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6664B -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和包含利用其而製造出的顏色轉換層的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和包含利用其而製造出的顏色轉換層的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6664B
TWI576664B TW104131459A TW104131459A TWI576664B TW I576664 B TWI576664 B TW I576664B TW 104131459 A TW104131459 A TW 104131459A TW 104131459 A TW104131459 A TW 104131459A TW I576664 B TWI576664 B TW I5766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composition
photosensitive resin
self
acrylate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1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6230A (zh
Inventor
吳龍虎
金胄皓
朴廷烋
Original Assignee
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6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6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6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666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11/00Diaryl- or thriarylmethane dyes
    • C09B11/04Diaryl- or thriarylmethane dyes derived from triarylmethanes, i.e. central C-atom is substituted by amino, cyano, alkyl
    • C09B11/10Amino derivatives of triarylmethanes
    • C09B11/24Phthalein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 Phthalanes; Fluoranes; Phthalides; Rhodamine dyes; Phthaleins having heterocyclic aryl rings; Lactone or lactame forms of triarylmethane dy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23Absorbing filters containing organic substances, e.g. dyes, inks or pig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05Production of optical devices or components in so far 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thographic processes or materials used therefor
    • G03F7/0007Filters, e.g. additive colour filters; Components for display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G03F7/028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with photosensitivity-increasing substances, e.g. photoinitia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G03F7/028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with photosensitivity-increasing substances, e.g. photoinitiators
    • G03F7/031Organic compounds not covered by group G03F7/029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G03F7/032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with binders
    • G03F7/033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with binders the binders being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vinyl polym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3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rendered insoluble or differentially wettab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Description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和包含利用其而製造出的顏色轉換 層的顯示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能夠確保優異的顏色轉換特性和較高的螢光效率,從而實現高品質的畫質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和包含利用其而製造出的顏色轉換層的顯示裝置(Self emission type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color conversion layer prepared thereby)。
在顯示器產業中,作為從CRT(cathode-ray tube:陰極射線管)到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離子顯示板)、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體)、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器)等被替代的平板顯示器實現了急劇的變化。其中,LCD作為用於所有產業中的圖像顯示裝置而被廣泛應用,其應用範圍在持續擴大。
LCD的透過率在從背光單元發出的白色光穿過液晶單元的同時被調節,並且穿過紅(Red)、綠(Green)、藍(Blue)的濾色器而發出的三種基色被混合而實現全色。
雖然作為背光單元的光源而使用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冷陰極螢光燈),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經常向背光單元的CCFL施加電源,因此會產生消耗電量的問題。此外,還指出了與現有的CRT相比約70%水準的色再現性、因添加汞而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的缺點。
作為用於消除上述的問題點的替代品,最近對利用了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的背光單元的研究比較活躍。在將LED作為背光單元而使用的情況下,超過了作為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國家電視系統委員會)的色再現範圍規格的100%,從而能夠向消費者提供更鮮明的畫質。
由此,在同一產業界中,為了提升背光光源的效率而提出了通過濾色器以及LCD面板的材料以及結構等的變更的方式。
雖然在濾色器上塗布了包含顏料或染料的分散組合物之後,通過圖案形成工序而形成了各種顏色的圖元,但這樣的顏料以及染料會引發使背光光源的透過效率降低的問題。所述透過效率的降低最終會使顯示裝置的顏色再現性降低,結果很難實現高品質的畫面。
較低的顏色再現性的問題能夠通過濾色器的發光效率的增加而消除,由此而提出了在此基礎上使濾色器的厚度增加,或者在此基礎上進行層疊或接近而導入顏色轉換層(或光轉換層)的方式。
圖1為表示顯示裝置內的顏色轉換層的作用的模式圖,如圖1所示,由背光1產生的光源能夠通過顏色轉換層3以及濾色器5而使發光效率直接增加。
作為顏色轉換層的組成,在現有技術中可使用染料或顏料, 而僅靠這些染料以及顏料無法實現發光效率提升,反而會引發亮度降低的問題。因此,提出了使用螢光物質作為顏色轉換層3的物質。
螢光物質因由背光1發出的藍綠色光受激而使所述藍綠色光的波長發生變化,進而向正面方向射出光,即射出發出紅色的白色光或發出綠色的白色光等白色光,從而最終使發光效率提升。
關於具有螢光物質的顏色轉換層的專利大多已被申請,其中,韓國專利公開第2012-0048218號中公開了一種具有被配置在背光單元與基板之間或者被配置在遮板的上部的光轉換部的顯示裝置,所述光轉換部具有將藍綠色或紫外線波長帶域的入射光轉換為預定波長帶域的光中的至少一種的螢光物質。
韓國專利公開第2013-0083807號中提出了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具備背光單元,該背光單元能夠提升發光效率,此時,提出了為了提升發光效率而將如螢光體、量子點(Quantum Dot)、白色散射體(white scattered matter)、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ce)物質以及光致發光(Photoluminesence)物質的顏色轉換物質進行導入。
日本專利公開第2013-077825號公報中提出了為了提升白色發光二極體(LED)的亮度而將由綠色發光螢光體組成的顏色轉換層進行導入的方法。
這些專利通過導入包含螢光體等的顏色轉換層而實現了提升顯示裝置的品質,此時,未直接提及顏色轉換層的形成方法,或即使提及也提出了在溶劑中進行單分散(monodisperse)之後進行濕式塗布的方式。
顏色轉換層如圖1所示,能夠作為分別對應濾色器的紅(R) 以及綠(G)圖元部的圖案而被形成,此時,用於顏色轉換層的數百微米尺寸的螢光體無法溶解於溶劑中,而以分散的狀態存在,從而很難實現細微圖案,且厚度等的物性調節不易實施。
而且,雖然為了確保較高的發光效率而使用了較高含量的螢光體,但此時分散液的穩定性降低,或反而產生顏色轉換層膜的物性降低的問題。
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1-韓國專利公開第2012-0048218號;專利文獻2-韓國專利公開第2013-0083807號;及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公開第2013-077825號公報。
因此,為了確保容易形成微細圖案且較高的發光效率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結果為,本申請人確認出在以特定含量而使用螢光染料與高折射材料的情況下,不會對亮度造成影響並且能夠解決上述問題點,從而完成本發明。
因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確保優異的顏色轉換特性與較高的螢光效率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
此外,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包含所述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的顏色轉換層並能夠實現高品質的清晰的畫質的顯示裝置。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特徵在於,作為用於形成顏色轉換層的組合物而包含螢光染料、高折射材料、鹼性可溶性樹脂、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發劑以及溶劑。
此外,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特徵在於,包含由所述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而製造出的顏色轉換層。
本發明所涉及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能夠消除因濾色器而導致的發光效率降低的問題。
導入了由所述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而製造出的顏色轉換層的顯示裝置能夠維持較高的亮度,並且能夠確保優異的顏色轉換特性和較高的發光效率,進而能夠實現高品質的清晰的畫質。
1‧‧‧基板
3‧‧‧顏色轉換層
5‧‧‧濾色器
圖1為表示顯示裝置內的顏色轉換層的作用的模式圖。
本發明提出了可用於顯示裝置的顏色轉換層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
顏色轉換層與所述濾色器相鄰設置(參照圖1),以使因濾色器的使用而導致降低的發光效率提高,並且以對應濾色器的紅色(R)、綠色(G)圖案的方式由細微圖案組成,此時,所述細微圖案利用感光性樹脂 組合物而形成。
尤其在本發明中提出了作為顏色轉換層的組成而包含作為必要成分的螢光染料與高折射材料的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並且所述螢光染料的自發發射(spontaneous emission)的螢光效率可使整體上的發光效率提升,且高折射材料可使所述被自發發射的螢光效率提高,從而能夠獲得可通過製造為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從而容易地形成微細圖案的優點。
與所述螢光染料以及高折射率材料一併,本發明所涉及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還包含鹼性可溶性樹脂、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發劑以及溶劑。
下面對各組成進行說明。
用於顏色轉換層的螢光染料能夠使具有預定的波長範圍的入射光內的特定波長區域的光轉換為可視光,並且只要是具有螢光特性的物質本發明不作限定,均可使用。
優選為,可使用的螢光染料使用選自香豆素類、萘醯亞胺類、喹吖啶酮類、花菁類、黃嘌呤類、吡啶類、低分子發光材料、高分子發光材料以及它們的組合中的一種。
詳細而言,所述螢光染料可使用選自包含3-(2-苯並噻唑基)-7-二乙基氨基香豆素(香豆素6)、3-(2-苯並咪唑基)-7-二乙基氨基香豆素(香豆素7)以及香豆素135等的香豆素類螢光染料、包含溶劑黄(Solvent Yellow)43、溶劑黄44等的萘醯亞胺類螢光染料、二乙基喹吖啶酮(DEQ)(diethyl quinacridone)等的喹吖啶酮類螢光染料、包含4-(二氰基亞甲基)-2-甲基-6-(对二甲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DCM-1(I))、DCM-2(Ⅱ)、DCJTB (III)等的花菁類螢光染料、包含羅丹明B以及羅丹明6G等的黄嘌呤類螢光染料、包含吡啶1的吡啶類螢光染料、4,4-二氟-1,3,5,7-四苯基-4-硼-3a,4a-二氮雜-s-茚烯[4,4-difluorm-1,3,5,7-tetra-phenyl-4-bora-3a,4a-diaza-s-indacene](Ⅳ)、LumogenF紅、尼羅紅(V)等的低分子發光材料、包含聚苯(polyphenylene)、聚芳(polyarylene)、聚芴(polyfluorene)等的高分子發光材料以及它們的組合中的一種。優選為,作為螢光染料而使用香豆素類螢光染料,並且在與其他螢光染料組合使用時,非常有效地被用於如由藍綠色光向紅色光轉換那樣的波長轉換寬度較寬的情況。
此外,所述螢光染料可列舉出,在染料索引(Colour Index)(英國染色[0119]工作者學會出版)(The Society of Dyers〔0119〕and Colourists出版)中分類為溶劑(Solvent)、酸(Acid)、鹼性(Basic)、活性(reactive)、直接(Direct)、分散(Disperse)、或還原(Vat)的染料等。更詳細而言,可列舉出如下的染料索引(C.I.)號的染料,但未被限定於此。
C.I.溶劑黃25、79、81、82、83、89;C.I.酸性黃7、23、25、42、65、76;C.I.活性黃2、76、116;C.I.直接黃4、28、44、86、132;C.I.分散黄(Disperse Yellow)54、76;C.I.溶劑橙41、54、56、99;C.I.酸性橙56、74、95、108、149、162;C.I.活性橙16; C.I.直接橙26;C.I.溶劑紅24、49、90、91、118、119、122、124、125、127、130、132、160、218;C.I.酸性紅73、91、92、97、138、151、211、274、289;C.I.酸性紫102;C.I.溶劑綠1、5;C.I.酸性綠3、5、9、25、28;C.I.鹼性綠1;C.I.還原綠1
在整體組合物質量百分比100%中,這樣的螢光染料可使用品質百分比0.1%~品質百分比10%,優選使用品質百分比0.2%~品質百分比5%。這樣的含量為考慮到確保較高的發光效率與亮度降低問題而被選定的範圍,若小於所述範圍則無法確保發光效率,從而無法足夠地確保本發明所要獲得的顏色轉換特性,相反,即使超過所述範圍,也無法實現發光效率的進一步提升,會因高成本而使顏色轉換篩檢程式的製作成本增加,因此需要在所述範圍內適當地進行調節並使用。
與所述螢光染料一併成為本發明的特徵的高折射材料用於增加螢光染料的螢光效率。雖然從背光單元的光源而被照射的光在與顏色轉換層呈臨界角的同時被入射,但此時被入射的光或由螢光染料被自發發射的自發發射光與高折射材料合在一起,因光提取效果而使光強度增強,最終使顏色轉換層的螢光效率增加。
高折射材料的折射率為1.7以上,優選為只要在1.7~3.0範圍均可使用,本發明未被特別地限定。所述高折射材料可以使用所有的有機或無機材料,優選為使用無機材料。代表性地,可使用ZnO、ZrO2、BaTiO3、Si、SiC、ZnS、AlN、BN、GaTe、AgI、TiO2、SiON、Ta2O5、Ti3O5、ITO、IZO、ATO、ZnO-Al、Nb2O3、SnO、Si3N4以及選自它們的組合中的一種。根據需要,還可以使用丙烯酸酯等具有不飽和鍵的化合物中被進行表面處理的材質。
所述高折射材料的粒子以可使螢光強度充分提升的方式對粒子大小以及整體組合物中所占的含量進行限定。
優選為,高折射材料能夠具有數nm~數百μm的平均粒徑,優選為使用1nm~500μm,更優選為使用10nm~1000nm的納米水準的材料。此時,若粒子尺寸過小則組合物在製造過程中有可能發生凝集,相反,若粒子尺寸過大時則會沉到組合物內或無法得到均勻的品質的顏色轉換層表面,因此需要在所述範圍內適當地調節而使用。
此外,整體組合物質量百分比100%中可使用品質百分比0.0001%~品質百分比50%,優選為品質百分比0.001%~品質百分比10%。若高折射材料的含量小於所述範圍則無法確保上述所要獲得的效果,相反,在超過所述範圍的情況下,不僅螢光效率的增加效果進一步增加不明顯,而且會發生組合物的穩定性的降低問題,並且還會發生亮度降低的問題,從而需要在所述範圍內適當地使用。
與這樣的螢光染料以及高折射材料一併,本發明所涉及的自發光感光性組合物還包含鹼性可溶性樹脂。
鹼性可溶性樹脂具有由光或熱作用的反應性以及鹼性溶解性,並作為螢光染料的分散劑而發揮作用,這只要是用於製造篩檢程式的顯影階段中所使用的可溶於鹼性顯影液的黏合劑樹脂,則均可使用。
優選為,所述鹼性可溶性樹脂選定具有20~200(KOH mg/g)的酸值的鹼性可溶性樹脂來使用。酸值為作為中和丙烯酸類聚合物1g所需的氫氧化鉀的量(mg)而被測定的值且與溶解性相關。當樹脂的酸值屬於所述範圍時,具有如下優點,即,顯影液中的溶解性被提升且非露出部容易地被溶解,並且靈敏度會增加而最終使露出部的圖案在顯影時殘留從而改善留膜率(film remaining ratio)。
此外,可以考慮對於所述鹼性可溶性樹脂的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佈圖(MW/MN)的限定,以用於顏色轉換層來提升表面硬度。優選為,使重均分子量成為3,000~200,000且更優選成為5,000~100,000,使分子量分佈圖具有1.5~6.0且優選為1.8~4.0的範圍的方式進行直接聚合或採購而使用。具有所述範圍的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佈圖的鹼性可溶性樹脂不僅能夠實現已提到的硬度提升、較高的留膜率,而且顯影液中的非露出部的溶解性較為卓越且能夠提升解析度。
所述鹼性可溶性樹脂包含選自含羧基不飽和單體的聚合物、或可與其共聚合的具有不飽和鍵的單體之間的共聚合物以及它們的組合中的一種。
此時,作為含羧基不飽和單體,可使用不飽和一元羧酸、不飽和二元羧酸、不飽和三元羧酸等。詳細而言,作為不飽和一元羧酸,例如,可列舉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α-氯丙烯酸、肉桂酸等。作為 不飽和二元羧酸,例如,可列舉出馬來酸、富馬酸、衣康酸、檸康酸、中康酸等。不飽和多元羧酸可以是酸酐,詳細而言,可列舉出馬來酸酐、衣康酸酐、檸康酸酐等。此外,不飽和多元羧酸也可以是其單(2-甲基丙烯醯氧基烷基)酯,例如,可列舉出琥珀酸單(2-丙烯醯氧基乙基)酯(2-(ACRYLOYLOXY)ETHYL HYDROGEN SUCCINATE)、琥珀酸單(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酯、鄰苯二甲酸單(2-丙烯醯氧基乙基)酯、鄰苯二甲酸單(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酯等。不飽和多元羧酸還可以是其兩個末端為二羧基聚合物的單(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出ω-羧基聚己內酯單丙烯酸酯、ω-羧基聚己內酯單甲基丙烯酸酯等。這些含羧基單體可以各自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混合使用。
此外,可與含羧基不飽和單體共聚合的單體可以使用選自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不飽和羧酸酯化合物、不飽和羧酸氨基烷基酯化合物(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 amino alkyl ester compound)、不飽和羧酸縮水甘油酯化合物、羧酸乙烯基酯化合物、不飽和醚化合物、乙烯基氰化合物(vinyl cyanide compound)、不飽和醯亞胺類化合物、脂肪族共軛二烯類化合物、在分子鏈的末端具有單丙烯醯基或單甲基丙烯醯基的巨大單體、體積龐大的單體以及它們的組合中的一種。
更詳細而言,作為所述可共聚合的單體,可以使用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鄰-乙烯基甲苯、間-乙烯基甲苯、對-乙烯基甲苯、對-氯苯乙烯、鄰-甲氧基苯乙烯、間-甲氧基苯乙烯、對-甲氧基苯乙烯、鄰-乙烯基苄甲醚、間-乙烯基苄甲醚、對-乙烯基苄甲醚、鄰-乙烯基苄基縮水甘油醚、間-乙烯基苄基縮水甘油醚、對-乙烯基苄基縮水甘油醚、茚等的芳香族乙烯 基化合物、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丙烯酸-2-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丁酯、丙烯酸-3-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丁酯、丙烯酸-4-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苄酯、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酯、2-甲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二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二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二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異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二環戊二烯丙烯酸酯、二環戊二烯甲基丙烯酸酯、金剛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冰片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單丙烯酸甘油酯、單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等的不飽和羧酸酯。2-氨基乙基丙烯酸酯、2-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二甲基氨基乙基丙烯酸酯、2-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氨基丙基丙烯酸酯、2-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酸酯、2-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氨基丙基丙烯酸酯、3-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酸酯、3- 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的不飽和羧酸甘油酯化合物、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等的不飽和羧酸縮水甘油酯化合物、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等的羧酸乙烯酯化合物、乙烯基甲醚、乙烯基乙醚、烯丙基縮水甘油醚等的不飽和醚化合物、丙烯腈、甲基丙烯腈、α-氯丙烯腈、二氰亞乙烯(vinylidene cyanide)等的乙烯基氰化合物、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α-氯丙烯醯胺、N-2-羥基乙基丙烯醯胺、N-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不飽和醯胺類、馬來醯亞胺、苄基馬來醯亞胺、N-苄基馬來醯亞胺、N-環己基馬來醯亞胺等的不飽和醯胺化合物、1、3-丁二烯、異戊二烯、氯丁二烯等的脂肪族共軛二烯類、聚苯乙烯、聚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正丁酯、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在聚矽氧烷的聚合物分子鏈的末端具有單丙烯醯基或單甲基丙烯醯基的巨大單體類、具有能夠降低介電常數值的冰片骨架的單體、具有金剛烷骨架的單體、具有松香骨架的單體等的體積龐大的單體。
這樣的鹼性可溶性樹脂在整體組合物質量百分比100%中,可使用品質百分比5%~品質百分比85%,優選為使用品質百分比7%~品質百分比50%。這樣的含量為多方面考慮了相對於顯影液的溶解度和圖案形成等而被選定的範圍,在所述範圍內使用的情況下,使相對於顯影液的溶解性充分而易於圖案形成,並且在顯影時可防止曝光部的圖元部分的膜減少從而使非圖元部分的洩露性良好。
光聚合性化合物為能夠在光聚合引發劑的作用下進行聚合的化合物,可使用單官能單體、雙官能單體和除此以外的多官能單體等。
作為單官能單體的具體示例,可列舉出壬基苯基卡必醇丙烯 酸酯、2-羥基-3-苯氧基丙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卡必醇丙烯酸酯(2-ethylhexyl carbitol acrylate)、丙烯酸-2-羥乙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作為雙官能單體的具體示例,可列舉出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A的雙(丙烯醯氧基乙基)醚(Bis(acryloyloxyethyl)ether)、3-甲基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3-methyl-pentanediol di(meth)acrylate)等。作為其他的多官能單體的具體示例,可列舉出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其中,優選為使用雙官能以上的多官能單體。
這樣的光聚合性化合物在整體組合物質量百分比100%中,可使用品質百分比1%~品質百分比50%,優選為使用品質百分比4%~品質百分比20%。作為多方面考慮了使這樣的圖元部的強度和平滑性成為良好的傾向等而被選定的範圍,若其含量小於所述範圍則會發生強度以及平滑性不足的問題,相反,若超過所述範圍,則會發生由較高的強度而無法容易地形成圖案的問題,從而需要在所述範圍內適當地使用。
光聚合引發劑為用於引發所述光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的化合物,在本發明中優選使用苯乙酮類化合物。
作為苯乙酮類化合物,可列舉出二乙氧基苯乙酮、2-羥基-2-甲基-1-苯基-1-丙酮(2-hydroxy-2-methyl-1-phenylPropane-1-one)、安息香雙甲醚(benzil dimethylketal)、2-羥基-1-〔4-(2-羥乙氧基)苯基〕-2-甲基-1-丙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甲酮(1-hydroxy cyclohexyl phenyl ketone)、2-甲基 -1-(4-甲基苯硫基)-2-嗎啉基-1-丙酮(2-methyl-1-(4-methylthiophenyl)-2-morpholinopropan-1-one)、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嗎啉苯基)-1-丁酮(2-benzyl-2-dimethylamino-1-(4-morpholinophenyl)butane-1-one)、2-羥基-2-甲基〔4-(1-甲基乙烯基)苯基〕-1-丙酮(2-hydroxy-2-methyl[4-(1-methylvinyl)phenyl]propan-1-one)的低聚體等,其中可優選地使用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嗎啉苯基)-1-丁酮。
在本發明所涉及的光聚合引發劑中,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被高靈敏化而使露出時間被縮短,由此,能夠以生產率提升並且維持較高的解析度的方式對其含量進行調節。優選為,所述光聚合引發劑在整體組合物中可使用品質百分比0.1%~品質百分比40%,優選為使用品質百分比0.5%~品質百分比30%。若其含量小於所述範圍則聚合速度過慢,相反,若超過所述範圍則會因過度的反應而使交聯反應過度,反而使塗膜的物性降低,從而需要在所述範圍內適當使用。
所述苯乙酮類光聚合引發劑還可以將其他的光聚合引發劑或光聚合引發輔助劑組合使用。
作為可組合的光聚合引發劑,可列舉出包括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異丙醚、安息香異丁醚、安息香雙甲醚等的安息香類化合物,包括二苯基甲酮、苯甲醯苯甲酸、苯甲醯苯甲酸甲酯、4-苯基二苯甲酮、羥基二苯甲酮、丙烯酸化二苯甲酮、4,4’-雙(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4,4’-雙(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等的二苯甲酮類化合物、包括2,4,6-三氯-s-三嗪、2-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嗪、2-(3’,4’-二甲氧基)-4, 6-雙(三氯甲基)-s-三嗪、2-(4’-甲氧基萘基)-4,6-雙(三氯甲基)-s-三嗪、2-(對甲氧基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嗪、2-(對甲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嗪、2-聯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嗪、雙(三氯甲基)-6-苯乙烯基-s-三嗪、2-(萘-1-基)-4,6-雙(三氯甲基)-s-三嗪、2-(4-甲氧基萘-1-基)-4,6-雙(三氯甲基)-s-三嗪、2,4-三氯甲基(胡椒基)-6-三嗪、2,4-三氯甲基(4’-甲氧基苯乙烯基)-6-三嗪等的三嗪類化合物、包括噻噸酮、2-氯噻噸酮、2,4-二乙基噻噸酮、2-甲基噻噸酮、2-異丙基噻噸等的硫化合物、2-乙基蒽醌、八甲基蒽醌、1,2-苯並蒽醌、2,3-二苯基蒽醌等蒽醌類化合物、偶氮二異丁腈、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異丙苯等的有機過氧化物、2-巰基苯並惡唑或2-巰基苯並噻唑等的硫羥基類化合物。
所述可組合的光聚合引發劑可在相對於苯乙酮類光聚合引發劑1重量份0.1~0.5的重量份範圍使用。
光聚合引發輔助劑用於提高聚合效率,可使用胺類化合物、烷氧蒽類化合物以及噻噸酮類化合物等。
作為胺類化合物,可列舉出三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三異丙醇胺、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氨基苯甲酸異戊酯(4-dimethylamino benzoic acid isoamyl)、苯甲酸2-二甲氨基乙基酯(Benzoic acid 2-dimethylaminoethyl)、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4-dimethyl-amino benzoic acid 2-ethylhexyl)、n,n-二甲基對甲苯胺(N,N-dimethyl paratoluidine)、4,4’-雙(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4,4'-bis(dimethylamino)benzophenone)(俗稱米蚩酮)、4,4’-雙(二乙基氨 基)二苯甲酮、4、4’-雙(乙基甲基氨基)二苯甲酮等,其中優選為4、4’-雙(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此外,作為烷氧蒽類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出9,10-二甲氧基蒽、2-乙基-9,10-二甲氧基蒽、9,10-二乙氧基蒽、2-乙基-9,10-二乙氧基蒽等。作為噻噸酮類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出2-異丙基噻噸酮、4-異丙基噻噸酮、2、4-二乙基噻噸酮、2、4-二氯噻噸酮(2,4-dichloro thioxanthone)、1-氯-4-丙氧基噻噸酮(1-chloro-4-propoxythioxanthone)等。所述光聚合引發輔助劑可以直接製造或購買市售的產品而使用,作為一個示例,可使用商品名“EAB-F”〔製造商:保土穀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系列等。
這樣的光聚合引發輔助劑相對於光聚合引發劑每1摩爾而通常在10摩爾以下、優選在0.01~5摩爾的範圍內使用。在所述範圍內使用光聚合引發輔助劑的情況下,能夠提高聚合效率而實現生產率提升的效果。
溶劑只要是能夠將所述提及的組成溶解或分散,則均可使用,在本發明中未特別地限定。代表性而言,可列舉出亞烷基二醇單烷基醚(alkylene glycol monoalkyl ether)類、亞烷基二醇烷基醚醋酸酯類、芳香烴類、酮類、低級以及高級醇類、環狀酯類等。更詳細而言,作為所述溶劑,可列舉出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基醚、乙二醇單丙基醚、乙二醇單丁基醚等的亞烷基二醇單烷基醚類、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二乙二醇二丙基醚、二乙二醇二丁基醚等的二乙二醇二烷基醚類、醋酸甲氧乙酯(methyl cellosolve acetate)、醋酸乙氧基乙酯、丙二醇單甲醚醋酸酯、丙二醇單乙醚醋酸酯、丙二醇單丙醚醋酸酯、甲氧基丁基醋酸酯以及甲氧基戊基醋酸酯等的亞烷基二醇烷基醚醋酸酯類、苯、甲苯、二甲苯、均三甲苯等的芳香烴類、甲基乙基酮、丙酮、甲基戊基酮、甲基異丁 基酮、環己酮等的酮類、乙醇、丙醇、丁醇、己醇、環己醇、乙二醇、丙三醇等的醇類,3-乙氧基丙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等的酯類,γ-丁內酯等的環狀酯類等。
在所述溶劑中,關於塗布性、乾燥性方面可列舉出如下溶劑,優選為,可使用所述溶劑中具有100~200℃的沸點的有機溶劑,更優選為,具有亞烷基二醇烷基醚醋酸酯類、酮類、3-乙氧基丙酸乙酯或3-甲氧基丙酸甲酯等的酯類,進一步優選為,丙二醇單甲醚醋酸酯、丙二醇單乙基醚醋酸酯、環己酮、3-乙氧基丙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等。這些溶劑(E)分別單獨使用或兩種以上混合使用。
這樣的溶劑以滿足整體組合物質量百分比100%的方式作為剩餘部分而被使用。這樣的含量為考慮了組成的分散穩定性以及製造工序中的工序容易度(例如,塗布性)而被選定的範圍。換言之,本發明所涉及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能夠通過濕式塗布來製造顏色轉換篩檢程式,此時,作為濕式塗布方法,可使用輥塗機(Roll coater)、勻膠機(spin coater)、旋塗機(slit and spin coater)、平塗機(slit coater)(也稱為刮刀機(die coater))(slit coater)、噴墨等的塗布裝置。
此外,本發明所涉及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還可以對應多種目的而添加公知的添加劑。作為這樣的添加劑,能夠並用填料、其他高分子化合物、顏料分散劑、附著促進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抗凝結劑等添加劑。這些添加劑能夠使用一種或兩種以上,考慮到發光效率等而優選為使用整體組合物中品質百分比1%以下。
作為填料可使用玻璃、二氧化矽、礬土等,作為其他高分子 化合物可列舉出環氧樹脂、馬來醯亞胺樹脂等硬化性樹脂、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聚乙二醇單烷基醚、聚氟烷基丙烯酸酯、聚酯、聚尿烷等的熱可塑性樹脂等。
作為顏料分散劑可使用市售的表面活性劑,例如,可列舉出矽類、氟類、酯類、陽離子類、陰離子類、非離子類、兩性的表面活性劑等。這些可以單獨使用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作為所述的表面活性劑,例如,存在聚氧乙烯烷基醚類、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類(Polyoxyethylene alkyl phenyl Ether)、聚乙二醇雙酯類、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類、脂肪酸改性的聚酯(Fatty acid-modified polyester)類、叔胺改性的聚氨酯(Tertiary amine-modified polyurethane)類、聚乙烯亞胺類等,此外,作為商品名,可列舉出KP(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製)、POLYFLOW(共榮社化學株式會社製)、EFTOP(株式會社Tochem產品製)(Ltd.Tochem Products)、MEGAFAC(DIC株式会社)、Flourad(住友3M株式會社製)(Sumitomo 3M Limited)、Asahi guard、Surflon(以上為旭硝子株式會社製)、SOLSPERSE(ZENECA株式會社製)(Zeneca Ltd.)、EFKA(EFKA化學品會社製)(EFKA Chemicals Co.,Ltd.)、PB821(味之素株式會社製)等。
作為附著促進劑,例如,可列舉出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矽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3-氯丙基甲基三甲氧基矽烷、3-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 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
作為抗氧化劑,具體地可列舉出2,2’-硫代雙(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Thiobis(4-methyl-6-tert-butylphenol))、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6-Di-tert-butyl-4-methylphenol)等。
紫外線吸收劑,具體地可使用2-(3-叔丁基-2-羥基-5-甲基苯基)-5-氯代苯並三唑(2-(3-tert-butyl-2-hydroxy-5-methylphenyl)-5-chloro-benzotriazole)、烷氧二苯甲酮等,作為抗凝結劑,具體可列舉出聚丙烯酸鈉等。
如前所述,關於自發光感光性組合物的製造,本發明中未特別地限定,可根據公知的感光性組合物的製造方法。
這樣的自發光感光性組合物可適用於顯示裝置,優選為要求另外的光源的液晶顯示裝置的顏色轉換層。
顏色轉換層的導入能夠在塗布之後,通過光刻法進行圖案形成從而形成對應濾色器的R、G的圖案。光刻法在本發明中未特別地限定,只要是使用感光性樹脂組合物的公知的方法均可應用。
作為一個示例,被實施圖案形成的顏色轉換層通過以下階段而獲得:a)將自發光感光性組合物塗布在基板表面的階段;b)通過預硫化(precure)對溶劑進行乾燥的階段(前烘)(pre-bake);c)在所獲得的覆膜上附上光掩膜(photomask)並照射活性光線(active light)從而使曝光部硬化的階段;d)實施顯影工序的階段,即,利用鹼性水溶液對未曝光部進行溶解; e)實施乾燥以及堅膜(post-bake)的階段。
上述基板可使用玻璃基板或高分子板。作為玻璃基板,尤其優選使用鈉鈣玻璃(Soda-lime glass)、含鍶鋇玻璃、鉛玻璃、鋁矽玻璃、硼矽酸玻璃、鋇硼矽酸玻璃或石英等。此外作為高分子板可列舉出聚碳酸鹽、丙烯酸、聚乙烯對苯二酸酯(PETP)、聚醚硫化物或聚磺等。
此時,為了獲得所期望的厚度,塗布可使用輥塗機、勻膠機、旋塗機、平塗機(也稱為刮刀機)、噴墨等使用塗布裝置的濕式塗布方法。
前烘可通過由烘箱、熱板等進行加熱而實施。前烘的加熱溫度以及加熱時間由所使用的溶劑而被適當地選擇,例如,在80~150℃的溫度下進行1~30分鐘。
此外,在前烘之後所實施的曝光通過曝光機而被實施並利用光掩膜曝光,從而僅使對應於圖案的部分進行感光。此時,照射的光例如可使用可視光線、紫外線、X射線以及電子射線等。
曝光之後的鹼性顯影非曝光部分的未被去除的部分的抗蝕劑為目的而被實施,從而通過該顯影可形成所期望的圖案。作為適合於該鹼性顯影的顯影液,例如,可使用鹼金屬或堿土類金屬的碳酸鹽的水溶液等。尤其使用包含品質百分比1%~品質百分比3%的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鋰等碳酸鹽的鹼性水溶液在10~50℃、優選為在20~40℃的溫度下利用顯影機或超聲波清洗機等來實施。
堅膜是為了提高被實施圖案形成的顏色轉換層與基板之間的緊密性而實施,在80~220℃且以10~120分鐘的條件下通過熱處理而被實施。堅膜與前烘也同樣使用烘箱、熱板等來實施。
通過這樣的方法所獲得的顏色轉換層以足夠的尺寸、數μm~數千μm的厚度,優選為0.1~100μm,進一步優選為1~50μm的厚度而被形成,以能夠維持較高的亮度並且能夠確保優異的顏色轉換特性與較高的發光效率。
所述顏色轉換層只要是位於光源與濾色器之間則任意位置均可,也可基於光源/顏色轉換層/濾色器的結構而使顏色轉換層與濾色器直接連接或採用插入有其他膜或基板的結構來導入。
此時,光源可使用LED、冷陰極管、無機EL、有機EL螢光燈或白熾燈等,優選為使用以LED為光源的液晶顯示裝置。
具備這樣的光源以及顏色轉換層的顯示裝置維持較高的亮度並確保優異的顏色轉換特性與較高的發光效率,從而能夠實現高品質且清晰的畫質。
下面,雖然為了更容易地理解本發明提示了優選的實施例,但是下述實施例作為本發明的一個例示,可在本發明的範圍以及技術思想範圍內進行多種變更以及修改是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的,這樣的變形以及修改屬於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也是顯而易見的。此外,以下表示含量的“%”以及“份”在不特別說明的情況下以品質為基準。
製造例1:鹼性可溶性樹脂A的製造
準備了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以及氮導入管的燒瓶,另一方面,作為單體滴液漏斗,加入苄基馬來醯亞胺74.8g(0.20摩爾)、丙烯酸43.2g(0.30摩爾)、乙烯基甲苯118.0g(0.50摩爾)、叔丁基過氧基-2-乙基己酸酯4g、丙二醇單甲醚醋酸酯(PGMEA)40g之後進行攪 拌混合並備用,作為鏈轉移劑的滴罐(driptank),準備了加入正十二烷基硫醇6g、PGMEA 24g後進行攪拌混合並備用。
之後,向燒瓶中導入PGMEA 395g,並將燒瓶內的環境由空氣設為氮之後,一邊攪拌一邊使燒瓶的溫度升溫至90℃。接下來,開始從滴液漏斗滴下單體以及鏈轉移劑。滴液維持在90℃不變,分別進行2小時,在1時間後升溫至110℃且維持3小時之後,導入氣體導管,開始進氧/氮=5/95(v/v)混合氣體的鼓泡。
接下來,將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28.4g〔(0.10摩爾),(相對用於本反應的丙烯酸的羧基為摩爾百分比33%)〕、2,2’-亞甲基雙(4-甲基-6-叔丁基苯酚)0.4g、三乙基胺0.8g投入燒瓶內並在110℃下持續反應8小時,從而獲得固形物酸值為70mg KOH/g的樹脂A。
由GPC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的重均分子量為16,000,分子量分佈(Mw/Mn)為2.3。
製造例2:鹼性可溶性樹脂B的製造
向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以及氮導入管的燒瓶中,導入丙二醇單甲醚醋酸酯182g,並將燒瓶內的環境由空氣設為氮之後,升溫至100℃之後,向包含甲基丙烯酸苄酯70.5g(0.40摩爾)、甲基丙烯酸酸45.0g(0.50摩爾)、異迴圈骨架的單丙烯酸甲酯44.5g(0.10摩爾)以及丙二醇單甲醚醋酸酯136g的混合物中添加了偶氮二異丁腈3.6g的溶液,通過滴液漏斗向燒瓶進行滴液2小時並在100℃下進一步持續攪拌5小時。
接下來,將燒瓶內的環境由氮設為空氣,將甲基丙烯酸縮水 甘油酯30g〔0.2摩爾、(相對本反應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的羧基為摩爾百分比40%)〕、三(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0.9g以及對苯二酚0.145g投入到燒瓶內並在110℃下持續反應6小時,從而得到固形物酸值為99mg KOH/g的樹脂B。
通過GPC而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的重均分子量為28,000,分子量分佈(Mw/Mn)為2.2。
製造例3:鹼性可溶性樹脂C的製造
向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以及氮導入管的燒瓶中導入丙二醇單甲醚醋酸酯182g,並將燒瓶內的環境由空氣設為氮之後,升溫至100℃之後,向包含甲基丙烯酸苄酯70.5g(0.40摩爾)、甲基丙烯酸45.0g(0.50摩爾)、2-(2-甲基)金剛烷基丙烯酸甲酯22.0g(0.10摩爾)以及丙二醇單甲醚醋酸酯136g的混合物中添加了偶氮二異丁腈3.6g的溶液,通過滴液漏斗向燒瓶進行滴液2小時並在100℃下進一步持續攪拌5小時。
接下來,將燒瓶內的環境由氮設為空氣,並將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30g〔0.2摩爾、(相對本反應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的羧基為摩爾百分比40%)〕、三(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0.9g以及對苯二酚0.145g投入到燒瓶內並在110℃下持續反應6小時,從而獲得固形物酸值為99mg KOH/g的樹脂C。
通過GPC而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的重均分子量為23,000,分子量分佈(Mw/Mn)為2.3。
利用GPC法在以下條件下對所述樹脂的重均分子量(Mw) 以及數平均分子量(Mn)實施測定,此時,將獲得的各數值之比作為分子量分佈(Mw/Mn)。
裝置:HLC-8120GPC(TOSOH株式會社製)
柱:TSK-GELG4000H X L+TSK-GELG2000H X L(串聯)
柱溫度:40℃
移動相溶劑:四氫呋喃
流速:1.0ml/分
注入量:50μl
探測器:RI
測定試劑濃度:0.6品質%(溶劑=四氫呋喃)
校正用標準物質:TSK STANDARD POLYSTYRENE F-40、F-4、F-1、A-2500、A-500(TOSOH株式會社製)
實施例1~8以及比較例1~5:顏色轉換層製造
在混合器上添加溶劑後,在此添加染料,在高折射材料上添加鹼性可溶性樹脂、光聚合性化合物、以及光聚合引發劑,並通過攪拌均勻混合而製造出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此時,組合物按照下述表1的組成。
將上述所獲得的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利用旋塗法在玻璃基板的上方進行塗布之後,放置在加熱板上並在100℃的溫度下維持3分鐘,從而形成薄膜。
接下來,向所述薄膜照射紫外線。此時,紫外線光源使用USHIO電機株式會社製的超高壓汞燈(商品名USH-250D)在大氣環境下以 40mJ/cm2的曝光量(365nm)進行光照射,未使用特別的光學篩檢程式。
將被上述紫外線照射的薄膜在pH12.5的KOH水溶液顯影溶液中用噴霧顯影機顯影60秒之後,在220℃的加熱烘箱中加熱20分鐘,從而製造出圖案。由此,所製造出的顏色轉換層的厚度為3.0μm。
實驗例1:顏色轉換層的發光強度測定
為了確認由所述實施例以及比較例而獲得的顏色轉換層的螢光效率的增加與否,使用量子效率測試儀(QE-1000、大塚公司製)對發 光PL進行測定。所得到的結果示於下表3所示,此時,可知被測定出的發光強度越高螢光效率也越高。
如所述表3所示可知,本發明中通過同時使用螢光染料與高折射材料,從而使螢光效率升高。
但是,如比較例1、2所示,在代替螢光染料而使用顏料的情況下,發光效率數值變得非常低,這樣的傾向在其他比較例中也一樣。
本發明所涉及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被導入到顯示裝置的顏色轉換層中,從而能夠維持較高水準的色再現性以及亮度,進而能 夠實現高品質的清晰的畫質。
1‧‧‧基板
3‧‧‧顏色轉換層
5‧‧‧濾色器

Claims (16)

  1. 一種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為用於形成顏色轉換層的組合物,所述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的特徵在於,包含螢光染料、高折射材料、鹼性可溶性樹脂、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發劑以及溶劑,其中所述鹼性可溶性樹脂的重均分子量為3,000~200,00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以滿足整體組合物質量百分比100%的方式而包含:螢光染料質量百分比0.1%~質量百分比10%;高折射材料質量百分比0.001%~質量百分比50%;鹼性可溶性樹脂質量百分比5%~質量百分比85%;光聚合性化合物質量百分比1%~質量百分比50%;光聚合引發劑質量百分比0.1%~質量百分比40%;作為剩餘部分的溶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螢光染料包含選自香豆素類、萘醯亞胺類、喹吖啶酮類、花菁類、黃嘌呤類、吡啶類、低分子發光材料、高分子發光材料以及它們的組合中的一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高折射材料的折射率為1.7~3.0。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高折射材料包含選自ZnO、ZrO2、BaTiO3、Si、SiC、ZnS、AlN、BN、GaTe、AgI、TiO2、SiON、Ta2O5、Ti3O5、ITO、IZO、ATO、ZnO-Al、Nb2O3、SnO、Si3N4以及它們的組合中的一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高折射材料的平均粒徑為1nm~500μm。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鹼性可溶性樹脂具有20~200(KOH mg/g)的酸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鹼性可溶性樹脂包含選自含羧基的不飽和單體的聚合物、或具有與其可共聚合的不飽和鍵的與單體的共聚合物以及它們的組合中的一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含羧基的不飽和單體包含選自不飽和一元羧酸、不飽和二元羧酸、不飽和三元羧酸、以及它們的組合中的一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可共聚合的單體包含選自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不飽和羧酸酯化合物、不飽和羧酸氨基烷基酯化合物、不飽和羧酸縮水甘油酯化合物、羧酸乙烯基酯化合物、不飽和醚類化合物、乙烯基氰化合物、不飽和醯亞胺類化合物、脂肪族共軛二烯類化合物、在分子鏈的末端具有單丙烯醯基或單甲基丙烯醯基的巨大單體、體積龐大的單體以及它們的組合中的一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光聚合性化合物包含選自壬基苯基卡必醇丙烯酸酯、2-羥基-3-苯氧基丙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卡必醇丙烯酸酯、丙烯酸-2-羥乙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A的雙(丙烯醯氧基乙基)醚、3-甲基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它們的組合中的一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光聚合引發劑包含選自二乙氧基苯乙酮、2-羥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安息香雙甲醚、2-羥基-1-〔4-(2-羥乙氧基)乙烯基〕-2-甲基-1-丙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甲酮、2-甲基-1-(4-甲硫基苯硫基)-2-嗎啉基-1-丙酮、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嗎啉苯基)-1-丁酮、2-羥基-2-甲基〔4-(1- 甲基乙烯基)乙烯基〕-1-丙酮的低聚體以及它們的組合中的一種的苯乙酮類化合物。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還包含選自安息香類化合物、二苯甲酮類化合物、三嗪類化合物、硫化合物、蒽醌類化合物、有機過氧化物、硫羥基類化合物以及它們的組合中的一種以上的光聚合引發輔助劑。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溶劑包含選自亞烷基二醇單烷基醚類、亞烷基二醇烷基醚醋酸酯類、芳香烴類、酮類、低級及高級醇類、環狀酯類以及它們的組合中的一種。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包含選自填料、其他高分子化合物、顏料分散劑、附著促進劑、紫外線吸收劑、抗凝結劑以及它們的組合中的一種。
  16. 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徵在於,其在基板上部包含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5項中任一項所記載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而製造出的顏色轉換層。
TW104131459A 2014-09-26 2015-09-23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和包含利用其而製造出的顏色轉換層的顯示裝置 TWI5766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29192A KR102201361B1 (ko) 2014-09-26 2014-09-26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6230A TW201616230A (zh) 2016-05-01
TWI576664B true TWI576664B (zh) 2017-04-01

Family

ID=55605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1459A TWI576664B (zh) 2014-09-26 2015-09-23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和包含利用其而製造出的顏色轉換層的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320975B2 (zh)
KR (1) KR102201361B1 (zh)
CN (1) CN105467759B (zh)
TW (1) TWI5766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41573B1 (ko) * 2016-11-28 2019-01-23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JP6688403B2 (ja) * 2016-12-28 2020-04-28 Dic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光変換層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KR101992009B1 (ko) * 2017-02-03 2019-06-21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101909541B1 (ko) * 2017-11-14 2018-10-18 (주)이노큐디 양자점 필름의 제조방법, 이로써 제조된 양자점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파장변환 시트 및 디스플레이
KR102198801B1 (ko) 2017-12-07 2021-01-0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색 변환 패널 및 색 변환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TWI830714B (zh) * 2018-01-09 2024-02-01 南韓商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顏色轉換層及顯示裝置
KR102329975B1 (ko) * 2018-03-07 2021-11-23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염료 분산액 조성물, 상기 염료 분산액 조성물을 포함하는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색 변환층, 상기 색 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상기 컬러 필터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11868627B (zh) 2018-03-23 2023-10-17 东丽株式会社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固化膜、颜色转换基板、图像显示装置及固化膜的制造方法
KR101992084B1 (ko) * 2019-02-21 2019-06-21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자발광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색변환층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JP7354704B2 (ja) 2019-09-09 2023-10-03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自発光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15905A (en) * 2007-07-31 2009-04-01 Sumitomo Chemical Co Luminescence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illuminator
TW200923024A (en) * 2007-11-30 2009-06-01 Ind Tech Res Inst Ink composition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color conversion fil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4273A (ja) * 1997-08-01 1999-02-26 Idemitsu Kosan Co Ltd 色変換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66355B2 (ja) * 1999-03-08 2008-10-15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蛍光変換膜用樹脂組成物、蛍光変換膜およびカラー化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00273316A (ja) * 1999-03-26 2000-10-03 Idemitsu Kosan Co Ltd 蛍光媒体、蛍光媒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蛍光媒体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02216962A (ja) * 2001-01-17 2002-08-02 Fuji Electric Co Ltd 色変換フィルタ基板、および色変換フィルタ基板を具備する色変換カラーディスプレイ
JP3627707B2 (ja) * 2002-01-23 2005-03-09 富士電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色変換フィルタ基板、それを用いた有機多色el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5038682A (ja) * 2003-07-18 2005-02-1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色変換フィルター
CN1860828A (zh) * 2003-10-01 2006-11-08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色变换层和发光元件
JP2006032022A (ja) * 2004-07-13 2006-02-02 Idemitsu Kosan Co Ltd 色変換膜の製造方法及び色変換基板
JP2006261104A (ja) * 2005-02-21 2006-09-28 Matsushita Toshiba Picture Display Co Ltd 色変換膜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多色発光装置
JP4705426B2 (ja) * 2005-07-14 2011-06-22 互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板製造用アルカリ現像型感光性レジストインキ組成物、その硬化物およびプリント配線板
JP5003481B2 (ja) * 2006-01-12 2012-08-15 東レ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ディスプレイ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08439A (ja) * 2006-10-23 2008-05-08 Nec Lighting Ltd 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電界発光パネル
JP5703630B2 (ja) * 2009-08-26 2015-04-2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着色樹脂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KR101785642B1 (ko) 2010-11-05 2017-10-1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컬러필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574089B1 (ko) * 2011-12-23 2015-12-03 제일모직 주식회사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컬러필터
KR101348565B1 (ko) 2012-01-13 2014-01-16 영남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5699096B2 (ja) * 2012-01-26 2015-04-08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パターンおよびパターン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JP6019992B2 (ja) * 2012-09-24 2016-11-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形成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3077825A (ja) 2012-11-26 2013-04-25 Dexerials Corp 緑色発光蛍光体粒子、色変換シート、発光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組立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15905A (en) * 2007-07-31 2009-04-01 Sumitomo Chemical Co Luminescence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illuminator
TW200923024A (en) * 2007-11-30 2009-06-01 Ind Tech Res Inst Ink composition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color conversion fil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36917A (ko) 2016-04-05
TW201616230A (zh) 2016-05-01
JP6320975B2 (ja) 2018-05-09
JP2016071360A (ja) 2016-05-09
CN105467759A (zh) 2016-04-06
CN105467759B (zh) 2020-09-22
KR102201361B1 (ko) 2021-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6664B (zh)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和包含利用其而製造出的顏色轉換層的顯示裝置
TWI596428B (zh)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和包含利用其而製造出的顏色轉換層的顯示裝置
JP6513841B2 (ja) 自発光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色変換層を含む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719007B (zh)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含有由其製造的色轉換層的顯示裝置
KR102204610B1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2622963B1 (ko) 백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102419207B1 (ko)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102410195B1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색변환층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TWI830714B (zh)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顏色轉換層及顯示裝置
KR102279562B1 (ko)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TWI677758B (zh) 藍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濾色器及影像顯示裝置
TWI798190B (zh) 藍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以及利用其製造之彩色濾光片與影像顯示裝置
KR20160103278A (ko)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TW201837097A (zh) 藍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以及利用彼製造之彩色濾光片與影像顯示裝置
KR102242171B1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20170067307A (ko)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102195638B1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TWI670354B (zh) 自發光型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利用其製造的彩色濾光件和影像顯示裝置
KR102385654B1 (ko) 색변환층 형성용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20180090580A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20160064520A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20210106170A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20170096697A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색변환층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