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1794B - 充放電控制裝置、充放電控制系統以及充放電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充放電控制裝置、充放電控制系統以及充放電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1794B
TWI631794B TW105136977A TW105136977A TWI631794B TW I631794 B TWI631794 B TW I631794B TW 105136977 A TW105136977 A TW 105136977A TW 105136977 A TW105136977 A TW 105136977A TW I631794 B TWI631794 B TW I6317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ower
charge
power storage
discharg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6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0014A (zh
Inventor
高塚皓正
Hiromasa Takatsuka
和田純一
Junichi Wada
笠井一希
Kazuki Kasai
Original Assignee
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Omron Corpo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Omron Corporation filed Critical 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0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0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17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179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80Exchanging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e.g. removable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responding to state of charge [So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responding to state of charge [SoC]
    • B60L58/14Preventing excessive dischar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8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f two or more battery modules
    • B60L58/22Balancing the charge of battery mod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80Accessories, e.g. power sourc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M6/90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12Bi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60/00Operating Modes
    • B60L2260/40Control modes
    • B60L2260/50Control modes by future state prediction
    • B60L2260/54Energy consumption estim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using capacitors as storage or buffer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進行電池殘留容量的調整以減輕電池更換工時,並且可應對用戶的電力需求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充放電控制裝置(30)對可裝卸於交通工具(20)且可並聯連接的多個蓄電部(11)的充放電進行控制,且所述充放電控制裝置包括所需電力輸入部(31)、接收部(32)及優先級設定部(39)。所需電力輸入部輸入對交通工具的馬達(21)供給的電力的需求。接收部獲取各個蓄電部的殘留容量。優先級設定部基於由接收部所獲取的殘留容量,對供給向所需電力輸入部所輸入的電力時的、多個蓄電部(11A、11B、11C、11D)的使用優先級進行設定。

Description

充放電控制裝置、充放電控制系統以及充放電 控制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進行電池(battery)的充放電控制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充放電控制系統(system)以及充放電控制方法。
以往,提出有具備可並聯連接的多個電池的車輛(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所示的車輛構成為,多個電池可在車輛的寬度方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並且,根據行駛距離,由使用者來進行電池的拆卸或追加。
另一方面,近年來,正構建一種系統,其是在擁有已充電的電池的站(station)中,對搭載於電動機車或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mobility)中的電池進行更換來利用。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0-4666號公報
然而,在使用專利文獻1所示的可並聯連接的多個電池的情況下,考慮會發生如下所述的問題。
即,如圖7(a)所示,在具備相對於負載1001(例如馬達(motor))而並聯連接的多個電池1000的交通工具中,隨著行駛,通常容量是均等地減少(圖7(a)中,殘留容量為0.4kwh)。因此,考慮必須在站中更換所有電池,從而會耗費工時。
另一方面,為了減少站中的電池的更換個數,亦考慮採用如圖7(b)所示般使電池1000可逐個地依序連接至負載1001的構成。此種構成中,例如在將各電池1000的額定輸出設為0.5kw的情況下,由於僅可將電池1000逐個地連接至負載1001,因此即使在急加速等時存在大於0.5kw的電力需求,亦無法應對該需求。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進行電池殘留容量的調整以減輕電池更換工時,並且可應對用戶的電力需求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充放電控制系統以及充放電控制方法。
第1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對可裝卸於電力消耗體且可並聯連接的多個電池的充放電進行控制,且所述充放電控制裝置包括所需電力輸入部、殘留容量獲取部及優先級設定部。所需電力輸入部輸入對電力消耗體的驅動源供給的電力的需求。殘留容量獲取部獲取各個電池的殘留容量。優先級決定部基於由殘留容量獲取部所獲取的殘留容量,對供給向所需電力輸入部所輸入的電力時的、多個電池的使用優先級進行設定。
根據所需求的電力大小,多個電池中所使用的電池的數量不同,但藉由優先使用規定的電池,可使多個電池的殘留容量並非均等地減少而是產生偏差。即,可使優先使用的電池的殘留容量少,而使其他電池的殘留容量多。因此,無須更換所有電池,而是更換殘留容量少的電池,藉此,可效率良好地增加電力消耗體所擁有的電池的總殘留容量。如此,能以少的更換數來增加電力消耗體所擁有的電池的總殘留容量,因此可減輕電池更換工時。
而且,當優先被使用的電池的殘留容量減少時,藉由優先使用其他電池,從而可防止電池的殘留容量達到零或放電下限值。因此,即使在需求基於電池數量的最大輸出的情況下,亦可從所有電池進行額定的輸出,因此可應對用戶的電力需求。
如上所述,可進行電池殘留容量的調整以減輕站中的電池更換工時,並且可應對用戶的電力需求。
另外,作為電力消耗體,例如包含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電動獨輪車、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E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lug-in Hybrid Vehicle,PHV)等的交通工具等。而且,作為電力消耗體,亦包含電鑽等電動工具。
第2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是如第1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更包括使用電池決定部與連接關係決定部。使用電池決定部基於向所需電力輸入部所輸入的電力及由優先級設定部所設定的優先級,來決定多個電池中的要使用的一個或多個電池。連接關係決定部以從由使用電池決定部決定使用的電池向驅動源供給 電力的方式,來決定多個電池與電力消耗體的驅動源的電性連接關係。
如此,藉由設定電性連接關係,從而即使需求電力有所變更,亦可優先使用規定的電池。
第3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是如第1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優先級設定部依照由用戶所設定的順序來設定多個電池的優先級。
藉此,可依照由用戶所設定的順序來使用電池。
第4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是如第1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優先級設定部基於使用次數來設定多個電池的優先級。
藉此,例如可依照使用次數少的順序或使用次數多的順序來使用電池。
第5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是如第1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優先級設定部在基於由殘留容量獲取部所獲取的殘留容量而推定出優先級高的電池的殘留容量已達到第1臨限值時,降低電池的優先級而將其他電池的優先級設定得高。
藉此,當優先被使用的電池的殘留容量達到第1臨限值時,優先使用其他電池,藉此可將電池的殘留容量保持為第1臨限值。
因此,即使在需求基於電池數量的最大輸出的情況下,亦可從所有電池進行額定的輸出。
第6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是如第5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優先級設定部使多個電池中的、殘留容量為少於第1臨限值的第2臨限值以下的電池不可使用。
藉此,可防止殘留容量為第2臨限值以下的電池的使用。
第7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是如第5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優先級設定部以多個電池逐個地依序達到第1臨限值的方式來設定優先級。
如此,藉由以多個電池逐個地依序達到第1臨限值的方式來進行控制,從而在站中對殘留容量已達到第1臨限值的電池或殘留容量接近第1臨限值的電池進行更換,藉此可效率良好地增加電力消耗體所擁有的電池的總殘留容量。
第8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是如第5發明至第7發明中任一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第1臨限值為可供給電池的額定電力的殘留容量。
藉此,可從殘留容量已達到第1臨限值的電池輸出額定電力。
第9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是如第2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優先級設定部在基於由殘留容量獲取部所獲取的殘留容量而推定出優先級高的電池的殘留容量已達到第1臨限值時,降低電池的優先級而將其他電池的優先級設定得高。連接關係決定部以下述方式來決定電性連接關係,即,當電池的殘留容量達到少於第1臨限值的第2臨限值時,從殘留容量多於第1臨限值的其他電池,對殘留容量已達到第2臨限值的電池供給電力。
如此,當電池的殘留容量達到第2臨限值時,從其他電池對該電池補充電力。藉由將第2臨限值設定為例如可確保額定輸出的下限值,從而可確保來自各電池的額定輸出。
而且,藉由將第2臨限值設定為例如放電下限值,從而可阻礙各電池的劣化。
第10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是如第9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連接關係決定部以下述方式來決定電性連接關係,即,從其他電池供給電力,直至殘留容量已達到第2臨限值的電池的殘留容量達到第1臨限值為止。
如此,當電池的殘留容量達到第2臨限值時,從其他電池補充電力,直至該電池的殘留容量達到第1臨限值為止。藉此,可儘可能長期間地應對用戶的需求輸出。
第11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是如第2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更包括顯示控制部。優先級設定部在基於由殘留容量獲取部所獲取的殘留容量而推定出優先級高的電池的殘留容量已達到第1臨限值時,降低電池的優先級而將其他電池的優先級設定得高。優先級設定部使多個電池中的、殘留容量為少於第1臨限值的第2臨限值以下的電池不可使用。顯示控制部在使用電池決定部決定要使用的電池時,當不使用不可使用的電池就無法供給所需求的電力時,將無法供給所需求的電力的意旨的通知顯示於電力消耗體的顯示部。
藉此,可向操作電力消耗體的用戶告知無法供給需求電力的 情況。即,用戶可認識到,例如即使進行急加速,亦無法突然快速提高速度。
第12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是如第6發明、第9發明、第10發明及第11發明中任一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第2臨限值是放電下限值或者無法再供給電池的額定電力的殘留容量。
藉由將第2臨限值設為無法再供給電池的額定電力的殘留容量,從而能以多個電池全部可儘可能長地輸出額定電力的方式來進行控制。
而且,藉由將第2臨限值設為放電下限值,從而可抑制電池的劣化。
第13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是如第1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電力消耗體為電動機車、電動輔助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或者電動工具。
此處,作為電力消耗體,使用包含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的交通工具。
藉此,可在站中效率良好地將殘留容量少的電池更換為已充電的電池。而且,可應對基於油門(throttle)的開度或踩踏量等的用戶電力需求。
另外,作為電力消耗體,亦包含電鑽等電動工具。
第14發明的充放電控制系統包括殘留容量推定部、所需電力輸入部及優先級設定部。殘留容量推定部推定可裝卸於電 力消耗體且可並聯連接的多個電池的殘留容量。所需電力輸入部輸入對電力消耗體的驅動源供給的電力的需求。優先級設定部基於由殘留容量推定部所推定出的殘留容量,對供給向所需電力輸入部所輸入的電力時的、多個電池的使用優先級進行設定。
藉此,充放電控制裝置可獲取多個電池各自的殘留容量,並進行殘留容量的控制。
因此,可進行電池殘留容量的調整以減輕站中的電池更換工時,並且可應對用戶的電力需求。
第15發明的充放電控制方法對可裝卸於電力消耗體且可並聯連接的多個電池的充放電進行控制,且所述充放電控制方法包括所需電力輸入步驟、殘留容量獲取步驟及優先級設定步驟。所需電力輸入步驟是輸入對電力消耗體的驅動源供給的電力的需求。殘留容量獲取步驟是獲取各個電池的殘留容量。優先級設定步驟是基於藉由殘留容量獲取步驟而獲取的殘留容量,對供給在所需電力輸入步驟中所輸入的電力時的、多個電池的使用優先級進行設定。
根據所需求的電力大小,多個電池中所使用的電池的數量不同,但藉由優先使用規定的電池,可使多個電池的殘留容量並非均等地減少而是產生偏差。即,可使優先使用的電池的殘留容量少,而使其他電池的殘留容量多。因此,無須更換所有電池,而是更換殘留容量少的電池,藉此,可效率良好地增加電力消耗體所擁有的電池的總殘留容量。如此,能以少的更換數來增加電 力消耗體所擁有的電池的總殘留容量,因此可減輕電池更換工時。
而且,當優先被使用的電池的殘留容量減少時,藉由優先使用其他電池,從而可防止電池的殘留容量達到零或放電下限值。因此,即使在需求需要基於電池數量的最大輸出的電力的情況下,亦可從所有電池進行額定的輸出,因此可應對用戶的電力需求。
如上所述,可進行電池殘留容量的調整以減輕站中的電池更換工時,並且可應對用戶的電力需求。
根據本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充放電控制系統及充放電控制方法,可進行電池殘留容量的調整以減輕電池更換工時,並且可應對用戶的電力需求。
1‧‧‧電池系統
10、10A、10B、10C、10D‧‧‧電池包
11、11A、11B、11C、11D‧‧‧蓄電部(電池的一例)
12、12A、12B、12C、12D‧‧‧殘留容量推定部
20‧‧‧交通工具(電力消耗體的一例)
20a‧‧‧坐席
20b‧‧‧把手
21‧‧‧馬達(驅動源的一例)
22‧‧‧後輪
23‧‧‧前輪
24‧‧‧油門
25‧‧‧所需電力計算部
26‧‧‧顯示部
30‧‧‧充放電控制裝置
31‧‧‧所需電力輸入部
32‧‧‧接收部(殘留容量獲取部的一例)
33‧‧‧連接關係決定部
34A、34B、34C、34D‧‧‧連接切換部
35A、35B、35C、35D‧‧‧馬達連接線
36A、36B、36C、36D‧‧‧電池連接線
37A、37B、37C‧‧‧電池間連接線
38‧‧‧顯示控制部
39‧‧‧優先級設定部
40‧‧‧使用電池決定部
50‧‧‧充放電控制系統
100‧‧‧站
100a‧‧‧插入部
1000‧‧‧電池
1001‧‧‧負載
S11~S25‧‧‧步驟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的電池系統及進行電池包的更換的站的圖。
圖2是表示圖1的電池系統的構成的方塊圖。
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的充放電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4(a)、圖4(b)、圖4(c)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的蓄電部與馬達的電性連接關係的圖。
圖5(a)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的多個蓄電部中的一個 蓄電部的殘留容量已達到第1臨限值的狀態的圖,圖5(b)是用於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的多個蓄電部的優先順位的變更進行說明的圖。
圖6(a)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的多個蓄電部中的一個蓄電部的殘留容量已達到第2臨限值的狀態的圖,圖6(b)是用於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的蓄電部間的充放電進行說明的圖。
圖7(a)、圖7(b)是表示以往的負載與多個電池的電性連接關係的圖。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電池系統、充放電控制裝置以及充放電控制方法。
<1.構成>
(1-1.電池系統1)
本實施形態的電池系統1是對交通工具20進行電力供給的系統,如圖1所示,包括電池包10與交通工具20。
四個電池包10如圖1所示,搭載於電動機車等交通工具20。
交通工具20是從搭載於坐席20a下的空間內的四個電池包10接受電力供給,來旋轉驅動後輪(驅動輪)22,從而可行駛。
而且,交通工具20可利用所謂的電池交換(swapping),即,將因行駛或自然放電等而導致殘留容量(亦稱作殘存容量)變少的電池包10在規定的站100中更換為已充電的電池包10來使用。 站100如圖1所示,具有多個供電池包10插入的插入部100a。在該些插入部100a中配置有電池包10。另外,站100如加油站般配置於多處。
(1-2.電池包10)
為了對交通工具20供給電力,四個本實施形態的電池包10以可更換的狀態搭載於交通工具20。此處,當區別四個電池包10時,對電池包標註符號10A、10B、10C、10D來進行說明。
四個電池包10如圖2所示,分別具有蓄電部11與殘留容量推定部12。對於四個蓄電部11與殘留容量推定部12,在進行區別時,亦對蓄電部標註符號11A、11B、11C、11D,對殘留容量推定部標註符號12A、12B、12C、12D來進行說明。即,電池包10A具有蓄電部11A與殘留容量推定部12A,電池包10B具有蓄電部11B與殘留容量推定部12B,電池包10C具有蓄電部11C與殘留容量推定部12C,電池包10D具有蓄電部11D與殘留容量推定部12D。
蓄電部11A、11B、11C、11D蓄積或釋放電力。藉由將四個電池包10A、10B、10C、10D安裝於交通工具20,從而四個蓄電部11A、11B、11C、11D相對於交通工具20而電性並聯連接。因此,即使在僅將四個電池包10中的任一個電池包10安裝於交通工具20的情況下,亦可對馬達21供給電力,從而交通工具20可行駛。
殘留容量推定部12藉由對電流或電壓進行測量,從而 推定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即,殘留容量推定部12A推定蓄電部11A的殘留容量,殘留容量推定部12B推定蓄電部11B的殘留容量,殘留容量推定部12C推定蓄電部11C的殘留容量,殘留容量推定部12D推定蓄電部11D的殘留容量。
殘留容量推定部12A、12B、12C、12D將推定出的蓄電部11A、11B、11C、11D的殘留容量發送至交通工具20。
(1-3.交通工具20)
交通工具20是從搭載於坐席20a下的四個電池包10接受電力供給來行駛的電動機車,如圖2所示,具有馬達21、後輪(驅動輪)22、前輪23(參照圖1)、油門24、所需電力計算部25、顯示部26及充放電控制裝置30。
油門24被設於其中一個把手(handle)20b,藉由使其旋轉,可調整速度。所需電力計算部25具有對油門的旋轉量進行檢測的感測器(sensor),根據測量值來計算所需電力值。
充放電控制裝置30基於由所需電力計算部25所計算的所需電力,將來自電池包10的電力供給至馬達21。
馬達21從電池包10接受電力供給,並將旋轉驅動力傳遞至成為驅動輪的後輪22的車軸。
前輪23是設於交通工具20的前部與路面之間的轉向輪,藉由聯動於把手20b的方向來改變方向,從而可切換行駛方向。
後輪22是設於搭載有電池包10的交通工具20的後部與路面之間的驅動輪,藉由馬達21而進行旋轉驅動。
顯示部26顯示蓄電部11的輸出資訊。顯示部26既可兼作交通工具20的速度等的顯示部,亦可顯示於汽車導航(car navigation),還可單獨設置。
(1-4.充放電控制裝置30)
充放電控制裝置30進行四個蓄電部11的充放電控制。充放電控制裝置30具有所需電力輸入部31、接收部32、連接關係決定部33、連接切換部34A、34B、34C、34D、顯示控制部38、優先級設定部39以及使用電池決定部40。
所需電力輸入部31輸入伴隨油門24的旋轉而計算的所需電力。
接收部32接收並獲取電池包10A、10B、10C、10D的殘留容量的資訊。詳細而言,接收部32從電池包10A、10B、10C、10D各自的殘留容量推定部12A、12B、12C、12D,獲取各個蓄電部11A、11B、11C、11D的殘留容量。殘留容量推定部12A、12B、12C、12D與接收部32的通信既可為有線,亦可為無線。
連接切換部34A對馬達21與蓄電部11A之間的電性連接的導通/斷開(ON/OFF)進行切換。連接切換部34B對馬達21與蓄電部11B之間的電性連接的導通/斷開進行切換。連接切換部34C對馬達21與蓄電部11C之間的電性連接的導通/斷開進行切換。連接切換部34D對馬達21與蓄電部11D之間的電性連接的導通/斷開進行切換。
而且,連接切換部34A、34B、34C、34D亦進行蓄電部 11A、11B、11C、11D之間的連接關係的切換。
詳細而言,馬達21與連接切換部34A藉由馬達連接線35A而連接,蓄電部11A與連接切換部34A藉由電池連接線36A而連接。馬達21與連接切換部34B藉由馬達連接線35B而連接,蓄電部11B與連接切換部34B藉由電池連接線36B而連接。馬達21與連接切換部34C藉由馬達連接線35C而連接,蓄電部11C與連接切換部34C藉由電池連接線36C而連接。馬達21與連接切換部34D藉由馬達連接線35D而連接,蓄電部11D與連接切換部34D藉由電池連接線36D而連接。
而且,連接切換部34A與連接切換部34B之間藉由電池間連接線37A而連接,連接切換部34B與連接切換部34C之間藉由電池間連接線37B而連接,連接切換部34C與連接切換部34D之間藉由電池間連接線37C而連接。
並且,連接切換部34A可將馬達連接線35A、電池連接線36A與電池間連接線37A之間任意連接。連接切換部34B可將馬達連接線35B、電池連接線36B、電池間連接線37A與電池間連接線37B之間任意連接。連接切換部34C可將馬達連接線35C、電池連接線36C、電池間連接線37B與電池間連接線37C之間任意連接。連接切換部34D可將馬達連接線35D、電池連接線36D與電池間連接線37C之間任意連接。
例如,於在蓄電部11A與蓄電部11D之間進行充放電的情況下,連接切換部34A將電池連接線36A與電池間連接線37A 予以連接,連接切換部34B將電池間連接線37A與電池間連接線37B予以連接,連接切換部34C將電池間連接線37B與電池間連接線37C予以連接,連接切換部34D將電池連接線36D與電池間連接線37C予以連接。藉此,可在蓄電部11A與蓄電部11B之間進行電力的授受。此時,連接切換部34B可將馬達連接線35B與電池連接線36B予以連接,連接切換部34C可將馬達連接線35C與電池連接線36C予以連接。
如上所述,藉由對連接切換部34A、34B、34C、34D進行控制,可進行從蓄電部11A、11B、11C、11D向馬達21的電力供給以及蓄電部11A、11B、11C、11D之間的電力轉移。
優先級設定部39基於由接收部32所獲取的各蓄電部11A、11B、11C、11D的殘留容量,對向馬達21供給電力時的蓄電部11A、11B、11C、11D的使用優先級(亦稱作優先順位)進行設定。
使用電池決定部40基於對所需電力輸入部31所輸入的所需電力及由優先級設定部39所設定的優先級,來決定對馬達21供給電力時要使用的蓄電部11。例如,在依照蓄電部11A、11B、11C、11D的順序而優先級高的情況下,當為了供給所需電力而需要來自二個蓄電部11的電力供給時,使用電池決定部40將蓄電部11A、11B決定為要使用的蓄電部11。
連接關係決定部33根據對所需電力輸入部31所輸入的所需電力與由接收部32所接收的蓄電部11A、11B、11C、11D的殘留容量,來決定蓄電部11A、11B、11C、11D與馬達21的連接 關係,進行連接切換部34A、34B、34C、34D的控制。另外,連接關係的決定將在後段詳述。
電池間連接切換部35進行蓄電部11A、11B、11C、11D之間的連接關係的切換。
顯示控制部38基於經由接收部32而獲取的蓄電部11A、11B、11C、11D的殘留容量,使與來自電池包10的輸出相關的資訊顯示於顯示部26。
另外,本實施形態的充放電控制裝置30及殘留容量推定部12A、12B、12C、12D對應於充放電控制系統的一例,圖2中作為充放電控制系統50而示出。
<2.動作>
接下來,對本實施形態的電池系統1的動作進行說明,並且亦同時對本發明的充放電控制方法的一例進行敍述。
(2-1.電池系統1的動作流程)
當旋轉油門24時,由所需電力計算部25計算與油門24的旋轉相應的所需電力值,所需電力值被輸入至所需電力輸入部31(步驟S11)。步驟S11對應於所需電力輸入步驟的一例。
接下來,接收部32接收由殘留容量推定部12A、12B、12C、12D所推定出的蓄電部11A、11B、11C、11D的殘留容量(步驟S12)。步驟S12對應於殘留容量獲取步驟的一例。
圖4(a)是表示蓄電部11A、11B、11C、11D與馬達21的連接的圖。圖4(a)所示的示例中,各蓄電部11的滿充電容量為 1.0kwh,額定輸出被設定為0.5kw。而且,蓄電部11的充電上限值被設定為滿充電容量的例如80%,而被設定為0.8kwh。而且,蓄電部11的放電下限值被設定為滿充電容量的例如20%,而被設定為0.2kwh。所謂充電上限值,是指若較該值進一步進行充電,則電池容易產生劣化的值,所謂放電下限值,是指若較該值進一步進行放電,則電池容易產生劣化的值。圖4(a)所示的示例中,各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為0.8kwh。
然後,在步驟S13中,判定是否存在殘留容量已達到第1臨限值的蓄電部11A、11B、11C、11D。此處,第1臨限值是大於後述的第2臨限值的值,作為一例,設定為0.3kwh。圖4(a)所示的示例中,不存在已達到第1臨限值的蓄電部11。因此,控制前進至步驟S14。
接下來,在步驟S14中,優先級設定部39對向馬達21供給所需電力時要使用的蓄電部11的優先級進行設定。此處,圖4(a)所示的示例中,不存在已達到第1臨限值的蓄電部11且為相同的值,因此基於預先記憶於未圖示的記憶體中的蓄電部11A、11B、11C、11D的優先順位,依照蓄電部11A、11B、11C、11D的順序來決定優先順位。例如,依照蓄電部11A、11B、11C、11D的順序,將優先級決定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接下來,在步驟S15中,使用電池決定部40決定要使用的蓄電部11。在所述的優先順位中,當對所需電力輸入部31所輸入的所需電力為1.5kw時,決定使用蓄電部11A、蓄電部11B、 蓄電部11C。
接下來,在步驟S16中,連接關係決定部33基於在步驟S15中決定使用的蓄電部11來決定蓄電部11A、11B、11C、11D與馬達21之間的電性連接關係。步驟S16對應於連接關係決定步驟的一例。
此時,當對所需電力輸入部31所輸入的所需電力為1.5kw時,以如圖4(b)所示,蓄電部11A、蓄電部11B、蓄電部11C連接於馬達21,蓄電部11D不連接於馬達21的方式,來決定連接切換部34A、34B、34C、34D的切換狀態。而且,例如當對所需電力輸入部31所輸入的所需電力為0.5kw以下時,以如圖4(c)所示,僅蓄電部11A連接於馬達21的方式,來決定連接切換部34A、34B、34C、34D的切換狀態。
然後,基於由連接關係決定部33所決定的蓄電部11A、11B、11C、11D與馬達21的電性連接關係來控制連接切換部34A、34B、34C、34D,對馬達21供給電力(步驟S17)。步驟S17對應於連接切換步驟的一例。
供給電力,直至鬆開油門24而停止電力需求時或者變更油門24的開度而變更需求電力時為止(步驟S18)。
(2-2.存在殘留容量為第1臨限值以下且第2臨限值以上的電池的情況)
當在步驟S13中選出的第1臨限值以下的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並非第2臨限值以下時(步驟S19),控制移動至步驟S20。然 後,優先級設定部39以降低殘留容量為第1臨限值以下且第2臨限值以上的蓄電部11的優先級的方式,來設定四個蓄電部11的優先級。
然後,在步驟S21中,使用電池決定部40基於經變更的優先順位來決定用於供給所需求的電力的蓄電部11。
接下來,在步驟S16中,基於被決定使用的蓄電部11,連接關係決定部33決定蓄電部11A、11B、11C、11D與馬達21之間的電性連接關係。
圖4所示的示例中,由於優先使用蓄電部11A,因此蓄電部11A的殘留容量減少。例如如圖5(a)所示,從蓄電部11A、11B對馬達21供給電力,蓄電部11A的殘留容量達到第1臨限值(0.3kwh)。
於是,在步驟S20中,優先級設定部39變更蓄電部11A、11B、11C、11D的優先級。例如,優先級設定部39依照蓄電部11B、11C、11D、11A的順序來將優先級設定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此處,較佳為,對於前次的優先級高的蓄電部11,在變更時亦設為高的優先級。即,較佳為,除了已達到第1臨限值的蓄電部11以外,依照殘留容量少的順序來使優先級變高。這是因為,以依序達到第1臨限值的方式來使用蓄電部11的做法,可在站100中的電池包的更換時以少的更換個數來效率良好地增加總殘留容量。
然後,使用電池決定部40在步驟S21中,基於經變更 的優先級,來決定用於供給所需求的電力的蓄電部11。例如,在所需求的電力為1.0kw的情況下,如圖5(b)所示,決定使用蓄電部11B、11C。於是,連接關係決定部33以下述方式來決定電性連接關係,即,將蓄電部11B、11C與馬達21電性連接,而從蓄電部11B、11C對馬達21供給電力,且阻斷蓄電部11A、11D與馬達21的電性連接。藉此,儘可能不進行從已達到第1臨限值的蓄電部11向馬達21的電力供給。另外,在所需求的電力為0.5kw以下的情況下,將蓄電部11B用於向馬達21的電力供給。而且,在所需求的電力大於1.0kw的情況下,將蓄電部11B、11C、11D用於向馬達21的電力供給。進而,在所需求的電力大於1.5kw的情況下,將蓄電部11A、11B、11C、11D用於向馬達21的電力供給。
如此,藉由以使蓄電部11儘可能殘留第1臨限值的殘留容量的方式來進行控制,從而即使在油門24的開度被變更而必須使用所有蓄電部11的情況下,所有的蓄電部11亦可輸出額定電力,因此可應對用戶的電力需求。
(2-3.存在殘留容量為第2臨限值以下的電池的情況)
在步驟S19中,當推定出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已達到第2臨限值(放電下限值,為0.2kwh)時,在步驟S22中,優先級設定部39使已達到第2臨限值的蓄電部11不可使用而設定蓄電部11的優先級。例如,如圖6(a)所示,當蓄電部11A的殘留容量已達到第2臨限值時,使蓄電部11A不可使用而對其他蓄電部 11B、11C、11D設定優先級。例如,在依照蓄電部11B、11C、11D、11A的順序而將優先級設定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情況下,當蓄電部11A達到第2臨限值時,依照蓄電部11B、11C、11D的順序而將優先級設定為第一、第二、第三。
接下來,使用電池決定部40基於優先級來決定用於供給所需求的電力的蓄電部11,但在步驟S23中,判定是否不使用第2臨限值以下的蓄電部11就無法供給所需求的電力。
例如,在圖6(a)所示的情況下,當蓄電部11A的殘留容量達到第2臨限值時,在需求1.0kw的電力時,即使不將蓄電部11A連接於馬達21,如圖6(a)所示,藉由將其他蓄電部11B、11C連接於馬達21,亦可滿足需求輸出。
此時,連接關係決定部33判斷是否可從其他蓄電部11對已達到第2臨限值的蓄電部11進行充電(步驟S24)。圖6(a)中,為了使蓄電部11A從第2臨限值(0.2kwh)增加至至少第1臨限值(0.3kwh)而需要0.1kwh,推定是否可從其他蓄電部11進行0.1kwh的充電。在圖6(a)的示例的情況下,蓄電部11B、11C對馬達21供給電力,但蓄電部11D未對馬達21供給電力。進而,由於蓄電部11D的殘留容量為0.8kwh,因此即使對蓄電部11A供給0.1kwh亦不會達到第1臨限值(0.3kwh)。
由此,連接關係決定部33判斷為可從其他蓄電部11對已達到第2臨限值的蓄電部11進行充電。
然後,在步驟S16中,連接關係決定部33考慮蓄電部11間 的充放電與向馬達21的電力供給,來決定蓄電部11A、11B、11C、11D與馬達21之間的電性連接關係。具體而言,在圖6(b)的示例的情況下,連接關係決定部33決定為:如圖2所示,將電池連接線36A與電池間連接線37A之間、電池間連接線37A與電池間連接線37B之間、電池間連接線37B與電池間連接線37C之間、及電池間連接線37C與電池連接線36D之間予以連接,進而,將電池連接線36B與馬達連接線35B之間、及電池連接線36C與馬達連接線35C之間予以連接。在連接決定時,於存在殘留容量為第1臨限值以下且多於第2臨限值的蓄電部11的情況下,降低該蓄電部11的優先級。
如此,一邊進行蓄電部11A、11B之間的充放電,一邊從蓄電部11C、11D對馬達21供給電力。另外,當蓄電部11A的殘留容量達到第1臨限值時,在步驟S13中進行推定,在步驟S14~步驟16中,阻斷電池連接線36A與電池間連接線37A之間、電池間連接線37A與電池間連接線37B之間、電池間連接線37B與電池間連接線37C之間、及電池間連接線37C與電池連接線36D之間的連接,以免進行蓄電部11A、11B間的充放電。
另一方面,在步驟S23中,在不使用已達到第2臨限值的蓄電部11就無法供給所需求的電力的情況下,顯示控制部38使無法供給需求電力的意旨的通知顯示於顯示部26(步驟S25)。例如在蓄電部11A的殘留容量已達到第2臨限值時需求2.0kw的電力的情況,此時,若不使用蓄電部11A則無法滿足需求輸出。 因此,使無法供給需求電力的意旨的通知顯示於顯示部26。而且,該通知既可以顯示於液晶畫面上的方式進行通知,亦可例如藉由使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燈點燈來對用戶進行通知。
<3.特徵等>
(3-1)
本實施形態的充放電控制裝置30對可裝卸於交通工具20且可並聯連接的多個蓄電部11的充放電進行控制,且所述充放電控制裝置30包括所需電力輸入部31、接收部32及優先級設定部39。所需電力輸入部31輸入對交通工具20的馬達21供給的電力的需求。接收部32獲取各個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優先級設定部39基於由接收部32所獲取的殘留容量,來對供給向所需電力輸入部31所輸入的電力時的、多個蓄電部11A、11B、11C、11D的使用優先級進行設定。
根據所需求的電力大小,多個蓄電部11中所使用的蓄電部11的數量不同,但藉由優先使用規定的蓄電部11,可使多個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並非均等地減少而是產生偏差。即,可使優先使用的蓄電部11(圖5(b)中例如為蓄電部11A、11B等)的殘留容量少,而使其他蓄電部11(圖5(b)中為蓄電部11C、11D等)的殘留容量多。因此,無須更換所有蓄電部11,而是更換殘留容量少的蓄電部11(圖5(b)中為蓄電部11A、11B),藉此可效率良好地增加交通工具20所擁有的蓄電部11的總殘留容量。 例如,在圖5(b)的狀態下,藉由將蓄電部11A的電池包10A與蓄電部11B的電池包10B更換為已充電的電池包10(0.8kwh),可使總殘留容量由2.1kwh增加至3.0kwh。
如此,能以少的更換數來增加電力消耗體所擁有的電池包10的總殘留容量,因此可減輕電池包10的更換工時。
而且,當優先被使用的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減少(例如0.3kwh)時,藉由優先使用其他蓄電部11,從而可防止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達到放電下限值。因此,即使在需求基於蓄電部11數量的最大輸出的電力的情況下,亦可從所有蓄電部11進行額定的輸出,因此可應對用戶的電力需求。
如上所述,可進行電池殘留容量的調整以減輕站100中的電池更換工時,並且可應對用戶的電力需求。
(3-2)
本實施形態的充放電控制裝置30更包括使用電池決定部40與連接關係決定部33。使用電池決定部40基於向所需電力輸入部31所輸入的電力及由優先級設定部39所設定的優先級,來決定多個蓄電部11中的要使用的一個或多個蓄電部11(圖4(b)、圖4(c)中為蓄電部11A)。連接關係決定部33以從由使用電池決定部40決定使用的蓄電部11對馬達21供給電力的方式,來決定多個蓄電部11與交通工具20的馬達21的電性連接關係。
如此,藉由設定電性連接關係,從而即使需求電力有所變更,亦可優先使用規定的蓄電部11。
(3-3)
本實施形態的充放電控制裝置30中,優先級設定部39在基於由接收部32所獲取的殘留容量而推定出優先級高的蓄電部11(圖5中為蓄電部11A)的殘留容量已達到第1臨限值(例如0.3kwh)時,降低該蓄電部11的優先級而將其他蓄電部11(圖5中為蓄電部11B、11C、11D等)的優先級設定得高。
如此,當優先被使用的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達到第1臨限值(例如0.3kwh)時,藉由優先使用其他蓄電部11,從而可將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儘可能保持為第1臨限值。因此,即使在需求基於蓄電部11數量的最大輸出的電力的情況下,亦可從所有蓄電部11進行額定的輸出,因此可應對用戶的電力需求。
(3-4)
本實施形態的充放電控制裝置30中,優先級設定部39使多個蓄電部11中的、殘留容量為少於第1臨限值的第2臨限值以下的蓄電部11(圖6(a)中為蓄電部11A)不可使用。
藉此,可防止殘留容量為第2臨限值以下的蓄電部11的使用。
(3-5)
本實施形態的充放電控制裝置30中,優先級設定部39如圖5(a)、圖5(b)所示,以多個蓄電部11逐個地依序達到第1臨限值(圖5中為例如0.3kwh)的方式來設定優先級。
如此,藉由以多個蓄電部11逐個地依序達到第1臨限值的方式來進行控制,從而在站100中對殘留容量已達到第1臨限值的 蓄電部11(圖5(b)中為蓄電部11A)或殘留容量接近第1臨限值的蓄電部11(圖5(b)中為蓄電部11B)進行更換,藉此可效率良好地增加交通工具20所擁有的蓄電部11的總殘留容量。
(3-6)
本實施形態的充放電控制裝置30中,第1臨限值為可供給蓄電部11的額定電力(例如0.5kw)的殘留容量。
藉此,可從殘留容量已達到第1臨限值的蓄電部11輸出額定電力。
(3-7)
本實施形態的充放電控制裝置30中,連接關係決定部33以下述方式來決定電性連接關係,即,當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達到少於第1臨限值(例如0.3kwh)的第2臨限值(圖6(a)、圖6(b)中為0.2kwh)時,從殘留容量多於第1臨限值的其他蓄電部11(圖6(b)中為蓄電部11D),對殘留容量已達到第2臨限值的蓄電部11((圖6(b)中為蓄電部11A))供給電力。
如此,當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達到第2臨限值時,從其他蓄電部11對該蓄電部11補充電力。藉由將第2臨限值設定為例如放電下限值,從而可阻礙各蓄電部11的劣化。
(3-8)
本實施形態的充放電控制裝置30中,連接關係決定部33以下述方式來設定電性連接關係,即,從其他蓄電部11供給電力,直至殘留容量已達到第2臨限值(圖6中為0.2kwh)的蓄電部11 的殘留容量達到第1臨限值(例如0.3kwh)為止。
如此,當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達到第2臨限值時,從其他蓄電部11補充電力,直至該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達到第1臨限值為止。藉此,可儘可能長期間地應對來自用戶的需求輸出。
(3-9)
本實施形態的充放電控制裝置30更包括顯示顯示控制部38。優先級設定部39使多個蓄電部11中的、殘留容量為少於第1臨限值的第2臨限值以下的蓄電部11(圖6(a)中為蓄電部11A)不可使用。顯示控制部38在使用電池決定部40決定要使用的蓄電部11時,當不使用不可使用的蓄電部11就無法供給所需求的電力時,將無法供給所需求的電力的意旨的通知顯示於交通工具20的顯示部26。
藉此,可對操作交通工具20的用戶告知無法供給需求電力的情況。即,用戶可認識到,例如即使進行急加速,亦無法突然快速提高速度。
(3-10)
本實施形態的充放電控制裝置30中,交通工具20為電動機車或者電動自行車。
此處,作為交通工具20,使用包含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的交通工具。
藉此,可在站100中效率良好地將殘留容量少的蓄電部11的電池包10更換為已充電的電池包10。而且,可應對基於油門24 的開度等的用戶電力需求。
(3-11)
本實施形態的充放電控制系統50包括殘留容量推定部12、所需電力輸入部31及優先級設定部39。殘留容量推定部12推定可裝卸於交通工具20且可並聯連接的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所需電力輸入部31輸入對交通工具20的馬達21供給的電力的需求。優先級設定部39基於由殘留容量推定部12所獲取的殘留容量,對供給向所需電力輸入部31所輸入的電力時的、多個蓄電部11A、11B、11C、11D的使用優先級進行設定。
藉此,充放電控制系統可獲取多個蓄電部11各自的殘留容量,並且進行殘留容量的控制。
因此,可進行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的調整以減輕站100中的電池包10的更換工時,並且可應對用戶的電力需求。
(3-12)
本實施形態的充放電控制方法對可裝卸於交通工具20且可並聯連接的多個蓄電部11的充放電進行控制,且所述充放電控制方法包括步驟S11(所需電力輸入步驟的一例)、步驟S12(殘留容量獲取步驟的一例)及步驟S14(優先級設定步驟的一例)。步驟S11是輸入對交通工具20的馬達21供給的電力的需求。步驟S12是獲取各個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步驟S14是基於在步驟S12中推定出的殘留容量,對供給在步驟S11中所輸入的電力時的、多個蓄電部11的使用優先級進行設定。
根據所需求的電力大小,多個蓄電部11中所使用的蓄電部11的數量不同,但藉由優先使用規定的蓄電部11,可使多個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並非均等地減少而是產生偏差。即,可使優先使用的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少,而使其他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多。因此,無須更換所有蓄電部11,而是更換殘留容量少的蓄電部11,藉此可效率良好地增加電力消耗體所擁有的蓄電部11的總殘留容量。如此,能以少的更換數來增加交通工具20所擁有的蓄電部11的總殘留容量,因此可減輕電池包10的更換工時。
而且,當優先被使用的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減少時,藉由優先使用其他蓄電部11,從而可防止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達到放電下限值。因此,即使在需求基於蓄電部11數量的最大輸出的情況下,亦可從所有蓄電部11進行額定的輸出,因此可應對用戶的電力需求。
如上所述,可進行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的調整以減輕站100中的電池包10的更換工時,並且可應對用戶的電力需求。
[4.他的實施形態]
以上,對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所述實施形態,可在不脫離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A)
所述實施形態中,第2臨限值被設定為放電下限值,但並不限於放電下限值。例如,在達到放電下限值之前無法輸出額定電 力的情況下,藉由將第2臨限值設定為可確保額定輸出的下限值,從而可確保來自各蓄電部11的額定輸出。
藉此,能以多個蓄電部11全部可儘可能長地輸出額定電力的方式來進行控制。
(B)
所述實施形態中,以下述方式進行控制,即,對於已達到第2臨限值的蓄電部11,在可能的情況下,從其他蓄電部11進行充電,但亦可不進行此種控制,而是以僅僅不使用已達到第2臨限值的蓄電部11的方式來進行控制。
(C)
所述實施形態中,以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處於放電下限值與充電上限值之間的方式來進行控制,但亦可將下限值設定為0(零),將上限值設定為100(滿充電容量),在此之間進行控制。
在所有蓄電部11為滿充電容量的情況下,例如亦可在所有蓄電部11達到0.8kwh為止的期間,將所有蓄電部11連接於馬達21,藉此使所有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均等地減少。
(D)
所述實施形態中,設有四個電池包10,但並不限於四個,亦可為少於四個,還可為多於四個。
(E)
所述實施形態中,在電池包10內設有殘留容量推定部12,充放電控制裝置30經由作為殘留容量獲取部的一例的接收部32 來獲取蓄電部11的殘留容量,但殘留容量推定部12亦可並非設於電池包10中,而是設於充放電控制裝置30中。此時,設於充放電控制裝置30中的殘留容量推定部12對多個電池包10的蓄電部11各自的殘留容量進行推定。在如此般將殘留容量推定部12設於充放電控制裝置30中的情況下,該殘留容量推定部12對應於殘留容量獲取部的一例。
(F)
所述實施形態中,優先級設定部39是基於預先設定於記憶體中的蓄電部11的優先順位,來決定蓄電部11A、11B、11C、11D的優先級,但並不限於此。
(F-1)
在優先級設定部39中,亦可依照由用戶所設定的順序來決定多個蓄電部11的優先級。用戶可優先使用例如長期未更換的電池包10。
(F-2)
而且,優先級設定部39亦可基於由接收部32所獲取的蓄電部11A、11B、11C、11D的殘留容量來決定蓄電部11A、11B、11C、11D的優先級。例如,亦可從殘留容量多的順序優先使用。而且,例如亦可從殘留容量少的順序優先使用,進而,還可從殘留容量為中間的蓄電部11優先使用。而且,在任一情況下,均可以下述方式進行控制,即,從優先級高的蓄電部11依序用盡至殘留容量達到第1臨限值為止。
(F-3)
而且,優先級設定部39亦可基於使用次數來決定蓄電部11A、11B、11C、11D的優先級。例如,亦可進行使用次數少的蓄電部11的優先使用,此時,可使站100的電池包10的壽命均等化。而且,亦可對使用次數多的蓄電部11進行優先使用,此時,容易廢棄站100內的舊的電池包10。
(G)
所述實施形態中,作為電力消耗體,例如使用電動機車進行了說明,但亦可為電動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電動獨輪車、電動汽車(EV)、PHV(Plug-in Hybrid Vehicle)等交通工具等。
進而,作為電力消耗體,例如亦可為電鑽等電動工具。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充放電控制系統及充放電控制方法具有可進行電池殘留容量的調整以減輕電池更換工時,並且可應對用戶的電力需求的效果,對於藉由可更換的電池來驅動的交通工具可廣泛適用。

Claims (15)

  1. 一種充放電控制裝置,對可裝卸於電力消耗體且可並聯連接的多個電池的充放電進行控制,所述充放電控制裝置包括: 所需電力輸入部,輸入對所述電力消耗體的驅動源供給的電力的需求; 殘留容量獲取部,獲取各個所述電池的殘留容量;以及 優先級設定部,基於由所述殘留容量獲取部所獲取的殘留容量,對供給向所述所需電力輸入部所輸入的電力時的、多個所述電池的使用優先級進行設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充放電控制裝置,更包括: 使用電池決定部,基於向所述所需電力輸入部所輸入的電力及由所述優先級設定部所設定的所述優先級,來決定多個所述電池中的要使用的一個或多個所述電池;以及 連接關係決定部,以從由所述使用電池決定部決定使用的所述電池向所述驅動源供給電力的方式,來決定多個所述電池與所述電力消耗體的驅動源的電性連接關係。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 所述優先級設定部依照由用戶所設定的順序來設定多個所述電池的優先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 所述優先級設定部基於使用次數來設定多個所述電池的優先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 所述優先級設定部在基於由所述殘留容量獲取部所獲取的殘留容量而推定出所述優先級高的電池的殘留容量已達到第1臨限值時,降低所述電池的優先級而將其他的所述電池的優先級設定得高。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 所述優先級設定部使多個所述電池中的、殘留容量為少於所述第1臨限值的第2臨限值以下的所述電池不可使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 所述優先級設定部以多個所述電池逐個地依序達到所述第1臨限值的方式來設定所述優先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 所述第1臨限值為可供給所述電池的額定電力的殘留容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 所述優先級設定部在基於由所述殘留容量獲取部所獲取的殘留容量而推定出所述優先級高的電池的殘留容量已達到第1臨限值時,降低所述電池的優先級而將其他的所述電池的優先級設定得高, 所述連接關係決定部以下述方式來決定所述電性連接關係,即,當所述電池的殘留容量達到少於所述第1臨限值的第2臨限值時,從殘留容量多於所述第1臨限值的其他的所述電池,對殘留容量已達到所述第2臨限值的所述電池供給電力。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 所述連接關係決定部以下述方式來決定所述電性連接關係,即,從所述其他電池供給電力,直至殘留容量已達到所述第2臨限值的所述電池的殘留容量達到所述第1臨限值為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 所述優先級設定部在基於由所述殘留容量獲取部所獲取的殘留容量而推定出所述優先級高的電池的殘留容量已達到第1臨限值時,降低所述電池的優先級而將其他的所述電池的優先級設定得高, 所述優先級設定部使多個所述電池中的、殘留容量為少於所述第1臨限值的第2臨限值以下的所述電池不可使用, 所述充放電控制裝置更包括:顯示控制部,在所述使用電池決定部決定要使用的所述電池時,當不使用所述不可使用的電池就無法供給所需求的電力時,將無法供給所需求的電力的意旨的通知顯示於所述電力消耗體的顯示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第9項、第10項及第11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 所述第2臨限值是放電下限值或者無法再供給所述電池的額定電力的殘留容量。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充放電控制裝置,其中 所述電力消耗體為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或電動工具。
  14. 一種充放電控制系統,包括: 殘留容量推定部,推定可裝卸於電力消耗體且可並聯連接的多個電池的殘留容量; 所需電力輸入部,輸入對所述電力消耗體的驅動源供給的電力的需求;以及 優先級設定部,基於由所述殘留容量推定部所推定出的殘留容量,對供給向所述所需電力輸入部所輸入的電力時的、多個所述電池的使用優先級進行設定。
  15. 一種充放電控制方法,對可裝卸於電力消耗體且可並聯連接的多個電池的充放電進行控制,所述充放電控制方法包括: 所需電力輸入步驟,輸入對電力消耗體的驅動源供給的電力的需求; 殘留容量獲取步驟,獲取各個所述電池的殘留容量;以及 優先級設定步驟,基於藉由所述殘留容量獲取步驟而獲取的殘留容量,對供給在所述所需電力輸入步驟所輸入的電力時的、多個所述電池的使用優先級進行設定。
TW105136977A 2015-11-17 2016-11-14 充放電控制裝置、充放電控制系統以及充放電控制方法 TWI6317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4440 2015-11-17
JP2015224440A JP6859592B2 (ja) 2015-11-17 2015-11-17 充放電制御装置、充放電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充放電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0014A TW201720014A (zh) 2017-06-01
TWI631794B true TWI631794B (zh) 2018-08-01

Family

ID=58718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6977A TWI631794B (zh) 2015-11-17 2016-11-14 充放電控制裝置、充放電控制系統以及充放電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946750B2 (zh)
EP (1) EP3379682B1 (zh)
JP (1) JP6859592B2 (zh)
MY (1) MY191568A (zh)
PH (1) PH12018500492A1 (zh)
TW (1) TWI631794B (zh)
WO (1) WO20170861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65625B2 (ja) 2015-11-17 2019-08-2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充放電制御装置、充放電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バッテリ残容量調整方法
US10846674B2 (en) * 2016-06-15 2020-11-24 Dignan Rayner Rechargeable devices and kiosks for same
US11820218B2 (en) * 2016-08-10 2023-11-21 Briggs & Stratton, Llc User-scalable power unit including removable battery packs
JP7080026B2 (ja) * 2017-09-14 2022-06-03 コマツ産機株式会社 プレス装置およびプレス装置の制御方法
TWI741245B (zh) * 2017-12-29 2021-10-01 英屬開曼群島商睿能創意公司 管理位於裝置交換站中的儲能裝置的系統和方法
TWI705013B (zh) 2017-12-29 2020-09-21 英屬開曼群島商睿能創意公司 電池交換站與管理電池交換站的方法
JP2019145088A (ja) 2017-12-29 2019-08-29 ゴゴロ インク 交換可能エネルギー貯蔵装置ステーション間でエネルギーを動的に配分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4954108B (zh) * 2018-07-20 2023-06-30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换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JP2022062285A (ja) * 2018-12-06 2022-04-20 株式会社エンビジョンAescジャパン 電池交換システム、電源装置および電池交換プログラム
JP7211217B2 (ja) * 2019-04-03 2023-01-24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電源システム、電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11354990B (zh) * 2020-02-25 2023-03-24 深圳市安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及其标识信息分配系统、方法、存储介质
CN111572406B (zh) * 2020-05-21 2022-02-18 安徽优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平移曲线计算电池均衡时间的方法和系统
JP7335201B2 (ja) * 2020-05-27 2023-08-29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両
JPWO2022024836A1 (zh) * 2020-07-28 2022-02-03
CN111993953B (zh) * 2020-08-27 2021-10-2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控制方法、动力汽车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813962B2 (en) * 2020-10-09 2023-11-14 Our Next Energy, Inc. Supplying power to an electric vehicl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9897A (zh) * 2012-08-29 2014-03-01 Nat Univ Chung Hsing 組合電池之靜態電量平衡法
TW201427229A (zh) * 2012-12-18 2014-07-01 Chung Shan Inst Of Science 可調配電池組電量之電力控制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9854B2 (ja) * 1986-11-25 1997-05-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蓄電池充放電制御方式
JP3612828B2 (ja) 1995-11-30 2005-01-19 株式会社エクォス・リサーチ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JP3890168B2 (ja) 1999-08-03 2007-03-07 株式会社東京アールアンドデー 電動装置及びその電池ユニットの充放電方法
JP3886733B2 (ja) * 2001-04-03 2007-02-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源装置
WO2002086993A1 (fr) 2001-04-20 2002-10-31 Yuasa Corporation Matiere active anodique et son procede de production, anode pour pile secondaire a electrolyte non aqueux et pile secondaire a electrolyte non aqueux
JP2005237064A (ja) * 2004-02-18 2005-09-02 Autech Japan Inc 車両コントローラ
JP4577413B2 (ja) 2008-06-20 2010-11-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5120172B2 (ja) * 2008-09-17 2013-01-16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情報提供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493367B2 (ja) 2009-01-29 2014-05-14 株式会社エクォス・リサーチ 電池ハイブリッドシステム
JP5233713B2 (ja) 2009-02-06 2013-07-1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充電制御装置及びバッテリ充電制御方法
KR101197349B1 (ko) 2009-03-17 2012-11-05 알리스 에이알케이 코. 엘티디. 플러그-인 하이브리드 및 전기 차량을 위한 전력 관리 방법
EP2230119A3 (en) 2009-03-17 2011-02-23 Yang,, An-Tao Anthony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
US8330419B2 (en) 2009-04-10 2012-12-1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framework for a large-scale battery system
JP5799251B2 (ja) 2010-03-31 2015-10-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源装置
JP2012113856A (ja) 2010-11-22 2012-06-14 Toyota Motor Corp 電源スタック交換方法、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EP2738908A1 (en) 2011-07-28 2014-06-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Battery system, battery control device, electric vehicle, mobile body, and power source device
WO2013108246A2 (en) 2012-01-17 2013-07-25 Better Place GmbH Approximation of remaining travelable distance of a vehicle powered by a battery
JP5921915B2 (ja) * 2012-03-02 2016-05-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蓄電システム、蓄電制御装置、および、蓄電制御方法
JP5924524B2 (ja) * 2012-03-13 2016-05-2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蓄電池制御装置、蓄電池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蓄電システム、および電源システム
TW201341223A (zh) 2012-04-09 2013-10-16 Isuda Recreation & Sports Co Ltd 具兩種充電方式電池的電動車
US20150298565A1 (en) 2012-09-03 2015-10-22 Hitachi, Ltd. Charging support system and charging support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
JP5975863B2 (ja) * 2012-12-17 2016-08-23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アダプタ
JP2014141209A (ja) * 2013-01-25 2014-08-07 Toyota Motor Corp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JP6565625B2 (ja) 2015-11-17 2019-08-2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充放電制御装置、充放電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バッテリ残容量調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9897A (zh) * 2012-08-29 2014-03-01 Nat Univ Chung Hsing 組合電池之靜態電量平衡法
TW201427229A (zh) * 2012-12-18 2014-07-01 Chung Shan Inst Of Science 可調配電池組電量之電力控制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59592B2 (ja) 2021-04-14
US10946750B2 (en) 2021-03-16
WO2017086165A1 (ja) 2017-05-26
JP2017093258A (ja) 2017-05-25
MY191568A (en) 2022-06-30
US20180248388A1 (en) 2018-08-30
EP3379682A4 (en) 2019-05-29
TW201720014A (zh) 2017-06-01
PH12018500492A1 (en) 2018-09-10
EP3379682B1 (en) 2022-09-28
EP3379682A1 (en) 2018-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1794B (zh) 充放電控制裝置、充放電控制系統以及充放電控制方法
TWI635000B (zh) 電池殘留量顯示裝置、電池系統以及電池殘留量顯示方法
JP5439298B2 (ja) 電動車両における放電制御装置
JP5310865B2 (ja) 車両および車両の制御方法
US10675983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etermining a value of the state of energy of a battery in a vehicle
JP5249277B2 (ja) 車両充電装置
JP5675858B2 (ja) 車両用エネルギー貯蔵装置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5939496B2 (ja) バッテリー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Batterymanagementapparatusandmethod}
TWI631526B (zh) 誘導裝置、誘導系統以及誘導方法
US20150239455A1 (en) Predicting energy consumption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using variations in past energy consumption
US2016012979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Cooling Traction Battery in Anticipation of Recharging at Charging Station
WO2011061810A1 (ja) 車両および車両の制御方法
CN106394269B (zh) 电动车辆的个性化行程范围保护策略
JP2017093253A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JP2013524756A (ja) 自己完結型動力供給システム
CN103534128A (zh) 用于管理车辆的电制动的设备和方法
TWI626815B (zh) 充放電控制裝置、充放電控制系統以及電池殘留容量調整方法
JP5939618B2 (ja) 電気式車両
CN109070819A (zh) 电源控制装置
JP6003698B2 (ja) 車両
JP2019208309A (ja) 電動車両の駆動制御装置
JP2022080482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方法及び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03534129B (zh) 用于管理车辆的电制动的设备和方法
JP2018157734A (ja) 二次電池の管理装置及び電動車両
KR20130133608A (ko) 로봇용 배터리관리시스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