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1785B - 加熱調理器及蓋 - Google Patents

加熱調理器及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1785B
TWI611785B TW105106850A TW105106850A TWI611785B TW I611785 B TWI611785 B TW I611785B TW 105106850 A TW105106850 A TW 105106850A TW 105106850 A TW105106850 A TW 105106850A TW I611785 B TWI611785 B TW I6117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steam
conditioning container
steam discharge
heating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6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6018A (zh
Inventor
Kyoko Ishihara
Shigeyuki Nagata
Chihiro Ito
Tomoaki KOBUSE
Hiroshi Koike
Tsuyoshi Yoshid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16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6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1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17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6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built-in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9Safety devices
    • A47J27/092Devices for automatically releasing pressure before ope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20/00Receptacles
    • Y10S220/912Cookware, i.e. pots and p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加熱調理器(1)係包括:具有開口部(11a)之調理容器(11);塞住開口部(11a)之作為蓋體的內蓋(21);受壓部(32),係可動地配備於內蓋(21),並因應於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而位移;以及作為閥體之蒸汽排出閥(31),係可動地配備於內蓋(21);在內蓋(21)包括使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與外部連通的蒸汽排出口(21a);蒸汽排出口(21a)之開口面積係藉蒸汽排出閥(31)調整;因應於在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降壓過程中之受壓部(32)的位移,蒸汽排出口(21a)的開口面積逐漸增加。

Description

加熱調理器及蓋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加熱調理器及蓋,尤其係有關於調理容器之內部的降壓。
以往,有關於在如壓力煮飯器等之加熱調理器之調理容器之內部的壓力之調整的各種提案。例如,專利文獻1提議一種加熱調理器(壓力煮飯器),該加熱調理器係包括:是調理容器之煮飯鍋;其蓋體;第1及第2排氣通路,係使煮飯鍋之內部與外部連通;第1閥體,係封閉第1排氣通路;第2閥體,係封閉第2排氣通路;以及第1及第2驅動手段(電磁閥),係分別藉開關控制使第1及第2閥體動作。
【先行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09-82755號公報(例如,第1圖、摘要、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可是,因為該以往之加熱調理器係將設置於排氣通路(第1及第2排氣通路)之閥體(第1及第2閥體)切換成開與關(打開狀態與關閉狀態之2種狀態)的任一方,所以無法使 蒸汽之排出速度(每隔單位時間之排出量)變成定速。因此,若在調理容器之內部的壓力高時打開排氣通路(將閥體切換成打開狀態),因為剛打開後從排氣通路以強的動力排出蒸汽,所以具有可能給與使用者不舒服感(例如驚慌或恐怖感)的問題。又,為了避免給與使用者不舒服感,在以具有小的開口面積之通路形成排氣通路的情況,因為蒸汽的排出速度慢,所以具有無法在短時間內(即,迅速地)使調理容器之內部降壓的問題。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該習知技術之課題而開發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會給與使用者不舒服感,並可在短時間進行調理容器之內部的降壓的加熱調理器及蓋。
本發明之加熱調理器的特徵為包括:具有開口部之調理容器;塞住該開口部之蓋體;受壓部,係可動地配備於該蓋體,並因應於該調理容器之內部的壓力而位移;以及閥體,係可動地配備於該蓋體;在該蓋體及該受壓部之任一方包括使該調理容器之內部與外部連通的蒸汽排出口;該蒸汽排出口之開口面積係藉該閥體調整;因應於在該調理容器之內部的降壓過程中之該受壓部的位移,該開口面積逐漸增加。
本發明之蓋的特徵為包括:蓋體,係塞住具有開口部之調理容器的該開口部;受壓部,係可動地配備於該蓋體,並因應於該調理容器之內部的壓力而位移;以及閥體,係可動地配備於該蓋體;在該蓋體及該受壓部之任一方包括使該調理容器之內部與外部連通的蒸汽排出口;該蒸汽排出口之開口面積係藉該閥體調整;因應於在該調理容器之內部的降壓過 程中之該受壓部的位移,該開口面積逐漸增加。
若依據本發明,不會給與使用者不舒服感,並可在短時間進行調理容器之內部的降壓。
1、2、2a‧‧‧加熱調理器
11‧‧‧調理容器
11a‧‧‧開口部
11b‧‧‧凸緣
11c‧‧‧把手部
11d‧‧‧內面
11e‧‧‧內部
12‧‧‧裝置本體
13‧‧‧容器蓋
14‧‧‧加熱線圈
15‧‧‧鍋底溫度感測器(溫度感測器)
16‧‧‧壓縮彈簧
17‧‧‧操作顯示部
21‧‧‧內蓋(蓋體)
21a‧‧‧蒸汽排出口(連通孔)
21b‧‧‧導孔
21c‧‧‧調壓蒸汽口(連通孔)
22‧‧‧蓋襯墊
23‧‧‧鎖環
24‧‧‧外蓋
24a‧‧‧外部蒸汽口
31‧‧‧蒸汽排出閥(閥體)
32‧‧‧受壓部
32a‧‧‧受壓動作部
33‧‧‧連桿機構
33a‧‧‧支軸(支點)
33b‧‧‧連桿部
34‧‧‧開始降壓部
34a‧‧‧抵接構件
35‧‧‧錘
36‧‧‧蓋溫度感測器(溫度感測器)
37‧‧‧彈性構件(線圈彈簧)
41‧‧‧控制部
42‧‧‧變頻器部
50‧‧‧內蓋(蓋體)
50a‧‧‧調壓口(連通孔)
50b‧‧‧凸輪孔
50c‧‧‧登上部
51‧‧‧可動受壓構件(調壓部)
51a‧‧‧可動式蒸汽口(蒸汽排出口)
52‧‧‧蒸汽排出閥
53‧‧‧鎖部
54‧‧‧調壓彈簧(調壓構件)
55‧‧‧限制部
56‧‧‧凸輪部
57‧‧‧凸部
58‧‧‧偏壓彈簧
59‧‧‧大氣空間
第1圖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加熱調理器之構造(蒸汽排出閥之鎖定狀態)的縱向剖面圖。
第2圖係示意地表示第1圖所示之加熱調理器的主要部之構造(蒸汽排出閥之鎖定解除狀態)的縱向剖面圖。
第3圖係示意地表示第1圖所示之加熱調理器的控制系統之構成之一例的圖。
第4圖(a)及(b)係示意地表示第1圖所示之加熱調理器的蒸汽排出閥、受壓部以及連桿機構之動作之一例的說明圖。
第5圖(a)~(d)係表示第1圖所示之加熱調理器之在降壓過程的蒸汽排出動作之一例的時序圖。
第6圖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加熱調理器之蓋體所包括之蒸汽排出部之構造(調理容器之內部壓力與大氣壓相等時)的縱向剖面圖。
第7圖(a)及(b)係示意地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加熱調理器之在加熱過程的蒸汽排出部之蒸汽排出動作(調壓動作)的縱向剖面圖。
第8圖(a)及(b)係示意地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加熱調理器之在降壓過程的蒸汽排出部之蒸汽排出動作(降壓動作)的縱向 剖面圖。
第9圖係示意地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變形例的加熱調理器之蒸汽排出部之構造的局部剖開立體圖。
第10圖(a)及(b)係表示第9圖所示之加熱調理器的蒸汽排出部之構造的側視圖及剖面圖。
<1>第1實施形態
<1-1>構成
第1圖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加熱調理器1之構造(蒸汽排出閥31之鎖定狀態)的縱向剖面圖。又,第2圖係示意地表示第1圖所示之加熱調理器1的主要部之構造(蒸汽排出閥31之鎖定解除狀態)的縱向剖面圖。加熱調理器1係亦稱為例如壓力煮飯器、壓力調理器、壓力鍋以及加熱壓力調理器。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加熱調理器1係作為主要之構成元件,包括具有開口部11a之是鍋狀容器的調理容器(調理鍋)11。又,加熱調理器1具有使調理容器11之內部(收容被加熱物之空間)11e與外部(大氣空間)連通的蒸汽排出口(連通孔)21a,並包括作為塞住調理容器11之開口部11a之蓋體的內蓋21。又,加熱調理器1包括:受壓部32,係可動地配備於內蓋21,並因應於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而位移(移動);及蒸汽排出閥31,係可動地配備於內蓋21,並作為調整蒸汽排出口21a之開口面積的閥體。此處,受壓部32的位移亦可例如是不伴隨變形之移動(平移)、及伴隨變形之移動(伸縮)的任一 方。在第1圖及第2圖所示之例子,受壓部32係由在是形成於內蓋21之連通孔的導孔21b內位移之蛇腹狀的構件(伸縮構件或彈性構件)所形成。受壓部32係在導孔21b內將調理容器11的內部11e與外部隔離,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上升時,構成受壓部32之蛇腹狀的構件係伸長,並沿著導孔21b的內壁使受壓部32的頂部上升。又,加熱調理器1包括連桿機構33,該連桿機構33係因應於調理容器11的內部11e之在降壓過程之受壓部32的位移(沿著導孔21b之內壁的移動),使蒸汽排出閥31位移(在第2圖在上下方向移動)成內蓋21之開口面積逐漸增加。一般,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降壓過程係在用以調理之加熱過程的結束後,且使用者打開內蓋21(平常係與後述之外蓋24一起打開內蓋21)之前所進行。又,蒸汽排出閥31係例如是往前端變細之針閥較佳。本發明之蓋包括作為蓋體之內蓋21、受壓部32以及作為閥體之蒸汽排出閥31。
又,加熱調理器1可更包括以下所說明的構成。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加熱調理器1包括裝置本體12、被固接於裝置本體12內之容器蓋13。調理容器11拆裝自如地被收容於容器蓋13內。又,亦可加熱調理器1包括配置於容器蓋13的外側之作為加熱用之加熱部的加熱線圈14。加熱線圈14例如被旋轉成螺旋狀,高頻電流被供給至加熱線圈14。調理容器11係利用由加熱線圈14之電磁感應所產生的感應電流來發熱。
亦可加熱調理器1包括:鍋底溫度感測器15,係被設置成貫穿在容器蓋13之底的中央位置所形成的孔部13a;壓縮彈簧16,係將鍋底溫度感測器15的下面向上推;以 及操作顯示部17,係配備於裝置本體12的外壁。又,在調理容器11之側壁的外側,包括把手部11c較佳。又,容器蓋13係形成為在調理容器11與容器蓋13之間產生手指進入之程度的間隙較佳。進而,亦可調理容器11係在其上部的邊緣具有凸緣11b。例如複數個缺口部被設置於凸緣11b。但,裝置本體12、容器蓋13、加熱線圈14以及調理容器11的形狀及配置、以及加熱線圈14的加熱方式係不限定為上述的例子。又,本發明係亦可應用於未包括加熱部(例如加熱線圈14)的裝置(例如壓力鍋)。在此情況,調理容器11係由與加熱調理器1是分開的加熱裝置所加熱。進而,本發明係亦可應用於壓力調理器(壓力鍋)的蓋體(內蓋)。
又,在加熱調理器1之內蓋21的周緣部,例如包括作為環狀之密封構件的蓋襯墊22較佳。藉蓋襯墊22,可提高調理容器11之凸緣11b及側壁之內面11d與內蓋21的密閉性。又,在加熱調理器1,以夾住內蓋21與調理容器11之凸緣11b的方式包括鎖環23較佳。使用者係藉由進行用以使鎖環23在凸緣11b之圓周方向轉動的操作,使調理容器11之凸緣11b的缺口部(未圖示)與鎖環23嚙合,而可將鎖環23固定於凸緣11b。藉鎖環23之固定,調理容器11的開口部11a係藉內蓋21堅固地密閉。但,亦可藉內蓋21使調理容器11之開口部11a堅固地密閉的機構係凸緣11b與鎖環23之組合以外的機構。
又,在第1圖及第2圖所示的例子,加熱調理器1包括外蓋24,該外蓋24係覆蓋內蓋21及鎖環23,並開閉自如地卡止於裝置本體12。外蓋24具有作為貫穿外蓋24之貫穿 孔的外部蒸汽口24a。因此,調理容器11的內部11e係可經由蒸汽排出口21a或是形成於內蓋21之貫穿孔的調壓蒸汽口21c與外部蒸汽口24a,和外部(大氣空間)連通。
在調壓蒸汽口21c上,以塞住調壓蒸汽口21c之方式包括錘35。錘35係例如是球體,但是錘35的形狀只要是可封閉調壓蒸汽口21c之開口的形狀,不限定為球體。在蒸汽排出口21a與蒸汽排出閥31之間、及調壓蒸汽口21c與錘35之間,為了分別作成提高密閉性,包括襯墊較佳。一般,藉來自調壓蒸汽口21c之蒸汽的排出之調理容器11的內部11e之壓力的調整係在用以調理之加熱過程所進行,來自蒸汽排出口21a之蒸汽的排出係在所加熱之後之降壓過程所進行。
又,在第1圖及第2圖所示的例子,加熱調理器1包括作為切換部之開始降壓部34,該切換部係切換成將蒸汽排出口21a所包括之蒸汽排出閥31設定成是封閉狀態且不可動之狀態的鎖定狀態、或將蒸汽排出閥31設定成可動之狀態的鎖定解除狀態之任一方。在鎖定狀態,由電磁閥等所構成之開始降壓部34的抵接構件34a係如第1圖所示,與蒸汽排出閥31之頂部抵接後,將蒸汽排出閥31向下推,而蒸汽排出閥31封閉蒸汽排出口21a。在鎖定解除狀態,開始降壓部34的抵接構件34a係如第2圖所示,從蒸汽排出閥31之頂部離開,而不限制蒸汽排出閥31的位移。
連桿機構33係因應於調理容器11的內部11e之壓力的降低所伴隨之受壓部32的位移,使蒸汽排出閥31位移成蒸汽排出口21a的開口面積逐漸增加。連桿機構33係因應 於調理容器11的內部11e之在降壓過程(降壓期間中)之受壓部32的位移,使蒸汽排出口21a的開口面積逐漸增加。在第1圖及第2圖所示的例子,連桿機構33具有以內蓋21所包括之支軸(支點)33a為中心擺動的連桿部(棒狀構件)33b,連桿部33b具有與蒸汽排出閥31連結之第1端部(作用點)、及與受壓部32連結之第2端部(力點)。但,連桿機構33之構造係不限定為第1圖及第2圖所示的例子。
亦可在外蓋24包括作為用以檢測出調理容器11內之溫度之檢測部的蓋溫度感測器36。內蓋21的貫穿孔21d與蓋溫度感測器36係例如藉由在蓋溫度感測器36的外周包括襯墊,可提高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密閉性。蓋溫度感測器36係穿過內蓋21的貫穿孔21d,可偵測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之被加熱物(食材、水等)的溫度。
<1-2>動作
第3圖係示意地表示加熱調理器1之控制系統的構成之一例的圖。第4圖(a)及(b)係示意地表示加熱調理器1之蒸汽排出閥31、受壓部32以及連桿機構33的動作之一例的說明圖。又,第5圖(a)~(d)係表示加熱調理器1之在降壓過程的蒸汽排出動作之一例的時序圖。因為第4圖(a)及(b)係表示在第2圖所示的鎖定解除狀態之蒸汽排出閥31的動作,所以在第4圖(a)及(b),對與第2圖所示之構成元件對應的構成元件,附加與第2圖所示之符號相同的符號。又,在第4圖(a)及(b),作為在第2圖未圖示的構成,表示作為對蒸汽排出閥31施加對蒸汽排出閥31向上推之方向的力之彈性構件的彈性構件37。彈性 構件37係任意的構成,在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為大氣壓時,在受壓部32藉自重下降的情況,不必包括彈性構件37。
在加熱調理器1開始調理時,使用者係將食材、水等之被加熱物放入調理容器11內,再將調理容器11載置於容器蓋13內,然後,蓋上外蓋24。外蓋24閉合時,內蓋21之蓋襯墊22與調理容器11之凸緣11b及調理容器11的內面壓接,而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空間成為密閉狀態。又,在使用鎖環23的情況,亦可使用者係進行使鎖環23轉動而用以將內蓋21固定於調理容器11之凸緣11b的操作。使用者係例如使操作顯示部17之開始調理操作開關變成導通時,加熱調理器1係使調理容器11的加熱過程開始。
加熱過程開始後,例如,開始降壓部34的抵接構件34a係如第1圖所示,將蒸汽排出閥31的頂部向下推,而蒸汽排出閥31成為鎖定狀態。高頻電流從變頻器部42被供給至加熱線圈14,而產生高頻磁場,與加熱線圈14磁性耦合之調理容器11之加熱線圈14的相對向面被激磁,而在調理容器11的底面感應渦電流。藉此渦電流與調理容器11所具有之電阻產生焦耳熱,而調理容器11的底面發熱,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被加熱物被加熱。在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開始發生沸騰的時間點,蒸汽排出閥31係在開始降壓部34成為鎖定狀態,利用藉自重塞住調壓蒸汽口21c的錘35,妨礙來自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之蒸汽的排出,而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上升。根據調壓蒸汽口21c之開口面積與塞住調壓蒸汽口21c之錘35的重量,設定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之壓力的 上限值。例如,若調壓蒸汽口21c之直徑ψ是1mm、錘35的重量是10g,則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之壓力的上限值是約2.2個大氣壓(abs)。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達到設定的上限值時,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蒸汽將錘35向上推,經由調壓蒸汽口21c及外部蒸汽口24a排出蒸汽。因此,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係在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之上限值的附近,被保持大致定值。
然後,加熱過程結束。在加熱過程剛結束後,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被保持於比大氣壓更高之狀態。在此狀態,打開外蓋24及內蓋21時,因壓力變化(急降)而發生突沸,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食材可能飛出。因此,外蓋24之打開係在使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降低至大氣壓的降壓過程之後進行較佳。可是,在降壓過程時,在使蒸汽排出口21a一下子全開(使開口面積變成最大)的情況,因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而有發生突沸的可能性,因為所排出之蒸汽的動力強,所以可能給與使用者不舒服感(例如驚慌或恐怖感)。又,在降壓過程時,若蒸汽排出口21a的開口面積過小,雖然所排出之蒸汽的動力弱,但是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降壓。因此,在加熱調理器1之降壓過程,採用一面抑制所排出之蒸汽的動力,一面將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迅速地降壓至大氣壓的機構。具體而言,在加熱調理器1,採用連桿機構33,該連桿機構33係在加熱過程後的降壓過程,在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高時,使蒸汽排出口21a的開口面積變小,並因應於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之壓力的降低, 使蒸汽排出口21a的開口面積逐漸增加。
其次,使用第4圖(a)與(b)、及第5圖(a)~(d),說明在降壓過程之蒸汽排出動作。藉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而受壓部32位移時,與受壓部32連接之受壓動作部32a將連桿部33b之第2端部向上推,而蒸汽排出閥31與受壓動作部32a使連桿機構33以支軸33a為中心(在第4圖(a)與(b),在逆時鐘方向)擺動。第4圖(a)表示蒸汽排出閥31被打開,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是大氣壓之狀態,第4圖(b)係藉開始降壓部34將蒸汽排出閥31固持成塞住蒸汽排出口21a,而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上升之狀態。
開始降壓部34係在下方向將蒸汽排出閥31向下推,藉由塞住蒸汽排出口21a,將蒸汽排出口21a設定成封閉狀態,藉此,將調理容器11設定成密閉狀態。藉由在此狀態進行加熱過程,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空間被充滿蒸汽,而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上升,隨著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之上升,壓力作用於受壓部32,在第4圖(a)與(b)之向上的力被施加於受壓部32。使開始降壓部34動作,如第2圖所示,解除在下方向壓住蒸汽排出閥31之力時,藉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及在彈性構件37之上方向的力,蒸汽排出閥31移至所預設之位置(例如,在第5圖(b)之開口面積A1的位置)。
在此時,若構成為在受壓部32以所預設之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之上限值上即,升的狀態,蒸汽排出閥31恰好被封閉(即,構成為第5圖(b)所示之開口面積A1成為零),則驅動開始降壓部34,將蒸汽排出閥31設定成鎖定解 除狀態,亦藉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將蒸汽排出閥31維持封閉之狀態。於是,被放冷,至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降至,蒸汽排出閥31不動,而降壓所需之時間變長。因此,藉開始降壓部34被設定鎖定解除狀態的蒸汽排出閥31係被設定成在剛成為鎖定解除狀態後,位移至蒸汽排出口21a的開口面積(例如在第5圖(b)之開口面積A1)成為約2mm2以下的位置,開始排氣較佳。2mm2以下係在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成為2.2個大氣壓(abs)時,不會給與使用者不舒服感(例如驚慌或恐怖感)之蒸汽排出口21a的開口面積。
蒸汽排出閥31移動,在蒸汽排出口21a剛打開後,受壓部32係保持藉上方向之力上升的狀態,利用藉連桿機構33所連結之蒸汽排出閥31將蒸汽排出口21a的開口面積設定成不會成為所預定之上限值以上。從蒸汽排出口21a排出蒸汽,隨著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降低,使受壓部32上升之力變弱,受壓部32逐漸下降。受壓部32下降時,受壓動作部32a亦同時下降,而蒸汽排出閥31逐漸上升。因為蒸汽排出閥31係前端為細形狀的針狀、蒸汽排出口21a係筒狀,所以隨著蒸汽排出閥31上升,蒸汽排出口21a的開口面積逐漸變大。
第5圖(a)表示在時刻t0解除開始降壓部34對蒸汽排出閥31的鎖定狀態,時刻t0以後係鎖定解除狀態。第5圖(b)表示在從時刻t0至時刻t1的降壓過程之蒸汽排出口21a的開口面積之變化的一例。第5圖(c)表示在降壓過程之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之變化的一例。第5圖(d)表示在降壓過程所排出之蒸汽之動力(蒸汽排出速度)的一例。如第5圖 (a)~(d)所示,使開始降壓部34之對蒸汽排出閥31的鎖定狀態變成不作用(設定成鎖定解除狀態)時,打開蒸汽排出口21a,而得到所預設之開口面積A1。隨著,從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排出蒸汽,而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逐漸降低,隨著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之壓力的降低,受壓部32位移(下降),而蒸汽排出口21a之開口面積逐漸增加。在此時,如第5圖(d)所示,將蒸汽排出閥31及受壓部32設定成所排出之蒸汽的動力B1係接近使用者所容許之上限的動力,而成為大致定值時,可最迅速地降壓。即,可縮短降壓過程之期間(t1-t0)。
受壓部32係一面將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傳達至受壓動作部32a,一面保持調理容器11的密閉。在第1圖及第2圖,表示受壓部32由蛇腹狀之構件所構成的情況。若受壓部32使用蛇腹狀的構件,藉由以將蛇腹狀的構件安裝於內蓋21之方式設置,可一面保持密閉,一面在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狀態使受壓動作部32a位移。
又,在蒸汽排出閥31採用針狀的情況,為了將蒸汽排出速度保持於固定之動力,並實現迅速的降壓,蒸汽排出閥31之錐角是2種型式以上之角度的組合,或蒸汽排出閥31之錐角被最佳化成連續的曲面狀較佳。如以上所示,藉由構成為使因應於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位移的受壓部32及在與受壓部32連結之狀態使蒸汽排出閥31位移,不必考慮根據外氣溫度的冷卻速度或根據內裝量之蒸汽量的差異,而可因應於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變化,設定成最佳之蒸汽口的開口面積。因此,加熱調理器1係在穩健性上優異,難受 到外在要因之影響。
<1-3>變形例
在上述之說明,舉例表示受壓部32及蒸汽排出閥31在上下方向位移的情況,但是位移的方向係不限定為上下方向,只要是利用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之壓力的位移,亦可是在水平方向(在第1圖之橫向方向)或其他的方向位移之構造。
在上述之說明,塞住調壓蒸汽口21c之錘35採用球狀,但是錘35的形狀係未限定為此,只要是藉彈簧等在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成為定值以上時排出蒸汽的機構,亦可是替代錘35,如由朝向調壓蒸汽口21c壓住此閥體之彈簧所構成的機構等其他的機構。
在上述之說明,說明開始降壓部34係藉電磁閥使抵接構件34a移動的構成,但是開始降壓部34係設定成在不通電時將蒸汽排出口21a設定成鎖定解除狀態,而在通電時將蒸汽排出口21a設定成鎖定狀態較佳。在此情況,在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高之狀態發生停電的情況,打開蒸汽排出口21a,使蒸汽逐漸排出,可使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降低至大氣壓,而可提高安全性。
在上述之說明,說明了分開地設置蒸汽排出口21a與調壓蒸汽口21c之構造,但是只要將塞住蒸汽排出口21a之蒸汽排出閥31構成為在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超過設定值時打開,就不必包括調壓蒸汽口21c及錘35。例如,亦可在蒸汽排出閥31與開始降壓部34的抵接構件34a之間包括承受設定值以上之力而彎曲(縮短)的彈簧。在此情況,在調理容 器11之內部11e的成為所決定的設定壓力以上時,蒸汽排出閥31移動,排出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蒸汽,使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保持固定壓力即可。這種機構之一例係作為第2實施形態所說明者。
又,蒸汽排出閥31的形狀係不限定為針狀,只要是可逐漸變更蒸汽排出口之開口面積的形狀,亦可是其他的形狀。
<1-4>效果
如以上之說明所示,若依據第1實施形態之加熱調理器1,不會給與使用者不舒服感,並可在短時間進行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降壓。
又,因為在降壓過程以大致固定之動力逐漸排出蒸汽,所以難發生因激烈之壓力變化而內裝物噴出至外部的突沸,而不會發生蒸汽或食材的噴出。
又,因為藉簡單之構造(以支軸33a為中心擺動之構造),可構成因應於壓力的降低所伴隨之受壓部32的位移,使蒸汽排出閥31位移成蒸汽排出口21a之開口面積逐漸增加的連桿機構33,所以可抑制製品費用的增加。
又,作為是切換成在已封閉蒸汽排出口21a之狀態將蒸汽排出閥31設定成不可動狀態的鎖定狀態或將蒸汽排出閥31設定成可動狀態的鎖定解除狀態之任一方的切換部之開始降壓部34,因為可採用電磁閥等之簡單的構造,所以可抑制製品費用的增加。
又,在關閉電源時因為電磁閥將蒸汽排出閥31設定成鎖定解除狀態,所以在發生停電時可迅速地將調理容器11 之內部11e降壓,而可確保使用者之安全。
<2>第2實施形態
<2-1>構成
在第1實施形態,主要說明用以在加熱過程調整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之調壓部(調壓蒸汽口21c及錘35)、與用以在降壓過程使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降壓之降壓部(蒸汽排出口21a及蒸汽排出閥31)採用不同之構造的情況。相對地,在第2實施形態,用以在加熱過程調整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之調壓部、與用以在降壓過程使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降壓之降壓部採用共同之構造(蒸汽排出部)。除了這一點,第2實施形態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因此,在說明第2實施形態時,亦部分地(關於蒸汽排出部以外之構造)參照第1圖。又,在說明第2實施形態時,主要說明與第1實施形態之相異點。
第6圖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加熱調理器2之蓋體50所包括之蒸汽排出部之構造(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與大氣壓相等時)的縱向剖面圖。第7圖(a)及(b)係示意地表示加熱調理器2所包括的蒸汽排出部之在加熱過程之調壓動作的縱向剖面圖。第8圖(a)及(b)係示意地表示加熱調理器2所包括的蒸汽排出部之在降壓過程之動作的縱向剖面圖。
如第6圖所示,加熱調理器2係作為主要的構成元件,具有:調理容器11(第1圖所示);與作為蓋體之內蓋50,係具有使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與外部連通的調壓口(連通孔)50a,並塞住調理容器11的開口部(在第1圖之11a)。又, 加熱調理器2包括作為受壓部之可動受壓構件51,該可動受壓構件51係可動(在第6圖之上下方向可滑動)地配備於內蓋50的調壓口50a,因應於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而位移(移動),並具有使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與外部連通的可動式蒸汽口(蒸汽排出口)51a。又,加熱調理器2包括作為閥體之蒸汽排出閥52,該蒸汽排出閥52係可動地配備於內蓋50,並調整是蒸汽排出口之可動式蒸汽口51a的開口面積。蒸汽排出閥52係可沿著設置於鎖部53之電極數識別用凹部53a移動,藉作為調壓構件之調壓彈簧54承受在第6圖之向下的偏壓力。又,鎖部53係藉大直徑的偏壓彈簧58承受在第6圖之向上的偏壓力。又,內蓋50具有限制可動受壓構件51之移動範圍的限制部55。此外,大氣空間59係大氣空間。
在第6圖之例子,可動受壓構件51係由在形成於內蓋50的調壓口50a內位移(在第6圖之上下方向移動)之筒狀的可動構件所形成。加熱調理器2係因應於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之在降壓過程之可動受壓構件51的位移而使蒸汽排出閥52位移(在第6圖在上下方向移動)成可動式蒸汽口51a的開口面積逐漸增加。
可動受壓構件51係隨著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增加,而在第6圖之上方向上升,成為如第7圖(a)及(b)以及第8圖(a)及(b)所示之狀態。蒸汽排出閥52構成為伴隨可動受壓構件51之可動式蒸汽口51a上升,在仍然塞住可動式蒸汽口51a下上升。蒸汽排出閥52係例如是朝向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變細的針閥。根據蒸汽排出閥52與可動式蒸汽口51a的位置關 係,變更可動式蒸汽口51a的開口面積。蒸汽排出閥52的動作行程係由藉開始降壓部(在第1圖之34)之抵接構件34a所鎖定(限制移動)的鎖部53與作為調壓構件的調壓彈簧54所限制,又,可動式蒸汽口51a的行程係由限制部55所決定。調壓彈簧54係只要是對蒸汽排出閥52提供所預設之壓力(在第6圖之向下的偏壓力)的構件,亦可是第6圖所示之調壓彈簧以外的構件。
<2-2>動作
第7圖(a)表示在加熱過程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從大氣壓上升,在蒸汽排出閥52仍然塞住可動式蒸汽口51a之狀態下可動受壓構件51上升之狀態。第7圖(b)表示從第7圖(a)之狀態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更上升,蒸汽排出閥52在抵抗調壓彈簧54之向下的偏壓力下上升,而排出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之蒸汽的狀態(箭號C1)。在此時,因為可動受壓構件51係與限制部55抵接之狀態,所以間隙可形成於可動式蒸汽口51a的內壁與蒸汽排出閥52之間。形成間隙時,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蒸汽經由間隙被排出至空間59,而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被保持於大致設定壓力。
第8圖(a)表示在降壓過程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是高壓狀態的情況,第8圖(b)表示表示在降壓過程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是比第8圖(a)時更降低之狀態(比大氣壓高之狀態)的情況。又,第8圖(a)及(b)表示藉開始降壓部34(第1圖所示)的動作將鎖部53設定成鎖定解除狀態的情況。藉由鎖部53移至上方,蒸汽排出閥52係與調壓彈簧54一起稍微地上升,使藉蒸汽排出之降壓過程開始。在藉開始降壓部 34之降壓過程開始時之可動式蒸汽口51a的開口面積係如在第1實施形態之說明所示,是可充分抑制蒸汽D1、D2之動力的面積之2mm2以下較佳。蒸汽之排出開始時,蒸汽排出閥52係如第8圖(a)及(b)所示,藉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蒸汽壓保持上升之狀態,然後,如第8圖(b)所示,具有可動式蒸汽口51a之可動受壓構件51被設定成隨著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的壓力降低而逐漸下降。隨著針狀之蒸汽排出閥52與可動式蒸汽口51a的距離變大,可動式蒸汽口51a的開口面積擴大,可一面使蒸汽D1、D2之動力位於使用者之容許範圍內,一面使調理容器11之內部11e迅速地降壓。
<2-3>變形例
第9圖係示意地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變形例的加熱調理器2a之蒸汽排出部之構造的局部剖開立體圖。第10圖(a)及(b)係表示第9圖所示之加熱調理器2a的蒸汽排出部之構造的側視圖及剖面圖。在上述的說明,第8圖(a)所示,說明在降壓過程剛開始後,蒸汽排出閥52保持最上升之位置的情況,但是亦可如第9圖以及第10圖(a)及(b)所示,對水平方向傾斜面的凸輪孔50b形成於內蓋50,在鎖部53包括是與凸輪孔50b卡合之凸部的凸輪部56,並構成為與降壓過程之開始同時使鎖部53轉動。在此情況,與鎖部53一起轉動之蒸汽排出閥52所包括的凸部57作成在上升位置登上內蓋50的登上部50c。根據這種構成,可使在降壓過程之蒸汽排出閥52的動作(位置)變成穩定。然後,鎖部53從上方向下地被推入時,藉凸輪部56與凸輪孔50b之卡合所造成之鎖部53及蒸汽排出閥52的轉 動,解除蒸汽排出閥52之凸部57與登上部50c的卡合,可使蒸汽排出閥52恢復成可上下動。
又,在上述的說明,說明了蒸汽排出閥52及可動受壓構件51上下動的情況,但是這些的動作方向係不限定為上下動。
又,蒸汽排出閥52的形狀係不限定為針狀,只要是可逐漸變更蒸汽排出口之開口面積的情況,亦可是其他的形狀。
<2-4>效果
如以上之說明所示,若依據加熱調理器2及2a,可得到與在該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之效果相同的效果。
又,若依據加熱調理器2及2a,因為可藉共同的機構進行在加熱過程之調壓與在降壓過程之降壓,所以能以在內蓋50上之窄的佔有面積配置調壓及降壓所需之構造。
1‧‧‧加熱調理器
11‧‧‧調理容器
11a‧‧‧開口部
11b‧‧‧凸緣
11c‧‧‧把手部
11d‧‧‧內面
11e‧‧‧內部
12‧‧‧裝置本體
13‧‧‧容器蓋
13a‧‧‧孔部
14‧‧‧加熱線圈
15‧‧‧鍋底溫度感測器(溫度感測器)
16‧‧‧壓縮彈簧
17‧‧‧操作顯示部
21‧‧‧內蓋(蓋體)
21a‧‧‧蒸汽排出口(連通孔)
21b‧‧‧導孔
21c‧‧‧調壓蒸汽口(連通孔)
21d‧‧‧貫穿孔
22‧‧‧蓋襯墊
23‧‧‧鎖環
24‧‧‧外蓋
24a‧‧‧外部蒸汽口
31‧‧‧蒸汽排出閥(閥體)
32‧‧‧受壓部
33‧‧‧連桿機構
33a‧‧‧支軸(支點)
33b‧‧‧連桿部
34‧‧‧開始降壓部
34a‧‧‧抵接構件
35‧‧‧錘
36‧‧‧蓋溫度感測器(溫度感測器)

Claims (14)

  1. 一種加熱調理器,其特徵為包括:具有開口部之調理容器;塞住該開口部之蓋體;受壓部,係可動地配備於該蓋體,並因應於該調理容器之內部的壓力而位移;閥體,係可動地配備於該蓋體;以及連桿機構,因應於該受壓部的位移而使該閥體位移;在該蓋體及該受壓部之任一方包括使該調理容器之內部與外部連通的蒸汽排出口;該蒸汽排出口之開口面積係藉該閥體調整;因應於在該調理容器之內部的降壓過程中之該受壓部的位移,該開口面積逐漸增加。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加熱調理器,其中該蒸汽排出口係形成於該蓋體之連通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加熱調理器,其中該連桿機構係因應於該壓力的降低所伴隨之該受壓部的位移,使該閥體位移成該蒸汽排出口之該開口面積逐漸增加。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加熱調理器,其中該連桿機構係具有以該蓋體所包括之支軸為中心擺動的連桿部;該連桿部係具有與該閥體連結之第1端部及與該受壓部連結之第2端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加熱調理器,其中 更具有切換部,該切換部係將該閥體切換成在封閉該蒸汽排出口之狀態將該閥體設定成不可動狀態的鎖定狀態、或將該閥體設定成可動狀態的鎖定解除狀態之任一方。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加熱調理器,其中在該蓋體包括使該調理容器之內部與外部連通的調壓蒸汽口;該加熱調理器係更包括塞住該調壓蒸汽口的錘。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加熱調理器,其中該受壓部係沿著該蓋體所包括之調壓口配備成可移動的可動受壓構件;該蒸汽排出口係形成於該可動受壓構件的連通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加熱調理器,其中更包括對該閥體賦與朝向該蒸汽排出口之推壓力的調壓構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加熱調理器,其中更具有切換部,該切換部係將該閥體切換成將該閥體之位移的行程限制為該調理容器之內部的壓力之調壓所需的第1行程之鎖定狀態、或將該閥體之位移的行程設定成比該調理容器之內部的壓力之降壓過程所需的該第1行程更長之行程的鎖定解除狀態之任一方。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9項中任一項之加熱調理器,其中更包括限制該閥體之移動的鎖部;該蓋體係具有以與該鎖部之外壁相對向的方式所形成的凸輪孔;該鎖部係具有與該凸輪孔卡合的凸輪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7項之加熱調理器,其中更具有對 該調理容器加熱的加熱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7項之加熱調理器,其中該閥體係具有朝向該調理容器之內部變細的錐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加熱調理器,其中該切換部係在不通電時切換成鎖定解除狀態。
  14. 一種蓋,其特徵為包括:蓋體,係塞住具有開口部之調理容器的該開口部;受壓部,係可動地配備於該蓋體,並因應於該調理容器之內部的壓力而位移;以及閥體,係可動地配備於該蓋體;在該蓋體及該受壓部之任一方包括使該調理容器之內部與外部連通的蒸汽排出口;該蒸汽排出口之開口面積係藉該閥體調整;因應於在該調理容器之內部的降壓過程中之該受壓部的位移,該開口面積逐漸增加。
TW105106850A 2015-11-02 2016-03-07 加熱調理器及蓋 TWI6117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80921 WO2017077571A1 (ja) 2015-11-02 2015-11-02 加熱調理器及び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6018A TW201716018A (zh) 2017-05-16
TWI611785B true TWI611785B (zh) 2018-01-21

Family

ID=58661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6850A TWI611785B (zh) 2015-11-02 2016-03-07 加熱調理器及蓋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410956B2 (zh)
KR (1) KR102018467B1 (zh)
CN (1) CN108135379B (zh)
TW (1) TWI611785B (zh)
WO (1) WO20170775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85479B1 (ko) * 2017-07-10 2019-09-03 쿠쿠전자 주식회사 전기조리기
EP3689201B1 (en) 2017-08-09 2022-12-07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KR102297855B1 (ko) * 2017-09-07 2021-09-03 쿠쿠전자 주식회사 전기조리기
KR20190101630A (ko) 2018-02-23 2019-09-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발화를 처리하는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USD914436S1 (en) 2018-06-19 2021-03-30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Air diffuser with food preparation pot
USD883015S1 (en) 2018-08-09 2020-05-0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Food preparation device and parts thereof
USD883014S1 (en) 2018-08-09 2020-05-0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Food preparation device
USD934027S1 (en) 2018-08-09 2021-10-2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Reversible cooking rack
USD903413S1 (en) 2018-08-09 2020-12-01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basket
CN212788226U (zh) 2019-02-25 2021-03-26 沙克忍者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烹饪系统
US11051654B2 (en) 2019-02-25 2021-07-0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D982375S1 (en) 2019-06-06 2023-04-04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Food preparation device
USD918654S1 (en) 2019-06-06 2021-05-11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Grill plate
FR3097733B1 (fr) * 2019-06-27 2021-07-23 Seb Sa Appareil de cuisson électrique pourvu d’u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démontable.
CN110638319A (zh) * 2019-07-30 2020-01-03 李厚霖 一种蒸制器具
JP7420516B2 (ja) 2019-09-20 2024-01-23 象印マホービン株式会社 圧力炊飯器及び圧力炊飯方法
US20210121012A1 (en) 2020-03-30 2021-04-29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N113080688B (zh) * 2021-05-19 2022-05-10 安徽西玛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排汽的低糖电饭煲及蒸馏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69800U (en) * 2001-03-09 2001-12-21 Yu-Jiau Gau Two-stage purge valve for pressure cooker
TWM380090U (en) * 2009-11-05 2010-05-11 Xi-He Chen Safe pressure cooker with dual valve
CN202665224U (zh) * 2012-05-15 2013-01-1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排气电压力锅
CN104172905A (zh) * 2014-08-21 2014-12-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排汽降压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5318A (ja) * 1983-08-19 1985-03-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調理器具の圧力調整装置
JPH0427445Y2 (zh) * 1985-04-18 1992-07-01
KR970050871U (ko) * 1996-02-24 1997-09-08 전기압력솥의 증기밸브 자동개폐장치
JP3403080B2 (ja) * 1998-07-21 2003-05-0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圧力調理器
CN2807996Y (zh) * 2005-06-06 2006-08-23 浙江苏泊尔炊具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锅调压限压阀
JP4728409B2 (ja) 2009-01-30 2011-07-20 象印マホービン株式会社 圧力炊飯器
FR2947441B1 (fr) * 2009-07-03 2011-06-24 Seb Sa Autocuiseur avec soupape anti-emulsion
CN201683712U (zh) * 2010-04-09 2010-12-29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可调式磁力限压排气阀
JP6372777B2 (ja) 2014-04-16 2018-08-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圧力式炊飯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69800U (en) * 2001-03-09 2001-12-21 Yu-Jiau Gau Two-stage purge valve for pressure cooker
TWM380090U (en) * 2009-11-05 2010-05-11 Xi-He Chen Safe pressure cooker with dual valve
CN202665224U (zh) * 2012-05-15 2013-01-1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排气电压力锅
CN104172905A (zh) * 2014-08-21 2014-12-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排汽降压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5379A (zh) 2018-06-08
JP6410956B2 (ja) 2018-10-24
KR102018467B1 (ko) 2019-09-04
WO2017077571A1 (ja) 2017-05-11
KR20180021845A (ko) 2018-03-05
CN108135379B (zh) 2020-12-18
TW201716018A (zh) 2017-05-16
JPWO2017077571A1 (ja) 2018-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1785B (zh) 加熱調理器及蓋
JP4190559B2 (ja) 加圧下で食品を調理するための器具
KR100361508B1 (ko) 전기 압력밥솥의 증기배출장치
US8393262B1 (en) Pressure cooker with pressure relief handle
CA2648911C (en) Pressure cooking appliance with controlled decompression
US20180177322A1 (en) Low vacuum and vacuum release device for electric rice cooker
WO2018157409A1 (zh) 烹饪器具的压力控制方法
TW201442677A (zh) 電鍋
KR100901168B1 (ko) 전기압력밥솥의 증기배출장치
CA2648899C (en) Adjustable pressure cooking appliance with controlled decompression
JP2010148801A (ja) 電気炊飯器及び炊飯方法
JP2007044304A (ja) 圧力加熱調理器
KR102357789B1 (ko) 밥솥 및 밥솥의 제어방법
CN204931296U (zh) 一种电压力锅调压排气安全阀
JP2003153804A (ja) 炊飯器
JP2014171818A (ja) 炊飯器
JP2007313084A (ja) 圧力炊飯器
JP2002330867A (ja) 電気圧力鍋
CN108937557B (zh) 基于网络的远程控制压力锅
CN108618563B (zh) 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9276122B (zh) 烹饪电器、盖体及压力调节装置
JP3378528B2 (ja) 電気調理器の圧力調整装置
KR20010084035A (ko) 전기 압력밥솥의 증기배출장치
KR200357809Y1 (ko) 압력 볼을 이용한 압력 조절 조리기구
CN208435253U (zh) 烹饪器具的压力控制系统和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