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8047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8047A
CN102868047A CN2012102321046A CN201210232104A CN102868047A CN 102868047 A CN102868047 A CN 102868047A CN 2012102321046 A CN2012102321046 A CN 2012102321046A CN 201210232104 A CN201210232104 A CN 201210232104A CN 102868047 A CN102868047 A CN 102868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insulator
fpc
contact part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321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68047B (zh
Inventor
中水流和美
佐藤智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nnector Product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nnector Products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nnector Product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68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8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68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80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6Snap or like fastening comprising one or more balls engaging in a hole or a groove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体,薄板状物体可除去地插进该绝缘体内,绝缘体包括触点插入凹槽和定位在触点插入凹槽之间的分隔壁;以及触点,其插进触点插入凹槽,每个触点包括彼此分开以允许薄板状物体插在其间的第一触点部分和第二触点部分,并且包括将第一触点部分和第二触点部分连接的连接部分。当薄板状物体插进绝缘体时,第一触点部分和第二触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与薄板状物体接触。宽度大于触点插入凹槽的空洞部分形成在每个分隔壁中,以便从触点布置方向观察时与每个触点的一部分重叠,并且分隔壁防止每个空洞部分与触点插入凹槽相通地连接。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诸如FPC或FFC等的薄板状连接物体连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通常配备有绝缘体和多个触点,其中,电路板(刚性板)通过连接器与薄板状(薄片或薄板)连接物体(比如,FPC或FFC等)电连接。绝缘体配备有凹槽、多个触点插入凹槽,其中,连接物体可插进凹槽,并且连接物体可从凹槽拆卸,多个触点插入凹槽沿连接物体插入/拆卸方向延长并沿与连接物体插入/拆卸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并且多个触点分别插进绝缘体的多个触点插入凹槽。多个触点连接到形成在电路板表面上的电路图案的导体迹线。当连接物体插进前述的绝缘体凹槽时,连接物体与前述的多个触点中的每一个接触,以便电路板和连接物体通过多个触点彼此电连接。
这种常规的连接器披露在日本专利公布No.4,413,961中。
为了提高提供给该类连接器(其触点)的电信号的高频性能,需要使连接器的阻抗(值)尽可能地与电路板和连接物体的阻抗(值)接近。
然而,绝缘体配备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形成在多个触点插入凹槽之间以便每个分隔壁使邻近触点插入凹槽彼此分开,并且形成绝缘体的合成树脂的相对介电常数通常高(比如,大约三到四)。相应地,这种常规型的连接器具有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邻近触点之间的耦合电容容易增加,并且与电路板和连接物体的阻抗(值)相比连接器的阻抗(值)往往大幅度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中多个触点布置在绝缘体上并被支撑在该绝缘体上,并且连接器配置成能够提高连接器的高频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连接到连接器的薄板状物体以可拆卸的方式插进其中的绝缘体,绝缘体包括多个触点插入凹槽和定位在触点插入凹槽之间以使触点插入凹槽彼此分开的多个分隔壁,触点插入凹槽沿薄板状物体的插入/拆卸方向延长并布置在与插入/拆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以及多个触点,多个触点分别插进触点插入凹槽,每个触点包括第一触点部分和第二触点部分,其中第一触点部分和第二触点部分在薄板状物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分开,以允许薄板状物体插进第一触点部分和第二触点部分之间,并且每个触点还包括将第一触点部分和第二触点部分彼此连接的连接部分,其中当将薄板状物体插进绝缘体时,第一触点部分和第二触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与薄板状物体接触。宽度大于每个触点插入凹槽的空洞部分以如下方式形成在绝缘体的每个分隔壁中:从布置触点的触点布置方向观察时,空洞部分与触点中的每个触点的一部分重叠,并且多个分隔壁中的每一个防止每个对应的空洞部分在触点布置方向上与触点插入凹槽相通地连接。
希望,在薄板状物体的厚度方向上,空洞部分的尺寸大于每一个触点插入凹槽。
希望,空洞部分形成在绝缘体中,以便从触点布置方向上观察时与多个触点的连接部分的一部分重叠。
希望,第一触点部分固定到绝缘体的底壁,并且其中,空洞部分形成在绝缘体中,以便从绝缘体的横向侧观察时,同时与第一触点部分和所述第二触点部分中在插入/拆卸方向上沿第二触点部分从连接部分延伸的部分重叠。
希望,凹处形成在第一触点部分的表面上,其中,该表面面对绝缘体的底壁。
希望,空洞部分形成在绝缘体中,以便从触点布置方向上观察时与凹处重叠。
希望,薄板状物体包括FPC和绝缘覆盖层,其中,FPC包括沿着薄板状物体的延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电路迹线,绝缘覆盖层覆盖除电路迹线的两端之外的FPC的两侧。电路迹线包括:连接盘,连接盘定位在绝缘覆盖层外侧,并与第一触点部分和第二触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接触,连接盘中与绝缘覆盖层的边缘邻近的端部形成为,宽度沿朝着绝缘覆盖层的边缘的方向逐渐减小;以及连接部分,除连接盘的端部之外,连接部分的宽度小于连接盘,并从连接盘的端部线性地延伸到绝缘覆盖层的边缘。
希望,FPC包括沿着薄板状物体的延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接地迹线。
在本发明中,宽度上大于每个触点插入凹槽的空洞部分以如下方式形成在绝缘体的每个分割壁中:从布置多个触点的触点布置方向上观察时与每个触点的一部分重叠,并且通过多个分割壁来防止空洞部分在触点布置方向上与多个触点插入凹槽相通地连接。空洞部分(空隙)的相对介电常数是1,从而低于典型绝缘体(分割壁)的相对介电常数。相应地,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中,邻近触点之间的耦合电容不容易增加,从而与不具有空洞部分(对应于提供在本发明中的空洞部分)的常规连接器相比,可以使连接器的阻抗(值)更接近于电路板和连接物体的阻抗(值)。因此,可以提高提供给连接器(其触点)的电信号的高频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讨论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的前面透视图,其示出了连接器的旋转执行器处于未锁定位置时的状态;
图2是连接器的分解的后面透视图;
图3是旋转执行器处于未锁定位置时连接器的前面正视图;
图4是旋转执行器处于未锁定位置时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5是沿着图3中的V-V线切割并沿所附箭头的方向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3中的VI-VI线切割并沿所附箭头的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3中的VII-VII线切割并沿所附箭头的方向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8是沿着图3中的VIII-VIII线切割并沿所附箭头的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9是由图3中所示的单点划线IX指示的连接器的局部的放大图;
图10旋转执行器处于锁定位置时连接器和插入连接器的FPC的插入端的前面透视图;
图11是与图5类似的剖视图,其示出了处于与图10中所示状态相同的状态下的连接器和FPC;
图12是FPC的插入端的局部的放大平面图;
图13是沿着图12中所示的XIII-XIII线切割并沿所附箭头的方向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14是沿着图13中的XIV-XIV线切割并沿所附箭头的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由电路板向连接器和FPC提供电信号时的阻抗的图表;
图16是与图13类似的视图,其示出了FPC的变型实施例;以及
图17是与图14类似的视图,其示出了图16中所示的FPC。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图1到图15讨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参考图中所示的双头箭头的方向来确定连接器10的向前和向后方向,向左和向右方向,以及向上和向下方向。
连接器10是所谓的后翻锁连接器(back flip lock connector),可以容纳七个电路的差动传输。连接器10配备有绝缘体15、由八个接地触点25A和十四个信号触点25B组成的总数为二十二的触点、两个固定夹35和旋转执行器45,其中,旋转执行器构成连接器10的主要部件。
绝缘体15由电绝缘和抗热合成树脂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在绝缘体15的前方中除左端和右端外,配备有FPC插入凹槽16,其中FPC插入凹槽向后凹进到绝缘体15的中间部分。在绝缘体15的后侧上除左端和右端外,配备有执行器接收凹处17。在绝缘体15的后表面上,在绝缘体15的左端和右端附近,分别配备有一对支撑凹处18,其中,该对支撑凹处相通地连接到旋转执行器接收凹处17。在绝缘体15的前面,在绝缘体15的左端附近配备左固定夹安装凹槽19,在绝缘体15的右端附近配备右固定夹安装凹槽19,其中左固定夹安装凹槽和右固定夹安装凹槽成对,并且线性地形成沿向后方向延长。如图7所示,在侧视图中每一个固定夹安装凹槽19大致成(小写字母)h形(像是倒在其侧上的小写字母h)。另外,绝缘体15的前面,在成对的左固定夹安装凹槽19和右固定夹安装凹槽19之间,配备有总数为二十二的触点插入凹槽20,其中,触点插入凹槽线性地形成为沿向后方向延长,并且以预定的间隔(以0.5mm的间隔)沿向左/向右方向布置。如图中所示,每个触点插入凹槽20在向前/向后方向上的两端都敞开,并且在侧视图中大致为(小写字母)h形(像是倒在其侧上的小写字母h)。在二十二个触点插入凹槽20之间,绝缘体15配备有总数为二十一的分隔壁21,其中分隔壁将二十二个触点插入凹槽20中对应的邻近的成对触点插入凹槽彼此分开。在侧视图中,每一个分隔壁21大致为(小写字母)h(像是倒在其侧上的小写字母h)。绝缘体15的不同部分(具体地为如下部分:二十一个分隔壁21的部分,绝缘体15中最左边的触点插入凹槽20和左固定夹安装凹槽19之间的部分,绝缘体15中最右边的触点插入凹槽20和右固定夹安装凹槽19之间的部分)分别配备有总数为二十三的空洞部分22,其中空洞部分沿向左/向右方向布置。在侧试图中,每个空洞部分22大致为(小写字母)h形(像是倒在其侧上的小写字母h)(参见图6)。如图中所示,每个空洞部分22的、分别形成在分隔壁21上的两侧(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分隔壁21靠近。另外,如图9中所示,每个空洞部分22的宽度大于每个触点插入凹槽20的宽度(具体地,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每个空洞部分22的宽度是0.2mm,每个触点插入凹槽20的宽度是0.13mm),并且每个空洞部分22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也大于每个触点插入凹槽20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另外,最左边的空洞部分22的左侧与绝缘体15的一部分靠近,最右边的空洞部分22的右侧与绝缘体15的另一部分靠近。
总数为二十二个的触点(八个接地触点25A和十四个信号触点25B)均由薄基材形成,其中,薄基材由弹性铜合金(比如,磷青铜,铍铜或钛铜)或弹性Corson铜合金制成并且(通过冲压)形成为图中所示的形状,并且触点首先被镀上镍(Ni)镀层作为基镀层,随后镀上金(Au)镀层作为末道镀层。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厚度(在向左/向右方向上的尺寸)是0.1mm。
如图中所示,八个接地触点25A和十四个信号触点25B在侧视图中均大致为H形,并且配备有固定触点部分(第一触点部分)26、可动触点部分(第二触点部分)27和可变形连接部分(连接部分)28。固定触点部分26大致沿向前/向后方向延长。可动触点部分27大致沿向前/向后方向延长,并且比固定触点部分26短。可变形连接部分28可弹性变形,并且将固定触点部分26和可动触点部分27的中间部分彼此连接。在固定触点部分26的底表面上,在固定触点部分26的后端附近,配备有凹处25a。从侧视图中,凹处25a具有梯形形状,并且固定触点部分26在向左/向后方向上的全部宽度凹进。固定触点部分26的后面底端,配备有钩形结合部分(尾巴部分)29,其中,钩形结合部分(尾部)向下并向前突出。固定触点部分26的顶部前端处,配备有接触凸起(下接触凸起)30。固定触点部分26的顶部,在固定触点部分26的后端处,还配备有钩子31,其中,钩子弯曲以便向上并向前突出。可动触点部分27的前端配备有接触凸起(上接触凸起)32,其中,该接触凸起向下突出,并且可动触点部分27的下表面上,在其后端附近,还配备有锁定凹处(压力接收部分)33,其中锁定凹处向上凹进。
八个接地触点25A和十四个信号触点25B分别,从绝缘体15的后面插到二十二个触点插入凹槽20。更具体地,接地触点25A插进左端和右端两个触点插入凹槽20,以及以均匀间隔(每三个触点插入凹槽一个接地触点25A)设置在左端触点插入凹槽和右端触点插入凹槽之间的六个触点插入凹槽20,并且两个信号触点25B分别插进定位在两个邻近的接地触点25A之间的两个触点插入凹槽20。如图5和图11中所示,当每个触点25A和25B被插进相关的触点插入凹槽20时,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固定触点部分26的下表面与相关的触点插入凹槽20的底表面接触,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可动触点部分27的上表面与相关的触点插入凹槽20的顶表面向下分隔开,并且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固定触点部分26的钩形接合部分29与绝缘体15的底壁20a的后边缘接合。另外,形成在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固定触点部分26的侧面上的接合凸起(未示出)戳进(刺进)相关的触点插入凹槽20(未示出)中的侧表面,相应地,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固定触点部分26固定到相关的触点插入凹槽20的底部(绝缘体15的底壁20a)。另外,除了形成有凹处25a的部分,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固定触点部分26的整个下表面与相关的触点插入凹槽20的底部(绝缘体15的底壁20a)接触,相应地,固定触点部分26的下表面中刚好位于凹处25a之前的一部分和固定触点部分26的下表面中刚好位于凹处25a之后的另一个部分(该部分刚好位于相关的钩形接合部分29的前端之上)均与相关的触点插入凹槽20的底部接触。
左和右固定夹35是由金属薄片形成的压力生成件。每个固定夹35配备有固定部分36、可动部分37和可变形连接部分38。固定部分36大致沿向前/向后方向延长。可动部分37大致沿向前/向后方向延长,并且比固定部分36短。可变形连接部分38可弹性变形,并且将固定部分36和可动部分37的中间部分彼此连接。固定部分36的底表面上,在固定部分的前端附近,配备有钩形接合部分39,其中钩形接合部分向下并向后突出。在固定部分36的顶表面的前后部分上,分别配备有接合凸起40和锁接合凸起41。在可动部分37的前端配备有向下突出的接合凸起42,并且在可动部分37的下表面上,在其后端附近,配备有锁定凹处43,其中,锁定凹处43向上凹进。
左、右固定夹35分别从绝缘体15的前面插进成对的左右固定夹安装凹槽19。如图7中所示,当每个固定夹35插进相关的固定夹安装凹槽19时,每个固定夹35的固定部分36的下表面与相关的固定夹安装凹槽19的底表面接触,每个固定夹35的可动部分37的上表面与相关的固定夹安装凹槽19的顶表面向下分开,并且,每个固定夹35的固定部分36的钩形接合部分39与绝缘体15的底壁20a的前边缘接合。另外,锁接合凸起41戳进(刺进)相关的固定夹安装凹槽19的后端19a中的上表面,其中,锁接合凸起41从插进相关的固定夹安装凹槽19的后端19a的固定部分36的后面突出,相应地,每个固定夹35的固定部分36固定到相关的固定夹安装凹槽19的底部(绝缘体15的底壁20a)。
旋转执行器45是在向左/向右方向上延长的扁平形构件,并且利用金属模通过注塑成型,由抗热合成树脂成型。旋转执行器45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下端,分别配备有(左和右)一对枢轴46,其中该一对枢轴在向左/向右方向上,沿彼此远离的相反方向突出,以便彼此同轴。旋转执行器45的表面上(图1和图5的前表面,或图10和图11的上表面),在该表面的下端附近,配备有布置在向左/向右方向上且总数为四十五的凹处47。旋转执行器45的下端(枢转端),除该下端的向左/向右方向上的两端之外,配备有在向左/向右方向上延伸的凸轮部分(按压部分)48。另外,旋转执行器45的后表面上(图1和图5的后表面,或图10和图11的下表面)配备有布置在向左/向右方向上且总数为二十二的保持凹处49。
旋转执行器45在绝缘体15上安装成可围绕左和右枢轴46旋转,其中,旋转执行器45的下端(除左和右枢轴46外)定位在旋转执行器接收凹处17中,并且左和右枢轴46分别可旋转地接合到绝缘体15的左和右支撑凹处18中。旋转执行器45可在未锁定位置(如图1、图3和图5至图7中所示)和锁定位置(如图10和图11中所示)之间旋转,其中,在未锁定位置时,旋转执行器45与绝缘体15大致垂直(竖直)地延伸,在锁定位置时,旋转执行器45大致水平地平放。
当旋转执行器45处于如图1和图5中所示的未锁定位置时,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可动触点部分27的后端松动地接合在旋转执行器45的相关凹处47内,以使凸轮部分48没有按压可动触点部分27的锁定凹处33。另外,旋转执行器45的每个保持凹处49的内边缘表面与钩31的前端凸起部分的下表面接触。另外,每个固定夹35的可动触点部分37的后端松动地接合在旋转执行器45的相关凹处47内,以使凸轮部分48没有按压可动部分37的锁定凹处43。
另一方面,将旋转执行器45旋转到如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锁定位置,使得旋转执行器45的凸轮部分48向上按压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可动触点部分27的锁定凹处33,从而使得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可动触点部分27的前端围绕相关可变形连接部分28向下旋转,同时使该可变形连接部分28弹性变形。另外,将旋转执行器45旋转到锁定位置,使得每个触点25A和25B的钩31接合在相关保持凹处49的基部。另外,因为旋转执行器45的凸轮部分48向上按压每个固定夹35的可动部分37的锁定凹处43(尽管图中未示出该动作),该按压操作使得每个固定夹35的可动部分37的前端围绕相关可变形连接部分38向下旋转,同时使得该可变形连接部分38弹性变形。
通过将每个触点25A和25B的钩形接合部分29焊接到形成在电路板CB的顶表面上的电路图案(未示出)的相关导体迹线,并且通过将每个固定夹35的钩形接合部分39焊接到形成在电路板CB的顶表面上的接地图案(未示出)的相关导体迹线,来将具有上述结构的连接器10安装到电路板CB的顶表面上。
当旋转执行器45位于未锁定位置时,构成连接物体(待连接到连接器10的物体)的FPC(柔性印刷电路板)50可以从前侧插进绝缘体15的FPC插入凹槽16内。
FPC 50是长的薄板状构件,并且FPC 50的厚度小于在触点25A和25B处于自由状态时每个触点25A和25B的上接触凸起32和下接触凸起30之间的距离,并且也小于在固定夹35处于自由状态时每个固定夹35的上接合凸起42和下接合凸起40之间的距离。FPC 50具有由粘合在一起的多个薄膜组成的多层结构,并且包括总共八个接地迹线(导体迹线)51、总共十四个电路迹线(导体迹线)52、覆盖层(绝缘覆盖层)53、加强板54(参见图1和图10)和其他构件。该八个接地迹线51沿着FPC 50的延长方向线性地延伸。十四个电路迹线52布置成,两个电路迹线52定位在任何两个邻近的接地迹线51之间。覆盖层53覆盖FPC 50两侧中除每个接地迹线51的两端和每个电路迹线52的两端之外的地方。加强板54固定到FPC 50的延长方向上的每个端的一侧(图中的下侧),并且硬度比FPC 50的其余部分大。另外,FPC 50的延长方向上的每个端处,分别给FPC 50配备一对接合凹处55。
图13和图14均示出了FPC 50的详细剖面结构。图13和图14中所示的FPC 50的每个部件的材料和厚度如下所示(图13中所示的每个部件的尺寸单位为μm):
Figure BDA00001854131800091
Figure BDA00001854131800101
如图12(图12中所示的每个部件的尺寸单位为mm)中所示,在每个接地迹线51中由覆盖层53覆盖的部分中,除前述被覆盖部分的靠近覆盖层53的边缘53a(参见图12和图14)的部分之外,宽度恒定,并且在FPC 50的延长方向上的每个端处宽度朝着覆盖层53的边缘53a的方向逐渐减小。在FPC 50的延长方向上每个端处,每个接地迹线51中形成在该接地迹线51的端部附近(即定位在覆盖层53外侧,从边缘53a线性地延伸)的连接盘51a在从边缘53a至FPC 50的延长方向上的一端之后的点上具有恒定宽度,并且每个接地迹线51中比连接盘51a更靠近FPC 50的延长方向上的一端的端部的宽度比连接盘51a小。另一方面,在每个电路迹线52的由覆盖层53覆盖的部分中,除前述被覆盖部分的靠近覆盖层53的边缘53a的部分之外,形成恒定宽度部分52c,并且,每个电路迹线52中从恒定宽度部分52c的一端延伸到覆盖层53的边缘53a的弯曲部分52d在宽度上稍微大于恒定宽度部分52c。在FPC 50的延长方向上的每个端处,每个电路迹线52的邻近端部(连接部分)52e(其设置在FPC 50的端部附近)(其定位在覆盖层53外侧,沿FPC 50的延长方向从边缘53a线性地延伸到加强板54的中点位置)在FPC 50的延长方向上向上直到加强板54的中点位置为止的宽度与弯曲部分52c相同,从前述中点位置沿FPC 50延长方向延伸到FPC 50的端部附近位置处的每个电路迹线52的连接盘52a在宽度上大于邻近端部52e,并且从连接盘52a沿FPC 50的延长方向延伸到FPC 50的端部的每个电路迹线52的端部52f在宽度上小于连接盘52a(在宽度上与邻近端部52e相同)。如图12中所示,通过在每个电路迹线52的连接盘52a的四个角上倒圆角(即,使相同的四个角形成平面视图中的圆角),而非使相同的四个角形成为方角,来使每个电路迹线52的连接盘52a在FPC 50的延长方向上的两端的宽度沿FPC 50的延长方向逐渐改变,从而减小连接盘52a的面积,这使连接盘52a的柱脚减小。
当将FPC 50的一端(插入端,图11的右端)插进FPC插入凹槽16(FPC 50关于FPC插入凹槽16的插入/拆卸方向对应于连接器10的向前/向后方向)时,FPC 50的该插入端于前半个固定触点部分26和前半个可动触点部分27之间定位在每个触点25A和25B中。另外,左和右固定夹35的下接合凸起40分别从下面接合在成对的左和右接合凹处55中,尽管图中未示出该接合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将旋转执行器45旋转到锁定位置,使得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可动触点部分27的前端向下旋转,如图11中所示,从而使得每个接地触点25A的接触凸起32紧压FPC 50的相关接地迹线51的连接盘51a,使得每个信号触点25B的接触凸起32紧压FPC 50的相关电路迹线52的连接盘52a(图12中,标记在每个电路迹线52的连接盘52a上的黑色实心圆指明与相关信号触点25B的接触凸起32接触的接触点),并且使得每个触点25A和25B的接触凸起30紧压FPC 50的插入端的下表面。因此,FPC 50的电路迹线52和电路板CB的前述电路图案的相关导体迹线(未示出)通过十四个信号触点25B电连接,同时,FPC 50的接地迹线51和电路板CB的前述接地图案的导体迹线(未示出)通过八个接地触点25A电连接。另外,将旋转执行器45旋转到锁定位置,使得左和右固定夹35的上接合凸起42分别从上面接合在成对的左和右接合凹处55中(尽管图中未示出该接合状态),从而防止FPC 50从FPC插入凹槽16中抽出。
另一方面,如果从每个触点25A和25B施加在FPC 50上的接触压力被释放,同时通过使旋转执行器45返回到未锁定位置来使左和右固定夹35的上接合凸起42向上脱离成对的左和右固定夹接合凹处55,则可以从FPC插入凹槽16中向前抽出FPC 50。
图15是示出当将电信号提供给连接到电路板CB的SMA(超小型版本A)连接器(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未示出)时时间和阻抗(值)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在表示时间的水平轴线中,将电信号进入SMA连接器时的时间定义为参考时间(零)。由于电信号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朝向FPC 50行进,因此水平轴线具体显示了通过SMA连接器、电路板CB、连接器10(接地触点25A和信号触点25B)和FPC 50(注意,从0[ns]到大约0.2[ns]的部分对应于SMA连接器,从大约0.2[ns]到大约0.5[ns]的部分对应于电路板CB,从大约0.5[ns]到大约0.7[ns]的部分对应于连接器10,以及从大约0.7[ns]向前(图15中向右)的部分对应于FPC 50)的信号的信号路径的位置。在Tr(上升时间)为50ps,接触间隔为0.5mm的条件下,利用由Agilent Technologies生产的矢量网络分析仪(E5071C)进行分析。
在图15中,示出了总共两条线图。对于这两个线图,细线代表的线图是结构上与连接器10类似的连接器连接到FPC 50和电路板CB时获得的图表,其中,连接器10中省略本发明的空洞部分22(也就是具有常规配置的连接器)。从该线图,可以清楚理解,在这种情况下,电路板CB和FPC 50的阻抗大约分别是100ohm和90ohm,然而,连接器(触点)的最小阻抗大约是63ohm,因此连接器的最小阻抗与电路板CB和FPC 50的阻抗之间存在大较大差异。
另一方面,图15中由粗线代表的线图是当将连接器10的本实施例连接到FPC 50和电路板CB时获得的图表。从该图表可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电路板CB和FPC 50的阻抗是大约100ohm和大约86ohm。然而,连接器10(信号触点25B)的最小阻抗大约是84ohm,从而可以理解,连接器10的最小阻抗与电路板CB和FPC 50的阻抗之间的差异明显变小。该结果是因为在绝缘体15中以下述方式形成空洞部分22:从绝缘体15的侧面(左或右侧)观察,将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可变形连接部分28重叠,将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固定触点部分26重叠,以及将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可动触点部分27的大约一半(1/2)重叠(也就是,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可动触点部分27中定位为从可变形连接部分28向前延伸的一部分),还因为分隔壁21防止空洞部分22与触点插入凹槽20在向左/向右方向上相通地连接,还因为空洞部分22的宽度大于触点插入凹槽20,并且竖直方向上的尺寸也大于触点插入凹槽20。每个空洞部分22(空隙)的相对介电常数是1,从而远远低于用于制造绝缘体15的合成树脂的相对介电常数(大约是3到4)。相应地,形成有空洞部分22的两个邻近触点25A和25B之间的耦合电容不容易增加,因此,连接器10的阻抗(值)高于被配置成没有对应于空洞部分22的空洞部分的连接器的阻抗。因此,当连接器10连接到电路板CB和FPC 50时,与将具有常规结构的连接器连接到电路板CB和FPC 50的情况相比,提供给连接器10的电信号的高频性能得到改善。
另外,在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固定触点部分26上形成凹处25a,使彼此邻近的固定触点部分26的横向相对表面的表面面积(在省略分隔壁21时彼此邻近的固定触点部分26的横向相对部分的表面面积)减小。此外,在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凹处25a和相关的触点插入凹槽20的底部之间形成空洞部分(空隙),这可以改善每个触点25A和25B的高频性能。
另外,在侧视图中,形成在绝缘体15上的每个空洞部分22大致为(小写字母)h形(像是倒在其侧上的小写字母h)。当从绝缘体15的横向侧观察时,每个空洞部分22的后端19a的至少一部分与固定触点部分26的凹处25a重叠,从而增加了每个空洞部分22中与相关触点插入凹槽20(相关触点25A或25B)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因此任何两个邻近触点25A和25B之间的耦合电容极难于增加,从而连接器10的阻抗(值)变得高于凹处25a和后端部分19a均未形成的情况下的阻抗值。
此外,尽管当旋转旋转执行器45时,旋转执行器45的凸轮部分48在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固定触点部分26的上表面于相关触点25A或25B的凹处25a之上的部分(也就是,在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固定触点部分26的上表面中靠近其后端的部分上)施加向下的力,因为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固定触点部分26的下表面中沿向前/向后方向定位在凹处25a的相反侧上的前部和后部与相关触点插入凹槽20的底部接触,由此从旋转执行器45的凸轮部分48施加在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固定触点部分26的上表面中靠近其后端的部分上的该向下力被绝缘体15的底表面20a可靠地接收。因此,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固定触点部分26中靠近其后端的部分不会大幅度弯曲,相应地,可以改善传输特性,而不损害旋转执行器45的旋转操作性或者每个触点25A和25B的位置的稳定性,用于电缆连接器的(也就是,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固定触点部分26相对于绝缘体15的底壁20a的固定力稳定性),这是电缆连接器的基本要求(性能)。
另外,如果FPC 50的每个电路迹线52被构造,连接盘52a直接连接到恒定宽度部分52c的一端(也就是,如果覆盖层53的边缘53a与每个电路迹线52的连接盘52a之间的距离减小),则恒定宽度部分52c和连接盘52a之间的连接处的阻抗急剧下降。
然而,在FPC 50的本实施例的每个电路迹线52中,形成宽度上小于连接盘52a、线性地延伸并且定位在覆盖层53的边缘53a的外侧的邻近端部52e,从而增加从覆盖层53的边缘53a到连接盘52a上的前述接触点(也就是,图12中所示每个黑色实心圆的位置)的距离(也就是,使连接盘52a的长度短于常规连接盘),同时使连接盘52a的每端52b的宽度逐渐变化。通过以这种方式形成每个电路迹线52,使得从覆盖层53的边缘53a到连接盘52a上的前述接触点(图12中所示的每个黑色实心圆的位置)的大部分区域的宽度大致恒定,这防止阻抗急剧下降。
此外,在FPC 50的本实施例的每个电路迹线52中,因为连接盘52a在宽度上较之电路迹线52的任何其他部分是最大的,因此可以使上接触凸起32和连接盘52a彼此可靠地接触,其中,相关信号触点25B的可动触点部分27的上接触凸起32与连接盘52a接触。
尽管已经基于上面示出的连接器10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本发明不仅仅限于该具体实施例,可以对上面示出的连接器10的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型。
例如,可以使用具有图16和图17中所示结构的FPC 50’来代替FPC 50。
FPC 50’具有多层结构,其中多层结构由粘合在一起的多个薄膜组成,并且FPC 50’包括总数为八的接地迹线(导体迹线)51,总数为十四的电路迹线(导体迹线)52,覆盖层53、加强板54和其他构件,所述电路迹线布置成两个电路迹线52定位在任何两个邻近接地迹线51之间。另外,在FPC 50’的延长方向上的每个端的两个侧边缘上,分别给FPC 50’配备一对接合凹处55。
图16和图17中所示的FPC 50’的每个部件的材料和厚度如下所示(图16中所示的每个部件的尺寸单位是μm):
Figure BDA00001854131800151
同样在FPC 50’连接到连接器10这种情况下,与将具有常规结构的连接器连接到电路板CB和FPC 50’的情况相比,提供给连接器10的电信号的高频性能有所改善。
另外,从绝缘体15的侧面观察时,如果形成在绝缘体15的分隔壁21中的空洞部分22与每个触点25A和25B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则可以改变形状(设定范围)。例如,从绝缘体15的侧面观察,在连接器10的上述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空洞部分22中的以下部分:(1)空洞部分22中与固定触点部分26重叠的部分;(2)空洞部分22中与可动触点部分27重叠的部分;或(3)空洞部分22中与固定触点部分26和可动触点部分27重叠的部分(以使空洞部分22仅包括与可变形连接部分28重叠的部分)。即使在对连接器10实施这些变型中任一变型的情况下,连接器10的阻抗仍大于在绝缘体15中未形成空洞部分22的情况下的阻抗。根据由本发明的申请人所执行的实验研究,从绝缘体15的横向侧观察,空洞部分22中与可变形连接部分28重叠的部分显示出最大效果(防止任何两个邻近触点25A和25B之间的耦合电容增加的效果),相应地,期望空洞部分22形成为,不管空洞部分形成的形状类型如何,每个空洞部分22均包括从绝缘体15的侧面观察与可变形连接部分28重叠的部分。
可以交替布置接地触点25A和信号触点25B,并且接地触点25A和信号触点25B可插进触点插入凹槽20。
除FPC以外,薄板状连接物体可以是电缆,比如FFC(柔性扁平电缆)。
另外,每个接地触点25A的下接触凸起30和上接触凸起32的位置可以在向前/向后方向上相对改变(替换)。类似地,每个信号触点25B的下接触凸起30和上接触凸起32的位置可以在向前/向后方向上相对改变(替换)。
另外,连接器10可以制作为用于单端传输的连接器(连接器10的所有触点可以制作为单触点25B),同时,电路板CB、FPC 50和FPC 50’的导体迹线可以制作为电路迹线。
可以通过将连接物体在颠倒的情形下插进绝缘体15,来使连接物体的电路迹线与信号触点25B的下接触部分30接触,或者可以在连接物体的两侧形成电路迹线,以便连接物体的两个侧上的这些电路迹线(上触点迹线和下触点迹线)分别与信号触点25B的上接触部分32和下接触部分30接触。
另外,对应于钩形接合部分29的钩形接合部分(尾部)可以形成在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固定触点部分26的前端。
另外,在侧视图中,每个触点25A和25B可以大致为省略了可动触点部分27的后半部(也就是,位于可动触点部分27中与可变形连接部分28连接的部分之后的部分)的(小写字母)h形(像是倒在其侧上的小写字母h),或在侧视图中,每个触点25A和25B可以大致为省略了固定触点部分26的后半部(也就是,位于固定触点部分26中与可变形连接部分28连接的部分之后的部分)和可动触点部分27的前述后半部(在这种情况下,钩形接合部分(尾部)形成在固定触点部分26的前端或后端)的U形。
即使每个触点的形状为字母“H”、“h”(倒在其侧上)或“U”形,仍可以通过使由绝缘体的前半部支撑的旋转执行器在未锁定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旋转来将连接器构造成所谓的前锁型(front-locktype),其中,处于未锁定位置时,旋转执行器定向成与绝缘体15大致垂直,处于锁定位置时,旋转执行器大致水平地平放(也就是,旋转执行器向前下方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旋转执行器的局部上的凸轮部分(按压部分)被定位在触点25A和25B的固定触点部分26和可动触点部分27之间,同时,插进绝缘体的连接物体刚好定位在凸轮部分下方。当旋转执行器处于未锁定位置时,刚好定位在连接物体之上的按压部分不会向下按压连接物体。另一方面,当该旋转执行器位于锁定位置时,按压部分向下按压连接物体,以使形成在连接物体的下表面上的电路图案(未示出)的导体迹线与触点25A和25B的下接触凸起30接触。
另外,在每个触点大致形成为字母“h”(倒在其侧上)或“U”的情况下,对应于凹处25a的凹处可以形成在每个触点的固定触点部分的下表面(其面对底壁20a)中。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每个触点25A和25B的固定触点部分的下表面中沿向前/向后方向位于凹处的相反侧上的前部和后部与相关的触点插入凹槽20的底部接触。
可以对文中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明显改变,这些变型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主旨和范围内。需要指出的是,文中包含的所有内容都是说明性的,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连接器,包括:
绝缘体,连接到所述连接器的薄板状物体以可拆卸的方式插进所述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包括多个触点插入凹槽和定位在所述触点插入凹槽之间以使所述触点插入凹槽彼此分开的多个分隔壁,所述触点插入凹槽沿所述薄板状物体的插入/拆卸方向延长并布置在与所述插入/拆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以及
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分别插进所述触点插入凹槽,每个所述触点包括第一触点部分和第二触点部分,其中所述第一触点部分和所述第二触点部分在所述薄板状物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分开,以允许所述薄板状物体插进所述第一触点部分和所述第二触点部分之间,并且每个所述触点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触点部分和所述第二触点部分彼此连接的连接部分,其中当将所述薄板状物体插进所述绝缘体时,所述第一触点部分和所述第二触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薄板状物体接触,
其中,宽度大于每个所述触点插入凹槽的空洞部分以如下方式形成在所述绝缘体的每个所述分隔壁中:从布置所述触点的触点布置方向观察时,所述空洞部分与所述触点中的每个触点的一部分重叠,并且所述多个分隔壁中的每一个防止每个对应的所述空洞部分在所述触点布置方向上与所述触点插入凹槽相通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薄板状物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空洞部分的尺寸大于每一个所述触点插入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空洞部分形成在所述绝缘体中,以便从所述触点布置方向上观察时与所述多个触点的所述连接部分的一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触点部分固定到所述绝缘体的底壁,并且其中,所述空洞部分形成在所述绝缘体中,以便从所述绝缘体的横向侧观察时,同时与所述第一触点部分和所述第二触点部分中在所述插入/拆卸方向上沿所述第二触点部分从所述连接部分延伸的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凹处形成在所述第一触点部分的表面上,其中,该表面面对所述绝缘体的所述底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空洞部分形成在所述绝缘体中,以便从所述触点布置方向上观察时与所述凹处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薄板状物体包括FPC和绝缘覆盖层,其中,所述FPC包括沿着所述薄板状物体的延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电路迹线,所述绝缘覆盖层覆盖除所述电路迹线的两端之外的所述FPC的两侧,并且
其中,所述电路迹线包括:
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定位在所述绝缘覆盖层外侧,并与所述第一触点部分和所述第二触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接触,所述连接盘中与所述绝缘覆盖层的边缘邻近的端部形成为,宽度沿朝着所述绝缘覆盖层的所述边缘的方向逐渐减小;以及
连接部分,除所述连接盘的所述端部之外,所述连接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盘,并从所述连接盘的所述端部线性地延伸到所述绝缘覆盖层的所述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FPC还包括沿着所述薄板状物体的所述延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接地迹线。
CN201210232104.6A 2011-07-05 2012-07-05 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680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9008 2011-07-05
JP2011149008A JP5016127B1 (ja) 2011-07-05 2011-07-05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8047A true CN102868047A (zh) 2013-01-09
CN102868047B CN102868047B (zh) 2016-03-09

Family

ID=46980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3210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68047B (zh) 2011-07-05 2012-07-05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22767B2 (zh)
JP (1) JP5016127B1 (zh)
KR (1) KR101244927B1 (zh)
CN (1) CN102868047B (zh)
TW (1) TWI51901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8390A (zh) * 2013-03-13 2013-06-26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高速传输卡缘连接器结构
CN104241894A (zh) * 2013-06-11 2014-12-2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5183577A (zh) * 2015-09-29 2015-12-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紧急刷机模式的触发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20623B1 (ko) * 2012-01-30 2018-1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호케이블, 케이블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신호케이블 연결장치
JP5734255B2 (ja) 2012-10-17 2015-06-1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CN203135017U (zh) * 2013-01-09 2013-08-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MY174133A (en) 2013-01-16 2020-03-10 Molex Inc Bi-directional latch
JP5993755B2 (ja) * 2013-02-07 2016-09-14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4164883A (ja) * 2013-02-22 2014-09-08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コネクタ
KR102096038B1 (ko) * 2013-07-16 2020-04-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원 전달 배선을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JP6206713B2 (ja) 2013-10-01 2017-10-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9293865B2 (en) 2013-10-08 2016-03-22 Blackberry Limited High digital bandwidth connection apparatus
US9184522B1 (en) 2014-04-25 2015-11-10 Xerox Corporation Latch apparatus for retaining a flexible circuit cable within a receptacle mounted on a circuit board
CN204011840U (zh) * 2014-07-29 2014-12-10 康联精密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高速传输信号连接器
US9831582B2 (en) 2015-01-29 2017-11-28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C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cable connector including same
JP6394420B2 (ja) * 2015-01-29 2018-09-26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の接続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TWI562479B (en) * 2015-09-08 2016-12-11 Wistron Corp Connector
KR102566674B1 (ko) * 2016-02-25 2023-08-14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커넥터
DE102016205476B4 (de) * 2016-04-01 2019-08-01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Steckeraufnahme und Stecker für eine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und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JP6976230B2 (ja) * 2018-07-27 2021-12-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USD941244S1 (en) * 2019-06-25 2022-01-18 Kyocera Corporation Electric connector
KR102642877B1 (ko) 2021-05-21 2024-03-05 세방리튬배터리 주식회사 이탈 및 파손 방지가 가능한 배터리용 fpc 커넥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2848A (en) * 1986-04-17 1987-12-15 Molex Incorporated Edge board connector with positive board lock
US6089905A (en) * 1998-05-08 2000-07-18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apable of avoiding incomplete connection of a connection member
CN1472847A (zh) * 2002-08-01 2004-02-04 ��һ���ӹ�ҵ��ʽ���� 连接器
CN1925234A (zh) * 2005-08-31 2007-03-07 爱沛斯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01242043A (zh) * 2007-02-08 2008-08-13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1527399A (zh) * 2008-03-04 2009-09-09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17567B2 (ja) * 1995-12-04 2005-11-16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413961B2 (ja) * 2002-12-25 2010-02-10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334574B2 (ja) * 2007-01-26 2009-09-30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897626B2 (ja) * 2007-09-18 2012-03-14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669529B2 (ja) * 2008-04-23 2011-04-13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0267411A (ja) * 2009-05-12 2010-11-25 Fujitsu Component Ltd 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接続構造及び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4974257B2 (ja) * 2010-09-03 2012-07-11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897917B1 (ja) * 2010-09-03 2012-03-14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2848A (en) * 1986-04-17 1987-12-15 Molex Incorporated Edge board connector with positive board lock
US6089905A (en) * 1998-05-08 2000-07-18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apable of avoiding incomplete connection of a connection member
CN1472847A (zh) * 2002-08-01 2004-02-04 ��һ���ӹ�ҵ��ʽ���� 连接器
CN1925234A (zh) * 2005-08-31 2007-03-07 爱沛斯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01242043A (zh) * 2007-02-08 2008-08-13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1527399A (zh) * 2008-03-04 2009-09-09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8390A (zh) * 2013-03-13 2013-06-26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高速传输卡缘连接器结构
CN104241894A (zh) * 2013-06-11 2014-12-2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5183577A (zh) * 2015-09-29 2015-12-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紧急刷机模式的触发结构
CN105183577B (zh) * 2015-09-29 2018-11-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紧急刷机模式的触发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8047B (zh) 2016-03-09
US8622767B2 (en) 2014-01-07
KR20130005205A (ko) 2013-01-15
KR101244927B1 (ko) 2013-03-18
TW201315049A (zh) 2013-04-01
TWI519015B (zh) 2016-01-21
US20130012071A1 (en) 2013-01-10
JP2013016376A (ja) 2013-01-24
JP5016127B1 (ja) 2012-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8047B (zh) 连接器
CN202930668U (zh) 具有公共接地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CN106099546B (zh) 高速、高密度的电连接器
CN100585953C (zh) 板对板连接器
TWI653788B (zh) 電子連接器
CN102823070A (zh) 连接器
CN102088152B (zh) 电气连接器
TWM432178U (en) Low-cross-talk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632200B (zh) 背板连接器
TWI625897B (zh) Connector
CN103904491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0071386A (zh) 电连接器
CN107039802A (zh) 触头端子、触头支承体、以及具备它们的连接装置
KR20100138696A (ko) 중계커넥터
CN103457057A (zh) 连接器
CN102771014A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装体
TWI408854B (zh) 連接器
JP2012174690A (ja) コネクターのための電気接触子
CN101989695B (zh) 电连接器
CN108028485A (zh) 选择性镀层的塑料部件
JP4974257B2 (ja) コネクタ
CN210517115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4696368U (zh) 高速连接器
CN201674039U (zh) 一种fpc连接器
CN110600932A (zh) 一种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Applicant after: KYOCERA CONNECTOR PROD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Applicant before: Kyocera Connector Products Corpor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KYOCERA CONNECTOR PRODUCTS CORPORATION TO: KYOCERA CONNECTOR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11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KYOCERA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KYOCERA CONNECTOR PROD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