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0714B -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顏色轉換層及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顏色轉換層及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0714B
TWI830714B TW107145957A TW107145957A TWI830714B TW I830714 B TWI830714 B TW I830714B TW 107145957 A TW107145957 A TW 107145957A TW 107145957 A TW107145957 A TW 107145957A TW I830714 B TWI830714 B TW I8307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resin
resin composition
self
group
carbon atom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5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7295A (zh
Inventor
吳龍虎
張虎振
黃珍娥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7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7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0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071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41Optical brightening agents, organic pig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3415Five-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3432Six-membered rings
    • C08K5/3437Six-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由該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製造的顏色轉換層及顯示裝置。上述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的特徵在於,其包含染料、以及具有鋁(Al)或矽(Si)作為中心金屬的四氮雜卟啉(tetraazaporphyrin)系化合物。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具有能夠確保優異的光學密度、螢光效率以及發光強度特性等效果。

Description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顏色轉換層及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使用該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製造的顏色轉換層以及顯示裝置。
近年來,顯示器產業正在從CRT(cathode-ray tube,陰極射線管)向以PDP(plasma display panel,電漿顯示面板)、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體)、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器)等為代表的平板顯示器發生快速的變化。其中,LCD作為幾乎在所有產業中所使用的顯示裝置而被廣泛使用,其應用範圍正在持續擴大。
LCD係藉由使從背光單元產生的白色光一邊通過液晶單元一邊調節透過率,且混合透過紅色(Red)、綠色(Green)、藍色(Blue)的濾色器而出來的三原色以實現全彩。
背光單元的光源係使用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冷陰極螢光燈),但在該情況下,背光單元時常需要對CCFL施加電源,因此會引起消耗電量的問題。此外,被指出以下缺陷:與以往的CRT相比,存在有約70%水準的顏色再現率,且伴隨水銀的添加而有環境污染問題。
作為用於解決上述問題的代替品,目前正活躍地進行著關於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的背光單元的研究。在將LED用作背光單元的情況下,可超過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美國)國家電視標準委員會)顏色再現範圍的指標的100%而能夠向消費者提供更加鮮明的畫質。
因此,為了藉由改變濾色器與LCD面板(panel)的材料及結構等來提高光效率從而提高背光光源的效率,同類產業界正在努力,但由於著色材料的透過特性的限制而難以同時滿足顏色再現性及亮度特性,存在有無法超越一定的水準的問題。
低顏色再現性的問題可經由增加濾色器的光效率來解決,為此,提出了增加濾色器的厚度,或者以對其積層或貼近的方式導入顏色轉換層(或光轉換層)的方案。
第1圖是示出在顯示裝置內的顏色轉換層的作用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從背光單元產生的光源能夠經由顏色轉換層與濾色器而使光效率直接增加。
韓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10-2012-0048218號揭露一種顯示器,其包含具有將藍色或紫外線波長帶的入射光轉換成預定波長帶的光的至少一種螢光物質的光轉換部。但是,依然存在有光轉換部的螢光效率低等缺點。
韓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10-2010-0056437號揭露一種使用噴墨法的顏色轉換濾色器的製造方法,其中即使不另外形成隔壁也能夠在期望的位置形成顏色轉換層,但在該情況下,存在有僅用染料自身而螢光效率低、因使用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電致發光)材料而在一般溶劑中為不溶性的問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韓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10-2012-0048218號 專利文獻2:韓國專利申請案公開第10-2010-0056437號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係用於解決上述的先前技術的問題,其目的在於,藉由包含特定的四氮雜卟啉(tetraazaporphyrin)系化合物,從而提供一種能夠確保優異的螢光效率特性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使用該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所製造的顏色轉換層以及顯示裝置。
用於解決課題的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包含染料、以及具有鋁(Al)或矽(Si)作為中心金屬的四氮雜卟啉系化合物。
此外,本發明提供一種顏色轉換層,其特徵在於,其係由上述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所製造。
進一步,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徵在於,其包含上述顏色轉換層。
發明效果
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使用該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所製造的顏色轉換層以及顯示裝置係藉由包含具有鋁(Al)或矽(Si)作為中心金屬的四氮雜卟啉系化合物,從而具有能夠確保優異的光學密度(Optical Density,O.D.)、螢光效率(fluorescence efficiency)以及發光強度(luminous intensity)特性的效果。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能夠用於顯示裝置的顏色轉換層之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
顏色轉換層係用於提高因濾色器的使用而發生的降低的光效率,顏色轉換層位於與上述濾色器相鄰的位置(參照第1圖),依對應於濾色器的紅色(R)、綠色(G)圖案的方式而由微細圖案構成。此時,上述微細圖案可使用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來形成。
特別是,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可將包含染料、以及具有鋁(Al)或矽(Si)作為中心金屬的四氮雜卟啉系化合物作為必須成分一事作為特徵。
此外,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可進一步包含黏合劑樹脂、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發劑及溶劑。
以下,對各組成進行說明。
四氮雜卟啉系化合物
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係藉由包含具有鋁或矽作為中心金屬的四氮雜卟啉系化合物,從而能夠確保優異的光學密度、螢光效率以及發光強度特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態樣,上述四氮雜卟啉系化合物可為由下述化學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學式1] (於化學式1中,R26 至R33 各自獨立為氫;未經取代的苯基;碳原子數1至8的烷基;碳原子數1至8的烷氧基;硝基;鹵素原子;氰基;碳原子數1至8的烷基胺基;碳原子數1至8的胺基烷基;或者具有選自碳原子數1至8的烷氧基、碳原子數1至8的烷基、硝基、鹵素原子、碳原子數1至8的烷基胺基、碳原子數1至8的胺基烷基及氰基中的一個以上的取代基的苯基, M為具有選自氨、水與鹵素原子中的一個以上的配位基或者沒有配位基的Al或Si。)
在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中,相對於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的總重量,四氮雜卟啉系化合物的含量較佳為0.001至15重量%,更佳為0.1至10重量%。在上述四氮雜卟啉系化合物的含量處於上述範圍以內的情況下,可顯示出優異的螢光效率而為較佳的,而在四氮雜卟啉系化合物的含量超過上述範圍的情況下,存在有螢光減少以及對製程性造成不利影響的問題。
於本說明書中,「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意思是,被選自以下群組中的一個以上的取代基取代:鹵素基、腈基、硝基、羥基、烷基、環烷基、烯基、烷氧基、芳氧基、硫醇基、烷硫基、芳硫基、磺酸氧基(sulfoxy)、烷基磺酸氧基、芳基磺酸氧基、矽基、硼基、芳基胺基、芳烷基胺基、烷基胺基、芳基、芳基烷基、芳基烯基、雜環基及乙炔基,或者意思是不具有任何取代基。
在本說明書中,「鹵素基」的意思是-F、-Cl、-Br、或-I。
染料
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所含的染料可使用通常用於顏色轉換層的染料。
此外,作為特徵,上述染料可為螢光染料,較佳可為紅色螢光染料,更佳可為苝雙醯亞胺(perylene bis-imide)系化合物。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態樣,上述苝雙醯亞胺系化合物可為由下述化學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學式2] (於化學式2中,R1及R2各自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雜環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直鏈或支鏈烷基, R3、R4、R5及R6各自獨立為氫原子、鹵素原子、羥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原子數1至10的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硫代苯氧基、或者由下述化學式3所表示的取代基,且R3、R4、R5及R6並非全部相同。) [化學式3] (於化學式3中,X1及X5為氫原子, X2、X3及X4各自獨立為氫原子或鹵素原子,且X2、X3及X4中的至少一個以上為鹵素原子, Y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此外,由上述化學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可為被至少一個以上取代有鹵素的芳氧基或硫代苯氧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
包含上述被至少一個以上取代有鹵素的芳氧基或硫代苯氧基取代而成的苝雙醯亞胺系化合物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能夠使顏色轉換層的螢光度增加。此外,藉由向苝雙醯亞胺系化合物導入非對稱形式的取代基而引發結構扭曲,能夠使其對於溶劑的溶解度增加,由此,可顯示出優異的化學、熱以及光學穩定性,對於製程的適用具有非常有利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態樣,上述苝雙醯亞胺系化合物可為由下述化學式4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學式4] (於化學式4中,R1及R2各自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直鏈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支鏈烷基, R11、R12、R13及R14各自獨立為選自鹵素原子、碳原子數1至10的直鏈或支鏈烷基、碳原子數1至10的鹵代烷基、羥基、碳原子數1至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數1至10的酯基、及胺基中的取代基,且R11、R12、R13及R14中的至少一個係與其餘的取代基在取代基的種類或取代基的位置上有所不同, Y1 、Y2 、Y3 及Y4 各自獨立為氧(O)原子或硫(S)原子, a、b、c及d各自獨立為1至5的整數。)
此外,在由上述化學式4所表示的化合物中,上述R11、R12、R13及R14中的任一個可在對位(para)或間位(meta)被取代。上述R1、R2也可為由下述化學式5所表示的取代基。 [化學式5] (於化學式5中,R21至R25各自獨立為選自氫原子、以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碳原子數1至5的直鏈或支鏈烷基中的取代基。)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實施態樣,上述苝雙醯亞胺系化合物可為由下述化學式4-1至4-12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任一者。 [化學式4-1] [化學式4-2] [化學式4-3] [化學式4-4] [化學式4-5] [化學式4-6] [化學式4-7] [化學式4-8] [化學式4-9] [化學式4-10] [化學式4-11] [化學式4-12]
在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中,相對於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的總重量,染料的含量較佳為0.001至30重量%,更佳為0.1至10重量%。在上述染料的含量處於上述範圍以內的情況下,從螢光效率及製程性等方面考慮係有利的,如果超過上述範圍,則存在有因發生染料的凝集而螢光效率減少以及對製程性造成不利影響的問題。
黏合劑樹脂
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所含有的黏合劑樹脂通常具有基於光、熱的作用的反應性以及鹼溶性,可作為著色材料的分散介質而發揮作用。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所含有的黏合劑樹脂只要是作為對於染料的黏合劑樹脂而發揮作用,且在用於製造顏色轉換層的顯影步驟中所使用的鹼性顯影液中能夠溶解的黏合劑樹脂,則均可使用。
黏合劑樹脂例如可列舉含羧基單體以及該單體與能夠與其共聚的其他單體的共聚物等。
作為上述含羧基單體,例如,可列舉不飽和單羧酸、或不飽和二羧酸、不飽和三羧酸等分子中具有一個以上的羧基的不飽和多元羧酸等不飽和羧酸等。這裡,作為不飽和單羧酸,例如,可列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α-氯丙烯酸、肉桂酸等。作為不飽和二羧酸,例如,可列舉馬來酸、富馬酸、伊康酸、檸康酸、中康酸等。不飽和多元羧酸可為酸酐,具體可列舉馬來酸酐、伊康酸酐、檸康酸酐等。此外,不飽和多元羧酸可為其單(2-甲基丙烯醯基氧基烷基)酯,例如,可列舉琥珀酸單(2-丙烯醯基氧基乙基)酯、琥珀酸單(2-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乙基)酯、酞酸單(2-丙烯醯基氧基乙基)酯、酞酸單(2-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乙基)酯等。不飽和多元羧酸也可為其兩末端二羧基聚合物的單(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ω-羧基聚己內酯單丙烯酸酯、ω-羧基聚己內酯單甲基丙烯酸酯等。該等含羧基單體可各自單獨使用或將二種以上混合使用。
作為上述能夠與含羧基單體共聚的其他單體,例如,可列舉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鄰乙烯基甲苯、間乙烯基甲苯、對乙烯基甲苯、對氯苯乙烯、鄰甲氧基苯乙烯、間甲氧基苯乙烯、對甲氧基苯乙烯、鄰乙烯基苄基甲基醚、間乙烯基苄基甲基醚、對乙烯基苄基甲基醚、鄰乙烯基苄基縮水甘油基醚、間乙烯基苄基縮水甘油基醚、對乙烯基苄基縮水甘油基醚、茚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二級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級丁酯、丙烯酸三級丁酯、甲基丙烯酸三級丁酯、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丙烯酸-2-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丁酯、丙烯酸-3-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丁酯、丙烯酸-4-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苄酯、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酯、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甲氧基二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二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二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異莰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丙烯酸二環戊二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二乙基酯、(甲基)丙烯酸金剛烷酯、(甲基)丙烯酸降莰酯、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甘油單丙烯酸酯、甘油單甲基丙烯酸酯等不飽和羧酸酯類;丙烯酸-2-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胺基乙酯、丙烯酸-2-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二甲基胺基乙酯、丙烯酸-2-胺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胺基丙酯、丙烯酸-2-二甲基胺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二甲基胺基丙酯、丙烯酸-3-胺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胺基丙酯、丙烯酸-3-二甲基胺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二甲基胺基丙酯等不飽和羧酸胺基烷基酯類;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等不飽和羧酸縮水甘油酯類;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等羧酸乙烯酯類;乙烯基甲基醚、乙烯基乙基醚、烯丙基縮水甘油基醚等不飽和醚類;丙烯腈、甲基丙烯腈、α-氯丙烯腈、二氰亞乙烯等氰化乙烯基化合物;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α-氯丙烯醯胺、N-2-羥基乙基丙烯醯胺、N-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不飽和醯胺類;馬來醯亞胺、苄基馬來醯亞胺、N-苯基馬來醯亞胺、N-環己基馬來醯亞胺等不飽和醯亞胺類;1,3-丁二烯、異戊二烯、氯平等脂肪族共軛二烯類;以及聚苯乙烯、聚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正丁酯、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聚矽氧烷的聚合物分子鏈末端具有單丙烯醯基或單甲基丙烯醯基的大單體類等。該等單體可各自單獨使用或將二種以上混合使用。特別是,作為上述能夠與含羧基單體共聚的其他單體,具有降莰基骨架的單體、具有金剛烷基骨架的單體、具有松香骨架的單體等大體積單體係具有使相對介電常數值降低等傾向,因此為較佳的。
本發明的黏合劑樹脂的酸值較佳在20至200(mgKOH/g(毫克KOH/公克))的範圍。如果酸值處於上述範圍內,則在顯影液中的溶解性提高而非曝光部容易溶解,靈敏度增加,結果為曝光部的圖案在顯影時殘留而能夠改善殘膜率(film remaining ratio),因此為較佳的。
這裡,所謂酸值是指,作為在中和丙烯酸系聚合物1公克時所需要的氫氧化鉀的量(毫克)而測定的值,通常,藉由使用氫氧化鉀水溶液進行滴定而求出。
此外,較佳的是具有以下的黏合劑樹脂:由凝膠滲透層析(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將四氫呋喃用作洗脫溶劑)所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重量平均分子量(以下,簡稱為「重量平均分子量」)為3,000至200,000,較佳為5,000至100,000。如果分子量處於上述範圍內,則具有塗膜的硬度提高、殘膜率高、在顯影液中的非曝光部的溶解性優異、解析度提高等傾向,因此為較佳的。
黏合劑樹脂的分子量分布[重量平均分子量(Mw)/數量平均分子量(Mn)]較佳為1.5至6.0,更佳為1.8至4.0。如果分子量分布[重量平均分子量(Mw)/數量平均分子量(Mn)]為1.5至6.0,則顯影性優異,因此為較佳的。
相對於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中的固體成分的總重量,本發明的黏合劑樹脂的含量通常在5至85重量%的範圍、較佳在10至70重量%的範圍。在黏合劑樹脂的含量處於上述範圍以內的情況下,具有對於顯影液的溶解性充分而非畫素部分在基板上顯影時不易產生殘渣、顯影時不易發生曝光部的畫素部分的膜減少、非畫素部分的脫落性良好等傾向,因此為較佳的。
光聚合性化合物
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所含有的光聚合性化合物是藉由後述的光聚合引發劑的作用而能夠聚合的化合物,可列舉單官能單體、二官能單體、其他的多官能單體等。
作為單官能單體的具體例,可列舉壬基苯基卡必醇丙烯酸酯、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2-乙基己基卡必醇丙烯酸酯、丙烯酸-2-羥基乙酯、N-乙烯基吡咯啶酮等。
作為二官能單體的具體例,可列舉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A的雙(丙烯醯基氧基乙基)醚、3-甲基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其他的多官能單體的具體例,可列舉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其中,較佳使用二官能以上的多官能單體。
相對於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中的固體成分的總重量,上述光聚合性化合物通常以5至50重量%的範圍、較佳以7至45重量%的範圍使用。在光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處於上述範圍以內的情況下,具有畫素部的強度及平滑性等變佳等傾向,因此為較佳的。
光聚合引發劑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光聚合引發劑係較佳含有苯乙酮系化合物。作為苯乙酮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二乙氧基苯乙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二苯乙二酮二甲基縮酮、2-羥基-1-[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thiophenyl))-2-嗎福林基丙烷-1-酮、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福林基苯基)丁烷-1-酮、2-羥基-2-甲基[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烷-1-酮的低聚物等,較佳可列舉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福林基苯基)丁烷-1-酮等。此外,可將上述苯乙酮系以外的光聚合引發劑組合使用。苯乙酮系以外的光聚合引發劑可列舉藉由照射光而產生活性自由基的活性自由基產生劑、敏化劑、酸產生劑等。作為活性自由基產生劑,例如,可列舉苯偶姻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硫氧雜蒽酮(thioxanthone)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等。作為苯偶姻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苯偶姻、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異丙基醚、苯偶姻異丁基醚等。作為二苯甲酮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二苯甲酮、鄰苯甲醯基苯甲酸甲酯、4-苯基二苯甲酮、4-苯甲醯基-4'-甲基二苯基硫醚、3,3',4,4'-四 (三級丁基過氧化羰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二苯甲酮等。作為硫氧雜蒽酮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2-異丙基硫氧雜蒽酮、4-異丙基硫氧雜蒽酮、2,4-二乙基硫氧雜蒽酮、2,4-二氯硫氧雜蒽酮、1-氯-4-丙氧基硫氧雜蒽酮等。作為三嗪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2,4-雙(三氯甲基)-6-(4-甲氧基苯基)-1,3,5-三嗪、2,4-雙(三氯甲基)-6-(4-甲氧基萘基)-1,3,5-三嗪、2,4-雙(三氯甲基)-6-(4-甲氧基苯乙烯基)-1,3,5-三嗪、2,4-雙(三氯甲基)-6-[2-(5-甲基呋喃-2-基)乙烯基(ethenyl)]-1,3,5-三嗪、2,4-雙(三氯甲基)-6-[2-(呋喃-2-基)乙烯基]-1,3,5-三嗪、2,4-雙(三氯甲基)-6-[2-(4-二乙基胺基-2-甲基苯基)乙烯基]-1,3,5-三嗪、2,4-雙(三氯甲基)-6-[2-(3,4-二甲氧基苯基)乙烯基]-1,3,5-三嗪等。作為敏化劑,例如,可列舉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2,2'-雙(鄰氯苯基)-4,4',5,5'-四苯基-1,2'-聯咪唑、10-丁基-2-氯吖啶酮、2-乙基蒽醌、二苯乙二酮、9,10-菲醌、樟腦醌、苯基乙醛酸甲酯、二茂鈦化合物等。作為上述酸產生劑,例如,可列舉4-羥基苯基二甲基鋶對甲苯磺酸鹽、4-羥基苯基二甲基鋶六氟銻酸鹽、4-乙醯氧基苯基二甲基鋶對甲苯磺酸鹽、4-乙醯氧基苯基甲基苄基鋶六氟銻酸鹽、三苯基鋶對甲苯磺酸鹽、三苯基鋶六氟銻酸鹽、二苯基碘鎓對甲苯磺酸鹽、二苯基碘鎓六氟銻酸鹽等鎓鹽類;及硝基苄基甲苯磺酸酯類、苯偶姻甲苯磺酸酯類等。此外,作為活性自由基產生劑的上述化合物中也有同時產生活性自由基與酸的化合物,例如,三嗪系光聚合引發劑也可用作酸產生劑。
相對於上述黏合劑樹脂及光聚合性化合物的固體成分的總重量,在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中所使用的光聚合引發劑的含量通常為0.1至40重量%,較佳為1至30重量%。在光聚合引發劑的含量處於上述範圍以內的情況下,具有以下傾向而為較佳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被高靈敏度化,使用該組合物所形成的畫素部的強度、及該畫素部的表面的平滑性變佳。
進一步,在本發明中,可使用光聚合引發助劑。光聚合引發助劑有時可與光聚合引發劑組合使用,其是為了促進被光聚合引發劑引發聚合的光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而使用的化合物。作為光聚合引發助劑,可列舉胺系化合物、烷氧基蒽系化合物、硫氧雜蒽酮系化合物等。作為胺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三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三異丙醇胺、4-二甲基胺基苯甲酸甲酯、4-二甲基胺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基胺基苯甲酸異戊酯、苯甲酸2-二甲基胺基乙酯、4-二甲基胺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N,N-二甲基對甲苯胺、4,4'-雙(二甲基胺基)二苯甲酮(通稱,米其勒酮)、4,4'-雙(二乙基胺基)二苯甲酮、4,4'-雙(乙基甲基胺基)二苯甲酮等,其中,較佳為4,4'-雙(二乙基胺基)二苯甲酮。作為烷氧基蒽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9,10-二甲氧基蒽、2-乙基-9,10-二甲氧基蒽、9,10-二乙氧基蒽、2-乙基-9,10-二乙氧基蒽等。作為硫氧雜蒽酮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2-異丙基硫氧雜蒽酮、4-異丙基硫氧雜蒽酮、2,4-二乙基硫氧雜蒽酮、2,4-二氯硫氧雜蒽酮、1-氯-4-丙氧基硫氧雜蒽酮等。這樣的光聚合引發助劑可單獨使用或將多種組合使用。
此外,可使用市售的光聚合引發助劑,作為市售的光聚合引發助劑,例如,可列舉商品名為「EAB-F」[製造商:保土谷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商品等。
在使用該等光聚合引發助劑的情況下,其使用量以光聚合引發劑每1莫耳計通常為10.0莫耳以下,較佳為0.01至5.0莫耳。在光聚合引發助劑的使用量處於上述範圍內的情況下,具有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的靈敏度進一步變高、使用該組合物所形成的顏色轉換層的生產率提高等傾向,因此為較佳的。
溶劑
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所含有的溶劑沒有特別限制,可以使用在著色感光性樹脂組合物的領域中所使用的各種有機溶劑。作為其具體例,可列舉乙二醇單甲基醚、乙二醇單乙基醚、乙二醇單丙基醚、乙二醇單丁基醚等乙二醇單烷基醚類;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二乙二醇二丙基醚、二乙二醇二丁基醚等二乙二醇二烷基醚類;甲基賽路蘇乙酸酯、乙基賽路蘇乙酸酯等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類;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乙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丙基醚乙酸酯、甲氧基丁基乙酸酯、甲氧基戊基乙酸酯等伸烷基二醇烷基醚乙酸酯類;苯、甲苯、二甲苯、均三甲苯等芳香族烴類;甲基乙基酮、丙酮、甲基戊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環己酮等酮類;乙醇、丙醇、丁醇、己醇、環己醇、乙二醇、甘油等醇類;3-乙氧基丙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等酯類;γ-丁內酯等環狀酯類等。
關於上述溶劑,從塗布性及乾燥性等方面考慮,較佳可使用在上述溶劑中沸點為100℃至200℃的有機溶劑,更佳可使用伸烷基二醇烷基醚乙酸酯類、酮類、3-乙氧基丙酸乙酯或3-甲氧基丙酸甲酯等酯類,進一步佳可使用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乙基醚乙酸酯、環己酮、3-乙氧基丙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等。該等溶劑可各自單獨使用或二種以上混合使用。
在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中,相對於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的總重量,溶劑的含量通常為60至90重量%,較佳為70至85重量%。在溶劑的含量處於上述範圍內的情況下,當利用輥塗機、旋塗機、狹縫式旋塗機、狹縫塗布機(有時也稱為模塗機)、噴墨機等塗布裝置進行塗布時,具有塗布性變佳等傾向,因此為較佳的。
其他添加劑
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根據需要還可以包含填充劑、其他高分子化合物、顏料分散劑、密合促進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防凝劑等添加劑。
填充劑的具體例可例示玻璃、二氧化矽、氧化鋁等。
作為其他高分子化合物,具體可列舉環氧樹脂、馬來醯亞胺樹脂等固化性樹脂,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聚乙二醇單烷基醚、聚氟烷基丙烯酸酯、聚酯、聚氨酯等熱塑性樹脂等。
作為顏料分散劑,可使用市售的表面活性劑,例如,可列舉聚矽氧(silicone)系、氟系、酯系、陽離子系、陰離子系、非離子系、兩性等表面活性劑等。該等可各自單獨使用或將二種以上組合使用。作為上述表面活性劑,例如有聚氧乙烯烷基醚類、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類、聚乙二醇二酯類、去水山梨醇脂肪酸酯類、脂肪酸改性聚酯類、三級胺改性聚氨酯類、聚乙烯醯亞胺類等,此外,以商品名可列舉KP(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POLYFLOW(共榮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EFTOP(托克產品(Tohkem Products)公司製造)、MEGAFAC(大日本油墨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Flourad(住友3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Asahi guard、Surflon(以上,旭硝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SOLSPERSE(捷利康股份有限公司製造)、EFKA(EFKA化學公司製造)、PB821(味之素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
作為上述密合促進劑,例如,可列舉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參(2-甲氧基乙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3-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
作為上述抗氧化劑,具體可列舉2,2'-硫代雙(4-甲基-6-三級丁基苯酚)、2,6-二-三級丁基-4-甲基苯酚等。作為紫外線吸收劑,具體可列舉2-(3-三級丁基-2-羥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烷氧基二苯甲酮等。作為防凝劑,具體可列舉聚丙烯酸鈉等。
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例如可藉由以下的方法來製造。使染料預先與溶劑混合而溶解。此時,視需要使用顏料分散劑,此外,有時也配合一部分或全部的黏合劑樹脂。在所得的分散液(以下,有時也稱為研磨基料(mill base))中按照成為預定濃度的方式進一步添加剩餘的黏合劑樹脂、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發劑、視需要使用的其他成分、視需要追加的溶劑,從而可得到目標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
顏色轉換層
此外,本發明提供一種由上述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所製造的顏色轉換層。
本發明的顏色轉換層在應用於顯示裝置的情況下,由於顯示裝置係借助光源的光而發光,因此能夠實現更優異的光效率。此外,由於發出具有顏色的光,顏色再現性係更加優異,且因光致發光而在全方向上發出光,因此也能夠改善視角。
更詳細而言,在包含顏色轉換層的通常的顯示裝置中,白色光係透過顏色轉換層而呈現顏色,但該過程中光的一部分會被顏色轉換層吸收,因此存在有光效率下降的問題。但是,在包含由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所製造的顏色轉換層的情況下,顏色轉換層係借助光源的光而進行自發光,因此能夠實現更優異的光效率。
顏色轉換層包含基板以及形成於上述基板的上部的圖案層。
基板可為顏色轉換層自身基板,或者也可為在顯示裝置等中顏色轉換層所處的部位,沒有特別限制。上述基板可為玻璃、矽(Si)、矽氧化物(SiOx)、或高分子基板,上述高分子基板可為聚醚碸(polyethersulfone,PES)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等。
圖案層是包含本發明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的層,可為藉由以下而形成的層:塗布上述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且按照預定的圖案進行曝光、顯影及熱固化。
由上述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所形成的圖案層可具備含有紅色量子點粒子的紅色圖案層、含有綠色量子點粒子的綠色圖案層、及含有藍色量子點粒子的藍色圖案層。當光照射時,紅色圖案層發出紅色光,綠色圖案層發出綠色光,藍色圖案層發出藍色光。此時,在應用於顯示裝置時,光源發出的光沒有特別限定,從更優異的顏色再現性方面考慮,可使用發出藍色光的光源。
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態樣,上述圖案層也可僅具備紅色圖案層、綠色圖案層、及藍色圖案層中的二種顏色的圖案層。在該情況下,上述圖案層進一步具備不含有量子點粒子的透明圖案層。
在僅具備二種顏色的圖案層的情況下,可使用發出呈現未含有的剩餘顏色的波長的光的光源。例如,在包含紅色圖案層及綠色圖案層的情況下,可使用發出藍色光的光源。在該情況下,紅色量子點粒子發出紅色光,綠色量子點粒子發出綠色光,透明圖案層直接使藍色光透過而呈現藍色。
包含上述那樣的基板與圖案層的顏色轉換層可進一步包含形成於各圖案之間的隔壁,也可進一步包含黑矩陣。此外,還可進一步包含形成於顏色轉換層的圖案層的上部的保護膜。
顯示裝置
此外,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上述顏色轉換層的顯示裝置。
本發明的顏色轉換層不僅可應用於通常的液晶顯示裝置,且可應用於電致發光顯示裝置、電漿顯示裝置、場發射顯示裝置等各種圖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可具備包含以下的顏色轉換層:含有紅色量子點粒子的紅色圖案層、含有綠色量子點粒子的綠色圖案層、及含有藍色量子點粒子的藍色圖案層。在該情況下,在應用於顯示裝置時,光源發出的光沒有特別限定,從更優異的顏色再現性方面考慮,較佳可使用發出藍色光的光源。
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態樣,本發明的顯示裝置也可具備僅包含紅色圖案層、綠色圖案層、及藍色圖案層中的二種顏色的圖案層的顏色轉換層。在該情況下,上述顏色轉換層進一步具備不含有量子點粒子的透明圖案層。
在僅具備二種顏色的圖案層的情況下,可使用發出呈現未含有的剩餘顏色的波長的光的光源。例如,在包含紅色圖案層及綠色圖案層的情況下,可使用發出藍色光的光源。在該情況下,紅色量子點粒子發出紅色光,綠色量子點粒子發出綠色光,透明圖案層直接使藍色光透過而呈現藍色。
本發明的顯示裝置的光效率優異而顯示出高亮度,顏色再現性優異,可具有廣視角。
以下,利用實施例及比較例對本發明更詳細地說明。但是,下述的實施例是為了例示本發明的,本發明並不受下述的實施例限定,可以各種方式修改及變更。本發明的範疇係由後述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的技術思想來確定。此外,以下,表示含量的「%」與「份」只要沒有特別提及則為重量基準。
合成例 1
藉由在文獻(J.Am.Soc.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國化學學會期刊),4839(1952))中習知的方法,如下合成由化學式1-1所表示的四氮雜卟啉化合物。
將無金屬八苯基四氮雜卟啉50重量份及氧化鋁1.5重量份在鄰二氯苯25重量份的溶劑下進行1.5小時回流。當反應結束時,將上述反應混合物以熱的狀態進行回流。反應結束後,冷卻至室溫並將生成的固體用熱水與乙醇進行清洗,然後使用氯苯提取。接著,將上述提取物結晶化而得到純的八苯基四氮雜卟啉鋁。
合成例 2
使用矽酸代替氧化鋁,除此以外,按照與上述合成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由化學式1-2所表示的純的八苯基四氮雜卟啉矽。
比較合成例 1
使用錳酐代替氧化鋁,除此以外,按照與上述合成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由化學式1-3所表示的純的八苯基四氮雜卟啉錳。
比較合成例 2
使用硝酸銅代替氧化鋁,除此以外,按照與上述合成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由化學式1-4所表示的純的八苯基四氮雜卟啉銅。
合成例 3
將1,6,7,12-四氯苝四羧酸二酐(0.11莫耳)及2,6-二異丙基苯胺(0.44莫耳)投入至丙酸1公升中後,升溫而在140℃下維持5小時反應。然後,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並將析出物減壓過濾,用甲醇進行水洗。將上述過濾物在水中分散並維持30分鐘後,進行減壓過濾,再次分散於甲醇並維持30分鐘後,進行減壓過濾。將上述過濾物乾燥,以80.5%的產率得到中間體化合物(INT)。
對於上述所形成的中間體化合物,使用MALDI-TOF測定裝置來測定質譜(Mass Spectrometric,MS),結果確認到分子量為848.16。
合成例 4 :化學式 4-1 的化合物的合成
在由上述合成例3所合成的中間體化合物(0.04莫耳)及N-甲基吡咯啶酮(266.1公克)的溶解液中添加碳酸鉀(0.04莫耳)後,升溫至120℃。在上述反應液中在120℃下歷經2小時投入將4-氟苯酚(0.04莫耳)溶解於N-甲基吡咯啶酮(88.7公克)而成的溶液。在相同溫度下維持1小時反應後,添加4-氯苯酚(0.16莫耳)及碳酸鉀(0.16莫耳),攪拌4小時。之後,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排出至蒸餾水3公升中。將如此生成的紫色沉澱物進行減壓過濾,且用甲醇水洗。將上述過濾物再溶解於二氯甲烷(MC,methylene chloride)後,進行二氧化矽過濾而將雜質去除,用MeOH進行再結晶,以40.4%的產率得到化學式4-1的化合物,確認到分子量為1198.29。
合成例 5 :化學式 4-3 的化合物的合成
在由上述合成例3所合成的中間體化合物(0.04莫耳)及N-甲基吡咯啶酮(266.1公克)的溶解液中添加碳酸鉀(0.04莫耳)後,升溫至120℃。在上述反應液中在120℃下歷經2小時投入將2,4-(三級丁基)苯酚(0.04莫耳)溶解於N-甲基吡咯啶酮(88.7公克)而成的溶液。在相同溫度下維持1小時反應後,添加4-氯苯酚(0.16莫耳)及碳酸鉀(0.16莫耳),攪拌4小時。之後,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排出至蒸餾水3公升中。將如此生成的紫色沉澱物進行減壓過濾,並用甲醇水洗。將上述過濾物再溶解於二氯甲烷(MC)後,進行二氧化矽過濾而將雜質去除,用MeOH進行再結晶,以37.0%的產率得到化學式4-3的化合物,確認到分子量為1236.37。
合成例 6 :化學式 4-7 的化合物的合成
在由上述合成例3所合成的中間體化合物(0.04莫耳)及N-甲基吡咯啶酮(266.1公克)的溶解液中添加碳酸鉀(0.04莫耳)後,升溫至120℃。在上述反應液中在120℃下歷經2小時投入將4-丁基對羥基苯甲酸酯(0.04莫耳)溶解於N-甲基吡咯啶酮(88.7公克)而成的溶液。在相同溫度下維持1小時反應後,添加4-氯苯酚(0.16莫耳)及碳酸鉀(0.16莫耳),攪拌4小時。之後,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排出至蒸餾水3公升中。將如此生成的紫色沉澱物進行減壓過濾,且用甲醇水洗。將上述過濾物再溶解於二氯甲烷(MC)後,進行二氧化矽過濾而將雜質去除,用MeOH進行再結晶,以68.7%的產率得到化學式4-7的化合物,確認到分子量為1280.35。
合成例 7 :化學式 4-10 的化合物的合成
在由上述合成例3所合成的中間體化合物(0.04莫耳)及N-甲基吡咯啶酮(266.1公克)的溶解液中添加碳酸鉀(0.04莫耳)後,升溫至120℃。在上述反應液中在120℃下歷經2小時投入將4-(三級丁基)苯酚(0.04莫耳)溶解於N-甲基吡咯啶酮(88.7公克)而成的溶液。在相同溫度下維持1小時反應後,添加4-氯苯酚(0.16莫耳)及碳酸鉀(0.16莫耳),攪拌4小時。之後,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排出至蒸餾水3公升中。將如此生成的紫色沉澱物進行減壓過濾,且用甲醇水洗。將上述過濾物再溶解於二氯甲烷(MC)後,進行二氧化矽過濾而將雜質去除,用MeOH進行再結晶,以56.5%的產率得到化學式4-10的化合物,確認到分子量為1370.21。
合成例 8 :化學式 4-12 的化合物的合成
在由上述合成例3所合成的中間體化合物(0.04莫耳)及N-甲基吡咯啶酮(266.1公克)的溶解液中添加碳酸鉀(0.04莫耳)後,升溫至120℃。在上述反應液中在120℃下歷經2小時投入將3-(三氟甲基)苯酚(0.04莫耳)溶解於N-甲基吡咯啶酮(88.7公克)而成的溶液。在相同溫度下維持1小時反應後,添加4-氯苯酚(0.16莫耳)及碳酸鉀(0.16莫耳),攪拌4小時。之後,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排出至蒸餾水3公升中。將如此生成的紫色沉澱物進行減壓過濾,且用甲醇水洗。將上述過濾物再溶解於二氯甲烷(MC)後,進行二氧化矽過濾而將雜質去除,用MeOH進行再結晶,以40.5%的產率得到化學式4-12的化合物,確認到分子量為1248.29。
製造例:黏合劑樹脂
準備具備有攪拌機、溫度計、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及氮氣導入管的燒瓶。作為單體滴液漏斗,將苄基馬來醯亞胺74.8公克(0.20莫耳)、丙烯酸43.2公克(0.30莫耳)、乙烯基甲苯118.0公克(0.50莫耳)、三級丁基過氧化-2-乙基己酸酯4公克、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PGMEA,prop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acetate)40公克投入後,進行攪拌混合而準備;作為鏈轉移劑滴加槽,準備加入正十二烷硫醇6公克、PGMEA 24公克並攪拌混合而成的物質。之後,在燒瓶中導入PGMEA 395公克,將燒瓶內的氣氛從空氣換成氮氣後,一邊攪拌一邊將燒瓶的溫度升溫至90℃。接著,從滴液漏斗開始滴加單體及鏈轉移劑。滴加係在維持於90℃的同時分別進行2小時,1小時後升溫至110℃並維持3小時,然後導入氣體導入管,開始氧/氮=5/95(v/v)之混合氣體的鼓泡。接著,將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28.4公克[(0.10莫耳)、(相對於本反應中所使用的丙烯酸的羧基為33莫耳%)]、2,2'-亞甲基雙(4-甲基-6-三級丁基苯酚)0.4公克、三乙胺0.8公克投入至燒瓶內,在110℃下進行8小時反應,得到固體成分酸值為70 mgKOH/g(毫克KOH/公克)的黏合劑樹脂。藉由GPC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6,000,分子量分布(Mw/Mn)為2.3。 裝置:HLC-8120GPC(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管柱:TSK-GELG4000HXL+TSK-GELG2000HXL(串聯連接) 管柱溫度:40℃ 流動相溶劑:四氫呋喃 流速:1.0毫升/分鐘 注入量:50微升(μl) 檢測器:RI 測定試樣濃度:0.6質量%(溶劑=四氫呋喃) 校正用標準物質:TSK STANDARD POLYSTYRENE(標準聚苯乙烯)F-40、F-4、F-1、A-2500、A-500(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將上述所得到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與數量平均分子量之比設為分子量分布(Mw/Mn)。
實施例 1 6 及比較例 1 3
按照示於下述表1中的組成與含量來製造實施例1至6及比較例1至3的各個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
[表1] (單位:重量份) TAP-1:合成例1 TAP-2:合成例2 TAP-3:比較合成例1 TAP-4:比較合成例2 A-1:合成例4 A-2:合成例5 A-3:合成例6 A-4:合成例7 A-5:合成例8 B:製造例的黏合劑樹脂 C:二新戊四醇六丙烯酸酯(Kayarad DPHA: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D-1: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福林基苯基)丁烷-1-酮(Irgacure369;汽巴精化(Ciba Specialty Chemical)公司製造) D-2:4,4'-雙(二甲基胺基)二苯甲酮(EAB-F;保土谷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E: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PGMEA)
顏色轉換層的製造例
使用在上述實施例1至6及比較例1至3中所製造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來製造顏色轉換層。亦即,將上述各個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利用旋塗法塗布於玻璃基板上後,置於加熱板上,在100℃的溫度下維持3分鐘而形成薄膜。接著,在上述薄膜上照射紫外線。此時,紫外線光源係使用牛尾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製的超高壓水銀燈(商品名USH-250D),在大氣氣氛下,以40毫焦耳/平方公分(mJ/cm2 )的曝光量(365奈米)進行光照射,且沒有使用特別的光學過濾器。將經上述紫外線照射的薄膜在pH12.5的KOH水溶液顯影溶液中使用噴霧顯影器顯影60秒後,在220℃的加熱烘箱中加熱20分鐘而製造圖案。上述所製造的自發光彩色顏色轉換層圖案的膜厚度為3.0微米。顏色轉換層的厚度可以各種方式控制到500微米。
實驗例:發光強度的測定
將使用上述實施例1至6及比較例1至3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所製造的厚度為3.0微米的自發光彩色圖案使用量子效率測定器(QE-1000,大塚公司製)來測定對於各個塗覆基板的發光(Photo Luminescence,PL),並記載於下述表2中。可判斷,所測定的發光強度越高,則具有越優異的螢光效率特性。
[表2]
參照上述表2可知,相較於比較例1至3,實施例1至6具有更高的發光強度值,因此可理解到,使用基於實施例1至6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而製造的顏色轉換層的螢光效率係較比較例1至3更加優異。
R‧‧‧紅色 G‧‧‧綠色 B‧‧‧藍色 W‧‧‧白色
第1圖是示出顯示裝置內的顏色轉換層的作用的示意圖。
R‧‧‧紅色
G‧‧‧綠色
B‧‧‧藍色
W‧‧‧白色

Claims (7)

  1. 一種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包含染料、以及具有鋁(Al)或矽(Si)作為中心金屬的四氮雜卟啉(tetraazaporphyrin)系化合物,其中該染料為由下述化學式4所表示的苝雙醯亞胺(perylene bis-imide)系化合物,
    Figure 107145957-A0305-02-0038-1
    於化學式4中,R1及R2各自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雜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直鏈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支鏈烷基,R11、R12、R13及R14各自獨立為選自鹵素原子、碳原子數1至10的直鏈或支鏈烷基、碳原子數1至10的鹵代烷基、羥基、碳原子數1至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數1至10的酯基及胺基中的取代基,且R11、R12、R13及R14中的至少一個係與其餘的取代基在取代基的種類或取代基的位置上不同,Y1、Y2、Y3與Y4各自獨立為氧(O)原子或硫(S)原子, a、b、c與d各自獨立為1至5的整數。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中,該四氮雜卟啉系化合物為由下述化學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107145957-A0305-02-0039-2
    在化學式1中,R26至R33各自獨立為氫;未經取代的苯基;碳原子數1至8的烷基;碳原子數1至8的烷氧基;硝基;鹵素原子;氰基;碳原子數1至8的烷基胺基;碳原子數1至8的胺基烷基;或具有選自碳原子數1至8的烷氧基、碳原子數1至8的烷基、硝基、鹵素原子、碳原子數1至8的烷基胺基、碳原子數1至8的胺基烷基及氰基中的一個以上的取代基的苯基,M為具有選自氨、水與鹵素原子中的一個以上的配位基或者沒有配位基的A1或Si。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中,該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係用於形成顏色轉換層。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中,該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進一步包含黏合劑樹脂、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發劑及溶劑。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其中,相對於該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的固體成分的總重量,包含黏合劑樹脂5至85重量%及光聚合性化合物5至50重量%,相對於該黏合劑樹脂與光聚合性化合物的固體成分的總重量,包含光聚合引發劑0.1至40重量%,相對於該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的總重量,包含四氮雜卟啉系化合物0.001至15重量%、染料0.001至30重量%及溶劑60至90重量%。
  6. 一種顏色轉換層,其係由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所製造。
  7.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如請求項6所述的顏色轉換層。
TW107145957A 2018-01-09 2018-12-19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顏色轉換層及顯示裝置 TWI8307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80002870 2018-01-09
KR1020180002870 2018-01-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7295A TW201937295A (zh) 2019-09-16
TWI830714B true TWI830714B (zh) 2024-02-01

Family

ID=67188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5957A TWI830714B (zh) 2018-01-09 2018-12-19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顏色轉換層及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251984B2 (zh)
KR (1) KR102655819B1 (zh)
CN (1) CN110018614A (zh)
TW (1) TWI8307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91620B2 (ja) * 2019-12-27 2023-06-1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テトラアザポルフィリン化合物、インキ組成物、フィルム、光学材料、光学フィルム、ディスプレイ表面フィルム、及び表示装置
JP7291619B2 (ja) * 2019-12-27 2023-06-1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テトラアザポルフィリン化合物、インキ組成物、フィルム、光学材料、光学フィルム、ディスプレイ表面フィルム、及び表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42921A2 (en) * 2007-09-26 2009-04-01 FUJIFILM Corporation Pigment dispersion composition, photocurable composition and color filter
US20130295495A1 (en) * 2012-05-03 2013-11-0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a color filt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ubstrate for a display device
TW201411283A (zh) * 2012-05-29 2014-03-16 Sumitomo Chemical Co 著色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CN104813233A (zh) * 2012-12-13 2015-07-29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用于滤色器的光敏树脂组成物和使用所述光敏树脂组成物的滤色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2977B1 (en) * 2000-09-12 2003-06-0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luorescent red composition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JP2006127841A (ja) 2004-10-27 2006-05-1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電子表示媒体用ガスバリア膜
WO2008105235A1 (ja) 2007-02-26 2008-09-0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ター及びディスプレイ用前面フィルター
US8304265B2 (en) 2007-09-19 2012-11-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lor conversion filt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organic EL display
JP2011219644A (ja) 2010-04-12 2011-11-0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着色剤組成物、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KR101426542B1 (ko) * 2010-06-23 2014-08-06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컬러필터
KR101785642B1 (ko) 2010-11-05 2017-10-1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컬러필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5770672B2 (ja) * 2012-03-30 2015-08-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着色硬化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JP6115281B2 (ja) 2012-06-07 2017-04-19 Jsr株式会社 着色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表示素子
JP6340871B2 (ja) 2014-03-31 2018-06-13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着色組成物、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KR102201361B1 (ko) * 2014-09-26 2021-01-11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JP6741427B2 (ja) 2015-01-13 2020-08-19 東友ファインケム株式会社Dongwoo Fine−Chem Co., Ltd. 自発光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これから製造された色変換層を含む表示装置
KR102204534B1 (ko) * 2015-01-13 2021-01-20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1992009B1 (ko) 2017-02-03 2019-06-21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42921A2 (en) * 2007-09-26 2009-04-01 FUJIFILM Corporation Pigment dispersion composition, photocurable composition and color filter
US20130295495A1 (en) * 2012-05-03 2013-11-0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a color filt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ubstrate for a display device
TW201411283A (zh) * 2012-05-29 2014-03-16 Sumitomo Chemical Co 著色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CN104813233A (zh) * 2012-12-13 2015-07-29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用于滤色器的光敏树脂组成物和使用所述光敏树脂组成物的滤色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20954A (ja) 2019-07-22
KR102655819B1 (ko) 2024-04-05
JP7251984B2 (ja) 2023-04-04
CN110018614A (zh) 2019-07-16
KR20190084884A (ko) 2019-07-17
TW201937295A (zh) 201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9250B (zh) 自發光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含有使用它之色變換層的濾色片及影像顯示裝置
CN105785719B (zh) 自发光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由其制造的色转换层的显示装置
CN106959579B (zh)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滤色器和具备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TWI793394B (zh) 自發光感光性組合物、顏色轉換層、濾色器及圖像顯示裝置
KR20160036917A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TWI719007B (zh)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含有由其製造的色轉換層的顯示裝置
KR102425914B1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색변환층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20210117755A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색 변환층, 색변환 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TWI830714B (zh) 自發光感光性樹脂組合物、顏色轉換層及顯示裝置
KR102279562B1 (ko)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6650976B2 (ja) 青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これを利用して製造された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876823B2 (ja) 青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これを利用して製造された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684613B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使用彼所製造之彩色濾光片及影像顯示裝置
KR20160103278A (ko)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607871B1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102329975B1 (ko) 염료 분산액 조성물, 상기 염료 분산액 조성물을 포함하는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색 변환층, 상기 색 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상기 컬러 필터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1831296B1 (ko) 녹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KR102539870B1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20190061813A (ko) 색변환층 형성용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TWI670354B (zh) 自發光型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利用其製造的彩色濾光件和影像顯示裝置
KR102596395B1 (ko)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20210121752A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색 변환층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102385654B1 (ko) 색변환층 형성용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20180090580A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
KR20210106170A (ko) 자발광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색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및 화상표시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