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8009B - Metal terminal - Google Patents

Metal termina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8009B
TWI558009B TW104103275A TW104103275A TWI558009B TW I558009 B TWI558009 B TW I558009B TW 104103275 A TW104103275 A TW 104103275A TW 104103275 A TW104103275 A TW 104103275A TW I558009 B TWI558009 B TW I5580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ductive member
substrate
contact
lock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3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3399A (zh
Inventor
Satoshi Ebisawa
Toshihiro Niitsu
Hitomi Inukai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c filed Critical Molex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603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3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8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80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0Pins, blades, or sockets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separate member, to retain co-operating parts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7Soldering or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2Printed circuits being in the same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5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cables except for flat or ribbon cabl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金屬端子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金屬端子。
目前使用的一些連接裝置具有用以將一電線(諸如一線纜)連接於一電氣設備或一電子設備的公連接器以及母連接器。已提議一種用以當端子的設置改變時將公連接器和母連接器的方位倒置以能夠彼此接合的技術(例如參見專利文獻1)。
圖12(a)與圖12(b)是示出現有技術的一連接裝置的一示意圖。在該圖中,圖12(a)為母連接器的一立體圖,而圖12(b)為母連接器的一前視圖。
在該圖中,811是母連接器的基座。所述基座811是由一絕緣性材料製成,且具有用以收容並接合一插入的公連接器(未示出)的一凹部812。所述母連接器連接於一電線(electrical cord)891的末端。
所述凹部812具有一矩形的斷面形狀,且具有彼此相對且沿橫向延伸的一上平面812a和一下平面812b。一母接地端子851a、一母第一信號端子851b、以及一母 第二信號端子851c在圖12(b)中從左側按順序設置於上平面812a。一母接地端子851a、一母第一信號端子851b、以及一母第二信號端子851c也在圖12(b)中從右側按順序設置於下平面812b。
設置於公連接器(未示出)的基座的矩形的舌部的上平面及下平面的公接地端子、公第一信號端子、以及公第二信號端子對應這些母接地端子851a、母第一信號端子851b、以及母第二信號端子851c設置。
如圖12(b)所示,當從前面觀察時,上平面812a和下平面812b上的母接地端子851a、母第一信號端子851b以及母第二信號端子851c的設置關於凹部812的中心點呈點對稱。公連接器(未示出)的公接地端子、公第一信號端子以及公第二信號端子關於凹部812的中心點也呈點對稱。因此,即使當母連接器或公連接器的上下方位倒置時,公連接器和母連接器也會彼此對接。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公開57-084580
然而,在現有技術的一連接裝置中,母連接器具有一基座811,基座811具有比母接地端子851a、母第一信號端子851b以及母第二信號端子851c大的外形尺寸。公連接器(未示出)也具有一基座,該基座具有比公接地端子、公第一信號端子以及公第二信號端子大的外形尺寸。隨著電氣設備和電子設備的小型化,能夠設置所述連接裝置的可用的空間縮減。然而,當使用母連接器和公連接器時,仍然需要比母端子和公端子本身大的一空間。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的目的在於提供金屬端子,在所述金屬端子中,具有相對於彼此倒置的形狀但是能夠彼此對接的一對金屬端子能夠直接安裝到導電部件上,從而連接操作能在一短時間內容易地進行,需要的安裝空間能夠減小、結構能夠簡化且成本能夠降低、且適用範圍能夠擴大。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提供金屬端子,其具有由一導電金屬製成的一第一端子以及由一導電金屬製成且對接於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本體部;一第一固定部,固定於一第一導電部件的一連接部;一第一接觸部;以及一第一鎖定部。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本體部;一第二固定部,固定於一第二導電部件的一連接部;一第二接觸部,接觸所述第一接觸部;以及一第二鎖定部。所述第一鎖定部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本體部的一表面上的一第一接合部,且所述第二鎖定部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本體部的相對的表面上的一對第二接合部。
在本申請的另外的金屬端子中,所述第一接觸部和所述第一鎖定部沿對接方向設置,且所述第二接觸部和第二鎖定部沿對接方向設置。
在本申請的另外的金屬端子中,當從對接方向觀察時,所述一對第二接合部分別設置在呈點對稱的兩位置。
在本申請的另外的金屬端子中,所述第二接觸部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本體部的相對的表面上用以彈性地夾持所述第一接觸部的一對第二接觸臂部。
在本申請的另外的金屬端子中,當從對接方向觀察時,所述一對第二接觸臂部分別設置在呈點對稱的兩位置。
在本申請的另外的金屬端子中,所述第一固定部電連接且機械連接於所述第一導電部件的一連接部,所述第一端子直接安裝在第一導電部件上,所述第二固定部電連接且機械連接於所述第二導電部件的一連接部,以及所述第二端子直接安裝在所述第二導電部件上。
在本申請的另外的金屬端子中,所述第一導電部件是一基板或一電線,所述第二導電部件是一基板或一電線。
本申請能夠提供多個金屬端子,在所述多個金屬端子中,具有相對於彼此倒置的形狀但是能夠彼此對接的一對金屬端子能直接安裝到導電部件上,從而連接操作能在一短時間內容易地進行,需要的安裝空間能夠減小、結構能夠簡化且成本能夠降低、且適用範圍能夠擴大。
51‧‧‧第一端子
52‧‧‧第一本體部
53‧‧‧第一固定部
54‧‧‧第一連結部
55‧‧‧第一接觸部
55a‧‧‧間隙
55b、58b、152b‧‧‧上板部
55c、58c、152c‧‧‧下板部
56‧‧‧第一鎖定部
56a‧‧‧鎖定臂部
56b‧‧‧鎖定片
56c‧‧‧前緣
56d‧‧‧後緣
57‧‧‧第一開口部
58‧‧‧頭部
58a‧‧‧前端部
91、195‧‧‧基板
92、196‧‧‧連接墊
151‧‧‧第二端子
152‧‧‧第二本體部
153‧‧‧第二固定部
153a‧‧‧芯線密封部
153b‧‧‧密封包覆部
154‧‧‧第二連結部
155‧‧‧第二接觸部
155a‧‧‧第二接觸臂部
155b‧‧‧接觸凸部
155c‧‧‧臂支持部
155d‧‧‧第二開口部
156‧‧‧第二鎖定部
156a‧‧‧鎖定開口
156b‧‧‧接合緣部
157‧‧‧開口部
158‧‧‧內壁部
191‧‧‧電線
192‧‧‧芯線
811‧‧‧基座
812‧‧‧凹部
812a‧‧‧上平面
812b‧‧‧下平面
851a‧‧‧母接地端子
851b‧‧‧母第一信號端子
851c‧‧‧母第二信號端子
891‧‧‧電線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a)與圖1(b)為本申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端子安裝在一基板上、第二端子安裝在一電線上的一對立體圖 ,其中,圖1(a)為接合之前的視圖,而圖1(b)為接合之後的視圖。
圖2為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的一立體圖。
圖3(a)至圖3(e)為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的一組五個視圖,其中,圖3(a)為一俯視圖,圖3(b)為一側視圖,圖3(c)為一仰視圖,圖3(d)為一前視圖,而圖3(e)為一後視圖。
圖4為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二端子的一立體圖。
圖5(a)至圖5(e)為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二端子的一組五個視圖,其中,圖5(a)為一俯視圖,圖5(b)為一側視圖,圖5(c)為一仰視圖,圖5(d)為一前視圖,而圖5(e)為一後視圖。
圖6為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彼此接合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一簡化的斷面圖。
圖7(a)與圖7(b)為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端子安裝在一基板上、第二端子上下方位倒置地安裝在一電線上的一對立體圖,其中,圖7(a)為接合之前的視圖,而圖7(b)為接合之後的視圖。
圖8(a)與圖8(b)為本申請的一第二實施例的第一端子安裝在一基板上、第二端子安裝在一基板上的一對立體圖,其中,圖8(a)為接合之前的視圖,而圖8(b)為接合之後的視圖。
圖9為本申請的第二實施例的第二端子的一立體圖。
圖10(a)至圖10(e)為本申請的第二實施例的第二 端子的一組五個視圖,其中,圖10(a)為一俯視圖,圖10(b)為一側視圖,圖10(c)為一仰視圖,圖10(d)為一前視圖,而圖10(e)為一後視圖。
圖11為本申請的第二實施例的彼此接合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一簡化的斷面圖。
圖12(a)與圖12(b)為示出現有技術的一連接裝置的一示意圖,在該圖中,圖12(a)為母連接器的一立體圖,而圖12(b)為母連接器的一前視圖。
接下來為參照附圖的本申請的實施例的一詳細說明。
圖1為本申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端子安裝在一基板上、第二端子安裝在一電線上的一對立體圖,圖2為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的一立體圖。在圖1(a)與圖1(b)中,圖1(a)為接合之前的視圖,而圖1(b)為接合之後的視圖。在圖3(n)至圖3(e)中,圖3(a)為一俯視圖,圖3(b)為一側視圖,圖3(c)為一仰視圖,圖3(d)為一前視圖,而圖3(e)為一後視圖。
在這些圖中,51是本實施例中的一對端子中的第一端子,而151是本實施例中的所述一對端子中的第二端子。如圖1(a)與圖1(b)所示,本實施例中的二個金屬端子用以電連接或機械連接作為一第一導電部件的一基板91和作為第二導電部件的一電線191。然而,這些金屬端子51、151也可用於電連接或機械連接基板91和另一基 板195(見圖8(a)),或電連接或機械連接電線191和另一電線。
基板91和基板195可為電氣設備和電子設備(諸如個人電腦、行動電話、智慧手機、數位電視、車輛導航系統以及遊戲機等)等使用的印刷電路板或柔性電路板。它們也可為太陽能電池板、液晶顯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發光二極體(LED:Light Emitting Diode)顯示裝置以及LED照明裝置等使用的受光元件和發光元件安裝於其上的半導體電路板。電線191也可為任意種類的裝置使用的任意種類的電線。換句話說,第一導電部件和第二導電部件可為任意種類的導電部件。
本實施例中的二個金屬端子51、151也可用於連接電源線、連接接地線或連接信號線。
在本實施例中,用以說明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的各個部分的構成與操作的諸如上、下、左、右、前、後等的方向指示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它們取決於所述二個端子51、151及它的構件在這些圖中所示出的方位。當第一端子51、第二端子151或它們的構件的方位改變時,解釋將根據方位的改變而改變。
第一端子51是經由沖壓彎折一導電金屬板製作的一個一體成型部件,且具有:一第一本體部52;一第一固定部53,連接在第一本體部52的下方,一第一接觸部55,經由一第一連結部54連接在第一本體部52的前方;以及一頭部58,連接在第一接觸部55的前方。
第一端子51通常是全長約為10mm、全寬約為2mm、全高約為1.2mm的一細長的部件。這些尺寸中的任意一個都可以根據需要改變。
第二端子151是經由沖壓彎折一導電金屬板製作的一個一體成型部件,且具有:一第二本體部152;一第二固定部153,連接在第二本體部152的後方;一第二接觸部155,形成於第二本體部152;以及一第二鎖定部156,連接在第二接觸部155的前方。第二固定部153具有固定且密封作為電線191的連接部的芯線192的一芯線密封部153a,且一密封包覆部153b是覆蓋芯線192、固定且包覆電線191的一絕緣性包覆體。第二固定部153電連接或機械連接於且固定於電線191的芯線192,且第二端子151無需使用諸如一基座等的一部件而直接安裝在電線191的末端上。電線191可為一電源線、一接地線或一信號線。
第一固定部53是一矩形的平板狀的部分,其電連接或機械連接於且固定於採用諸如焊接等的一連接方式形成在基板91的表面上的一連接墊92。第一固定部53的下表面採用諸如焊接等的一連接方式連接於連接墊92的表面,從而第一端子51無需使用諸如一基座等的一部件而直接安裝在基板91上。連接墊92是連接於基板91的一電源線、接地線或信號電線的金屬跡線(未示出)的一平板狀的金屬部件。
第一固定部53的下表面大體平行於第一連結部54及第一接觸部55的下表面延伸,且位在第一連結部54 及第一接觸部55的下表面的下方。這樣,當第一固定部53的下表面連接於連接墊92的表面時,第一連結部54及第一接觸部55的下表面和基板91的表面之間形成使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對接的足夠的空間。
第一接觸部55是具有一矩形的斷面形狀的一角筒狀的部件,且包括一矩形的、平板狀的上板部55b以及與上板部55b相對的一矩形的、平板狀的下板部55c。當第一端子51對接於第二端子151時,它插入第二端子151的角筒狀的第二接觸部155並接觸第二接觸部155,從而在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之間建立一電連接。在這種情況下,第二端子151的懸臂式的第二接觸臂部155a從上方和下方彈性地夾持第一接觸部55。這樣,在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之間能夠維持一可靠的電連接。第一接觸部55的下板部55c上不可避免地形成沿第一端子51的縱向方向延伸的一狹縫狀的間隙55a。
當第一端子51插入第二端子151時,頭部58是最初插入第二端子151的開口部157的部分。如圖3(a)和圖3(c)所示,當從上方觀察時,它具有沿寬度方向朝向前方變小的一漏斗形狀的形狀,且當插入第二端子151的開口部157時起到一引導部的作用。頭部58包括連接於第一接觸部55的上板部55b的一上板部58b以及連接於第一接觸部55的下板部55c的一下板部58c。上板部58b和下板部58c是傾斜的,以使至少靠近前端的部分彼此接近,且當從側方觀察時,這能形成沿寬度方向朝向前方變小 的一平臺形狀的形狀。
當第一端子51接合於第二端子151時,頭部58的前端部58a接觸第二端子151的內壁部158,這起到擋止第一端子51的對接方向(向前的方向)的行進的一擋止部的作用。前端部58a起到限定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的對接方向上的相對位置的一定位部的作用。
第一端子51包括保持第一端子51對接於第二端子151的一第一鎖定部56。第一鎖定部56設置於第一接觸部55的後方的第一本體部52的前方部分,且設置於形成在第一連結部54的上表面上的一第一開口部57內。換句話說,第一鎖定部56和第一接觸部55沿第一端子51的縱向方向(也就是對接方向)並排設置。第一鎖定部56包括:一懸臂式的鎖定臂部56a,其基端一體連接於第一本體部52的上板部且在第一開口部57內向前延伸;以及一鎖定片56b,作為一第一接合部連接於鎖定臂部56a的前端。
鎖定臂部56a是一種在自由端(也就是前端)沿上下方向能彈性位移的板彈片。這使鎖定片56b沿上下方向彈性地位移。在對接操作之前的初始位置(也就是自由位置),如圖2和圖3(a)至圖3(e)所示,鎖定臂部56a的上表面與第一接觸部55的上板部55b的上表面及第一本體部52的上表面大體平齊,而鎖定片56b從第一接觸部55的上板部55b的上表面及第一本體部52的上表面向上突出。另外,鎖定片56b的前緣56c是向後方傾斜的一傾斜緣,當第一端子51對接於第二端子151時,這使鎖定片56b 能順利地向下位移。鎖定片56b的後緣56d是稍向後方傾斜的一大體垂直緣,當第一端子51對接於第二端子151時,這使與第二端子151的第二鎖定部156的鎖定開口156a(第二接合部)的可靠的接合得以維持。
接下來是第二端子151的結構的一詳細說明。
圖4為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二端子的一立體圖,而圖5(a)至圖5(e)為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二端子的一組五個視圖。在圖5(a)至圖5(e)中,圖5(a)為一俯視圖,圖5(b)為一側視圖,圖5(c)為一仰視圖,圖5(d)為一前視圖,而圖5(e)為一後視圖。
如上所述,第二端子151具有一第二本體部152、一第二固定部153、一第二接觸部155以及一第二鎖定部156。第二固定部153包括一芯線密封部153a以及一密封包覆部153b。如果需要,芯線192和芯線密封部153a之間的連接可以使用焊接更牢固地固定。
第二本體部152是具有一矩形的斷面形狀的一角筒狀的部件,且包括一矩形的、平板狀的上板部152b以及與上板部152b相對的一矩形的、平板狀的下板部152c。第二鎖定部156和第二接觸部155沿第二端子151的縱向方向(也就是對接方向)並排設置。在第二端子151的前方開口的一矩形的開口部157形成在第二本體部152的內側。
第二接觸部155具有:一對懸臂式的第二接觸臂部155a,分別設置於第二本體部152的上板部152b和下 板部152c;一對臂支持部155c,支持相應第二接觸臂部155a的基端;以及一對接觸凸部155b,形成在靠近相應第二接觸臂部155a的前端。第二開口部155d形成於第二本體部152的上板部152b及下板部152c。第二接觸臂部155a、臂支持部155c以及接觸凸部155b都設置於對應的第二開口部155d內。
臂支持部155c在一端一體連接於第二本體部152的一側板,且在前端一體連接於一第二接觸臂部155a的基端。第二接觸臂部155a是一種向前延伸的板彈片,其前端(也就是自由端)沿上下方向彈性地位移,這使得接觸凸部155b沿上下方向彈性地位移。
在對接之前的初始位置(也就是自由位置),如圖4和圖5(a)至圖5(e)所示,第二接觸臂部155a的前端朝向角筒狀的第二本體部152的內中心線傾斜。因此,設置在第二本體部152的上板部152b上的第二接觸臂部155a的接觸凸部155b的下表面從上板部152b的下表面向下位移,且設置於第二本體部152的下板部152c上的第二接觸臂部155a的接觸凸部155b的上表面位在下板部152c的上表面的上方。當第一端子51對接於第二端子151時,插入到第二接觸部155中的第一端子51的第一接觸部55接觸上方和下方的接觸凸部155b,上方和下方的接觸凸部155b向上和向下彈性地位移,第二接觸臂部155a發生變形,且第二接觸臂部155a產生的彈性作用使接觸凸部155b壓靠第一接觸部55。
第二接觸臂部155a可位在穿過第二本體部152的橫向中心的中心線上的位置,或可位在該中心線的外側。換句話說,第二接觸臂部155a及接觸凸部155b可位在第二本體部152的橫向的中心線上,或可以向中心線的左右兩側偏移。然而,如圖5(d)所示,設置於第二本體部152的上板部152b的至少第二接觸臂部155a上的接觸凸部155b以及設置於第二本體部152的下板部152c的至少第二接觸臂部155a上的接觸凸部155b優選設置為關於開口部157的中心點呈點對稱,也就是,當從對接方向觀察時,關於第二本體部152的矩形的斷面形狀的中心點呈點對稱。
第二鎖定部156包括形成在第二本體部152的相對的二個表面上(也就是在第二本體部152的上板部152b及下板部152c上)的一對鎖定開口156a。鎖定開口156a的前緣部是沿第二本體部152的橫向方向延伸的一接合緣部156b。當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對接時,第一端子51的鎖定片56b的後緣56d接合於接合緣部156b,且保持鎖定片56b和鎖定開口156a牢固地接合。
如果鎖定開口156a相對於第二本體部152的橫向方向的位置是與第二端子151對接時對應第一端子51的鎖定片56b的位置,則該位置可位在第二本體部152的橫向方向的中心線上或向中心線的左右兩側偏移。然而,當從對接方向觀察時,形成於第二本體部152的上板部152b上的鎖定開口156a及設置於第二本體部152的下板部152c的鎖定開口156a優選關於開口部157的中心點呈點對稱, 也就是,關於第二本體部152的矩形的斷面形狀的中心點呈點對稱。
在這些圖示出的例子中,設置於第二本體部152的上板部152b的第二接觸臂部155a(其為所述一對第二接觸臂部155a中的一個)的後端一體連接於作為所述擋止部的內壁部158。內壁部158大體垂直於第二接觸臂部155a的後端彎曲且向下延伸。下端優選延伸到第二本體部152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線的下方。當第一端子51對接於第二端子151時,內壁部158接觸第一端子151的頭部58的前端部58a且起到擋止第一端子51沿對接方向行進的一擋止部的作用。內壁部158起到限定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的對接方向的相對位置的一定位部的作用。
接下來是進行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對接的操作的一說明。
圖6為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彼此接合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一簡化的斷面圖,而圖7(a)與圖7(b)為本申請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端子安裝在一基板上、第二端子上下方位倒置地安裝在一電線上的一對立體圖。在圖7(a)與圖7(b)中,圖7(a)為接合之前的視圖,而圖7(b)為接合之後的視圖。
在對接操作之前,第一固定部53經由焊接固定連接於一連接墊92的表面,從而將第一端子51安裝在一基板91上,而第二固定部153的芯線密封部153a固定密封一電線191的芯線192,密封包覆部153b固定密封圍繞 芯線192的絕緣性包覆體,從而將第二端子151安裝在一電線191上。
接下來,如圖1(a)所示,操作者將第一端子51的前端與第二端子151的前端對準,朝向相對的端子移動第一端子51和/或第二端子151,將第一端子51的第一本體部52插入第二端子151的開口部157。因為所述第一端子51的插入開口部157的頭部58具有向前端的方向寬度逐漸變小的一形狀,所以第一端子51的第一本體部52能順利地插入第二端子151的開口部157。
如上所述,當第一端子51的第一固定部53的下表面連接於一連接墊92的表面時,基板91的表面和第一連結部54及第一接觸部55的下表面之間存在有空間。因此,即使第一端子51安裝在基板91上,第一本體部52也能插入第二端子151的開口部157。
當第一端子51相對於第二端子151沿對接方向行進時,向上突出的鎖定片56b接觸開口部157的內表面。然而,因為鎖定片56b的前緣56c是朝向後方傾斜的一傾斜緣,所以鎖定片56b能順利地向下位移。
一旦第一端子51相對於第二端子151沿對接方向行進且對接,如圖6所示,頭部58的前端部58a接觸第二端子151的內壁部158,且第一端子51的相對的行進停止。因為前端部58a和內壁部158之間的接觸使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在對接方向相對於彼此定位,且使鎖定片56b到達形成在第二端子151的第二鎖定部156上的鎖 定開口156a的位置,所以鎖定臂部56a通過彈性作用向上位移且接合於鎖定開口156a。這將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鎖定於對接的位置,且防止所述二個端子51、151的任何的疏忽的脫開。因為鎖定片56b的後緣56d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垂直緣或稍向後方傾斜的一大體垂直緣,所以它能接合於鎖定開口156a的接合緣部156b。因此,即使當沿脫開方向(即對接方向的反方向)施加較大的力時,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的鎖定也不會解除、不會脫開。
當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的對接完成時,第二端子151的懸臂式的第二接觸臂部155a從上方和下方夾持插入到第二端子151的第二接觸部155中的第一端子51的第一接觸部55。更具體地,上方和下方的第二接觸臂部155a的彈性作用使靠近第二接觸臂部155a的前端形成的接觸凸部155b向第一接觸部55施加壓力。這樣,維持了第一接觸部55和第二接觸部155之間的可靠的接觸,且維持了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之間的一可靠的電連接。因此,電線191和基板91上的電線191對應的導電跡線之間通過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維持一可靠的電連接。
如上所述,第一端子51是一細長的部件,對接於第一端子51的第二端子151也是一細長的部件。因此,在對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進行一對接操作的過程中,操作者難以目視確認第一端子51是否已經相對於第二端子151在對接方向上行進得足夠深。然而,在本申請中, 當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之間的對接操作已經完成時,第一端子51的頭部58的前端部58a接觸第二端子151的內壁部158且第一端子51的相對的行進停止。當第一端子51的行進的停止的衝擊被手指的觸覺感知時,操作者知道對接操作已經完成。另外,當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的對接操作已經完成時,鎖定臂部56a的彈性作用使鎖定片56b返回到它的初始位置且接合鎖定開口156a。該操作的衝擊也被手指的觸覺感知,操作者能可靠地確認操作已經完成。
因為第二端子151的一第二接觸臂部155a及一鎖定開口156a設置在第二本體部152的上板部152b及下板部152c二者上,所以即使當第二端子151的方位相對於第一端子51上下倒置時,也就是當所述端子翻轉時,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也能彼此對接。然而,因為第一端子51是一細長的部件,對接於第一端子51的第二端子151也是一細長的部件,所以操作者難以目視確認第二端子151是否已經相對於第一端子51翻轉。然而,因為無論第二端子151是否已經相對於第一端子51翻轉,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都能彼此對接,所以操作者仍然能容易地且在一短時間內完成對接操作。
另外,因為包括二個第二接觸臂部155a的第二接觸部155及包括二個鎖定開口156a的第二鎖定部156沿對接方向並排或順序(in tandem)設置,且第一端子51的第一接觸部55及第一鎖定部56沿對接方向並排或順序設 置,所以無論第二端子151是否已經相對於第一端子51翻轉,第一接觸部55、第一鎖定部56、第二接觸部155及第二鎖定部156的相對位置都不會改變,且第一接觸部55和第二接觸部155之間的接觸狀態及第一鎖定部56和第二鎖定部156的鎖定狀態保持不變。
在這些圖示出的例子中,當從前方觀察時,設置在第二本體部152的上板部152b及下板部152c上的二個第二接觸臂部155a設置為關於開口部157的中心點呈點對稱,且設置在第二本體部152的上板部152b及下板部152c上的二個鎖定開口156a設置為關於開口部157的中心點呈點對稱。因此,無論第二端子151是否已經相對於第一端子51翻轉,第一接觸部55、第一鎖定部56的鎖定片56b、第二接觸臂部155a及鎖定開口156a的相對位置都不會改變,且第一接觸部55和第二接觸臂部155a之間的接觸狀態及鎖定片56b和鎖定開口156a的鎖定狀態保持不變。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多個金屬端子是由一導電金屬製成的一第一端子51以及由一導電金屬製成且對接於第一端子51的一第二端子151。第一端子51包括:一第一本體部52;一第一固定部53,固定於一基板91的一連接墊92;一第一接觸部55;以及一第一鎖定部56。第二端子151包括:一第二本體部152;一第二固定部153,固定於一電線191的芯線192;一第二接觸部155,接觸第一接觸部55;以及一第二鎖定部156,鎖定第一鎖定部56。第一 鎖定部56包括設置在第一本體部52的一個表面上的一鎖定片56b,而第二鎖定部156包括設置在第二本體部152的相對的二個表面上的一對鎖定開口156a。
這樣,即使當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中的一個或另一個的方位倒置時,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也能對接且第一鎖定部56和第二鎖定部156能夠鎖定。因此,能容易地且在一短時間內進行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的對接操作。因此,能容易地且在一短時間內連接一基板91和一電線191。第一固定部53固定於一基板91上的一連接墊92,而第二固定部153固定於一電線191的芯線192。因此,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能直接安裝在一基板91和一電線191上,由此減小需要的安裝空間。另外,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的結構可以簡化、成本降低且金屬端子的適用範圍擴大。
另外,第一接觸部55和第一鎖定部56沿對接方向並排設置,且第二接觸臂部155和第二鎖定部156沿對接方向並排設置。因此,即使當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中的一個或另一個的方位倒置時,第一接觸部55和第二接觸部155也能彼此接觸,且第一鎖定部56和第二鎖定部156能夠鎖定。
當從對接方向觀察時,二個鎖定開口156a也設置於點對稱的位置。因此,即使當第二端子151的上下方位已經相對於第一端子51翻轉時,鎖定片56b也能可靠地接合於一鎖定開口156a,且第一鎖定部56和第二鎖定部 156能夠鎖定。
一第二接觸部155設置在第二本體部152的相對的二個表面上,且包括用以彈性地夾持第一接觸部55的一對第二接觸臂部155a。因此,即使當第二端子151的上下方位相對於第一端子51倒置時,第一接觸部55和第二接觸部155之間也能建立可靠的接觸。
接下來是本申請的一第二實施例的一說明。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所有部件以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且省略這些部件的進一步的說明。還省略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的所有操作和效果的說明。
圖8(a)與圖8(b)為本申請的一第二實施例的第一端子安裝在一基板上、第二端子安裝在一基板上的一對立體圖,圖9為本申請的第二實施例的第二端子的一立體圖,圖10(a)至圖10(e)為本申請的第二實施例的第二端子的一組五個視圖,而圖11為本申請的第二實施例的彼此接合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一簡化的斷面圖。在圖8(a)與圖8(b)中,圖8(a)為接合之前的視圖,而圖8(b)為接合之後的視圖。在圖10(a)至圖10(e)中,圖10(a)為一俯視圖,圖10(b)為一側視圖,圖10(c)為一仰視圖,圖10(d)為一前視圖,而圖10(e)為一後視圖。
在第一實施例中,二個金屬端子連接一基板91和一電線191。在本實施例中,二個金屬端子連接一基板91和另一基板195。這裡,第一端子51如在第一實施例中一樣直接安裝在一基板91上,而第二端子151直接安裝在 一基板195上。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端子151包括連接在第二本體部152的後方的一第二連結部154,而第二固定部153連接在第二連結部154的下方。換句話說,第二固定部153經由第二連結部154連接在第二本體部152的後方。本實施例中的第二固定部153與第一實施例的第二固定部152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中的第二固定部153是矩形的、平板狀的,且既不具有一芯線密封部153a也不具有一密封包覆部153b。該部件採用諸如焊接等的一連接方式電連接且機械連接於基板195的表面上的一連接墊196。至少第二固定部153的下表面優選是平板狀的。通過採用焊接將第二固定部153的下表面連接於連接墊196的表面,第二端子151無需採用諸如一基座等的一部件而能直接安裝在基板195上。連接墊196是連接於基板195上的用以一電源線、接地電線以及信號線等的一導電跡線(未示出)的一平板狀的金屬部件。
因為本實施例中的第二端子151的結構的其餘部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所以省略所述結構的進一步的說明。因為本實施例中的第一端子51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所以省略該端子的說明。因為本實施例中的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的對接操作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所以省略所述操作的進一步的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端子151安裝在一基板195上。當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接合時,基板91上的 一導電跡線經由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而電連接另一基板195上的一導電跡線。
在本實施例中,如在第一實施例中一樣,即使當第二端子151的上下方位相對於第一端子51倒置時,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也能彼此接合。因此,如果需要,另一基板195的上下方位如圖8(a)所示也能相對於一個基板91倒置,且一個基板91和另一個基板195仍然能夠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固定部53電連接且機械連接於一個基板91上的一連接墊,第一端子51直接安裝在基板91上,第二固定部1153電連接且機械連接於另一基板196上的一連接墊,且第二端子151直接安裝在基板195上。因此,一個基板91和另一個基板195能夠連接。
在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中,第一端子51安裝在一基板91上。然而,通過將第一固定部53改變成一個類似的第二固定部153,第一端子51能像第二端子151一樣安裝在一電線191上。因此,第一端子51和第二端子151能用以連接一電線和另一電線,或連接一基板和另一基板。
本申請的實施例如上所述,但本申請不以任何方式限於上述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清楚的是,在本申請的精神和範圍之內的其它各種修改是可能的。
工業實用性
本申請能適用於金屬端子。
51‧‧‧第一端子
52‧‧‧第一本體部
53‧‧‧第一固定部
54‧‧‧第一連結部
55‧‧‧第一接觸部
55b、58b‧‧‧上板部
58c‧‧‧下板部
56‧‧‧第一鎖定部
56a‧‧‧鎖定臂部
56b‧‧‧鎖定片
57‧‧‧第一開口部
58‧‧‧頭部
58a‧‧‧前端部

Claims (14)

  1. 一種金屬端子,具有由一導電金屬製成的一第一端子以及由一導電金屬製成且對接於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本體部;一第一固定部,固定於一第一導電部件的一連接部;一第一接觸部;以及一第一鎖定部,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本體部;一第二固定部,固定於一第二導電部件的一連接部;一第二接觸部,接觸於所述第一接觸部;以及一第二鎖定部,所述第一鎖定部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本體部的一表面上的一第一接合部,且所述第二鎖定部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本體部的相對的表面上的一對第二接合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金屬端子,其中,所述第一接觸部和所述第一鎖定部沿對接方向設置,且所述第二接觸部和第二鎖定部沿對接方向設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金屬端子,其中,當從對接方向觀察時,所述一對第二接合部分別設置在呈點對稱的兩位置。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金屬端子,其中,所述第二接觸部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本體部的相對的表面上用以彈性地夾持所述第一接觸部的一對第二接觸臂部。
  5. 如請求項4所述金屬端子,其中,當從對接方向觀察時,所述一對第二接觸臂部分別設置在呈點對稱的兩位置 。
  6. 如請求項1、2或3所述金屬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電連接且機械連接於所述第一導電部件的一連接部,所述第一端子直接安裝在第一導電部件上,所述第二固定部電連接且機械連接於所述第二導電部件的一連接部,所述第二端子直接安裝在所述第二導電部件上。
  7. 如請求項4所述金屬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電連接且機械連接於所述第一導電部件的一連接部,所述第一端子直接安裝在第一導電部件上,所述第二固定部電連接且機械連接於所述第二導電部件的一連接部,所述第二端子直接安裝在所述第二導電部件上。
  8. 如請求項5所述金屬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電連接且機械連接於所述第一導電部件的一連接部,所述第一端子直接安裝在第一導電部件上,所述第二固定部電連接且機械連接於所述第二導電部件的一連接部,所述第二端子直接安裝在所述第二導電部件上。
  9. 如請求項1、2或3所述金屬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導電部件是一基板或一電線,所述第二導電部件是一基板或一電線。
  10. 如請求項4所述金屬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導電部件是一基板或一電線,所述第二導電部件是一基板或一電線。
  11. 如請求項5所述金屬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導電部件是一基板或一電線,所述第二導電部件是一基板或一電線 。
  12. 如請求項6所述金屬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導電部件是一基板或一電線,所述第二導電部件是一基板或一電線。
  13. 如請求項7所述金屬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導電部件是一基板或一電線,所述第二導電部件是一基板或一電線。
  14. 如請求項8所述金屬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導電部件是一基板或一電線,所述第二導電部件是一基板或一電線。
TW104103275A 2014-02-03 2015-01-30 Metal terminal TWI5580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18312A JP6356974B2 (ja) 2014-02-03 2014-02-03 金属端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3399A TW201603399A (zh) 2016-01-16
TWI558009B true TWI558009B (zh) 2016-11-11

Family

ID=53757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3275A TWI558009B (zh) 2014-02-03 2015-01-30 Metal terminal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42089B2 (zh)
JP (1) JP6356974B2 (zh)
CN (1) CN206022695U (zh)
TW (1) TWI558009B (zh)
WO (1) WO20151171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5837B (zh) * 2017-06-30 2021-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和终端设备
KR102142581B1 (ko) * 2018-08-23 2020-08-07 현대자동차(주) 조인트 커넥터
JP7247621B2 (ja) * 2019-02-07 2023-03-29 I-Pex株式会社 雌型コンタクト
CN114097309A (zh) * 2019-07-10 2022-02-25 住友电工印刷电路株式会社 柔性印刷配线板、电池配线模块及柔性印刷配线板的制造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5491A (en) * 1993-12-21 1995-01-31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lexible terminal latch means and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84580A (en) 1980-11-14 1982-05-26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Connector for accessory of acoustic equipment
JPS5966873U (ja) * 1982-10-27 1984-05-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S59177188U (ja) 1983-05-13 1984-11-27 株式会社 ニチフ端子工業 電気接続具
US4552425A (en) * 1983-07-27 1985-11-12 Amp Incorporated High current connector
FR2749443B1 (fr) * 1996-06-03 1998-08-21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Borne de contact electrique femelle a zone de transition renforcee
JP3495908B2 (ja) * 1998-03-17 2004-02-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US7329158B1 (en) * 2006-06-30 2008-02-12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Push-lock terminal connection assembly
US7497715B2 (en) * 2007-06-11 2009-03-0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for solar device
JP4885320B1 (ja) * 2011-03-23 2012-02-2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線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890157B2 (ja) * 2011-11-25 2016-03-2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線対基板コネクタ
JPWO2013099995A1 (ja) * 2011-12-28 2015-05-11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EP2833480B1 (en) * 2012-03-28 2018-09-12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Electric wire-substrate connector
KR101337546B1 (ko) * 2012-09-04 2013-12-06 주식회사 연호전자 커넥터 터미널
JP6014075B2 (ja) * 2014-04-17 2016-10-2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5491A (en) * 1993-12-21 1995-01-31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lexible terminal latch means and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56974B2 (ja) 2018-07-11
US9742089B2 (en) 2017-08-22
WO2015117109A1 (en) 2015-08-06
US20160336671A1 (en) 2016-11-17
TW201603399A (zh) 2016-01-16
CN206022695U (zh) 2017-03-15
JP2015146242A (ja) 2015-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9863B (zh) 連接器
TWI731754B (zh) 連接器及連接器組合
TWI540801B (zh) Connector
TWI558009B (zh) Metal terminal
TWI527312B (zh) 配線基板連結裝置
CN110858685B (zh) 连接器
US9160087B2 (en) Board connecting terminal
TW201338301A (zh) 連接器
CN113178718A (zh) 连接器以及连接装置
TW201519521A (zh) 配線基板連結裝置
TWM492563U (zh) 連接器
US911815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888505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TW201830782A (zh) 電連接器
JP6988954B2 (ja) プローブピン
JP2009032665A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用アダプタ
TWM552687U (zh) 金屬端子
JP2016207407A (ja) 相互係合コネクタ装置
TWM495013U (zh) 卡緣連接器及卡緣連接器組合
KR102092011B1 (ko) 전자기기용 배터리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패드
JP7294871B2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TWI640131B (zh)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module
JP2006269282A (ja) 表面実装用端子
TW201939042A (zh) 檢查單元以及檢查裝置
JP2013037821A (ja) 車両用灯具のプリント基板への端子固定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