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7211B - 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7211B
TWI637211B TW106113806A TW106113806A TWI637211B TW I637211 B TWI637211 B TW I637211B TW 106113806 A TW106113806 A TW 106113806A TW 106113806 A TW106113806 A TW 106113806A TW I637211 B TWI637211 B TW I6372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axis
optical system
photographic optical
photograph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3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9975A (zh
Inventor
林振誠
黃歆璇
楊舒雲
Original Assignee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9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9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7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72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2Telephoto objectives, i.e. systems of the type + - in which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vertex to the image plane is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bstract

一種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當滿足特定條件時,可提升透鏡製造良率,並維持良好成像品質。

Description

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及取像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在電子裝置上的微型化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及取像裝置。
隨著攝影模組的應用愈來愈廣泛,因應市場需求之鏡頭規格也更趨多元、嚴苛。其應用範圍可包含:各種智慧型電子產品、穿戴式裝置、數位相機、多鏡頭裝置、網路監控設備、行車記錄器、倒車顯影裝置與人機互動平台等電子裝置中。
在習知視角較小的望遠鏡頭中,因其透鏡面形、材質變化受限,使得產品體積縮減不易,在透鏡成型、組裝便利性與敏感度之間亦未能取得適當平衡。是故,一兼具望遠特性、微型化、易於組裝且成像品質高的鏡頭始能滿足未來市場的規格與需求。
本發明提供之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藉由其適當的光學元件配置,可達到兼具望遠功能、微型化、組裝便利性且高成像品質的特性,有助於應用於更廣泛的產品中。
依據本發明提供一種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為ΣAT,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其滿足下列條件:0<CT4/CT2<0.58;0<f1/CT2<5.50;以及0<ΣAT/BL<0.68。
依據本發明又提供一種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與第五 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其滿足下列條件:0<CT4/CT2<0.58;0<|f1/f4|<0.75;-10.0<(R3+R4)/(R3-R4)<0.20;以及0T34/T45<9.50。
依據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以及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該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
依據本發明更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取像裝置。
依據本發明又提供一種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之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0<CT4/CT2<0.58;以及1.20<TD/CT2<6.0。
當CT4/CT2滿足上述條件時,藉由調整第二透鏡及第四透鏡厚度比例,可使光線走向更為和緩,進而提升透鏡製造良率,並維持良好成像品質。
當f1/CT2滿足上述條件時,藉由適當分配第一 透鏡屈折力大小與第二透鏡厚度比例,可利於平衡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物側端屈折力,並降低敏感度。
當ΣAT/BL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透鏡間距與後焦距之間比例,使其在微型化及成像品質間取得適當的平衡,並使透鏡與成像面之間具備足夠空間放置其他光學元件。
當|f1/f4|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第一透鏡與第四透鏡的屈折力配置,以減緩光線進入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後行徑方向的變化,有助於降低雜散光。
當(R3+R4)/(R3-R4)滿足上述條件時,可控制第二透鏡表面曲率配置,有效修正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像差,進而提升成像品質。
當T34/T45滿足上述條件時,可平衡像側端透鏡間的間隔距離,以利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組裝。
當TD/CT2滿足上述條件時,可控制第二透鏡厚度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所佔比例,有助於加強第二透鏡之負屈折力,以提升其望遠特性。
10、20、30、40‧‧‧電子裝置
11、12、21、31、41‧‧‧取像裝置
13‧‧‧光學影像穩定裝置
14‧‧‧導線電路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光圈
501、901、1001、1101、1301、1401、1501、1601‧‧‧光闌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1110、1210、1310、1410、1510、1610‧‧‧第一透鏡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1011、1111、1211、1311、1411、1511、1611‧‧‧物側表面
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1012、1112、1212、1312、1412、1512、1612‧‧‧像側表面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第二透鏡
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1021、1121、1221、1321、1421、1521、1621‧‧‧物側表面
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1022、1122、1222、1322、1422、1522、1622‧‧‧像側表面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1030、1130、1230、1330、1430、1530、1630‧‧‧第三透鏡
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1、1031、1131、1231、1331、1431、1531、1631‧‧‧物側表面
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2、1032、1132、1232、1332、1432、1532、1632‧‧‧像側表面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1040、1140、1240、1340、1440、1540、1640‧‧‧第四透鏡
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1、1041、1141、1241、1341、1441、1541、1641‧‧‧物側表面
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2、1042、1142、1242、1342、1442、1542、1642‧‧‧像側表面
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1050、1150、1250、1350、1450、1550、1650‧‧‧第五透鏡
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1、1051、1151、1251、1351、1451、1551、1651‧‧‧物側表面
152、252、352、452、552、652、752、852、952、1052、1152、1252、1352、1452、1552、1652‧‧‧像側表面
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0、1060、1160、1260、1360、1460、1560、1660‧‧‧濾光元件
170、270、370、470、570、670、770、870、970、1070、1170、1270、1370、1470、1570、1670‧‧‧成像面
1380、1480、1580、1680、1690‧‧‧稜鏡
195、295、395、495、595、695、795、895、995、1095、1195、1295、1395、1495、1595、1695‧‧‧電子感光元件
f‧‧‧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
Fno‧‧‧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光圈值
HFOV‧‧‧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
V2‧‧‧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
V3‧‧‧第三透鏡的色散係數
V4‧‧‧第四透鏡的色散係數
V5‧‧‧第五透鏡的色散係數
P1‧‧‧第一透鏡的屈折力
P2‧‧‧第二透鏡的屈折力
P3‧‧‧第三透鏡的屈折力
P4‧‧‧第四透鏡的屈折力
P5‧‧‧第五透鏡的屈折力
f1‧‧‧第一透鏡的焦距
f2‧‧‧第二透鏡的焦距
f3‧‧‧第三透鏡的焦距
f4‧‧‧第四透鏡的焦距
f5‧‧‧第五透鏡的焦距
CT2‧‧‧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4‧‧‧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T12‧‧‧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23‧‧‧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34‧‧‧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45‧‧‧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ΣAT‧‧‧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
TD‧‧‧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BL‧‧‧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R3‧‧‧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4‧‧‧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Y11‧‧‧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光學有效半徑
Y52‧‧‧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光學有效半徑
EPD‧‧‧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入射瞳直徑
SD‧‧‧光圈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ImgH‧‧‧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
Yc41‧‧‧第四透鏡物側表面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
Yc42‧‧‧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
Yc51‧‧‧第五透鏡物側表面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
Yc52‧‧‧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
TP‧‧‧稜鏡的內部光軸路徑長度總合
X‧‧‧第一光軸
Y‧‧‧第二光軸
TPx‧‧‧稜鏡內部第一光軸路徑之長度
TPy‧‧‧稜鏡內部第二光軸路徑之長度
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第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第5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第7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第9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1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第1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1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第1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1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第15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1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第17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1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九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第19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2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第2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2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第2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2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第25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25B圖繪示依照第25A圖第十三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另一示意圖; 第2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第27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27B圖繪示依照第27A圖第十四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另一示意圖;第2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第29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29B圖繪示依照第29A圖第十五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另一示意圖;第3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第31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六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31B圖繪示依照第31A圖第十六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另一示意圖;第31C圖繪示依照第31A圖第十六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再另一示意圖;第3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第33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七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系統示意圖; 第33B圖繪示依照第33A圖電子裝置之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33C圖繪示依照第33A圖電子裝置之取像裝置的立體示意圖;第34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八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示意圖;第35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九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示意圖;第36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十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示意圖;第37圖繪示依照第1圖第一實施例中參數Yc41、Yc42、Yc51以及Yc52的示意圖;以及第38圖繪示依照第25B圖第十三實施例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參數TP的示意圖。
一種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
前段所述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也就是說,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可具有五片單一非黏合的透鏡。由於黏合透鏡的製程較非黏合透鏡複雜,特別在兩透鏡的黏合面需擁有高準度的曲 面,以便達到兩透鏡黏合時的高密合度,且在黏合的過程中,也可能因偏位而造成密合度不佳,影響整體光學成像品質。因此,本發明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可皆具有一空氣間隔,可有效改善黏合透鏡所產生的問題。
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可提供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主要光線匯聚能力,藉以有效控制其總長度,並縮短其體積。
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可為凹面。藉此,可強化第二透鏡的負屈折力,以平衡第一透鏡之正屈折力,並有效修正攝影光學系統鏡組色差。
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可為凹面。藉此,有助於修正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像差及像散,以提升成像品質。
第四透鏡可具有正屈折力,藉以平衡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屈折力配置,以修正佩茲伐像場(Petzval field)。
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可為凹面。藉此,可助於控制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後焦距,以避免其總長度過長。
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之至少一表面可包含至少一反曲點。因此,藉由調整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透鏡的表面形狀變化,可利於壓制離軸視場入射於成像面之角度,以維持成像照度,並有助於修正其離軸像差。
第一透鏡的屈折力為P1,第二透鏡的屈折力為P2,第三透鏡的屈折力為P3,第四透鏡的屈折力為P4,第五透鏡的屈折力為P5,且|P1|及|P2|可為|P1|、|P2|、|P3|、|P4|以及|P5|中最大的二個值。藉此,利用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分配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所需的屈折力,減緩其像側端透鏡的屈折力負擔,可利於其微型化,以增加應用範圍。
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中至少三者的色散係數可小於30.0。藉此,可利於不同波段光線之匯聚,避免影像重疊的情形發生。
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0<CT4/CT2<0.58。藉由調整第二透鏡及第四透鏡厚度比例,可使光線走向更為和緩,進而提升透鏡製造良率,並維持良好成像品質。
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0<f1/CT2<5.50。藉由適當分配第一透鏡屈折力大小與第二透鏡厚度比例,可利於平衡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物側端屈折力,並降低敏感度。
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為ΣAT,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其滿足下列條件:0<ΣAT/BL<0.68。藉此,可調整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透鏡間距與後焦距之間比例,使其在微型化及成像品質間取得適當的平衡,並使透鏡與成像面之間具備足夠空間放置其他光學元件。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 0<ΣAT/BL<0.50。更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ΣAT/BL<0.40。
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其滿足下列條件:0<|f1/f4|<0.90。藉此,調整第一透鏡與第四透鏡的屈折力配置,可減緩光線進入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後行徑方向的變化,有助於降低雜散光。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f1/f4|<0.75。
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10.0<(R3+R4)/(R3-R4)<0.20。藉此,可控制第二透鏡表面曲率配置,可有效修正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像差,提升成像品質。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5.0<(R3+R4)/(R3-R4)<0。
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其滿足下列條件:0T34/T45<9.50。藉此,可平衡像側端透鏡間的間隔距離,以利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組裝。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30<T34/T45<5.50。更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30<T34/T45<3.50。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光學有效半徑為Y11,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光學有效半徑為Y52,其滿足下列條件:0.55<|Y52/Y11|<1.0。藉此,控制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物側端及像側端之透鏡有效半徑比例,進而可縮減鏡筒外徑,提升機構設計彈性。
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光學有效半徑為Y52,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入射瞳直徑為EPD,其滿足下列條件:0<|(2×Y52)/EPD|<1.20。藉此,調整第五透鏡像側表面透鏡有效半徑大小與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入射瞳直徑之比例,可利於其微型化,以增加應用範圍。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2×Y52)/EPD|<1.0。更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30<|(2×Y52)/EPD|<1.0。
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滿足下列條件:|tan(HFOV)|<0.50。藉此,可有效控制攝影光學系統鏡組視角大小,使其符合小視角望遠之特性。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tan(HFOV)|<0.45。
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四透鏡物側表面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Yc41,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Yc42,第五透鏡物側表面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Yc51,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Yc52,其滿足下列條件:0.05<(10×Yc4x)/f<2.5或0.05<(10×Yc5x)/f<2.5,其中x=1或2。藉此,可加強離軸像差修正,進一步優化成像品質。
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可更包含至少一稜鏡,其沿光軸設置。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稜鏡的內部光軸路徑長度總和為TP,其滿足下列條件:0.20<TD/TP<2.0。藉此,調整攝影光學系 統鏡組總長度與稜鏡中光軸長度之比例,以滿足其微型化,且利於形成望遠結構。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20<TD/TP<1.50。
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0<(T23+T34)/CT2<0.90。藉此,可有效牽制透鏡之間的距離以及第二透鏡之厚度,有利於透鏡的成型性與均質性,並使組裝良率提升。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1.20<TD/CT2<7.50。控制第二透鏡厚度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所佔比例,可助於加強第二透鏡之負屈折力,以提升其望遠特性。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1.20<TD/CT2<6.0。
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2,第三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3,第四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4,第五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5,其滿足下列條件:0<(V2+V3+V4+V5)/4<35.0。藉此,調整像側端透鏡材料配置,可助於形成小視角結構,並有利於微型化。較佳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V2+V3+V4+V5)/4<28.0。
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入射瞳直徑為EPD,其滿足下列條件:0.30<ImgH/EPD<1.20。藉此,可確保成像亮度充足,維持影 像清晰度,以發揮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望遠功效。
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可更包含一光圈,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間。藉此,可調整光圈位置,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滿足遠心鏡頭特性,以提升電子感光元件接收影像的效率。
光圈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0.60<SD/TD<0.98。藉此,可控制光圈位置,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之出射瞳與成像面產生較長的距離,以具備遠心的效果。
上述本發明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的各技術特徵皆可組合配置,而達到對應之功效。
本發明提供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透鏡的材質可為塑膠或玻璃。當透鏡的材質為塑膠,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另當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則可以增加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此外,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可為非球面(ASP),非球面可以容易製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狀,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用以消減像差,進而縮減透鏡使用的數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本發明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總長度。
再者,本發明提供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若透鏡表面係為凸面且未界定該凸面位置時,則表示該透鏡表面可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若透鏡表面係為凹面且未界定該凹面位置時,則表示該透鏡表面可於近光軸處為凹面。本發明 提供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若透鏡具有正屈折力或負屈折力,或是透鏡之焦距,皆可指透鏡近光軸處的屈折力或是焦距。
另外,本發明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依需求可設置至少一光闌,以減少雜散光,有助於提昇影像品質。
本發明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之成像面,依其對應的電子感光元件之不同,可為一平面或有任一曲率之曲面,特別是指凹面朝往物側方向之曲面。
本發明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光圈配置可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間,中置光圈則表示光圈設置於第一透鏡與成像面間。若光圈為前置光圈,可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出射瞳(Exit Pupil)與成像面產生較長的距離,使其具有遠心(Telecentric)效果,並可增加電子感光元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為中置光圈,係有助於擴大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視場角,使其具有廣角鏡頭的優勢。
本發明之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亦可多方面應用於三維(3D)影像擷取、數位相機、行動產品、數位平板、智慧型電視、網路監控設備、體感遊戲機、行車紀錄器、倒車顯影裝置與穿戴式產品等電子裝置中。
本發明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前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以及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另外,取像裝置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為可移動,藉以穩定影像。舉例來說,攝影光學系統 鏡組可更包含光學影像穩定裝置(OIS)。藉此,可進一步提升影像品質。較佳地,取像裝置可進一步包含鏡筒(Barrel Member)、支持裝置(Holder Member)或其組合。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前述的取像裝置。藉此,提升成像品質。較佳地,電子裝置可進一步包含控制單元(Control Unit)、顯示單元(Display)、儲存單元(Storage Unit)、暫儲存單元(RAM)或其組合。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1圖及第2圖,其中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1圖可知,第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195。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包含光圈100、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150、濾光元件160以及成像面170,而電子感光元件1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170,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110-150),且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1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1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包含 至少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1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2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121及像側表面12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1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3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3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1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4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4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141及像側表面1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1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5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5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151及像側表面15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16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150及成像面170間且不影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
上述各透鏡的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下: ;其中:X: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其與相切於非球面光軸上交點切面的相對距離;Y: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 R:曲率半徑;k:錐面係數;以及Ai:第i階非球面係數。
第一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光圈值(f-number)為Fno,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數值如下:f=10.24mm;Fno=3.00;以及HFOV=15.0度。
第一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滿足下列條件:|tan(HFOV)|=0.27。
第一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二透鏡120的色散係數為V2,第三透鏡130的色散係數為V3,第四透鏡140的色散係數為V4,第五透鏡150的色散係數為V5,其滿足下列條件:(V2+V3+V4+V5)/4=22.4。
第一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二透鏡12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四透鏡14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第三透鏡130與第四透鏡14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140與第五透鏡15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其滿足下列條件:CT4/CT2=0.28;(T23+T34)/CT2=0.32;以及T34/T45=0.77。
第一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152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第二透鏡12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TD/CT2=4.06。
第一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二透鏡物側表面121的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像側表面122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R3+R4)/(R3-R4)=-0.55。
第一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10的焦距為f1,第四透鏡140的焦距為f4,第二透鏡12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f1/CT2=2.95;以及|f1/f4|=0.37。
第一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130與第四透鏡140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為T34,第四透鏡140與第五透鏡150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為T45,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為ΣAT(即ΣAT=T12+T23+T34+T45),第五透鏡像側表面152至成像面170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其滿足下列條件:ΣAT/BL=0.24。
第一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的最大光學有效半徑為Y11,第五透鏡像側表面152的最大光學有效半徑為Y52,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入射瞳直徑為EPD,其滿足下列條件:|Y52/Y11|=0.98;以及|(2×Y52)/EPD|=0.99。
第一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光圈100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152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第一透鏡 物側表面111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152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SD/TD=0.92。
第一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即電子感光元件195有效感測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入射瞳直徑為EPD,其滿足下列條件:ImgH/EPD=0.82。
配合參照第37圖,係繪示依照第1圖第一實施例中參數Yc41、Yc42、Yc51以及Yc52的示意圖。由第37圖可知,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第四透鏡物側表面141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Yc41,第四透鏡像側表面142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Yc42,第五透鏡物側表面151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Yc51,第五透鏡像側表面152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Yc52,其滿足下列條件:(10×Yc41)/f=0.29;(10×Yc42)/f=0.63;(10×Yc51)/f=1.47;以及(10×Yc52)/f=1.62。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表一為第1圖第一實施例詳細的結構數據,其中曲率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為mm,且表面0-14依序表示由物側至像側的表面。表二為第一實施例中的非球面數據,其中,k表非球面曲線方程式中的錐面係數,A4-A16則表示各表面第4-16階非球面係數。此外,以下各實施例表格乃對應各實施例的示意圖與像差曲線圖,表格中數據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義相同,在此不加贅述。
另外,第一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10的屈折力為P1(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 第一透鏡110的焦距f1之比值f/f1),第二透鏡120的屈折力為P2(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二透鏡120的焦距f2之比值f/f2),第三透鏡130的屈折力為P3(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三透鏡130的焦距f3之比值f/f3),第四透鏡140的屈折力為P4(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四透鏡140的焦距f4之比值f/f4),第五透鏡150的屈折力為P5(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五透鏡150的焦距f5之比值f/f5),且|P1|及|P2|為|P1|、|P2|、|P3|、|P4|以及|P5|中最大的二個值。
第一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以及第五透鏡150中至少三者的色散係數小於30.0;詳細來說,第一實施例中,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以及第五透鏡150的色散係數皆小於30.0。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3圖及第4圖,其中第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3圖可知,第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295。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包含光圈200、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第五透鏡250、濾光元件260以及成像面270,而電子感光元件2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270,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 (210-250),且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2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1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2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22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221及像側表面22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2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3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3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231及像側表面23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2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4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4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241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25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5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5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251及像側表面25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26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250及成像面270間且不影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
第二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 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三及表四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二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210的屈折力為P1(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一透鏡210的焦距f1之比值f/f1),第二透鏡220的屈折力為P2(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二透鏡220的焦距f2之比值f/f2),第三透鏡230的屈折力為P3(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三透鏡230的焦距f3之比值f/f3),第四透鏡240的屈折力為P4(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四透鏡240的焦距f4之比值f/f4),第五透鏡250的屈折力為P5(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五透鏡250的焦距f5之比值f/f5),且|P1|及|P2|為|P1|、|P2|、|P3|、|P4|以及|P5|中最大的二個值。
第二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以及第五透鏡250中至少三者的色散係數小於30.0;詳細來說,第二實施例中,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以 及第五透鏡250的色散係數皆小於30.0。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5圖及第6圖,其中第5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5圖可知,第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395。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包含第一透鏡310、光圈30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第四透鏡340、第五透鏡350、濾光元件360以及成像面370,而電子感光元件3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370,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310-350),且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3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1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311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3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32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321及像側表面32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3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3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3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331及像 側表面33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3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4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34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341及像側表面3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3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5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35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351及像側表面35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36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350及成像面370間且不影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第三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五及表六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三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310的屈折力為P1(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 第一透鏡310的焦距f1之比值f/f1),第二透鏡320的屈折力為P2(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二透鏡320的焦距f2之比值f/f2),第三透鏡330的屈折力為P3(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三透鏡330的焦距f3之比值f/f3),第四透鏡340的屈折力為P4(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四透鏡340的焦距f4之比值f/f4),第五透鏡350的屈折力為P5(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五透鏡350的焦距f5之比值f/f5),且|P1|及|P2|為|P1|、|P2|、|P3|、|P4|以及|P5|中最大的二個值。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第7圖及第8圖,其中第7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7圖可知,第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495。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包含光圈400、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第五透鏡450、濾光元件460以及成像面470,而電子感光元件4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470,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410-450),且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4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1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411包含 至少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4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42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像側表面422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4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3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3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431及像側表面43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4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4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44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像側表面442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4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5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45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像側表面452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46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450及成像面470間且不影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
第四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七及表八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四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以及第五透鏡450中至少三者的色散係數小於30.0;詳細來說,第四實施例中,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以及第五透鏡450的色散係數皆小於30.0。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第9圖及第10圖,其中第9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1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9圖可知,第五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595。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包含光圈500、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光闌501、第四透鏡540、第五透鏡550、濾光元件560以及成像面570,而電子感光元件5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570,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510-550),且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5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12近光軸處 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511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5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52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像側表面522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5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3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3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像側表面532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5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4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54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541及像側表面5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5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5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55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像側表面552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56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550及成像面570間且不影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
第五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九及表十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五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510的屈折力為P1(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一透鏡510的焦距f1之比值f/f1),第二透鏡520的屈折力為P2(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二透鏡520的焦距f2之比值f/f2),第三透鏡530的屈折力為P3(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三透鏡530的焦距f3之比值f/f3),第四透鏡540的屈折力為P4(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四透鏡540的焦距f4之比值f/f4),第五透鏡550的屈折力為P5(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五透鏡550的焦距f5之比值f/f5),且|P1|及|P2|為|P1|、|P2|、|P3|、|P4|以及|P5|中最大的二個值。
第五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第四透鏡540以及第五透鏡550中至少三者的色散係數小於30.0;詳細來說,第五實施例中,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第四透鏡540以及第五透鏡550的色散係數皆小於30.0。
<第六實施例>
請參照第11圖及第12圖,其中第1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1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11圖可知,第六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695。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包含光圈600、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第三透鏡630、第四透鏡640、第五透鏡650、濾光元件660以及成像面670,而電子感光元件6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670,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610-650),且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6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1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611及像側表面61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6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62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621及像側表面62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6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3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3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631及像側表面63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6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4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4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641及像側表面6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65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5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5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651及像側表面65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66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650及成像面670間且不影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
第六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一及表十二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六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610的屈折力為P1(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一透鏡610的焦距f1之比值f/f1),第二透鏡620的屈折力為P2(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二透鏡620的焦距 f2之比值f/f2),第三透鏡630的屈折力為P3(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三透鏡630的焦距f3之比值f/f3),第四透鏡640的屈折力為P4(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四透鏡640的焦距f4之比值f/f4),第五透鏡650的屈折力為P5(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五透鏡650的焦距f5之比值f/f5),且|P1|及|P2|為|P1|、|P2|、|P3|、|P4|以及|P5|中最大的二個值。
第六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第三透鏡630、第四透鏡640以及第五透鏡650中至少三者的色散係數小於30.0;詳細來說,第六實施例中,第二透鏡620、第三透鏡630、第四透鏡640以及第五透鏡650的色散係數皆小於30.0。
<第七實施例>
請參照第13圖及第14圖,其中第1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1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13圖可知,第七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795。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包含第一透鏡710、光圈700、第二透鏡720、第三透鏡730、第四透鏡740、第五透鏡750、濾光元件760以及成像面770,而電子感光元件7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770,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710-750),且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7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71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711及像側表面71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7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72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721及像側表面72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7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3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73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731及像側表面73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7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4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74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741及像側表面7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75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5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75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751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76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750及成像面770間且不影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三以及表十四。
第七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 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三及表十四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七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710、第二透鏡720、第三透鏡730、第四透鏡740以及第五透鏡750中至少三者的色散係數小於30.0;詳細來說,第七實施例中,第二透鏡720、第三透鏡730、第四透鏡740以及第五透鏡750的色散係數皆小於30.0。
<第八實施例>
請參照第15圖及第16圖,其中第15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1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15圖可知,第八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895。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包含光圈800、第一透鏡810、第二透鏡820、第三透鏡830、第四透鏡840、第五透鏡850、濾光元件860以及成像面870,而電子感光元件8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870,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 片透鏡(810-850),且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8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81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811及像側表面81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8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82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821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8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3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83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831及像側表面83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8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4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84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841及像側表面8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8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5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85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851及像側表面85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86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850及成像面870間且不影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五以及表十六。
第八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五及表十六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八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810的屈折力為P1(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一透鏡810的焦距f1之比值f/f1),第二透鏡820的屈折力為P2(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二透鏡820的焦距f2之比值f/f2),第三透鏡830的屈折力為P3(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三透鏡830的焦距f3之比值f/f3),第四透鏡840的屈折力為P4(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四透鏡840的焦距f4之比值f/f4),第五透鏡850的屈折力為P5(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五透鏡850的焦距f5之比值f/f5),且|P1|及|P2|為|P1|、|P2|、|P3|、|P4|以及|P5|中最大的二個值。
第八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810、第二透鏡820、第三透鏡830、第四透鏡840以及第五 透鏡850中至少三者的色散係數小於30.0;詳細來說,第八實施例中,第二透鏡820、第三透鏡830、第四透鏡840以及第五透鏡850的色散係數皆小於30.0。
<第九實施例>
請參照第17圖及第18圖,其中第17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1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九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17圖可知,第九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995。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包含光圈900、第一透鏡910、第二透鏡920、第三透鏡930、光闌901、第四透鏡940、第五透鏡950、濾光元件960以及成像面970,而電子感光元件9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970,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910-950),且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9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91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911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9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92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像側表面922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9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 其物側表面93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93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931及像側表面93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9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4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94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941及像側表面9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9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5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95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像側表面952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96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950及成像面970間且不影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七以及表十八。
第九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七及表十八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九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910的屈折力為P1(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一透鏡910的焦距f1之比值f/f1),第二透鏡920的屈折力為P2(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二透鏡920的焦距f2之比值f/f2),第三透鏡930的屈折力為P3(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三透鏡930的焦距f3之比值f/f3),第四透鏡940的屈折力為P4(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四透鏡940的焦距f4之比值f/f4),第五透鏡950的屈折力為P5(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五透鏡950的焦距f5之比值f/f5),且|P1|及|P2|為|P1|、|P2|、|P3|、|P4|以及|P5|中最大的二個值。
第九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910、第二透鏡920、第三透鏡930、第四透鏡940以及第五透鏡950中至少三者的色散係數小於30.0;詳細來說,第八實施例中,第二透鏡920、第三透鏡930、第四透鏡940以及第五透鏡950的色散係數皆小於30.0。
<第十實施例>
請參照第19圖及第20圖,其中第19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2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19圖可知,第十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1095。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包含光圈1000、第一透鏡1010、第 二透鏡1020、第三透鏡1030、光闌1001、第四透鏡1040、第五透鏡1050、濾光元件1060以及成像面1070,而電子感光元件10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1070,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1010-1050),且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10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0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01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011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10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0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02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1021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10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03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03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1031及像側表面103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10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04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04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1041及像側表面10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10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05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05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像側表面1052 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106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1050及成像面1070間且不影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九以及表二十。
第十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九及表二十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十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010的屈折力為P1(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一透鏡1010的焦距f1之比值f/f1),第二透鏡1020的屈折力為P2(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二透鏡1020的焦距f2之比值f/f2),第三透鏡1030的屈折力為P3(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三透鏡1030的焦距f3之比值f/f3),第四透鏡1040的屈折力為P4(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四透鏡1040的焦距f4之比值f/f4),第五透鏡1050的屈折力為P5(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五透 鏡1050的焦距f5之比值f/f5),且|P1|及|P2|為|P1|、|P2|、|P3|、|P4|以及|P5|中最大的二個值。
第十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010、第二透鏡1020、第三透鏡1030、第四透鏡1040以及第五透鏡1050中至少三者的色散係數小於30.0;詳細來說,第十實施例中,第二透鏡1020、第三透鏡1030、第四透鏡1040以及第五透鏡1050的色散係數皆小於30.0。
<第十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21圖及第22圖,其中第2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2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21圖可知,第十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1195。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包含光圈1100、第一透鏡1110、第二透鏡1120、第三透鏡1130、光闌1101、第四透鏡1140、第五透鏡1150、濾光元件1160以及成像面1170,而電子感光元件11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1170,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1110-1150),且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11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1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11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111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11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1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12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1121及像側表面112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11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13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13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像側表面1132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11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14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14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1141及像側表面11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11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15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15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像側表面1152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116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1150及成像面1170間且不影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二十一以及表二十二。
第十一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二十一及表二十二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十一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110的屈折力為P1(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一透鏡1110的焦距f1之比值f/f1),第二透鏡1120的屈折力為P2(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二透鏡1120的焦距f2之比值f/f2),第三透鏡1130的屈折力為P3(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三透鏡1130的焦距f3之比值f/f3),第四透鏡1140的屈折力為P4(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四透鏡1140的焦距f4之比值f/f4),第五透鏡1150的屈折力為P5(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五透鏡1150的焦距f5之比值f/f5),且|P1|及|P2|為|P1|、|P2|、|P3|、|P4|以及|P5|中最大的二個值。
第十一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110、第二透鏡1120、第三透鏡1130、第四透鏡1140以及第五透鏡1150中至少三者的色散係數小於30.0;詳細來說,第十一實施例中,第二透鏡1120、第三透鏡1130、第四透鏡1140以及第五透鏡1150的色散係數皆小於30.0。
<第十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23圖及第24圖,其中第2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24圖由 左至右依序為第十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23圖可知,第十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1295。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包含第一透鏡1210、光圈1200、第二透鏡1220、第三透鏡1230、第四透鏡1240、第五透鏡1250、濾光元件1260以及成像面1270,而電子感光元件12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1270,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1210-1250),且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12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2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21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211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12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2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22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1221及像側表面122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12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23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23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1231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12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24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24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1241 及像側表面12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12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25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25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1251及像側表面125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126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1250及成像面1270間且不影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二十三以及表二十四。
第十二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二十三及表二十四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十二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210的屈折力為P1(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一透鏡1210的焦距f1之比值f/f1),第二透鏡1220的屈折力為P2(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二透鏡1220的焦距f2之比值f/f2),第三透鏡1230的屈折力為P3(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三透鏡1230的焦距f3之比值 f/f3),第四透鏡1240的屈折力為P4(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四透鏡1240的焦距f4之比值f/f4),第五透鏡1250的屈折力為P5(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五透鏡1250的焦距f5之比值f/f5),且|P1|及|P2|為|P1|、|P2|、|P3|、|P4|以及|P5|中最大的二個值。
第十二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210、第二透鏡1220、第三透鏡1230、第四透鏡1240以及第五透鏡1250中至少三者的色散係數小於30.0;詳細來說,第十二實施例中,第二透鏡1220、第三透鏡1230、第四透鏡1240以及第五透鏡1250的色散係數皆小於30.0。
<第十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25A圖及第26圖,其中第25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2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25A圖可知,第十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1395。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包含稜鏡1380、光圈1300、第一透鏡1310、第二透鏡1320、第三透鏡1330、光闌1301、第四透鏡1340、第五透鏡1350、濾光元件1360以及成像面1370,而電子感光元件13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1370,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1310-1350),且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13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 其物側表面13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31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311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13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3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32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像側表面1322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13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33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33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1331及像側表面133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13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34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34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1341及像側表面13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13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35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35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像側表面1352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136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1350及成像面1370間且不影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
第十三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包含稜鏡1380,其為玻璃材質。稜鏡1380可視為物端反射元件,設置於被攝物(未繪示)與光圈1300間的光路上(第十三實施 例中,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光軸上)。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二十五以及表二十六。
另外,配合參照第25B圖,其繪示依照第25A圖第十三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另一示意圖,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光軸被稜鏡1380彎折。第25B圖中,稜鏡1380的光學數據與表二十五中記載的相同,第25A圖與第25B圖的差別在於第25A圖係繪示第25B圖未被稜鏡1380彎折的光路,亦即第25A圖為第25B圖的光路展開圖(tunnel diagram),其可用來決定稜鏡1380的視場角(angular field of view)以及由稜鏡1380所反射的光束尺寸。如第25B圖所示,藉由稜鏡1380可改變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入射光的方向而使入射光成像於成像面1370,而有利於將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應用於不同的取像裝置或電子裝置。
第十三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再者,第38圖繪示依照第25B圖第十三實施例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參數TP的示意圖。由第38圖可知,稜鏡1380包含稜鏡內部第一光軸路徑X之長度TPx(即由稜鏡反射面至稜鏡出射面之光學長度)及稜鏡內部第二光軸路徑Y之長度TPy(即由稜鏡入射面至稜鏡反射面之光學長度),而稜鏡1380的內部光軸路徑長度總合為TP,即定義為TP=TPx+TPy。
配合表二十五及表二十六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十三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310的屈折力為P1(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一透鏡1310的焦距f1之比值f/f1),第二透鏡1320的屈折力為P2(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二透鏡1320的焦距f2之比值f/f2),第三透鏡1330的屈折力為P3(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三透鏡1330的焦距f3之比值f/f3),第四透鏡1340的屈折力為P4(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四透鏡1340的焦距f4之比值f/f4),第五透鏡1350的屈折力為P5(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五透鏡1350的焦距f5之比值f/f5),且|P1|及|P2|為|P1|、|P2|、|P3|、|P4|以及|P5|中最大的二個值。
第十三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310、第二透鏡1320、第三透鏡1330、第四透鏡1340以及第五透鏡1350中至少三者的色散係數小於30.0;詳細來說,第十三實施例中,第二透鏡1320、第三透鏡1330、第四透鏡1340以及第五透鏡1350的色散係數皆小於30.0。
<第十四實施例>
請參照第27A圖及第28圖,其中第27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2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27A圖可知,第十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1495。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包含稜鏡1480、光圈1400、第一透鏡1410、第二透鏡1420、第三透鏡1430、光闌1401、第四透鏡1440、第五透鏡1450、濾光元件1460以及成像面1470,而電子感光元件14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1470,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1410-1450),且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14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4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41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411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14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4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42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1421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14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43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43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1431 及像側表面143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14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44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44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1441及像側表面14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14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45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45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像側表面1452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146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1450及成像面1470間且不影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
第十四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包含稜鏡1480,其為玻璃材質。稜鏡1480可視為物端反射元件,設置於被攝物(未繪示)與光圈1400間的光路上(第十四實施例中,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光軸上)。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二十七以及表二十八。
另外,配合參照第27B圖,其繪示依照第27A圖第十四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另一示意圖,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光軸被稜鏡1480彎折。第27B圖中,稜鏡1480的光學數據與表二十七中記載的相同,第27A圖與第27B圖的差別在於第27A圖係繪示第27B圖未被稜鏡1480彎折的光路,亦即第27A圖為第27B圖的光路展開圖,其可用來決定稜鏡1480的視場角以及由稜鏡1480所反 射的光束尺寸。如第27B圖所示,藉由稜鏡1480可改變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入射光的方向而使入射光成像於成像面1470,而有利於將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應用於不同的取像裝置或電子裝置。
第十四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二十七及表二十八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十四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410的屈折力為P1(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一透鏡1410的焦距f1之比值f/f1),第二透鏡1420的屈折力為P2(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二透鏡1420的焦距f2之比值f/f2),第三透鏡1430的屈折力為P3(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三透鏡1430的焦距f3之比值f/f3),第四透鏡1440的屈折力為P4(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四透鏡1440的焦距f4之比值f/f4),第五透鏡1450的屈折力為P5(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五透 鏡1450的焦距f5之比值f/f5),且|P1|及|P2|為|P1|、|P2|、|P3|、|P4|以及|P5|中最大的二個值。
第十四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410、第二透鏡1420、第三透鏡1430、第四透鏡1440以及第五透鏡1450中至少三者的色散係數小於30.0;詳細來說,第十四實施例中,第二透鏡1420、第三透鏡1430、第四透鏡1440以及第五透鏡1450的色散係數皆小於30.0。
<第十五實施例>
請參照第29A圖及第30圖,其中第29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3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29A圖可知,第十五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1595。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包含稜鏡1580、光圈1500、第一透鏡1510、第二透鏡1520、第三透鏡1530、光闌1501、第四透鏡1540、第五透鏡1550、濾光元件1560以及成像面1570,而電子感光元件15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1570,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1510-1550),且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15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5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51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511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15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5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52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15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53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53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像側表面1532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15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54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54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1541及像側表面1542皆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15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55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55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像側表面1552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156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1550及成像面1570間且不影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
第十五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包含稜鏡1580,其為玻璃材質。稜鏡1580可視為物端反射元件,設置於被攝物(未繪示)與光圈1500間的光路上(第十五實施例中,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光軸上)。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二十九以及表三十。
另外,配合參照第29B圖,其繪示依照第29A 圖第十五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另一示意圖,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光軸被稜鏡1580彎折。第29B圖中,稜鏡1580的光學數據與表二十九中記載的相同,第29A圖與第29B圖的差別在於第29A圖係繪示第29B圖未被稜鏡1580彎折的光路,亦即第29A圖為第29B圖的光路展開圖,其可用來決定稜鏡1580的視場角以及由稜鏡1580所反射的光束尺寸。如第29B圖所示,藉由稜鏡1580可改變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入射光的方向而使入射光成像於成像面1570,而有利於將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應用於不同的取像裝置或電子裝置。
第十五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二十九及表三十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十五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510的屈折力為P1(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一透鏡1510的焦距f1之比值f/f1),第二透鏡1520的屈 折力為P2(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二透鏡1520的焦距f2之比值f/f2),第三透鏡1530的屈折力為P3(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三透鏡1530的焦距f3之比值f/f3),第四透鏡1540的屈折力為P4(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四透鏡1540的焦距f4之比值f/f4),第五透鏡1550的屈折力為P5(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五透鏡1550的焦距f5之比值f/f5),且|P1|及|P2|為|P1|、|P2|、|P3|、|P4|以及|P5|中最大的二個值。
第十五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510、第二透鏡1520、第三透鏡1530、第四透鏡1540以及第五透鏡1550中至少三者的色散係數小於30.0;詳細來說,第十五實施例中,第二透鏡1520、第三透鏡1530、第四透鏡1540以及第五透鏡1550的色散係數皆小於30.0。
<第十六實施例>
請參照第31A圖及第32圖,其中第31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六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第3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31A圖可知,第十六實施例的取像裝置包含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1695。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包含稜鏡1680、光圈1600、第一透鏡1610、第二透鏡1620、第三透鏡1630、光闌1601、第四透鏡1640、第五透鏡1650、濾光元件1660、稜鏡1690以及成像面1670,而電子感光元件16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1670,其中攝影光學系 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1610-1650),且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16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61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61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1611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16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62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62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16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63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63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像側表面1632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16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641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642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1641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16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651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65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像側表面1652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166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1650及成像面1670間且不影響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
第十六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包含二稜 鏡1680、1690,其皆為玻璃材質。稜鏡1680可視為物端反射元件,設置於被攝物(未繪示)與光圈1600間的光路上(第十六實施例中,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光軸上),稜鏡1690可視為像端反射元件,設置於濾光元件1660與成像面1670間的光路上(第十六實施例中,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光軸上)。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三十一以及表三十二。
另外,配合參照第31B圖以及第31C圖,其分別繪示依照第31A圖第十六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另二示意圖,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光軸被稜鏡1680、1690彎折。第31B圖以及第31C圖中,稜鏡1680、1690的光學數據與表三十一中記載的相同,第31A圖與第31B圖以及第31C圖的差別在於第31A圖係繪示未被稜鏡1680、1690彎折的光路,亦即第31A圖為第31B圖以及第31C圖的光路展開圖,其可用來決定稜鏡1680、1690的視場角以及由稜鏡1680、1690所反射的光束尺寸。藉由稜鏡1680、1690可改變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入射光的方向而使入射光成像於成像面1670,而有利於將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應用於不同的取像裝置或電子裝置。
第十六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 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三十一及表三十二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十六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610的屈折力為P1(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一透鏡1610的焦距f1之比值f/f1),第二透鏡1620的屈折力為P2(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二透鏡1620的焦距f2之比值f/f2),第三透鏡1630的屈折力為P3(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三透鏡1630的焦距f3之比值f/f3),第四透鏡1640的屈折力為P4(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四透鏡1640的焦距f4之比值f/f4),第五透鏡1650的屈折力為P5(即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f與第五透鏡1650的焦距f5之比值f/f5),且|P1|及|P2|為|P1|、|P2|、|P3|、|P4|以及|P5|中最大的二個值。
第十六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一透鏡1610、第二透鏡1620、第三透鏡1630、第四透鏡1640以及第五透鏡1650中至少三者的色散係數小於30.0;詳細來說,第十六實施例中,第二透鏡1620、第三透鏡1630、 第四透鏡1640以及第五透鏡1650的色散係數皆小於30.0。
<第十七實施例>
請參照第33A圖及第33B圖,其中第33A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七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10的系統示意圖,第33B圖繪示依照第33A圖電子裝置10之取像裝置12的示意圖。第十七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包含二取像裝置11、12,而第33B圖中繪示其中一取像裝置12。詳細來說,取像裝置12包含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1595,其中電子感光元件15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1570。取像裝置12之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可為上述第一實施例至第十六實施例中的任一者,而第十七實施例中取像裝置12之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為上述第十五實施例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詳細內容可配合參照第29B圖及前述內容。
第十七實施例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包含稜鏡1580、光圈1500、第一透鏡1510、第二透鏡1520、第三透鏡1530、光闌1501、第四透鏡1540、第五透鏡1550、濾光元件1560以及成像面1570,而電子感光元件1595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1570,其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1510-1550),且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任二相鄰的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另外,第十七實施例中,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各元件之形狀、光學特性及數據亦與前述第十五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另贅述。
另外,第33C圖繪示依照第33A圖電子裝置10之取像裝置12的立體示意圖。由第33C圖可知,取像裝置12之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更包含光學影像穩定裝置13,且取像裝置12更包含導線電路14。藉此,當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為可移動地設置於取像裝置12,光學影像穩定裝置13可穩定電子感光元件1595,並使影像由導線電路14輸出。
<第十八實施例>
請參照第34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八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20的示意圖。第十八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20包含取像裝置21,取像裝置21包含依據本發明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圖未揭示)以及電子感光元件(圖未揭示),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
<第十九實施例>
請參照第35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九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30的示意圖。第十九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係一平板電腦,電子裝置30包含取像裝置31,取像裝置31包含依據本發明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圖未揭示)以及電子感光元件(圖未揭示),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
<第二十實施例>
請參照第36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十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40的示意圖。第二十實施例的電子裝置40係一穿戴裝置(Wearable Device),電子裝置40包含 取像裝置41,取像裝置41包含依據本發明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圖未揭示)以及電子感光元件(圖未揭示),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面。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37)

  1. 一種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為:一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一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一第三透鏡,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其中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為ΣAT,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其滿足下列條件:0<CT4/CT2<0.58;0<f1/CT2<5.50;以及0<ΣAT/BL<0.68。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四透鏡具有正屈折力。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三透鏡的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其滿足下列條件: 0<|f1/f4|<0.90。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光學有效半徑為Y11,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光學有效半徑為Y52,其滿足下列條件:0.55<|Y52/Y11|<1.0。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的屈折力為P1,該第二透鏡的屈折力為P2,該第三透鏡的屈折力為P3,該第四透鏡的屈折力為P4,該第五透鏡的屈折力為P5,且|P1|及|P2|為|P1|、|P2|、|P3|、|P4|以及|P5|中最大的二個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更包含:一光圈,設置於一被攝物與該第一透鏡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光學有效半徑為Y52,該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入射瞳直徑為EPD,其滿足下列條件:0.30<|(2×Y52)/EPD|<1.0。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為ΣAT,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其滿足下列條件:0<ΣAT/BL<0.50。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光學 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以及該第五透鏡中至少三者的色散係數小於30.0,且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以及該第五透鏡皆為非黏合透鏡,並皆為塑膠材質。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以及該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之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該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滿足下列條件:|tan(HFOV)|<0.50。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Yc41,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Yc42,該第五透鏡物側表面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Yc51,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Yc52,其滿足下列條件:0.05<(10×Yc4x)/f<2.5;或0.05<(10×Yc5x)/f<2.5;其中x=1或2。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更包含:至少一稜鏡,其沿光軸設置,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至少 一稜鏡的內部光軸路徑長度總和為TP,其滿足下列條件:0.20<TD/TP<2.0。
  15. 一種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為:一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一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一第三透鏡,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其中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其滿足下列條件:0<CT4/CT2<0.58;0<|f1/f4|<0.75;-10.0<(R3+R4)/(R3-R4)<0.20;以及0 T34/T45<9.50。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 離為T34,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0<(T23+T34)/CT2<0.90。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1.20<TD/CT2<7.50。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其滿足下列條件:0.30<T34/T45<5.50。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5.0<(R3+R4)/(R3-R4)<0。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光學有效半徑為Y52,該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入射瞳直徑為EPD,其滿足下列條件:0<|(2×Y52)/EPD|<1.20。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為ΣAT,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為BL,其滿足下列條件:0<ΣAT/BL<0.40。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三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3,該第四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4,該第五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5,其滿足下列條件:0<(V2+V3+V4+V5)/4<28.0。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以及該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該攝影光學系統鏡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滿足下列條件:|tan(HFOV)|<0.45。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該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入射瞳直徑為EPD,其滿足下列條件:0.30<ImgH/EPD<1.20。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更包含:一光圈,其中該光圈至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0.60<SD/TD<0.98。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攝影光學 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以及該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之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該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更包含一光學影像穩定裝置。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Yc41,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Yc42,該第五透鏡物側表面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Yc51,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距離光軸最近的一反曲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為Yc52,其滿足下列條件:0.05<(10×Yc4x)/f<2.5;或0.05<(10×Yc5x)/f<2.5;其中x=1或2。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更包含:至少一稜鏡,其沿光軸設置。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稜鏡的內部光軸路徑長度總和為TP,其滿足下列條件:0.20<TD/TP<1.50。
  31. 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 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其設置於該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一成像面。
  32.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取像裝置。
  33. 一種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包含五片透鏡,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沿光軸為:一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一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一第三透鏡,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以及該第五透鏡中至少一者之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0<CT4/CT2<0.58;以及1.20<TD/CT2<6.0。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的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其滿足下列條件: 0.30<T34/T45<3.50。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光學有效半徑為Y52,該攝影光學系統鏡組的入射瞳直徑為EPD,其滿足下列條件:0<|(2×Y52)/EPD|<1.0。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的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三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3,該第四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4,該第五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5,其滿足下列條件:0<(V2+V3+V4+V5)/4<35.0。
TW106113806A 2016-08-23 2017-04-25 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372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78296P 2016-08-23 2016-08-23
US62/378,296 2016-08-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9975A TW201819975A (zh) 2018-06-01
TWI637211B true TWI637211B (zh) 2018-10-01

Family

ID=61242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3806A TWI637211B (zh) 2016-08-23 2017-04-25 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802251B2 (zh)
CN (3) CN107765396B (zh)
TW (1) TWI63721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8620B (zh) * 2019-08-30 2021-12-01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US11940599B2 (en) 2019-08-30 2024-03-2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57568B2 (en) 2013-07-04 2018-01-02 Corephotonics Ltd. Miniature telephoto lens assembly
WO2015001440A1 (en) 2013-07-04 2015-01-08 Corephotonics Ltd. Miniature telephoto lens assembly
US9392188B2 (en) 2014-08-10 2016-07-12 Corephotonics Ltd. Zoom dual-aperture camera with folded lens
US10802251B2 (en) * 2016-08-23 2020-10-13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646829B (zh) * 2017-01-04 2018-08-14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远镜头以及摄像装置
CN107608053B (zh) * 2017-08-3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系统、图像拍摄装置和设备
US11092789B2 (en) * 2018-04-18 2021-08-17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TWI644140B (zh) 2018-05-11 2018-12-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WO2019220255A1 (en) * 2018-05-14 2019-11-21 Corephotonics Ltd. Folded camera lens designs
CN108957689B (zh) 2018-06-08 2020-12-15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US11415776B2 (en) 2018-09-14 2022-08-1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KR20200031512A (ko) * 2018-09-14 2020-03-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CN114615401A (zh) 2019-01-03 2022-06-10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双重相机及其系统
JP6566459B1 (ja) * 2019-01-29 2019-08-28 エーエーシーアコースティックテクノロジーズ(シンセン)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Shenzhen)Co.,Ltd 撮像レンズ
CN110174748A (zh) * 2019-03-08 2019-08-27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0174752A (zh) * 2019-06-25 2019-08-2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3820833B (zh) * 2019-06-25 2022-08-02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设备
KR102258604B1 (ko) * 2019-09-10 2021-05-3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US11656538B2 (en) 2019-11-25 2023-05-23 Corephotonics Ltd. Folded zoom camera module with adaptive aperture
TWI750615B (zh) 2020-01-16 2021-12-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10794B (zh) 2020-03-30 2020-11-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1308672A (zh) * 2020-04-10 2020-06-1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
CN111505799A (zh) * 2020-04-14 2020-08-0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透镜组
EP4191332A1 (en) 2020-05-30 2023-06-07 Corephotonics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taining a super macro image
TWI707172B (zh) 2020-07-29 2020-10-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用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1929822B (zh) * 2020-09-03 2021-04-23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230389B (zh) * 2020-10-31 2022-03-01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WO2022118176A1 (en) 2020-12-01 2022-06-09 Corephotonics Ltd. Folded camera with continuously adaptive zoom factor
TWI762078B (zh) 2020-12-11 2022-04-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48795B (zh) * 2020-12-11 2021-12-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影像鏡頭組及電子裝置
TWI768950B (zh) * 2021-06-03 2022-06-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11774B (zh) * 2021-08-25 2023-08-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透鏡組及頭戴裝置
CN114114653B (zh) * 2021-11-09 2023-09-05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TW202338423A (zh) * 2022-03-29 2023-10-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6859566B (zh) * 2023-09-05 2024-01-05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50516U (zh) * 2013-07-08 2013-12-18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12mm日夜两用定焦镜头
US8767298B2 (en) * 2010-12-28 2014-07-01 Kantatsu Co., Ltd. Imaging lens
JP2014197101A (ja) * 2013-03-29 2014-10-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TWI524087B (zh) * 2014-10-01 2016-03-01 光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
TWI526713B (zh) * 2015-02-02 2016-03-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96799A (en) 1947-06-27 1952-05-13 American Optical Corp Aberration corrector member for image forming optical objectives
NL192366A (zh) 1953-11-23
US3502394A (en) 1966-09-26 1970-03-24 Asahi Optical Co Ltd Lens system of large telephoto ratio
US3552831A (en) 1968-12-09 1971-01-05 American Optical Corp Three member microscope objective having a magnification of 40x
GB1301638A (zh) 1970-12-25 1973-01-04
US3887269A (en) 1971-02-10 1975-06-03 Olympus Opitcal Co Ltd Supertelescopic lens system
US3922072A (en) 1972-02-17 1975-11-25 Pilkington Perkin Elmer Ltd Biocular magnifying lenses
JPS5229930B2 (zh) 1972-08-03 1977-08-04
JPS5248011B2 (zh) 1974-05-14 1977-12-07
JPS52117126A (en) 1976-03-26 1977-10-01 Minolta Camera Co Ltd Telephoto lens system
JPS6032847B2 (ja) 1977-01-20 1985-07-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望遠レンズ
JPS5455424A (en) 1977-10-12 1979-05-02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Telescopic camera lens
JPS55163510A (en) 1979-06-06 1980-12-19 Nippon Kogaku Kk <Nikon> Telephoto lens
JPS57111506A (en) 1980-12-27 1982-07-1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Lens system having short distance correcting function
JPS5895314A (ja) 1981-12-01 1983-06-0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顕微鏡写真撮影レンズ
JPS58123515A (ja) 1982-01-20 1983-07-22 Nippon Kogaku Kk <Nikon> リアコンバ−ジヨンレンズ
JPS6023814A (ja) 1983-07-19 1985-02-06 Minolta Camera Co Ltd 写真レンズ
JPS60191216A (ja) 1984-03-12 1985-09-28 Canon Inc 小型のズ−ムレンズ
US4767201A (en) 1984-06-07 1988-08-30 Konishiroku Photo Industry Co., Ltd. Wide angle lens
JPS6159409A (ja) 1984-08-31 1986-03-26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広角写真レンズ
JPH0629899B2 (ja) 1985-02-06 1994-04-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投写レンズ
NL8500453A (nl) 1985-02-18 1986-09-16 Philips Nv Projektielenzenstelsel.
JPS6275609A (ja) 1985-09-30 1987-04-07 Minolta Camera Co Ltd マイクロフイルム用投影レンズ
JPS62203119A (ja) 1986-03-01 1987-09-07 Canon Inc 防振機能を有した撮影レンズ
US4802717A (en) 1986-04-21 1989-02-07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Infrared afocal zoom telescope
JP2679017B2 (ja) * 1986-12-27 1997-11-19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2焦点切替レンズ系
JPS63274904A (ja) 1987-05-06 1988-11-11 Minolta Camera Co Ltd 前方絞りレンズ系
US4993817A (en) 1988-05-09 1991-02-19 Jan Hoogland Endoscope relay optics
JPH03172813A (ja) 1989-12-01 1991-07-26 Konica Corp 小型のズームレンズ
JPH03181901A (ja) 1989-12-12 1991-08-07 Minolta Camera Co Ltd ズーム光学系
US5745307A (en) 1995-12-22 1998-04-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Cluster lens system such as for use in photographic printers
US5715096A (en) 1996-06-11 1998-02-03 Eastman Kodak Company Zoom lens
US7054076B2 (en) 2004-03-11 2006-05-30 Pinotage, L.L.C. Lens assembly an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using same
JP2008250136A (ja) 2007-03-30 2008-10-16 Fujinon Corp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EP2037306A1 (en) 2007-09-12 2009-03-18 Fujinon Corporatio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2009069369A (ja) 2007-09-12 2009-04-02 Fujinon Corp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KR100962999B1 (ko) 2008-06-27 2010-06-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CN101923204A (zh) * 2009-06-16 2010-12-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镜头
KR101720770B1 (ko) * 2009-12-15 2017-03-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렌즈 광학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지털 카메라 모듈
JP2011138047A (ja) * 2009-12-28 2011-07-14 Olympus Imaging Corp 光路反射型のズーム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12003022A (ja) 2010-06-16 2012-01-05 Panasonic Corp 立体撮影光学系、交換レンズ装置、カメラシステム
TWI407183B (zh) * 2011-02-22 2013-09-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擷取鏡組
JP6209308B2 (ja) 2011-04-26 2017-10-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448772B (zh) 2012-01-05 2014-08-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鏡片組
TWI467224B (zh) * 2012-11-21 2015-01-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拾像鏡片系統
TWI476433B (zh) 2012-12-19 2015-03-11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影像擷取裝置及其轉接鏡頭
JP5513641B1 (ja) * 2013-02-20 2014-06-04 株式会社AAC Technologies Japan R&D Center 撮像レンズ
TWI457590B (zh) * 2013-04-08 2014-10-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取像系統鏡片組
CN103412395B (zh) 2013-04-12 2015-10-14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的电子装置
US9392188B2 (en) * 2014-08-10 2016-07-12 Corephotonics Ltd. Zoom dual-aperture camera with folded lens
TWI518360B (zh) * 2014-08-26 2016-01-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
TWI542918B (zh) * 2014-11-19 2016-07-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三)
KR102650547B1 (ko) * 2015-11-02 2024-03-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옵티칼 렌즈 어셈블리, 장치, 및 이미지 형성 방법
CN106154493B (zh) 2016-03-18 2019-03-22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
CN105785556A (zh) * 2016-05-20 2016-07-20 深圳众瑞光科技有限公司 薄形化直角转折成像透镜组及其拼合结构和调焦装置
TWI616675B (zh) * 2016-07-14 2018-03-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攝像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US10802251B2 (en) * 2016-08-23 2020-10-13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291883B (zh) 2016-09-30 2019-01-0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及装配有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67298B2 (en) * 2010-12-28 2014-07-01 Kantatsu Co., Ltd. Imaging lens
JP2014197101A (ja) * 2013-03-29 2014-10-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203350516U (zh) * 2013-07-08 2013-12-18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12mm日夜两用定焦镜头
TWI524087B (zh) * 2014-10-01 2016-03-01 光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
TWI526713B (zh) * 2015-02-02 2016-03-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8620B (zh) * 2019-08-30 2021-12-01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US11940599B2 (en) 2019-08-30 2024-03-2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7751A (zh) 2020-08-04
CN111487751B (zh) 2022-07-01
CN111487750B (zh) 2022-01-28
CN107765396A (zh) 2018-03-06
US10802251B2 (en) 2020-10-13
CN107765396B (zh) 2020-06-09
US20200400925A1 (en) 2020-12-24
US20180059376A1 (en) 2018-03-01
TW201819975A (zh) 2018-06-01
US11914106B2 (en) 2024-02-27
CN111487750A (zh)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7211B (zh) 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12328B (zh) 光學取像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31815B (zh) 攝像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45365B (zh) 取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95261B (zh) 攝像用光學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74040B (zh) 光學成像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16675B (zh) 光學攝像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36040B (zh) 光學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65966B (zh) 光學攝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48893B (zh) 攝影用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89921B (zh) 影像擷取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31814B (zh) 取像透鏡系統、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
TWI485425B (zh) 成像光學系統、取像裝置以及可攜式裝置
TWI491914B (zh) 取像光學鏡組、取像裝置以及可攜式裝置
TWI615627B (zh) 光學攝影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85456B (zh) 影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1819974A (zh) 影像擷取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82458B (zh) 成像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1915533A (zh) 成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1903460A (zh) 攝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1738616A (zh) 光學影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94008B (zh) 取像用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1901220A (zh) 攝影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1712388A (zh) 影像擷取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1727302A (zh) 成像用光學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