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3124B - 鑄造用注嘴 - Google Patents

鑄造用注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3124B
TWI673124B TW107121064A TW107121064A TWI673124B TW I673124 B TWI673124 B TW I673124B TW 107121064 A TW107121064 A TW 107121064A TW 107121064 A TW107121064 A TW 107121064A TW I673124 B TWI673124 B TW I67312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gas
heat
resistant particles
peripher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1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4690A (zh
Inventor
原田貴文
立川孝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黑崎播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黑崎播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黑崎播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4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4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3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312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04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into open-ended moulds
    • B22D11/045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into open-ended moulds for horizontal casting
    • B22D11/047Means for joining tundish to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50Pouring-nozzles
    • B22D41/58Pouring-nozzles with gas injec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0Supplying or treating molten 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50Pouring-nozzles
    • B22D41/502Connection arrangements; Sealing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 Carbon Steel Or Casting Steel Manufacturing (AREA)
  • Casting Support Devices, Ladles, And Melt Control Thereby (AREA)
  • Nozzles (AREA)
  • Supply Of Fluid Materials To The Packaging Location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抑制或防止鑄造用注嘴主體的破壞。   本發明的鑄造用注嘴,是將注嘴主體(3)上端部用金屬殼(4)圍繞,且在注嘴主體(3)上端部的外周面和金屬殼(4)的內周面之間具備氣池(2),在氣池(2)之至少一部分,設置將注嘴主體(3)上端部的外周面和金屬殼(4)的內周面搭接的部分(1)。

Description

鑄造用注嘴
本發明是關於在熔鋼的連續鑄造中所使用的鑄造用注嘴。
在熔鋼的連續鑄造中,在從盛桶往餵槽將熔鋼排出時,為了抑制熔鋼的氧化、在餵槽內的上表面所存在之爐渣捲入熔鋼內等,一般是使用作為鑄造用注嘴之長注嘴(long nozzle)。此外,在從餵槽往鑄模進行澆注時,一般是在安裝於餵槽的下部之下部注嘴的下方接合作為鑄造用注嘴之浸漬注嘴。
以下,在這些鑄造用注嘴當中,主要舉長注嘴為例來做說明。   長注嘴,是透過密封材(packing material)等來和設置於盛桶的底部之下部注嘴接合。在該長注嘴和下部注嘴之間,為了抑制(a)熔鋼中之空氣(氧氣等)的混入、(b)熔鋼從接合部漏出、(c)由含碳的材料所構成之長注嘴及下部注嘴的接合部附近之氧化等所造成的損耗等,是要求高度的密合性(密封性)。此外,每次更換盛桶時,長注嘴都要對下部注嘴進行裝卸,因此該裝卸作業必須反覆進行與盛桶的更換次數相對應的次數。在這樣的長注嘴和下部注嘴之接合部,起因於裝卸作業、熔鋼和爐渣等的附著、注嘴的損傷等,可能使密合性降低而產生間隙。若產生這樣的間隙,會使密封性降低而在注嘴內引進空氣,導致熔鋼的氧化、由含碳的耐火物所構成之注嘴的氧化所造成的損傷等之危險性提高。
作為其對策之一,是採用從長注嘴上端部附近將惰性氣體吹出的方法。例如在專利文獻1~3揭示的長注嘴,是將長注嘴之由耐火物構成的注嘴主體上端部之外周用金屬殼圍繞,從注嘴主體上端部和金屬殼之間隙等將氣體吹出。在該等專利文獻,是將用於讓氣體流通的空隙(以下也稱為「氣池(gas pool)」)設置在注嘴主體上端部的外周面和金屬殼的內周面之間。
此外,在例如專利文獻4揭示一種長注嘴,是將長注嘴之由耐火物構成的注嘴主體上端部的外周用金屬殼圍繞,從比接合部更下方之內孔的一部分將氣體吹出。在該專利文獻4也是,將氣池設置在注嘴主體上端部的外周面和金屬殼的內周面之間。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1-212721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14-133241號公報   [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平5-23808號公報   [專利文獻4] 日本特開昭62-130753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像這些專利文獻那樣在注嘴主體上端部的外周面和金屬殼的內周面之間設置有作為氣池的空隙之長注嘴,在形成有該空隙的任一個區域之注嘴主體上端部可能發生龜裂等的破壞。若發生這樣的破壞,氣體的吹出變得不均一,發生在內孔將外部氣體(氧氣)捲入、漏鋼的危險性提高。   關於設置在餵槽和鑄模之間的浸漬注嘴,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是為了抑制或防止像這樣的鑄造用注嘴主體之破壞。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係提供以下1至10的鑄造用注嘴。   1.一種鑄造用注嘴,是將注嘴主體上端部用金屬殼圍繞,且在前述注嘴主體上端部的外周面和前述金屬殼的內周面之間具備氣池,   在前述氣池之至少一部分,係具備將前述注嘴主體上端部的外周面和前述金屬殼的內周面搭接的部分。   2.如前述1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   前述搭接的部分是鐵製的圓棒或方棒,或是其等的組合。   3.如前述2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   前述搭接的部分是朝縱方向延伸,各搭接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是熔接於前述金屬殼。   4.如前述1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   前述搭接的部分,是藉由填充耐熱性粒子所形成。   5.如前述4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   前述耐熱性粒子,是以彼此不黏著且與氣池內之任一面都不黏著的狀態填充於氣池內。   6.如前述4或前述5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   前述耐熱性粒子之粒徑為0.65mm以上。   7.如前述4至前述6中任一者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   前述耐熱性粒子是大致球狀或大致長球狀。   8.如前述4至前述7中任一者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   前述耐熱性粒子是由選自無機物、鐵系金屬及銅系金屬當中之任一種以上的材料所構成。   9.如前述8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   前述無機物是選自氧化鋁系、氧化矽系、尖晶石系、氧化鎂系、氧化鋯、鋯石系、含鈣之膠合劑(cement)系、碳系、碳化物系、矽鋁氮氧化物(Sialon)系陶瓷及玻璃系當中之任一種以上。   10.如前述4至前述9中任一者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   前述氣池,係具備氣體導入口、氣體吐出口、作為與氣體吐出口連通的路徑之孔(以下,總稱為「氣體導入口等」)共1個以上,前述氣體導入口等之與氣體流通方向垂直的剖面內之至少氣池內面位置的最小尺寸,是小於前述耐熱性粒子的最小粒徑。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藉由在氣池之至少一部分具備將注嘴主體上端部的外周面和金屬殼的內周面搭接的部分,能夠抑制在注嘴主體上端部的外周面和金屬殼的內周面之間設置有氣池之鑄造用注嘴之該注嘴主體上端部的破壞發生。進而,可防止或減少鑄造用注嘴的內孔、其和下部注嘴的接合部附近之氧化、鐵氧化物等所造成的侵蝕,而能防止從接合部附近的漏鋼、鋼的品質降低。
此外,作為前述搭接的部分是在氣池的至少一部分填充耐熱性粒子的形態,該耐熱性粒子可發揮將應力分散的作用效果,因此能夠抑制或防止注嘴主體上端部的破壞發生。   此外,當具備使耐熱性粒子彼此間、或在耐熱性粒子和注嘴主體之間或在耐熱性粒子和金屬殼之間不黏著的部分的情況,縱使氣池的變形等發生,仍能使耐熱性粒子本身移動而獲得抑制或防止應力集中的效果。   再者,僅將耐熱性粒子填充在氣池內,將所填充的部分利用按壓等的機械性外力予以拘束即可,相較於在氣池內將零件固定設置於複數處的情況等,能使製造步驟變簡單且容易,而能短時間且低成本地進行製造。
以下,適宜地參照圖式,以長注嘴為例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及實施例。
<第1實施形態>   參照圖4所示之習知的長注嘴進行說明,在長注嘴主體3的外周面(在本說明書,也簡稱為「主體外周面」)和金屬殼4的內周面之間設置有氣池2之長注嘴主體3(在本說明書,也簡稱為「主體」)所發生之龜裂等的破壞是起因於,在其和下部注嘴7的接合部,從長注嘴之通鋼方向(鉛直方向,以下也簡稱為「縱方向」)的中心軸朝向外周側方向、亦即半徑方向(以下也簡稱為「橫方向」)施加的力。
該半徑方向的力,主要是基於(1)在下部注嘴和長注嘴接合時之壓接、(2)在接合部之下部注嘴和長注嘴的部分接觸或局部加壓這兩個形態之任一或其等的複合作用所發生的。
於前述(1)在下部注嘴和長注嘴接合時之壓接的形態,當如圖1之接合部10所示般下部注嘴和長注嘴的接合部相對於長注嘴橫方向具有角度的情況,亦即接合面相對於縱方向為90°的方向以外的情況,如圖2所示般上下方向之接合時的壓接力會產生半徑方向的向量,將長注嘴主體朝圓周方向拉伸,如此主要發生縱方向的龜裂乃至破壞。
於前述(2)在接合部之下部注嘴和長注嘴的部分接觸或局部加壓的形態,下部注嘴和長注嘴是在中心軸偏置的位置進行接合等,使圓周方向的接觸成為僅在一部分,在該接觸部分施加局部的半徑方向的力,使長注嘴主體之縱方向的拉伸力或接合部附近之橫方向的彎曲力起作用,而發生龜裂乃至破壞(參照圖3,相對於長注嘴中心軸將下部注嘴中心軸偏置的情況之使用箭頭的圖示)。
如圖4所示般,在習知技術的構造,氣池2部分是單純的空間,並無法將長注嘴主體拘束。這樣的習知技術的構造中,若存在前述(1)、(2)的現象,長注嘴主體會發生破壞。
於是,如圖1所例示般,本發明的長注嘴,是在氣池2之至少一部分具備將主體3的外周面和金屬殼4的內周面搭接的搭接部分1。利用該搭接部分1拘束主體3的外周面之半徑方向,當基於前述(1)、(2)般的現象對長注嘴主體施力時,可進行拘束而使其往氣池2側的變形、移動變困難,能防止或抑制在長注嘴主體3發生龜裂乃至破壞。
因此較佳為,在本發明的長注嘴中,對應於至少其和下部注嘴的接合部分、亦即將其和下部注嘴的接合部分投影於長注嘴主體的外周側,在氣池的區域之一部分或全部設置前述搭接部分。   例如,當僅設置於下部注嘴的上方之滑動注嘴板之滑動方向、或僅長注嘴安裝裝置之特定動作方向等的特定方向或僅特定部分被施力,而在該方向或部分的長注嘴主體發生龜裂乃至破壞的情況等,僅在該特定的方向或部分之氣池區域設置前述搭接部分即可。   當在長注嘴主體之圓周方向全體被施力的情況,較佳為在圓周上之至少3處以上大致均等地配置搭接部分,更佳為設置在儘量多數處或寬廣的區域。
又氣池是為了讓惰性氣體流通到氣體吐出口(例如圖1中符號6的部分)之空間,為了避免搭接部分阻害氣體的流通,必須在必要的氣體流通路徑內設置空間、亦即不連續的部分。但當氣體流通路徑例如僅存在於接合部之縱方向區域的上方即可,而在下方的氣池區域不須讓氣體流通的情況等,對於不需要氣體流通功能的空間部分,可設置在圓周方向全體連續的搭接部分。
搭接部分和長注嘴主體的外周面或金屬殼的內周面之接觸部或接合部,只要可獲得將長注嘴主體的外周面和金屬殼的內周面之間拘束的功能,是點、線或面之任一者即可。但基於讓破壞難以發生而將應力分散效果提高的觀點,接觸部或接合部是越寬廣越好,因此線是比點好,面則比線更好(參照圖11(a)~(c))。   當在一部分具有面的情況,可容許其形狀為圓、長圓、多角形或扇形狀等之各種形狀,亦可為柱狀或錐狀。   又因為氣池朝長注嘴主體的圓周方向延伸,和長注嘴主體的外周面及金屬殼的內周面接觸之搭接部分的面,是成為與其等的曲率一致之曲面。
搭接部分,可使用與長注嘴主體同質或同樣的耐火物,或使用通氣性耐火物等的不同材質,亦可為金屬。氣池部因為還具有流通氣體所產生的冷卻效果,其作業時的溫度一般為大致1200℃以下(~數百℃之間)。因此,只要是能在如此般作業時的溫度區存在的材質即可。作為具體的耐火物,除了氧化鋁質、氧化鋁-氧化矽質、氧化鋁-石墨質等之鑄造時所使用之一般耐火物以外,亦可為燒磨土(chamotte)質、玻璃質等之低耐火性材質。此外,能夠使用普通鋼等之例如金屬殼等所使用的金屬、市售的建築資材及其他用途之鐵製的圓棒、方棒等。
搭接部分,宜和長注嘴主體的外周面或金屬殼的內周面進行接觸或接合,亦即成為固定狀態。但基於可維持設置位置的觀點,較佳為固定於長注嘴主體的外周面及金屬殼的內周面之任一方。因此,搭接部分可以是與長注嘴主體或金屬殼成為一體的構造物的形態,也可以是設置另外的物體的形態。與長注嘴主體或金屬殼成為一體的構造物的形態,是包含從長注嘴主體或金屬殼突出之凸狀部。從金屬殼突出之凸狀部,也能藉由將金屬殼實施衝壓(pressing)加工或引伸(drawing)加工來形成。
當搭接部分是鐵製的圓棒、方棒等的情況,也能將其一部分或全部熔接固定於金屬殼。將該等棒狀構件的長邊方向朝縱方向設置而進行熔接的方法,因為是利用廣泛流通的材質且不須形成與圓周一致的曲面等,其成本較低且製造變容易。亦即,基於成本、容易製造等的觀點,搭接部分較佳為鐵製的圓棒或方棒或其等的組合,再者更佳為,該搭接部分朝縱方向延伸,且各搭接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熔接於金屬殼。在此所指之「搭接部分朝縱方向延伸」,當氣池呈錐狀設置的情況等,是包含搭接部分在半徑方向傾斜但在圓周方向不傾斜的形態。
<第1實施形態的實施例> [實施例A]   實施例A,是在圖1的構造中,搭接部分採用鐵製的圓棒,在金屬殼的內周面之圓周上8處,藉由熔接朝與長注嘴的縱方向平行的方向(縱方向)延伸配置。   在實際作業中,在不具有搭接部分之習知構造(比較例(從圖1的構造(實施例A)將搭接部分1除去後的構造)),是在長注嘴主體發生縱龜裂、或從該龜裂分離的破壞;採用實施例A之本發明的長注嘴的結果,完全沒有發生包含長注嘴主體的龜裂之破壞。
又例如圖6~圖8、圖10所示般,不連續部分14未貫穿縱方向、或縱方向的不連續部分14狹窄、或包含朝橫方向延伸的部分等,即橫方向的拘束或往橫方向的應力分散效果提高之其他構造的情況,其龜裂等破壞的抑制或防止效果應是比實施例A的構造更高。   然而,搭接部分和長注嘴主體的外周面是沿長注嘴的縱方向線狀地接觸,又其不連續部分貫穿縱方向之實施例A的構造,比起前述之龜裂等破壞的抑制或防止效果更高的構造,雖然其長注嘴主體的縱方向之龜裂較容易發生,但就算是在該實施例A,仍能獲得大致完美的龜裂等破壞的抑制或防止效果。   因此,前述之抑制或防止效果更高的構造,當例如長注嘴和下部注嘴之間的壓接力較大的情況等,按照作業時施加於長注嘴主體之力的程度等之與龜裂等破壞的原因有關之個別條件而適宜地選擇即可。
<第2實施形態>   在本實施形態,如圖12所例示般,是在氣池2之至少一部分(一部分或實質全部)的區域填充耐熱性粒子1A,藉由該耐熱性粒子1A的填充來形成前述搭接的部分(搭接部分)1。而且,該搭接部分1是如前述般拘束主體3的外周面之半徑方向,且構成該搭接部分1之耐熱性粒子1A發揮將應力分散的作用效果,因此能夠抑制或防止注嘴主體3的破壞。
本發明中的耐熱性粒子1A較佳為,以彼此不黏著且雖與氣池內之任一面都接觸但不黏著(接合)的狀態填充(拘束)於氣池內(氣池之實質全部的區域)。亦即,耐熱性粒子1A較佳為,使粒子彼此間或其與氣池內面之間雖被拘束但成為可相對移動。這樣的話,對應於以從內孔側產生的外力為主之應力的變化使耐熱性粒子以本身移位的方式進行移動,因此能始終自動地在填充有耐熱性粒子之氣池區域全體將應力均一地分散,可防止應力集中所造成之注嘴主體的破壞。再者,縱使起因於受熱時乃至受熱後等之金屬殼的變形等而使氣池發生變形等,因為耐熱性粒子可在氣池內配合氣池的形狀而移動,而容易維持其將應力分散到全體的功能。
為了如此般讓應力均一地分散較佳為,在填充耐熱性粒子時以將耐熱性粒子按壓的方式進行填充,將耐熱性粒子以在自然狀態下(無外力作用下)不會流動的程度拘束於氣池內。具體而言,將耐熱性粒子不使用黏著劑等而在乾燥狀態下填充於氣池內,且為了避免其在自然狀態下流動而藉由蓋上等進行拘束即可。相對於此,例如用特定大小的零件固定於氣池內的情況,必須一邊依氣池內側形狀的精度進行調整一邊設置零件,但在本實施形態還能省去這樣的調整,因此製造變容易,能夠短時間且低成本地進行製造。
又縱使耐熱性粒子彼此黏著、或與氣池內之任一面黏著,藉由耐熱性粒子的填充而將應力分散的作用效果仍可獲得很多,因此能抑制或防止注嘴主體的破壞。此外,縱使耐熱性粒子僅填充於氣池的一部分的區域,因為至少在這一部分的區域可獲得將應力分散的作用效果,而能抑制或防止注嘴主體的破壞。
氣池因為其本身為氣體流路又具有蓄壓或均壓功能,在耐熱性粒子彼此之間、及耐熱性粒子和氣池內面之間具備可讓氣體流通的空間。   耐熱性粒子間的空間,例如一般氣體通過用之多孔質耐火物的最大氣孔徑為大致50μm以上且其平均氣孔徑為100μm左右,當以此為基準時,藉由將前述空間也設定成最大空間徑為大致50μm以上且平均空間徑為大致100μm以上,能夠確保可讓氣體順利流通的空間。   該氣孔的直徑(空隙部的直徑),當進行幾何學的單純模型化而算出時,將耐熱性粒子視為球的情況其直徑為Ds,3個球所圍繞的空間身內切圓17s(參照圖13)的直徑成為Ds之約0.155倍。若將其假定為100μm,耐熱性粒子的粒徑(球的情況為直徑)較佳為約0.65mm以上。   實際上該內切圓17s的周圍也具有空間,又耐熱性粒子和氣池內面之間的空間是比耐熱性粒子彼此間的空間更大,因此實際的空間成為其以上的大小。   在此,耐熱性粒子的粒徑為0.65mm以上,是指耐熱性粒子留在篩孔0.65mm的假想篩上的大小。
基於如此般將氣體的通過性(通氣性)增大的觀點較佳為,使用可填充於氣池內之最大尺寸附近的耐熱性粒子進行填充。   此外,耐熱性粒子,為了在粒子間確保充分的空間17(參照圖14),其表面形狀較佳為曲面,更佳為大致球狀或大致長球狀,最佳為球狀。
另一方面,基於通氣性的觀點,為了將耐熱性粒子間的空間大小予以最大化,當將耐熱性粒子的大小設定成可填充於氣池內之最大程度,亦即耐熱性粒子的大小越接近氣池大小,耐熱性粒子和氣池內面之接點(圖14中的符號18b、18c)數越少,因此應力分散效果縮小。
因此,耐熱性粒子的大小較佳為,按照作業條件,亦即氣池內的氣壓、氣池大小、氣體流路長度、氣體吐出口的面積、氣體的吐出量等,基於應力分散效果和通氣性的平衡來決定。   又當耐熱性粒子的大小較小時,基於通氣性的觀點雖是不利的,但耐熱性粒子的大小越小,氣池內的內壓越高,因此基於從各氣體吐出口之通氣量均一化的觀點變得有利。因此,耐熱性粒子的大小較佳為,還考慮到該通氣量的均一化來做決定。
再者,例如圖15所示般,當氣池具備氣體導入口5p、氣體吐出口6、作為與氣體吐出口連通的路徑之孔12(以下,總稱為「氣體導入口等」)共1個以上時,為了避免耐熱性粒子從該氣體導入口等往氣池外流出,氣體導入口等之與氣體流通方向垂直的剖面內之至少氣池內面位置的最小尺寸,較佳為小於耐熱性粒子的最小粒徑。
此外,例如圖16所示般,亦可在氣體導入口等設置用於防止耐熱性粒子流出之過濾器16等。在此情況,氣體導入口等之與氣體流通方向垂直的剖面內之至少氣池內面位置的最小尺寸,可為耐熱性粒子的最小粒徑以上,但該過濾器的網孔尺寸較佳為小於耐熱性粒子的最小粒徑。
在此的耐熱性,是指曝露於氣池的最高溫度時不致軟化、熔融、消失等的性質。具體而言,只要可耐依作業條件、氣池的構造配置、氣體所產生的冷卻效果(流量等)等的條件而變動之個別氣池的溫度即可。
大多的長注嘴、浸漬注嘴的情況,氣體吐出中的溫度為約800℃以下,最高也是約1200℃以下的程度。
於是,本發明的耐熱性粒子,是指可耐這樣的溫度條件之物,可使用選自例如無機物、鐵系金屬、銅系金屬、及其等的各個合金當中之任一種以上的材料。
作為前述無機物可列舉:氧化鋁系、氧化矽系、尖晶石系、氧化鎂系、氧化鋯、鋯石系、碳系、碳化物系、矽鋁氮氧化物(Sialon)系陶瓷、玻璃系等。因為在氣池讓惰性氣體流通,使耐熱性粒子不容易氧化或不會氧化,因此也能使用碳系等的容易氧化的材料。
亦即,只要是一般作為熔融金屬處理爐、容器、蒙氣爐(atmosphere furnace)、注嘴等之耐火物的原料所使用的 材質都能使用。
作為前述金屬或合金,可使用具有超過個別的作業條件下的最高溫度的熔點(例如大致800℃以上)以上的金屬或合金,具體而言最佳為較低成本且高熔點的鐵系。
1‧‧‧搭接部分
1A‧‧‧耐熱性粒子
2‧‧‧氣池
3‧‧‧長注嘴主體(主體)
3-1‧‧‧長注嘴主體(接合部以外的材料)
3-2‧‧‧長注嘴主體(接合部附近的材料)
4‧‧‧金屬殼
5‧‧‧氣體導入部
5p‧‧‧氣體導入口
6‧‧‧氣體吐出口
7‧‧‧下部注嘴
8‧‧‧內孔
9‧‧‧中心軸
10‧‧‧下部注嘴和長注嘴的接合部
11‧‧‧填充材
12‧‧‧作為與氣體吐出口連通的路徑之孔
13‧‧‧陶瓷薄片或密封材
14‧‧‧不連續部分
15a‧‧‧注嘴主體上端面和其上部的金屬殼之間隙
15b‧‧‧氣體導入口之注嘴金屬殼附近的間隙
16‧‧‧耐熱性粒子之流出防止用過濾器(金屬網、或具有貫通孔或狹縫的金屬零件)
17‧‧‧空間(氣體的流通路徑)
17s‧‧‧耐熱性粒子間的空間之內切圓
18a‧‧‧耐熱性粒子間的接點
18b‧‧‧耐熱性粒子和氣池內面(注嘴主體上端部的外周面)之接點
18c‧‧‧耐熱性粒子和氣池內面(金屬殼的內周面)之接點
圖1係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之鑄造用注嘴當中的長注嘴的例子之縱方向剖面圖(其和下部注嘴的接合部具有角度的構造之例子)。   圖2係顯示圖1的例子之施加於接合部的力、和半徑方向的反作用力之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之鑄造用注嘴當中之長注嘴的例子之縱方向剖面圖(其和下部注嘴的接合部,在橫方向無角度的構造之例子)。   圖4係將習知的長注嘴之一例及其和下部注嘴的接合構造一起顯示之縱方向剖面圖。本例是在接合部設置陶瓷薄片或密封材的例子。   圖5係本發明之搭接部分的配置之一例的示意圖,是將金屬殼內周面側或長注嘴主體外周面側展開。本例是將柱狀之搭接部分朝縱方向延伸且配置有複數的例子,搭接部分之橫方向剖面不須限定。   圖6係本發明之搭接部分的配置之其他例之示意圖,是將金屬殼內周面側或長注嘴主體外周面側展開。本例是將圖5所示的柱狀之搭接部分傾斜配置的例子。   圖7係本發明之搭接部分的配置之其他例之示意圖,是將金屬殼內周面側或長注嘴主體外周面側展開。本例是將圖6所示的柱狀之搭接部分傾斜配置且讓其交叉的例子。   圖8係本發明之搭接部分的配置之其他例之示意圖,是將金屬殼內周面側或長注嘴主體外周面側展開。本例是將柱狀之搭接部分的長邊側沿橫方向配置的例子。   圖9係本發明之搭接部分的配置之其他例之示意圖,是將金屬殼內周面側或長注嘴主體外周面側展開。本例是將柱狀之搭接部分沿縱方向且分裂而進行分散配置的例子。   圖10係本發明之搭接部分的配置之其他例之示意圖,是將金屬殼內周面側或長注嘴主體外周面側展開。本例,是將圓柱狀的搭接部分以圓的面朝向長注嘴主體外周面方向的方式分散配置的例子。   圖11係顯示本發明的搭接部分的形狀的種類和配置的例子,是長注嘴主體外周面和金屬殼內周面間之作為氣池的空間之橫方向剖面的示意圖,(a)是將圓柱、即圓棒的長邊側朝縱方向配置的例子,(b)是將四角柱、即方棒的長邊側朝縱方向配置的例子,(c)是將圓柱或角柱的長邊側朝橫方向且與曲率一致的方式配置的例子。   圖12係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之鑄造用注嘴當中之長注嘴的例子之縱方向剖面圖(其和下部注嘴之接合部具有角度的構造之例子)。   圖13係將在本發明的鑄造用注嘴之氣池填充球狀耐熱性粒子的情況之耐熱性粒子間的空間以內切圓的形式模型化之示意圖。   圖14係顯示在本發明之鑄造用注嘴的氣池填充球狀粒子的狀態的例子之示意圖。   圖15係本發明的鑄造用注嘴當中的長注嘴之示意圖,是顯示填充有粒子的氣池之氣體導入口、氣體吐出口、作為與氣體吐出口連通的路徑之孔(氣體導入口等)的配置及相對大小等的例子。   圖16係本發明的鑄造用注嘴當中的長注嘴之示意圖,是顯示設置有用於防止耐熱性粒子從填充有粒子之氣池的氣體導入口等流出之過濾器等的例子。

Claims (10)

  1. 一種鑄造用注嘴,是將注嘴主體上端部用金屬殼圍繞,且在前述注嘴主體上端部的外周面和前述金屬殼的內周面之間具備氣池,在前述氣池之至少一部分,係具備將前述注嘴主體上端部的外周面和前述金屬殼的內周面搭接的部分。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前述搭接的部分是鐵製的圓棒或方棒,或是其等的組合。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前述搭接的部分是朝縱方向延伸,各搭接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是熔接於前述金屬殼。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前述搭接的部分,是藉由填充耐熱性粒子所形成。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前述耐熱性粒子,是以相互不黏著且與氣池內之任一面都不黏著的狀態填充於氣池內。
  6. 如請求項4或請求項5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前述耐熱性粒子之粒徑為0.65mm以上。
  7. 如請求項4或請求項5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前述耐熱性粒子是大致球狀或大致長球狀。
  8. 如請求項4或請求項5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前述耐熱性粒子是由選自無機物、鐵系金屬及銅系金屬當中之任一種以上的材料所構成。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前述無機物是選自氧化鋁系、氧化矽系、尖晶石系、氧化鎂系、氧化鋯、鋯石系、含鈣之膠合劑(cement)系、碳系、碳化物系、矽鋁氮氧化物(Sialon)系陶瓷及玻璃系當中之任一種以上。
  10. 如請求項4或請求項5所述之鑄造用注嘴,其中,前述氣池,係具備氣體導入口、氣體吐出口、作為與氣體吐出口連通的路徑之孔(以下,總稱為「氣體導入口等」)共1個以上,前述氣體導入口等之與氣體流通方向垂直的剖面內之至少氣池內面位置的最小尺寸,是小於前述耐熱性粒子的最小粒徑。
TW107121064A 2017-06-20 2018-06-20 鑄造用注嘴 TWI6731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0713 2017-06-20
JP2017-120713 2017-06-20
JP2018036756 2018-03-01
JP2018-036756 2018-03-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4690A TW201904690A (zh) 2019-02-01
TWI673124B true TWI673124B (zh) 2019-10-01

Family

ID=64735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1064A TWI673124B (zh) 2017-06-20 2018-06-20 鑄造用注嘴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7187B2 (zh)
EP (1) EP3643427B1 (zh)
JP (1) JP7068170B2 (zh)
CN (1) CN110809499B (zh)
ES (1) ES2936869T3 (zh)
TW (1) TWI673124B (zh)
WO (1) WO2018235801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3808A (ja) * 1991-07-12 1993-02-02 Tokyo Yogyo Co Ltd 連続鋳造用ノズル
WO2002047846A2 (en) * 2000-12-11 2002-06-20 Vesuvius Crucible Company Casting nozzle with gas injection means
JP2006175482A (ja) * 2004-12-22 2006-07-06 Kurosaki Harima Corp ガス吹き込みノズルの耐火性シール材
JP2010158693A (ja) * 2009-01-07 2010-07-22 Kurosaki Harima Corp 連続鋳造用ノズル
JP2012115896A (ja) * 2010-12-03 2012-06-21 Kurosaki Harima Corp ガス吹き込み用ノズルへのメタルケースの装着方法
JP2014133241A (ja) * 2013-01-09 2014-07-24 Tokyo Yogyo Co Ltd 連続鋳造用ロングノズ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ZA821071B (en) * 1981-03-03 1983-01-26 Flogates Ltd Improvements in the pouring of molten metals
US4360190A (en) * 1981-03-16 1982-11-23 Junichi Ato Porous nozzle for molten metal vessel
DE3339586A1 (de) * 1983-11-02 1985-05-23 Didier-Werke Ag, 6200 Wiesbaden Eintauchausguss
IT1176428B (it) * 1984-07-18 1987-08-18 Radex Italiana Spa Manicotto di uscita in un dispositivo per controllare l'efflusso di acciaio fuso da una siviera o da una paniera
JPS62130753A (ja) 1985-12-02 1987-06-13 Akechi Ceramics Kk 連続鋳造用ノズル
JPH0315244Y2 (zh) * 1987-12-21 1991-04-03
CA2216577A1 (en) * 1995-07-27 1997-02-13 Usx Engineers And Consultants, Inc. Limiting ingress of gas to continuous caster
JPH10305357A (ja) * 1997-05-07 1998-11-17 Shinagawa Refract Co Ltd 連続鋳造用内挿式浸漬ノズル
JP5459851B2 (ja) 2010-03-31 2014-04-02 黒崎播磨株式会社 ロングノズル
JP6122393B2 (ja) 2014-02-25 2017-04-26 黒崎播磨株式会社 浸漬ノズル
CN204430255U (zh) * 2014-11-28 2015-07-01 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 一种大包注流保护套管保护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3808A (ja) * 1991-07-12 1993-02-02 Tokyo Yogyo Co Ltd 連続鋳造用ノズル
WO2002047846A2 (en) * 2000-12-11 2002-06-20 Vesuvius Crucible Company Casting nozzle with gas injection means
JP2006175482A (ja) * 2004-12-22 2006-07-06 Kurosaki Harima Corp ガス吹き込みノズルの耐火性シール材
JP2010158693A (ja) * 2009-01-07 2010-07-22 Kurosaki Harima Corp 連続鋳造用ノズル
JP2012115896A (ja) * 2010-12-03 2012-06-21 Kurosaki Harima Corp ガス吹き込み用ノズルへのメタルケースの装着方法
JP2014133241A (ja) * 2013-01-09 2014-07-24 Tokyo Yogyo Co Ltd 連続鋳造用ロングノズ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08440A1 (en) 2020-04-09
EP3643427B1 (en) 2022-12-07
US11117187B2 (en) 2021-09-14
EP3643427A1 (en) 2020-04-29
CN110809499B (zh) 2022-01-11
ES2936869T3 (es) 2023-03-22
JP7068170B2 (ja) 2022-05-16
CN110809499A (zh) 2020-02-18
TW201904690A (zh) 2019-02-01
JPWO2018235801A1 (ja) 2020-04-16
WO2018235801A1 (ja) 2018-12-27
EP3643427A4 (en) 2021-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4326B (zh) 傾注噴嘴
US20160039719A1 (en) Zirconia based coating for refractory elements and refractory element comprising of such coating
CN102006949B (zh) 连续铸造用浸入式水口
JPWO2013179409A1 (ja) 大迫天井構造
TWI673124B (zh) 鑄造用注嘴
EP3140066B1 (en) Refractory ceramic casting nozzle
WO2011061919A1 (ja) 高温組付体、高温組付体の製造方法、耐熱シール剤
CN106392051B (zh) 连铸塞棒
WO2020184320A1 (ja) ノズル及びノズルとストッパーの構造体
JP6672986B2 (ja) 溶湯保持容器のライニング構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CN106513653B (zh) 具有透气环的连铸塞棒
RU173109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дувки металла газами в ковше
JP5697193B2 (ja) ガス吹き込み用ノズル
JP7490919B2 (ja) 傾注樋
CN106513652B (zh) 抗侵蚀的塞棒
JP2021161502A (ja) 傾注樋
US20140326761A1 (en) Refractory pouring device
JP6612208B2 (ja) 浸漬管
WO2021199951A1 (ja) 低圧鋳造用溶湯保持炉
JP5701548B2 (ja) 高温組付体、高温組付体の製造方法
JP6226483B2 (ja) 真空脱ガス装置の環流管
CA3008702C (en) Refractory anchor for a furnace refractory tile
JP2024007115A (ja) ノズル状耐火物
JP2006167772A (ja) 金属板を有する耐火物複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7018Y2 (ja) ガス吹き込み用ポーラスプラ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