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1523B - 連接器及連接器組合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及連接器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1523B
TWI581523B TW105121700A TW105121700A TWI581523B TW I581523 B TWI581523 B TW I581523B TW 105121700 A TW105121700 A TW 105121700A TW 105121700 A TW105121700 A TW 105121700A TW I581523 B TWI581523 B TW I58152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front side
connector body
hold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1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2972A (zh
Inventor
田中幸貴
木村晃
黒木佳英
Original Assignee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2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29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1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152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1Bolt, set screw or screw clamp
    • H01R13/6215Bolt, set screw or screw clamp using one or more bol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01R24/62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及連接器組合
本發明係有關於具有外螺紋構件的連接器。又,本發明係有關於連接器組合,包括前述連接器及具有內螺紋的連接器。
如第56圖所示,專利文件1揭示具有插頭900及插座930的連接器組合。插頭900和插座930係被設計為,當插頭900的前端910碰到插座930的收容部940的內壁950時,插頭900的接觸920和插座930的接觸960構成適當的接觸。
如第57圖所示,專利文件2揭示具有內螺紋部980的插座970。可連接此種插座970的插頭(未圖示)上,設有被連接至內螺紋部980的外螺紋構件以及將外螺紋構件保持的螺紋保持構件。
[先前技術文件]
[專利文件]
[專利文件1]特開2008-251248號公報
[專利文件2]實用新案登錄第3113056號公報
以前,作為具有外螺紋構件的插頭(當作「插頭A」)的對像側連接器,係被設想為具有內螺紋部的插座(當作「插座A」),作為不具外螺紋構件的插頭(當作「插頭B」)的對像側連接器,係被設想為不具內螺紋部的插座(當作「插座B」)。例如,插座A像是專利文件2的插座970,插頭A是可和其連接的插頭(未圖示)。又,例如,插頭B像是專利文件1的插頭900,插座B像是專利文件1的插座930。
插頭A和插頭B即使假設有相同界面(嵌合部),插頭A仍有無法適當地連接插座B的情形。例如,如同專利文件1的插座930的插座B,通常被配置於電子機器的機殼內。想對此種插座B連接插頭A,外螺紋構件和螺紋保持構件會碰到機殼,而無法將插頭A的前端碰到插座B的收容部的內壁,因此無法將插頭A對插座B適當地連接。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具有外螺紋構件的連接器,不只對具有內螺紋部的對像側連接器、對不具有內螺紋部的對像側連接器也能適當地連接。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1連接器,於既定方向中具有前端、且沿著前述既定方向可選擇性地和第1連接對像物及第2連接對像物相連接;前述第1連接對像物,包括具有對像側接觸的第1嵌合部、內螺紋部、內螺紋座面;前述第2連接對像物,包括具有對應於前述第1嵌合部之 結構的第2嵌合部;前述連接器,包括連接器本體、外螺紋構件、螺紋保持構件;前述連接器本體,沿前述既定方向,選擇性地可和前述第1嵌合部及前述第2嵌合部相嵌合;前述連接器本體,具有在前述連接器和前述第1連接對像物連接時、與前述對像側接觸相接觸的接觸;前述螺紋保持構件,保持前述外螺紋構件;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具有在前述外螺紋構件與前述內螺紋部連接時、與前述內螺紋座面相接觸的外螺紋座面;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安裝於前述連接器本體,沿前述既定方向對於前述連接器本體可作相對的移動。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2連接器,是第1連接器,其中前述外螺紋構件,沿前述既定方向對於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可作相對的移動。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3連接器,是第2連接器,其中前述螺紋保持構件,設有於前述既定方向延伸的收容部、及在和前述既定方向垂直的面內向前述收容部內突出的凸部;前述外螺紋構件形成有凹部,前述凹部係在與前述既定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凹陷;前述外螺紋構件部分地被收容於前述收容部,前述凸部被收容於前述凹部內。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4連接器,是第1至3 連接器中任一者,其中前述連接器本體,具有構成前述連接器的前述前端的前端;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在前側既定位置和後側既定位置之間,沿前述既定方向為可移動;前述第1嵌合部及前述第2嵌合部,各自於前述既定方向中具有設有內壁的收容部;當前述連接器與前述第1連接對像物相連接時,前述連接器本體部分地被收容於前述第1嵌合部的前述收容部;當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在前述前側既定位置時,前述外螺紋構件連接前述內螺紋部,同時在前述外螺紋座面與前述內螺紋座面接觸的狀態下,前述連接器本體的前述前端在和前述第1嵌合部的前述內壁對向的一方而未到達前述內壁;當前述連接器和前述第2連接對像物連接時,前述連接器本體部分地被收容於前述第2嵌合部的前述收容部;當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在前述後側既定位置時,在前述連接器和前述第2連接對像物連接的狀態下,前述連接器本體的前述前端可到達前述第2嵌合部的前述內壁。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5連接器,是第4連接器,其中前述連接器本體,連接到在前述既定方向中向後側延伸的纜線;前述連接器本體,設有被限制部;前述螺紋保持構件,於前述既定方向上配置於前述被限制部的後側,且於前述既定方向上設有與前述被限制部對向的限 制部;前述限制部,限制前述被限制部在前述既定方向中越過前述限制部向後側的移動。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6連接器,是第5連接器,其中前述限制部和前述被限制部,規定前述螺紋保持構件的前述前側既定位置。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7連接器,是第1至3連接器中任一者,其中,前述外螺紋構件有2個;在與前述既定方向垂直的橫方向上,前述連接器本體位於2個前述外螺紋構件之間。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8連接器,是第7連接器,其中,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包括2個螺紋收容構件、上側可動構件、及下側可動構件;前述螺紋收容構件,各自被部分地收容於前述外螺紋構件;前述上側可動構件及前述下側可動構件,各自於前述橫方向上連結前述螺紋收容構件們;在與前述既定方向及前述橫方向的雙方垂直的上下方向中,前述上側可動構件和前述下側可動構件包夾前述連接器本體;前述上側可動構件,於前述連接器本體的上面上,在前述既定方向中移動;前述下側可動構件,於前述連接器本體的下面上,在前述 既定方向中移動。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9連接器,是第8連接器,其中,前述上側可動構件及前述下側可動構件的至少之一方,具有前側抵觸部;前述連接器本體的前述上面上及前述下面上的至少之一方,設有前側對向部;前述前側對向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和前述前側抵觸部對向、且限制前述前側抵觸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上超過前述前側對向部而向前方的移動。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10連接器,是第8或9連接器,其中,前述上側可動構件及前述下側可動構件的至少之一方,於前述上下方向中具有向內側突出的位置決定突起;前述連接器本體的前述上面上及前述下面上的至少一方,於既定方向上設置有相互分離的前側凹部及後側凹部;前述位置決定突起,被收容於前述前側凹部及前述後側凹部的其中之一,而於前述既定方向中決定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對於前述連接器本體的相對位置。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11連接器,是第7連接器,其中,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形成有2個側部收容部、及中央收容部;前述側部收容部及前述中央收容部,均於前述既定方向中貫通前述螺紋保持構件; 各個前述側部收容部,部分地收容前述外螺紋構件;前述中央收容部,於前述橫方向中位於前述側部收容部之間、且於前述既定方向中以可移動的方式而部分地收容前述連接器本體。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12連接器,是第11連接器,其中,前述中央收容部,設有前側抵觸部;前述連接器本體,設有前側對向部;前述前側對向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和前述前側抵觸部對向、且限制前述前側抵觸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超過前述前側對向部而向前方的移動。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13連接器,是第11連接器,其中,前述螺紋保持構件,設有2個突出部、及2個抵觸部;前述突出部,於前述橫方向中設於互相分離的位置;前述前側收容部的一部分,各自位於前述突出部內;前述抵觸部,各自位於前述突出部的後端的周圍;前述突出部的前端的功能,各自作為前述外螺紋座面;前述連接器本體,設有2個前壁部;前述前壁部,於前述橫方向中設於互相分離的位置;各個前述前壁部,形成有在前述既定方向中貫通的貫通孔;前述突出部,藉由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對前述連接器本體的相對移動,可各自通過前述貫通孔而突出於前方;各個前述抵觸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和前述前壁部對向、 且位於前述前壁部的後側;藉由前述抵觸部各自抵住前述前壁部,以規定前述突出部從前述前壁部的最大突出量。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14連接器,是第11至13連接器,其中,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在與前述既定方向及前述橫方向的雙方垂直的上下方向中具有向前述中央收容部的內側突出的位置決定突起;前述連接器本體,設有收容前述位置決定突起的位置決定凹部;前述位置決定凹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限制前述位置突起超過前述位置決定凹部而向後方的移動。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15連接器,是第11至14連接器,其中,前述連接器本體上,形成有操作部;前述操作部上,形成有被受部;前述螺紋保持構件上,設置有受部、及在前述既定方向中從前述受部向後方延伸的槽;前述槽,部分地收容前述操作部;在沒有操作前述操作部的狀態下,前述被受部位於前述受部的前方,以限制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向前方的移動;操作前述操作部而使前述被受部往和前述既定方向及前述橫方向的雙方垂直的上下方向移動時,由前述被受部對前述受部的限制被解除,且前述螺紋保持構件成為可向前方移動。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16連接器,是第11至15連接器,其中,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在和前述既定方向及前述橫方向的雙方垂直的上下方向中,具有向前述中央收容部的內側突出的位置決定突起;前述連接器本體,設有前側凹部及後側凹部;前述前側凹部及前述後側凹部,於前述上下方向中向內側凹陷,且於前述既定方向中係互相分離地被設置;前述位置決定突起,被收容於前述前側凹部及前述後側凹部的其中之一,於前述既定方向中決定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對前述連接器本體的相對位置。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17連接器,是第1至3連接器,其中,在和前述既定方向垂直的上下方向中,前述外螺紋構件位於前述連接器本體的上側。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18連接器,是第17連接器,其中,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具有上側收容構件、及可動構件;前述可動構件,以在前述既定方向中可移動的方式而被保持於前述連接器本體;前述上側收容構件,安裝於前述可動構件上、且部分地收容前述外螺紋構件。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19連接器,是第18連接器,其中, 前述連接器本體,具有在前述既定方向延伸的溝、及在與前述既定方向及前述上下方向的雙方垂直的橫方向上向前述溝內突出的位置決定突起;前述可動構件,具有安裝於前述上側收容構件的上部、及在前述上下方向中從前述上部往下方延伸的側部;前述側部,至少部分地被收容於前述溝內;前述側部,設有被位置決定部;當前述可動構件沿前述既定方向移動時,前述被位置決定部越過前述位置決定突起;藉由在前述既定方向中前述被位置決定部位於前述位置決定突起的前方或後方,而決定前述可動構件於前述既定方向中的位置。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20連接器,是第19連接器,其中,前述可動構件的前述上部,具有前側抵觸部;前述連接器本體,設有前側對向部;前述前側對向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和前述前側抵觸部對向、且限制前述前側抵觸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超過前述前側對向部而向前方的移動。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21連接器,是第17連接器,其中,前述連接器本體,形成有槽;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具有可動部及上側收容部;前述可動部,以在前述既定方向中為可移動的方式而被收 容於前述連接器本體內;前述上側收容部,設於前述可動部上,且通過前述槽而露於前述連接器本體外;前述上側收容部,部分地收容前述外螺紋構件。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22連接器,是第21連接器,其中,前述連接器本體的內部,設有前側對向部;前述可動部,具有前側抵觸部;前述前側對向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和前述前側抵觸部對向,且限制前述前側抵觸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超過前述前側對向部而向前方的移動。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23連接器,是第21或22連接器,其中,前述槽,設有後緣;前述上側收容部,具有後端部;前述槽的前述後緣,於前述既定方向中和前述上側收容部的前述後端部對向,且限制前述後端部超過前述後緣而向後方的移動。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作為第24連接器,是第1至23連接器,其中,前述連接器,是遵循USB(通用串列匯流排)Type-C規格之連接器。
本發明提供連接器組合,包括第1至24連接器、及作為前述第1連接對像物的對像側連接器;其中, 前述對像側連接器,包括前述第1嵌合部、前述內螺紋部、及前述內螺紋座面。
本發明的連接器可和第1連接對像物連接;第1連接對像物,像是具有對應於外螺紋構件的內螺紋部的對像側連接器。又,本發明的連接器,由於具有沿既定方向可以對連接器本體作相對移動的螺紋保持構件,所以當將像是由不具有內螺紋部的對像側連接器設置於機殼內而成的電子機器的第2連接對像物和連接器連接時,螺紋保持構件對於機殼不用持續施加碰撞壓力,因此對於第2連接對像物的第2嵌合部能夠使連接器本體適當地被嵌合。
100、100A~100D‧‧‧連接器
102、102A‧‧‧前端
110、110A~110D‧‧‧連接器本體
112、112A‧‧‧前端
114、114A、114C‧‧‧上面
116、116C‧‧‧下面
118、118A‧‧‧滑動面
120、120A~120C‧‧‧前側對向部
122、122A~122C‧‧‧後側對向部
124A‧‧‧溝
130、130C‧‧‧前側凹部
132、132C‧‧‧後側凹部
134A‧‧‧位置決定突起
136A‧‧‧彈性部
140、140A~140D‧‧‧接觸
142、142A~142D‧‧‧保持構件
144、144A~144D‧‧‧殼
146、146A~146D‧‧‧罩
148B‧‧‧槽
149B‧‧‧後緣
150、150A~150D‧‧‧外螺紋構件
152‧‧‧凹部
160、160A~160D‧‧‧螺紋保持構件
170‧‧‧螺紋收容構件
172‧‧‧外螺紋座面
174‧‧‧收容部
176‧‧‧凸部
178‧‧‧壓入溝
170A‧‧‧上側收容構件
172A‧‧‧孔
170B‧‧‧上側收容部
172B‧‧‧後端部
170C、170D‧‧‧側部收容部
180‧‧‧上側可動構件
182‧‧‧壓入片
180A‧‧‧可動構件
182A‧‧‧上部
184A‧‧‧突起
186A‧‧‧側部
188A‧‧‧被位置決定部
180B‧‧‧可動部
180C、180D‧‧‧中央收容部
190‧‧‧下側可動構件
192‧‧‧壓入片
190A‧‧‧下側板
200、200A~200D‧‧‧前側抵觸部
210、210A~210D‧‧‧後側抵觸部
220、220C‧‧‧位置決定突起
225、225C‧‧‧彈性部
230D‧‧‧導引部
240D‧‧‧前壁部
242D‧‧‧貫通孔
250D‧‧‧操作部(槓桿)
252D‧‧‧寬部
254D‧‧‧窄部
256D‧‧‧被受部
258D‧‧‧位置決定凹部
260D‧‧‧後部
262D‧‧‧位置決定突起
264D‧‧‧受部
266D‧‧‧槽
270D‧‧‧腕部
272D‧‧‧被導引部
274D‧‧‧突出部
276D‧‧‧外螺紋座面
278D‧‧‧抵觸部
300、300A‧‧‧第1連接對像物
310、310A‧‧‧第1嵌合部
312、312A‧‧‧收容部
314、314A‧‧‧內壁
320、320A‧‧‧對像側接觸
322、322A‧‧‧對像側保持構件
324、324A‧‧‧對像側殼
330、330A‧‧‧內螺紋部
340、340A‧‧‧內螺紋座面
400‧‧‧第2連接對像物
410‧‧‧機殼
420‧‧‧對像側接觸
430‧‧‧第2嵌合部
440‧‧‧收容部
450‧‧‧內壁
500‧‧‧纜線
550、550A‧‧‧電路基板
第1圖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樣態的連接器的俯視立體圖。
第2圖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的前視圖。
第3圖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的分解立體圖。
第4圖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和第1連接對像物的俯視立體圖。圖所示的連接器未連接第1連接對像物。
第5圖顯示第4圖的連接器和第1連接對像物的俯視立體圖。圖所示的連接器連接第1連接對像物。
第6圖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和第2連接對像物的對像側連接器的俯視立體圖。圖所示的連接器連接對像側連接器。
第7圖顯示第6圖的連接器和第2連接對像物的剖面圖。於圖中,為了易於掌握概略形狀而省略詳細部分。
第8圖顯示第5圖的第1連接對像物的俯視立體圖。
第9圖顯示第5圖的第1連接對像物的其他俯視立體圖。
第10圖顯示第5圖的第1連接對像物的前視圖。電路基板則被省略。
第11圖顯示第7圖的第2連接對像物的俯視圖。
第12圖顯示第11圖的第2連接對像物的剖面圖。於圖中,為了易於掌握概略形狀而省略詳細部分。
第13圖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的仰視立體圖。
第14圖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的其他俯視立體圖。
第15圖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的其他俯視立體圖。
第16圖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的其他俯視立體圖。
第17圖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所包含的連接器本體的仰視立體圖。
第18圖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中的前側凹部及後側凹部與位置決定突起的關係圖。位置決定突起被收容於前側凹部。
第19圖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中的前側凹部及後側凹部與位置決定突起的關係圖。位置決定突起被收容於後側凹部。
第20圖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所包含的螺紋收容構件的立體剖面圖。
第21圖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所包含的外螺紋構件及螺紋收容構件的關係圖。
第22圖顯示第1圖的連接器所包含的外螺紋構件及螺紋收容構件的關係圖。
第23圖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樣態的連接器的俯視立體圖。
第24圖顯示第23圖的連接器的前視圖。
第25圖顯示第23圖的連接器的分解立體圖。
第26圖顯示第23圖的連接器及第1連接對像物的俯視立體圖。圖所示的連接器未連接第1連接對像物。
第27圖顯示第1連接對像物的前視圖。
第28圖顯示第23圖的連接器的其他俯視立體圖。
第29圖顯示第23圖的連接器中的位置決定突起和被位置決定部的關係圖。
第30圖顯示顯示第23圖的連接器中的位置決定突起和被位置決定部的關係圖。
第31圖顯示本發明第3實施樣態的連接器的俯視立體圖。
第32圖顯示第31圖的連接器的前視圖。
第33圖顯示第31圖的連接器的分解立體圖。
第34圖顯示第31圖的連接器及第1連接對像物的俯視立體圖。圖所示的連接器未連接第1連接對像物。
第35圖顯示第31圖的連接器所包含的上側的罩的仰視立體圖。
第36圖顯示第31圖的連接器所包含的螺紋保持構件的仰視立體圖。
第37圖顯示第35圖的罩及第36圖的螺紋保持構件的仰視立體圖。
第38圖顯示第35圖的罩及第36圖的螺紋保持構件的其他仰視立體圖。
第39圖顯示本發明第4實施樣態的連接器的俯視立體圖。
第40圖顯示第39圖的連接器的仰視立體圖。
第41圖顯示第39圖的連接器的前視圖。
第42圖顯示第39圖的連接器的分解立體圖。
第43圖顯示第39圖的連接器的其他俯視立體圖。
第44圖顯示第43圖的連接器中的前側凹部及後側凹部與位置決定突起的關係圖。位置決定突起被收容於前側凹部。
第45圖顯示第39圖的連接器的其他俯視立體圖。
第46圖顯示第45圖的連接器中的前側凹部及後側凹部與位置決定突起的關係圖。位置決定突起被收容於後側凹部。
第47圖顯示第39圖的連接器的其他俯視立體圖。
第48圖顯示本發明第5實施樣態的連接器的俯視立體圖。
第49圖顯示第48圖的連接器的其他俯視立體圖。
第50圖顯示第49圖的連接器的前視圖。
第51圖顯示第48圖的連接器的分解俯視立體圖。
第52圖顯示第48圖的連接器的分解仰視立體圖。
第53圖顯示第48圖的連接器中的位置決定突起及位置決定凹部的關係圖。
第54圖顯示第48圖的連接器的其他俯視立體圖。
第55圖顯示第54圖的連接器中的位置決定突起及位置決定凹部的關係圖。
第56圖顯示專利文件1的連接器組合的剖面圖。
第57圖顯示專利文件2的插座的立體圖。
(第1實施樣態)
參照第1圖,本發明第1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是遵循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Type-C規格的插頭。參照第1圖及第4~6圖,本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於既定方向上具有前端102,且沿著既定方向可選擇性地和第1連接對像物300及第2連接對像物400之2個連接對像物連接。本實施樣態中的既定方向是X方向。又,於本實施樣態中,+X方向是前方向,-X方向是後方向。
如第4、5、8~10圖所示,於本實施樣態中,第1連接對像物300是可和連接器100連接的對像側連接器,且具體上是遵循USB Type-C規格的插座。如第8圖所示,第1連接對像物300係搭載於電路基板550上,且具有第1嵌合部310、2個內螺紋部330、2個內螺紋座面340。換言之,本實施樣態的第1連接對像物300是具有內螺紋部330的插座,且第1嵌合部310具有收容部312。如第10圖所示,收容部312於既定方向上具有內壁314。第1嵌合部310在和既定方向垂直的橫方向上,設於內螺紋部330之間的位置。於本實施樣態中,橫方向是Y方向。如第10圖所示,詳細而言,第1嵌合部310具有對像側連接器320、用於保持對像側連接器320的對像側保持構件322、用於覆蓋對像側保持構件322的對像側殼324。
由第8及11圖可理解,第2連接對像物400具有第2嵌合部430,第2嵌合部具有對應於第1嵌合部310的結構;但是第2連接對像物400不具有內螺紋部330。如第7、11及12圖所示,本實施樣態的第2連接對像物400是將對像側連接器420配置於電子機器(未圖示)的機殼410內的物品。由第 8、11圖可理解,對像側連接器420具有對應於第1連接對像物300的結構。具體上,對像側連接器420是遵循USB Type-C規格的插座,是不具有內螺紋部330的插座。如第12圖所示,對像側連接器420具有上述的第2嵌合部430。又,第2嵌合部430於既定方向上具有收容部440,收容部440具有內壁450。
如第1~3圖所示,連接器100具有連接器本體110、2個外螺紋構件150、螺紋保持構件160。
如第2圖所示,本實施樣態的連接器本體110於橫方向上,設於2個外螺紋構件150之間的位置。連接器本體110具有連接器140、保持構件142、殼144、罩146。由第2、10圖可理解,當連接器100和第1連接對像物300連接時,連接器140是和對像側連接器320接觸的物件。如第2圖所示,保持構件142用於保持連接器140。殼144用於覆蓋保持構件142。由第1圖可理解,殼144的後端位於罩146內。在罩146中,收容有連接纜線500和連接器140的中繼基板(未圖示)。連接中繼基板(未圖示)的纜線500從罩146向後方延伸。
如第1圖所示,連接器本體110的前端112構成連接器100的前端102。由第4、7圖可理解,連接器本體110沿既定方向可選懌性地連接第1嵌合部310及第2嵌合部430。由第4、5圖可理解,當連接器100連接第1連接對像物300時,連接器本體110部分地被收容於第1嵌合部310的收容部312。
如第3、17圖所示,連接器本體110的上面114及下面116,各自設有滑動面118、前側對向部120、後側對向部122。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滑動面118、前側對向部120、 後側對向部122亦可以設置在連接器本體110的上面114及下面116的其中之一。滑動面118於既定方向上,設於前側對向部120及後側對向部122之間的位置。前側對向部120於滑動面118的前側,是立於上下方向的壁。後側對向部122於滑動面118的後側,是立於上下方向的壁。於本實施樣態中,滑動面118、前側對向部120及後側對向部122,係被形成於罩146上。又,如後所述,前側對向部120的功能係作為被限制部。
此外,於連接器本體110的上面114及下面116,於既定方向上,各自設有相互分離的前側凹部130及後側凹部132。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前側凹部130及後側凹部132,亦可設置於連接器本體110的上面114及下面116的其中之一。於本實施樣態中,前側凹部130及後側凹部132係被形成於罩146及滑動面118上。
由第1、3圖可理解,螺紋保持構件160被安裝於連接器本體110。如第1、13~16圖所示,螺紋保持構件160沿著既定方向,在前側既定位置及後側既定位置之間,對連接器本體100是可以相對地移動。
詳細而言,如第3圖所示,本實施樣態的螺紋保持構件160具有2個螺紋收容部170、上側可動構件180、下側可動構件190。由第1、3圖可理解,上側可動構件180及下側可動構件190,各自於橫方向上連結2個螺紋收容構件170。本實施樣態的上側可動構件180及下側可動構件190,各自具有主要為板狀的形狀,且在橫方向的兩端設有壓入片182、192。螺紋收容部170,設有壓入溝178。藉由將壓入片182、192壓入 壓入溝178中,2個螺紋收容構件170可透過上側可動構件180及下側可動構件190而被連結。由第1、13圖可理解,在與既定方向及橫方向的雙方垂直的上下方向中,上側可動構件180及下側可動構件190是包夾連接器本體110。於本實施樣態中,上下方向是Z方向。又,+Z方向是上方向,-Z方向是下方向。上側可動構件180在連接器本體110的上面114上,於既定方向上移動,下側可動構件190在連接器本體110的下面116上,於既定方向上移動。由第1、3、13及17圖可理解,具體上,上側可動構件180是在上側的滑動面118上在既定方向滑動,下側可動構件190是在下側的滑動面118上在既定方向滑動。
如第3圖所示,上側可動構件180及下側可動構件190,各自具有前側抵觸部200及後側抵觸部210。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前側抵觸部200及後側抵觸部210,亦可設於上側可動構件180及下側可動構件190的其中之一。由第1、13~16圖可理解,於本實施樣態中,前側抵觸部200於既定方向中,面對前側對向部120,且位於前側對向部120的後側。又,後側抵觸部210於既定方向中,面對後側對向部122,且位於後側對向部122的前側。藉此,前側對向部120限制前側抵觸部200,於既定方向中超過前側對向部120向前方的移動,且後側對向部122限制後側抵觸部210於既定方向中超過後側對向部122向後方的移動。
由此可以理解,本實施樣態的前側抵觸部200的功能是作為對於前側對向部(被限制部)120的限制部。詳細而言,前側抵觸部200於既定方向中被配置於前側對向部(被限 制部)120的後側,並且於既定方向中面對前側對向部(被限制部)120,以限制前側對向部(被限制部)120於既定方向中超過限制部向後側的移動。換言之,本實施樣態的螺紋保持構件160中,設置有限制部,限制部於既定方向中被配置在被限制部的後側且於既定方向中面對被限制部。此限制部限制被限制部於既定方向中超過限制部向後側的移動。
此外,如第3圖所示,上側可動構件180及下側可動構件190,各自具有彈性部225及位置決定突起220。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彈性部225及位置決定突起220,亦可設置於上側可動構件180及下側可動構件190的其中之一。彈性部225是可彈性變形之物件,且支持位置決定突起220。位置決定突起220於上下方向中向內側突出。位置決定突起220利用彈性部225的彈性而可在上下方向移動。由第18、19圖可理解,本實施樣態的位置決定突起220利用彈性部225的彈性而越過前側凹部130及後側凹部132,而被收容於前側凹部130及後側凹部132的其中之一,以於既定方向中決定螺紋保持構件160對連接器本體110的相對位置。
如第1、13、14及18圖可理解,於本實施樣態中,當螺紋保持構件160位於前側既定位置時,前側抵觸部200抵住前側對向部120,且位置決定突起220被收容於前側凹部130。換言之,前側抵觸部200和前側對向部120、以及位置決定突起220和前側凹部130,規定前側既定位置。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亦可僅利用前側抵觸部200和前側對向部120規定前側既定位置,也可僅利用位置決定突起220和前側凹部130規定前側 既定位置。此外,亦可藉由其他方式規定前側既定位置。
由第15、16及19圖可理解,於本實施樣態中,當螺紋保持構件160位於後側既定位置時,後側抵觸部210抵住後側對向部122,且位置決定突起220被收容於後側凹部132。換言之,後側抵觸部210和後側對向部122、以及位置決定突起220和後側凹部132,規定後側既定位置。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亦可僅利用後側抵觸部210和後側對向部122規定後側既定位置,也可僅利用位置決定突起220和後側凹部132規定後側既定位置。此外,亦可藉由其他方式規定前側既定位置。
由第1、3、21及22圖可理解,各個螺紋收容部170,部分地收容外螺紋構件150並且保持外螺紋構件150。如第20圖所示,詳細而言,螺紋收容部170設有外螺紋座面172、收容部174、凸部176。由第4、5圖可理解,當外螺紋構件150連接內螺紋部330時,外螺紋座面172是和內螺紋座面340接觸的面。如第20圖所示,本實施樣態的外螺紋座面172是螺紋收容構件170的前面。收容部174在既定方向上延伸,且部分地收容外螺紋構件150。凸部176在和既定方向垂直的面內,在收容部174內突出。
如第1、14圖可理解,於本實施樣態中,外螺紋構件150沿既定方向,可對螺紋保持構件160作相對地移動。如第3圖所示,詳細而言,外螺紋構件150在和既定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形成有凹陷的凹部152。如第21、22圖所示,在外螺紋構件150被部分地收容於收容部174的狀態下,凸部176被收容於凹部152內。因此,於既定方向中,凹部152的尺寸遠 大於凸部176的尺寸。因此,如第1、14圖所示,外螺紋構件150能沿著既定方向對螺紋保持構件160相對地移動。藉此,能增加外螺紋構件150的總移動量。
於本實施樣態中,前側既定位置和後側既定位置係以滿足如下條件的方式而設定:1)當螺紋保持構件160在前側既定位置時,外螺紋構件150被連接至內螺紋部330,且在外螺紋座面172接觸內螺紋座面340的狀態中,連接器本體110的前端112在和第1嵌合部310的內壁314對向的一方,並未到達內壁314;2)當螺紋保持構件160在後側既定位置時,於連接器100連接第2連接對像物400的狀態下,連接器本體110的前端112可以到達第2嵌合部430的內壁450。換言之,連接器100在和第2連接對像物400連接的狀態下,當連接器本體110的前端112到達第2嵌合部430的內壁450時,螺紋保持構件160可以位於後側既定位置,也可以不到達後側既定位置而位於後側既定位置的前側。
於條件1)中,連接器本體110的前端112和第1嵌合部310的內壁314的距離,係在連接器100和第1連接對像物300中的公差為最大時,以連接器本體110的前端112約略無法到達第1嵌合部310的內壁314的方式而設定。藉此,即使連接器100及第1連接對像物300中的公差為最大,能夠避免從連接器本體110的前端112對第1嵌合部310的內壁314施加不需要的壓力。
由條件2)被設定,連接器本體110的前端112能夠確實地到達第2嵌合部430的內壁450。亦即,能夠適當地 將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對像物400所包含的對像側連接器420(插座)進行連接。
如上所述,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設有限制部和被限制部,因此在外螺紋構件150與內螺紋部330連接的狀態下,即使將被連接至連接器100的纜線500向後方拉,也能防止連接器本體110被從螺紋保持構件160拔出。
(第2實施樣態)
參照第23圖,本發明第2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A,是遵循USB Type-C規格的插頭。如第23圖所示,本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A於既定方向上具有前端102A。第23圖的連接器100A,沿著既定方向可連接第26圖的第1連接對像物300A,又可連接第11圖的第2連接對像物400。亦即,本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A沿既定方向,可選擇性地和第1連接對像物300A及第2連接對像物400之2個連接對像物連接。在此,第2連接對像物400和第1實施樣態之物件相同,故省略其說明。本實施樣態中的既定方向是X方向。又,於本實施樣態中,+X方向是前方向,-X方向是後方向。而且,於本實施樣態中,橫方向是Y方向,上下方向是Z方向。此外,+Z方向是上方向,-Z方向是下方向。
如第26、27圖所示,於本實施樣態中,第1連接對像物300A是和連接器100A可連接的對像側連接器,且具體上是遵循USB Type-C規格的插座。如第26圖所示,第1對像連接物300A是被搭載固定於電路基板550A上的物件。如第27圖所示,第1連接對像物300A具有第1嵌合部310A、 1個內螺紋部330A、1個內螺紋座面340A。換言之,本實施樣態的第1連接對像物300A是具有內螺紋部330A的插座。第1嵌合部310A具有收容部312A。收容部312A於既定方向上具有內壁314A。內螺紋部330A設於第1嵌合部310A的上側。詳細而言,第1嵌合部310A具有對像側連接器320A、用以保持對像側連接器320A的對像側保持構件322A、用以覆蓋對像側保持構件322A的對像側殼324A。
如第23圖所示,連接器100A具有連接器本體110A、1個外螺紋構件150A、螺紋保持構件160A。外螺紋保持構件150A於上下方向中,設於連接器本體110A的上側。
如第24圖所示,連接器本體110A和第1實施樣態相同地,具有接觸140A、保持接觸140A的保持構件142A、覆蓋保持構件142A的殼144A、罩146A。關於此等的說明則予以省略。
如第23、28圖所示,連接器本體100A的前端112A,構成連接器100A的前端102A。連接器本體110A沿既定方向,可選擇性地和第26圖的第1嵌合部310A和第11圖的第2嵌合部430嵌合。由第26、27圖可理解,當連接器100A連接第1連接對像物300A時,連接器本體110A部分地被收容於第1嵌合部310A的收容部312A。
如第25圖所示,連接器本體110A的上面114A上,設有2個滑動面118A、2組前側對向部120A、2組後側對向部122A。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連接器本體110A的上面114A上,可以僅設1個滑動面118A、1組前側對向部 120A、1組後側對向部122A。滑動面118A於既定方向上設於前側對向部120A和後側對向部122A之間的位置。前側對向部120A是在滑動面118A的前側,立於上下方向上的壁。後側對向部122A是在滑動面118A的後側,立於上下方向上的壁。於本實施樣態中,滑動面118A和前側對向部120A和後側對向部122A被形成於罩146A。前側對向部120A的功能,如後所述係作為限制部。
由第25、29、30圖可理解,連接器本體110A具有在既定方向延伸的2組的溝124A、1組彈性部136A、1組位置決定突起134A。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連接器本體110A可以具有1組溝124A、1組彈性部136A、1組位置決定突起134A。彈性部136A分別對應前側的溝124A而設置。彈性部136A是可彈性變形之物,且支持位置決定突起134A。位置決定突起134A於橫方向上向溝124A內突出。位置決定突起134A利用彈性部136A的彈性可於橫方向上移動。於本實施樣態中,溝124A及位置決定突起134A係被形成於罩146A。
如第23、28圖所示,螺紋保持構件160A被安裝於連接器本體110A,且沿既定方向可在前側既定位置及後側既定位置之間對連接器本體110A作相對移動。
如第25圖所示,詳細而言本實施樣態的螺紋保持構件160A具有上側收容構件170A、2個可動構件180A、下側板190A。如第29、30圖所示,可動構件180A是對應於上述溝124A及位置決定突起134A的物件。螺紋保持構件160A也可只有1個可動構件180A。由第23~25圖可理解,上側收容 構件170A位於連接器本體110A的上側,且部分地收容外螺紋構件150A。外螺紋構件150A的收容結構和上述第1實施樣態的所敘述情形相同。
由第25、29、及30圖可理解,各個可動構件180A,以在既定方向成為可移動的方式,而被保持於連接器本體110A。如第25圖所示,各個可動構件180A具有用於安於上側收容構件170A的上部182A、以及在上下方向從上部182A向下方延伸的側部186A。於本實施樣態中,上部182A形成有突起184A,且上側收容構件170A形成有孔172A。由第23、25圖可理解,將上部182A的突起184A插入上側收容構件170A的孔172A,藉由將突起184A擠鍛而將上側收容構件170A固定於可動構件180A。
由第23、25及28圖可理解,可動構件180A的各個上部182A是在滑動面118A上滑動的物件。如第25圖所示,各上部182A具有前側抵觸部200A和後側抵觸部210A。於本實施樣態中,前側抵觸部200A是上部182A的前緣,後側抵觸部210A是上部182A的後緣。由第23、25及28圖可理解,前側抵觸部200A於既定方向上和前側對向部120A對向,且位於前側對向部120A的後側。又,後側抵觸部210A於既定方向上和後側對向部122A對向,且位於後側對向部122A的前側。藉此,前側對向部120A限制前側抵觸部200A,於既定方向中越過前側對向部120A向前方的移動,且後側對向部122A限制後側抵觸部210A於既定方向中越過後側對向部122A向後方的移動。
由此可以理解,本實施樣態的前側抵觸部200A的功能是作為對於前側對向部(被限制部)120A的限制部。此限制部限制被限制部於既定方向中越過限制部向後側的移動。
此外,各可動構件180A的側部186A,至少部分地被收容於連接器本體110A的溝124A內。側部186A的下端向連接器本體110A的下方突出,且藉由下側板190A而被連結。
如第25圖所示,各個側部186A設有被位置決定部188A。由第29及30圖可理解,當可動構件180A沿既定方向移動時,被位置決定部188A越過彈性部136A所支持的位置決定突起134A,於既定方向中,藉由被位置決定部188A是位於位置決定突起134A的前方或後方,而決定可動構件180A於既定方向的位置。
於本實施樣態中由第23、25、29圖可理解,當螺紋保持構件160A位於前側既定位置時,前側抵觸部200A抵住前側對向部120A且位置決定突起134A位於被位置決定部188A的後方。換言之,前側抵觸部200A和前側對向部120A、以及位置決定突起134A和被位置決定部188A規定前側既定位置。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可僅由前側抵觸部200A和前側對向部120A規定前側既定位置,也可僅由位置決定突起134A和被位置決定部188A規定前側既定位置。此外,亦可藉由其他方式規定前側既定位置。
由第25、28、30圖可理解,於本實施樣態中,當螺紋保持構件160A位於後側既定位置時,後側抵觸部210A抵住後側對向部122A,且位置決定突起134A位於被位置決定 部188A的前方。換言之,後側抵觸部210A和後側對向部122A、以及位置決定突起134A和被位置決定部188A規定後側既定位置。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亦可僅利用後側抵觸部210A和後側對向部122A規定後側既定位置,也可僅利用位置決定突起134A和被位置決定部188A規定後側既定位置。此外,亦可藉由其他方式規定後側既定位置。
於本實施樣態中,前側既定位置和後側既定位置,是以滿足第1實施樣態中揭示的條件1)及條件2)的方式而設定。因此,於本實施樣態中能獲得和第1實施樣態相同的功效。
(第3實施樣態)
參照第31圖,本發明第3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B,是上述第23圖的第2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A的變化例,且可和與第2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A相同的連接對像物相連接。因此,於下述說明中,和上述第2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A的共通點則予以省略。又,於本實施樣態中,既定方向、橫方向、及上下方向,分別是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又,於本實施樣態中,+X方向是前方向,-X方向是後方向。此外,於本實施樣態中,+Z方向是上方向,-Z方向是下方向。
由第31~33圖可理解,連接器100B具有連接器本體110B、1個外螺紋構件150B、螺紋保持構件160B。外螺紋構件150B於上下方向中,位於連接器本體110B的上側。
如第32圖所示,如同第1實施樣態,連接器本體110B具有接觸140B、用於保持接觸140B的保持構件142B、用以覆蓋保持構件142B的殼144B、罩146B。關於接觸140B、 保持構件142B及殼144B的說明則予以省略。
如第33圖所示,圖所示的罩146B由上側部及下側部2個體所構成。上側的罩146B形成有槽148B。槽148B具有後緣149B。如第35圖所示,槽148B的前端的兩側,形成有前側對向部120B,且在槽148B的後緣149B附近,形成有後側對向部122B。本實施樣態的前側對向部120B及後側對向部122B,係設置於罩146B的內側。亦即,於本實施樣態中,前側對向部120B及後側對向部122B係設置於連接器本體110B的內部。
由第31~33圖可理解,本實施樣態的螺紋保持構件160B,係在以部分地被收容在連接器本體110B的狀態下而被安裝。由第31、37、38圖可理解,螺紋保持構件160B,沿既定方向在前側既定位置和後側既定位置之間,可對連接器本體110B作相對移動。
如第33、36圖所示,詳細而言,本實施樣態的螺紋保持構件160B具有上側收容部170B及可動部180B。本實施樣態的可動部180B和上側收容部170B是一體成形。由第31、33圖可理解,可動部180B以在既定方向上為可移動的方式,而被收容於連接器本體110B內。如第36圖所示,可動部180B設有前側抵觸部200B和後側抵觸部210B。於本實施樣態中,前側抵觸部200B是可動部180B的前緣,且後側抵觸部210B是可動部180B的後緣。如第37、38圖所示,前側抵觸部200B於既定方向中和前側對向部120B對向,且位於前側對向部120B的後側。又,後側抵觸部210B於既定方向中和後側對向部122B對向,且位於後側對向部122B的前側。藉此,前 側對向部120B限制前側抵觸部200B,於既定方向中越過前側對向部120B向前方的移動,且後側對向部122B限制後側抵觸部210B於既定方向中越過後側對向部122B向後方的移動。由此可以理解,本實施樣態的前側抵觸部200B的功能是作為對於前側對向部(被限制部)120B的限制部。
由第31、33圖可理解,上側收容部170B被設置於可動部180B上,且通過槽148B而露出於連接器本體110B外。藉此,上側收容部170B位於連接器本體110B的上側。如第31圖所示,上側收容部170B部分地收容外螺紋構件150B。外螺紋構件150B的收容結構和上述第1實施樣態的螺紋收容構件的情形相同。如第33、36圖所示,上側收容部170B具有後端部172B。由第31、33圖可理解,槽148B的後緣149B於既定方向上,和上側收容部170B的後端部172B對向、且位於後端部172B的後側。藉此,槽148B的後緣149B,限制上側收容部172B超過槽148B的後緣149B而向後方的移動。
由第37圖可理解,於本實施樣態中,當螺紋保持構件160B位於前側既定位置時,前側抵觸部200B抵住前側對向部120B。換言之,前側抵觸部200B和前側對向部120B規定前側既定位置。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亦可藉由其他方式規定前側既定位置。
由第34、38圖可理解,於本實施樣態中,當螺紋保持構件160B位於後側既定位置時,後側抵觸部210B抵住後側對向部122B、且上側收容部170B的後端部172B抵住槽148B的後緣149B。換言之,後側抵觸部210B和後側對向部122B、 以及上側收容部170B的後端部172B和槽148B的後緣149B,規定後側既定位置。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可僅由後側抵觸部210B和後側對向部122B規定後側既定位置,亦可僅由上側收容部170B的後端部172B和槽148B的後緣149B。此外,亦可藉由其他方式規定前側既定位置。
於本實施樣態中,前側既定位置和後側既定位置,是以滿足第1實施樣態中揭示的條件1)及條件2)的方式而設定。因此,於本實施樣態中能獲得和第1實施樣態相同的功效。
(第4實施樣態)
參照第39圖,本發明第4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C,是上述第1圖的第1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的變化例,且可和與第1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相同的連接對像物相連接。因此,於下述說明中,和上述第1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的共通點則予以省略。又,於本實施樣態中,既定方向、橫方向、及上下方向,分別是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又,於本實施樣態中,+X方向是前方向,-X方向是後方向。此外,於本實施樣態中,+Z方向是上方向,-Z方向是下方向。
如第39~43圖所示,連接器100C具有連接器本體110C、2個外螺紋構件150C、螺紋保持構件160C。本實施樣態的連接器本體110C於橫方向,位於2個外螺紋構件150C之間。如第41圖所示,連接器本體110C和第1實施樣態相同,具有接觸140C、保持接觸140C的保持構件142C、覆蓋保持構件142C的殼144C、罩146C。關於此等的說明則予以省略。
由第42、44及46圖可理解,連接器本體110C的 上面114C上及下面116C上,各自設有前側對向部120C及後側對向部122C。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前側對向部120C和後側對向部122C可以設在連接器本體110C的上面114C及下面116C的其中一方。於本實施樣態中,前側對向部120C和後側對向部122C是形成於罩146C上。於本實施樣態中,前側對向部120C位於罩146C的前端且是立於上下方向中的壁;後側對向部122C是上下方向中的突起。前側對向部120C的功能,如後所述是作為被限制部。
此外,連接器本體110C的上面114C上及下面116C上,於既定方向上各自設有相互分離的前側凹部130C和後側凹部132C。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前側凹部130C和後側凹部132C也可以設在連接器本體110C的上面114C上及下面116C上的其中一方。於本實施態中,前側凹部130C和後側凹部132C係形成於罩146C上。
螺紋保持構件160C被安裝於連接器本體110C,且沿既定方向在前側既定位置和後側既定位置之間,可對連接器本體110C作相對移動。
如第42圖所示,詳細而言,本實施樣態的螺紋保持構件160C,形成有2個側部收容部170C和中央收容部180C。側部收容部170C和中央收容部180C,任一者於既定方向上貫通螺紋保持構件160C。由第39、42圖可理解,各個側部收容部170C,部分地收容外螺紋構件150C。外螺紋構件150C的收容結構,和上述第1實施樣態的螺紋收容構件的情形相同。中央收容部180C,於橫方向上位於側部收容部170C之間,且於 既定方向上以成為可移動的方式部分地收容連接器本體110C。
如第42、44、46圖可理解,螺紋保持構件160C設有2組的前側抵觸部200C及後側抵觸部210C。各組的前側抵觸部200C及後側抵觸部210C是中央收容部180C的緣、並且是螺紋保持構件160C的上下的前緣及後緣。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前側抵觸部200C及後側抵觸部210C,可以僅設置於螺紋保持構件160C的上側或下側。前側抵觸部200C於既定方向上和前側對向部120C對向,且位於前側對向部120C的後側。又,後側抵觸部210C於既定方向上和後側對向部122C對向,且位於後側對向部122C的前側。藉此,前側對向部120C限制前側抵觸部200C,於既定方向中超過前側對向部120C而向前方的移動,且後側對向部122C限制後側抵觸部210C於既定方向中超過後側對向部122C而向後方的移動。由此可以理解,本實施樣態的前側抵觸部200C的功能是作為對於前側對向部(被限制部)120C的限制部。
此外,螺紋保持構件160C具有上側的彈性部225C和位置決定突起220C、以及下側的彈性部225C和位置決定突起220C。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彈性部225C及位置決定突起220C,可以僅設於上側及下側的其中一方。彈性部225C可以彈性變形,且支持位置決定突起220C。位置決定突起220C的任一者,於上下方向中向中央收容部180C內突出。位置決定突起220C利用彈性部225C的彈性而可在上下方向移動。本實施樣態的位置決定突起220C,利定彈性部225C的彈性越過前側凹部130C和後側凹部132C之間而被收容於前側凹部 130C和後側凹部132C的任一者中,以決定螺紋保持構件160C對連接器本體110C之相對位置。
由第39、40、43及44圖可理解,於本實施樣態中,當螺紋保持構件160C位於前側既定位置時,前側抵觸部200C抵住前側對向部120C且位置決定突起220C被收容於前側凹部130C。換言之,前側抵觸部200C和前側對向部120C、以及位置決定突起220C和前側凹部130C規定前側既定位置。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可以僅由前側抵觸部200C和前側對向部120C規定前側既定位置,亦可僅由位置決定突起220C和前側凹部130C規定前側既定位置。此外,亦可藉由其他方式規定前側既定位置。
由第45~47圖可理解,於本實施樣態中,當螺紋保持構件160C位於後側既定位置時,後側抵觸部210C抵住後側對向部122C,且位置決定突起220C被收容於後側凹部132C。換言之,後側抵觸部210C和後側對向部122C、以及位置決定突起220C和後側凹部132C,規定後側既定位置。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亦可僅利用後側抵觸部210C和後側對向部122C規定後側既定位置,也可僅利用位置決定突起220C和後側凹部132C規定後側既定位置。此外,亦可藉由其他方式規定後側既定位置。
於本實施樣態中,前側既定位置和後側既定位置,是以滿足第1實施樣態中揭示的條件1)及條件2)的方式而設定。因此,於本實施樣態中能獲得和第1實施樣態相同的功效。
(第5實施樣態)
參照第48圖,本發明第5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D,是上述第1圖的第1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的變化例,且可和與第1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相同的連接對像物相連接。因此,於下述說明中,和上述第1實施樣態的連接器100的共通點則予以省略。又,於本實施樣態中,既定方向、橫方向、及上下方向,分別是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又,於本實施樣態中,+X方向是前方向,-X方向是後方向。此外,於本實施樣態中,+Z方向是上方向,-Z方向是下方向。
如第48~52及54圖所示,連接器100D具有連接器本體110D、2個外螺紋構件150D、螺紋保持構件160D。本實施樣態的連接器本體110D於橫方向,位於2個外螺紋構件150D之間。如第49、50圖所示,連接器本體110D和第1實施樣態相同,具有接觸140D、保持接觸140D的保持構件142D、覆蓋保持構件142D的殼144D、罩146D。關於此等的說明則予以省略。
由第48、49、51及52圖可理解,連接器本體110D設有2個導引部230D、2個前壁部240D、操作部(槓桿)250D、位置決定凹部258D。位置決定凹部258D形成於罩146D的下面。
各個導引部230D在既定方向上延伸。又,導引部230D於橫方向上位於連接器本體110D的兩端。亦即,導引部230D於橫方向上設於互相分離的位置。前壁部240D於既定方向上,分別位於導引部230D的前側。前壁部240D於橫方向上設於相互分離的位置。各個前壁部240D上,形成有於既定方向上貫通的貫通孔242D。前壁部240D的功能如後所述,是 作為被限制部。
如第48~51圖所示,操作部250D從罩146D的前端附近向上方延伸。如第51圖所示,具體上,連接器本體110D的操作部250D上,形成有從罩146D的前端附近延伸的寬部252D、及從寬部252D延伸的窄部254D。窄部254D於橫方向上比寬部252D的尺寸小。寬部252D和窄部254D的邊界上形成有被受部256D。
由第48、49圖可理解,螺紋保持構件160D被安裝於連接器本體110D,且沿既定方向在前側既定位置和後側既定位置之間,可對連接器本體110D作相對的移動。
如第51圖所示,本實施樣態的螺紋保持構件160D,形成有2個側部收容部170D、及中央收容部180D。側部收容部170D和中央收容部180D,任一者於既定方向上貫通螺紋保持構件160D。由第48、49、51圖可理解,各個側部收容部170D,部分地收容外螺紋構件150D。外螺紋構件150D的收容結構,和上述第1實施樣態的螺紋收容構件的情形相同。如第51圖所示,中央收容部180D,於橫方向上位於側部收容部170D之間。如第53、55圖所示,中央收容部180D於既定方向上以成為可移動的方式而部分地收容連接器本體110D。
如第51圖所示,詳細而言,本實施樣態的螺紋保持構件160D,設有後部260D和2個腕部270D。中央收容部180D係被設於後部260D上。
由第52、53、55圖可理解,後部260D設有位置決定突起262D;位置決定突起262D在下方向,向中央收容部 180D的內側突出。位置決定突起262D,被收容於連接器本體110D的位置決定凹部258D。於既定方向中,位置決定凹部258D具有比位置決定突起262D大的尺寸。因此,位置決定突起262D能夠在位置決定凹部258D內移動。另一方面,位置決定突起262D,無法超過位置決定凹部258D向後方移動。亦即,位置決定凹部258D於既定方向上,限制位置決定突起262D越過位置決定凹部258D向後方的移動。
如第51圖所示,螺紋保持構件160D的後部260D,設有受部264D、以及於既定方向從受部264D向後方延伸的槽266D。由第48、49、51圖可理解,槽266D部分地收容操作部250D的窄部254D。
如第48圖所示,在操作部250D沒有操作的狀態下,被受部256D位於受部264D的前方,以限制螺紋保持構件160D向前方的移動。由第48、49、54可理解,當操作操作部250D而使被受部256D在上下方向移動時,被受部256D對受部264D的限制被解除,螺紋保持構件160D變成可向前方移動。
如第51圖所示,腕部270D於橫方向上設於相互分離的位置。各個腕部270D於既定方向上從後部260D向前方延伸。側部收容部170D係在對應的腕部270D和後部260D上連續地被形成。
各個腕部270D具有被導引部272D、從被導引部272D突出於前方的突出部274D。被導引部272D被收容於連接器本體110D的導引部230D,且被導引於既定方向中的移動。被導引部272D和突出部274D的邊界上,設有於既定方 向上向前方的抵觸部278D。亦即,抵觸部278D被設於各個突出部274D的後端的周圍的位置。各個突出部274D的前端的功能是作為外螺紋座面276D。
由第48、49圖可理解,突出部274D藉由對螺紋保持構件160D的連接器本體110D的相對移動,而可以通過貫通孔242D向前方突出。由第48、51圖可理解,各個抵觸部278D於既定方向上和前壁部240D對向,且位於前壁部240D的後側。如第49、54圖所示,抵觸部278D藉由抵住前壁部240D,而規定從突出部274D的前壁部240D的最大突出量。由此可理解,本實施樣態的抵觸部278D的功能是作為對前壁部(被限制部)240D的限制部。
由第49、54、55圖可理解,於本實施樣態中,當螺紋保持構件160D位於前側既定位置時,抵觸部278D抵住前壁部240D。換言之,抵觸部278D和前壁部240D規定前側既定位置。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亦可藉由其他方式規定前側既定位置。
由第48、53圖可理解,於本實施樣態中,當螺紋保持構件160D位於後側既定位置時,被受部256D位於受部264D的前方,且位置決定突起262D位於位置決定凹部258D內。換言之,受部264D和被受部256D、以及位置決定突起262D和位置決定凹部258D規定後側既定位置。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亦可藉由其他方式規定後側既定位置。
於本實施樣態中,前側既定位置和後側既定位置,是以滿足第1實施樣態中揭示的條件1)及條件2)的方式而設 定。因此,於本實施樣態中能獲得和第1實施樣態相同的功效。
以上關於本發明,已揭示複數實施樣態而具體地說明,然而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例如,在僅具有1個外螺紋構件的連接器中,可適用第1實施樣態、第4實施樣態及第5實施樣態的概念。反之,在具有2個外螺紋構件的連接器中,可適用第2實施樣態及第2實施樣態的概念。
100‧‧‧連接器
102‧‧‧前端
110‧‧‧連接器本體
112‧‧‧前端
120‧‧‧前側對向部
144‧‧‧殼
146‧‧‧罩
150‧‧‧外螺紋構件
160‧‧‧螺紋保持構件
170‧‧‧螺紋收容構件
172‧‧‧外螺紋座面
180‧‧‧上側可動構件
200‧‧‧前側抵觸部
500‧‧‧纜線

Claims (25)

  1. 一種連接器,於既定方向中具有前端、且沿著前述既定方向可選擇性地和第1連接對像物及第2連接對像物相連接;前述第1連接對像物,包括具有對像側接觸的第1嵌合部、內螺紋部、內螺紋座面;前述第2連接對像物,包括具有對應於前述第1嵌合部之結構的第2嵌合部;前述連接器,包括連接器本體、外螺紋構件、螺紋保持構件;前述連接器本體,沿前述既定方向,可選擇性地和前述第1嵌合部及前述第2嵌合部相嵌合;前述連接器本體,具有在前述連接器和前述第1連接對像物連接時、與前述對像側接觸相接觸的接觸;前述螺紋保持構件,保持前述外螺紋構件;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具有在前述外螺紋構件與前述內螺紋部連接時、與前述內螺紋座面相接觸的外螺紋座面;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安裝於前述連接器本體,沿前述既定方向對於前述連接器本體可作相對的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外螺紋構件,沿前述既定方向對於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可作相對的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螺紋保持構件,設有於前述既定方向延伸的收容部、及在和前述既定方向垂直的面內向前述收容部內突出的凸 部;前述外螺紋構件形成有凹部,前述凹部係在與前述既定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凹陷;前述外螺紋構件部分地被收容於前述收容部,前述凸部被收容於前述凹部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連接器本體,具有構成前述連接器的前述前端的前端;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在前側既定位置和後側既定位置之間,沿前述既定方向為可移動;前述第1嵌合部及前述第2嵌合部,各自於前述既定方向中具有設有內壁的收容部;當前述連接器與前述第1連接對像物相連接時,前述連接器本體部分地被收容於前述第1嵌合部的前述收容部;當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在前述前側既定位置時,前述外螺紋構件連接前述內螺紋部,同時在前述外螺紋座面與前述內螺紋座面接觸的狀態下,前述連接器本體的前述前端在和前述第1嵌合部的前述內壁對向的一方而未到達前述內壁;當前述連接器和前述第2連接對像物連接時,前述連接器本體部分地被收容於前述第2嵌合部的前述收容部;當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在前述後側既定位置時,在前述連接器和前述第2連接對像物連接的狀態下,前述連接器本體的前述前端可到達前述第2嵌合部的前述內壁。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連接器本體,連接到在前述既定方向中向後側延伸的 纜線;前述連接器本體,設有被限制部;前述螺紋保持構件,於前述既定方向上配置於前述被限制部的後側,且於前述既定方向上設有與前述被限制部對向的限制部;前述限制部,限制前述被限制部在前述既定方向中越過前述限制部向後側的移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限制部和前述被限制部,規定前述螺紋保持構件的前述前側既定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外螺紋構件有2個;在與前述既定方向垂直的橫方向上,前述連接器本體位於2個前述外螺紋構件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包括2個螺紋收容構件、上側可動構件、及下側可動構件;前述螺紋收容構件,各自被部分地收容於前述外螺紋構件;前述上側可動構件及前述下側可動構件,各自於前述橫方向上連結前述螺紋收容構件們;在與前述既定方向及前述橫方向的雙方垂直的上下方向中,前述上側可動構件和前述下側可動構件包夾前述連接器本體;前述上側可動構件,於前述連接器本體的上面上,在前述 既定方向中移動;前述下側可動構件,於前述連接器本體的下面上,在前述既定方向中移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上側可動構件及前述下側可動構件的至少之一方,具有前側抵觸部;前述連接器本體的前述上面上及前述下面上的至少之一方,設有前側對向部;前述前側對向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和前述前側抵觸部對向、且限制前述前側抵觸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上超過前述前側對向部而向前方的移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上側可動構件及前述下側可動構件的至少之一方,於前述上下方向中具有向內側突出的位置決定突起;前述連接器本體的前述上面上及前述下面上的至少一方,於既定方向上設置有相互分離的前側凹部及後側凹部;前述位置決定突起,被收容於前述前側凹部及前述後側凹部的其中之一,而於前述既定方向中決定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對於前述連接器本體的相對位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形成有2個側部收容部、及中央收容部;前述側部收容部及前述中央收容部,均於前述既定方向中貫通前述螺紋保持構件; 各個前述側部收容部,部分地收容前述外螺紋構件;前述中央收容部,於前述橫方向中位於前述側部收容部之間、且於前述既定方向中以可移動的方式而部分地收容前述連接器本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中央收容部,設有前側抵觸部;前述連接器本體,設有前側對向部;前述前側對向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和前述前側抵觸部對向、且限制前述前側抵觸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超過前述前側對向部而向前方的移動。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螺紋保持構件,設有2個突出部、及2個抵觸部;前述突出部,於前述橫方向中設於互相分離的位置;前述前側收容部的一部分,各自位於前述突出部內;前述抵觸部,各自位於前述突出部的後端的周圍;前述突出部的前端的功能,各自作為前述外螺紋座面;前述連接器本體,設有2個前壁部;前述前壁部,於前述橫方向中設於互相分離的位置;各個前述前壁部,形成有在前述既定方向中貫通的貫通孔;前述突出部,藉由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對前述連接器本體的相對移動,可各自通過前述貫通孔而突出於前方;各個前述抵觸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和前述前壁部對向、且位於前述前壁部的後側;藉由前述抵觸部各自抵住前述前壁部,以規定前述突出部 從前述前壁部的最大突出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在與前述既定方向及前述橫方向的雙方垂直的上下方向中具有向前述中央收容部的內側突出的位置決定突起;前述連接器本體,設有收容前述位置決定突起的位置決定凹部;前述位置決定凹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限制前述位置突起超過前述位置決定凹部而向後方的移動。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連接器本體上,形成有操作部;前述操作部上,形成有被受部;前述螺紋保持構件上,設置有受部、及在前述既定方向中從前述受部向後方延伸的槽;前述槽,部分地收容前述操作部;在沒有操作前述操作部的狀態下,前述被受部位於前述受部的前方,以限制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向前方的移動;操作前述操作部而使前述被受部往和前述既定方向及前述橫方向的雙方垂直的上下方向移動時,由前述被受部對前述受部的限制被解除,且前述螺紋保持構件成為可向前方移動。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在和前述既定方向及前述橫方向的雙方垂直的上下方向中,具有向前述中央收容部的內側突出 的位置決定突起;前述連接器本體,設有前側凹部及後側凹部;前述前側凹部及前述後側凹部,於前述上下方向中向內側凹陷,且於前述既定方向中係互相分離地被設置;前述位置決定突起,被收容於前述前側凹部及前述後側凹部的其中之一,於前述既定方向中決定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對前述連接器本體的相對位置。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在和前述既定方向垂直的上下方向中,前述外螺紋構件位於前述連接器本體的上側。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具有上側收容構件、及可動構件;前述可動構件,以在前述既定方向中可移動的方式而被保持於前述連接器本體;前述上側收容構件,安裝於前述可動構件上、且部分地收容前述外螺紋構件。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連接器本體,具有在前述既定方向延伸的溝、及在與前述既定方向及前述上下方向的雙方垂直的橫方向上向前述溝內突出的位置決定突起;前述可動構件,具有安裝於前述上側收容構件的上部、及在前述上下方向中從前述上部往下方延伸的側部;前述側部,至少部分地被收容於前述溝內;前述側部,設有被位置決定部; 當前述可動構件沿前述既定方向移動時,前述被位置決定部超過前述位置決定突起;藉由在前述既定方向中前述被位置決定部位於前述位置決定突起的前方或後方,而決定前述可動構件於前述既定方向中的位置。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可動構件的前述上部,具有前側抵觸部;前述連接器本體,設有前側對向部;前述前側對向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和前述前側抵觸部對向、且限制前述前側抵觸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超過前述前側對向部而向前方的移動。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連接器本體,形成有槽;前述螺紋保持構件,具有可動部及上側收容部;前述可動部,以在前述既定方向中為可移動的方式而被收容於前述連接器本體內;前述上側收容部,設於前述可動部上,且通過前述槽而露於前述連接器本體外;前述上側收容部,部分地收容前述外螺紋構件。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連接器本體的內部,設有前側對向部;前述可動部,具有前側抵觸部;前述前側對向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和前述前側抵觸部對向,且限制前述前側抵觸部於前述既定方向中超過前述前 側對向部而向前方的移動。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槽,設有後緣;前述上側收容部,具有後端部;前述槽的前述後緣,於前述既定方向中和前述上側收容部的前述後端部對向,且限制前述後端部超過前述後緣而向後方的移動。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前述連接器,是遵循USB(通用串列匯流排)Type-C規格之連接器。
  25. 一種連接器組合,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連接器、及作為前述第1連接對像物的對像側連接器;前述對像側連接器,包括前述第1嵌合部、前述內螺紋部、及前述內螺紋座面。
TW105121700A 2015-09-29 2016-07-11 連接器及連接器組合 TWI5815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0801A JP6513542B2 (ja) 2015-09-29 2015-09-29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2972A TW201712972A (zh) 2017-04-01
TWI581523B true TWI581523B (zh) 2017-05-01

Family

ID=58409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1700A TWI581523B (zh) 2015-09-29 2016-07-11 連接器及連接器組合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53395B2 (zh)
JP (1) JP6513542B2 (zh)
CN (1) CN106558820B (zh)
TW (1) TWI5815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610736S (zh) * 2017-12-26 2018-08-06
CN108565600B (zh) * 2018-03-14 2020-02-21 滨州学院 一种高清晰度多媒体影音接口的固定装置
JP7330845B2 (ja) 2019-10-11 2023-08-2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ロック機構付き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JP7387407B2 (ja) * 2019-11-27 2023-11-2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48369A (zh) * 2012-12-27 2014-12-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連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0230A (en) * 1979-02-23 1984-07-17 Trw Inc. Connector hood constructions
GB2042827B (en) * 1979-02-23 1983-04-13 Trw Inc Connector hood constructions
US4589716A (en) * 1983-09-16 1986-05-20 Williams Ii Joseph R Releasable snap connector
US4709975A (en) * 1983-09-16 1987-12-01 Williams Ii Joseph R Releasable snap connector
US4577919A (en) * 1985-02-19 1986-03-25 Amp Incorporated Boot and shielded cable connector
JPH01172274U (zh) * 1988-05-26 1989-12-06
JPH0728705Y2 (ja) * 1989-01-18 1995-06-28 東洋通信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保持構造
US4934950A (en) * 1989-08-30 1990-06-19 Amp Incorporated Keyed electrical connectors with jackscrews
US5154629A (en) * 1990-08-08 1992-10-13 Icontec, Inc. Energy transmission cable connector with latching mechanism
US5197900A (en) * 1990-12-21 1993-03-30 Icontec, Inc. Energy transmission cable connector with interchangeable locking mechanisms
US5342216A (en) * 1992-10-01 1994-08-30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Jackscrew mechanism
US5316495A (en) * 1993-01-15 1994-05-31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Latching system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JPH0734575U (ja) * 1993-12-06 1995-06-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9414105U1 (de) * 1994-08-31 1994-11-03 Siemens Nixdorf Informationssysteme AG, 33106 Paderborn Vorrichtung zum Einrücken einer Steckbaugruppe in einen Baugruppenträger
JPH08163812A (ja) * 1994-12-07 1996-06-2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接続構造
DE19535822A1 (de) * 1995-09-26 1997-03-27 Amp Holland Anordnung zum Verbinden von einem elektrischen Stecker mit einem komplementären Stecker
US5775931A (en) * 1996-05-03 1998-07-07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latching system
US5921801A (en) * 1996-11-25 1999-07-13 Molex Incorporated Retention system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JPH11154558A (ja) * 1997-11-19 1999-06-08 Dai Ichi Denshi Kogyo Kk 電気コネクタ用アダプタ
US6095845A (en) * 1999-01-13 2000-08-01 Murphy; Stephen C. Tangle resistant cable connector
TW424975U (en) * 1999-11-19 2001-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able wire connector with locking apparatus
CN100566032C (zh) * 2002-05-24 2009-12-02 Fci公司 改进的插座
US6777619B1 (en) * 2003-02-04 2004-08-17 Cisco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enhanced strain relief for signal-sensitive electronic equipment
JP2004288494A (ja) * 2003-03-24 2004-10-14 Hirose Electric Co Ltd コネクタ
US6866533B2 (en) * 2003-04-22 2005-03-15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pull tab
CN2687897Y (zh) * 2004-01-06 2005-03-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728035Y (zh) * 2004-06-23 2005-09-2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转接器
US7037131B1 (en) * 2004-12-17 2006-05-02 Liang Tai Co., Ltd. Adjustable locking device
JP4421505B2 (ja) * 2005-03-30 2010-02-24 本多通信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ネジ付コネクタ用プラグ
TWI278151B (en) * 2005-04-29 2007-04-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JP3113056U (ja) 2005-05-11 2005-09-02 建舜電子製造股▲分▼有限公司 コネクターの外殻体
US7272009B2 (en) * 2005-06-02 2007-09-18 Dell Products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at sink and card retention
JP4262708B2 (ja) * 2005-09-26 2009-05-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
US7083462B1 (en) * 2005-11-03 2006-08-01 Liang Tei Co., Ltd. Adjustable buckl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ors
KR100984223B1 (ko) * 2005-11-25 2010-09-28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커넥터 유지 기구, 커넥터 리테이닝 구조 및 보강형 장치 측 커넥터
US7074065B1 (en) * 2006-02-08 2006-07-11 Integrian, Inc. Docking unit with spring-loaded connector
JP2008108436A (ja) * 2006-10-23 2008-05-08 Honda Tsushin Kogyo Co Ltd ケーブル付コネクタ
JP2008251248A (ja) 2007-03-29 2008-10-16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レセプタクル、プラグ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US7544084B1 (en) * 2008-10-23 2009-06-09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including housing shells secured together
US7744399B1 (en) * 2008-12-09 2010-06-29 Unisys Corporation Cable end retention clip
CN201498744U (zh) * 2009-08-10 2010-06-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035108A (zh) * 2009-09-29 2011-04-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741929U (zh) * 2010-02-08 2011-02-09 袁德燕 Hdmi连接器
JP2013114800A (ja) * 2011-11-25 2013-06-10 Hosiden Corp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アッセンブリ
FR2989845B1 (fr) * 2012-04-18 2014-05-23 Radiall Sa Embase de connecteur multi-contacts, a fixation rapide a un panneau et procedes de montage/demontage associes
JP6259735B2 (ja) * 2014-08-28 2018-01-10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9337577B1 (en) * 2015-03-31 2016-05-1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Floatable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48369A (zh) * 2012-12-27 2014-12-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68945A (ja) 2017-04-06
TW201712972A (zh) 2017-04-01
US9853395B2 (en) 2017-12-26
US20170093088A1 (en) 2017-03-30
CN106558820B (zh) 2019-05-28
CN106558820A (zh) 2017-04-05
JP6513542B2 (ja) 2019-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1523B (zh) 連接器及連接器組合
ES2906963T3 (es) Conjuntos multipuerto que incluyen características de retención
EP2859625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or product
CN107196088B (zh) 连接器
TWI459658B (zh) 電連接器
CN103972696B (zh) 连接器
JP2020161257A (ja) コネクタ
EP2536594B1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multifunctional box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KR20090042197A (ko) 커넥터 장치 및 로킹 구조
CN109425941B (zh) 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连接器、插芯单元
TWI479746B (zh) 連接器
CN112470348A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
US9722346B1 (en) USB-A slide port
JP6840634B2 (ja) コネクタ
CN111193142B (zh) 连接器
ES2871077T3 (es) Sistema de feedback de extracción de módulo de electrónica
CN114080734A (zh) 连接器
CN115668662A (zh) 用于密封在壁中的线缆的接合部的组件
JP2013125624A (ja) コネクタ
CN107181130B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结构
JP7255683B2 (ja) 可動支持構造体
TW201607156A (zh) 連接器
TWI652624B (zh) 按壓式固定結構及晶片卡偵測模組
JP5828508B2 (ja) コネクタ及び照明装置
CN113228426B (zh) 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