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5253B - 檢體處理裝置及檢體處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檢體處理裝置及檢體處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5253B
TWI605253B TW104137742A TW104137742A TWI605253B TW I605253 B TWI605253 B TW I605253B TW 104137742 A TW104137742 A TW 104137742A TW 104137742 A TW104137742 A TW 104137742A TW I605253 B TWI605253 B TW I6052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container
sample
unit
container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7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2885A (zh
Inventor
伊藤照明
Original Assignee
藍伊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藍伊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藍伊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2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2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5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525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01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01N2035/0406Individual bottles or tu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01N2035/0444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for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6General conveyor features
    • G01N2035/0465Loading or unloading the convey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96Other details
    • G01N2035/0498Drawers used as storage or dispensing means for vessels or cuvet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Description

檢體處理裝置及檢體處理方法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係關於檢體處理裝置及檢體處理方法。
例如在血液或血清等之檢體的檢查或分析等的檢體處理中,將檢體容器以立位狀態保持於保持器並進行搬送,藉由設置於搬送路徑的各種檢測裝置來進行各樣的處理(日本特開2005-300357號公報)。在像這樣的檢體處理中,作為前工程,進行藉由人工作業等,使檢體容器成為立位狀態而複數根地插入至架部,且藉由移載裝置,從架部逐根地保持檢體容器而移載至保持器。
需要藉由人工作業等,使多數個檢體容器成為立位狀態而複數根地插入至架部,且藉由移載裝置,從架部逐根地保持檢體容器而移載至保持器的處理,因而導致費工或耗費時間。因此,要求處理效率之提升。
11‧‧‧檢體容器
11a‧‧‧底部
11b‧‧‧頭部
12‧‧‧保持器
12a‧‧‧保持部
21‧‧‧搬送機構部
22‧‧‧推壓機構部
23‧‧‧止動機構部
35a‧‧‧抵接面
27‧‧‧搬送滾輪
28‧‧‧馬達
31‧‧‧葉片
40‧‧‧搬入單元
35‧‧‧抵接塊
41c‧‧‧收容空間
41‧‧‧收容箱
42‧‧‧開關門
24‧‧‧止動機構部
43‧‧‧上推板
34‧‧‧葉片
43a‧‧‧上端面
50‧‧‧檢測單元
51‧‧‧雷射感測器
60‧‧‧保持器搬送單元
61‧‧‧導引軌
81‧‧‧保持機構
82‧‧‧轉動機構部
84‧‧‧保持板
86‧‧‧導引構件
86a‧‧‧導引孔
88‧‧‧推進機構部
88a‧‧‧推進桿
89‧‧‧支撐部
89a‧‧‧保持片
85‧‧‧保持板
C1‧‧‧轉動軸
P2‧‧‧上升位置
P3‧‧‧供給位置
P4‧‧‧檢測位置
P5‧‧‧保持位置
89b‧‧‧保持片
P6‧‧‧插入位置
10‧‧‧檢體處理裝置
20‧‧‧搬送單元
80‧‧‧直立單元
S‧‧‧雷射感測器
90‧‧‧控制裝置
91‧‧‧記憶部
92‧‧‧資料處理部
93‧‧‧控制部
11c‧‧‧蓋
25‧‧‧導引軌
26‧‧‧搬送帶
41b‧‧‧排出口
32‧‧‧導螺桿
32a‧‧‧卡合突起
33‧‧‧支撐部
36‧‧‧預定軸
44‧‧‧輔助塊
41a‧‧‧供給口
45‧‧‧傾斜板
44a‧‧‧上端面
45a‧‧‧上面
B1‧‧‧雷射光
P6‧‧‧插入點
62‧‧‧保持器搬送帶
12b‧‧‧保持銷
12c‧‧‧保持環
12d‧‧‧卡合溝
12e‧‧‧插入孔
83‧‧‧插入機構部
87‧‧‧導引機構部
A1‧‧‧第1轉動方向
88b‧‧‧驅動源
P1‧‧‧收集位置
86b‧‧‧縫隙
A2‧‧‧第2轉動方向
[圖1]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檢體處理裝置的平面圖。
[圖2]同實施形態之檢體處理裝置的正視圖。
[圖3]同實施形態之檢體處理裝置的側視圖。
[圖4]同檢體處理裝置之推壓機構部的側視圖。
[圖5]同檢體處理裝置之止動機構部的側視圖。
[圖6]同檢體處理裝置之檢測部的說明圖。
[圖7A]同實施形態之檢測處理的說明圖。
[圖7B]同實施形態之檢測處理的說明圖。
[圖8]同實施形態之直立單元的側視圖。
[圖9]表示同實施形態之直立單元之一部分的平面圖。
【發明內容及實施方式】 [第1實施形態]
以下,參閱1至圖9來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檢體處理裝置10。另外,在各圖中,適當地擴大、縮小、省略地表示構成。圖中箭頭X、Y、Z,係分別表示彼此正交的3方向。另外,箭頭X,係沿著搬送單元20的搬送方向,箭頭Y,係沿著保持器搬送單元60的搬送方向,箭頭Z,係沿著上下方向。
圖1,係表示檢體處理裝置10的上視圖,圖2,係表示檢體處理裝置10的正視圖。圖3,係以一部分剖面表示檢體處理裝置10之搬入單元40的側視圖。
檢體處理裝置10,係在各種檢查之前,使複數個檢體容器11成為立位狀態而設置於預定之保持器搬送路徑的裝置,例如可用來作為分析裝置之預處理裝置的一種。
檢體處理裝置10,係具備有:搬送單元20,作為構成為可將以橫臥狀態所載置的檢體容器11引導並搬送至預定路徑的搬送部;搬入單元40,作為將檢體容器11以橫臥狀態搬入至預定搬送路徑的搬入部;檢測單元50,作為檢測橫臥狀態之檢體容器11之姿勢的檢測部;保持器搬送單元60,沿著預定路徑,搬送保持有檢體容器11的保持器12;直立單元80,作為轉動檢體容器11並使其直立而插入至保持器12的直立部;複數個雷射感測器S,檢測搬送路徑中有無檢體容器11,並檢測檢體容器11已到達預定位置的情形;及控制裝置90,控制各部的動作。
控制裝置90,係連接於複數個單元20、40、50、60、70、80及複數個雷射感測器S。控制裝置90,係具備有:記憶部91,記憶有各種資訊;資料處理部92,根據識別資訊等,進行演算判定等的資料處理;及控制部93,控制各部分的動作。
檢體容器11,係例如試管或採血管等,由透明玻璃或樹脂材料所形成之管型的檢體容器,具有底部11a,並且頭部11b為開口,形成為具有將檢體收容於內部之空間的有底圓筒形狀。
檢體處理裝置10,係構成為可處理粗細度、長度不 同之附有栓塞的試管。例如,以粗細度為Φ13mm或Φ16mm而長度為75mm或100mm之複數個種類的試管為對象。
在檢體容器11之頭部11b的開口,係設置有堵塞開口之可裝卸的蓋11c。蓋11c,係例如由各種顏色的安全頭蓋栓塞(hemogard plug)或橡皮栓塞所構成。在檢體容器11的外周側面,係例如黏貼有包含識別資訊的條碼。
搬送單元20,係構成為具備有:皮帶輸送式之搬送機構部21;推壓機構部22,構成為可將檢體容器11朝預定方向推壓移動;及止動機構部23、24,構成為設置於搬送路徑上的2個位置處,可限制檢體容器11之移動。
搬送機構部21,係具備有:一對導引軌25,沿著預定搬送經路,設置成一定寬度;例如橡皮製的搬送帶26,在導引軌25間,遍及搬送經路而配置;複數個搬送滾輪27,設置於搬送帶26的背側;及馬達28,成為旋轉驅動搬送滾輪27的驅動源。另外,該搬送機構部21的搬送經路,係形成於搬送帶26上之檢體容器11的通路,沿著圖中X方向予以設定。搬送機構部21,係構成為可沿著包含有搬入單元40之排出口41b之下部的預定搬送經路,以橫臥狀態搬送前述檢體容器。
藉由伴隨著搬送滾輪27的旋轉所致之搬送帶26的進給移動,在一對導引軌25間,載置於搬送帶26上的檢體容器11,係維持橫臥狀態而被引導至搬送經路並進行搬送。
圖4,係表示推壓機構部22的側視圖。如圖4所示 的推壓機構部22,係具備有:葉片31,構成為可藉由轉動動作,進入或退避至搬送經路內;導螺桿32,構成為設置於搬送經路的側部並可旋轉;及支撐部33,與形成於導螺桿32之外周的螺旋狀導引用卡合突起32a卡合而支撐葉片31。
葉片31,係可藉由控制部93的控制,在預定時序進行轉動動作,且以將預定軸作為中心而朝正逆方向轉動的方式,可在進入位置與退避位置之間進行往復動作,該進入位置,係進入搬送經路內而與檢體容器11發生干涉,該退避位置,係從搬送經路偏離而不與檢體容器11發生干涉。
導螺桿32,係具備有:軸,沿著搬送方向;及導引用卡合突起32a,以繞軸的方式形成為螺旋狀。導螺桿32,係藉由控制部93的控制,軸在預定時序重複進行正逆轉動與停止,藉此,使支撐部33沿著搬送方向而於前後方向往復移動。
經由支撐部33卡合支撐於卡合突起32a的葉片31,係藉由導螺桿32的旋轉動作,於搬送經路的前後方向往復移動。在葉片31進入搬送經路內的狀態下,被引導至導螺桿32並朝搬送方向前方移動,藉此,在搬送帶26停止的狀態下,亦使檢體容器11朝搬送方向前方推壓並移動。又,在葉片31退避的狀態下,被引導至導螺桿32並朝搬送方向後方移動,藉此,返回到原來的位置。
圖5,係從搬送方向後方向觀看止動機構部23、24 的側視圖。設置於搬入單元40附近之一方的止動機構部23,係具備有構成為可將預定軸36作為中心而進行轉動動作的葉片34。葉片34,係構成為可藉由轉動動作,進入搬送經路內或退避至搬送經路外。葉片34,係設置於可進入搬送經路的位置。
葉片34,係可藉由控制部93的控制,在預定時序進行旋轉動作,且以將預定軸36作為中心而朝正逆方向轉動的方式,可在進入位置與退避位置之間進行往復動作,該進入位置,係進入搬送經路內而與檢體容器11發生干涉,該退避位置,係從搬送經路例如向上方偏離而不與檢體容器11發生干涉。在葉片34進入搬送經路內時,係即便搬送帶26進行進給運動,亦藉由葉片34限制檢體容器11之移動,停止檢體容器11。
設置於搬入方向之前端部分之另一方的止動機構部24,係如圖5所示,具備有構成為可將預定軸36作為中心而進行轉動動作的葉片34。葉片34,係構成為可藉由旋轉動作,進入搬送經路內或退避至搬送經路外。葉片34,係設置於可進入搬送經路的位置。
如圖1所示,在葉片34的搬送方向後方側,係設置有抵接塊35。抵接塊35,係例如長方體狀的塊體,其搬送方向後方側的端面,係形成檢體容器11所抵接的抵接面35a。抵接面35a,係形成與搬送方向正交的平面。
葉片34,係可藉由控制部93的控制,在預定時序進行轉動動作,且以將預定軸36作為中心而朝正逆方向轉 動的方式,可在進入位置與退避位置之間進行往復動作,該進入位置,係進入搬送經路內而與檢體容器11發生干涉,該退避位置,係從搬送經路例如向上方偏離而不與檢體容器11發生干涉。在葉片34進入搬送經路內時,係即便搬送帶26進行進給運動,亦藉由葉片34限制並停止檢體容器11之移動。
搬入單元40,係具備有:收容箱41,作為形成可收容複數個檢體容器11之收容空間41c的收容部;開關門42,設置於形成在收容箱41之側部的排出口41b;上推板43,在收容箱41內進行升降,將檢體容器11逐根供給至排出口41b;氣缸等的驅動源,使上推板43升降動作;輔助塊44,以在上推板43附近進行升降動作的方式,促進輔助塊44之移動;及氣缸機構等的驅動源,使輔助塊44升降動作。
收容箱41,係鄰接設置於搬送部的搬送路徑。收容箱41,係具有四個側壁及底壁的殼體,在內部形成有收容複數個檢體容器11的空間。在收容箱41的上面,係形成有供給口41a。配置於搬送路徑之側部之側壁的上部,係形成有排出口41b。在排出口41b的上緣,係可轉動地設置有開關排出口41b的開關門42。排出口41b的下緣,係位於比搬送帶26稍微靠上。在排出口41b之正下方的位置,係配置有搬送單元20的搬送路徑,且對應於開關門42之下端緣的下方配置有輸送帶26。
在收容箱41的內部空間,係設置有傾斜板45,該傾 斜板45,係形成從供給口41a側朝向排出口41b側而下降成傾斜的底面。藉由該傾斜板45,隨機投入的檢體容器11會被集中於排出口41b側。
上推板43,係鄰接設置於收容箱41之排出口41b之某一側壁的內側。上推板43,係構成為可藉由驅動源,在以圖中箭頭所示的上下方向進行升降動作。上推板43的上端面43a,係具有僅可配置1根檢體容器11的寬度,例如比檢體容器11的直徑大而比直徑的2倍小。又,上端面43a,係形成排出口41b側下降的傾斜面。伴隨著上推板43的升降動作,檢體容器11會被逐根上推,藉由上端面43a的傾斜,通過排出口41b而供給至搬送帶26上的搬送經路。
輔助塊44,係鄰接設置於上推板43的後側。上推板43,係構成為可藉由氣缸等的驅動源,在以圖中箭頭所示的上下方向進行升降動作。輔助塊44的上端面44a,係形成如下述般的斜面:在下降後的狀態中,與傾斜板45的上面45a連接,並且連接於下降後的狀態之上推板43的上端面43a。另外,傾斜板45之上面45a的傾斜角,係設定為與輔助塊44之上端面44a之傾斜角同等的角度,或比上端面44a稍微陡峭的傾斜。又,輔助塊44的上端面44a,係形成為比上推板43之上端面43a稍微緩和的傾斜。以輔助塊44進行升降動作的方式,在收容空間41c中,朝向各個方向所隨機配置的複數個檢體容器11,係逐根依序地朝上推板43上的細長間隙移動。此時,被統 一成長邊方向沿著X的狀態。而且,檢體容器11,係逐根個別地藉由上推板43的上升被傳送至排出口41b,且藉由開關門42之開放被供給至搬送帶26上。
圖6、圖7A及圖7B,係檢測單元50所致之檢測處理的說明圖。圖7A,係表示頭部11b位於搬送方向前方的狀態,圖7B,係表示底部11a位於前方的狀態。如圖6、圖7A及圖7B所示,檢測單元50,係具備有檢測橫臥狀態之檢體容器11之狀態的雷射感測器51。雷射感測器51,係反射型的變位感測器,構成為可測定至物體的距離。在此,係利用蓋11c與底部11a之形狀的不同,從有無作為姿勢資訊之檢體容器11的對象部位,來進行檢體容器11之姿勢的判別。雷射感測器51,係具備有:投光部,以預定角度的光軸,照射雷射光B1;及受光部,接收反射的雷射光B1。雷射感測器51,係以預定角度照射雷射光B1,檢測反射的雷射光B1,藉此,檢測有無存在以橫臥狀態被搬送至預定位置而停止之檢體容器11的對象部位。
在本實施形態中,係作為一例,構成為可利用檢體容器11設置有底部11a與蓋11c的頭部11b之形狀不同的方式,從雷射感測器的ON/OFF狀態來判定姿勢。在此,檢體容器11,係頭部11b,係具有角部的圓柱狀,底部11a,係角部彎曲的球面狀。因此,如圖7所示,朝向該前頭側之端部的外周部分投射雷射光B1,從有無到達受光部之雷射光即ON/OFF的狀態,檢測檢體容器11的姿 勢。
例如如圖7A所示,在頭部11b位於前頭側時,雷射感測器51形成為ON,該頭部11b,係配置有具有角部之圓柱狀的蓋11c。因此,在雷射感測器51中的檢測結果為ON時,控制部93,係判定頭部11b為位於前頭側的姿勢。另一方面,如圖7B所示,在不存在角部部分且球面狀的底部11a位於前頭側時,雷射感測器51形成為OFF。因此,在雷射感測器51中的檢測結果為OFF時,判定底部11a為配置於前頭側的姿勢。
亦即,從雷射感測器51的檢測結果,控制部93,係可檢測頭部11b與底部11a的哪一個是配置於成為前頭側的預定位置,並檢測檢體容器11姿勢。
保持器搬送單元60,係與搬送單元20相同之輸送式的搬送機構,設定有預定的保持器搬送路徑,該保持器搬送路徑,係通過位於直立單元80之導引構件86下方的插入點P6。另外,保持器搬送路徑,係形成於保持器搬送帶62上之保持器12的通路,沿著圖中Y方向予以設定。保持器搬送單元60,係構成為具備有:一對導引軌61,沿著預定的保持器搬送路徑,設置成一定寬度;搬送帶62,配置於一對導引軌之間;搬送滾輪,在搬送帶的背側進行旋轉驅動而使搬送帶移動;及馬達等,作為驅動搬送滾輪的驅動源。
保持器12,係具備有:保持部12a,具有在上部形成開口的插入孔;複數個保持銷12b,從保持部12a之外周 的上端朝向上方豎立設置;及保持環12c,保持複數個保持銷12b的周圍。在保持部12a的外周,係形成有卡合於導引軌25的複數個卡合溝12d。在保持器搬送單元60的搬送帶上,係預先安裝有空的保持器12,藉由搬送帶之移動,從上游側傳送至下游側。在保持器搬送路徑之中途的插入點P6中,藉由保持機構81停止保持器12,檢體容器11被逐一地插入至該保持器的插入孔12e。
直立單元80,係具備有:保持機構部81,構成為可挾持且可開放橫臥狀態的檢體容器11;轉動機構部82,以使底部11a位於下方的方式,使檢體容器11轉動,藉此使其直立;及插入機構部83,將立位狀態的檢體容器11插入至保持器12。
保持機構部81,係具備有:一對保持板84、85,相互對向配置,在之間可保持檢體容器11。一對保持板84、85,係例如構成為因應於控制部93之控制,以在Z方向彼此可接近離開的方式進行開關動作。亦即,例如構成為以上側之保持板84上下移動的方式,可切換保持板84、85間之距離較小而挾持檢體容器11的狀態與一對保持板84、85間之距離較大而開放檢體容器11的狀態。
轉動機構部82,係構成為可將預定的轉動軸C1作為中心,使保持檢體容器11的保持機構部81朝箭頭A1、A2兩方向轉動。轉動機構部82的轉動動作,係藉由控制部93來控制。轉動的方向,係根據由檢測部50所檢測到的資訊來決定。亦即,因應於所檢測到之檢體容器11的 朝向而轉動90度,藉此,以成為使檢體容器11的底部11a位於下方而配置有蓋11c的頭部11b位於上方之姿勢的方式,決定為箭頭A1、A2的任一方向。
圖8,係以一部分剖面表示直立單元80之插入機構部83的側視圖。圖9,係插入機構部83的上視圖。如圖8及圖9所示,插入機構部83,係具備有:導引機構部87,將檢體容器11的移動方向限制於沿著Z方向的下方;及推進機構部88,將檢體容器11推進至下方。導引機構部87,係具備有:筒狀導引構件86,設置於轉動機構部82的下方;及支撐部89,設置於導引構件86的下方。導引構件86,係具有延伸於Z方向之孔86a的圓筒狀,在周壁的一部分,係形成有容許推進桿88a的運動之縱向凹陷的縫隙86b。
支撐部89,係構成為具備有藉由轉動進行開關的一對保持片89a、89b,可藉由控制部93之控制,在預定時序進行開關動作的夾盤機構。支撐部89,係支撐藉由推進機構部88被推進至下方之檢體容器11的周圍,並將移動方向限制於移動方向。
推進機構部88,係具備有:桿88a,構成為可進退;及氣缸等的驅動源88b,使桿88a升降。桿88a,係構成為可在進入由導引機構部87所支撐之檢體容器11之搬送經路的進入位置與從搬送經路退避的退避位置進行移動。桿88a在進入狀態時下降,藉此,設置於檢體容器11之頭部11b的蓋11c會被推進至下方,從而插入至設置於下 方之保持器搬送單元60之空的保持器12。
其次,說明本實施形態之檢體處理方法。本實施形態之檢體處理方法,係具備有:搬入處理,藉由搬入單元40,將複數個檢體容器11逐根地搬入至搬送經路;搬送處理,藉由搬送單元20,將檢體容器11以橫臥狀態逐根地依序送入至各處理位置;檢測處理,藉由檢測單元50,檢測橫臥狀態之檢體容器11的姿勢;直立處理,藉由直立單元80的保持機構部81,保持檢體容器11,藉由轉動機構部82使其轉動並直立;及插入處理,藉由直立單元80的插入機構部83,將直立狀態之檢體容器11插入至下方的保持器12。該些處理,係藉由控制部93來控制,對一根檢體,依序進行搬入、搬送、檢測、保持、轉動、開放、保持器插入的一連串處理。
在收容箱41的收容空間41c,係收容有複數個檢體容器11。檢體容器11,係例如在採血後,藉由作業等,從供給口41a隨機地投入複數個。此時,藉由收容空間41c內的傾斜板45,檢體容器11,係被集中於排出口41b側之下端部分的收集位置P1。
作為搬入、搬送的處理,控制部93,係以預定時間間隔,使上推板43及輔助塊44升降動作,並且以預定時間間隔,使開關門42開關動作。藉由上推板43之上升,被集中於收容空間41c之排出口41b側之底部的檢體容器11會逐根上升,而傳送至開關門42之背側的上升位置P2。而且,檢體容器11,係藉由開關門42的開放而落 下,被供給至配置於排出口41b之下側之搬送帶26上的供給位置P3。
又,藉由上推板43與輔助塊44的升降動作,促進檢體容器11之移動,檢體容器11被逐根依序地送入至上推板43的上端面43a。以重複該動作的方式,所隨機收容的檢體容器11,係以固定的時間間隔,逐根依序地使其長邊方向沿著X方向的方式,統一姿勢而自動地傳送至供給位置P3。另外,在該時點中,頭部11b與底部11a的哪一個成為搬送方向前頭側並不固定,每一檢體容器11不同。
作為搬送處理,控制部93,係以預定的時間間隔,重複搬送帶26的進給運動及停止,並且進行止動機構部24及推壓機構部22之葉片31、34的進退動作及葉片31的前後運動。位於供給位置P3的檢體容器11,係藉由止動機構部24之葉片34的退避與搬送帶26的進給運動被傳送至前方,當到達檢測位置P4時,則藉由第2止動機構部24,抵接於設置在葉片34之抵接塊35的抵接面35a或停止。在該停止狀態中,控制部93,係控制檢測部50,從雷射感測器51的投光部朝向檢體容器11之前頭側的外周部分照射雷射光B1。而且,從有無到達受光部之雷射光即ON/OFF的檢測結果,判定(檢測)檢體容器11的姿勢亦即頭部11b與底部11a的哪一個位於前頭側。
例如如圖7A所示,在配置有蓋11c的頭部11b位於前頭側時,雷射感測器51形成為ON。因此,在雷射感測 器51為ON時,係判定為頭部11b位於前頭側的姿勢。
另一方面,如圖7B所示,在底部11a位於前頭側時,雷射感測器51形成為OFF。因此,在雷射感測器51為OFF時,判定為底部11a配置於前頭側的姿勢。
控制部93,係根據該雷射感測器51中的檢測結果,以使檢體容器11之底部11a成為下方的方式,決定直立單元80的轉動方向。
在檢測處理結束後的時序,解除第2止動機構部24,使葉片34退避,並且在將推壓機構部22之葉片31配置於進入位置的狀態下,使導螺桿32轉動,將檢體容器11推壓並送入至前方的保持位置P5。
控制部93,係控制保持機構部81,在固定的時序重複檢體容器11的保持與開放,並且進行將保持了檢體容器11之狀態的轉動機構部82朝所期望之方向轉動90度的轉動動作,藉此使檢體容器11成為直立姿勢。
此時,控制部93,係因應於由檢測單元50所檢測到之檢體容器11的姿勢,在轉動後,以成為底部11a位於下方之配置的方式,控制轉動方向。例如,只要是頭部11b位於搬送方向前方側的姿勢,則朝順時鐘方向即第1轉動方向A1轉動。只要是底部11a位於搬送方向之前方的姿勢,則朝逆時鐘方向即第2轉動方向A2轉動。
檢體容器11,係藉由轉動機構部82的轉動而成為立位狀態,且藉由保持機構部81解除保持狀態,藉此,落下至下方。檢體容器11,係被引導至設置於保持機構部 81之下方之導引構件86的導引孔86a,而傳送至插入位置P6。在插入位置P6,係配置有保持器搬送單元60的搬送帶,且預先安裝有空的保持器12。
控制部93,係控制保持器搬送單元60,在固定的時序重複保持器搬送路徑的進給動作與停止。又,控制部93,係控制插入機構部83的導引機構部87,重複保持或開放檢體容器11之外周的動作,並且控制推進機構部88,進行推進桿88a的進退動作及升降動作。藉由該動作,將以立位狀態而傳送至插入位置P6的檢體容器11引導並同時推進至下方,使檢體容器11依序插入至從保持器搬送路徑之上游所傳送之空的保持器12。而且,伴隨著保持器搬送單元60的進給運動,插入有檢體容器11的保持器12會被傳送至保持器12。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檢體處理裝置10及檢體處理方法,可獲得如下述般的效果。亦即,由於可逐根地傳送隨機投入的複數個檢體容器11並統一姿勢,以使得底部11a位於下方的方式,成為立位狀態而設置於保持器12,因此可效率良好地進行檢體容器11之搬入處理。又,可省略以人工作業等來將檢體容器逐根地豎立插入至架部等的作業。
又,由於是藉由雷射感測器51,從照射至抵接面35a之預定位置之雷射的狀態來區分檢體容器11的底部11a與頭部11b,因此,可以簡單裝置來輕易地檢測檢體容器11的姿勢。
另外,本發明,係不限定上述各實施形態本身,在實施步驟中,係可在不脫離其要旨的範圍內將構成要素變形來加以具體化。亦可刪除上述實施形態所例示的各構成要素,且亦可改變各構成要素的形狀、構造、材質等。又,藉由適當地組合上述實施型態所揭示的複數個構成要素,便可形成各種發明。
11‧‧‧檢體容器
11a‧‧‧底部
11b‧‧‧頭部
12‧‧‧保持器
12a‧‧‧保持部
21‧‧‧搬送機構部
22‧‧‧推壓機構部
23‧‧‧止動機構部
24‧‧‧止動機構部
27‧‧‧搬送滾輪
28‧‧‧馬達
31‧‧‧葉片
34‧‧‧葉片
35‧‧‧抵接塊
35a‧‧‧抵接面
40‧‧‧搬入單元
41‧‧‧收容箱
41C‧‧‧收容空間
42‧‧‧開關門
43‧‧‧上推板
43a‧‧‧上端面
50‧‧‧檢測單元
51‧‧‧雷射感測器
60‧‧‧保持器搬送單元
61‧‧‧導引軌
62‧‧‧保持器搬送帶
81‧‧‧保持機構
82‧‧‧轉動機構部
84‧‧‧保持板
85‧‧‧保持板
86‧‧‧導引構件
86a‧‧‧導引孔
88‧‧‧推進機構部
88a‧‧‧推進桿
89‧‧‧支撐部
89a‧‧‧保持片
89b‧‧‧保持片
A1‧‧‧第1轉動方向
A2‧‧‧第2轉動方向
C1‧‧‧轉動軸
P2‧‧‧上升位置
P3‧‧‧供給位置
P4‧‧‧檢測位置
P5‧‧‧保持位置
P6‧‧‧插入位置

Claims (4)

  1. 一種檢體處理裝置,其特徵係,具備有:檢測部,構成為可檢測檢體容器的姿勢資訊,該檢體容器,係形成為具有頭部與底部且可收容檢體;搬送部,以橫臥狀態搬送前述檢體容器;及直立部,具備有:保持機構部,構成為可挾持且可開放前述橫臥狀態的前述檢體容器,並且可朝正逆兩者轉動;控制部,根據前述檢體容器之朝向的姿勢資訊,將前述保持機構部之成為直立狀態時的轉動方向決定為正逆任一的方向;及轉動機構部,使前述保持機構部朝前述轉動方向轉動,成為使前述檢體容器的底部配置於比頭部更下方的直立狀態,前述保持機構部,係構成為保持在使頭部或底部之任一成為前頭的橫臥狀態下所搬送之檢體容器的外周,並且將所保持之檢體容器的頭部與底部之間之中間的位置作為轉動中心,朝正逆方向轉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檢體處理裝置,其中,前述檢體容器,係頭部與底部之外周部分之形狀不同的試管,且更具備有:控制部,根據前述姿勢資訊,控制前述直立部的動作,前述檢測部,係具備有:雷射感測器,檢測預定位置中前述檢體容器之端部之外周部分的形狀作為前述姿勢資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檢體處理裝置,其 中,更具備有:搬入部,具備有:收容部,形成有可收容複數個前述檢體容器的收容空間與將前述收容空間與外部連通的排出口;及上推板,構成為可在前述收容空間內升降動作,在上升時,將前述檢體容器個別地上推而傳送至前述排出口;搬送部,構成為可沿著包含有前述排出口之下部的預定搬送經路,以橫臥狀態搬送前述檢體容器;保持器搬送部,設置於前述直立部的下方,搬送構成為可以立位狀態來保持前述檢體容器的保持器;及插入機構部,將立位狀態的前述檢體容器推進並插入至前述保持器。
  4. 一種檢體處理方法,其特徵係,沿著預定搬送路徑,以橫臥狀態搬送具有頭部與底部的檢體容器,藉由檢測器,檢測前述檢體容器之朝向的姿勢資訊,藉由控制部,根據前述姿勢資訊,將成為直立狀態時的轉動方向判定為使前述檢體容器的底部配置於比頭部更下方之直立狀態之正逆任一的方向,將構成為保持在使頭部或底部之任一成為前頭的橫臥狀態下所搬送之檢體容器的外周,並且將所保持之檢體容器的頭部與底部之間之中間的位置作為轉動中心,朝正逆方向轉動的轉動機構部朝前述轉動方向轉動,藉此,使前述檢體容器直立。
TW104137742A 2014-11-18 2015-11-16 檢體處理裝置及檢體處理方法 TWI6052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33954A JP6475955B2 (ja) 2014-11-18 2014-11-18 検体処理装置及び検体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2885A TW201632885A (zh) 2016-09-16
TWI605253B true TWI605253B (zh) 2017-11-11

Family

ID=54542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7742A TWI605253B (zh) 2014-11-18 2015-11-16 檢體處理裝置及檢體處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094845B2 (zh)
EP (1) EP3023793B1 (zh)
JP (1) JP6475955B2 (zh)
KR (1) KR101840912B1 (zh)
CN (1) CN105675899B (zh)
CA (1) CA2912076C (zh)
TW (1) TWI6052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9326A (zh) * 2016-10-12 2017-02-22 瑞安市诚达机械有限公司 纸筒自动喷码理料机
CN106542288B (zh) * 2016-10-26 2019-01-29 河北鑫乐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血管自动生产线
CN106672321B (zh) * 2017-02-23 2019-01-25 河北鑫乐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管定向落料机构
FR3066275B1 (fr) * 2017-05-10 2020-09-18 Stago Diagnostica Automate pour la conduite automatisee d'analyses, notamment medicales
KR102124348B1 (ko) * 2018-06-20 2020-06-22 에너지움 주식회사 시험관 자동정렬 라벨 부착 장치
JP7140844B2 (ja) * 2018-12-13 2022-09-2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医療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医療情報処理装置の作動方法
CH715671A1 (fr) 2018-12-19 2020-06-30 Ciposa Sa Dispositif de positionnement de tubes.
CN110672832A (zh) * 2019-11-14 2020-01-10 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EP3922997B1 (en) 2020-05-28 2023-09-20 Aoi Seiki Co., Ltd. Detection apparatus, specime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pecimen processing method
CN113264347A (zh) * 2021-05-21 2021-08-17 上海宝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管径超长软管快速理管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16355C2 (de) * 1973-04-02 1986-02-27 Rudi 7065 Winterbach Hutt Vorrichtung zum Ausrichten von gleichförmigen langgestreckten Gegenständen, insbesondere rohrförmigen Gehäusen für Schreibgeräte
JPH0338704Y2 (zh) * 1986-04-30 1991-08-15
US5050723A (en) * 1990-10-31 1991-09-24 Kenneth Herzog Bottle orienting device
DE69632318T2 (de) * 1996-07-18 2004-09-16 Techno Medica Co. Ltd., Kawasaki Automatische Vorrichtung zum Aufbringen von strichkodierten Etiketten auf Probenröhrchen
AUPP058197A0 (en) * 1997-11-27 1997-12-18 A.I. Scientific Pty Ltd Pathology sample tube distributor
JP3721357B2 (ja) * 2002-12-02 2005-11-30 照明 伊藤 チューブ型検体容器自動供給装置
FR2859285B1 (fr) 2003-08-26 2007-08-10 Abx Sa Analyseur hematologique sur sang total avec dispositif d'agitation
JP3819917B2 (ja) * 2004-04-12 2006-09-13 株式会社アイディエス 自走車を使用した検体搬送システム
JP4444986B2 (ja) * 2007-04-20 2010-03-31 小林クリエイト株式会社 ラックへの試験管準備装置
US20100233754A1 (en) * 2007-08-15 2010-09-16 Christophe Alain Guex Vessel Transpor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417253B2 (en) * 2008-10-30 2016-08-16 Sysmex Corporation Specimen processing system and specimen container classifying apparatus
JP2010107400A (ja) * 2008-10-30 2010-05-13 Sysmex Corp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検体容器仕分け装置
JP5763305B2 (ja) * 2009-06-08 2015-08-12 花王株式会社 物品搬送装置
EP2635519A4 (en) * 2010-11-01 2015-05-20 Make All Corp METHOD FOR DETECTING INCREASED PHYOLE PLUGS
EP2813445B1 (en) * 2013-06-11 2017-04-05 Roche Diagnostics Gmb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sample tubes and laboratory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40912B1 (ko) 2018-03-21
KR20160059441A (ko) 2016-05-26
EP3023793A1 (en) 2016-05-25
JP2016099142A (ja) 2016-05-30
CA2912076A1 (en) 2016-05-18
EP3023793B1 (en) 2021-09-29
JP6475955B2 (ja) 2019-02-27
US20160137426A1 (en) 2016-05-19
TW201632885A (zh) 2016-09-16
CN105675899B (zh) 2018-08-03
CA2912076C (en) 2018-03-13
CN105675899A (zh) 2016-06-15
US10094845B2 (en) 2018-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5253B (zh) 檢體處理裝置及檢體處理方法
JP5373560B2 (ja) 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検体分析装置
JP6719901B2 (ja) 検体処理装置
JP4327458B2 (ja) バラ積み容器供給装置
JP2007075178A (ja) 錠剤充填装置
KR20150118492A (ko) 이송 제어 구조 방식의 자동 검사를 위한 엑스레이 검사 장치
JP2012154835A (ja) ピペットチップ供給装置、検体分析装置及びピペットチップ供給方法
JP2005227206A (ja) 血液検体の自動検知装置
KR102049429B1 (ko) 이송 제어 구조 방식의 자동 검사를 위한 엑스레이 검사 장치
CN114570732B (zh) 标签剥离装置以及标签剥离方法
WO2020128819A1 (fr) Dispositif de positionnement de tubes
JP5592986B2 (ja) 検体分析装置及び検体ラック搬送方法
JP6619928B2 (ja) 把持装置、搬送装置、及び分析装置
JP2021188991A (ja) 検出装置、検体処理装置及び検体処理方法
JP2012154755A (ja) 反応容器閉栓装置,自動分析装置,反応容器閉栓方法
JP7493758B2 (ja) 検出装置、検体処理装置及び検体処理方法
JPH08304414A (ja) カセット搬送装置
CN211846348U (zh) 气动传输设备
JP7134747B2 (ja) キュベット搬送装置及び自動分析装置
JP2015111119A (ja) 分析装置、及び分析方法
JPH0577970A (ja) プレート検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