示射出成形機的結構之圖。
第3圖係表示預處理裝置及射出成形機的控制系統的結構之方塊圖。
第4圖係表示預處理的一例之流程圖。
第5圖係表示冷卻料斗內的樹脂顆粒的溫度變化的例子之曲線圖。
第6圖係表示冷卻料斗內的樹脂顆粒的溫度變化的例子之曲線圖。
第7圖係表示冷卻料斗內的樹脂顆粒的溫度變化的例 子之曲線圖。
第8圖係表示冷卻料斗內的樹脂顆粒的溫度變化的例子之曲線圖。
第9圖係變形例之機載料斗附近的結構之圖。
第10圖係表示變形例之預處理裝置及射出成形機的結構之圖。
以下,參閱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1.關於裝置結構>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預處理裝置1及射出成形機2的結構之圖。預處理裝置1對由粉體或粒體構成的成形材料即樹脂顆粒進行乾燥等預處理,並將處理後的樹脂顆粒供給到射出成形機2。射出成形機2使從預處理裝置1被供給的樹脂顆粒熔融之後將其射出到模具209,並藉由使樹脂在模具209內固化而使樹脂產品成形。另外,在第1圖中,簡化描繪出射出成形機2的結構。預處理裝置1及射出成形機2如第1圖所示被連接,從而構成單一的樹脂產品製造系統100。
本實施形態的預處理裝置1將光學組件用樹脂顆粒作為處理對象。從預處理裝置1供給的樹脂顆粒藉由在射出成形機2中成形而成為導光板等透明的光學組件。在透明 的光學組件的成形中,防止因氧化而變色成為尤其重要的品質管理項目。然而,在本發明中成為處理對象的樹脂顆粒未必限定於光學組件用樹脂顆粒。
如第1圖所示,本實施形態的預處理裝置1具備前頭料斗10、加熱料斗20、加熱乾燥機構30、冷卻料斗40、冷卻機構50、機載料斗60及控制部70。
前頭料斗10係將乾燥前的樹脂顆粒積存於內部的容器。前頭料斗10具有:在上部具有開口13的有底圓筒狀的料斗主體11;及載置於料斗主體11的上部的蓋部12。在料斗主體11的內部設置有用於積存樹脂顆粒的空間。蓋部12封閉料斗主體11的上部的開口13。並且,若取下蓋部12,則料斗主體11的上部開啟,能夠經由開口13將樹脂顆粒投入到料斗主體11的內部。
加熱料斗20為在比前頭料斗10更靠近搬送路徑的下游側,且比冷卻料斗40更靠近搬送路徑的上游側,將樹脂顆粒積存於內部的容器(加熱容器)。如第1圖所示,加熱料斗20具有大致圓筒狀的側壁21、從側壁21的下端部朝向下方逐漸收縮的漏斗狀的底部22、及覆蓋加熱料斗20的上部的頂板部23。在加熱料斗20的內部設置有用於積存樹脂顆粒並使其加熱乾燥的空間。
在加熱料斗20的上部設置有比加熱料斗20小的第1搬送料斗24。第1搬送料斗24係在向加熱料斗20供給樹脂顆粒時暫時收容樹脂顆粒的容器。前頭料斗10和第1搬送料斗24經由第1搬送管81彼此連接。並且,在第 1搬送料斗24的下端部設置有可開閉的投入口241。若開啟投入口241,則積存在第1搬送料斗24中的樹脂顆粒被投入到加熱料斗20的內部。
加熱乾燥機構30係用於藉由加熱積存在加熱料斗20內的樹脂顆粒而使其乾燥的機構。加熱乾燥機構30具有加熱氣體且使其循環的氣體加熱管31。氣體加熱管31的一端部連接於設置在加熱料斗20的側壁21上的吸引口25。氣體加熱管31的另一端部連接於配置在加熱料斗20的內部的吹出口26。並且,在氣體加熱管31的路徑中途設置有送風機32和熱交換器33。
若使送風機32動作,則如第1圖中用箭頭A1所表示,在氣體加熱管31中產生從吸引口25朝向吹出口26的氣流。從加熱料斗20被吸入到氣體加熱管31的氣體在熱交換器33中被加熱而成為熱風。然後,該熱風從吹出口26向加熱料斗20的內部被吹出。另外,在氣體加熱管31的路徑中途還可以設置有吸附包含在氣體中的水份的吸附器。
從吹出口26吹出的熱風通過積存於加熱料斗20內部的樹脂顆粒的間隙之後,在加熱料斗20內擴散。由此,樹脂顆粒被加熱,水份從樹脂顆粒蒸發,樹脂顆粒乾燥。亦即,在加熱料斗20內擴散的氣體從樹脂顆粒吸收水份。並且,吸濕的氣體從加熱料斗20通過吸引口25之後,再次被吸入到氣體加熱管31。
冷卻料斗40係在比加熱料斗20更靠近搬送路徑的下 游側,且比機載料斗60更靠近搬送路徑的上游側,將樹脂顆粒積存於內部的容器(冷卻容器)。如第1圖所示,冷卻料斗40具有大致圓筒狀的側壁41、從側壁41的下端部朝向下方逐漸收縮的漏斗狀的底部42、及覆蓋冷卻料斗40的上部的頂板部43。在冷卻料斗40的內部設置有用於積存樹脂顆粒並使其溫度降低的空間。
在冷卻料斗40的上部設置有比冷卻料斗40小的第2搬送料斗44。第2搬送料斗44係在向冷卻料斗40供給樹脂顆粒時暫時收容樹脂顆粒的容器。加熱料斗20和第2搬送料斗44經由第2搬送管82彼此連接。並且,在第2搬送料斗44的下端部設置有可開閉的投入口441。若投入口441開啟,則積存在第2搬送料斗44中的樹脂顆粒被投入到冷卻料斗40的內部。
冷卻機構50係用於降低積存在冷卻料斗40內的樹脂顆粒的溫度的機構。冷卻機構50具有冷卻氣體且使其循環的氣體冷卻管51。氣體冷卻管51的一端部連接於設置在冷卻料斗40的側壁41上的吸引口45。氣體冷卻管51的另一端部連接於設置在冷卻料斗40的內部的吹出口46。並且,在氣體冷卻管51的路徑中途設置有送風機52和熱交換器53。
若使送風機52動作,則如第1圖中用箭頭A2所表示,在氣體冷卻管51中產生從吸引口45朝向吹出口46的氣流。從冷卻料斗40被吸入到氣體冷卻管51的氣體通過熱交換器53,從而被熱交換器53的冷媒帶走熱量。由 此,氣體的溫度降低。然後,低溫化的氣體從吹出口46向冷卻料斗40的內部吹出。
從吹出口46吹出的氣體通過積存在冷卻料斗40內部的樹脂顆粒的間隙之後,在冷卻料斗40內擴散。由此,樹脂顆粒的溫度降低。並且,藉由與樹脂顆粒的接觸而溫度上升的氣體,從冷卻料斗40通過吸引口45之後,再次被吸入到氣體冷卻管51。
另外,熱交換器53的冷媒的溫度依據來自控制部70的指令能夠設定為任意的溫度。若調節冷媒的溫度,則能夠調節基於冷卻機構50進行的樹脂顆粒的冷卻速度。
機載料斗60位於比冷卻料斗40更靠近搬送路徑的下游側,且位於射出成形機2的上部。在機載料斗60的內部設置有用於積存冷卻後的樹脂顆粒的空間。冷卻料斗40和機載料斗60經由第3搬送管83彼此連接。並且,機載料斗60和射出成形機2經由供給管61彼此連接。在供給管61上設置有開閉閥62。若開啟開閉閥62,則積存在機載料斗60的內部的樹脂顆粒在通過供給管61之後,被供給到射出成形機2的缸體211。
並且,在供給管61上設置有排出口63和溫度感測器64。排出口63經由止回閥631而與供給管61的外部連通。止回閥631僅容許氣體從供給管61的內部向外部通過。從而,若供給管61的內部壓力變得比外部壓力高,則氣體從供給管61的內部向外部排出。並且,溫度感測器64在射出成形機2的供給口附近測量供給管61內的氣 體的溫度。溫度感測器64的測量結果被發送到控制部70。
在第1搬送料斗24、第2搬送料斗44及機載料斗60的上部,分別連接有第1吸入管84、第2吸入管85及第3吸入管86。並且,第1吸入管84、第2吸入管85及第3吸入管86的另一端連接於1根合流管87。另外,合流管87的另一端連接於第1搬送管81。並且,在合流管87的路徑中途設置有送風機88。
若使送風機88動作,則如第1圖中用箭頭A3所表示,在第1吸入管84、第2吸入管85、第3吸入管86及合流管87的內部,產生從第1搬送料斗24、第2搬送料斗44及機載料斗60通過送風機88之後朝向第1搬送管81的氣流。如此一來,如第1圖中用箭頭A4、A5、A6所表示,產生從前頭料斗10通過第1搬送管81之後朝向第1搬送料斗24的氣流,產生從加熱料斗20通過第2搬送管82之後朝向第2搬送料斗44的氣流,以及產生從冷卻料斗40通過第3搬送管83之後朝向機載料斗60的氣流。藉由這些氣流,樹脂顆粒被氣動搬送。
另外,在第1搬送料斗24和第1吸入管84的連接部、第2搬送料斗44和第2吸引管85的連接部、以及機載料斗60和第3吸入管86的連接部,分別設置有穿孔金屬板(省略圖示)。在穿孔金屬板上設置有複數個比各樹脂顆粒小的貫穿孔。由此,容許氣體的通過,且防止樹脂顆粒流入各吸入管84、85、86。
並且,該預處理裝置1具有向裝置內的配管及料斗的內部供給惰性氣體即氮氣的複數個氮氣供給部89。如第1圖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前頭料斗10、加熱料斗20、氣體加熱管31、冷卻料斗40、氣體冷卻管51、供給管61、第1搬送管81、第2搬送管82、第3搬送管83及合流管87上,分別連接有氮氣供給部89。
氮氣供給部89對上述各部供給與外部空氣壓力相比為正壓的經過乾燥的氮氣。因此,若使複數個氮氣供給部89動作,則氮氣填充於預處理裝置1內的樹脂顆粒的整個搬送路徑(從前頭料斗10經過第1搬送管81、第1搬送料斗24、加熱料斗20、第2搬送管82、第2搬送料斗44、冷卻料斗40、第3搬送管83及機載料斗60之後到達供給管61的路徑)。並且,預處理裝置1內的樹脂顆粒的搬送路徑與外部的環境壓力相比成為正壓。由此,可抑制外部氣體滲入到搬送路徑內。其結果,預處理裝置1內的樹脂顆粒的氧化得到抑制。
但是,氮氣供給部89的位置和數量並不限定於第1圖的例子。
第2圖係比第1圖更詳細地表示射出成形機2的結構之圖。該射出成形機2將液體狀的樹脂填充於模具裝置290內的模穴空間293內,並藉由使所填充的樹脂固化而使樹脂產品成形。如第2圖所示,射出成形機2具備將液體狀的樹脂填充於模具裝置290內的射出裝置210、以及進行模具裝置290的閉模、合模、開模的合模裝置220。 模具裝置290具有固定模291及可動模292。在固定模291與可動模292之間形成有與樹脂產品的形狀相對應的模穴空間293。
射出裝置210具有沿水平延伸的筒狀容器即缸體211和水平地配置於缸體211內的螺桿212。在缸體211的後部上面設置有供給口213。在預處理裝置1中經過預處理的樹脂顆粒通過供給口213被供給到缸體211的內部。另一方面,在缸體211的前端部設置有射出噴嘴214。並且,在缸體211的外周設置有作為加熱源之加熱器215。
螺桿212在缸體211內配設成旋轉自如且進退自如。射出裝置210具有用於使螺桿212旋轉的計量馬達216;和用於使螺桿212前後前進的射出馬達217。若驅動計量馬達216以使螺桿212旋轉,則樹脂顆粒沿螺桿212的螺旋狀的溝槽向前方(射出噴嘴214側)被搬送。樹脂顆粒向前方被搬送的同時,藉由來自加熱器215的熱量而逐漸熔融。其結果,樹脂顆粒成為液體狀樹脂。並且,隨著液體狀樹脂被搬送到螺桿212的前方並蓄積在缸體211的前端部附近,螺桿212後退並遠離射出噴嘴214。
在該狀態下,若藉由驅動射出馬達217使螺桿212前進,則蓄積在螺桿212的前方的液體狀樹脂經由射出噴嘴214被填充於模具裝置290內的模穴空間293。之後,藉由進一步驅動射出馬達217而使螺桿212進一步前進。由此,模穴空間293內的樹脂被施加壓力,因收縮而導致不足量的樹脂得到補充。
合模裝置220具備供固定模291安裝的固定壓板221、供可動模292安裝的可動壓板222、使可動壓板222移動的肘節機構223。藉由使可動壓板222相對於固定壓板221沿繫桿224進退而進行閉模、合模及開模。並且,合模裝置220具有:使可動壓板222移動的合模馬達225;使組裝於可動壓板222上的頂出銷前後前進的頂出馬達226;及依模具裝置290的厚度使可動壓板222及肘節機構223移動的模厚馬達227。
藉由驅動合模馬達225而使可動壓板222前進,從而進行模具裝置290的閉模。在閉模結束之後,產生在基於合模馬達225的推動力乘以肘節倍率的合模力,藉由合模力而進行合模。藉由該合模,在可動模292與固定模291之間形成模穴空間293。從射出裝置210被填充於模穴空間293的液體狀樹脂在模穴空間293內固化,成為樹脂產品。之後,藉由驅動合模馬達225而使可動壓板222後退,從而進行模具裝置290的開模。並且,藉由驅動頂出馬達226,從可動模292取出樹脂產品。
第3圖係表示預處理裝置1及射出成形機2的控制系統的結構之方塊圖。預處理裝置1及射出成形機2分別具備用於控制各部份動作的控制部70、230。如第3圖所示,預處理裝置1的控制部70分別電性連接於上述送風機32、熱交換器33、送風機52、熱交換器53、開閉閥62、溫度感測器64、送風機88及複數個氮氣供給部89。射出成形機2的控制部230分別電性連接於射出成形機2 內的複數個馬達216、217、225、226、227及加熱器215。
這些控制部70、230例如由具有CPU等運算處理部和記憶體的電腦或微型電腦構成。控制部70、230依據預先設定的程序或來自外部的輸入訊號來控制上述各部份動作。由此,進行樹脂顆粒的預處理及射出成形處理。
另外,上述複數個控制對象中的一部份亦可以從控制部70、230分隔,而藉由手動進行操作。
並且,如第1圖及第3圖所示,預處理裝置1的控制部70和射出成形機2的控制部230連接成彼此可進行通信。從而,在這些控制部70、230之間,彼此能夠交換請求訊號或必要的資料。由此,例如能夠彼此調整預處理裝置1的動作時刻和射出成形機2的動作時刻,以免發生樹脂顆粒的停滯或不足。並且,如後面所述,在本實施形態中,預處理裝置1的控制部70將從溫度感測器64獲得的測量結果發送到射出成形機2的控制部230。並且,射出成形機2的控制部230依據接收到的測量結果來調節加熱器215的輸出。
<2.關於處理流程>
接著,針對上述樹脂產品製造系統100中的樹脂顆粒的預處理及射出成形處理的流程進行說明。第4圖係表示樹脂產品製造系統100中的處理的一例的流程圖。
該樹脂產品製造系統100中,在製造樹脂產品時,首 先,從預處理裝置1的複數個氮氣供給部89開始供給氮氣。由此,對預處理裝置1內的樹脂顆粒的整個搬送路徑填充氮氣(步驟S1)。接著,取下前頭料斗10的蓋部12,並經由料斗主體11的開口13向料斗主體11內投入樹脂顆粒(步驟S2)。若樹脂顆粒的投入結束,則再次載置蓋部12,從而封閉料斗主體11的開口13。
接著,使送風機88動作,在第1搬送管81、第2搬送管82及第3搬送管83的內部產生氮氣的氣流。從前頭料斗10的下部排出的樹脂顆粒通過第1搬送管81而被氣動搬送到第1搬送料斗24。並且,積存在第1搬送料斗24中的樹脂顆粒藉由投入口241開啟而被投入到加熱料斗20內(步驟S3)。
投入到加熱料斗20內的樹脂顆粒藉由加熱乾燥機構30而被加熱乾燥(步驟S4)。具體而言,藉由使送風機32及熱交換器33動作,氮氣的熱風從吹出口26被供給到加熱料斗20的內部。由此,樹脂顆粒被加熱,從而水份從樹脂顆粒蒸發,樹脂顆粒的水份含量降低。
被加熱乾燥的樹脂顆粒從加熱料斗20的下部排出,並通過第2搬送管82被氣動搬送到第2搬送料斗44。並且,積存在第2搬送料斗44中的樹脂顆粒藉由投入口441開啟而被投入到冷卻料斗40內(步驟S5)。
投入到冷卻料斗40內的樹脂顆粒藉由冷卻機構50而被冷卻(步驟S6)。具體而言,藉由使送風機52及熱交換器53動作,低溫的氮氣從吹出口46被供給到冷卻料斗 40的內部。由此,樹脂顆粒的溫度降低。
如上所述,在預處理裝置1內的樹脂顆粒的搬送路徑上填充有氮氣。因此,在預處理裝置1內,樹脂顆粒中的氧含量逐漸降低,取而代之,樹脂顆粒中的氮氣的含量逐漸增加。尤其,樹脂顆粒中的氮氣的飽和含量隨著樹脂顆粒的溫度降低而增加。因此,在冷卻料斗40內,若使樹脂顆粒的溫度降低,則能夠使樹脂顆粒中的氮氣的含量進一步增加。其結果,在後述的射出成形時,能夠抑制因氧化而產生變色。
然而,樹脂顆粒中的氮氣的飽和含量隨著周囲的壓力降低而減少。從而,假設若使冷卻料斗40內的壓力也與溫度一同降低,則無法使樹脂顆粒中的氮氣的飽和含量充份地增加。因此,在該預處理裝置1中,藉由從氮氣供給部89持續供給氮氣,將冷卻料斗40內的壓力維持大致恆定,且使樹脂顆粒的溫度降低。由此,能夠使樹脂顆粒中含有更大量的氮氣。
並且,在步驟S6中,與外部的環境壓力相比,冷卻料斗40內的壓力成為正壓。由此,樹脂顆粒中的氮氣的含量進一步提高。然而,在射出成形時,為了防止因減壓而產生氣泡,最好將冷卻料斗40內的壓力設為比射出成形機2中的樹脂的射出壓力低的壓力。並且,冷卻料斗40內的壓力最好小於成為高壓氣體安全法的對象的1MPa,以免限制裝置設計的自由度。具體而言,只要步驟S6中的冷卻料斗40內的壓力設為比環境壓力略高程度 的壓力即可。
第5圖係表示冷卻料斗40內的樹脂顆粒的溫度變化的例子之曲線圖。第5圖的橫軸表示冷卻開始後的時間。第5圖的縱軸表示樹脂顆粒的溫度。並且,第5圖中用實線來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樹脂顆粒的溫度變化,作為比較例,用兩點虛線來表示樹脂顆粒藉由環境溫度而自然冷卻時的樹脂顆粒的溫度變化。
在第5圖中,冷卻前的溫度Tb為成為處理對象的樹脂顆粒的加熱乾燥後的溫度,例如設為100℃~150℃。另一方面,冷卻後的溫度Ta係用於將樹脂顆粒中的氮氣含量設為所希望的值的溫度,例如,設為比裝置外部的環境溫度Te略高的溫度。具體而言,冷卻後的溫度Ta例如設為60℃以下即可,為了進一步提高氮氣的含量亦可以設為40℃以下。
如第5圖所示,在步驟S6中,至少在冷卻的初始階段,使冷卻料斗40內的樹脂顆粒的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這能夠藉由例如將熱交換器53的冷媒的溫度設定為比冷卻前的樹脂顆粒的溫度低,且比外部的環境溫度高的溫度而實現。
如此,若使樹脂顆粒的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則能夠延長樹脂顆粒為高溫的期間。在高溫時,雖然樹脂顆粒中的氮氣的平衡狀態下的飽和含量較低,但是與低溫時相比,氮分子相對於樹脂顆粒的溶解及擴散更明顯地發生。從而,藉由延長高溫的期間,能夠使樹脂顆粒中 含有足夠的氮氣,同時能夠逐漸提高樹脂顆粒的飽和含量。如此一來,能夠進一步增加冷卻後的樹脂顆粒中的惰性氣體的含量。其結果,在後述的射出成形時,能夠進一步抑制因氧化而產生變色。
並且,如第5圖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隨著時間的經過,樹脂顆粒的每單位時間的溫度降低幅度增大。由此,能夠抑制冷卻樹脂顆粒所需的總時間,而且能夠延長樹脂顆粒為高溫的期間。從而,能夠使樹脂顆粒中含有足夠的惰性氣體,同時使樹脂顆粒的溫度降低,且還能夠縮短處理時間。
若樹脂顆粒冷卻至溫度Ta,則冷卻後的樹脂顆粒從冷卻料斗40的下部排出,並通過第3搬送管83被氣動搬送到機載料斗60(步驟S7)。並且,依來自射出成形機2的控制部230的要求,預處理裝置1的控制部70開啟開閉閥62。由此,從機載料斗60通過供給管61向射出成形機2的缸體211內供給樹脂顆粒(步驟S8)。
此時,藉由從氮氣供給部89供給氮氣,與外部的環境壓力相比,機載料斗60內的壓力成為正壓。並且,從供給管61的排出口63經由止回閥631向外部持續排出氮氣。因此,假設即使氣體從射出成形機2的缸體211向供給管61逆流,該氣體亦從排出口63向外部排出。由此,得以抑制缸體211內的氣體成份接觸機載料斗60內的樹脂顆粒。並且,在向缸體211供給樹脂顆粒之前,能夠抑制樹脂顆粒的溫度上升。
若樹脂顆粒被供給到缸體211內,則射出成形機2的控制部230使缸體211內的螺桿212旋轉。由此,樹脂顆粒向射出噴嘴214側移動。並且,缸體211內的樹脂顆粒藉由加熱器215而被加熱並熔融,成為可流動的液相(步驟S9)。
此時,預處理裝置1的控制部70將溫度感測器64的測量結果發送到射出成形機2的控制部230。並且,射出成形機2的控制部230依據接收到的測量結果來控制加熱器215的輸出。由此,將射出噴嘴214前方的樹脂顆粒的溫度控制成大致恆定。
具體而言,例如對溫度感測器64的測量結果和預先設定的目標溫度進行比較,若測量結果比目標溫度低,則提高加熱器215的輸出,若測量結果比目標溫度高,則降低加熱器215的輸出。如此一來,能夠使缸體211內的樹脂顆粒的熔融位置穩定。從而,例如藉由使樹脂顆粒在射出噴嘴214的正前方熔融,能夠縮短比熔融溫度更高溫的期間。其結果,能夠進一步抑制因樹脂的氧化而產生之變色。
另外,亦可以使用輸出恆定且僅能夠切換開啟/關閉的加熱器來代替輸出可變的加熱器215。在該情況下,若缸體211內的溫度比設定溫度低,則加熱器被開啟,若缸體211內的溫度比設定溫度高,則加熱器被關閉。在該情況下,亦可以依據供給口213附近的溫度感測器64的測量結果,改變構成加熱器的開啟/關閉的臨界值的設定溫 度。例如,若溫度感測器64的測量結果比目標溫度低,則提高缸體211內的設定溫度,若溫度感測器64的測量結果比目標溫度高,則降低缸體211內的設定溫度。如此一來,如同上述,能夠使缸體211內的樹脂顆粒的熔融位置穩定。
然後,熔融樹脂藉由因螺桿212的前進而產生之壓力而從射出噴嘴214被射出,並且被填充在模具裝置290內的模穴空間293。並且,在該模穴空間293內,由於樹脂被冷卻固化使得樹脂產品(在本實施形態中為透明的光學組件)成形(步驟S10)。從射出噴嘴214射出時,樹脂中的氮氣的含量亦比較多,因此不易產生樹脂的氧化。從而,能夠獲得變色得到抑制的樹脂產品。
另外,在上述說明中,按照樹脂顆粒的流動製程依次進行了說明,但是,這些製程亦可以同時進行。亦即,對於一部份樹脂顆粒和其他樹脂顆粒,不同的製程可以同時進行,亦可以所有的製程連續進行處理。
<3.變形例>
以上,對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
第6圖係表示一變形例之冷卻料斗40內的樹脂顆粒的溫度變化之曲線圖。在第6圖的例中,至少在冷卻的初始階段,樹脂顆粒的溫度逐步降低。這可以例如藉由間斷地開啟關閉熱交換器53來實現。如此一來,能夠延長樹 脂顆粒保持高溫且恆定溫度的期間。從而,能夠使樹脂顆粒中含有足夠的氮氣,同時能夠使樹脂顆粒的溫度降低。
另外,在冷卻料斗40內的樹脂顆粒冷卻之後,有時無法立刻從冷卻料斗40排出樹脂顆粒。在這種情況下,亦可使冷卻後的樹脂顆粒在冷卻料斗40內進行調溫且待機。例如,如第7圖及第8圖的曲線圖,亦可以在將樹脂顆粒冷卻至溫度Ta之後,使樹脂顆粒在冷卻料斗40內維持溫度Ta且待機。溫度的維持可藉由使冷卻機構50作為調溫機構動作來實現。如此一來,能夠防止樹脂顆粒的溫度成為比目標溫度Ta更低的溫度。從而,能夠從冷卻料斗40始終以恆定的溫度Ta排出樹脂顆粒。
並且,從冷卻料斗40到射出成形機2的缸體211期間,亦可以主動地控制樹脂顆粒的溫度。例如,如第9圖所示,亦可以在機載料斗60及供給管61的周圍安裝作為調溫機構的帶式加熱器65,藉由帶式加熱器65的熱量來維持樹脂顆粒的溫度大致恆定。由此,能夠抑制從冷卻料斗40排出的樹脂顆粒的溫度在機載料斗60內或供給管61內降低。從而,能夠使供給到缸體211的樹脂顆粒的溫度更穩定。其結果,能夠進一步穩定地使樹脂產品成形。另外,亦可以使用熱風供給機構等其他調溫機構來代替帶式加熱器65。並且,作為供給管61周圍的調溫機構,亦可以設置由玻璃棉、聚氨酯發泡體、或者矽膠發泡體等製作的保溫材料來代替帶式加熱器65,並藉由該保溫材料來將樹脂顆粒的溫度維持大致恆定。
第10圖係表示其他變形例之預處理裝置1及射出成形機2的結構之圖。第7圖的例子中,冷卻料斗40配置在射出成形機2的缸體211的上方。並且,冷卻料斗40和缸體211不經由其他料斗而連接。冷卻料斗40和缸體211經由供給管61而連接,在該供給管61上設置有排出口63。如此一來,在冷卻料斗40中冷卻的樹脂顆粒能夠從冷卻料斗40迅速地供給到缸體211。並且,與上述實施形態相比,藉由減少料斗的數量,能夠使預處理裝置1構成得更簡化。
並且,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在不同的料斗內進行了樹脂顆粒的加熱乾燥和冷卻,但是,亦可以在單一的料斗內進行這些處理。亦即,亦可以在一個料斗內將加熱乾燥機構30和冷卻機構50進行連接,並且在該一個料斗的內部進行從加熱乾燥到冷卻的處理。
並且,在上述實施形態中,藉由熱風對加熱料斗20內的樹脂顆粒進行了加熱,但是,亦可以利用帶式加熱器等其他加熱手段來加熱樹脂顆粒。
並且,在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惰性氣體使用了氮氣,但是,作為本發明的惰性氣體,只要是包含在樹脂顆粒而能夠抑制樹脂顆粒的氧化的氣體即可。例如,亦可以將二氧化碳或氬氣作為惰性氣體使用,以代替氮氣。
並且,在上述實施形態中使用的樹脂顆粒為成形材料的一例。作為成形材料,亦可以使用樹脂顆粒以外的材料。
並且,關於預處理裝置及射出成形機的細節結構,亦可以不同於本申請案的各圖中示出的結構。
並且,上述實施形態或變形例中出現的各要件在不產生矛盾的範圍內亦可以適當地進行組合。
1‧‧‧預處理裝置
2‧‧‧射出成形機
10‧‧‧前頭料斗
11‧‧‧料斗主體
12‧‧‧蓋部
13‧‧‧開口
20‧‧‧加熱料斗
21‧‧‧側壁
22‧‧‧底部
23‧‧‧頂板部
24‧‧‧第1搬送料斗
25‧‧‧吸引口
26‧‧‧吹出口
30‧‧‧加熱乾燥機構
31‧‧‧氣體加熱管
32‧‧‧送風機
33‧‧‧熱交換器
40‧‧‧冷卻料斗
41‧‧‧側壁
42‧‧‧底部
43‧‧‧頂板部
44‧‧‧第2搬送料斗
45‧‧‧吸引口
46‧‧‧吹出口
50‧‧‧冷卻機構
51‧‧‧氣體冷卻管
52‧‧‧送風機
53‧‧‧熱交換器
60‧‧‧機載料斗
61‧‧‧供給管
62‧‧‧開閉閥
63‧‧‧排出口
64‧‧‧溫度感測器
70‧‧‧控制部
81‧‧‧第1搬送管
82‧‧‧第2搬送管
83‧‧‧第3搬送管
84‧‧‧第1吸入管
85‧‧‧第2吸入管
86‧‧‧第3吸入管
87‧‧‧合流管
88‧‧‧送風機
89‧‧‧氮氣供給部
100‧‧‧樹脂產品製造系統
211‧‧‧缸體
214‧‧‧射出噴嘴
215‧‧‧加熱器
230‧‧‧控制部
241‧‧‧投入口
290‧‧‧模具裝置
441‧‧‧投入口
631‧‧‧止回閥
A1、A2、A3、A4、A5、A6‧‧‧箭頭

Claims (29)

  1. 一種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為被供給到成形機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特徵為具有:a)藉由加熱成形材料而使其乾燥的製程;b)在前述製程a)之後,在填充有惰性氣體之容器內,使成形材料的溫度降低的製程;及c)在前述製程b)之後,對前述成形機供給成形材料的製程,在前述製程b)中,將前述容器內之壓力維持大致恆定,且使成形材料的溫度降低。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在前述製程b)中,使成形材料的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
  3. 一種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為被供給到成形機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特徵為具有:a)藉由加熱成形材料而使其乾燥的製程;b)在前述製程a)之後,在填充有惰性氣體之容器內,使成形材料的溫度降低的製程;及c)在前述製程b)之後,對前述成形機供給成形材料的製程,在前述製程b)中,使成形材料的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成形材料的預 處理方法,其中,在前述製程b)中,隨著時間的經過,成形材料的每單位時間的溫度降低幅度增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在前述製程b)中,使成形材料的溫度逐步降低。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在前述製程b)中,使成形材料的溫度降低至60℃以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前述製程b)中的前述容器內之壓力比前述容器外的環境壓力高。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前述製程b)中的前述容器內之壓力比前述成形機中的成形材料的射出壓力低。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前述製程b)中的前述容器內之壓力小於1MPa。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在前述製程b)之後,且在前述製程c)之前,還具 有將成形材料的溫度維持恆定的製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還具有:d)測量前述成形機的供給口附近的溫度,並依據所測量之溫度來控制前述成形機內的射出噴嘴前方的成形材料的溫度的製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其中,將光學組件用成形材料作為處理對象。
  13. 一種成形材料的預處理裝置,其為被供給到成形機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冷卻容器,將藉由加熱而被乾燥的成形材料收容於內部;氣體供給部,將惰性氣體填充於前述冷卻容器的內部;及冷卻機構,使收容於前述冷卻容器內之成形材料的溫度降低,藉由從前述氣體供給部供給惰性氣體,將前述冷卻容器內之壓力維持大致恆定,且前述冷卻機構使成形材料的溫度降低。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成形材料的預處理裝置,其中,前述冷卻機構使成形材料的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
  15. 一種成形材料的預處理裝置,其為被供給到成形機的成形材料的預處理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冷卻容器,將藉由加熱而被乾燥的成形材料積存於內部;氣體供給部,將惰性氣體填充於前述冷卻容器的內部;及冷卻機構,使積存於前述冷卻容器內之成形材料的溫度降低,前述冷卻機構使成形材料的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15中任一項所述之成形材料的預處理裝置,其中,還具備:加熱容器,在比前述冷卻容器更靠近搬送路徑的上游側,將成形材料積存於內部;加熱乾燥機構,藉由加熱積存於前述加熱容器內之成形材料而使其乾燥;及搬送管,從前述加熱容器向前述冷卻容器搬送成形材料。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15中任一項所述之成形材料的預處理裝置,其中,還具有排出口,該排出口位於前述冷卻容器或位於前述冷卻容器的下游側的其他容器與前述成形機之間,並與外部連通, 前述冷卻容器或位於前述冷卻容器的下游側的前述其他容器內之壓力比外部的環境壓力高。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15中任一項所述之成形材料的預處理裝置,其中,還具有調溫機構,該調溫機構將由前述冷卻機構冷卻後的成形材料的溫度維持恆定。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15中任一項所述之成形材料的預處理裝置,其中,將光學組件用成形材料作為處理對象。
  20. 一種射出成形機,為在使成形材料熔融之後,將其射出到模具內的射出成形機,其特徵為具有:缸體;供給口,對前述缸體供給經過預處理的成形材料;加熱器,在前述缸體內使成形材料熔融;射出噴嘴,從前述缸體射出熔融之成形材料;及螺桿,在前述缸體內,向前述射出噴嘴側搬送成形材料,在收容有藉由加熱而乾燥的成形材料的容器內,藉由惰性氣體的供給而將前述容器內之壓力維持大致恆定,且使溫度降低的成形材料被供給到前述供給口。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射出成形機,其中,在前述容器內使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的成形材料被供給到前述供給口。
  22. 一種射出成形機,為在使成形材料熔融之後,將其射出到模具內的射出成形機,其特徵為具有:缸體;供給口,對前述缸體供給經過預處理的成形材料;加熱器,在前述缸體內使成形材料熔融;射出噴嘴,從前述缸體射出熔融之成形材料;及螺桿,在前述缸體內,向前述射出噴嘴側搬送成形材料,在收容有藉由加熱而乾燥的成形材料且填充有惰性氣體之容器內,使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的成形材料被供給到前述供給口。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至22中任一項所述之射出成形機,其中,在前述容器內降低溫度之後維持恆定的溫度的成形材料被供給到前述供給口。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至22中任一項所述之射出成形機,其中,依據前述供給口附近的溫度,控制前述缸體內的前述射出噴嘴前方的成形材料的溫度。
  25. 一種射出成形方法,為在使成形材料熔融之後,將其射出到模具內的射出成形方法,其特徵為具有:x)經由供給口向缸體供給經過預處理的成形材料的製程;y)在前述缸體內使成形材料熔融的製程;及 z)從前述缸體的射出噴嘴射出被熔融之成形材料的製程,在前述製程x)中,在收容有藉由加熱而乾燥的成形材料的容器內,藉由惰性氣體的供給而將前述容器內之壓力維持大致恆定,且使溫度降低的成形材料經由前述供給口供給到前述缸體。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射出成形方法,其中,在前述製程x)中,在前述容器內,經由前述供給口,向前述缸體供給使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的成形材料。
  27. 一種射出成形方法,為在使成形材料熔融之後,將其射出到模具內的射出成形方法,其特徵為具有:x)經由供給口向缸體供給經過預處理的成形材料的製程;y)在前述缸體內使成形材料熔融的製程;及z)從前述缸體的射出噴嘴射出被熔融之成形材料的製程,在前述製程x)中,在收容有藉由加熱而乾燥的成形材料且填充有惰性氣體之容器內,經由前述供給口,向前述缸體供給使溫度比自然冷卻更緩慢地降低的成形材料。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至27中任一項所述之射出成形方法,其中,在前述製程x)中,經由前述供給口,向前述缸體供 給在前述容器內降低溫度之後維持恆定溫度的成形材料。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至27中任一項所述之射出成形方法,其中,在前述製程y)中,依據前述供給口附近的溫度,控制前述缸體內的前述射出噴嘴前方的成形材料的溫度。
TW104121155A 2014-07-01 2015-06-30 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預處理裝置、射出成形機及射出成形方法 TWI6884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36312 2014-07-01
JP2014136312 2014-07-01
JP2015-109397 2015-05-29
JP2015109397A JP6567879B2 (ja) 2014-07-01 2015-05-29 成形材料の事前処理方法、事前処理装置、および射出成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1893A TW201601893A (zh) 2016-01-16
TWI688466B true TWI688466B (zh) 2020-03-21

Family

ID=55352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1155A TWI688466B (zh) 2014-07-01 2015-06-30 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預處理裝置、射出成形機及射出成形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67879B2 (zh)
KR (1) KR102294128B1 (zh)
TW (1) TWI6884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48972A (ja) * 2016-02-22 2017-08-31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CN111673997A (zh) * 2020-06-22 2020-09-18 惠州市旭辉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料空气净化器壳体的注塑工艺
WO2022203080A1 (ja) 2021-03-25 2022-09-29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材料予熱装置及び、射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6907A (ja) * 1996-11-26 1998-06-16 Ube Ind Ltd 可塑化材料の加熱方法
CN101733860A (zh) * 2008-11-04 2010-06-16 株式会社川田 粉粒体的干燥方法及粉粒体的干燥装置
JP2012086392A (ja) * 2010-10-15 2012-05-10 Nakamura Kagakukogyo Co Ltd 粒状プラスチック材料の乾燥方法および乾燥装置並びに乾燥装置用のホッパドラ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789Y2 (ja) * 1986-05-22 1994-03-16 株式会社田中鉄工所 樹脂ペレツト乾燥装置
US5042169A (en) * 1990-04-18 1991-08-27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Interstage separator
JPH1087752A (ja) 1996-09-09 1998-04-07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環状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ペレット
JP3936792B2 (ja) * 1998-02-18 2007-06-27 株式会社松井製作所 連続式粉粒体温度制御装置
JP3697144B2 (ja) * 2000-06-14 2005-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発泡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4721385B2 (ja) * 2001-07-02 2011-07-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への樹脂材料の供給方法及び装置
JP2005271524A (ja) * 2004-03-26 2005-10-06 Nippon Zeon Co Ltd 樹脂成形装置及び樹脂成形方法
JP5138183B2 (ja) * 2005-06-14 2013-02-06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方法および射出成形機
JP2008055883A (ja) * 2006-08-30 2008-03-13 Fukuhara Co Ltd 除湿乾燥機への窒素ガスの供給方法および供給装置
EP2328937B1 (en) * 2008-09-19 2013-06-12 LANXESS International SA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water and solvent-free synthetic rubber
JP2012180999A (ja) * 2011-03-03 2012-09-20 Kawata Mfg Co Ltd 乾燥システムおよび乾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6907A (ja) * 1996-11-26 1998-06-16 Ube Ind Ltd 可塑化材料の加熱方法
CN101733860A (zh) * 2008-11-04 2010-06-16 株式会社川田 粉粒体的干燥方法及粉粒体的干燥装置
JP2012086392A (ja) * 2010-10-15 2012-05-10 Nakamura Kagakukogyo Co Ltd 粒状プラスチック材料の乾燥方法および乾燥装置並びに乾燥装置用のホッパドラ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04212A (ko) 2016-01-12
JP2016026919A (ja) 2016-02-18
KR102294128B1 (ko) 2021-08-27
JP6567879B2 (ja) 2019-08-28
TW201601893A (zh) 2016-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8466B (zh) 成形材料的預處理方法、預處理裝置、射出成形機及射出成形方法
CA2896441C (en) Molding system
US20090053348A1 (en) Injection Apparatus
JP5868738B2 (ja) 射出成形機
CN102441971B (zh) 注射模具的冷却装置及具有该冷却装置的注射模具
JP5669376B2 (ja) 粉粒体の乾燥装置
US20230158713A1 (en) Process for drying granular polymeric material and plant operating according to said process
JP6211503B2 (ja) 成形品の製造方法、成形品、および成形品の製造装置
JP3208382U (ja) 乾燥装置
JP3697144B2 (ja) 発泡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ITPN990031A1 (it) Procedimento e impianto perfezionato per il trattamento deimateriali nella produzione di corpi cavi in p.e.t.
WO2015012097A1 (ja) 射出成形機における温度制御方法
CN105291300B (zh) 成型材料的预处理方法、预处理装置、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方法
KR200469394Y1 (ko) 사출성형용 금형
KR20190049450A (ko) 노즐, 수지 성형 장치, 수지 성형품의 제조 방법
JP2016112863A (ja) 射出成型機
JP6158102B2 (ja) 射出成形機
JP7270161B2 (ja) 射出成形機および射出成形方法
JP4915663B2 (ja) 射出成形装置及び射出成形方法
JP2002172667A (ja) 射出成形機シリンダの温度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CN113453860A (zh) 用于处理聚合材料的设备
JP2022149990A (ja) 材料予熱装置及び、射出装置
WO2016103389A1 (ja) 成形材料供給システム及び成形材料供給方法
JP2019188686A (ja) 循環乾燥装置、プラスチックマグネット材料の乾燥方法及びモータ
JP2004155135A (ja) 成形機用金型装置及び成形機用金型温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