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9015B - 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19015B TWI519015B TW101123997A TW101123997A TWI519015B TW I519015 B TWI519015 B TW I519015B TW 101123997 A TW101123997 A TW 101123997A TW 101123997 A TW101123997 A TW 101123997A TW I519015 B TWI519015 B TW I51901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insulator
- connector
- contacts
- fpc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6—Snap or like fastening comprising one or more balls engaging in a hole or a groove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有關一種與諸如FPC或FFC等的薄板狀連接物體連接的連接器。
連接器通常配備有絕緣體和多個觸點,其中,電路板(剛性板)通過連接器與薄板狀(薄片或薄板)連接物體(比如,FPC或FFC等)電連接。絕緣體配備有凹槽、多個觸點插入凹槽,其中,連接物體可插進凹槽,並且連接物體可從凹槽拆卸,多個觸點插入凹槽沿連接物體插入/拆卸方向延長並沿與連接物體插入/拆卸方向垂直的方向佈置,並且多個觸點分別插進絕緣體的多個觸點插入凹槽。多個觸點連接到形成在電路板表面上的電路圖案的導體跡線。當連接物體插進前述的絕緣體凹槽時,連接物體與前述的多個觸點中的每一個接觸,以便電路板和連接物體通過多個觸點彼此電連接。
這種習知的連接器揭露在日本特許4413961中。
為了提高提供給該類連接器(其觸點)的電信號的高頻性能,需要使連接器的阻抗(值)盡可能地與電路板和連接物體的阻抗(值)接近。
然而,絕緣體配備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形成在多個觸點插入凹槽之間以便每個分隔壁使鄰近觸點插入凹槽彼此分開,並且形成絕緣體的合成樹脂的相對介電常數通常高(比如,大約三到四)。相應地,這種習知型的連接器具有一種結構,在這種結構中,鄰近觸點之間的耦合電容容易增加,並且與電路板和連接物體的阻抗(值)相比連接器的阻抗(值)往往大幅度減小。
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器,該連接器中多個觸點佈置在絕緣體上並被支撐在該絕緣體上,並且連接器配置成能夠提高連接器的高頻性能。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連接器,該連接器包括:連接到連接器的薄板狀物體以可拆卸的方式插進其中的絕緣體,絕緣體包括多個觸點插入凹槽和定位在觸點插入凹槽之間以使觸點插入凹槽彼此分開的多個分隔壁,觸點插入凹槽沿薄板狀物體的插入/拆卸方向延長並佈置在與插入/拆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以及多個觸點,多個觸點分別插進觸點插入凹槽,每個觸點包括第一觸點部分和第二觸點部分,其中第一觸點部分和第二觸點部分在薄板狀物體的厚度方向上彼此分開,以允許薄板狀物體插進第一觸點部分和第二觸點部分之間,並且每個觸點還包括將第一觸點部分和第二觸點部分彼此連接的連接部分,其中當將薄板狀物體插進絕緣體時,第一觸點部分和第二觸點部分中的至少一個與薄板狀物體接觸。寬度大於每個觸點插入凹槽的空洞部分以如下方式形成在絕緣體的每個分隔壁中:從佈置觸點的觸點佈置方向觀察時,空洞部分與觸點中的每個觸點的一部分重疊,並且多個分隔壁中的每一個防止每個對應的空洞部分在觸點佈置方向上與觸點插入凹槽相通地連接。
較佳為,在薄板狀物體的厚度方向上,空洞部分的尺寸大於每一個觸點插入凹槽。
較佳為,空洞部分形成在絕緣體中,以便從觸點佈置方向上觀察時與多個觸點的連接部分的一部分重疊。
較佳為,第一觸點部分固定到絕緣體的底壁,並且其中,空洞部分形成在絕緣體中,以便從絕緣體的橫向側觀察時,同時與第一觸點部分和所述第二觸點部分中從連接部分在插入/拆卸方向上延伸的部分重疊。
較佳為,凹處形成在第一觸點部分的表面上,其中,該表面面對絕緣體的底壁。
較佳為,空洞部分形成在絕緣體中,以便從觸點佈置方向上觀察時與凹處重疊。
較佳為,薄板狀物體包括FPC和絕緣覆蓋層,其中,FPC包括沿著薄板狀物體的延長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個電路跡線,絕緣覆蓋層覆蓋除電路跡線的兩端之外的FPC的兩側。電路跡線包括:連接盤(land),連接盤定位在絕緣覆蓋層外側,並與第一觸點部分和第二觸點部分中的至少一個接觸,連接盤中與絕緣覆蓋層的邊緣鄰近的端部形成為,寬度沿朝著絕緣覆蓋層的邊緣的方向逐漸減小;以及連接部分,除連接盤的端部之外,連接部分的寬度小於連接盤,連接部分並從連接盤的端部線性地延伸到絕緣覆蓋層的邊緣。
較佳為,FPC包括沿著薄板狀物體的延長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個接地跡線。
在本發明中,寬度上大於每個觸點插入凹槽的空洞部分以如下方式形成在絕緣體的每個分割壁中:從佈置多個觸點的觸點佈置方向上觀察時與每個觸點的一部分重疊,並且通過多個分割壁來防止空洞部分在觸點佈置方向上與多個觸點插入凹槽相通地連接。空洞部分(空隙)的相對介電常數是1,從而低於典型絕緣體(分割壁)的相對介電常數。相應地,在根據本發明的連接器中,鄰近觸點之間的耦合電容不容易增加,從而與不具有空洞部分(對應於提供在本發明中的空洞部分)的習知連接器相比,可以使連接器的阻抗(值)更接近於電路板和連接物體的阻抗(值)。因此,可以提高提供給連接器(其觸點)的電信號的高頻性能。
下面將參考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
以下將參考第一圖到第十五圖討論根據本發明的連接器的實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參考圖中所示的雙頭箭頭的方向來確定連接器10的向前和向後方向,向左和向右方向,以及向上和向下方向。
連接器10是所謂的後翻鎖連接器(back flip lock connector),可以容納七個電路的差動傳輸。連接器10配備有絕緣體15、由八個接地觸點25A和十四個信號觸點25B組成的總數為二十二的觸點、兩個固定夾35和旋轉執行器(rotational actuator)45,其中,這些部件構成連接器10的主要部件。
絕緣體15由電絕緣和抗熱的合成樹脂通過注塑成型而形成。在絕緣體15的前方中除左端和右端外,配備有FPC插入凹槽16,其中FPC插入凹槽16向後凹進到絕緣體15的中間部分。在絕緣體15的後側上除左端和右端外,配備有執行器接收凹處17。在絕緣體15的後表面上,在絕緣體15的左端和右端附近,分別配備有一對軸承凹處18,其中,該一對軸承凹處18相通地連接到旋轉執行器接收凹處17。在絕緣體15的前面,在絕緣體15的左端附近配備左固定夾安裝凹槽19,在絕緣體15的右端附近配備右固定夾安裝凹槽19,其中左固定夾安裝凹槽19和右固定夾安裝凹槽19成對,並且線性地形成沿向後方向延長。如第七圖所示,在側視圖中每一個固定夾安裝凹槽19大致成(小寫字母)h形(像是倒在其側上的小寫字母h)。另外,絕緣體15的前面,在成對的左固定夾安裝凹槽19和右固定夾安裝凹槽19之間,配備有總數為二十二的觸點插入凹槽20,其中,觸點插入凹槽20線性地形成為沿向後方向延長,並且以預定的間隔(以0.5 mm的間隔)沿向左/向右方向佈置。如圖中所示,每個觸點插入凹槽20在向前/向後方向上的兩端都敞開,並且在側視圖中大致為(小寫字母)h形(像是倒在
其側上的小寫字母h)。在二十二個觸點插入凹槽20之間,絕緣體15配備有總數為二十一的分隔壁21,其中分隔壁將二十二個觸點插入凹槽20中對應的鄰近的成對觸點插入凹槽彼此分開。在側視圖中,每一個分隔壁21大致為(小寫字母)h(像是倒在其側上的小寫字母h)。絕緣體15的不同部分(具體地為如下部分:二十一個分隔壁21的部分,絕緣體15中最左邊的觸點插入凹槽20和左固定夾安裝凹槽19之間的部分,絕緣體15中最右邊的觸點插入凹槽20和右固定夾安裝凹槽19之間的部分)分別配備有總數為二十三的空洞部分22,其中空洞部分沿向左/向右方向佈置。在側試圖中,每個空洞部分22大致為(小寫字母)h形(像是倒在其側上的小寫字母h)(參見第六圖)。如圖中所示,每個空洞部分22的、分別形成在分隔壁21上的兩側(左側和右側)分別與分隔壁21靠近。另外,如第九圖中所示,每個空洞部分22的寬度大於每個觸點插入凹槽20的寬度(具體地,在該具體實施例中,每個空洞部分22的寬度是0.2 mm,每個觸點插入凹槽20的寬度是0.13 mm),並且每個空洞部分22在豎直方向上的尺寸也大於每個觸點插入凹槽20在豎直方向上的尺寸。另外,最左邊的空洞部分22的左側與絕緣體15的一部分靠近,最右邊的空洞部分22的右側與絕緣體15的另一部分靠近。
總數為二十二個的觸點(八個接地觸點25A和十四個信號觸點25B)均由薄基材形成,其中,薄基材由彈性銅合金(比如,磷青銅,鈹銅或鈦銅)或彈性Corson銅合金製成並且(通過衝壓)形成為圖中所示的形狀,並且觸點首先被鍍上鎳(Ni)鍍層作為基鍍層,隨後鍍上金(Au)鍍層作為末道鍍層。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厚度(在向左/向右方向上的尺寸)是0.1 mm。
如圖中所示,八個接地觸點25A和十四個信號觸點25B在側視圖中均大致為H形,並且配備有固定觸點部分(第
一觸點部分)26、可動觸點部分(第二觸點部分)27和可變形連接部分(連接部分)28。固定觸點部分26大致沿向前/向後方向延長。可動觸點部分27大致沿向前/向後方向延長,並且比固定觸點部分26短。可變形連接部分28可彈性變形,並且將固定觸點部分26和可動觸點部分27的中間部分彼此連接。在固定觸點部分26的底表面上,在固定觸點部分26的後端附近,配備有凹處25a。從側視圖中,凹處25a具有梯形形狀,並且固定觸點部分26在向左/向後方向上的全部寬度凹進。固定觸點部分26的後面底端,配備有鉤形結合部分(尾巴部分)29,其中,鉤形結合部分(尾部)向下並向前突出。固定觸點部分26的頂部前端處,配備有接觸凸起(下接觸凸起)30。固定觸點部分26的頂部,在固定觸點部分26的後端處,還配備有鉤子31,其中,鉤子彎曲以便向上並向前突出。可動觸點部分27的前端配備有接觸凸起(上接觸凸起)32,其中,該接觸凸起向下突出,並且可動觸點部分27的下表面上,在其後端附近,還配備有鎖定凹處(壓力接收部分)33,其中鎖定凹處向上凹進。
八個接地觸點25A和十四個信號觸點25B分別,從絕緣體15的後面插到二十二個觸點插入凹槽20。更具體地,接地觸點25A插進左端和右端兩個觸點插入凹槽20,以及以均勻間隔(每三個觸點插入凹槽一個接地觸點25A)設置在左端觸點插入凹槽和右端觸點插入凹槽之間的六個觸點插入凹槽20,並且兩個信號觸點25B分別插進定位在兩個鄰近的接地觸點25A之間的兩個觸點插入凹槽20。如第五圖和第十一圖中所示,當每個觸點25A和25B被插進相關的觸點插入凹槽20時,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固定觸點部分26的下表面與相關的觸點插入凹槽20的底表面接觸,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可動觸點部分27的上表面與相關的觸點插入凹槽20的頂表面向下分隔開,並且每個觸點25A
和25B的固定觸點部分26的鉤形接合部分29與絕緣體15的底壁20a的後邊緣接合。另外,形成在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固定觸點部分26的側面上的接合凸起(未示出)戳進(刺進)相關的觸點插入凹槽20(未示出)中的側表面,相應地,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固定觸點部分26固定到相關的觸點插入凹槽20的底部(絕緣體15的底壁20a)。另外,除了形成有凹處25a的部分,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固定觸點部分26的整個下表面與相關的觸點插入凹槽20的底部(絕緣體15的底壁20a)接觸,相應地,固定觸點部分26的下表面中剛好位於凹處25a之前的一部分和固定觸點部分26的下表面中剛好位於凹處25a之後的另一個部分(該部分剛好位於相關的鉤形接合部分29的前端之上)均與相關的觸點插入凹槽20的底部接觸。
左和右固定夾35是由金屬薄片形成的壓力生成件。每個固定夾35配備有固定部分36、可動部分37和可變形連接部分38。固定部分36大致沿向前/向後方向延長。可動部分37大致沿向前/向後方向延長,並且比固定部分36短。可變形連接部分38可彈性變形,並且將固定部分36和可動部分37的中間部分彼此連接。固定部分36的底表面上,在固定部分的前端附近,配備有鉤形接合部分39,其中鉤形接合部分向下並向後突出。在固定部分36的頂表面的前後部分上,分別配備有接合凸起40和鎖接合凸起41。在可動部分37的前端配備有向下突出的接合凸起42,並且在可動部分37的下表面上,在其後端附近,配備有鎖定凹處43,其中,鎖定凹處43向上凹進。
左、右固定夾35分別從絕緣體15的前面插進成對的左右固定夾安裝凹槽19。如第七圖中所示,當每個固定夾35插進相關的固定夾安裝凹槽19時,每個固定夾35的固定部分36的下表面與相關的固定夾安裝凹槽19的底表面接觸,每個固定夾35的可動部分37的上表面與相關的固
定夾安裝凹槽19的頂表面向下分開,並且,每個固定夾35的固定部分36的鉤形接合部分39與絕緣體15的底壁20a的前邊緣接合。另外,鎖接合凸起41戳進(刺進)相關的固定夾安裝凹槽19的後端19a中的上表面,其中,鎖接合凸起41從插進相關的固定夾安裝凹槽19的後端19a的固定部分36的後面突出,相應地,每個固定夾35的固定部分36固定到相關的固定夾安裝凹槽19的底部(絕緣體15的底壁20a)。
旋轉執行器45是在向左/向右方向上延長的扁平形構件,並且利用金屬模通過注塑成型,由抗熱合成樹脂成型。旋轉執行器45的左側表面和右側表面的下端,分別配備有(左和右)一對樞軸46,其中該一對樞軸在向左/向右方向上,沿彼此遠離的相反方向突出,以便彼此同軸。旋轉執行器45的表面上(第一圖和第五圖的前表面,或第十圖和第十一圖的上表面),在該表面的下端附近,配備有佈置在向左/向右方向上且總數為四十五的凹處47。旋轉執行器45的下端(樞轉端),除該下端的向左/向右方向上的兩端之外,配備有在向左/向右方向上延伸的凸輪部分(按壓部分)48。另外,旋轉執行器45的後表面上(第一圖和第五圖的後表面,或第十圖和第十一圖的下表面)配備有佈置在向左/向右方向上且總數為二十二的保持凹處49。
旋轉執行器45在絕緣體15上安裝成可圍繞左和右樞軸46旋轉,其中,旋轉執行器45的下端(除左和右樞軸46外)定位在旋轉執行器接收凹處17中,並且左和右樞軸46分別可旋轉地接合到絕緣體15的左和右軸承凹處18中。旋轉執行器45可在未鎖定位置(如第一圖、第三圖和第五圖至第七圖中所示)和鎖定位置(如第十圖和第十一圖中所示)之間旋轉,其中,在未鎖定位置時,旋轉執行器45與絕緣體15大致垂直(豎直)地延伸,在鎖定位置時,旋轉執行器45大致水平地平放。
當旋轉執行器45處於如第一圖和第五圖中所示的未鎖定位置時,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可動觸點部分27的後端鬆動地接合在旋轉執行器45的相關凹處47內,以使凸輪部分48沒有按壓可動觸點部分27的鎖定凹處33。另外,旋轉執行器45的每個保持凹處49的內邊緣表面與鉤31的前端凸起部分的下表面接觸。另外,每個固定夾35的可動觸點部分37的後端鬆動地接合在旋轉執行器45的相關凹處47內,以使凸輪部分48沒有按壓可動部分37的鎖定凹處43。
另一方面,將旋轉執行器45旋轉到如第十圖和第十一圖中所示的鎖定位置,使得旋轉執行器45的凸輪部分48向上按壓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可動觸點部分27的鎖定凹處33,從而使得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可動觸點部分27的前端圍繞相關可變形連接部分28向下旋轉,同時使該可變形連接部分28彈性變形。另外,將旋轉執行器45旋轉到鎖定位置,使得每個觸點25A和25B的鉤31接合在相關保持凹處49的基部。另外,因為旋轉執行器45的凸輪部分48向上按壓每個固定夾35的可動部分37的鎖定凹處43(儘管圖中未示出該動作),該按壓操作使得每個固定夾35的可動部分37的前端圍繞相關可變形連接部分38向下旋轉,同時使得該可變形連接部分38彈性變形。
通過將每個觸點25A和25B的鉤形接合部分29焊接到形成在電路板CB的頂表面上的電路圖案(未示出)的相關導體跡線,並且通過將每個固定夾35的鉤形接合部分39焊接到形成在電路板CB的頂表面上的接地圖案(未示出)的相關導體跡線,來將具有上述結構的連接器10安裝到電路板CB的頂表面上。
當旋轉執行器45位於未鎖定位置時,構成連接物體(待連接到連接器10的物體)的FPC(柔性印刷電路板)50可以從前側插進絕緣體15的FPC插入凹槽16內。
FPC 50是長的薄板狀構件,並且FPC 50的厚度小於在觸點25A和25B處於自由狀態時每個觸點25A和25B的上接觸凸起32和下接觸凸起30之間的距離,並且也小於在固定夾35處於自由狀態時每個固定夾35的上接合凸起42和下接合凸起40之間的距離。FPC 50具有由粘合在一起的多個薄膜組成的多層結構,並且包括總共八個接地跡線(導體跡線)51、總共十四個電路跡線(導體跡線)52、覆蓋層(絕緣覆蓋層)53、加強板54(參見第一圖和第十圖)和其他構件。該八個接地跡線51沿著FPC 50的延長方向線性地延伸。十四個電路跡線52佈置成,兩個電路跡線52定位在任何兩個鄰近的接地跡線51之間。覆蓋層53覆蓋FPC 50兩側中除每個接地跡線51的兩端和每個電路跡線52的兩端之外的地方。加強板54固定到FPC 50的延長方向上的每個端的一側(圖中的下側),並且硬度比FPC 50的其餘部分大。另外,FPC 50的延長方向上的每個端處,分別給FPC 50配備一對接合凹處55。
第十三圖和第十四圖均示出了FPC 50的詳細剖面結構。第十三圖和第十四圖中所示的FPC 50的每個部件的材料和厚度如下所示(第十三圖中所示的每個部件的尺寸單位為μm):
如第十二圖(第十二圖中所示的每個部件的尺寸單位為mm)中所示,在每個接地跡線51中由覆蓋層53覆蓋的部分中,除前述被覆蓋部分的靠近覆蓋層53的邊緣53a(參見第十二圖和第十四圖)的部分之外,寬度恒定,並且在FPC 50的延長方向上的每個端處寬度朝著覆蓋層53的邊緣53a的方向逐漸減小。在FPC 50的延長方向上每個端處,每個接地跡線51中形成在該接地跡線51的端部附近(即定位在覆蓋層53外側,從邊緣53a線性地延伸)的連接盤51a在從邊緣53a至FPC 50的延長方向上的一端之後的點上具有恒定寬度,並且每個接地跡線51中比連接盤51a更靠近FPC 50的延長方向上的一端的端部的寬度比連接盤51a小。另一方面,在每個電路跡線52的由覆蓋層53覆蓋的部分中,除前述被覆蓋部分的靠近覆蓋層53的邊緣53a的部分之外,形成恒定寬度部分52c,並且,每個電路跡線52中從恒定寬度部分52c的一端延伸到覆蓋層53的邊緣53a的彎曲部分52d在寬度上稍微大於恒定寬度部分52c。在FPC 50的延長方向上的每個端處,每個電路跡線52的鄰近端部(連接部分)52e(其設置在FPC 50的端部附近)(其定位在覆蓋層53外側,沿FPC 50的延長方向從邊緣53a線性地延伸到加強板54的中點位置)在FPC 50的延長方向上向上直到加強板54的中點位置為止的寬度與彎曲部分52c相同,從前述中點位置沿FPC 50延長方向延伸到FPC 50的端部附近位置處的每個電路跡線52的連接盤52a在寬度上大於鄰近端部52e,並且從連接盤52a沿FPC 50的延長方向延伸到FPC 50的端部的每個電路跡線52的端部52f在寬度上小於連接盤52a(在寬度上與鄰近端部52e相同)。如第十二圖中所示,通過在每個電路跡線52的連接盤52a的四個角上倒圓角(即,使相同的四個角形成平面視圖中
的圓角),而非使相同的四個角形成為方角,來使每個電路跡線52的連接盤52a在FPC 50的延長方向上的兩端的寬度沿FPC 50的延長方向逐漸改變,從而減小連接盤52a的面積,這使連接盤52a的柱腳(stub)減小。
當將FPC 50的一端(插入端,第十一圖的右端)插進FPC插入凹槽16(FPC 50關於FPC插入凹槽16的插入/拆卸方向對應於連接器10的向前/向後方向)時,FPC 50的該插入端於前半個固定觸點部分26和前半個可動觸點部分27之間定位在每個觸點25A和25B中。另外,左和右固定夾35的下接合凸起40分別從下面接合在成對的左和右接合凹處55中,儘管圖中未示出該接合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將旋轉執行器45旋轉到鎖定位置,使得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可動觸點部分27的前端向下旋轉,如第十一圖中所示,從而使得每個接地觸點25A的接觸凸起32緊壓FPC 50的相關接地跡線51的連接盤51a,使得每個信號觸點25B的接觸凸起32緊壓FPC 50的相關電路跡線52的連接盤52a(第十二圖中,標記在每個電路跡線52的連接盤52a上的黑色實心圓指明與相關信號觸點25B的接觸凸起32接觸的接觸點),並且使得每個觸點25A和25B的接觸凸起30緊壓FPC 50的插入端的下表面。因此,FPC 50的電路跡線52和電路板CB的前述電路圖案的相關導體跡線(未示出)通過十四個信號觸點25B電連接,同時,FPC 50的接地跡線51和電路板CB的前述接地圖案的導體跡線(未示出)通過八個接地觸點25A電連接。另外,將旋轉執行器45旋轉到鎖定位置,使得左和右固定夾35的上接合凸起42分別從上面接合在成對的左和右接合凹處55中(儘管圖中未示出該接合狀態),從而防止FPC 50從FPC插入凹槽16中抽出。
另一方面,如果從每個觸點25A和25B施加在FPC 50上的接觸壓力被釋放,同時通過使旋轉執行器45返回到未
鎖定位置來使左和右固定夾35的上接合凸起42向上脫離成對的左和右固定夾接合凹處55,則可以從FPC插入凹槽16中向前抽出FPC 50。
第十五圖是示出當將電信號提供給連接到電路板CB的SMA(超小型版本A)連接器(用於同軸電纜的連接器,未示出)時時間和阻抗(值)之間的關係的圖表。在表示時間的水平軸線中,將電信號進入SMA連接器時的時間定義為參考時間(零)。由於電信號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朝向FPC 50行進,因此水平軸線具體顯示了通過SMA連接器、電路板CB、連接器10(接地觸點25A和信號觸點25B)和FPC 50(注意,從0[ns]到大約0.2[ns]的部分對應於SMA連接器,從大約0.2[ns]到大約0.5[ns]的部分對應於電路板CB,從大約0.5[ns]到大約0.7[ns]的部分對應於連接器10,以及從大約0.7[ns]向前(第十五圖中向右)的部分對應於FPC 50)的信號的信號路徑的位置。在Tr(上升時間)為50 ps,接觸間隔為0.5 mm的條件下,利用由Agilent Technologies生產的向量網路分析儀(E5071C)進行分析。
在第十五圖中,示出了總共兩條曲線圖。對於這兩個曲線圖,細線代表的曲線圖是結構上與連接器10類似的連接器連接到FPC 50和電路板CB時獲得的圖表,其中,連接器10中省略本發明的空洞部分22(也就是具有習知配置的連接器)。從該曲線圖,可以清楚理解,在這種情況下,電路板CB和FPC 50的阻抗大約分別是100 Ω和90 Ω,然而,連接器(觸點)的最小阻抗大約是63 Ω,因此連接器的最小阻抗與電路板CB和FPC 50的阻抗之間存在大較大差異。
另一方面,第十五圖中由粗線代表的曲線圖是當將連接器10的本實施例連接到FPC 50和電路板CB時獲得的圖表。從該圖表可以理解,在這種情況下,電路板CB和FPC 50的阻抗是大約100 Ω和大約86 Ω。然而,連接器10(信
號觸點25B)的最小阻抗大約是84 Ω,從而可以理解,連接器10的最小阻抗與電路板CB和FPC 50的阻抗之間的差異明顯變小。該結果是因為在絕緣體15中以下述方式形成空洞部分22:從絕緣體15的側面(左或右側)觀察,與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可變形連接部分28重疊,與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固定觸點部分26重疊,以及與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可動觸點部分27的大約一半(1/2)重疊(也就是,定位為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可動觸點部分27中從可變形連接部分28向前延伸的一部分),還因為分隔壁21防止空洞部分22與觸點插入凹槽20在向左/向右方向上相通地連接,還因為空洞部分22的寬度大於觸點插入凹槽20,並且豎直方向上的尺寸也大於觸點插入凹槽20。每個空洞部分22(空隙)的相對介電常數是1,從而遠遠低於用於製造絕緣體15的合成樹脂的相對介電常數(大約是3到4)。相應地,形成有空洞部分22的兩個鄰近觸點25A和25B之間的耦合電容不容易增加,因此,連接器10的阻抗(值)高於被配置成沒有對應於空洞部分22的空洞部分的連接器的阻抗。因此,當連接器10連接到電路板CB和FPC 50時,與將具有習知結構的連接器連接到電路板CB和FPC 50的情況相比,提供給連接器10的電信號的高頻性能得到改善。
另外,在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固定觸點部分26上形成凹處25a,使彼此鄰近的固定觸點部分26的橫向相對表面的表面面積(在省略分隔壁21時彼此鄰近的固定觸點部分26的橫向相對部分的表面面積)減小。此外,在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凹處25a和相關的觸點插入凹槽20的底部之間形成空洞部分(空隙),這可以改善每個觸點25A和25B的高頻性能。
另外,在側視圖中,形成在絕緣體15上的每個空洞部分22大致為(小寫字母)h形(像是倒在其側上的小寫字母h)。當從絕緣體15的橫向側觀察時,每個空洞部分22
的後端19a的至少一部分與固定觸點部分26的凹處25a重疊,從而增加了每個空洞部分22中與相關觸點插入凹槽20(相關觸點25A或25B)重疊的部分的面積,因此任何兩個鄰近觸點25A和25B之間的耦合電容極難於增加,從而連接器10的阻抗(值)變得高於凹處25a和後端部分19a均未形成的情況下的阻抗值。
此外,儘管當旋轉旋轉執行器45時,旋轉執行器45的凸輪部分48在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固定觸點部分26的上表面於相關觸點25A或25B的凹處25a之上的部分(也就是,在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固定觸點部分26的上表面中靠近其後端的部分上)施加向下的力,因為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固定觸點部分26的下表面中沿向前/向後方向定位在凹處25a的相反側上的前部和後部與相關觸點插入凹槽20的底部接觸,由此從旋轉執行器45的凸輪部分48施加在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固定觸點部分26的上表面中靠近其後端的部分上的該向下力被絕緣體15的底表面20a可靠地接收。因此,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固定觸點部分26中靠近其後端的部分不會大幅度彎曲,相應地,可以改善傳輸特性,而不損害旋轉執行器45的旋轉操作性或者每個觸點25A和25B的位置的穩定性(也就是,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固定觸點部分26相對於絕緣體15的底壁20a的固定力穩定性),這些是纜線連接器的基本要求(性能)。
另外,如果FPC 50的每個電路跡線52被架構為,連接盤52a直接連接到恒定寬度部分52c的一端(也就是,如果覆蓋層53的邊緣53a與每個電路跡線52的連接盤52a之間的距離減小),則恒定寬度部分52c和連接盤52a之間的連接處的阻抗急劇下降。
然而,在FPC 50的本實施例的每個電路跡線52中,形成寬度上小於連接盤52a、線性地延伸並且定位在覆蓋層53的邊緣53a的外側的鄰近端部52e,從而增加從覆蓋層
53的邊緣53a到連接盤52a上的前述接觸點(也就是,第十二圖中所示每個黑色實心圓的位置)的距離(也就是,使連接盤52a的長度短於習知連接盤),同時使連接盤52a的每端52b的寬度逐漸變化。通過以這種方式形成每個電路跡線52,使得從覆蓋層53的邊緣53a到連接盤52a上的前述接觸點(第十二圖中所示的每個黑色實心圓的位置)的大部分區域的寬度大致恒定,這防止阻抗急劇下降。
此外,在FPC 50的本實施例的每個電路跡線52中,因為連接盤52a在寬度上較之電路跡線52的任何其他部分是最大的,因此可以使上接觸凸起32和連接盤52a彼此可靠地接觸,其中,相關信號觸點25B的可動觸點部分27的上接觸凸起32與連接盤52a接觸。
儘管已經基於上面示出的連接器10的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本發明不僅僅限於該具體實施例,可以對上面示出的連接器10的實施例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可以使用具有第十六圖和第十七圖中所示結構的FPC 50’來代替FPC 50。
FPC 50’具有多層結構,其中多層結構由粘合在一起的多個薄膜組成,並且FPC 50’包括總數為八的接地跡線(導體跡線)51,總數為十四的電路跡線(導體跡線)52,覆蓋層53、加強板54和其他構件,所述電路跡線佈置成兩個電路跡線52定位在任何兩個鄰近接地跡線51之間。另外,在FPC 50’的延長方向上的每個端的兩個側邊緣上,分別給FPC 50’配備一對接合凹處55。
第十六圖和第十七圖中所示的FPC 50’的每個部件的材料和厚度如下所示(第十六圖中所示的每個部件的尺寸單位是μm):
同樣在FPC 50’連接到連接器10這種情況下,與將具有習知結構的連接器連接到電路板CB和FPC 50’的情況相比,提供給連接器10的電信號的高頻性能有所改善。
另外,從絕緣體15的側面觀察時,如果形成在絕緣體15的分隔壁21中的空洞部分22與每個觸點25A和25B的至少一部分重疊,則可以改變形狀(設定範圍)。例如,從絕緣體15的側面觀察,在連接器10的上述實施例中可以省略空洞部分22中的以下部分:(1)空洞部分22中與固定觸點部分26重疊的部分;(2)空洞部分22中與可動觸點部分27重疊的部分;或(3)空洞部分22中與固定觸點部分26和可動觸點部分27重疊的部分(以使空洞部分22僅包括與可變形連接部分28重疊的部分)。即使在對連接器10實施這些變更中任一變更的情況下,連接器10的阻抗仍大於在絕緣體15中未形成空洞部分22的情況下的阻抗。根據由本發明的申請人所執行的實驗研究,從絕緣體15的橫向側觀察,空洞部分22中與可變形連接部分28重疊的部分顯示出最大效果(防止任何兩個鄰近觸點25A和25B之間的耦合電容增加的效果),相應地,期望空洞部分22形成為,不管空洞部分形成的形狀類型如何,每個
空洞部分22均包括從絕緣體15的側面觀察與可變形連接部分28重疊的部分。
可以交替佈置接地觸點25A和信號觸點25B,並且接地觸點25A和信號觸點25B可插進觸點插入凹槽20。
除FPC以外,薄板狀連接物體可以是電纜,比如FFC(柔性排線(flexible flat cable))。
另外,每個接地觸點25A的下接觸凸起30和上接觸凸起32的位置可以在向前/向後方向上相對改變(替換)。類似地,每個信號觸點25B的下接觸凸起30和上接觸凸起32的位置可以在向前/向後方向上相對改變(替換)。
另外,連接器10可以製作為用於單端傳輸的連接器(連接器10的所有觸點可以製作為單觸點25B),同時,電路板CB、FPC 50和FPC 50’的導體跡線可以製作為電路跡線。
可以通過將連接物體在顛倒的情形下插進絕緣體15,來使連接物體的電路跡線與信號觸點25B的下接觸部分30接觸,或者可以在連接物體的兩側形成電路跡線,以便連接物體的兩個側上的這些電路跡線(上觸點跡線和下觸點跡線)分別與信號觸點25B的上接觸部分32和下接觸部分30接觸。
另外,對應於鉤形接合部分29的鉤形接合部分(尾部)可以形成在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固定觸點部分26的前端。
另外,在側視圖中,每個觸點25A和25B可以大致為省略了可動觸點部分27的後半部(也就是,位於可動觸點部分27中與可變形連接部分28連接的部分之後的部分)的(小寫字母)h形(像是倒在其側上的小寫字母h),或在側視圖中,每個觸點25A和25B可以大致為省略了固定觸點部分26的後半部(也就是,位於固定觸點部分26中與可變形連接部分28連接的部分之後的部分)和可動觸點部分27的前述後半部(在這種情況下,鉤形接合部分(尾
部)形成在固定觸點部分26的前端或後端)的U形。
即使每個觸點的形狀為字母「H」、「h」(倒在其側上)或「U」形,仍可以通過使由絕緣體的前半部支撐的旋轉執行器在未鎖定位置和鎖定位置之間旋轉來將連接器構造成所謂的前鎖型(front-lock type),其中,處於未鎖定位置時,旋轉執行器定向成與絕緣體15大致垂直,處於鎖定位置時,旋轉執行器大致水平地平放(也就是,旋轉執行器向前下方傾斜)。在這種情況下,形成在旋轉執行器的局部上的凸輪部分(按壓部分)被定位在觸點25A和25B的固定觸點部分26和可動觸點部分27之間,同時,插進絕緣體的連接物體剛好定位在凸輪部分下方。當旋轉執行器處於未鎖定位置時,剛好定位在連接物體之上的按壓部分不會向下按壓連接物體。另一方面,當該旋轉執行器位於鎖定位置時,按壓部分向下按壓連接物體,以使形成在連接物體的下表面上的電路圖案(未示出)的導體跡線與觸點25A和25B的下接觸凸起30接觸。
另外,在每個觸點大致形成為字母「h」(倒在其側上)或「U」的情況下,對應於凹處25a的凹處可以形成在每個觸點的固定觸點部分的下表面(其面對底壁20a)中。在這種情況下,較佳為每個觸點25A和25B的固定觸點部分的下表面中沿向前/向後方向位於凹處的相反側上的前部和後部與相關的觸點插入凹槽20的底部接觸。
可以對文中所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作明顯改變,這些變更落在本發明要求保護的主旨和範圍內。需要指出的是,文中包含的所有內容都是說明性的,不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10‧‧‧連接器
15‧‧‧絕緣體
16‧‧‧FPC插入凹槽
17‧‧‧執行器接收凹處
18‧‧‧軸承凹處
19‧‧‧固定夾安裝凹槽
19a‧‧‧後端
20‧‧‧觸點插入凹槽
20a‧‧‧底壁
21‧‧‧分隔壁
22‧‧‧空洞部分
25A‧‧‧接地觸點
25B‧‧‧信號觸點
25a‧‧‧凹處
26‧‧‧固定觸點部分
27‧‧‧可動觸點部分
28‧‧‧可變形連接部分
29‧‧‧鉤形接合部分
30‧‧‧接觸凸起
31‧‧‧鉤子
32‧‧‧接觸凸起
33‧‧‧鎖定凹處
35‧‧‧固定夾
36‧‧‧固定部分
37‧‧‧可動部分
38‧‧‧可變形連接部分
39‧‧‧鉤形接合部分
40‧‧‧接合凸起
41‧‧‧鎖接合凸起
42‧‧‧接合凸起
43‧‧‧鎖定凹處
45‧‧‧旋轉執行器
46‧‧‧樞軸
47‧‧‧凹處
48‧‧‧凸輪部分
49‧‧‧保持凹處
50,50’‧‧‧FPC
51‧‧‧接地跡線
51a‧‧‧連接盤
52‧‧‧電路跡線
52a‧‧‧連接盤
52c‧‧‧恒定寬度部分
52d‧‧‧彎曲部分
52e‧‧‧鄰近端部
52f‧‧‧端部
53‧‧‧覆蓋層
54‧‧‧加強板
55‧‧‧接合凹處
CB‧‧‧電路板
第一圖是根據本發明的連接器的實施例的前面透視圖,其示出了連接器的旋轉執行器處於未鎖定位置時的狀
態。
第二圖是連接器的分解的後面透視圖。
第三圖是旋轉執行器處於未鎖定位置時連接器的前面正視圖。
第四圖是旋轉執行器處於未鎖定位置時連接器的仰視圖。
第五圖是沿著第三圖中的V-V線切割並沿所附箭頭的方向觀察時的剖視圖。
第六圖是沿著第三圖中的VI-VI線切割並沿所附箭頭的方向觀察的剖視圖。
第七圖是沿著第三圖中的VII-VII線切割並沿所附箭頭的方向觀察時的剖視圖。
第八圖是沿著第三圖中的VIII-VIII線切割並沿所附箭頭的方向觀察的剖視圖。
第九圖是由第三圖中所示的單點鏈線IX指示的連接器的局部的放大圖。
第十圖旋轉執行器處於鎖定位置時連接器和插入連接器的FPC的插入端的前面透視圖。
第十一圖是與第五圖類似的剖視圖,其示出了處於與第十圖中所示狀態相同的狀態下的連接器和FPC。
第十二圖是FPC的插入端的局部的放大平面圖。
第十三圖是沿著第十二圖中所示的XIII-XIII線切割並沿所附箭頭的方向觀察時的剖視圖。
第十四圖是沿著第十三圖中的XIV-XIV線切割並沿所附箭頭的方向觀察的剖視圖。
第十五圖是示出由電路板向連接器和FPC提供電信號時的阻抗的圖表。
第十六圖是與第十三圖類似的視圖,其示出了FPC的變型實施例。
第十七圖是與第十四圖類似的視圖,其示出了第十六
圖中所示的FPC。
10‧‧‧連接器
15‧‧‧絕緣體
22‧‧‧空洞部分
25B‧‧‧信號觸點
30‧‧‧接觸凸起
32‧‧‧接觸凸起
35‧‧‧固定夾
39‧‧‧鉤形接合部分
40‧‧‧接合凸起
42‧‧‧接合凸起
45‧‧‧旋轉執行器
47‧‧‧凹處
48‧‧‧凸輪部分
Claims (8)
- 一種連接器,包括:絕緣體,連接到所述連接器的薄板狀物體以可拆卸的方式插進所述絕緣體,所述絕緣體包括多個觸點插入凹槽和定位在所述觸點插入凹槽之間以使所述觸點插入凹槽彼此分開的多個分隔壁,所述觸點插入凹槽沿所述薄板狀物體的插入/拆卸方向延長並佈置在與所述插入/拆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以及多個觸點,所述多個觸點分別插進所述觸點插入凹槽,每個所述觸點包括第一觸點部分和第二觸點部分,其中所述第一觸點部分和所述第二觸點部分在所述薄板狀物體的厚度方向上彼此分開,以允許所述薄板狀物體插進所述第一觸點部分和所述第二觸點部分之間,並且每個所述觸點還包括將所述第一觸點部分和所述第二觸點部分彼此連接的連接部分,其中當將所述薄板狀物體插進所述絕緣體時,所述第一觸點部分和所述第二觸點部分中的至少一個與所述薄板狀物體接觸,其中,寬度大於每個所述觸點插入凹槽的空洞部分以如下方式形成在所述絕緣體的每個所述分隔壁中:從佈置所述觸點的觸點佈置方向觀察時,所述空洞部分與所述觸點中的每個觸點的一部分重疊,並且所述多個分隔壁中的每一個防止每個對應的所述空洞部分在所述觸點佈置方向上與所述觸點插入凹槽相通地連接。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在所述薄板狀物體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空洞部分的尺寸大於每一個所述觸點插入凹槽。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空洞部分形成在所述絕緣體中,以便從所述觸點佈置方向上觀察時與所述多個觸點的所述連接部分的一部分重疊。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觸點部分固定到所述絕緣體的底壁,並且其中,所述空洞部分形成在所述絕緣體中,以便從所述絕緣體的橫向側觀察時,同時與所述第一觸點部分和所述第二觸點部分中從所述連接部分在所述插入/拆卸方向上延伸的部分重疊。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凹處形成在所述第一觸點部分的表面上,其中,該表面面對所述絕緣體的所述底壁。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空洞部分形成在所述絕緣體中,以便從所述觸點佈置方向上觀察時與所述凹處重疊。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薄板狀物體包括FPC和絕緣覆蓋層,其中,所述FPC包括沿著所述薄板狀物體的延長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個電路跡線,所述絕緣覆蓋層覆蓋除所述電路跡線的兩端之外的所述FPC的兩側,並且其中,所述電路跡線包括:連接盤,所述連接盤定位在所述絕緣覆蓋層外側,並與所述第一觸點部分和所述第二觸點部分中的至少一個接觸,所述連接盤中與所述絕緣覆蓋層的邊緣鄰近的端部形成為,寬度沿朝著所述絕緣覆蓋層的所述邊緣的方向逐漸減小;以及連接部分,除所述連接盤的所述端部之外,所述連接部分的寬度小於所述連接盤,所述連接部分並從所述連接盤的所述端部線性地延伸到所述絕緣覆蓋層的所述邊緣。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FPC還包括沿著所述薄板狀物體的所述延長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個接地跡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49008A JP5016127B1 (ja) | 2011-07-05 | 2011-07-05 | 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15049A TW201315049A (zh) | 2013-04-01 |
TWI519015B true TWI519015B (zh) | 2016-01-21 |
Family
ID=46980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23997A TWI519015B (zh) | 2011-07-05 | 2012-07-04 | 連接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22767B2 (zh) |
JP (1) | JP5016127B1 (zh) |
KR (1) | KR101244927B1 (zh) |
CN (1) | CN102868047B (zh) |
TW (1) | TWI51901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920623B1 (ko) * | 2012-01-30 | 2018-11-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신호케이블, 케이블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신호케이블 연결장치 |
JP5734255B2 (ja) | 2012-10-17 | 2015-06-17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
CN203135017U (zh) * | 2013-01-09 | 2013-08-1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卡缘连接器 |
WO2014113570A1 (en) | 2013-01-16 | 2014-07-24 | Molex Incorporated | Bi-directional latch |
JP5993755B2 (ja) * | 2013-02-07 | 2016-09-14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2014164883A (ja) * | 2013-02-22 | 2014-09-08 | Fujitsu Component Ltd | コネクタ |
CN103178390A (zh) * | 2013-03-13 | 2013-06-26 |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 高速传输卡缘连接器结构 |
JP6016244B2 (ja) * | 2013-06-11 | 2016-10-26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KR102096038B1 (ko) * | 2013-07-16 | 2020-04-0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원 전달 배선을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
JP6206713B2 (ja) | 2013-10-01 | 2017-10-04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9293865B2 (en) | 2013-10-08 | 2016-03-22 | Blackberry Limited | High digital bandwidth connection apparatus |
US9184522B1 (en) | 2014-04-25 | 2015-11-10 | Xerox Corporation | Latch apparatus for retaining a flexible circuit cable within a receptacle mounted on a circuit board |
CN204011840U (zh) * | 2014-07-29 | 2014-12-10 | 康联精密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 高速传输信号连接器 |
JP6394420B2 (ja) * | 2015-01-29 | 2018-09-26 |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 ケーブルの接続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
US9831582B2 (en) | 2015-01-29 | 2017-11-28 |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 C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cable connector including same |
TWI562479B (en) * | 2015-09-08 | 2016-12-11 | Wistron Corp | Connector |
CN105183577B (zh) * | 2015-09-29 | 2018-11-02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紧急刷机模式的触发结构 |
KR102566674B1 (ko) * | 2016-02-25 | 2023-08-14 |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 리셉터클 커넥터 |
DE102016205476B4 (de) * | 2016-04-01 | 2019-08-01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 Steckeraufnahme und Stecker für eine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und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
JP6976230B2 (ja) * | 2018-07-27 | 2021-12-08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
USD941244S1 (en) * | 2019-06-25 | 2022-01-18 | Kyocera Corporation | Electric connector |
KR102642877B1 (ko) | 2021-05-21 | 2024-03-05 | 세방리튬배터리 주식회사 | 이탈 및 파손 방지가 가능한 배터리용 fpc 커넥터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12848A (en) * | 1986-04-17 | 1987-12-15 | Molex Incorporated | Edge board connector with positive board lock |
JP3717567B2 (ja) * | 1995-12-04 | 2005-11-16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00030784A (ja) * | 1998-05-08 | 2000-01-28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 Ltd | 電気コネクタ |
US7044773B2 (en) * | 2002-08-01 | 2006-05-16 | Ddk Ltd. | Connector |
JP4413961B2 (ja) * | 2002-12-25 | 2010-02-10 |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TWI307980B (en) * | 2005-08-31 | 2009-03-21 | I Pex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4334574B2 (ja) * | 2007-01-26 | 2009-09-30 |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353436B2 (ja) * | 2007-02-08 | 2009-10-28 | Smk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897626B2 (ja) * | 2007-09-18 | 2012-03-14 |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N101527399A (zh) * | 2008-03-04 | 2009-09-09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合 |
JP4669529B2 (ja) * | 2008-04-23 | 2011-04-13 |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10267411A (ja) * | 2009-05-12 | 2010-11-25 | Fujitsu Component Ltd | 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接続構造及び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
JP4974257B2 (ja) * | 2010-09-03 | 2012-07-11 |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897917B1 (ja) * | 2010-09-03 | 2012-03-14 |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
2011
- 2011-07-05 JP JP2011149008A patent/JP5016127B1/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9-06 KR KR1020110090027A patent/KR10124492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
- 2012-07-03 US US13/540,921 patent/US862276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7-04 TW TW101123997A patent/TWI51901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2-07-05 CN CN201210232104.6A patent/CN10286804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016376A (ja) | 2013-01-24 |
CN102868047B (zh) | 2016-03-09 |
TW201315049A (zh) | 2013-04-01 |
US8622767B2 (en) | 2014-01-07 |
JP5016127B1 (ja) | 2012-09-05 |
CN102868047A (zh) | 2013-01-09 |
US20130012071A1 (en) | 2013-01-10 |
KR20130005205A (ko) | 2013-01-15 |
KR101244927B1 (ko) | 2013-03-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19015B (zh) | 連接器 | |
TWI810573B (zh) | 連接器組件 | |
KR102253273B1 (ko) |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 |
TWI475765B (zh) | Connector | |
JP5704319B2 (ja) | コネクタ装置 | |
JP5575538B2 (ja) | コネクタ | |
JP2022507405A (ja) |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 |
TWI552446B (zh) | 連接器 | |
JP4334574B2 (ja) | コネクタ | |
WO2018044536A1 (en) | Ffc/fpc connector for high speed signal transmission | |
WO2007094051A1 (ja) | コネクタ | |
US20080220644A1 (en) | Connector | |
JP2011008978A (ja) | 中継コネクタ | |
US7686620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figured by unit section | |
TWM472327U (zh) | 連接器 | |
JP4897917B1 (ja) | コネクタ | |
JP4974257B2 (ja) | コネクタ | |
JP4795461B2 (ja) | コネクタ | |
JP2020184471A (ja) | 高周波コネクタ及び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 | |
JP2015005395A (ja) | コネクタ | |
JP2020194637A (ja) | コネクタ、及び、基板付きコネクタ | |
JP2008311077A (ja) | 対面型コネクタ | |
JP4644228B2 (ja) | コネクタ | |
JP2010118268A (ja) | コネクタ | |
JP2017212140A (ja) | プリント基板用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