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9632B - 幼兒背負裝置 - Google Patents
幼兒背負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49632B TWI549632B TW102129686A TW102129686A TWI549632B TW I549632 B TWI549632 B TW I549632B TW 102129686 A TW102129686 A TW 102129686A TW 102129686 A TW102129686 A TW 102129686A TW I549632 B TWI549632 B TW I54963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ld
- upright position
- holder
- belt
- seat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6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9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7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022 ve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Ethyl ur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N)=O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2484 Accidental exposure to produc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818 accidental exposure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62 cor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42 deterio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13/00—Baby linen
- A41B13/06—Slip-in bags; Swaddling cloth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3/00—Other nursery furniture
- A47D13/02—Baby-carriers; Carry-cots
- A47D13/025—Baby-carriers; Carry-cots for carrying children in seated posi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3/00—Other nursery furniture
- A47D13/02—Baby-carriers; Carry-co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Buckles (AREA)
- Undergarments, Swaddling Clothes, Handkerchiefs Or Underwear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用於抱持幼兒的幼兒背負裝置的技術。
概言之,人們使用的幼兒背負裝置可有兩種方式來抱持幼兒:一種是躺臥位置的抱持,另一種是直立位置的抱持。在躺臥位置抱持時,幼兒是以水準躺臥的姿勢被抱持,而在直立位置的抱持時,幼兒即是以直立的姿勢被抱持。當幼兒長大時,抱持的方式通常由躺臥位置變換成直立位置的抱持。嬰兒的脖子不夠強壯,不足以將他的頭保持直立,因此通常是以躺臥的姿勢來被抱持。
依前所述,在此即揭示一種幼兒背負裝置,其允許使用者可在躺臥位置抱持與直立位置抱持之間來改變抱持的方式。例如,一種已揭示的幼兒背負裝置包括一直立位置保持座,其用於直立位置的抱持,以及一躺臥位置保持座,其用於躺臥位置抱持,其中於直立位置的抱持僅可使用直立位置保持座,而躺臥位置保持座為可拆卸式地連接到直立位置保持座,用於躺臥位置的抱持(例如請參見日本專利申請案早期公開第2004-181268號)。
慣用的幼兒背負裝置具有勾子,勾附於背面(靠近幼兒側邊的表面)及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側面,以及另有勾子用於勾附在背面(要接觸到直立位置保持座的表面)及躺臥位置保持座的側面。該等勾子在直立位置保
持座連接到直立位置保持座時,以彼此可拆卸式地相扣合。
再者,為了允許使用者將幼兒抱持在直立位置,慣用的幼兒背負裝置包括例如一主背負裝置體及一肩帶。使用者將幼兒置於主背負裝置體中,並使用肩帶將主背負裝置體懸掛在其肩膀上。使用者可使用這種幼兒背負裝置來以兩種不同的直立位置抱持幼兒:一種是背對的姿勢,其中幼兒是面向後面(即面朝向使用者)(面向後前側承載);而另一種為面向前的姿勢,其中幼兒是面向前方(面向前前側承載)。
當幼兒是以面向後的姿勢抱持時,幼兒的重量主要是由幼兒的臀部到主背負裝置體上。因此,主背負裝置體即需要利用一部份(以下稱之為腿部開口部)來穩固地支撐幼兒的臀部,該部份即接觸到幼兒的臀部。較佳者,腿部開口部可將其寬度維持在比一預定的尺寸要寬,藉以保持符合於移動的幼兒,即使是幼兒左右搖晃,亦可舒適地支撐幼兒的臀部。但是,當幼兒以面向前的姿勢被抱持時,大腿內側及其周圍部份即接觸到腿部開口部。大腿內側或其周圍部份之間的間隙會比臀部之間的間隙要窄。如果腿部開口部之寬度對於面向後姿勢抱持與面向前姿勢抱持皆相同,腿部開口部會壓迫到幼兒的大腿內側,並會使得幼兒覺得不舒服。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已經有提出一些結構來調整腿部開口部之寬度。例如,一種揭示的結構包括一緊固件,連接到腿部開口部,當幼兒以面向前的姿勢被抱持時,該緊固件即會使得腿部開口部的寬度變窄。另一種揭示的結構包括配置在腿部開口部內側的一墊部。當幼兒以面向前的姿勢被抱持時,墊部的柔軟性即可降低由腿部開口部施加到幼兒大腿的
壓力。
主背負裝置體另包含位元在上方的一頭部支持。頭部支持是用於支撐幼兒的頭部,並防止幼兒太過向後傾斜。頭部支持為一寬的帶狀構件,而一頭部支撐帶及一緊固件即被連接到其末端。頭部支撐帶藉由緊固件連接到主背負裝置體及肩帶,藉此連接頭部支持到主背負裝置體及肩帶。
慣用具有頭部支持的幼兒背負裝置另包含一頭部支撐蓋體,藉以防止頭部支撐帶與緊固件接觸到幼兒。慣用的頭部支撐蓋體是設置成實質上為平板形狀,並配置在每個頭部支撐帶及緊固件之背面(即幼兒的側面)。另一慣用的頭部支撐蓋體是設置成一管狀。頭部支撐帶及緊固件通過該管形頭部支撐蓋體,並且實質上由頭部支撐蓋體所覆蓋。
再者,在一些已揭示具有上述設計的頭部支持當中,右側長度與左側長度為可調整。特別是該緊固件被設置成一梯扣(ladder lock)。主背負裝置體與頭部支持之間的距離可透過調整頭部支撐帶插入梯扣的距離來進行調整。
再者,習用的直立位置保持座包括一連接帶及用於連結一右側肩帶與一左側肩帶之一帶扣(buckle)。例如,該連接帶可被設置成一帶形的形狀,連接於右側肩帶及左側肩帶其中之一。該帶扣包含一連接於連接帶的自由端的母扣與連接於右側肩帶及左側肩帶中的另一公扣。當該公扣用可拆卸的方式與位元元在連接帶的末端處之母扣相扣合時,右側與左側肩帶即透過連接帶與帶扣彼此結合。在結合狀態下,右側肩帶與左側肩帶
彼此之間保持一固定的距離。因此,肩帶即不容易從使用者的肩膀滑掉,且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裝戴上幼兒背負裝置。再者,因為帶扣被設置成一側帶扣,使用者可以將母扣脫離公扣,藉由操縱配置在帶扣側邊的一操作部份即可解開肩帶。
在連接帶及帶扣上,配有帶扣蓋體,可以覆蓋連接帶與帶扣,並防止連接帶與帶扣碰觸到幼兒。例如,帶扣蓋可被設置成片狀。該片狀帶扣蓋體可以折疊成兩片,而連接帶與帶扣可以置於被折疊的帶扣蓋體之內側,藉此該連接帶與帶扣可以被覆蓋成不會曝露的狀態。再者,該帶扣蓋體具有一緊固件,例如一勾子,以及一表面緊固件連接在其內側表面。該帶扣蓋體可以利用緊固件被固定到該連接帶,而使得帶扣蓋體的末端彼此相固定。
以往當幼兒背負裝置對於幼兒背部還不夠強壯來將他們保持在直立位置時,需要高硬度的幼兒背負裝置來支撐來幼兒的背部。因此,幼兒背負裝置即需要使用一硬構件來提供高硬度,例如在主背負裝置體內設有一硬板。另一方面,對於幼兒的背部已足夠強壯而可以將他們保持在直立位置所用的幼兒背負裝置即不需要使用特別高的硬度來保護幼兒的背部。因此,這種幼兒背負裝置之主背負裝置體即可僅使用軟布料來設置,不需要硬板。
再者,對於使用者非常需要一種幼兒背負裝置,其可讓使用者將幼兒背負裝置折疊成較小的形狀,在使用者外出而不需要使用時便於攜帶。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已揭示一種儲存結構來儲存幼兒背負裝置,其
是設計給幼兒的背部已足夠強壯來支撐在直立位置者。特別是,幼兒背負裝置可以被整合形成具有一袋子,例如腰袋,所以幼兒背負裝置及袋子可以分別位在前側與後側。當使用者利用幼兒背負裝置抱持幼兒時,使用者可將幼兒背負裝置拿出來;當使用者並未使用幼兒背負裝置抱持幼兒時,使用者即反轉該結構而將袋子露在外面,將幼兒背負裝置折疊成小的形狀,並塞入袋子中。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幼兒背負裝置,其可以解決上述習用技術的問題。
為此目的,根據本發明之幼兒背負裝置例如可設置成以下所述。
根據本發明一態樣的幼兒背負裝置具有一保持座,可讓幼兒接觸到保持座的方式來抱持,且該保持座具有一接觸部分,可讓保持座接觸到幼兒,且其中嵌入有一緩衝體,且該緩衝體具有一釋放部,可以釋放該緩衝體的緩衝力。
根據本發明另一態樣的幼兒背負裝置,其具有一直立位置保持座,用於以直立位置抱持幼兒,以及一躺臥位置保持座,用於以躺臥位置抱持幼兒,且該直立位置保持座與該躺臥位置保持座皆可彼此結合及分離,並將該直立位置保持座與該躺臥位置保持座的後側表面彼此接觸,且該躺臥位置保持座具有一第一緊固件,躺臥位置保持座與直立位置保持座之一具有一第二緊固件,可以用可拆卸方式固定於第一緊固件,且該緊固
件與第二緊固件是形成藏在該直立位置保持座之後側面與該躺臥位置保持座之前側面。
根據本發明另一態樣的幼兒背負裝置,其中包括一座主體來抱持幼兒的軀體;一頭部支援,其配置在該座主體之端部,用於支撐幼兒的頭部;肩帶,用於以懸掛的方式來支撐該座主體;以及一連接器,用於連接該頭部支持到該座主體或該肩帶,其中該連接器的前側面實質上被一前側蓋體所覆蓋,而該連接器的一後側面實質上被一後側蓋體所覆蓋。
根據本發明又另一態樣的幼兒背負裝置,其包括一座主體,覆蓋了幼兒的軀體;一對肩帶,其連接到該座主體;一連接帶,用於彼此連接該成對的肩帶;及一結合/分離裝置,使用一可拆卸方式將連接帶連接到肩帶上,其中該幼兒背負裝置另包含一管狀蓋,其環繞了該連接帶,並由該連接帶延伸到該結合/分離裝置,用於環繞該結合/分離裝置上至少一部份,而該蓋即固定在靠近該結合/分離裝置之位置處的連接帶。
根據本發明又另一態樣之幼兒背負裝置,其為用於抱持一幼兒的幼兒背負裝置,其中包括一折疊裝置來容納該幼兒背負裝置,及一儲存裝置,用於將該折疊裝置儲存在幼兒背負裝置的內部,其方式為該折疊裝置可自由地由該儲存裝置中被取出。
1‧‧‧幼兒背負裝置
10‧‧‧直立位置保持座
50‧‧‧躺臥位置保持座
11‧‧‧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座主體
12‧‧‧頭部支持/頭部支持裝置
13‧‧‧肩帶
14‧‧‧連接帶
15‧‧‧側帶
16‧‧‧腿部支持帶
17‧‧‧縫合線
18‧‧‧緊固件
20‧‧‧頭部支撐帶/連接器
21‧‧‧主帶體
22‧‧‧梯扣/長度調整器
23‧‧‧勾子
24‧‧‧環體
25‧‧‧手臂孔
26‧‧‧母扣/第一結合分離單元
26a‧‧‧操作部
27‧‧‧公扣/第二結合分離單元
28‧‧‧梯扣
29‧‧‧結合橡膠
30‧‧‧旋轉扣
31‧‧‧公扣
32‧‧‧母扣
33‧‧‧底部
34‧‧‧舌體
33a‧‧‧環體
33b‧‧‧裂縫
34a‧‧‧操作部
35‧‧‧底部
36‧‧‧插座
35a‧‧‧環體
35b‧‧‧裂縫
36a‧‧‧空間
36b‧‧‧環體
40‧‧‧腿部支撐帶主體
41‧‧‧可拉伸帶
42‧‧‧帶蓋體
43‧‧‧腿孔
51‧‧‧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
52‧‧‧頭部保護
53‧‧‧抱持帶
54‧‧‧帶體結合裝置
54a‧‧‧公勾
54b‧‧‧母勾
55‧‧‧硬板
56‧‧‧發泡件
57‧‧‧包覆織物
58‧‧‧墊部
59‧‧‧襯背織物
55a‧‧‧排氣孔
60‧‧‧切口部
61‧‧‧公勾
62‧‧‧母勾
70‧‧‧帶蓋體
71‧‧‧前側蓋體/第二突出片
72‧‧‧後側蓋體
73‧‧‧縫合線
71a‧‧‧母勾
72a‧‧‧公勾
74‧‧‧空間
75‧‧‧空間
(26a)‧‧‧操作單元
83‧‧‧縫合線
(90,91)‧‧‧儲存部
(26,27)‧‧‧結合/分離裝置
(90a,91a)‧‧‧開口
(80)‧‧‧蓋體
(82)‧‧‧第一織物/薄織物
(81)‧‧‧第二織物
100‧‧‧開口部/接觸部分
101‧‧‧開口部之右側
102‧‧‧開口部之左側
103‧‧‧墊部/緩衝體
104‧‧‧前側織物
105‧‧‧後側織物
106‧‧‧開口/釋放部
107‧‧‧可移動部
108‧‧‧縫合線
107a‧‧‧重量調整部
110‧‧‧連接單元
111,112‧‧‧突出片
111a‧‧‧公勾
112a‧‧‧母勾
113‧‧‧表面緊固件
(120)‧‧‧儲存裝置/儲存單元
(121,151)‧‧‧折疊裝置
(120a)‧‧‧開口
(120b,120c)‧‧‧織物
(131)‧‧‧連接帶/第一帶體/第二帶體
(130)‧‧‧袋體
144‧‧‧固定翼
143‧‧‧固定翼
144a‧‧‧母勾
144b‧‧‧公勾
144c‧‧‧折疊線
145‧‧‧翼環
146‧‧‧固定帶
146a‧‧‧公勾
147‧‧‧網覆部
147b‧‧‧母勾
147a‧‧‧開口
148‧‧‧固定翼
149‧‧‧網狀袋體
149a‧‧‧開口
111a,112a,140a,141a,143a,143b,144a,146a,148a‧‧‧第一緊固件
71a,72a,11a,51a,51b,144b,147b‧‧‧第二緊固件
(152)‧‧‧支持帶
(153)‧‧‧第一緊固件
(263)‧‧‧支持帶
(154)‧‧‧第二緊固件
(133)‧‧‧相連的部分/縫合線
141、143、144、146、148‧‧‧延伸部
132‧‧‧儲存部/儲存單元
122‧‧‧連接器/連接帶
12a‧‧‧儲存裝置
121b‧‧‧繩子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的幼兒背負裝置之立體示意圖;圖2為依據圖1之幼兒背負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3為一躺臥位置抱持的狀態;
圖4為一面向後前置之直立位置抱持的狀態;圖5為一面向前前置之直立位置抱持的狀態;圖6為一正常背負抱持(肩扛)狀態;圖7為交錯帶體的一背負抱持狀態;圖8為依據圖1之直立位置保持座的立體圖;圖9為依據圖1之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前視圖;圖10為依據圖1之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圖11為緊固件處於打開狀態之肩帶的放大前視圖;圖12為緊固件處於關閉狀態之肩帶的放大前視圖;圖13為頭部支撐帶周圍的一部份之放大前視圖;圖14為掀起背側蓋,頭部支撐帶周圍之部份的放大前視圖;圖15為處於解除狀態下,頭部支撐帶周圍的部分放大前視圖;圖16為處於結合狀態下,連接帶周圍的部份放大前視圖;圖17為一旋帶扣之前視圖;圖18為一旋帶扣之底視圖;圖19為旋帶扣於解開狀態的立體圖;圖20為旋帶扣在一預旋轉狀態與一後旋轉狀態之前視圖;圖21為一腿部支撐帶之前視圖;圖22為圖1之躺臥位置保持座的立體圖;圖23為圖1之躺臥位置保持座的前視圖;圖24為圖1之躺臥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圖25為躺臥位置保持座之垂直截面圖;
圖26為最小長度時的頭部支撐帶周圍之部份之前視圖;圖27為最大長度時的頭部支撐帶周圍之部份之前視圖;圖28為處於解開狀態時,連接帶周圍部份之放大前視圖;圖29為當連接帶蓋體被收攏時,連接帶周圍部份之放大前視圖;圖30為位於儲存裝置中央的連接帶周圍部份之放大前視圖;圖31為處於完全儲存狀態下,連接帶周圍部份之放大前視圖;圖32為腿部開口部周圍之一部份的放大後視圖;圖33為沿著圖32之線A-A的垂直截面圖;圖34為處於變形狀態下,腿部開口部周圍部份之放大後視圖;圖35為沿著圖34之B-B線的垂直截面圖;圖36為可移動部周圍部份的放大上視圖;圖37為處於變形狀態下,可移動部周圍部份之放大上視圖;圖38為重量調整部周圍部份的放大後視圖;圖39為習用幼兒背負裝置之腿部開口部周圍部份之示意圖;圖40為根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腿部開口部周圍部份的示意圖;圖41為在一頭部(head portion)中的固定結構之前視圖;圖42為處於結合狀態下,帶體結合裝置(strap combiner)周圍部份之放大立體圖;圖43為處於非結合狀態下,帶體結合裝置周圍部份之放大立體圖;圖44為存放有一儲存袋(storage bag)之口袋(pocket)周圍部分之放大前視圖;圖45為直立位置保持座中,將儲存袋由口袋取出的狀態之前視圖;
圖46為直立位置保持座之前視圖,所示為直立位置保持座之存放過程;圖47為直立位置保持座之前視圖,所示為在圖46中直立位置保持座之存放過程的後續;圖48為直立位置保持座之前視圖,所示為在圖47中直立位置保持座之存放過程的後續;圖49為直立位置保持座在完成其存放過程之後的前視圖;圖50為連接到一幼兒車的提手杆之儲存袋的立體圖;圖51為連接到一袋子的提手之儲存袋的立體圖;圖52為沿著圖44之線C-C的垂直截面圖;圖53為連接帶的一變化實施例的放大前視圖;圖54為連接帶如何由圖53中所示狀態做存放;圖55為圖53之連接帶處於完成存放的狀態;圖56為連接帶的另一變化實施例的放大前視圖;圖57為圖56之連接帶處於完全收納儲存的狀態;圖58為一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之垂直截面圖,所示為連接一前側織物及一後側織物之一部份的變化實施例;圖59為根據一結合/分離裝置結構的第一變化實施例的一躺臥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圖60為根據一結合/分離裝置結構的第二變化實施例的一躺臥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圖61為根據一結合/分離裝置結構第二變化實施例的一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
圖62為根據一結合/分離裝置結構的第三變化實施例的一躺臥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圖63為根據一結合/分離裝置結構的第四變化實施例的一躺臥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圖64為根據一結合/分離裝置結構第四變化實施例的一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圖65為根據一結合/分離裝置結構的第五變化實施例的一躺臥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圖66為根據一結合/分離裝置結構第五變化實施例的一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圖67為根據一結合/分離裝置結構的第六變化實施例的一躺臥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圖68為根據一結合/分離裝置結構第六變化實施例的一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前視圖;圖69為根據一結合/分離裝置結構第七變化實施例的一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前視圖;圖70為當取出儲存袋時,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前視圖,其所示為折疊裝置結構的變化實施例;圖71為直立位置保持座之前視圖,所示為直立位置保持座之存放過程;圖72為直立位置保持座之前視圖,所示為在圖71中直立位置保持座之存放過程的後續;圖73為直立位置保持座之前視圖,所示為在圖72中直立位置保持座
之存放過程的後續;圖74為直立位置保持座之前視圖,所示為在圖73中直立位置保持座之存放過程的後續;圖75為直立位置保持座之前視圖,所示為在圖74中直立位置保持座之存放過程的後續;圖76為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前視圖,所示為具有一固定帶之折疊裝置結構的變化實施例;圖77為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前視圖,所示為具有固定帶之折疊裝置結構的變化實施例處於一折疊完成的狀態;圖78為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前視圖,所示為具有固定帶之折疊裝置結構的另一變化實施例;圖79為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前視圖,所示為具有固定帶之折疊裝置結構的另一變化實施例處於一折疊完成的狀態;圖80為具有扣子及勾子的折疊裝置結構之另一變化實施例的前視圖;以及圖81為處於折疊完成狀態,具有扣子及勾子的折疊裝置結構之又另一變化實施例的前視圖。
根據本發明之幼兒背負裝置,其範例性具體實施例將在以下參照所附圖面進行說明。但是,其應注意到本發明並不限於這些具體實施例。首先,將說明該幼兒背負裝置的基本結構,然後是該幼兒背負裝置之每個部份的細部結構說明。最後,將說明該具體實施例的變化。
幼兒背負裝置的基本結構
首先,將說明該幼兒背負裝置的基本結構。圖1為該幼兒背負裝置的概觀立體圖,以及圖2為該幼兒背負裝置之分解立體圖。一幼兒背負裝置1為用於抱持一幼兒的抱持裝置。幼兒背負裝置1包括一直立位置保持座10,可讓使用者(例如幼兒的母親或父親)穿戴,以及一躺臥位置保持座50,其是可拆卸式地連接到該直立位置保持座10。在以下的說明中,如果未另外說明的話,圖1中的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將分別稱之為向右方向、向前方向及向上方向。與其相對的方向將分別稱之為向左方向、向後方向及向下方向。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一表面與該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一表面將放置成彼此接觸,而將稱之為後側表面,而相對於該後側表面之表面將稱之為前側面。如有必要,垂直方向與水準方向將分別稱之為縱向與橫向。
幼兒背負裝置1的使用者可用多種方式抱持幼兒。該等抱持方式主要地可分成三種,即「躺臥位置保持」、「直立位置抱持」及「後側背負」(肩扛)。「直立位置抱持」可另分成「面向前抱持」與「面向後抱持」。「後側背負」另分成「正常後側背負」與「帶體交錯之後側背負」。總之,使用者可用五種不同方式抱持幼兒。該使用者可根據他/或她的需求,選擇五種抱持方式其中之一來抱持幼兒。
特別是當該使用者以「躺臥位置保持」的方式抱持幼兒時,幼兒是以躺臥的姿勢被抱持,且實質上會在使用者之前水準地拉伸腳部,如圖3所示。當使用者以「直立位置抱持」的方式抱持幼兒時,幼兒實質
上是在使用者之前垂直直立地被抱持。另外,在「面向後直立位置抱持」中,幼兒是面向後地被抱持(朝向使用者),如圖4所示,而在「面向前直立位置抱持」當中,幼兒是面向前地被抱持,如圖5所示。在「後側背負」當中,使用者將幼兒扛在他/她的背上,而幼兒實質上為垂直直立。再者,於「正常後側背負」當中,使用者將使用如圖6所示稍後所述的一對肩帶,即右側肩帶與左側肩帶(未示於圖6)彼此並不會相交,而在「交錯帶體之後側背負」當中,使用者可將肩帶放置成彼此相交錯,如圖7所示。
概言之,幼兒在出生之後一直到數個月,因為脖子不夠強壯,並不能夠將頭部保持直立。因此,幼兒是以躺臥的姿勢被抱持。當幼兒的脖子足夠強壯時,幼兒即可用直立的姿勢被抱持。當使用者使用該具體實施例的幼兒背負裝置1時,使用者僅有在當他/她以幼兒躺臥姿勢抱持幼兒時,才將躺臥位置保持座50連接到該直立位置保持座10,而稍後他/她可移除該躺臥位置保持座50,並單獨使用直立位置保持座10。因此,該幼兒背負裝置1具有多功能性,並且便於使用。
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基本結構
以下將說明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基本結構。圖8為該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立體圖,圖9為該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前視圖,而圖10為該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後視圖。該直立位置保持座10主要包括一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一頭部支持12、肩帶13、連接帶14、側帶15及腿部支持帶16。頭部支持12、肩帶13、連接帶14、側帶15及腿部支援帶16每個皆連接到該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
該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形成一容納面以容納該躺臥位置保持座50,同時亦被形成一抱持面來直接支撐幼兒。該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為該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基本結構件。只要該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滿足上述的功能,該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可以被設置成任何的形狀。該具體實施例的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概略形成為一拉長形,且實質上為平板狀的形狀。該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長度實質上是對應於由幼兒的脖子延伸到胯部的長度,而其寬度實質上是對應於幼兒的軀體的寬度。較佳者,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具有足夠的彈性以搭配幼兒抱持方式的改變,並跟隨幼兒的移動。例如,該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包括像是氨基鉀酸酯材料的墊部(cushiony member),且該墊部之前側面及後側面分別覆蓋有一包覆織物,以及一襯背織物(該墊部、包覆織物及襯背織物並未顯示於圖8到圖10)。對應於幼兒身體的上半部的包覆織物及襯背織物是以具有良好透氣特性之網格織物所製成,藉以增近幼兒的舒適性,並改進幼兒背負裝置1之設計。
該頭部支援12為一頭部支撐器(head supporter),其可承受幼兒頭部的重量,並防止幼兒過度向後傾斜。只要頭部支持12可發揮作用,頭部支持12可以被設置成任何形狀。概言之,該具體實施例之頭部支持12被形成一水準長條形的形狀。該頭部支持12之高度為可覆蓋脖子部份直到幼兒的頭部之頂部,而其寬度略寬於該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寬度。該頭部支持12被形成具有一墊部,由網狀材料的包覆織物及襯背織物所覆蓋。因此,可確保頭部支持12的柔軟度,並可增進幼兒的舒適性及幼兒背負裝置1的設計品質。該頭部支援12的下緣沿著一縫合線17縫合於該直
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上緣。該頭部支持12可在縫合線17折疊到前側。因此,在圖5中,幼兒面向前被抱持的時候,在該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上方有一開口空間,該幼兒面向前的臉則並未被包覆,藉此可以增進幼兒的舒適性。
該肩帶13為一支撐器(supporter),其放置在使用者的肩膀周圍,所以使用者可以用一懸吊的方式,承受被施加於該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幼兒的重量。同時在該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右側與左側提供有該肩帶13。該肩帶13的長度為該肩帶13由該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側邊突出,繞過使用者的肩膀,並到達使用者的胸部或背部。該肩帶13被形成為略寬於該側帶15或腿部支撐帶16,所以施加於使用者肩部的重量會透過肩帶13而被分散,藉此舒緩使用者所感受到的重量。再者,如圖11的肩帶13的放大前視圖中所示,沿著縱向在每個肩帶13的不同側且靠近肩帶13的中央具有一緊固件18。因此,兩個成對的肩帶13可以透過緊固件18彼此連接,藉以形成一較寬的條狀構件,如圖12前視圖所示。當該使用者於躺臥位置抱持時,僅將肩帶13置於一個肩膀上時,如圖3所示,較寬的肩帶13即很難由肩膀滑落,並能夠均勻地分散重量,藉此在使用者身上的負擔即可進一步被減輕。
回到圖8到圖10,具有上述設計的頭部支持12與肩帶13是透過頭部支撐帶20而彼此連接。圖13為頭部支撐帶20周圍部份的放大前視圖,圖14為頭部支撐帶20周圍部份的放大前視圖,稍後所述的後側蓋體72即被打開,而圖15為解開狀態,顯示頭部支撐帶20周圍部份的放
大前視圖。頭部支撐帶20為一連接器,可使頭部支持12與肩帶13彼此連接,並由頭部支持12的每個末端朝向右側或左側方向突出。
頭部支撐帶20包括一條狀的主帶體21,由該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突出,用於長度調整的一梯扣22被配置在主帶體21之自由端,以及一勾子23與梯扣22為一體成形被配置在梯扣22之末端。另一方面,一環體24被配置在肩帶13之上,位在對應於勾子23之處。當勾子23以可拆卸式地結合於環體24,頭部支持12被連接到肩帶13,所以幼兒頭部的重量透過肩帶13而被支撐著,藉此幼兒的頭部即可更為安全地被抱持。再者,當頭部支持12與肩帶13以上述方式被連接時,成對的肩帶13之間在上方位置處被保持一距離,藉此使用者肩膀上的負擔即可減輕。再者,當主帶體21被插入到梯扣22的深度被改變時,即可調整主帶體21由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突出的長度,並且可以調整頭部支援12與肩帶13之間的距離,藉此,容納幼兒之空間大小即可根據幼兒的身體大小及月份年齡來調整。當頭部支持12被連接到肩帶13時,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頭部支持12及肩帶13形成一手臂孔25,其是由這三個構件所環繞的開口,如圖9及圖10所示,幼兒可自由地將其手臂置入手臂孔25當中。
如圖8及圖9所示,連接帶14為一連接器,其使右側及左側肩帶13彼此連接(在圖8及圖9中,連接帶14即儲存在一儲存部90中,如稍後所述)。圖16為在一連接狀態中,該連接帶的部份放大前視圖。連接帶14是被配置在靠近於其中之一肩帶13(在本實施例中為左側肩帶13)連接到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位置處,並形成為一條狀構件,其由一肩帶13
延伸到另一個肩帶13(在本實施例中為右側肩帶13)。一母扣26配置在連接帶14之自由端處,藉此一公扣27被配置在對應於母扣26的位置,其靠近於另一個肩帶13(在本實施例中為右側肩帶13)連接到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位置(在圖16中,公扣27儲存在母扣26中)。
在母扣26中,一空間(未示出)是被形成來儲存公扣27,及一結合輪轂(engaging boss)(未圖示出)被形成在該空間中。當公扣27被插入到該空間中,結合輪轂以可拆卸式地方式結合公扣27。因此,右側及左側肩帶13可透過連接帶14彼此連接,以此方式即可維持肩帶13之間的距離,藉此可以進一步減輕使用者之負擔。母扣26具有一操作部26a。當操作部26a被按下而母扣26產生彈性變形時,該結合輪轂即釋放公扣27,而肩帶13即由與連接帶14之連接所釋放。
再回到圖8及圖9,側帶15為一連接器,其可使肩帶13與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彼此連接。側帶15的上端經由一旋轉扣30連接到肩帶13的末端,如下所述。側帶15的下端經由梯扣28連接到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下端。使用者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身體形狀而改變側帶15插入梯扣28的量來調整肩帶13與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間的距離,藉此可使肩帶13適合於他/她自己。再者,在靠近右側及左側側帶15其中之一(在本實施例中為右側側帶15)之下端處提供有一結合橡膠(binding rubber)29,如圖2所示。結合橡膠29為一圓形彈性件。當另一側帶15(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為左側側帶15)之下端穿過結合橡膠29,右側及左側側帶15之下端是結合在一起,藉此側帶15可防止本身因懸掛的鬆弛而幹擾使用者。
如上述所設置的肩帶13與側帶15是藉由旋轉扣30彼此連接,如圖9所示。圖17為旋轉扣30之前視圖,圖18為旋轉扣30之底視圖,而圖19為解開狀態下,旋轉扣30之立體圖(部份分解圖)。旋轉扣30包括一公扣31及一母扣32。一肩帶13(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為右側肩帶13)及一側帶15(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為右側側帶15)透過公扣31彼此相連接,而另一肩帶13(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為左側肩帶13)及另一個側帶15(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為左側側帶15)透過母扣32彼此連接。當公扣31及母扣32彼此連接,右側肩帶13與左側肩帶13在使用者之前彼此連接,藉此達成如圖7所示之交錯帶體的後側背負,且可進一步分散在使用者身上的重量。
如圖17到圖19所示,公扣31包括彼此形成一體的底部33及舌體34。底部33具有可讓肩帶13連接的一環體33a,及可讓側帶15連接的一裂縫33b。舌體34被形成為一圓形。一操作部34a被提供在舌體34之圓形之內。當操作部34a在非壓縮狀態時,操作部34a朝向後側突出(朝向使用者的側面),更遠離舌體34。操作部34a朝向前側可產生彈性變形。另一方面,母扣32包括形成一體的一底部35及一插座36。底部35具有一環體35a,可讓肩帶13連接,及一裂縫35b,可讓側帶15連接。插座36具有一空間36a在其中,用以容納公扣31的舌體34。用可拆卸方式可將舌體34插入到空間36a中。在該空間的後側,配置有一環體36b。當舌體34被插入到空間36a當中,舌體34的操作部34a朝向後側通過環體36b的一孔洞而突出,並以可拆卸式結合於環體36b。因此,公扣31及母扣32彼此連接。在連接狀態下,公扣31可在一垂直平面(沿著使用者胸部延伸的一個平面)上,預定的範圍內,相對於母扣32沿著操作部34a旋轉。使用者可以
根據他/她的身體形狀調整肩帶13與側帶15之交叉角度,使得幼兒背負裝置可以更加地適合於使用者。圖20為旋轉扣30的前視圖。在圖20中,一虛線代表在旋轉之前的旋轉扣30,而一實線代表旋轉之後的旋轉扣30。當旋轉扣30在連接狀態下,使用者由後側朝向前側按下操作部34a,操作部34a即產生彈性變形,並脫離環體36b,藉此公扣31即由與母扣32的結合中釋放。因為操作部34a被配置在旋轉扣30的後側,由前側不小心按下旋轉扣30並不會造成公扣31與母扣32的分離。
再回到圖8及圖9,腿部支撐帶16為一連接器,其環繞幼兒的腿部,並連接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側面部與下端部,以懸吊的方式透過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接收由幼兒臀部所轉移之幼兒的重量。圖21為腿部支撐帶16的前視圖。腿部支撐帶16包括一腿部支撐帶主體40,其連接到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下端,及一橡膠製可拉伸帶41,其將腿部支撐帶主體40連接到靠近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與肩帶13相連的位置處。可拉伸帶41可以根據幼兒的移動而拉伸,且使得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下部皆可搭配幼兒身體的屁股部份。在可拉伸帶41周圍處配置有一帶蓋體42。帶蓋體42實質上完全地包覆可拉伸帶41,並使其處於不會曝露的狀態。因此,無論可拉伸帶41被拉伸的狀態為何,僅有帶蓋體42會曝露於外面,藉此即可改善幼兒背負裝置1的設計品質。當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側部與下端部透過腿部支撐帶16彼此連接,腿孔43被形成為由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與腿部支撐帶16所環繞的一開口。幼兒可自由地將其腿部置於腿孔43當中。
躺臥位置保持座之基本結構
在此將說明圖1及圖2所示的躺臥位置保持座50之基本結構。圖22為躺臥位置保持座50之立體圖,圖23為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前視圖,而圖24為躺臥位置保持座50之後視圖。躺臥位置保持座50包括一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一頭部保護(head guard)52、一抱持帶53及一帶體結合裝置54。該頭部保護52、抱持帶53及帶體結合裝置(strap combiner)54,每個元件皆連接到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
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形成一容納面,可直容納納幼兒。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為躺臥位置保持座50之基本結構件。只要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達到上述的功能,躺臥位置保持座51可以被設置成任何形狀。本具體實施例之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概略形成為一垂直拉長、實質上平板狀的形狀,且其長度與寬度足以收納幼兒的整個身體。較佳地是,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具有足夠的強度,在當幼兒的脖子不夠強壯來支撐頭部時,即可抱持幼兒並使得幼兒保持在適當的形狀。例如,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由一硬板55所形成做為核心材料(core material),如圖25中躺臥位置保持座51之垂直截面圖所示。使用高強度的硬板55使其有可能在躺臥姿勢抱持時使幼兒被支撐在實質上水準的姿勢,並防止幼兒的背脊扭曲。再者,一發泡件(foamed member)56被配置在硬板55之前側,並由包覆織物57所包覆,而使用像是優麗漆(urethane)材料的墊部58被配置在硬板55的後側,並由襯背織物59所包覆,所以可以增進幼兒的舒適性。排氣孔55a實質為穿孔,其被形成於硬板55的多處,藉此躺臥位置保持座50
之排氣性以及幼兒的舒適性皆可增進。
再回到圖22到圖24,切口部(cut-out portion)60以對應的形狀被形成在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之右側及左側處對應於幼兒手臂的地方。因此幼兒可以經由切口部60將其手臂伸展到外面,藉此可以增進幼兒的舒適性。再者,因為並無構件會被配置在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之前側,除了抱持帶53之外,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的前側即為一開口空間,藉此當幼兒以躺臥姿勢抱持時,幼兒的體熱可以有效地被排出,並可進一步增進幼兒的舒適性。
頭部保護52為一保持器,其可在躺臥姿勢抱持時由後方收納幼兒的頭部。頭部保護52形成為半球的形狀,其是對應於幼兒頭部的形狀,並被縫合在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之上緣。頭部保護52被設置有一硬板(未示出)。開口(未示出)會形成在硬板上的多個位置,藉此頭部保護52之排氣性及幼兒的舒適性皆可進一步因此增進。頭部保護52是與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是獨立分離,並在稍後縫合於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因此,頭部保護52在結構上獨立於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而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之變形或類似狀況並未直接轉移到頭部保護52,藉此可防止頭部保護52之變形,並可保持收納幼兒頭部之空間。
抱持帶53在躺臥姿勢抱持時是由上方抱持幼兒的軀體,並連接到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之右側及左側其中之一(在本實施例中為右側)。抱持帶53所形成的長度使得抱持帶53延伸到幼兒的軀體之上,並到達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之右側及左側的另一側(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為左
側)。如圖24所示,一公勾61被連接到抱持帶53之自由端,而母勾62被連接到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之右側及左側的其中另一側(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為左側),其位置是對應於公勾61的位置。當公勾61為可拆卸式地結合於母勾62,抱持帶53可被固定連接到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之上。因此,抱持帶53可抱持幼兒的軀體。
回到圖22到圖24,帶體結合裝置54為一種連結器,可如上述用以連結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側帶15與腿部支撐帶16。由前方看帶體結合裝置54時,其概略被形成為實質上的T形,並被縫合於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之下緣。當帶體結合裝置54被折疊成一管狀的形狀,腿部支撐帶16與側帶15可以被儲存在由帶體結合裝置54之管狀形狀所形成的一空間當中,如下所述。
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每個細部結構-頭部支撐帶20
以下將詳細說明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各個部份。首先將說明頭部支撐帶20。再回到圖13到圖15,頭部支撐帶20即以一帶蓋體70所包覆。帶蓋體70包括一實質上平板狀的前側蓋體71,其由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表面的右側或左側延伸,就像是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一體,以及實質上平板狀的後側蓋體72被連接到前側蓋體71。該前側蓋體71與後側蓋體72實質上是被形成為相同的形狀。頭部支撐帶20可以被儲存在前側蓋體71與後側蓋體72之間,如圖13所示。
特別是當頭部支撐帶20如上述地保存時,頭部支撐帶20之前側面及後側表面可分別用前側蓋體71與後側蓋體72分別包覆,藉此
頭部支撐帶20可以被包覆,而無關於帶蓋體70之折疊的狀態。更特定而言,當頭部支援12如圖4及圖6中所示為直立時,頭部支撐帶20之後側表面即以後側蓋體72所包覆,藉以防止頭部支撐帶20接觸到幼兒。當頭部支持12以如圖5所示地折疊,頭部支撐帶20之前側面可用前側蓋體71所包覆,藉以防止頭部支撐帶20接觸到幼兒(在圖4到圖6中,並未顯示前側蓋體71及後側蓋體72)。同時,頭部支撐帶20即可防止被曝露到外面,藉以可防止幼兒背負裝置1的設計品質變差。
在帶蓋體70中也做出多種裝置,可更為容易及穩固地包覆頭部支撐帶20。例如,在圖13到圖15所示,前側蓋體71與後側蓋體72藉由沿著一縫合線73被縫合後側蓋體72之上緣到前側蓋體71之上緣來彼此固定。後側蓋體72可由縫合線73向上掀開,如圖14及圖15所示。因此,使用者可以僅由拿起後側蓋體72而實質上完全地曝露頭部支撐帶20。使用者不需要進行繁複地操作,例如拖拉習用幼兒背負裝置之管狀包覆,並可僅由伸展手部到頭部支撐帶20來簡易地操作。在操作之後,在當使用者將手移開背側蓋體72時,後側蓋體72會自然地因其本身的重量從縫合線73向後。因此,頭部支撐帶20即自動地被覆蓋,如圖13所示。即使當使用者忘記將母勾71a與公勾72a固定,如後所述,可以避免頭部支撐帶20接觸到幼兒。
再者,在前側蓋體71之下端部份的後側表面(面對後側蓋體72之表面)提供有複數個母勾71a,如圖14及圖15所示。此外,在後側蓋體72之下端部份的前側面(面對前側蓋體71之表面)提供有複數個公勾
72a,其位在對應於複數個母勾71a之位置處。當公勾72a以可拆卸式地被結合於母勾71a時,前側蓋體71與後側蓋體72可以彼此固定於其下端部份,藉此頭部支撐帶20可更為穩固地被包覆。再者,因為母勾71a與公勾72a是被配置在前側蓋體71與後側蓋體72相互對應的表面上,當前側蓋體71與後側蓋體72為關閉時,母勾71a與公勾72a是被配置在帶蓋體70之內,如圖13所示。因此,即可避免母勾71a與公勾72a接觸到幼兒,並防止曝露勾子,即降低了幼兒背負裝置1之設計品質。
如上所述,頭部支撐帶20從頭部支持12突出部份的大小是可藉由改變主帶體21插入到梯扣22的深淺而被調整。圖26為最小長度時,頭部支撐帶周圍部份的前視圖,而圖27為最大長度時,頭部支撐帶周圍部份的前視圖。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無論調整結構對於頭部支撐帶20長度的改變,頭部支撐帶20皆可由帶蓋體70所包覆。特別是,前側蓋體71與後側蓋體72即被形成具有超過主帶體21之最小長度(L1)及超過蓋主體21之最大長度(L2)之長度。因此,即使當頭部支撐帶20被延伸到最大長度,頭部支撐帶20仍可以被包覆,所以可以確實避免頭部支撐帶20接觸到幼兒。
當頭部支撐帶20之突出部份可由上述方式調整,有時候主帶體21的一部份即無用地懸掛。主帶體21的剩餘部份21a可在梯扣22處被摺回去,並被引導到頭部支持12,而被曝露在帶蓋體70之外側,如圖26所示。為了防止這種狀況,在靠近頭部支撐帶20所連接的位置附近,頭部支援12被設有一帶狀的帶體口袋12a。帶體口袋12a為被形成在頭部支持12之末端處的空間,且其長度等於或大於剩餘部份21a之最大長度(L3)。
帶體口袋12a在面對頭部支撐帶20的表面上被設有一開口12b。主帶體21之剩餘部份可以經由開口12b被插入到帶體口袋12a中。因此,即使當主帶體21之一部份為多餘者,剩餘部份21a仍可輕易地被插入到帶體口袋12a當中,藉以成為非曝露狀態,藉此可避免剩餘部份21a接觸到幼兒,而幼兒也不會隨剩餘部份21a搖晃。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於前側蓋體71與後側蓋體72之間形成一空間74,以實質無縫地被連接到帶體口袋12a之空間75。因此,被儲存在空間74中的頭部支撐帶20之剩餘部份21a可以平滑地被插入到空間75當中,而不會被曝露到外面,藉此整個頭部支撐帶20可以實質上完全地為未曝露的狀態。
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細部結構---連接帶14
連接帶14的結構在此詳細說明。圖28為處於分離狀態下,連接帶周圍部份之放大前視圖。如圖面所示,連接帶14與母扣26利用一連接帶蓋體80而被包覆。連接帶蓋體80是由一第二織物81(例如包覆織物,以下或稱為包覆織物,僅在下述的圖30中所示)及一第一織物82(例如襯背織物,以下或稱為襯背織物)被形成為一管狀形狀。當連接帶14與母扣26被插入到管狀形狀的空間當中,連接帶14與母扣26是被連接帶蓋體80所環繞,並成為未曝露狀態。因此,即可避免連接帶14與母扣26接觸到幼兒。特別是,因為具有操作部26a之母扣26是在未曝露狀態下,即可避免幼兒隨著操作部26a被搖晃。連接帶蓋體80之端部為打開者。當公扣27被插入到打開的端部時,公扣27以可拆卸式地被結合於母扣26。因為公扣
27在結合狀態下是插入到母扣26之中,如圖16所示,公扣27可與連接帶蓋體80同時被包覆,且母扣26亦類似。
當使用者想要將公扣27結合到母扣26時,或是要操作母扣26的操作部26a來分離時,使用者可以面向肩帶13的側邊拉連接帶蓋體80,藉以曝露母扣26。但是,當母扣26僅由連接帶蓋體80所包覆時,拉連接帶蓋體80很麻煩。此外,如果使用者在曝露母扣26之後忘了將連接帶蓋體80回復到原位,母扣即會保持著曝露狀態。因此在本具體實施例中,連接帶蓋體80即可以藉由本身而回到原始形狀,藉以減輕上述的不便利。
特別是,連接帶蓋體80沿著縫合線83被縫合到連接帶14,而靠近母扣26,如圖28所示。當使用者拉扯連接帶蓋體80時,如圖29所示,連接帶蓋體80之移動會被限制在縫合線83上,且僅有從連接帶蓋體80之末端到縫合線83的部份可以被拉出(在圖28及圖29中,連接帶蓋體80之可移動範圍由R1表示,而不可移動範圍由R2表示)。當連接帶蓋體80僅在其末端處的一短範圍中移動,即增加連接帶蓋體80之末端的互斥力。因此,當使用者僅將其手移開連接帶蓋體80時,連接帶蓋體80由於其本身的互斥力自然地回到其原始狀態,並包覆母扣26,如圖16及圖28所示。因此,使用者可防止母扣26被曝露出來,而不需要進行任何特殊的動作來回復連接帶蓋體80到其原始狀態,藉此可進一步增進幼兒背負裝置的幼兒安全性。
任何的結合結構皆可被用在母扣26與公扣27。例如,一扣勾或側釋放帶扣(SR帶扣)皆可使用。在本具體實施例中,使用了一前側釋
放帶扣。當使用者按下配置在母扣26之前側面(相對於幼兒側邊之表面)的操作部26a時,母扣26可以脫離公扣。因為操作部26a僅可由前側操作,即可防止幼兒由後側對於操作部26a之錯誤操作,藉此可進一步增進幼兒背負裝置的安全性。
在嘗試結合公扣27與母扣26時,使用者會扭絞連接帶14,並由錯誤的側邊將公扣27插入到母扣26當中。為了防止這種狀況,本具體實施例之連接帶蓋體80具有一識別裝置,以顯示那一側是前側或後側。該識別裝置可以為置於例如連接帶蓋體80之前側面及後側表面之每一面上的標記。在本具體實施例中,連接帶蓋體80之前側面及後側表面由不同材料的織物所包覆,所以織物材料可做為一指示器。
特別是,一網狀織物做為連接帶蓋體80之包覆織物81,而使用不是網狀織物的織物做為連接帶蓋體80之襯背織物82(在圖面上,未顯示織物材料之差異)。因此,使用者可容易地由視覺分辨連接帶蓋體80之前側面及後側表面,並能夠以正確的方向插入到公扣27,並使其結合於母扣26。另外,因為包覆織物81到幼兒的側邊是由高度透氣網狀織物所製成,幼兒即使當包覆織物81接觸到幼兒時,幼兒仍可覺得舒適。再者,因為包覆操作部26a之襯背織物82僅由相當薄的襯背織物所製成,使用者在經由襯背織物82接觸到操作部26a時更覺得舒適,藉此可以增進使用者的操作性。另外,公扣27及母扣26之形成方式為僅在當公扣27以正確方向插入到母扣26時,公扣27與母扣26才會彼此結合。
具有上述結構之連接帶14僅用於直立位置抱持時,而不需
要在躺臥位置抱持時。因此,本具體實施例的幼兒背負裝置1包括一儲存結構,用於在躺臥位置抱持時儲存連接帶14。圖30為位於儲存裝置之中間處的連接帶周圍部份之放大前視圖,而圖31為完成儲存狀態下,連接帶周圍部份之放大前視圖。一袋狀的儲存部90(口袋,以下或稱為口袋)中間存放有連接帶14,其被形成在連接帶14連接其中之一的肩帶13(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為左側肩帶13)之處。另外,一袋狀口袋91中間存放有公扣27,其被形成在公扣27連接到另一個肩帶13(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為右側肩帶13)之處。口袋90,91是被形成在靠近肩帶13連接到到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位置。口袋90,91分別在面對連接帶14或是公扣27之一表面上的開口90a及91a。如圖31所示,連接帶14或公扣27可經由開口90a或91a插入到口袋90或91當中。因此,當未使用連接帶14與公扣27時,它們為非曝露的狀態被儲存在口袋中,藉此連接帶14與公扣27即可避免阻礙其他操作,並防止碰觸到使用者及幼兒。
較佳地是連接帶14可完全被存放在口袋90當中。但是,當連接帶14的整個長度長於肩帶13的整個寬度時,如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如果連接帶14以垂直於肩帶13的方向被插入到口袋當中,連接帶14即不能夠完全地被儲存在口袋90中。因此,在本具體實施例中,口袋90被形成為一長方形空間,並沿著肩帶13的縱向而被形成。特別是,口袋90的長度即大於連接帶14的整個長度L4,並由連接帶14周圍的底部向下延伸,如圖30所示。當連接帶14被折疊時,連接帶14可以實質上完全被儲存在口袋90中,如圖31所示,所以其自由端為向下的方向,如圖30所示,而其末端插入到開口90a中,並在沿著肩帶13之縱向的方向上另推入口袋90
當中。
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個別部份的細部結構---腿部開口部
以下將說明圖10之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腿部開口部100之細部結構。腿部開口部100被設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下端部,並如圖4所示的面向後前側背負時抱持幼兒的臀部,而如圖5所示的面向前前側背負時抱持幼兒的內側大腿。在腿部開口部100處有製作許多裝置,以改善本具體實施例中腿部開口部100之彈性,所以腿部開口部100可以隨著這些接觸到腿部開口部100的變化而改變。圖32為腿部開口部周圍部份之放大後視圖,而圖33為沿著圖32之A-A線的垂直截面圖。
腿部開口部100之右側101與左側102是形成曲面狀,藉以符合於幼兒大腿之形狀。當幼兒的腿由曲面側101與102所支撐,幼兒可以舒適地伸展腿部。如圖33所示,腿部開口部100被設置有一墊部103(基本上類似於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中的其它部份),用做為一緩衝體,其前側面與後側表面分別由前側織物104與後側織物105所包覆。墊部103為一結構件,其提供直立位置保持座10必要的強度來支撐幼兒,同時作為一緩衝體,其可以隨著幼兒的移動而變形,藉以增進幼兒的舒適性。
一開口106被形成在墊部103中,其位在腿部開口部100周圍中央處(在圖32中由虛線所環繞的一部份)。開口106為一緩衝力釋放器,其可釋放墊部103之緩衝力。圖34為處於變形狀態下,腿部開口部周圍部份之放大後視圖,而圖35為沿著圖34之B-B線的垂直截面線。因為墊部103之緩衝力並不存在於開口106中,即可釋放在腿部開口部100中
墊部103之整體緩衝力。於面向前前側背負時,幼兒的內側大腿部份,而非臀部,可接觸到腿部開口部100,以在圖34中所示的箭頭方向上推動腿部開口部100。因為墊部103之互斥力由開口106所釋放,墊部103可相當容易地變形。因此,幼兒的內側大腿部並未過度壓縮,腿部開口部100可維持對應於內側大腿部之寬度。另外,開口106的存在另可增進腿部開口部100之排氣性可以增加幼兒的舒適性。特別是,因為開口106的前側形狀為梯形,其可符合於幼兒的大腿形狀,其類似於腿部開口部100,墊部103可以變形成對應於幼兒腿部之形狀,藉此墊部103可以維持良好符合於幼兒的腿部。
如圖32到圖35所示,可移動部107提供在腿部開口部100之兩側。可移動部107可隨著幼兒的移動相對於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來移動。如圖32所示,在腿部開口部100之每一側處提供一縫合線108。墊部103沿著縫合線108被分開,如圖33所示,藉以形成該可移動部107。圖36為可移動部周圍部份的放大垂直截面圖,而第三十七圖為處於變形狀態下,可移動部周圍部份之放大垂直截面圖。因為墊部103被分開,墊部103之強度亦被分開,所以可移動部107之強度會降低。因此,可移動部107根據幼兒施加於腿部開口部100的壓迫力而移動,藉以維持對應於幼兒的寬度。更特定而言,因為縫合線108形成為一曲線形狀,其可匹配於圖32及圖34所示之幼兒腿部的形狀,可移動部107可移動而變形成為對應於幼兒腿部的形狀,藉此維持符合於腿部。
再者,除了以上對於前後移動所述的重量釋放結構之外,在
本具體實施例中提供具有上下移動之重量釋放結構。圖38為重量調整部周圍部份的放大後視圖。如圖面所示,腿部開口部100具有一重量調整部107a。重量調整部107a是向下擴展腿部開口部100,並向內轉移由幼兒重量之施加所產生的張力到腿部開口部100上。
特別是,重量調整部107a由延伸腿部開口部100之下端所形成。腿部開口部100之下端向下延伸一預定長度,而可維持腿部開口部100之結構。該延伸的結構使得腿部開口部100的側面長度L5更長,即為腿部開口部之原始長度L6與重量調整部107a之長度L7的總和(L5=L6+L7)。重量調整部107a之形成具有以下的效果。習用上,幼兒由相當短長度L6的腿部開口部100所懸吊,如圖39的示意圖所示。幼兒的臀部與內側大腿部由腿部開口部100之右側及左側以懸吊的方式被抱持。幼兒的重量F是直接傳送到腿部開口部100之右側及左側,並會壓縮到幼兒的臀部或內側大腿。另一方面,具體實施例具有重量調整部107a,如圖40之示意圖所示。因此,以懸吊狀態施加於腿部開口部100之右側及左側上的張力相較於習用腿部開口部100的張力而可被釋放,並可降低施加於腿部開口部100之右側及左側上之重量。然後,重量F所施加的點會由右側及左側較少量地移動到中心(向內)。因此,可降低施加於幼兒的臀部或內側大腿上的擠壓力,藉此可以增進幼兒的舒適性。
躺臥位置保持座50相對於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連接/分離結構
躺臥位置保持座50相對於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連接/分離
結構將更為詳細地被說明。直立位置保持座10與躺臥位置保持座50是通常彼此固定在三個位置處,即靠近頭部的位置,靠近臀部的位置,及靠近腿部的位置。因為直立位置保持座10與躺臥位置保持座50彼此固定在複數位置處,固定的狀態即使在當使用者或幼兒移動時,皆可穩固地保持在它們整個長度上。
首先,將說明頭部部份之固定結構。頭部部份之固定結構的切割方式為固定結構並不會曝露到幼兒的側邊(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後側表面側及躺臥位置保持座50之前側面側),不論是否連接躺臥位置保持座50。特別是,突出到側邊之連接單元110是被配置在靠近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之上方角落的位置,如圖41所示。連接單元110是被設置有兩個突出片111,112,其彼此重疊。配置到前側面側之突出片111在其前側面上具有一公勾111a,藉此配置在後側表面側之突出片112在其後側面上具有一母勾112a。另一方面,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帶蓋體70在對應於連接單元110之位置處具有前側蓋體71之母勾71a與後側蓋體72之公勾72a。
當連接單元110被插入在帶蓋體70內部,在前側面上突出片111之公勾111a以可拆卸式地結合於前側蓋體71之母勾71a,而在後側面上突出片112之母勾112a以可拆卸式地結合於後側蓋體72之公勾72a。因此,躺臥位置保持座50之上部可以被固定於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上部。特別是因為連接單元110在連接處插入到帶蓋體70中,連接單元110由帶蓋體70所包覆,並可同時在前側與後側上達成非曝露的狀態。因此,可以避免公勾111a與母勾112a接觸到幼兒,並可增進幼兒背負裝置1的設計品
質。
以下將說明臀部部份之固定結構。如圖2所示,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具有一表面緊固件113,其配置在下部之後側表面上。另一方面,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在下部的後側面上相對應的位置處具有一表面緊固件(未示出),其具有對應於下部之後側表面之表面緊固件113之形狀。因此,當躺臥位置保持座113被放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上,躺臥位置保持座50之下部被壓到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下部之上,表面緊固件113與表面緊固件(未示出)彼此為可拆卸式地結合。因此,躺臥位置保持座50之下部可以被固定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下部。特別是因為固定結構可用表面緊固件來實現,固定結構相當平坦。因此,即使當幼兒於直立位置抱持時直接放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後側面上,固定結構的不平坦將不會造成幼兒的不舒服的感覺。
以下將說明腿部部份之固定結構。如圖1及圖2所示,帶體結合裝置54提供在躺臥位置保持座51之下緣處,如上所述。圖42為固定時,帶體結合裝置周圍部份的放大立體圖,而圖43為在解開固定時,帶體結合裝置周圍部份的放大立體圖。帶體結合裝置54大致為T型的前側形狀,並被縫合到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之下緣。帶體結合裝置54在左端的前側面上(後側面)具有一公勾54a,及在右端的後側面(前側面)上具有一母勾54b,其位於對應於公勾54a之位置處。
當躺臥位置保持座50固定於躺臥位置保持座10時,帶體結合裝置54由腿部支撐帶16與側帶15之後側插入到前側,帶體結合裝置54
之後側面即被帶入接觸腿部支撐帶16與側帶15,而帶體結合裝置54即折疊成管狀形狀。因此,腿部支撐帶16與側帶15可以儲存於管狀型式的內部空間之內。在上述狀態下的帶體結合裝置54之右端與左端即彼此重疊,公勾54a與母勾54b是配置在彼此相對應的位置處。當公勾54a壓入到母勾54b之上,並結合於母勾54b,帶體結合裝置54可以固定成管狀的型態,如圖42所示。
因為側帶15與腿部支撐帶16可藉由帶體結合裝置54連結在一起,側帶15、腿部支撐帶16與它們剩餘的部份可防止被使用者、幼兒等抓到,而幼兒背負裝置1的外觀可更為簡潔,藉以增進其設計品質。特別是因為帶體結合裝置54由前側織物與襯背織物製成,內部沒有硬板,帶體結合裝置54並不會對幼兒造成不舒適的感覺。另外,當帶體結合裝置54被用於夾持腿部支撐帶16時,腿部支撐帶16可使其由躺臥位置保持座50之下端朝向前側上升一預定的角度,藉此可防止腿部支撐帶16被拉出到右側或左側,或是朝向幼兒側向上傾斜。因此,可以固定幼兒的收納空間。
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折疊裝置結構
在此將說明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折疊裝置結構。如上所述,數個月大小的幼兒通常是以直立的姿勢抱持。因此,本具體實施例之幼兒背負裝置1是被設計成使用者可以在直立姿勢抱持時僅採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來抱持幼兒。特別是,在躺臥姿勢抱持時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之強度可利用硬板來固定,而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彈性可藉由移除高硬度材料(例如硬板55)來改善。因此,幼兒背負裝置1可讓使用者更為容
易地背負直立位置保持座10。另外,為了進一步增進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攜帶性,折疊裝置結構是根據本具體實施例來設置,藉以允許使用者將直立位置保持座10折疊成較小的形狀,而容易地攜帶折疊的座椅。以下將說明折疊裝置結構。
圖44為一口袋周圍部份之放大前視圖,其中儲存有一儲存袋,而圖45為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前視圖,其中儲存帶由口袋中取出。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在前側面上下緣位置處被設有一口袋120(在對應於以直立姿勢抱持的幼兒之腿部之間的位置處,如圖4所示)。在口袋120中,一儲存袋121之儲存的方式為儲存袋121可自由地被取出。儲存袋121為一折疊裝置,其中可將直立位置保持座10被儲存成一預定的儲存狀態。儲存袋121經由口袋120之開口120a由口袋120取出。儲存袋121即形成一袋狀形狀,而具有一充份的容量來儲存直立位置保持座10。例如,儲存袋121實質上即形成一長方體狀。在儲存袋121的一側上,形成一開口121a。直立位置保持座10可經由開口121a置入或由儲存袋121取出。
因為儲存袋121可被儲存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口袋120中,使用者即可在外出時避免留下儲存袋121。同時,使用者可輕易地取出儲存袋121,以在當不使用直立位置保持座10時,折疊及儲存直立位置保持座10。然後,使用者可藉由攜帶儲存在儲存袋121中的直立位置保持座10來以小型的方式攜帶直立位置保持座10。特別是因為儲存袋121由網狀織物所形成,儲存袋121可以折疊成小的形狀,所以其存在將不會對幼兒
造成不舒適的感覺。再者,繩子121b即連接到儲存袋121之開口121a,藉以開啟及關閉該開口121a。使用者可在當直立位置保持座10儲存在儲存袋121中時,藉由拉出繩子121b來關閉開口121a,藉此可以防止直立位置保持座10由儲存袋121中掉出。因此,可更為容易地攜帶直立位置保持座10。
特別是,本具體實施例之幼兒背負裝置1可利用一種結構,其可更為安全地防止使用者在外出時遺忘儲存袋121,並另可便於將直立位置保持座10儲存在儲存袋121中。特別是,口袋120及儲存袋121藉由一連接袋122彼此連接。連接袋122具有一端為縫合而固定於口袋120之內側表面,而另一端則縫合及固定於儲存袋121。因此,儲存袋121皆攜帶有直立位置保持座10,而使用者可更為安全地防止將儲存袋121遺忘。
在此將說明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存放過程的例子。首先,使用者將儲存袋121放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下,如圖46所示。然後,使用者向內折疊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肩帶13,如圖47所示。使用者折疊直立位置保持座10數次橫跨在縱向上(例如三次),如圖48所示。然後,使用者可以儲存直立位置保持座10在儲存袋121之內,如圖49所示(在圖48及圖49中,直立位置保持座10由虛線表示)。
一旦完成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儲存,使用者可簡易地攜帶儲存袋121:例如,使用者可以使用繩子121b將儲存袋121懸掛在肩膀上;或是使用者可使用一S形勾子123將儲存袋121懸掛在嬰兒車的手把上,如圖50所示。S形勾子123可以固定在繩子121b上,成為一體。另外,一打開/關閉勾124可連接到到繩子121b上,所以繩子121b可以形成一關閉
迴圈或一打開迴圈,而以可拆卸式地連接到到其它構件上。儲存袋121可以例如懸掛在一袋子的提手上。因此,儲存袋121可以更為簡便。
在具體實施例中對於直立位置保持座10可對於儲存袋121之儲存結構做出額外的裝置。特別是,如圖44所示,口袋120提供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前側面上。因此,儲存袋121並不會直接接觸幼兒,藉此儲存袋121與儲存在其中的口袋120之存在即可防止對於幼兒造成不舒適的感覺,並可保持幼兒的舒適。另外,口袋120提供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下緣。因此,口袋120可藏在幼兒之右腿及左腿之間,並在直立姿勢抱持時從前側不會注意到。因此,幼兒背負裝置1可維持簡潔的外觀。再者,口袋120是在縱向上提供於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下端。因此,儲存袋121可簡易地配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末端處,且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儲存可更為簡易。
圖52為沿著圖44之C-C線之垂直截面線。如圖52所示,口袋120之開口120a被形成為口袋120之一端織物120b與另一端織物120c彼此少量地重疊。因為開口120a在重疊的部份處關閉/打開,即可防止儲存袋121由口袋120中曝露及掉出。
具體實施例的變化
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已在上述說明。本發明之特定結構及元件可以選擇性地變化,或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本發明的技術概念的範圍內做改善。以下將說明一些變化的實施例。未特別說明的元件與上述具體實施例中相對應元件具有相同的設計,以及與在本具體實施例中具有相同
功能的元件,將在必要時與上述說明中所使用的相同參考符號來表示。
具體實施例的變化---頭部支持的連接部
首先,將說明頭部支持的連接部之變化實施例。在以上的具體實施例中,頭部支持12與肩帶13由頭部支撐帶20連接,如圖13到圖15所示。另外,頭部支撐帶20可用於連接頭部支持12到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再者,頭部支援12之連接部的結構可以根據躺臥位置保持座50之結構來應用到躺臥位置保持座50。前側蓋體71與後側蓋體72可在平板狀形狀之外,可用任何的形狀形成。例如,它們可用垂掛的方式分離,藉以具有三維的形狀。用於連接前側蓋體71與後側蓋體72之結構可為利用母勾71a與公勾72a所形成的結構之外的任何結構。例如,一表面緊固件可提供在前側蓋體71與後側蓋體72之每個內側表面上,或是在頭部支撐帶20之內側及外側表面上。帶體口袋12a中儲存有頭部支撐帶20之剩餘部份,可以配置在除了前述位置之外的位置處。例如,帶體口袋12a可以配置在頭部支援12之後側面上,或是在後側蓋體72之內側表面上。當頭部支持12與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經由頭部支撐帶20連接時,帶體口袋12a可以配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上。
實施例之變化---連接帶(BRIDGING BELT)
連接帶之一變化實施例將在此描述。圖53是一連接帶之變化實施例局部放大前視圖。如圖53所示,肩帶13可提供一長方體形狀的袋體130,其是沿著該肩帶13之縱向設置,位在靠近連接帶14被連到肩帶13之處。類似於上述的實施例,連接帶14可被存放在該袋體130,如
圖55所示,當連接帶14在肩帶13之側邊被折疊,並從連接帶14的前端(tip end)插入袋體130,如圖54所示。
或者,實質等長的兩個連接帶131可分別被連到肩帶13的左側與右側,且可在各肩帶13靠近連接帶131所連之處提供袋體132。因此,各連接帶131的長度可較圖16的連接帶14更短,以使得連接帶13的長度在肩帶13的寬度之內。當連接帶131以實質垂直於肩帶13縱向的方向被折疊且被插入袋體132,該連接帶131可實質完全地被存放如圖57所示。
實施例之變化---腿部開口部
腿部開口部之一變化實施例將在此描述。如圖32所示的腿部開口部100具有形成在墊部103(cushiony member)的開口106。然而開口106的形狀並非限制在圖圖32所示的形狀。例如,開口106可具有類似裂縫(slit-like)的形狀,或類似穿透孔(penetrating-hole-like)的形狀。為了強化墊部103的形變能力,亦可用不同於開口106的結構。例如,墊部103的一部分可被形成較其他部分更為薄。或者,不同於墊部103而具有較高彈性的構件可被嵌入欲在墊部103強化型變能力的部分。這種結構可應用到除了腿部開口部100以外的其他部分。例如,當這種結構被應用在對應於幼兒胸部的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以強化形變能力,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可被製作成根據幼兒胸部與手臂的移動而平順地跟著形變。
在上述的實施例中,包覆織物(cover cloth)104與襯背織物(backing cloth)105相連之處(也就是縫合線109)是位在如圖36所示的直立
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側邊。在此情形下,相對較硬的縫合線109可碰觸到幼兒的腿部,因此幼兒觸感會不舒服。要消除這種不舒服,縫合線109可被配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前側面,如圖58所示。尤其是,襯背織物105可被剪裁成較包覆織物104更為寬者,被包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側邊,露在前側面,並且與包覆織物104被縫合在前側面以形成縫合線133。因此,縫合線133是位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前側面且不會碰觸到幼兒,藉此加強幼兒的舒適感。再者,縫合線133可用以形成可移動部(movable portion)107。故在包覆織物104與襯背織物105彼此相連之處符合用以形成可移動部107的縫合線。因此,一縫合線133的形變提供可移動部107的形變,並同時防止縫合部分與幼兒腿部之間的接觸。
實施例之變化---結合/分離結構(ATTACHMENT/DETACHMENT STRUCTURE)
關於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躺臥位置保持座50七種結合/分離結構變化的第一實施例將在此描述。首先描述第一變化實施例。圖59是根據第一變化例之躺臥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公勾140a可被提供在一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140的後側面靠近上角落處。換言之,如圖14所示的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母勾71a是被配置在左右邊分離對應於公勾140a之處。當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140是位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上時,公勾140a與母勾71a是以可分離的方式彼此相扣合,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被固定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再者,公勾140a與母勾71a是以帶蓋體(strap cover)70所包覆著,故不會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前側面曝露出。
結合/分離結構的第二種變化實施例將在此描述。圖60是根
據第二變化例之躺臥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以及圖61是根據第二變化例之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一固定翼141可被提供在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固定翼141是被形成用以從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之上邊緣覆蓋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的後側面,以到達將近自上邊緣的1/3部分。當躺臥位置保持座50被設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上時,且固定翼141是從頭部支援裝置12的上側被設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後側面之上時,頭部支持裝置12與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上部可被固定翼141覆蓋。在覆蓋的狀態時,頭部支持裝置12與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是被夾在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與固定翼141之間。因此,躺臥位置保持座50很難從直立位置保持座10分離開,且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暫時地被固定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
在此,公勾141a被提供在固定翼141的前側面(面對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之表面),公勾141a的位置是靠近於前端。換言之,一母勾11a是被提供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前側面。當公勾141a與母勾11a以可分離的方式相扣合時,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穩穩地被固定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由於公勾141a與母勾11a是被固定翼141所覆蓋,因此公勾141a與母勾11a不會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前側面曝露出。
結合/分離結構的第三種變化實施例將在此描述。圖62是根據第三變化例之躺臥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一固定翼143是被提供在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之後側面。固定翼143覆蓋幾乎從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的上邊緣到下邊緣的範圍部分。當躺臥位置保持
座主體51是位在被設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上時,且固定翼143是從頭部支援裝置12的上側被設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後側面之上時,頭部支持裝置12與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可被固定翼14實質完全地覆蓋。在覆蓋的狀態時,頭部支持裝置12與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是實質完全地被夾在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與固定翼143之間,藉此,躺臥位置保持座50很難從直立位置保持座10分離開。因此,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暫時地被固定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
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與固定翼143是被形成略寬於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當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是位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上時,各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的側邊與固定翼143是突伸遠於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側邊(尤其是如圖9所示的手臂孔25與腿部孔43的位置所指)。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突伸側的部分,母勾51a與表面緊固件51b是被提供在後側面。固定翼143突伸側的部分,公勾143a與表面緊固件143b是被提供在前側面(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的對面),位在對應於母勾51a與表面緊固件51b之處。當母勾51a及表面緊固件51b分別與公勾143a及表面緊固件143b以可分離的方式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側邊相扣合時,直立位置保持座10可被躺臥位置保持座50夾住,藉此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穩穩地被固定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在固定的狀態時,母勾51a、公勾143a及表面緊固件51b與143b是被固定翼143所覆蓋,且不會從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前側面曝露出。
結合/分離結構的第四種變化實施例將在此描述。圖63是根
據第四變化例之躺臥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以及圖64是根據第四變化例之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一固定翼144是被提供在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用以覆蓋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後側面。固定翼144具有一對母勾144a與一對公勾144b位在後側面。母勾144a與公勾144b是沿著折疊線144c線對稱地被配置著。一環狀的翼環145是被提供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頭部支援裝置12之上邊緣,以使固定翼144可被插入翼環145。
在躺臥位置保持座50被放到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上以後,固定翼144是被製作成通過翼環145。因此固定翼144沿著折疊線144c被折成兩部分,以使翼環145被固定翼144夾在中間。因此躺臥位置保持座50很難從直立位置保持座10分離開,且躺臥位置保持座50暫時地固定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在折疊狀態時,母勾144a與公勾144b是被配置在彼此位置相對應之處。因此,當公勾144b與母勾144a是以可分離的方式相扣合時,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穩穩地被固定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在此狀態,母勾144a與公勾144b是被固定翼144所覆蓋,且不會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前側面曝露出。
結合/分離結構(的第五種變化實施例將在此描述。圖65是根據第五變化例之躺臥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以及圖64是根據第五變化例之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一對固定帶146是被形成在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以使固定帶146在後側面從左側邊與右側邊延伸向中央。在各固定帶146的後側面(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的對面),
一公勾146a被提供。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前側面,一垂直延伸的帶狀網覆部(mesh cover)147被提供。該網覆部147是僅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上邊緣與下邊緣處與其縫合,且在右側邊與左側邊形成開口147a,其可隨意地被打開或關上。再者,母勾147b是被提供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前側面,位在對應於公勾146a且網覆部147所覆蓋之處。
在躺臥位置保持座50被放到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上以後,固定翼146是被製作成從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側邊通到其前側,進一步透過開口147a插入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與網覆部147之間。因此,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可由固定帶146支撐著,藉此躺臥位置保持座50很難從直立位置保持座10分離開,且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暫時地被固定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在插入的狀態,公勾146a與母勾147b是被配置在彼此相對應之位置。當公勾146a與母勾147b以可分離的方式相扣合時,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被穩穩地固定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在固定狀態時,固定帶146與公勾146a是被網覆部147所覆蓋,且避免在前側曝露出。再者,當躺臥位置保持座50是分離時,由於母勾147b亦被網覆部147所覆蓋,可避免該母勾147b在前側被曝露。
結合/分離結構的第六種變化實施例將在此描述。圖67是根據第六變化例之躺臥位置保持座的後視圖,以及圖68是根據第六變化例之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前視圖。固定翼148被提供在躺臥位置座主體51之後側面上,以使固定翼148朝橫向延伸。在固定翼148之前側面(相對於躺臥位
置保持座主體51之一面),一公勾148a被提供。再者,在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51之後側面上,母勾51a被提供在相對應於公勾148a之位置處。另一方面而言,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後側面上,一網狀袋體149被提供。開口149a被形成在網狀袋體149之右側及左側,相對應於固定翼148之位置處。在躺臥位置保持座50被安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上後,固定翼148被從側面引至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前側面,並且經由開口149a被插入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與網狀袋體149之間。因此,網狀袋體149可被固定翼148所支持,藉此躺臥位置保持座50難以被從直立位置保持座10分開,並且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以暫時地固定至直立位置保持座10。在插入狀態時,公勾148a及母勾51a是被配置在彼此位置相對應之處。因此,當公勾148a與母勾51a是以可分離的方式相扣合時,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穩穩地被固定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在固定狀態中,固定翼148被配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後側,藉此可防止固定翼148、公勾148a及其他類似裝置曝露在前側。
結合/分離結構(的第七種變化實施例將在此描述。圖69是根據第七變化例之躺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前視圖。除了特別加以描述之結構外,第七變化例是與第六變化例類似。第七變化例與第六變化例不同之處在於,一環狀翼環150a被形成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的前側面之網狀袋體150上。翼環150a被配置在與圖67中躺臥位置保持座50之固定翼148相對應之處,並且可被突出至後側。在如圖67所示之躺臥位置保持座50被設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後,固定翼148被從側面引至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前側面,並且插入該翼環150a。因
此,翼環150a可被固定翼148所支持,藉此躺臥位置保持座50難以被從直立位置保持座10分開,,並且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以暫時地固定至直立位置保持座10。此外,在插入狀態時,圖67中的公勾148a及母勾51a是被配置在彼此位置相對應之處。因此,當公勾148a與母勾51a是以可分離的方式相扣合時,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穩穩地被固定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在固定狀態中,固定翼148被配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後側,藉此可防止固定翼148、公勾148a及其他類似裝置曝露在前側。
實施例之變化---折疊裝置的結構
直立位置保持座之折疊裝置的結構之一變化實施例將在此描述。如實施例所示,當儲存袋121被提供並儲存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中時,儲存袋121之位置是可變化。圖70顯示折疊結構之變化例,並且圖70為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一前視圖,其中儲存袋已被取出。在如圖70所示之變化例中,之前所描述之袋體120被配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後側面,並且儲存袋121被儲存在袋體120中,以使儲存袋121可以自由地被從中取出或放回。
在此變化例中,連接帶122被固定至開口121a之相對側之儲存袋121,以使直立位置保持座10可被輕易地儲存在儲存袋121中。如此配置連接帶122之理由將隨著底下描述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儲存程式而被描述。首先,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肩帶13是如圖71所示向內折疊。接著,直立位置保持座10被沿著緃向方向折疊數次(例如三次)(在圖72至75中,直立位置保持座10是被標示為虛線)。在折疊狀態時,儲存袋121的
開口121a之相對側是與直立位置保持座10相接觸。直立位置保持座10在接觸處被從開口121a之相對側置入儲存袋121,而如圖74所示顛倒儲存袋121,並且顛倒的儲存袋121逐漸地包覆直立位置保持座10。因此,直立位置保持座10可以如圖75所示,輕易地被儲存在儲存袋121中。此外,再次如圖70所示,袋體120被配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後側面上。因此,無論幼兒是被保持在躺臥位置或直立位置,袋體120不會曝露在前側,如此幼兒背負裝置1之外觀可以被維持在一受歡迎的狀態。此外,因為袋體120是由網狀織物所形成而具有高的透氣特性,而可維持幼兒的舒適感。
或者,袋體120可被配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後側面靠近臀部處;或者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前側面上;或者可被儲存在肩帶13中。又或者,如圖76所示,用以維持直立位置保持座在一折疊狀態之固定帶151可被提供,而取代儲存袋121。固定帶151是被形成為可綁束直立位置保持座10折為三折之長度,並且表面固定裝置151a被配置在固定帶151之兩端。固定帶151是被從網狀袋體120中取出,並且捲繞折為三折之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外圍,而固定帶151之兩端是藉由表面固定裝置151a而彼此固定。因此,直立位置保持座10可如圖77所示,被保持在折疊狀態(在圖77中,直立位置保持座10是以虛線標示)。或者,固定帶151可由橡膠製成。在此情況中,固定帶151之彈力可允許保持直立位置保持座,並且不需要表面固定裝置151a。
此外,如圖78所示,一對保持帶152可被提供在直立位置
保持座主體11之側面,靠近緃向方向之中央處。保持帶152為一保持裝置,用以保持幼兒在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中,並且同時作為一折疊裝置,用以維持直立位置保持座10在一折疊狀態。特別地,該對保持帶152是被形成為可綁束直立位置保持座10折為三折之長度,並且一公扣152a及一母扣152b被分別配置在兩端。當該對保持帶152捲繞折為三折之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外圍,並且該對保持帶152之兩端藉由公扣152a及母扣152b之結合作用而彼此結合在一起時,直立位置保持座10可如圖79所示被保持在一折疊狀態(在圖79中,直立位置保持座10被以虛線標示)。因此,當直立位置保持座10藉由使用也可保持幼兒之保持帶152而被保持時,即不需要特定用來保持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元件。因此,直立位置保持座10可以更簡單的結構而被保持。
或者,如圖80所示,一勾153可被提供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頭部支援裝置12之上緣。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11之前側面上,一按鈕154(其可以可分離式地與勾153結合),可被配置在當直立位置保持座10以前述方法折疊為三折時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勾153之相對應處(在變化例中靠近中央的位置)。當直立位置保持座10被折為三折,並且勾153與按鈕154結合時,直立位置保持座10可如圖81所示,被保持在折疊狀。特別是當勾153是由橡膠製成時,即使按鈕154的位置稍微偏移勾53,勾153亦可被彈性地拉伸,以使其與按鈕154結合。因此,該保持作用可被更簡易地執行。
實施例之變化---問題及功效
本發明所解決的問題以及本發明之功效並不僅限於前面的描述。本發明亦可解決前面所未描述之問題,或者具有前面所未描述之功效。本發明可解決前面所描述之部分問題,或者具有前面所描述之部分功效。
舉例而言,即使當腿部開口部或其相類者無法完美地跟隨幼兒的移動時,只要腿部開口部可跟隨之範圍及其能力相較於先前產品有所增進,或者只要本發明可以不同方式帶來與先前產品之功效類似的功效,則可說已解決了問題。
舉例而言,即使當直立位置保持座及躺臥位置保持座之結合/分離結構無法完全不被曝露出來,只要相較於先前產品可覆蓋較廣之範圍,或只要能以不同於先前方法之方式取得類似之功效,則可說已解決了問題。
此外,舉例而言,即使當連接頭部支援裝置至肩帶之連接器無法被前側蓋體及/或後側蓋體所完全覆蓋,只要覆蓋的範圍或開關蓋體之操作性相較於先前產品有所增進,或只要能以不同於先前方法之方式取得類似之功效,則可說已解決了問題。
再者,舉例而言,即使當使用者無可避免地忘記關上扣蓋(buckle cover),只要此種意外的機率及頻率相較於先前產品有所減少,戓只要能以不同於先前方法之方式取得類似之功效,則可說已解決了問題。
再者,舉例而言,即使當使用者無法完全避免在外出後留下折疊裝置,只要此種意外的機率相較於先前產品有所減少,戓只要能以不
同於先前方法之方式取得類似之功效,則可說已解決了問題。
實施例之變化---其他事項
上面所描述或圖示關於實施例及其變化例的結構、尺寸、材籵或形狀若未特別指明,則僅為例示,而可選擇性地變動。
最後,上面所描述關於實施例及其變化例的功效及優點將概述如下。雖然對應於實施例及其變化例之元件之參考標號底下是在括號中表示,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以參考標號標示之元件,並且這些元件可以具有相同功能之元件取代。
先前技術之幼兒背負裝置,例如在日本專利公開號2004-181268所揭露之幼兒背負裝置之缺點在於:腿部開口部被設計為固定在緊固件相,並且使用者每一次在面朝前前置(forward-facing front-loading)及面朝後前置(backward-facing front loading)之間改變保持方式時,都必需操作緊固件。緊固件的操作對於使用者而言是煩瑣之事,並且使用者容易忘記緊固或打開緊固件。在另一方面,當墊部被配置在腿部開口部中時,不會引起關於緊固件的問題。然而,僅是配置墊部無法確保腿部開口部有足夠橫向的形變。依據該實施例,釋放部可釋放緩衝體的緩衝力,藉此當接觸部分因幼兒的移動而被壓縮時,該接觸部分可相對容易地產生變形。因此,幼兒背負裝置可維持對應於幼兒身體部分的形狀,而無須不必要的擠壓幼兒的身體部分,藉此強化幼兒的舒適性。再者,由於釋放緩衝力加強緩衝體的彈性,所以無須任何特殊的操作,即可達成接觸部分的變形結構。因此,傳統必須的操作,像是緊固腿部開口部的緊固件之操作並非必
要,藉此可更強化使用者之便利性。
尤其是,依據該實施例,釋放部(106)可釋放緩衝體(103)的緩衝力,藉此接觸部分(100)因幼兒的移動而被壓縮時,接觸部分(100)可相對容易的產生變形。因此,幼兒背負裝置可維持形狀對應於幼兒身體部分的形狀,而無須不必要的擠壓幼兒的身體部分,藉此強化幼兒的舒適性。再者,由於釋放緩衝體(103)的緩衝力加強緩衝體(103)的彈性,所以無須任何特殊的操作,即可達成接觸部分(100)的變形結構。因此,傳統必須的操作,像是緊固腿部開口部的緊固件之操作並非必要,藉此可更強化使用者之便利性。
保持座(10)可被設計成躺臥位置保持座,以保持幼兒維持躺臥位置,或被設計成直立位置保持座(10),以保持幼兒維持直立位置。再者,接觸部分(100)可以是任何幼兒身體部分可碰觸的部分,但尤其可以是幼兒臀部或大腿內側所接觸的腿部開口部(100)。關於直立位置保持座(10),尤其在面朝前前置與面朝後前置時,腿部開口部(100)碰觸到幼兒的不同部位。因此增加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腿部開口部(100)如上述的彈性是有功效的。
再者,釋放部(106)可以各種方式被形成。例如,釋放部(106)可以是被形成在緩衝體(103)的一開口(106)。在這種情形,由於釋放部(106)被形成為緩衝體(103)不存在的一空間,當接觸部分(100)因幼兒的移動而被壓縮時,接觸部分(100)可相對容易的產生變形。再者,由於僅僅藉由形成開口(106)即可形成釋放部(106),釋放部(106)可以低成本輕易地被形成。再
者,釋放部(106)的提供可改善保持座(10)的透氣特性。因此亦可強化幼兒的舒適性。
釋放部(106)的另一種形成方式是在緩衝體(103)內提供一薄的部分作為釋放部(106)。在這種情形,緩衝體(103)在釋放部(106)被薄化。因此,當接觸部分(100)因幼兒的移動而被壓縮時,接觸部分(100)可相對容易地產生變形。再者,由於緩衝體(103)被薄化,可強化保持座(10)的透氣特性,藉此強化幼兒的舒適性。
較佳者,釋放部(106)的外型實質是對應於接觸部分(100)的形狀。在這種情形,接觸部分(100)可產生相對應於該外型的形狀。例如,當接觸部分(100)的外型被形成對應於幼兒腿部的相應形狀,接觸部分(100)可從相對應的形狀產生變成幼兒的腿部,藉此接觸部可良好的保持適合於幼兒的腿部。
再者,縫合線(108)可被提供在靠近接觸部分(100)的側邊部分,且接觸部分(100)的側邊部分(107)可被製作成可在縫合線附近移動者。在這種情形,根據接觸部分(100)被幼兒的擠壓,接觸部分(100)的側邊部分(107)可彈性地移動,以維持相對應於幼兒的形狀,藉此強化幼兒的舒適性。再者,根據幼兒的移動,由於不需要特殊的操作來移動接觸部分(100)的側邊部分(107),因此不需要傳統所需的操作,像是緊固腿部開口部的緊固件,並可因此強化使用者的便利性。
再者,較佳者,接觸幼兒之接觸部份(100)的後側面是被襯背織物(105)所覆蓋,相對於接觸部份(100)後側面的前側面是被包覆織物
(104)所覆蓋,以及包覆織物(104)與襯背織物(105)彼此相連的部分被設在接觸部份(100)的前側面。在這種情形,織物(104)與襯背織物(105)彼此相連的部分(133)可防止幼兒的碰觸,藉此強化幼兒的舒適性。
當相連的部分(133)被配置在接觸部份(100)的前側面,較佳者,相連的部分(133)符合於靠近位元在接觸部分(100)側邊的縫合線。因此,僅有一縫合線(108)的形式即足以形成可移動部分,且同時相連的部分(133)可防止幼兒的碰觸。因此,從一簡單的結構即可獲得許多優良功效。
再者,接觸部份(100)可以縱向被提供在靠近保持座(10)的下邊緣,以使接觸部份(100)可容納幼兒的臀部或大腿內側,當重量調整部(107a)被提供在接觸部份(100)的側邊部分(107)作為一元件(element)以縱向沿著側邊部分延伸向下緣,因此施加在接觸部份(100)的重量向內實質沿著直角被轉移到縱向上。因此,因懸掛施加在接觸部份(100)的側邊部分(107)的張力被釋放出,且施加在側邊的重量被減少。在保持座(10)中,該重量從右邊及左邊(向內)被轉移到中央。因此,幼兒臀部與大腿內側的壓力可減少,藉此可更強化幼兒的舒適性。
當使用者使用傳統的幼兒背負裝置將躺臥位置保持座結合到直立位置保持座,設置在座位側面的勾子有時會碰觸到幼兒;以及當使用者使用傳統的幼兒背負裝置僅用直立位置保持座,設置在直立位置保持座側面的勾子有時會碰觸到幼兒。因此,傳統的幼兒背負裝置會使幼兒有不舒服的感覺。
再者,雖然在傳統的幼兒背負裝置,躺臥位置保持座是被結
合到直立位置保持座,可是連接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各種帶體並未固定到躺臥位置保持座。因此,這些帶體隨著躺臥位置保持座的週遭移動,而沒有限制,可能窒礙幼兒背負裝置的使用者,或碰觸到幼兒。
就另一方面而言,該實施例可防止第一緊固件與第二緊固件碰觸到幼兒,藉此更強化幼兒的舒適性。再者,由於第一與第二緊固件並未曝露在直立位置保持座,可防止第一與第二緊固件被曝露在幼兒背負裝置之前側面,藉此強化幼兒背負裝置的設計品質。帶體及其剩餘部份不會被使用者、幼兒及其他類似者拉扯到,且同時,幼兒背負裝置的外觀仍可被製作成整潔並可強化幼兒背負裝置的設計品質。再者,由於帶體結合裝置綁住帶體,以使帶體可從躺臥位置保持座以預定角度升起(rise),防止帶體被拉到右側或左側或向上而傾向幼兒。因此容納幼兒的空間會是穩固的。
尤其是,依據該實施例,幼兒背負裝置(1)包括用以使幼兒保持在直立位置的直立位置保持座(10)以及用以使幼兒保持在躺臥位置的躺臥位置保持座(50),並且直立位置保持座(10)與躺臥位置保持座(50)是可在其後側面彼此相接觸,使其結彼此相結合/分離。躺臥位置保持座(50)具有一第一緊固件(111a,112a,140a,141a,143a,143b,144a,146a,148a),且躺臥位置保持座(50)與直立位置保持座(10)其中之一具有一第二緊固件(71a,72a,11a,51a,51b,144b,147b)可拆卸地結合到該第一緊固件(111a,112a,140a,141a,143a,143b,144a,146a,148a)。第一緊固件(111a,112a,140a,141a,143a,143b,144a,146a,148a)與第二緊固件(71a,72a,11a,51a,51b,144b,147b)是被製成不會曝露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後側面及躺臥位置保持座
(50)的前側面。
依據本發明,由於用以使直立位置保持座(10)與躺臥位置保持座(50)彼此固定的第一緊固件(111a,112a,140a,141a,143a,143b,144a,146a,148a)與第二緊固件(71a,72a,11a,51a,51b,144b,147b)不會曝露在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前側面,因此可防止第一緊固件(111a,112a,140a,141a,143a,143b,144a,146a,148a)與第二緊固件(71a,72a,11a,51a,51b,144b,147b)碰觸到幼兒,藉此強化幼兒的舒適性。再者,由於第一緊固件(111a,112a,140a,141a,143a,143b,144a,146a,148a)與第二緊固件(71a,72a,11a,51a,51b,144b,147b)不會曝露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因此可防止第一緊固件(111a,112a,140a,141a,143a,143b,144a,146a,148a)與第二緊固件(71a,72a,11a,51a,51b,144b,147b)曝露在幼兒背負裝置(1)的前側面,並且改良幼兒背負裝置(1)的設計品質。
利用上述優點功效的其中之一特定結構包括第一緊固件(111a,112a,140a)被設在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後側面,以及第二緊固件(71a,72a)與用以覆蓋第二緊固件(71a,72a)的蓋體(cover)(71,72)被設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後側面。
由於第一緊固件(111a,112a,140a)與第二緊固件(71a,72a)被設在本發明的後側面,防止第一緊固件(111a,112a,140a)與第二緊固件(71a,72a)被曝露在幼兒背負裝置(1)的前側面,並且可強化幼兒背負裝置(1)的設計品質。再者,由於第一緊固件(111a,112a,140a)與第二緊固件(71a,72a)被蓋體(71,72)所覆蓋,可防止幼兒碰觸第一緊固件(111a,112a,140a)與第二緊
固件(71a,72a),藉此更強化幼兒的舒適性。
更特殊的是,例如,躺臥位置保持座(50)是被提供有一第一突出片(111)突出至側邊,並且第一緊固件(111a)被設在第一突出片(111)的後側面,以及直立位置保持座(10)被提供有一第二突出片(71)從第一突出片(111)的位置之對應位置突出,並且第二緊固件(71a)是被設在第二突出片(71)的後側面位在第一緊固件的位置之對應位置,以及第二緊固件(71a)的後側面可被蓋體(72)所覆蓋,以此方式蓋體(71)可被關閉/打開。在此情形,當第一突出片(111)與第二突出片(71)重疊時,第一緊固件(111a)與第二緊固件(71a)可彼此相互固定。由於第一緊固件(111a)與第二緊固件(71a)是被設在背面,可防止第一緊固件(111a)與第二緊固件(71a)被曝露在幼兒背負裝置(1)的前側,藉此改良幼兒背負裝置(1)的設計品質。再者,由於第二緊固件(71a)是被蓋體(72)所覆蓋,以此方式蓋體單元(72)可被打開/關閉,防止幼兒碰觸到這些元件,藉此可更強化幼兒的舒適性。
或者,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被提供有第一緊固件(140a),其被設在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後側面,位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側邊的相對位置,以及直立位置保持座(10)可被提供有突出片(71)從第一緊固件(140a)的位置之相對位置突出,第二緊固件(71a)被設在突出片(71)的後側面,位在第一緊固件(140a)的位置之相對位置,並且第二緊固件(71a)的後側面可被蓋體(72)所覆蓋,以此方式蓋體(72)可被關閉/打開。在此情形,當第一緊固件(140a)與突出片(71)重疊時,第一緊固件(140a)與第二緊固件(71a)可彼此相互固定。再者,由於第一緊固件(140a)與第二緊固件(71a)是被設在
背面,可防止第一緊固件(140a)與第二緊固件(71a)被曝露在幼兒背負裝置(1)的前側,藉此改良幼兒背負裝置(1)的設計品質。再者,由於第二緊固件(71a)是被蓋體(72)所覆蓋,以此方式蓋體(72)可被打開/關閉,防止幼兒碰觸到第二緊固件(71a),藉此可更強化幼兒的舒適性。
利用上述優點功效的另一項特定結構可包括躺臥位置保持座(50)被提供有一延伸部(141,143,144,146,148)從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後側面向直立位置保持座(10)延伸,以及第一緊固件(141a,143a,143b,144a,146a,148a)被提供在延伸部(141,143,144,146,148)。至少一部分的直立位置保持座(10)可被延伸部(141,143,144,146,148)所覆蓋,以使得第一緊固件(141a,143a,143b,144a,146a,148a)與第二緊固件(11a,51a,51b,144b,147b)彼此相互固定。
依據本發明,當直立位置保持座(10)被延伸部(141,143,144,146,148)覆蓋時,直立位置保持座(10)被夾在延伸部(141,143,144,146,148)中間,因此躺臥位置保持座(50)暫時地固定到直立位置保持座(10),藉此可更容易地實施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結合操作。
這種結構更特殊的是,例如,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延伸部(141)可被形成作為固定翼(141),其實質覆蓋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頂部,第一緊固件(141a)可被設在固定翼(141)的前側面,以及第二緊固件(11a)可被提供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前側面,位在第一緊固件(141a)之相對位置。在此情形,當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頂部實質是被固定翼(141)所覆蓋,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暫時地固定到直立位置保持座(10)。再者,由
於第一緊固件(141a)與第二緊固件(11a)是被固定翼(141)所覆蓋,第一緊固件(141a)與第二緊固件(11a)可被製成不會在前側與後側曝露,藉此可強化幼兒的舒適性與幼兒背負裝置(1)的設計品質。
或者,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延伸部(143)被形成作為固定翼(143),其實質是從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頂部覆蓋到中央之一部分並其突出到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側邊,第一緊固件(143a,143b)可被提供在固定翼(143)的前側面,位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側邊之相對位置,以及第二緊固件(51a,51b)可被提供在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後側面,位在第一緊固件(143a,143b)的相對位置。在此情形,當固定翼實質覆蓋從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頂部到中央之部分,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暫時地固定到直立位置保持座(10)。再者,由於第一緊固件(143a,143b)與第二緊固件(51a,51b)是被固定翼(143)所覆蓋,第一緊固件(143a,143b)與第二緊固件(51a,51b)可被製成不會在前側與後側曝露,藉此可強化幼兒的舒適性與幼兒背負裝置(1)的設計品質。
又或者,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延伸部可被形成為一翼(144),提供在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頂部;第一緊固件(144a)及第二緊固件(144b)可被提供在翼(144)之後側面上,並且可供可分離式地插入翼(144)之翼環(145)可被提供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之頂部。當翼(144)被插入翼環(145)且被折疊時,第一緊固件(144a)及第二緊固件(144b)可被配置在彼此相對應之處。在此情況中,當翼(144)被插入翼環(145)中時,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被暫時地固定至直立位置保持座(10)。此外,因為當翼(144)被折疊
時,第一緊固件(144a)及第二緊固件(144b)被配置在彼此相對應之處,因此第一緊固件(144a)及第二緊固件(144b)可被配置在翼(144)內,以使第一緊固件(144a)及第二緊固件(144b)可被製成不會在前側與後側曝露,藉此可強化幼兒的舒適性與幼兒背負裝置(1)的設計品質。
又或者,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延伸部(146)可被形成為一對固定帶,其延伸自躺臥位置保持座(50)之右側及左側,並覆蓋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前側面之一部分。同時,第一緊固件(146a)被提供在各個固定帶(146)的後側面,並且第二緊固件(147b)可分別被提供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前側面,位在第一緊固件(146a)的相對位置,並且覆蓋第二緊固件(147b)的蓋體(147)可被提供。在此情況中,當該對固定帶(146)覆蓋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前側面之一部分,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被暫時地固定至直立位置保持座(10)。此外,因為第一緊固件(146a)及第二緊固件(147b)是被蓋體(147)所覆蓋,第一緊固件(146a)及第二緊固件(147b)可被製成不會在前側與後側曝露,藉此可強化幼兒的舒適性與幼兒背負裝置(1)的設計品質。
又或者,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延伸部(148)可被形成為翼(148),配置在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後側面上,第一緊固件(148a)可被提供在翼(148)的前側面上,並且第二緊固件(51a)可被配置在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後側面,位在第一緊固件(148a)之相對位置處,並且可供可分離式地插入翼(148)之翼環(149,150a)可被提供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的後側面上。當翼(148)被插入翼環(149,150a)中時,第一緊固件(148a)及第二緊固件(51a)可被配置在相對應的位置處。在此情況中,當翼(148)被插入翼環((149,
150a)中時,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被暫時地固定至直立位置保持座(10)。此外,因為第一緊固件(148a)及第二緊固件(51a)是被翼(148)所覆蓋,第一緊固件(148a)及第二緊固件(51a)可被製成不會在前側與後側曝露,藉此可強化幼兒的舒適性與幼兒背負裝置(1)的設計品質。
此外,除了上述結構或其替代結構外,本發明的幼兒背負裝置亦被設計為具有表面緊固件(113),其是以可分離之方式彼此結合在直立位置保持座的後側面及躺臥位置保持座的後側面上。在此情況中,躺臥位置保持座(50)可藉由使用表面緊固件(113)而被固定至直立位置保持座(10)。特別是因為表面緊固件(113)被提供在直立位置保持座(10)及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後側面上,因此當躺臥位置保持座(50)被結合至直立位置保持座(10)時,表面緊固件(113)可被製成不會在前側與後側曝露,藉此可強化幼兒的舒適性與幼兒背負裝置(1)的設計品質。
此外,除了上述結構或其替代結構外,本發明的幼兒背負裝置可包含直立位置保持座(10)用以保持幼兒在一直立位置,以及躺臥位置保持座(50)用以保持幼兒在一躺臥位置;並且躺臥位置保持座(50)是被製成可結合/可分離至直立位置保持座(10)。直立位置保持座(10)具有複數帶體(15,16),並且躺臥位置保持座(50)具有一帶體結合裝置(54),其突伸至帶體(15,16)並被用以結合複數帶體(15,16)。
根據本發明,因為複數帶體(15,16)可被帶體結合裝置(54)所結合,因此可防止複數帶體或其剩餘部分被使用者、幼兒或其相類者所抓取,並且同時可使幼兒背負裝置(1)的外觀整齊,而能強化幼兒背負裝
置(1)的設計品質。此外,當帶體(15,16)被維持在帶體結合裝置(54)時,可使帶體(15,16)從躺臥位置保持座(50)以預定角度升起。因此,可防止帶體(15,16)被拉至右邊、左邊或向上,而朝幼兒方向傾斜,藉此可確保容納幼兒的空間。
為了更特定地指出結構,直立位置保持座(10)可被供為具有側帶(15),其從直立位置保持座(10)靠近下緣處延伸至使用者的側邊;以及腿部支持帶(16),其延伸過幼兒的腿部。帶體結合裝置(54)可從躺臥位置保持座(50)朝向靠近下緣處延伸,而將側帶(15)及腿部支持帶(16)結合在靠近下緣之位置處。在此情況中,因為側帶(15)及腿部支持帶(16)可被帶體結合裝置(54)所結合,因此可防止側帶(15)、腿部支持帶(16)及其剩餘部分被使用者、幼兒或其相類者所抓取,並且可使幼兒背負裝置(1)的外觀整齊,而能強化幼兒背負裝置(1)的設計品質。
再者,當帶體結合裝置(54)維持腿部支持帶(16)時,可使腿部支持帶(16)以一預定角度從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下緣上升至前側。因此,可防止腿部支持帶(16)被拉至右邊、左邊或向上,而朝幼兒方向傾斜,藉此可確保容納幼兒的空間。
此外,在先前技術的幼兒背負裝置中,當頭部支援蓋僅被配置在頭部支援帶及緊固件的幼兒側時,並且頭部支持裝置被向前折疊時,頭部支持帶及緊固件與頭部支持蓋之位置關係即相反,而可能顯露出頭部支持帶及緊固件至幼兒側。再者,當頭部支持帶及緊固件被管狀的頭部支持蓋所覆蓋時,雖然可防止頭部支持帶及緊固件曝露至幼兒側,但使
用者必需將管狀的頭部支援蓋拉高至靠近緊固件之位置以操作該緊固件。因此,緊固件之操作顯得煩瑣,並且在操作緊固件後,使用者可能忘了拉回頭部支持蓋至其原來的位置。因此,存在著頭部支持帶或緊固件被曝露至幼兒側或前側之機率,而降低幼兒背負裝置的設計品質。
此外,在先前技術的幼兒背負裝置中,頭部支持蓋被形成為其長度與頭部支持裝置之平均長度相符合。當頭部支持裝置之長度經由梯扣(ladder lock)或相類者被調整,並調整至其最大長度時,頭部支持蓋的長度即不足以覆蓋頭部支持裝置。如此,頭部支持帶或緊固件有時將刺出頭部支持蓋外。相反地,當頭部支持裝置的長度被調整至最小時,緊固件將被深埋在頭部支持蓋內。如此,即存在著使用者無法以手接觸緊固件而加以操作之機率,或者頭部支援帶的長的剩餘部分刺出頭部支援蓋,而曝露至幼兒側。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連接器的前側面及後側面都可被覆蓋而不被曝露。因此,無論頭部支持裝置之折疊狀態如何,皆可防止連接器被曝露至幼兒側(後側),並且可防止連接器碰觸幼兒,藉此可進一步強化幼兒的舒適感。同時,因為可防止連接器曝露在前側,而可增進幼兒背負裝置的設計品質。再者,因為連接器的剩餘部分可儲存在儲存裝置,可防止剩餘部分曝露至幼兒側(後側),並且可防止剩餘部分碰觸幼兒,藉此可進一步強化幼兒的舒適感。同時,因為可防止剩餘部分曝露在前側,而可增進幼兒背負裝置的設計品質。
特別地,根據實施例之幼兒背負裝置(1)包含:座主體
(11),用以支援幼兒的軀體部分;頭部支援裝置(12)被提供在座主體(11)之端部,用以支持幼兒的頭部;肩帶(13),用以懸吊方式支援座主體(11);以及連接器(20),用以連接頭部支持裝置(12)至座主體(11或肩帶(13),並且提供有前側蓋體(71)以實質上地覆蓋連接器(20)的前側面,及後側蓋體(72)以實質上地覆蓋連接器(20)的後側面。根據本發明,因為連接器(20)的前側面及後側面皆可被覆蓋而不被曝露,因此無論頭部支持裝置(12)之折疊狀態如何,皆可防止連接器(20)被曝露至幼兒側(後側),並且可防止連接器(20)碰觸幼兒,藉此可進一步強化幼兒的舒適感。同時,因為可防止連接器(20)曝露在前側,而可增進幼兒背負裝置的設計品質。
任何結構皆可被應用作為蓋體結構之一特定結構。舉例而言,前側蓋體(71)及後側蓋體(72)可被形成為一實質上平板狀的形狀。前側蓋體(71)的上部及後側蓋體(72的上部可彼此固定。前側蓋體(71)的下部及後側蓋體(72)可被形成彼此可打開/可關閉。此外,連接前側蓋體(71)的下部及後側蓋體(72的下部的蓋體連接器(71a,72a)可被提供。
在這樣的蓋體結構中,前側蓋體(71)及後側蓋體(72)彼此被固定在上部,並且其下部則保持可打開/可關閉。因此,當使用者在操作連接器(20)後將手離開前側蓋體(71)及後側蓋體(72)時,前側蓋體(71)及後側蓋體(72)因本身重量而下垂,而覆蓋連接器(20)。因此,即使使用者忘了緊固蓋體連接器(71a,72a),連接器(20)也不會曝露至幼兒側(後側)。此外,因為下部可被蓋體連接器(71a,72a)所連接,因此前側蓋體(71)及後側蓋體(72)可更穩固地使彼此固定在一起,藉此可更確保連接器(20)不會曝露至幼
兒側(後側)。
再者,這種蓋體結構中,較佳者,蓋體連接器(71a,72a)被提供在前側蓋體(71)與後側蓋體(72)的每個相對表面。因此,蓋體連接器(71a,72a)其本身是被前側蓋體(71)及後側蓋體(72)所覆蓋,藉此防止該蓋體連接器(71a,72a)曝露至幼兒側(後側)。對於此點,亦可更強化幼兒的舒適性,且增進幼兒背負裝置的設計品質。
在此,較佳者是提供用以調整連接器(20)長度的長度調整器(22),並且連接器(20)的長度在沿著連接器(20)的前側蓋體(71)與後側蓋體(72)藉由調整長度調整器(22)使其等於或大於連接器(20)的最大長度。在有提供長度調整器(22)時,就可調整頭部支持裝置(12)與座主體(11)之間的距離,或可調整頭部支持裝置(12)與肩帶(13)之間的距離,藉此依據幼兒的年紀可適當地調整容納幼兒的空間。縱使連接器(20)的長度被調整到長度調整器(22)的最大長度,仍可穩固地防止連接器(20)被曝露至幼兒側(後側)或前側,因為前側蓋體(71)與後側蓋體(72)被形成的比該最大長度還要長。
再者,依據本發明之幼兒背負裝置(1)包括一用以托住幼兒軀體部分的座主體(11),位在座主體(11)之端部用以支持幼兒的頭部支持裝置(12),以懸吊方式支撐座主體(11)的肩帶(13),以及用以將頭部支持裝置(12)連接到座主體(11)或肩帶(13)的連接器(20),並且被提供有以可移動的方式將連接器(20)的剩餘部份存放到頭部支持裝置(12)、座主體(11)或肩帶(13)的儲存裝置(12a)。依據本發明,由於連接器(20)的剩餘
部份可被存放在儲存裝置(12a),故可防止該剩餘部份被曝露至幼兒側(後側),並可防止碰觸到幼兒,藉此更強化幼兒的舒適性。同時,由於可防止該剩餘部份被曝露至前側,故增進幼兒背負裝置的設計品質。
任何結構都可被用以作為儲存裝置(12a)的一特定結構。例如,儲存裝置(12a)可被提供在頭部支援裝置(12)的端部,位在座主體(11)側或肩帶(13)側。在這種情形,縱使當連接器(20)是從頭部支援裝置(12)被延伸到座主體(11)或到肩帶(13),並且連接器(20)的剩餘埠份被摺回頭部支持裝置(12),沿著被折疊的剩餘部份的縱向,該剩餘部份可被直接插入位在頭部支援裝置(12)端部的儲存裝置(12a),藉此可該剩餘部份可被平整地存放。
再者,較佳者,幼兒背負裝置具有前側蓋體(71)覆蓋連接器(20)的前側面,以及後側蓋體(72)覆蓋連接器(20)的後側面,並且儲存裝置(12a)被形成作為一空間(75)聯繫到前側蓋體(71)與後側蓋體(72)之間所形成的空間(74)。在此情形,連接器(20)是被覆蓋在空間(74)內,且剩餘部份是被與空間(74)相連的空間(75)所覆蓋。因此,一連續的存放空間結構可被形成,其範圍從連接器(20)覆蓋到剩餘部份,藉此使連接器(20)到剩餘部份的整個長度實質是可完全地未被曝露。
在傳統的覆蓋結構中,要使用連接帶時,勾子或緊固件的表面必須從固定解開,以打開釦子蓋體。此外,操作釦子蓋體之後,還必須關上該釦子蓋體,而且還必須結合緊固件使其固定。因此,在傳統上,連接帶的結合必須實施多個步驟操作,而且連接帶的結合操作是麻煩的。
此外,在操作釦子作業之後,使用者可能會忘記關上釦子蓋體。此外,使用者可能會在結合連接帶時扭絞帶狀的連接帶,並且使用者固定釦子之後沒注意到連接帶是扭絞的,而反向使用連接帶。
傳統上,側扣被用來座位釦子。因此,當幼兒被拖放在直立位置保持座時,幼兒可能會將手伸到釦子側,並將釦子解開。再者,由於連接帶僅在直立位置保持時使用,未使用的連接帶可能會掛在幼兒的前面,或在躺臥位置保持時掛在幼兒側邊。因此,該連接帶造成使用者在像是結合躺臥位置保持座的操作困難,或者連接帶可能會碰觸到幼兒。
換言之,在實施例中,蓋體在靠近結合/分離裝置之處可被固定到連接帶。因此,在端部可增加蓋體的互斥力(repulsive force),並且蓋體自然地返回到原始位置,當使用者的手離開該蓋體,依據其本身的互斥力以覆蓋結合/分離裝置。因此,可防止結合/分離裝置的曝露,而無須任何特殊的操作即可使蓋體回復到期原始位置,藉此更強化幼兒的安全,並且可更強化使用者的便利性。再者,在躺臥位置保持時,由於未使用的連接帶或結合/分離裝置可被存放在儲存位置,所以連接帶或結合/分離裝置不會掛在幼兒或在幼兒側。因此,可防止連接帶或結合/分離裝置造成使用者操作困難,像是躺臥位置保持座的結合操作,而且亦可防止連接帶被幼兒碰觸到。
尤其是,依據實施例的幼兒背負裝置(1)包括覆蓋幼兒軀幹部份的座主體(11)、連到座主體(11)的一對肩帶(813)、使肩帶(13)彼此相連的連接帶(14)、及以可拆卸方式將連接帶(14)連到肩帶(13)的結合
/分離裝置(26,27),並且更被提供有一似管狀的蓋體(80),該蓋體(80)圍繞著連接帶(14)並從連接帶(14)延伸到結合/分離裝置(26,27)以圍繞結合/分離裝置(26,27)之至少一部分,以及該蓋體(80)在靠近結合/分離裝置(26,27)之處被固定到連接帶(14)。依據本發明,由於蓋體(80)是在靠近結合/分離裝置(26,27)之處被固定到連接帶(14),當使用者將手離開蓋體(80),依據蓋體本身的互斥力,該蓋體自然地回復到期原始狀態以覆蓋結合/分離裝置(26,27)。因此,可防止結合/分離裝置(26,27)的曝露,而無須任何特殊的操作使蓋體回復到期原始狀態,藉此更強化幼兒的安全及使用者的便利性。
在上述的結構中,較佳者,結合/分離裝置(26,27)包括一連到連接帶(14)的第一結合/分離單元(26)及一連到肩帶(13)的第二結合/分離單元(27),其以可拆卸的方式與第一結合/分離單元(26)相扣合,並且用以操作結合/分離裝置(26,27)的操作單元(26a)被配置在該第一結合/分離單元(26),且蓋體(80)至少覆蓋該第一結合/分離單元(26)。在此情形,由於具有操作單元(26a)的第一結合/分離單元(26)是被蓋體(80)所覆蓋,不會曝露操作單元(26a),藉此幼兒就不會玩弄操作單元(26a)。
再者,在本發明中,較佳者,用以操作結合/分離裝置(26,27)的操作單元(26a)是被配置在結合/分離裝置(26,27),其位在座主體(11)的相對表面上。在此情形,操作單元(26a)面對著幼兒的相對表面,因此可更安全地防止幼兒玩弄操作單元(26a)。
再者,在此情形,較佳者,座主體(11)的相對表面是被薄織物(82)所覆蓋。因此使用者可僅透過薄織物(82)操作該操作單元(26a),
而且無須折疊蓋體(80),即可輕易地操作該操作單元(26a),藉此更強化使用者的便利性。
再者,依據本發明,蓋體(80)可被提供有一識別裝置(81,82),用以使蓋體(80)的前側面與後側面可被識別。該前側面是座主體(11)的反面,且後側面則是座主體(11)側。在此情形,蓋體的前側面與後側面可依據識別裝置(81,82)而輕易地被識別,連接帶(14)與結合/分離裝置(26,27)可以正確的方向(前-後方向)被使用,藉此更強化使用扯的便利性。
再者,依據本發明,識別裝置(81,82)可由一第一織物(82)覆蓋蓋體(80)的前側面以及由一第二織物(81)覆蓋蓋體(80)的後側面所形成,其中一第一織物(82)與第二織物(81)可以是由不同型態的織物所製成。識別裝置(81,82)可以是利用不同型態的織物所形成,且尤其是並不需要作記號或類似者,藉此連接帶(14)與結合/分離裝置(26,27)的前-後方向可依據此一簡單的結構而輕易地被辨識出。
再者,在此情形,較佳者,第二織物(81)是由網狀織物所製成。當位在幼兒側邊的第二織物(81)是由網狀織物所製成,可增進透氣特性與蓋體(80)的觸感,藉此更強化幼兒的舒適性。
再者,依據本發明之幼兒背負裝置包括一覆蓋幼兒軀體部分之座主體(11),複數肩帶(13)連到該座主體(11),一用以使複數肩帶(13)彼此相連之連接帶(14),及以可分離之方式將連接帶(14)連接到肩帶(13)之結合/分離裝置(26,27),且儲存部(90,91)是被形成在肩帶(13)以儲存連接帶(14)或結合/分離裝置(26,27),在此方式之下,連接帶(14)或結合/分離
裝置(26,27)可被儲存在儲存部(90,91),並可從儲存部(90,91)取出。
依據本發明,在躺臥位置保持時,未使用的連接帶(14)或結合/分離裝置(26,27)可被存放在儲存部(90,91)。因此,連接帶(14)或結合/分離裝置(26,27)不會掛在幼兒或幼兒側邊,藉此可防止連接帶(14)或結合/分離裝置(26,27)造成使用者的操作困難,例如躺臥位置保持座(50)的結合,並且可防止連接帶(14)碰觸到幼兒。
任何結構都可被用來作為儲存部(90,91)的一特定結構。例如,儲存部(90,91)可被形成為由肩帶(13)所提供之一似袋元件,並且可在肩帶(13)之相對側形成一開口(90a,91a)。連接帶(14)或結合/分離裝置(26,27)之側端部被連到儲存部(90,91)之內,因此連接帶(14)或結合/分離裝置(26,27)可透過開口(90a,91a)從儲存部(90,91)取出。在此情形,連接帶(14)或結合/分離裝置(26,27)可透過開口(90a,91a)被存放到儲存部(90,91)。
再者,儲存部(90,91)可被形成為沿著該肩帶(13)之緃向方向延伸之一長方體空間。在此情形,縱使連接帶(14)的寬度較肩帶(13)更寬,連接帶(14)仍可沿著肩帶(13)之緃向被儲存,藉此無論肩帶(13)的寬度為何,連接帶(14)的整個長度都不會被曝露。
再者,袋體(130)可在肩帶(13)之外表面,靠近連接帶(14)底部之處,被形成為沿著肩帶(13)之緃向方向延伸之一長方體空間。在此情形,連接帶(13)亦可沿著肩帶(13)之緃向被儲存,縱使連接帶(14)的寬度較肩帶(13)更寬,其仍可藉由將連接帶(14)插入由肩帶(13)之外表面所提供的袋體(130)而被儲存,藉此無論肩帶(13)的寬度為何,連接帶(14)的
整個長度都不會被曝露。
再者,連接帶(131)可被形成有一第一帶體(131)及實質與第一帶體(131)等長的一第二帶體(131),第一帶體(131)是由一肩帶(13)所提供,第二帶體(131)是由另一肩帶(13)所提供,並且儲存部(132)可被形成為一空間,其中第一帶體(131)或第二帶體(131)可以實質垂直於肩帶(13)縱向的方向被插放,位在肩帶(13)中靠近連接帶(131)的底部之處。在此情形,連接帶(131)被分成實質相互等長的第一帶體(131)與第二帶體(131),藉此可縮短各連接帶(131)的寬度。因此,縱使當各連接帶(131)以實質垂直於肩帶(13)縱向的方向被插放,各連接帶(131)的整個長度都不會被曝露。
再者,傳統的幼兒背負裝置,幼兒的背部要強壯的足以維持背部直立,幼兒背負裝置本身具有低硬度。因此,幼兒背負裝置主體與袋子可分別被設計成一體前側與後側。然而,在傳統的幼兒背負裝置,若幼兒的背部不夠強壯到足以維持背部直立,幼兒背負裝置的硬度相對要較高。因此,幼兒背負裝置主體本身作為袋子使用有困難,並且傳統的儲存結構無法直接適用於這種幼兒背負裝置。因此,當使用者攜帶這種幼兒背負裝置,他/她需要將幼兒背負裝置存放到分離的一儲存袋。這種需求對使用者而言是很麻煩的,而且使用者可能忘了與幼兒背負裝置一起攜帶儲存袋。在不同的情形,例如,使用者可折疊幼兒背負裝置並將其放到嬰兒車(stroller)的袋子,而無須另外攜帶一特定的袋子。因此,有時會從袋子突出幼兒背負裝置,並且造成困擾。
另一方面而言,在本實施例的幼兒背負裝置,折疊裝置可被存放在儲存裝置內,藉此該折疊裝置可以永遠與幼兒背負裝置一起被攜帶著,而避免使用者忘記攜帶折疊裝置。因此,使用者可確保同時攜帶幼兒背負裝置與折疊裝置,因此更強化使用者的便利性。
尤其是,依據本實施例的幼兒背負裝置(1),其是用以托住幼兒,該幼兒背負裝置(1)包括支持幼兒背負裝置(1)的折疊裝置(121,151)以及將折疊裝置(121,151)存放到幼兒背負裝置(1)的儲存裝置(120),在此方式之下,折疊裝置可自由地被存放及取出。依據本發明,由於折疊裝置(121,151)是被存放到儲存裝置(120),所以折疊裝置(121,151)可以永遠與幼兒背負裝置(1)一起被攜帶,並且防止使用者遺漏折疊裝置(121,151)。因此,必要時,使用者可確保有同時攜帶幼兒背負裝置(1)與折疊裝置(121,151),藉此更強化使用者的便利性。
任何結構都可被用來作為折疊裝置(121,151)的一特定結構。例如,折疊裝置(121)可被設計為存放幼兒背負裝置(1)之一儲存袋(121)。在此情形,幼兒背負裝置(1)可被存放在儲存袋(121),且同時被攜帶。
再者,一繩子(121b)可被連到儲存袋(121),因此儲存袋(121)的開口(121a)可隨意地被打開/關閉。在此情形,例如,開口(121a)可藉由繩子(121b)而被關閉,藉此防止幼兒背負裝置(1)脫落。
再者,折疊裝置(151)可被設成一儲存帶(151),其是將幼兒背負裝置(1)固定在折疊狀態。在此情形,幼兒背負裝置(1)可藉由儲
存帶(151)而被固定成折疊狀態,並被攜帶。
再者,較佳者是提供連接器(122)將折疊裝置(121,151)連接到儲存裝置(120)。在此情形,由於折疊裝置(121,151)是經由連接器(122)被連到儲存裝置(120),所以可防止使用者單獨遺漏儲存裝置(120),並可防止折疊裝置(121,151)從儲存裝置(120)中脫落。因此,可確保且容易攜帶折疊裝置(121,151)。
儲存裝置(120)可被配置在任何位置,雖然較佳者是儲存單元(120)被配置在靠近幼兒背負裝置(1)的端部,沿著縱向位在其前側面。在此情形,儲存裝置(120)不會直接碰觸到幼兒,因此儲存裝置(120)的存在及存放其中的折疊裝置(121)不會造成幼兒不舒適的觸感,並且可維持幼兒的舒適性。再者,由於儲存裝置(120)是被配置在縱向靠近端部之處,所以從外部不會發現有儲存裝置(120),藉此幼兒背負裝置(1)的外觀仍保持整潔。尤其是,當儲存裝置(120)是被配置在幼兒背負裝置(1)的下緣(也就是幼兒被保持在直立位置時,位在幼兒左腿與右腿之間的位置),儲存裝置(120)會被隱藏在幼兒左腿與右腿之間,而不會從前側發現,藉此保持幼兒背負裝置(1)的外觀整潔。再者,當儲存裝置(120)是被配置在縱向靠近端部之處,儲存裝置(120)可輕易地被配置在幼兒背負裝置(1)的端部,藉此幼兒背負裝置(1)的儲存裝置可更為容易的被製作。
或者,儲存裝置(120)可被設在幼兒背負裝置(10)幼兒可碰觸到的表面。在此情形,儲存裝置(120)可位在幼兒側邊,並因此不會被曝露在外側,藉此可維持幼兒背負裝置(1)的設計品質。
再者,較佳的是折疊裝置(121)與儲存裝置(120)至少其中之一是被形成為網狀織物。在此情形,折疊裝置(121)與儲存裝置(120)可以是薄的,尤其是當儲存裝置(120)是位在幼兒側邊時,藉此這些元件不會使幼兒產生不舒適的觸感。再者,可強化折疊裝置(121)與儲存裝置(120)的透氣特性,藉此更可強化幼兒的舒適性。
再者,儲存裝置(120)可提供一開口(120a),因此折疊裝置(121,151)可透過開口(120a)置入儲存裝置(120)或從中被取出。該開口(120a)是可由一對彼此相互重疊且相對的織物(120b,120c)所形成,以使開口(120a)可被打開/關閉。在此情形,該對織物(120b,120c)是重疊時,開口(120a)即為關閉,藉此可防止意外地曝露及折疊裝置(121,151)從儲存裝置(120)中脫落。尤其是,由於打開/關閉結構可被設計成無須任何特殊的打開/關閉,例如緊固件,而僅須重疊一對織物(120b,120c),因此打開/關閉結構可被輕易地設置。再者,縱使打開/關閉結構是被配置在幼兒的側邊,亦不會造成幼兒不舒適的觸感。
再者,折疊裝置可被設計成不同於儲存袋的結構。例如,用以抱持幼兒的幼兒背負裝置(1)可包括用以支持幼兒的一持座(10)以及使該支持座(10)之右側及左側彼此相連的一支援帶(152),其中該支援座(10)可被支援帶(263)固定在一折疊狀態。
依據本發明,支持帶(152)可連接支持座(10)之右側及左側,且同時可固定連接支援座(10)。因此,支援帶(152)可具有數種功能。所以不需要一專用機制來固定,且幼兒背負裝置(1)可以更為簡單的方式而被設
計。再者,由於支援帶(152)是被提供在支援座(10),支援帶(152)可永遠與幼兒背負裝置(1)一起被攜帶,因此可防止使用者遺漏支持帶(152),藉此更強化使用者的便利性。
再者,用以支持幼兒的幼兒背負裝置(1)可包括一用以支持幼兒的支持座(10),沿著緃向配置在該支援座(10)之一端的第一緊固件(153),以及沿著緃向配置在支援座(10)之另一端的第二緊固件(154),並且可與第一緊固件(153)彼此相結合/分離,其中第一緊固件(153)及該第二緊固件(154)可將該支持座(10)維持在一折疊狀態。依據本發明,支援座(10)可以是由第一緊固件(153)與第二緊固件(154)所支持,藉此可輕易地攜帶幼兒背負裝置(1)。再者,由於第一緊固件(153)與第二緊固件(154)是被提供在支援座(10),所以第一緊固件(153)與第二緊固件(154)可永遠與幼兒背負裝置(1)同時被攜帶,因而可防止使用者遺漏第一緊固件(153)與第二緊固件(154),藉此更強化使用者的便利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幼兒背負裝置
10‧‧‧直立位置保持座
11‧‧‧直立位置保持座主體
50‧‧‧躺臥位置保持座
13‧‧‧肩帶
15‧‧‧側帶
16‧‧‧腿部支持帶
51‧‧‧躺臥位置保持座主體
52‧‧‧頭部保護
53‧‧‧抱持帶
54‧‧‧帶體結合裝置
Claims (5)
- 一種幼兒背負裝置,包含一保持座,該保持座可與一幼兒接觸並將該幼兒保持於該保持座中,其中:該保持座是一直立位置保持座,用以使該幼兒保持在一直立位置;並且該保持座具有一接觸部分,用以使該保持座接觸該幼兒,並且該接觸部分中設置有一緩衝體;該緩衝體具有一釋放部,用以釋放該緩衝體的緩衝力;該保持座具有一後側面,以用來接觸該幼兒,並且該後側面被一襯背織物所包覆;該保持座具有一前側面,其與該後側面相對,並且該前側面被一包覆織物所包覆;該接觸部分是一腿部開口部,用以接觸該幼兒的腿部,且該接觸部分的一縫合線是靠近該接觸部分的一側邊部分,該縫合線是縫合該襯背織物、該包覆織物及該緩衝體所形成的,該縫合線及該接觸部分的側邊部分形成為一曲線形狀,其可對應於幼兒腿部的形狀,該接觸部分的側邊部分除僅與該接觸部分相連接之外,該側邊部分未與幼兒背負裝置的其他任何部位相連接,並且藉此該側邊部分可移動變形成為對應於幼兒腿部的形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幼兒背負裝置,其中該釋放部是形成在緩衝體中的一開口。
- 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幼兒背負裝置,其中該釋放部是緩衝體 中的較其他部位薄的部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幼兒背負裝置,其中:該前側面未與該幼兒接觸,該包覆織物及該襯背織物沿著該縫合線彼此連接,該包覆織物與該襯背織物彼此相連的部分位於該接觸部分的該前側面,而且藉此,該包覆織物及該襯背織物彼此相連的部分未與該幼兒接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幼兒背負裝置,其中:該接觸部分以一縱向方向設置在靠近該保持座的一下緣部位,該接觸部分可托住該幼兒的該臀部或該大腿內側的一部分;以及該接觸部分在側邊部分中具有一重量調整部,該重量調整部沿著該接觸部分的該側邊部分以該縱向方向延伸至該下緣,從而可供以實質上正交於該縱向方向的方向往內移轉施加在該接觸部分上的重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099294A JP2007268077A (ja) | 2006-03-31 | 2006-03-31 | 子守帯 |
JP2006099291A JP5026721B2 (ja) | 2006-03-31 | 2006-03-31 | 子守帯 |
JP2006099293A JP5026723B2 (ja) | 2006-03-31 | 2006-03-31 | 子守帯 |
JP2006099290A JP5026720B2 (ja) | 2006-03-31 | 2006-03-31 | 子守帯 |
JP2006099292A JP5026722B2 (ja) | 2006-03-31 | 2006-03-31 | 子守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50059A TW201350059A (zh) | 2013-12-16 |
TWI549632B true TWI549632B (zh) | 2016-09-21 |
Family
ID=3805052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6110400A TWI452983B (zh) | 2006-03-31 | 2007-03-26 | 幼兒背負裝置 |
TW102129688A TWI527541B (zh) | 2006-03-31 | 2007-03-26 | 幼兒背負裝置 |
TW102129686A TWI549632B (zh) | 2006-03-31 | 2007-03-26 | 幼兒背負裝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6110400A TWI452983B (zh) | 2006-03-31 | 2007-03-26 | 幼兒背負裝置 |
TW102129688A TWI527541B (zh) | 2006-03-31 | 2007-03-26 | 幼兒背負裝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70284403A1 (zh) |
JP (1) | JP5026720B2 (zh) |
KR (1) | KR101433183B1 (zh) |
CN (1) | CN101044945B (zh) |
GB (5) | GB2476401B (zh) |
HK (1) | HK1105566A1 (zh) |
TW (3) | TWI45298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26720B2 (ja) * | 2006-03-31 | 2012-09-19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子守帯 |
US7766199B1 (en) * | 2009-07-24 | 2010-08-03 | Gabriela Caperon | Baby carrier |
JP5479813B2 (ja) * | 2009-08-13 | 2014-04-23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子守帯 |
US20110062195A1 (en) * | 2009-09-11 | 2011-03-17 | Petunia Pickle Bottom Corporation | Child carrier with removable liner |
US20110101051A1 (en) * | 2009-11-02 | 2011-05-05 | Parness Michael A | Infant carrier with leg straps |
US9545159B2 (en) | 2010-05-27 | 2017-01-17 | Suling Wang | Apparatus for a baby carrier |
US20140296045A1 (en) * | 2011-06-02 | 2014-10-02 | Smiling Sling Pty Limited | Exercise apparatus |
JP5848575B2 (ja) | 2011-10-13 | 2016-01-27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子守帯 |
JP5809072B2 (ja) * | 2012-01-19 | 2015-11-10 | ラッキ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ベビーキャリア |
JP2013212295A (ja) * | 2012-04-03 | 2013-10-17 | Lucky Kogyo Kk | ベビーキャリア |
US9038868B2 (en) * | 2012-06-09 | 2015-05-26 | Dawn Amber Pitre Poiani | Twin baby carrier |
JP6271137B2 (ja) * | 2013-03-14 | 2018-01-31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子守帯 |
JP6366897B2 (ja) * | 2013-03-14 | 2018-08-01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子守帯 |
US9877595B2 (en) | 2013-03-20 | 2018-01-30 | Suling Wang | Apparatus for a baby carrier |
KR101529628B1 (ko) * | 2013-06-17 | 2015-06-22 | 박솔 | 대상물을 짊어지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엑스 체결형 아기띠 |
TWI519246B (zh) * | 2013-06-20 | 2016-02-01 | 劉淑貞 | 具減震系統的彈跳式揹巾 |
US10045634B2 (en) * | 2014-12-02 | 2018-08-14 | Blue Box Opco Llc | Infant carrier with adjustable side panels and torso band |
US9314113B1 (en) | 2015-01-15 | 2016-04-19 | Lisbeth Hals Lehan | Child carrier having adjustable seat coupling |
US10194731B2 (en) * | 2015-07-10 | 2019-02-05 | The North Face Apparel Corp. | Stowable and adjustable sternum strap |
US20170135497A1 (en) * | 2015-07-13 | 2017-05-18 | Christian Brodin | Carrier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
US10973309B2 (en) * | 2015-12-28 | 2021-04-13 | Creola Thomas | Jacket and combination backpack |
WO2018098359A1 (en) | 2016-11-23 | 2018-05-31 | K9 Sport Sack, LLC | Pet carrying backpack |
US10555620B2 (en) | 2017-02-10 | 2020-02-11 | The Boppy Company, Llc | Baby carrier with ties |
US10264894B2 (en) | 2017-02-10 | 2019-04-23 | The Boppy Company, Llc | Baby carrier system |
US11389011B2 (en) | 2017-02-10 | 2022-07-19 | The Boppy Company, Llc | Newborn carrier |
US11272791B2 (en) * | 2018-10-15 | 2022-03-15 | Angelique N. Warner | Multiple position baby carrier |
JP6933954B2 (ja) * | 2017-10-26 | 2021-09-08 | ニューウェルブランズ・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子守帯 |
WO2020041510A1 (en) | 2018-08-21 | 2020-02-27 | K9 Sport Sack, LLC | Bottom-entry pet carrying backpack |
USD882244S1 (en) | 2018-12-28 | 2020-04-28 | The Boppy Company, Llc | Baby carrier with ties |
NL2022903B1 (en) * | 2019-04-09 | 2021-06-28 | Maxi Miliaan Bv | Carrying device |
US11134794B2 (en) | 2019-05-20 | 2021-10-05 | Cuk Llc | Child carrier pack |
USD910309S1 (en) | 2019-07-24 | 2021-02-16 | The Boppy Company, Llc | Component for baby carrier |
EP3995051B1 (en) * | 2020-11-04 | 2023-09-13 | Overtea Sa | Child carrier |
WO2024044066A1 (en) * | 2022-08-24 | 2024-02-29 | Wildbird, Llc | Baby carrier |
KR102617396B1 (ko) * | 2023-03-07 | 2023-12-28 | 주식회사 라안 | 아기띠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99842A (ja) * | 1995-10-06 | 1997-04-15 | Aprica Kassai Inc | クッション構造 |
EP0931487A2 (en) * | 1998-01-28 | 1999-07-28 | Aprica Kassai Kabushikikaisha | Baby carrier |
US20040149790A1 (en) * | 2003-02-04 | 2004-08-05 | Aprica Kassai Kabushikikaisha | Baby carrier |
GB2436735A (en) * | 2006-03-31 | 2007-10-03 | Combi Co | Baby carri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65944A (en) * | 1958-01-07 | 1962-11-27 | Georgia R Liebendorfer | Nursing bottle holder |
US3391413A (en) * | 1965-03-04 | 1968-07-09 | Samuel P. Crane | Spacer sheet and cushion |
DE1288262B (de) * | 1966-01-12 | 1969-01-30 | Higuchi Takeo | Am Ruecken tragbarer Sitz fuer Kleinkinder |
US3575326A (en) * | 1968-05-27 | 1971-04-20 | Walter G Chappell | Infant carrier |
US4467945A (en) * | 1983-12-23 | 1984-08-28 | Schaapveld Junice A | Baby carrier |
GB8500264D0 (en) * | 1985-01-05 | 1985-02-13 | Davies J | Seat belt pad |
US4961251A (en) * | 1989-04-13 | 1990-10-09 | Ann Smith | Flexible safety belt buckle guard |
JPH0994136A (ja) * | 1995-09-29 | 1997-04-08 | Aprica Kassai Inc | 乳幼児キャリア |
JP3026388U (ja) * | 1995-12-27 | 1996-07-12 | 長沢幸株式会社 | 乳幼児保持具 |
US5848741A (en) * | 1996-10-25 | 1998-12-15 | Evenflo Company, Inc. | Soft-sided infant carrier with canopy |
US5699555A (en) * | 1996-11-22 | 1997-12-23 | Schunter; Christine K. | Child's waistbelt and leash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bduction of a child |
JP3669612B2 (ja) * | 1997-07-29 | 2005-07-13 | ラッキ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ブリッジベルト移動式ベビーキャリア |
FR2778832B1 (fr) * | 1998-05-25 | 2001-02-23 | Lafuma Sa | Porte-bebe a dos |
JP2958891B1 (ja) * | 1998-09-29 | 1999-10-06 | 務 宮越 | 腰痛対策用補助寝具 |
JP2000225041A (ja) * | 1999-02-08 | 2000-08-15 | Aprica Kassai Inc | 乳幼児キャリア用ヘッドサポー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乳幼児キャリア |
JP4233167B2 (ja) * | 1999-03-01 | 2009-03-04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乳児用ヘッドキープおよび該乳児用ヘッドキープ付き子守帯 |
JP3079903U (ja) * | 2001-02-28 | 2001-09-07 | 日本エイ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 抱っこ用と背負い用に変更し得る子守帯 |
JP2002282097A (ja) * | 2001-03-26 | 2002-10-02 | Combi Corp | 乳児用ヘッドキープ、乳児用ヘッドキープ付き子守帯および横抱き子守帯 |
FR2824715B1 (fr) * | 2001-05-15 | 2004-02-13 | Plastitemple | Porte-bebe ventral d'un nouveau type |
JP3990876B2 (ja) * | 2001-06-18 | 2007-10-17 | ラッキー工業株式会社 | 敷材および敷材付ベビーキャリア |
JP3925923B2 (ja) * | 2003-01-21 | 2007-06-06 | 良子 宮下 | 乳幼児用スリング |
US7004363B2 (en) * | 2003-03-21 | 2006-02-28 | Tumi, Inc. | Shoulder strap pad |
FR2857833A1 (fr) * | 2003-07-25 | 2005-01-28 | Salomon Sa | Boucle cachee |
JP2005118475A (ja) * | 2003-10-20 | 2005-05-12 | Combi Corp | 子守帯 |
KR20070011232A (ko) * | 2003-10-20 | 2007-01-24 | 콤비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베이비 밴드 |
JP2004181268A (ja) * | 2004-03-29 | 2004-07-02 | Aprica Kassai Inc | 子守帯および使用者装着部材 |
US7739754B2 (en) * | 2004-03-29 | 2010-06-22 | Louis Garneau Sports Inc. | Seat pad for cyclist gar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
GB0408171D0 (en) * | 2004-04-13 | 2004-05-19 | Fyfe Cathryn J | All-purpose child carrier |
SG116652A1 (en) * | 2004-04-30 | 2005-11-28 | Combi Co | Infant carrier. |
JP2007215551A (ja) * | 2004-08-30 | 2007-08-30 | Nippon Eitekkusu Kk | ベビーキャリア |
JP2006075441A (ja) * | 2004-09-10 | 2006-03-23 | Nagasawa Ko Kk | 子守帯 |
JP4772498B2 (ja) * | 2005-09-21 | 2011-09-14 | アップリカ・チルドレンズ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 スリング式子守帯 |
WO2007146866A2 (en) * | 2006-06-09 | 2007-12-21 | Heartbeat Products, Llc | Device for carrying a child |
US20080121674A1 (en) * | 2006-11-28 | 2008-05-29 | Fu-Yuan Yang | Three-dimensional ventilating pad for backpack |
-
2006
- 2006-03-31 JP JP2006099290A patent/JP502672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3-26 TW TW096110400A patent/TWI45298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3-26 TW TW102129688A patent/TWI52754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3-26 TW TW102129686A patent/TWI54963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3-27 US US11/691,870 patent/US2007028440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03-29 GB GB1102018A patent/GB2476401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3-29 GB GB1102020A patent/GB2476591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3-29 GB GB1102027.8A patent/GB2476402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3-29 GB GB0706220A patent/GB2436735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3-29 GB GB1102022A patent/GB2476592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3-30 CN CN2007100936238A patent/CN10104494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3-30 KR KR1020070031933A patent/KR10143318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7-12-20 HK HK07114001.1A patent/HK1105566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99842A (ja) * | 1995-10-06 | 1997-04-15 | Aprica Kassai Inc | クッション構造 |
EP0931487A2 (en) * | 1998-01-28 | 1999-07-28 | Aprica Kassai Kabushikikaisha | Baby carrier |
TW385240B (en) * | 1998-01-28 | 2000-03-21 | Aprica Kassai Kk | Baby carrier |
US20040149790A1 (en) * | 2003-02-04 | 2004-08-05 | Aprica Kassai Kabushikikaisha | Baby carrier |
GB2436735A (en) * | 2006-03-31 | 2007-10-03 | Combi Co | Baby carri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GB0706220D0 (en) | 2007-05-09 |
TW200735819A (en) | 2007-10-01 |
HK1105566A1 (en) | 2008-02-22 |
GB201102027D0 (en) | 2011-03-23 |
KR101433183B1 (ko) | 2014-08-22 |
CN101044945B (zh) | 2012-01-18 |
GB201102020D0 (en) | 2011-03-23 |
GB2476401B (en) | 2011-09-14 |
GB2476592B (en) | 2011-09-14 |
JP5026720B2 (ja) | 2012-09-19 |
GB2476401A (en) | 2011-06-22 |
GB2476591B (en) | 2011-09-14 |
GB2436735B (en) | 2011-05-18 |
CN101044945A (zh) | 2007-10-03 |
GB2476591A (en) | 2011-06-29 |
TWI452983B (zh) | 2014-09-21 |
GB2476592A (en) | 2011-06-29 |
GB201102022D0 (en) | 2011-03-23 |
JP2007268073A (ja) | 2007-10-18 |
KR20070098746A (ko) | 2007-10-05 |
US20070284403A1 (en) | 2007-12-13 |
TWI527541B (zh) | 2016-04-01 |
TW201350060A (zh) | 2013-12-16 |
GB201102018D0 (en) | 2011-03-23 |
GB2476402B (en) | 2012-02-15 |
GB2476402A (en) | 2011-06-22 |
GB2436735A (en) | 2007-10-03 |
TW201350059A (zh) | 2013-1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49632B (zh) | 幼兒背負裝置 | |
KR101046634B1 (ko) | 허리가방이 구비된 아기띠 겸용 아기포대기 | |
JP5647245B2 (ja) | 赤ん坊または幼児用のキャリア装置 | |
TWI665992B (zh) | 嬰兒背帶 | |
WO2005037026A1 (ja) | 子守帯 | |
KR101426751B1 (ko) | 유아용 포대기 | |
JP2001070107A (ja) | パッド付ベビーキャリア | |
MX2013010453A (es) | Cojin de viaje para lactancia. | |
JP2014176493A (ja) | 子守帯 | |
KR100748855B1 (ko) | 멜빵형 가방에 구비된 쿠션장치 | |
JP3669612B2 (ja) | ブリッジベルト移動式ベビーキャリア | |
WO2006025126A1 (ja) | ベビーキャリア | |
JP2004181268A (ja) | 子守帯および使用者装着部材 | |
JP5026723B2 (ja) | 子守帯 | |
JP3148444U (ja) | ベビーキャリア | |
JP3127392U (ja) | ベビーキャリア | |
KR200433802Y1 (ko) | 유아용 포대기 | |
JP5026722B2 (ja) | 子守帯 | |
JP5026721B2 (ja) | 子守帯 | |
JP3725610B2 (ja) | ウエストバッグ兼用ベビーホルダー | |
JP3131283U (ja) | ベビーキャリア | |
JP2007268077A (ja) | 子守帯 | |
JP4591999B2 (ja) | 乳幼児の保護具 | |
JP2007330776A (ja) | スリング(子守帯) | |
JP3107643U (ja) | ベビーキャリア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