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7297B - Absorber manufactur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Absorber manufactur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7297B
TWI617297B TW103104309A TW103104309A TWI617297B TW I617297 B TWI617297 B TW I617297B TW 103104309 A TW103104309 A TW 103104309A TW 103104309 A TW103104309 A TW 103104309A TW I617297 B TWI617297 B TW I6172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ent body
partition member
absorben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body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4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40738A (zh
Inventor
Yasuhiro Umeki
Tomoyuki Motegi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40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0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7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729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617Making absorbent pads from fibres or pulverulent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reatment of the fibres
    • A61F13/15658Forming continuous, e.g. composite, fibrous webs, e.g.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pulverulent material on par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07Mechanical treatment, e.g. notching, twisting, compressing, shaping
    • A61F13/15723Partitioning batts; Cut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2013/15821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係將包含纖維材料之吸收體材料與氣流一併供給至管道內並使該吸收體材料堆積在配置於轉筒之周面之凹部內者,且於上述管道之內部配置調整上述吸收體材料之供給方向之分隔構件,於上述分隔構件之上述吸收體材料之供給側之前端部包含防止吸收體材料附著之器件。

Description

吸收體之製造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經期衛生棉或失禁護墊、拋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
作為用於經期衛生棉或失禁護墊、拋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已知有如下方法,即,利用積纖機使沿管道內與空氣流一併供給之纖維材料等吸收體材料堆積,將其堆積而成之積纖體直接或者以紙或透氣性之不織布等被覆而製成吸收體。
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積纖體製造裝置,其包括:主轉筒,其於周面具有主積纖凹部;主供給管道,其向主積纖凹部供給纖維;副轉筒,其於周面具有小於主積纖凹部之副積纖凹部;及副供給管道,其向副積纖凹部供給纖維。
該積纖體製造裝置於主供給管道之管路中央部分具有吸水性聚合物之聚合物供給管,可自聚合物供給管向主供給管道內供給吸水性聚合物。於聚合物供給管之下方具有限制所供給之吸水性聚合物之流動方向之分隔構件。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16727號公報
本發明提供一種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係將包含纖維材料之吸 收體材料與氣流一併供給至管道內並使該吸收體材料堆積在配置於轉筒之周面之凹部內者,且於上述管道之內部配置調整上述吸收體材料之供給方向之分隔構件,於上述分隔構件之上述吸收體材料之供給側之前端部包含防止吸收體材料附著之器件。
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特徵及優點當可適當參照隨附圖式並根據下述記載而變得更加明確。
5‧‧‧吸收體
9‧‧‧被覆片材
10‧‧‧吸收體之製造裝置
20‧‧‧解纖機
21‧‧‧外殼
22‧‧‧旋轉刀
23、24‧‧‧開口部
30‧‧‧管道
30a‧‧‧一端部
30b‧‧‧另一端部
31‧‧‧吸水性聚合物供給部
33‧‧‧分隔構件
34‧‧‧前端部
35‧‧‧防止吸收體材料附著之器件
36‧‧‧孔
37‧‧‧空腔
38‧‧‧配管
41‧‧‧積纖用凹部
42‧‧‧轉筒
51‧‧‧紙漿片材
52‧‧‧紙漿纖維
53‧‧‧吸水性聚合物
54‧‧‧吸收體材料
70‧‧‧真空輸送機
A‧‧‧箭頭
B、C、D‧‧‧空間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的剖面圖。
圖2(a)係圖1所示之製造裝置之放大部分剖面圖,(b)係(a)中之X部所示之分隔構件之前端部之放大剖面圖。
圖3係自於管道內流動之氣流之上游側朝向下游側觀察分隔構件之前端部的前視圖。
圖4係配置於分隔構件之前端部之防止吸收體材料附著之器件之各種孔之剖面圖,(a)係表示矩形剖面之孔之剖面圖,(b)係表示朝向吹出方向而孔徑變寬之梯形剖面之孔之剖面圖,(c)係表示朝向吹出方向而孔徑變窄之梯形剖面之孔之剖面圖。
本發明係與解決如下問題相關:於使吸收體材料逐漸堆積於轉筒之凹部時,在配置於管道內之分隔構件之前端部形成吸收體材料之紙漿纖維之塊。
以下,一面參照圖1及圖2,一面對本發明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吸收體之製造裝置10係將包含纖維材料之吸收體材料54與氣流一併通過管道30內而供給並使該吸收體材料54堆積在配置於轉筒42之周面之凹部(以下,亦稱為積纖用凹部)41內者。於管道30 之內部配置有調整吸收體材料54之供給方向之分隔構件33。本實施形態之吸收體材料54係使用紙漿纖維52、進而吸水性聚合物53作為纖維材料。
製造裝置10之前段包含:解纖機20,其將自紙漿原片(未圖示)抽出之紙漿片材51解纖而獲得紙漿纖維52;及管道30,其成為隨著氣流搬送自解纖機20送出之紙漿纖維52之路徑。
解纖機20係將紙漿片材51解纖而獲得紙漿纖維52者。例如,該解纖機20包含:外殼21;旋轉刀22,其配置於外殼21內且刮擦紙漿片材51之端部;開口部23,其設置於外殼21且供導入紙漿片材51;及開口部24,其供排出紙漿纖維52。
管道30係其一端部30a連接於解纖機20之開口部24,其另一端部30b覆蓋轉筒42之外周面之一部分。
於管道30配置有在其流路之寬度方向中央部分供給作為吸收體材料之吸水性聚合物53之吸水性聚合物供給部31。於管道30內且吸水性聚合物供給部31之下方配置有限制所供給之紙漿纖維52及吸水性聚合物53之流動方向之分隔構件33。
於管道30內,吸水性聚合物供給部31將吸水性聚合物53供給至分隔構件33上方。分隔構件33限制所供給之紙漿纖維52及吸水性聚合物53之流動方向。因此,於管道30內吸水性聚合物53與紙漿纖維52一併隨著氣流向轉筒42方向被搬送。
詳細而言,分隔構件33將管道30之流路上下分隔,且使分隔構件33下方側供紙漿纖維52流動,使分隔構件33上方側供紙漿纖維52與吸水性聚合物53流動。即,藉由分隔構件33將管道30之流路分成上下兩部分。該分隔構件33係固定於管道30之側壁。
由於藉由分隔構件33限制供給至管道30內部之吸水性聚合物53之流動方向,故可藉由在分隔構件33之下部側流動之包含紙漿纖維52 之氣流於積纖用凹部41形成包含紙漿纖維52且實質上不含該吸水性聚合物53之過濾層。在形成有該過濾層之狀態下,藉由包含紙漿纖維52與吸水性聚合物53之氣流而使吸收體材料54堆積,故吸水性聚合物53不直接接觸於成為積纖用凹部41之底面部之網板(mesh plate)(未圖示),而可防止由吸水性聚合物53導致之網板之堵塞。
作為積纖機之上述轉筒42使由解纖機20進行解纖而獲得之紙漿纖維52與氣流一併通過管道30而供給,且使包含紙漿纖維52之吸收體材料54堆積,從而獲得與所需形狀之式樣吻合之作為積纖體之吸收體5。
轉筒42例如於周面以特定間隔形成有複數個積纖用凹部41。朝向該轉筒42之周面供給於管道30內搬送來之吸收體材料54(紙漿纖維52、吸水性聚合物53)(為了方便起見,以箭頭表示),並使其堆積於積纖用凹部41。
轉筒42具有圓筒形,藉由未圖示之驅動裝置,沿圖中之箭頭A方向以與生產線之生產速度對應之圓周速度旋轉驅動。於轉筒42之外周面具有與製造之吸收體5之形狀對應之形狀之積纖用凹部41、41、...。轉筒42係具有積纖用凹部41之外側之部分沿箭頭A方向旋轉,形成有空間B、C、D之中央之部分不旋轉。堆積於積纖用凹部41之吸收體5例如用於經期衛生棉或失禁護墊等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因此,上述積纖用凹部41之形狀係配合於吸收體5之形狀而決定。即,以於吸收體5之所需部位形成凸部或凹部之方式,決定上述積纖用凹部41之形狀。再者,積纖用凹部41之形狀並不限制於此,深度亦可固定,又,亦可沿著轉筒42之外周面連續地形成。
於轉筒42連接有未圖示之抽氣風扇,藉由該抽氣風扇之驅動,將轉筒42內分隔所得之空間B維持為負壓。藉由該空間B之負壓,而於管道30內產生空氣流,使來自解纖機20之吸收體材料54為飛散狀 態。各個積纖用凹部41之至少底面部如上所述般由網板等構成,具有多個微孔。於各個積纖用凹部41通過被維持為負壓之空間B期間,該網板之微孔作為抽吸孔發揮功能。空間B位於轉筒42中之由管道30覆蓋之部分之背面側。空間B係於通過由管道30覆蓋之部分之積纖用凹部41產生較強之抽吸力,藉此使吸收體材料54堆積於積纖用凹部41,或者於管道30內產生搬送吸收體材料54之氣流。為了將堆積物或吸收體一面穩定地保持於積纖用凹部41內一面搬送,亦可將空間C維持為負壓,於該情形時,空間C係維持為較空間B更低之負壓程度。
而且,搬送於上述管道30內流來之吸收體材料54之空氣流係藉由來自位於空間B上之積纖用凹部41之抽吸,而朝向轉筒42之外周面被引導。
進而,製造裝置10包括作為轉印搬送機構的真空輸送機70,該真空輸送機70將吸收體5自積纖用凹部41脫模並轉印至包含透水性之薄紙或不織布之被覆片材9。再者,雖未圖示,但亦可將吸收體5之下方之被覆片材9之側部折回而被覆吸收體5之上下表面,製造裝置10亦可包括進行此種動作之被覆機構。又,除被覆片材9以外,亦可另外供給片材而被覆吸收體5之上下表面。
上述吸收體材料54可無限制地使用經期衛生棉或拋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中所使用之各種材料,且至少包含纖維材料。作為纖維材料,例如,除將紙漿片材解纖而獲得之紙漿纖維以外,亦可使用嫘縈纖維、棉纖維等纖維素纖維之短纖維、或聚乙烯等合纖纖維之短纖維等。該等纖維材料可單獨使用1種或者組合2種以上使用。又,作為吸收體材料54,可進而使用吸水性聚合物。
上述纖維材料中除包含上述紙漿纖維52以外,亦可包含合纖纖維。既存在於紙漿片材51中混有合纖纖維之狀態之情形,亦可與將合纖纖維解纖所得之紙漿纖維混合而供給。於圖1中係自解纖機20直接 供給至管道30,但亦可將解纖後之紙漿積存於儲罐(未圖示),而自該儲罐供給至管道30。亦可將合纖(短纖維)亦供給至該儲罐並進行混合。
繼而,對上述分隔構件33詳細地進行說明。
如圖2及圖3所示,於分隔構件33之吸收體材料之供給側(上游側)之前端部34包含防止吸收體材料附著之器件。前端部34形成為曲面形狀。例如,曲面之剖面形狀係形成為半徑3mm之半圓形狀。
該半徑為1mm以上,而且為50mm以下,較佳為30mm以下,更具體而言,設為1mm以上且50mm以下,較佳為1mm以上且30mm以下。只要上述前端部34具有曲面形狀,則其剖面形狀並不限定於上述半圓形狀,但較佳為設為半圓形狀。藉由設為此種前端形狀,可不較大程度地擾亂管道30內之氣流而搬送紙漿纖維52或吸水性聚合物53。又,分隔構件33之表面較佳為例如選擇如與纖維之摩擦係數較小之材料或者以摩擦係數變小之方式進行加工而使表面光滑,以不鉤住纖維。尤其,分隔構件33之前端部34較佳為以此方式進行加工。通常,分隔構件33係使用將厚度為0.5mm至2.0mm左右之板體加工成所需形狀所得者。例如,作為如不擾亂於管道30內流動之氣流之形狀,較佳為翼形狀,但只要為如不擾亂管道30內之氣流之形狀,則亦可並非翼形狀。再者,分隔構件33亦可設為例如上下游端側可相對於管道30之側壁向上下方向活動。
上述防止吸收體材料附著之器件35係自分隔構件33之內部向外部吹出氣體之器件,具體而言,於分隔構件33之前端部34包含自其內部向外部吹出氣體之複數個孔36、及配置於分隔構件33之內部之寬度方向之空腔37。該空腔37係由在分隔構件33之內部與其他空腔隔開之單獨之空間構成。又,上述複數個孔36構成為自空腔37連通至外部。分隔構件33之內部整體上成為空腔,但就加壓之空間之容積變小而抑 制所需之壓縮空氣之量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如圖2(b)所示般形成於前端部34內之空腔37與其他空腔隔開。複數個孔36係例如沿著分隔構件33之寬度方向等間隔地配置成3行。各孔36之孔徑為0.5mm以上,較佳為1mm以上,而且為2mm以下,較佳為1.5mm以下,更具體而言,設為0.5mm以上且2mm以下,較佳為1mm以上且1.5mm以下。關於孔36之間距,於例如孔徑為1mm之情形時設為3mm。就前端部34之強度方面及孔36加工時之加工穩定性之觀點而言,間距較佳為孔徑之2倍以上。進而,為了防止纖維材料附著於前端部34,較理想為於寬度方向上大致均勻地噴出空氣。因此,間距較佳為不超過孔徑之5倍。
又,孔36係只要配置於紙漿纖維52容易成塊之分隔構件33之前端部34區域即可。又,孔36既可沿著分隔構件33之寬度方向配置成1行,亦可配置成複數行。於形成為複數行之情形時,根據半徑或孔徑,亦可設法於每行使孔之配置位置錯開而配置等,就孔配置之效率方面或加工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錯開例如半間距量。
關於孔36之剖面形狀,亦可如圖4(a)所示般將流動方向之剖面設為矩形剖面。於此情形時,孔36之加工較為容易且可廉價地製作分隔構件33。於圖4(a)中以矩形剖面表示,但為了去除加工時產生之毛邊而削平開口緣之情況不受限制。又,亦可如圖4(b)所示般設為隨著自空腔(參照圖2(b))側朝向外部而孔徑變寬之梯形。於此情形時,吹出之壓縮空氣容易擴散,且1個孔所覆蓋之面積變大。進而,亦可如圖4(c)所示般設為隨著自空腔(參照圖2(b))側朝向外部而孔徑變窄之梯形。於此情形時,可提高壓縮空氣之流速。再者,孔36之側面之傾斜度可於相對於孔36之中心軸方向為0度(與軸平行)至60度之範圍內適當決定,可藉由用於加工之工具之形狀(斜度)而實現。
又,若上述孔36朝向與供給側相同之方向,則不易對纖維之流 動造成影響。所謂朝向與供給側相同之方向係指供給側方向與孔36之中心軸方向之角度為30度以內。再者,供給側方向例如可由將觀察分隔構件33之前端部34之縱剖面所得之半圓形部分之中心C與管道30之一端部30a連接之解纖機20之開口部24之上下方向中央連結之線決定。又,若存在相較圖2(b)所示進而朝向上方之孔36或者存在相較圖2(b)所示進而朝向下方之孔36,則即便纖維附著於分隔構件33之前端部34,亦容易掉落。相較圖2(b)所示進而朝向上方或下方之孔係供給側方向與孔36之中心軸方向之角度大於30度之情形,更佳為45度以上。就防止附著及去除所附著之纖維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於分隔構件33之前端部34具備朝向與供給側相同之方向之孔36、相對於供給側方向以大於30度之角度朝向上方之孔36、及相對於供給側方向以大於30度之角度朝向下方之孔36。
如上述圖2及圖3所示,於上述空腔37,自兩側連接有貫通管道30壁面且供給作為上述氣體之壓縮空氣之配管38。於該配管38連接有壓縮空氣之供給源(未圖示)。壓縮空氣既可為以專用之壓縮機供給之壓縮空氣,亦可利用以配置於工廠內之壓縮空氣配管供給之壓縮空氣。壓縮空氣之壓力係適當決定。例如,亦取決於孔36之孔徑、孔之數量,但於本實施例之情形時,較佳為0.2MPa以上,更較佳為0.3MPa以上。關於上限,並無特別制約,只要為1MPa以下,便可充分地發揮功能。例如只要設為0.4MPa即可。
作為自上述孔36吹出之氣體,亦可為其他壓縮氣體,但就易處理性、成本等觀點而言,壓縮空氣較為優異。
其次,關於上述吸收體之製造裝置10,以下,對其動作方法進行說明。
自未圖示之紙漿原片抽出之紙漿片材51由解纖機20解纖而成為紙漿纖維52,且經過開口部24而自管道30之一端部30a側被導入。
自一端部30a側導入至管道30內之紙漿纖維52係朝向轉筒42供給。朝向轉筒42供給之紙漿纖維52飛散至另一端部30b側之整個區域,並被抽吸而堆積於通過管道30之另一端部30b側之積纖用凹部41。
於管道30內,自吸水性聚合物供給部31供給吸水性聚合物53。吸水性聚合物53係由分隔構件33限制飛散方向,而堆積於積纖用凹部41中之上側(較底部更靠外側)。
即,於上述圖2所示之轉筒42中,區間B之較分隔構件33更下方之區域成為轉筒42之旋轉方向上游,因此,於該區域供給之吸收體材料54堆積於積纖用凹部41之底側。又,區間B之分隔構件33之上方之區域成為轉筒42之旋轉方向下游,因此,於該區域供給之吸收體材料54堆積於積纖用凹部41之上側(較底部更靠外側)。
因此,於配置於管道30之另一端部30b側之積纖用凹部41中之下方之部位形成包含紙漿纖維52且實質上不含吸水性聚合物53之過濾層。此處,所謂「實質上不含吸水性聚合物」,不僅指完全不含吸水性聚合物53之情形,亦包括含有不會產生由吸水性聚合物53引起之網板之堵塞之程度的若干量之吸水性聚合物53之情形(以下同樣)。
另一方面,於配置於管道30之排出口之積纖用凹部41中之上方之部位,紙漿纖維52與吸水性聚合物53之混合層堆積於過濾層上。因此,於積纖用凹部41內形成過濾層與混合層積層而成之積纖體。該積纖體成為吸收體5。
繼而,藉由轉筒42之旋轉,積纖用凹部41內之吸收體5之脫模係於藉由轉筒42之旋轉而脫模之吸收體5移動至真空輸送機70側時以如下方式進行。藉由未圖示之加壓器件將轉筒42內分隔而成之空間D維持為正壓,使空氣自積纖用凹部41之底面部之微孔吹出,並且自真空輸送機70側進行抽吸,藉此而進行。
其次,對上述防止吸收體材料附著之器件35之動作進行說明。用以防止纖維附著之壓縮空氣係於吸收體材料54即將於管道30內開始流動之前自孔36噴出,且於吸收體製造過程中使壓縮空氣繼續噴出。較佳為於將吸收體材料54堆積於積纖用凹部41內之過程中壓縮空氣自分隔構件33之孔36連續噴出。繼而,於吸收體製造剛結束後停止噴出。再者,於製造裝置10之停止過程中亦停止供給壓縮空氣。
又,上述壓縮空氣之供給亦可間斷地進行。例如,可每隔數秒鐘重複噴出、停止。藉此,可降低壓縮空氣之使用量,從而實現成本削減。
進而,亦可改變噴射之強度。於此情形時,通常以較弱之噴射進行,於纖維附著於前端部34時,亦可於其他纖維與該纖維相互纏繞而成塊之前,以較強之噴射壓力噴射壓縮空氣,從而將所附著之纖維吹散。
如上所述,根據上述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10,可藉由防止吸收體材料附著之器件35防止吸收體材料54之紙漿纖維52附著於分隔構件33之前端部34,結果,可防止紙漿纖維成塊,使吸收體材料54均勻地堆積於轉筒之凹部,從而抑制吸收體5之局部之基重之偏差而實現品質之提高。
尤其是在分隔構件33之前端部34配置有防止吸收體材料附著之器件35之孔36,藉此,欲附著於分隔構件33之前端部34之紙漿纖維52被自孔36吹出之壓縮空氣之氣流吹散。又,分隔構件33之剖面形狀成為翼形狀,且前端部具有曲面形狀,藉此,紙漿纖維52亦不易附著。
因此,可防止於分隔構件33之前端部34形成紙漿纖維52之塊。又,因此,亦不會存在紙漿纖維52之塊自分隔構件33之前端部34堆積於積纖用凹部41內之情況。藉由該等,向積纖用凹部41內均勻地供給吸收體材料54,從而均勻地進行吸收體材料54之堆積。
又,藉由分隔構件33,能以多種組合形成紙漿纖維與吸水性聚合物之混合層,而可簡便地變更吸收體之構成。
作為組合,可列舉於中間高出剖面形狀之吸收體之下層(寬幅部分)吸水性聚合物較多且於上層(中間高出部分)吸水性聚合物較少之組合、於下層吸水性聚合物較少且於上層吸水性聚合物較多之組合、下層無吸水性聚合物且於上層吸水性聚合物較多之組合、下層無吸水性聚合物且於上層吸水性聚合物較少之組合、於下層吸水性聚合物較多且上層無吸水性聚合物之組合、於下層吸水性聚合物較少且上層無吸水性聚合物之組合、以及下層及上層均無吸水性聚合物之組合。
作為上述防止吸收體材料附著之器件,有時考慮利用摩擦係數較小之材料製作前端部34之情況或將前端部34之形狀設為不易鉤住纖維之形狀而有於分隔構件33之寬度方向兩端易於產生附著之傾向之情況,將分隔構件33之管道30之寬度方向中央部形成為朝向轉筒42側略微凹下之曲面形狀。又,以曲率半徑為10mm以上且30mm以下之曲面連接管道33之側壁與前端部34亦較佳。於該等情形時,無需於前端部34配置上述孔36,但即便配置,亦不會有影響,亦可將摩擦係數較小之材料與前端部34之形狀組合。作為減小摩擦係數之加工,可藉由僅對前端部34實施例如拋光加工般之精加工研磨而製作。
利用本發明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10而製造之吸收體5較佳地用作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吸收性物品係主要用以吸收保持尿、經血等自身體排泄之體液者。吸收性物品係包含例如拋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失禁護墊、衛生護墊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廣泛包含用於吸收自人體排出之液體之物品。
使用上述所說明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10,製造配置於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體5。以被覆片材9包裹該吸收體5,且以特定長度進行切割,間斷地配置及夾持於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之連續體與液體不透 過性或難透過性之背面片材之連續體之間,並切斷成單個之吸收性物品,從而製造吸收性物品。
關於上述實施形態,進而揭示以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及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
<1>
一種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係將包含纖維材料之吸收體材料與氣流一併供給至管道內並使該吸收體材料堆積在配置於轉筒之周面之凹部內者;且於上述管道之內部配置調整上述吸收體材料之供給方向之分隔構件,於上述分隔構件之上述吸收體材料之供給側之前端部包含防止吸收體材料附著之器件。
<2>
如上述<1>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防止吸收體材料附著之器件於上述前端部包含自上述分隔構件之內部吹出空氣之器件。
<3>
如上述<1>或<2>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分隔構件於上述前端部側之內部具有空腔,且於上述前端部配置有自上述空腔貫通至外部之複數個孔。
<4>
如上述<3>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於將上述吸收體材料堆積於上述凹部內之過程中,自上述分隔構件之孔連續噴出壓縮空氣。
<5>
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製造裝置包含將自紙漿原片抽出之紙漿片材解纖而獲得紙漿纖維之解纖機,上述管道係其一端部連接於上述解纖機之開口部,且其另一端 部覆蓋上述轉筒之外周面之一部分。
<6>
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於上述管道配置有在其流路之寬度方向中央部分供給吸水性聚合物之吸水性聚合物供給部,且上述分隔構件限制所供給之紙漿纖維及吸水性聚合物之流動方向。
<7>
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分隔構件係固定於上述管道之側壁。
<8>
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分隔構件之上述前端部形成為曲面形狀。
<9>
如上述<8>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前端部之曲面之剖面形狀之半徑為1mm以上,而且為50mm以下,較佳為30mm以下,更具體而言,為1mm以上且50mm以下,較佳為1mm以上且30mm以下。
<10>
如上述<8>或<9>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分隔構件之上述前端部之剖面形狀為半圓形狀。
<11>
如上述<3>至<10>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分隔構件之前端部側之上述空腔係由在該分隔構件內部與其他空腔隔開之單獨之空間構成。
<12>
如上述<3>至<11>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 孔之孔徑為0.5mm以上,較佳為1mm以上,而且為2mm以下,較佳為1.5mm以下,更具體而言,為0.5mm以上且2mm以下,較佳為1mm以上且1.5mm以下。
<13>
如上述<3>至<12>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孔係沿著分隔構件之寬度方向配置成1行或複數行。
<14>
如上述<3>至<13>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孔之剖面形狀係流動方向剖面為矩形剖面。
<15>
如上述<3>至<14>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孔之剖面形狀係隨著自空腔側朝向外部而孔徑變寬之梯形。
<16>
如上述<3>至<15>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孔之剖面形狀係隨著自空腔側朝向外部而孔徑變窄之梯形。
<17>
如上述<3>至<16>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於上述分隔構件33之上述前端部34包括朝向與供給側相同之方向之孔、相對於供給側方向以大於30度之角度朝向上方之孔、及相對於供給側方向以大於30度之角度朝向下方之孔。
<18>
如上述<1>至<17>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以摩擦係數較小之材料製作上述前端部。
<19>
如上述<1>至<18>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將上述分隔構件形成為上述管道之寬度方向中央部朝向轉筒側凹下之曲面 形狀。
<20>
一種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其包括使用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項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製造吸收體之步驟。
<21>
如上述<20>之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吸收性物品為拋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失禁護墊或衛生護墊。
<22>
如上述<20>或<21>之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其係以被覆片材包裹上述吸收體,以特定長度進行切割,間斷地配置及夾持於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之連續體與液體不透過性或難透過性之背面片材之連續體之間,並切斷成單個之吸收性物品,從而製造吸收性物品。
已對本發明在說明其實施形態及實施例之同時進行了說明,但只要本發明者等人未特別指定,則於說明之任一細節中均不意欲限定本發明者等人之發明,且認為應在不違背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示之發明之精神與範圍之前提下寬泛地進行解釋。
本申請案係主張基於2013年2月13日於日本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特願2013-026035之優先權者,此處將其等作為參照,並將其內容作為本說明書之記載之一部分而併入本文中。

Claims (21)

  1. 一種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係將包含纖維材料之吸收體材料與氣流一併供給至管道內並使該吸收體材料堆積在配置於轉筒之周面之凹部內者;且於上述管道之內部配置調整上述吸收體材料之供給方向之分隔構件,於上述分隔構件之上述吸收體材料之供給側之前端部包含防止吸收體材料附著之器件,上述分隔構件於上述前端部側之內部具有空腔,且於上述前端部配置有自上述空腔貫通至外部之複數個孔。
  2.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防止吸收體材料附著之器件於上述前端部包含自上述分隔構件之內部吹出空氣之器件。
  3.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於將上述吸收體材料堆積於上述凹部內之過程中,自上述分隔構件之孔連續噴出壓縮空氣。
  4.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製造裝置包含將自紙漿原片抽出之紙漿片材解纖而獲得紙漿纖維之解纖機,上述管道係其一端部連接於上述解纖機之開口部,且其另一端部覆蓋上述轉筒之外周面之一部分。
  5.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於上述管道配置有在其流路之寬度方向中央部分供給吸水性聚合物之吸水性聚合物供給部,且上述分隔構件限制所供給之紙漿纖維及吸水性聚合物之流動方向。
  6.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分隔構件係固定 於上述管道之側壁。
  7.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分隔構件之上述前端部形成為曲面形狀。
  8. 如請求項7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前端部之曲面之剖面形狀之半徑為1mm以上。
  9. 如請求項7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分隔構件之上述前端部之剖面形狀為半圓形狀。
  10.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分隔構件之前端部側之上述空腔係由在該分隔構件內部與其他空腔隔開之單獨之空間構成。
  11.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孔之孔徑為0.5mm以上。
  12.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孔係沿著分隔構件之寬度方向配置成1行或複數行。
  13.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孔之剖面形狀係流動方向剖面為矩形剖面。
  14.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孔之剖面形狀係隨著自空腔側朝向外部而孔徑變寬之梯形。
  15.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孔之剖面形狀係隨著自空腔側朝向外部而孔徑變窄之梯形。
  16. 如請求項1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於上述分隔構件之上述前端部包括朝向與供給側相同之方向之孔、相對於供給側方向以大於30度之角度朝向上方之孔、及相對於供給側方向以大於30度之角度朝向下方之孔。
  17.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以摩擦係數較小之材料製作上述前端部。
  18.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其中將上述分隔構件形成為上述管道之寬度方向中央部朝向轉筒側凹下之曲面形狀。
  19. 一種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其包括使用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體之製造裝置製造吸收體之步驟。
  20. 如請求項19之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吸收性物品為拋棄式尿布、經期衛生棉、失禁護墊或衛生護墊。
  21. 如請求項19之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其係以被覆片材包裹上述吸收體,以特定長度進行切割,間斷地配置及夾持於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之連續體與液體不透過性或難透過性之背面片材之連續體之間,並切斷為單個之吸收性物品,從而製造吸收性物品。
TW103104309A 2013-02-13 2014-02-10 Absorber manufacturing device TWI6172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6035A JP6170308B2 (ja) 2013-02-13 2013-02-13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0738A TW201440738A (zh) 2014-11-01
TWI617297B true TWI617297B (zh) 2018-03-11

Family

ID=51353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4309A TWI617297B (zh) 2013-02-13 2014-02-10 Absorber manufactur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170308B2 (zh)
CN (1) CN105007873B (zh)
TW (1) TWI617297B (zh)
WO (1) WO20141259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64339C1 (ru) * 2014-12-18 2018-08-16 Као Корпорейшн Впитыв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впитывающих изделий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впитывающих изделий
JP6864466B2 (ja) * 2016-12-15 2021-04-28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IT201700031317A1 (it) 2017-03-22 2018-09-22 Gdm Spa Apparato e metodo di formatura di una imbottitura assorbente.
WO2019069384A1 (ja) 2017-10-03 2019-04-11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IT201700123038A1 (it) * 2017-10-30 2019-04-30 Gdm Spa Apparato e metodo di formatura di una imbottitura assorbente
WO2021015001A1 (ja) * 2019-07-23 2021-01-28 株式会社瑞光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11603313B (zh) * 2020-06-04 2022-02-11 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卫生巾产品的护翼折叠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16727A (ja) * 2004-07-01 2006-01-19 Kao Corp 積繊体製造装置
TW200714263A (en) * 2005-04-21 2007-04-16 Kao Corp Disposable diaper
CN102112079A (zh) * 2008-07-31 2011-06-2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吸收体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56233A (en) * 1954-03-01 1956-09-05 Tmm Research Ltd Improvements in the pneumatic conveyance and delivery of textile fibrous material
JP5006562B2 (ja) * 2006-03-29 2012-08-22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積繊装置
JP5652260B2 (ja) * 2011-03-01 2015-01-14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
JP5810141B2 (ja) * 2013-09-20 2015-11-11 花王株式会社 積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16727A (ja) * 2004-07-01 2006-01-19 Kao Corp 積繊体製造装置
TW200714263A (en) * 2005-04-21 2007-04-16 Kao Corp Disposable diaper
CN102112079A (zh) * 2008-07-31 2011-06-2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吸收体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70308B2 (ja) 2017-07-26
JP2014151129A (ja) 2014-08-25
WO2014125978A1 (ja) 2014-08-21
CN105007873A (zh) 2015-10-28
TW201440738A (zh) 2014-11-01
CN105007873B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7297B (zh) Absorber manufacturing device
JP4542900B2 (ja) 複数の重ね合わされた繊維層を持つ物品を空気形成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DK173907B1 (da) Apparat og fremgangsmåde til luftudlægning af fibervæv, der indeholder adskilte partikler
RU2530147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носа материала подложки и материала в форме частиц
TWI580411B (zh) Absorben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NZ233787A (en) Forming absorbent article by airlaying one or more defiberised materials in deposition cavity
CN105813609B (zh) 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JP2009112347A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TWI634876B (zh) Absorbe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4537174B2 (ja)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4785788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JP6951181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2008154774A (ja) 吸収体
TWI753927B (zh) 吸收體之製造裝置及吸收體之製造方法
JP6952560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JP6965082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JP6663893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JP5856832B2 (ja)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2008154775A (ja) 吸収体
JP6699980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6683795B1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6255232B2 (ja)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7370349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並びに吸収体
RU2774349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впитывающего элемента
JP2013027588A (ja)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