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7709B - 多區域之單式編織織物建構 - Google Patents

多區域之單式編織織物建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7709B
TWI617709B TW104114387A TW104114387A TWI617709B TW I617709 B TWI617709 B TW I617709B TW 104114387 A TW104114387 A TW 104114387A TW 104114387 A TW104114387 A TW 104114387A TW I617709 B TWI617709 B TW I6177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area
transition
type
fabr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4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5909A (zh
Inventor
狄恩 維寧
安卓 意普
愛麗 沛提特
尙夏恩 宇
Original Assignee
北面服飾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北面服飾公司 filed Critical 北面服飾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5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5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7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77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3/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3/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 D03D13/004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with weave pattern being non-standard or providing special effect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3/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 D03D13/008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characterised by weave density or surface weight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2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283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synthetic polymer-based, e.g. polyamide or polyester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4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43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with differing diame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13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heat-resistant or fireproof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27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waterproof or water-repellent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4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coloured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73Tensile strength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2Moisture-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4Heat-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6Load-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4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4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 D10B2501/043Footwear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5/00Industrial
    • D10B2505/18Outdoor fabrics, e.g. tents, tarpaul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 Outerwear In General, And Traditional Japanese Garment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由緯紗及經紗之編織織物組成的織物建構,且該織物具有藉由多個區域界定之區,所述多個區域由以下組成:至少一個第一區域類型之區域;視情況至少一個第二區域類型之區域;及至少一個第三區域類型之區域。該第三區域為與該第一區域及/或該第二區域相鄰安置之一轉變區域。所有所述區域均以單式編織建構之形式形成,其中相鄰區域無縫接合在一起。該轉變區域包括緯紗及/或經紗組之多個帶,其共同提供該第一區域類型之屬性經由至少該轉變區域且至若存在之該第二區域類型的漸進轉變。該織物建構可用於各種最終產品且尤其適用於服飾應用。

Description

多區域之單式編織織物建構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主張2014年5月9日申請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991,293號之效益及優先權,出於所有目的其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如同在全文中敍述一般。
本發明之標的物一般係關於織物之編織構造,其用於各種最終產品,但尤其適用於服飾應用。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之標的物係關於具有多功能性及/或視覺效應區域的織物建構,該等區域以單式編織織物建構形式形成,其中不同區域無縫接合。本發明之標的物亦關於製造該等織物建構及最終產品之方法。
在產品之不同區中通常需要具有不同功能屬性。舉例而言,在基於織物之產品中,屬性可經選擇以產生具有耐久性之特殊區域;用於通風或透氣性之相對較高孔隙率;符合個體或事物形狀或適應移動之彈性;防水性;熱絕緣或保持;阻燃性等。此等多種功能屬性通常在選擇編織材料及方法時產生衝突。舉例而言,耐久性之目標可能以透氣性或彈性為代價。
不利地,生產具有特定屬性之多區域的服飾物件或其他最終 產品之習知方法需要根據特定區域使產品面板化。各面板為獨立組件,其必須縫合至另一面板以產生整體產品。此在成本、時間、產品可靠性方面及其他方面產生顯著缺點。舉例而言,各面板可能需要在不同編織機上或在同一機器上之不同分批操作中運作。
此項技術中已作出一些改良,其教示使用具有不同屬性區域之單式編織建構。舉例而言,與本申請案具有共同所有權之美國專利第8,333,221號揭示某些形式之具有基於有限所揭示屬性類型組之多功能區域之單式編織織物。然而,此類習知技術仍具有某些缺點。舉例而言,在習知面板化編織構造與單式編織構造中,相鄰區域具有完全不同的屬性組,且一個區域至另一區域中存在突然轉變,或對轉變之性質進行有限控制,舉例而言,'221專利揭示紗排間距之變化形式,但此方法作為定製轉變之形式為有限且不靈活的。此外,該等產品之視覺外觀由於區域之間的突然轉變及使用過量接縫而可為美觀性上令人不愉快的。因此,在一些情況下,習知技術採用全有或全無方法(all or nothing approach)將不同區域映射至最終產品中之相應的需要區中-其假設給定區域需要所有一組屬性或所有另一組屬性。換言之,各整體區域代表統一屬性組。在其他情況下,在轉變如何出現中不存在靈活性,僅存在有限的間距相關性影響。
習知織物建構未充分解決提供單式編織織物中一個屬性區域至另一屬性區域之平穩或漸進轉變難題。簡而言之,習知織物建構及方法未充分解決提供單式編織織物中不同屬性範圍之難題。習知織物建構及方法未充分解決提供單式編織織物中一個屬性區域至另一屬性區域之平穩或漸進轉變難題。因此,顯著需要解決先前技術中之前述及其他未提及缺 點之新穎及改良建構及方法。
本發明之標的物一般係關於可用於工程服飾物件或其他最終產品之某些新穎單式編織織物建構,其具有提供功能及/或視覺效應屬性之所需差異之不同區。
在一個可能的具體實例中,本發明之標的物係關於一種由緯紗及經紗之編織織物組成的織物建構。織物具有由多個區域界定之區,該多個區域包含至少一個第一區域類型之區域及至少一個第二區域類型之區域。第二區域為與第一區域相鄰或緊鄰安置之轉變區域。所有區域以單式編織建構形式形成,其中區域無縫接合在一起。轉變區域包含緯紗及/或經紗組之多個帶,其共同提供所選擇之屬性自第一區域類型經由轉變區域之漸進轉變。服飾物品或其他最終產品可使用該織物建構製造。
在某些具體實例中,本發明之標的物係關於一種由緯紗及經紗之編織織物組成的織物建構,且織物具有藉由多個區域界定之區,該多個區域由以下組成:至少一個第一區域類型之區域;至少一個第二區域類型之區域;及至少一個第三區域類型之區域。第三區域為安置於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之間的轉變區域。所有該等區域均以單式編織建構形式形成,其中相鄰區域無縫接合在一起。轉變區域包括緯紗及/或經紗組之多個帶,其共同提供第一區域類型至第二區域類型之屬性的漸進轉變。
如本文中所使用,提及「屬性(attribute)」意謂物體之特性。(本文中應理解,在論述一個區域至另一區域之屬性轉變時,意謂給定屬性之值或其他量度改變,而非所論述之屬性種類改變。)
該織物建構可用於各種最終產品且尤其適用於服飾應用。在該等應用中,服飾物件之圖案可映射至織物建構,使得織物中之區域各自映射至服飾物件之不同區中,其各提供所選擇之功能及/或視覺效應屬性之差異。織物建構中之各區域可分佈於服飾物件上之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區中。各區提供所選擇之功能及/或視覺效應屬性之差異。
在某些具體實例中,屬性之漸進轉變可藉由在織物建構之編織中選擇性使紗線漂浮而產生。舉例而言,紗線可選擇性漂浮於連續排中以界定在轉變區域中漸進改變之離散形狀之圖案,且從而界定轉變區域中至少部分屬性之漸進轉變。圖案可為像素尺寸、形狀及/或間距漸進改變之像素化圖案。各像素藉由一組相鄰且離散且與其他交叉組隔開之經紗及緯紗交叉決定。
如此文獻中最初申請或如隨後修改之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在此併入此發明內容部分中,如同直接寫入一般。前述發明內容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不意欲為本發明之標的物之具體實例及特徵的窮盡性清單。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理解來自以下實施方式結合圖式之其他具體實例及特徵。
Y1‧‧‧緯紗
Y2‧‧‧緯紗
Y3‧‧‧經紗
Z1‧‧‧區域
Z2‧‧‧區域
Z3‧‧‧區域
Z4‧‧‧區域
ZT‧‧‧轉變區域
10‧‧‧織物建構
15‧‧‧圖案
16a‧‧‧元件
16b‧‧‧元件
16c‧‧‧元件
16d‧‧‧元件
16e‧‧‧元件
21.1‧‧‧肩部區
21.2‧‧‧上臂區
21.3‧‧‧肘部/下臂區
21.4‧‧‧手腕或袖帶區
21.5‧‧‧髖區
21.6‧‧‧膝部區
21.7‧‧‧小腿及腳踝區
21.8‧‧‧頭部區
21.9‧‧‧拉鏈區
100‧‧‧織物建構
116a‧‧‧元件
116b‧‧‧元件
116c‧‧‧元件
116d‧‧‧元件
150‧‧‧圖案
200‧‧‧服裝/夾克
300‧‧‧服裝/外衣
除非指出展示先前技術,否則圖式展示根據本發明標的物之具體實例。
圖1展示具有均呈單式編織、無縫構造形式之多區域之紡織物,具有服裝圖案性質之輪廓安置於紡織物上。
圖2A展示具有均呈單式編織、無縫構造形式之多區域(其中一些為轉變區域)之紡織物之替代性具體實例,具有服裝圖案性質之輪廓安置於紡 織物上。
圖2B展示圖2A上標記為3-3之圈出區之放大圖。
圖3A展示用於轉變區域之編織流程。
圖3B展示用於轉變區域之編織流程之替代性具體實例。
圖3C展示用於轉變區域之編織流程之替代性具體實例。
圖4A展示由類似於圖2A中展示之紡織物製成之夾克外殼的後側外表面。
圖4B展示圖4A中展示之外表面夾克上之轉變區域區之放大圖。
圖4C展示位於圖4A之夾克之外表面對邊上之後側內表面。
圖4D展示圖4B中展示之轉變區域區之內表面的放大圖。
圖5展示由具有映射至預期使用者之所選擇身體區之多區域的紡織物製成的代表性服裝,所有區域呈單式編織、無縫構造形式。
圖6展示切割自諸如圖1或圖2中展示之紡織物之圖案的代表性紡織物建構以及由該建構製成之摺疊縫合夾克。
圖7展示用於替代性轉變區域之代表性編織流程。
根據本發明之標的物之代表性具體實例展示於圖1至圖7中,其中相同或一般類似特徵共用相同參考數字。
具有轉變區域之多區域
本發明之標的物一般係關於一種在服裝或其他編織物體中具有不同於彼此且對應於不同功能需要之多區域類型之編織織物。
圖式展示編織流程,其中編織多區域以對應於產品圖案,即 夾克。給定編織類型之功能區域可為以下屬性中之一或多者:
‧耐久性(如藉由強度及/或耐久性量測)
‧透氣性(滲透性)
‧彈性(例如,提供良好合身度、伸縮性、效能區域)
‧舒適性(手感)
‧絕緣
‧防水性
‧阻燃性
‧視覺效應(例如,顏色、圖案、表面紋理)
‧其他。
區域可基於以下變化:
‧所使用紗線之類型
‧紗線之丹尼(Denier)
‧編織屬性,包括編織類型,或給定編織中之數目及或紗線之空間關係,例如織物支數。
因此,本發明之標的物預期在一或多種屬性方面不同的至少一個第一區域類型(Z1)及第二區域類型(Z2)。(參見圖1)第一區域類型與第二區域之間可為與各區域類型相鄰,但不同於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之第三區域類型。(參見圖2)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對於數值上可測量的屬性,與另一區域類型相比,用於一個區域類型之給定屬性之比較展示至少10%、20%、30%、40%、50%、60%、70%、80%、90%、100%、125%、150%、200%、25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5000%、 10,000%或10,000%以上之相對差值。
在本發明之標的物下,第三區域類型可為轉變區域(ZT),其具有與轉變區域相鄰或緊密隔開之第一及第二區域類型之一或多種屬性之所選擇摻合屬性。轉變區域為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類型相鄰區域之單式無縫編織物之一部分。轉變區域可提供一個相鄰區域類型至一或多個其他不同相鄰區域類型之一些或所有屬性之漸進轉變。典型地,轉變區域在與轉變區域相鄰之兩個不同區域類型之間隔開,且在該兩個不同區域類型中分離(整體或部分上)。最典型地,如圖式中可見,不同區域類型與轉變區域相鄰且在其之對側上。
除轉變區域之外,與給定轉變區域相鄰或緊鄰之其他區域類型可具有保持該區域中統一或恆定之一或多種所選擇屬性。轉變區域在其服務之區域之一或多種所選擇屬性方面不同,且所選擇屬性在轉變區域中漸進變化,如下文更詳細地描述。
本發明之標的物提供對'221專利中之教示內容之顯著改良,其超過彼專利之預期。根據圖式中展示之具體實例,織物建構10或100包括縱向紗線及橫向紗線組,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為緯紗及經紗,其交織且相交,形成多個網孔。織物可由任何合適的材料製成。在所展示之具體實例中,織物建構可由一或多層建構或材料層壓,例如聚酯、耐綸、棉、真絲、奈米網、聚丙烯或其他基於聚合物之編織,非編織或針織建構。織物建構10或100可由其他材料層層壓以形成多層構造。預期織物建構可視將使用建構10或100之物體或服裝之性質而定。舉例而言,基礎織物建構10之組成物可為用於運動員之基於彈性,可拉伸材料、用於消防員之耐火 性材料或用於野營設備及/或軍事目的之高耐久性材料。自本文中之教示,一般技術者將容易清楚適用於織物建構10或100之其他材料。
參考圖3,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緯紗(Y1、Y2)及經紗(Y3)可彼此正交,在織物建構中產生圖案之交叉陰影圖案。其他適合的組態(諸如各種菱形形狀)亦在本發明之標的物之範疇及精神內。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視物體或服裝而定,紗線之丹尼等級在約5丹尼至約1050丹尼範圍內。較高丹尼紗線(例如,850丹尼)適合於由例如較重帆布材料組成之物體,而較低丹尼紗線(例如,70丹尼)更適合於例如輕質夾克及野營設備。
根據本發明之標的物,織物建構10或100中不同區域可指示具有不同屬性(例如磨損、耐性、抗張強度、撕裂強度、拉伸、防水性或透氣性特徵)之不同建構區。因此,織物10可呈現多織物之特徵,且可在研發複雜物體或服裝中減少或甚至消除組合不同織物類型之獨立面板之需要。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用於不同區之紗線之密度及/或紗線之類型(結構及/或材料)可不同。舉例而言,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用於不同區域之材料可不同。在又一具體實例中,製造步驟可不同地處理不同區。多種製造技術可用於製造織物建構之不同區以使其具有前述不同織物特性中之任一者。舉例而言,在一個可能的具體實例中,圖1中所展示,基於耐綸之紗線以經界定間距穿插於織物中,產生耐久性區域。(圖1中之Z1。)耐久性區域可基於高韌度紗線,諸如耐綸CorduraTM紗線。或者,耐久性區域可基於格子布(ripstop)織物構造。在一些可能的具體實例中,用於格子布線之紗線可包括例如矽浸染防格子布、聚胺基甲酸酯塗佈之格子布、反射格子布、熱量及日光反射格子布。一般技術者容易清楚的其他處理在基於本發 明之本發明之範疇及精神內。
在織物建構10或100中,區域Z1在織物之單式編織中無縫連接至不同屬性(例如較低耐久性,但較高滲透性)之相鄰區域。換言之,該等區域在相同編織方法中形成且不為獨立面板,其在各編織後接合在一起。舉例而言,參考圖3,所有其他事物相同,織物建構10或100之區域可由網孔形成,與建構之一部分(此由具有不同性質之網孔形成)相比,其賦予較大耐久性。不同耐久性可藉由改變例如紗線密度、編織圖案、材料(例如,在紗線結構及/或材料類型方面)、製造方法(化學、機械等)達成。
如上文所指示,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多區域單式織物在建構之不同區域中改變織物建構10之透氣性。舉例而言,區域Z2可由經紗與緯紗相交之較大網孔形成。不同透氣性亦可藉由改變例如紗線密度、不同編織圖案、不同材料及/或不同製造方法(化學、機械等)達成。
在某些具體實例中,如圖1至圖2中可見,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織物建構呈矩形結構形式脫離編織機,該等矩形結構具有藉由經紗方向上之紗線組之長度界定的經紗長度及藉由緯紗方向上之紗線組之長度界定的緯紗寬度。當織物中不同區域與經紗方向正交時,區域可藉由改變連續緯紗組來界定,如在圖3中可見。且反之亦然,當織物中不同區域與緯紗方向正交時,區域可藉由改變連續經紗組來界定。(參見例如圖3C。)換言之,如在圖式中可見,不同區域Z1、ZT及Z2可關於沿緯紗及/或經紗方向邊至邊延伸之平行紗線界定。雖然圖中未示,但藉由改變緯線與經線,具有與其他區域類型不同整體性質之如方格布圖案中的直線區域可能在基 於緯紗及經紗定向之區域中產生。在此類直線區域中,區域可在織物柵格之任何部分中經分離,且如在其他具體實例中不邊至邊延展。圖7中說明針對多區域織物建構之其他可能性,其具有與建構之邊隔開的三角形狀轉變區域Zt。其他區域Z1、Z2、Z3及Z4(其中之每一者具有不同類型)與轉變區域相鄰。
視應用及預期用途而定,織物建構及因此織物建構中之區域可具有不同尺寸。一般而言,為提供服飾中之滲透性或舒適性,給定區域類型可具有相對較大表面積。舉例而言,至少4平方吋之表面積可提供手臂下方區中之透氣性。25平方吋或大於25平方吋之區域可在服裝之其他區中提供良好透氣性或保護。本發明之標的物預期,當其脫離編織機,對於服裝應用,織物中區域之平方吋可典型地在1平方吋至900平方吋或大於900平方吋範圍內,但視所需結果而定可應用較高或較低面積。在某些具體實例中,區域為在建構中邊至邊延伸之平行區。織物建構可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區域類型之任何數目的區域。舉例而言,可存在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或大於20個不同區域類型,各代表不同功能屬性及/或視覺效應屬性。屬性可由紗線類型之性質及/或區域類型之編織特徵賦予。
由於織物建構中之區域必須適用於服裝之圖案,因此一般預期脫離編織機之織物建構之緯紗或經紗方向上區域之邊至邊寬度將為至少1吋,以便向最終產品(諸如服裝)中之功能區域提供最小尺寸之充分表面積。
如本文中所使用,「高度(height)」意謂與區域之寬度正交 之尺寸。區域之高度亦可為至少1吋。在一些應用中,區域之寬度可為至少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44、48、50、52、60、62、64、66、68、70、72、74、76、78、80、82、84吋或上下。在許多應用中,區域之高度可為至少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44、48、50、52、60、62、64、66、68、70、72、74、76、78、80、82、84吋或上下。
在一些應用(例如帳篷)中,各種尺寸可為相當大。對於一些應用,諸如用於醫療應用之織物,尺寸可相當小,例如按比例調整至奈米纖維用途。
當織物建構脫離編織機時,該織物建構中一個區域與另一區域之相對高度可不同。然而,其一般具有類似尺度或量值。舉例而言,一組相鄰區域可具有一個區域與另一區域0.25至10倍或上下範圍內之相對高度。
經紗之間距可統一或可不同。間距可以圖案形式出現。舉例而言,給定第一多根經紗之間距可統一,且隨後第二多根經紗之間距可為變化的。前述間距對於緯紗方向上之紗線為正確的。經紗之間距可與緯紗之間距相同或不同。織物可較佳在給定側經紗或緯紗上展示。舉例而言,斜紋構造之織物可較佳在一個漂浮於經紗上方之表面緯紗上展示。
作為另一實例,在多臂(dobby)或提花編織中,織物可較佳在表面處藉由改變給定紗線類型之相對間距及數目來展示經紗或緯紗。舉例而言,經紗正面或緯紗正面織物正面可藉由改變經紗及緯紗之相對覆 蓋決定。
本發明之標的物預期,用於任何一或多個區域中之編織類型可為多種標準編織類型中之任一者。舉例而言,預期編織類型包括:平面、籃式、肋狀、斜紋、緞面、多臂、花瑤(Faille)、格子布及羅織物(leno)(不平衡)及其組合。使用三兩組或兩組以上紗線(在建構中各以不同含量),織物建構及其中之區域可形成於整個或部分交織織物中。編織織物可在任何類型之標準織機上產生,包括提花機、電腦化提花機、多臂機、自身多臂機及其類似織機。緯紗插入可經由各種方法實現,包括噴氣、噴水或劍桿及其類似者。
本文中所揭示之織物建構(其可為一層或多層構造)可由基於全合成纖維之紗線產生,諸如聚酯及聚醯胺、天然纖維及天然與合成纖維之組合。交織織物建構包括:雙層布、雙層編織物及雙面建構。
更詳細觀察一些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之標準編織,平面編織一般為其中緯紗(weft/filling)在經紗上方及下方交替穿過。平面編織織物包括平紋細布、格子布、細平棉布及雪紡。
籃式編織為平面編織之常見變化形式。亦即其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紗線置放在一起且在交織法期間處理成一個紗線。使用籃式編織之織物為僧侶布、牛津布及席紋粗布。
在斜紋編織中,一個方向上之紗線以規則間隔漂浮於另一方向上之兩個或兩個以上紗線上方。一個紗線在上一個紗線上方開始各漂浮。此產生對角肋狀或線狀圖案。斜紋織物為緊密編織的,生產強耐久織物。藉由斜紋編織之織物包括粗斜紋布、軋別丁及斜紋軟綢。不同於兩側 相同之平面編織,斜紋織物在技術上具有不同前側及後側。斜紋之前側為技術正面;後側稱作技術反面。斜紋編織織物之技術正側為具有最顯著斜紋之側;其通常為更耐久的、更有吸引力的、最常用作織物之型式側,且該側在編織期間可見。若經紗漂浮於技術正面上(亦即,若經紗橫越兩個或兩個以上緯線),則在技術後部上將存在緯紗浮紗(緯紗將橫越兩個或兩個以上經紗)。若斜紋前往單側之右邊,則其將前往另一側之左邊。斜紋織物在其編織時無上及下。
緞面編織具有漂浮於表面上之長紗線。經紗處於四個或四個以上緯紗上方,隨後在一個緯紗下方。兩個紗線在上一漂浮開始之上方開始下一漂浮。緞面編織之正面幾乎完全由僅在一個方向上延伸之紗線組成。此產生反射光且具有閃光光澤之表面。緞面編織用於製造緞面及棉緞織物。緞面中浮紗為經紗,棉緞中浮紗為緯紗。
起毛編織物(pile weave)具有額外線圈或紗線端自表面突出。其可由平面編織或斜紋編織製造,在天鵝絨之情況下,其經雙面編織,裁減中間以製造起毛織物之兩個獨立片。具有此類型編織之織物為燈芯絨、天鵝絨、仿造皮毛。起毛編織物及磨毛表面織物具有絨毛。絨毛為當自不同方向檢視時看起來不同之纖維端之層。起毛編織物可為功能屬性及視覺效應屬性中之一或兩者。舉例而言,起毛或起絨可充當熱絕緣體及/或以及美學表面紋理。
在一或多個具體實例中,根據本發明製造之具有單式、多區域結構之織物可使用不同圖案以指示該多區域結構。舉例而言,一個具體實例可具有顏色圖案,且不同色度之顏色可用於指示多區域結構,例如如 在圖4A至圖4D中可見。另一具體實例可使用重複圖案,且不同密度之重複圖案可用於指示多區域結構,如在展示該等圖案以及顏色或色度變化形式之圖2A至圖2B及圖4A至圖4D中可見。在另一具體實例中,根據本發明製造之具有多區域結構之織物可不使用視覺圖案來指示多區域結構。
任何織物建構或其部分可包含一層、1.5層、二層、2.5層或三層構造。頂(最外)層可為一種適用於外部用途(例如,暴露於外部)之材料(例如,紗線或沈積化學材料),且底部最內層可為一種適用於內部用途(例如,與人體接觸)之材料(例如,紗線)。中間層可包含耐受由交叉陰影穿線所致的撕裂及撕扯之編織材料,或其可為非紡織材料織物建構10或100之多區域結構可實施於任何一或多個層中。在一個可能的具體實例中,多區域結構可層壓至中間層上。在另一可能的具體實例中,多區域結構可包括形成層之列印或者沈積材料。
圖4A至圖4D展示由如建構100之織物建構製成之服裝200之前視圖及後視圖。出於說明之目的,服裝為夾克外殼。然而,將瞭解,織物建構10或100可使用任何合適的服裝或物體,包括(但不限於)常用於野營、體育、消防及其他行業、軍事及時尚或一般技術者容易清楚的任何其他領域之物體或服裝。
在一個可能的具體實例中,織物建構10或100可由耐綸、聚丙烯、耐綸、聚酯、羊毛、棉及/或任何合適的材料(單獨或組合)製成。使用該建構之服裝中之層可為防水、可透氣膜,諸如膨脹聚四氟乙烯(ePTFE)。
在任何具體實例中,製造商亦可選擇織物10或100之區域 以對應於基於至少一個藉由圖案15或150指示之區域結構之服裝的一部分。織物建構區域至服裝區域之映像在本文中可稱作「分帶剖面」。在例示性具體實例中,織物建構100之部分對應於夾克200之區。夾克200之各區在各種屬性(諸如耐久性、透氣性、彈性及/或防水性)方面可具有不同要求。舉例而言,腹部之肩區及背面段區及下部袖管部分可能需要較大耐久性,但相比於需要較大透氣性之其他區需要較小透氣性。觀察圖5,夾克及褲子之外衣300中之暗及淺區域指示不同區域類型。夾克包括肩部區21.1、上臂區21.2、肘部/下臂區21.3、手腕或袖帶區21.4、髖區21.5、膝部區21.6、小腿及腳踝區21.7、頭部區21.8及拉鏈區21.9中之具有高耐久性織物之第一區域類型的多個暗區域。淺色區可為具有較大透氣性、彈性、柔軟性或其他所需屬性之區域類型。
如圖1、圖2及圖6中所說明,例如,服裝可以一或多種組件形式自織物建構切割,且縫合、融合、纏帶或以其他方式接合在一起以形成諸如服裝200或300之服裝。舉例而言,組件部分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合適的方法縫合在一起,例如使用平坦、強化及/或彎曲縫合。圖1及圖2之圖案展示可切割之夾克呈單個物體形式,其表示完整夾克外殼。圖6在右上角中展示自可形成於三維服裝300中之圖案切割之織物建構之實例。外殼可以實質上完整形式組裝,而無需添加其他組件來使外殼形式完整。
如本文中所揭示,人體在服飾耐久性、防水性、透氣性、熱絕緣或導電性、彈性、舒適性及/或手感方面具有不同需要。其他適合的特徵包括(但不限於)服裝之視覺外觀。基於分帶剖面,可確定用於服裝之 織物建構之適當區域。
因此,藉由以控制方式形成具有單式多區域結構之織物建構且改變區域上之特性來構建紡織物組成物,定製服裝100可使用自單個織物建構切割之一或多個片產生。因此,單一織物建構(例如,10或100)可呈現多織物之特徵。
在任何具體實例中,給定區域之編織類型可以至少四個方式改變,其示意性地說明於圖3A至圖3C中:(i)使用不同紗線類型(圖3A);(ii)使用針對給定線或紗線之丹尼差值(圖3B);及使用(iii)較高密度之交叉點(圖3C)。另外,丹尼可有效地藉由使用多絲紗線(例如,將相同或不同線或紗線類型撚在一起)改變。
圖2、圖4A至圖4D及圖6說明由單層織物形成之夾克之可能具體實例的細節,且該單層織物包括多區域類型,該等多區域類型中之至少一者為轉變區域類型。具有轉變區域之織物建構可使用各種編織機及方法製造。在此實例中,用於所展示夾克之織物建構可使用個別控制經紗之多臂編織機或提花編織設備製造。
在此實例中,區域Z1、Z2及ZT為具有無縫接合區域之單式編織建構之一部分,且一般表示於圖2至圖3之建構上說明之圖案中,但圖案可不為相同匹配。在此實例中,所有區域由斜紋編織構建。圖4A至圖4D展示整體夾克外殼200之後側。後側具有將面向而遠離使用者之外表面及將面向使用者之內表面。圖4B展示來自圖4A之細節。圖4A至圖4B中展示外表面。圖4C至圖4D中展示夾克200之內表面。圖4D展示來自圖4C之細節。夾克具有三個區域類型:第一區域類型Z1、第二區域類型Z2 及轉變區域ZT。在此具體實例中,當織物建構自編織機完成時,區域彼此平行且在織物建構上邊至邊延伸,如織物建構100(圖2)中所展示。織物建構中給定類型之各區域映射至服裝或其他最終產品之圖案的一部分上,其又映射至服裝或其他最終產品之一部分上。
如可見,織物建構10或100上之圖案可在該圖案上將一個給定區域分解成不同區域。換言之,對於服裝中之各區域,最終產品中存在1×或1×以上個多區域。舉例而言,織物建構100中之區域Z2用於產生服裝200中之相異區域Z1、Z2、ZT。建構中之給定區域可用於產生服裝或其他最終產品中之兩個、三個、四個或四個以上區域。
作為區域類型之實例,圖4A至圖4C展示夾克200之後側,其中第一區域類型Z1安置於夾克後部之大體中心區中。轉變區域ZT安置於第一區域類型下方且與其相鄰。其提供一個相鄰或鄰近區域至另一相鄰或鄰近區域中之屬性轉變,如本文中更詳細論述。轉變區域下方且與其相鄰的為第二區域類型Z2。如任何其他區域,多組轉變區域可存在於織物建構及所得最終產品中。
在所示實例中,在所有區域上使用相同類型之經紗。經紗平行於使用者身體之長軸(頭尾軸)定向。緯紗垂直於長軸定向。
因此,區域之屬性可根據所使用緯紗類型及/或編織類型而變化。在其他具體實例中,緯線可在區域上恆定且經線在區域上變化。在其他具體實例中經線與緯線均可變化。因此,區域屬性視不同區域中之緯紗類型、經紗類型及/或編織類型之性質而定。為了進一步說明,在任何給定建構中,當經紗可保持恆定時,其不一定需要為在經紗方向上之相同的 紗線類型。舉例而言,紗線類型可隨在經紗上移動而改變。可在紗線材料、丹尼或任何其他紗線屬性方面變化。變化形式可具有一個圖案,例如一個紗線類型可為基礎紗線類型,其中在給定多個基礎紗線類型後存在不同紗線類型。此說明於例如圖3A中。任何複數種不同紗線類型可在經紗方向上配置。
作為例示性實例,夾克200中之經紗可為聚丙烯紗線。聚丙烯為用於服裝應用之相對輕質紗線,且具有吸收水分以使其遠離使用者之服裝的優點。在夾克200中,存在多個第一區域類型Z1之區域,其由較深灰色區表示,緯紗之耐久性相對較高以提供耐久性區域類型。舉例而言,其可為高韌度耐綸,諸如70D或較高丹尼耐綸6,6或CorduraTM耐綸。存在使用較輕紗線類型之第二編織類型(諸如耐綸40D)的多個透氣性區域Z2。相比於較重丹尼耐久性區域之構造,亦可認為透氣性區域為較輕質、更柔韌的區域構造。
在不同功能區域Z1與Z2之間存在轉變區域ZT。在轉變區域ZT中,存在特定用於各相鄰區域(亦即,耐久性區域及透氣性或較輕質區域)之較重緯紗與較輕緯紗之摻合物。該等緯紗在轉變區域中之摻合沿給定相鄰區域方向漸進增加,變得與相鄰區域更像。
根據本發明之標的物,轉變區域本質上可為一或多種屬性自一側至另一側漸進變化之區域。舉例而言,其本質上在其他類型之相鄰或鄰近區域之間可具有連續、梯度或光譜屬性,使得自一個區域經由該轉變區域至另一區域存在所選擇之區域類型屬性之平穩轉變。
無需給定區域或區域組之所有屬性之轉變。舉例而言,若第 一區域具有基於紗線類型之獨特耐久性屬性及視覺效應屬性,且第二區域具有基於編織類型之稀疏性(openness)之獨特透氣性屬性及獨特視覺效應屬性,則各種轉變形式為有可能的。舉例而言,轉變區域可僅提供第一區域中之較重紗線類型至第二區域中之較輕紗線類型之平穩轉變。或者,其可僅允許第一區域類型中之較緊密編織至第二區域類型中之較稀疏編織之轉變。或者,其可僅允許例如第一區域類型中之黑色紗線至第二區域類型中之白色紗線之轉變。屬性轉變之組合亦為有可能的。舉例而言,轉變區域可允許編織稀疏性及紗線顏色之平穩轉變。或者,其可允許實例中所有屬性之轉變,即紗線類型之丹尼、編織稀疏性及紗線顏色。簡而言之,任何一或多種屬性可單獨或以任何所選擇之組合形式轉變。
轉變可以所基於的多種方式達成。舉例而言,當經紗越過轉變區域自第一區域至第二區域為恆定時,轉變區域可關於圖案中多個一或多個緯紗帶界定。(圖3A。)改變紗線類型之組成或帶間之紗線空間關係以共同提供區域之間的漸進轉變。(圖3B至圖3C。)代替緯紗之漸進聚束,或除緯紗之漸進聚束之外,經紗可以如上文(或下文)所描述之此類型式聚束以在經界定轉變區域上產生漸進轉變。
參看圖3A至圖3C,作為緯紗漸進帶之一實例,最接近第一區域Z1之帶可具有相對高百分比之與第一區域相同類型之緯紗,及相對低百分比之與第二區域相同類型之緯紗,其中帶間之百分比不同。(圖3A。)在各連續帶更接近於第二區域,百分比改變,變得與第二區域之百分比更像。漸進聚束亦可使用僅一種紗線類型達成,而非基於區域之其他特性之變化形式的第一及第二區域之紗線類型之摻合。舉例而言,帶可僅具有第 一區域類型之紗線類型且不包括第二區域類型中之任一者。第一紗線類型可與不同於第二區域之緯紗類型的另一紗線類型組合。舉例而言,另一紗線類型可為用於經線之相同的紗線類型,或完全不同於用於第一及第二區域中之任何紗線類型。
為了說明一系列其他可能性,若經紗為輕質紗線(諸如聚丙烯),則第一區域為具有高韌度紗線(諸如(但不限於)70D耐綸6,6)之耐久性區域且第二區域為包括輕質耐綸(諸如40D耐綸)之可透氣、較輕質區域。轉變區域可基於轉變區域上之漸進改變之帶中三種紗線類型中之任一者的組合。若僅使用單種紗線類型,則例如透氣性可藉由改變編織類型達成,如本文中其它地方所論述。
與紗線類型及摻合物中之變化形式組合,或呈漸進轉變之獨立形式,編織類型可自一個區域類型至另一區域類型變化。舉例而言,第一及第二區域可具有相同類型之紗線,但編織類型不同。轉變可關於自緊密編織(高織物支數)之區域至相對疏鬆編織之區域的轉變。藉由改變紗線類型及/或編織類型,漸進轉變中連續帶中之每一者可基於或可不基於使用與相鄰或連續帶中相同的紗線類型或編織類型。
此外,帶中之紗線類型無需與用於第一或第二區域類型中之任何紗線類型相同。實際上,其可為不同的,但仍可提供一個區域類型至另一區域類型之屬性漸進轉變。為了說明,若經線為聚例如丙烯,且第一區域為具有高韌度紗線(諸如70D耐綸6,6)之耐久性區域,且第二區域為具有相對輕質耐綸(諸如40D耐綸)之可透氣、較輕質區域,則轉變區域可由一組與第一及第二區域不同,但在此等區域中間具有不同丹尼及抗拉 強度之帶構建。舉例而言,接近第一區域之第一帶可為65D耐綸,更接近第二區域之連續帶可為55D耐綸,甚至更接近第二區域之第三帶可為50D耐綸等等。
視所需特性而定,轉變區域中帶之數目可在幾個至多個範圍內變化。然而,一般而言,為了提供服飾應用中之漸進轉變,具有至少三個帶之轉變區域可為適合的。然而,可能需要更精細粒度,且各提供特性之連續進展之帶數目可為4、5、6、7、8、9、10、15、20、30、40、50、100、200、300、400、500、1000、10,000或10,000以上,或其間之任何值或範圍。
一般預期,脫離編織機之織物建構在緯紗或經紗方向上之區域之邊至邊寬度將為至少1吋,以便向最終產品(諸如服裝)中之功能區域提供最小尺寸充分表面積。在許多應用中,如藉由用於帶之平行線組之高度界定之帶高度可為含有該帶之轉變區域之總高度之百分比。在許多應用中,給定帶之高度可為轉變區域高度之0.001%、0.01%、0.1%、1%、4%、6%、8%、10%、12%、14%、16%、18%、20%、22%、24%、25%、%、26%、28%、30%、32%、33%、34%、36%、38%、40%、42%、44%、48%、50%或上下。
在一些應用(例如,帳篷)中,轉變區域中任何類型或帶之區域之各種尺寸可相當大。對於一些應用,諸如用於醫療應用之織物,尺寸可相當小,例如按比例調整至奈米纖維用途。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當一個紗線類型之漂浮或面向中存在選擇性變化時,轉變中存在轉換點。舉例而言,(1)在接近第一區域之轉變區域之第一部分中,使反射第一區域中之緯紗之緯紗漂浮以將其置放於織 物之正面,及/或(2)在接近第二區域之轉變區域之第二部分中,使反射第二部分之緯紗漂浮以將其置放於織物之正面。
在某些具體實例中,屬性之漸進轉變可藉由選擇性漂浮紗線產生。舉例而言,紗線可漂浮於連續排中以界定在轉變區域中漸進地改變之離散形狀之圖案,且從而界定轉變區域中至少部分屬性之漸進轉變。此可見於例如圖2及圖4之轉變區域ZT中,且示意性地說明於圖7中。使用選擇性漂浮,轉變區域可在織物建構中自邊至邊,或其可在與織物建構邊(織物建構之柵格中之任何位置)隔開之離散區中界定。
圖案可為像素尺寸、形狀及/或間距漸進改變之像素化圖案,如在圖式中可見。提花控制可用於在織物之正面選擇性漂浮緯線。斑點之密度、尺寸或形狀或其他圖案元件可在轉變區域中漸進改變以在功能及/或視覺效應方面產生漸進轉變,如例如在圖7中可見。彼圖展示藉由使暗色緯紗組漂浮於淺色經紗組上方界定之元件116a、116b、116c、116d。其上方漂浮緯紗之經紗之數目及因此元件尺寸隨著元件之各連續排(帶)減少。此亦可見於由圖4B之夾克外殼200中之像素狀或斑點元件16a、16b及16c表示的圖案中。如在圖7之示意圖中,元件為漂浮紗線組。如在圖7中,圖4B中之緯紗為暗色且經紗為淺色。然而,在背側上,由於暗緯紗在織物正面之選擇性漂浮,因此斑點具有經紗之淺色,如由圖4D中之元件16d及16e表示。
斜紋編織法可用於提供在織物之所需側上之緯紗之選擇性漂浮。在其他具體實例中,緯線或經線可具有不同覆蓋,使得一個或另一個選擇性置放於織物之正面。
織物建構中紗線之漂浮變化可影響該織物建構之功能以及視覺屬性。舉例而言,與較高漂浮密度區相比,較低漂浮密度區可為更耐久的、更耐拉伸的及/或較不可滲透的。
概言之,本發明之轉變區域之使用在功能區域之間提供更平穩的功能摻合。其亦允許服裝中美觀性之更好管理及表達,消除一個區域至另一區域之美觀性之間的突然轉變。
圖案設計
有利地,為了消除切割、組裝及縫合多個組件之需要,圖式中所示服裝之圖案對於至少身體部分而言可以單一扁平剪裁形式形成。所示圖案允許某些區域之前部及後部摺疊成三維形狀以容納相應的身體部分。摺疊部分之邊緣對準且縫合且視情況捆在一起。舉例而言,觀察圖2及圖6之夾克外殼,耐久性區域之前部及後部及透氣性區域在此類型式中會合。然而,在一些情況下,外殼之前部及後部在對邊上不一定具有相應部分。舉例而言,對應於肩胛骨之耐久性區域後部不一定在胸部區中具有相對部分。胸部區可僅位於可透氣區域。作為另一實例,夾克前部之口袋可位於嵌入較大透氣性區域中之耐久性區域。作為另一實例,外殼之袖管部分上之肘部區可由耐久性編織物形成,而相鄰袖管部分可由透氣性編織物形成。前述區域功能用於說明之目的,且原理可適用於服裝或其他種類最終產品上之任何兩個或超過兩個功能區域類型的任意數目個組合或排列。
在調配使必須接合而產生體積空間之接縫最小化之圖案時,在適用情況下,考慮因素包括佈置映射至特定區且在後側及前側延伸 之區域類型。在所示實例中,圖案中之有輪廓部分具有經計算之角度、曲率及摺疊線以產生用於容納使用者之軀體、脖子及手臂及視情況頭部區的體積空間。更特定言之,二維圖案可利用服裝或其他物體之3D呈現而產生。一旦存在3D圖像,則可使用人工方法及/或軟體工具產生該物體之「網格」。
多邊形網格為界定多面物體在3D電腦圖形及實體模型化中之形狀的一組頂點、邊緣及面。面通常由三角形、四邊形或其他簡單凸形多邊形組成,因為此簡化呈現,但亦可由更一般凹形多邊形或具有孔之多邊形組成。多邊形網格之不同圖像用於不同應用及目標。在網格上執行之不同操作可包括布林邏輯(Boolean logic)、平滑化、簡化及許多其他操作。體積網格不同於多邊形網格之處在於其明確表示結構之表面與體積,而多邊形網格僅明確表示表面(體積為隱含的)。
各種電腦程式可用於產生初始3D透視圖,諸如圖形設計及CAD程式,包括熟知程式,諸如AdobeTM Illustrator及AutoCADTM程式。一旦產生3D透視圖,可執行「UV映射」操作,該操作可包括建網功能且可用於將3D物體顯現為2D圖案或緊密近似圖。UV映射為製造3D模型之2D影像圖像之3D模型化方法。UV映射可藉由軟體應用自動產生、藉由設計者人工進行或兩者之一定組合產生。通常,UV映射將產生,且隨後設計者將調節且將其優化以使接縫及重疊最小化。若模型為對稱的,則設計者可能重疊網格中之相對多邊形以允許兩側藉由相同表面紋理同步表示,其根據本發明之標的物轉化至相同編織區域類型。
當使用3D建模器模型產生為多邊形網格時,可產生網格中 各頂點之UV座標。一種方式為3D建模器在由一組連續連接的多邊形側界定之接縫處展開三角形或其他多邊形網格,自動在二維圖案中佈置多邊形。若網格為UV球體,則例如建模器可能將其轉型成球形展開投影。設計者可隨後自針對物體產生之網格確定用於接合及縫合邊之適當摺疊及切割線,同時使圖案在適用於編織之直線足跡中之佈置最小化。對於開放源之實例,建網軟體參見http://www.openmesh.org/
本發明之標的物預期形成服飾物品之各種方法。如本文中所使用,服飾物品或物件意謂完整服裝或其實質性部分或組件,例如軀體部分、褲腿、袖管或頭罩。一般而言,方法包括形成一種織物建構,其經組態具有用於製造服飾物品之尺寸、形狀及所選擇區域類型。因此,方法步驟包括:在編織設備上提供一組經紗,且將一組緯紗編織入經紗中以產生第一區域類型之編織區域;在設備上提供第二組緯紗,且將第二組緯紗編織入經紗中以產生第二區域類型之編織區域;在設備上提供第三組緯紗,且將第三組緯紗編織入經紗中以產生第三區域類型之編織區域。第三區域可為安置於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之間的轉變區域。所有區域均形成為單式編織建構,其中相鄰區域無縫接合在一起。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轉變區域由複數組緯紗帶組成,其共同提供第一區域類型之特性至第二區域類型之特性的漸進轉變。步驟無需以所敍述之順序或以任何特定順序執行。然而,一般而言使用習知編織機,首先編織第一區域,然後編織轉變區域,且第二區域在轉變區域之後編織,產生包夾於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之間的轉變區域。
在所預期方法中,第一及第二區域類型可藉由用於第一區域 及第二區域中之緯紗組之間的差異決定。在所預期方法中,第一及第二區域類型可藉由用於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之經紗組之間的差異決定。在所預期方法中,第一及第二區域類型可藉由用於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中之編織類型屬性之間的差異決定。
所預期方法可包括將服飾物品之圖案映射至織物建構,使得織物中之區域各自映射至服飾物品上之不同區。在所預期方法中,織物建構上之各區域可分佈於服飾物品上之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及不同區,其各自提供所選擇功能或視覺效應屬性之差異。
在編織機上完成織物建構之後,針對生產服飾物品可執行以下步驟:根據預定圖案或設計切割織物建構;且根據映射圖案或設計將織物建構組裝入服飾物件中。可使用任何形式之切割,包括剪切、衝壓或基於銳邊之其他動作;熱切割;雷射切割;及水噴射。
組裝步驟可包括摺疊織物建構中之區域以將給定類型之區域置放於服飾物件之不同側。組裝步驟可包括接合切割織物中之接縫以形成用於使用者之身體(例如袖管、腿、頭罩)之封閉體。額外元件可添加至該物品中,諸如拉鏈、搭扣、按鈕、口袋、鉤環型緊固件、熱絕緣體等。接合或添加之方法包括縫合、纏帶、膠合及熱黏結。
如上文所論述,一些具體實例涵蓋產生由一組多邊形組成之3D網格,其經排列以對應於服飾物品之3D呈現。隨後,可沿著多邊形之多個邊摺疊及/或切割織物。
為了使製造製程中之廢料最小化,織物建構之經紗或緯紗之寬度可與預期用於建構之圖案的寬度相同或緊密近似。用於對應於給定圖 案之織物建構的編織方法可以連續法建立,使得產生具有給定織物建構之重複部分之織物卷。
其他應用
應瞭解,雖然本文中所說明之產品均關於服飾物件。然而,本發明之標的物之原理可應用於所展示彼等物之外的其他服飾物件,諸如長褲及短褲、背心、鞋上部、帽子、手套等。原理亦可適用於其他物件,包括帳篷;背包;粗布袋;其他行李或運載物件;室內裝飾品;鋪墊;地板覆物;及使用編織織物之任何其他最終產品。
定義及術語
「長絲(filament)」為長度比切段纖維長得多的纖維之連續股束。所有人造纖維為長絲纖維,但唯一為長絲纖維之天然纖維為真絲。長絲具有兩種類型:單絲及多絲。
「紗線(yarn)」為天然纖維、人造纖維或呈摻合物形式之兩者組合之集束的長撚絲束及擬定絲束。其為紡織行業中紡絲法之最終產品。
術語「線(thread)」典型地用於合股紗。當藉助於紡絲後之加倍方法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紗線絞撚在一起製造合股紗時,最終產品稱作線。常見的線實例為縫紉線。
長絲、紗線或線均為絲狀結構,其在製造編織或針織物中可各自獨立地或組合使用。因此,為方便起見,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說明區別或自上下文明確,否則本說明書或隨附申請專利範圍或圖式中提及任何一個此類結構意謂包涵所有三種類型之絲狀結構。出於進一步便利性,「紗線」為本文中主要使用之如包涵紗線、線及長絲之術語。
編織或針織法之最終產品「織物(fabric)」,但本文中所使用,織物意謂編織法之最終產品。如本文所用,除非說明區別或自上下文明確,否則術語「織物」及「紡織物(textile)」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
「經紗/吋(end per inch)」或「EPI」意謂每吋編織織物之經線數目。一般而言,每吋經紗愈多,織物愈精細。
「緯紗/吋(Picks per inch)」意謂每吋編織織物之緯線數目。緯紗(pick)為單個緯線(weft thread)。一般而言,每吋緯紗愈多,織物愈精細。
「織物支數(Fabric count)」,亦稱作「紗支(yarn count)」或「線支數(thread count)」意謂在每吋編織織物中計數之經紗(warp yarn/end)及緯紗(pick yarn end/filling/weft yarn)之數目。織物支數為一平方吋織物中緯紗數目與經紗數目之倍數。
(雖然PPI、EPI或織物支數在美國可以吋量測及報導,但其亦可根據25mm或2.5cm報導,因為SI單位為國際上接受之量測單位。)
「織物密度(fabric density)」一般藉由稱為「覆蓋係數(cover factor)」之要素量測。此係數量測每吋織物之經紗數目之乘積,及所有加上每吋織物之緯紗數目之乘積中之經紗丹尼的平方根,及緯紗丹尼之平方根。因此,高覆蓋係數織物將在經紗與緯紗方向上包含相對高丹尼紗線,均編織至高-緯紗-每-吋支數。
「抗張強度(tensile strength)」為藉由壓力下之纖維、紗線或織物抵抗斷裂展示之強度。其為使用標準化測試方法(諸如針對紡織物之ASTM標準)織物在測試機器上在材料破裂之前將提供之耐性之實際磅數。
織物之「撕裂強度(tear strength)」為織物抵抗撕裂之量度。撕裂強度亦可用於說明例如在緯紗或經紗方向上測試之材料之各向異性。量測擴展現有撕裂需要之力。作為織物樣品製備之一部分,在織物中進行切割,且使用標準化測試方法(諸如針對紡織物之Elmendorf測試器及ASTM標準)量測延伸切割片需要之力。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在為解釋本發明標的物之性質而已描述且說明之部分及動作之細節、材料及配置中許多修改及變化形式為可能的,且該等修改及變化形式不脫離教示內容及其中含有之主張的精神及範疇。
出於所有目的,本文中所引用之所有專利及非專利文獻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如本文中所使用,「及/或」意謂「及」或「或」,以及「及」及「或」。另外,出於所有目的,本文中所引用之任何及所有專利及非專利文獻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上文關於任何特定實例所描述之原理可與關於其他實例中之任一或多者所描述之原理組合。因此,此實施方式不應解釋為限制意義,且檢閱本發明之後,一般技術者將瞭解可使用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概念設計之廣泛各種系統。另外,一般技術者將瞭解本文中所揭示之例示性具體實例可適合於各種組態而不背離本發明原理。
提供本發明具體實例之先前描述以使得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製造或用途本發明之創新。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容易清楚彼等具體實例之各種修改,且本文所定義之通用原理可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或範疇之 情況下應用於其他具體實例。因此,所主張的發明不意欲限於本文中展示之具體實例,但應符合與申請專利範圍之語言一致的全面範疇,其中以單數形式提及元素(諸如使用冠詞「一(a/an)」)不欲意謂「一個及僅一個」,除非特定如此陳述,否則實際上意謂「一或多個」。
一般技術者已知或稍後將知道之在本發明中描述之各種具體實例之元素之所有結構及功能等效物意欲藉由本文中描述且主張之特徵包涵。另外,本文揭示之任何內容均不意欲專用於公眾,無論申請專利範圍中是否明確地敍述此揭示內容。在美國專利法下,任何申請專利範圍元素不解釋為「方法加功能」,除非該元素明確地使用短語「用於……之方法」或「用於……之步驟」敍述。
本發明人保留對本文中所揭示之標的物之所有權利,包括主張其所有在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及精神內之權利:雖然本發明人理解申請專利範圍不為臨時專利申請案之必需組分,且因此不包括詳述的申請專利範圍,但本發明人保留主張(但不限於)至少以下標的物之權利。
Z1‧‧‧區域
Z2‧‧‧區域
10‧‧‧織物建構
15‧‧‧圖案

Claims (41)

  1. 一種包括織物建構之最終產品,其包含:緯紗及經紗之編織織物,該織物具有多個區域,所述多個區域包含至少一個代表第一所選擇屬性之第一區域類型的區域;至少一個代表第二屬性之第二區域類型的區域;及至少一個第三區域類型的區域,該第三區域為安置於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之間的一轉變區域,所有所述區域以單式編織建構之形式形成,其中相鄰區域無縫接合在一起;該第三轉變區域之至少一部分與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中之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相鄰且介於其之間;及其中該轉變區域之該部分包含緯紗及/或經紗組之多個帶,其共同提供所選擇區域類型屬性之自該第一區域經由該轉變區域至該第二區域之漸進且平穩轉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最終產品,其中用於該第一區域之該第一所選擇屬性視該第一區域中之第一紗線類型而定,且用於該第二區域之該第二所選擇屬性視該第二區域中之第二紗線類型而定,該轉變區域之所述帶包含該第一類型與該第二類型之紗線,且所述帶中之該第一紗線類型之百分比自相鄰該第一區域的所述帶至相鄰該第二區域的所述帶而漸進且平穩降低。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最終產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緯紗及/或經紗係選擇性漂浮於該轉變區域之該部分中之漸進且平穩轉變中,以在該轉變區域上產生不同功能及/或視覺效應以使所述選擇性漂浮至少部分界定屬性之漸進轉變,該轉變區域具有藉由所述選擇性漂浮而變化 的所選擇編織類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最終產品,其中藉由(1)在接近該第一區域之該轉變區域之一第一部分中,使反射該第一區域之緯紗較佳置放於該織物建構之正面,及/或(2)在接近該第二區域之該轉變區域之一第二部分中,使反射該第二區域之紗線較佳置放於該織物建構之正面,所述選擇性漂浮界定屬性之漸進轉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最終產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所述選擇性漂浮包含代表屬性之漸進轉變的提花編織組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最終產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所述選擇性漂浮界定在該轉變區域之該部分中之離散形狀圖案,該圖案在該轉變區域中且在該轉變區域上漸進變化且代表屬性之漸進平穩轉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最終產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該圖案包含在該轉變中之漸進變化的像素化圖案,所述變化包含在該轉變區域之該部分中且在該轉變區域之該部分上移動之像素尺寸、形狀及/或間距之變化,所述像素由所述選擇性漂浮所界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最終產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該轉變區域之該部分經組態而具有紗線丹尼之漸進變化,以便提供自第一區域至該第二區域之漸進平穩轉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最終產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各區域之寬度為至少4吋或上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最終產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各區域之高度為至少4吋或上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最終產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在一轉變區域中一給定帶之高度可為該轉變區域之高度的0.001%至20%或上下,以提供屬性之漸進平穩轉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最終產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第一區域/第二區域或第二區域/第一區域)之相對高度在彼此之16%至100%或上下範圍內。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最終產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該轉變區域與(i)該第一區域及/或(ii)該第二區域之相對高度在彼此之16%至10,000%或上下範圍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最終產品,其進一步在該織物建構中包含一第四區域,該第四區域具有代表不同於該第一區域類型或該第二區域類型之一所選擇屬性的一第四區域類型,且一轉變區域之至少一部分與該第四區域相鄰,其提供該第四所選擇屬性之自該第四區域至區域類型不同於該第四區域之一其他區域的漸近平穩轉變,該轉變區域之該部分與該第四區域及該其他區域相鄰且介於其之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最終產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該第一區域類型之所選擇屬性為相對高彈性,且該第二區域類型之所選擇屬性為相對高耐久性,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藉此在彈性及耐久性上不同。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最終產品,其中該最終產品包含一服飾或鞋類物品,其包含編織或非編織紡織物之多個層,其中之一個層為該織物建構且其中另一層為防水可透氣紡織物層,所述層至少部分為共延伸的。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最終產品,其中該最終產品包含一服飾或鞋類物品,且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該第一區域、該第二區域及該第三轉變區域對應於使用者之身體的所選擇區,至少兩個區域具有不同編織類型。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最終產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該第一區域包含安置於相對高磨耗區之耐久性區域類型,該相對高磨耗區包含肩部、上背、鎖骨至上胸部、肘部、臂袖、腿袖、口袋、拉鏈、臀部及/或膝部區,且該第二區域包含安置於身體撓曲或彎曲之身體關節處的相對低耐久性且更為彈性的一區域。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最終產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該第二區域或該第四區域包含透氣性區域類型,該透氣性區域類型所安置的區包含中至低胸部、腹部、中至下背之區及/或腋窩區。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最終產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安置於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之間之該轉變區域之該部分提供在該轉變區域上之自彈性的一第一區域類型至相對非彈性的一第二區域類型之漸進轉變,且所述區域經由在該轉變區域之該部分中之所述帶上改變彈性紗線類型之紗線比例而轉變。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最終產品,其中該最終產品包含一服飾物品,且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任何給定類型之一區域在該服飾物品之前側具有一部分且在該服飾物品之後側具有另一部分,所述部分在該織物建構中彼此相鄰且無縫編織在一起。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最終產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該提花組態 包含視覺效應之漸進平穩轉變。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最終產品,其中該織物建構包含斜紋編織。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最終產品,其中該第一區域類型之針對耐久性的抗張強度比該第二區域之抗張強度強至少10%。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最終產品,其中該第一區域類型之針對耐久性之撕裂強度比該第二區域之撕裂強度強至少10%。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最終產品,其中該第一區域在該織物之遠離該織物的周界且不自該織物之一邊延伸至一邊的部分中隔離。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最終產品,其中該織物包含選自雙層布、雙層編織物及雙面建構之群的多層構造。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最終產品,其中該織物之該第一區域類型包含具有絨毛表面之切割起毛編織。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最終產品,其中物品包含一帳篷。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之最終產品,其中該第一所選擇屬性為透氣性,該第二區域類型具有相對較小的透氣性。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最終產品,其中該第二所選擇屬性包含針對顏色或陰影之視覺屬性,其比用於該第一區域類型之顏色或陰影深。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最終產品,其中該第一區域類型進一步代表耐久性之第三所選擇屬性,該第一區域類型之耐久性比該第二區域類型之耐久性相對較小。
  33. 一種製造一最終產品的方法,該最終產品選自鞋類、服飾、帳篷、背包及行李物件之物品之群;該物品之至少一部分包含一織物建構,該 方法包含:編織織物建構,其包含以下步驟:在編織設備上提供一組經紗,且將一組緯紗編織入所述經紗中以產生代表第一所選擇屬性之第一區域類型的編織區域;在該設備上提供第二組緯紗,且將該第二組緯紗編織入所述經紗中以產生代表第二所選擇屬性之第二區域類型的編織區域;在該設備上提供第三組緯紗,且將該第三組緯紗編織入所述經紗中以產生第三區域類型的編織區域,該第三區域為安置於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之間的轉變區域,所有所述區域以單式編織建構之形式形成,其中相鄰區域無縫接合在一起,該第三轉變區域之至少一部分與該第一區域及該第二區域中之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相鄰且介於其之間,該轉變區域提供自第一所選擇屬性類型至第二所選擇屬性類型之漸進且平穩轉變;及其中該轉變區域之該部分包含緯紗及/或經紗組之多個帶,其共同提供該第一區域類型之該第一所選擇屬性之特性向該第二區域類型之該第二所選擇屬性之特性的漸進轉變;及將用於該物品之一圖案映射至該織物建構上,該圖案提供一單一扁平剪裁形式,其中所述區域中一定區域之相鄰部分可被剪裁成單式結構且隨後被摺疊來將邊緣對準以形成用於該物品之三維形狀,其中所述相鄰部分中之一者變成安置於該單式結構之一前側上,且所述相鄰部分中之另一者變成安置於該單式結構之一後側上。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剪裁該圖案並接合所述 邊緣以形成該物品之形狀。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使用多臂編織機(Dobby weaving machine)來編織。
  36. 一種服飾或鞋類物品,其包含:織物建構,其包含:緯紗及經紗之單式編織織物,該織物具有界定多個區域之周界,所述多個區域包含至少一個代表第一所選擇屬性之第一區域類型的區域及至少一個第二區域類型的區域,該第二區域為具有與該第一區域相鄰安置之至少一部分的一轉變區域,兩個區域在該單式編織織物中無縫接合在一起;及其中該轉變區域包含緯紗及/或經紗組之多個帶,其共同提供該第一所選擇屬性之自該第一區域經由該轉變區域之漸進且平穩轉變;及其中該第一區域或該第二區域在該織物之遠離該織物的周界且不自該織物之一邊延伸至一邊的部分中隔離。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之服飾或鞋類物品,其中該織物之該第一區域包含選自雙層布、雙層編織物及雙面建構之群的多層構造。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之服飾或鞋類物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該第一區域類型之屬性為彈性,且該第二轉變區域自彈性之該屬性漸進且平穩轉變至耐久性之一第二所選擇屬性。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之服飾或鞋類物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該緯紗及/或經紗係選擇性漂浮於該第二轉變區域之該部分中之漸進轉變中,以在該轉變區域上產生不同功能及/或視覺效應,從而使得所述選 擇性漂浮至少部分界定屬性之漸進轉變,且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所述選擇性漂浮包含將屬性之漸進平穩轉變界定為在一給定編織類型中之變化的提花編織組態。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之服飾或鞋類物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所述選擇性漂浮界定在該轉變區域之該部分中之離散形狀圖案,該圖案至少部分地在該轉變區域中且在該轉變區域上漸進變化且代表屬性之漸進轉變。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之服飾或鞋類物品,其中在該織物建構中該圖案包含在該轉變區域之該部分中之漸進且平穩變化的像素化圖案,所述變化包含在該轉變區域之該部分中且在該轉變區域之該部分上移動之像素尺寸、形狀及/或間距之變化,所述像素由在統一編織類型中之所述選擇性漂浮所代表。
TW104114387A 2014-05-09 2015-05-06 多區域之單式編織織物建構 TWI6177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91293P 2014-05-09 2014-05-09
US61/991,293 2014-05-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5909A TW201615909A (zh) 2016-05-01
TWI617709B true TWI617709B (zh) 2018-03-11

Family

ID=54392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4387A TWI617709B (zh) 2014-05-09 2015-05-06 多區域之單式編織織物建構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060054B2 (zh)
EP (1) EP3140442A4 (zh)
JP (1) JP6562952B2 (zh)
KR (1) KR101929645B1 (zh)
CN (2) CN108720139B (zh)
HK (1) HK1258236A1 (zh)
TW (1) TWI617709B (zh)
WO (1) WO20151713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23564B1 (fr) * 2014-07-11 2017-03-24 Perrin & Fils Tissu et article d'habillement comprenant des zones de compression et methode d'obtention d'un tel tissu.
JP2017518443A (ja) 2015-04-30 2017-07-06 ザ ノース フェイス アパレル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The North Face Apparel Corp. 断熱充填材料のためのバッフル構築体
CA2986908A1 (en) * 2015-06-02 2016-12-08 Gsm (Operations) Pty Ltd Clothing articles especially useful for aquatic activities
CN105442154B (zh) * 2015-12-15 2017-05-10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三维预制体织造方法
DE102016001411B4 (de) * 2016-02-09 2020-02-06 Hans-Martin Knerr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chuhschafts
US10973268B2 (en) * 2016-08-25 2021-04-13 Nike, Inc. Garment with zoned insulation and variable air permeability
WO2018071641A1 (en) * 2016-10-13 2018-04-19 Danaher Thomas Non-seamed sheeting fabric having a cool portion and a warm portion
US20180279694A1 (en) * 2016-11-03 2018-10-04 Fox Head, Inc. Base layer of a garment
US10121100B2 (en) 2016-12-20 2018-11-06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Two piece transaction card having fabric inlay
WO2018129051A1 (en) 2017-01-04 2018-07-12 Advanced Functional Fabrics Of America Uniquely identifiable articles of fabric and social networks employing them
WO2019240867A1 (en) * 2018-06-10 2019-12-19 Advanced Functional Fabrics Of America Uniquely identifiable articles of fabric configure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CN107541834A (zh) * 2017-10-20 2018-01-05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具有拓扑结构的三维蜂窝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WO2019147966A1 (en) 2018-01-26 2019-08-01 Quantum Materials, Llc Shoe components having varying modulus zones
DE102018205136A1 (de) * 2018-04-05 2019-10-10 Adidas Ag Bekleidungsartikel
IT201800005281A1 (it) * 2018-05-11 2019-11-11 Metodo di tessitura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articoli indossabili con specifica composizione zona per zona
US11313056B2 (en) * 2018-05-30 2022-04-26 Nike, Inc. Woven garment with grip yarns
CN109208162B (zh) * 2018-08-17 2021-04-27 华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进线调节方法
US11930865B2 (en) * 2018-12-21 2024-03-19 Levi Strauss & Co. Garment with zonal stretch weaving
USD923944S1 (en) * 2019-03-20 2021-07-06 The North Face Apparel Corp. Baffled material for apparel
US11358075B2 (en) * 2019-04-11 2022-06-14 Argo-Hytos Group Ag Fabric layer, flat material, filter element, filter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fabric layer
IL287322B1 (en) * 2019-04-18 2024-04-01 Delta Galil Ind Ltd A garment with a terry knit fabric adjacent to a non terry knit fabric
USD940962S1 (en) 2019-05-30 2022-01-11 Camelbak Products, Llc Backpack
EP3754101A1 (en) * 2019-06-19 2020-12-23 SEI S.p.A. Laser finishing method for providing a finishing pattern on a fabric
US11093809B2 (en) 2019-08-05 2021-08-17 Advanced Functional Fabrics Of America Machine-readable tape
WO2021050296A1 (en) * 2019-09-13 2021-03-18 Knorr Ventures, LLC Tartan encoding and decoding system
WO2021181418A1 (en) * 2020-03-11 2021-09-16 Devaraj Vikram Krishna Terry fabric with non-uniform/ differential pick density and method thereof
TWI802807B (zh) * 2020-07-23 2023-05-21 大力卜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鞋子部件模型的方法及設計鞋子的方法
US20220064825A1 (en) * 2020-09-01 2022-03-03 Casper Sleep Inc. Light woven sheet
CN113026226B (zh) * 2021-03-12 2022-12-23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服装缝制用模板、卷绕装置及缝制方法
US20230367292A1 (en) * 2022-05-11 2023-11-16 SXD,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 zero-waste design pattern and reduction in material wast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70412A1 (en) * 2009-09-18 2011-03-24 Ly John T Variegated Ripstop
US20120037263A1 (en) * 2010-08-16 2012-02-16 Cassie Malloy Non-kinking self-wrapping woven sleev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TWM452973U (zh) * 2012-11-20 2013-05-11 Sun May Labels Ind Co Ltd 一體成型鞋面結構改良
US20130217288A1 (en) * 2012-02-17 2013-08-22 Nike, Inc. Architectrally Enforced Deni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8559A (en) 1925-09-15 1927-03-10 Jacques Rodier An improved method of spinning, and yarn used in such method
FR2095158A5 (en) 1971-06-18 1972-02-04 Billon Freres Garments - having leg or arm apertures knitted on a raschel machine
JPS5225164A (en) * 1975-08-18 1977-02-24 Unitika Ltd Method of producing special textile
JPS60462B2 (ja) 1979-05-04 1985-01-08 東レ株式会社 特殊風合織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57143564A (en) * 1981-02-28 1982-09-04 Toukou Kasen Kogyo Kk Production of garment
CH655430B (zh) * 1983-04-27 1986-04-30
US4649573A (en) * 1985-05-20 1987-03-17 Yen Su Y S Garment pattern and article of clothing
JPH0657584A (ja) * 1992-08-11 1994-03-01 Kanebo Ltd 無境柄の織地
US5604997A (en) * 1995-02-24 1997-02-25 Nike, Inc. Shoe upp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EP0819188B1 (de) * 1995-04-06 2000-06-21 Alexander Büsgen Verfahren zum weben einer drei-dimensional geformten gewebezone
US5692319A (en) 1995-06-07 1997-12-02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360° wrap fit closure system
JP3023354B2 (ja) * 1998-04-22 2000-03-21 株式会社ワコール 体型補整機能または筋肉サポート機能を有する衣類
US5978966A (en) * 1998-09-11 1999-11-09 Dicker; Timothy P. Energy expenditure garment
US6474367B1 (en) 1998-09-21 2002-11-05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 Full-fashioned garment in a fabric and optionally having intelligence capability
US6299962B1 (en) 1998-12-22 2001-10-09 Reebok International Ltd. Article of footwear
US6029376A (en) 1998-12-23 2000-02-29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JP2000345446A (ja) * 1999-06-04 2000-12-12 Yoshida Sengyo:Kk 伸縮性織物
EP1091030B1 (de) 1999-09-17 2003-11-26 Sattler AG Markisenstoff
US20050037844A1 (en) 2002-10-30 2005-02-17 Nike, Inc. Sigils for use with apparel
US6367168B1 (en) 2000-07-26 2002-04-09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luding a tented upper
JP2003193348A (ja) * 2001-12-18 2003-07-09 Kikuchi Kogyo Kk シートベルト用ウェビング及びシートベルト用ウェビングの製造方法
US7845022B1 (en) 2002-02-14 2010-12-07 Nike, Inc. Deposition of electronic circuits on fibers and other materials
BE1014721A5 (nl) * 2002-03-22 2004-03-02 Wiele Michel Van De Nv Werkwijze en weefmachine voor het weven van weefsels met poollussen.
AU2003288938A1 (en) 2002-10-30 2004-06-07 Nike International Ltd. Clothes with tracking marks for computer games
US8206219B2 (en) 2002-10-30 2012-06-26 Nike, Inc. Interactive gaming apparel for interactive gaming
FR2847127B1 (fr) 2002-11-14 2005-02-11 Jean Pierre Lopez Vetement pour le haut du corps essentiellement constitue d'une piece, et procede de confection d'un tel vetement
US6584707B1 (en) 2002-11-20 2003-07-01 Nike, Inc. Athletic shoe with an adjustable sizing system
US6910288B2 (en) 2002-12-18 2005-06-28 Nike, Inc. Footwear incorporating a textile with fusible filaments and fibers
US6889451B2 (en) 2003-04-23 2005-05-10 Mike, Inc. Fluid system with internal filter
US7047668B2 (en) 2003-07-24 2006-05-23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n upper with a polymer layer
JP2005087611A (ja) 2003-09-19 2005-04-07 Daiwa Seiko Inc 釣り用ウエ−ダ
US7435264B2 (en) 2003-11-12 2008-10-14 Milliken & Company Sculptured and etched textile having shade contrast corresponding to surface etched regions
US7437774B2 (en) * 2004-03-19 2008-10-21 Nike, Inc. Article of apparel incorporating a zoned modifiable textile structure
US7155846B2 (en) 2004-06-03 2007-01-02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exterior ribs
US7568298B2 (en) * 2004-06-24 2009-08-04 Dashamerica, Inc. Engineered fabric with tightening channels
US7204042B2 (en) 2004-06-28 2007-04-17 Nike, Inc. Integrated woven upper region and lacing system
US7293371B2 (en) 2004-09-22 2007-11-13 Nike, Inc. Woven shoe with integral lace loops
US20060101674A1 (en) 2004-11-18 2006-05-18 Nike International Ltd.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powered elements and shaped power source
US7836608B2 (en) 2004-12-06 2010-11-23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formed of multiple links
WO2006080027A1 (en) * 2005-01-28 2006-08-03 Devson Singh Yengkhom A seamless garment
US9332792B2 (en) * 2005-02-17 2016-05-10 Nike, Inc. Articles of apparel utilizing targeted venting or heat retention zones that may be defined based on thermal profiles
US7428772B2 (en) * 2005-05-19 2008-09-30 Mmi-Ipco, Llc Engineered fabric articles
US7637032B2 (en) * 2005-07-29 2009-12-29 Nike, Inc. Footwear structure with textile upper member
US7500323B2 (en) 2005-08-15 2009-03-10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luding a fastening system
JP5367261B2 (ja) 2005-12-26 2013-12-11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部分的に異なるストレッチ性を有する布帛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904671B2 (en) 2006-05-25 2014-12-09 Nike, Inc. Footwear incorporating a tensile element with a deposition layer
US8051586B2 (en) 2006-07-07 2011-11-08 Nike, Inc. Customization system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US7832117B2 (en) 2006-07-17 2010-11-16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luding full length composite plate
JP5209868B2 (ja) 2006-11-14 2013-06-12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部分的に異なる通気度を有する布帛、その布帛を用いた衣類、および布帛の製造方法
US7743531B2 (en) 2006-12-20 2010-06-29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expandable heel portion
US8021735B2 (en) 2007-01-08 2011-09-20 Xymid, Llc Stitchbonded fabric with a substrate having diverse regional properties
JP2010111953A (ja) 2007-02-13 2010-05-20 Miyake Design Jimusho:Kk 着色織布
US8302233B2 (en) 2007-09-11 2012-11-06 Nike, Inc. Method of making an article of footwear and apparatus
US20090068908A1 (en) 2007-09-12 2009-03-12 Maidenform, Inc. Fabric having a thermoplastic fusible yarn, process of making a fabric containing a thermoplastic fusible yarn, and fabric article formed with a fabric containing a thermoplastic fusible yarn
US7941942B2 (en) 2007-09-13 2011-05-17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luding a composite upper
US8037621B2 (en) 2007-09-13 2011-10-18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luding a woven strap system
US8051585B2 (en) 2008-11-06 2011-11-08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trips
US20100199520A1 (en) 2009-02-06 2010-08-12 Nike, Inc. Textured Thermoplastic Non-Woven Elements
US20100199406A1 (en) 2009-02-06 2010-08-12 Nike, Inc. Thermoplastic Non-Woven Textile Elements
US7836917B1 (en) 2009-11-18 2010-11-23 Paradox LLC Weaving connectors for three dimensional textile products
US7836918B1 (en) * 2009-11-18 2010-11-23 Paradox LLC Process for imparting high stretch, recovery and modulus into a woven fabric
US7841369B1 (en) * 2009-11-18 2010-11-30 vParadox LLC Weaving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a full fashioned woven stretch garment with load carriage capability
BE1019155A3 (nl) * 2010-01-15 2012-04-03 Wiele Michel Van De Nv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weefsels met minstens twee verschillende poolhoogtes in een zelfde poolrij.
US8893406B2 (en) 2010-02-09 2014-11-25 Nike, Inc. Footwear component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US8522471B2 (en) 2010-06-25 2013-09-03 Pacific Aerospace & Electronics, Inc. Firearms and firearm components comprising bonded multi-metallic materials; methods of manufacture
US8800172B2 (en) 2011-04-04 2014-08-12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knit upper with a polymer layer
CN103857597B (zh) 2011-08-30 2016-02-17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编织包
US9119438B2 (en) 2011-12-05 2015-09-01 Nike, Inc. Sole member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WO2013112712A1 (en) 2012-01-24 2013-08-01 Nike International Ltd. Multiple layer weaving
US20130196100A1 (en) 2012-01-26 2013-08-01 Nike, Inc. Three-Dimensional Bag With Affixed Seams
WO2013148244A1 (en) 2012-03-27 2013-10-03 Under Armour, Inc. 3 dimensionally woven footwear
US20160270474A9 (en) 2012-03-27 2016-09-22 Under Armour, Inc. Footwear including woven upper
US20130260104A1 (en) 2012-04-03 2013-10-03 Nike, Inc. Yarns, Threads, And Textiles Incorporating A Thermoplastic Polymer Material
WO2014100819A1 (en) 2012-12-21 2014-06-26 Nike International Ltd. Woven footwear upper with lockout
US9241537B2 (en) 2013-01-15 2016-01-26 Nike, Inc. Spacer textile material with tensile strands that intersect
US9410857B2 (en) 2013-03-15 2016-08-09 Nik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athletic activity
EP3086943A4 (en) * 2013-12-23 2017-10-04 The North Face Apparel Corporation Textile constructs formed with fusible filamen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70412A1 (en) * 2009-09-18 2011-03-24 Ly John T Variegated Ripstop
US20120037263A1 (en) * 2010-08-16 2012-02-16 Cassie Malloy Non-kinking self-wrapping woven sleev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US20130217288A1 (en) * 2012-02-17 2013-08-22 Nike, Inc. Architectrally Enforced Denim
TWM452973U (zh) * 2012-11-20 2013-05-11 Sun May Labels Ind Co Ltd 一體成型鞋面結構改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62952B2 (ja) 2019-08-21
CN106661782B (zh) 2018-06-29
US10060054B2 (en) 2018-08-28
CN106661782A (zh) 2017-05-10
CN108720139B (zh) 2020-06-02
CN108720139A (zh) 2018-11-02
TW201615909A (zh) 2016-05-01
EP3140442A4 (en) 2018-01-24
KR20160149304A (ko) 2016-12-27
US20170233904A1 (en) 2017-08-17
EP3140442A1 (en) 2017-03-15
HK1258236A1 (zh) 2019-11-08
WO2015171363A1 (en) 2015-11-12
JP2017524833A (ja) 2017-08-31
KR101929645B1 (ko) 2018-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7709B (zh) 多區域之單式編織織物建構
TWI680213B (zh) 用於絕熱性填充材料之隔體構造及其製造方法
CN102630259B (zh) 杂色防撕裂布
TW201804041A (zh) 一種立體織物
KR20170100955A (ko) 무봉제용 튜브형 직물원단 및 그를 이용한 용도
CN213013265U (zh) 一种八层纱布提花面料、空调被及织物产品
JP5727685B1 (ja) 織布および織布の製造方法
CN108360121A (zh) 一种具有充棉立体效果的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CN215620576U (zh) 一种柔软弹性型雪纺面料
CN212199588U (zh) 一种乔其多层复合织造透气纱
CN207889276U (zh) 非双轴泡泡布面料
JP2015218426A (ja) 織布および織布の製造方法
JP2003055862A (ja) キルティング状布帛
JP2006009190A (ja) 網目組織を備えたリボン
CN115302898A (zh) 一种抗皱防水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38108A (zh) 一种基于一体织造成型技术的提花短裙的成型方法
CN111764019A (zh) 一种具有填充结构的弹性面料
TWM500780U (zh) 雙層間隔緹花織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