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9499A - 铸造用喷嘴 - Google Patents

铸造用喷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9499A
CN110809499A CN201880040917.0A CN201880040917A CN110809499A CN 110809499 A CN110809499 A CN 110809499A CN 201880040917 A CN201880040917 A CN 201880040917A CN 110809499 A CN110809499 A CN 110809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heat
resistant particles
peripheral surface
nozz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09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09499B (zh
Inventor
原田贵文
立川孝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rosaki Harim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rosaki Harim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rosaki Harima Corp filed Critical Krosaki Harim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809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9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09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9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04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into open-ended moulds
    • B22D11/045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into open-ended moulds for horizontal casting
    • B22D11/047Means for joining tundish to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50Pouring-nozzles
    • B22D41/58Pouring-nozzles with gas injec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0Supplying or treating molten 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50Pouring-nozzles
    • B22D41/502Connection arrangements; Sealing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 Carbon Steel Or Casting Steel Manufacturing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 Nozzles (AREA)
  • Supply Of Fluid Materials To The Packaging Location (AREA)
  • Casting Support Devices, Ladles, And Melt Control Thereb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以抑制或防止铸造用喷嘴本体的破坏为目的,具体而言,在喷嘴本体(3)上端部被金属壳体(4)围绕且在喷嘴本体(3)上端部的外周面和金属壳体(4)的内周面之间具备气池(2)的铸造用喷嘴上,在气池(2)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对喷嘴本体(3)上端部的外周面和金属壳体(4)的内周面进行桥接的部分(1)。

Description

铸造用喷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钢液的连续铸造中使用的铸造用喷嘴。
背景技术
在钢液的连续铸造中,在从浇包向浇口盘排出钢液时,为了抑制钢液的氧化、存在于浇口盘内上面的炉渣向钢液内卷入等,通常使用有作为铸造用喷嘴的长喷嘴。此外,通常在从浇口盘向铸型的浇注中,将作为铸造用喷嘴的浸渍喷嘴接合在安装于浇口盘的下部的下部喷嘴的下方。
下面,在这些铸造用喷嘴中,主要列举长喷嘴为例来进行叙述。
长喷嘴介由填充材料等与设置在浇包的底部的下部喷嘴接合。为了抑制(a)空气(氧气等)向钢液中混入、(b)从接合部的钢液的泄漏、(c)由含碳的原材料构成的长喷嘴及下部喷嘴的接合部附近的因氧化等而导致的损耗等,该长喷嘴和下部喷嘴之间要求有高度的密合性(密封性)。此外,由于长喷嘴在每次浇包的更换时都会进行向下部喷嘴的装拆,因此会以浇包的更换次数重复进行该装拆。
在这样的长喷嘴与下部喷嘴的接合部上,存在有因装拆作业、钢液·炉渣等的附着、喷嘴的损伤等而导致的密合性降低进而产生有间隙的情况。当产生有这样的间隙时,则下述危险性升高,即,密封性降低,将空气引入到喷嘴内,引起钢液的氧化、由含碳耐火材料构成的喷嘴的因氧化而导致的损伤等。
作为其对策之一,采用有从长喷嘴上端部附近吹出惰性气体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至3中,公开有一种长喷嘴,其具有下述结构,即,长喷嘴的由耐火材料构成的喷嘴本体上端部的外周被金属壳体围绕,并从喷嘴本体上端部与金属壳体的间隙等吹出气体的结构。在这些专利文献中,在喷嘴本体上端部的外周面和金属壳体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用于气体流通的空隙(以下也称为“气池”)。
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一种长喷嘴,其具有下述结构,即,长喷嘴的由耐火材料构成的喷嘴本体上端部的外周被金属壳体围绕,并从比接合部更靠下方的内孔的一部分吹出气体的结构。在该专利文献4中,在喷嘴本体上端部的外周面和金属壳体的内周面之间也设置有气池。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1-2127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4-1332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平5-2380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国特开昭62-1307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这些专利文献的长喷嘴上,所述长喷嘴在喷嘴本体上端部的外周面和金属壳体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作为气池的空隙,因而可能会在存在有该空隙的区域的任一的喷嘴本体上端部上产生龟裂等破坏。当产生有这样的破坏时,则气体的吹出变得不均匀,且或是将外部气体(氧气)卷入到内孔,或是产生漏钢的危险性升高。
在设置在浇口盘和铸型间的浸渍喷嘴上,也存在有同样的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抑制或防止解决这样的铸造用喷嘴本体的破坏。
本发明为下述1至10的铸造用喷嘴。
1.一种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在喷嘴本体上端部被金属壳体围绕且在所述喷嘴本体上端部的外周面和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具备气池的铸造用喷嘴上,在所述气池的至少一部分上,具备对所述喷嘴本体上端部的外周面和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周面进行桥接的部分。
2.根据前述1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接的部分为铁制的圆棒或方棒、或者它们的组合。
3.根据前述2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接的部分在纵向上延伸存在,各桥接部分的一部分或整体被焊接在所述金属壳体上。
4.根据前述1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接的部分通过耐热性粒子的填充而形成。
5.根据前述4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性粒子在彼此未粘结且与气池内的任意面未粘结的状态下被填充在气池内。
6.根据前述4或前述5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性粒子的粒径为0.65mm以上。
7.根据前述4至前述6的任一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性粒子为大致球状或大致长球状。
8.根据前述4至前述7的任一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性粒子由选自无机物、或铁类金属或者铜类金属的任意1种以上的原材料构成。
9.根据前述8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物为选自氧化铝类、二氧化硅类、尖晶石类、氧化镁类、氧化锆或锆石类、含Ca水泥类、碳类、碳化物类、赛隆类陶瓷或玻璃类的任意1种以上。
10.根据前述4至前述9的任一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池具备1个以上的气体导入口、气体吐出口或与气体吐出口连通的作为路径的孔(以下总称为“气体导入口等”),所述气体导入口等的垂直于气体流通方向的截面内的至少气池内面位置的最小尺寸小于所述耐热性粒子的最小粒径。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气池的至少一部分上具备对喷嘴本体上端部的外周面和金属壳体的内周面进行桥接的部分,因此能够抑制铸造用喷嘴的该喷嘴本体上端部的破坏的产生,所述铸造用喷嘴在喷嘴本体上端部的外周面和金属壳体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气池。进而,能够防止或减少铸造用喷嘴的内孔、与下部喷嘴的接合部附近的氧化或铁氧化物等的侵蚀,从而能够防止从接合部附近的漏钢、钢的质量下降。
此外,在作为前述的桥接的部分而在气池的至少一部分中填充了耐热性粒子的形态中,由于该耐热性粒子可起到分散应力的作用效果,因此能够抑制或防止喷嘴本体上端部的破坏。
此外,在耐热性粒子彼此之间、或者耐热性粒子和喷嘴本体或金属壳体之间具备未粘结的部分的情况下,即使产生有气池的变形等,耐热性粒子自身也可移动,从而可得到抑制或防止应力集中的效果。
并且,由于只需将耐热性粒子填充到气池内,并通过按压填充的部分等的机械性外力来进行限制即可,因此与在气池内在多个部位上固定并设置零件的情况等相比,制造工序简朴且容易,因而能够以短时间、低成本来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即铸造用喷嘴之中长喷嘴的例子的纵向剖视图(与下部喷嘴的接合部具有角度的结构的例子)。
图2是表示在图1的例子中施加在接合部上的力和半径方向的反力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即铸造用喷嘴之中长喷嘴的例子的纵向剖视图(与下部喷嘴的接合部在横向上无角度的结构的例子)。
图4是在表示与下部喷嘴的接合结构的同时表示现有的长喷嘴的一个例子的纵向剖视图。另外,该例子为在接合部上设置有陶瓷片或密封材料的例子。
图5是将金属壳体内周面侧或长喷嘴本体外周面侧展开来表示本发明的桥接的部分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该例子为配置了多个柱状的桥接的部分并使其在纵向上延伸存在的例子,不必限制桥接的部分的横向截面。
图6是将金属壳体内周面侧或长喷嘴本体外周面侧展开来表示本发明的桥接的部分的配置的其他例子的示意图。该例子为将图5所示的柱状的桥接的部分倾斜配置的例子。
图7是将金属壳体内周面侧或长喷嘴本体外周面侧展开来表示本发明的桥接的部分的配置的其他例子的示意图。该例子为将图6所示的柱状的桥接的部分倾斜配置并使其交叉的例子。
图8是将金属壳体内周面侧或长喷嘴本体外周面侧展开来表示本发明的桥接的部分的配置的其他例子的示意图。该例子为将柱状的桥接的部分的长边侧配置在横向上的例子。
图9是将金属壳体内周面侧或长喷嘴本体外周面侧展开来表示本发明的桥接的部分的配置的其他例子的示意图。该例子为将柱状的桥接的部分分割且分散配置在纵向上的例子。
图10是将金属壳体内周面侧或长喷嘴本体外周面侧展开来表示本发明的桥接的部分的配置的其他例子的示意图。该例子为将圆柱状的桥接的部分以圆面朝向长喷嘴本体外周面方向的方式分散配置的例子。
图11是用长喷嘴本体外周面和金属壳体内周面之间的作为气池的空间的横向截面来表示本发明的桥接的部分的形状的种类和配置的例子的示意图,(a)为将圆柱即圆棒的长边侧配置在纵向上的例子,(b)为将四角柱即方棒的长边侧配置在纵向上的例子,(c)为将圆柱或角柱的长边侧配置在横向上并以与曲率一致的方式进行配置的例子。
图12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即铸造用喷嘴之中长喷嘴的例子的纵向剖视图(与下部喷嘴的接合部具有角度的结构的例子)。
图13是将本发明的铸造用喷嘴的气池中填充有球状的耐热性粒子时的耐热性粒子间的空间模式化为内切圆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铸造用喷嘴的气池中填充有球状的粒子的状态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5是对于本发明的铸造用喷嘴之中的长喷嘴,表示填充有粒子的气池的气体导入口、气体吐出口或与气体吐出口连通的作为路径的孔(气体导入口等)的配置及相对的尺寸等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针对本发明的铸造用喷嘴之中长喷嘴,设置有过滤器等的例子的示意图,所述过滤器用于防止耐热性粒子从填充有粒子的气池的气体导入口等流出。
符号说明
1-桥接的部分;1A-耐热性粒子;2-气池;3-长喷嘴本体(本体);3-1-长喷嘴本体(接合部以外的原材料);3-2-长喷嘴本体(接合部附近的原材料);4-金属壳体;5-气体导入部;6-气体吐出口;7-下部喷嘴;8-内孔;9-中心轴;10-下部喷嘴与长喷嘴的接合部;11-填充材料;12-作为与气体吐出口连通的路径的孔;13-陶瓷片或密封材料;14-不连续部分;15a-喷嘴本体上端面与其上部的金属壳体的间隙;15b-气体导入口的喷嘴金属壳体附近的间隙;16-耐热性粒子的防止流出用过滤器(金属网或通孔或者带切口的金属零件);17-空间(气体的流通路径);17s-耐热性粒子间的空间中的内切圆;18a-耐热性粒子间的接触点;18b-耐热性粒子与气池内面(喷嘴本体上端部的外周面)的接触点;18c-耐热性粒子与气池内面(金属壳体的内周面)的接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长喷嘴为例,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当参照图4所示的现有的长喷嘴来进行说明时,则在长喷嘴本体3外周面(在本说明书中,也仅称为“本体外周面”)和金属壳体4内周面间设置有气池2的长喷嘴本体3(在本说明书中,也仅称为“本体”)上,产生龟裂等破坏是起因于下述情况,即,在与下部喷嘴7的接合部上,从长喷嘴的钢液流通方向(为铅垂方向,以下也仅称为“纵向”)中心轴向外周侧方向即半径方向(以下也仅称为“横向”)施加有力。
该半径方向的力主要是因(1)下部喷嘴与长喷嘴的接合上的压接、或(2)接合部上的下部喷嘴与长喷嘴的局部接触或者局部加压的2个形态的任一、或者上述这些的复合作用而产生。
在所述(1)的下部喷嘴与长喷嘴的接合中的压接的形态中,在如图1所示的接合部10那样,下部喷嘴与长喷嘴的接合部相对于长喷嘴横向而具有角度时,即在接合面相对于纵向为90°方向以外时,则如图2所示,上下方向的接合时的压接力产生有半径方向的矢量,由于长喷嘴本体在圆周方向上被拉拽,因此主要产生有纵向的龟裂乃至破坏。
在所述(2)的接合部上的下部喷嘴与长喷嘴的局部接触或局部加压的形态中,在下部喷嘴和长喷嘴的中心轴发生偏移的位置上进行接合等时,圆周方向的接触仅为一部分,在其接触部分上施加有局部的半径方向的力,由于作用有长喷嘴本体的纵向的拉拽或接合部附近的横向的弯曲的力,因此产生龟裂乃至破坏。(参照图3的相对于长喷嘴中心轴的下部喷嘴中心轴发生偏移时的箭头的图示)
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上,如图4所示,由于气池2部分仅为空间,因此无法限制长喷嘴本体。当在这样的现有技术的结构上,存在有前述的(1)、(2)的现象时,则长喷嘴本体会发生破坏。
因此,如图1所例示,本发明的长喷嘴在气池2的至少一部分上具备对本体3外周面和金属壳体4内周面进行桥接的部分1。由于该桥接部分1对本体3外周面的半径方向进行限制,因此,在因如前述的(1)、(2)的现象而施加有向长喷嘴本体的力时,对长喷嘴本体的向气池2侧的变形、移动进行了限制,以使其不容易发生,因而可防止或抑制在长喷嘴本体3上产生龟裂乃至破坏。
因而,在本发明的长喷嘴上,优选至少在下述区域的一部分或整体上设置前述的桥接的部分,即,对应于与下部喷嘴的接合部分的,即将与下部喷嘴的接合部分投影到长喷嘴本体外周侧的气池的区域的一部分或整体。
例如,在仅在特定的方向或特定的部分上施加有力,且在该方向或部分的长喷嘴本体上产生有龟裂、破坏时等,只需仅在该特定的方向或部分的气池区域中设置前述桥接的部分即可,所述特定的方向为,设置在下部喷嘴的上方的滑动喷嘴盘的仅滑动方向或长喷嘴安装装置的仅特定的动作方向等。
在力波及到长喷嘴本体的圆周方向整体的情况下,优选在圆周上大致均等地配置并设置至少3处以上,更优选尽可能在较多部位或较广的区域中设置。
另外,由于气池是以使惰性气体向气体吐出口(例如图1的符号6的部分)流通为目的的空间,因此需要在必要的气体流通路径内设置空间即不连续的部分,以便桥接的部分不会阻碍气体的流通。但是,例如在只需在接合部的纵向区域的上方存在有气体流通路径即可,而不需要下方的气池区域中的流通时等,对于不需要气体流通功能的空间部分而言,也可以在圆周方向整体上设置连续的桥接部分。
只要可得到对长喷嘴本体外周面和金属壳体内周面之间进行限制的功能,则桥接的部分与长喷嘴本体外周面或金属壳体内周面的接触部或者接合部可为点、线或面均可。但是,为了使破坏不容易产生,从提高应力分散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接触部或接合部尽可能更广,因而线比点更优选,面比线更优选(参照图11(a)至(c))。
在一部分上具有面时,可容许其形状为圆、椭圆、多角形、或扇形等各种各样的形状,且也可以为柱状或锥状。
另外,由于气池在长喷嘴本体的圆周方向上延伸存在,因此与长喷嘴本体外周面及金属壳体内周面接触的桥接的部分的面为,与长喷嘴本体外周面及金属壳体内周面的曲率相一致的曲面。
桥接的部分既可以为与长喷嘴本体同质或相同的耐火材料、或透气性耐火材料等不同材质,也可以为金属。由于流通气体的冷却效果,因此气池部的操作时的温度通常为大致1200℃以下(~数百℃之间)。因而,只要为可存在于这样的操作时的温度区域中的材质即可。作为具体的耐火材料,在氧化铝质、氧化铝-二氧化硅质、氧化铝-石墨质等铸造用所使用的通常的耐火材料之外,也可以为耐火粘土质、玻璃质等低耐火性的材质。此外,可使用普通钢等例如用于金属壳体等的金属、市售的建筑材料、其他用途的铁制的圆棒、方棒等。
桥接的部分可为与长喷嘴本体外周面或金属壳体内周面接触或接合即固定状态的任一。可是,从可维持设置位置的观点出发,优选固定在长喷嘴本体外周面或金属壳体内周面的任意一方上。因而,桥接的部分与长喷嘴本体或金属壳体既可以为一体的结构物的形态,也可以为分别设置的形态。与长喷嘴本体或金属壳体一体的结构物的形态包含从长喷嘴本体或金属壳体突出的凸状部。从金属壳体的凸状部也可通过对金属壳体进行冲压加工或拉深加工来形成。
在桥接的部分为铁制的圆棒、方棒等时,也可将其一部分或整体焊接固定在金属壳体上。由于能够利用广泛流通的原材料及不必形成与圆周相一致的曲面等,因此将这些棒状的部件的纵长方向设置在纵向上并进行焊接的方法成本较低也容易制造。即,从成本、制造的容易性等观点出发,优选桥接的部分为铁制的圆棒或方棒、或者它们的组合,并且,更优选该桥接的部分在纵向上延伸存在,且将各桥接部分的一部分或整体焊接在金属壳体上。在此,“桥接的部分在纵向上延伸存在”是指包含下述形态,即,在气池被设置成锥状时等,桥接的部分在半径方向上倾斜但在圆周方向上不倾斜的形态。
(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实施例)
(实施例A)
实施例A为,在图1的结构中,桥接的部分为铁制的圆棒,并在金属壳体内周面的圆周8个部位上,通过焊接将其配置成在与长喷嘴纵向平行的方向(纵向)上延伸存在的例子。
在实际操作中,在不具有桥接的部分的现有结构(比较例(从图1的结构(实施例A)除去桥接的部分1的结构))中,在长喷嘴本体上产生有纵向龟裂乃至从该龟裂分离的破坏,但通过提供实施例A的本发明的长喷嘴,其结果毫无产生包含长喷嘴本体的龟裂的破坏。
另外,认为在下述的横向的限制乃至向横向的应力分散效果较高的其他结构的情况下,龟裂等破坏的抑制或防止效果可进一步比实施例A的结构更高,即,例如如图6~图8、图10所示,在纵向上未贯穿有不连续部分14、或纵向的不连续部分14较窄、或包含在横向上延伸存在的部分等。
可是,虽然认为在实施例A的结构中,比前述的龟裂等破坏的抑制或防止效果更高的结构更较容易产生长喷嘴本体的纵向的龟裂,但该实施例A也可得到大致完美的抑制或防止龟裂等破坏的效果,所述实施例A的结构为,桥接的部分与长喷嘴本体外周面在长喷嘴纵向上呈线状接触,并且在纵向上贯穿有不连续部分。
因而,例如在长喷嘴和下部喷嘴之间的压接力较大时等,可根据操作中的施加在长喷嘴本体上的力的程度等与龟裂等破坏的原因相关的个别的条件,来适当选择前述的抑制或防止效果更高的结构。
(第2实施方式)
如图12所例示的那样,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气池2的至少一部分(一部分或实质上整体)的区域中填充有耐热性粒子1A,通过填充该耐热性粒子1A而形成了前述的桥接的部分1(桥接部分)。而且,由于该桥接部分1如前所述对本体3外周面的半径方向进行了限制,同时,构成该桥接部分1的耐热性粒子1A具有分散应力的作用效果,因此能够抑制或防止喷嘴本体3的破坏。
在本发明中,优选将耐热性粒子1A在彼此未粘结且与气池内的任意的面都接触但不粘结(接合)的状态下填充(限制)在气池内(气池的实质上整体的区域)。即,优选耐热性粒子1A粒子彼此或与气池内面之间被限制但可相对移动。于是,由于根据以从内孔侧产生的外力为主的应力的变化,耐热性粒子以自身发生偏移的方式进行移动,因此总是能够将应力自动地均匀分散在填充有耐热性粒子的气池区域整体上,因而能够防止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的喷嘴本体的破坏。并且,由于即使在受热时乃至受热后等,因金属壳体的变形等而存在有气池的变形等,耐热性粒子也能够在气池内配合气池的形状而移动,因此容易维持将应力分散于整体的功能。
为了均匀分散这样的应力,优选在填充耐热性粒子时以按压的方式填充耐热性粒子,并以在气池内自然(只要不作用有外力)不流动的程度将耐热性粒子限制在气池内。具体而言,只需将耐热性粒子在未使用粘接剂等且干燥状态下填充在气池内,并通过盖上盖等来限制耐热性粒子,以使其不会自然地流动即可。与此相反,例如在用特定尺寸的零件在气池内进行固定时,需要根据气池内侧形状的精度来一边进行调整一边设置零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也不需要那样的调整,因此制造容易,从而能够以短时间、低成本来制造。
另外,即使耐热性粒子彼此粘结,或是与气池内的任意的面粘结,也可通过填充耐热性粒子而得到不少的分散应力的作用效果,因此能够抑制或防止喷嘴本体的破坏。此外,即使仅在气池的一部分的区域中填充耐热性粒子,也可在至少该一部分的区域中,得到分散应力的作用效果,因此能够抑制或防止喷嘴本体的破坏。
由于气池其自身为气体流道,此外还具有蓄圧或均压功能,因此在耐热性粒子彼此之间及耐热性粒子和气池内面之间需具备可流通气体的空间。
当以下述情况为基准时,即,例如通常的气体通过用的多孔质耐火材料的最大气孔直径为大致50μm以上,其平均气孔直径为100μm前后的情况,则通过使前述空间的最大空间直径也为大致50μm以上,且平均空间直径也为大致100μm以上,而耐热性粒子间的空间能够确保气体可顺利流通的空间。
当在几何学上对该气孔的直径(空隙部的直径)进行单纯模型化并进行计算时,则相对于将耐热性粒子视为球时的该球的直径Ds,被3个球包围的空间的内切圆17s(参照图13)的直径(气孔的直径)为Ds的约0.155倍。当将其假定为100μm时,则耐热性粒子的粒径(在球的情况下为直径)优选为约0.65mm以上。
另外,由于在该内切圆17s的周围实际上也存在有空间,此外,由于耐热性粒子和气池内面之间的空间比耐热性粒子彼此之间的空间更大,因此实际的空间的尺寸在此之上。
在此,耐热性粒子的粒径为0.65mm以上是指,耐热性粒子残留在网眼0.65mm的假想的筛上的尺寸。
如此,从增大气体的通过性(透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填充可填充到气池内的接近最大尺寸的耐热性粒子。
此外,为了在粒子间确保足够的空间17(参照图14),优选耐热性粒子的表面形状为曲面,进一步优选为大致球状或大致长球,最优选为球状。
另一方面,当从透气性的观点出发,为了使耐热性粒子间的空间的尺寸最大化,而使耐热性粒子的尺寸为可填充到气池内的最大程度时,即耐热性粒子的尺寸越接近气池的尺寸时,则由于耐热性粒子的与气池内面的接触点(图14中的符号18b、18c)的数量变少,因此会导致应力分散效果变小。
因而,优选根据操作条件即气池内的气体圧、气池的尺寸、气体流道的长度、气体吐出口的面积、气体的吐出量等,通过平衡应力分散效果和透气性来确定耐热性粒子的尺寸。
另外,虽然当耐热性粒子的尺寸较小时,则从透气性的观点出发不利,但由于耐热性粒子的尺寸越小,则气池内的内压变得越高,因此从各气体吐出口的通气量的均匀化的观点出发则是有利的。因而,优选也考虑该通气量的均匀化来确定耐热性粒子的尺寸。
并且,例如如图15所示,在气池具备1个以上的气体导入口5p、气体吐出口6或与气体吐出口连通的作为路径的孔12(以下,总称为“气体导入口等”)时,优选气体导入口等的垂直于气体流通方向的截面内的至少气池内面位置的最小尺寸小于耐热性粒子的最小粒径,以便耐热性粒子不会从该气体导入口等向气池外流出。
此外,例如如图16所示,也可以设置用于防止耐热性粒子向气体导入口等流出的过滤器16等。此时,虽然气体导入口等的垂直于气体流通方向的截面内的至少气池内面位置的最小尺寸也可以为耐热性粒子的最小粒径以上,但优选该过滤器的网眼的尺寸小于耐热性粒子的最小粒径。
在此,耐热性是指,在暴露于气池的最高温度时,不会软化、熔化、消失等性质。具体而言,只需可耐受因操作条件、气池的结构·配置、气体的冷却效果(流量等)等条件而改变的个别的气池的温度即可。
在长喷嘴、浸渍喷嘴的情况下,气体吐出中的温度多为约800℃以下,即使高也为约1200℃以下左右。
因此,本发明中所述的耐热性粒子是指,可耐受这样的温度条件的耐热性粒子,例如可为选自无机物或铁类金属或者铜类金属、或者它们的各个的合金的1种以上的原材料。
作为所述无机物,可列举有氧化铝类、二氧化硅类、尖晶石类、氧化镁类、氧化锆或锆石类、碳类、碳化物类、赛隆类陶瓷或玻璃类等。由于使惰性气体在气池中流通,因此耐热性粒子发生氧化的情况较少或没有,因而也可使用碳类等易氧化的原材料。
即,只要为通常作为熔化金属处理炉、容器、气氛炉、喷嘴等的耐火材料而使用的原材料的材质即可使用。
作为所述金属或合金,可使用超过个别操作条件下的最高温度的熔点(例如大致800℃以上)以上的金属或合金,具体而言,最优选成本较低且熔点高的铁类。

Claims (10)

1.一种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
在喷嘴本体上端部被金属壳体围绕且在所述喷嘴本体上端部的外周面和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具备气池的铸造用喷嘴上,
在所述气池的至少一部分上,具备对所述喷嘴本体上端部的外周面和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周面进行桥接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接的部分为铁制的圆棒或方棒、或者它们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接的部分在纵向上延伸存在,各桥接部分的一部分或整体被焊接在所述金属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接的部分通过耐热性粒子的填充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性粒子在彼此未粘结且与气池内的任意面未粘结的状态下被填充在气池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性粒子的粒径为0.65mm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4至权利要求6的任一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性粒子为大致球状或大致长球状。
8.根据权利要求4至权利要求7的任一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性粒子由选自无机物、或铁类金属或者铜类金属的任意1种以上的原材料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物为选自氧化铝类、二氧化硅类、尖晶石类、氧化镁类、氧化锆或锆石类、含Ca水泥类、碳类、碳化物类、赛隆类陶瓷或玻璃类的任意1种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权利要求9的任一所述的铸造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池具备1个以上的气体导入口、气体吐出口或与气体吐出口连通的作为路径的孔,以下总称为气体导入口等,所述气体导入口等的垂直于气体流通方向的截面内的至少气池内面位置的最小尺寸小于所述耐热性粒子的最小粒径。
CN201880040917.0A 2017-06-20 2018-06-19 铸造用喷嘴 Active CN1108094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0713 2017-06-20
JP2017120713 2017-06-20
JP2018036756 2018-03-01
JP2018-036756 2018-03-01
PCT/JP2018/023235 WO2018235801A1 (ja) 2017-06-20 2018-06-19 鋳造用ノズ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9499A true CN110809499A (zh) 2020-02-18
CN110809499B CN110809499B (zh) 2022-01-11

Family

ID=64735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0917.0A Active CN110809499B (zh) 2017-06-20 2018-06-19 铸造用喷嘴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7187B2 (zh)
EP (1) EP3643427B1 (zh)
JP (1) JP7068170B2 (zh)
CN (1) CN110809499B (zh)
ES (1) ES2936869T3 (zh)
TW (1) TWI673124B (zh)
WO (1) WO2018235801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0190A (en) * 1981-03-16 1982-11-23 Junichi Ato Porous nozzle for molten metal vessel
US4429816A (en) * 1981-03-03 1984-02-07 Uss Engineers And Consultants, Inc. Union for providing inert gas between teeming nozzle and pouring tube
EP0171589A1 (en) * 1984-07-18 1986-02-19 RADEX ITALIANA S.p.A. Collector nozzle in 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outflow of cast steel from a ladle or from a tundish
US4640447A (en) * 1983-11-02 1987-02-03 Didier-Werke Ag Molten metal immersion pouring spout
US4854487A (en) * 1987-12-21 1989-08-08 Akechi Ceramics Co., Ltd. Molten steel pouring nozzle
WO1997004901A1 (en) * 1995-07-27 1997-02-13 Usx Engineers And Consultants, Inc. Limiting ingress of gas to continuous caster
JPH10305357A (ja) * 1997-05-07 1998-11-17 Shinagawa Refract Co Ltd 連続鋳造用内挿式浸漬ノズル
JP2006175482A (ja) * 2004-12-22 2006-07-06 Kurosaki Harima Corp ガス吹き込みノズルの耐火性シール材
CN204430255U (zh) * 2014-11-28 2015-07-01 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 一种大包注流保护套管保护池
EP3112050A1 (en) * 2014-02-25 2017-01-04 Krosakiharima Corporation Submerged nozz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30753A (ja) 1985-12-02 1987-06-13 Akechi Ceramics Kk 連続鋳造用ノズル
JPH0523808A (ja) 1991-07-12 1993-02-02 Tokyo Yogyo Co Ltd 連続鋳造用ノズル
WO2002047846A2 (en) * 2000-12-11 2002-06-20 Vesuvius Crucible Company Casting nozzle with gas injection means
JP2010158693A (ja) * 2009-01-07 2010-07-22 Kurosaki Harima Corp 連続鋳造用ノズル
JP5459851B2 (ja) 2010-03-31 2014-04-02 黒崎播磨株式会社 ロングノズル
JP5697194B2 (ja) * 2010-12-03 2015-04-08 黒崎播磨株式会社 ガス吹き込み用ノズルへのメタルケースの装着方法
JP5755259B2 (ja) 2013-01-09 2015-07-29 東京窯業株式会社 連続鋳造用ロングノズル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9816A (en) * 1981-03-03 1984-02-07 Uss Engineers And Consultants, Inc. Union for providing inert gas between teeming nozzle and pouring tube
US4360190A (en) * 1981-03-16 1982-11-23 Junichi Ato Porous nozzle for molten metal vessel
US4640447A (en) * 1983-11-02 1987-02-03 Didier-Werke Ag Molten metal immersion pouring spout
EP0171589A1 (en) * 1984-07-18 1986-02-19 RADEX ITALIANA S.p.A. Collector nozzle in 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outflow of cast steel from a ladle or from a tundish
US4854487A (en) * 1987-12-21 1989-08-08 Akechi Ceramics Co., Ltd. Molten steel pouring nozzle
WO1997004901A1 (en) * 1995-07-27 1997-02-13 Usx Engineers And Consultants, Inc. Limiting ingress of gas to continuous caster
JPH10305357A (ja) * 1997-05-07 1998-11-17 Shinagawa Refract Co Ltd 連続鋳造用内挿式浸漬ノズル
JP2006175482A (ja) * 2004-12-22 2006-07-06 Kurosaki Harima Corp ガス吹き込みノズルの耐火性シール材
EP3112050A1 (en) * 2014-02-25 2017-01-04 Krosakiharima Corporation Submerged nozzle
CN204430255U (zh) * 2014-11-28 2015-07-01 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 一种大包注流保护套管保护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235801A1 (ja) 2018-12-27
US11117187B2 (en) 2021-09-14
EP3643427A4 (en) 2021-03-03
CN110809499B (zh) 2022-01-11
EP3643427A1 (en) 2020-04-29
JP7068170B2 (ja) 2022-05-16
TWI673124B (zh) 2019-10-01
JPWO2018235801A1 (ja) 2020-04-16
ES2936869T3 (es) 2023-03-22
TW201904690A (zh) 2019-02-01
EP3643427B1 (en) 2022-12-07
US20200108440A1 (en) 2020-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03850B1 (en) Crack-resistant dry refractory
AU2010268453B2 (en) Pouring nozzle
WO2009128282A1 (ja) 連続鋳造用浸漬ノズル
CN110809499B (zh) 铸造用喷嘴
JP3861459B2 (ja) 溶融ガラスの減圧脱泡装置
CN108778564B (zh) 喷嘴结构体
KR20160147718A (ko) 내화성 세라믹 캐스팅 노즐
US4792070A (en) Tubes for casting molten metal
WO2020184320A1 (ja) ノズル及びノズルとストッパーの構造体
JPH0330461B2 (zh)
WO2024048381A1 (ja) 浸漬ノズル
CN209918875U (zh) 一种直通孔密布式透气砖
JP6951345B2 (ja) 摺動ゲートバルブプレート
JPS6233714A (ja) スキツドボタン
JP4145164B2 (ja) スライドゲートプレート
EP2111938A1 (en) Purging plug for blowing gas into a metal treatment recipient
JP2996386B2 (ja) スライディングゲート用プレートれんが
WO2012074086A1 (ja) スライディングノズルプレート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スライディングノズル装置
JP3874388B2 (ja) 真空脱ガス装置用環流管
JPH1171609A (ja) ポーラスプラグ
JP2022062354A (ja) スライドゲート用下ノズル及びスライドゲート用下ノズルプレート
JPH07300616A (ja) ガス吹き込み用耐火物の安全構造
JP3016335U (ja) モルタル落下防止ノズル保持ケース
JP2006152405A (ja) 真空脱ガス装置シュノーケルの補修方法
JP2001219266A (ja) 溶融金属排出装置のガス吹込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