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6349B - 次硼酸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及新穎次硼酸衍生物 - Google Patents

次硼酸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及新穎次硼酸衍生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6349B
TWI576349B TW102129779A TW102129779A TWI576349B TW I576349 B TWI576349 B TW I576349B TW 102129779 A TW102129779 A TW 102129779A TW 102129779 A TW102129779 A TW 102129779A TW I576349 B TWI576349 B TW I5763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borate
group
carbon atoms
represen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9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4742A (zh
Inventor
村上聰
鈴木崇之
Original Assignee
瑪耐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瑪耐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瑪耐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14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4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6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63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3 or 13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5/02Boron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3 or 13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5/02Boron compounds
    • C07F5/025Boronic and borinic acid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3 or 13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5/02Boron compounds
    • C07F5/04Esters of boric ac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Description

次硼酸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及新穎次硼酸衍生物
本發明是關於選擇性製造次硼酸(borinic acid)衍生物的方法及新穎的次硼酸衍生物。[註:borinic acid有稱為硼酸或次硼酸的情形,本文依國立編譯館命名原則,稱為次硼酸]
次硼酸,已知與亞硼酸(boronic acid)同樣可使用於鈴木耦合(Suzuki coupling)反應(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至3),特別有用於電氣電子材料及醫藥領域的有機合成中間體。
就製造次硼酸的方法而言,已揭示將芳香族化合物鋰化,而與硼酸三烷酯反應的方法,例如,將2-(1,1-二甲基乙基)-5-苯基-2H-四唑用正丁基鋰加以鋰化,而將所得者與硼酸三甲酯反應,繼而付之於水解反應,藉此合成雙[2-[2-(1,1-二甲基乙基)-2H-四唑-5-基]苯基]次硼酸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又,已揭示使芳香族格任亞試劑(Grignard reagent)與硼酸三烷酯反應的方法,例如,使3,4-二氯苯基溴化鎂與硼酸三甲酯反應,繼而以酸處理,藉此合成雙(3,4-二氯苯基)次硼酸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其中記載:此方法中,若使用相對於芳香族格任亞試劑為1.1當量的硼酸三烷酯就可以生成亞硼酸,但使用0.7當量的硼酸三烷酯時,則可以高產率得到次硼酸。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11-51533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6-192240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表2009-526826號公報
然而,即使使用該等先前技術所揭示的製造方法,次硼酸的產率仍為45%至57%之低,而有在工業上不能滿足的問題。本發明的課題為提供一種可選擇性且以高產率得到次硼酸衍生物,而可利用於工業上之簡便的製造方法,以對應所述問題產率。
本案發明者等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而精心檢討,結果發現藉由使有機金屬化合物與硼酸三(三級丁酯)反應,則可選擇性且以產率高產率得到次硼酸,遂完成本發明。亦即,本發明如下所述。
亦即,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通式(2)表示的次硼酸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其特徵係使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與硼酸三(三級丁酯)反應,繼而使反應物水解:Ar-M (1)(式中,Ar是芳香族烴環基或芳香族雜環基,M是Li或MgX,而X是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式中,Ar與前述同義)。
又,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通式(3)表示的次硼酸衍生物: [式中,Ar'是下述式表示的基: (其中,m是0或1,A是-O-、-S-或-NR1-,但m是0時,A亦可是-C(R2)2-,R1是氫原子、碳數1至6的烷基或芳香族烴環基,R2可以相同或不相同,是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R是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或碳數3至6的環烷基,n是0至5; 是單鍵或雙鍵,因此,含有A的環可以是飽和或不飽和;而*表示對B(硼)的鍵結,惟,R及*的取代位置各不限定於在苯環上)]。
若依據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則特別是可選擇性且以高產率而簡便地製造有用於電氣電子材料及醫藥領域的有機合成中間體的次硼酸衍生物產率。因此,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可期能夠利用在工業上。又,依據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可提供一種以往完全未曾報告的新穎次硼酸衍生物。
第1圖係表示在實施例1所得的雙(4-二苯並呋喃)次硼酸的1H-NMR譜(1H-NMR spectrum)數據。
第2圖係表示在實施例1所得的雙(4-二苯並呋喃)次硼酸藉由單晶X射線繞射(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ometry)進行的結晶構造解析的分子構造圖(ORTEP圖)。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次硼酸衍生物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一種得到通式(2)表示的次硼酸衍生物的方法,其係使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與硼酸三(三級丁酯)反應,繼而使反應物水解: Ar-M (1)(式中,Ar是芳香族烴環基或芳香族雜環基,M是Li或MgX,而X是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式中,Ar與前述同義)。
在本發明中,「芳香族烴環基」係表示至少含有1個芳香環之碳數6至20的單環式或縮合多環式之1價基,可列舉例如:苯基、萘基、四氫萘基、蒽基(anthryl)、芘基(pyrenyl)、茚基(indenyl)、茀基(fluoreny1)、苊基(acenaphthylenyl)、菲基(phenanthrolyl)或萉基(phenalenyl)等。又,該等係可不參與反應,亦可經一個以上的任意取代基取代。就該種取代基而言,可列舉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碳數3至6的環烷基、碳數6至20的芳香基及碳數2至20的雜芳香基等。
在本發明中,「芳香族雜環基」係表示至少含有1個芳香族雜環之碳數2至20的單環式或縮合多環式之1價基,具體例而言,可列舉:呋喃基、苯並呋喃基、二苯並呋喃基、噻吩基、苯並噻吩基、二苯並噻吩基、吡咯基、吲哚基、咔唑基、咪唑基、苯並咪唑基、吡唑基、唑基、苯並唑基、噻唑基、苯並噻唑基、呋呫基(furazanyl)、吡啶基、哌喃基(pyranyl)、吡基(pyrazinyl)、嘧啶基(pyrimidinyl)、嗒基(pyridazinyl)、三基、吖呯基(azepinyl)、喹啉基、氮茚基(indolizinyl)、噌啉基 (cinnolinyl)、嘌呤基(purinyl)、羰基(carbonylyl)、啡啉基(phenanthrolinyl)及咪唑並吡啶基(imidazopyridinyl)等。又,該等係可不參與反應,亦可經一個以上的任意取代基取代。就該種取代基而言,可列舉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碳數3至6的環烷基、碳數6至20的芳香基及碳數2至20的雜芳香基等。
在本發明中「碳數1至6的烷基」意指在單獨或與其他用語的組合時,表示碳數1至6的直鏈狀或分枝狀脂肪族飽和烴的一價基,可列舉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二級丁基、三級丁基、戊基、己基等。因此,本發明中之「碳數1至6的烷氧基」是意指表示基-ORa,而Ra是在上述所定義的碳數1至6的烷基之基。
在本發明中「碳數3至6的環烷基」意指在單獨或與其他的用語組合時,表示碳數3至6的環狀的脂肪族飽和烴的一價基,例如可列舉: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等。
又,在本發明中之「碳數6至20的芳香基」係與上述「芳香族烴環基」同義,二者可互換使用。同樣地,「碳數2至20的雜芳香基」係與上述「芳香族雜環基」同義,二者可互換使用。
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係可適合用於通式(1)中的Ar為下述式表示的基之情形: (其中,m是0或1,A是-O-、-S-或-NR1-,但m是0時,A亦可是-C(R2)2-,R1是氫原子、碳數1至6的烷基或芳香族烴環基,R2可以相同或不相同,是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R是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或碳數3至6的環烷基,n是0至5; 是單鍵或雙鍵,因此,含有A的環可以是飽和或不飽和;而*是對B(硼)的鍵結,但R及*的取代位置是各不限定於在苯環上)。
又,本發明的製造方法較適合用於通式(1)中的Ar是下述式表示的基之情形: (式中,A是-O-、-S-、-NR1-或-C(R2)2-,R1是氫原子或甲基,R2可以相同或不相同,是氫原子或甲基,而*係與前述同義)。
在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所用的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之製法並無特別的限定,可藉由公知的任一種方法合成。通式(1)中的M是MgX者表示的化合物,是一般稱 為格任亞試劑的有機鎂鹵化物,可依照與公知的格任亞試劑同樣的調製法,具體而言,可使對應的鹵芳香族化合物(Ar-X:其中,Ar及X與前述同義)與鎂作用而得(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2-047292號公報所述的方法)。又,在通式(1)中的M是Li表示的化合物,可依照公知的鋰化反應,具體而言,可使對應的芳香族化合物(Ar-H或Ar-X:其中,Ar及X與前述同義)與如正丁基鋰的烷基鋰試劑作用而得(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或者,也可使對應的氯芳香族化合物(Ar-Cl:其中,Ar與前述同義)與鋰顆粒作用而得(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2-308883號公報所述的方法)。更適合使用通式(1)中的M是Li表示的化合物。
將所得的通式(1)的化合物用於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時,係可分開使用,也可以直接使用調製後的溶液。由安定性之觀點來看,以直接使用調製後的溶液為理想。
在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所用的硼酸三(三級丁酯),可由Sigma Aldrich Japan股份有限公司等供給業者處取得。或者,也可依照公知的方法(例如,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78,3613;1956)調製硼酸三(三級丁酯)。
在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所用的硼酸三(三級丁酯)的使用量並沒有特別的限定,而以相對於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1莫耳係0.1莫耳至2.0莫耳為理想,0.3莫耳至1.05莫耳為更理想,由反應率之觀點來看,以0.3莫耳至0.7莫耳為又更理想。
在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中,亦可使用溶劑 以。所使用的溶劑只要是對反應無活性的溶劑,即無特別的限定,可視所希望的反應溫度而適宜選擇。亦可單獨或將2種類以上的溶劑以任意的比率混合使用。就溶劑而言,可使用例如: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烴系溶劑;四氫呋喃(THF)、二乙醚、二烷等醚系溶劑;正己烷、正庚烷、環己烷等脂肪族烴系溶劑;二氯甲烷、三氯甲烷(chloroform)、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脂肪族鹵系溶劑。又,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調製中也可使用溶劑。溶劑的使用量是相對於通式(1)的化合物1g的0.5至20倍量(重量基準),理想是1至10倍量。
在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中,式(1)表示的化合物與硼酸三(三級丁酯)的反應溫度係以-80至80℃範圍為理想,而由產率之觀點來看,是在-80至40℃的範圍較理想。
在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中,式(1)表示的化合物與硼酸三(三級丁酯)的反應時間,可視所使用的出發物質之量及種類、溶劑的有無及其種類,反應溫度等的條件而適宜設定。通常,以10分鐘至24小時為理想,由作業性的觀點來看,係以10分鐘至6小時更理想。
藉由前述反應,會生成通式(4)表示的二芳香基二(三級丁氧基)硼酸鹽。
(式中,Ar與前述同義,M'為Li+或Mg2+,而M'是Li+時,p是1,M'是Mg2+時,p是2)將所得的反應物(硼酸鹽)藉由一般方法水解,而可容易地得到通式(2)表示的次硼酸衍生物。
(式中,Ar與前述同義)具體而言,往硼酸鹽的反應結束後,可藉由使用添加鹽酸、硫酸、磷酸等礦酸的水溶液之方法(參照日本特開2007-297297號公報所述的方法)水解。
在前述的水解所用的酸的使用量是相對於通式(1)的化合物1g的0.1至100倍量(重量基準)為理想,由作業效率的觀點來看,係以0.2至4倍量較理想。
前述水解的溫度,係以-80至80℃的範圍為理想,以-80至40℃的範圍更理想。
由前述水解所得的通式(2)表示的次硼酸衍生物,亦可是例如:藉由再結晶、蒸餾、管柱層析等一般方法而再分離、精製。
<新穎的次硼酸衍生物>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通式(3)表示的新穎次硼酸衍生物: [式中,Ar'是下述式表示的基: (其中,m是0或1,A是-O-、-S-或-NR1-,但m是0時,A亦可是-C(R2)2-,R1是氫原子、碳數1至6的烷基或芳香族烴環基,R2可以是相同或不相同,是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R是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或碳數3至6的環烷基,n是0至5; 是單鍵或雙鍵,因此,含有A的環可以是飽和或不飽和;而*是對B(硼)的鍵結,惟,R及*的取代位置是各不限定於在苯環上)]。
特別是提供一種通式(3)表示的新穎次硼酸衍生物,其中,Ar'是下述式表示的基: (式中,A是-O-、-S-、-NR1或-C(R2)2-,R1是氫原子或甲基,R2可以相同或不相同,是氫原子或甲基,而* 與前述同義)。
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並沒有特別的限定,而可列舉:雙(苯並呋喃-2-基)次硼酸、雙(苯並噻吩基-2-基)次硼酸、雙(1-甲基吲哚-2-基)次硼酸、雙(1-甲基吲哚-3-基)次硼酸、雙(1-甲基吲哚-5-基)次硼酸、雙(喹啉-4-基)次硼酸、雙(喹啉-5-基)次硼酸、雙(喹啉-6-基)次硼酸、雙(2-甲基喹啉-6-基)次硼酸等2環系化合物;雙(二苯並呋喃-2-基)次硼酸、雙(二苯並呋喃-4-基)次硼酸、雙(二苯並噻吩-2-基)次硼酸、雙(二苯並噻吩-4-基)次硼酸、雙(9H-咔唑-1-基)次硼酸、雙(9H-咔唑-3-基)次硼酸、雙(9H-茀-9-基)次硼酸、雙(9,9-二甲基-9H-茀-2-基)次硼酸、雙(9,9-二乙基-9H-茀-2-基)次硼酸、雙(9,9-二丙基-9H-茀-2-基)次硼酸、雙(9,9-二丁基-9H-茀-2-基)次硼酸、雙(9,9-二戊基-9H-茀-2-基)次硼酸、雙(9,9-二己基-9H-茀-2-基)次硼酸等3環系化合物。該等化合物是至今沒有報告之例,是新穎的化合物。
通式(3)表示的新穎次硼酸衍生物,可將藉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與硼酸三(三級丁酯)的反應而得的通式(4)表示的化合物以一般方法水解而得。其反應條件、定義及合適的態樣,係以上述<次硼酸衍生物的製造方法>之記載為準。
<硼酸鹽衍生物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者等詳查本發明的次硼酸衍生物的製造方法,還發現可得到4配位酸根型錯合物(ate type complex)的硼酸鹽作為其中間體。近年來,硼化合物的4配位酸根型錯 合物是作為在金屬觸媒反應方面的新穎硼試劑而受到矚目(例如,Angew.Chem.Int.Ed.2008,47,928-931),而新穎硼酸鹽衍生物是作為新穎的硼試劑而受期待。因此,本發明也是一種得到通式(4)表示的硼酸鹽衍生物的方法,其係使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與硼酸三(三級丁酯)反應,而得到通式(4)表示的硼酸鹽衍生物:Ar-M (1)(式中,Ar是芳香族烴環基或芳香族雜環基,M是Li或MgX,而X是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式中,Ar與前述同義,M'是Li+或Mg2+,而M'是Li+時,p是1,M'是Mg2+時,p是2)。
本發明的硼酸鹽的製造方法,是使式(1)表示的化合物與硼酸三(三級丁酯)反應後,不經過水解,而得到通式(4)表示的硼酸鹽衍生物的方法。其反應條件、定義及合適的態樣,除卻水解製程,係以上述的<次硼酸衍生物的製造方法>之記載為準。
<新穎硼酸鹽衍生物>
又,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通式(5)表示的新穎硼酸鹽衍生物: [式中,Ar'是下述式表示的基: (其中,m是0或1,A是-O-、-S-或-NR1-,但m是0時,A亦可以是-C(R2)2-,R1是氫原子、碳數1至6的烷基或芳香族烴環基,R2可以相同或不相同,是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R是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或碳數3至6的環烷基,n是0至5; 是單鍵或雙鍵,因此,含有A的環可以是飽和或不飽和;而*是對B(硼)的鍵結,但R及*的取代位置各不限定於在苯環上);而且M'是Li+或Mg2+,M'是Li+時,p'是1,M'是Mg2+時,p'是2]。
特別是提供一種通式(5)表示的新穎硼酸鹽衍生物,其中,Ar'是下述式表示的基; (式中,A是-O-、-S-、-NR1或-C(R2)2-,R1是氫原子或甲基,R2可以相同或不相同,是氫原子或甲基,而*與前述同義)。
又,特別是提供一種通式(5)表示的新穎硼酸鹽衍生物,其中,M'是Li+
通式(5)表示的新穎硼酸鹽衍生物,是藉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與硼酸三(三級丁酯)的反應而得。其反應條件、定義及合適的態樣,係以上述的<次硼酸衍生物的製造方法>之記載為準。
(實施例)
以下列舉示實施例以清楚說明本發明的態樣,但本發明並不僅限定於實施例的內容。
在實施例所得的化合物之純度、融點及NMR譜的測定方法係如下所述。
<純度>
使用高速液體層析測定。測定條件如下。
<融點>
使用融點測定裝置B-545(日本Buchi股份有限公司製),藉由以毎分鐘升溫5℃,升溫至50至280℃為止而測定。
<NMR譜>
調製混合有化合物與氘代DMSO(Cambrige Isotope Laboratories,Inc.製,含有0.05%TMS的DMSO-d6)的溶液,以NMR(日本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製,JNM-AL400),測定1H-NMR,11B-NMR。又,1H-NMR譜的測定,係以四甲基矽烷作為標準物質,11B-NMR譜的測定,係以三氟化硼的四氫呋喃錯合物作為標準物質。
<以X射線繞射進行的結晶構造解析>
使用單晶X射線繞射裝置(Rigaku股份有限公司製,VariMax Saturn CCD724 HG)進行測定(X射線源:Mo)。
[實施例1]
雙(二苯並呋喃-4-基)次硼酸的合成
在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U字管、回流冷卻器及滴 下漏斗的300mL的玻璃製燒瓶中,於氬氣環境下,添加THF 80mL及二苯並呋喃(東京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15g(0.09mol),在室溫下攪拌,同時溶解二苯並呋喃。溶解後,將內溫冷卻至-10至0℃,滴下2.3mol/L正丁基鋰環己烷溶液28.6g(0.09mol),在同溫度反應1小時。由反應液取樣,並以1H-NMR確認,4-二苯並呋喃基鋰的反應產率是90%。再在同溫度滴下硼酸三(三級丁酯)(Sigma Aldrich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10.3g(0.05mol),反應1小時。將反應結束後的純度示於第1表。
在反應結束後濾取析出的結晶,藉此得到雙(二苯並呋喃-4-基)二(三級丁氧基)硼酸鋰鹽21g。外觀:白色粉末;1H-NMR(ppm):δ 1.10(s,18H),7.07(t,2H,J=7.2 and 7.6Hz),7.24(t,2H,J=7.6 and 7.2Hz),7.34~7.38(m,2H),7.56(d,2H,J=8.4Hz),7.61(dd,2H,J=0.8 and 6.8Hz),7.64(dd,2H,J=1.6 and 7.6Hz),7.95(d,2H,J=7.2Hz);11B-NMR(ppm):δ 3.28(s).將前述硼酸鹽溶解於THF 80mL,添加35重量%鹽酸29.1g(0.28mol)、水36mL而進行水解。繼而,藉由分液將有機層分離。將所得的有機層以10重量%食鹽水洗淨,於減壓下由有機層餾除溶劑後,在所得的固體殘留物添加異丙醇40mL、水20mL,在內溫約60至70℃進行加熱洗淨1小時。繼而,冷卻至室溫並過濾,乾燥,而得到純度99%的雙(4-二苯並呋喃)次硼酸12.4g(由二苯並呋喃的產率為76.8%,由4-二苯並呋喃基鋰的產率為85.3%)。外觀:白色粉末:m.p.:159~160℃;1H-NMR(ppm): δ 7.34(t,2H,J=7.6 and 7.2Hz),7.35(t,2H,J=7.6 and 7.2Hz),7.44(t,2H,J=7.6 and 7.8Hz),7.54(d,2H,J=8.0Hz),7.63(dd,2H,J=1.2 and 7.2Hz),8.12(d,4H,J=6.8Hz),8.27(s,1H);11B-NMR(ppm):δ 30.43(s).
藉由THF/己烷使所得的雙(4-二苯並呋喃)次硼酸的一部分再結晶,得到單晶,並將所得單晶以單晶X射線繞射進行結晶構造解析,得到第2圖的分子構造圖(ORTEP圖)。
[比較例1至6]
除了將硼酸三(三級丁酯)變更為第1表所示的硼酸酯以外,係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反應液。將反應結束後的純度示於第1表。又,在實施例1及比較例1至6中,係對水解前之硼酸鹽取樣,但由於會因調製高速液體層析法測定用試料而發生水解,故第1表中的反應結束後的純度是表示水解後的次硼酸/亞硼酸。
[實施例2]
雙(二苯並噻吩-4-基)次硼酸的合成
在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U字管、回流冷卻器及滴下漏斗的300mL的玻璃製燒瓶中,於氬氣環境下,添加THF 58mL及二苯並噻吩(東京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10g(0.05mol),在室溫下攪拌,同時溶解二苯並噻吩。溶解後,將內溫冷卻至-10至0℃,滴下2.6mol/L正丁基鋰環己烷溶液21mL(0.05mol),在同溫度反應1小時。由反應液取樣,並以1H-NMR確認,2-苯並噻吩基鋰的反應產率是49%。再在同溫度滴下硼酸三(三級丁酯)(Sigma Aldrich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10.3g(0.05mol),反應1小時。
在反應結束後濾取析出的結晶,藉此得到雙(苯並噻吩-4-基)二(三級丁氧基)硼酸鋰鹽7.1g。外觀:白色粉末; 1H-NMR(ppm):δ 1.11(s,18H),7.16(t,2H,J=7.6 and 7.2Hz),7.28~7.31(m,4H),7.80~7.83(m,6H),8.08~8.10(m,2H).
將前述硼酸鹽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水解、單離,藉此得到純度96%的雙(二苯並噻吩-4-基)次硼酸4.5g(由二苯並噻吩的產率為42.1%,由4-二苯並噻吩基鋰的產率為86.5%)。外觀:微黃白色粉末;1H-NMR(ppm):δ 7.38~7.42(m,6H),7.76(d,2H,J=7.2Hz),7.86~7.88(m,2H),8.18(d,2H,J=8.0Hz),8.24~8.26(m,2H);11B-NMR(ppm):δ 20.67(s).
[實施例3]
雙(苯並呋喃-2-基)次硼酸的合成
在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U字管、回流冷卻器及滴下漏斗的100mL的玻璃製燒瓶中,於氬氣環境下,添加THF 40mL及苯並呋喃(東京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4.4g(0.04mol)。在攪拌下將內溫冷卻至-10至0℃,滴下2.6mol/L正丁基鋰己烷溶液14.3mL(0.04mol),在同溫度反應1小時。將反應液取樣,並以1H-NMR確認,2-苯並呋喃基鋰的反應產率是94%。再在同溫度滴下硼酸三(三級丁酯)(Sigma Aldrich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4.3g(0.02mol),反應1小時。
藉由於反應結束後濾取析出的結晶,得到雙(苯並呋喃-2-基)二(三級丁基)硼酸鋰鹽6.9g。外觀:微黃白色粉末;1H-NMR(ppm):δ 1.10(s,18H),6.42(s,2H),6.95~7.00(m,4H),7.29~7.31(m,2H),7.34~7.36(m,2H).
將前述硼酸鹽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水解、單離,而得到純度99%的雙(苯並呋喃-2-基)次硼酸4.2g(由苯並呋喃的產率為86.2%,由2-苯並呋喃基鋰的產率為91.9%)。外觀:微黃白色粉末;1H-NMR(ppm):δ 6.97(s,2H),7.12~7.21(m,4H),7.5(d,2H,J=7.2Hz),7.56(d,2H,J=7.2Hz);11B-NMR(ppm):δ 10.89(s).
[實施例4]
雙(苯並噻吩-2-基)次硼酸的合成
在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U字管、回流冷卻器及滴下漏斗的100mL的玻璃製燒瓶中,於氬氣環境下,添加THF 40mL及苯並噻吩(東京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5.0g(0.04mol)。在攪拌下冷卻至內溫-10至0℃,滴下2.6mol/L正丁基鋰己烷溶液14.3mL(0.04mol),在同溫度反應1小時。將反應液取樣,並以1H-NMR確認,2-苯並噻吩基鋰的反應產率是98%。再在同溫度滴下硼酸三(三級丁酯)(Sigma Aldrich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4.3g(0.02mol),反應1小時。
反應結束後濾取析出的結晶,藉此得到雙(苯並噻吩-2-基)二(三級丁氧基)硼酸鋰鹽8.0g。外觀:白色粉末;1H-NMR(ppm):δ 1.10(s,18H),6.99~7.03(m,4H),7.08~7.12(m,2H),7.52(d,2H,J=8.4Hz),7.68(d,2H,J=8.0Hz).
將前述硼酸鹽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水解、單離,藉此得到純度99%的雙(苯並噻吩-2-基)次硼酸4.5g(由苯並 噻吩的產率為82.7%,由2-苯並噻吩基鋰的產率為83.3%)。外觀:黃白色粉末;1H-NMR(ppm):δ 7.22~7.29(m,4H),7.50(s,2H),7.78(d,2H,J=8.0Hz),7.87(d,2H,J=7.6Hz);11B-NMR(ppm):δ 14.41(s).
[實施例5]
雙(1-甲基吲哚-2-基)二(三級丁氧基)硼酸鋰鹽的合成
在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U字管、回流冷卻器及滴下漏斗的100mL的玻璃製燒瓶中,於氬氣環境下,添加THF 40mL及1-甲基吲哚(東京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4.9g(0.04mol)。在攪拌下冷卻至內溫-10至0℃,滴下2.6mol/L正丁基鋰己烷溶液14.3mL(0.04mol),在同溫度反應1小時。將反應液取樣,並以1H-NMR確認,1-甲基-2-吲哚基鋰的反應產率是76%。再在同溫度滴下硼酸三(三級丁酯)(Sigma Aldrich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4.3g(0.02mol),反應1小時。
反應結束後,濾取析出的結晶,藉此得到雙(1-甲基吲哚-2-基)二(三級丁氧基)硼酸鋰鹽2.4g(由1-甲基吲哚的產率為29.6%,由1-甲基-2-吲哚基鋰的產率為38.9%)。外觀:黃白色粉末;1H-NMR(ppm):δ 1.09(s,18H),3.76(s,6H),6.19(s,2H),6.75~6.83(m,4H),7.09(d,2H,J=8.0Hz),7.27(d,2H,J=6.8Hz);11B-NMR(ppm):δ 0.2(s).
[實施例6]
雙(1-萘基)次硼酸的合成
在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U字管、回流冷卻器及滴 下漏斗的100mL的玻璃製燒瓶中,於氬氣環境下,添加THF 30mL及1-溴萘(Manac股份有限公司製)5.0g(0.02mol)。在攪拌下冷卻至內溫-10至0℃,滴下2.6mol/L正丁基鋰己烷溶液9.3mL(0.02mol),在同溫度反應1小時。再在同溫度滴下硼酸三(三級丁酯)(Sigma Aldrich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2.7g(0.01mol),反應1小時。
將所得的反應液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水解後,分液而得到有機層。將所得的有機層以矽凝膠(silica gel)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正庚烷;1/16)精製,而得到純度99%的雙(1-萘基)次硼酸2.7g(由1-溴萘的產率是81%)。外觀:白色粉末;1H-NMR(ppm):δ 7.42~7.51(m,6H),7.56(dd,2H,J=1.2Hz,6.8Hz),7.94~7.99(m,4H),8.29(d,2H,J=8.4Hz),10.9(s,1H);11B-NMR(ppm:δ 47.0(s).
[實施例7]
二苯基次硼酸的合成
在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U字管、回流冷卻器及滴下漏斗的100mL的玻璃製燒瓶中,於氬氣環境下,添加THF 10mL。在攪拌下冷卻至內溫-10至0℃,加1.08mol/L苯基鋰二乙醚/環己烷溶液5mL(5.4mmol)(關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再在同溫度滴下硼酸三(三級丁酯)(Sigma Aldrich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0.6g(2.7mmol),反應1小時。
將所得的反應液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水解後,分液而得到有機層。將所得的有機層以矽凝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正庚烷;1/10)精製,而得到純度98%的二苯基次硼 酸0.46g(由苯基鋰的產率為93%)。外觀:白色粉末;1H-NMR(ppm):δ 7.40(t,4H,J=7.2 and 8.0Hz),7.45~7.48(m,2H),7.68(d,4H,J=8.0Hz),9.95(s,1H;11B-NMR(ppm):δ 20.28(s).
[實施例8]
雙(2-噻吩基)次硼酸的合成
在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U字管、回流冷卻器及滴下漏斗的100mL的玻璃製燒瓶中,於氬氣環境下,添加THF 40mL及噻吩(和光純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3.1g(0.04mol)。在攪拌下冷卻至內溫-10至0℃,滴下2.6mol/L正丁基鋰己烷溶液14.3mL(0.04mol),在同溫度反應1小時。由反應液取樣,並以1H-NMR確認,2-噻吩基鋰的反應產率是99%。再在同溫度滴下硼酸三(三級丁酯)(Sigma Aldrich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4.3g(0.02mol),反應1小時。
反應結束後濾取析出的結晶,藉此得到雙(2-噻吩基)二(三級丁氧基)硼酸鋰鹽5.6g。外觀:白色粉末;1H-NMR(ppm):δ 1.10(s,18H),6,75(d,2H,J=2.8Hz),6.79~6.81(m,2H),7.05(d,2H,J=4.8Hz)
將前述硼酸鹽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水解、單離,藉此得到純度99%的雙(2-噻吩基)次硼酸2.5g(由噻吩的產率為70.5%,由2-噻吩基鋰的產率為71.2%)。外觀:白色粉末;1H-NMR(ppm):δ 7.30~7.32(m,2H),7.87(dd,2H,J=0.8 and 3.6Hz),7.96(dd,2H,J=0.8 and 4.8Hz),9.90(s,1H);11B-NMR(ppm):δ 35.90(s).
[實施例9]
雙(4-甲氧基苯基)次硼酸的合成
在具備攪拌裝置、溫度計、U字管、回流冷卻器及滴下漏斗的100mL的玻璃製燒瓶中,於氬氣環境下,添加THF20mL、鎂0.56g(0.02mol),加熱至內溫50至60℃。加熱後,緩緩滴下將4-溴大茴香醚(4-bromoanisole)4.2g(0.02mol)以THF 3mL稀釋的溶液,在同溫度反應1小時。反應後,冷卻至室溫,滴下硼酸三(三級丁酯)0.5g(0.002mol)(Sigma Aldrich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在同溫度反應24小時。反應後,添加35重量%鹽酸水溶液4.5g、水10mL,分離有機層。將水層以二氯甲烷20mL萃取,與先前分離的有機層混合。
將所得的溶液濃縮,以矽凝膠管柱層析法(乙酸乙酯/正庚烷;1/10)精製,得到純度99%的雙(4-甲氧基苯基)次硼酸0.26g(由硼酸三(三級丁酯)的產率是50%)。外觀:白色粉末;1H-NMR(ppm):δ 3.80(s,6H),6.84(d,4H,J=8.4Hz),7.66(d,4H,J=8.8Hz),9.57(s,1H);11B-NMR(ppm):δ 43.27(s).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實施例的結果所揭明,藉由使用硼酸三(三級丁酯)作為硼酸三烷酯,次硼酸相對於亞硼酸的選擇性、次硼酸的產率會顯著提高。「藉由硼酸三烷酯的烷基鏈不同而會提高選擇性及產率」的知識,乃以往所未知者。而藉由如此之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係可以選擇性且高產率 而簡便地製造次硼酸衍生物。因此,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可期待利用在工業上。又,藉由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可提供一種新穎的次硼酸衍生物,其係可用在鈴木耦合反應而有用於電氣電子材料及醫藥領域等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再者,依據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也可製造二芳香基二(三級丁氧基)硼酸鹽。在近年來,硼化合物的4配位酸根型錯合物係作為包括鈴木耦合反應的金屬觸媒反應的新穎硼試劑而受到矚目,因此,亦期待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可以提供一種硼酸鹽衍生物的簡便的製造方法及新穎硼酸鹽衍生物。
本案圖式為實施例所得的雙(4-二苯並呋喃)次硼酸的1H-NMR譜數據及結晶構造解析圖,不足以代表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請之次硼酸衍生物的製造方法之技術特徵。故本案無指定代表圖。

Claims (7)

  1. 一種通式(2)表示的次硼酸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其特徴係使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與硼酸三(三級丁酯)反應,繼而使反應物水解:Ar-M (1)式中,Ar是芳香族烴環基或芳香族雜環基,M是Li或MgX,而X是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式中,Ar與前述同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通式(1)中的M是Li。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相對於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1莫耳,係使用0.1莫耳至2.0莫耳的範圍之硼酸三(三級丁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製造方法,其中,與硼酸三(三級丁酯)的反應係在溫度-80至80℃的範圍實施。
  5. 一種通式(2')表示的次硼酸衍生物: 其中,Ar'是下述式表示的基: 其中,m是0或1,A是-O-、-S-或-NR1-,m是0時,A亦可是-C(R2)2-,R1是氫原子、碳數1至6的烷基或芳香族烴環基,R2可以相同或不相同,是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R是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或碳數3至6的環烷基,n是0至5; 是單鍵或雙鍵,因此,含有A的環可以是飽和或不飽和;而*是對B(硼)的鍵結,惟,R及*的取代位置各不限定於在苯環上。
  6. 一種通式(4)表示的硼酸鹽的製造方法,其係使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與硼酸三(三級丁酯)反應:Ar-M (1)式中,Ar是芳香族烴環基或芳香族雜環基,M是Li; 式中Ar與前述同義,M'是Li+,p是1。
  7. 一種通式(5)表示的硼酸鹽: 式中,Ar'是下述式表示的基: 其中,m是0或1,A是-O-、-S-或-NR1-,但m是0時,A亦可是-C(R2)2-,R1是氫原子、碳數1至6的烷基或芳香族烴環基,R2可以相同或不相同,是氫原子或碳數1至6的烷基;R是碳數1至6的烷基、碳數1至6的烷氧基或碳數3至6的環烷基,n是0至5; 是單鍵或雙鍵,因此,含有A的環可以是飽和或不飽和;而*表示,對B(硼)的鍵結,惟,R及*的取代位置各不限定於在苯環上;M'是Li+,p'是1。
TW102129779A 2012-08-20 2013-08-20 次硼酸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及新穎次硼酸衍生物 TWI5763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81578 2012-08-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4742A TW201414742A (zh) 2014-04-16
TWI576349B true TWI576349B (zh) 2017-04-01

Family

ID=50149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9779A TWI576349B (zh) 2012-08-20 2013-08-20 次硼酸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及新穎次硼酸衍生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05562A1 (zh)
EP (1) EP2886548A4 (zh)
JP (2) JP5602330B2 (zh)
KR (1) KR102082532B1 (zh)
CN (1) CN104395326B (zh)
TW (1) TWI576349B (zh)
WO (1) WO2014030600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2240A (ja) * 1992-10-12 1994-07-12 Synthelabo Sa ベンゼンボリン酸の誘導体、その製造法および合成中間体としての使用
TW201002670A (en) * 2008-02-25 2010-01-16 Bayer Cropscience Ag Process for preparing substituted biphenylanili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2751A (en) * 1986-08-29 1988-09-20 Aldrich-Boranes, Inc. Process for lithium mono- and diorganylborohydrides
JP2614812B2 (ja) * 1993-06-03 1997-05-28 北興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セサモールの製造法
JP4350281B2 (ja) 2000-07-27 2009-10-21 北興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フェニルボロン酸類およびトリフェニルボロキシン類の製造方法
DE10110051C2 (de) * 2001-03-02 2003-07-03 Clariant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oron- und Borinsäuren
JP5209183B2 (ja) 2006-04-28 2013-06-12 東ソー・ファインケム株式会社 不純物の低減された2−シアノフェニルボロン酸又はそのエステル体の製造方法
EP2029519A1 (en) * 2006-06-01 2009-03-04 Basf Se Process for preparing substituted biphenyls
AU2007336918A1 (en) * 2006-12-22 2008-07-03 Novartis Ag Indol-4-yl-pyrimidinyl-2-yl-amine derivatives and use thereof as cyclin dependant kinase inhibitors
WO2008153937A2 (en) * 2007-06-06 2008-12-18 Dov Pharmaceutical, Inc. Novel 1- heteroaryl-3-azabicyclo[3.1.0]hexanes, method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as medicaments
TWI392673B (zh) * 2008-08-27 2013-04-11 Calcimedica Inc 調控細胞內鈣離子濃度之化合物
KR101511072B1 (ko) * 2009-03-20 2015-04-10 롬엔드하스전자재료코리아유한회사 신규한 유기 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소자
BR112012019120A2 (pt) * 2010-02-03 2016-06-28 Infinity Pharmaceuticais Inc forma sólida, composição farmacêutica, método de preparação do composto 1, método de tratamento de uma condição mediada por faah
CN102503855A (zh) * 2011-12-09 2012-06-20 华东理工大学 4-氰基联苯的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2240A (ja) * 1992-10-12 1994-07-12 Synthelabo Sa ベンゼンボリン酸の誘導体、その製造法および合成中間体としての使用
TW201002670A (en) * 2008-02-25 2010-01-16 Bayer Cropscience Ag Process for preparing substituted biphenylanilide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enjamin A. Haag et al., "Practical One-Pot Preparation of Magnesium Di(hetero)aryl- and Magnesium Dialkenylboronates for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 page 7090-729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30600A1 (ja) 2014-02-27
US20150105562A1 (en) 2015-04-16
CN104395326A (zh) 2015-03-04
EP2886548A1 (en) 2015-06-24
CN104395326B (zh) 2017-04-05
KR102082532B1 (ko) 2020-02-27
EP2886548A4 (en) 2016-01-20
JP2014237657A (ja) 2014-12-18
KR20150044849A (ko) 2015-04-27
JP6140110B2 (ja) 2017-05-31
JP5602330B2 (ja) 2014-10-08
JPWO2014030600A1 (ja) 2016-07-28
TW201414742A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67782B1 (en) Heteroacene derivative, tetrahaloterphenyl derivative, and their production methods
JP5969759B2 (ja) 有機ホウ素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Roemer et al. Syntheses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versatile synthons iodoferrocene and 1, 1′-diiodoferrocene
WO2008059771A1 (fr) Procédé de production d&#39;un dérivé du fullerène
JP5923823B2 (ja) アセンジカルコゲノフェン誘導体用中間体及びその合成方法
JP2009203183A (ja) ヘテロアセ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TWI576349B (zh) 次硼酸衍生物的製造方法及新穎次硼酸衍生物
Kadikova et al. The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lkenylsilanes from organoaluminums
CN106795191A (zh) 用于交联反应的新的预催化剂支架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CN105111229B (zh) 一种硅噻菌胺的合成方法
JP2008063240A (ja) アントラセ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5577604B2 (ja) ヘテロアセ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テトラハロターフェニル誘導体
CN111217847B (zh) 一种硫代硅烷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芳基硼化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JP6344063B2 (ja) ジチエノベンゾジチオフェ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CN113214118A (zh) 一种大空间位阻配体调控的联烯胺与苯硼酸的区域选择性加成方法
JP2009249355A (ja) フッ素化されたフルオレン誘導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921783B1 (ko) 나프틸기를 가지는 방향족 다중 고리 화합물과 이 화합물의제조방법
JP5076599B2 (ja) ターフェニレ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CN106366069B (zh) 一种n-杂芳基咔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JP5790129B2 (ja) 新規なナフタレン金属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012232924A (ja) 新規なナフチルボロン酸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法
CN113999264A (zh) 一种卤代磷杂苊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7700315A (zh) 反式和顺式α,β不饱和羧酸的合成方法
JP2009215237A (ja) 新規ケイ素間二重結合含有化合物
KR20100000749A (ko) 치환된 방향족 붕소산 화합물의 제조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