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4812B - Child seat - Google Patents

Child sea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4812B
TWI644812B TW104106994A TW104106994A TWI644812B TW I644812 B TWI644812 B TW I644812B TW 104106994 A TW104106994 A TW 104106994A TW 104106994 A TW104106994 A TW 104106994A TW I644812 B TWI644812 B TW I6448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arm
child seat
cam
lock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6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8362A (zh
Inventor
鈴木博久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康貝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康貝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康貝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38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8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4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481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87Fixation to a transversal anchorage bar, e.g. isofix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21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having a seat and a base pa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21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having a seat and a base part
    • B60N2/2827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having a seat and a base part part of the base being supported by the seat sub-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提供一種可以利用簡單的操作就能確實與車輛用座椅的固定構件連結之ISOFIX型兒童座椅。
本發明之兒童座椅1具備:卡止構件74;具備被卡止構件57且配置為可在前後方向移動之臂構件50;及配置在臂構件50且可與車輛的固定構件103連結之連結構件60,臂構件50之前後方向的移動是藉由卡止構件74與被卡止構件57的卡止予以限制,上述卡止在連結構件60與車輛的固定構件103連結時被解除。

Description

兒童座椅 發明領域
本發明為有關一種安裝在車輛用座椅之兒童座椅。
背景技術
在汽車等乘載嬰幼兒時所用之兒童座椅,而且是以ISOFIX或ISO-FIX(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sation FIX;國際標準化組織固定裝置)的規格為基準所製造之ISOFIX型兒童座椅為悉知的(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所揭露之兒童座椅,具有:基座、配置在基座左右之一對臂構件。臂構件分別具有:與設置在車輛用座椅的固定構件連結之連結構件(例如專利文獻2)。在基座的左右中配置有朝橫方向突出之擋止銷,在對應的臂構件中形成有在前後方向整列配置的複數個凹部。基座的擋止銷可以與臂構件的各個凹部卡合,藉由選擇與擋止銷卡合之臂構件的凹部,調整對於基座之臂構件的前後方向位置。即,在調整對於兒童座椅之臂構件的前後方向突出量 時,為了解除擋止銷與凹部的卡合,對於基座必須將臂構件朝橫方向分開。因此,在與固定構件連結後,就無法調整臂構件的突出量。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16858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1-26231號公報
發明概要
然而,為了調整對於兒童座椅之臂構件的突出量,臂構件配置為可在前後方向移動之兒童座椅也是悉知的。臂構件可以形成為朝兒童座椅的後方突出,再推入到兒童座椅之中。兒童座椅具有:使臂構件能夠以任意長度突出固定的方式,卡止或卡止解除臂構件之卡止機構。卡止機構的卡止解除例如藉由與左右臂構件對應的方式,配置在兒童座椅的左右側面之按鈕予以進行。
卡止機構的一例為只有在按下按鈕的瞬間才會解除臂構件的卡止之型態。根據該型態的卡止機構,要將臂構件朝前後移動時,就必須持續按壓按鈕。
在將具有這樣的卡止機構之兒童座椅固定在車輛用座椅時,首先,一邊按下卡止機構的按鈕,一邊從兒童座椅之中將臂構件拉出到最大限度(階段1)。接著,將臂構件前端的連結構件對於車輛用座椅的固定構件進行連結(階段2)。接著,藉由一邊同時按下左右卡止機構的按鈕,一邊將兒童座椅朝後方按壓,使臂構件推入到兒童座椅之中,結束兒童座椅的安裝(階段3)。
在階段3中,對於同時將左右卡止機構的按鈕朝橫方向內側按下乙事,儘管是必須使用兩手,進一步還要朝向與按鈕的按下方向正交之後方按壓兒童座椅是非常困難的。
卡止機構的其他例為具有:限制從兒童座椅拉出臂構件之方向的動作,但不限制臂構件推入到兒童座椅中之方向的動作之閂鎖機構之型態。根據該型態之卡止機構,在將臂構件從兒童座椅之中拉出時,雖然必須持續按下按鈕,但是另一方面,不需按下卡止機構的按鈕就可以推入臂構件。
在將具有這樣的卡止機構之兒童座椅固定在車輛用座椅時,首先一邊按下卡止機構的按鈕,一邊從兒童座椅之中將臂構件拉出到最大限度(階段1)。接著,將臂構件前端的連結構件對於車輛用座椅的固定構件進行連結(階段2)。接著,藉由將兒童座椅朝後方按壓,將臂構件推入到兒童 座椅之中,結束兒童座椅的安裝(階段3)。
在階段3中,由於能夠利用兩手按壓兒童座椅,因此對於車輛用座椅的安裝比最先例更為容易。
但是,在階段2中,當對於車輛用座椅的固定構件之臂構件的連結構件之連結動作沒有適當進行時,儘管兩者沒有連結,在階段3中,臂構件已被推入到兒童座椅之中,誤判安裝已結束之虞。
本發明為提供一種可以利用簡單的操作就能確實與車輛用座椅的固定構件連結之ISOFIX型兒童座椅。
根據本發明之一形態,提供一種兒童座椅,其特徵為具備:卡止構件;具備被卡止構件而且配置為可在前後方向移動之臂構件;及配置在該臂構件而且可與車輛的固定(Anchor)構件連結之連結構件,前述臂構件之前後方向的移動為藉由前述卡止構件與前述被卡止構件的卡止予以限制,前述卡止在前述連結構件與車輛的固定構件連結時被解除。
又,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形態,提供一種兒童座椅,其特徵為:前述連結構件具有:藉由與車輛的固定構件之連 結而可朝前方或後方移動之解除構件,藉由該解除構件的前述移動,使前述被卡止構件朝向解除與前述卡止構件的卡止之方向移動。
又,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形態,提供一種兒童座椅,其特徵為進一步具備:凸輪構件,前述解除構件與前述凸輪構件合作,使前述被卡止構件朝向解除與前述卡止構件的卡止之方向移動。
又,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形態,提供一種兒童座椅,其特徵為進一步具備:第2卡止構件,該第2卡止構件在前述臂構件朝後方移動時,與前述臂構件卡止,在前述臂構件朝前方移動時,不會與前述臂構件卡止。
又,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形態,提供一種兒童座椅,其特徵為進一步具備:解除前述第2卡止構件與前述臂構件的卡止之卡止解除構件。
又,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形態,提供一種兒童座椅,其特徵為進一步具備:解除前述卡止構件與前述被卡止構件的卡止之卡止解除構件。
又,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形態,提供一種兒童座椅,其特徵為進一步具備:解除前述第2卡止構件與前述臂構件的 卡止,其次解除前述卡止構件與前述被卡止構件的卡止之卡止解除構件。
又,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形態,提供一種兒童座椅,其特徵為:前述卡止構件具有長孔,前述卡止解除構件與前述長孔合作,將前述卡止構件與前述被卡止構件的卡止解除比前述第2卡止構件與前述臂構件的卡止解除更為延遲。
又,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形態,提供一種兒童座椅,其特徵為:前述卡止解除構件為可繞著與前後方向垂直之橫方向的軸線旋轉,藉由旋轉前述卡止解除構件,解除前述卡止。
根據各請求項所揭露之發明,達到可以利用簡單的操作就能夠確實與車輛用座椅的固定構件連結之共通效果。
以下,從添附圖面與本發明之合適的實施形態之記載,可以更加充分理解本發明。
1‧‧‧兒童座椅
10‧‧‧兒童座椅本體
20‧‧‧支撐腿部
21‧‧‧腳部
22‧‧‧定位機構
23‧‧‧支撐構件
30‧‧‧承座
31‧‧‧下半體
32‧‧‧上半體
33‧‧‧開口
40‧‧‧座椅本體
41‧‧‧操作機構
42‧‧‧頂板
50‧‧‧臂構件
51‧‧‧臂前半體
51a‧‧‧支撐壁
51b‧‧‧開口
51c‧‧‧導引筒
51d‧‧‧矩形開口
51e‧‧‧彈簧支持部
51f‧‧‧搖動軸
51g‧‧‧限制部
52‧‧‧臂後半體
52a‧‧‧卡止孔
53‧‧‧操作構件
53a‧‧‧操作部
53b‧‧‧凹部
53c‧‧‧貫穿孔
53d‧‧‧彈簧保持部
54‧‧‧連接板
54a‧‧‧凸輪開口
54b‧‧‧切口部
55‧‧‧彈簧
56‧‧‧凸輪
56a‧‧‧凸輪角部
56b‧‧‧貫穿孔
56c‧‧‧長孔
57‧‧‧被卡止軸
60‧‧‧連結構件
61‧‧‧收納部
62‧‧‧解除板
70‧‧‧卡止機構
71‧‧‧把手構件
71a‧‧‧把手部
71b‧‧‧支撐突起
71c‧‧‧旋轉軸
71d‧‧‧動作桿
72‧‧‧導軌構件
72a‧‧‧導引構件
73‧‧‧閂鎖板
73a‧‧‧閂鎖角部
73b‧‧‧閂鎖角部
73c‧‧‧貫穿孔
73d‧‧‧貫穿孔
74‧‧‧卡止鉤
74a‧‧‧鉤本體
74b‧‧‧輪轂部
74c‧‧‧長孔
74d‧‧‧鉤臂
74e‧‧‧筒狀鉤部
100‧‧‧車輛用座椅
101‧‧‧椅背部
102‧‧‧開口
103‧‧‧固定構件
150‧‧‧臂構件
151‧‧‧臂前半體
151a‧‧‧支撐壁
151d‧‧‧矩形開口
151e‧‧‧彈簧支持部
151f‧‧‧搖動軸
152‧‧‧臂後半體
152a‧‧‧卡止孔
152b‧‧‧凸輪開口
153‧‧‧操作構件
153a‧‧‧操作部
153b‧‧‧凹部
153c‧‧‧貫穿孔
153d‧‧‧彈簧保持部
154‧‧‧連接板
155‧‧‧彈簧
156‧‧‧凸輪
156a‧‧‧凸輪角部
156b‧‧‧貫穿孔
156c‧‧‧被卡止面
170‧‧‧卡止機構
171‧‧‧把手構件
171a‧‧‧把手部
171b‧‧‧支撐突起
171c‧‧‧旋轉軸
172‧‧‧導軌構件
172a‧‧‧導引構件
172b‧‧‧限制突起
173‧‧‧閂鎖板
173a‧‧‧閂鎖角部
174‧‧‧卡止鉤
174a‧‧‧限制部
174b‧‧‧卡止面
174c‧‧‧長孔
175‧‧‧動作桿
176‧‧‧插銷構件
圖1為概略顯示兒童座椅之立體圖。
圖2為兒童座椅之承座的下半體之立體圖。
圖3為從兒童座椅之承座的前上方所視之部分放大立體圖。
圖4為關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臂構件與卡止機構之立體圖。
圖5為關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臂構件與卡止機構之縱剖面立體圖。
圖6為連接板、凸輪與被卡止軸之立體圖。
圖7為閂鎖板與卡止鉤之立體圖。
圖8為顯示卡止機構的動作之部分縱剖面圖。
圖9為顯示卡止機構的動作之其他部分縱剖面圖。
圖10為顯示卡止機構的動作之另一部分縱剖面圖。
圖11為顯示卡止機構的動作之另一部分縱剖面圖。
圖12為顯示卡止機構的動作之另一部分縱剖面圖。
圖13為關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臂構件與卡止機構之立體圖。
圖14為圖13之臂構件與卡止機構之緃剖面立體圖。
圖15為顯示卡止機構的動作之部分縱剖面圖。
圖16為顯示卡止機構的動作之其他部分縱剖面圖。
圖17為顯示卡止機構的動作之另一部分縱剖面圖。
圖18為顯示卡止機構的動作之另一部分縱剖面圖。
圖19為顯示卡止機構的動作之另一部分縱剖面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一邊參照圖面一邊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涵蓋全部圖面,在對應的構成要素中附予共通的參照 符號。
圖1為概略顯示兒童座椅1之立體圖。在本說明書中,針對各構成構件之說明,在兒童座椅1設置在車輛用座椅的狀態下,規定車輛的行進方向前方為「前」,該相反側為「後」。又,與前後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規定為橫方向。
兒童座椅1具有:兒童座椅本體10、對於兒童座椅本體10被安裝為可自由裝拆之支撐腿部20。兒童座椅本體10具有:可安裝在例如汽車之車輛用座椅100之承座30、在承座30上被支撐為可自由滑動之座椅本體40。包含就坐面等之座椅本體40雖然是利用有緩衝性的蓋體予以包覆,但是在此省略描繪。
支撐腿部20為一直延伸到支撐安裝有兒童座椅本體10的車輛座椅之車輛的底面,並且從下方支撐兒童座椅本體10、即承座30的前方部分。支撐腿部20具有:可在長度方向自由伸縮之腳部21;及安裝在腳部21,決定腳部21的長度之定位機構22。
承座30為藉由嵌合分別形成為個體之下半體31與上半體32予以形成。又,承座30在其下部中具有以朝後方突出的方式配置在左右的一對棒狀臂構件50。臂構件50為可在長度方向、即前後方向移動,並且利用後述的卡止機構而 可以調整為特定長度。
座椅本體40在嬰幼兒之就坐面前部具有操作機構41。藉由操作操作機構41,以座椅本體40對於承座30為旋轉或是傾斜的方式,使座椅本體40可以在承座30上滑動。為了從後方支撐已就坐之嬰幼兒的頭部,座椅本體40具有:左右朝前方彎曲而達到頭枕的機能之頂板42。頂板42對於座椅本體40被安裝為可在上下方向自由滑動亦可。
各臂構件50具有:連結構件60,連結構件60配置在朝後方突出之臂構件50的前端、即兒童座椅的後端。連結構件60為以ISOFIX的規格加以製造,例如在專利文獻2中揭露一例。在固定兒童座椅1之車輛用座椅100椅背101的下部中,在與各臂構件50之連結構件60對應的位置分別形成開口102,在各開口102內中配置有固定構件103。固定構件103為配置成從左右橫過開口102內之棒狀構件。臂構件50的連結構件60對於車輛用座椅100之棒狀固定構件103進行連結。
圖2為兒童座椅1之承座30的下半體31之立體圖。為了說明的簡略化,配置在承座30內部之構件,例如使座椅本體40對於承座30為旋轉或是傾斜之機構等,在此省略描繪。
在承座30下半體31的底面內側之前部中,配置可插入 支撐腿部20之腳部21的一端之T字形狀支撐構件23,在承座30下半體31的底面內側之左右中,分別配置臂構件50與卡止機構70。卡止機構70具有:把手構件71與導軌構件72。導軌構件72以臂構件50的軸線方向、即長度方向與兒童座椅1的前後方向約略平行的方式,支撐臂構件50。因此,臂構件50一邊利用導軌構件72予以導引,一邊可在前後方向移動。
在承座30下半體31的前部與後部之壁面中,分別形成2個開口33。因此,左右各臂構件50透過此等開口33而在前後方向貫穿承座30。因此,臂構件50的前端及連結構件60所配置的後端經常露出在承座30的外部。又,藉由利用卡止機構70卡止臂構件50,可以將臂構件50固定在任意的移動位置,即使其可以從承座30朝後方以任意長度突出固定。因此,臂構件50可以被推入到兒童座椅1之中,即承座30之中、或是被拉出到承座30之外。又,各臂構件50形成為可分別調整從該承座30的突出量。
圖3為從兒童座椅1之承座30的前上方所視之部分放大立體圖。圖4為關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臂構件與卡止機構之立體圖,圖5為關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臂構件與卡止機構之縱剖面立體圖。圖3至圖5之臂構件50與卡止構件70配置在兒童座椅1的左側,配置在兒童座椅1的右側之臂構件50與卡止構件70構成為與此等左右對稱。又,圖4 與圖5為從兒童座椅1的左側所視之圖面,因此在圖面中,左側為兒童座椅1的前側,右側為兒童座椅的後側。又,圖4的立體圖與圖5的縱剖面立體圖顯示臂構件50與卡止構件70的不同狀態。
臂構件50具有:臂前半體51、臂後半體52、操作構件53、連接板54、彈簧55、凸輪56、及被卡止構件之被卡止軸57。臂前半體51與臂後半體52為使其與長度方向垂直的橫剖面呈四角形且中空的棒狀構件。臂前半體51對於臂構件50整體配置在前側,臂後半體52連接在臂前半體51的後端。在臂後半體52的後端中,安裝連結構件60。在臂後半體52的上面中,沿著長度方向等間隔形成複數個貫穿孔之卡止孔52a。
臂前半體51具有:從後部的上面垂直往上方延伸之支撐壁51a。支撐壁51a從上方所視,區畫出在臂構件50的長度方向具有長邊之約略矩形的開口51b,開口51b連通到臂前半體51的內部。在位於兒童座椅1內側之面向支撐壁51a的開口51b內之內壁中,形成有在上下方向延伸之圓筒狀的導引筒51c。在臂前半體51外側的側面前部中,形成有矩形的開口51d。如上述所示,臂構件50的前端因為經常露出在承座30的外部,因此矩形的開口51d為經常露出在承座30的外部。
在臂前半體51內中,配置有可朝臂構件50的長度方向移動之約略立方體的操作構件53。在操作構件53前部之外側側面中,形成有突起狀的操作部53a、及在操作部53a後方中形成有凹部53b。操作部53a及凹部53b透過臂前半體51的矩形開口51d,露出在臂構件50的外部,而形成為可從承座30之外進行操作。在操作構件53的後部上面中,安裝連接板54的前端部。在操作構件53中,形成朝橫方向延伸之矩形貫穿孔53c。對於操作構件53,在面向貫穿孔53c內的後部壁面中,形成有朝向前方突出之彈簧保持部53d。在彈簧保持部53d周圍中配置彈簧55。彈簧55一邊使其一端與形成在臂前半體51的彈簧支持部51e抵接,一邊對於臂前半體51將操作構件53朝後方推壓。
圖6為連接板54、凸輪56與被卡止軸57之立體圖。當連同圖5一起參照圖6時,凸輪56為具有約略楕圓形狀或圓角長方形的外形之平板狀構件。凸輪56以其長度方向與臂構件50的長度方向約略平行,而且其平板狀的平面垂直線與臂構件50的橫方向約略平行的方式,換言之就是與臂構件50的側面平行,配置在臂前半體51內。又,凸輪56在臂前半體51內,面向開口51b、而且配置在操作構件53的後方。在凸輪56的前部中,形成有朝上方延伸之突起狀凸輪角部56a。又,在凸輪56中,對於長度方向在前部中形成有貫穿孔56b,在後部形成有長孔56c。在凸輪56的貫穿孔56b中插入形成在臂前半體51之朝橫方向延伸的搖動軸51f,凸輪56 形成為能夠以臂前半體51的搖動軸51f為中心自由搖動。
被卡止軸57在臂前半體51內從前方或後方所視都是L字形的棒狀構件。對於被卡止軸57,L字形之朝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為插入到臂前半體51的導引筒51c內,L字形之朝橫方向延伸的部分為朝橫方向的外側延伸,並且插入到凸輪56的長孔56c內。
連接板54為通過臂後半體52的內部配置為與臂構件50的上面及下面平行之平板狀構件。連接板54配置為通過凸輪56的上方。又,在連接板54中,形成有比凸輪56的凸輪角部56a稍微大的凸輪開口54a。在凸輪開口54a中使凸輪角部56a從下方往上方貫穿插入。再者,在連接板54中,以不阻礙被卡止軸57的動作之方式,在擴及特定的長度方向形成切口部54b。即,被卡止軸57配置在連接板54的切口部54b內。
連結構件60例如專利文獻2揭露所示,具有既知的機構。即,配置在臂構件50後端之連結構件60的前端,即後端中,以朝後方開口的方式形成縱剖面為U字形的收納部61。因此,收納部61構成為將在橫方向延伸之車輛用座椅100的棒狀固定構件103(參照圖1)收納在該開口內。在收納部61的開口內,配置有未圖示的連結部。又,連結構件60具有:作為解除構件,在臂後半體52內朝前方突出之平板 狀解除板62。解除板62配置為與臂後半體52的上面及下面平行。
在將兒童座椅1安裝在車輛用座椅100時,藉由在臂構件50之連結構件60的收納部61內壓入車輛用座椅100的固定構件103,使連結構件60的連結部包圍固定構件103予以連結。當連結構件60的連結部與固定構件103連結時,解除板62利用既知的機構被推入連結構件60內,即朝後方移動。此時之解除板62的位置稱為連結位置。連結構件60的連結部與固定構件103的連結則是藉由將解除板62從連結構件60拉出,即朝前方移動予以解除。此時之解除板62的位置稱為解除位置。在解除板62的前端部安裝連接板54的後端部。因此,連接板54為連接操作構件53的後部與連結構件60的解除板62之間。
因為連接板54為連接操作構件53的後部與連結構件60的解除板62之間,因此當連結構件60的連結部與固定構件103連結時,解除板62移動到後方的連結位置,連同透過連接板54使操作構件53也朝後方移動。又,當使操作構件53朝前方移動時,透過連接板54解除板62也移動到前方的解除位置,解除連結構件60的連結部之對於固定構件103的連結。即,因應連結構件60之對於固定構件103的連結與連結解除,連接板54會在臂構件50內前後移動。因應連接板54的前後移動,插入在凸輪開口54a之凸輪56的凸輪角部56a 會前後移動,藉此,使凸輪54以臂前半體51的搖動軸51f為中心搖動。
詳細而言,在連結構件60的解除板62位於解除位置的情況下,如圖5以及後述的圖8與圖9所示,凸輪56搖動到上限位置,並且使插入到長孔56c的被卡止軸57往上方提。此時,被卡止軸57的頂端,即上端會超過臂前半體51之支撐壁51a的上端面往上方延伸。又,在連結構件60的解除板62位於連結位置的情況下,如後述的圖10與圖11所示,凸輪56搖動到下限位置,並且使插入到長孔56c的被卡止軸57往下方拉。此時,被卡止軸57的頂端,即上端雖然是位於比臂前半體51之支撐壁51a的上端面更為下方,但是沒有從導引筒51c內脫出。
又,因為插入有被卡止軸57之貫穿孔為長孔56c,因此儘管是繞著臂前半體51的搖動軸51f之凸輪56的搖動運動,被卡止軸57還是可以沿著臂前半體51的導引筒51c上下移動。
圖7為閂鎖板73與卡止鉤74之立體圖。卡止構件70除了把手構件71與導軌構件72,還具有:閂鎖板73、及卡止構件之卡止鉤74。把手構件71如圖4與圖7所示,具有:在承座30的側面中配置為與臂構件50的側面平行之圓板狀把手部71a、從把手部71a的外側表面朝外側突出之2個支撐突起 71b、從把手部71a的中心朝橫方向內側延伸之旋轉軸71c、及從與把手部71a的中心分開之位置朝橫方向內側延伸之棒狀動作桿71d。把手構件71具有卡止解除構件之機能。
把手構件71之旋轉軸71c的前端對於導軌構件72安裝為可自由旋轉。因此,可以一邊將手指放在支撐突起71b,一邊使把手構件71繞著旋轉軸71c旋轉。把手構件71的旋轉軸71c配置成穿過臂後半體52的上方。在導軌構件72中,安裝有防止臂構件50突然脫落之導引構件72a。臂構件50之前後方向的移動是藉由從臂前半體51的內側表面朝內側突出之限制部51g(圖3)與導軌構件72抵接予以限制。
閂鎖板73為在臂後半體52的上方中配置為與臂構件50的側面平行之平板狀構件。閂鎖板73具有作為第2卡止構件的機能。在閂鎖板73的下部中前後並列形成朝斜前方往下方延伸之2個突起狀閂鎖角部73a及閂鎖角部73b。配置在前方之閂鎖角部73a形成為比配置在後方之閂鎖角部73b更大。2個閂鎖角部73a及閂鎖角部73b的間距為與臂後半體52之相鄰的卡止孔52a的間隔相等,而成為可同時插入到卡止孔52a內。又,在閂鎖板73後方的周緣部附近中形成貫穿孔73c,在其前方中形成貫穿孔73d。
又,從強度的觀點看來,雖然是形成2個閂鎖角部73a及閂鎖角部73b,但是只有任一者,例如配置在前方之閂鎖 角部73a亦可。
卡止鉤74構成為挾持閂鎖板73而具有由平行配置之2個平板狀構件形成之鉤本體74a。在鉤本體74a後方的周緣部附近中,形成有對於鉤本體74a表面為垂直向外突出,並且形成橫方向的貫穿孔之圓筒狀輪轂部74b。分別在鉤本體74a之2個平板狀構件中形成有沿著以圓筒狀輪轂部74b的中心軸線為中心的圓弧之長孔74c。在鉤本體74a的前部中形成朝前方突出之鉤臂74d,並且在其前端,即兒童座椅的前端中形成往上下方向延伸之筒狀鉤部74e。
在卡止鉤74的貫穿孔之輪轂部74b與閂鎖板73後方的貫穿孔73c中從卡止鉤74的外側插入把手構件71的旋轉軸71c。又,在鉤本體74a的長孔74c與閂鎖板73前方的貫穿孔73d中從卡止鉤74的外側插入把手構件71的動作桿71d。其結果為連結把手構件71與閂鎖板73與卡止鉤74,而且閂鎖板73及卡止鉤74分別成為可繞著把手構件71的旋轉軸71c旋轉。又,閂鎖板73利用配置在把手構件71的旋轉軸71c周圍之未圖式的扭力彈簧,朝臂後半體52的方向推壓。藉由閂鎖板73被推壓,使利用動作桿71d所連結之把手構件71及卡止鉤74也朝同一方向,即在圖4中繞著把手構件71的旋轉軸71c朝逆時鐘方向推壓。
卡止鉤74因為藉由貫穿長孔74c而與把手構件71的動 作桿71d連結,即使對抗推壓閂鎖板73之扭力彈簧的推壓力而旋轉把手構件71,卡止鉤74也不會立即旋轉。即,直到將把手構件71的旋轉超過特定的旋轉角度之前,把手構件71的動作桿71d是在卡止鉤74的長孔74c內之範圍移動。當把手構件71的動作桿71d到達卡止鉤74之長孔74c的另一端時,即當把手構件71的旋轉超過特定的旋轉角度時,卡止鉤74才會因應該旋轉而旋轉。又,閂鎖板73則是經常性因應把手構件71的旋轉而旋轉。
臂前半體51、操作構件53、把手構件71、及卡止鉤74雖然是藉由一體成型硬質的塑膠,例如聚丙烯加以形成,但是不限於此。又,臂後半體52、連接板54、彈簧55、凸輪56、被卡止軸57、連結構件60、導軌構件72、及閂鎖板73雖然是由碳鋼等金屬構成,但是不限於此。
圖8為顯示卡止機構70的動作之部分縱剖面圖,圖9為顯示卡止機構70的動作之其他部分緃剖面圖,圖10為顯示卡止機構70的動作之另一部分緃剖面圖,圖11為顯示卡止機構70的動作之另一部分緃剖面圖,圖11為顯示卡止機構70的動作之另一部分緃剖面圖。
一邊參照圖8至圖12,一邊在本實施形態中,針對將兒童座椅1固定在車輛用座椅100之方法進行說明。首先,如圖5所示,在將臂構件50推入到承座30的情況下,如圖8所 示,以閂鎖板73沒有與臂構件50卡止的方式,一邊使閂鎖板73與臂後半體52分開的方向旋轉把手構件71,一邊將臂構件50從承座30拉出到最大限度。此時,也使卡止鉤74同樣旋轉的方式,對抗扭力彈簧的推壓力,以超過上述特定的旋轉角度的方式旋轉把手構件71。在將臂構件50從承座30拉出到最大限度後,當把手構件71的旋轉回到原來時,如圖9所示,卡止鉤74的筒狀鉤部74e包圍被卡止軸57,而載置在臂前半體51的支撐壁51a之上端面。
此時,閂鎖板73的閂鎖角部73a及閂鎖角部73b分別插入到臂後半體52之相鄰的卡止孔52a。因此,從承座30拉出臂構件50的動作,即臂構件50之朝後方的移動被限制。詳細而言,當將臂構件50朝後方移動時,閂鎖角部73a及閂鎖角部73b之向上方傾斜的前方側面與對應之卡止孔52a的前方側端緣形成為更深固卡止。因此,即使打算把臂構件50從承座30拉出,閂鎖角部73a及閂鎖角部73b與臂後半體52的卡止孔52a卡止,限制臂構件50之朝後方的移動。
另一方面,因為閂鎖板73之閂鎖角部73a及閂鎖角部73b為朝前斜方往下方延伸,因此將臂構件50推入到承座30的方向之動作,即臂構件50之朝前方的移動不會利用閂鎖板73被限制。即,2個閂鎖角部73a及閂鎖角部73b即使分別插入到臂後半體52的卡止孔52a內,藉由臂構件50之朝前方的移動,閂鎖板73會朝與臂後半體52分開的方向稍微旋 轉。藉此,閂鎖角部73a及閂鎖角部73b分別被推出到臂後半體52的卡止孔52a之外。
詳細而言,一邊使閂鎖角部73a及閂鎖角部73b之向下方傾斜的後方側面、與對應之卡止孔52a的後方側端緣抵接,一邊使臂構件50朝前方移動。藉由該移動,對抗扭力彈簧的推壓力使閂鎖板73朝與臂後半體52分開的方向旋轉,而產生在把手構件71的旋轉軸71c周圍之扭力。因此,在將臂構件50推入承座30之中的情況下,閂鎖角部73a及閂鎖角部73b、與臂後半體52的卡止孔52a沒有卡止,因此不會有利用閂鎖板73限制臂構件50之朝前方的移動。又,當將臂構件50朝前方移動時,雖然閂鎖板73朝與臂後半體52分開的方向稍微旋轉,但是由於卡止鉤74的長孔74c,因此卡止鉤74並不會旋轉。
在圖9所示的狀態下,為了使臂構件50前端之連結構件60與車輛用座椅100的固定構件103連結,因此將兒童座椅1朝向固定構件103按壓。此時,在臂構件50中,利用來自固定構件103的反作用力,在被推入承座30之中的方向,即朝前方的方向產生作用力。如上述所示,對於將臂構件50推入到承座30之中的方向之動作,閂鎖板73與臂構件50為沒有卡止。然而,在如圖9所示的狀態下,藉由被卡止軸57與卡止鉤74的筒狀鉤部74e內抵接,即藉由被卡止軸57與卡止鉤74卡止,限制臂構件50被推入到承座30中之方向的動作。
當臂構件50前端之連結構件60與車輛用座椅100之固定構件103完全連結時,如上述所示,解除板62移動到後方的連結位置。藉由將解除板62之朝後方的移動,透過與解除板62連接之連接板54及凸輪56,使被卡止軸57向下方拉,如圖10所示,解除被卡止軸57與卡止鉤74的卡止。換言之,解除板62與凸輪56合作,使被卡止軸57朝解除與卡止鉤74的卡止之方向移動。如上述所示,因為閂鎖板73沒有限制臂構件50之朝前方的移動,因此可以將臂構件50推入到承座30之中(圖11)。最後,適當調整臂構件50之從承座30的突出量(圖12),結束對於車輛用座椅100之兒童座椅1的安裝。
為了從車輛用座椅100拆下兒童座椅1,透過臂前半體51之矩形開口51d將手指放進操作構件53的凹部53b,使操作部53a朝前方移動。藉由在操作構件53朝前方移動,透過與操作構件53連接之連接板54,使解除板62也移動到前方的解除位置,解除連結構件60的連結部之對於固定構件103的連結。
又,假設如圖9所示,在被卡止軸57形成為與卡止鉤74卡止之後,在連結構件60還沒有與固定構件103連結,臂構件50就被推入承座30的情況下,只要將把手構件71旋轉超過特定的旋轉角度即可。換言之,藉由將把手構件71旋轉 超過特定的旋轉角度,就可以使卡止鉤74旋轉,可以解除與被卡止軸57的卡止。因,此當旋轉把手構件71時,首先,解除閂鎖板73與臂後半體52的卡止,再進一步旋轉時,解除卡止鉤74與被卡止軸57的卡止。即,把手構件71與卡止鉤74的長孔74c合作,將卡止鉤74與被卡止軸57的卡止解除比閂鎖板73與臂後半體52的卡止解除更為延遲。
根據本實施形態,在臂構件50前端之連結構件60與車輛用座椅100的固定構件103完全連結之前,由於臂構件50不會被推入到承座30之中,因此可以確實安裝兒童座椅1。換言之,在結束連結構件60與固定構件103的連結之前,由於臂構件50不會被推入承座30之中,因此不會有誤判已安裝結束,造成誤使用的危險性。又,在旋轉把手構件71而將各臂構件50從承座30拉出最大限度後,因為只要將各連結構件60的連結部與固定構件103卡合,按壓兒童座椅1,就可以非常簡單地安裝兒童座椅1。再者,卡止鉤74與被卡止軸57的卡止解除、或閂鎖板73與臂後半體52之卡止孔52a的卡止解除,因為任一個都是只要旋轉把手構件71,因此可以達到直覺性的操作。再者,卡止臂構件50的卡止機構70因為集中在臂構件50的周圍附近,因此就整體而言是非常簡潔。
圖13為關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臂構件150與卡止機構170之立體圖,圖14為圖13之臂構件150與卡止機構170 之緃剖面立體圖。圖13及圖14之臂構件150與卡止機構170配置在兒童座椅1的左側,配置在兒童座椅1右側之臂構件150及卡止機構170構成為與此等左右對稱。又,圖13及圖14為從兒童座椅1的左側所視之圖面,因此,左側為兒童座椅1的前側,右側為兒童座椅的後側。又,圖13所示之縱剖面立體圖雖然不同於被視為圖14所示之縱剖面立體圖的剖面,但顯示相同的狀態。
關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臂構件150及卡止機構170可以與上述之關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臂構件50及卡止機構70置換,搭載在承座30。
臂構件150具有:臂前半體151、臂後半體152、操作構件153、連接板154、彈簧155、及被卡止構件之凸輪156。臂前半體151與臂後半體152為使其與長度方向垂直之橫剖面呈四角形且中空的棒狀構件。臂前半體151對於臂構件150整體配置在前側,臂後半體152連接在臂前半體151的後端。在臂後半體152的後端中安裝有上述的連結構件60。
臂前半體151具有從後部的上面垂直往上方延伸之支撐壁151a。支撐壁151a配置為與臂前半體151的側面正交。在臂前半體151外側的側面前部中,形成有矩形的開口151d。因為臂構件150的前端經常性露出在承座30的外部,因此矩形的開口151d為經常性露出在承座30的外部。
在臂前半體151內,配置有可在臂構件150的長度方向移動之約略立方體的操作構件153。在操作構件153前部的外側側面中形成突起狀的操作部153a、及在操作部153a的後方中形成凹部153b。操作部153a與凹部153b透過臂前半體151之矩形開口151d,露出在臂構件150的外部,而可以從承座30之外進行操作。在操作構件153的後部上面中安裝連接板154的前端部。在操作構件153中形成朝橫方向延伸之矩形貫穿孔153c。對於操作構件153,在面向貫穿孔153c內的後部壁面中形成向前方突出之彈簧保持部153d。在彈簧保持部153d的周圍配置彈簧155。彈簧155一邊使其一端與形成在臂前半體151之彈簧支持部151e抵接,一邊對於臂前半體151將操作構件153朝後方推壓。
凸輪156為具有約略楕圓形狀或圓角長方形的外形之平板狀構件。凸輪156以與臂構件150側面平行的方式,配置在形成於操作構件153後部的空間內。在凸輪156的前部中形成有朝斜前方往上方延伸之突起狀凸輪角部156a。又在凸輪156中,對於長度方向在後部形成貫穿孔156b。在凸輪156的貫穿孔156b中插入在操作構件153內往橫方向延伸之搖動軸151f,凸輪156構成為能夠以搖動軸151f為中心自由搖動。凸輪156利用配置在搖動軸151f周圍之未圖示的扭力彈簧向上方推壓。
在臂後半體152的上面中,沿著長度方向等間隔形成複數個貫穿孔之卡止孔152a。又,在比卡止孔152a更前方之臂後半體152的上面,且與凸輪156的凸輪角部156a對應之位置,形成在長度方向延伸之凸輪開口152b。透過凸輪開口152b,使凸輪156的凸輪角部156a突出。突出的凸輪156之凸輪角部156a在其頂端,即兒童座椅的前端中,如後述所示具有與卡止鉤174卡止之被卡止面156c。
連接板154為通過臂後半體152的內部配置成與臂構件150的下面及下面平行之平板狀構件。連接板154為連接操作構件153的後部與連結構件60的解除板62之間。連接板154如上述所示,因應連結構件60之對於固定構件103的連結與連結解除,而在臂構件150內前後移動。因應連接板154的前後移動,安裝在操作構件153之凸輪156的凸輪角部156a則在凸輪開口152b內上下移動。藉此,凸輪156以搖動軸151f為中心進行搖動。
詳細而言,在連結構件60之解除板62位於解除位置的情況下,如圖14及後述的圖15與圖16所示,凸輪156利用扭力彈簧搖動到上限位置,凸輪角部156a則從臂後半體152的凸輪開口152b朝外方突出。藉由連結構件60之對於固定構件103之連結,當連結構件60的解除板62移動到後方的連結位置時,凸輪156的凸輪角部156a之往上方傾斜之後方側面與臂後半體152之凸輪開口152b的後方側端緣抵接,對抗扭 力彈簧的推壓力而在凸輪156朝下方搖動的方向發生搖動軸151f周圍的扭力。因此,在連結構件60的解除板62位於連結位置的情況下,如後述之圖17及圖18所示,凸輪156會搖動到下限位置,使凸輪角部156a配置在臂後半體152的凸輪開口152b內。
卡止機構170除了把手構件171及導引構件172,還具有:閂鎖板173、卡止構件之卡止鉤174、及動作桿175。把手構件171具有:在承座30的側面中配置為與臂構件150的側面平行之圓板狀的把手部171a、從把手部171a的外側表面朝外側突出之支撐突起171b、及從把手部171a的中心朝橫方向內側延伸之旋轉軸171c。把手構件171具有卡止解除構件之機能。
把手構件171之旋轉軸171c的前端被安裝為對於導軌構件172為可自由旋轉。因此,形成為一邊將手指鉤在支撐突起171b,一邊繞著旋轉軸171旋轉把手構件171。把手構件171的旋轉軸171c配置為通過臂後半體152的上方。在導軌構件172中,安裝有防止臂構件150突然脫落之導引構件172a。臂構件150之前後方向的移動如上述所示,藉由使從臂前半體151的內側表面朝內側突出之限制部(未圖示)與導軌構件172抵接予以限制。
閂鎖板173在臂後半體152的上方中配置為與臂構件 150的側面平行,其為以上方為開放狀彎折為鈍角而形成為回鏢狀之平板狀構件。閂鎖板173具有第2卡止構件的機能。藉由將閂鎖板173之彎折部貫穿把手構件171的旋轉軸171c,而安裝為可繞著旋轉軸171c自由旋轉。又,閂鎖板173與把手構件171連結,當繞著旋轉軸171c旋轉把手構件171時,閂鎖板173也同樣旋轉。閂鎖板173利用未圖示之扭力彈簧而朝向臂後半體152的方向被推壓。
在對於閂鎖板173的彎折部配置在前方之一方端部中,形成有朝斜前方往下方延伸之突起狀的閂鎖角部173a。閂鎖角部173a形成為可插入到卡止孔152a內。在對於閂鎖板173的彎折部配置在上部後方之另一方端部中,可自由旋轉地連結動作桿175的一端。動作桿175的另一端則與卡止鉤174連結。
本實施形態之閂鎖板173的閂鎖角部173a與臂後半體152的卡止孔152a的關係,同於上述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閂鎖板73的閂鎖角部73a及閂鎖角部73b與臂後半體52的卡止孔52a的關係。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亦同,雖然不會限制臂構件150推入到承座30中之方向的動作,但是從承座30拉出臂構件150之方向的動作則會藉由閂鎖板173的閂鎖角部173a與臂後半體152的卡止孔152a的卡止予以限制。
動作桿175為使兩端部朝同一方向彎折為直角之棒狀 構件。如上述所示,動作桿175之一方端部與閂鎖板173的端部連結,動作桿175之另一方端部與卡止鉤174連結。
卡止鉤174為具有約略楕圓形狀或圓角長方形之縱剖面形狀之厚平板狀構件。卡止鉤174配置在臂構件150的上方,並且藉由使外側的側面前部貫穿到朝橫方向延伸之插銷構件176,而安裝在導引構件172。因此,卡止鉤174能夠以插銷構件176為中心自由搖動。又,在卡止鉤174的上部中形成有朝橫方向延伸之限制部174a。再者,卡止鉤174在其頂端,即兒童座椅的後端中如後述所示具有與凸輪156卡止之卡止面174b。再者,在卡止鉤174中,形成貫穿橫方向而且在長度方向延伸之長孔174c。在長孔174c內插入動作桿175的端部。
卡止鉤174利用未圖示之扭力彈簧,朝下方向,即朝臂構件150的方向被推壓。在安裝插銷構件176的部分附近之導軌構件172中,形成朝上方突出之一對限制突起172b。藉由卡止鉤174的限制部174a與導軌構件172的限制突起172b卡止,限制卡止鉤174之繞著插銷構件176之下方向的搖動。為此,即使是在卡止鉤174位於搖動的下限位置,卡止鉤174也不會與臂構件150抵接。
由於卡止鉤174透過插入到長孔174c之動作桿175,與閂鎖板173及把手構件171連結,因此即使對抗推壓閂鎖板 173之扭力彈簧的推壓力旋轉把手構件171,也只是使卡止鉤174稍微朝上方搖動。即,當旋轉把手構件171時閂鎖板173也跟著旋轉,與閂鎖板173連結之動作桿175則朝水平方向或是上方向的後方移動。藉由動作桿175之朝後方的移動,動作桿175的另一端在卡止鉤174的長孔174c內移動。藉由動作桿175之長孔174c內的移動,發生插銷構件176周圍的扭力,對抗扭力彈簧的推壓力而使卡止鉤174朝上方搖動。又,閂鎖板173為經常性因應把手構件171的旋轉而旋轉。因此,當將臂構件150朝前方移動時,閂鎖板173只是朝與臂後半體152分開的方向稍微旋轉,卡止鉤174幾乎是沒有旋轉。
又,藉由旋轉把手構件171對抗扭力彈簧的推壓力而使閂鎖板173旋轉時,解除閂鎖角部173a與臂後半體152的卡止孔152a之卡止,可以從承座30拉出臂構件150。
雖然臂前半體151、操作構件153、把手構件171、及卡止鉤174為藉由一體成型硬質的塑膠、例如聚丙烯加以形成,但是不限於此。又,臂後半體152、連接板154、彈簧155、凸輪156、導軌構件172、閂鎖板173、及動作桿175雖然是由碳鋼等金屬予以形成,但是不限於此。
圖15為顯示卡止機構170的動作之部分縱剖面圖,圖16為顯示卡止機構170的動作之其他部分縱剖面圖,圖17為顯 示卡止機構170的動作之另一部分縱剖面圖,圖18為顯示卡止機構170的動作之另一部分縱剖面圖,圖19為顯示卡止機構的動作之另一部分縱剖面圖。
一邊參照圖15至圖19,在本實施形態中針對將兒童座椅1固定在車輛用座椅100之方法進行說明。首先,在臂構件150被推入到承座30之中的情況下,如圖15所示,使閂鎖板173沒有與臂構件150卡止的方式,一邊使閂鎖板173朝向與臂後半體152分開的方向旋轉把手構件171,一邊將臂構件150從承座30拉出到最大限度。在將臂構件150從承座30拉出到最大限度後,當把手構件171的旋轉回到原來狀態時,如圖16所示,凸輪156的凸輪角部156a從臂後半體152的凸輪開口152b突出。其結果為凸輪156的被卡止面156c與卡止鉤174的卡止面174b對向配置。
在圖16所示的狀態下,為了將臂構件150前端之連結構件60與車輛用座椅100的固定構件103連結,將兒童座椅1朝向固定構件103進行按壓。此時,在臂構件150中,藉由來自固定構件103的反作用力,而朝推入承座30之中的方向,即朝前方的方向產生作用力。如上述所示,對於將臂構件150推入到承座30中之方向的動作,閂鎖板173與臂構件150不會卡止。然而,在如圖16所示的狀態下,藉由凸輪156的被卡止面156c與卡止鉤174的卡止面174b抵接,即凸輪156與卡止鉤174卡止,限制將臂構件150推入到承座30中之方 向的動作。
當臂構件150前端的連結構件60與車輛用座椅100的固定構件103完全連結時,如上述所示,解除板62移動到後方的連結位置。藉由解除板62之朝後方的移動,使凸輪156繞著搖動軸151f往下方搖動,如圖17所示,解除凸輪156與卡止鉤174的卡止。換言之,解除板62與凸輪156合作,將凸輪156朝解除與卡止鉤174的卡止之方向移動。如上述所示,因為閂鎖板173沒有限制臂構件150之朝前方的移動,因此可以將臂構件150推入到承座30之中(圖18)。最後,適當調整臂構件150之從承座30的突出量(圖19),結束對於車輛用座椅100之兒童座椅1的安裝。
為了從車輛用座椅100拆下兒童座椅1,透過臂前半體151之矩形開口151d將手指放進到操作構件153的凹部153b,將操作部153a朝前方移動。藉由在操作構件153朝前方的移動,透過與操作構件153連接之連接板154,也將解除板62移動到前方的解除位置,解除連結構件60的連結部之對於固定構件103的連結。
又,假設如圖16所示,在凸輪156與卡止鉤174卡止之後,在連結構件660沒有與固定構件103連結,臂構件150被推入到承座30之中的情況下,只要旋轉把手構件171即可。即,藉由旋轉把手構件171,可以旋轉卡止鉤174,因此可 以解除與凸輪156的卡止。因此,當旋轉把手構件171時,首先,解除閂鎖板173與臂後半體152的卡止,再進一步旋轉時,解除卡止鉤174與凸輪156的卡止。即,把手構件171與卡止鉤174的長孔174c合作,將卡止鉤174與凸輪156的卡止解除比閂鎖板173與臂後半體152的卡止解除更為延遲。
根據本實施形態,直到臂構件150前端之連結構件60與車輛用座椅100的固定構件103完全連結之前,由於臂件150不會被推入到承座30之中的情況,因此可以確實安裝兒童座椅1。換言之,在結束連結構件60與固定構件103的連結之前,由於臂構件150不會被推入到承座30之中,因此不會有誤判已安裝結束、造成誤使用的危險性。又,在旋轉把手構件171將各臂構件150從承座30拉出到最大限度後,因為只要將各連結構件60的連結部與固定構件103卡合,按壓兒童座椅1,因此能夠非常簡易地安裝兒童座椅1。再者,卡止鉤174與凸輪156的卡止解除、或是閂鎖板173與臂後半體152的卡止孔152a的卡止解除任一個都是只要旋轉把手構件171,因此可以達到直覺性的操作。再者,由於卡止臂構件150的卡止機構170都是集中在臂構件150周圍附近,因此就整體而言為非常簡潔。
又,在關於上述的2個實施形態之兒童座椅中,雖然座椅本體40在承座30上為可自由滑動,但是座椅本體40在承座30上為不能自由滑動亦可,又,承座30與座椅本體40為 一體成形亦可。再者,座椅本體與承座為自由裝拆亦可。
根據本發明,具備:卡止構件;具備被卡止構件且配置為可在前後方向自由移動之臂構件;及配置在臂構件且可與車輛的固定構件連結之連結構件,將臂構件之前後方向的移動藉由卡止構件與被卡止構件的卡止予以限制,上述卡止則在連結構件與車輛的固定構件連結時被解除之任意構成亦可。
又,根據本發明,具有:藉由連結構件與車輛的固定構件之連結而朝後方移動之解除構件,藉由解除構件之朝後方的移動,使被卡止構件朝向解除與卡止構件的卡止之方向移動。又,解除構件為藉由與車輛的固定構件之連結而朝前方移動之構成亦可。
針對本發明雖然依據特定的實施形態詳細說明,但是若是同業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請求項及思想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各種變更、修正等。

Claims (9)

  1. 一種兒童座椅,其具備:卡止構件;具備被卡止構件且配置為可在前後方向移動之臂構件;及配置在該臂構件且可與車輛的固定構件連結之連結構件,前述臂構件之前後方向的移動為藉由前述卡止構件與前述被卡止構件的卡止予以限制,前述卡止在將前述連結構件與車輛的固定構件連結時被解除。
  2. 如請求項1之兒童座椅,其中,前述連結構件具有:藉由與車輛的固定構件之連結而可朝前方或後方移動之解除構件,藉由該解除構件的前述移動,使前述被卡止構件朝向解除與前述卡止構件的卡止之方向移動。
  3. 如請求項2之兒童座椅,其中進一步具備:凸輪構件,前述解除構件與前述凸輪構件合作,使前述被卡止構件朝向解除與前述卡止構件的卡止之方向移動。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兒童座椅,其中進一步具備:第2卡止構件,該第2卡止構件在前述臂構件朝後方移動時,與前述臂構件卡止,在前述臂構件朝前方移動時,不會與前述臂構件卡止。
  5. 如請求項4之兒童座椅,其中進一步具備:解除前述第2 卡止構件與前述臂構件的卡止之卡止解除構件。
  6. 如請求項1至3項中任一項之兒童座椅,其中進一步具備:解除前述卡止構件與前述被卡止構件的卡止之卡止解除構件。
  7. 如請求項4之兒童座椅,其中進一步具備:解除前述第2卡止構件與前述臂構件的卡止,其次解除前述卡止構件與前述被卡止構件的卡止之卡止解除構件。
  8. 如請求項7之兒童座椅,其中,前述卡止構件具有長孔,前述卡止解除構件與前述長孔合作,使前述卡止構件與前述被卡止構件的卡止解除比前述第2卡止構件與前述臂構件的卡止解除更為延遲。
  9. 如請求項5之兒童座椅,其中,前述卡止解除構件可繞著與前後方向垂直之橫方向的軸線旋轉,藉由旋轉前述卡止解除構件,解除前述卡止。
TW104106994A 2014-03-31 2015-03-05 Child seat TWI6448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59510 WO2015151181A1 (ja) 2014-03-31 2014-03-31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PCT/JP2014/059510 2014-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8362A TW201538362A (zh) 2015-10-16
TWI644812B true TWI644812B (zh) 2018-12-21

Family

ID=54239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6994A TWI644812B (zh) 2014-03-31 2015-03-05 Child seat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328228B2 (zh)
KR (1) KR102211505B1 (zh)
CN (1) CN106132770B (zh)
TW (1) TWI644812B (zh)
WO (1) WO20151511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207451A1 (es) * 2015-06-24 2016-12-29 Lagunar Herranz José Dispositivo de fijación para fijar objetos en un vehículo
CN107284311B (zh) * 2016-03-30 2020-06-23 上海沃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动儿童安全座椅
CN107264348B (zh) * 2016-04-07 2020-03-31 上海沃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手动儿童安全座椅
EP3448716B1 (en) * 2016-04-29 2021-04-14 Holmbergs Safety System Holding AB A connecting bar for a child restraint system
IT201600070555A1 (it) * 2016-07-06 2018-01-06 Linglesina Baby S P A Dispositivo perfezionato per il trasporto di bambini in una autovettura
CA2997481C (en) * 2017-03-03 2019-05-07 Wonderland Switzerland Ag Support base for a child safety seat
SE541694C2 (en) * 2017-03-22 2019-11-26 Holmbergs Safety System Holding Ab Adjustable connecting bar for a child restraint system
JP6944338B2 (ja) * 2017-10-20 2021-10-06 株式会社カーメイト Isofix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IT201800005731A1 (it) * 2018-05-25 2019-11-25 Dispositivo di scorrimento per un sedile di veicolo
JP7094819B2 (ja) * 2018-07-31 2022-07-04 株式会社カーメイト Isofix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ES2747391A1 (es) * 2018-09-10 2020-03-10 Jane Sa Conjunto silla de seguridad para vehiculo automovil
JP7039042B2 (ja) * 2019-06-10 2022-03-22 コンビ株式会社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CN114851928A (zh) * 2021-01-20 2022-08-05 宝钜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脚及儿童安全座椅
CN115723644A (zh) * 2021-08-25 2023-03-03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30299A (ja) * 1999-11-02 2001-05-15 Daihatsu Motor Co Ltd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2013014321A (ja) * 2011-07-01 2013-01-24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Hong Kong Co Ltd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2013023032A (ja) * 2011-07-19 2013-02-04 Car Mate Mfg Co Ltd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48231A1 (de) * 1998-02-02 1999-08-19 Van Riesen Gmbh U Co Kg Vorrichtung zum lösbaren Verbinden mit einem Bügel
JP3656512B2 (ja) 1999-05-10 2005-06-08 タカタ株式会社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2001233102A (ja) * 2000-02-18 2001-08-28 Nissan Shatai Co Ltd ベンチシート
JP4584482B2 (ja) 2001-03-30 2010-11-24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4946038B2 (ja) 2005-12-21 2012-06-06 タカタ株式会社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5157261B2 (ja) * 2007-05-30 2013-03-06 タカタ株式会社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CN102985286B (zh) * 2010-03-24 2015-12-16 谛欧诺有限责任公司 倾斜骑倒式儿童座椅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30299A (ja) * 1999-11-02 2001-05-15 Daihatsu Motor Co Ltd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2013014321A (ja) * 2011-07-01 2013-01-24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Hong Kong Co Ltd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2013023032A (ja) * 2011-07-19 2013-02-04 Car Mate Mfg Co Ltd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2770B (zh) 2019-06-04
KR102211505B1 (ko) 2021-02-03
JP6328228B2 (ja) 2018-05-23
TW201538362A (zh) 2015-10-16
WO2015151181A1 (ja) 2015-10-08
CN106132770A (zh) 2016-11-16
KR20160140767A (ko) 2016-12-07
JPWO2015151181A1 (ja) 2017-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4812B (zh) Child seat
JP2015074313A (ja) 車両座席用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6747918B2 (ja) ベビーカー
JP5356678B2 (ja) 移動机
JP6174315B2 (ja) 車両座席用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CN112060991B (zh) 安全座椅与载具
JP6349905B2 (ja) アンロックレバー装置
JP5972952B2 (ja) アームレストのロック解除装置
JP5976190B1 (ja) ヘッドレスト
KR20150075920A (ko) 뒤보기와 슬라이딩 가능한 시트를 갖는 어린이용 자전거
TWI835510B (zh) 防旋轉誤用裝置和座椅
JP2005231498A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のベビーカーへのロック機構
JP2011093340A (ja) 乗物シート用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6400914B2 (ja) ベビーカー
JP2019123334A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JP5362245B2 (ja) シートトラックのスライドストッパ構造
JP5478592B2 (ja) 車両用フロアマット
JP5054468B2 (ja) キャスタ装置
JP2024504311A (ja) 回転誤用防止装置及びシート
JP5671710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4481032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のベビーカーへのロック機構
JP4615199B2 (ja) 背面対面切換可能なベビーカー
JP2008279806A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6093420B1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2021172303A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