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8609B -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 polarizing plate for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 polarizing plate for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8609B
TWI498609B TW099118428A TW99118428A TWI498609B TW I498609 B TWI498609 B TW I498609B TW 099118428 A TW099118428 A TW 099118428A TW 99118428 A TW99118428 A TW 99118428A TW I498609 B TWI498609 B TW I4986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resin
polarizing plate
layer
polariz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8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07802A (en
Inventor
Yoshimi Kagari
Hirohiko Yakabe
Bong Choon Kim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Publication of TW201107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7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8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86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acetate or vinyl alcohol (co)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9/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Adhesives based on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9/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09J129/04Polyvinyl alcohol; Partially hydrolysed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液晶顯示裝置及用於其之偏光板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偏光板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裝置。
近年來,消耗電力較低、以低電壓運作、輕量且薄型之液晶顯示裝置正以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電腦用監視器、及電視等資訊用顯示裝置之形式迅速普及。進而,隨著液晶技術之發展,提出各種模式之液晶顯示裝置,不斷消除響應速度、對比度、及視角等先前視為液晶顯示裝置之問題的方面。
另一方面,基於強烈期望液晶顯示裝置之進一步薄型輕量化之市場要求,構成液晶顯示裝置之液晶面板、擴散板、背光單元、及驅動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等向薄型化或小型化方向發展。於如此狀況下,作為構成液晶面板之構件的偏光板亦要求以10 μm之單位進行薄型化。
同時,隨著液晶顯示裝置之普及,市場對降低成本之要求亦日益強烈,偏光板亦必需進一步降低成本或提高生產性。
為了滿足該等要求,至今為止已提出各種方法。例如偏光板通常以於偏光元件之單面或兩面設置有透明保護膜之形式使用,作為該透明保護膜,通常使用三乙醯纖維素,如JPH08-43812-A所揭示,目前正廣泛進行使該保護膜具有相位差而對其賦予光學補償功能,從而嘗試謀求構成構件減少及生產步驟簡化。可藉由製成此種構成,使作為偏光板與相位差板之積層物的複合偏光板薄型輕量化,進而可藉由減少液晶顯示裝置之構成構件,而簡化生產步驟,提高良率從而降低成本。此外,業界亦積極地嘗試以三乙醯纖維素以外之其他樹脂來代替三乙醯纖維素保護膜。例如,於JPH07-77608-A中揭示有使用環狀烯烴系樹脂來代替三乙醯纖維素之方法。然而,環狀烯烴系樹脂通常較為昂貴,因此現狀為將其用於附加價值更高之相位差膜,僅利用其保護膜之功能時,具有於削減成本方面無法取得平衡之問題。
作為可滿足上述要求之技術,目前提出有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為保護膜之方法。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之機械強度優異,因此適合於薄膜化,可實現偏光板之薄型化。進而,其與三乙醯纖維素或環狀烯烴系樹脂相比,通常於成本方面亦具優勢。此外,與三乙醯纖維素相比,具有低透濕性且低吸水性之特徵,因此亦可期待其於耐濕熱性或耐冷熱衝擊性方面亦優異,對環境變化具有較高之耐久性。
然而,另一方面,於將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為保護膜之偏光板搭載在液晶顯示裝置上之情形時,與通常之以三乙醯纖維素膜為保護膜者相比,具有如下問題:源自其較高之延遲值的來自傾斜方向之色斑(亦稱為干涉斑、彩虹斑)明顯、視覺辨識性較差之問題。關於該問題,例如JP2009-109993-A中揭示有如下方法:將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作為保護膜之偏光板、與附有控制霧度之防眩層的偏光板組合而構成液晶顯示裝置,藉此減低色斑。然而,即使使用該方法,減低色斑之效果亦不充分,業界期待確立更有效之方法。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偏光板,其係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作為保護膜者,且搭載於液晶顯示裝置上時之色斑較少、視覺辨識性優異,且實現薄型化,成本績效及生產性亦優異。又,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上述偏光板之視覺辨識性優異之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者為了解決上述色斑問題而進行努力研究,從而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包含以下者。
[1] 一種偏光板,其具備:包含聚乙烯醇系樹脂之偏光膜,以及於偏光膜之單面經由第一接著劑層而積層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並且於將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中之面內之遲相軸方向的折射率設為nx,將面內與遲相軸正交之方向之折射率設為ny,且將厚度方向之折射率設為nz時,以(nx-nz)/(nx-ny)表示之Nz係數為4以上。
[2] 如[1]之偏光板,其中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遲相軸相對於偏光膜之透射軸的偏移角度為20度以上且50度以下。
[3] 如[1]或[2]之偏光板,其中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面內之相位差值為200~2000 nm。
[4] 如[1]至[3]中任一項之偏光板,其中於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與積層有偏光膜之面相反側的面上設置有選自防眩層、硬塗層、抗反射層、及抗靜電層中之至少1層。
[5] 如[1]至[4]中任一項之偏光板,其中第一接著劑層包含具有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且無溶劑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的硬化物層。
[6] 如[1]至[5]中任一項之偏光板,其進而具有於偏光膜之與積層有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面相反側的面上經由第二接著劑層而積層之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
[7] 如[6]之偏光板,其中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係選自由環狀烯烴系樹脂膜、乙酸纖維素系樹脂膜、聚碳酸酯系樹脂膜、聚烯烴系樹脂膜、聚酯系樹脂膜、及丙烯酸系樹脂膜所組成群中之透明樹脂膜。
[8] 如[5]至[7]中任一項之偏光板,其中第二接著劑層包含與第一接著劑層相同之組合物的硬化物層。
[9] 如[6]至[8]中任一項之偏光板,其進而具有於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之與積層有偏光膜之面相反側的面上所積層之黏著劑層。
[10]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具備將如[9]之偏光板經由黏著劑層與液晶單元貼合而成之液晶面板。
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偏光板,其係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為保護膜者,且藉由選擇Nz係數為4以上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使液晶顯示裝置於顯示時之色斑較少,表現出優異之視覺辨識性,且實現薄型化,成本績效及生產性亦優異。又,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使用上述偏光板之視覺辨識性優異之液晶顯示裝置。
<偏光板>
本發明之偏光板具備包含聚乙烯醇系樹脂之偏光膜,以及於該偏光膜之單面經由第一接著劑層而積層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又,本發明之偏光板可具備於偏光膜中之與積層有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面相反側的面上經由第二接著劑層而積層之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以下,具體說明本發明之偏光板。
(偏光膜)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偏光膜通常係經由如下步驟而製造:利用眾所周知之方法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膜單軸延伸之步驟;利用二色性色素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膜染色,藉此使二色性色素吸附之步驟;利用硼酸水溶液對吸附有二色性色素之聚乙烯醇系樹脂膜進行處理之步驟;及利用硼酸水溶液進行處理後加以水洗之步驟。
作為聚乙烯醇系樹脂,可使用將聚乙酸乙烯酯系樹脂皂化者。聚乙酸乙烯酯系樹脂之例子,除了作為乙酸乙烯酯之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之外,亦包括與可與乙酸乙烯酯共聚合之其他單體的共聚物。可與乙酸乙烯酯共聚合之其他單體之例子包括:不飽和羧酸類、烯烴類、乙烯醚類、不飽和磺酸類、及具有銨基之丙烯酸醯胺類。
聚乙烯醇系樹脂之皂化度通常為85~100 mol%左右,較好的是98 mol%以上。聚乙烯醇系樹脂可經改質,例如亦可使用經醛類改質之聚乙烯甲醛及聚乙烯縮醛等。又,聚乙烯醇系樹脂之聚合度通常為1,000~10,000左右,較好的是1,500~5,000左右。
由如此之聚乙烯醇系樹脂製成之膜係以偏光膜之整幅膜之形式使用。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製膜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利用眾所周知之方法製膜。聚乙烯醇系整幅膜之膜厚並無特別限制,例如為10 μm~150 μm左右。
聚乙烯醇系樹脂膜之單軸延伸可於二色性色素染色前、與染色同時、或染色後進行。於染色後進行單軸延伸之情形時,該單軸延伸可於硼酸處理之前或硼酸處理過程中進行。又,可於該等複數個階段中進行單軸延伸。
於單軸延伸時,可於周速不同之輥之間進行單軸延伸,亦可使用熱輥進行單軸延伸。又,單軸延伸可為大氣中進行延伸之乾式延伸,亦可為使用溶劑於使聚乙烯醇系樹脂膜膨潤之狀態下進行延伸之濕式延伸。延伸倍率通常為3~8倍左右。
作為利用二色性色素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膜染色之方法,例如可採用將聚乙烯醇系樹脂膜浸漬於含有二色性色素之水溶液中之方法。作為二色性色素,具體使用碘或二色性染料。再者,對於聚乙烯醇系樹脂膜,較好的是於染色處理之前,實施於水中之浸漬處理。
於使用碘作為二色性色素之情形時,通常可採用於含有碘及碘化鉀之水溶液中浸漬聚乙烯醇系樹脂膜而進行染色之方法。該水溶液中之碘之含量通常以每100重量份水計而為0.01~1重量份左右。又,碘化鉀之含量通常以每100重量份水計而為0.5~20重量份左右。染色所使用之水溶液之溫度通常為20~40℃左右。
又,於該水溶液中之浸漬時間(染色時間)通常為20~1,800秒左右。
另一方面,於使用二色性染料作為二色性色素之情形時,通常可採用於包含水溶性二色性染料之水溶液中浸漬聚乙烯醇系樹脂膜而進行染色之方法。該水溶液中之二色性染料之含量通常以每100重量份水計而為1×10-4 ~10重量份左右,較好的是1×10-3 ~1重量份左右。該水溶液可含有硫酸鈉等無機鹽作為染色助劑。染色所使用之二色性染料水溶液之溫度通常為20~80℃左右。又,於該水溶液中之浸漬時間(染色時間)通常為10~1,800秒左右。
利用二色性色素進行染色後之硼酸處理通常可藉由將經染色之聚乙烯醇系樹脂膜浸漬於含硼酸水溶液中而進行。
含硼酸水溶液中之硼酸之量,通常以每100重量份水計而為2~15重量份左右,較好的是5~12重量份。於使用碘作為二色性色素之情形時,較好的是該含硼酸水溶液含有碘化鉀。含硼酸水溶液中之碘化鉀之量通常以每100重量份水計而為0.1~15重量份左右,較好的是5~12重量份左右。於含硼酸水溶液中之浸漬時間通常為60~1,200秒左右,較好的是150~600秒左右,更好的是200~400秒左右。含硼酸水溶液之溫度通常為50℃以上,較好的是50~85℃,更好的是60~80℃。
硼酸處理後之聚乙烯醇系樹脂膜通常進行水洗處理。水洗處理可藉由例如將經硼酸處理之聚乙烯醇系樹脂膜浸漬於水中而進行。水洗處理中之水之溫度通常為5~40℃左右。又,浸漬時間通常為1~120秒左右。
水洗後係實施乾燥處理,而獲得偏光膜。乾燥處理可使用熱風乾燥機或遠紅外線加熱器來進行。乾燥處理之溫度通常為30~100℃左右,較好的是50~80℃。乾燥處理之時間通常為60~600秒左右,較好的是120~600秒。
藉由乾燥處理,將偏光膜之含水率降低直至實用程度。其含水率通常為5~20重量%,較好的是8~15重量%。若含水率低於5重量%,則有偏光膜失去可撓性,偏光膜於其乾燥後受損或斷裂之情況。又,若含水率超過20重量%,則有偏光膜之熱穩定性較差之情況。
如此而獲得之偏光膜之厚度通常可為5~40 μm左右。
(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例如係藉由熔融擠出將一種以上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樹脂製膜,並進行橫向延伸,將所形成之一層以上之單軸延伸膜同樣地製膜後,繼續進行縱向延伸,繼而進行橫向延伸而形成之一層以上的雙軸延伸膜。於本發明中,就可有效地賦予必需之光學性能、或生產性及廉價性之觀點而言,較好的是使用雙軸延伸品。
所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樹脂意指重複單元之80 mol%以上由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構成之樹脂,亦可包含其他二羧酸成分及二醇成分。作為其他二羧酸成分,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間苯二甲酸、對(β-羥基乙氧基)苯甲酸、4,4'-二羧基聯苯、4,4'-二羧基二苯甲酮、雙(4-羧基苯基)乙烷、己二酸、癸二酸、及1,4-二羧基環己烷。
作為其他二醇成分,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環己二醇、雙酚A之環氧乙烷加成物、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及聚丁醚二醇。
該等其他二羧酸成分或其他二醇成分分別可視需要與其他1種以上組合使用。又,亦可併用對羥基苯甲酸等羥基羧酸。又,作為其他共聚合成分,可使用含有少量醯胺鍵、胺基甲酸酯鍵、醚鍵、碳酸酯鍵等之二羧酸成分、或二醇成分。
作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樹脂之製造方法,係採用如下方法等:將對苯二甲酸及乙二醇(以及視需要添加之其他二羧酸或其他二醇)直接聚縮合之方法;將對苯二甲酸之二烷基酯及乙二醇(以及視需要添加之其他二羧酸之二烷基酯及/或其他二醇)進行酯交換反應後進行聚縮合之方法;及使對苯二甲酸之乙二醇酯(及視需要添加之其他二羧酸之二醇酯)聚縮合之方法等。
各聚合反應過程中可使用包含銻系、鈦系、鍺系或鋁系化合物之聚合觸媒,或包含上述複合化合物之聚合觸媒。
該聚合反應條件可根據所使用之單體、觸媒、反應裝置、及目標樹脂物性而適當選擇,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反應溫度通常約150℃~約300℃,較好的是約200℃~約300℃,更好的是約260℃~約300℃。又,其壓力通常為大氣壓~約2.7 Pa,其中較好的是於反應之後半段為減壓側。
藉由於此種高溫、高減壓條件下進行攪拌,通常二醇、烷基化合物或水等脫離反應物會去揮發,而有效地進行聚合反應。
又,聚合裝置可僅為一個反應槽,亦可為將複數個反應槽連結而成者。於該情形時,通常根據聚合度,反應物一邊於反應槽間移送一邊聚合。又,亦可採用聚合後半段具備橫型反應裝置,一邊加熱、混練一邊去揮發之方法。
聚合結束後之樹脂係以熔融狀態自反應槽或橫型反應裝置中抽出後,利用冷卻輥或冷卻帶等獲得冷卻、粉碎之薄片狀的形態,或導入至擠出機而擠出成帶狀之後進行裁剪而獲得顆粒狀之形態。
進而亦可視需要進行固相聚合,提高分子量,或減低低分子量成分。作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樹脂中可含有之低分子量成分,可列舉環狀三聚物成分,此種環狀三聚物成分於樹脂中之含量較好的是5000 ppm以下,更好的是3000 ppm以下。若環狀三聚物成分超過5000 ppm,則有對膜之光學物性造成不良影響之情況。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樹脂之分子量,於以將樹脂溶解於苯酚/四氯乙烷=50/50(重量比)之混合溶劑中,並於30℃下測定之極限黏度來表示時,通常為0.45~1.0 dL/g,較好的是0.50~1.0 dL/g,更好的是0.52~0.80 dL/g。極限黏度未達0.45 dL/g者,有膜製造時之生產性下降,或膜之機械強度下降之情況。又,極限黏度超過1.0 dL/g者,有膜製造時聚合物熔融擠出穩定性較差之情況。
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樹脂可視需要含有添加劑。添加劑之例子包括:潤滑劑、抗結塊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抗靜電劑、耐光劑及耐衝擊性改良劑。其添加量較好的是限制在不對光學物性造成不良影響之範圍內。
對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樹脂,為了調配此種添加劑,及為了成形下述膜,通常使用利用擠出機經造粒之顆粒形狀。顆粒之大小或形狀並無特別限制,通常為高度、直徑均為5 mm以下之圓柱狀、球狀、或扁平球狀。
如此而獲得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樹脂可藉由成形為膜狀,並進行延伸處理,而製成透明且均質之機械強度較高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作為其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採用以下所記載之方法。
首先,將經乾燥之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之顆粒供給至熔融擠出裝置中,加熱至熔點以上而使其熔融。其次,將經熔融之樹脂自模具擠出,於旋轉冷卻筒上進行急冷固化,以達到玻璃轉移溫度以下之溫度,而獲得實質上為非晶狀態之未延伸膜。該熔融溫度取決於所使用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樹脂之熔點及擠出機,並無特別限制,通常為250~350℃。
又,為了提高膜之平面性,較好的是提高膜與旋轉冷卻筒之密著性,可較好地採用靜電施加密著法或液體塗佈密著法。
所謂靜電施加密著法通常係指如下方法:於膜之上表面側,在與膜之流動正交之方向上展開線狀電極,對該電極施加約5~10 kV之直流電壓,藉此對膜提供靜電荷,提高旋轉冷卻筒與膜之密著性。又,所謂液體塗佈密著法係指藉由於旋轉冷卻筒之整個表面或表面之一部分(例如僅與膜兩端部接觸之部分)上均勻塗佈液體,而提高旋轉冷卻筒與膜之密著性的方法。可視需要併用兩者。
所使用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樹脂,可視需要將2種以上之樹脂結構或組成不同之樹脂加以混合。例如可列舉將調配有作為抗結塊劑之粒狀填充料、紫外線吸收劑、或抗靜電劑等之顆粒,與無調配之顆粒混合使用。
又,擠出膜可視需要製成2層以上。例如可列舉將調配有作為抗結塊劑之粒狀填充料的顆粒與無調配之顆粒,自不同之擠出機供給至同一模具進行擠出,藉此獲得的包含「調配有填充料/未調配填充料/調配有填充料」之2種3層的膜。
對於上述未延伸膜,係於玻璃轉移溫度以上之溫度下,通常首先沿著擠出方向縱向延伸。延伸溫度通常為70~150℃,較好的是80~130℃,更好的是90~120℃。又,延伸倍率通常為1.1~6倍,較好的是2~5.5倍。其原因在於:若該延伸倍率未達1.1倍,則存在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機械強度不足之傾向。又,若超過6倍,則有橫向之強度在實用性方面不足的情況。該延伸可一次完成,亦可視需要分成複數次進行。通常,於進行複數次延伸之情形時,較好的是總計延伸倍率在上述範圍內。
如此而獲得之縱向延伸膜可於其後進行熱處理。繼而,亦可視需要進行鬆弛處理。該熱處理溫度通常為150~250℃,較好的是180~245℃,更好的是200~230℃。又,熱處理時間通常為1~600秒鐘,較好的是1~300秒鐘,更好的是1~60秒鐘。
鬆弛處理之溫度通常為90~200℃,較好的是120~180℃。又,鬆弛量通常為0.1~20%,較好的是2~5%。
該鬆弛處理之溫度及鬆弛量更好的是以鬆弛處理後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於150℃下之熱收縮率達到2%以下之方式進行設定。
於獲得單軸延伸及雙軸延伸膜之情形時,通常於縱向延伸處理之後,或視需要經過熱處理或鬆弛處理之後,利用拉幅機進行橫向延伸。該延伸溫度通常為70~150℃,較好的是80~130℃,更好的是90~120℃。又,延伸倍率通常為1.1~6倍,較好的是2~5.5倍。若橫向延伸時之延伸倍率未達1.1倍,則存在由配向引起之膜強度提高不足的情況。又,超過6倍之延伸倍率在製造技術上不現實。
其後,可進行熱處理及視需要進行鬆弛處理。熱處理溫度通常為150~250℃,較好的是180~245℃,更好的是200~230℃。熱處理時間通常為1~600秒鐘,較好的是1~300秒鐘,更好的是1~60秒鐘。
鬆弛處理之溫度通常為100~230℃,較好的是110~210℃,更好的是120~180℃。又,鬆弛量通常為0.1~20%,較好的是1~10%,更好的是2~5%。該鬆弛處理之溫度及鬆弛量較好的是以鬆弛處理後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於150℃下之熱收縮率達到2%以下之方式進行設定。
於單軸延伸及雙軸延伸處理時,若其延伸處理溫度均超過250℃,則有因樹脂產生熱劣化,或結晶化過度進行,導致光學性能下降之情況。又,若延伸處理溫度未達70℃,則有延伸時施加過大之壓力,或膜發生固化而導致無法延伸之情況。
又,於單軸延伸及雙軸延伸處理時,為了於橫向延伸後緩和以彎曲為代表之配向主軸之畸變,可再次進行熱處理,或進行延伸處理。
再者,此處所謂延伸方向係指縱向延伸或橫向延伸之延伸倍率較大的方向。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雙軸延伸時,通常橫向延伸倍率稍大於縱向延伸倍率,因此於此情形時,所謂延伸方向係指與上述膜之長條方向垂直之方向。又,於單軸延伸時,通常如上所述沿著橫向延伸,因此於該情形時,所謂延伸方向同樣指與長條方向垂直之方向。
又,此處所謂配向主軸係指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任意點之分子配向方向,即指遲相軸。所謂相對於該遲相軸之延伸方向的畸變係指遲相軸與延伸方向之角度差。
上述遲相軸例如可使用相位差膜/光學材料檢查裝置RETS(大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或分子配向計MOA(王子計測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進行測定。
於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中,上述縱向延伸或橫向延伸之延伸倍率係控制作為膜面內之遲相軸方向之折射率的nx、作為面內與遲相軸正交之方向之折射率的ny、作為厚度方向之折射率的nz的最重要因素,通常於製作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時,單軸延伸時,以(nx-nz)/(nx-ny)表示之Nz係數相對較小,而雙軸延伸時相對較大。
於本發明之偏光板中,作為該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係使用Nz係數為4以上者。因此,較好的是藉由雙軸延伸來製作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可藉由採用此種光學性能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而使搭載該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色斑有效地降低。若Nz係數為4以上,則該值越大則越發揮色斑降低之效果,更好的是7以上,更好的是10以上。即,最好的是最終成為完全之負C板者。於Nz係數為4以下之情形時,搭載有該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中產生較強之色斑,視覺辨識性較差。
又,於本發明之偏光板中,可較好地使用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Nz係數為4以上、且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遲相軸相對於偏光膜之透射軸的偏移角度為20度以上且50度以下者。可藉由使偏光膜與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軸的偏移角度為上述關係,而有效地減低液晶顯示裝置之色斑。
另一方面,於使用具有偏光性之光源作為背光之情形時,為了防止發現源自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之面內相位差的來自正面方向之干涉色,較好的是偏光膜與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軸的偏移角度較小。較好的是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遲相軸相對於偏光膜之透射軸的偏移角度為0度以上且15度以下的範圍。於該情形時,使Nz係數為更大值可有效地降低色斑。
又,本發明之偏光板中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可適宜地採用如下者:於將膜厚設為d時,以(nx-ny)×d定義之面內相位差R0 為200~2000 nm者。於R0 較小而未達200 nm之情形時,雖然在進一步提高Nz係數方面較好,但有於生產性或成本方面不利之情況。另一方面,於R0 超過2000 nm之情形時,反而難以提高Nz係數,因此就有效地減低色斑之觀點而言不佳。
本發明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中,為了將Nz係數、遲相軸及面內相位差值R0 控制在特定範圍內,可無限制地採用眾所周知之所有技術。具體而言,可藉由調整上述延伸處理時之延伸溫度、延伸倍率、鬆弛處理、線速等延伸條件來進行控制。又,於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整幅膜中,經常於寬度方向(與長條方向垂直之方向)上可見以彎曲為代表之遲相軸之畸變,或存在Nz係數、R0 存在偏差之情況。關於此種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亦可視需要僅選擇使用具有目標光學性能之寬度範圍。
又,為了控制本發明之偏光板中偏光膜之透射軸與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軸的偏移角度,可使用針對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整幅膜本身,將延伸方向與遲相軸調整至目標角度範圍內而成者來製作,亦可如上所述視需要僅選擇使用具有目標光學性能之寬度範圍。於採用該等方法之情形時,可藉由捲軸方式(roll to roll)將偏光膜與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貼合,因此於生產性及成本面方面優異。又,於偏光膜上積層有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時,亦可將偏光膜之透射軸方向與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偏移角度遲相軸調整至目標角度範圍內而進行貼合。
本發明之偏光板中所使用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厚度較好的是15~75 μm,更好的是20~60 μm。於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厚度未達15 μm之情形時,存在難以操作(操作性較差)之傾向,又,於厚度超過75 μm之情形時,成為厚膜,因此成本提高,進而存在薄壁化之優點削弱之傾向,因此不佳。
對於本發明所使用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於將該膜用於偏光板之視覺辨識側之情形時,較好的是於與積層有偏光膜之面相反側之面上設置選自防眩層、硬塗層、抗反射層、及抗靜電層中之至少1層。
防眩層係用以防止外光映入或不均而設置。硬塗層係為了改善表面之耐擦傷性等而設置。抗反射層係為了防止外光反射而設置。又,抗靜電層係為了防止靜電產生而設置。於將該等附加功能層形成於本發明之偏光板上之情形時,可利用塗敷等眾所周知之方法直接設置於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亦可將基材上設置有該等加成功能層之膜貼合於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又,亦可採用如下方法:預先將該等加成功能層形成於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以與該加成功能層相反之側將其貼合於偏光元件上。
防眩層例如可利用如下方式等而設置:塗敷添加有填充料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對其照射紫外線而使其硬化,顯現出基於填充料之凹凸;於使紫外線硬化型樹脂與壓花型接觸之狀態下照射紫外線,使其硬化而顯現出凹凸。硬塗層可藉由如下方式等而設置:塗敷紫外線硬化型硬塗樹脂,對其照射紫外線而使其硬化。抗反射層可藉由蒸鍍一層或複數層金屬氧化物等之方式等而設置。抗靜電層可藉由如下方式等而設置:塗敷加入抗靜電劑之紫外線硬化型樹脂,對其照射紫外線而使其硬化。又,通常,通例為於偏光板之表面貼合具有易剝離性之黏著劑層之保護膜,暫時保護其表面直至使用時為止。預先於構成該保護膜之黏著劑層中調配抗靜電劑,將其貼合於作為偏光板之透明保護膜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表面亦為合適之抗靜電層的形態之一。
進而,對於本發明所使用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只要不阻礙本發明之效果,除上述以外亦可將各種功能層積層於單面、或兩面上。
所積層之功能層之例子包括:導電層、平滑化層、易滑化層、抗結塊層、及易接著層。其中,由於該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係經由偏光膜及接著劑層而積層,故而較好的是積層有易接著層。
構成易接著層之成分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骨架中具有極性基,分子量相對較低且低玻璃轉移溫度之聚酯系樹脂、胺基甲酸酯系樹脂、及丙烯酸系樹脂。又,可視需要含有交聯劑、有機或無機填充料、界面活性劑、及潤滑劑等。
將上述功能層形成於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採用如下方法等:形成於完成所有延伸步驟之膜上之方法;於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樹脂延伸之步驟中,例如形成於縱向延伸與橫向延伸步驟之間之方法;及於將要與偏光膜接著之前或接著後形成之方法等。其中,就生產性之觀點而言,可較好地採用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樹脂縱向延伸後形成上述功能層,繼續進行橫向延伸之方法。
如此而獲得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可容易地獲得市售品,其例子分別包括:商品名「Diafoil」、「Hostaphan」、「Fusion」(以上為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製造),「Teijin Tetoron Film」、「Melinex」、「Mylar」、「Teflex」(以上為Teijin Dupont Films股份有限公司製造),「Toyobo Ester Film」、「Toyobo Espet Film」、「Cosmoshine」、「Crisper」(以上為東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製造),「Lumirror」(Toray Film加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Emblon」、「Emblet」(Unitika股份有限公司製造),「Skyrol」(SKC公司製造),「Kofil」(高合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瑞通聚酯膜」(瑞通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太閣聚酯膜」(Futamura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其中,就可有效地賦予本發明所必需之光學性能,或生產性及廉價性之觀點而言,較好的是使用雙軸延伸品。
(第一接著劑層)
於本發明之偏光板中,偏光膜與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通常經由透明且光學等向性之接著劑而貼合。該等之貼合可考慮各自之接著性而使用任意者。例如可列舉:聚乙烯醇系接著劑、丙烯酸系接著劑、胺基甲酸酯系接著劑、環氧系接著劑等,於本發明中,較好的是採用使用含有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且無溶劑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而形成的硬化物層。可藉由採用該接著層,而於嚴苛之環境下提高偏光板之耐久性,並且無需使接著劑乾燥之步驟,因此生產性提高。
此處,所謂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係指飽和環狀化合物之環上直接具有環氧基而成者,及飽和環狀化合物之環上直接具有縮水甘油氧基、縮水甘油氧基烷基或縮水甘油基而成者。再者,結構內可具有其他環氧基。
飽和環狀化合物之環上直接具有環氧基而成之脂環式環氧化合物可藉由如下方式獲得:例如於鹼性條件下,使用過氧化物,使環上具有C-C雙鍵之環狀化合物的C-C雙鍵環氧化。
作為環上具有C-C雙鍵之環狀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具有環戊烯環之化合物、具有環己烯環之化合物、及包含該等環之多環式化合物。環上具有C-C雙鍵之環狀化合物亦可於環外具有C-C雙鍵,此種化合物之例子包括:1-乙烯基-3-環己烯、及單環式單萜烯即檸檬烯。
又,飽和環狀化合物之環上直接具有環氧基而成之脂環式環氧化合物可為經由適當之官能基將上述所獲得之環氧化物二聚化而成的結構之化合物。作為包含該官能基之鍵結構,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酯鍵、醚鍵、及由烷二基產生之鍵。又,上述環氧化物經二聚化而成之結構亦可具有複數個該等鍵。
上述飽和環狀化合物之環上直接具有環氧基而成之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之製造方法根據各化合物而有所變化,並無特別限定,例如採用如下方法等:合成環上具有C-C雙鍵之環狀化合物後,進行環氧化之方法;及對C-C雙鍵經環氧化之化合物,進而如上所述使官能基進行反應,合成為目標結構之方法等。就抑制環氧基之副反應等觀點而言,通常較好的是採用:於合成環上具有C-C雙鍵之環狀化合物後,進行環氧化之方法。
環上具有C-C雙鍵之環狀化合物之合成根據目標環氧化合物之骨架而有所變化,並無特別限定,經二聚化之環狀化合物之合成例包括如下方法:使用適當之觸媒,藉由季先科(Tishchenko)反應,由3-環己烷-1-羧基甲醛獲得作為酯化合物之3-環己烯羧酸-3-環己烯基甲酯。
進而例如藉由將上述酯化合物,與二羧酸化合物或其酯、二醇化合物或其酯、聚烷二醇或其酯、或羥基羧酸化合物或其酯,視需要使用觸媒進行酯交換反應,而獲得兩端具有環己烯基之化合物。
二羧酸化合物及其酯之例子包括:草酸、己二酸、及癸二酸、以及該等之二甲酯。又,二醇化合物及其酯之例子包括:乙二醇、二乙二醇、1,2-丙二醇、及聚乙二醇、1,4-環己二醇、1,4-環己二甲醇、以及該等之二甲酯。又,羥基羧酸化合物及其酯之例子例如包括:乳酸、3-羥基丁酸、及檸檬酸、以及該等之二甲酯‧乙酸酯、及乳酸交酯、丙內酯、丁內酯、及己內酯。
可藉由使用過氧化物,將如此而獲得之環上具有C-C雙鍵之環狀化合物進行環氧化,而獲得飽和環狀化合物之環上直接具有環氧基而成之脂環式環氧化合物。所使用之過氧化物可根據各環狀化合物或所容許之反應條件等而選擇,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過氧化氫、過乙酸、及過氧化第三丁基。
包含此種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之接著劑中較好地使用的飽和環狀化合物之環上直接具有環氧基而成的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之具體例,例如包括:3,4-環氧環己甲酸-3,4-環氧環己甲酯、1,2-環氧-4-乙烯基環己烷、1,2-環氧-1-甲基-4-(1-甲基環氧乙基)環己烷、甲基丙烯酸-3,4-環氧環己甲酯、2,2-雙(羥基甲基)-1-丁醇之4-(1,2-環氧乙基)-1,2-環氧環己烷加成物、雙(3,4-環氧環己甲酸)乙烯酯、二乙二醇雙(3,4-環氧環己甲酸酯)、雙(3,4-環氧環己甲酸)-1,4-環己二甲酯、及3,4-環氧環己甲酸-3-(3,4-環氧環己基甲氧基羰基)丙酯。
所謂飽和環狀化合物之環上直接具有縮水甘油氧基、縮水甘油氧基烷基或縮水甘油基而成之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係指藉由於觸媒存在下,且於加壓下,將下述具有羥基之芳香族化合物之縮水甘油醚化物的芳香環選擇性地進行氫化反應而獲得之化合物,具有羥基之飽和環狀化合物之縮水甘油醚化物,及具有乙烯基之飽和環狀化合物之環氧化物。
作為經氫化之具有之羥基之芳香族化合物的縮水甘油醚化物,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雙酚A之縮水甘油醚化物及其寡聚物、以及雙酚F之縮水甘油醚化物及其寡聚物。
作為具有羥基之飽和環狀化合物之縮水甘油醚化物,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1,4-環己二甲醇二縮水甘油醚。
作為具有乙烯基之飽和環狀化合物之環氧化物,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1,3-雙(環氧乙基)環己烷、1,2,4-三(環氧乙基)環己烷、及2,4-雙(環氧乙基)-1-乙烯環己烷。
上述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中,就在提高偏光板之耐久性方面顯示出良好之硬化物特性,或具有適度之硬化性並且可相對廉價地獲得方面而言,較好的是3,4-環氧環己甲酸-3,4-環氧環己甲酯及雙酚A之縮水甘油醚化物的氫化物,更好的是3,4-環氧環己甲酸-3,4-環氧環己甲酯。
又,該等脂環式環氧化合物可分別單獨使用,亦可與其他1種以上混合使用。
此種脂環式環氧化合物可容易地獲得市售品,其例子分別包括:商品名「Celloxide」、「Cyclomer」(以上為Daicel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Cyracure」(陶氏化學公司製造)。
包含此種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之接著劑組合物中可調配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以外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化合物。此種活性能量線硬化性化合物之例子包括上述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以外之環氧化合物。可藉由併用此種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以外之環氧化合物,而進一步提高偏光膜與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密著性。
作為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以外之環氧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具有羥基之芳香族化合物或鏈狀化合物的縮水甘油醚化物、具有胺基之化合物之縮水甘油胺基化物、及具有C-C雙鍵之鏈狀化合物之環氧化物。
所謂具有羥基之芳香族化合物或鏈狀化合物之縮水甘油醚化物係指藉由如下方式獲得者:於鹼性條件下,使表氯醇等化合物與其羥基進行加成縮合。其例子包括:雙酚型環氧樹脂、多芳香環型環氧樹脂、及烷二醇型環氧樹脂。
雙酚型環氧樹脂之例子包括:雙酚A之縮水甘油醚化物及其寡聚物、雙酚F之縮水甘油醚化物及其寡聚物、以及3,3',5,5'-四甲基-4,4'-聯苯酚之縮水甘油醚化物及其寡聚物。
又,多芳香環型環氧樹脂之例子包括:苯酚酚醛樹脂之縮水甘油醚化物、甲酚醛樹脂之縮水甘油醚化物、苯酚芳烷基酯樹脂之縮水甘油醚化物、萘酚芳烷基酯樹脂之縮水甘油醚化物、及苯酚二環戊二烯樹脂之縮水甘油醚化物,又,亦包括:三羥基苯基甲烷之縮水甘油醚化物及其寡聚物、以及三酚PA之縮水甘油醚化物及其寡聚物等。
又,烷二醇型環氧樹脂之例子包括:乙二醇之縮水甘油醚化物、二乙二醇之縮水甘油醚化物、1,4-丁二醇之縮水甘油醚化物、及1,6-己二醇之縮水甘油醚化物。
所謂具有胺基之化合物之縮水甘油胺基化物係指藉由如下方式獲得者:於鹼性條件下使表氯醇等化合物與其胺基進行加成縮合。
具有胺基之化合物可同時具有羥基。其例子包括:1,3-苯二胺之縮水甘油胺基化物及其寡聚物、1,4-苯二胺之縮水甘油胺基化物及其寡聚物、3-胺基苯酚之縮水甘油胺基化及縮水甘油醚化物及其寡聚物、以及4-胺基酚之縮水甘油胺基化及縮水甘油醚化物及其寡聚物。
所謂具有C-C雙鍵之鏈狀化合物之環氧化物係指藉由如下方式獲得者:使用過氧化物,於鹼性條件下,使具有C-C雙鍵之鏈狀化合物之C-C雙鍵環氧化。
作為具有C-C雙鍵之鏈狀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丁二烯、聚丁二烯、異戊二烯、戊二烯、及己二烯。
該等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以外之環氧化合物及其寡聚物等可分別單獨使用,亦可與其他1種以上混合使用。
此種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以外之環氧化合物、及其寡聚物等可容易地獲得市售品,其例子分別包括:商品名「Epikote」(日本環氧樹脂股份有限公司製造)、「Epiclon」(DIC股份有限公司製造)、「Epotohto」(東都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Adeka Resin」(ADEKA股份有限公司製造)、「Denacol」(長瀨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Dow Epoxy」(陶氏化學公司製造)及「Tepic」(日產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包含此種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之接著劑中所使用之脂環式環氧化合物及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以外的環氧化合物之環氧當量通常為30~2000 g/eq,較好的是50~1500 g/eq,更好的是70~1000 g/eq。若環氧當量低於30 g/eq,則有第一接著劑層之可撓性下降、或接著強度下降之情況。另一方面,若超過2000 g/eq,則有硬化速度下降、或經硬化之接著劑層所需之剛性或強度不足之情況。再者,該環氧當量係依據JIS K 7236(ISO 3001)而測定之值。又,若環氧化合物為高純度單體,則可根據其分子量算出理論量。
又,作為上述活性能量線硬化性化合物,亦可使用氧雜環丁烷化合物。可藉由併用氧雜環丁烷化合物,而提高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之硬化速度。氧雜環丁烷化合物只要為具有氧雜環丁烷環之化合物,且為具有活性能量線硬化性之化合物,則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1,4-雙{[(3-乙基氧雜環丁烷-3-基)甲氧基]甲基}苯、3-乙基-3-(2-乙基己氧基甲基)氧雜環丁烷、雙(3-乙基-3-氧雜環丁烷基甲基)醚、3-乙基-3-(苯氧基甲基)氧雜環丁烷、3-乙基-3-(環己氧基甲基)氧雜環丁烷、苯酚酚醛清漆氧雜環丁烷、及1,3-雙[(3-乙基氧雜環丁烷-3-基)甲氧基]苯。
此種氧雜環丁烷化合物可容易地獲得市售品,例如其例子分別包括:商品名「Aron Oxetane」(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ETERNACOLL」(宇部興產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中之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之調配比例相對於活性能量線硬化性化合物(脂環式環氧化合物、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以外之環氧化合物及氧雜環丁烷化合物)之總計100重量份,較好的是脂環式環氧化合物為30~95重量份,更好的是50~90重量份,更好的是70~85重量份。若相對於活性能量線硬化性化合物總量100重量份,調配30重量份以上之脂環式環氧化合物,則有提高藉由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之硬化物接著而成之偏光板之耐久性的效果。又,若超過95重量份,則有硬化物層之韌性較差,或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之硬化速度下降之情況。
含有包含此種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之接著劑中所使用之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中所含有的總氯量較好的是0.1 ppm~15000 ppm,更好的是0.5 ppm~2000 ppm,更好的是1.0~1000 ppm。若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中所含有之總氯量低於0.1 ppm,則有該組合物之硬化速度極端變慢之情況。又,若超過15000 ppm,則有因其氯之影響而腐蝕塗敷裝置,或腐蝕液晶面板之金屬零件之情況。再者,該總氯量係依據JIS K 7243-3(ISO 21627-3)而測定之值。
包含本發明中所使用之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的色相以硬化前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之Gardner色度計,較好的是5以下,更好的是3以下,更好的是1以下。若色相超過5,則有因接著劑層之著色而導致對偏光板之色相產生影響之情況。
包含本發明中所使用之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係藉由活性能量線之照射進行固化(硬化),而對夾持該硬化物層之膜彼此賦予接著力之硬化性組合物。
所使用之活性能量線之例子包括波長1 pm~10 nm之X射線、10~400 nm之紫外線、及400~800 nm之可見光線。其中,就利用之容易度、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之調整之容易度及其穩定性、以及其硬化性能方面而言,較好的是使用紫外線。
所使用之光源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具有波長400 nm以下之發光分佈之低壓水銀燈、中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化學燈、黑光燈、微波激發水銀燈、及金屬鹵素燈。
照射強度取決於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或照射時間,並無特別限制,較好的是對起始劑之活化有效之波長區域的照射強度為0.1~1000 mW/cm2 。若對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之光照射強度未達0.1 mW/cm2 ,則有硬化反應時間變長,即若不花費較長照射時間則不硬化,不利於提高生產性之情況。又,若超過1000 mW/cm2 ,則有因自燈輻射之熱、及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聚合時之發熱,而產生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之黃變或偏光膜之劣化的情況。
照射時間取決於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或照射強度,並無特別限制,較好的是以照射強度與照射時間之積表示的累積光量為10~5,000 mJ/cm2 之方式進行設定。若對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之累積光量未達10 mJ/cm2 ,則有源自起始劑之活性物質之產生不充分,所獲得之接著劑層之硬化不充分的情況。又,若超過5,000 mJ/cm2 ,則有照射時間變得非常長,不利於提高生產性之情況。
對於含有包含此種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之接著劑中所使用之脂環式環氧化合物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為了藉由活性能量線使其硬化,較好的是調配陽離子聚合起始劑。
陽離子聚合起始劑係藉由可見光線、紫外線、X射線、及電子線等活性能量線之照射而產生陽離子物質或路易斯酸,從而開始環氧基之聚合反應者。
該陽離子聚合起始劑較好的是賦予有潛伏性。藉由賦予潛伏性,而使本發明中所使用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之可使用時間變長,作業性亦變得良好。
作為陽離子聚合起始劑,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如芳香族重氮鎓鹽、芳香族錪鹽、芳香族鋶鹽之鎓鹽,及鐵-芳烴錯合物。
芳香族重氮鎓鹽之例子包括:苯重氮鎓六氟銻酸鹽、苯重氮鎓六氟磷酸鹽、及苯重氮鎓六氟硼酸鹽。
芳香族錪鹽之例子包括:二苯基錪四(五氟苯基)硼酸鹽、二苯基錪六氟磷酸鹽、二苯基錪六氟銻酸鹽、及二(4-壬基苯基)錪六氟磷酸鹽。
芳香族鋶鹽之例子包括:三苯基鋶六氟磷酸鹽、三苯基鋶六氟銻酸鹽、三苯基鋶四(五氟苯基)硼酸鹽、二苯基[4-(苯硫基)苯基]鋶六氟銻酸鹽、4,4'-雙[二苯基鋶基]二苯硫醚雙(六氟磷酸鹽)、4,4'-雙[二(β-羥基乙氧基)苯基鋶基]二苯硫醚雙(六氟銻酸鹽)、4,4'-雙[二(β-羥基乙氧基)苯基鋶基]二苯硫醚雙(六氟磷酸鹽)、7-[二(對甲苯醯基)鋶基]-2-異丙基硫雜蒽酮六氟銻酸鹽、7-[二(對甲苯醯基)鋶基]-2-異丙基硫雜蒽酮四(五氟苯基)硼酸鹽、4-苯基羰基-4'-二苯基鋶基-二苯硫醚六氟磷酸鹽、4-(對第三丁基苯基羰基)-4'-二苯基鋶基-二苯硫醚六氟銻酸鹽、及4-(對第三丁基苯基羰基)-4'-二(對甲苯醯基)鋶基-二苯硫醚四(五氟苯基)硼酸鹽。
鐵-芳烴錯合物之例子包括:二甲苯-環戊二烯基鐵(II)六氟銻酸鹽、異丙苯-環戊二烯基鐵(II)六氟磷酸鹽、及二甲苯-環戊二烯基鐵(II)-三(三氟甲基磺醯基)甲烷化物。
該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可分別單獨使用,亦可與其他1種以上混合使用。其中,尤其是芳香族鋶鹽於300 nm以上之波長區域亦具有紫外線吸收特性,因而可提供硬化性優異、具有良好之機械強度或接著強度之硬化物層,因此可較好地使用。
陽離子聚合起始劑之調配量相對於活性能量線硬化性化合物之總計100重量份,通常為0.5~20重量份,較好的是1~15重量份。若其量低於0.5重量份,則有硬化變得不充分,硬化物層之機械強度或接著強度下降之情況。又,若其量超過20重量份,則有硬化物層中之離子性物質增加,導致硬化物層之吸濕性變高,所獲得之偏光板之耐久性能下降之情況。
該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可容易地獲得市售品,其例子分別包括:商品名「Kayarad」(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Cyracure」(Union Carbide公司製造),光酸產生劑「CPI」(San-Apr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光酸產生劑「TAZ」、「BBI」、「DTS」(以上為Midori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Adeka Optomer」(ADEKA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RHODORSIL」(Rhodia公司製造)。
包含本發明中所使用之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可視需要併用光增感劑。可藉由使用光增感劑,而提高反應性,並提高硬化物層之機械強度或接著強度。
作為光增感劑,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羰基化合物、有機硫化合物、過硫化物、氧化還原系化合物、偶氮及重氮化合物、鹵素化合物、以及光還原性色素等。
羰基化合物之例子包括:如安息香甲醚、安息香異丙醚、及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之安息香衍生物;如9,10-二丁氧基蒽之蒽化合物;如二苯甲酮、2,4-二氯二苯甲酮、鄰苯甲醯苯甲酸甲酯、4,4'-雙(二甲基胺基)二苯甲酮、及4,4'-雙(二乙基胺基)二苯甲酮之二苯甲酮衍生物;如2-氯蒽醌及2-甲基蒽醌之蒽醌衍生物;如N-甲基吖啶酮及N-丁基吖啶酮之吖啶酮衍生物;如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之苯乙酮衍生物;硫雜蒽酮衍生物;以及茀酮衍生物。
有機硫化合物之例子包括如2-氯硫雜蒽酮及2-異丙基硫雜蒽酮之硫雜蒽酮衍生物,進而亦包括苯偶醯化合物及鈾化合物。
光增感劑可分別單獨使用,亦可與其他1種以上混合使用。於將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設為100重量份之情形時,光增感劑較好的是含有0.1~20重量份。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中,只要無損本發明之效果,可調配各種添加劑。各種添加劑之例子包括:離子捕捉劑、抗氧化劑、鏈轉移劑、增感劑、黏著賦予劑、熱塑性樹脂、填充劑、流動調整劑、塑化劑、及消泡劑。
離子捕捉劑之例子包括:粉末狀鉍系、銻系、鎂系、鋁系、鈣系、鈦系、及該等之混合系等之無機化合物。抗氧化劑之例子包括受阻酚系抗氧化劑。
將包含以上所示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的層(硬化前之接著劑層)形成於偏光膜或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採用如下方法等:於偏光膜或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塗敷該組合物之方法;噴附該組合物之方法;貼合預先形成為膜狀之該組合物的方法等。其中,塗敷組合物之方法或貼合膜狀組合物之方法,由於塗膜之均質性相對較高,故而較好,塗敷組合物之方法,由於生產性相對較高,故而更好。
作為塗敷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採用刮刀塗佈、線棒塗佈、模塗佈、卡馬塗佈、及凹版印刷塗佈等各種塗敷方式。
經塗敷之硬化前之接著劑層的厚度通常為0.1~20 μm,較好的是0.2~10 μm,更好的是0.5~5 μm。若厚度低於0.1 μm,則有經硬化之接著劑層引起偏光膜與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間的密著力不足的情況。又,若厚度超過20 μm,則有接著劑層之硬化未充分進行,或即便發生硬化亦因其厚度而使膜之彎曲性變差,或未獲得薄壁化效果之情況。
(保護膜、光學補償膜)
本發明之偏光板可進而具有於偏光膜之與積層有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面相反側的面上經由第二接著劑層而積層之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
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可根據目的適當使用作為光學膜之光學特性,並無特別限定,保護膜之例子包括:包含三乙醯纖維素(TAC,triacetylcellulose)等之纖維素系樹脂膜、烯烴系樹脂膜、丙烯酸系樹脂膜、聚碳酸酯系樹脂膜、聚酯系樹脂膜等透明膜。
又,光學補償膜之例子包括:將作為上述保護膜而列舉之膜延伸而使其具有折射率異向性者,調配有可賦予光學異向性之添加劑者,及表面形成有光學異向性層者。
又,該等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如下所述,亦可積層光學功能性膜,或塗佈光學功能層。
所謂纖維素系樹脂膜係指包含纖維素部分或完全酯化物的膜,其例子包括:包含纖維素之乙酸酯、丙酸酯、丁酸酯、該等之混合酯等的膜。其中,較好的是使用三乙醯纖維素膜、二乙醯纖維素膜、乙酸丙酸纖維素膜、及乙酸丁酸纖維素膜。
此種纖維素系樹脂膜可容易地獲得市售品,其例子分別包括:商品名「Fujitac TD」(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Konica Minolta TAC Film KC」(Konica Minolta Opt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烯烴系樹脂膜係包含例如使用聚合用觸媒,將乙烯及丙烯等鏈狀烯烴單體、以及降冰片烯及其他環戊二烯衍生物等環狀烯烴單體聚合而獲得之樹脂的膜。
包含鏈狀烯烴單體之烯烴系樹脂之例子包括聚乙烯或聚丙烯系樹脂。其中,較好的是包含丙烯之均聚物之聚丙烯系樹脂。又,亦較好的是如下之聚丙烯系樹脂:以丙烯為主體,使可與其共聚合之共聚單體,以通常相對於總單體為1~20重量%之比例、較好的是3~10重量%之比例共聚合。
於使用包含丙烯共聚物之聚丙烯系樹脂之情形時,作為可與丙烯共聚合之共聚單體,較好的是乙烯、1-丁烯、及1-己烯。其中,由於透明性或延伸加工性相對優異,故而較好的是以相對於總單體為3~10重量%之比例共聚合乙烯而成者。藉由使乙烯之共聚合比例達到1重量%以上,可見提高透明性或延伸加工性之效果。另一方面,若其比例超過20重量%,則有樹脂熔點下降而有損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所要求之耐熱性的情況。
此種聚丙烯系樹脂可容易地獲得市售品,其例子分別包括:商品名「Prime Polypro」(Prime Polymer股份有限公司製造),「Novatec」、「Wintec」(以上為日本Polypr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Sumitomo Noblen」(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Sun Allomer」(Sun Allomer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將環狀烯烴聚合而成之烯烴系樹脂通常稱為環狀(聚)烯烴系樹脂、脂環式(聚)烯烴系樹脂、降冰片烯系樹脂等。此處稱為環狀烯烴系樹脂。
環狀烯烴系樹脂之例子包括:以由環戊二烯與烯烴類,藉由Diels-Alder反應所獲得之降冰片烯或其衍生物為單體,進行開環複分解聚合,向其中繼續添加水而獲得之樹脂;以由二環戊二烯與烯烴類或甲基丙烯酸酯類,藉由Diels-Alder反應而獲得之四環十二烯或其衍生物為單體,進行開環複分解聚合,向其中繼續添加水而獲得之樹脂;利用降冰片烯、四環十二烯、該等之衍生物類、或其他環狀烯烴單體同樣地進行開環複分解共聚合,向其中繼續添加水而獲得之樹脂;以及藉由加成聚合使上述降冰片烯、四環十二烯、該等之衍生物、及具有乙烯基之芳香族化合物等共聚合而獲得的樹脂。
此種環狀烯烴系樹脂可容易地獲得市售品,其例子分別包括:商品名「Topas」(Topas Advanced Polymers GmbH製造),「Arton」(JSR股份有限公司製造),「Zeonor」、「Zeonex」(以上為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Apel」(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丙烯酸系樹脂膜之較好的具體例包括: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之膜。所謂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係指含有50重量%以上之甲基丙烯酸甲酯單元之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單元之含量較好的是70重量%以上,亦可為100重量%。甲基丙烯酸甲酯單元為100重量%之聚合物係將甲基丙烯酸甲酯單獨聚合而獲得之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
該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通常可藉由如下方式獲得: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為主成分之單官能單體及視需要而使用之多官能單體,於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及視需要使用之鏈轉移劑之共存下進行聚合。
作為可與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之單官能單體,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外之甲基丙烯酸酯類;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丙烯酸-2-羥基乙酯等丙烯酸酯類;2-(羥基甲基)丙烯酸甲酯、3-(羥基乙基)丙烯酸甲酯、2-(羥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及2-(羥基甲基)丙烯酸丁酯等羥基丙烯酸酯類;甲基丙烯酸及丙烯酸等不飽和酸類;氯苯乙烯及溴苯乙烯等鹵化苯乙烯類;乙烯基甲苯及α-甲基苯乙烯等取代苯乙烯類;丙烯腈及甲基丙烯腈等不飽和腈類;順丁烯二酸酐及檸康酸酐等不飽和酸酐類;以及苯基馬來醯亞胺及環己基馬來醯亞胺等不飽和醯亞胺類。此種單體可單獨使用,亦可與其他1種以上組合使用。
作為可與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之多官能單體,並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九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及十四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乙二醇或其寡聚物之兩末端羥基經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化而成者;丙二醇或其寡聚物之兩末端羥基經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化而成者;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及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二元醇之羥基經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化而成者;雙酚A、雙酚A之環氧烷加成物、或該等之鹵素取代物之兩末端羥基經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化而成者;三羥甲基丙烷及季戊四醇等多元醇經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化而成者,以及於該等之末端羥基上開環加成丙烯酸縮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之環氧基而成者;於琥珀酸、己二酸、對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該等之鹵素取代物等二元酸,及該等之環氧烷加成物等上開環加成丙烯酸縮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之環氧基而成者;(甲基)丙烯酸芳基酯;及二乙烯苯等二芳基化合物。其中,較好的是使用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及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可為藉由使該樹脂所具有之官能基彼此反應而進行改質的改質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其反應之例子包括:丙烯酸甲酯之甲酯基與2-(羥基甲基)丙烯酸甲酯之羥基的高分子鏈內脫甲醇縮合反應,及丙烯酸之羧基與2-(羥基甲基)丙烯酸甲酯之羥基的高分子鏈內脫水縮合反應。
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可容易地獲得市售品,其例子分別包括:商品名「Sumipex」(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Acrypet」(三菱麗陽股份有限公司製造)、「Delpet」(旭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Parapet」(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Acryviewa」(日本觸媒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所謂構成聚碳酸酯系樹脂膜之聚碳酸酯系樹脂通常係指利用界面聚縮合法、或熔融酯交換法使二元酚與光氣或二苯基碳酸酯類等碳酸酯前軀物進行反應而獲得者,通常為使用雙酚A作為二元酚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此外,亦可列舉:藉由固相酯交換法使碳酸酯預聚合物聚合而成者,或使環狀碳酸酯化合物開環聚合而成者等。
作為二元酚,只要無損作為光學用透明樹脂之性能,則無特別限定,其例子除雙酚A(2,2-雙(4-羥基苯基)丙烷)之外,亦包括:對苯二酚、間苯二酚、4,4'-二羥基聯苯、雙(4-羥基苯基)甲烷、雙{(4-羥基-3,5-二甲基)苯基}甲烷、1,1-雙(4-羥基苯基)乙烷、1,1-雙(4-羥基苯基)-1-苯基乙烷、1,1-雙(4-羥基苯基)環己烷、1,1-雙(4-羥基苯基)-4-異丙基環己烷、2,2-雙{(4-羥基-3-甲基)苯基}丙烷、2,2-雙{(4-羥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雙{(4-羥基-3,5-二溴)苯基}丙烷、2,2-雙(4-羥基苯基)丁烷、2,2-雙(4-羥基苯基)-3-甲基丁烷、2,4-雙(4-羥基苯基)-2-甲基丁烷、2,2-雙(4-羥基苯基)戊烷、2,2-雙(4-羥基苯基)-4-甲基戊烷、9,9-雙(4-羥基苯基)茀、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茀、9,9-雙{(4-羥基-3,5-二甲基)苯基}茀、9,9-雙{(4-羥基-3,5-二溴)苯基}茀、α,α'-雙(4-羥基苯基)-鄰二異丙基苯、α,α'-雙(4-羥基苯基)-間二異丙基苯、α,α'-雙(4-羥基苯基)-對二異丙基苯、4,4'-二羥基二苯基碸、4,4'-二羥基二苯基酮、及4,4'-二羥基二苯基醚,該等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1種以上混合使用。
又,為了將分子量調整至適當範圍內,或將高分子鏈之羥基末端封端,亦可併用一元酚化合物。作為該一元酚,只要為具有作為封端劑之功能的化合物,則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苯酚、4-第三丁基苯酚、及1-苯基-1-(4-羥基苯基)丙烷。
又,亦可視需要使用2-(2-羥基-3-第三丁基-5-(2-羧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等具有UV吸收性之化合物作為封端劑。
聚碳酸酯系樹脂可容易地獲得市售品,其例子分別包括:商品名「Lexan」(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公司製造),「Makrolon」、「Apec」(以上為Bayer Material Science公司製造),「Iupilon」、「Novarex」(以上為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股份有限公司製造),「Panlite」(帝人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Calibre」(陶氏化學公司製造),「SD Polyca」(Sumitomo-Dow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Tarflon」(出光興產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作為將藉由此方式獲得之烯烴系樹脂、環狀烯烴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及聚碳酸酯系樹脂等成形為保護膜之方法,可適當選擇對應其樹脂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採用將溶解於溶劑中之樹脂流延至金屬性帶、或滾筒中,再乾燥除去溶劑而獲得膜之溶劑鑄造法;及將樹脂加熱至其熔融溫度以上並進行混練,自模擠出並冷卻,藉此獲得膜之熔融擠出法。其中,就生產性之觀點而言,較好的是採用熔融擠出法。
又,包含可用作保護膜之上述樹脂之膜可容易地獲得市售品,聚丙烯系樹脂膜之例子分別包含:商品名「FILMAX CPP Film」(FILMAX公司製造)、「Suntox」(Suntox股份有限公司製造)、「Tohcello」(Tohcell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Toyobo Pylen Film」(東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製造)、「Torayfan」(Toray膜加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Japan Polyace」(Japan Polyace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太閣FC」(Futamura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又,環狀烯烴系樹脂膜之例子分別包含:商品名「Zeonor Film」(Optronics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Arton Film」(JSR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又,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膜之例子分別包含:商品名「Sumipex」(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Acrylite」、「Acryplen」(以上為三菱麗陽股份有限公司製造),「Delaglas」(旭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Paraglas」、「Comoglas」(以上為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Acryviewa」(日本觸媒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又,聚碳酸酯系樹脂膜之例子分別包含:商品名「Lexan OQ Film」(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公司製造),「Makrofol」、「Bayfol」(以上為Bayer Material Science公司製造),「Iupilon Sheet」(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Panlite Sheet」(帝人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又,作為用作在偏光膜中之積層有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側的相反側經由第二接著劑層而積層之保護膜的聚酯系樹脂膜,可使用與構成該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聚酯系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樹脂)同種者。於該情形時,聚酯系樹脂膜可使用未經延伸者,例如直接使用藉由上述熔融擠出而獲得之膜。
可用作保護膜之未延伸之聚酯系樹脂膜可容易地獲得市售品,其例子分別包括:商品名「Novaclear」(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Teijin A-PET Sheet」(帝人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又,作為包含纖維素系樹脂膜之光學補償膜,只要為具有符合目的之折射率特性者,則無特別限定,其例子包括:將上述所列舉之纖維素系樹脂膜單軸或雙軸延伸而獲得之膜,或使纖維素系樹脂膜等含有具有相位差調整功能之化合物而成的膜、於纖維素系樹脂膜表面塗佈有具有相位差調整功能之化合物的膜、及進而將該等之膜單軸或雙軸延伸而獲得之膜。
包含纖維素系樹脂膜之光學補償膜可容易地獲得市售品,其例子分別包括:商品名「Fujitac WV」(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Konica Minolta TAC Film KC8UCR」(Konica Minolta Opt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又,使用作為上述保護膜而例示之烯烴系樹脂膜、丙烯酸系樹脂膜、聚碳酸酯系樹脂膜、及聚酯系樹脂膜等作為光學補償膜時,通常係藉由將其未延伸膜延伸,而使膜具有折射率異向性。延伸方法係根據所需折射率異向性而選擇,並無特別限定,通常採用縱向單軸延伸、橫向單軸延伸,及縱向、橫向逐次雙軸延伸。
通常,經縱向單軸延伸之膜具有nx >ny =nz 之折射率異向性。此處,nx 為膜於延伸方向上之折射率,ny 為膜於寬度方向上之折射率,nz 為膜於法線方向上之折射率。
又,通常經橫向單軸延伸之膜具有nx >ny nz 之折射率異向性。
又,通常經逐次雙軸延伸之膜具有nx >ny >nz 之折射率異向性。
又,為了賦予所需折射率特性,亦可將熱收縮性膜貼合於目標膜上,代替延伸加工,或在延伸加工之同時使膜收縮。通常,該操作係為了獲得折射率異向性為nx >nz >ny 、或nz >nx ≧ny 之光學補償膜而進行。
關於該等延伸膜,於將厚度設為d之情形時,面內相位差值R0 可以(nx-ny)×d表示,厚度方向之相位差值Rth 可以[(nx+ny)/2-nz]×d表示。
光學補償膜可容易地獲得市售品,包含環狀聚烯烴系樹脂之光學補償膜之例子分別包含:商品名「Zeonor Film」(Optronics股份有限公司製造)、「Arton Film」(JSR股份有限公司製造)、「Essina相位差膜」(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及「Pure-Ace ER」(帝人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又,包含聚碳酸酯系樹脂之光學補償膜之例子包括「Pure-Ace WR」(帝人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進而,亦可於偏光膜上之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上經由第二接著劑層積層進而積層光學功能性膜,或塗佈光學功能層。該光學功能性膜或光學功能層之例子包括:防眩層、導電層、硬塗層、及抗反射層。
(第二接著劑層)
於本發明之偏光板中,偏光膜與上述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通常經由透明且光學等向性之第二接著劑而進行貼附。該等之接著可考慮各自之接著性而使用任意者。其例子包括:聚乙烯醇系接著劑、丙烯酸系接著劑、胺基甲酸酯系接著劑及環氧系接著劑,但於本發明中,較好的是與第一接著劑層同樣地採用包含含有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且無溶劑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之硬化物層者。作為形成第二接著劑層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若採用與形成第一接著劑層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相同的組合物,則接著劑可僅為一種,因此步驟變得簡便,又接著劑無需乾燥,因此無需將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貼合後之乾燥設備,進而於偏光板製造時藉由生產線上之活性能量線照射,可將配置於偏光膜之兩面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及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同時接著,因此具有生產性提高之優點。
又,作為形成第二接著劑層之接著劑,例如可使用將偏光膜與包含TAC膜之保護膜接著時所使用之水系接著劑。可成為該水系接著劑之接著劑成分的例子包括:水溶性交聯性環氧系樹脂、及胺基甲酸酯系樹脂。
水溶性交聯性環氧系樹脂之例子包括:使藉由如二乙三胺或三乙四胺之聚氧伸烷基多胺與如己二酸之二羧酸之反應而獲得的聚醯胺聚胺,與表氯醇進行反應而獲得的聚醯胺環氧樹脂。
此種聚醯胺環氧樹脂可獲得市售品,其例子包括:商品名「Sumirez Resin 650」及「Sumirez Resin 675」(以上為Sumika Chemtex股份有限公司銷售)。
於使用水溶性交聯性環氧樹脂作為接著劑成分之情形時,為了進而提高塗敷性與接著性,較好的是混合聚乙烯醇系樹脂等其他水溶性樹脂。聚乙烯醇系樹脂除了部分皂化聚乙烯醇或完全皂化聚乙烯醇以外,亦可為如羧基改質聚乙烯醇、乙醯乙醯基改質聚乙烯醇、羥甲基改質聚乙烯醇、胺基改質聚乙烯醇的經改質之聚乙烯醇系樹脂。
此種聚乙烯醇系樹脂可獲得市售品,其例子中作為含陰離子性基之聚乙烯醇,包括商品名「KL-318」(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於製成包含水溶性交聯性環氧系樹脂之接著劑之情形時,將該交聯性環氧系樹脂及視需要添加之聚乙烯醇系樹脂等其他水溶性樹脂溶解於水中,而構成接著劑溶液。於該情形時,水溶性交聯性環氧系樹脂以每100重量份之水計,通常使用0.2~2重量份之濃度。
又,於調配聚乙烯醇系樹脂之情形時,其量以每100重量之水份計,通常使用1~10重量份之濃度,較好的是1~5重量份。
另一方面,於使用含有胺基甲酸酯系樹脂之水系接著劑之情形時,適當之胺基甲酸酯樹脂之例子包括:離子聚合物型胺基甲酸酯樹脂,尤其是聚酯系離子聚合物型胺基甲酸酯樹脂。此處,所謂離子聚合物型係指於構成骨架之胺基甲酸酯樹脂中導入少量離子性成分(親水成分)而成者。又,所謂聚酯系離子聚合物型胺基甲酸酯樹脂係具有聚酯骨架,且於其中導入少量離子性成分(親水成分)而成之胺基甲酸酯樹脂。
由於此種離子聚合物型胺基甲酸酯樹脂不使用乳化劑而直接於水中乳化成乳液,因此合適作為水系接著劑。
此種離子聚合物型胺基甲酸酯樹脂可容易地獲得乳液之市售品,其例子包括:「Hydran AP-20」及「Hydran APX-101H」(DIC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於以離子聚合物型胺基甲酸酯樹脂為接著劑成分之情形時,較好的是進而調配異氰酸酯系等交聯劑。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係於分子內具有至少2個異氰酸基(-NCO)之化合物,其例子包括:2,4-甲苯二異氰酸酯、苯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1,6-己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等單體,及其寡聚物,以及該等之化合物與多元醇反應而成之加合物。
此種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可容易地獲得市售品,其例子包括:「Hydran Assister C-1」(DIC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於使用包含離子聚合物型胺基甲酸酯樹脂之水系接著劑之情形時,分散於水中之胺基甲酸酯樹脂之濃度,就黏度與接著性之觀點而言,通常為10~70重量%,較好的是20~50重量%。
於調配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之情形時,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之調配量通常相對於胺基甲酸酯樹脂100重量份,而為5~100重量份。
可將如以上所述之水系接著劑塗佈於上述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或偏光膜之接著面,將兩者貼合,而獲得本發明之偏光板。於接著前,於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之表面實施電暈放電處理等易接著處理,預先提高潤濕性亦較有效。
於使用此種水系接著劑之情形時,於積層後,通常於30~100℃左右之溫度下實施乾燥處理。其後,就進一步提高接著力方面而言,較好的是於20~50℃左右之溫度下進行1~10天之程度的熟化。
(黏著劑層)
本發明之偏光板可於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之外側(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中之與積層有偏光膜之面相反側的面)具有黏著劑層。此種黏著劑層可用於與液晶單元之貼合。
構成黏著劑層之黏著劑,只要滿足用於光學膜時之各種特性(透明性、耐久性、二次加工性等),則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含有如下成分之丙烯酸系黏著劑:將以(甲基)丙烯酸酯為主成分且含有少量具有官能基之(甲基)丙烯酸單體的丙烯酸系單體組合物,於聚合起始劑之存在下進行自由基聚合而成的玻璃轉移溫度(Tg)為0℃以下之丙烯酸系樹脂;及交聯劑。
此處,成為丙烯酸系樹脂之主成分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下述式表示:
CH2 =C(R1 )COOR2
式中,R1 表示氫原子或甲基,R2 表示碳數1~14之烷基、或芳烷基,R2 之烷基之氫原子、或芳烷基之氫原子可被碳數1~10之烷氧基取代。
又,具有官能基之(甲基)丙烯酸單體係分子內含有羥基、羧基、胺基、環氧基等極性官能基,及一個烯烴性雙鍵(通常為(甲基)丙烯醯基)之單體。
成為丙烯酸系樹脂之主成分之(甲基)丙烯酸酯的具體例包括:R1 為H、R2 為正丁基之丙烯酸丁酯,或R1 為H、R2 為2-乙基己基之丙烯酸-2-乙基己酯。又,作為具有官能基之(甲基)丙烯酸單體之具體例,具有羥基者包括(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具有羧基者包括丙烯酸。進而於製造該丙烯酸系樹脂時,可使分子內具有複數個(甲基)丙烯醯基之單體少量共聚合,其例子包括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於製造丙烯酸系樹脂時,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及具有官能基之(甲基)丙烯酸單體可分別單獨使用,亦可與其他1種以上併用。又,亦可使用如下者作為黏著劑之樹脂成分:將複數種作為(甲基)丙烯酸酯與具有官能基之(甲基)丙烯酸單體之共聚物的丙烯酸系樹脂組合,或向作為該共聚物之丙烯酸系樹脂中調配其他丙烯酸系樹脂、例如包含不具有官能基之(甲基)丙烯酸單體單獨或共聚物的丙烯酸系樹脂,而製成丙烯酸系樹脂組合物者。
丙烯酸系黏著劑中所調配之交聯劑可為異氰酸酯系化合物、環氧系化合物、金屬螯合物系化合物、氮丙啶系化合物等。異氰酸酯系化合物除了分子內具有至少2個異氰酸基(-NCO)之化合物本身以外,亦可使用使其與多元醇等反應而成之加合物、其二聚物、三聚物等。關於交聯劑之具體例,作為二異氰酸酯系化合物,較多使用含有二異氰酸己二酯之三羥甲基丙烷加合物及甲苯二異氰酸酯之三羥甲基丙烷加合物,且分別溶解於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中而成之溶液。該等交聯劑可分別單獨使用,亦可與其他1種以上組合使用。
丙烯酸系黏著劑中所含有之丙烯酸系樹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以使用膠滲層析法(GPC,gel-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之標準聚苯乙烯換算,通常為60萬~200萬左右,較好的是80萬~180萬。若重量平均分子量未達60萬,則有黏著性或耐久性下降之情況。又,若重量平均分子量超過200萬,則有黏著劑層變得過硬,黏著後變得難以剝離,或對所貼合之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造成不良之應力雙折射的情況。
上述丙烯酸系樹脂係藉由溶解於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中,進而添加交聯劑,而獲得丙烯酸系黏著劑溶液。又,可視需要含有矽烷偶合劑、耐候穩定劑、膠黏劑、塑化劑、軟化劑、顏料、及無機填充料中之一種或兩種以上,進而可含有有機珠粒等光擴散性微粒子。
如此而獲得之丙烯酸系黏著劑溶液通常係塗敷於剝離膜上,於60~120℃下加熱0.5~10分鐘左右,將有機溶劑餾去,而製成黏著劑層。
繼而,於該黏著劑層上貼合上述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後,例如於溫度23℃、濕度65%之環境下,熟成5~20天左右,使交聯劑(C)充分反應。
又,亦可於剝離膜上形成黏著劑層後,進而貼合剝離膜,而獲得不利用保護膜等基材進行支撐之黏著劑層單獨薄片。於該情形時,亦於貼合剝離膜後,例如於溫度23℃、濕度65%之環境下,熟成5~20天左右,使交聯劑充分反應。此種黏著劑單獨之薄片於製造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時,係於必要時期將單側剝離膜剝離並貼合於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上而使用。
如上所述之丙烯酸系黏著劑之原料可容易地獲得市售品,其例子包括:各種丙烯酸系單體(日本觸媒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作為聚合起始劑之2,2'-偶氮雙異丁腈等(大塚科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Japan Fine Chem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作為交聯劑之1,6-己二異氰酸酯、及其三羥甲基丙烷加合物、甲苯二異氰酸酯及其三羥甲基丙烷加合物(三井化學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製造、Sumika Bayer Urethane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又,黏著劑薄片亦存在市售品,其例子包括:「Noncareer黏著劑膜、薄片」(Lintec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液晶顯示裝置)
如以上而成之偏光板,即具有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第一接著劑層/偏光膜/第二接著劑層/[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黏著劑層/剝離膜之層結構的偏光板可,自黏著劑層將剝離膜剝離,並貼合於液晶單元上,而製成液晶面板。該液晶面板可應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中。
本發明之偏光板例如於液晶顯示裝置中,可用作配置於光出射側之偏光板。所謂光出射側係指以液晶單元為基準,液晶顯示裝置之背光側的相反側。於採用本發明之偏光板作為光出射側之偏光板之情形時,較好的是於偏光板所具有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與積層有偏光膜之面相反側的面上設置選自防眩層、硬塗層、抗反射層、及抗靜電層中之至少1層。又,配置於液晶顯示裝置之背面側(背光側)之偏光板可為本發明的偏光板,亦可為先前眾所周知之偏光板。
本發明之偏光板亦可於液晶顯示裝置中用作配置於光入射側之偏光板。配置於液晶顯示裝置之光出射側之偏光板可為本發明的偏光板,亦可為先前眾所周知之偏光板。
構成液晶顯示裝置之液晶單元,係具有為了切換透射光量,將液晶封入2片透明基板之間,藉由施加電壓可使液晶之配向狀態發生變化之功能的構件,根據封入其中之液晶層之配向狀態、與於電極間施加電壓時之液晶層的配向狀態,例如有:扭轉向列(TN,twisted nematic)模式或垂直配向(VA,vertical alignment)模式等各種方式者。本發明之偏光板可有效應用於廣泛用於一般液晶顯示裝置中之各種模式的液晶單元。
積層於偏光膜上之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之性能可根據上述液晶單元之運作模式及特性而適當選擇。
構成液晶顯示裝置之背光亦可廣泛用於通常之液晶顯示裝置中。例如可列舉:由擴散板及配置於其背後之光源所構成,使來自光源之光於擴散板均勻擴散,並且出射至前面側的直下型背光;或由導光板及配置於其側方之光源所構成,將來自光源之光暫時導入導光板中,並且將該光均勻出射至前面側的側光型背光等。作為背光中之光源,可採用使用螢光管發出白色光之冷陰極螢光燈、或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
[實施例]
以下,揭示實施例進而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該等例子之限定。
於以下之例子中,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厚度係以廠商名稱值表示。R0 、Nz係數及遲相軸角度分別利用相位差膜/光學材料檢查裝置RETS(大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進行測定。
包含環狀烯烴系樹脂之光學補償膜之厚度、面內相位差值R0 及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 係以廠商名稱值表示。R0 、Rth 亦使用相位差膜/光學材料檢查裝置RETS(大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進行實測,獲得大致相同之值。
<實施例1>
(a) 偏光膜之製作
將平均聚合度約2400、皂化度99.9莫耳%以上且厚度75 μm之聚乙烯醇膜浸漬於30℃之純水中之後,於30℃下浸漬於碘/碘化鉀/水之重量比為0.02/2/100之水溶液中。其後,於56.5℃下浸漬於碘化鉀/硼酸/水之重量比為12/5/100之水溶液中。繼續利用8℃之純水進行清洗後,於65℃下加以乾燥,獲得聚乙烯醇中吸附配向碘之偏光膜。延伸主要於碘染色及硼酸處理之步驟中進行,合計延伸倍率為5.3倍。
(b) 附帶黏著劑之偏光板之製作
於上述(a)所獲得之偏光膜之其中一側,對厚度38 μm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Nz係數:7,R0 :1000 nm)之貼合面實施電暈處理後,經由含有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且無溶劑之活性能量線硬化型接著劑,以使偏光膜之透射軸與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遲相軸的偏移角度達到0度的方式進行接著貼合。
繼而,於偏光膜之與積層有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側的相反側,對厚度73 μm之包含環狀烯烴系樹脂之光學補償膜(面內相位差值R0 :63 nm,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 :225 nm)之貼合面實施電暈處理後,經由含有與上述相同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且無溶劑之活性能量線硬化型接著劑進行接著,而獲得偏光板。進而,於該偏光板之光學補償膜之外表面設置厚度25 μm之丙烯酸系黏著劑層。
(c) 液晶顯示裝置之製作
自索尼(股)製造之垂直配向模式液晶顯示裝置「BRAVIA」(對角尺寸40吋=約102 cm)之液晶面板,剝離光出射側偏光板,代之以市售偏光板(Sumikaron SRW842E-GL5,住友化學(股)製造),於與原始偏光板相同軸方向,貼附於其黏著劑層側。又,亦剝離光入射側偏光板,代之以自以上述(b)製作之附黏著劑層複合偏光板剝離隔離膜者,於與原始偏光板相同軸方向,貼附於其黏著劑層側。對於所獲得之液晶顯示裝置,以目視觀察,結果傾斜方向之色斑(干涉斑)較小,視覺辨識性良好。
<實施例2>
使用Nz係數為4、R0 為1500 nm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以使偏光膜之透射軸與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遲相軸的偏移角度達到40度之方式接著貼合,除此之外,以與實施例1之(b)相同之方式製作偏光板。進而除了將該偏光板製成背面側偏光板以外,以與實施例1(c)相同之方式,製作液晶顯示裝置。對於所獲得之液晶顯示裝置,以目視觀察,結果傾斜方向之色斑(干涉斑)較小,視覺辨識性良好。
<比較例1>
使用Nz係數為3、R0 為2300 nm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以使偏光膜之透射軸與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遲相軸的偏移角度達到40度之方式接著貼合,除此之外,以與實施例1(b)相同之方式製作偏光板。進而除了將該偏光板製成背面側偏光板以外,以與實施例1(c)相同之方式,製作液晶顯示裝置。對於所獲得之液晶顯示裝置,以目視觀察,結果傾斜方向之色斑(干涉斑)較大,視覺辨識性不良。
關於各例,將偏光板中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光學特性及試驗結果匯總於表1。表中,偏移角度意指偏光膜之透射軸與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遲相軸的偏移角度。
由以上結果可知,關於偏光板中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Nz係數為4以上的實施例1、及實施例2,其搭載有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色斑較少,具有視覺辨識性優異之效果。另一方面,關於Nz係數未達4之比較例1,其色斑較強,視覺辨識性較差。

Claims (8)

  1. 一種偏光板,其具備:包含聚乙烯醇系樹脂之偏光膜,以及於偏光膜之單面經由第一接著劑層而積層之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於將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中之面內之遲相軸方向的折射率設為nx,將面內與遲相軸正交之方向的折射率設為ny,且將厚度方向之折射率設為nz時,以(nx-nz)/(nx-ny)表示之Nz係數為4以上,相對於其遲相軸之上述偏光膜之透射軸的偏移角度為20度以上且50度以下,其面內之相位差值為200~2000nm。
  2. 如請求項1之偏光板,其中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與積層有偏光膜之面相反側之面上設置有選自防眩層、硬塗層、抗反射層、及抗靜電層中之至少1層。
  3. 如請求項1之偏光板,其中第一接著劑層包含具有脂環式環氧化合物且無溶劑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合物之硬化物層。
  4. 如請求項1之偏光板,其進而具有於偏光膜之與積層有上述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之面相反側的面上經由第二接著劑層而積層之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
  5. 如請求項4之偏光板,其中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係選自由環狀烯烴系樹脂膜、乙酸纖維素系樹脂膜、聚碳酸酯系樹脂膜、聚烯烴系樹脂膜、聚酯系樹脂膜、及丙烯酸 系樹脂膜所組成群中之透明樹脂膜。
  6. 如請求項4之偏光板,其中第二接著劑層包含與第一接著劑層相同之組合物之硬化物層。
  7. 如請求項4之偏光板,其進而具有於保護膜或光學補償膜之與積層有上述偏光膜之面相反側的面上所積層之黏著劑層。
  8.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具備將如請求項7之偏光板經由黏著劑層與液晶單元貼合而成之液晶面板。
TW099118428A 2009-06-09 2010-06-07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 polarizing plate for the same TWI4986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8206A JP5644064B2 (ja) 2009-06-09 2009-06-09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偏光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7802A TW201107802A (en) 2011-03-01
TWI498609B true TWI498609B (zh) 2015-09-01

Family

ID=43338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8428A TWI498609B (zh) 2009-06-09 2010-06-07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 polarizing plate for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644064B2 (zh)
KR (1) KR101679859B1 (zh)
CN (1) CN101923245B (zh)
TW (1) TWI4986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03211A (ja) * 2011-03-25 2012-10-22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945098B2 (ja) * 2011-03-29 2016-07-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積層光学部材
JP5964628B2 (ja) * 2012-03-26 2016-08-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304939B1 (ja) 2012-05-31 2013-10-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偏光板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視認性改善方法
KR20140074171A (ko) * 2012-12-07 2014-06-1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4224852A (ja) * 2013-05-15 2014-12-04 東洋紡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6843491B2 (ja) * 2014-02-17 2021-03-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体、積層体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光透過率改善方法
CN105739000B (zh) * 2014-12-26 2019-10-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防静电性偏振板、带有粘合剂层的防静电性偏振板及光学层叠体
JP2019191330A (ja) * 2018-04-24 2019-10-31 東洋紡株式会社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用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CN113396179A (zh) * 2019-02-08 2021-09-14 东洋纺株式会社 聚酯薄膜及其用途
WO2020162120A1 (ja) 2019-02-08 2020-08-13 東洋紡株式会社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及び携帯端末機器
CN113710458B (zh) * 2019-04-26 2023-12-05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拉伸膜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241278A1 (ja) 2019-05-28 2020-12-03 東洋紡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EP3978554A4 (en) 2019-05-28 2023-06-21 Toyobo Co., Ltd. POLYESTER FILM, LAMINATED FILM AND USE THEREOF
WO2020241280A1 (ja) 2019-05-28 2020-12-03 東洋紡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71903A (ja) * 1991-06-19 1992-12-24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300420A (ja) * 2003-03-14 2004-10-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液晶組成物、重合物、位相差板、及び楕円偏光板
JP2008003541A (ja) * 2006-01-27 2008-01-10 Fujifilm Corp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と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0809274A (en) * 2006-03-24 2008-02-16 Sumitomo Chemical Co Glare-proof polarizing film lamin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08110573A (ja) * 2006-10-31 2008-05-15 Nippon Zeon Co Ltd 長尺の延伸フィルム、長尺の積層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長尺の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200844577A (en) * 2007-02-28 2008-11-16 Sumitomo Chemical C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set of polarizer used therefore
JP2008287207A (ja) * 2007-04-16 2008-11-27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1398501A (zh) * 2007-09-28 2009-04-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板、其制造方法、光学薄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07511B2 (ja) * 1994-08-04 2006-08-09 Jsr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
JPH08304628A (ja) * 1995-04-27 1996-11-22 Nitto Denko Corp 位相差板、積層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H10268135A (ja) * 1997-03-24 1998-10-09 Nitto Denko Corp 接着型補償偏光板
JP2001272538A (ja) * 2000-03-27 2001-10-05 Nitto Denko Corp 位相差板、光学補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3762751B2 (ja) * 2002-01-23 2006-04-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4004150A (ja) * 2002-05-13 2004-01-08 Sumitomo Chem Co Ltd 積層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3764440B2 (ja) * 2002-05-24 2006-04-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077244B2 (ja) * 2002-05-24 2008-04-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Vaモード用光学フィルムと積層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4070510B2 (ja) * 2002-05-24 2008-04-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複屈折フィルム、光学補償層一体型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並びに複屈折フィルムの製造法
JP2004177951A (ja) * 2002-11-15 2004-06-24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3746050B2 (ja) * 2003-10-03 2006-02-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ら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CN101382617B (zh) * 2003-11-20 2010-12-01 夏普株式会社 圆偏振板、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272800A (ja) * 2004-02-27 2005-10-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429122B2 (ja) * 2004-09-09 2010-03-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異方性膜、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907881B2 (ja) * 2004-09-09 2012-04-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組成物、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124368A (ja) * 2004-09-30 2006-05-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液晶性化合物、光学異方性膜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EP1812500B1 (en) * 2004-11-15 2013-04-17 LG Chem, Ltd. Biaxial-optical polynorbornene-based fil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integrated optical compensation polarizer having the fil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polariz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ontaining the film and/or polarizer
JP4943696B2 (ja) * 2005-11-24 2012-05-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5025390B2 (ja) * 2006-09-06 2012-09-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5096986B2 (ja) * 2007-04-11 2012-12-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動画像表示装置、動画像表示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JP2009109993A (ja) * 2007-10-12 2009-05-2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のセット、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575978B2 (ja) * 2008-10-31 2010-11-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71903A (ja) * 1991-06-19 1992-12-24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300420A (ja) * 2003-03-14 2004-10-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液晶組成物、重合物、位相差板、及び楕円偏光板
JP2008003541A (ja) * 2006-01-27 2008-01-10 Fujifilm Corp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と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0809274A (en) * 2006-03-24 2008-02-16 Sumitomo Chemical Co Glare-proof polarizing film lamin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08110573A (ja) * 2006-10-31 2008-05-15 Nippon Zeon Co Ltd 長尺の延伸フィルム、長尺の積層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長尺の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200844577A (en) * 2007-02-28 2008-11-16 Sumitomo Chemical C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set of polarizer used therefore
JP2008287207A (ja) * 2007-04-16 2008-11-27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1398501A (zh) * 2007-09-28 2009-04-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板、其制造方法、光学薄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132451A (ko) 2010-12-17
JP2010286539A (ja) 2010-12-24
CN101923245A (zh) 2010-12-22
CN101923245B (zh) 2015-06-17
KR101679859B1 (ko) 2016-11-25
JP5644064B2 (ja) 2014-12-24
TW201107802A (en) 201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8609B (zh)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 polarizing plate for the same
JP5811431B2 (ja)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2079894B1 (ko)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981078B1 (ko) 광경화성 접착제 조성물, 편광판과 그 제조법, 광학부재,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806875B1 (ko) 광경화성 접착제 조성물, 편광판과 그 제조법, 광학 부재,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515484B (zh) 液晶顯示裝置
TWI514040B (zh) 液晶顯示裝置
KR102155921B1 (ko) 광경화성 접착제,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편광판, 적층 광학 부재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150075377A (ko) 광 경화성 접착제 조성물, 편광판과 그 제조법, 광학 부재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100038147A (ko)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TW201518451A (zh) 光硬化性接著劑組成物、偏光板及其製造方法、光學構件、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JP2010091602A (ja)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028234A (ja) 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光学部材
JP2011039362A (ja)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5180968A (ja)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91603A (ja)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642553B2 (ja) 偏光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TW201815581A (zh) 附偏光板之樹脂積層體及含有該積層體之顯示裝置
CN108931833B (zh) 偏振板
JP2014224852A (ja) 偏光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039360A (ja)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8025824A (ja)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11065943B (zh) 偏振板
CN108949065B (zh) 粘接剂组合物及偏振板
JP2011123168A (ja) 偏光板