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8423A - 成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338423A TW202338423A TW111112037A TW111112037A TW202338423A TW 202338423 A TW202338423 A TW 202338423A TW 111112037 A TW111112037 A TW 111112037A TW 111112037 A TW111112037 A TW 111112037A TW 202338423 A TW202338423 A TW 202338423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imaging system
- image
- optical axis
- imag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0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8
- 102220102188 rs148980395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8
- 102220010919 rs397507454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8
- 102220221185 rs530961288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8
- 102220042820 rs58778095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CNQCVBJFEGMYDW-UHFFFAOYSA-N lawrenc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Lr] CNQCVBJFEGMYD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 CMOS Chemical compound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0071 C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55 Hal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1700 light absor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38 somato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2—Telephoto objectives, i.e. systems of the type + - in which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vertex to the image plane is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 G02B9/58—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成像系統鏡頭組包含四片透鏡,所述四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以及一第四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當滿足特定條件時,有助於修正像差及控制光路走向,並提升影像品質及望遠能力。
Description
本揭示內容是有關於一種成像系統鏡頭組及取像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在電子裝置上的小型化成像系統鏡頭組及取像裝置。
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更加精進,使得電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畫素可達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備高成像品質的光學鏡頭儼然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配備光學鏡頭的電子裝置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對於光學鏡頭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樣化,由於往昔的光學鏡頭較不易在成像品質、敏感度、光圈大小、體積或視角等需求間取得平衡。
近年來電子產品訴求輕薄化,因此傳統的攝影鏡頭難以同時滿足高規格與微型化的需求,特別是大光圈或具望遠特徵的微型鏡頭等。但因光學變焦需求變得更嚴格(加大光學變焦倍率等),已知的先前望遠鏡頭技術漸漸無法滿足需求(總長度太長、光圈太小、品質不足或無法小型化),因此需要不同的光學特徵或具有光軸轉折的配置解決。為解決前述的技術問題及需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學鏡頭以符合需求。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透過第二透鏡屈折力及面形的配置,搭配第三透鏡面形及成像系統鏡頭組中透鏡與後焦配置關係,可利於修正其像差、控制光路走向並確保其可呈現較佳的望遠功能,藉以提升影像品質。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成像系統鏡頭組,包含四片透鏡,所述四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以及一第四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成像系統鏡頭組更包含一光圈,光圈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為ΣAT,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各透鏡於光軸上厚度的總和為ΣCT,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其滿足下列條件:(R3+R4)/(R3-R4) < 0;0.1 < SD/TD < 2.0;0.1 < TD/BL < 1.0;0.04 < ΣAT/ΣCT < 0.8;0 < |f2/f4| < 1.4;以及0.18 < |f1/f3|+|f1/f4| < 1.75。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以及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成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
依據本揭示內容更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取像裝置。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成像系統鏡頭組,包含四片透鏡,所述四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以及一第四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成像系統鏡頭組更包含一光圈,光圈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R3+R4)/(R3-R4) < 0;0.1 < SD/TD < 2.0;0.1 < TD/BL < 1.0;0.01 < T23/T12 < 30.0;0 < |f2/f4| < 0.95;以及0.1 < (CT3+CT4)/CT1 < 1.5。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成像系統鏡頭組,包含四片透鏡,所述四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以及一第四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其滿足下列條件:(R3+R4)/(R3-R4) < 0;0.1 < TD/BL < 1.0;0.01 < T23/T12 < 20.0;-10.5 < f/f2 < -0.75;以及0 < |f1/f4| < 0.87。
當(R3+R4)/(R3-R4)滿足上述條件時,可使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具備較強的偏折能力,以控制光路走向。
當SD/TD滿足上述條件時,可控制光圈位置,以維持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物側端開口較小。
當TD/BL滿足上述條件時,可確保成像系統鏡頭組能呈現較佳的望遠功能。
當ΣAT/ΣCT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透鏡分布並在透鏡厚度與透鏡間距取得平衡,有助於壓縮體積。
當|f2/f4|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和屈折力配置,以控制成像系統鏡頭組的後焦,進而滿足更多樣的應用。
當|f1/f3|+|f1/f4|滿足上述條件時,可確保第一透鏡有足夠屈折力實現成像系統鏡頭組小型化的特色。
當T23/T12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讓透鏡間相互配合,以壓縮透鏡體積。
當(CT3+CT4)/CT1滿足上述條件時,可使第三透鏡至第四透鏡相互配合,有助於壓縮透鏡體積。
當f/f2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第二透鏡的屈折力,有助於修正像差與調整視角。
當|f1/f4|滿足上述條件時,可強化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物端聚焦能力與色差修正平衡,以利於形成望遠系統。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成像系統鏡頭組,包含四片透鏡,所述四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以及一第四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
第一透鏡可具有正屈折力,其有助於壓縮體積。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可為凸面,其可調整第一透鏡的屈折力。
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可修正成像系統鏡頭組的像差。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可平衡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球差與彗差。
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可增加成像系統鏡頭組的對稱性,提升影像品質。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可輔助縮短成像系統鏡頭組的後焦,同時修正離軸像差。
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可具有一空氣間距。藉此,可確保成像系統鏡頭組組裝的簡易性,以增加組裝良率。
所述四片透鏡中至少一透鏡的至少一表面可包含至少一反曲點。藉此,可修正畸變,避免周邊影像變形。
成像系統鏡頭組可更包含一反射元件,其可設置於一被攝物與一成像面之間。藉此,可提供成像系統鏡頭組不同的光路走向,使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空間配置更為靈活,有助於減少機構上的限制與成像系統鏡頭組的小型化。再者,反射元件可位於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物側或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像側。
成像系統鏡頭組可更包含一光圈,其可位於被攝物與第二透鏡之間。藉此,可限制成像範圍與光線入射於成像面的入射角度,以同時滿足遠景拍攝功能與高亮度成像效果。
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R3+R4)/(R3-R4) < 0。藉此,可使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具備較強的偏折能力,以控制光路走向。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0 < (R3+R4)/(R3-R4) < 0。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0 < (R3+R4)/(R3-R4) < -0.2。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其滿足下列條件:0.1 < TD/BL < 1.0。藉此,可確保成像系統鏡頭組能呈現較佳的望遠功能。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25 < TD/BL < 0.85。
光圈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0.1 < SD/TD < 2.0。藉此,可控制光圈位置,以維持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物側端開口較小。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1 < SD/TD < 1.6。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3 < SD/TD < 1.3。
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為ΣAT,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各透鏡於光軸上厚度的總和為ΣCT,其滿足下列條件:0.04 < ΣAT/ΣCT < 0.8。藉此,可調整透鏡分布並在透鏡厚度與透鏡間距取得平衡,有助於壓縮體積。
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其滿足下列條件:0 < |f2/f4| < 1.4。藉此,可調和屈折力配置,以控制成像系統鏡頭組的後焦,進而滿足更多樣的應用。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 |f2/f4| < 1.05。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 |f2/f4| < 0.95。
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其滿足下列條件:0.18 < |f1/f3|+|f1/f4| < 1.75。藉此,可確保第一透鏡有足夠屈折力實現成像系統鏡頭組小型化的特色。
成像系統鏡頭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滿足下列條件:5.0 度 < HFOV < 20.5 度。藉此,可讓成像系統鏡頭組具有適當的視角以配合望遠應用。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7.0 度 < HFOV < 18.0 度。
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0.1 < CT4/CT1 < 0.8。藉此,可控制第一透鏡中心厚度與比例,以避免成像系統鏡頭組高度過高。
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為f,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其滿足下列條件:-10.5 < f/f2 < -0.75。藉此,可調整第二透鏡的屈折力,有助於修正像差與調整視角。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7.5 < f/f2 < -1.0。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4.5 < f/f2 < -1.4。
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2,第四透鏡的阿貝數為V4,其滿足下列條件:0.01 < V4/V2 < 2.5。藉此,有助於加強色差修正。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1 < V4/V2 < 2.0。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其滿足下列條件:0.01 < T23/T12 < 30.0。藉此,可讓透鏡間相互配合,以壓縮透鏡體積。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1 < T23/T12 < 20.0。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1 < T23/T12 < 10.0。
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0.1 < (CT3+CT4)/CT1 < 1.5。藉此,可使第三透鏡至第四透鏡相互配合,有助於壓縮透鏡體積。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35 < (CT3+CT4)/CT1 < 1.3。
成像系統鏡頭組的光圈值為Fno,其滿足下列條件:2.0 < Fno < 4.5。藉此,可在照度與景深間取得平衡,並加強進光量來提升影像品質。
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10.0 < f2/CT2 < -3.0。藉此,可有效平衡透鏡屈折力與厚度,有助於修正成像系統鏡頭組的像差與成像系統鏡頭組的小型化。
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0.1 < CT4/CT2 < 1.0。藉此,可平衡第二透鏡與第四透鏡的中心厚度比例,以控制成像系統鏡頭組的體積大小。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3 < CT4/CT2 < 1.0。
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其滿足下列條件:0.1 < CT3/CT1 < 1.0。藉此,可平衡第一透鏡與第三透鏡的中心厚度比例,以控制成像系統鏡頭組的體積大小。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1 < CT3/CT1 < 0.8。
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其滿足下列條件:0 < |f1/f4| < 0.87。藉此,可強化成像系統鏡頭組物端聚焦能力與色差修正平衡,以利於形成望遠系統。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其滿足下列條件:0 < |R1/R2| < 0.7。藉此,可使第一透鏡物側表面具備較強的偏折能力,有助於匯聚光線以壓縮透鏡體積。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 |R1/R2| < 0.5。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1R1,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4R2,其滿足下列條件:0.7 < Y1R1/Y4R2 < 1.6。藉此,有助於控制光束大小,避免透鏡有效半徑太大而影響成像系統鏡頭組的小型化。
上述本揭示內容成像系統鏡頭組中的各技術特徵皆可組合配置,而達到對應的功效。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成像系統鏡頭組,透鏡的材質可為玻璃或塑膠。若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則可增加成像系統鏡頭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而玻璃透鏡可使用研磨或模造等技術製作而成。若透鏡材質為塑膠,則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此外,可於鏡面上設置球面或非球面(ASP),其中球面透鏡可減低製造難度,而若於鏡面上設置非球面,則可藉此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用以消減像差、縮減透鏡數目,並可有效降低本揭示內容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總長度,而非球面可以塑膠射出成型或模造玻璃鏡片等方式製作而成。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可選擇性地在任一(以上)透鏡材料中加入添加物,產生光吸收或光干涉效果,以改變所述透鏡對於特定波段光線的穿透率,進而減少雜散光與色偏。例如:添加物可具備濾除系統中600 nm~800 nm波段光線的功能,以減少多餘的紅光或紅外光;或可濾除350 nm~450 nm波段光線,以減少系統中的藍光或紫外光,因此,添加物可避免特定波段光線對成像造成干擾。此外,添加物可均勻混合於塑料中,並以射出成型技術製作成透鏡。此外,添加物亦可配置於透鏡表面上的鍍膜,以提供上述功效。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若透鏡表面為非球面,則表示所述透鏡表面光學有效區整個或其中一部分為非球面。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若透鏡表面係為凸面且未界定所述凸面位置時,則表示所述透鏡表面可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若透鏡表面係為凹面且未界定所述凹面位置時,則表示所述透鏡表面可於近光軸處為凹面。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若透鏡具有正屈折力或負屈折力,或是透鏡的焦距,皆可指透鏡近光軸處的屈折力或是焦距。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透鏡可在鏡筒或透鏡本身做切割,可加強縮小單軸大小的特色,有利於減少透鏡體積且進一步讓成像系統鏡頭組小型化更容易實施。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反曲點為透鏡表面曲率正負變化的交點。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成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依其對應的電子感光元件的不同,可為一平面或有任一曲率的曲面,特別是指凹面朝往物側方向的曲面。另外,本揭示內容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於成像光路上最靠近成像面的透鏡與成像面之間可選擇性配置一片以上的成像修正元件(平場元件等),以達到修正影像的效果(像彎曲等)。所述成像修正元件的光學性質,比如曲率、厚度、折射率、位置、面形(凸面或凹面、球面或非球面、繞射表面及菲涅爾表面等)可配合取像裝置需求而做調整。一般而言,較佳的成像修正元件配置為將具有朝往物側方向的凹面的薄型平凹元件設置於靠近成像面處。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亦可於光路上在被攝物至成像面間選擇性設置至少一具有轉折光路功能的元件,如稜鏡或反射鏡等,以提供成像系統鏡頭組較高彈性的空間配置,使電子裝置的輕薄化不受制於成像系統鏡頭組的光學總長度。進一步說明,請參照第24A圖以及第24B圖,其中第24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LF在成像系統鏡頭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第24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LF在成像系統鏡頭組中的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如第24A圖以及第24B圖所示,成像系統鏡頭組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G,依序具有第一光軸OA1、光路轉折元件LF與第二光軸OA2,其中光路轉折元件LF係設置於被攝物與成像系統鏡頭組的透鏡群LG之間,透鏡群LG與成像面IMG之間可具有濾光元件FL,且光路轉折元件LF的入射面與出射面可以如第24A圖所示係呈平面,或者如第24B圖所示係呈曲面。此外,請參照第24C圖以及第24D圖,其中第24C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二光路轉折元件LF1、LF2在成像系統鏡頭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第24D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二光路轉折元件LF1、LF2在成像系統鏡頭組中的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如第24C圖以及第24D圖所示,成像系統鏡頭組亦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G,依序具有第一光軸OA1、光路轉折元件LF1、第二光軸OA2、光路轉折元件LF2與第三光軸OA3,其中光路轉折元件LF1係設置於被攝物與成像系統鏡頭組的透鏡群LG之間,光路轉折元件LF2係設置於成像系統鏡頭組的透鏡群LG與成像面IMG之間,透鏡群LG與光路轉折元件LF2之間可具有濾光元件FL,且光路轉折元件LF2可以如第24C圖所示係為一稜鏡(Prism),或者如第24D圖所示係為一鏡子(Mirror)。此外,請參照第24E圖,其中第24E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LF在成像系統鏡頭組中的又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如第24E圖所示,成像系統鏡頭組亦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G,依序具有第一光軸OA1、光路轉折元件LF、第二光軸OA2與第三光軸OA3,其中光路轉折元件LF係設置於成像系統鏡頭組的透鏡群LG與成像面IMG之間,透鏡群LG與光路轉折元件LF之間可具有濾光元件FL,且光路可以如第24E圖所示於光路轉折元件LF內進行二次轉折。成像系統鏡頭組亦可選擇性配置三個以上的光路轉折元件,本揭示內容不以圖式所揭露的光路轉折元件的種類、數量與位置為限。
另外,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依需求可設置至少一光闌,如孔徑光闌、耀光光闌或視場光闌等,有助於減少雜散光以提升影像品質。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光圈配置可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間,中置光圈則表示光圈設置於第一透鏡與成像面間。若光圈為前置光圈,可使成像系統鏡頭組的出射瞳與成像面產生較長的距離,使其具有遠心(Telecentric)效果,並可增加電子感光元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為中置光圈,係有助於擴大成像系統鏡頭組的視場角,使其具有廣角鏡頭的優勢。
本揭示內容可適當設置一可變孔徑元件,所述可變孔徑元件可為機械構件或光線調控元件,其可以電或電訊號控制孔徑的尺寸與形狀。所述機械構件可包含葉片組、屏蔽板等可動件;所述光線調控元件可包含濾光元件、電致變色材料、液晶層等遮蔽材料。所述可變孔徑元件可藉由控制影像的進光量或曝光時間,強化影像調節的能力。此外,所述可變孔徑元件亦可為本揭示內容的光圈,可藉由改變光圈值以調節影像品質,如景深或曝光速度等。
本揭示內容可適當設置一個或多個光學元件,藉以限制光線通過成像系統鏡頭組的形式。所述光學元件可為濾光片、偏光片等,但不限於上述元件,且所述光學元件可為單片元件、複合組件或以薄膜等方式呈現,但不限於上述方式。所述光學元件可置於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物端、像端或透鏡之間,藉以控制特定形式的光線通過,進而符合應用需求。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亦可多方面應用於三維(3D)影像擷取、數位相機、行動產品、數位平板、智慧型電視、網路監控設備、體感遊戲機、行車紀錄器、倒車顯影裝置、穿戴式產品、空拍機等電子裝置中。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前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以及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成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透過第二透鏡屈折力及面形的配置,搭配第三透鏡面形及成像系統鏡頭組中透鏡與後焦配置關係,可利於修正其像差、控制光路走向並確保其可呈現較佳的望遠功能,藉以提升影像品質。再者,取像裝置可進一步包含鏡筒、支持裝置或其組合。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前述的取像裝置。藉此,可提升成像品質。再者,電子裝置可進一步包含控制單元、顯示單元、儲存單元、暫儲存單元或其組合。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1圖以及第2圖,其中第1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1的示意圖,第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圖可知,第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1包含成像系統鏡頭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統鏡頭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光闌S1、第四透鏡E4、濾光元件E5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統鏡頭組包含四片透鏡(E1、E2、E3、E4),所述四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且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一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E5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上述各透鏡的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下:
;其中:
X:非球面與光軸的交點至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平行於光軸的位移;
Y: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
R:曲率半徑;
k:錐面係數;以及
Ai:第i階非球面係數。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為f,成像系統鏡頭組的光圈值(f-number)為Fno,成像系統鏡頭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數值如下:f = 18.32 mm;Fno = 3.51;以及HFOV = 10.1度。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R3+R4)/(R3-R4) = -0.78;以及|R1/R2| = 0.08。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E1的焦距為f1,第二透鏡E2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E3的焦距為f3,第四透鏡E4的焦距為f4,其滿足下列條件:|f1/f3|+|f1/f4| = 0.75;|f1/f4| = 0.59;|f2/f4| = 0.58;以及f/f2 = -2.15。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光圈ST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IMG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其滿足下列條件:SD/TD = 0.88;以及TD/BL = 0.53。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第一透鏡E1與第二透鏡E2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E2與第三透鏡E3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E3與第四透鏡E4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為ΣAT,第一透鏡E1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二透鏡E2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三透鏡E3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第四透鏡E4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各透鏡於光軸上厚度的總和為ΣCT,其滿足下列條件:ΣAT/ΣCT = 0.61;T23/T12 = 4.30;CT3/CT1 = 0.34;CT4/CT1 = 0.41;CT4/CT2 = 0.57;以及(CT3+CT4)/CT1 = 0.76;在第一實施例中,二相鄰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二相鄰透鏡的二相鄰表面於光軸上的間距;ΣAT = T12+T23+T34;ΣCT = CT1+CT2+CT3+CT4。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第二透鏡E2的焦距為f2,第二透鏡E2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f2/CT2 = -7.45。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第二透鏡E2的阿貝數為V2,第四透鏡E4的阿貝數為V4,其滿足下列條件:V4/V2 = 1.11。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中,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1R1,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4R2,其滿足下列條件:Y1R1/Y4R2 = 1.27。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表一、第一實施例 | ||||||||
f(焦距) = 18.32 mm、Fno(光圈值) = 3.51、HFOV(半視角) = 10.1 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圈 | 平面 | -0.747 | |||||
2 | 第一透鏡 | 4.3884 | ASP | 1.583 | 塑膠 | 1.545 | 56.1 | 8.62 |
3 | 57.8666 | ASP | 0.398 | |||||
4 | 第二透鏡 | -5.9346 | ASP | 1.144 | 塑膠 | 1.614 | 25.6 | -8.52 |
5 | 47.6190 | ASP | 1.710 | |||||
6 | 第三透鏡 | 2.3178 | ASP | 0.546 | 塑膠 | 1.660 | 20.4 | -52.24 |
7 | 1.9684 | ASP | 0.469 | |||||
8 | 光闌 | 平面 | -0.168 | |||||
9 | 第四透鏡 | 3.8882 | ASP | 0.650 | 塑膠 | 1.587 | 28.3 | 14.72 |
10 | 6.6288 | ASP | 6.411 | |||||
11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2 | 平面 | 5.250 | ||||||
13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為587.6 nm(d-line) | ||||||||
表面8(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04 mm |
表二、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3.03236000E-01 | 7.15903000E+01 | -1.37110000E+01 | 9.90000000E+01 |
A4 = | 8.07909950E-04 | 5.14874950E-03 | 4.08492990E-03 | -1.10801850E-03 |
A6 = | -1.72831050E-04 | -1.83321470E-03 | -9.70978130E-04 | 2.04942200E-03 |
A8 = | 3.93007820E-05 | 6.76996880E-04 | 6.75561570E-04 | -6.85957000E-04 |
A10= | -9.44110080E-06 | -1.45017350E-04 | -1.97323110E-04 | 2.11700370E-04 |
A12= | 6.36953450E-07 | 1.33848440E-05 | 3.09467880E-05 | -4.45430340E-05 |
A14= | -6.68844540E-08 | -5.62588530E-07 | -2.54122720E-06 | 5.90064860E-06 |
A16= | 8.40301270E-09 | 8.41540270E-08 | -3.33114150E-07 | |
表面 | 6 | 7 | 9 | 10 |
k = | -5.23153000E+00 | -5.58824000E+00 | 1.75261000E+00 | 5.59218000E+00 |
A4 = | -2.35733760E-03 | -1.77602260E-02 | -5.47553300E-02 | -1.27333660E-02 |
A6 = | -7.17259740E-04 | 5.46986750E-03 | 2.09586040E-02 | 4.50080920E-03 |
A8 = | -1.75366030E-04 | -3.24198230E-03 | -9.37611390E-03 | -1.43893130E-03 |
A10= | 1.72465500E-04 | 1.54870650E-03 | 3.42369920E-03 | 2.90891370E-04 |
A12= | -6.93992390E-05 | -4.78521660E-04 | -9.05406970E-04 | -5.58344870E-05 |
A14= | 1.45031670E-05 | 8.00783890E-05 | 1.36208630E-04 | 7.10991410E-06 |
A16= | -1.06448060E-06 | -5.19438470E-06 | -8.56857140E-06 | -4.11385200E-07 |
表一為第1圖第一實施例詳細的結構數據,其中曲率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為mm,且表面0-13依序表示由物側至像側的表面,折射率為於參考波長量測的折射率。表二為第一實施例中的非球面數據,其中,k表示非球面曲線方程式中的錐面係數,A4-A16則表示各表面第4-16階非球面係數。此外,以下各實施例表格乃對應各實施例的示意圖與像差曲線圖,表格中數據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義相同,在此不加贅述。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3圖以及第4圖,其中第3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2的示意圖,第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3圖可知,第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2包含成像系統鏡頭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統鏡頭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光闌S1、第四透鏡E4、濾光元件E5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統鏡頭組包含四片透鏡(E1、E2、E3、E4),所述四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且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一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二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濾光元件E5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
表三、第二實施例 | ||||||||
f(焦距) = 17.66 mm、Fno(光圈值) = 3.37、HFOV(半視角) = 10.5 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圈 | 平面 | -0.762 | |||||
2 | 第一透鏡 | 4.4146 | ASP | 1.714 | 塑膠 | 1.534 | 56.0 | 7.51 |
3 | -38.0958 | ASP | 0.514 | |||||
4 | 第二透鏡 | -3.0090 | ASP | 1.294 | 塑膠 | 1.587 | 28.3 | -6.25 |
5 | -19.3258 | ASP | 0.804 | |||||
6 | 第三透鏡 | 2.8399 | ASP | 1.072 | 塑膠 | 1.587 | 28.3 | 21.33 |
7 | 3.1598 | ASP | 0.347 | |||||
8 | 光闌 | 平面 | 0.371 | |||||
9 | 第四透鏡 | -33.3333 | ASP | 0.650 | 玻璃 | 1.548 | 45.9 | 40.67 |
10 | -13.4496 | ASP | 6.411 | |||||
11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2 | 平面 | 5.017 | ||||||
13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為587.6 nm(d-line) | ||||||||
表面8(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04 mm |
表四、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3.56974000E-01 | -3.03969000E+01 | -9.12102000E+00 | 4.23414000E+01 |
A4 = | 1.06564930E-03 | 1.30285670E-02 | 8.33800530E-03 | 6.37593820E-03 |
A6 = | -2.40869450E-04 | -4.35839510E-03 | -3.42569440E-03 | -2.28125470E-03 |
A8 = | 1.75971460E-05 | 9.93644120E-04 | 1.35500670E-03 | 1.29717550E-03 |
A10= | -2.53083760E-06 | -1.40956350E-04 | -3.30352450E-04 | -4.32966090E-04 |
A12= | -5.23891600E-08 | 9.07206930E-06 | 4.88734070E-05 | 8.02427450E-05 |
A14= | -2.98868030E-08 | -2.96018780E-07 | -4.12608730E-06 | -7.56347250E-06 |
A16= | 1.13766990E-08 | 1.52943270E-07 | 2.84113460E-07 | |
表面 | 6 | 7 | 9 | 10 |
k = | -6.84043000E+00 | -8.83354000E+00 | -9.90000000E+01 | -1.08878000E+01 |
A4 = | -3.30277260E-03 | -1.18269550E-02 | -2.74914460E-02 | -1.35894100E-02 |
A6 = | -5.42111410E-03 | -5.02502070E-04 | 4.54625410E-03 | 1.94444870E-03 |
A8 = | 3.49785680E-03 | 2.49475550E-03 | 4.79340390E-04 | 2.89560460E-04 |
A10= | -1.19681940E-03 | -1.10956970E-03 | -4.45088320E-04 | -3.34108120E-04 |
A12= | 2.11083560E-04 | 2.01650190E-04 | 4.22395420E-05 | 8.37830890E-05 |
A14= | -1.74683050E-05 | -1.35938480E-05 | 8.62207650E-06 | -9.00932110E-06 |
A16= | 4.83077690E-07 | 1.29483070E-07 | -1.27906510E-06 | 3.23749790E-07 |
第二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三及表四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二實施例 | |||
f [mm] | 17.66 | TD/BL | 0.58 |
Fno | 3.37 | ΣAT/ΣCT | 0.43 |
HFOV [度] | 10.5 | T23/T12 | 1.56 |
(R3+R4)/(R3-R4) | -1.37 | CT3/CT1 | 0.63 |
|R1/R2| | 0.12 | CT4/CT1 | 0.38 |
|f1/f3|+|f1/f4| | 0.54 | CT4/CT2 | 0.50 |
|f1/f4| | 0.18 | (CT3+CT4)/CT1 | 1.00 |
|f2/f4| | 0.15 | f2/CT2 | -4.83 |
f/f2 | -2.82 | V4/V2 | 1.62 |
SD/TD | 0.89 | Y1R1/Y4R2 | 1.19 |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5圖以及第6圖,其中第5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3的示意圖,第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5圖可知,第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3包含成像系統鏡頭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統鏡頭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光闌S1、第四透鏡E4、濾光元件E5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統鏡頭組包含四片透鏡(E1、E2、E3、E4),所述四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且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二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E5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表五、第三實施例 | ||||||||
f(焦距) = 18.29 mm、Fno(光圈值) = 3.51、HFOV(半視角) = 10.1 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圈 | 平面 | -0.596 | |||||
2 | 第一透鏡 | 5.1207 | ASP | 2.449 | 塑膠 | 1.545 | 56.1 | 7.46 |
3 | -16.3961 | ASP | 0.371 | |||||
4 | 第二透鏡 | -3.0134 | ASP | 1.292 | 塑膠 | 1.639 | 23.5 | -6.00 |
5 | -16.4461 | ASP | 0.522 | |||||
6 | 第三透鏡 | 2.9977 | ASP | 0.819 | 塑膠 | 1.660 | 20.4 | 21.71 |
7 | 3.3792 | ASP | 0.230 | |||||
8 | 光闌 | 平面 | 0.018 | |||||
9 | 第四透鏡 | 5.1304 | ASP | 0.885 | 塑膠 | 1.614 | 25.6 | 45.22 |
10 | 5.8799 | ASP | 6.411 | |||||
11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2 | 平面 | 5.207 | ||||||
13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為587.6 nm(d-line) | ||||||||
表面8(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1.91 mm |
表六、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7.58127000E-01 | 0.00000000E+00 | -9.99334000E+00 | -3.23040000E+01 |
A4 = | 1.73080900E-04 | 1.33997270E-02 | 9.72303960E-03 | 1.23411920E-02 |
A6 = | -1.37044620E-04 | -5.43746460E-03 | -3.63679780E-03 | -4.01605460E-03 |
A8 = | 8.29759910E-06 | 1.62029120E-03 | 1.27762210E-03 | 9.78883520E-04 |
A10= | -2.48775960E-06 | -3.84718810E-04 | -3.15989940E-04 | -1.40289990E-04 |
A12= | 1.04240820E-07 | 6.18888120E-05 | 5.25031240E-05 | 1.28413050E-05 |
A14= | -5.75530710E-09 | -5.85611180E-06 | -5.11731840E-06 | -6.33792730E-07 |
A16= | 2.39209810E-07 | 2.13742740E-07 | 4.35866890E-09 | |
表面 | 6 | 7 | 9 | 10 |
k = | -5.22353000E+00 | -1.42522000E+01 | 9.07520000E-01 | -1.71743000E+00 |
A4 = | -1.44697410E-02 | -3.43237290E-02 | -6.00815080E-02 | -1.15685880E-02 |
A6 = | 9.18799320E-03 | 2.11898510E-02 | 2.58959550E-02 | 3.27680790E-03 |
A8 = | -4.14342900E-03 | -9.66549370E-03 | -1.06471810E-02 | -1.40687750E-03 |
A10= | 1.15628000E-03 | 2.70217120E-03 | 2.87438090E-03 | 4.26018840E-04 |
A12= | -1.93548570E-04 | -4.53234170E-04 | -4.92292310E-04 | -8.16689870E-05 |
A14= | 1.90920890E-05 | 4.30874190E-05 | 4.92490990E-05 | 8.82115650E-06 |
A16= | -8.13155460E-07 | -1.66138490E-06 | -2.18803280E-06 | -4.12709010E-07 |
第三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五及表六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三實施例 | |||
f [mm] | 18.29 | TD/BL | 0.56 |
Fno | 3.51 | ΣAT/ΣCT | 0.21 |
HFOV [度] | 10.1 | T23/T12 | 1.41 |
(R3+R4)/(R3-R4) | -1.45 | CT3/CT1 | 0.33 |
|R1/R2| | 0.31 | CT4/CT1 | 0.36 |
|f1/f3|+|f1/f4| | 0.51 | CT4/CT2 | 0.68 |
|f1/f4| | 0.16 | (CT3+CT4)/CT1 | 0.70 |
|f2/f4| | 0.13 | f2/CT2 | -4.65 |
f/f2 | -3.05 | V4/V2 | 1.09 |
SD/TD | 0.91 | Y1R1/Y4R2 | 1.35 |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第7圖以及第8圖,其中第7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4的示意圖,第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7圖可知,第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4包含成像系統鏡頭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統鏡頭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光闌S1、第四透鏡E4、濾光元件E5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統鏡頭組包含四片透鏡(E1、E2、E3、E4),所述四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且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二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E5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
表七、第四實施例 | ||||||||
f(焦距) = 18.30 mm、Fno(光圈值) = 3.51、HFOV(半視角) = 10.1 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圈 | 平面 | -0.837 | |||||
2 | 第一透鏡 | 4.6972 | ASP | 1.523 | 塑膠 | 1.545 | 56.1 | 10.38 |
3 | 24.5817 | ASP | 1.130 | |||||
4 | 第二透鏡 | -4.0388 | ASP | 1.224 | 塑膠 | 1.639 | 23.5 | -9.72 |
5 | -12.9312 | ASP | 1.545 | |||||
6 | 第三透鏡 | 2.7131 | ASP | 0.650 | 塑膠 | 1.639 | 23.5 | -53.88 |
7 | 2.2800 | ASP | 0.454 | |||||
8 | 光闌 | 平面 | -0.145 | |||||
9 | 第四透鏡 | 3.8546 | ASP | 0.689 | 玻璃 | 1.620 | 36.3 | 12.77 |
10 | 6.9965 | ASP | 6.411 | |||||
11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2 | 平面 | 5.383 | ||||||
13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為587.6 nm(d-line) | ||||||||
表面8(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04 mm |
表八、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2.85581400E-01 | -9.75080300E+01 | -7.12446500E+00 | 2.36208800E+01 |
A4 = | 5.43918937E-04 | 4.92337744E-03 | 3.72488617E-03 | 3.45405870E-03 |
A6 = | 1.17524302E-04 | 1.02310006E-04 | 9.26455501E-04 | 2.21349414E-03 |
A8 = | -5.21537946E-05 | -2.12221262E-04 | -1.56697614E-03 | -1.89744511E-03 |
A10= | 7.39203529E-06 | 2.20201915E-05 | 7.33153579E-04 | 7.70542888E-04 |
A12= | 3.26961486E-07 | 1.33890377E-05 | -1.60913663E-04 | -1.58625142E-04 |
A14= | -8.41620196E-08 | -2.98959287E-06 | 1.73911385E-05 | 1.63494038E-05 |
A16= | 1.53756199E-07 | -7.77119111E-07 | -6.69291759E-07 | |
表面 | 6 | 7 | 9 | 10 |
k = | -5.27953700E+00 | -6.65105800E+00 | 1.53956400E+00 | 3.35331000E+00 |
A4 = | -1.26720471E-02 | -3.01639148E-02 | -5.97724218E-02 | -1.58302639E-02 |
A6 = | 8.09070339E-03 | 1.72487236E-02 | 1.81837608E-02 | 1.81771828E-03 |
A8 = | -3.46774076E-03 | -5.22984942E-03 | -2.75967062E-03 | 1.62317822E-03 |
A10= | 7.85115453E-04 | 1.08975495E-03 | 3.22478179E-05 | -1.18884402E-03 |
A12= | -9.96227485E-05 | -2.86507257E-04 | -1.43759164E-04 | 3.04710760E-04 |
A14= | 7.34347834E-06 | 5.86227076E-05 | 5.79926284E-05 | -3.46856908E-05 |
A16= | -3.08340060E-07 | -4.56556126E-06 | -5.53028947E-06 | 1.44835928E-06 |
第四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七及表八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四實施例 | |||
f [mm] | 18.30 | TD/BL | 0.59 |
Fno | 3.51 | ΣAT/ΣCT | 0.73 |
HFOV [度] | 10.1 | T23/T12 | 1.37 |
(R3+R4)/(R3-R4) | -1.91 | CT3/CT1 | 0.43 |
|R1/R2| | 0.19 | CT4/CT1 | 0.45 |
|f1/f3|+|f1/f4| | 1.00 | CT4/CT2 | 0.56 |
|f1/f4| | 0.81 | (CT3+CT4)/CT1 | 0.88 |
|f2/f4| | 0.76 | f2/CT2 | -7.94 |
f/f2 | -1.88 | V4/V2 | 1.55 |
SD/TD | 0.88 | Y1R1/Y4R2 | 1.25 |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第9圖以及第10圖,其中第9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5的示意圖,第1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9圖可知,第五實施例的取像裝置5包含成像系統鏡頭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統鏡頭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光闌S1、第四透鏡E4、濾光元件E5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統鏡頭組包含四片透鏡(E1、E2、E3、E4),所述四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且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一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二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三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濾光元件E5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
表九、第五實施例 | ||||||||
f(焦距) = 18.29 mm、Fno(光圈值) = 3.58、HFOV(半視角) = 10.1 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圈 | 平面 | -0.650 | |||||
2 | 第一透鏡 | 4.5759 | ASP | 1.579 | 塑膠 | 1.545 | 56.1 | 7.45 |
3 | -31.6782 | ASP | 0.480 | |||||
4 | 第二透鏡 | -3.0395 | ASP | 1.294 | 玻璃 | 1.581 | 40.9 | -6.29 |
5 | -20.8124 | ASP | 0.736 | |||||
6 | 第三透鏡 | 2.6974 | ASP | 0.992 | 塑膠 | 1.545 | 56.1 | 17.07 |
7 | 3.3062 | ASP | 0.317 | |||||
8 | 光闌 | 平面 | 0.457 | |||||
9 | 第四透鏡 | -16.8798 | ASP | 0.873 | 塑膠 | 1.660 | 20.4 | 127.46 |
10 | -14.3478 | ASP | 6.411 | |||||
11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2 | 平面 | 5.711 | ||||||
13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為587.6 nm(d-line) | ||||||||
表面8(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04 mm |
表十、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5.82688000E-01 | 6.13246000E+01 | -9.23614000E+00 | 4.97318000E+01 |
A4 = | 5.92090590E-04 | 1.12694130E-02 | 9.60874530E-03 | 8.58493640E-03 |
A6 = | -5.24572030E-05 | -3.33323260E-03 | -3.50291210E-03 | -8.98747460E-04 |
A8 = | -5.72873390E-05 | 6.47559580E-04 | 1.04377210E-03 | -5.43916210E-04 |
A10= | 1.52125220E-05 | -7.56310610E-05 | -2.24450760E-04 | 2.35413270E-04 |
A12= | -2.39342910E-06 | 2.50283210E-06 | 3.48648980E-05 | -3.92985530E-05 |
A14= | 7.94297320E-08 | -1.43858820E-07 | -3.55783350E-06 | 3.22125250E-06 |
A16= | 3.35455490E-08 | 1.75363960E-07 | -1.02921310E-07 | |
表面 | 6 | 7 | 9 | 10 |
k = | -5.42758000E+00 | -1.09571000E+01 | -1.68855000E+01 | -9.90000000E+01 |
A4 = | -1.27967730E-02 | -2.83455880E-02 | -4.05850380E-02 | -2.09323390E-02 |
A6 = | 6.08718670E-03 | 1.63251440E-02 | 1.50955310E-02 | 7.17505390E-03 |
A8 = | -1.52174250E-03 | -5.79688380E-03 | -4.24866160E-03 | -2.08433590E-03 |
A10= | -8.89320590E-05 | 1.22399890E-03 | 6.72925410E-04 | 3.69176950E-04 |
A12= | 1.14934570E-04 | -1.63400310E-04 | -6.13713810E-05 | -3.54744310E-05 |
A14= | -2.09391920E-05 | 1.55510010E-05 | 4.46484620E-06 | 1.01165740E-06 |
A16= | 1.32911070E-06 | -9.50023250E-07 | -5.02026930E-07 | 4.84131970E-08 |
第五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九及表十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五實施例 | |||
f [mm] | 18.29 | TD/BL | 0.55 |
Fno | 3.58 | ΣAT/ΣCT | 0.42 |
HFOV [度] | 10.1 | T23/T12 | 1.53 |
(R3+R4)/(R3-R4) | -1.34 | CT3/CT1 | 0.63 |
|R1/R2| | 0.14 | CT4/CT1 | 0.55 |
|f1/f3|+|f1/f4| | 0.49 | CT4/CT2 | 0.67 |
|f1/f4| | 0.06 | (CT3+CT4)/CT1 | 1.18 |
|f2/f4| | 0.05 | f2/CT2 | -4.86 |
f/f2 | -2.91 | V4/V2 | 0.50 |
SD/TD | 0.90 | Y1R1/Y4R2 | 1.13 |
<第六實施例>
請參照第11圖以及第12圖,其中第11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6的示意圖,第1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1圖可知,第六實施例的取像裝置6包含成像系統鏡頭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統鏡頭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E1、光圈ST、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濾光元件E5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統鏡頭組包含四片透鏡(E1、E2、E3、E4),所述四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且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一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二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E5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
表十一、第六實施例 | ||||||||
f(焦距) = 15.22 mm、Fno(光圈值) = 3.00、HFOV(半視角) = 12.0 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第一透鏡 | 4.1621 | ASP | 2.200 | 塑膠 | 1.545 | 56.1 | 6.65 |
2 | -22.7067 | ASP | 0.261 | |||||
3 | 光圈 | 平面 | 0.383 | |||||
4 | 第二透鏡 | -3.0055 | ASP | 1.036 | 塑膠 | 1.653 | 21.0 | -3.88 |
5 | 18.2063 | ASP | 0.267 | |||||
6 | 第三透鏡 | 3.2907 | ASP | 0.678 | 塑膠 | 1.710 | 15.5 | 12.64 |
7 | 4.7509 | ASP | 0.347 | |||||
8 | 第四透鏡 | 4.1986 | ASP | 0.976 | 塑膠 | 1.614 | 26.0 | 16.91 |
9 | 6.4267 | ASP | 6.411 | |||||
10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1 | 平面 | 2.498 | ||||||
12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為587.6 nm(d-line) |
表十二、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1 | 2 | 4 | 5 |
k = | -1.14459000E-01 | 0.00000000E+00 | -1.02142000E+01 | -9.79783000E+01 |
A4 = | 3.93884550E-05 | 8.62292940E-03 | 1.20089310E-02 | 7.93406150E-03 |
A6 = | -1.01106060E-05 | -1.20552110E-03 | -2.92411030E-03 | -2.57177720E-03 |
A8 = | 2.15774120E-06 | 1.04467340E-04 | 4.49494920E-04 | -3.09113920E-05 |
A10= | -2.96213850E-06 | -1.52334300E-05 | -2.28194980E-05 | 1.78253470E-04 |
A12= | 4.11395360E-07 | 3.71215700E-06 | -3.49512390E-06 | -4.94608660E-05 |
A14= | -3.28295820E-08 | -7.51693730E-07 | 2.43542690E-07 | 5.61848500E-06 |
A16= | 5.12278240E-08 | 1.65916260E-08 | -2.40577880E-07 | |
表面 | 6 | 7 | 8 | 9 |
k = | -8.26516000E+00 | -1.79269000E+01 | -3.91306000E-01 | -2.09956000E+00 |
A4 = | -1.71295330E-02 | -3.44222360E-02 | -5.20145420E-02 | -1.70525870E-02 |
A6 = | 7.09096350E-03 | 1.64034020E-02 | 1.07749260E-02 | 3.72784490E-04 |
A8 = | -1.99178610E-03 | -4.58399670E-03 | -1.86458830E-03 | 2.64355200E-04 |
A10= | 3.09992950E-04 | 6.09460390E-04 | -3.72940530E-04 | -1.97312610E-04 |
A12= | -2.03062110E-05 | 1.58502440E-05 | 2.14467290E-04 | 6.20296570E-05 |
A14= | 2.15727900E-06 | -1.18895280E-05 | -3.27647310E-05 | -8.99992990E-06 |
A16= | -2.96289490E-07 | 1.13551400E-06 | 1.67714060E-06 | 4.81710170E-07 |
第六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一及表十二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六實施例 | |||
f [mm] | 15.22 | TD/BL | 0.67 |
Fno | 3.00 | ΣAT/ΣCT | 0.26 |
HFOV [度] | 12.0 | T23/T12 | 0.41 |
(R3+R4)/(R3-R4) | -0.72 | CT3/CT1 | 0.31 |
|R1/R2| | 0.18 | CT4/CT1 | 0.44 |
|f1/f3|+|f1/f4| | 0.92 | CT4/CT2 | 0.94 |
|f1/f4| | 0.39 | (CT3+CT4)/CT1 | 0.75 |
|f2/f4| | 0.23 | f2/CT2 | -3.74 |
f/f2 | -3.93 | V4/V2 | 1.24 |
SD/TD | 0.60 | Y1R1/Y4R2 | 1.24 |
<第七實施例>
請參照第13圖以及第14圖,其中第13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7的示意圖,第1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3圖可知,第七實施例的取像裝置7包含成像系統鏡頭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統鏡頭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光闌S1、第四透鏡E4、濾光元件E5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統鏡頭組包含四片透鏡(E1、E2、E3、E4),所述四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且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E5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三以及表十四。
表十三、第七實施例 | ||||||||
f(焦距) = 18.25 mm、Fno(光圈值) = 3.50、HFOV(半視角) = 10.1 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圈 | 平面 | -0.725 | |||||
2 | 第一透鏡 | 4.8835 | ASP | 1.685 | 塑膠 | 1.545 | 56.1 | 8.35 |
3 | -58.7888 | ASP | 0.900 | |||||
4 | 第二透鏡 | -3.3754 | ASP | 1.312 | 塑膠 | 1.639 | 23.5 | -6.48 |
5 | -21.0376 | ASP | 0.696 | |||||
6 | 第三透鏡 | 3.6921 | ASP | 0.658 | 塑膠 | 1.660 | 20.4 | 31.33 |
7 | 4.1762 | ASP | 0.286 | |||||
8 | 光闌 | 平面 | -0.092 | |||||
9 | 第四透鏡 | 4.6475 | ASP | 1.203 | 塑膠 | 1.587 | 28.3 | 24.45 |
10 | 6.2138 | ASP | 6.411 | |||||
11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2 | 平面 | 5.221 | ||||||
13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為587.6 nm(d-line) | ||||||||
表面8(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04 mm |
表十四、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2.88709000E-02 | 0.00000000E+00 | -8.54342000E+00 | 5.03312000E+01 |
A4 = | 5.47329570E-04 | 6.92894830E-03 | 9.09524400E-03 | 9.74098670E-03 |
A6 = | -7.16762850E-05 | -1.02553980E-03 | -2.75571590E-03 | -2.35570730E-03 |
A8 = | 1.02509070E-05 | 8.35776440E-05 | 4.76580330E-04 | -1.43029640E-05 |
A10= | -4.54265460E-06 | -1.17182380E-05 | -2.22622590E-05 | 1.85989040E-04 |
A12= | 7.95917530E-07 | 4.44379110E-06 | -4.56664420E-06 | -4.82036780E-05 |
A14= | -5.69065660E-08 | -7.38023330E-07 | 6.33741570E-07 | 5.32128920E-06 |
A16= | 3.52086860E-08 | -2.68286790E-08 | -2.31440960E-07 | |
表面 | 6 | 7 | 9 | 10 |
k = | -5.45453000E+00 | -1.04991000E+01 | 2.76619000E+00 | 3.35843000E+00 |
A4 = | -1.46874500E-02 | -3.31783500E-02 | -4.18895140E-02 | -8.50327880E-03 |
A6 = | 6.43093760E-03 | 1.73164420E-02 | 1.11375920E-02 | -8.50240290E-04 |
A8 = | -1.92459740E-03 | -4.82372070E-03 | -2.07351210E-03 | 3.79951950E-04 |
A10= | 3.35144410E-04 | 5.54836580E-04 | -3.92900270E-04 | -2.01711450E-04 |
A12= | -2.41136410E-05 | 2.57127160E-05 | 2.18146110E-04 | 5.82526590E-05 |
A14= | 1.19892780E-06 | -8.38688430E-06 | -3.18996250E-05 | -8.35035590E-06 |
A16= | -1.33671910E-07 | 3.65039000E-07 | 1.54760620E-06 | 4.62103500E-07 |
第七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三及表十四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七實施例 | |||
f [mm] | 18.25 | TD/BL | 0.56 |
Fno | 3.50 | ΣAT/ΣCT | 0.37 |
HFOV [度] | 10.1 | T23/T12 | 0.77 |
(R3+R4)/(R3-R4) | -1.38 | CT3/CT1 | 0.39 |
|R1/R2| | 0.08 | CT4/CT1 | 0.71 |
|f1/f3|+|f1/f4| | 0.61 | CT4/CT2 | 0.92 |
|f1/f4| | 0.34 | (CT3+CT4)/CT1 | 1.10 |
|f2/f4| | 0.27 | f2/CT2 | -4.94 |
f/f2 | -2.82 | V4/V2 | 1.20 |
SD/TD | 0.89 | Y1R1/Y4R2 | 1.24 |
<第八實施例>
請參照第15圖以及第16圖,其中第15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8的示意圖,第1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5圖可知,第八實施例的取像裝置8包含成像系統鏡頭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統鏡頭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光闌S1、第四透鏡E4、濾光元件E5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統鏡頭組包含四片透鏡(E1、E2、E3、E4),所述四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且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一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
濾光元件E5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五以及表十六。
表十五、第八實施例 | ||||||||
f(焦距) = 19.34 mm、Fno(光圈值) = 3.80、HFOV(半視角) = 9.5 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圈 | 平面 | -0.674 | |||||
2 | 第一透鏡 | 4.6575 | ASP | 2.200 | 塑膠 | 1.534 | 56.0 | 7.86 |
3 | -35.9002 | ASP | 0.437 | |||||
4 | 第二透鏡 | -3.0743 | ASP | 1.394 | 塑膠 | 1.669 | 19.5 | -5.76 |
5 | -17.9290 | ASP | 0.041 | |||||
6 | 第三透鏡 | 3.1643 | ASP | 0.853 | 塑膠 | 1.669 | 19.5 | 6.75 |
7 | 9.4178 | ASP | 0.104 | |||||
8 | 光闌 | 平面 | 0.567 | |||||
9 | 第四透鏡 | -5.2822 | ASP | 1.030 | 塑膠 | 1.614 | 25.6 | -12.17 |
10 | -19.3425 | ASP | 6.411 | |||||
11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2 | 平面 | 5.848 | ||||||
13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為587.6 nm(d-line) | ||||||||
表面8(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04 mm |
表十六、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4.80938000E-01 | 6.97476000E+01 | -1.19706000E+01 | 4.96496000E+01 |
A4 = | 3.13598960E-04 | 1.67509730E-02 | 1.63142660E-02 | 1.26253110E-02 |
A6 = | -1.78923830E-04 | -6.97715250E-03 | -8.63439860E-03 | -6.84836130E-03 |
A8 = | -3.35656240E-06 | 1.53237030E-03 | 2.89359990E-03 | 2.02430880E-03 |
A10= | 3.76908340E-06 | -2.13605280E-04 | -6.27449360E-04 | -2.53986320E-04 |
A12= | -8.43260860E-07 | 2.49910940E-05 | 9.28275090E-05 | 2.36292820E-06 |
A14= | 4.19136430E-08 | -3.56764020E-06 | -9.40585450E-06 | 1.56557230E-06 |
A16= | 2.65375950E-07 | 4.73170030E-07 | -3.36066800E-08 | |
表面 | 6 | 7 | 9 | 10 |
k = | -5.76419000E+00 | -1.26903000E+01 | -2.96435000E+01 | -9.90000000E+01 |
A4 = | -1.40472480E-02 | -1.98319470E-02 | -3.01232100E-02 | -5.02395490E-04 |
A6 = | 5.86790100E-03 | 1.01463240E-02 | 1.23976270E-02 | -2.09006360E-04 |
A8 = | -2.38169280E-03 | -4.60810930E-03 | -6.12159030E-03 | 8.70395940E-05 |
A10= | 4.93236040E-04 | 1.13534310E-03 | 2.08089280E-03 | -3.93145910E-05 |
A12= | 1.21697290E-05 | -8.31203760E-05 | -4.54562150E-04 | 8.64840350E-06 |
A14= | -1.81470110E-05 | -1.33184460E-05 | 5.60355220E-05 | -9.14189440E-07 |
A16= | 1.81901520E-06 | 1.98577870E-06 | -3.03066170E-06 | 3.63887280E-08 |
第八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五及表十六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八實施例 | |||
f [mm] | 19.35 | TD/BL | 0.53 |
Fno | 3.80 | ΣAT/ΣCT | 0.21 |
HFOV [度] | 9.5 | T23/T12 | 0.09 |
(R3+R4)/(R3-R4) | -1.41 | CT3/CT1 | 0.39 |
|R1/R2| | 0.13 | CT4/CT1 | 0.47 |
|f1/f3|+|f1/f4| | 1.81 | CT4/CT2 | 0.74 |
|f1/f4| | 0.65 | (CT3+CT4)/CT1 | 0.86 |
|f2/f4| | 0.47 | f2/CT2 | -4.13 |
f/f2 | -3.36 | V4/V2 | 1.32 |
SD/TD | 0.90 | Y1R1/Y4R2 | 1.17 |
<第九實施例>
請參照第17圖以及第18圖,其中第17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9的示意圖,第1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九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7圖可知,第九實施例的取像裝置9包含成像系統鏡頭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統鏡頭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光闌S1、第四透鏡E4、濾光元件E5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統鏡頭組包含四片透鏡(E1、E2、E3、E4),所述四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且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二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濾光元件E5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七以及表十八。
表十七、第九實施例 | ||||||||
f(焦距) = 12.26 mm、Fno(光圈值) = 3.15、HFOV(半視角) = 15.0 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圈 | 平面 | -0.459 | |||||
2 | 第一透鏡 | 4.0496 | ASP | 1.729 | 塑膠 | 1.545 | 56.1 | 8.38 |
3 | 30.3592 | ASP | 1.042 | |||||
4 | 第二透鏡 | -2.8902 | ASP | 1.133 | 塑膠 | 1.660 | 20.4 | -4.53 |
5 | -99.0460 | ASP | 0.199 | |||||
6 | 第三透鏡 | 1.9693 | ASP | 0.485 | 塑膠 | 1.669 | 19.5 | 12.32 |
7 | 2.3322 | ASP | 0.426 | |||||
8 | 光闌 | 平面 | -0.152 | |||||
9 | 第四透鏡 | 3.7932 | ASP | 0.988 | 塑膠 | 1.587 | 28.3 | 10.99 |
10 | 8.3147 | ASP | 6.411 | |||||
11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2 | 平面 | 1.021 | ||||||
13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為587.6 nm(d-line) | ||||||||
表面8(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04 mm |
表十八、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6.84354000E-01 | -4.99986000E+00 | -1.45672000E+01 | -9.90000000E+01 |
A4 = | 1.24873470E-03 | 5.70856650E-03 | -4.90200650E-03 | -1.61760680E-02 |
A6 = | -2.04338070E-04 | -2.01710990E-03 | 1.36068910E-02 | 1.84641520E-02 |
A8 = | 6.58876310E-05 | 1.15296520E-03 | -8.75253140E-03 | -9.07007980E-03 |
A10= | -1.77084860E-05 | -5.23182390E-04 | 3.51911970E-03 | 2.58581820E-03 |
A12= | 1.75739120E-06 | 1.44325970E-04 | -8.76176120E-04 | -4.06744080E-04 |
A14= | -9.42045180E-08 | -2.26173700E-05 | 1.22056780E-04 | 2.64617630E-05 |
A16= | 1.51996130E-06 | -7.19626820E-06 | 2.24741310E-07 | |
表面 | 6 | 7 | 9 | 10 |
k = | -6.24954000E+00 | -7.26020000E+00 | 1.44123000E+00 | 4.91521000E-01 |
A4 = | -1.46897280E-03 | -7.09834400E-03 | -3.99282580E-02 | -9.52100400E-03 |
A6 = | -1.40415190E-02 | -8.54389930E-03 | 1.14112050E-02 | 8.11923130E-04 |
A8 = | 1.24611060E-02 | 8.26671290E-03 | -6.40551840E-03 | -1.10123090E-03 |
A10= | -6.26382700E-03 | -3.96013890E-03 | 2.52795010E-03 | 4.54462880E-04 |
A12= | 1.75760440E-03 | 1.00837000E-03 | -7.08813200E-04 | -1.08814580E-04 |
A14= | -2.59847460E-04 | -1.26390440E-04 | 1.17013870E-04 | 1.44100380E-05 |
A16= | 1.59673650E-05 | 6.40330660E-06 | -8.04062750E-06 | -8.23152420E-07 |
第九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七及表十八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九實施例 | |||
f [mm] | 12.26 | TD/BL | 0.77 |
Fno | 3.15 | ΣAT/ΣCT | 0.35 |
HFOV [度] | 15.0 | T23/T12 | 0.19 |
(R3+R4)/(R3-R4) | -1.06 | CT3/CT1 | 0.28 |
|R1/R2| | 0.13 | CT4/CT1 | 0.57 |
|f1/f3|+|f1/f4| | 1.44 | CT4/CT2 | 0.87 |
|f1/f4| | 0.76 | (CT3+CT4)/CT1 | 0.85 |
|f2/f4| | 0.41 | f2/CT2 | -4.00 |
f/f2 | -2.70 | V4/V2 | 1.39 |
SD/TD | 0.92 | Y1R1/Y4R2 | 0.87 |
<第十實施例>
請參照第19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100的立體示意圖。由第19圖可知,第十實施例的取像裝置100係為一相機模組,取像裝置100包含成像鏡頭101、驅動裝置組102以及電子感光元件103,其中成像鏡頭101包含本揭示內容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以及一承載成像系統鏡頭組的鏡筒(未另標號)。取像裝置100利用成像鏡頭101聚光且對被攝物進行攝像並配合驅動裝置組102進行影像對焦,最後成像於電子感光元件103,並將影像資料輸出。
驅動裝置組102可為自動對焦模組,其驅動方式可使用如音圈馬達、微機電系統、壓電系統、或記憶金屬等驅動系統。驅動裝置組102可讓成像系統鏡頭組取得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攝物於不同物距的狀態下,皆能拍攝清晰影像。
取像裝置100可搭載一感光度佳及低雜訊的電子感光元件103(如CMOS、CCD)設置於成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可真實呈現成像系統鏡頭組的良好成像品質。此外,取像裝置100更可包含影像穩定模組104,其可為加速計、陀螺儀或霍爾元件(Hall Effect Sensor)等動能感測元件,而第十實施例中,影像穩定模組104為陀螺儀,但不以此為限。藉由調整成像系統鏡頭組不同軸向的變化以補償拍攝瞬間因晃動而產生的模糊影像,進一步提升動態以及低照度場景拍攝的成像品質,並提供例如光學防手震(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電子防手震(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等進階的影像補償功能。
<第十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20A圖、第20B圖及第20C圖,其中第20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200的一側的示意圖,第20B圖繪示依照第20A圖中電子裝置200的另一側的示意圖,第20C圖繪示依照第20A圖中電子裝置200的系統示意圖。由第20A圖、第20B圖及第20C圖可知,第十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0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200包含取像裝置100、110、120、130、140、閃光燈模組201、對焦輔助模組202、影像訊號處理器203(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使用者介面204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205,其中取像裝置120、130、140為前置鏡頭。當使用者透過使用者介面204對被攝物206進行拍攝,電子裝置200利用取像裝置100、110、120、130、140聚光取像,啟動閃光燈模組201進行補光,並使用對焦輔助模組202提供的被攝物物距資訊進行快速對焦,再加上影像訊號處理器203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205進行影像最佳化處理,來進一步提升影像鏡頭所產生的影像品質。對焦輔助模組202可採用紅外線或雷射對焦輔助系統來達到快速對焦,使用者介面204可採用觸控螢幕或實體拍攝按鈕,配合影像處理軟體的多樣化功能進行影像拍攝以及影像處理。
第十一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0、110、120、130、140中至少一者可包含本揭示內容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且可與前述第十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0相同或具有類似的結構,在此不另贅述。詳細來說,第十一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0、110可分別為廣角取像裝置與超廣角取像裝置,亦可分別為廣角取像裝置與望遠取像裝置,而取像裝置120、130、140可分別為廣角取像裝置、超廣角取像裝置以及TOF模組(Time-Of-Flight;飛時測距模組),但並不以此配置為限。另外,取像裝置110、120、130、140與其他構件的連接關係皆可與第20C圖中繪示的取像裝置100相同,或依照取像裝置的類型適應性調整,在此不另繪示及詳述。
<第十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21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300的一側的示意圖。第十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300包含取像裝置310、320、330以及閃光燈模組301。
第十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0可包含與前述第十一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取像裝置310、320、330與其他元件的連接關係也可與第十一實施例所揭露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另贅述。第十二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310、320、330皆可包含本揭示內容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且皆可與前述第十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0相同或具有類似的結構,在此不另贅述。詳細來說,取像裝置310可為超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320可為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330可為望遠取像裝置(可包含光路轉折元件),或另可為其他種類的取像裝置,並不限於此配置方式。
<第十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22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400的一側的示意圖。第十三實施例的電子裝置40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400包含取像裝置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以及閃光燈模組401。
第十三實施例的電子裝置400可包含與前述第十一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取像裝置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以及閃光燈模組401與其他元件的連接關係也可與第十一實施例所揭露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另贅述。第十三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皆可包含本揭示內容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且皆可與前述第十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0相同或具有類似的結構,在此不另贅述。
詳細來說,取像裝置410、420可分別為超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430、440可分別為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450、460可分別為望遠取像裝置,取像裝置470、480可分別為望遠取像裝置(可包含光路轉折元件),取像裝置490可為TOF模組,或另可為其他種類的取像裝置,並不限於此配置方式。
<第十四實施例>
請參照第23A圖以及第23B圖,其中第23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四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500的一側的示意圖,第23B圖繪示依照第23A圖中電子裝置500的另一側的示意圖。由第23A圖以及第23B圖可知,第十四實施例的電子裝置50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500包含取像裝置510、520、530、540以及使用者介面504。
第十四實施例的電子裝置500可包含與前述第十一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取像裝置510、520、530、540以及使用者介面504與其他元件的連接關係也可與第十一實施例所揭露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另贅述。詳細來說,取像裝置510可對應電子裝置外側的一非圓形開口進行取像,取像裝置520、530、540則分別為望遠取像裝置、廣角取像裝置以及超廣角取像裝置,或另可為其他種類的取像裝置,並不限於此配置方式。
雖然本揭示內容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示內容,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示內容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示內容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0,300,400,500:電子裝置
1,2,3,4,5,6,7,8,9,100,110,120,130,140,310,320,33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10,520,530,540:取像裝置
101:成像鏡頭
102:驅動裝置組
103:電子感光元件
104:影像穩定模組
201,301,401:閃光燈模組
202:對焦輔助模組
203:影像訊號處理器
204,504:使用者介面
205:影像軟體處理器
206:被攝物
ST:光圈
S1:光闌
E1:第一透鏡
E2:第二透鏡
E3:第三透鏡
E4:第四透鏡
E5,FL:濾光元件
IMG:成像面
IS:電子感光元件
OA1:第一光軸
OA2:第二光軸
OA3:第三光軸
LF,LF1,LF2:光路轉折元件
LG:透鏡群
f: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Fno:成像系統鏡頭組的光圈值
HFOV:成像系統鏡頭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
R1: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2: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3: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4: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f1:第一透鏡的焦距
f2:第二透鏡的焦距
f3:第三透鏡的焦距
f4:第四透鏡的焦距
SD:光圈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TD: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BL: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T12: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23: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34: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ΣAT: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
CT1: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2: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3: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4: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ΣCT: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各透鏡於光軸上厚度的總和
V2:第二透鏡的阿貝數
V4:第四透鏡的阿貝數
Y1R1: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
Y4R2: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
第1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3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5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7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9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1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3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5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7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九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9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第20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一側的示意圖;
第20B圖繪示依照第20A圖中電子裝置的另一側的示意圖;
第20C圖繪示依照第20A圖中電子裝置的系統示意圖;
第21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一側的示意圖;
第22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一側的示意圖;
第23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四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一側的示意圖;
第23B圖繪示依照第23A圖中電子裝置的另一側的示意圖;
第24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在成像系統鏡頭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第24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在成像系統鏡頭組中的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第24C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二光路轉折元件在成像系統鏡頭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第24D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二光路轉折元件在成像系統鏡頭組中的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以及
第24E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在成像系統鏡頭組中的又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1:取像裝置
ST:光圈
S1:光闌
E1:第一透鏡
E2:第二透鏡
E3:第三透鏡
E4:第四透鏡
E5:濾光元件
IMG:成像面
IS:電子感光元件
Claims (27)
- 一種成像系統鏡頭組,包含四片透鏡,該四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 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以及一第四透鏡;各該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 其中,該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 其中,該成像系統鏡頭組更包含一光圈,該光圈至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該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為ΣAT,該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各透鏡於光軸上厚度的總和為ΣCT,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該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該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其滿足下列條件: (R3+R4)/(R3-R4) < 0; 0.1 < SD/TD < 2.0; 0.1 < TD/BL < 1.0; 0.04 < ΣAT/ΣCT < 0.8; 0 < |f2/f4| < 1.4;以及 0.18 < |f1/f3|+|f1/f4| < 1.75。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成像系統鏡頭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滿足下列條件: 5.0 度 < HFOV < 20.5 度。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 0.1 < CT4/CT1 < 0.8。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為f,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其滿足下列條件: -10.5 < f/f2 < -0.75。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2,該第四透鏡的阿貝數為V4,其滿足下列條件: 0.01 < V4/V2 < 2.5。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四片透鏡中至少一透鏡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更包含: 一反射元件,設置於一被攝物與該成像面之間。
- 如請求項8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反射元件位於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物側或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像側。
- 一種取像裝置,包含: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以及 一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該成像系統鏡頭組的該成像面。
-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取像裝置。
- 一種成像系統鏡頭組,包含四片透鏡,該四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 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以及一第四透鏡;各該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 其中,該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 其中,該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該成像系統鏡頭組更包含一光圈,該光圈至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該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 (R3+R4)/(R3-R4) < 0; 0.1 < SD/TD < 2.0; 0.1 < TD/BL < 1.0; 0.01 < T23/T12 < 30.0; 0 < |f2/f4| < 0.95;以及 0.1 < (CT3+CT4)/CT1 < 1.5。
-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成像系統鏡頭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滿足下列條件: 5.0 度 < HFOV < 20.5 度。
-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成像系統鏡頭組的光圈值為Fno,其滿足下列條件: 2.0 < Fno < 4.5。
-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 -10.0 < f2/CT2 < -3.0。
-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 0.1 < CT4/CT2 < 1.0;以及 0.1 < CT3/CT1 < 1.0。
-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該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其滿足下列條件: 0.18 < |f1/f3|+|f1/f4| < 1.75。
-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四片透鏡中至少一透鏡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 一種成像系統鏡頭組,包含四片透鏡,該四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 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以及一第四透鏡;各該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 其中,該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 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成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該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其滿足下列條件: (R3+R4)/(R3-R4) < 0; 0.1 < TD/BL < 1.0; 0.01 < T23/T12 < 20.0; -10.5 < f/f2 < -0.75;以及 0 < |f1/f4| < 0.87。
- 如請求項19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成像系統鏡頭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滿足下列條件: 5.0 度 < HFOV < 20.5 度。
- 如請求項19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該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其滿足下列條件: 0 < |R1/R2| < 0.7。
- 如請求項19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2,該第四透鏡的阿貝數為V4,其滿足下列條件: 0.01 < V4/V2 < 2.5。
- 如請求項19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 -10.0 < f2/CT2 < -3.0。
- 如請求項19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於光軸上間隔距離的總和為ΣAT,該成像系統鏡頭組中各透鏡於光軸上厚度的總和為ΣCT,其滿足下列條件: 0.04 < ΣAT/ΣCT < 0.8。
- 如請求項19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1R1,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4R2,其滿足下列條件: 0.7 < Y1R1/Y4R2 < 1.6。
- 如請求項19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四片透鏡中至少一透鏡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 如請求項19所述的成像系統鏡頭組,更包含: 一光圈,位於一被攝物與該第二透鏡之間。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12037A TWI850640B (zh) | 2022-03-29 | 成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CN202210683734.9A CN116931226A (zh) | 2022-03-29 | 2022-06-16 | 成像系统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US18/167,938 US20230314768A1 (en) | 2022-03-29 | 2023-02-13 | Imaging system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EP23158913.6A EP4293407A3 (en) | 2022-03-29 | 2023-02-28 | Imaging system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BR102023004360-7A BR102023004360A2 (pt) | 2022-03-29 | 2023-03-08 | Conjunto de lente do sistema de imagem, aparelho de imagem e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12037A TWI850640B (zh) | 2022-03-29 | 成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38423A true TW202338423A (zh) | 2023-10-01 |
TWI850640B TWI850640B (zh) | 2024-08-01 |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314768A1 (en) | 2023-10-05 |
EP4293407A3 (en) | 2024-01-17 |
CN116931226A (zh) | 2023-10-24 |
EP4293407A2 (en) | 2023-12-20 |
BR102023004360A2 (pt) | 2023-1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43721B (zh) | 取像用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45057B (zh) | 光學影像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2129328A (zh) | 攝影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2028799A (zh) | 攝像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685675B (zh) | 成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2104966A (zh) | 取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69536B (zh) | 影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21904B (zh) | 影像擷取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2206877A (zh) | 影像鏡片組、變焦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63290B (zh) | 攝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76274B (zh) | 光學影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2311796A (zh) | 光學成像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12226B (zh) | 取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22015B (zh) | 光學影像透鏡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97960B (zh) | 成像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17255B (zh) | 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56070B (zh) | 光學影像鏡片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50640B (zh) | 成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19545B (zh) | 光學影像擷取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16366B (zh) | 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69719B (zh) |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52472B (zh) | 光學攝影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27073B (zh) | 影像系統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19551B (zh) | 影像擷取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43144B (zh) | 攝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