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2255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2255B
TWI512255B TW101138947A TW101138947A TWI512255B TW I512255 B TWI512255 B TW I512255B TW 101138947 A TW101138947 A TW 101138947A TW 101138947 A TW101138947 A TW 101138947A TW I512255 B TWI512255 B TW I5122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nsulating
reinforcing member
panel
bridg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8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3811A (zh
Inventor
Ikuo Ishibashi
Tomoyasu Saeki
Masanori Abe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Kk
Toshiba Consumer Elect Holding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Kk, Toshiba Consumer Elect Holding,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Kk
Publication of TW201323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3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2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22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2Walls defining a cabin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201/00Insulation
    • F25D2201/10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 F25D2201/14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using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D2500/02Geometry probl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Description

冰箱
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是有關於一種冰箱。
作為冰箱本體的隔熱箱(Heat insulation cabinet)具有外箱(Outer case)、內箱(Inner case)、及設置於外箱與內箱之間的隔熱材料(Heat insulating material),於整體上大致構成為箱狀。外箱構成作為隔熱箱的外側的外表面。內箱構成作為隔熱箱的庫內側的內表面。
冰箱若庫內冷卻,則隔熱箱的庫內側即內表面側的部分會收縮。此時,若隔熱箱的壁厚較薄,則存在如下情況:藉由與隔熱箱的外側部分的收縮率的差,隔熱箱的壁以向外側膨脹的方式彎曲。將該彎曲的情況示於圖27及圖28。 於該情況下,隔熱箱111如以例如圖27及圖28的二點鏈線所示般向外側彎曲。再者,為了容易地理解,以較實際更大地表示該彎曲的程度。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15344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1-995661號公報
因此,提供一種可抑制隔熱箱壁向外側膨脹的冰箱。
實施形態的冰箱包括隔熱箱、一對補強構件安裝部、及橋架狀補強構件。上述隔熱箱構成為箱狀,且於構成庫外側的面的外板與構成庫內側的面的內板之間,具有隔熱材料。上述一對補強構件安裝部分別設置於在上述庫內對向的一對內板。上述橋架狀補強構件的一端部連結於上述一對補強構件安裝部中的其中一補強構件安裝部,且另一端部連結於其中另一補強構件安裝部。
參照圖1至圖23,對第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冰箱1是以隔熱箱2為主體而構成。隔熱箱2如圖2所示,其內部包括冷藏室3、蔬菜室4、製冰室5、小冷凍室6以及主冷凍室7。冷藏室3設置於隔熱箱2的最上部。蔬菜室4設置於冷藏室3的下側。製冰室5及小冷凍室6是左右並列地設置於蔬菜室4的下側。主冷凍室7設置於製冰室5及小冷凍室6的下側,即隔熱箱2的最下部。
冷藏室3、蔬菜室4、製冰室5、小冷凍室6、及主冷凍室7分別形成有儲存室。其中,冷藏室3及蔬菜室4為冷藏溫度帶的儲存室,庫內溫度控制於例如0℃~10℃。因此,冷藏室3與蔬菜室4之間只要可確保某種程度的隔熱性即可,例如藉由作為板構件的合成樹脂製的冷藏室底板8而分隔。製冰室5、小冷凍室6、及主冷凍室7為冷凍溫度帶的儲存室,庫內溫度例如控制於冷凍溫度帶即小於或等於-18℃。冷藏溫度帶的蔬菜室4、與冷凍溫度帶的製 冰室5及小冷凍室6之間由具有隔熱性的隔熱分隔壁9而上下地分隔。隔熱分隔壁9減少冷藏溫度帶的蔬菜室4、與冷凍溫度帶的製冰室5及小冷凍室6之間的熱洩漏。冷藏室底板8構成冷藏室3的底板,且載置儲存品。
如圖2及圖3所示,於隔熱箱2的前部,設置有前分隔構件10、11、12、13。前分隔構件10位於冷藏室底板8的前方,向左右橫方向延伸。前分隔構件11位於隔熱分隔壁9的前方,向左右橫方向延伸。又,前分隔構件12位於製冰室5與小冷凍室6之間,向上下方向延伸。前分隔構件13位於製冰室5及小冷凍室6、與主冷凍室7之間,向左右橫方向延伸。
如圖1所示,冷藏室3包括左右兩片旋轉門15、16。旋轉門15、16開閉冷藏室3的前表面。如圖2及圖3所示,隔熱箱2具有設置於左右兩端部的上部及中間部的鉸鏈(Hinge)構件17a、17b、18a、18b。旋轉門15、16是以鉸鏈構件17a、17b、18a、18b為中心而向前後方向轉動的左右對開式。
蔬菜室4的前表面是藉由抽出式的門19而開閉。於門19的背側,設置有未圖示的蔬菜收納容器。製冰室5的前表面是藉由抽出式的門20而開閉。於製冰室5內,設置有未圖示的製冰裝置。又,於門20的背側,設置有未圖示的冰收納容器。小冷凍室6的前表面是藉由抽出式的門21而開閉。於門21的背側,設置有未圖示的收納容器。主冷凍室7的前表面亦藉由抽出式的門22而開閉。於門 22的背側,設置有未圖示的收納容器。
如圖4所示,作為隔熱箱體的隔熱箱2是在複數個隔熱壁、於該情況下為組合後壁用隔熱面板25、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頂壁用隔熱面板28、及底壁用隔熱面板29,而構成為前表面開口的於上下方向上較長的矩形的箱狀。於該情況下,後壁用隔熱面板25構成隔熱箱2的後壁。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構成隔熱箱2的左側壁。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形成隔熱箱2的右側壁。頂壁用隔熱面板28形成隔熱箱2的頂壁。底壁用隔熱面板29構成隔熱箱2的底壁。
隔熱面板25~29均具有真空隔熱面板。後壁用隔熱面板25、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及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基本的概略構成相同,故以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為代表進行說明。如圖5所示,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具有外板30B、內板31B以及真空隔熱面板32。真空隔熱面板32構成為板狀,且設置於外板30B與內板31B之間作為隔熱材料而發揮功能。即,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為如下構成:使真空隔熱面板32介於外板30B與內板31B之間。外板30B為金屬製板,且構成隔熱箱2的外箱。內板31B為合成樹脂製的例如片狀的構件,且構成隔熱箱2的內箱。再者,對於內板31B,稱為正面的情況是指冰箱的庫內側的面,稱為背面的情況是指與冰箱的庫內相反側的面、即真空隔熱面板32側的面。
如圖5所示,於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內板31B上, 安裝有架支承構件40、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第一軌道(Rail)用安裝構件42、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第二軌道用安裝構件44、支持具65。內板31B以一體地具有這些架支承構件40、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42、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第二軌道用安裝構件44、支持具65的狀態,連接於真空隔熱面板32。
如圖7、圖16、圖18所示,真空隔熱面板32的一面是藉由未圖示的接著劑而相對於內板31B的背面接著。又,真空隔熱面板32的與上述一面為相反側的另一面是藉由未圖示的接著劑而相對於外板30B的內表面接著。藉此,真空隔熱面板32以挾入於內板31B與外板30B之間的狀態而固定。
如圖16、圖18所示,真空隔熱面板32由玻璃絨(glass wool)等芯材料35、以及與具有氣體阻隔性的包裝材料38而構成。真空隔熱面板32是藉由如下方式構成為面板(panel)狀,也就是板狀,此方式為將芯材料35收容至包裝材料38內,且以該狀態對包裝材料38內進行真空處理。
雖未圖示,但於與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內板31B對向的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內板31C上,亦設置有架支承構件40、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42、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第二軌道用安裝構件44以及支持具65。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架支承構件40與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架支承構件40對向。右側壁用隔 熱面板27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與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對向。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42與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42對向。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與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對向。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第二軌道用安裝構件44與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第二軌道用安裝構件44對向。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支持具65與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支持具65對向。如圖6所示,後壁用隔熱面板25與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相同地,亦於外板30A與內板31A之間具有真空隔熱面板32而構成。
如圖7所示,頂壁用隔熱面板28具有外板30D、內板31D、真空隔熱面板32、及作為隔熱材料的發泡胺基甲酸乙酯(urethane)33。外板30D是由金屬板而構成。內板31D是由合成樹脂的一體成形品而構成。頂壁用隔熱面板28的真空隔熱面板32是藉由接著等方式,相對於內板31D的背面而固定。於真空隔熱面板32與外板30D之間,填充有發泡胺基甲酸乙酯33。真空隔熱面板32與發泡胺基甲酸乙酯33相比,熱導率低且隔熱性能高。如圖1所示,頂壁用隔熱面板28於後方上部,具有凹陷成L字狀的機械室28k。於機械室28k內收容有製冷循環的壓縮機(Compressor)36。
底壁用隔熱面板29與頂壁用隔熱面板28的形狀不同,但與頂壁用隔熱面板28相同地,於外板30E與內板 31E之間具有真空隔熱面板及發泡胺基甲酸乙酯。外板30A~30E構成隔熱箱2的外表面即箱外表面。內板31A~31B構成隔熱箱2的庫內內表面。
如圖6所示,後壁用隔熱面板25與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是於左後部的角隅部,藉由固定具23A或未圖示的螺栓(Screw)等而連結。又,後壁用隔熱面板25與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是於右後部的角隅部,藉由與固定具23A相同的固定具23B或螺栓等而連結。於該角隅部,適當地設置發泡聚苯乙烯(expanded polystyrene)、或軟膠帶(soft tape)、海綿(sponge)膠帶等隔熱材料34a~34c。又,頂壁用隔熱面板28及底壁用隔熱面板29亦適當地與這些各隔熱面板25~27連結。進而,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前部與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前部是藉由前分隔構件10、11、12、13而連結。
如圖8及圖9所示,隔熱箱2的前表面的開口的緣部中的左右前緣部,即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前緣及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前緣部,是藉由縱補強構件51、51而補強。進而,自上部前緣跨及左右前緣是藉由上部補強構件52而補強。再者,於該圖8及圖9中,為了避免圖式的煩雜度,而省略了各構件40~44、65的圖示。
左右的縱補強構件51為左右對稱形,因此對左側的縱補強構件51進行說明。縱補強構件51的上下方向的長度尺寸設定為大致與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上下方向的長度相同的長度尺寸。如圖11所示,縱補強構件51的截 面形狀構成為具有外側板部51a、中間板部51b與內側板部51c,且後側開放的槽形。然而,如圖13及圖14所示,於縱補強構件51的一部分,即與前分隔構件10、11、13的連接部,形成為切除內側板部51c的L字狀。
如圖10所示,縱補強構件51自上方或者自下方插入於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前緣部。於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前緣部中,外板30B的前部30b遠離真空隔熱面板32的前端部而轉入前側。即,該外板30B的前部30b具有外側膨出部30b1、中間部30b2、內側延伸部30b3。外側膨出部30b1較外板30B的前部30a略微向外側膨出而與真空隔熱面板32離開。中間部30b2於外側膨出部30b1的前端,向內方向彎折。內側延伸部30b3形成為較中間部30b2的內側端更向後方撓曲的L字狀。藉此,外板30B的前部30b構成為後側開放的槽形狀。
縱補強構件51以嵌合至前部30b的槽形狀的內側的形態插入,且藉由接著或螺夾等而連結於外板30B。又,縱補強構件51自內板31B離開。即,縱補強構件51不相對於內板31B而連結。再者,於該圖10中,在真空隔熱面板32與外側膨出部30b1之間,配設有製冷循環的散熱管53。
於內板31B與外板30B的前部30b之間,設置有密封在該內板31B與外板30B的前部30b之間的合成樹脂製的密封構件54。密封構件54具有固定防止隔熱箱2的前表面的冷凝的防露管55的管固持部54a。防露管55是由製 冷循環的散熱管的一部分而構成。再者,如圖6所示,散熱管53亦設置於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及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後部。又,於外板30B的前部30a內,設置有由例如軟膠帶等而構成的隔熱材料37、37。
如圖8、圖9所示,上部補強構件52由中間板部52a、左板部52b以及右板部52c而構成。左板部52b及右板部52c以自中間板部52a的兩端部直角地下垂的方式而構成。左右板部52b、52c是相對於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及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前部,且自上方插入。藉此,如圖11所示,左右板部52b、52c以與縱補強構件51的內表面相接的狀態而固定。如此一來,中間板部52a固定於頂壁用隔熱面板28的前緣部。
於該情況下,重量相對較重的壓縮機36設置於隔熱箱2的後部。另一方面,縱補強構件51及上部補強構件52設置於隔熱箱2的前部,即設置於較壓縮機36更前側。因此,縱補強構件51及上部補強構件52有助於隔熱箱2的前後的重量的均勻化。
如圖12及圖13所示,鉸鏈構件17b設置於隔熱箱2的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與前分隔構件10的連接部分。又,如圖2所示,鉸鏈構件18b設置於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與前分隔構件10的連接部分。各鉸鏈構件17b、18b的安裝構成為左右對稱,因此對鉸鏈構件17b的部分進行說明。縱補強構件51於與前分隔構件10的連接部,切除圖10所示的上述內側板部51c的一部分而形成為L字狀。相 同地,亦切除圖10所示的外板30B的內側延伸部30b3。
如圖13所示,跨及左側的縱補強構件51的背面與前分隔構件10的背面,而設置有補強接連構件56。又,鉸鏈構件17b是跨及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前表面與前分隔構件10的前表面,而設置。即,於鉸鏈構件17b,形成有例如3個螺栓插通孔部17b1、17b2、17b3。又,於外板30B的中間部30b2,形成有螺栓插通孔部30m。而且,於縱補強構件51的中間板部51b,形成有螺栓插通孔部51b1。
進而,於補強接連構件56,形成有3個螺栓螺合孔部56a、56b、56c。該螺栓螺合孔部56a、56b、56c包含螺母(female screw)部及自攻(Tapping)用孔部。又,於補強接連構件56,形成有凹陷成盤狀的凹部56d。於凹部56d的底部,形成有螺栓插通孔部56e。於前分隔構件10,形成有螺栓插通孔部10a、10b。
此處,對補強接連構件56及鉸鏈構件17b的安裝進行說明。首先,將補強接連構件56配置於縱補強構件51及前分隔構件10的背側。接著,將鉸鏈構件17b配置於外板30B的中間部30b2的前表面及前分隔構件10的前表面。此後,使螺栓57a通過鉸鏈構件17b的螺栓插通孔部17b1、外板30B的螺栓插通孔部30m、及縱補強構件51的螺栓插通孔部51b1。接著,將該螺栓57a旋入至補強接連構件56的螺栓螺合孔部56a。進而,使螺栓57b通過鉸鏈構件17b的螺栓插通孔部17b2以及前分隔構件10的螺栓插通孔部10a。接著,將該螺栓57b旋入至補強接連構 件56的螺栓螺合孔部56b。相同地,使螺栓57c通過鉸鏈構件17b的螺栓插通孔部17b3以及前分隔構件10的螺栓插通孔部10b。接著,將該螺栓57c旋入至補強接連構件56的螺栓螺合孔部56c。
藉此,鉸鏈構件17b固定於前分隔構件10與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連接部分。於該情況下,鉸鏈構件17b的一部分固定於縱補強構件51。即,鉸鏈構件17b的一部分經由補強接連構件56而連接於縱補強構件51。又,上側的鉸鏈構件17a及鉸鏈構件18a是於頂壁用隔熱面板28的上表面側,藉由螺栓而固定於上部補強構件52的左右角隅部,即中間板部52a、與左右板部52b、52c的連接部的附近。
於前分隔構件10的背側,設置有合成樹脂製的分隔背蓋58。於將前分隔構件10安裝至補強接連構件56前,分隔背蓋58預先設置於補強接連構件56。於該情況下,於補強接連構件56,形成有螺栓插通孔部56e。埋頭螺栓(countersunk head screw)59通過螺栓插通孔部56e。而且,通過螺栓插通孔部56e的埋頭螺栓59旋入至配置於補強接連構件56的背側的分隔背蓋58。此後,將前分隔構件10安裝至補強接連構件56。藉此,分隔背蓋58經由補強接連構件56而固定於前分隔構件10。
接著,關於前分隔構件11與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連接部分、以及前分隔構件11與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連接部分,以前分隔構件11與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連 接部分為代表,參照圖14及圖15來進行說明。再者,前分隔構件11與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連接部分,是與前分隔構件11與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連接部分左右對稱地構成。
縱補強構件51形成為如下所述的L字形狀,即,於與前分隔構件11的連接部,切除圖10所示的內側板部51c的一部分的L字形狀。又,外板30B亦於與前分隔構件11的連接部,切除圖10所示的內側延伸部30b3。而且,跨及縱補強構件51的背面與前分隔構件11的背面,設置有補強支撐構件61。前分隔構件11透過補強支撐構件61而連接於縱補強構件51。
即,於外板30B的中間部30b2,形成有螺栓插通孔部30n。而且,於縱補強構件51的中間板部51b,形成有螺栓插通孔部51b2。進而,補強支撐構件61形成有3個螺栓螺合孔部61a、61b、61c以及凹陷成盤狀的凹部61d。於凹部61d的底部,形成有螺栓插通孔部61e。又,於前分隔構件11,形成有螺栓插通孔部11a、11b。
於該情況下,首先,將補強支撐構件61配置於縱補強構件51及前分隔構件11的背側。接著,使螺栓62a通過外板30B的螺栓插通孔部30n及縱補強構件51的螺栓插通孔部51b2。接著,將該螺栓62a旋入至補強支撐構件61的螺栓螺合孔部61a。相同地,使螺栓62b通過前分隔構件11的螺栓插通孔部11a,且使螺栓62c通過前分隔構件11的螺栓插通孔部11b。接著,將螺栓62b旋入至補強 支撐構件61的螺栓螺合孔部61b,並且將螺栓62c旋入至補強支撐構件61的螺栓螺合孔部61c。藉此,前分隔構件11與縱補強構件51藉由補強支撐構件61而相互固定。
於前分隔構件11的背側,設置有合成樹脂製的分隔背蓋63。於將前分隔構件11安裝至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時,分隔背蓋63預先設置於補強支撐構件61。於該情況下,在補強支撐構件61,形成有螺栓插通孔部61e。埋頭螺栓64通過螺栓插通孔部61e。而且,通過螺栓插通孔部61e的埋頭螺栓64旋入至配置於補強支撐構件61的背側的分隔背蓋63。此後,將前分隔構件11安裝至補強支撐構件61。藉此,分隔背蓋63透過補強支撐構件61而固定於前分隔構件11。
又,分隔背蓋63是藉由設置於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支持具65而支持。如圖15所示,支持具65為例如合成樹脂製,且一體地具有突出部65a以及延伸部65b、65c。突出部65a構成為矩形的方塊狀。突出部65a具有螺栓插通孔部65d與擴孔(counterbore)部65e。螺栓插通孔部65d是將突出部65a於上下方向上貫通成圓形而形成。螺栓插通孔部65d形成為於左右方向上稍微較長的長孔狀。擴孔部65e是以如下方式形成:內徑大於螺栓插通孔部65d的內徑,且自突出部65a的下側的面向上方凹陷至突出部65a的厚度的中途部分為止。
延伸部65b、65c構成為自突出部65a的水平方向的端部、於該情況下為自內板31B側的端部向上下方向延伸 的矩形的板狀。延伸部65b、65c的水平方向的厚度尺寸小於突出部65a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又,於內板31B上,形成有孔部31k。孔部31k是將內板31B貫通成稍微大於突出部65a且小於延伸部65b、65c的外形的矩形狀而形成。
於組裝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時,支持具65設置於內板31B上。於該情況下,支持具65的突出部65a相對於內板31B的孔部31k,自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內側向外側通過,即自真空隔熱面板32側向庫內側通過。而且,於延伸部65b、65c與內板31B之間、及延伸部65b、65c與真空隔熱面板32之間,設置接著劑等。藉此,支持具65的延伸部65b、65c以內板31B與真空隔熱面板32的夾持狀態,接著固定於內板31B及真空隔熱面板32。
分隔背蓋63具有被支持部63a。被支持部63a於分隔背蓋63的下部,使與支持具65對應的部分自下方向上方凹陷而形成。被支持部63a具有自下側朝向上側形成的螺栓螺合孔部63b。支持具65的突出部65a進入於被支持部63a。而且,於被支持部63a的螺栓螺合孔部63b,旋入通過螺栓插通孔部65d的螺栓66。藉此,分隔背蓋63藉由支持具65而支持設置於下部的被支持部63a,從而藉由螺栓66而固定於支持具65。
分隔背蓋63是以預先於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與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之間產生間隙G的方式,設定其左右的長度尺寸。即,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及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以圖6所示的隔熱箱2的外側的寬度尺寸Hs為基準而 組裝。於該情況下,產生於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及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厚度尺寸的不均,是藉由改變隔熱箱2的內側的寬度尺寸Hu而吸收。藉此,於某種程度上容許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的製造過程中產生的該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的厚度尺寸的不均。
於該情況下,若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的厚度尺寸成為容許範圍的最大值,則隔熱箱2的內側的寬度尺寸Hu成為最小值。於該隔熱箱2的內側的寬度尺寸Hu為最小值的情況下,分隔背蓋63亦以產生間隙G的方式,設定其左右的長度尺寸。但是該間隙G很小。而於該間隙G亦可填塞軟膠帶等隔熱材料。
接著,對設置於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架支承構件40、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42、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以及第二軌道用安裝構件44進行說明。
如圖16、圖17所示,架支承構件40具有複數個突出部40a、40b以及延伸部40c。延伸部40c構成為於上下方向上較長的矩形的板狀。突出部40a、40b形成為朝向上方的鉤狀,且自延伸部40c的左右兩端部向庫內側突出。突出部40a由左右兩個突出部40a而成一對。相同地,突出部40b由左右兩個突出部40b而成一對。突出部40b設置於突出部40a的下方。於該情況下,架支承構件40藉由如下方式而構成:例如,自金屬製的板衝壓(punch)突出部40a、40b、及延伸部40c,之後,彎折突出部40a、40b。 於該架支承構件40的鉤狀的突出部40a、40b,搭載於未圖示的架。
於內板31B上,上下分離地形成有孔部31a、31b。孔部31a、31b分別將內板31B貫通成可供一對突出部40a、40b進入的形狀的矩形而形成。架支承構件40的突出部40a、40b自內板31B的背面側插入至孔部31a、31b而向內板31B的正面側突出。延伸部40c接著於內板31B的背面,即孔部31a、31b的周邊部。設置有延伸部40c的內板31B,如圖5所示,其背面接著於真空隔熱面板32。如此,如圖16所示,架支承構件40是以延伸部40c夾持於內板31B與真空隔熱面板32之間的狀態而圖定。
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是用以兼作補強構件安裝部,且如圖3所示,設置於冷藏室底板8的下側。如圖18、圖19所示,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於整體上構成為於前後方向上較長地延伸的長條狀。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一體地具有突出部41a、延伸部41b、及卡合部41c。這些突出部41a、延伸部41b以及卡合部41c例如是藉由彎折金屬板而一體地形成。延伸部41b平行於內板31B,即大致為垂直,且構成為於前後方向上較長的矩形的板狀。突出部41a自延伸部41b的上緣部向庫內側大致水平地彎折而形成。卡合部41c自延伸部41b的下緣部向庫內側大致水平地彎折,進而其庫內側的端部大致垂直地向下方彎折而形成。於該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中,自突出部41a朝向延伸部41b的縱截面形成為L字狀。即,突出部 41a與延伸部41b以其縱截面成為L字狀的方式連續。又,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的縱截面於整體上呈庫內側開放的槽形狀。
如圖19所示,於突出部41a形成有複數個配置孔部41d以及複數個螺栓插通孔部41e。配置孔部41d為沿突出部41a的長條方向的狹縫狀的連結用孔部,即於前後方向上延伸的狹縫狀的連結用孔部。螺栓插通孔部41e為由在左右方向上較長的長孔所構成的連結用孔部。又,如圖18所示,於內板31B上,形成有孔部31d、31e。孔部31d、31e形成為狹縫狀。於孔部31d,自內板31B的背側插入突出部41a。於孔部31e,自內板31B的背側插入卡合部41c。而且,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的延伸部41b以藉由內板31B的背面與真空隔熱面板32夾持的狀態,而接著於內板31B的背面與真空隔熱面板32。於該情況下,藉由卡合部41c與孔部31e卡合,而提高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相對於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安裝強度。
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以與左右內板31B、31C對向而成對的方式設置。於左右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41,連結有橋架狀補強構件71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橋架狀補強構件71例如是將於左右方向上較長的矩形狀的金屬板的兩端部向上方彎折而構成。橋架狀補強構件71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設置於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41的前後方向的中央部分。於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41的前後方向的中央部分的螺栓插通孔部41e,自下方通過螺栓 72。該螺栓72旋入至橋架狀補強構件71。藉此,橋架狀補強構件71的兩端部固定於左右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41。如此一來,左右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41藉由橋架狀補強構件71而相互連結。
於該情況下,螺栓插通孔部41e構成為於左右方向上較長的長孔。因此,橋架狀補強構件71可相對於左右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而實現連結位置的調整。因此,即便於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的厚度尺寸中存在不均,橋架狀補強構件71亦可相對於左右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而良好地安裝。
即,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以圖6所示的隔熱箱2的外側的寬度尺寸Hs為基準而組裝。於該情況下,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的厚度尺寸的不均是藉由改變隔熱箱2的內側的寬度尺寸Hu而吸收。為了與隔熱箱2的內側的寬度尺寸Hu的變化對應,螺栓插通孔部41e形成為大於螺栓72的直徑且於左右方向上較長的長孔。藉此,可根據隔熱箱2的內側的寬度尺寸Hu的變化,調整相對於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的橋架狀補強構件71的安裝位置。而且,於調整相對於左右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41的安裝位置後,橋架狀補強構件71藉由螺栓72而相對於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牢固地連結。因此,可有效地抑制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向彎曲方向變形。
冷藏室底板8具有自下表面側向下方突出的未圖示的卡合突起。冷藏室底板8是將該卡合突起自冷藏室底板用 安裝構件41的上方嵌入至配置孔部41d而配置。於該情況下,重量相對較重的壓縮機36設置於靠近隔熱箱2的後部。與此相對,橋架狀補強構件71設置於靠近隔熱箱2的前部。因此,橋架狀補強構件71有助於隔熱箱2的前後的重量的均勻化。
如圖5所示,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42於蔬菜室4的左右側方,在前後方向上設置有兩個。參照圖20、圖21,對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42進行說明。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42例如是由金屬製板,一體地具有突出部42a、延伸部42b、上側卡合部42c以及下側卡合部42d而構成。突出部42a為自內板31B向庫內側突出的形態,且大致形成為庫內側的底部堵塞的圓筒形。於該情況下,突出部42a形成為接近碗狀的圓筒形。
延伸部42b形成為自突出部42a的底部向周圍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狀。上側卡合部42c於延伸部42b的上部,在延伸部42b的前後方向的中央部分設置有一個。上側卡合部42c朝向上方突出成L字狀。即,上側卡合部42c以自延伸部42b的上端部分向庫內側突出的方式彎折,進而該突出的前端部分向上方彎折。下側卡合部42d於延伸部42b的下部,在延伸部42b的前後方向上設置有兩個。下側卡合部42d以自延伸部42b的下端部分向庫內側突出的方式彎折。於突出部42a,形成有螺栓螺合孔部42e。
於內板31B上,形成有將內板31B貫通成圓形的孔部31f。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42的突出部42a自內板31B的 背側插入至孔部31f,且自孔部31f向庫內側突出。又,於內板31B上,形成有上側卡合孔部31g及下側卡合孔部31h。上側卡合孔部31g及下側卡合孔部31h是將內板31B於前後方向上貫通為較長的狹縫狀而形成。上側卡合孔部31g於孔部31f的上方形成有一處。下側卡合孔部31h於孔部31f的下方,在前後方向上形成有兩處。
於該情況下,如下所述般進行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42相對於內板31B的安裝。首先,將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42的上側卡合部42c自內板31B的背面側插入至上側卡合孔部31g。接著,使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42一面以上側卡合部42c為軸向內板31B側旋轉,一面將突出部42a插入至孔部31f,並且將下側卡合部42d插入至下側卡合孔部31h。此時,於延伸部42b與內板31B的背面之間,塗佈有接著劑,藉此延伸部42b接著於內板31B的背面。又,延伸部42b藉由接著劑等而亦接著於真空隔熱面板32。如上所述,延伸部42b以藉由內板31B與真空隔熱面板32夾持的狀態,藉由接著而固定於內板31B及真空隔熱面板32。
如圖21所示,於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42上,安裝軌道45。軌道45於前後方向上延伸,引導安裝於蔬菜室4的門19的背側的未圖示的支持框的前後方向的移動。藉由對於形成於第一軌道用安裝部42的突出部42a的螺栓螺合孔部42e旋入螺栓,而固定軌道45。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為用以兼作補強構件安裝部,且如圖3所示,以於隔熱分 隔壁9的附近、在該情況下為隔熱分隔壁9的下側,於前後方向上延伸的形態設置。參照圖22、圖23,對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進行說明。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是與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相同地構成。即,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例如是由金屬板於整體上形成為於前後方向上延伸的長條狀。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具有突出部43a、延伸部43b以及卡合部43c。這些突出部43a、延伸部43b以及卡合部43c例如是藉由彎折金屬板而一體地形成。
延伸部43b平行於內板31B即大致垂直,且形成為於前後方向上較長的矩形的板狀。突出部43a是自延伸部43b的上緣部向庫內側大致水平地彎折而形成。卡合部43c是自延伸部43b的下緣部向庫內側大致水平地彎折,進而其庫內側的端部大致垂直地向下方彎折而形成。於該情況下,自突出部43a朝向延伸部43b的縱截面形成為L字狀。即,突出部43a與延伸部43b以其縱截面成為L字狀的方式連續。又,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的縱截面於整體上呈庫內側開放的槽形狀。
於突出部43a,形成有複數個配置孔部43d。配置孔部43d為沿突出部43a的長條方向的狹縫狀的連結用孔部,即於前後方向上延伸的狹縫狀的連結用孔部。又,於內板31B上,形成有孔部31i、31j。孔部31i、31j形成為狹縫狀。於孔部31i,自內板31B的背側插入突出部43a。於孔部31j,自內板31B的背側插入卡合部43c。而且,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的延伸部43b以藉由內板31B的背面 與真空隔熱面板32夾持的狀態,而接著於內板31B的背面與真空隔熱面板32。於該情況下,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的卡合部43c與孔部31j卡合。藉此,提高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相對於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安裝強度。
如圖23所示,隔熱分隔壁9於外殼部9a的內部,具有發泡胺基甲酸乙酯等隔熱材料9b。於外殼部9a,一體地形成有突起部9c。突起部9c形成為自外殼部9a的左右兩端的下側面向下方突出的圓柱形。再者,於圖23中,僅圖示有左側端部的突起部9c。突起部9c插入並卡合至安裝於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的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的配置孔部43d。藉此,隔熱分隔壁9以將隔熱箱2的內部分隔成上下的方式,而設置於隔熱箱2。於該情況下,隔熱分隔壁9兼作橋架狀補強構件。
與分隔背蓋63相同地,隔熱分隔壁9的左右長度是考慮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及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厚度尺寸的不均,而設定為產生間隙G的長度尺寸。又,因相同的原因,以稍微大於隔熱分隔壁9的突起部9c的左右方向的外徑尺寸的方式,來設定配置孔部43d的左右方向的內徑尺寸。藉此,隔熱分隔壁9可實現相對於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的連結位置的調整。
如圖3所示,第二軌道用安裝構件44於主冷凍室7的左右側方,在前後方向上設置有兩個。第二軌道用安裝構件44為與上述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42相同的構成,且相同地安裝於內板31B。再者,於間隙G,適當地填塞軟 膠帶等隔熱材料即可。
根據該情況,隔熱箱2具有作為一對補強構件安裝部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設置於在隔熱箱2的庫內對向的內板31B、31C的對向內表面。一對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是藉由橋架狀補強構件71而連結。即,橋架狀補強構件71的一端部連結於其中一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於該情況下為左側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橋架狀補強構件71的另一端部連結於另一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於該情況下為右側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藉此,作為隔熱壁的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是藉由橋架狀補強構件71而相互拉拽。即,對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相對於欲向外側彎曲的變形而作用有與該變形為相反側即向庫內側拉伸的力。因此,對於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抑制向外側彎曲而變形的情況。
藉由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及橋架狀補強構件71,而抑制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相對於彎曲方向的變形的情況,是於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的厚度尺寸小於或等於35mm的情況下特別有效。於本實施形態中,真空隔熱面板32的厚度尺寸為20mm,外板30B與內板31B的厚度尺寸的合計為1.5mm。因此,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的整體的厚度尺寸為21.5mm,進一步呈有效的小於或等於25mm的厚度尺寸。
又,各隔熱面板25~29是藉由具有真空隔熱面板32 而實現薄型化。此處,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形成隔熱箱2的前表面的開口,故其前端緣部不與其他構件連結。因此,若簡單地將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設為薄的物件,則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變得易於產生如彎曲的變形。於本實施形態中,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是藉由橋架狀補強構件71而連結。因此,可有效地抑制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向彎曲方向的變形,從而有效地實現對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的薄型化。
再者,隔熱箱亦可為於外板即外箱、與內板即內箱之間填充有發泡胺基甲酸乙酯者。即便為該構成的隔熱箱,於隔熱壁的薄壁化時,亦變得大幅有效。
如圖3、圖18、圖19所示,於隔熱箱2內,設置有作為板構件的冷藏室底板8、及作為一對補強構件安裝部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冷藏室底板8與隔熱箱2為單獨的構件,且將庫內上下分隔。於冷藏室底板8上,配置儲存品。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於內板31B、31C對向的內側的面,設置於冷藏室底板8的左右端部的附近且在冷藏室底板8的下側。而且,橋架狀補強構件71的兩端部分連結於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根據該情況,藉由該橋架狀補強構件71,因而不會存在儲存品的儲存空間受到壓迫的情況。
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於冷藏室底板8部分,如向外側彎曲的變形得到抑制。因此,如下情況得到抑制:因這些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彎曲,而於冷藏室底板 8、與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之間產生間隙。
橋架狀補強構件71構成為細長的棒狀。橋架狀補強構件71於左右對向的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內板31B、及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內板31C上,設置於至少前後方向的大致中間部。根據該情況,可於預測向彎曲方向的變形變大的內板31B、31C的前後方向的中間部,固定內板31B、31C。因此,可更有效地抑制內板31B、31C向彎曲方向的變形。
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除前後方向的中間部由上述橋架狀補強構件71連結外,後部由後壁用隔熱面板25連結,且前部藉由前分隔構件10連結。因此,可更有效地抑制這些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向彎曲方向的變形。
再者,橋架狀補強構件71並不限定於細長的棒狀,亦可設為亦於前後上較寬的構造。
如圖3、圖22、圖23所示,於隔熱箱2內,設置有隔熱分隔壁9、及作為一對補強構件安裝部的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隔熱分隔壁9是與隔熱箱2為單獨的構件,且將庫內上下分隔。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於內板31B、31C的對向內表面,設置於隔熱分隔壁9的左右端部的附近。根據該情況,由於在一對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上連結有隔熱分隔壁9,故可將隔熱分隔壁9用作橋架狀補強構件。因此,亦可藉由隔熱分隔壁9,抑制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以彎曲的方式變形的情況。
而且,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是藉由隔熱分隔壁9而如向外側彎曲的變形得到抑制。根據該情況,藉由彎曲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而抑制於隔熱分隔壁9與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之間產生間隙。
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是藉由橋架狀補強構件71及隔熱分隔壁9這兩個構件而連結,故更有效地抑制向彎曲方向的變形。再者,為了抑制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向彎曲方向的變形,只要具有橋架狀補強構件71及隔熱分隔壁9中的至少一者即可。
作為補強構件安裝部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及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是由與內板31B、31C為單獨的構件而構成。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一體地具有突出部41a、及以自該突出部41a下垂的方式延伸的延伸部41b。而且,突出部41a與延伸部41b以縱截面呈L字狀的方式連續。於內板31B、31C上,形成有孔部31d。而且,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的延伸部41b接著於內板31B、31C的背面的孔部31d的周邊部與真空隔熱面板32。又,突出部41a自孔部31d向庫內側突出。根據該情況,可對於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及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牢固地安裝與內板31B、31C為不同構件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
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除突出部41a外,還包括於延伸部41b的下端部大致水平地突出的卡合部41c。該卡合部41c亦對於形成於內板31B、31C上的孔部31e,自內板31B、31C的背側插入卡合。藉此,進一步提高了冷 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相對於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及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安裝強度。
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亦為與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相同的構成,故發揮相同的效果。
如圖23所示,於作為補強構件安裝部的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的突出部43a,形成有作為連結用孔部的配置孔部43d。於作為橋架狀補強構件的隔熱分隔壁9的兩端部,形成有突起部9c。突起部9c插入並卡合於配置孔部43d。因此,隔熱分隔壁9可不使用螺栓等而與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連結。
壓縮機36設置於隔熱箱2的上部後部。而且,橋架狀補強構件71設置於較壓縮機36更前側。即,重量相對較重的壓縮機36設置於隔熱箱2的後部,另一方面,橋架狀補強構件71設置於隔熱箱2的前部。因此,該橋架狀補強構件71有助於隔熱箱2的前後方向的重量的均勻化。
如圖18所示,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的螺栓插通孔部41e形成為於左右方向上較長的長孔。根據該情況,橋架狀補強構件71可對於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調整左右方向的連結位置。因此,即便於在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的厚度尺寸中產生不均的情況下,亦可將橋架狀補強構件71良好地安裝至左右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
如圖23所示,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的配置孔部43d的左右方向的內徑尺寸,以稍微大於隔熱分隔壁9的突起 部9c的左右寬度方向的外徑尺寸的方式設定。因此,即便於在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的厚度尺寸中產生不均的情況下,亦可將隔熱分隔壁9良好地安裝至左右的分隔壁用安裝構件43。
由與隔熱箱2為單獨的構件且將庫內上下分隔的隔熱分隔壁9而構成橋架狀補強構件。因此,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是藉由隔熱分隔壁9而相互連結且拉拽,藉此抑制了如向外側彎曲的變形。
(第二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圖24對第二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第二實施形態的冰箱1包括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81。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81相對於第一實施形態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41。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81為例如金屬製,且一體地具有突出部81a以及延伸部81b、81c而構成。突出部81a形成為大致面向水平方向的於前後方向上較長的矩形的板狀。延伸部81b、81c為自突出部81a的基端部連續、而於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於前後方向上較長的矩形的板狀,且相對於突出部81a而以直角面向。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81是自突出部81a跨及延伸部81b及延伸部81c的縱截面形成為T字狀。於突出部81a,形成有螺栓插通孔部81d。該螺栓插通孔部81d相當於第一實施形態的螺栓插通孔部41e。
根據第二實施形態,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81與簡單地由突出部81a與延伸部81b、或突出部81a與延伸部 81c構成為L字狀者相比,可提高相對於左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6、27的安裝強度。
(第三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圖25對第三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於第三實施形態中,在內板31B、31C上,一體地形成有作為補強構件安裝部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83。於該情況下,內板31B、31C為利用真空成形等形成的一體成形品即模具成形品,而並非為片構件。而且,於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83,形成有螺栓螺合孔部83a。又,於橋架狀補強構件84,形成有螺栓插通孔部84a。螺栓插通孔部84a形成為於左右方向上較長的長孔。於螺栓插通孔部84a,自橋架狀補強構件84的上側通過螺栓72。而且,該螺栓72旋入至螺栓螺合孔部83a。藉此,橋架狀補強構件84固定於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83。根據該第三實施形態,可實現零件件數的削減。
(第四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圖26對第四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於第四實施形態中,以下方面與第一實施形態不同。即,於第一實施形態中,隔熱箱2的外箱組合經分割的複數個外板、於該情況下為組合後壁用隔熱面板25的外板30A、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的外板30B、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的外板30C、頂壁用隔熱面板28的外板30D、及底壁用隔熱面板29的外板30E而構成。與此相對,第四實施形態的隔熱箱2的外箱中,構成該隔熱箱2的外箱的外板中的與左側壁 用隔熱面板26、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及底壁用隔熱面板29對應的部分的外板,是由一片外板85而構成。
此處,冷藏室底板8亦可設為兼作橋架狀補強構件的構成。根據該情況,可藉由冷藏室底板8,而抑制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及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向彎曲方向的變形。又,架支承構件40亦可設為兼作補強構件安裝部的構成。於該情況下,亦可將架支承構件40支承的架板設為橋架狀補強構件。
再者,於第一實施形態中,將隔熱箱2分割成後、左右、上下的各壁部,即分割成後壁用隔熱面板25、左側壁用隔熱面板26、右側壁用隔熱面板27、頂壁用隔熱面板28、及底壁用隔熱面板29。然而,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設為將後壁部與上壁部設為一個壁部,且將左壁部、右壁部連接於此的形態,除此之外,亦可適當地變更分割形態。於該情況下,真空隔熱面板可設為與各壁部對應的平板狀,亦可為以跨及複數個壁部的方式彎折的形態。
又,隔熱箱的各壁部亦可於外板與內板之間,適當地配置真空隔熱面板、與發泡胺基甲酸乙酯等。
又,作為隔熱箱的隔熱材料,亦可為使用發泡胺基甲酸乙酯的物品來取代真空隔熱面板。
以上說明的實施形態的冰箱包括:隔熱箱,其構成為箱狀,且於構成庫外側的面的外板與構成庫內側的面的內板之間,具有隔熱材料;一對補強構件安裝部,其分別設置於在上述庫內對向的一對內板上;及橋架狀補強構件, 其一端部連結於上述一對補強構件安裝部中的一補強構件安裝部,且另一端部連結於另一補強構件安裝部。根據該情況,可抑制隔熱箱壁向外側膨脹。
對本發明的幾個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該等實施形態是作為例而提示者,並不意圖限定發明的範圍。該等新穎的實施形態可藉由除此之外的各種形態實施,且可於不脫離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進行各種省略、置換、變更。該等實施形態或其變更包含於發明的範圍或主旨內,並且包含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的發明與其等同的範圍內。
1‧‧‧冰箱
2、111‧‧‧隔熱箱
3‧‧‧冷藏室
4‧‧‧蔬菜室
5‧‧‧製冰室
6‧‧‧小冷凍室
7‧‧‧主冷凍室
8‧‧‧冷藏室底板
9‧‧‧隔熱分隔壁
9a‧‧‧外殼部
9b、34a、34b、34c、37‧‧‧隔熱材料
9c‧‧‧突起部
10、11、12、13‧‧‧前分隔構件
10a、10b、11a、11b、17b1、17b2、17b3、30n、30m、41e、51b1、51b2、56e、61e、65d、81d、84a‧‧‧螺栓插通孔部
15、16‧‧‧旋轉門
17a、17b、18a、18b‧‧‧鉸鏈構件
19、20、21、22‧‧‧門
23A、23B‧‧‧固定具
25‧‧‧後壁用隔熱面板
26‧‧‧左側壁用隔熱面板
27‧‧‧右側壁用隔熱面板
28‧‧‧頂壁用隔熱面板
28k‧‧‧機械室
29‧‧‧底壁用隔熱面板
30a、30b‧‧‧前部
30b1‧‧‧外側膨出部
30b2‧‧‧中間部
30b3‧‧‧內側延伸部
31a、31b、31d、31e、31f、31i、31j、31k‧‧‧孔部
31g‧‧‧上側卡合孔部
31h‧‧‧下側卡合孔部
30A、30B、30C、30D、30E、85‧‧‧外板
31A、31B、31C、31D、31E‧‧‧內板
32‧‧‧真空隔熱面板
33‧‧‧發泡胺基甲酸乙酯
35‧‧‧芯材料
36‧‧‧壓縮機
38‧‧‧包裝材料
40‧‧‧架支承構件
40a、40b、41a、42a、43a、65a、81a‧‧‧突出部
40c、41b、42b、43b、65b、65c、81b、81c‧‧‧延伸部
41、81、83‧‧‧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
41c、43c‧‧‧卡合部
41d、43d‧‧‧配置孔部
42‧‧‧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
42c‧‧‧上側卡合部
42d‧‧‧下側卡合部
42e、56a、56b、56c、61a、61b、61c、63b、83a‧‧‧螺栓螺合孔部
43‧‧‧分隔壁用安裝構件
44‧‧‧第二軌道用安裝構件
45‧‧‧軌道
51‧‧‧縱補強構件
51a‧‧‧外側板部
51b、52a‧‧‧中間板部
51c‧‧‧內側板部
52‧‧‧上部補強構件
52b‧‧‧左板部
52c‧‧‧右板部
53‧‧‧散熱管
54‧‧‧密封構件
54a‧‧‧管固持部
55‧‧‧防露管
56‧‧‧補強接連構件
56d、61d‧‧‧凹部
57a、57b、57c、62a、62b、62c、66、72‧‧‧螺栓
58、63‧‧‧分隔背蓋
59、64‧‧‧埋頭螺栓
61‧‧‧補強支撐構件
63a‧‧‧被支持部
65‧‧‧支持具
65e‧‧‧擴孔部
71、84‧‧‧橋架狀補強構件
G‧‧‧間隙
Hu、Hs‧‧‧寬度尺寸
X13-X13、X14-X14、X15-X15、X16-X16‧‧‧切斷線
圖1是表示根據第一實施形態的冰箱的外觀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自上方觀察隔熱箱的外觀的立體圖。
圖3是表示自下方觀察隔熱箱的外觀的立體圖。
圖4是將隔熱箱分解而表示的立體圖。
圖5是將左側壁用隔熱面板分解而表示的立體圖。
圖6是隔熱箱的橫截平面圖。
圖7是左側壁用隔熱面板及頂壁用隔熱面板的角隅部的縱截前視圖。
圖8是圖示縱補強構件及上部補強構件的鉸鏈構件安裝前的隔熱箱的立體圖。
圖9是分離上部補強構件的狀態下的前分隔構件安裝前的隔熱箱的立體圖。
圖10是左側壁用隔熱面板的前部分的橫截平面圖。
圖11是與圖10為不同的部分的左側壁用隔熱面板的前部分的橫截平面圖。
圖12是鉸鏈構件部分的前視圖。
圖13是圖12的切斷線X13-X13的橫截平面圖。
圖14是圖2的切斷線X14-X14的橫截平面圖。
圖15是圖14的切斷線X15-X15的縱截側視圖。
圖16是圖2的切斷線X16-X16的縱截側視圖。
圖17是架支承構件部分的立體圖。
圖18是左側壁用隔熱面板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部分的縱截側視圖。
圖19是分離橋架狀補強構件的狀態下的冷藏室底板用安裝構件部分的立體圖。
圖20是左側壁用隔熱面板的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部分的縱截側視圖。
圖21是於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上,安裝有軌道的狀態下的縱截側視圖。
圖22是分隔壁用安裝構件部分的立體圖。
圖23是左側壁用隔熱面板的分隔壁用安裝構件部分的縱截側視圖。
圖24是表示第二實施形態的相對於圖18的圖。
圖25是表示第三實施形態的相當於圖18的圖。
圖26是表示第四實施形態的左側壁用隔熱面板、底壁用隔熱面板及右側壁用隔熱面板的縱截前視圖。
圖27是表示參考例的隔熱箱的橫截平面圖。
圖28是隔熱箱的縱截前視圖。
2‧‧‧隔熱箱
3‧‧‧冷藏室
4‧‧‧保鮮室
5‧‧‧製冰室
6‧‧‧小冷凍室
7‧‧‧主冷凍室
8‧‧‧冷藏室底板
9‧‧‧隔熱分隔壁
10、11、12、13‧‧‧前分隔構件
17a、17b、18a、18b‧‧‧鉸鏈構件
23A‧‧‧固定具
25‧‧‧後壁用隔熱面板
26‧‧‧左側壁用隔熱面板
27‧‧‧右側壁用隔熱面板
28‧‧‧頂壁用隔熱面板
28k‧‧‧機械室
29‧‧‧底壁用隔熱面板
30b‧‧‧前部
30C、30D‧‧‧外板
31A、31B、31D、31E‧‧‧內板
40‧‧‧架支承構件
42‧‧‧第一軌道用安裝構件
44‧‧‧第二軌道用安裝構件
71‧‧‧橋架狀補強構件
X14-X14、X16-X16‧‧‧切斷線

Claims (13)

  1. 一種冰箱,包括:隔熱箱,其構成為箱狀,且於構成庫外側的面的外板與構成庫內側的面的內板之間,包括隔熱材料;一對補強構件安裝部,其分別設置於在上述庫內對向的一對內板上;以及橋架狀補強構件,其一端部連結於上述一對補強構件安裝部中的其中一補強構件安裝部,且另一端部連結於其中另一補強構件安裝部,上述補強構件安裝部包括向上述庫內側突出的突出部,藉由將螺栓或將與上述橋架狀補強構件一體形成的突起部向上方或向下方插入到上述突出部,而將上述橋架狀補強構件固定在上述補強構件安裝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冰箱,包括:板構件,上述板構件與上述隔熱箱為單獨的構件,將上述庫內上下分隔,且配置儲存品;上述一對補強構件安裝部分別設置於上述一對內板的上述庫內側的面,即上述板構件的左右端部的附近且上述板構件的下側,藉由上述橋架狀補強構件而相互連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作為上述橋架狀補強構件包括:隔熱分隔壁,其與上述隔熱箱為單獨的構件,且將上述庫內上下分隔;上述一對補強構件安裝部分別設置於上述一對內板 的上述庫內側的面,即上述隔熱分隔壁的左右端部的附近,且藉由上述橋架狀補強構件而相互連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上述橋架狀補強構件於左右對向的上述內板上,設置於至少前後方向的中間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上述隔熱箱包括真空隔熱面板。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於上述內板上,形成孔部;上述補強構件安裝部與上述內板為單獨的構件,且上述補強構件安裝部包括:上述突出部,其自上述內板的背側通過上述孔部而向上述庫內側突出;以及延伸部,其位於上述內板的背側,自上述突出部延伸出;且上述延伸部接著於上述內板的背面的孔部周邊部與上述真空隔熱面板。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上述補強構件安裝部為金屬製,且一體地具有上述突出部與上述延伸部而構成,自上述突出部跨及上述延伸部的截面為L字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上述補強構件安裝部為金屬製,且一體地具有上述突出部與上述延伸部而構成,自上述突出部跨及上述延伸部的截面為T字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於上述補 強構件安裝部的突出部,形成有連結用孔部;於上述橋架狀補強構件的兩端部,形成有插入並卡合至上述連結用孔部的上述突起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上述橋架狀補強構件於與上述一對補強構件安裝部的連結中,可實現向左右方向的位置的調整。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冰箱,其中於上述隔熱箱的上部後部,包括壓縮機;上述橋架狀補強構件設置於較上述壓縮機更前側。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1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上述橋架狀補強構件與上述隔熱箱為單獨的構件,由將上述庫內上下分隔且配置儲存品的板構件而構成。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1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冰箱,其中上述橋架狀補強構件與上述隔熱箱為單獨的構件,且由將上述庫內上下分隔的隔熱分隔壁而構成。
TW101138947A 2011-12-06 2012-10-22 冰箱 TWI5122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6789A JP5872270B2 (ja) 2011-12-06 2011-12-06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3811A TW201323811A (zh) 2013-06-16
TWI512255B true TWI512255B (zh) 2015-12-11

Family

ID=48573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8947A TWI512255B (zh) 2011-12-06 2012-10-22 冰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789946B1 (zh)
JP (1) JP5872270B2 (zh)
CN (1) CN104105933B (zh)
TW (1) TWI512255B (zh)
WO (1) WO20130845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0167B (zh) * 2017-10-25 2019-11-05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的箱体和具有其的冰箱
CN112902525B (zh) * 2019-12-04 2024-05-31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冰箱
US11486627B2 (en) 2020-12-30 2022-11-01 Whirlpool Corporation Reinforcement assembly for an insulated structur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82271A (en) * 1975-12-12 1977-07-09 Palacio R C Liquid level indicator
JPH0798090A (ja) * 1993-09-30 1995-04-11 Toshiba Corp 真空断熱パネル及びその真空断熱パネルを使用した断熱箱体の製造方法
JPH10259986A (ja) * 1997-03-18 1998-09-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
US20020149303A1 (en) * 1998-06-12 2002-10-17 Disbennett Walter I. Shelf mounting support arrangement
TW200944735A (en) * 2008-02-12 2009-11-01 Panasonic Corp Refriger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6787Y2 (zh) * 1975-12-18 1980-08-29
JPS61124887U (zh) * 1985-01-24 1986-08-06
JPH0341274Y2 (zh) * 1986-07-25 1991-08-29
JPH02208483A (ja) * 1989-02-03 1990-08-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自動販売機
JPH0737109Y2 (ja) * 1989-10-14 1995-08-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断熱箱体
JPH03225181A (ja) * 1990-01-31 1991-10-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本体の製造方法
JPH07208856A (ja) * 1994-01-13 1995-08-11 Fujitsu General Ltd 冷蔵庫の断熱箱体
JP3411182B2 (ja) * 1997-04-16 2003-05-26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貯蔵庫
JP3542734B2 (ja) * 1999-02-17 2004-07-14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温冷蔵装置
KR20040094790A (ko) * 2002-03-13 2004-11-10 마쓰시타 레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냉장고
JP2006153443A (ja) 2006-01-30 2006-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CN201568688U (zh) * 2009-10-27 2010-09-01 滁州银兴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高效可集成型真空绝热板
JP2011099566A (ja) 2011-02-25 2011-05-19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真空断熱パネル及び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82271A (en) * 1975-12-12 1977-07-09 Palacio R C Liquid level indicator
JPH0798090A (ja) * 1993-09-30 1995-04-11 Toshiba Corp 真空断熱パネル及びその真空断熱パネルを使用した断熱箱体の製造方法
JPH10259986A (ja) * 1997-03-18 1998-09-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
US20020149303A1 (en) * 1998-06-12 2002-10-17 Disbennett Walter I. Shelf mounting support arrangement
TW200944735A (en) * 2008-02-12 2009-11-01 Panasonic Corp Refrigera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89946A4 (en) 2015-08-12
EP2789946A1 (en) 2014-10-15
JP5872270B2 (ja) 2016-03-01
EP2789946B1 (en) 2019-03-20
CN104105933B (zh) 2016-05-04
TW201323811A (zh) 2013-06-16
CN104105933A (zh) 2014-10-15
WO2013084582A1 (ja) 2013-06-13
JP2013119963A (ja) 2013-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9208B (zh) 冰箱
US3933398A (en)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enclosure structure
US8104853B2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oor thereof
JP5788232B2 (ja) 冷蔵庫
CN104344662B (zh) 冰箱门以及具备该冰箱门的冰箱
KR20120106098A (ko) 냉장고
KR20150058761A (ko) 냉장고용 중앙 격벽 밀착구조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장고
TWI512255B (zh) 冰箱
TWI515402B (zh) 冰箱
WO2020158012A1 (ja) 冷蔵庫
US11221175B1 (en) Liner hanger
JP5812708B2 (ja) 断熱壁体及び断熱箱体
JP5917115B2 (ja) 断熱キャビネット
JP2014126218A (ja) 冷蔵庫
JP2014102049A (ja) 冷蔵庫
JP5959189B2 (ja) 冷蔵庫
KR100781602B1 (ko) 냉장고의 장식패널 지지구조
JP2015158357A (ja) 冷蔵庫
KR20070067587A (ko) 냉장고
JP6189621B2 (ja) 冷却貯蔵庫
WO2022224837A1 (ja) 冷蔵庫
JP6437705B2 (ja) 冷蔵庫用断熱筐体
JP6271124B2 (ja) 冷蔵庫の断熱箱体の製造方法
JP2000245585A (ja) 冷蔵庫の下レール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