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0238B -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 Google Patents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0238B
TWI550238B TW102114445A TW102114445A TWI550238B TW I550238 B TWI550238 B TW I550238B TW 102114445 A TW102114445 A TW 102114445A TW 102114445 A TW102114445 A TW 102114445A TW I550238 B TWI550238 B TW I5502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lower
heat source
space
tes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4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50766A (zh
Inventor
Masaaki Yuri
Original Assignee
Esp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spec Corp filed Critical Espe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50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50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0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02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環境試驗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調整密閉空間之溫度環境之功能的環境試驗裝置,尤其是關於一種具備對密閉空間內之空氣進行攪拌之送風機的環境試驗裝置。
作為對製品或素材等之性能或耐久性進行試驗之裝置,有環境試驗裝置。此種環境試驗裝置係具備載置試驗對象之試樣體之試驗空間,且將該試驗空間內之溫度或濕度調整成所需之試驗環境者。即,於此種環境試驗裝置中,為了將試驗空間內調整為所需之試驗環境,而至少搭載有對空氣進行加熱之加熱器、或將空氣冷卻之冷卻器(例如,形成制冷循環之一部分之蒸發器)、進而對試驗空間內之空氣進行攪拌之送風機。
且說,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如下環境試驗裝置,即,藉由間隔壁將1個恆溫恆濕槽內劃分成載置試樣體之試驗空間、以及配置有助於試驗環境之形成之上述各機器(加熱器、冷卻器及送風機等)之空氣調整空間。該環境試驗裝置係以如下方式進行控制者:於驅動加熱器或冷卻器之狀態下啟動送風機,使空氣在空氣調整空間與試驗空間之間循環,而將試驗空間內之溫度或濕度調整為所需之環境,且試驗空間內之溫度或濕度不存在差異,達到大致均勻。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1-163585號公報
然而,於如專利文獻1之環境試驗裝置中,存在難以穩定地且高精度地形成為所需試驗環境之情況,而有損及試驗結果之可靠性之虞。以下,對其理由進行具體說明。
專利文獻1之環境試驗裝置具有於空氣調整空間內部自空氣之流動方向上游側起依序配設有冷卻器、加熱器、送風機之基本構成。即,於空氣調整空間內部,循環空氣依序通過冷卻器、加熱器,並經由送風機而被送出至試驗空間內。
若更具體地進行說明,則此種環境試驗裝置係於空氣調整空間內,根據試驗空間中之目標溫度或目標濕度,而選擇性地使用冷卻器或加熱器。即,於將試驗空間內之試樣體暴露於高溫下之情形時,主要使用加熱器。具體而言,於高溫試驗運轉中,以如下方式進行控制,即,將加熱器調整(比例控制或接通/斷開控制)為特定之輸出,藉由送風機於試驗空間與空氣調整空間之間形成空氣之循環,而將試驗空間之氛圍溫度維持於目標溫度。另一方面,於將試驗空間內之試樣體暴露於低溫下之情形時,使用冷卻器與加熱器之兩者。具體而言,於低溫試驗運轉中,以如下方式進行控制,即,使冷卻器斷續地運轉,並且將加熱器調整(比例控制或接通/斷開控制)為特定之輸出,藉由送風機於試驗空間與空氣調整空間之間形成空氣之循環,而將試驗空間之氛圍溫度維持於目標溫度。
然而,實際上於任一運轉中,如圖17所示,空氣均能夠以使空氣流入至送風機100之流入部(以下,稱為吸氣口102)為基準自遍及360°之方向流入。因此,存在自吸氣口102被取入至送風機100內之空氣之溫度或濕度產生較大之分佈不均之情況。認為其較大原因在於: 由於送風機中之吸氣範圍之廣範圍化,使一方向之抽吸力下降,而於吸氣口102之附近形成空氣停滯之滯留區域110。而且,如圖17所示,該滯留區域110為略微背離吸氣口102之位置,且易於以該吸氣口102為基準產生於空氣調整空間之上方側之角附近。即,產生於空氣調整空間之滯留區域110主要為沿著形成裝置之外廓之壁面之部分。又,於空氣調整空間內之上述壁面附近,會受到大量外部氣體溫度之影響。即,於先前之環境試驗裝置中,於存在此種干擾之影響之範圍內形成有滯留區域110,故而,雖然於試驗中,亦會於空氣調整空間內形成與由冷卻器或加熱器等調整後之溫度或濕度不同之空氣。而且,未經該溫度調整之滯留區域110之空氣被送風機100吸入,由此導致溫度或濕度產生較大之分佈不均。
又,作為被送風機吸入之空氣之溫度或濕度產生較大之分佈不均之其他理由,亦可列舉如下理由。例如,流入至送風機100之空氣成為僅通過冷卻器之空氣(簡稱為低溫空氣)、通過冷卻器及加熱器101之空氣(簡稱為調整空氣)、或僅通過加熱器101之空氣(簡稱為高溫空氣)不完全地混入者等。
由於此種原因,而導致自吸氣口102取入至送風機100內之空氣之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勻,溫度或濕度產生較大之分佈不均。又,如追隨其般,來自送風機100之噴出空氣亦成為溫度或濕度產生較大之分佈不均之狀態。即,送風機100之噴出空氣於與噴出方向交叉之方向之剖面中形成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而且,藉由存在該分佈不均之空氣將試驗空間內調整為所需之環境。
如此,於先前技術之環境試驗裝置中,將具有各種溫度或濕度之空氣自吸氣口導入至送風機,並使用該空氣形成試驗環境。因此,難以調整試驗空間內之溫度或濕度,且以穩定之狀態維持試驗環境較為困難。其結果,於不穩定之環境中強制進行環境試驗,而引起試驗 精度之下降。即,送風機中之噴出空氣之分佈不均成為導致試驗精度下降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適用於長期地維持高溫狀態或低溫狀態之試驗之恆溫裝置或恆溫恆濕裝置(環境試驗裝置)中,對試驗結果之影響會進一步變大,故而有可能使環境試驗之可靠性大幅下降。
因此,本發明之課題在於,鑒於先前技術之問題而提供一種可抑制來自送風機之噴出空氣之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尤其是送風機之旋轉散熱片之旋轉方向上之分佈不均,從而實現環境試驗之精度之提高的環境試驗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提供之發明係一種環境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係具有空氣調整空間及配置試樣體之試驗空間,於上述空氣調整空間內設置有送風機及具有加熱功能或冷卻功能中之至少任一者之熱源,且使空氣於空氣調整空間與試驗空間之間循環,而使試驗空間內形成為所需之環境之環境試驗裝置;於空氣調整空間內,自空氣之流動方向上游側朝向下游側依序排列有熱源、送風機,送風機係以使被該送風機吸入之空氣之通過方向與通過熱源之空氣之通過方向交叉之方式設置;於熱源與送風機之間設置有將主要藉由熱源調整溫度之空氣引導至送風機之空氣導入導引件。
再者,此處所謂之「熱源」包含冷熱源或加熱源。
技術方案1所記載之環境試驗裝置係設為在送風機與熱源之間設置有空氣導入導引件,而將通過熱源之空氣引導至送風機之構成。藉此,於環境試驗裝置中,於進行任何試驗之情形時,均可主要使熱源之下游附近之溫濕度調整後之大致一致狀態的空氣流入至該環境試驗裝置之送風機,故而可使該流入空氣之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大致均勻。又,如以上所說明般,即便於在空氣調整空間內且較送風機之吸氣部更靠上方側形成有滯留區域之情形時,於本發明中,亦可藉由空 氣導入導引件以不使送風機吸入該區域之空氣之方式進行限制。因此,可更確實地阻止流入至送風機之空氣之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的產生。即,於本發明中,可使送風機中之噴出空氣之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亦大致均勻,故而試驗空間內之試驗環境之調整變得容易。其結果,能夠以穩定之狀態長期地維持試驗環境。藉此,即便於將本發明之環境試驗裝置用於長期地維持高溫狀態或低溫狀態之恆溫裝置或恆溫恆濕裝置之情形時,亦可確保較高之試驗精度,故而並無使試驗結果之可靠性下降之虞。
又,較理想為包含具備加熱功能之第一熱源、及具備冷卻功能之第二熱源。於包含兩者之情形時,較理想為於第二熱源之下游側設置有第一熱源。
於上文已經進行了說明,此種環境試驗裝置於高溫試驗運轉中係以如下方式進行控制,即,將加熱器調整(比例控制或接通/斷開控制)為特定之輸出,藉由送風機於試驗空間與空氣調整空間之間形成循環空氣,而將試驗空間之氛圍溫度維持於目標溫度。另一方面,於低溫試驗運轉中係以如下方式進行控制,即,使冷卻器斷續地運轉,並且將加熱器調整(比例控制或接通/斷開控制)為特定之輸出,藉由送風機於試驗空間與空氣調整空間之間形成循環空氣,而將試驗空間之氛圍溫度維持於目標溫度。
即,在此種環境試驗裝置中,於高溫試驗運轉與低溫試驗運轉中之任一情形時,均驅動加熱器。
根據上述環境試驗裝置,設為將通過加熱器等第一熱源之空氣引導至送風機之構成。藉此,位於第一熱源之下游附近且已經完成溫濕度調整、溫濕度大致一致之狀態之空氣流入至送風機。因此,可使該流入空氣之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大致均勻。
進而,於本發明中,設為如下構成,即,於以使被該送風機吸 入之空氣之通過方向與通過熱源之空氣之通過方向交叉之方式設置送風機之後,設置空氣導入導引件,故而不會導致環境試驗裝置之大型化。
對其理由進行簡單說明。
於環境試驗裝置中,使用馬達作為送風機之驅動源。一般而言,存在馬達因被暴露於高溫或急遽之溫度變化等而產生異常之情況。因此,於環境試驗裝置中,避免將馬達配置於試驗空間內或空氣調整空間內。因此,通常,於環境試驗裝置中,與軸流型相比更多地使用離心型之送風機。離心型之送風機為自軸心方向吸氣並朝旋轉方向噴出之構造。即,離心型之送風機為空氣之吸入方向與噴出方向交叉之構造。而且,作為送風機之驅動源之馬達一般配設於軸心方向。鑒於此種情況,自先前以來,送風機係以如下方式設置,即,將馬達配置於空氣調整空間之外部,使被送風機吸入之空氣之通過方向與通過熱源之空氣之通過方向交叉。又,若以該姿勢進行設置,則可防止由熱引起之馬達之異常之產生,並且不會使環境試驗裝置於所需程度以上大型化。
因此,於本發明中,將送風機之設置姿勢設為與先前之姿勢相同,並且設置有空氣導入導引件,故而可將環境試驗裝置維持於與先前之環境試驗裝置大致相同之大小,並且可期待新的作用效果。
建議上述空氣導入導引件於以空氣之流動方向為基準之上游側具有流入開口,且該流入開口係以朝向上述熱源而開口之方式形成。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空氣導入導引件之流入開口係以朝向熱源開口之方式配置,故而可更有效地使送風機取入通過熱源後之空氣。換言之,由於空氣導入導引件之流入開口位於空氣流入至送風機之部分(吸氣部)之延長線上,故而可將流入開口視為送風機之吸氣部,從而可將熱源之下游附近之空氣確實地取入至送風機內。
較理想為上述流入開口係以位於使上述熱源朝向該流入開口而投影之投影面內之方式配置。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空氣導入導引件之流入開口係以位於使熱源朝向該流入開口而投影之投影面內之方式配置,故而可更有效地使送風機取入通過熱源後之空氣。
較理想為上述送風機係具有吸氣口、且自該吸氣口吸入空氣者,上述空氣導入導引件包括圍繞上述吸氣口之周圍中之存在上述熱源之方向以外之部分的圍繞壁、以及將空氣引導至該圍繞壁內之流入開口。
根據上述構成,藉由圍繞送風機之吸氣口之周圍中之存在熱源之方向以外之部分的圍繞壁而形成將空氣引導至吸氣口之空氣導入導引件,從而可經由流入開口將空氣引導至圍繞壁內。因此,可確實地將通過流入開口之空氣取入至送風機內。換言之,根據本發明,可防止空氣自流入開口以外之部位流入至圍繞壁內,故而可更確實地抑制被取入至送風機之空氣之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
又,於上述空氣調整空間內,上述熱源可為於與空氣之流通方向正交之方向上所佔據之面積小於上述空氣調整空間於與上述空氣之流通方向正交之方向上所佔據之面積者。
一般而言,於環境試驗裝置中,加熱器之尺寸(外形)係採用小於冷卻器之尺寸(外形)者。又,普通流體會根據流路阻抗之關係,而欲沿阻抗較小之路徑前進。因此,通過冷卻器之空氣以繞開加熱器之方式流動,由此成為產生送風機中之空氣之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的原因之一。
若採用本發明之構成,則即便為可沿著繞開熱源之路徑前進而流入至送風機之構成,亦可藉由空氣導入導引件將熱源之下游附近之空氣取入至送風機內。即,可不實施既存之環境試驗裝置中之機器構 成或空氣調整空間等之設計變更等,而將熱源之下游附近之空氣吸入至送風機。據此,無製造成本大幅度地增大之虞。
較理想為上述熱源具有第一熱源與第二熱源,於上述空氣調整空間內,自空氣之流動方向上游側起依序排列有上述第二熱源、上述第一熱源、送風機,上述第一熱源於與上述空氣之流通方向正交之方向上所佔據之面積小於上述第二熱源於與上述空氣之流通方向正交之方向上所佔據之面積。
根據上述構成,即便為通過第二熱源之空氣可沿著繞開第一熱源之路徑而流入至送風機之構成,亦可藉由空氣導入導引件將第二熱源之下游附近之空氣取入至送風機內。
本發明之環境試驗裝置較理想為上述第一熱源為加熱器,上述第二熱源為冷卻器。
作為更具體之構成,考慮有如下構成:其係具有空氣調整空間及配置試樣體之試驗空間,具有連通空氣調整空間與試驗空間之空氣導入開口及空氣排出開口,於上述空氣調整空間內設置有具有吸氣口及噴出口之送風機、具備加熱功能之第一熱源、以及具備冷卻功能之第二熱源,且使空氣於空氣調整空間與試驗空間之間循環,而使試驗空間內形成為所需環境之環境試驗裝置;於空氣調整空間之空氣流動方向之下游側設置有阻塞壁,而成為圍堰構造;於空氣導入開口與阻塞壁之間依序設置有第二熱源、第一熱源、及送風機之吸氣口,送風機之吸氣口係以與空氣之流動方向交叉之朝向開口,自空氣導入開口被導入至空氣調整空間之空氣係通過第二熱源及第一熱源而自吸氣口被送風機抽吸並排出至空氣排出開口 側;且該環境試驗裝置設置有空氣導入導引件,該空氣導入導引件阻斷空氣自形成於上述吸氣口與阻塞壁之間之空間朝向吸氣口之流動。
進而,較理想為上述空氣導入導引件具有圍繞上述吸氣口之周圍中之存在上述第一熱源之方向以外之部分的圍繞壁、以及將空氣引導至該圍繞壁內之流入開口,且為朝向上述第一熱源側而擴展之形狀;上述第一熱源於與上述空氣之流通方向正交之方向上所佔據之面積小於上述第二熱源於與上述空氣之流通方向正交之方向上所佔據之面積;上述流入開口係以位於使上述第一熱源朝向該流入開口而投影之投影面內之方式配置。
較理想為上述送風機具有噴出空氣之噴出口,且於噴出口之附近設置有成為空氣之流通阻抗之阻抗體。
根據上述構成,可藉由阻抗體限制自噴出口噴出之空氣之流動,從而調整因送風機之旋轉散熱片而可能導致產生之噴出流量之偏差。藉此,可使自送風機噴出且朝向試驗空間內之空氣之流量大致均勻地分散,故而可使試驗空間內無時差地且有效率地達到所需之試驗環境。結果可實現試驗精度之提高。
較理想為上述送風機為多翼型風扇,上述阻抗體係設置於上述風扇之旋轉方向側。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將阻抗體設置於送風機之旋轉方向側,故而可使自送風機噴出之空氣之流量分散。藉此,可更確實地使自送風機噴出之空氣均勻地分散。
較理想為於第一熱源與第二熱源之間設置有將空氣引導至第一熱源之導引構件。
上述空氣導入導引件較理想為朝向熱源擴展之形狀。
較理想為流入開口之與空氣之流通方向正交之方向的長度l為第一熱源之與空氣之流通方向正交之方向之長度L的1/2以上且2/2以下。
較理想為阻抗體為立設之板,且該板朝向噴出口之方向。
本發明之環境試驗裝置在送風機與加熱器之間設置空氣導入導引件,藉由空氣導入導引件可將通過加熱器之空氣引導至送風機。因此,可抑制自送風機噴出之空氣之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藉此,可穩定地且高精度地維持試驗空間內之試驗環境,故而可獲得可靠性較高之試驗結果。
1‧‧‧環境試驗裝置
2‧‧‧殼體
3‧‧‧隔熱材料
4‧‧‧間隔壁
5‧‧‧恆溫恆濕槽
6‧‧‧試驗室(試驗空間)
7‧‧‧空氣調整用通路(空氣調整空間)
8‧‧‧空氣導入導引件
9‧‧‧空氣導入開口
10‧‧‧冷卻裝置
11、51、52、55‧‧‧阻抗板(阻抗體)
12、38、39、48‧‧‧導入流路形成構件
14‧‧‧加濕器
15‧‧‧蒸發器(冷卻器、第二熱源)
16‧‧‧阻塞壁
17‧‧‧開口
19‧‧‧空氣排出開口
21、47‧‧‧流路形成部
22‧‧‧安裝部
23‧‧‧室內溫度檢測機構
24‧‧‧室內濕度檢測機構
25、50‧‧‧流入開口
26、101‧‧‧加熱器(第一熱源)
27、100‧‧‧送風機
28‧‧‧旋轉散熱片
30‧‧‧蒸發皿
31‧‧‧電加熱器
32‧‧‧圍繞空間
33‧‧‧外廓構件
34‧‧‧導向板
35、102‧‧‧吸氣口
36‧‧‧噴出口
37、38‧‧‧傾斜壁
40‧‧‧連結壁
41‧‧‧板部本體
42‧‧‧輪廓邊
43‧‧‧貫通孔
45‧‧‧阻抗部
46‧‧‧固定部
49‧‧‧連通開口
53‧‧‧吊設構件
56‧‧‧阻抗體
57‧‧‧狹縫
110‧‧‧滯留區域
H、h‧‧‧距離
L、l‧‧‧長度
P1、P2、P3‧‧‧間隙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環境試驗裝置之概念圖。
圖2係表示圖1之環境試驗裝置之內部中之主要部分之實體的立體圖。
圖3係表示導入流路形成構件之立體圖。
圖4係表示導入流路形成構件之前視圖。
圖5係表示環境試驗裝置內部中之送風機與其周邊機器及構件之位置關係之說明圖。
圖6係表示環境試驗裝置內部中之空氣之流動之概念圖。
圖7係著眼於送風機之上下游之空氣之流動的概念圖。
圖8係著眼於送風機之下游側中之空氣之流動的概念圖。
圖9係表示導入流路形成構件之變化例之立體圖。(彎曲形狀)
圖10係表示導入流路形成構件之變化例之立體圖。(三角形狀)
圖11係表示導入流路形成構件之另一變化例之立體圖。(流入開口擴展)
圖12係表示導入流路形成構件之又一變化例之立體圖。
圖13係表示阻抗板之變化例之立體圖。(傾斜)
圖14係表示阻抗板之變化例之說明圖。(吊設)
圖15係表示阻抗板之變化例之說明圖。(彎曲狀)
圖16係表示阻抗體之變化例之說明圖。(狹縫狀)
圖17係著眼於先前之環境試驗裝置中之送風機之上下游之空氣之流動的概念圖。(陰影部:滯留區域)
以下,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環境試驗裝置1進行說明。
首先,對本實施形態之環境試驗裝置1之基本構成進行說明。
圖1所示之環境試驗裝置1係具有利用隔熱材料3覆蓋周圍之殼體2之所謂恆溫恆濕裝置。即,殼體2係構成恆溫恆濕槽5者,且藉由間隔壁4將內部劃分成試驗室(試驗空間)6與空氣調整用通路(空氣調整空間)7。而且,於恆溫恆濕槽5內之上部側與下部側設置有連通試驗室6與空氣調整用通路7之上部側之空氣排出開口19、下部側之空氣導入開口9。
空氣導入開口9及空氣排出開口19均為自正面側觀察時於水平方向上較長之長方形之開口。
試驗室6係於進行環境試驗時配置成為試樣之機器或零件等之空間。於試驗室6中設置有檢測該空間之溫度之室內溫度檢測機構23、及檢測該空間之相對濕度之室內濕度檢測機構24。室內溫度檢測機構23係例如先前公知之熱電偶或熱敏電阻等溫度感測器。另一方面,室內濕度檢測機構24係例如先前公知之濕度感測器。
空氣調整用通路7係生成所需之溫度或濕度之空氣之部分。於空氣調整用通路7中,自下部側(空氣之流動方向上游側)起依序配置有 加濕器14、蒸發器(第二熱源)15、加熱器(第一熱源)26、送風機27。
加濕器14係包含蒸發皿30及先前公知之電加熱器31,且藉由電加熱器31使儲存於蒸發皿30內之開水和水蒸發者。
蒸發器(冷卻器)15係公知之冷卻裝置10之一部分,且係為了擔當制冷循環之一部分而發揮功能者。即,蒸發器15係於內部使相變之冷媒流通,而可使冷卻能力與表面溫度發生變化者。
加熱器26係先前公知之電加熱器,且係對通過空氣調整用通路7之空氣進行加熱者。
送風機27係先前公知之離心送風機,且係包含旋轉散熱片28及內置有旋轉散熱片28之外廓構件33,自旋轉散熱片28之軸心方向吸入空氣,並將空氣向旋轉方向噴出者。即,送風機27於外廓構件33具有吸氣口35及噴出口36。吸氣口35形成於外廓構件33且與旋轉散熱片28之旋轉軸正交之側面。噴出口36形成於沿旋轉散熱片28之旋轉方向之面。
又,於空氣調整用通路7中,在較送風機27更上部側(空氣之流動方向下游側)設置有阻塞壁16。阻塞壁16係具有於特定位置上形成之貫通於構件厚度方向之開口17,且僅容許空氣自開口17通過之空氣流通限制構件。即,阻塞壁16可藉由使送風機27之噴出口36連通於開口17,而將自送風機27噴出之空氣送至試驗室6側。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阻塞壁16之開口17之開口形狀大致為方形狀,該開口17之開口尺寸為與送風機27之噴出口36之開口尺寸大致相同的大小。
本實施形態中所採用之空氣調整用通路7中,由於在末端部分設置有阻塞壁16,故而空氣流動方向之下游側成為圍堰構造,形成空氣停滯之滯留區域110。
繼而,對本實施形態之環境試驗裝置1之特徵性構成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環境試驗裝置1為了抑制自送風機27噴出之空氣之 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而於較送風機27之吸氣口35更靠空氣之流動方向上游側設置有空氣導入導引件8。進而,為了抑制試驗室6內之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並且實現溫濕度調整之容易化,而於較送風機27之噴出口36更靠空氣之流動方向下游側設置有阻抗板11。
如圖1所示,空氣導入導引件8係設置於加熱器26與送風機27之間,限制流入至送風機27之空氣者。即,空氣導入導引件8係主要發揮用以將通過加熱器26之空氣導入至送風機27之輔助流路之功能的構件。而且,如圖2所示,空氣導入導引件8係由安裝於送風機27之導入流路形成構件12形成。
如圖3及圖4所示,導入流路形成構件12之外觀大致為梯形狀,且包括流路形成部21與安裝部22。如圖2所示,流路形成部21係圍繞送風機27之吸氣口35之部分,且係藉由對具有特定寬度(圖3之深度方向之長度)之金屬構件進行彎折加工而形成者。即,流路形成部21包括2個傾斜壁(圍繞壁)37、38、及連接該等2個傾斜壁37、38之連結壁(圍繞壁)40。而且,2個傾斜壁37、38分別配置於連結壁40之端部。該等傾斜壁37、38自連結壁40之端部向該連結壁40之同一面側延伸,並且以如隨著朝向遠離該連結壁40之面之方向使傾斜壁37、38彼此互相背離之傾斜方向配置。即,流路形成部21藉由傾斜壁37、38與連結壁40而形成圍繞空間32。又,流路形成部21具有開放部(流入開口)25,該開放部(流入開口)25形成於連結壁40之與上述面相對向之側且傾斜壁37、38最大程度背離之端部彼此之間。
而且,空氣導入導引件8係如上所述般以如傾斜壁37、38彼此互相背離之傾斜方向配置者,且為朝向加熱器26側而擴展之形狀。
安裝部22係有助於向送風機27安裝之部分。安裝部22係配置於以導入流路形成構件12之梯形為基準之外側,且以跨及2個傾斜壁37、38與連結壁40之方式而設置之部分。具體而言,安裝部22具有以 相對於流路形成部21大致正交之方式配置之板部本體41,且板部本體41係以跨及2個傾斜壁37、38與連結壁40之方式配置。於本實施形態中,板部本體41係以跨及2個傾斜壁37、38之一部分與連結壁40整體之方式配置。板部本體41於背離流路形成部21之位置具有輪廓邊42,該輪廓邊42係形成為曲線狀。具體而言,輪廓邊42係作為半徑r(例如,與連結壁40之長度同等或較其略長之長度)之圓之一部分的圓弧。而且,於板部本體41之3個部位設置有供貫通於構件厚度方向之螺釘等緊固機構插通之貫通孔43。
如圖2所示,阻抗板11係具有特定大小之方形狀之板體,且係使自送風機27噴出之空氣之流量分佈之偏差變得均勻者。即,阻抗板11包括阻抗部45及自該阻抗部45之端部朝大致正交之方向彎曲之固定部46。
其次,對環境試驗裝置1內之機器及構件等之位置關係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環境試驗裝置1係如上所述般藉由設置於恆溫恆濕槽5內之間隔壁4而劃分成試驗室6與空氣調整用通路7。即,試驗室6與空氣調整用通路7係以間隔壁4為邊界之鄰接關係。又,試驗室6與空氣調整用通路7藉由設置於間隔壁4之上下之上部側之空氣排出開口19、下部側之空氣導入開口9而亦為連通之關係。
而且,於空氣調整用通路7內,自空氣之流動方向上游側(圖1之下部側)起依序設置有加濕器14、蒸發器15、加熱器26、送風機27。又,於較送風機27之吸氣口35進而更靠下游側有阻塞壁16,從而較吸氣口35更靠前端成為圍堰構造。
而且,各機器係設為如下配置,即,於空氣調整用通路7內分別隔開固定之間隔而呈串列狀排列。更具體而言,加濕器14係以位於空氣調整用通路7之底部之大致中央之方式固定。蒸發器15係以大致全 部屬於將加濕器14向鉛垂上方投影時所形成之投影區域之方式固定。加熱器26係以大致全部屬於將加濕器14向鉛垂上方投影時所形成之投影區域、且大致屬於將蒸發器15向鉛垂上方投影時所形成之投影區域之方式固定(其剩餘部分脫離蒸發器15之投影區域)。送風機27係以如下方式固定於殼體2,即,外廓構件33大致全部屬於將加濕器14向鉛垂上方投影時所形成之投影區域,且大致全部屬於將蒸發器15向鉛垂上方投影時所形成之投影區域,並且一部分屬於將加熱器26向鉛垂上方投影時所形成之投影區域,且剩餘部分脫離該區域。
又,為了使加濕器14、蒸發器15、加熱器26、送風機27之位置關係更加明確化,而基於設置姿勢下之鉛垂方向之投影區域之大小,附帶對本實施形態中之各機器之相對尺寸進行說明。於尺寸方面,加濕器14最大,且按照蒸發器15、加熱器26、送風機27之外廓構件33之順序變小。換言之,關於空氣調整用通路7之內壁與各機器之間隙P,於蒸發器15之位置處最小(間隙P1),按照加熱器26之位置(間隙P2)、送風機27之外廓構件33之位置(間隙P3)之順序變大。而且,於本實施形態中,以如下方式配置各機器:在蒸發器15與間隔壁4之間形成間隙P1,在加熱器26與殼體2之間形成間隙P2,在送風機27之外廓構件33與間隔壁4之間形成間隙P3。因此,於空氣調整用通路7中,蒸發器15存在未覆蓋加濕器14之部分。又,加熱器26存在未覆蓋蒸發器15之部分。又,送風機27存在未覆蓋加熱器26之部分。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設置有導向板34,以便使通過蒸發器15之空氣無法流入至間隙P2。即,如圖1所示,導向板34係自蒸發器15之殼體2側端部跨及加熱器26之下側端部而配置。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利用間隙P3作為對送風機27導入空氣之主要流路。即,送風機27係以使吸氣口35朝向間隙P3開口之姿勢設置。
而且,以圍繞送風機27之吸氣口35之方式設置有空氣導入導引件8。即,如圖1所示,導入流路形成構件12係配置在形成於送風機27之外廓構件33與間隔壁4之間之間隙P3,且經由安裝部22而固定於送風機27。更具體而言,導入流路形成構件12係以如下姿勢固定於送風機27,即,以使與流路形成部21中之安裝部22所位於之端部相對向之端部(以下,亦簡稱為突端側端部)與間隔壁4相對向之方式配置。此時,於流路形成部21之突端側端部與間隔壁4之間形成有固定之間隙。即,流路形成部21之圍繞空間32除了由傾斜壁37、38與連結壁40圍繞以外,亦由送風機27之外廓構件33圍繞。
又,如圖1、2、5所示,流路形成部21係於將連結壁40設為與空氣調整用通路7之底面大致平行之姿勢之狀態下,配置於加熱器26之鉛垂上方之位置。又,配置為使流路形成部21之流入開口25整體位於加熱器26之正上方。具體而言,流路形成部21係配置為使於流入開口25之長度方向上延伸之全長與於加熱器26之長度方向上延伸之特定範圍1(於本實施形態中,為包含長度方向中央在內之全長L之約1/2~2/3倍左右)的鉛垂方向投影區域重疊。
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空氣導入導引件8係如下配置:可自流入開口25將加熱器26上部之空氣導入至圍繞空間32內,並將該空氣沿著流路形成部21與送風機27之外廓構件33引導至送風機27之吸氣口35。
又,於送風機27之上部配置有阻塞壁16。即,阻塞壁16係設為如下配置:使貫通於構件厚度方向之開口17為如於空氣調整用通路7之上下方向上連通之姿勢,而使該開口17與送風機27之噴出口36連通。
又,於阻塞壁16之上表面側且開口17之附近安裝有成為空氣之流通阻抗之阻抗板11。阻抗板11係設為相對於阻塞壁16直立之姿勢, 且以沿開口17之緣端部之方式配置固定部46而固定。具體而言,阻抗板11係安裝於自送風機27噴出之空氣之噴出流量較多之位置、且阻斷該一部分空氣之噴出方向之位置。更具體而言,於本實施形態中,阻抗板11於安裝姿勢下,朝向送風機27之噴出口36側,且高度方向突端部抵接於空氣調整用通路7之頂部。又,阻抗板11沿著開口17之緣端部自略微背離間隔壁4之位置延伸直至卡於噴出口36之一部分。即,阻抗板11為如下配置:可使於自阻塞壁16至空氣調整用通路7之頂面為止之高度方向上分散之空氣反射,且可使於自間隔壁4起與殼體2之壁面之空氣調整用通路7之深度方向(圖1之左右方向)上分散之空氣的一部分反射。
其次,對本實施形態之環境試驗裝置1之基本動作進行說明。
於本實施形態之環境試驗裝置1中,藉由送風機27使恆溫恆濕槽5內之空氣循環,而於試驗室6內製造所需之環境。即,恆溫恆濕槽5內之空氣係藉由送風機27而自間隔壁4之下部側之空氣導入開口9吸入至空氣調整用通路7側,並朝向鉛垂上方通過空氣調整用通路7。繼而,被導入至送風機27之吸氣口35並自噴出口36排出,進而自間隔壁4之上部側之空氣排出開口19噴出至試驗室6側。
若進行更詳細之說明,則當啟動送風機27時,如圖6所示,空氣調整用通路7內之空氣被吸入至送風機27之吸氣口35,並自噴出口36噴出。繼而,自送風機27噴出之空氣自間隔壁4之上部側之空氣排出開口19被送出至試驗室6側。藉此,以沿試驗室6內之壁面之方式形成空氣之流動。繼而,到達至間隔壁4之下部側之空氣導入開口9之空氣再次被導入至空氣調整用通路7內。於空氣調整用通路7中,如上所述,沿空氣之流動方向依序配置有加濕器14、蒸發器15、加熱器26。因此,被導入至空氣調整用通路7之空氣視需要由加濕器14加濕,於通過蒸發器15後,流動至加熱器26側。
再者,環境試驗裝置1藉由室內溫度檢測機構23與室內濕度檢測機構24監視試驗室6內之現狀之溫度(現狀氣溫)與現狀之相對濕度(現狀相對濕度),並基於特定之設定條件控制各機器(加濕器14、蒸發器15、加熱器26、送風機27等)。
繼而,對本實施形態之環境試驗裝置1中之特徵性功能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環境試驗裝置1具有如下功能:於進行上述基本動作時,抑制自送風機27噴出之空氣之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藉此實現試驗室6內之溫濕度調整之容易化,進而,可抑制試驗室6內之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
本實施形態之環境試驗裝置1於送風機27之上游側設置有空氣導入導引件8,限制流入至送風機27之空氣。即,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空氣導入導引件8防止空氣自停滯有空氣之滯留區域向送風機27流動,而將經溫度調整之所需之空氣引導至送風機27。其結果,由於送風機27之吸氣口35虛擬地靠近加熱器26側,故而可將加熱器26附近之空氣引導至送風機27內。具體而言,如圖7所示,藉由設置空氣導入導引件8,而使自吸氣口35至加熱器26為止之距離H縮短為虛擬距離h。更具體而言,使導入流路形成構件12之流入開口25靠近加熱器26,並且使該流入開口25以朝向加熱器26開口之方式朝向下方。藉此,被送風機27之吸氣口35吸入之空氣實質上成為通過流入開口25之空氣,而使送風機27之吸氣口35與加熱器26之距離虛擬性地縮短。而且,結果,可藉由空氣導入導引件8使送風機27中之空氣之抽吸力集中於下方。即,若啟動送風機27,則會如圖7所示般,吸入加熱器26之下游附近、亦即加熱器26之大致正上方之空氣。因此,通過加熱器26之空氣或通過間隙P2而到達至加熱器26之下游附近之空氣以被吸入至空氣導入導引件8內之圍繞空間32之方式流動。尤其是於本實施形 態中,可提高通過加熱器26之空氣之比例。藉此,可大幅地減少被取入至送風機27內之空氣之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
以此方式而取入至送風機27內之空氣係自噴出口36噴出至送風機27之外側。即,自阻塞壁16之開口17主要以偏向旋轉散熱片28之旋轉方向(捲入方向)之流量自送風機27被噴出。具體而言,送風機27之噴出流量於以圖2為基準之右方向(旋轉散熱片28之旋轉方向)較多,於左方向(旋轉散熱片28之逆旋轉方向)較少。然而,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在開口17附近設置有阻抗板11,故而如圖7、8所示,向旋轉散熱片28之旋轉方向流動之空氣之一部分碰撞在阻抗板11上而被彈回至與旋轉散熱片28之旋轉方向相反之方向而流動,僅剩餘之空氣穿過阻抗板11與殼體2之間而向旋轉方向流動。藉此,自送風機27噴出之空氣於空氣調整用通路7之寬度方向(圖8之左右方向)上大致均勻地擴散,而被送出至試驗室6內。即,可將幾乎無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之空氣以大致均勻之流量分佈送至試驗室6內。
藉由以上方法,於本實施形態中,設置空氣導入導引件8,以將到達至加熱器26之下游附近之空氣自送風機27之吸氣口35吸入之方式進行限制,可減少通過吸氣口35之空氣之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因此,可將自送風機27噴出之空氣之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抑制於特定範圍內。即,如以下之表1所示,於具備上述構成之環境試驗裝置1之情形時(實施例),可將自送風機27之噴出口36噴出之空氣之溫度之分佈不均抑制於攝氏1.0度以內(實際上為攝氏0.3度)。另一方面,於不具備空氣導入導引件8之先前之環境試驗裝置之情形時(比較例),自送風機之噴出口噴出之空氣之溫度分佈不均超過攝氏3.0度(實際上為攝氏3.2度)。
[表1]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設置阻抗板11,而可使自送風機27噴出之流量分佈之偏差大致均勻化,故而可抑制試驗室6內之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其結果,容易進行試驗室6內之溫度或濕度調整,進而可穩定地維持試驗環境。藉此,根據本實施形態,可提高試驗精度,從而提高試驗結果之可靠性。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表示了採用導入流路形成構件12呈梯形狀者之構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採用其他形狀之導入流路形成構件。例如,如圖9所示般,亦可為將具有一定寬度之構件彎折成彎曲狀而設為具有曲面之「山」型之導入流路形成構件38。又,如圖10所示般,亦可為呈三角形狀之導入流路形成構件39。
又,導入流路形成構件之安裝部之輪廓邊並不限定於圓弧狀,亦可與導入流路形成構件之形狀相配合而設為梯形狀或曲線狀、三角形狀。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表示了流路形成部21之流入開口25之寬度僅為構件寬度(自間隔壁4至送風機27之外廓構件33為止之長度)左右之構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為使流入開口之寬度較上述實施形態擴寬之構成。例如,可列舉如圖11所示般具有擴展至與加熱器26為相同程度之寬度之流入開口50的流路形成部47。
進而,於本發明中,如圖12所示般,亦可為採用具有流入開口25與連通於送風機27之吸氣口35之連通開口49之盒狀之導入流路形成構件48的構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表示了將阻抗板11以立設於阻塞壁16之方式 固定之構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為使阻抗板11以自殼體2之頂面垂下之方式固定之構成。又,如圖13所示般,亦可使用傾斜之阻抗板51,以使其以固定之角度傾斜之方式固定於阻塞壁16。又,同樣地,亦可將阻抗板5固定於殼體2之頂面。
又,作為另一構成,如圖14所示般,亦可為於殼體2之頂面安裝吊設構件53,以使阻抗板52呈固定之傾斜之方式懸掛於該吊設構件53之構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表示了採用方形狀之阻抗板11之構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如圖15所示般,亦可為採用剖面形狀呈彎曲狀之阻抗板55之構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表示了採用厚度一致之平面狀之阻抗板11之構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如圖16所示般,亦可為採用形成有特定數量之狹縫57之阻抗體56之構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以作為恆溫恆濕裝置而採用之環境試驗裝置1之構成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對於不具有加濕器14之恆溫裝置亦可同樣地應用。又,對於具有其他功能之環境試驗裝置、例如冷熱衝擊試驗裝置等亦可應用。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表示了將空氣調整用通路7配置於試驗室6之側方,而使空氣於高度方向上流動之構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為將空氣調整用通路7配置於試驗室6之上方或下方,而使空氣於水平方向上流動之構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表示了在空氣調整用通路7中,自空氣之流動方向上游側起依序配置有加濕器14、蒸發器15、加熱器26之構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為以自上游側起依序配置有加熱器26、加濕器14、蒸發器15或蒸發器15、加濕器14、加熱器26等任一順序而配置之構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表示了採用於鉛垂方向之投影區域之大小方面,加濕器14最大,且按照蒸發器15、加熱器26之順序變小之機器之構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各機器之大小亦可為任意大小者。即,配置於空氣調整用通路7之各機器可與其等之位置關係或大小無關地期待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
然而,於變更各機器之大小之情形時,較佳為將鉛垂方向之投影區域之大小最小之機器配置於空氣調整用通路7中之最靠近空氣導入導引件8之位置(最下游側)的構成,於此情形時,可獲得特別高之效果。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表示了在空氣調整用通路7中具備蒸發器15及加熱器26之2個熱源之構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為僅具備其中一個熱源之構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表示了空氣導入導引件8之導入流路形成構件12之突端側端部不抵接於間隔壁4之構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為使導入流路形成構件12之突端側端部抵接於間隔壁4之構成。藉此,成為進一步阻斷可形成於較送風機27之吸氣口35更靠上方之滯留區域與將經調整之空氣引導至送風機27之吸氣口35之圍繞空間32的構造,故而可使流入至送風機27之空氣之溫度或濕度之分佈不均進一步均勻化。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表示了為了阻止通過加熱器26與殼體2之間之空氣,而於加熱器26與蒸發器15之間設置有導向板34之構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為未設置有導向板34之構成。
1‧‧‧環境試驗裝置
2‧‧‧殼體
4‧‧‧間隔壁
5‧‧‧恆溫恆濕槽
6‧‧‧試驗室(試驗空間)
7‧‧‧空氣調整用通路(空氣調整空間)
8‧‧‧空氣導入導引件
9‧‧‧空氣導入開口
11‧‧‧阻抗板(阻抗體)
12‧‧‧導入流路形成構件
14‧‧‧加濕器
15‧‧‧蒸發器(冷卻器、第二熱源)
17‧‧‧開口
19‧‧‧空氣排出開口
26‧‧‧加熱器(第一熱源)
27‧‧‧送風機
35‧‧‧吸氣口
36‧‧‧噴出口
45‧‧‧阻抗部
46‧‧‧固定部

Claims (10)

  1. 一種環境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係具有空氣調整空間及配置試樣體之試驗空間,於上述空氣調整空間內設置有送風機及具有加熱功能或冷卻功能中之至少任一種之熱源,且使空氣於空氣調整空間與試驗空間之間循環,而使試驗空間內形成為所需環境之環境試驗裝置;於空氣調整空間內,自空氣之流動方向上游側朝向下游側依序排列有熱源、送風機,送風機係以使被該送風機吸入之空氣之通過方向與通過熱源之空氣之通過方向交叉之方式設置;且於熱源與送風機之間設置有將主要藉由熱源調整溫度之空氣引導至送風機之空氣導入導引件。
  2. 如請求項1之環境試驗裝置,其中上述空氣導入導引件於以空氣之流動方向為基準之上游側具有流入開口,該流入開口係以朝向上述熱源而開口之方式形成。
  3. 如請求項2之環境試驗裝置,其中上述流入開口係以位於使上述熱源朝向該流入開口而投影之投影面內之方式配置。
  4. 如請求項1之環境試驗裝置,其中上述送風機係具有吸氣口、且自該吸氣口吸入空氣者;且上述空氣導入導引件具有圍繞上述吸氣口之周圍中之存在上述熱源之方向以外之部分的圍繞壁、以及將空氣引導至該圍繞壁內之流入開口。
  5. 如請求項1之環境試驗裝置,其中於上述空氣調整空間內,上述熱源於與空氣之流通方向正交之方向上所佔據之面積小於上述空氣調整空間於與上述空氣之流通方向正交之方向上所佔據之 面積。
  6. 如請求項1之環境試驗裝置,其中上述熱源包含第一熱源與第二熱源;於上述空氣調整空間內,自空氣之流動方向上游側起依序排列有上述第二熱源、上述第一熱源、送風機;且上述第一熱源於與上述空氣之流通方向正交之方向上所佔據之面積小於上述第二熱源於與上述空氣之流通方向正交之方向上所佔據之面積。
  7. 一種環境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係具有空氣調整空間及配置試樣體之試驗空間,具有連通空氣調整空間與試驗空間之空氣導入開口及空氣排出開口,於上述空氣調整空間內設置具有吸氣口及噴出口之送風機、具備加熱功能之第一熱源、以及具備冷卻功能之第二熱源,且使空氣於空氣調整空間與試驗空間之間循環,而使試驗空間內形成為所需環境;於空氣調整空間之空氣流動方向之下游側設置有阻塞壁而成為圍堰構造;於空氣導入開口與阻塞壁之間依序設置有第二熱源、第一熱源、及送風機之吸氣口,送風機之吸氣口以與空氣之流動方向交叉之朝向開口,自空氣導入開口被導入至空氣調整空間之空氣係通過第二熱源及第一熱源而自吸氣口被送風機抽吸並排出至空氣排出開口側;且該環境試驗裝置設置有空氣導入導引件,該空氣導入導引件阻斷空氣自形成於上述吸氣口與阻塞壁之間之空間朝向吸氣口之流動。
  8. 如請求項7之環境試驗裝置,其中上述空氣導入導引件具有圍繞上述吸氣口之周圍中之存在上述第一熱源之方向以外之部分的圍繞壁、以及將空氣引導至該圍繞壁內之流入開口,且為朝向上述第一熱源側擴展之形狀;上述第一熱源於與上述空氣之流通方向正交之方向上所佔據之面積小於上述第二熱源於與上述空氣之流通方向正交之方向上所佔據之面積;上述流入開口係以位於使上述第一熱源朝向該流入開口而投影之投影面內之方式配置。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環境試驗裝置,其中上述送風機具有噴出空氣之噴出口,於噴出口之附近設置有成為空氣之流通阻抗之阻抗體。
  10. 如請求項9之環境試驗裝置,其中上述送風機為多翼型風扇;上述阻抗體係設置於風扇之旋轉方向側。
TW102114445A 2012-04-27 2013-04-23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TWI5502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03542A JP5699108B2 (ja) 2012-04-27 2012-04-27 環境試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50766A TW201350766A (zh) 2013-12-16
TWI550238B true TWI550238B (zh) 2016-09-21

Family

ID=49461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4445A TWI550238B (zh) 2012-04-27 2013-04-23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699108B2 (zh)
KR (1) KR101665359B1 (zh)
CN (1) CN103376229B (zh)
TW (1) TWI5502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9790B2 (ja) * 2012-07-30 2015-02-18 エスペック株式会社 環境試験装置
KR101876223B1 (ko) * 2013-12-27 2018-07-10 코웨이 주식회사 가습형 공기청정기
CN105828909B (zh) * 2013-12-27 2018-01-30 豪威株式会社 加湿空气清洁器
CN104128213B (zh) * 2014-08-04 2015-11-18 广州赛宝计量检测中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使气候环境试验设备风速稳定和均匀的装置
CN104132686B (zh) * 2014-08-04 2017-04-19 广州赛宝计量检测中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由液体加热和恒温的温湿度检定箱
JP6657141B2 (ja) * 2017-05-29 2020-03-04 エスペック株式会社 環境試験装置及び熱処理装置
KR102133085B1 (ko) * 2018-06-27 2020-07-13 그린테코 주식회사 단가절감을 위한 자동화 연속형 곤충 대량 생산 시스템
CN110090670B (zh) * 2019-06-05 2024-02-20 江苏拓米洛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顶部吸风式风道结构的环境试验箱
CN111330653A (zh) * 2020-04-02 2020-06-26 上海爱斯佩克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温度均匀性的新型环境试验箱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202305U (zh) * 1985-06-16 1986-05-07 厉焕发 一种空调电冰箱吹风装置
JPH11344432A (ja) * 1998-06-02 1999-12-14 Tabai Espec Corp 引出し式扉を持つ環境試験装置
EP1674018A2 (en) * 2004-12-27 2006-06-28 LG Electronics, Inc. Dust collection unit and vacuum cleaner with the same
US20070039342A1 (en) * 2005-08-19 2007-02-22 Lg Electronics Inc. Monolithic air conditio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57345A (en) * 1977-10-14 1979-05-09 Toshiba Corp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JPS5572736A (en) * 1978-11-27 1980-05-31 Chuo Riken:Kk Humidistat
JPS5959900U (ja) * 1982-10-15 1984-04-19 ヤマト科学株式会社 恒温器
JPS60151013U (ja) * 1984-03-16 1985-10-07 オリオン機械株式会社 恒温恒湿装置
JPS6124928A (ja) * 1984-07-11 1986-02-03 Hitachi Ltd 恒温恒湿装置
JPH04902Y2 (zh) * 1987-05-27 1992-01-13
JPH0185498U (zh) * 1987-11-27 1989-06-06
JP2511205Y2 (ja) * 1989-06-16 1996-09-25 株式会社藤田製作所 バ―ンイン処理装置
JPH0480640A (ja) * 1990-07-23 1992-03-13 Tabai Espec Corp 恒温恒湿器
JPH0482628U (zh) * 1990-11-27 1992-07-17
JP2534312Y2 (ja) * 1992-09-07 1997-04-30 タバイエスペック株式会社 目的とする温度及び(又は)湿度環境を得る装置
JP2901887B2 (ja) * 1994-11-02 1999-06-07 タバイエスペック株式会社 環境試験装置の透視部の結露防止装置
JPH09105768A (ja) * 1995-10-12 1997-04-22 Sony Corp 温湿度試験器
JP4019575B2 (ja) * 1999-11-29 2007-12-1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557533B1 (ja) 2003-12-18 2004-08-25 スガ試験機株式会社 耐候光試験装置
JP2005241487A (ja) * 2004-02-27 2005-09-08 Iwasaki Electric Co Ltd 環境試験装置
JP2005321164A (ja) * 2004-05-11 2005-11-17 Toyobo Co Ltd 温熱環境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JP4647441B2 (ja) * 2005-09-13 2011-03-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4846696B2 (ja) * 2007-11-26 2011-12-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加熱調理器
JP2009216357A (ja) * 2008-03-12 2009-09-24 Nagano Science Kk 恒温槽
JP5135040B2 (ja) 2008-04-17 2013-01-30 エスペック株式会社 断熱パネル及び環境試験装置
JP5180688B2 (ja) * 2008-06-04 2013-04-10 エスペック株式会社 恒温恒湿装置
KR101672910B1 (ko) * 2008-07-22 2016-11-04 에스펙 가부시키가이샤 결로량이 제어 가능한 환경 시험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11163585A (ja) 2010-02-05 2011-08-25 Espec Corp 恒温恒湿装置
JP5456536B2 (ja) * 2010-03-29 2014-04-02 エスペック株式会社 恒温装置
CN201670958U (zh) * 2010-05-26 2010-12-15 浙江鑫业皮革机械有限公司 合成革后处理生产线的预烘装置
CN102168999A (zh) * 2010-12-15 2011-08-31 陈隽 恒温恒湿试验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202305U (zh) * 1985-06-16 1986-05-07 厉焕发 一种空调电冰箱吹风装置
JPH11344432A (ja) * 1998-06-02 1999-12-14 Tabai Espec Corp 引出し式扉を持つ環境試験装置
EP1674018A2 (en) * 2004-12-27 2006-06-28 LG Electronics, Inc. Dust collection unit and vacuum cleaner with the same
US20070039342A1 (en) * 2005-08-19 2007-02-22 Lg Electronics Inc. Monolithic air conditio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65359B1 (ko) 2016-10-24
KR20130121726A (ko) 2013-11-06
JP5699108B2 (ja) 2015-04-08
CN103376229B (zh) 2017-04-26
CN103376229A (zh) 2013-10-30
JP2013231654A (ja) 2013-11-14
TW201350766A (zh) 2013-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0238B (zh)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US10480817B2 (en) Duct-type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KR101315427B1 (ko) 공기조화기
US10006463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6473513B2 (ja) 送風システム
US9765989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11226111B2 (en) Indoor unit
EP3504485B1 (en) Air conditioner
US10655885B2 (en) In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device
EP3333497B1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US20080110192A1 (en) Humidifying apparatus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 same
TWI619914B (zh) 空氣調和裝置
WO2018150928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20070033531A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US9696062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632346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JP7027058B2 (ja) フラップ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壁掛型ルームエアコン室内ユニット
KR20140016162A (ko) 환경 시험 장치
JP6973363B2 (ja) 送風機
KR100787503B1 (ko) 천정형 공기조화기
AU2003264589A1 (en) Hot-air heater
JPS63306350A (ja) 風向変更装置
KR20160098885A (ko) 공기 조화기
KR20160028539A (ko) 항온조
BR112018011599B1 (pt) Aparelho de ar condiciona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